转载 反省与期待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姚建宗教授在法学院 反省

原文地址:【反省与期待】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姚建宗教授在法学院作者:吉晋卓

亲爱的法学院2006级全体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今天在理论上是在座的各位同学顺利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而毕业离开吉林大学法学院、离开吉林大学的日子!也是在座的各位同学满怀着自己对于未来人生的憧憬与期待而豪情满怀的日子!同时,今天也是在座的各位同学第一次穿上象征着荣耀与学识的学士学位服接受大家的祝贺与祝福因而异常兴奋的日子!
  作为你们的授业老师、作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现任院长,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异常神圣的日子,我谨代表吉林大学法学院全体教师和在读的各位同学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们在座的以及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在座的全体毕业同学,表示我最为真诚的热烈祝贺!同时,作为你们的老师、也作为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我也要特别地表示我对各位同学最为殷切的期待与希望!而我以这双重身份对各位同学的期待与希望体现在两个方面,这就是“反省”与“期待”。
  我所谓的“反省”,应当是完全属于你们自身的自我意识的活动,在我看来,其重点主题主要应该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全面反思自己的大学学习得失。到今天,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基本上都有了大致的去向,也基本上都有了对于自己今后事业发展的基本的规划,这是肯定的。同时,大家也各自都有了对于自己大学四年的初步总结。是自豪与欣慰?还是自责与失望?没关系,这都已经过去了,后悔与失望也改变不了结果。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特别的时刻,你们确实应该开始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思,应该想一想你们各自在法律知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储备的现状究竟如何?想一想你们在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理论的领悟情况怎样?想一想你们在法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方法的掌握情况怎么样?这样的全面反思不是为了别人,恰恰是为了你们自己;这样的全面反思也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恰恰是为了从现在开始的你们的未来!所以,这样的反思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第二,全面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在今天这样的一个特别时刻,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确实应该认真地考量考量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的得失与成败,想一想自己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上的各界人士的沟通和交流中,究竟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是不成功甚至失败的?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又何在?特别地要多想一想自己是否在性格上存在弱点、在知识上是否存在不足、在胸怀和气度上是否存在缺陷、在人际交往上是否存在过分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而不够坦诚、在社会合作与交际的能力上是否还有特别需要提高的地方?……等等等等。这样的生活经历反思,直接地就是面向你们从现在开始的未来的人生与生活的。因此,这样的反思也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第三,全面反思自己的大学生社会角色。在今天这样的一个特别时刻,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还应该严肃地全面考虑自己大学四年所体会到的自身的社会角色为何以及这样的社会角色所负载的社会义务为何,全面考虑在大学四年中自己是如何面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如何践履自身的社会角色义务的,全面考虑在大学四年中自己是怎样地在承担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员、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使命的。这样的反思,你们可以把焦点对准结果,但同时不要忘记更要把焦点对准你们的动机和社会角色义务与责任担当的过程。作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你们尤其是要自我反思,当社会角色义务与责任的承担和社会规则的实行对你们自身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或者并不能满足你们个体的私人利益的时候,你们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行为在对待这样的义务、责任和规则?这是你们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任性走向成熟、从自私自利走向社会责任、从而不仅仅是因为国籍而主要地是因为意识与品格才成为合格的现代中国公民的重要的思想环节之一。因此,这样的反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更是必须的!
  我所谓的“期待”,首先当然是你们自己对自我的期待,同时也是我们这些作为你们的老师的对你们的期待,同样也是你们的父母与亲朋好友对你们的期待,更是整个社会对你们的期待。而所有这些期待都是面向从今天开始的你们的未来职业与事业、生活与人生的。在我看来,我们对你们最主要的期待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保持对于知识的渴求,始终对新事物给予强烈的热望。大学四年的学习,你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掌握了知识创造的基本方法,也初步领会了知识之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功效与价值意义。可以说,你们所拥有的知识是你们有信心面向未来的基础,也是你们未来生活与事业的根本保障。因此,尽管你们结束了知识获取的这一个阶段,但知识获得的过程是永远不可能结束也不应该结束的。所以我期待着你们始终自觉地保持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新事物的热望。大约80年前(1932年),胡适先生曾对大学毕业生们赠送了几个“防身药方”,他的“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年青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的追求知识的热心。”他的“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而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救济是多发展他的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我希望各位好好体会胡适先生的教导。(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载杨东平编:《大学精神》,第290-291页,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保持对于人性的真切理解,时时领会对于人生的感悟。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在于直面真实的人性,不仅要充分看到人性中的善的一面并努力地扬自身人性中的善,而且还要时刻谨记人性中的恶并努力抑制自身人性中的恶;不仅要充分地体悟和领会人性中的美的一面并努力展现和创造自身人性中的美,而且还要始终警惕和认识人性中的丑的一面并努力避免和改造自身人性中的丑。只有真实而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性的复杂,真切地不断感悟和体会人生中的善恶美丑,你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才可能从中体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受到作为人的人生责任与社会责任,也才可能更多一份为人的谦和与宽容,从而善待自身、善待他人、善待社会。
  第三,保持对于自己的信心,成就平安人生。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你们走出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进入由各种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所构筑的复杂的社会中,初来咋到的确会非常的迷茫,也很难适应。但你们应该记住,从来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社会活动的高手,包括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在内的所有的人实际上都是在社会生活的展开中不断地在学习、学习和再学习的,我们自己所经历与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财富,我们没有灰心的理由,更没有逃避的空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你们要始终保持对于自己的信心,始终给你自己一个未来的希望并满怀希望而负重前行。刚才我谈到的,胡适先生给大学毕业生开列的“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他老人家当年就告诫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载杨东平编:《大学精神》,第291页,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我在此再加上一点,那就是,你们要时时刻刻地谨记并恪守法律人的底线,这可以确保你们成就平安人生,尤其是平安的职业人生。
  第四,保持对于社会的信任,牢记并坚决践履自己的责任。在当代中国巨大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我们的社会各种矛盾突出,各种弊端的确不断地在显现,我们的社会似乎在严重地失范和失序;而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每一个人,比如就拿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来说就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找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好工作非常不容易,我们的社会似乎在跟我们作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同学中可能有一部分人不仅对我们的社会没有信心而且不信任我们的社会了,总觉得这个社会或者说我们的政府或者国家亏欠了自己,因此对我们的社会怨言很多甚至都有些怨恨,哪里还能考虑为这个社会做责任承担和使命担当!
  在此,我还是要特别详细地引述胡适先生80余年前给毕业生所开的方子,郑重地请大家咀嚼和思量。他说:“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有援助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为什么通叫做‘大学’,他校的文凭有价值,而你的母校的文凭不值钱呢?还是仅仅因为社会只问虚名而不问实际呢?还是因为你的同学闹得毁坏了,所以社会厌恶轻视你的学堂呢?”胡适先生进一步告诫我们说:“这些事都应该使我们明白今日的中国社会已不是一张大学文凭就能骗得饭吃的了。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从前在学校挑容易的功课,拥护敷衍的教员,打倒严格的教员,旷课,闹考,带夹带,种种躲懒取巧的手段到此全失去了作用。躲懒取巧混来的文凭,在这新兴的严格用人的标准之下,原来只是一张废纸。即使这张文凭能够暂时混得一支饭碗,分得几个钟点,终久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终久要被后起的优秀人才挤掉的。”那么,“‘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没有不能长进的。这个社会是最缺乏人才又是需要人才的;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一分的成绩往往可以得着十分百分的虚声。社会上的奖掖只有远超过我们所应得的,决没有真正的努力而不能得着社会的承认的。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训练自己可以希望得着工作,有工作机会的人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可以靠成绩来抬高他的地位。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载杨东平编:《大学精神》,第291-292、293-294页,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牢记做人子的根与本,永远对父母感恩尽孝。作为人,尤其是中国人,对于父母的孝道和感恩,乃是一个基本的美德。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劳累、父母培育孩子的无私与奉献,是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你们早已经长大成人了,如今也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从现在开始你们应该实际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责任是你们的本分。但是,你们也要清清楚楚地明白、实实在在地领悟,你作为人子的根与本,最核心的首先应该是对父母尽孝!一个不对父母感恩,不对父母尽孝的人,绝不是一个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人,绝不是一个值得交往和帮助的人,也大概不是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更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国公民!
  前一段时间,我应台湾地区的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的邀请赴台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后法律学研究所安排送我们到机场乘机返回北京。在去台北桃园机场的高速公路上,在一个路旁我发现有一个大概是佛教组织修建的建筑物,这个建筑物是不是医院我记不清了,但它墙上的一句话我却印象非常深刻,其大意是:这个世间有两件事情不能等:一、尽孝;二、行善。说实话,这对我的触动和震撼相当大,因为我也一直在考虑在你们的毕业典礼上我应该给你们讲点什么。看到这句话,我马上就想到了这个意思我必须讲给你们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高堂。”作为人,更作为中国人,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一定要牢记尽孝就是要孝顺父母,就是不仅要在物质需求上供给父母,而且更要在心理和精神上安慰父母。这其中的道理没有必要再讲,提一条就够了,那就是我们都应该尽一个做人子的本分。希望同学们三思、再思!
  法学院各位毕业同学,在你们即将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用了不短的篇幅和不少的文字,给你们谈“反省”、讲“期待”,并不是因为我所谈的这些我本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我以院长和老师的身份来教训你们,恰恰相反,我是本着与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分享与共勉的愿望来谈这些的。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毕业同学都能够自我历练成为一个受人尊重而具有智慧的当代中国法律人!
  感谢你们的耐心!谢谢你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41394.html

更多阅读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庆国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李庆国教授,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3月获湖南大学数学学院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参加工作。1994年至1997年脱产在湖南大学数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7月至2000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工作简报 武汉大学研究生工作

武汉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工作简报(第二十四届第一期)法学院研究生会秘书处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目 录●法学院第二十四届研究生会第一次全体干部大会召开●秘书处综合办加强各部门联系 推进研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新起点新制

声明:《转载 反省与期待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姚建宗教授在法学院 反省》为网友安静对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