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影评 少数派报告 豆瓣

(图1,《少数派报告》海报)

(一)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电影大师中地位比较尴尬的一位,他没有库布里克这样的纯艺术探索也缺少斯科塞斯的浓烈风格标签。《少数派报告》又是斯皮尔伯格电影中被低估的一部作品,在《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慕尼黑》和《世界之战》、《E.T》、《人工智能》这两大类斯氏电影中四六不靠,既没有溢于言表的人文关怀也并不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潜伏在商业之中并不代表斯皮尔伯格电影艺术水准不高,四六不靠也并不表明《少数派报告》平庸温吞。相反,恰恰是《少数派报告》表现着斯皮尔伯格的高艺术水准,是斯式风格的一次集大成。 将艺术蕴涵在商业产品中并不是一件易事,此时的创作者们总是需要考虑到更多其他导演不用考虑的事,既要在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的基础上保证观众可以顺利接收,还要在各种类型桥段上更新探索,注入自己的想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试图去平衡导演手法与观众接受度。这一类的电影往往在外部形式上即在最显眼的镜头摆放和剪辑手段方面无甚特别,却将深厚的内力掩藏在了镜头中的方方面面,在场景设计、背景设置这样的内部形式中,这类的导演也有不少杰出者,比如老一辈的希区柯克,近点的波兰斯基、斯皮尔伯格和更年轻的沙马兰、奉俊浩。 斯皮尔伯格当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少数派报告》可说是其中的代表作,这样的电影拍摄手法并不张扬但内力十分深厚。

(二) 大多数的科幻电影涉及到的元素往往比较单一,往往是科幻加爱情、科幻加动作这样的二元模式,《少数派报告》的深厚内力首先就体现在对这种科幻二元模式做出了突破。在《少数派报告》中,科幻、动作、悬疑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为创作者们以悬疑这一元素为故事的主要叙述线,再用科幻解释其中的悬疑,就使得《少数派报告》比常见的科幻片和悬疑片剧作硬伤更少,更能使人接受。同时,斯皮尔伯格添加于其中的动作戏成为调节的工具,三大元素有机地融合,让《少数派报告》在可看性上大大增强外,更是使故事结构显得张弛有度又层次分明。

总体上三大元素和谐地融合,分开来说每类元素也有其独特之处。片中悬疑和科幻的独特在于这个悬疑的引出点。《少数派报告》的所有故事都是由“先知”系统引发的,也就是说,本片悬疑的引发点就是科幻,这让本片与同类型影片中以科幻为游离于核心之外的背景有所不同,本片更像是对科技本身的思考,即使没有如《黑客帝国》般纯形式化地讨论这一类命题,但以科技为悬疑引发点的方法无形地将叙述重心放在了科技上,不张扬但表达依然到位。

科幻与悬疑的独特更多得益于迪克的原著小说,动作元素的独特和杰出则几乎来自于斯皮尔伯格的出色设计。在科幻片中充斥着的飞车乱撞和高科技武器对战中,斯氏稍加改进便突破了重围。他一反平面运动的飞车戏,结合片中的背景设置,将飞车戏设置为了垂直运动,这个小小的改进是一种突破,这使得《少数派报告》中的追车戏不仅可同其他电影一样有速度感的对抗,更使得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男主角安德顿可以在地心引力的影响下垂直地跳跃,为动作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动作部分的好不只是可能更多、更好看,更杰出的是每场动作戏的引发都是以各种环境因素为主导,例如雷克萨斯工厂装配线上的机械臂,这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物件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环境的支撑。如此的精细源于斯皮尔伯格与影片庞大顾问团的不断讨论,这些都体现出《少数派报告》的强大内力。

(图2,《少数派报告》中的垂直动作戏)

(三) 这三大类元素精密配合的故事结构发生在一个更精密的独特世界中。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的设置,这些场景的设计,是这部影片的核心表达所在,也是内力最深厚之处。要谈到场景的设置,首先要谈的是本片的核心表达。前面提到,这个故事是由“先知”系统引起的一系列悬疑,其本质上就是“先知”系统与人本身的矛盾。“先知”系统能够预见那些即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杀人事件,或许这本身只代表了一种科技的力量和科技背后所掩藏的逻辑。但,警方依此来给系统中显示的凶手们提前定罪并抓捕他们,这便引出了一个持久的命题,当科技和其后的理性逻辑被人所深信时,它们是不是变成了强权?片中的逻辑显然已经成了强权,因为这一提前预示和追捕不仅违背了随时变化的人本身,也违背了科学中的量子物理学,事情并没有发生,并不能因科学的推断而说它一定会发生。故事中安德顿的黑暗旅程正是对人类变化无常的生命和科学中某些反人类的东西的证明,创作者是在告诉我们那么一个事实,人类的下一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且不断变化的,无法推断。

所以,科学强权的世界和人类反抗的世界成了片中统一世界的两个分割的不同面,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在美工的场景设置上就有着不着痕迹的明显不同。本片的场景设计是老到而精细的,创作者并没有将两大对立面的不同太过于外化的表现在物件或整体色调上,创作者明白,即使那是两个不同面,但却是同一世界中的不同面,它们的不同是隐藏着的,不是物质上的不同,所以,科学世界有的东西,另一个面也会有,而另一个面实际上也是依附于科学的世界的,因为科学统治全世界,另一面仅是暗流涌动。这是一种“科幻的现实主义”,恰恰证明创作者在这个世界中有着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统一的世界观。

(图3、4,两种线条、色块完全不同的场景正是电影中世界的两面。)

两个面的不同体现在一些逻辑和实际经验上无关紧要但视觉上差距巨大的地方,那就是组成两个不同面的线条和色块。在“先知”系统和警方控制下的科学世界(犯罪防护中心乃至是人们的住所),场景中的物品往往是由直线交叉组成的,色块也显得十分的规则,再加上导演常给的常规镜头,这个世界的秩序感和虚假感便跃然于银幕上;而在那个安德顿逃窜的世界里(“先知”女发明人的屋子最为明显),那里掩藏着反抗强权的暗流,线条和色块都不规则且流线型居多,视觉上便造成一种混乱感,再加上时有的手持纪录片拍法和感光乳剂保留后那刺眼的亮区,真实感也出来了,和那个“科学的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矛盾也呼之欲出。

美工、摄影等方面用心设计出的两个世界的对垒恰好映出了本片科学和人本身矛盾的核心表达,这些方法虽不显眼,掩藏在了镜头中,却力量十足。斯氏创作团队的深厚内力可窥得大概。

(四) 当然,《少数派报告》的内力深厚也会体现在最明显的外部形式——镜头选取中。也就是说,片中镜头的选取都是有着构想和用心的,普通的镜头在其中可以蕴涵强大能量,让人惊叹的镜头也可以融入其中,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体的。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影片第78分钟左右,犯罪防治部队的电子蜘蛛进入贫民区搜索安德顿时,出现了一个长约1分11秒的令人惊叹的俯拍段落镜头。这个镜头是由屋子上方垂直俯拍下去,视觉上好像是将天花板抬高再将摄象机钓上去,从一位年轻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奔上楼梯进入家门开始,蜘蛛冲进屋子,此时摄象机垂直向下推,电子蜘蛛开始检查小男孩的眼球,接着,摄象机拉回并向画右上方水平移动,扫过被蜘蛛检查着的小女孩。接着,光线起了变化,画面更加阴暗,那是盲眼安德顿的屋子,随着摄象机垂直向下推,安德顿正靠近门,感觉着外面的一举一动。摄象机再次拉回,向画上方水平移动,扫过安德顿房间门前过道时,几只电子蜘蛛在那里通过,摄象机继续移动,透过正在旋转的换气扇再次向下推,两个正在做爱的人也被电子蜘蛛检查。摄象机继续向画上方水平移动,正在吵嘴的两夫妻突然安静下来让蜘蛛检查,接着,两人继续打闹。摄象机此时向画右下方水平移动,一个坐在马桶上的老人也在接受检查。摄象机继续移动,再次对准安德顿门前的过道,跟随着电子蜘蛛移动到安德顿门前,摄象机缓缓向下推。然后切至下一个安德顿在门前的镜头。

(图5,令人惊叹又不显生硬的段落镜头。)

这个镜头本身是令人惊叹的,首先,完成这个镜头需要特地制造出一个没有天花板的整层楼布景,再将摄象机轨道全部设置在布景正上方,再来控制摄象机和人物调度。但更厉害的是,斯氏的这一个镜头并不是为了眩技,而是和前后有着关联,融为一体。首先,这个镜头是前后故事连接的必要镜头,该镜头前面告诉观众安德顿的眼睛才被换掉,但不能十二小时内打开纱布,此时电子蜘蛛又开始检查,正是该镜头对电子蜘蛛检查眼球过程的细致描述才让观众明白了安德顿现在的处境。其次,这个镜头很好的调节了节奏,在该镜头之前,镜头切换速度和事件推进都是急促的,而在此之后则是安德顿躲进浴缸的安静段落,如何自然的转换节奏?全靠这一个段落镜头。第三是将紧张感很好地表现出来,这一个镜头的作用实际上相当于剪辑中的“绷住”,在镜头扫过母亲和孩子后,它便对准了惊慌失措的安德顿和电子蜘蛛,而在此时,摄象机突然移走,先展现电子蜘蛛对其他人的检查,这实际上是把对安德顿的“大规模攻击”延后,将观众的紧张感不断提升。

每个镜头都和前后联系紧密、浑然一体,这也是《少数派报告》内力深厚之处。

(五) 片名“Minorityreport”是一个双关语,字面意思“少数派报告”并不适应于它在剧中的位置,那个在“先知”阿加莎体内的“Minorityreport”更接近的意思是“关键的报告”。但我们最后都知道,那“关键的报告”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个“麦格芬”。其实,这也是本片取“Minorityreport”的原因和本片的核心表达,本片取“Minorityreport”并不是因为那“先知”体内的报告,因为那不存在。但实际上,这个“Minorityreport”本质上就是不存在的,它指的是安德顿所经历的这一连串事件,这个事件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证明,证明人生命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串事件本身才是“少数派报告”。而这些“少数派”正是人本身,看看片中设计的这一细节——“人类之灵”眼睛完全被科学烙上了印记,想要重新自由,只有换眼,这不暗示着人们在现在需要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道路么?这样说来,斯皮尔伯格用了一种反常道而行之的反方向表达手法,含蓄异常,在商业大片中极为难得。

这样一部商业电影,在表达主题的方法、故事结构、元素构架还有制作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独特的精致和深厚的内力,实际上便展现出了斯皮尔伯格电影的高艺术水准,这清清楚楚地宣告:商业电影一样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有着自己独特的、异于其他“艺术电影”的深厚内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41973.html

更多阅读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文/乐宗雪一句话影评:同样内容是多重人格犯罪的影片,我不觉得《猜谜杀手》在观感上能及《神探》(杜琪峰、韦家辉作品)的一半。(乐宗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被商业化了的犯罪影片

《冷山》影评 冷山 电影

观《冷山》影评冷山,是一个地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ColdMountain,它的英文名,却给人寒冷、肃穆之感。作者想到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冷山虽然远离前线也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之中。英曼,是电影的男主角,一个生活在

电影《最爱》影评 最爱结局为什么砍腿呢

《最爱》影评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看了一下,郭富城和章子怡的最新电影《最爱》,总体上来说,《最爱》这部电影还是蛮感人的,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四点启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这部电影,一开始以一个孩子的死亡来开头,而且还是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

《大武生》影评 大武生剧情

  《大武生》影评    《大武生》是部关于复仇的电影,但影片缺少此类影片应有的张力与霸气。整部片子看上去像很娘的偶像剧,不同的只是该剧由高晓松编导,且说教味儿很浓。    两个乡巴佬闯荡旧上海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

声明:《《少数派报告》影评 少数派报告 豆瓣》为网友去爱去疯去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