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江同里古镇 苏州吴江同里古镇景区

吴江同里古镇


同里我十年前到过,但那时还没有游览古镇的概念,而是去游览同里的私家园林退思园的。那次从苏州去同里的路上,看到一座建筑典雅的静思园,进去参观以后感觉很好,觉得它是当代苏州造园艺术的代表作品。但后来游览了退思园后的感觉就不同了。虽然退思园的规模没有静思园大,但那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具匠心的精巧构思,一草一木所传递的历史信息,都是静思园所没有的。

6月4日下午,我们游览过黎里镇柳亚子纪念馆,就驱车到吴江经济开发区如家快捷酒店住宿,那里位于松陵镇与同里镇的中间。第二天起床后与宾馆结过帐,便驱车向同里镇驶去。

景区入口建有一座单间三门冲天石坊,坊额刻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进
了石坊就是中川南路,两边是浓荫覆盖的行道树,花岗岩块石铺筑的路面平整而厚实。步行过一座大桥,又是一座四柱冲天青石坊,坊额刻着四个篆字:“同里古镇”,旁边便是票务中心。工作人员还未上班。问当地居民如何买票,有人说,进古镇是不要买票的,进入古宅园林才要收门票。既然这样,我们就先进古镇照相。

向前不远又是一座大桥,桥下停泊着几条画舫,营业还未开始,河面显得非常平静,雕栏玉砌的画舫与岸边古色古香的台榭映衬下,颇有几分秦淮秋月的感觉。桥堍是一条沿河老街,明清风格的建筑,卖旅游纪念品和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称

为明清一条街。

再向前,古戏台前一片广场。广场中央立有一座六层四面体石柱,正面刻有“中国同里影视摄制基地”几个金色大字。地面的铺贴十分奇特,是用无数块不规则花岗岩板拼贴而成,每块石板上都刻着一个电影或电视剧名称,那些都是在同里古镇上拍摄过外景的影视剧,看了不得不让人有些震憾。这让我想起前年在美国好莱坞看到的地面,水泥地上印满了世界级影视明星的签名和手印。艺术家的头脑里



江苏吴江同里古镇 苏州吴江同里古镇景区
总是充满着奇怪的创意。

古戏台旁边正好有个卖早点的摊点,我与时云彬每人要了一份糯米糕和牛奶,坐在长条凳上一边吃早点,一边向当地居民询问同里古镇有哪些景点可游览。有个中年人非常健谈,他指着广场东侧的房子说,最有名的还是退思园,这是每个来同里的游客都要游览的地方。还有就是从广场向西的富观街、仓场弄、上元街,那里
有好多景点,后面有个王绍鏊纪念馆、珍珠塔园、松石悟园,西边有个耕乐园、固


本堂、嘉荫堂,都是几百年的老房子了,都有一些故事。

我跟时云彬说,我们先游里面的小景点,回头出来再游退思园。时云彬点头同意。谢过中年人,顺着戏台后面的石板路走过一座平桥,沿着河岸向西走去。首先看到的是“王绍鏊纪念馆”,见大门关着,便继续向西走。向西四五间门面,有户人家门前墙上镶有一块石碑,上刻“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留耕堂”,下面刻有介绍:留耕堂位于富观街南旗杆,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为同里举人王文沂故居。该堂共三组,每组东侧有一备弄相隔,每组为六进,共有房屋156间,占地5157平方米,建筑面积3051平方米。其中,中间一组第五进房厅面宽17.84米,进深10.63米,总高5.21米。现前半部分房屋为王绍鏊纪念馆,后部分为民宅。看得出,那是一幢十分高大宽敞的老房子。

再向前不远,见一间民房门前立有一对石狮,墙上镶有石碑,上刻“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下面刻有介绍: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位于富观街东柳圩。房屋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系康熙庚辰(1700年)进士陈沂震的住宅,雍正九年(1731年)入官房,改建为同知衙门。现存建筑为原房屋的四六两进,占地5186.61平方米,建筑面积2514.6平方米,其中四进大厅面阔18.37米,进深9.2米,通高5.72米。又是一幢高大宽敞的老房子。进门看了看,现在里面住着几户居民。

再走几步,又看到一户居民的门前挂着一块木牌,上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移动文物:积善堂”。象这样的牌子后来在镇上还看到多块,可见同里镇政府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十分重视。

我们行走在富观街河边,道路中间是石板铺筑的人行小道,两侧用青砖或碎石镶边,非常素雅整洁。河道两岸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几棵大香樟树,树冠罩满河面。河中的水很清,河码头上有妇女在洗刷,搅出一圈圈水波,在早晨柔和的光线下,
水中的光影如梦幻般地变化着。街道上游客很少,清静得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再向前走,河边的茶座、快餐桌多起来了。太阳伞下摆满了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我一直在想一个奇怪的现象,外国人喝咖啡、啤酒都喜欢在室外,而中国人喝茶、饮酒要进包间。有人说,这是外国人性格开朗,中国人性格内敛。但在好多古镇看到的情况似乎就不一样,露天的餐桌、茶座很多,在那里喝茶聊天的大都是年轻人。是说明年轻人更开放,还是古镇的环境好,人们乐意在室外享受清新的空气
和其乐融融的场面。

同里古镇的河滨很多,几乎二三百米就有一座石桥。当我们走到一处“丁”字河口,短短的一二百米距离竟建有三座石桥。桥堍有块石碑,上刻“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同里三桥”。再仔细看介绍,那三座石桥始建于哪年,已无从查考,但都在清代康熙、乾隆或同治、光绪年间重建过。由此可见,同里人自古以来与水为
邻,以桥为路。今天的人们出行虽然有了公路,但古镇上的一座座石桥仍然起到贯通街巷的作用,更由于它那或曲拱弧线,或平厚敦实的造型,成为古镇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42021.html

更多阅读

《参访江村文化园》附录:市名人馆费孝通简介

前已发吴江之旅3.《参访江村文化园》一文中,后面提到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图文若干介绍,为了使资料更趋完善,在此也将今年4月开馆的苏州市名人馆中的有关费孝通简介予以摘录、内容附此:摘录自2012.9.3姑苏晚报B09版转载苏州市名人馆名人录{

绝版的周庄 《绝版的周庄》

到江苏吴江,顺便去了周庄。吴江过去是一个县级市,如今成了苏州的吴江区。从吴江到周庄仅有25公里的路程,途中经过同里古镇。时值旅游淡季,古镇游客稀少,门可罗雀。本想在同里看一看,一问门票要100元,顿时没了兴趣。由此向东南前行18公里,便

国画名家凌立如 国画名家

凌立如,字曼,曾用名凌其根,1914年生,江苏吴江人。幼年曾受做画师的外公顾坎(清代国画大师陆廉夫的师弟)的艺术熏陶,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他早年求学于苏州美专,后又转入上海新华艺专,193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荣获银盾等奖章奖品。谢公展

陆恢国画作品欣赏 国画大师作品欣赏

陆恢(1851年—1920年)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号狷叟,一字狷盫,自号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幼习举子业,秀才入学试为第一,有人举报其父曾参加太平军工作,功名之路永绝。从刘德六游,习花果、翎毛,有出兰

声明:《江苏吴江同里古镇 苏州吴江同里古镇景区》为网友包容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