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照片1951 抗美援朝老照片

第三次战役要图12月31日-1951年1月5日,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





1951年元旦,志愿军战士化雪为酒,为了欢庆突破"联合国军""三八线"防前线而干杯

志愿军和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向南挺进



朝鲜战争中超级搞笑的战斗—金化炮战(1951年元旦)

6000多人的土耳其第一旅在两个小时内被全部歼灭,中国志愿军零伤亡.此战在土耳其教科书中被称为”金化惨案”

这是一场朝鲜战争中最具搞笑成分的战役,如此巨大的伤亡,完全因为美军司令麦克阿色的愚蠢行为造成的.

二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回缩三八线.应联合国的要求,土耳其派遣了一个精锐旅参加朝鲜战争.该旅旅长出发前曾信誓旦旦的对国内记者表示,要在朝鲜”打出土耳其的军威.”谁想最后的结果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为配合志愿军发动的第三次战役,苏联援助中国的巨型远程榴弹炮秘密运抵朝鲜,组成了全苏联装备的第一炮兵师.

得知土耳其旅到来,为展现自己的威风,麦克阿色决定在三八线的金化举行一场盛大的检阅仪式.1月1日,6000土耳其军人整装待发,准备接受检阅.但这消息却被中国安插在美国的间谍萧枫得知,她火速向中国通报此情况,于是彭德怀决定:”打一个榜样给联合国看看.”

1月1日8点,土耳其旅列队集合,等待检阅,志愿军第一炮兵师的火力猛烈打响了,数万发炮弹打向检阅场.6000土耳其士兵毫无准备,成了中国志愿军的刀下鬼.麦克阿色将军因为飞机误点,十一点才到达金化,逃过了一劫.

当麦克阿色踌躇满志的走下飞机的时候,不用说他大惊失色,他看到的只有满地的死尸.

土耳其旅阵亡3800人,受伤2000人,一个还没参战的精锐部队就这么废了.

金化炮战结果引起世界不满,怒斥麦克阿色的荒唐指挥,美国与其盟国开始出现了裂痕。

    金化炮战            金化炮战

1951年1月3日下午,志愿军司令部的参谋向彭德怀报告说:“收听到美国无线电报话机里传出要撤离汉城的对话。”彭德怀果断地命令各部队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志愿军第50军向汉城独立门搜索前进,独立门就是以前的迎恩门,每逢天朝大员驾到,朝鲜国王都要在此迎接或送别。

  1951年1月4日傍晚,志愿军第五十、三十九军各一部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进入汉城。我军夺取汉城,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作为耻辱,韩国现代史将这次汉城失守称之为“一·四”事变。第50军第442团1营攻占汉城的战果:经1小时激战,共毙伤敌50余人,俘虏美军1人、南朝鲜军2人,缴获火箭筒1具、自动步枪14枝,击毁通讯车1辆。虽然第1连伤亡很大,但全营胜利地攻占了汉城,控制了汉江大桥  1951年1月4日中朝军队攻占汉城



志愿军第50军一部和朝鲜人民军战友在汉城的国会大厦前联欢庆胜利

  工程兵的第151营的士兵检查桥梁的高度  美第八军中将马修李奇微(前排左),命令工程兵联合国部队撤离汉城后拆除浮桥。 1951年1月4日  在联合国部队的最后一批部队越过南岸撤离汉城,工程兵拆汉江浮桥。 1951年1月4日。

联合国军撤出后,美国工程兵拆除和销毁汉江浮桥。 1951年1月4日



联合国维和部队坦克撤离在汉越过浮桥 。 1951年1月4日



第1机械化师第八工兵营用TNT炸药将桥炸毁 。 1951年1月4日



  1951年1月4日,登上无盖的货车

  1951年1月5日,汉城,后退避难的难民行列

  1951年1月5日,避难行列中的少年和少女

  1951年1月5日,等待渡过结冰的汉江



1951年1月4日,眺望汉江的孩子



1951年1月5日,通过冰冻的汉江南行避难



难民正在渡过冰冻的汉江



1951年1月6日,水原车站,等待南行列車避难的难民

志愿军和人民军攻占汉城后,8日又乘胜进军仁川,直逼三七线附近,歼敌1.9万余人。1951年1月,朝鲜汉江,大批难民在结冰的江面上一字长蛇排开,背后依稀看到大桥被炸断的景象看不见尽头的难民队伍在雪地上缓慢前行,甚至阻塞了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南朝鲜军队的前进

大批难民队伍抵达仁川,到处是拥挤的景象



中朝军队指挥员在汉江南岸研究敌情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志愿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志愿军第40军向东豆川 "联合国军"实施追击



志愿军第50军战士徒涉汉江追击"联合国军"



志愿军某部渡过汉江后,继续追击溃逃之军



志愿军某部在高阳以南佛弥地俘获英军第29旅皇家坦克营部分官兵



美军溃逃时丢弃的大炮



1月8日第7师第32团部队阵地为避免北朝鲜和志愿军重型迫击炮的打击,转移到之间的丰和丹阳某个位置





1951年1月9日,江陵, 在冰雪中后退避难的人们



在冰雪中后退避难的人们



朝鲜战争:避难的灾民



南行中的北朝鲜难民



南行中的北朝鲜难民



1951年1月20日,爸爸和儿子的避难之路,家族其他成员全部死于战乱

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发动第四次战役。





露营在冰天雪地的志愿军某部官兵



志愿军战士以土豆充饥,坚守阵地



志愿军官兵在前线阵地上化雪解渴



战斗在前线的志愿军官兵经常是一把炒面一把雪



志愿军某部指战员在指挥部队战斗



士兵们在保障坦克通过断裂的桥梁。 1951年1月28日



1951年2月――败退的英军



朝鲜战场上,疲惫不堪的南朝鲜军队



二等兵 迈尔斯的莱昂(木卫一代尔人)(左)和军士诺伯特,(芝加哥伊利诺伊州人)在进行训练,随联合国部队随时准备向北朝鲜军队进攻。 1951年2月7日



1951年2月10日,朝鲜战争中的美国及澳大利亚战俘在火炉前取暖

1951年2月16日,美军第24团一等兵爱德华·威尔森在战斗中腿部受伤等待撤退



1951年2月21日下午志愿军过江,黎民摄,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起发表在1951年第四期解放军画报的扉页上

  

步兵第24师沿汉江构筑工事等待反击。这张照片是由志愿军击中工事几分钟后拍摄。1951年2月10日



美国和澳大利亚战俘在围着火炉取暖。1951年2月10日(陆军)



二等兵爱德华威尔逊腿部受伤,等待被疏送到敌后援助站。 1951年2月16日



1951年2月,一小队美军在北纬38°线以北朝鲜境内遭遇伏击,道路被阻断的情况。

1951



麦克阿瑟巡视部队。1951年2月21日



第10军第185工兵营试图用通过卡车堵挡爆发的洪水,防止桥梁冲垮 。 1951年2月23日



第13工程师一辆汽车乘坐士兵正准备离开,敌人向他们打枪,他们利用汽车掩护,并组织修桥脱离危险地区。1951年3月1日



美军第25步兵师第35团的士兵,他被迫击炮射击打伤后,乘坐坦克撤离到后方。1951年3月7日,韩国。



第25师机枪手和一个步枪手在韩国北汉江进行训练。 1951年3月7日



第十工程师战斗营 修建横跨汉江的桥梁。1951年3月



第65工程师战斗营建造横跨汉江浮桥。1951年3月8日



第一个车辆越过汉江浮桥 。1951年3月9日



第7步兵师第3营进行第32次训练,随时准备向北朝鲜发起攻击。 1951年3月12日



3月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

  3月15日,联合国军占领汉城。



  部队通过第10工兵营搭建的浮桥越过汉江。 3月18日  第3步兵师士兵在驻地附近的一个村庄毅宗府进行训练。3月23日  第3步兵师第15步兵团第一排排长、中尉拉尔夫), 向志愿军抛出了一枚手榴弹。3月23日

  二等兵杰克李威奇托)(左)和下士约瑟夫W托马斯),以北朝鲜军机枪阵地为目标进行训练,科目是联合国部队袭击一座小山。3月31日

一个57毫米无后坐力步枪队在三八线向志愿军发动攻击。1951年3月31日



  1951年4月,志愿军总部在部署第五次战役,正面左起:彭德怀、解方、李志民、秦基伟、宋时轮  1951年4月,李志民(左起)、余震、郑维山、康博缨、杨得志等十九兵团领导在朝鲜前进指挥所  1951年春,李志民与杨得志(右)看望朝鲜殷山里老房东阿妈妮

麦克阿瑟将军面对5万士兵演讲。1951年4月



马修里奇韦中将,少将多伊尔希基及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韩国的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吉普车上。1951年4月3日



4月3日,一名受伤的美军士兵被担架抬到直升机上,准备运往后方的战时医院接受治疗



1000人以上 男人、妇女和儿童正帮助美国远东军修建金浦空军基地。报酬是发给粮食和稻米。 1951年4月



抗美援朝照片1951 抗美援朝老照片
美第8集团军机械化部队,拖车拉着155毫米榴弹炮通过附近的一个塔里镇锡林郭勒,绕行开往三八线。1951年4月8日



第17炮兵营,为给本部指挥者提供信息,在韩国北部的春川发射榴弹炮信号。1951年4月9日,韩国。





美国坦克部队、第3步兵师北进对面的38线,并用迫击炮射击志愿军阵地。 1951年4月11日



4月11日,麦克阿瑟被免除最高司令官职务,李奇微接任。1951年4月,麦克阿瑟将军返回阔别14年的祖国,在芝加哥军营向5万名士兵发表演讲。



美国第3步兵师某部正在调整检查装备和黎明巡逻,准备乘船横跨临津江。1951年4月17日



第3步兵师侦察队,深入志愿军集结地区——韩国临津江进行侦察。1951年4月17日,韩国。



空中侦察到的志愿军伪装工事。 1951年4月



4月22日,两名美军第24团士兵搀扶受伤的同伴撤离





4月22日-6月10日,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3日,避难路上



美军和避难的灾民

1951年朝鲜战争中逃离战火的南朝鲜平民

1951年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两个月中,中朝军队进行了第五次战役,共歼敌8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下士托马斯E Bullis特洛伊(纽约州人)炮手和PFC。查尔斯河吉尔曼的Peroria(伊利诺伊州人)助理炮手,用无后坐力步枪向志愿军碉堡射击。1951年4月24日,韩国。



联合国部队机枪手在412高地以南的临津江阻击后撤的志愿军。1951年4月26日



  1951年5月,王树声(前排左二)同李先念(前排右二)与志愿军归国汇报团成员



埃塞俄比亚军队在韩国进行情报训练。1951年5月



1951年5月,参加朝鲜战争的埃塞俄比亚士兵受训。



10军第96野战榴弹炮炮兵营向前线发射200磅炮弹,可见到弥漫尘埃和烟雾。 1951年5月6日



希腊军队第1装甲师第7装甲团用50口径机枪向北朝鲜部队阵地射击。1951年5月9日





5月1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了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的决定,放弃了占领全朝鲜的企图。

1951年5月19日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成立,洪学智兼任司令员(前排右1.,彭德怀与后勤司令部部分成员合影  彭德怀同志(前排左二)与洪学智副司令员(前排右一),李志民主任(后为第三任政委、前排左一),周纯全后勤部政委(前排右二)等合影

某装甲师第82炮兵营155毫米榴弹炮在汉城后院与对方保持着距离。1951年5月20



士兵在洪川区以步兵坦克作掩护。1951年5月22日



联合国空降部队。1951



士兵在洪川区以步兵坦克作掩护。1951年5月22日,中士,约翰.巴比亚克。(海军陆战队



5月23日,受伤的美军士兵通过直升机转移到离战场最近的战时医院进行救治



5月24日美国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的连队官兵利用57毫米无后座力炮和.30口径机枪与对方争夺257高地。



师侦察连晚上开车到三八线暂时停顿,并挖了隐蔽战壕。1951年5月28日。韩国。



5月31日,美国国务院顾问凯南与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会昭,表示:“美国准备在联合国或在任何一个委员会或以其它方式与中国共产党人会面,讨论结束朝鲜战争的问题。” 马立克表示:“朝鲜问题是同整个远东问题连在一起的。诸如对日和约问题、台湾问题、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等等,都是必须解决的。”

6月初,美国政府又让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向我多次透露,美国政府愿意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

6月3日,金日成在柴军武的陪同下到达北京,同毛泽东、周恩来商谈有关停战谈判的方针与方案。



美国24步兵师第90野战炮兵营的155毫米榴弹炮炮击八英里以上的38线对方阵地。1951年6月3日

建筑工程营维修铁汉江路桥 。 1951年6月5日

第453工兵营重建桥梁。 1951年6月6日



第453工程兵营的士兵用推土机铺设金浦铁路床。 1951年6月6日



1951年6月6日,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朝鲜孤儿,经过治疗后重新获得健康,在街道上留影

F - 86飞机随时准备战斗。1951年6月。空军。 (美国新闻署)



正在给飞机加油。 1951,军士, C.D. Prindle。 (海军陆战队



美国第八军第84工程兵营重建桥梁。 1951年6月7日



美国第八军第17炮兵营用榴弹炮射击对方步兵阵地。1951年6月10日。韩国。



6月10日,韩方反对停战大会。此时尚未正式开始谈判



美国第7师第17步兵团集结地一枚手榴弹击中,致使一名士兵受伤。1951年6月11日





中将詹姆斯范佛里特和美第八军官兵乘坐列车试运行通过新改建铁路汉江大桥 。 1951年6月12日





美国第五陆战团第一营指挥官约翰霍普金斯中校,带领美国士兵唱“国歌”。 1951年6月2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第1营少尉约翰·霍普金斯带领大家唱美国国歌

6月23日上午,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Malik)在联合国新闻部举办的《和平的代价》广播节目中发表演说,提出停战的建议。



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提出了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的建议,得到朝中两国政府的赞同。

6月25日的《人民日报》就在其社论中郑重宣布:“中国人民完全支持马立克的建议,并愿为其实现而努力。”

6月25日,杜鲁门发表政策演说,表示:“愿意参与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美国第9军是自冲突开始在韩国军团,已经75000次用绳索将弹壳退出。中将司令官威廉M霍格(左)到火炮旁巡视,也标志着这一天战斗的结束。1951年6月25日。



美国第9军是自冲突开始在韩国军团,已经75000次用绳索将弹壳退出。中将司令官威廉M霍格(左)到火炮旁巡视,也标志着这一天战斗的结束。1951年6月25日



第96野战炮兵营榴弹炮炮击对方阵地。1951年6月25日





1951年6月27日,骑在牛上的受伤难民



老照片-朝鲜战争中的灾民

6月29日,李奇微奉杜鲁门之命,于东京时间上午八时经广播电台向我方正式提出举行停战谈判,并提议此会议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7月1日,金日成首相、彭德怀司令员发表声明,赞成李奇微举行停战谈判。会晤地点,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

×团300装甲炮兵营105毫米自行榴弹炮,载着五名士兵。左起:上士Classs艾伦J.赫尔姆斯,车长——下士约瑟夫楼梯,炮手——理查德,挂绳人——下士罗伯特史密斯和Cannoner。1951年7月1日



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根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率谈判工作组抵朝参与谈判。图为参加谈判的中国代表及工作人员在板门店合影(前排左起:解方、李克农、边章五、杜平、乔冠华  

参加停战谈判的中朝方代表,从左到右为谢芳少将,邓华中将,南日大将(朝),李尚赵少将(朝),张平山少将(朝)。张平山少将原来是八路军平西根据地的手枪队长

      1951年,李志民与杨得志(左一)及参谋人员同朝鲜向导阿爸吉在前线观察地形

7月3日,李奇微复电金日成、彭德怀,同意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会议。

美国第3步兵师第7团战斗队在经过手榴弹决斗后,原地待命等待撤。图为下士多米尼克楼.泽加雷利(纽约州的Utica) 1951年7月3日



下士三阿亚拉.奈尔斯(加利福尼亚州人),在717高地与对方手榴弹决战时负伤,伤痛使他深感痛苦,准备送往后方医院。1951年7月3日。



美军第3步兵师机枪手以对方717高地为目标进行军事训练。1951年7月3日。



美军第3步兵师以对方717高地为目标进行第7次军事训练,救护兵将一个受伤的士兵护送到急救站。1951年7月3日



7月8日,筹备朝鲜停战会议的联络官会议在开城举行。以肯耐上校为首的李奇微将军联络官3人,翻译2人,乘直升飞机,于8日上午8时22分在开城西北指定地点降落后,被引入开城近郊的会场,与金日成、彭德怀的联络官张春山上校、柴成文中校、金一波中校举行会议。会上对停战会议的筹备事宜,进行了具体协商。

美军的直升机驾驶员和北朝鲜的联络女军官,难得的双方相处融洽的一幕。这是1951年7月双方在开城第一次谈判的场景,这个女军官因为第一次坐了直升机兴奋不已



7月8日,开城,联络官会议结束后。

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开城来凤庄举行。图为谈判会场外观。



7月10日,开城,走出谈判会场的联合国军代表



7月11日,汉城,市民在德寿宫前的反对停战谈判的示威



美国第24步兵师坦克连中士道格拉斯.汤普金斯.尤德(北达科他州人)以对方为攻击目标,进行1 .50口径机枪射击训练。1951年7月14日



7月15日,开城,前来采访的记者团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受重挫,正在通过三八线向南溃退



玛丽莲-梦露慰问驻扎在韩国的美军步兵第三师官兵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轰炸机正在对朝鲜进行狂轰滥炸



1951年7月17日,一名韩国军人在因战火而遭破坏的京畿道坡州市汶山里一座房子里正在吃午饭。放在前面的是日本产军用食品,可能是为了和韩国的日常就餐相比较,拍摄者有意摆在前面

7月18日,开城,停战谈判会场外联合国军方面记者和志愿军翻译官



7月18日,开城,大街上的和平景象



7月21日,开城,停战谈判北朝鲜代表南一大将



开城,朝鲜停战谈判代表离开谈判房间,前去就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0397.html

更多阅读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1942年2月途经一分区时,左起:布朗基、唐儒、罗元发、傅莱、杨成武、林迈可、李效黎在周庄一位朋友及时提醒我说,其实为第一座狼牙山烈士塔留下了影像记录的,还有

难忘的这张老照片 最恐怖的13张老照片

上年纪了闲着没事总爱翻翻老照片,下面这张老照片里有很多故事,看到它我时常会心情激动,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在和平环境下,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敢于打胜仗的一个光荣的战斗集体。“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现在听起来有点

怎样用photoshop修复老照片。 怎样用ps修复老照片

怎样用photoshop修复老照片。——简介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很有纪念意义,却因为时间久远,保存不当等原因,会出现损坏。好在现在科技发达,用photoshop完全可以修复,让照片焕然一新。跟我一起学习如何修复老照片。怎样用photoshop修复老照片

声明:《抗美援朝照片1951 抗美援朝老照片》为网友夏漠秋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