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革命”的宿将——李端棻之《苾园诗存》 李端棻

2010-8-4 17:15:03 辽宁省图书馆 黄江玲 我要评论( 0 )



内容提要:李端棻《苾园诗存》147首,大部分写于流放新疆之后,诗歌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专制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贵州民智开发的先声。其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主张隐然契合,李端棻应该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关键词:李端棻 诗界革命 诗作成就 地位

中圈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57-61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诗坛上掀起了“诗界革命”运动,发起和推动者是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作为诗论家的梁启超,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作为“诗界革命”的主张,借以宣传维新思想,开启民智。并以《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为阵地,发表大量新诗作品,作者队伍百数十人,涌现出一批名家。梁启超的老师兼内兄李端棻,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所写诗歌的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的主张完全契合。因诸多原因,他的作品无法寄去海外发表。但从他后来刊行的《苾园诗存》来看,他理所应当属于“诗界革命”诗派,而且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诗界革命”作为文学活动,萌发于戊戌变法前三年间。梁启超于1895年秋冬之际与夏曾佑、谭嗣同在北京相遇,商讨诗歌革新问题,对夏、谭的“新诗”,启超指出其特点是“捋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但这时的“新诗”虽有一些反映西洋文化的新内容,但晦涩难懂,缺乏诗味,显得幼稚,影响不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深感到诗歌及其他文艺作品在开启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总结“新诗”创作失误的教训后,提出“诗界革命”的号召。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游记》一文中提出“诗界革命”的主张(即其美学标准):欲为诗界的哥伦布、玛赛郎(即麦哲伦),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不然,如移木星金星之动物以实美洲,瑰玮则瑰玮矣,其如不类何?若三者具备,则可以为二十世纪支那之诗王矣。

所谓“三长”,即新意境(主要指欧洲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后来,梁氏在《饮冰室诗话》中概括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

为了扩大“诗界革命”的影响,在《清议报》上开辟“新诗派”的专栏,名曰“诗界潮音集”(原名“诗文辞随录”),继又创办《新民丛报》,开辟同一专栏,并在《新小说》中也开辟了新诗专栏。由此引来海内外一大批作者,多达一百几十人,其中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被推为“近代诗界三杰”。梁启超在该报上连续发表《饮冰室诗话》,鼓吹新派诗。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除上述“三杰”外,还有谭嗣同、康有为、丘逢甲、麦孟华、狄葆贤等。章太炎、马君武、高旭等“南社”人士,也先在“诗界潮音集”上发表诗作,后来才分化出去成为“革命派”。

自从“诗界革命”的号召提出后,“诗界革命”的文学运动才成熟起来,逐渐推向高潮。梁氏又提出“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戏剧改良”的号召,声势更加壮大。

在海外出版的《清议报》、《新民丛报》及《新小说》等,偷运回国,在文学界、教育界传播,影响极大。贵州虽地处边隅,这些刊物也曾流传进来,在文士中暗地流传。

梁启超同他的乡试座师李端菜,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

李端棻(1833-1907),贵阳人,同治进士,先后充任山西、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出任云南学政,并充任壬辰(1892)科会试副总裁,迁升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总督。“百日维新”期间,出任礼总尚书,大力支持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失败,被流放新疆三年。他为官清廉刚正,关注海防、武备,更注意文教、政体的革新问题。

光绪十五年(1889),李端菜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充任广东乡试主考。在新科举人中,他发现梁启超的文章见解新颖,文笔老练,以为是位饱学夫子,召见时一看,哪知是位十七岁的少年,不惟国学深厚,而且熟悉西方学术。师生交谈十分融洽。端棻立即托媒,把自己的堂妹蕙仙(京兆尹李朝仪之女)许配给这位农家出身的少年梁启超,为识得这匹“千里驹”感到十分欣慰。

此后,梁启超赴京会试、留京活动,均出入于李端棻家。师生变成郎舅,谈古论今,声气相投。李端菜受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人的影响,对西方学术颇为关注,不惟广泛阅读新译的西方著作,而且广交出国归来的人士(如黎庶昌、黄遵宪等),详细交谈西方及东瀛实情,对西方文教、政治等方面的体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割地、赔款。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维新思潮涌起,康、梁俨然成了维新思潮的精神领袖,声望日隆。李端棻对“公车上书”暗中支持,贵州举人签名者达95人。

康有为以布衣的身份多次上书皇帝,倡言变法,都被拒之门外,遭到守旧大臣的憎恨。此时,李端棻以二品大员的身份,冒着风险,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据胡思敬《戊戌履霜录》载:端菜“疑康有为真负济世伟略,可任宏艰,毅然具书保之,词甚状。光绪帝召对时,一再保举。”于是,康有为的上书及关于变法的论著才送到光绪帝手中,最后下决心变法,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变法中,李端菜又保举谭嗣同、严修、唐常、熊希龄等十几位维新人士。康有为赏四品衔,在总理衙门章京行走,梁启超赏六品衔,办理译书局。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四人赐四品衔,任军机处章京,草拟新政章程。

面对新政的推行,李端棻不免担心祸生不测,告诫康、梁:“非康乾年代也,今之行事已不能朝纲独断,可谓如履薄冰。此所以需慎之而慎者也。”果然,三个月之后,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等,康、梁外逃。李端棻也以“滥保匪人”的罪名,被流放新疆。

他被押送出京时,正是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的时候。他后来在一首诗中写道:怕听中秋月有声,要从菜市哭忠贞。幸予被谴为迁客,匹马秋风出帝城。(《和文信国乩诗》)

在他心目中,“六君子”并非“罪人”,而是“忠贞”之士。

李端棻生平喜欢作诗,每有感触,便提笔吟咏。但随写随弃,家人也不知收捡,早年所有诗稿大都遗佚。其表弟何麟书搜集到百多首,大都是流放以后十多年间的作品。直到民国26年(1937)才由何麟书辑集刊行,题名《苾园诗存》。1995年,由贵阳市志办收入《贵阳五家诗钞》(“金筑丛书”之一),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作品,或抒写流放期间的抑郁心绪,或揭露黑暗现状,抒写清王朝杀害“党人”(维新派人士)的愤慨,或回顾“维新”运动中的得失,表述坚持维新立场的意志;也有描写还乡生活境况的诗篇。往往直抒胸臆,披肝沥胆,而且诗味深淳,蕴蓄宏富。其中一些作品,确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与“诗界革命”的主张相契合。

李端棻被流放时,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行至甘州(今张掖),因病滞留下来,未继续西行。直到三年后被“赐还”,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受地方官“管束”。即便身处逆境,依然以达观的心态,劝慰家中亲人。其《寓甘州示诸弟》诗写道:传说边城极阻艰,轻裘忽近玉门关。远行经岁都忘倦,老去能生幸得闲。 始识雷霆皆雨露,要乘风雪看天山。寄言群季休惆怅,得酒依然便解颜。

“雷霆皆雨露”,把朝廷的“雷霆之怒”,化为滋养生民的雨露,比喻化坏事为好事,借此流放的机会,有幸去欣赏天山的风雪。这是何等旷达的心胸!

因病停留甘州,他已彻底消泯了丢官失俸的失落感,反而以心情安详,以“消遥”得闲为满足。在《甘州病余自遣》诗中抒写了这一心绪:“西望轮台万里长,休将白首戍遐荒。此日转觉遥逍甚,自问何曾险阻尝。老志心情无冷暖,闲中岁月是羲皇。近来渐少还家梦,识破迷途是故乡。”

在甘州生病期间,他遇到一位好县官,给了他体贴和照顾。这位县官任职一年便离去,临行,端棻在纸扇上诗一首相赠,还题了小序。小序云:“己亥(1899)秋,负弩西来,道经陇,得假居试院养疴。明年春,序康移宰斯邑。适馆授餐,久而弥笃。方幸尘语常亲,忽焉骊歌遽唱,别绪黯然,不能自已。爰成一律,用达感激之私,兼识一时鸿爪。”诗云:识别虽晚得因亲,慰我飘蓬泛梗身。两次天恩容病假,一年地主倍情真。夙钦友夏诗归定,今见箫成政绩新。不独士民歌众母,春风嘘到谪居人。

这面题诗团扇,辗转流落到贵阳,1908年,何麟书在街头购得,方知是其表兄手迹,得知这段奇缘。但不知县令姓名,只知字“序康”。

初步考订,这位县令也许是《近代名人小传》的作者“沃丘仲子”(笔名),该书《李端棻》名下注云:“在戌日,予馈以资。复书字画,整润胜平昔。但言苏轼,务养生,起居皆有节制,是诚能处艰困者。”

这位“沃丘仲子”早就同李端棻相识。其李端棻小传中记述道:予初见之于丁文诚(宝桢)座上,一恂谨书生耳。及甲午,谒于京师,颇论时事,娓娓道东西邦制度。退而谘其所亲,盖曩典试广东,得才士梁启超,近以女弟妻之。所论皆纳梁议。启超,南海圣人子弟,拟之为颜回也。戊戌,果频上封事,请汰冗官,删则例,立学堂。帝嘉纳,擢礼部尚书。政变,并张荫桓戍新疆。

从这段文字可知,“沃丘仲子”曾在丁宝桢的座上见过李氏。大约是光绪四年(1878),端棻丁母忧期满返京,特去成都总督署拜访丁宝桢。“沃丘”也在座。甲午在京师谒见端棻,论时事,谈东西方制度。可见交谊不浅。这位“沃丘仲子”,本名费行简,蜀人。他甘冒风险救助病困中的李端菜,胆识品格均有过人之处。

1901年,李端棻被“赐还”。他拖着久病的身躯返乡,以一身正气与病魔搏斗。《久病转剧,书以自嘲兼自慰》三首之二中有句云:“最忌众中露芒角,要从衰后见精神。恶魔从此休来觑,正气团成不老身。”第三首抒写返乡的心情:乡心岁岁忆鲈莼,今得还乡愿已伸。老爱旧亲谈往事,病如处女避生人。忧馋屈子萧骚意,僵卧袁安困顿身。同类嗤予心尚热,招来闲事太无因。

以屈原“忧谗”、袁安“卧雪”来比拟还乡后的心绪与处境,颇为恰切。友朋“心尚热”的嗤议,透发出“壮心不已”的情愫。

李端棻流放之后,与梁启超失去联系,返乡后从亲友口中得知启超的一些消息:他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介绍西方人文政教知识;还刊载新派诗歌,发起“诗界革命”运动。并发表《饮冰室诗话》,评述新人新作,为文学运动推波助澜。此报秘密运回国内发行,文士们争相传阅。贵阳地区也能见到《清议报》。1902年,李蕙仙由澳门赴日本与梁启超重聚,带去堂兄“赐环”的消息,启超寄来《新民丛报》(《清议报》于i902年改为《新民丛报》,半月刊)请内兄阅览,写密函问候起居。

端桑读到《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心情振奋,也颇为安慰。他反复阅读报上的文章与诗作,思想境界大为开张。联想国内黑暗专制的现实及个人的处境,深有感触,不时写诗抒怀。如《有感》写道:七十犹如此,百年将奈何!觚棱空想象,日月已蹉跎。伏枥惊残岁,攀鞍愧伏波。四方多猛士,定可挽天河!

尽管岁月蹉跎,事业无成,然而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更可喜的是四方猛士正在兴起,定能挽回天河,扭转乾坤。从维新志士的身上,他看到了国家民族的未来。

李端棻一向重视东西方人文制度的研究,对中国的专制制度与

[1][2]下一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0969.html

更多阅读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 张五常论读书mobi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读书的方法新年时节,送些甚么给学生呢?就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

介绍:风水堪舆书籍之《堪舆漫兴》

【导语】今天星座屋小编和大家介绍的是风水堪舆书籍《堪舆漫兴》,是明朝的国师刘伯温著作,是针对点穴、明堂、水势、龙虎、案山、朝山、水口砂等的论述。对于热爱风水的朋友,这书籍可是必定要拜读哦!刘伯温认为中国的山脉中有三大行龙、

声明:《“诗界革命”的宿将——李端棻之《苾园诗存》 李端棻》为网友你不像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