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县志 紫金县名人

●序、前言

总  叙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持续不断,代代相沿。福建编修地方志历史甚早,最早见诸记载的有《瓯闽传》一卷,书已早佚,作者及年代均无考。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晋安郡守陶夔在任上修纂的《闽中记》,则是已知最早有确切年代与作者的地方志,可惜书亦不存。其后见于记载的地方志,还有南朝梁萧子开撰《建安记》、梁顾野王撰《建安地记》、唐大中五年(851年)林諝撰《闽中记》、唐黄璞撰《闽川名士传》、宋林世程重修《闽中记》、宋陈傅撰《瓯冶拾遗》、宋佚名纂《福建地理图》和《福建路图经》,然而皆已散佚,或仅存后人辑本,无以得窥全豹。

福建存世最早的地方志,当推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梁克家撰《三山志》,因系名家手笔,且存全帙,故世人视同拱璧。南宋所修尚有《仙溪志》、《临汀志》,皆以时代甚早受人珍视;但文有散佚,自难与梁志比肩。虽然,亦可见福建修志传统历朝不坠,诚为文坛盛事,史界福音。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省共编纂有省、府(州)、县三级志书637种,现存287种(其中省志8种,府州志42种,县志237种),蔚为大观,成绩卓著。其中不乏佳作精品,有的堪称名志。著称者如:明黄仲昭纂《八闽通志》,王应山纂《闽大记》、《闽都记》,何乔远撰《闽书》,周瑛、黄仲昭纂《兴化府志》,叶春及主纂《惠安政书》,冯梦龙撰《寿宁待志》,清陈寿祺纂《福建通志》,徐铣纂《龙岩州志》,李世熊纂《宁化县志》,周学曾等纂《晋江县志》,民国陈衍等纂《福建通志》,李驹主纂《长乐县志》,吴栻主修《南平县志》,丘复纂《武平县志》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开展三级(省、市、县)新志编纂。各地广泛采用历史上所修方志,取得显著效益。事实证明,编修志书的确功在当代,利及千秋。为了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治、教化的社会功能,经省政府批准,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从历代各级所修地方志中选择部分富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者重新点校(或加注释)出版,以方便社会各界人士的阅读与使用。由于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而人力(特别是专业人才)尤显不足,虽得各地同仁大力支持,但疏误在所难免,望读者谅解并赐教。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02年3月

●凡例

再 版 凡 例

一、本书在点校时,选择《永安县志》明万历本、清顺治本作为底本。

二、本书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点校,对原刊本中段落不明者予以分段。原文中的繁体字、古体字、异体字均改用简化字,易引起歧义的人名、地名等除外。

三、原刊本中凡因涉及古代帝王、诏令、国朝等字样,均有抬头、空格、断码等现象,点校时一律取消,统按现代文版式编排。

四、原刊本中夹注一般改用小号字体,以别于正文。

五、原刊本中因避讳而改字者,在点校中径予更正;凡遇缺字而无法以他校、理校者,用“□”号表示。
永安县志 紫金县名人

六、原刊本中遇有错字、别字,予以更正;遇有漏字,予以补上;遇有衍字,予以删除。并加页下注。通假字照旧。

七、原刊本中凡属刊误或原纂辑、抄录者笔误处,校注时尽量征引他书校正;无他书参校者则以理校,并在注释中说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1034.html

更多阅读

名人字画收藏常识 名人字画鉴定拍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跻身于投资收藏名人字画的行列,一方面收藏名人字画,可以怡情,陶冶情操,调节风水,另一方面还能给自己带去很大的利益空间,但投资收藏名人字画也是有风险的,收藏过程中就需要非常注意,必须掌握几点名人字画

《安达县志》----大事记 欧洲杯大事记

《安达县志》大事记 1898-1984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5月8日 中俄两国合办中国东省铁路,工程公司将全路干线划分为13个工区,各工区同时开工。安达站地段属第七工区,

维也纳名人资料_bjbk20090 音乐之都维也纳资料

维也纳名人克里斯托夫·维里巴尔德·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约瑟夫·海顿(JosephHaydn)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 Beethoven)法兰兹·舒伯特(FranzSchubert)约翰内斯·布

《参访江村文化园》附录:市名人馆费孝通简介

前已发吴江之旅3.《参访江村文化园》一文中,后面提到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图文若干介绍,为了使资料更趋完善,在此也将今年4月开馆的苏州市名人馆中的有关费孝通简介予以摘录、内容附此:摘录自2012.9.3姑苏晚报B09版转载苏州市名人馆名人录{

声明:《永安县志 紫金县名人》为网友偌煋綃鉃茬儘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