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

【第十三句 剑号巨阙】



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 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制敌法宝,人送外号“百兵之王”,在短兵相接时,剑的优劣能够决定一个士兵的生死,进而关系一个国家的军事强弱。

由于剑具有长短可选、软硬兼施(有缠在腰间的软剑)、贵贱由人(好剑贵、一般的便宜)、携带方便等特点,成为古人居家旅游、打架斗殴的必备兵器。

这句的意思是:质量最上乘的剑,要数“巨阙”了。

“巨阙”是把什么样的剑呢?请继续往下看。

巨阙:好大一把剑,铁锅能刺烂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最早制造宝剑的记载,主要是在《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春秋时越国人欧冶子是铸剑界的鼻祖。

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青铜宝剑,分别是巨阙、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巨阙”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巨阙剑刃长三尺有三,柄长七寸,刃宽约五寸,重约五斤,挥动时剑气纵横,当然一般人也挥不动,弄不好还能把胳膊给挥脱臼了。

这把剑刚铸好的时候也不知道叫什么名,估计是太笨重,没有被领导重视。后来允常的儿子句践当上了越王,有一天在外面坐着打麻将(那时候还没有这玩意),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撞,句践随手拔出一把剑,指向马车,想叫人赶紧去拦住惊马,但就这么一指,手中的剑气已经把马车砍为两段。

句践有点不相信,想找个人指一下试试,吓得大家都抱头鼠窜。于是句践叫人拿来一个大铁锅,用剑一刺,就好像切米糕一样,铁锅被刺出了一大个缺口。因此,越王句践便将此剑命名为“巨阙”。阙,就是“缺”。

这五把宝剑是欧冶子平生铸的最好的青铜剑,其中胜邪剑和鱼肠剑是短剑,另外三把是长剑。谁要是碰上拿这几把剑的对手,恐怕凶多吉少了,于是本来代指这五把剑的“三长两短”就变成了用于表示意外灾祸的成语。

按照历史典籍中的记载,公元前514年,吴公子光宴请吴王僚,派专诸假扮厨师上菜,从鱼肚子里拿出匕首把吴王僚杀掉,从而获得王位,就是吴王阖闾。然后他把伍子胥、孙武等高人收罗到手下,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吴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公元前510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允常把欧冶子所铸的湛卢、鱼肠、胜邪三把剑献给阖闾。阖闾得到三把宝剑后,当成了心肝宝贝,差点供起来。也有人说这三把剑是越王允常的儿子句践被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之后献给吴国的。

但是,问题来了:专诸刺王僚用的不是鱼肠剑吗?按越王允常送给吴国的说法来计算,王僚也已经被刺死四年了,难道说刺杀的时候临时向越国借用的吗?作为敌对国家,人家也不能借啊?

还是那句话:真理越辩越明白,问题越想越晕菜。

不过仔细看看《史记》,你就能发现,专诸藏在鱼肚子里的那把短剑并没说就是欧冶子铸造的鱼肠剑,可能只是一把普通的小匕首而已,也没说吴王僚当时穿了三层普通匕首刺不透的铠甲。你想想,穿三层铠甲去赴宴,那还怎么吃饭啊?连拿筷子都费劲。所以,很可能是后人为了突出鱼肠剑的锋利,强行安排鱼肠剑提前好多年在吴国出场的。

东汉袁康所撰的《越绝书》中记载了一位叫薛烛的宝剑专家,越王勾践把五把宝剑给薛烛点评,给出专家指导价。薛烛认为,巨阙剑的金锡游离于铜之外,不能算宝剑,而湛卢剑才是最好的。

《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个越国女子,“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尤好击剑之道”。后来被范蠡发现,推荐给勾贱,被封为“越女”,并作为军队武术总教头,传习剑术。这个故事被金庸老先生作为其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的基本素材。

《吴国春秋》中还说,湛卢剑被送到吴国后,觉得呆在吴国没前途,自己跑到楚国王宫里去了。楚昭王睡觉醒来,发现了床上有把剑,很奇怪,就召来宝剑专家风胡子(这个名字很有创意)问这把剑的来历。风胡子捋了捋被风吹乱的胡子,说:“这就是越王献给吴王的湛卢剑,可是把好剑,不仅锋利无比,还通人性,哪里的老大仁义就去哪里,所以来到楚国。”楚昭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把湛卢剑当作了宝贝。但是觉得一把宝剑太少了,就派风胡子去越国请欧冶子来给再铸几把好剑。越国希望楚国帮忙收拾吴国,就答应让欧冶子给楚国帮忙。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看来湛卢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据传到了晋代,湛卢剑被大将周处得到,就是除三害的那位老哥,后来又不知道怎么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再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技术不断进步 铁剑新鲜出炉

欧冶子答应给楚王铸剑,但楚王的要求比较高,说至少要超过那五把青铜剑。

青铜剑是在铜里要加一些锡铸成的。青铜的硬度比较高,但也比较脆,稍微长点就容易折短,所以作为长剑的巨阙才铸得那么厚、那么重。欧冶子铸造青铜剑的技术虽高,但好水搅好泥,好虎长好皮,好树开好花,好花结好梨,以青铜为材料,再好也超不过那五把剑了。

于是欧冶子大胆尝试技术创新,把目光转向了当时只用来铸造农具的铁。铁的硬度比铜要高,而硬度是决定一把宝剑优劣的关键因素。

经过实验,欧冶子发现通过调整铁中的含碳量(当时还没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心得体会而已),铁剑既能造得比青铜剑长,又能更锋利。但当时存在的问题是铸剑的铁矿原料去哪里找,同时铁的熔点比较高,怎么达到那么高的温度也是个难题。

没办法,欧冶子开始四处转悠,找符合条件的铸剑场所。功夫不负苦心人,瞎子走常了也能摸到门,最终他选定了浙江的秦溪山下,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铸剑过程。

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的呢?首先,这个地方盛产铁英沙,原料随手可拾,其次,当时那一带有着大片的松树原始森林,为冶炼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更重要的是,用松木可以制成松炭,松碳内多含有松脂,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降低铁的熔点。

万事已具备,只要不怕累。按理说很快就能铸成铁剑了,但是欧冶子干了三年才成功。为什么呢?

欧冶子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把铁烧红了敲打,敲打完了再烧,烧完了再敲打,没完没了。目的只有一个:提纯,把铁中的杂质清除掉。这个过程也增加了铁中的含碳量,使其强度增加,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淬火,就是把烧红的剑放到水里突然冷却。我以前经常想:你着急个啥劲呢,等它慢慢自己冷却下来不就行了吗?

其实淬火也是提高铁的硬度的一个好办法,其原理就是剑在加热的过程中,内部的碳原子会在温度的作用下浮积到剑的表面,此时突然冷却,这些碳原子就会来不及逃跑,被老老实实地限制在铁原子之间,从而达到提高硬度的目的。

淬火之后再经过打磨等小工序,铁剑就新鲜出炉了。欧冶子苦干、实干加巧干,三年时间里造出三把绝世好剑,献给了楚王交差。风胡子给这三把剑起了名字:龙渊、泰阿和工布。到了唐代,为了避开国皇帝李渊的讳,龙渊剑改叫龙泉剑。

《越绝书》中说,晋王得知楚王搞到了三把好剑,十分眼馋,明目张胆地说你把剑给我吧。楚王说凭什么啊?我的剑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晋王说你不给是吧,我打死你个小器鬼。于是派兵围攻楚国都城,围了三年,把楚王饿得头昏眼花,就带着那把泰阿剑爬上城楼,对着下面围城的晋军挥舞,刚要说“我把剑给你们,别再围城了”,结果剑气一挥,城下面的军队全部被剑气击中,死伤无数,晋王大败而去。

这也太夸张了吧?如果那几把剑那么厉害,早干嘛去了?拿出来比划一下不就行了吗?我们只能认为这是强调先进武器在当时的重要性。《战国策》中说:“龙渊、泰阿,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看来威力虽没那么夸张,但也确实不小。

干将和莫邪两口子也是当时的铸剑高手,而且和欧冶子关系密切。有人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师弟,也有人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徒弟、莫邪是欧冶子的女儿,但却没有人说欧冶子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师弟。

前面说过,越王把欧冶子所铸的湛卢、鱼肠、胜邪三把剑献给吴王。吴王得到后还不满足,让越国派欧冶子来多铸些好剑。欧冶子当时正给楚王铸铁剑呢,没工夫搭理吴国,但是越国也不敢得罪吴国,就派干将、莫邪去(也有说是吴王自己派人找两人来的)。

吴王让干将莫邪给铸的也是铁剑。两人在铸炼时,同样遇到了达不到铁的熔点这一难题,炼了三天三夜还是炼不成,也来不及去找欧冶子探讨技术问题,只好采取了一个比较惨烈的做法:莫邪投身炉中,同时加大火力,两把剑终于炼成了,就是干将剑和莫邪剑。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人跳进熔炉后,人体内的磷等物质迅速燃烧,产生高温,从而将炉内铁矿熔化。宝剑炼成后,干将藏了一把,而吴王为了不让干将给别人铸剑,把干将也杀了。《搜神记》里说干将莫邪是给楚王铸剑的,后来他们那个眉间广尺的儿子找了个侠客去杀了楚王。但是史书记载中找不到这样死掉的楚王,基本上属于胡说。

唐朝时,政府在欧冶子炼剑的地方设县,以宝剑命名,叫龙泉县,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欧冶子,后人在那里修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直到今天,龙泉这个地方还在沿用欧冶子的铸造技术,生产了大量的龙泉宝剑,在各地的商场都能买到。你可以效仿楚王的办法,买一把用现在产的龙泉剑指一下你的敌人,看看剑气能不能把敌人击伤,但是你要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否则会被敌人逮住暴揍。

关于“史质野文”网友提出的问题现解答如下:

宋代为了避赵氏始祖“玄朗”之讳,《千字文》中也将“玄”字改成“元”,“朗”字改成“晃”。此外宋代还有其他字为了避讳而写白,如南宋高宗赵构写的《行书千字文》中,为避太祖匡胤

而将“匡”字改成“辅”,为避宋钦宗赵桓的讳,将“桓”字写成“泰”,还有其他10个字为了避其他列祖列宗的讳而被写白。宋代后这些字被改回来,到了清朝,“玄”字再次因避讳被写白。

【第十四句 珠称夜光】(1)

珠,本义为珍珠,就是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小圆球。

珍珠形成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沙粒等异物窜入蛤蚌壳内,蛤蚌很不舒服,想把它取出来,但是又没长手,想找人帮忙又怕被吃掉,取不出来怎么办呢?鸟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蛤蚌受到异物刺激,就分泌一些物质,把异物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形成珍珠。

汉代魏伯阳在《参同契》中就说过:“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槚,一种茶树。成语“鱼目混珠”就是用来比喻以假乱真,而且乱得比较低级,很容易被揭穿。但这个成语还有一层深意:如果进入蛤蚌体内的异物不是圆形的,形成的珍珠也就不那么圆,于是人们在人工饲养珠蚌事曾经试图向其体内塞圆圆的鱼眼睛,以期待生成很圆的珍珠,但是后来发现放鱼眼睛进去之后,珠蚌根本不用分泌物去包裹它,无法形成珍珠。

珍珠一般是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珍珠多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口吐珠玑”,比喻很会说漂亮话,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珠联璧合”,把珍珠联成串,把美玉放在一起,比喻人才或其他美好的事物遇到一起并合作愉快;“珠圆玉润”,可以用来形容人长得丰满好看、文字写得优雅圆熟、歌声唱得美妙动听。

这句的意思是:最好的珍珠,要数夜明珠了。

夜明珠:你照亮了黑夜 我却看不到你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寻找光明。珍珠本来就是个稀罕物,而夜明珠则更是珍珠中的极品。人类在心理上就惧怕黑暗而渴望光明,在没有电灯的古代,夜明珠这种夜间能自动发光的东西正好满足了人们既想看到光亮又不想花钱点蜡烛的心理。

但绝大多数夜明珠都不是平常说的珍珠,夜明珠多是矿石珠,蛤蚌壳里生成的珍珠能发光的则比较少见。

我国最早关于夜明珠的记录,是上古时代神农氏所有的“石磷之玉”,号称“夜明”,至于晚上发不发光、有多亮,只有神农氏知道了;《史记》中记载:魏王向齐王夸耀说我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看来那时候夜明珠已经很普遍了;据说秦始皇陵墓中就有很多夜明珠,用来代替蜡烛。人都死翘翘了,不知道还要光亮干什么?可能是秦始皇焚书之后后悔了,想地下好好学习一下那些被他烧掉的书,热爱学习的好同学啊!汉光武帝刘秀的小舅子郭况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把夜明珠挂在房檐上,“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晚上可以当路灯用,真是太有财了!晋代王嘉《拾遗记》中说:有种长得很像猪的野兽,嘴里衔着夜明珠,像蜡烛一样亮。看来不仅仅是好白菜都让猪拱了,好夜明珠也让猪叼去了;唐睿宗时,一颗名为“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据说元朝曾派官员远渡重洋,去斯里兰卡采买红宝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据说明代皇宫大内有好几块祖母绿夜明珠,晚上比蜡烛还亮;据说民国时东陵大盗孙殿英从死了好多年的慈禧嘴里抠出一颗超大个的夜明珠,估计上面还粘着慈禧两颗门牙呢,后来孙殿英把这个宝贝送给了宋美龄。

上面说的这些夜明珠,多数属于传说,所以我基本都在前面加了个“据说”。历史上关于夜明珠的传说太多了,如果这些传说都是真的,那么夜明珠至少也有万八千颗,但真正的夜明珠你见过吗?见过的举手!没有吧?反正我是没见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人都认为夜明珠就像幸福一样,只是一种传说,现实中永远也找不到。到1982年广东一位姓霍的人在钨矿床里发现了能在晚上发光的萤石之后,大家才有点相信,夜明珠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开始寻宝,于是夜明珠陆续被发现,如钻石夜明珠、水晶夜明珠及锂辉石夜明珠等。据说2002年1月,一颗将近三斤重的萤石夜明珠在深圳和上海亮相,如果这两地的朋友看见过,麻烦把这个大家伙的长相描述一下。

专家说,夜明珠之所以能够发光,是由于组成矿物晶体的原子或离子在受到激发因素作用时,其外层电子发生跃迁而引起的,其发光机理为“吸收、储藏、转换、释放”。这些大道理一般人搞不太明白,反正我们只知道夜明珠能发光。可惜,至今为止,所谓夜明珠都是在采矿过程中发现的,而且到了晚上也没有传说中那么亮,广大考古工作者没有挖出一颗古代的夜明珠,极大地打击了我们这些猎奇者的信心。

但是有人说看见过真的古代夜明珠,而且是慈禧用过的。

据说慈禧这个恶婆皇冠上有九颗夜明珠(也不怕压出颈椎病来)。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慈禧和光绪皇帝从北京逃往西安,为了讨好洋人,将四颗夜明珠作为礼物,派一个小宫女送给洋人。这个小宫女心想: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外国人啊?他们打你你就给他?我伺候你这么多年了你怎么不给我呢?早知道我也胖揍你一顿啊!真是个贱坯子。越想越不爽,真是“王八钻灶坑——憋气带窝火”,于是她就带着这四颗珠子跑了。到了解放后,在西安发现了四颗明珠,经郭沫若同志考证,说这就是小宫女藏的那颗夜明珠!据报纸上说,把这四颗明殊放在抽屉里,晚上进屋未开灯,一拉抽屉就能看见满屋子的白光。后来这四颗珠子被送到国库保管,在交接过程,很多人都看见过。

令人不解的是,慈禧可能派一个小宫女去送珠子吗?事关国际关系,为什么不派外交大臣去?还有,郭老先生根据什么确定是慈禧的那四颗珠子呢?这四颗珠子现在哪里?能让我等劳苦大众也开开眼吗?请告诉我在哪个国库里保管呢,哪怕花一百块钱贿赂一下看门的,我也要去看看。

第十四句 珠称夜光(2)

做点善事,终归是好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夜明珠,要数隋珠了。

隋珠的故事,在《淮南子》、《搜神记》、《水经注》中均有记载,说的是东周时期隋国(在今湖北一带)的老大隋侯,有一次出去玩,看见路边有一条大蛇,吓得赶紧跑,手下人说老大别怕,这条蛇受伤了!隋侯回来一看,果然,蛇身中部皮肤断裂了。手下人说:老大,我们把它弄回去吃了吧,估计要比鳝鱼的味道好。隋侯说:你以为我们是连果子狸都敢吃的广东人啊?这条蛇这么大,可能是个灵异之物,我们帮帮它吧。于是让人给蛇敷药,蛇慢慢爬走了。过了一年多,这条蛇衔了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明珠的直径足有一寸,纯白色,夜间能发出月亮一样光,就被叫做“隋侯珠”,或“灵蛇珠”,又叫“明月珠”。

“隋侯得到了一颗夜明珠!”这个消息像接吻一样,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经过社会各界的炒作,隋珠很快出了名,各诸侯国都以得到它为荣、以失去它为耻。“隋侯之珠”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卓越的才华。据说后来这颗珠子被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就像眼下炒股的人对待手里的股票一样,死了也不卖,最后用来陪葬了。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我们国家开始挖秦始皇陵,就能知道这颗珠子的庐山真面目了——如果没有被盗墓贼偷走的话。

有个成语叫“蛇雀之报”,是说报恩的。“蛇”说的就是上面这个故事,“雀”的故事见于《后汉书 杨震传》中李贤引《续齐谐记》做的注,说杨震的老爸杨宝小的时候,看见一只黄雀被老鹰抓了一下,身受重伤,掉到树下,动弹不得。蚂蚁一看,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真是太好了,招呼了几万名同事,冲过来吃鸟。杨宝一看,把黄雀捡起来,拿回家好吃好喝养着。养了一百多天,黄雀养好伤就飞走了。杨宝心想这个没良心的,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天晚上,有个黄衣童子出现了,对杨宝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你的救助。”拿出四个白玉环送给杨宝,还说:“它可保佑你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行为像这白玉环一样洁白无暇。”果然,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品行端正,为后人所传诵、羡慕并嫉妒。

还有“结草衔环”这个成语,也是指感恩报德。“衔环”的故事刚刚说完了,“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说公元前594年,那是一个秋天,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大打出手,杀得难分难解。杜回是个大力士,魏颗渐渐招架不住,三十六计走为上,转身跑吧,杜回就在后面追。追着追着,杜回被一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了脚,这位大力士站立不稳,摔了个狗抢屎、倒栽葱、嘴啃泥,当场被俘,魏颗大获全胜。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应该给你父亲陪葬的那个女子的父亲,今天来报恩了!原来,魏颗的老爹魏武子有个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然后就翘辫子了。魏颗没有把老爹的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上面三个被成语穿成糖葫芦的故事,都是讲做善事有善报、做好人有好报的,这也是古人一直在宣扬和努力维护的社会基本道德准则。

好人一定有好报吗?未必。例子多的是,比如《三国演义》里说,曹操刺董卓未果,,反而把宝刀给丢了,逃命到吕伯奢家,听见后厨有磨刀声,就怀疑吕伯奢要杀他,于是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把吕家八口人都杀了,结果看到后厨捆着一头猪,原来人家磨刀是要杀猪的,老曹把自己当猪了。但老曹没有歉疚之感,而是出去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给杀了,而且还按照猪的逻辑说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位倒霉的吕伯奢,曾经和曹操老爹结拜为兄弟,结果被兄弟的儿子灭了门。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非人的人好像不在少数,那些制造和贩卖黑心棉、毒大米的人、那些置矿工生死于不顾的矿主、包括那位害得我们卖不起药看不起病的、刚刚被判死刑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在内的贪官污吏…… 相比之下,坚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原则的人反而显得高尚了许多,虽然他们不利人,但至少也不害人。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用现在话讲就是:越没钱越大方,越有钱越抠门。看看我们社会上的富人们吧,都忙着捞更多的钱,也有少数几个热心慈善事业的,但每次捐点钱都要大张旗鼓宣传一番,目的也是为了打广告,赚更多的钱,真正老老实实、不声不响、一心一意做善事的有钱人凤毛麟角,只有像我等无产阶级,潜意识中还残存些许纯粹做善事的愿望,穷大方嘛。

但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我就曾因为做了一次小小的善事而受到小小的打击,在我本来就不太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阴影。

那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去坐火车出差。在北京站前广场上,一个穿着简朴、长相老实的中年妇女小心翼翼的出现在面前,问我能不能给几块钱打个电话,我说凭什么给你啊?她说她是一个外地来京的老师,钱包被小偷偷了,想打个电话让家里给汇点钱来。我拿出一百块人民币给她,说够买张回家的票吗?她说:“够了谢谢啊你真是个好人把你的姓名地址写给我吧我回去就还钱……”我说:“停停停,不用说了,我忙着呢。”然后就走了。可是走了不远我觉得有点不对,回头看看,那个女的还在那站着,又拦住一个人问要钱。原来是个骗子!我气坏了,冲过去揪住她的挎包(因为我的一百块在里面)说:“你这个骗子,跟我见警察去!”那个骗子一看露馅了,猛地拽过挎包,夺路而逃,我就追,没想到骗子跑得还挺快,但再快没我快,人家都叫我“神行太保赛刘翔”。眼看要抓住她了,谁知她突然一回手朝我扔暗器,我一躲,她就朝地铁里跑去了。不过我也不想追了,因为地铁里可能有她的同伙,更重要的是,她朝我扔的暗器,是我给的那一百块人民币。

当你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地段闲逛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斜刺里杀出一个浑身脏兮兮、拖着长鼻涕的小孩,死死抱住你的腿,你不给钱小孩就不放手,还可能往你衣服上蹭鼻涕,无可奈何,你多少得出点血。后来有人告诉我一个对付这种情况的妙招,大家可以试试看,保证小孩不向你要钱了,而且扭头跑掉。这个妙招很简单,就是抓住小孩说:你跟我走吧。小孩马上就会跑掉,如果你抓住不放,旁边就会有大人冲出来把小孩抢走。利用这种方式赚钱,那些大人真是缺了八辈子大德了。

虽然受过小小的打击,但遇到真正有困难的人,我还是会力所能及地帮一把,给流浪者一点饮食,给乞讨者几枚硬币,给公车上的老弱病残孕让个座,给迷路的人领个道,这些小事情还是应该做的。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善不为名,而名随之,名不为禄,而禄从之。”我们做一点点小善事,不会带来、也不希望带来什么名禄,只是出于人类起码的同情恻隐之心。如果我们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只能使这个社会更加冷漠。

第十四句 珠称夜光(2)

做点善事,终归是好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夜明珠,要数隋珠了。

隋珠的故事,在《淮南子》、《搜神记》、《水经注》中均有记载,说的是东周时期隋国(在今湖北一带)的老大隋侯,有一次出去玩,看见路边有一条大蛇,吓得赶紧跑,手下人说老大别怕,这条蛇受伤了!隋侯回来一看,果然,蛇身中部皮肤断裂了。手下人说:老大,我们把它弄回去吃了吧,估计要比鳝鱼的味道好。隋侯说:你以为我们是连果子狸都敢吃的广东人啊?这条蛇这么大,可能是个灵异之物,我们帮帮它吧。于是让人给蛇敷药,蛇慢慢爬走了。过了一年多,这条蛇衔了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明珠的直径足有一寸,纯白色,夜间能发出月亮一样光,就被叫做“隋侯珠”,或“灵蛇珠”,又叫“明月珠”。

“隋侯得到了一颗夜明珠!”这个消息像接吻一样,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经过社会各界的炒作,隋珠很快出了名,各诸侯国都以得到它为荣、以失去它为耻。“隋侯之珠”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卓越的才华。据说后来这颗珠子被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就像眼下炒股的人对待手里的股票一样,死了也不卖,最后用来陪葬了。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我们国家开始挖秦始皇陵,就能知道这颗珠子的庐山真面目了——如果没有被盗墓贼偷走的话。

有个成语叫“蛇雀之报”,是说报恩的。“蛇”说的就是上面这个故事,“雀”的故事见于《后汉书 杨震传》中李贤引《续齐谐记》做的注,说杨震的老爸杨宝小的时候,看见一只黄雀被老鹰抓了一下,身受重伤,掉到树下,动弹不得。蚂蚁一看,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真是太好了,招呼了几万名同事,冲过来吃鸟。杨宝一看,把黄雀捡起来,拿回家好吃好喝养着。养了一百多天,黄雀养好伤就飞走了。杨宝心想这个没良心的,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天晚上,有个黄衣童子出现了,对杨宝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你的救助。”拿出四个白玉环送给杨宝,还说:“它可保佑你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行为像这白玉环一样洁白无暇。”果然,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品行端正,为后人所传诵、羡慕并嫉妒。

还有“结草衔环”这个成语,也是指感恩报德。“衔环”的故事刚刚说完了,“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说公元前594年,那是一个秋天,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大打出手,杀得难分难解。杜回是个大力士,魏颗渐渐招架不住,三十六计走为上,转身跑吧,杜回就在后面追。追着追着,杜回被一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了脚,这位大力士站立不稳,摔了个狗抢屎、倒栽葱、嘴啃泥,当场被俘,魏颗大获全胜。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应该给你父亲陪葬的那个女子的父亲,今天来报恩了!原来,魏颗的老爹魏武子有个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然后就翘辫子了。魏颗没有把老爹的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上面三个被成语穿成糖葫芦的故事,都是讲做善事有善报、做好人有好报的,这也是古人一直在宣扬和努力维护的社会基本道德准则。

好人一定有好报吗?未必。例子多的是,比如《三国演义》里说,曹操刺董卓未果,,反而把宝刀给丢了,逃命到吕伯奢家,听见后厨有磨刀声,就怀疑吕伯奢要杀他,于是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把吕家八口人都杀了,结果看到后厨捆着一头猪,原来人家磨刀是要杀猪的,老曹把自己当猪了。但老曹没有歉疚之感,而是出去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给杀了,而且还按照猪的逻辑说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位倒霉的吕伯奢,曾经和曹操老爹结拜为兄弟,结果被兄弟的儿子灭了门。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非人的人好像不在少数,那些制造和贩卖黑心棉、毒大米的人、那些置矿工生死于不顾的矿主、包括那位害得我们卖不起药看不起病的、刚刚被判死刑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在内的贪官污吏…… 相比之下,坚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原则的人反而显得高尚了许多,虽然他们不利人,但至少也不害人。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用现在话讲就是:越没钱越大方,越有钱越抠门。看看我们社会上的富人们吧,都忙着捞更多的钱,也有少数几个热心慈善事业的,但每次捐点钱都要大张旗鼓宣传一番,目的也是为了打广告,赚更多的钱,真正老老实实、不声不响、一心一意做善事的有钱人凤毛麟角,只有像我等无产阶级,潜意识中还残存些许纯粹做善事的愿望,穷大方嘛。

但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我就曾因为做了一次小小的善事而受到小小的打击,在我本来就不太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阴影。

那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去坐火车出差。在北京站前广场上,一个穿着简朴、长相老实的中年妇女小心翼翼的出现在面前,问我能不能给几块钱打个电话,我说凭什么给你啊?她说她是一个外地来京的老师,钱包被小偷偷了,想打个电话让家里给汇点钱来。我拿出一百块人民币给她,说够买张回家的票吗?她说:“够了谢谢啊你真是个好人把你的姓名地址写给我吧我回去就还钱……”我说:“停停停,不用说了,我忙着呢。”然后就走了。可是走了不远我觉得有点不对,回头看看,那个女的还在那站着,又拦住一个人问要钱。原来是个骗子!我气坏了,冲过去揪住她的挎包(因为我的一百块在里面)说:“你这个骗子,跟我见警察去!”那个骗子一看露馅了,猛地拽过挎包,夺路而逃,我就追,没想到骗子跑得还挺快,但再快没我快,人家都叫我“神行太保赛刘翔”。眼看要抓住她了,谁知她突然一回手朝我扔暗器,我一躲,她就朝地铁里跑去了。不过我也不想追了,因为地铁里可能有她的同伙,更重要的是,她朝我扔的暗器,是我给的那一百块人民币。

当你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地段闲逛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斜刺里杀出一个浑身脏兮兮、拖着长鼻涕的小孩,死死抱住你的腿,你不给钱小孩就不放手,还可能往你衣服上蹭鼻涕,无可奈何,你多少得出点血。后来有人告诉我一个对付这种情况的妙招,大家可以试试看,保证小孩不向你要钱了,而且扭头跑掉。这个妙招很简单,就是抓住小孩说:你跟我走吧。小孩马上就会跑掉,如果你抓住不放,旁边就会有大人冲出来把小孩抢走。利用这种方式赚钱,那些大人真是缺了八辈子大德了。

虽然受过小小的打击,但遇到真正有困难的人,我还是会力所能及地帮一把,给流浪者一点饮食,给乞讨者几枚硬币,给公车上的老弱病残孕让个座,给迷路的人领个道,这些小事情还是应该做的。五代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善不为名,而名随之,名不为禄,而禄从之。”我们做一点点小善事,不会带来、也不希望带来什么名禄,只是出于人类起码的同情恻隐之心。如果我们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只能使这个社会更加冷漠。

【第十五句 果珍李柰】(1)

果,象形字,指树上结了果实。《说文》中说:“果,木实也。”《周礼》中说:“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蓏(读“裸”音),指草本植物的果实。“果”和“蓏”有什么区别呢?有人解释说“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还有人说“在地曰蓏,在树曰果”,后来这“蓏”字和大款的老婆,领导的钱,下岗职工,调研员一样,基本上被闲置了,也就不用再研究到底和“果”有什么区别了。

珍,本义是指珠玉等宝物,引申为重视、爱惜,或宝贵的、贵重的东西,还用来形容精美的食物,如“珍馐”、“八珍”。

李,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就是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李子是我们经常吃的水果,经常和桃子一起出现。如成语“李代桃僵”,出自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原指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成语“投桃报李”,出自《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原意是桃李树并不会大喊大叫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用来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正直,就能感动别人。

柰,苹果的一种,通称“柰子”,也称“花红”。这两个名称对我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要说出柰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就会觉得实在是太熟悉了:它还叫“沙果”。有人把茉莉也叫“柰”,徐珂《清稗类钞 植物类》中就说:“茉莉为常绿灌木……,北土曰柰。” “柰”与“萘”可别弄混了,它俩虽然长得像,但却完全不是一回事。萘,一种结晶状芳香烃,是做卫生球(俗称“臭球子”)的主要用原料。

这句的意思是:水果里面,要数李子和沙果了。

古代人可能没现在人有口福,李子和沙果就算是好吃的水果了。现在可不一样了,什么火龙果啊、木瓜啊、芒果啊、荔枝啊,哪个不比李子、沙果好吃啊?不过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不定就有人喜欢李子、沙果,就像被誉为“水果之王”的榴莲,有多少人敢吃?有个去南方的朋友,开始也不敢吃那长相恐怖、气味熏人的榴莲,但后来却吃上瘾了,大吃特吃,家里人受不了了,差点闹离婚。看来“水果之王”自有其独特魅力的。

多多不益善 贪多嚼不烂

李子的这种水果可是个好东西,具有长相美丽、气味芳香、果肉多汁、口感酸甜、营养丰富等特点。

唐代名医孙思邈评价李子时曾说“肝病宜食之”, 所以肝病患者可以通过食用李子进行日常食疗保养;李子也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对贫血患者是有好处的;李子还有个特效,一些爱美的女士对这个功效可能非常感兴趣,就是可以养颜美容。据说经常食用新鲜李子,能使颜面光洁如玉,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此外,李子的核仁有利水滑肠的功能、李子榨汁喝可以预防中暑、李子晒干可以用来醒酒、镇呕。

有人说了,李子既然这么好,那我就要多吃,一天吃十斤,肝病也好了,贫血也没了,还美了容,一举好几得,干脆,我整天就吃李子不吃别的了。那我可要郑重地告诉你:贪多嚼不烂。

劲酒虽好,不能贪杯;李子虽好,不能多吃。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 由于李子中果酸含量较高,过量食用易引起发虚热、头脑发胀,胃痛等症状。还有两点必须特别强调的:一是未熟透的李子不要吃。这种李子不仅味道苦涩,而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李子都经过多道工序处理过的,你根本无法从外观上判断李子是否已经熟了,怎么办了?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李子是否沉水,下沉的是熟的,不沉的就不要吃了。二是李子不可与雀肉、蜂蜜同食,否则会损人五脏,严重的可致人死亡。

有一种李子叫檇(读“醉”音)李,以浙江桐乡出产的最著名,据说这种李子很好吃。

“檇李”实际是个地名,春秋时期越国的一座城池,在今浙江省嘉兴市一带。檇李曾一场著名的战争,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场战争在世界上最先采取了“自杀式袭击”的战斗策略。

公元前496年夏,吴军伐越,越王句践带兵在檇李抗击。句践派遣敢死队,高呼口号冲向吴阵,吴兵一看敌人杀过来了,赶紧准备战斗。但敢死队杀过来之后并没有进攻,而是全部自杀于阵前。吴兵被这阵势搞懵了,心想这帮傻帽好像不是来打仗的,看了是活腻了来自杀的?于是站在一边看热闹,放松了戒备,越兵趁势攻击,大败吴兵。

越国采取的“自杀式袭击”分“自杀”和“袭击”两个部分,分别有专人完成,现在这个办法被一些恐怖组织活学活用,将两部分合为一体,利用汽车炸弹等做道具,在自杀的同时就实现了袭击,真是害人害己、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啊。

吴军败退七里,吴王阖闾在逃跑过程中脚指被越军击中,伤重而死——可能是忘了带军医,否则这么点小伤不至于丧命吧。当初他派专诸刺杀他叔伯大哥王僚的时候,就是装脚疼躲到地下室的,现在报应来了。临死前,阖闾立太子夫差为王,并对他说“你能忘记句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我要报仇!你就抓紧时间慢慢等吧!”于是阖庐立马翘辫子。至此,吴越争霸的大幕正式拉开。

后来夫差终于打败句践,句践俯首称臣,并派范蠡去寻访美女,找到了美少女战士西施姑娘,将她献给夫差。(其实西施在此两百年前就出现了,西施出现在吴越争霸期间,纯熟误会。这些我们会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毛施淑姿”一句中细说。)

传说西施委曲求全,远嫁敌国。吴王夫差她的美色所动,整天相伴不离(换了谁也都会是这德行)。这年暑夏,越国向吴王进贡一批李子,夫差马上命人送给西施品尝。西施睹物思人又思国,竟无语凝噎,一个李子也吃不下。夫差问她这么好的李子怎么不吃呢?西施说:“这李子采下来太久了,味已不鲜。我想去李园亲自采摘品尝。”美女发话,夫差当然没的不答应,于是选派一批人陪西施前往李园。

西施来到檇李城,觉得故国乡土特别亲切,看见城里城外,李树连林,树头缀满殷红的李子,于是随手采下一颗,用指甲在李子顶部轻轻一掐,顿时果汁横溢,香气入鼻。放到嘴边一吸,李汁犹如甜酒。西施一想难得回来一次,要好好过过李子隐,于是一口气连吃好多颗,竟被醉倒了。从此,人们就给这里的李子取名为“醉李”。因“醉”与“檇”同音,且这座城池名檇李,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的李子称为“檇李”。据说西施来过李园以后,这里长出的檇李顶部都有一条形似爪痕的瘢纹。人们都说,这是西施吃檇李时留下的指甲印,称它为“西施爪痕”,犹如牡丹有贵妃指痕一样,流传千古,使李子也香艳起来。

李子能醉倒人吗?西施很可能是因为过量食用李子而引起的头晕脑胀,还可能引起胃痛,西施捧心是不是因为这次吃太多李子而导致的胃病呢?难说啊。对于本来就没谱的事,胡说胡有理。

吃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吃美食似乎是很多人的爱好,特别是鲜嫩多汁甘甜可口的水果。记得小时候我从自己家的西瓜地里摘了两个超大的西瓜,每个大约15斤左右,用自行车弄回家,坐在小板凳上,杀掉一个大西瓜,用勺子慢慢吃。吃完了一个,觉得意犹未尽,把另一个大西瓜也一刀杀掉,接着吃。全部吃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

后来慢慢对吃的东西向来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或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等大灾荒之年吧,我一直以“衣只求遮体,食只求果腹”的标准对待衣食。吃饱的时候什么对什么吃的都没什么兴趣,饿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吃。对西瓜的兴趣也不那么浓厚了,好像现在的西瓜没有小时候的甜了。其实西瓜还是那个味道,只是吃西瓜的人已经不是那时候的心情了。连吃的没有什么喜欢的,还有什么乐趣呢?但是,没有乐趣总比沉迷于一些不良嗜要好。

想起有人对我讲过的一件事:一个当老板的朋友问他抽烟吗?他说不抽,又问喝酒吗?他说不喝,又问找小姐吗?他说不找。结果那人一脸鄙夷,说那你还活着干嘛?

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的,对于喜欢的东西总希望多多益善,却很少有人想想自己牙口,那么多东西,你能嚼得烂吗?

第十五句 果珍李柰(2)

苹果的作用有多大?

美国人喜欢搞排行榜,什么十大流行金曲、十大卖座电影、十大畅销书等等,年年搞、月月搞、周周搞,天天搞,对休闲娱乐产品的商业化运做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这种做法逐渐被中国等国家学习和描摹,只是人们发现一些排行榜和大家的好恶经常是背道而驰的,也不知道是哪位数学家统计的。

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曾经搞了个健康水果排行榜,你猜猜,排名第一的是谁?

它就是——我们的苹果同志!(热烈掌声)

苹果排名第一的理由是:富含纤维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是肥胖者的福音。胖人多半是因为喜欢吃肉类或淀粉类食物的,如果一个人总以苹果为主食,那这个人肯定不会太胖,所以一些美国胖人团结起来,集体决定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其实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几天就吃几天,嘴和肥肉都长在你自己身上,谁管得着你?这么大张旗鼓干什么呢?美国胖人这么做,据说是为了约束自己、警戒他人,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兼顾他人利益,小小地体现了一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民主和自由。

不同的人要选择不同的苹果,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嘛。糖尿病患者宜吃酸苹果,心血管病患者和肥胖者宜吃甜苹果,治疗便秘时可吃熟苹果,睡觉前宜吃可以消除口腔内的细菌并改善肾脏功能的鲜苹果,治疗咳嗽和嗓子嘶哑要喝鲜榨苹果汁,儿童与老年人消化不良可将苹果泥加温后食用。

苹果有这么多用处,真是水果中的翘楚啊!更为传奇的是,牛顿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现象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啥牛顿看见的是苹果,而不是桃、杏、梨、香蕉呢?看来人家苹果,不光能力强,运气也好。

但是我不禁要冒昧地问一句:牛顿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这是真事吗?

这件事还是存在疑点的:首先,在牛顿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苹果落地的故事;其次,牛顿本人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这个故事;第三,当时许多与牛顿来往密切的科学家或牛顿的朋友并没有听过苹果落地的故事。

牛顿去世那一年,也就是1727年,格林在《哲学原理》一书中谈到苹果落地的故事,但他也是听别人说的;法国伏尔泰在1733年发表的《哲学通信》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但他是听牛顿的外甥女说的。只有斯图克莱说他听牛顿亲自谈到过苹果落地的事。

此后,苹果落地的故事就被大家熟知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你也不能再去牛顿那里调查核实了,随便大家说去吧。

后来牛顿故居的那棵苹果树已经因腐朽而倒下去了,其标本被人保存起来,有人在原来枯死的苹果树那里补栽了新的苹果树。至今,仍有许多观光客到牛顿故居瞻仰这棵并非原装正版的苹果树。

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功劳都放在苹果身上,可对不起牛顿了。而牛顿也不抢功,他在临终前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来牛顿把功劳归到“巨人”身上了。“巨人”是谁呢?就是那些曾经研究过引力问题的科学家们,如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惠更斯、胡克等人。所以,即使苹果落地的故事是真的,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苹果不过是一个伟大发现的标志而已,没有发挥什么实质作用。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个人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

一个正在蹲小号的犯人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但是弟弟抢先提出了这个要求。妈妈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说:“倒霉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只想着自己。”于是我马上见风使舵:“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后来就被弄到监狱里了。

这个故事说明,必须及时遏止“谎言可以得到实惠”这样事情发生,否则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严重的后果。

一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两个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说:“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最红最大最好吃的苹果。”我们三人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要得到先要付,付出与得到成正比,老老实实做人,尽心尽力做事,不偷懒耍滑,不投机取巧,就能迈向成功。但前提是处于公平竞争、不附加任何人为的因素的环境中。

一个中国人听了这两个故事后,也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前半部分与后一个故事相同,到后面就变了:妈妈确定了分苹果的原则后,老大立即拿起工具在烈日下干了起来。等到老大干完那块草坪的活,汗流满面地来到妈妈面前时,桌上只剩那个最小的苹果。两个弟弟正在妈妈身边乖顺地啃着又红又大的苹果。老大哭叫着说:“说好的,谁干得好,谁吃大苹果。”妈妈怒斥道:“你的动机就不对,你干活只想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老大争辩说:“可弟弟他并没有干活呀?”妈妈说:“既然你这么会干,你为什么不替他们干了?”老大呜咽着无奈地离开。

这个故事描述的就是社会的缩影,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曾发生过并延续着。游戏规则已经确定,但游戏规则在权威(相当于妈妈的角色)面前形同虚设、不堪一击,于是在这个社会中就产生了漠视规则或制度、讨好和依靠权威的风气,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逐渐扭曲,从而产生分配不公、权钱交易、司法腐败、行贿受贿、渎职失职等现象,社会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和混乱行为。

从上面三个故事可以看出苹果的作用很大吧?当然不是,苹果只是充当了道具的角色。

人类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人类本身,就像有人来顶贴,也有人来刷屏一样,这个社会有人忙着建设,也有人忙着破坏,建立真正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不是那么容易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果整个社会就是一篮子苹果,那么我们要做的,除了改善环境防止好苹果腐烂外,还要坚决把烂苹果扔出去。

这几天工作太累了,更新比较少,而且前面犯了个低级错误:“果珍李柰”是第十五句,让我写成第十四句了。今天匆匆完成了一点点,先贴出来吧:

【第十六句 菜重芥姜】(1)

菜,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说文》中说:“菜,草之可食者。” 到了中古以后,菜的范围就扩大了,把肉蛋类及熟食等主食以外的食品都包含在内了。

有人问了:你老说什么“上古”、“中古”的,具体指哪段时间啊?吴玉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编定的《中国历史教程》中,综合中国传统的历史分期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将一部中国历史划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和近代五个阶段。太古时期的下限是夏朝末,为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时期;上古是商朝末年到秦统一,为奴隶制形成和发生变化的时期;中古由秦统一到五代末年,为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近古由北宋统一至鸦片战争,为中国特殊的封建制度时期。现在学术界又有很多新的划分方法,但习惯上大家还经常遵照前面的这种方法。

去年冬天大白菜多得几乎白给都没人要,而时下肉蛋价格暴涨,于是有媒体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把市民和农民对立起来,难道人民不包含农民?如果那样我国的人口就少多了,哪里会有十三亿啊?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从骨子里就存在对农民的歧视。

芥,指芥菜,一种开黄花、茎叶及块根都可以吃的植物。《礼记》中说:“脍,春用葱,秋用芥。”意思是做烹调肉类的时候,春天加葱,秋天加芥菜,把肉炒得滋滋冒油,真馋人啊。

我国的芥菜主要有叶用芥菜(如雪里红)、茎用芥菜(如榨菜)、薹用芥菜、芽用芥菜、芥子菜和根用芥菜六个类型。一般我们说的芥菜是指叶用芥菜或茎用芥菜。

把芥菜腌制成咸菜,具有一种特殊的香鲜味,可作为一盘调口味的小菜。芥菜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铁和钾等,可辅助治疗一些维生素缺乏症及防癌等。但芥菜的主要功效是开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芥菜利膈开胃。”将芥菜与生姜一同煲汤,对于消化能力较弱的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芥菜的种子研成细末可以作成调料,就是芥末,味道辛辣,古话说:“望梅生津,食芥堕泪。”

芥,还读“盖”音,芥菜也是一种植物,也作“盖菜”。“芥”读“盖”音让人很困惑,芥(“介”音)菜和芥(“盖”音)是不是同一种植物呢?从字典上的解释看不明显。如果是同一种植物、只是发音不同倒可以理解,如果不是同一种植物,直接用“盖”字岂不省去很多麻烦?真是惟恐天下不乱。

姜,一种草本植物,须根不发达,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灰白或黄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也可以入药。

“姜”最初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说文》中说:“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意思是说我们的老祖宗神农氏住在姜水附近,就姓姜了。姜水可不是生姜煮出来的水,而是一条河流,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呢?《水经注》中说:“岐水经姜氏城为姜水。”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因山有两支,所以上古称“岐”,流经岐山的水就是岐水,岐水流经神农氏住的地方就是姜水。那么到底是先有姜水这个名称还是神农氏先姓姜呢?不知道,鸡生蛋,蛋生鸡,谁搞得清哪个先哪个后。

传说“生姜”是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神农尝百草,中毒照样倒。一次神农氏在山上尝草,误食毒蘑,肚子疼得在地上拼命打滚,折腾了一个天翻地覆,吓得鸟奔森林奔兽山,麻雀鸽子回房檐。折腾了一通就累晕了。不知过了多久,神农氏被一种气味熏醒,原来旁边有一丛尖叶子的青草,闻一闻,头不晕了,胸不闷了,手脚也有劲了,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些,连根带叶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还真对得起这张嘴了。过了一会儿,肚子咕噜响,垃圾往外淌,腹泻过后,中毒的症状全没了。对于这种救命草,神农氏决定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他姓姜,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生姜”,意思是使自己起死回生。

这个传说有点夸大了姜的作用,但生姜确实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能,常用来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咯痰咳嗽。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很多药方都有姜。中医认为生姜能够解鱼蟹毒,所以在吃鱼蟹时总要蘸一些姜汁,既调味又防毒,一举两得。传统认为湖南均州产的生姜做药材最地道,故名“均姜”,均姜入药,提高疗效,药材好,药才好。

这句的意思是:在各种菜里面,要数芥菜和姜最好了,味道不错,价格便宜,量又足,我们一直吃它们。

刚贴出来就发现错误:“鸟奔森林奔兽山”为“鸟奔森林兽奔山”之误。总是忙中出错,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啊!

谢谢网友“xeehl”的指教。

关于网友“beckarl”提到的“三长两短”,五把宝剑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源于《礼记 檀弓上》:“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意思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起来(那时侯还没有钉子),横捆三道,纵捆两道。由于棺材是长方形的,横的木板长,纵的木板短,所以就有了“三长两短”的说法。

第十六句 菜重芥姜(2)

心容万物,万物归心

“芥”也指小草,常用来引指轻微纤细的事物。如《庄子 逍遥游》中说:“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意思是说把一杯水倒在小坑小洼里,一根小草在里面就像船一样;还有“芥蒂”一词,引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来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或不快,如果两个人彼此心存芥蒂,那关系肯定搞不好。

民族英雄林则徐写过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但是人心更多的时候比芥籽还小。芥籽,指芥菜种子,也写成“芥子”,但“芥子”也指直径小于1.19毫米最小号无烟煤颗粒。佛教有个说法,叫“芥纳须弥”,意思是一粒小小的芥籽,可以容纳一座大山或整个世界。须弥,传说中古印度的一座大山,是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而回旋出没。

有人对“芥纳须弥”这个说法不大相信,如唐朝的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觉得纯属夸张,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不是愚弄群众吗?”智常禅师听后,反问说:“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不是真的啊?”李渤很得意:“那当然了,我多有才啊!” 智常禅师问:“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别说你都存电脑里并刻了光盘。”李渤说:“当然保存在我的脑袋里了。” 智常禅师说:“你的脑袋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愚弄群众吗?”李渤听后,立即恍然大悟。

世间有几个人的心胸能有“芥纳须弥”这么宽广呢?现在,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而心胸越来越小,或许是因为同在一个胸腔内,此消彼长之故?

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人都怀揣着发财的梦想匆忙地奔波着,而我们的社会距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社会成员不平衡的心理越来越严重,穷人想富,富人想更富,胃口比天还大,没有人觉得自己的钱够花了,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赚银子,正道赚不到就走歪门邪道,于是有人坑蒙拐骗,有人贪污受贿,有人黄赌毒黑,还有两个神人想到了一个极其有创意的办法:从银行金库里搬出来五千多万人民币去买彩票。奇怪的是,这些足以把几头骆驼活活压死的现金全部买了彩票之后,竟无一中奖,也算创造了一项“急你死”世界记录了。

要说胃口大,还得说人家广东人。千年好胃金不换,广东人什么不敢咽?天下野味有几只,广东人什么不敢吃?巨蜥毒蛇一条条,广东人什么不敢嚼?只有一样不吃:不吃亏。

2007年5月末的一期《南方周末》有一篇“珍稀动物如此端上餐桌”的报道,第一部分小标题为“百万野物葬身广东人腹 千年陋习为何屡教不改”,还引用了一位犯罪学专家的话:“野生动物走私,已成为继军火、毒品之后的第三大走私贸易。”报道说,2007年5月22日,广东阳江警方破获了两起走私野生动物大案,共查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5400多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30只,以及马来闭壳龟、缅甸棱龟、锯缘摄龟共3000多只,还有部分熊掌。而随后记者广州在暗访中发现,市场、酒店中大量进行野生动物交易,箭猪、山猪、穿山甲、巨蜥、果子狸、老鼠,想吃什么有什么。

据说某领导人开了个玩笑说:“天鹅飞过广东也不敢落地,因为一落地就成了一煲汤。”前一阵子流行的一个手机短信笑话,说一个外星人死在地球上,北京人想为之建博物馆,上海人想把它做科学研究发财,广东人考虑怎么样把它烹调一下。下面这件事您可别当笑话听,据说这事是真的:广东番禺野生动物园曾经跑了两只澳洲树袋熊,最后工作人员只抓回了一只,另一只被当地人给吃了。

广东自古就有吃猴脑的传统,做法极其残忍,都不忍心介绍了。据说到猴笼外选猴时,猴子们不约而同呜呜哭泣,并不停作揖。一旦一只猴子被客人选中,其他猴子就立即一起抓住那只被选定的猴子拼命往笼门口推。

人心何其毒也?为了那一点香香上呼吸道、臭臭下消化道的欲望,竟惨杀那么多生灵!本来,吃些普通的猪牛羊鸡鱼肉就足够了,对那些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野生动物痛下黑手,于心何忍?于法何容?2003年一场“非典”,严重警告了那些饕餮之徒,但是很多野味爱好者仍死不悔改。如果有来生,希望那些残忍的饕餮之徒托生为猴子,一个一个被客人选中拖出去……

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当具备宽容之心,而非宽容之胃。对个人内心修养来说,从对待亲朋同事、大事小情,到对待万物生灵、世间百态,都应该采取宽容的心态。心容万物,万物归心,这样才能活得潇洒、有气度,像个人样,而不只是一个斤斤计较的肉食动物。

第十六句 菜重芥姜(3)

姜太公姓啥?孟姜女老几?

您曾晕车晕船吗?您被冻伤过吗?您脱发吗?您曾因低血糖或中暑而晕倒吗?您在清理污物时会感到恶心吗?您饱受失眠的困扰吗?

不用担心,上面的这些问题,有一种东西全部都帮您解决。什么东西这么神啊?它就是——我们的生姜先生!掌声有请!(胖乎乎的生姜先生出场,对现场气氛很不满意:“掌声不够热烈啊?”)

嘴含一片生姜或喝生姜汁可减轻或消除晕车晕船症状;将生姜片敷于冻伤处,几日可愈;头发突然成片脱落,可用生姜擦患处,多日后可长出新发;用姜末或生姜汁加糖饮服,能解除低血糖或中暑导致的眩晕;清理污物前口含一片生姜,可缓解恶心感;睡前将鲜姜丝置于枕边,可以放松情绪,促进睡眠。

姜是一种很好的东西,但我们不是在讲植物学,其作用就不多说了,还是讲讲两位姓姜的名人吧。

第一位名人是姜太公。

“姜太公”是我们老百姓对他的昵称,他老人家姓姜,叫尚,名望,字子牙,吕氏,也称吕尚。还有个称呼,叫“太公望”,这个称呼的来历我们马上就说到。

有人问了:姜太公到底姓姜还是姓吕啊?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国姓氏的产生过程。前面说过,太古时代人们以居住地取姓,然后到了母系氏族社会,人们都是随母亲姓,你看看“姓”这个字,由“女”、“生”两个字组成,谁生的就随谁的姓。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男人地位高了,谁说男人没地位,呸!那是万恶的母系氏族社会!男人当家作了主人,为了突出男人的地位,就给自己弄出个“氏”来。这样,每个“姓”里面分出好多个“氏”,姓和氏同时存在,估计在进行自我介绍时会很麻烦。姜太公的祖先在舜时为官,被封于吕地,大致在今河南省南阳一带,所以以“吕”为氏。到东周时期,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二合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或干脆简单说成姓。

《史记》中记载,姜太公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也有人说他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因商纣无道而离去。步入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文王而受重用。关于姜太公的先进事迹,我们在很久以后的“磻溪伊尹”一句中还要细说。这里简单说一下“太公望”的来历。

话说周文王出去打猎,在磻溪边看到一个怪老头,正用无饵的直钩钓鱼,就上前询问:“你这样能钓到鱼吗?” 老头回答:“愿者上钩。”周文王又问:“你是谁啊?不是商纣派来的细作吧?”老头回答:“我是一棵葱,站在风雨中,谁敢拿我蘸大酱,我——” ”周文王赶紧说:“打住打住,继续说下去就不雅了。我知道你是谁了,我爷爷太公说过,一定会有圣人来这,周会因您而变,我家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老头为“太公望”,二人同乘一车而归,尊为太师。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个老头就是姜太公。

第二位名人是孟姜女。

相传秦始皇修长城,人手不够,四处抓农民工,对待农民工极其残忍,非打即骂,还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孟姜女千里寻夫来到长城,得知其夫已劳累而死,包工头也跑了,组织施工的单位领导也躲起来了,拖欠的工资怎么讨不回来了,悲恸欲绝,放声痛哭,哭声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破坏力,竟哭倒了长城,看来也是豆腐渣工程。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人们在其投海之处修建了孟姜女庙。如今,你要是去河北山海关旅游,就能看到这座庙。距庙八里地的东南方向有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据说是孟姜女的坟与碑。庙后巨石上有小坑,据说是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石上刻有“望夫石”三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大家可以试着读一下,看那么多的“朝”和“长”要怎么读。

关于“孟姜女”这个名字,传说是这样来的: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隔壁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两家都想吃这个瓜”。瓜熟了,两家想吃要这个瓜,于是达成妥协:一家一半。把瓜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

很多传说就相当于胡说。其实,孟姜女应该是姜家的长女。

我们知道,古代兄弟姊妹基本以“伯、仲、叔、季”四字排行,相当于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比如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大儿子、孔仲尼是孔家老二。

《说文》中说:“孟,长也”,看来“孟”也表示老大。那么“孟”与“伯”有什么区别呢?东汉的班固在《白虎通》中说:“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 伯禽,就是周公旦长子,周朝鲁国的第一任国君,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周公嫡出大儿子。孔子的异母哥哥叫孟皮、曹操字孟德,这两个人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家里的庶出老大。在古代一夫多妻家庭中,正室所生的子女为“嫡出“,妾所生的子女为“庶出“。

为什么在名字上要将嫡出和庶出严格区别开呢?因为在正室有子女的情况下,庶出的子女一般是没有继承权的。关系到财产分割的大问题,当然从小就要明确,以免以后闹纠纷。



意会在无

意会在无言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5)

【第十七句 海咸河淡】(1)



海,河流会聚之处。《说文》里时这样解释的:“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如我们经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说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向趔、向巢,哥俩准备在宋国造反,司马牛说你们别整那些没用的,跟对抗政府是没有出路的,但是那哥俩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根本不听这一套。司马牛很伤心,就和同学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就我没有!跟独生子似的!”子夏安慰他说:常言说的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要你尊重别人避免过失,谦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海”还引指容量大,比如:小时候吃饭用的大海碗;我写的东西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海涵;现在所说的“大忽悠”,实际上就是夸海口。还引指数量多,如:“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情谊……”;平时我们形容什么东西多,就会说“海了去了!”

听评书时,讲到两军对垒,描述出场大将的相貌,经常会说:“剑眉虎目,海下长髯飘洒胸前……” 这里的“海”就是指大嘴巴。

咸,这句里时指一种味道,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俗话说:“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含盐的东西味道就是咸的,含量越多越咸,含量越少越淡。但“咸”这个字本来是“杀”的意思,“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长嘴的器官,就是脑袋,拿大斧子砍脑袋不就是杀嘛!后来这个意思基本没了,而是用来表示“全部”。

盐打哪儿咸?打海里咸呗。《汉书 晁错传》中说:“煮海为盐。”要煮海,得要多大个锅啊?这里的海指海水。

河,这个字没什么好解释的,只是要说一点,河的本意就是指黄河。《说文》中说:“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淡,与咸相对,指味道不浓,含盐少,引指浅、薄,含某种成分少,或不热心,如淡酒、淡妆浓抹、冷淡。更深的一层意思指无关紧要、无聊,如:母鸡屁股栓绳——扯淡(蛋);老太太不认识电灯泡——闲扯淡(线扯蛋)。

这句的意思是:海水是咸,河水是淡的。——就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好文章也不一定字字精彩、句句深刻,这句只是在说一种客观存在。

精卫无穷填海心

“精卫填海”是一个成语,说精卫这种鸟不停地衔来小石子,决心填平大海,原比喻深仇大恨,你好毒你好毒,我一定要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这个成语源于《山海经 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读“笑”音)。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大意是:在长着很多柘树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除了脑袋是花的、嘴巴是白的、爪子是红的之外,长相和乌鸦差不多,这就是精卫,其叫声和它的名称差不多。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泳,不小心淹死了,就变成了精卫鸟,对大海怀有刻骨的仇恨,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要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小孩自己到海里游泳。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添枝加叶,改变成神话,相当于把一部电影改成三十集电视剧。精卫这种鸟也被叫做“冤禽”。因为监护人失职而导致未成年人丧命,确实有点冤。

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西,海拔为一千六百多米,据说山势雄伟壮观,山顶云遮雾罩,翠奔绿涌,像仙境一般。《山海经》的上面一段记载,造福了发鸠山当地人民,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古往今来,发鸠山一带修建了很多精卫鸟有关的庙宇,在东边山脚下就有一座泉神庙,后改为灵湫庙,规模宏大,造型别致,传说是炎帝为纪念其女儿所修建的。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晋代诗人陶渊明读了《山海经》中的这一段之后,在其读书笔记《读山海经》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把小小的精卫鸟与顶天立地的宇宙巨人刑天相提并论,这种悲壮千百年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当然也有个别人骂傻帽的。有一位很哲人的网友说过:“你写的文章与尾声抱柱、精卫填海等故事一样,不会让所有人都觉得好,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说得太狠了,有点过。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发表演讲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总理说:“我不多加解释,只把最后两句说一下,就作为我的祝愿,让我们同胞们以杜鹃啼血之情,热爱我们香港,热爱祖国吧!以精卫填海之心去建设香港,去建设祖国吧!”

这首诗名叫《赠梁任父同年》。从总理引用过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这首诗。但是,有人就因为读错了这首诗而当众出丑。本来,一般人读不出来也无所谓,而且当时这首诗是用小篆体写的,特别难认,但这位读错的人是我国最著名学府的校长。

2005年5月11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清华大学演讲。清华大学校长向宋楚瑜夫妇赠送纪念品:一幅篆字书法作品,写的就是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校长把诗念了一遍,这一念就出错了:“侉”念成“分”,“力”念成“云”,“无”字辨认了好半天才认出来。

一个普通人犯点小错误不算什么,但一个知名人士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其校长的身份和那种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到的场合,于是引起大家的热议。

我只想说两个字:宽容。谁能不有点小失误呢?偶尔出现一点小失误是无伤大雅的,只要用一点点小智慧、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就可以化解尴尬。可惜的是,当时的现场没有人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精卫填海力量太薄弱了,填到现在都好几千年了还没见到什么成果,真急人啊!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急了,想用自己去填海,人的躯体总比一粒小石子大吧?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

鲁仲连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忽悠,能用一番话使敌军后退,更绝的是能把人活活给忽悠死!

公元前260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七年、赵孝成王六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将廉颇坚守不出,进行战略防御,秦军有劲没处使,急得直挠墙,有火没处发,急得直骂娘。后来秦国丞相应侯范睢运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指挥战争,结果长平一战,赵军大败,四十余万赵国士卒被秦将白起用欺骗的手段活埋了,只释放了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名士兵。赵国上下笼罩在恐慌之中。秦军乘胜追击,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国却三心二意,救援的部队驻扎在汤阴不敢进兵,同时派新垣衍来劝说赵王屈服,尊秦王为帝。

在这个赵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鲁仲连先生终于出手——不,是出嘴了。他找到新垣衍,用鲜活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道理,指出了尊秦为帝的弊端,使原本不愿意见鲁仲连的新垣衍心服口服,不敢再提尊秦王为帝,而秦将听说这事,全军后退五十里。此后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赵国之围得解。

平原君私下里就想了:鲁仲连人家一个齐国人来帮助赵国解围,怎么也得为点什么吧?无利不起早嘛,而且齐国的老祖宗姜太公在《太公兵法》里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于是他就准备给鲁仲连一个官当当,鲁仲连说不干,当官怕腐败,平原君又送他千金作为酬谢,鲁仲连说不要,拿钱怕被抢。最后鲁仲连说:“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正的见义勇为,如果要回报,那是生意人的行径,我可不是生意人。”权利和金钱的糖衣炮弹都没能打倒鲁仲连,高人啊!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二十多年之后,燕国采取闪电战的方式,一口气夺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危机时刻,齐国的田单挺身而出,在即墨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随后收复了齐国大部分国土。不过,在收复聊城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攻打聊城一年多,士卒死伤惨重,就是攻不下来。把田单给急坏了,就问守城的燕国将领,说你那么玩命守城有什么好处啊?燕将说:有人在燕王面前说我的坏话,我要是回燕国就会被杀掉,索性我就在沙家浜扎下去了。田单说你别占着我们齐国的城池啊,要不我给你找座山,你上去当齐天大圣都行,把聊城还给我吧,别让我费劲了。燕将说:你要我就给你,那我多没面子啊?有种你打进来啊!

攻城还在继续,但仍是没有进展。这时候鲁仲连先生来了,跟田单说:你不要攻城了,在错误的道路上,就算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看我的吧,只要写一封信,保证把燕将给忽悠死。于是鲁仲连就写了一封《遗燕将书》,系在箭上射进城去。

燕将看了鲁仲连的信,哭了好几天。想要回归燕国,怕被杀掉;想要投降齐国,觉得自己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投降之后也没好果子吃。最后长叹说:“与其让别人杀死,不如自绝于人民。”然后就自杀了。聊城大乱,田单很轻松就搞掂聊城,然后向齐王报告,说鲁仲连立大功了,齐王想让鲁仲连当官,又赏赐钱财。鲁仲连心想你们怎么都会搞这一套啊,人除了当官发财,就没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了吗?俗!真俗!“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就是说我与其富贵而屈身侍奉于人,还不如贫贱而轻视世俗放任自己的心志。最后鲁仲连自己跑到海边隐居起来。

鲁仲连在劝说新垣衍不要尊秦为帝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意思是:如果秦王无所忌惮地称帝并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里淹死,我可不愿意当秦国的顺民。

于是就产生了“鲁连蹈海”这一成语,表示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和伟大情操。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留学日本前写的一首诗中就用了这个典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005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他祖父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一封信里写的“鲁连蹈海,义不帝秦”,某著名网站在记录连战演讲时竟把这八个字写成“乳连到海,一步嫡亲”。真不愧是搞新闻的,虽然历史知识差了点,但是人家联想猜测和胡编滥造的水平,那真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啊!

至于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鲁仲连是否还在世,史书上就没有记载了。我大胆估计,如果他还活着,以他的个性一定会跳海自杀。古代这么有个性的人不多啊,不像现在,男人想要潇洒,女人想要漂亮,不男不女的要个性,所以有个性的人越来越多了。

胸有成竹、舌灿莲花的鲁仲连身上具备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淡薄名利、追求自由的高尚品格为后人所敬佩和赞美,但是,真正能达到他那种境界的人太罕见了,也太难了,如果大家对统治阶级不满意就去蹈海,那精卫可乐坏了,因为那样的话填海的进程会大大加快,两千多年来,东海可能已经被填满了。

第十七句 海咸河淡(2)

人间咸淡谁掌控?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实际上就是一件事:填饱肚子。

为了填饱肚子这一人类永恒的目标,人们辛苦奔波着。元代杂剧《刘行首》中说:“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明朝文学家唐伯虎在《除夕口占》中写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好惨啊,大过年的,吃没的吃,喝没的喝,看着人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自己只好饿着肚子跑到寺里看梅花,物质生活不行,咱用精神生活来弥补嘛。

作为必要的生活物资之一,食用盐自古至今在世界各国基本都是政府垄断的物资,在历史上盐税曾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盐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有人会觉得奇怪:盐来自海水,海水有的是,盐可以从中提取,要多少就有多少,现在一斤上好食用盐也就一块钱吧,至于那么重要吗?

盐是百味之基,虽然我国的饮食习惯基本是“北咸南淡”这样一个布局,但这只是一个盐的用量问题,人一点也不摄入盐份是不行的。在古代,人们的饮食相对比较单调,调味也基本靠盐,不像现在,味精鸡精蘑菇精、花椒大料十三香,五花八门,到处都有,所以古代的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冶盐技术等因素限制,再加上统治阶级的高盐税,盐卖到老百姓手里时价格就会很高,成了老百姓奢侈的必需品,不买不行,多贵也得买,实在没钱买不起盐,就清汤寡水煮面条,凑合着吃吧。苏东坡在《山村诗》中就写到了这种状况:“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孔老夫子听了韶乐之后非常兴奋,说韶乐真是太好听了,比什么乡村、摇滚、圆舞曲好听一万倍,听得我味觉和听觉混乱,三个月尝不出肉的味道,还以为是在吃地瓜呢;山里的老百姓也是好久吃东西没有味道了,但不是听音乐听的,而是因为买不起盐而没盐吃,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很快就会出现白毛女了。

老百姓吃盐困难,那么广大盐业工作者不会缺盐了吧?未必。前面提过,旧时有童谣说“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当奶妈的卖儿郎,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实际上,盐业生产者倒不一定因为没有盐而喝淡汤,可能只有盐吃而买不起其他生活物资,而卖盐的盐贩如果没有被官府捉到或干脆买通官府,其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清代的吴嘉纪写了一首《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这首诗平淡而真实地反映出盐民的异常艰苦的劳动场景。

苦点累点无所谓,只要能赚钱养家活口就认了,谁让咱是普通劳动人民呢,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很难实现。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担任过盐场的监督官,他饱含着对盐民的同情写下了一首《煮海歌》,由于盐民实在是苦大愁深冤如海,所以这首诗也写得比较长: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卤农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为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货充糇粮;称入官中充微值,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期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盐民艰辛地煮盐,而官府把盐的收购价格订得很低,还远远不够成本呢,同时官租私租层层剥削,到头来不光什么都没剩下,而且还要赔本,越来越穷了。

有人又问了:盐民辛苦劳累结果没钱赚,而盐价格又虚高得厉害,那么中间的差价都被哪些王八蛋赚去了呢?答案请看下面这首诗: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舶。大农课盐折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末进士杨维桢。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曾请杨维桢到京城议订各种仪礼法典,事成后请归,朱元璋命百官于京城西门外设宴欢送,归后不久逝世。这首诗主要写人无论是当官还是发财,都不如贩盐。官府课盐税一分钱都不能少,一般老百姓谁敢和官府砍价啊?盐商虽然出身不好,但人家有钱啊,其财富简直可以与豪门望族相比。埒,本来指矮墙,这里是“等同”之意。诗中可以看出,政府和盐商所获暴利,全部来源于老百姓的腰包。

历史上很多与盐有关的名人典故,如某盐号曾请人撰写一幅对联,上联是:“胶鬲生涯,桓宽名论”,下联是:“夷吾煮海,傅说和羹”。围观的老百姓一看,都说这个盐号真奇怪啊,对联写得根本找不着辙、对不上牙,和盐一点关系都没有。

实际上此联中的四个典故都是与盐有关的,而这四个典故有三个在《孟子 告子章句下》中说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胶鬲是商朝人,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盐贩子,后投奔周文王,然后打入商纣集团内部,玩了个无间道,进行策反工作,协助周武王完成大业;桓宽是汉人,公元前81年,桓宽作为作为记录员参加了一次会议,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就是著名的《盐铁论》;夷吾就是管仲,齐桓公时为相,在任期间为发展齐国经济,大力发展盐业,并首创盐业政府专营;傅说是商朝武丁王中兴时期的名相,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盐的迫切需求,用版筑的方法修建了运盐道路,还用盐和梅调和鼎鼐制作出鲜美的饮食。下联说的这两位我们在后面的“桓公匡合”、“说感武丁”两句中还会细讲。

胶鬲与管仲,作为第一个盐商和食盐专营的创始人,与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起,被誉为“盐宗”,旧时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的就是这三位老哥。

这几位都是历史上隶属于统治阶级阵营的所谓“正面”人物,更有“反面”人物出身于盐业的,最有名的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旧唐书》中说:“黄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贩盐为事。”《 新唐书 逆臣下》中记载:“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黄巢,山东曹州人,祖祖辈辈的传家本领就是贩盐。盐业是由政府垄断经营,所以盐贩子们只能偷偷摸摸贩私盐,虽然也赚了大把的银子,但也是提心掉胆,说不准哪天被逮个现行就两手抱脑袋——完(玩)蛋了。于是黄巢就准备改行,想读书考功名,只要有了政治地位,就可以光明正大贩私盐了。读书读到“稍通书记”,自我感觉良好,就去长安赶考。考试结果一公布,黄巢发现自己落第了,非常不满,就写下了一首题为《不第后赋菊》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从这首诗的文采来看,黄巢的文学素养的确是一般化,马马虎虎,难怪榜上无名,但诗中表现的气势可真是非同小可。后来黄巢与另一个盐贩子王仙之造反,杀到长安,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覆灭。一千多年以后,有一部名导演加名演员加大把钞票打造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横空出世,人们满怀期待地走进电影院,但走出来的时候,除了一些波霸宫女之外,好像没什么值得记忆的内容了。

盐掌控着人间饮食的咸淡,而古代是统治阶级和盐贩子掌控着盐。如果你不满,敬请来造反。造反的成本太大了,黄巢不是反了吗?但他只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当了两年多皇帝就兵败自杀(也有人说是他杀),劳动成果被朱温窃取了,还不如继续贩私盐呢,只要小心点不被逮到,至少不愁吃不愁穿,还能有个善终。

“咸”和“淡”不仅形容是盐分多少的,也用来表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观点,如俗语“咸吃萝卜淡操心”,意思是人家吃咸萝卜,你担心他齁死,指爱管闲事的人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在那里瞎操心、帮倒忙。所以,不该管的事不管,管不了的事别管,管好你自己对关心你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人生的咸淡是谁在掌控呢?自己?别人?还是命运?

台湾的综艺节目里,会搞几个人来,一起吃同样的东西,其中有一个人吃到了难吃的,如咸的、辣的、苦的,让大家猜是谁吃到了。很少有人能猜对。吃到什么味道的东西,你自己不说也不表现出来,谁知道呢?生活的滋味也一样,是咸是淡,别人看不出来,只有自己体会。饥饿的时候,一碗稀粥加一碟咸菜就是人间美味。有时候,咸点淡点都无所谓,只要你能很好地搭配。

在雨中停下来流泪,你会知道:咸的是泪水,淡的是雨水。当雨水和泪水都干了之后,你抬起头来,会看见晴空,除了忘记咸淡继续前行,你没有选择。

【第十八句 鳞潜羽翔】(1)

鳞,本意是指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说文》中说:“鳞,鱼甲也。”——看仔细了,是鱼甲,而不是甲鱼呦!通常用来代指鱼类等长鳞的动物,在这句里就是这个意思。

潜,指隐蔽在水里而且在水下活动。几年前我在海南潜了一次水,感觉像一条笨鱼,而且因为拒绝他们提供得水中拍照、摄像等服务而被所谓“潜水教练”不断往深水里压,压得我耳膜生疼。唉,人啊,被钱闹得都没人性了。现在说“潜水”一般是指在网络论坛里不发言——潜水的朋友们,希望你们都能出来冒个泡,潜水时间太长会变成胖头鱼的。

羽,是象形字,长得很像两根鸟毛,特别指鸟的长翎。《管子 霸形》中说:“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齐桓公说我有干爹管仲帮忙,就像鸟有羽毛翅膀一样。也可以这么说:没有管仲之前,齐桓公简直就是一只没长毛的野鸭子。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上一般采取插鸟羽的方式以示紧急,因而常用“羽书”表示书信。

翔,指飞行的一种方式:翅膀平直不动,在空中盘旋。《淮南子》的注中有两种解释:“大飞不动曰翔”、“直刺不动曰翔”,引指人在行走时张开两臂,如《礼记》中说“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就是说在屋子里不要张开双臂,和别人并排坐着的时候不要把胳膊横放着,以免碰到别人。人多肘部不要横,室狭双臂不要张,老牛拉车要稳当,包子有肉不在摺上。一大群人并排坐,磕着碰着了不得,磕着君子还好办,碰着小人犯口舌。这是“礼”对人的要求,其实就是教人要有起码的礼貌,注意不要妨碍到别人。“翔”还可以引指悠闲自在地行走,曹植《梁甫行》中有“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一句,意思是简陋的房门前非常萧条冷清,孤单的兔子在屋子里悠闲地散步。

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和这句有很类似,但这句表达的意思更广一些,不仅说水里游的和天上飞的,还应该包括地上走的,是在说所有的动物。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最近一直在外地出差,十分想念在家的妻子——也不用笑话我,要是你常年出差,一走数月不回,不想家才怪呢!离家的日子吃不香睡不好,心中的思念,永远在相同的地方。于是一边干活,一边咒骂领导没人性,一边盼着回家的日子。多情自古伤别离,有家难回真着急。

古人喜欢用鸟儿分飞来比喻别离,唐代张籍的《别鹤》就是一个典型:“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鸟儿分飞也是不喝水不栖息,其心情可能也和人一样凄凄,而且比人还着急,人分离后还可以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什么的来联系一下,鸟就不行了,通讯只能靠吼,离得远了就听不见了,还容易把老鹰招来。

但是古代人还是非常羡慕鸟的,因为他们的通讯手段还不如鸟先进呢,而且人家鸟能飞,想去哪就飞呗,又不用花车马费,简直是自在死了。古代人的通讯方式主要是书信,当然官方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官驿迅速向传递公文,但这种相对迅捷的通讯方式一般老百姓是无福消受的。

古人把书信雅称为“鳞鸿”。鳞,代指鱼,鸿就是大雁一类的鸟,鳞鸿”也称“鱼雁”。

以“鸿雁”代指书信,源自《汉书 李广苏建传》,即著名的“苏武牧羊”故事。

苏建是苏武的老爸,年轻时曾跟随大将军卫青抗击匈奴,得以封侯。文革时期有口号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苏武就是这句话的典型实例。汉武帝天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到那里就回不来了,被匈奴人长期扣留。由于苏武拒不投降,匈奴人把弄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进行劳动改造,让他放羊。那个苦寒之地生活条件太艰苦了,直到现在仍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但是苏武仍不投降。艰苦的日子熬了十九年之后,汉朝与匈奴和亲,派使者去解救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幸亏苏武的随从常惠秘密地见到了汉朝使者,告诉苏武并没有死,并让使者对单于说:我们大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到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块帛书,上面说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能这么不厚道呢?单于一听,信以为真,非常惭愧,只好道歉,并释放了苏武。于是“鸿雁”就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鳞”或“鱼”用来代指书信,源于前面提到过的那首“疑似”蔡邕写的《饮马长城窟行》中的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是用两做成块鱼形的木板对接而成,中间夹着书信。“呼儿烹鲤鱼”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拆开信封。这种鲤鱼形信封美观耐用,不怕风吹雨打,直到唐代还有沿袭的。还有一种不大可信的说法,说古代人常把信折成双鲤鱼的形状。

古代夫妻两地分离,只能靠书信联系,而且当时邮政又不发达,一封信要很久才能到达,有的时候还没法寄信,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在《蝶恋花》中写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连地址都没有怎么寄信啊?

东汉恒帝时有一对陇西(现甘肃)的夫妇就饱受分别之苦,丈夫名叫秦嘉,妻子名叫徐淑,秦嘉在郡政府当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新婚不久,徐淑生病了,估计也就是个头疼脑热的流行性感冒之类的小病,怕传染老公,就回娘家养病。这时候正赶上年底,地方政府派秦嘉去京城洛阳述职。这一去,造就了秦嘉一生的最大悲喜,悲的是去了之后再也没回来,喜的是他与老婆的书信赠诗作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成为东汉五言诗创作进入繁荣期的标志。

要去比较大的城市出差了,但秦嘉并不高兴,“非志所慕,惨惨少乐”,而且要和妻子分开一段时间,心里更加不舍,就派了一辆车去接徐淑,并捎去了一封信,说我要出差了,你回家来,我们弄个烛光晚餐,一起唱一首“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之类的流行歌曲,烘托一下离别的气氛吧。

徐淑接信后也很想回家,但病还没好利索,就给老公写了一封回信,说你去京城是件好事,可以在朝廷上挂上号,对今后的升迁大有好处,而且能见见世面,毕竟京城是全国比较大的城市,一般人想去还没机会呢!(“策名王府,观国之光”)

徐淑还写到:“身非形影,何能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意思是说我也不想和你分开啊,但是夫妻俩毕竟不是形和影,也不是比目鱼的两只眼睛,不可能一直相依相偎,口水歌里唱的什么“飞越红尘永相随”纯属扯淡。“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思;割今之恨,以待将来之欢。”暂时的分别不算什么,让我们忘记这难熬的两地相思,以今天的离别之苦换取将来相聚之欢。(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秦嘉收到妻子的回信,在临走之前环顾家里空旷的房间,想起妻子的身影,心里十分惆怅。“顾看空室中,髣髴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髣髴(读“仿佛”音),是古代妇女的首饰。于是给妻子留下四件礼物:明镜,宝钗,好香,素琴。“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娱耳。”希望通过这些东西减轻妻子的孤独和思念。

徐淑回信说:你给我的礼物都很好,但是你不在身边,我要这些有什么用呢?女为悦己者容,还是等你回来再用吧。“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列也;未待帷帐,则芳香不发也。”

秦嘉在妻子的鼓励下赴京,被任为黄门郎。秦汉时期,宫门是黄色的,“黄门郎”是就是皇宫里的工作人员,从地方进中央了,相当于“短裤变背心”——上调了,至少也相当于“背心变乳罩”——虽然是平调,但位置很重要。

夫妻俩书信不断,这些书信不仅饱含两人的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思念,更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学价值。可惜这些书信没能全部、完整地流传下来。

徐淑在家平静而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回家,等着你回来呀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但是桃花开了,秦嘉却永远也不能回来了。可能是由于水土不服或相思成灾等原因吧,秦嘉不久病死在他乡。徐淑悲痛欲绝,而这个时候,徐淑的哥哥、秦嘉的大舅哥跳将出来,逼徐淑改嫁,徐淑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自毁容貌,此后一直寡居不再嫁。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别离的日子人老得很快,头发、胡子、指甲这三种没用的东西和相思一起疯长。别离之后只有等待中的乌云和期盼中的蓝天,而眼睛看到的都是陌生的景色和冰冷的风情。身体飞越万里关山,而爱人所在的彼岸仍是心灵的故乡,我愿意和你变成形与影、变成比目鱼的两只眼睛,永远寸步不离,一生相伴相随。

〖更正〗:“去如春梦了无痕”一句,应为“事如春梦了无痕”,诗的标题倒数第二个字,不应是“并”,而应该是“前”。此处引用因未详细考证而被错误蒙骗,致歉!

第一部分小结:寄生虫的自白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宿主身上。大树底下好乘凉,宿主庞大好安家。我们从宿主身上吸取各种养料。我们非常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对于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我们虽然嘴上喊得厉害,但心里确实没谱。

我们是寄生虫。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探寻着自己和宿主的起源,但是我们的智慧还不够高,一直没有彻底搞清楚,于是一边继续在黑暗中探寻,一边得过且过,完全不管我们的后代和宿主还能存在多久。我们之中有一条被尊为“圣虫”的老祖宗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对宿主的感情非常复杂,既希望和它搞好关系,又经常惹它生气。在宿主高兴的时候,我们可以快乐的游荡,可以尽情的玩耍;在宿主生气的时候,我们会被黄色的烟尘笼罩,会被巨大的水流冲击,会被酷热的环境煎熬,会被无情的疾病吞噬。如果你是宿主,你身上的寄生虫只知道索取而不考虑付出,你也会毫不留情地把寄生虫涤荡一空。为了生存,我们开始讨论如何与宿主合作。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这个族群数量众多,我们在宿主身上到处繁衍,最初我们害怕其他寄生物种,经常疲于逃避,但慢慢地我们迅速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挤得其他寄生物种四散奔逃。没有办法,我们也是为了生存,对于其他物种,我们只能遗憾地送它们八个字: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的不同族群之间经常为了一些利益之争而大打出手,直到虫脑袋打出狗脑袋,成千上万的寄生虫因此而丧生。力气大的族群总能居于老大的地位,看谁不顺眼就救急众多马仔冲过去狠揍一顿,根本没有道理可讲。而一些弱小的族群也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整日于老大周旋。自从我们诞生那一天起,族群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尽管大家都追求着和平的目标,但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和平。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把自己称为“人类”,把宿主称为“地球”。

第二部分 历史前行慢悠悠

第二部分从“龙师火帝”到“赖及万方”,也是十八句。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讲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过程,重点描述周王朝盛世的一派大好局面——是大好,不是小好。

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趣解”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这部分多是讲太古时期和上古前期的情况,很多属于神话传说时期的事,少有文献记载,存在很多的争议,“解”起来就不太容易,想弄出点“趣”来更难了。但是既然已经逼上梁山,就绝不会被招安,硬着头皮革命到底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困难面前别发怵。

午夜时光似水流,无边困倦袭双眸;历史前行慢悠悠,更新不快使人愁。  第十九句 龙师火帝(1)

龙,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须;能兴云作雨,能走,能飞,能游泳。如果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龙的传人,那海峡两岸早就实现“三通”了。《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有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啊!在古生物学中,龙是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行动物,比如恐龙。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恐龙”已经迅速进化,成为那些长得比较有创意的女性的代名词。

师,原来是用来表示众多之意的,《尔雅》中说:“师,众也。”从古代开始,“师”就作为军队编制的一级,《说文》中还把一个师的人数给明确了:“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泛指军队,或指民众。后来引申用于尊称长老、首领、专业人才,或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火,这是个极其常用的字,意思很多,不详细说了。

帝,本来是一个花蒂的模样:上面是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下垂的是雌雄花蕊。但后来这个字的意思完全变了味、走了调:用来指宗教或神话中主宰万物的神,以及现实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凡间老大。《说文》解释说:“帝,王天下之号也。”

这句的四个字分开解释并不合适,因为“龙师”和“火帝”是对两个人的称呼:龙师是伏羲氏,火帝是燧人氏。

“伏羲”也作“伏牺”,“羲”字在这个名称中并没有实际意义,是专用字。我有时候很奇怪:没有意义的字为什么还在使用呢?如果以前是有意义的,在传承过程中被遗忘了,那还说得过去,但有的字就不可理解了,比如“柏林”和“柏拉图”的“柏”字,本来读“百”音的,就仅仅为了个别外国名词,非要多出一个“伯”的音来,字典上解释说这个读音“用于外国语音译”。既然是音译,用“伯”字或其他同音字代替不就完了吗?不知道最早使用这个字翻印外国名词的人哪根筋不对了,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蛤蟆跳井——不懂(卟咚),木头眼镜——看不透,水缸着火——想不到。

传说伏羲是个打猎的高手,当时人们还不会农耕,只能靠打猎维持生活,而打猎的本事也不大行,常常是忙了一天连一只野鸡都逮不到,还经常有人反被老虎逮去改善生活。于是打猎高手伏羲就教大家如何又快又好地打猎、抓鱼,并驯化了一些动物,大力发展畜牧业,让大家在什么也打不到的时候也不至于挨饿。

燧人氏的拿手绝活是钻木取火。火可是个好东西,史前人类对黑暗的恐惧比我们可厉害多了,要是在黑夜里能看到一点火光,比现在的人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还高兴。有光亮,就意味着有希望,就意味着能吃到滋滋冒油的纯肉便当,就意味能暖暖和和安安全全地睡个好觉。但当时的火种太难得了,好不容易碰上雷击树木起火,就赶紧把宝贝火种保护起来,派专人看管,还给负责看管火种的人封了个官职:祝融。当燧人氏展示了取火的绝活之后,人民群众可乐坏了,以后需要用火时,就可以按照燧人氏教的办法,找块木头卯足了劲儿钻去吧,只要有把子好力气,随时随地,火光四溢。

但有人不高兴了,谁啊?祝融呗。钻木取火一推广,宣布祝融要下岗。但是祝融毕竟也是官场上的人,大小也是个领导啊,怎么能让他下岗呢?分流安置一下吧。于是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既清闲又有油水的差事:在神庙里管香火。

龙师火帝,实际上就是最早着手解决人们温饱这两大基本生存问题的人。几千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仍大量存在。

关于与“帝”相关的“五帝”,我们暂且留一会儿,到下一句时和“三皇”一并解说。俗话说的好:“一个鸭子也是赶,两个鸭子也是放”,这属于最基本的统筹原理。

【第十九句 龙师火帝】(2)

一言难尽中国龙

要说起龙来,真是太复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的观念里,龙是邪恶的东西,当然,东西方的龙长相、本领以及文化底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于龙的起源,现在已经说不清道不明了。相传在七千多年前,伏羲氏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待许多动物的综合体,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图腾

伏羲的别名绰号很多,如宓羲、虑牺、伏牺、庖羲、炮牺、牺皇、皇羲等等,这些别名绰号要么长得比较像,要么读音比较。伏、虑、宓等字,一般认为是驯服之意。包、庖、炮,说的则是烧烹肉食。名号加“皇”字是对伏羲的赞颂和崇拜。另外还有太昊、太皞等称呼,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伏羲像对太阳一样的景仰和臣服。

闻一多先生根据神话情节和古音相转,认定“伏羲”就是“匏瓠”,“匏瓠”又是个什么玩意呢?就是葫芦,寓意先民的葫芦崇拜的习俗和人类出自葫芦的传说。我们小时候就看过一个著名的国产动画片《葫芦兄弟》,主要内容是几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小孩儿从葫芦里跳出来和妖精斗法。甘肃天水有条河,据说是伏羲出生的地方,名叫伏羲河,也叫葫芦河。

关于伏羲的问题太乱了,不说了,还是说和我们的中国龙相关的吧。

传统神话中描述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他们本是兄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人类全都死光光了,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于是,延续人类的重担落到了这对兄妹身上。这一神话在唐朝李冗的《独异志》中有记载:“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以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一位女教授讲到“妹以扇蔽面”一句时说:“也不知是妹妹害羞,还是后世说故事的人害羞,仰或是说故事的人替妹妹害羞,总之,妹妹用扇子盖住了脸。”

传说中的老祖宗是居然是“鳞身蛇躯”,其后代不是“龙的传人”才怪呢。当然,关于我们老祖宗如何开始繁衍后代的传说还多得很,这只是其中一个。

《史记 补三皇本纪》中说:“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由于中国龙文化始自伏羲,所以从远古的器物饰纹,一直到汉代的帛画和石刻都把伏羲画成传说的龙的样子。

那么,龙的形象和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

“龙”这一形象和概念的形成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当我们的老祖宗刚从猿进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这才发现直起腰来走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再退化回去当猿,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恐惧、敬畏和崇拜。人类最初一边靠狩猎活着,一边还得躲避一些凶猛野兽的袭击,依赖和恐惧并存,就把一些动物看成神了,逐渐产生了原始人的祭祀活动,感谢神的赐予。这种活动慢慢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最初的龙图腾。这时候的龙,实际上就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祭祀中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形态上也被慢慢被神化。

到了商代,“龙”开始长角了,只是那时的龙角形状总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鹿角,有的是羊角;还有是羚角,还有像龙卷风一样的螺旋角。为什么到了商代龙才长角呢?因为角多为雄性动物所特有,硕大强壮的角往往是强壮有力的象征,因此商代人很重视角。《诗经》有这么几句:“杀时惇牡,有俅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大意是:杀了那头公牛吧,谁让它的角长得不错呢?就拿它来祭祀吧,我们可以得到祖先赐给的力量。

龙自从有了角,就和以前的简单原型动物形态有本质区别了,俗话说“狗长犄角——净整洋(羊)事”,龙有了角也开始洋气起来了。商代人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大象、老虎、野猪、鳄鱼等动物的不同器官拼凑到龙的身上,从而使龙的形象更为神奇。如果当时能举办奥运会,这个充满创意的形象肯定能成为奥运吉祥物。在准备揭晓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的前夕,有一位网友曾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奥运吉祥物备选方案,真让人拍案叫绝、前仰后合。他提到的奥运吉祥物的是什么呢?答:芙蓉姐姐。

龙的形象基本确定了,剩下的工作是给它增加一些诸如呼风唤雨之类的法力和本领,使其更加神奇。《山海经》中记载说: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的章尾山上,有一条“烛龙”,人面蛇身,体长千里,两眼立生,就如两条直缝。它以眨眼来控制昼夜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闭目为夜,睁眼力昼。够厉害吧?哪有这么厉害的东西呢?所谓“烛龙”,实际上就是北极光。

龙这么厉害,龙的儿子也不赖。但“龙生龙”的说法好像不大对,因为传说龙生九子,都不成龙,各有所好。龙的九个儿子都是什么,说法不同。《中国吉祥图说》中说龙的九个儿分别是:老大囚牛(是位音乐爱好者,就是琴头上蹲着那位)、老二睚眦(是位杀人爱好者,刀环剑柄上刻的那位很凶恶的家伙)、老三嘲风(是位探险爱好者,蹲在宫殿飞檐上的那位)、老四蒲牢(是位高音爱好者,用以作为大钟提梁上的兽钮)、老五狻猊(读“酸泥”音,是位香烟爱好者,倚立于香炉脚上或刻在香炉盖子上那个狮子似的家伙)、老六赑屃(读“必细”音,是位负重爱好者,就是石碑下压着的那个大龟)、老七狴犴(读“必岸”音,是位正义爱好者,常被放在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的那个长得像虎的家伙)、老八负质(是位斯文爱好者,常盘绕在石碑顶部)、老九螭吻(读“吃吻”音,吞咽爱好者,殿脊两端象征防火消灾的吞脊兽)。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比如有说最贪吃贪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或在桥梁外侧正中象征防水的“饕餮”,还有那个只吃不拉、象征聚财的“貔貅”(读“皮羞”音),都说是龙九子之一。也有人认为九是表示多的,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龙既长像奇特又神通广大,所以从春秋时期开始,龙的形象被统治者所觊觎。后来随着五行之说与瑞符之说不断完善,龙就成了吉祥物,可以表明统治的合法性,于是君主哭着喊着要与龙扯上点关系,最好是血缘关系,成为龙的亲儿子才好呢。从秦始皇被称为“祖龙”,到“真龙天子”汉高祖刘邦,终于皇帝和龙攀上了越来越近的关系。《史记 高祖本纪》中说:刘邦父太公,母刘氏。刘氏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太公去看视,见老婆身上附有一条龙。不久刘氏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旁白:“为了攀这层关系我容易吗我?不惜让老爹戴顶绿帽子才给老娘编造了一个真龙附体的故事。”)

此后历代帝王都学会了这一套,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还发明了一些皇帝专用词语,如龙颜、龙椅、龙辇、龙床、龙马桶、龙内裤等,还真把自己当龙了,实际上充其量是个叶公。龙纹,就是龙的图案,也是皇帝专用的,违反规定乱用龙纹将被视为妄图颠覆现政权,是对皇权的最大挑战,会遭到严惩。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少提、最好别提龙字,否则可能招来杀身大祸。明代画家盛著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洪武年间盛著在皇宫为皇帝服务,奉旨给一座寺院画影壁,画的是“水母乘龙背”,朱元璋看了之后二话不说,直接下令将盛著杀掉。盛著说为什么杀我啊?朱元璋说:龙是用来骑的吗?老虎拉车——谁敢(赶)?你这不是想造反吗?还有一位倒霉蛋,是乾隆时期的内阁学士胡中藻。乾隆二十年,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以《易经》中“乾之爻不像龙说”一句做为考试题目,结果被指控为影射皇上,因为乾隆的“隆”与“龙”同音,居然敢说皇上不像龙?你给我上小号里蹲着吧。此后又查出胡中藻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一句,胆敢说我大清朝是“浊”的,真是活腻了,数罪并罚,胡中藻被判处死刑,剥夺呼吸权利终身。

关于中国龙的话题,说上十天十夜也说不完,挑选了一些自己知道的这些咸的淡的乱说了一通,还有诸如宠物龙、拉扯龙、肉龙等故事,在此就不再多讲了。唐代诗人张志和在《和渔夫词》中写过这样一句:“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后来“鱼龙混杂”就成了一句成语,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关于龙的话题也是“鱼龙混杂”,而且鱼多龙少,很多都是说不清的。龙行天下,谁也不怕,传说难考,最终虚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龙在我们的文化内核中日趋模糊,渐行渐远。

第十九句 龙师火帝(3)

火神印迹遍天地

前面提到远古掌管火种的官员叫祝融。《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中说:“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那么火正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呢?火正的具体职责为:取火、出火、纳火、改火和保留火种。《汉书 百官公卿表》中也把祝融作为官职名称:“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然已上矣。”

但是诸多历史记载中对祝融的描述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五个主流学派,除了上面的官职派外,还有以下四派:

一是御用杀手派。祝融作为杀手,主要业绩是替最高统治者干了以下三票:一是杀了禹的老爸鲧。《山海经》中说:“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二是帮助成汤伐夏。《墨子 非攻下》:“天命融隆(降)火子夏城之间,西北之隅”;三是杀了共工。《史记 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二是古帝派。《山海经》中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视融。”就是说祝融是炎帝的后代。但在《山海经》的另一处中却说祝融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可能《山海经》的作者自己都搞不清祝融到底是谁的后代,反正是高干子弟。南宋罗泌在《路史》中说:“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更有人认为祝融应该在古时的三皇五帝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火神派。《吕氏春秋》中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后来祝融就成了中国的火神。

四是南方之神派。《管子》中说:“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淮南子》:“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按照五行之说,南方是火的属性。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是否还记得:被诸葛亮逮捕七次的南蛮王孟获的老婆叫什么?答:祝融。“夫人世居南蛮,乃祝融氏之后”。

彻底晕菜了!这么多历史记载,各说各的,让我听谁的啊?算了,找一本权威一些的史书来看看吧,于是翻开了《史记》。

《史记 楚世家》中叙述了祝融及其后代的情况。说楚国的祖先是颛顼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高阳的孙子卷章生下了重黎。重黎在帝喾(读“酷”音,不知道长得酷不酷)时担任火正,能使光照天下,政绩不错,帝喾赐予他“祝融”的荣誉称号。这时候共工氏发动叛乱,帝喾让重黎诛杀作乱者,但重黎未能将敌对份子杀干净,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仍对帝喾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帝喾说:“重黎啊,你咋这么废物呢?活着有啥意思啊?”于是就处死了重黎,让他的弟弟吴回担任火正之职,仍称之为祝融。吴回儿子陆终有六个儿子,都是“坼剖而产”,就是剖腹产,最小的儿子叫季连,姓芈(读“米”音),是楚国王族的祖先。到了公元前704年,楚国的老大熊通请周王室给个封号,遭到拒绝。熊通大怒说:“我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提拔我的先公,竟只赐予子男爵位的田地,让他住在楚地,蛮夷部族都顺服,可是周王不加封爵位,我只好自称尊号了!”于是自封为王,和周王一个级别。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都是公、侯、伯、子、男的封号,只有楚国称王。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很气愤,但当时楚国比较强大,耍起流氓脾气来还真没人敢出来滋毛。——这里有一个问题:楚国王族的祖先季连姓芈,为什么楚王都姓熊呢?原因我们在前面讲姜太公的时候介绍过,因为芈是姓,熊是氏。

南宋罗泌的《路史》中说:“(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峰,湖南省中南部的南岳衡山主峰,海拔约一千三百米。衡山,南以衡阳回雁峰为脑袋,北至长沙岳麓山为脚丫,巍峨七十二峰,逶迤八百余里,方圆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以祝融峰最高峰。

公元805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永去江陵上任,在衡州逗留,想登衡山,偏偏天公不作美,绵绵秋雨下不停。韩愈没事干,喝酱油耍酒疯——闲(咸)得难受,就想搞点封建迷信活动。于是焚香祷告,嘴里胡乱念叨着:“老天老天别下雨,回去我送你俩美女。”结果还真管用,不一会就雨止云开。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赞》中说:“以公之诚能开衡山之云。”后人建了“开云亭”以示纪念。韩愈写了一首《游祝融峰》:“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山童寻著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梦回抖擞下山去,一迳罗月松月清。”

宋代诗人黄庭坚也登过祝融峰,并在其“登后感”《登祝融峰》中说:“祝融万丈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风景写得挺美的,但他的实际感受应该是“祝融真TMD 高,爬山过桥累断腰”,对一般人来说,攀登高峰的过程是很辛苦的。

地上有祝融峰,天上有祝融星。祝融星在哪里呢?请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你就挨个找吧。找到了吗?你要是找到了那就见鬼了,因为祝融星并不存在。

祝融星最初由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于1859年提出的。他提出祝融星存在的假设是依据下面的理由:按牛顿力学的方法计算,水星在受到太阳和其他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下,其近日点在每世纪会东移574角秒,但实际观测的数字是531角秒,于是勒威耶便假设水星轨道以内尚有一颗大行星未被发现。这颗大行星就提前被命名为火神星,在我国称祝融星,在西方叫伏尔坎。伏尔坎是希腊神话里火神赫淮斯托斯的罗马名字,他是火神兼铁匠,也是长得最丑的天神,而且是个瘸子,但却娶到了最漂亮的美神阿佛洛狄忒(罗马名叫维纳斯)。牛粪堆上插鲜花,天鹅找个癞蛤蟆。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

勒威耶曾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并发现了海王星,有过成功经验,因此他对于祝融星的存在是充满信心的,但是经过反复的天文观测,怎么也找不到祝融星的踪迹。到了1916年爱因斯坦通过广义相对论预言说:水星近日点应另有每百年的额外旋进。天文学家一看有了合理的解释,就不再费劲去找那颗假想的“祝融星”了。

祝融星并不存在,但是火星确实存在的。火星是太阳系中距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是一颗荧荧如火、亮度和位置经常变化的星星,所以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在古罗马神话中,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的战神玛尔斯。

在黑夜里,星星是希望的灯火,于是有人想把星星当灯笼使唤。事业至上型的人说:“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爱情至上型的人说:“我想摘两颗星给你,放在你眺望我的眼里,于是黑夜里你可以整夜看我如何的想你。”事业爱情并重的人说:“让我实现一生的抱负,摘下梦中满天星;我要发誓把美丽拥抱,摘下闪闪满天星。”——就此打住,否则这里就成了KTV了。

摘星的想法还是很有创意的,但实现起来难度太大。早在唐代曾有人能够摘下星星,但因为怕被天上的人当成小偷打死而没敢摘,这个人就是李白。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不过这种“危楼”现在也有,我们有时候会看见建筑工地上赫然耸立的拒绝拆迁的钉子户的住宅,周围的土地都被挖成坑了,只剩下一座“危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真的不敢高声语,怕把“危楼”给震塌了,也不能随便出去,否则拆迁人员会趁家里没人赶紧把房子给拆了。谁愿意这样提心吊胆过日子呢,不就是为了让黑心的开发商多给点拆迁补偿费吗?普通老百姓活得真是够上火啊!上火上得都快成祝融了。

【第二十句 鸟官人皇】(1)

鸟,繁体为“鳥”,如果写成小篆,你就会发现这就是在画一只活脱脱的鸟形,鸟身、鸟眼、鸟毛、鸟腿,一应俱全。《说文》中的解释是:“鸟,长尾禽总名也。”后来被因为鸟与雄性人畜的某个重要部位有点像,就给发展成为骂人的粗话,如鸟事,指坏事情;鸟人,指瞎胡闹或捣乱的人。

官,两张嘴表示能吃能喝,这样的人戴上宝盖帽子,不就是一个“官”吗?实际上可不是这样乱解释的。以宝盖覆众,表示对群众进行治理,指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或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东西。

人,最简单的字之一,却指最复杂的一种动物。“人”太复杂了,我是没办法解释了。我们都属于“人”吧?自己解释一下自己吧。

皇,本来是指天的。 《诗 大雅》中“思皇多士”中的“皇”就是天的意思。古人为了表示对统治者和神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就把“皇”作为君主及神的尊称。

和上一句连起来,就把传说中三皇五帝给概括地描述了一下。  三皇五帝一台戏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可不是一般的乱,那是相当乱,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们都有理,就我没有理。

先说三皇吧。第一种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持这种说法的有《尚书大传》、《春秋命历序》等;第二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女娲氏和和神农氏,如《春秋运斗枢》;第三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和祝融氏;第四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共工氏;第五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有人问了:黄帝不是五帝之一吗?按照西汉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有个少昊金天氏,使“五帝”中多了一帝。怎么办呢,总不能把一个领导人给忽略了吧,于是有人把黄帝给破格提拔了一级,升为三皇之一。汉代张衡,就是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那位,在给汉顺帝上的书中就是采取第五种说法的。

后来人们也懒得区分三皇到底都有谁了,就干脆称之为天皇、地皇、泰皇。到了汉代,天地人相互联系的说法比较盛行,于是就把泰皇改为人皇,三皇就成为天皇、地皇、人皇。按照一般认同的对应关系,神农氏炎帝是“地皇”,伏羲氏为“人皇”,“天皇”是谁呢?有的说是女娲氏,有的是燧人氏,这氏那氏,莫衷一是。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一个一专多能的人物,既是中国的太阳神,又是农业之神,还是医药之神。《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天之内中毒七十次。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神农尝百草,中毒照样倒;生姜能解毒,不能总有效;长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日中七十毒,还能活得了?传说神农死于毒草药。

传说伏羲死后,女娲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在民间传说中,有说女娲是伏羲的老婆的,有说他们是兄妹关系的,总之女娲与伏羲关系不错。不和上一任领导搞好关系,你怎么能当上领导呢?神话中说女娲炼石补天,用泥捏人,实际上女娲氏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时的首领,是我国古代妇女翻身得解放的象征。为了纪念这位战天斗地的三八红旗手, 一千四百年前就有人在河北涉县凤凰山修建了娲皇宫。陕西关中地区民间有一个纪念女娲的节日,叫“补天补地节”,就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庆祝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烙煎饼,然后由妇女撕下一块煎饼到房顶,再撕下一块扔到地上,意为补天补地。估计那天阿猫、阿狗、老鼠之类的动物肯定会被煎饼撑得扶着墙走。

伏羲氏、燧人氏和祝融氏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一些,反正都是传说,说多少也没个准谱,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皇时代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奠基时代。王大有先生在《三皇五帝时代学研究》一文中认为:燧人时代为中国上古文明的发轫时代;伏羲时代为中国上古文明的奠基时代;炎帝神农氏时代为中国上古文明的繁荣时代。

再说五帝。第一种说法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种说法是根据《国语》中对他们的赞誉而确定的,《吕氏春秋》及《史记》就采用了这种说法。第二种说法认为五帝是伏羲、神农氏、黄帝、尧、舜。《庄子》、《淮南子》、《战国策》都是采信这种说法的。第三种说法认为五帝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第四种说法认为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第五种说法认为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黄帝在前面也露过脸,传说黄帝部族原是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进行了三次战争,黄帝成功地制定和运用了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最后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的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繁衍,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始祖。

其他几位也不多说了,因为其中的尧舜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后面还有重头戏要演,先让他们在后台歇会儿吧。

关于三皇五帝的一些传说和史料记载,真实令人眼花缭乱、晕头转向。感觉就像小时候和小伙伴到别人家田里偷西红柿,最后分赃的时候发现几乎全都是烂的,都连汁带肉都堆在一起了,根本分不清楚。打一个高级一点比喻,就像一出闹剧,乱哄哄你还没唱完我就登场了,管你谁是皇谁是帝,乱打一通,打完收工退场,剩下一群观众在那激烈地争论着到底谁扮演谁。

但是历史的发展可不是像一场戏那么简单,三皇五帝这段历史大概有几千年那么长。到底是几千年呢?这个问题连历史学家们都莫衷一是,保守一点估计,大概是从八千年前到四千年前的夏朝,大约四千年的历史。有人问了:我们中国不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吗?这样说来,我们不是已经有八千年文明史了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文明与史前状态的标志,这个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千字文》的下一句、也就是第二十一句“始制文字”中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商代,有甲骨文为证,所以西方学术界只承认中国的文明史是从商代开始的。商代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的,那么西方认为我们的文明史也就三千七百多年,离五千年还差挺远呢。这样,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就比已经有确凿证据表明有五千年以上文明史的爱琴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哈拉巴文明要晚得多——这几个文明具体地理位置,请复习前文“冲突与融合:儒家伦理文明三原色”部分的内容。

前些年我们国家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花了大量人力和银子,目的是为了证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史从夏代而不是商代开始的。夏代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左右开始,比商代早那么五百多年吧,算到现在勉勉强强快摸到五千年的边了。为了这五百年的争议搞这么一个工程值得吗?历史再辉煌再悠久,现在的国力不强,还不是照样被欺负、被奴役?两河流域的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但现在的伊拉克是一种什么状况?而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则担当了世界老大的角色。当然,这个断代工程还是有其他考虑和理由的。

三皇五帝这一台大戏唱了几千年。当大戏落幕的时候,我们中华文明已经摆脱蹒跚,迈开了坚实的脚步。三皇五帝,我们这些淹没在历史尘烟中的老祖宗们,只能在传说和争论中轻轻远去,而他们的生命和精神,就在你、我、他——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躯体中延续。

第二十句 鸟官人皇(2)

此鸟官与彼鸟官

鸟官,指以鸟为官职名称,出自《左传 昭公十七年》中的一段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郯(读“谈”音),古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端的郯城一带,是鲁国附属国。郯国属于弱小国家,历史资料匮乏,现在郯国故城只有残破的西面和北面城墙还在那里撑着,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郯子是郯国的当权派,自称为少皞氏后代。说郯子来朝见鲁昭公,昭公问他:“听说你老祖宗少皞氏用鸟名作为官职,用什么不好非用鸟,这是为什么啊?” 郯子一听,心说这关你鸟事啊?但面对宗主国国君的提问也不能不回答,自己的国家还指着人家保护呢,就说:“我老祖宗少皞氏当老大那时侯,有凤鸟到此一游,百年难遇,大吉大利啊!于是就以鸟纪事,各部门的官员都以鸟命名。”

考古研究表明,少皞氏是以鸟类为图腾的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本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原则,把各部落信仰的鸟作为分配权限和职能的官衔,来共同管理联盟事务。

根据正史记载:黄帝当老大时,“有凤鸟集”、“或鸣于庭”;少皞登位时,“有凤鸟之瑞”;帝喾掌权时,“凤凰鼓翼而舞”;尧成为最高统治者时,“凤凰在庭”;舜接班时,“凤凰巢于庭”。这些记载你可以从二十五史中的“符瑞志”部分查到。

这个凤鸟真是既勤快又善解人意啊,碰上有人当老大就飞来助兴,不用接送,不讲吃住,不要出场费,比现在搞个什么庆典时候请走穴的演员、名模都容易。你知道什么是牵强附会了吧?为了烘托出吉祥喜庆的气氛,正史也摆脱不了这些虚招子。用虚构的凤鸟来烘托气氛,可比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之类的形容高级多了,又透着那么有档次。

其实以后的朝代也有以鸟来表示官职的。前面说过“衣冠禽兽”这一成语,明代官员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鸟,品级不同,绣的鸟也不同: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读“希翅”音,一种形似鸳鸯而稍大的水鸟,多紫色,雌雄偶游,亦称“紫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谁是几品官一看衣服就知道了,不像现在,开会时候还要弄些牌子,写上“某某某局长”、“某某某副处长(主持工作)”之类的,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几品官。

山东的郯子说他老祖宗以鸟作为官名,而同样在山东,从宋朝开始,“鸟”作为骂人的粗话就开始广泛使用了。《水浒传》中描绘的诸位梁山好汉,一不高兴就骂“鸟”:讨厌对方的言谈,就说“闭上你的鸟嘴”;厌恶对方的行为,就说“做什么鸟乱”;遇见倒霉事,就说 “鸟撞着许多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就说“怕他甚鸟”;瞎说八道是“胡鸟说”、“放鸟屁”、贪官污吏是“鸟官人”,皇帝也不过是个鸟,“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瞧不起你,就说“没你娘鸟兴”……鸟来鸟去,全都是骂人的,没个好鸟。但用鸟骂人,既不过分粗俗、可以骂得出口,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还不会被网管或斑竹删帖,更透着那么一股豪爽之气,真是快哉啊!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官多了,也会有“鸟官”。今天我们说的“鸟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勉强给个定义,就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官。

不过也有人把“鸟官”笑谈为负责管理鸟的官,这种真正的“鸟官”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多着呢:首先可以享乐,成天处在莺歌燕舞的办公环境里,什么也不用干,真是心旷神怡,修身养性。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动烟和酒,活到九十九;老婆长得丑,活到九十九;工作不动手,活到九十九。”其次可以贪污,通过购进假冒伪劣鸟食或拿回扣的方式,可以把银子弄到自己腰包里去;第三可以提拔,找个会说话的鹦鹉或八哥,教它说“领导万岁”然后送给上司,领导一高兴,肯定提拔你;第四可以公款旅游,乘鲲鹏展翅九万里,考察游玩世界各地,不用自己掏银子;第五可以树立个人权威,鸟肯定比人好管,很轻松地摆平内部关系,谁不听活就不喂它鸟食、拔它鸟毛;等等。

由于人民不满意的鸟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搞得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房价在飞涨,有官员说:很快就会降价的,别慌别慌。但好几年过去了,房价一直在涨;猪肉价格飞涨,有官员说:不会涨多少的,别怕别怕。但现在很多人得算计着吃肉了;股市疯涨,有官员说:不会调整印花税的,别跑别跑。但话音未落就提高了印花税率。山西的黑砖窑像买奴隶一样把童工弄去做苦力,就是由村里“鸟官”办厂,乡镇“鸟官”包庇,县里的“鸟官”分脏。东窗事发,“鸟官”们大难临头各自飞,作鸟兽散,相关责任官员也不见一个主动引咎辞职或投案自首!

有人感叹如今“鸟官”太多,一砖头砸过去,能砸到一大片。但是我们无法选择,因为有人替我们选择。只要上级领导满意,“鸟官”就还能当下去,人民群众满不满意有个鸟用?而其上级领导也可能是个更大的“鸟官”。想起五十年代除四害的时候,全国人民到处敲脸盆、放爆竹制造响声,吓得麻雀到处乱飞不敢落脚,最后力气耗尽活活累死,这个办法是否更适合对付“鸟官”们呢?如果人民群众对“鸟官”的仕途具有控制权,那么“鸟官”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1272.html

更多阅读

《血滴子》:一部制作精良的垃圾片,身着华丽的精神病人。

《血滴子》:一部制作精良的垃圾片,身着华丽的精神病人。《血滴子》——从制作上看,也该算作制作精良了,画面精致,取景角度独特;精美画面都是1秒内一闪而过,不重复无冗余感;每一个镜头都是动态移动拍摄的;每一处情节都有音乐节奏配置或者高亢

千字文全文拼音带注释 千字文带拼音注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0-30 16:37:00 / 个人分类:幼儿教学查看( 3695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千字文》简介《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进行了艺术加工,该

转载 《两只老虎》:人与自然的统一

原文地址:《两只老虎》:人与自然的统一作者:  影片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声名狼藉的英国猎手艾丹·迈克拉里(盖·皮尔斯)本以猎取象牙为生,但却在一次猎杀行动中发现了老虎一家,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场意外的收

声明:《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为网友浪荡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