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和“哈利·波特”现象 jk罗琳续写哈利波特

J.K.罗琳和“哈利·波特”现象
叶显林
笔者按:一个默默无闻、穷困潦倒、几近中年的英伦女子几乎在一夜之间誉满全球,财源滚滚,成为英国屈指可数的富豪,全因她的一套尚未完成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这似乎是一个神话,引发不尽的好奇和猜测。也许是因为她成名太快,也许是因为对她尚无法定评,也许是因为她成名后一直比较低调,所以有关她的材料其实少之又少,甚至不足以去诠释她的成功和辉煌。笔者在这里也不想枉下断言,只想在目前所占有的材料基础上尽量客观地勾勒出她的人生之路,一切由读者自己去评说。但因为个人的见地和所拥有材料的有限,恐怕依然难免出现偏颇,致人误会!
引子
8年前的6月26日,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幻想小说“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连遭12家出版社拒绝之后,终于得以在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但印数仅有500册。这时,任何人,包括罗琳自己恐怕怎么也不会预料到八年后她这套总计打算写7部的系列小说中已经出版的6部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销售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屡屡名列各地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销售量持续飙升,累计已达3亿多册,并被翻译成了63种不同的文字——除了《圣经》之外,怕是没有哪部文学作品能望其项背。图书的持续热销,根据图书改编的电影的火爆,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产品的走俏,这一切给J.K.罗琳带来了与日俱隆的声誉和与日俱增的财富,缔造了新旧千年转折时期一个由平凡走向辉煌的“神话”。这究竟是命运之神倏忽一念的眷顾,还是一个偶然中必然,抑或是必然中的偶然?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有来看一看罗琳刚刚走过的不长的人生之路以及那套不知是谁成就了谁的魔幻作品“哈里·波特”的诞生过程以及它的社会影响。
一、童年
7月31日,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数百万少年“哈迷”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即便他们成年后,我想他们也不会轻易忘记他们曾在这一天激动过忘怀过,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热爱的那个魔法世界里的小英雄哈利·波特出生的日子。不惟如此,这一天还是那个一手创造出他们心中迷恋的英雄、被他们称为“哈利·波特之母”且令他们敬仰的J.K.罗琳女士的生日。
1965年7月31日,J.K.罗琳出生在英国苏格兰小镇耶特的一家乡村医院,她的父母是一对颇富浪漫色彩的年轻人——他们于服兵役期间在火车上邂逅相遇,而后结成连理,属于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这对年轻的父母其时年龄尚不足20岁,男的叫皮特·罗琳,女的叫安妮·沃朗。他们择耶特镇这一远离城市繁华和喧嚣的西部乡村而居,不知是因为他们的浪漫情怀对那里空旷而神秘、淳朴而宜人的风景情有独钟,还是因为经济的拮据。按照罗琳自己的解释,定居乡村是她父母心底的梦想,因为他们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所以他们向往乡下的宁静生活。
耶特镇是一座历史名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一座神秘而茂密的皇家狩猎林的门户。历史的风云聚散无凭,其间不知有多少流传已久的奇闻轶事,任由后人演绎叙说。

对于幼年,罗琳说她最早的记忆就是她妹妹的出生——妹妹只比她小两岁——生于67年6月18日。妹妹出生那天,父亲在卧室里跑进跑出,为了让小罗琳能够安安生生地待着,他塞给了她一块生面团让她捏着玩,可她最后竟吃起了生面团。

一个四口之家就这样形成了,姊妹俩年龄相仿,名字相似——都含有母亲的名字安妮,姐姐叫乔安妮,妹妹叫戴安妮,她们经常被母亲打扮得像一对双胞胎。但罗琳说,她妹妹长得远比她可爱,自己则是相貌平平,个头矮小,一头红发,脸上还有雀斑,后来还戴上了厚厚的眼镜——换句话说,罗琳认为自己颇似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人物赫敏·格兰杰。

妹妹出生后不久,罗琳举家迁到了四英里外的温特本,从而开始了她真正的童年。这时,母亲辞职在家,专心相夫教女。母亲喜爱读书,家中四壁尽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年轻的母亲在这散发着淡淡书香的三居室的石头房子里与自己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尽享阅读的愉悦。年轻的父亲虽然忙于生计,但一有空闲,总是尽其所能和家人一起分享那来自书香中的快乐。罗琳记得自己四岁的时候得了麻疹,父亲就给她读《柳林风声》,这是罗琳对读书的最早记忆。后来,她忘记了当时生病的情形,却牢牢地记住了书里那些关于动物的妙趣横生的故事。现在,我们在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读到的那些关于“禁林”关于动物的描写也许就依稀有《柳林风声》中那片荒野中的林子还有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的影子。罗琳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很多书,比如英国著名儿童作家伊妮德·布莱顿的《著名的五个》、《诺弟》等,但那时的罗琳特别喜欢美国儿童作家理查德·斯盖瑞的书。

罗琳一家不太经常看电视,一家人闲暇时刻多以书为伴,况且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录像机和电脑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读书丰富了罗琳的想象力,再加母亲的培养,她的讲故事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罗琳记得自己写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兔子的,大约在她五六岁的时候。那是因为她更早一些时候特别希望能拥有一只兔子,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后来她读了理查德·斯盖瑞的一本关于兔子的书,于是她就自己写起了兔子的故事,也算是对自己未了的心愿的一种寄托。

童年是一段无忧无虑、在玩耍中快乐成长的温馨时光。罗琳一家在温特本有一个很好的邻居,那就是年轻的夫妇波特一家——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早已不再陌生。波特家也有两个和罗琳姐妹差不多大的孩子,伊恩和维吉。两家经常往来,互相交换书籍,孩子们经常一起在院子里玩耍嬉闹。罗琳是四个孩子当中最大的一个,因为她喜欢听故事、读故事,自然更喜欢给小伙伴们讲故事,而且想象力丰富,她理所当然地成了四个孩子的头头。他们经常装扮成巫师,骑着扫帚从车库里冲出,嘴里发出在大人听来莫名其妙的声音;他们还把大人的衣服改成长袍;据伊恩回忆,罗琳还曾特制了一种“巫师药水”。

在罗琳的童年生活中,还有几个重要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她的两对祖父母。罗琳自己也曾坦言,“哈里·波特”中众多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他们或好或坏的性格特征。外祖母弗里达在罗琳看来是一个关心自己的宠物狗远胜于关心孩子的人,这让我们想起了“哈利·波特”中那位言辞尖刻的玛姬姑妈;外祖父斯坦利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在罗琳的眼里,外祖父总是有着梦幻一般的幻想,以至有时竟分不清熟梦熟真。罗琳的祖父母厄恩和凯瑟琳经营了一家小超市,他们就住在超市楼上的公寓里。罗琳和妹妹去做客的时候,等到超市打烊后,姐妹俩就可以玩货真价实的买卖游戏。对于两位祖父,罗琳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名字都被用在了“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那辆骑士公共汽车的司机和售票员身上。至于祖母,罗琳非常尊敬她,后来在出版自己作品的时候,因为要用假名,她就理所当然地用了祖母的名字,也就是J.K.罗琳这一名字的中名凯瑟琳的由来。

童年的游戏也许只是一时忽发奇想,童年的友谊是珍贵的难忘的,童年的印象是模糊的零散的,但这些印象和奇想不经意间恐怕已牢牢地印在了罗琳的脑海中,成了后来创作的素材,幻化成了精彩的故事,给全世界数百万儿童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二、求学之路
1970年9月的一天,五岁的罗琳第一次踏进了离家只有五分钟路程的圣米歇尔教会学校的门槛。那是一所具有维多利亚时代小教堂风格的学校,教室布置得很温馨,课堂教学也是开放自由的,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令人觉得舒服的地方。罗琳至今记得她第一天上学时的情景,上完一天课之后,她母亲来接她回家,她以为她的“学”就这样上完了。七岁的时候,她转到了圣米歇尔的小学部,学校在相反的方向,离家也只有五分钟的路程。
波特家的孩子和罗琳姐妹上的都是同一所学校,两家的母亲下午一起等孩子们放学归来,然后领着他们去公园里或其他什么地方走一走,让孩子们从一天的学习中放松放松,然后再领着他们回家做作业。一直喜爱读书的小罗琳对上学的感觉很好,学校生活给她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然而,1974的秋天,他们举家搬迁到图希尔小镇,这一段美好的记忆结束了。罗琳一家住进了一个叫教堂小屋的古老的石头房子里,离南威尔士的切普斯托不远。这座房子位于教堂旁边,朋友们都觉得住在墓地旁怪瘆人的,但是罗琳一家喜欢住在那里。罗琳在谈起这个地方时,曾激动地说:“现在我还是喜欢墓地。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名字。我家离怀河边的奥法长墙不远——那是个美妙的地方。我们常常喜欢在大石头之间探险。”
图希尔是一个不大的地方,紧邻有着悠久历史的迪安森林,森林的北部有古老的建筑,南部风景优美,其中蕴藏着各种名字古怪的珍奇动植物。另外,这里还有两个神秘的地方,一个是图希尔塔,看似一个古堡的遗迹,被认为是十六世纪的灯塔;还有一个就是禁止入内的十一世纪的城堡,在切普斯托的一个峭壁上,俯瞰着整个城镇,这一点也许已经解释了“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很多问题。这是一片流传着很多古老传说和神话、历史悠久的土地,可以想见,它将启发少年时代的罗琳怎样无尽的遐想。

到了图希尔村,那里的学校跟她以前上过的学校完全不一样,罗琳把它描绘得很像狄更斯笔下的学校。那里有一位老师特别让她讨厌,也令学生们感到很恐怖。第一天上课时,那位老师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数安排座位。十分钟后,罗琳被放到了“笨蛋”那一排,因为她只得了0.5分。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测验里有分数题,可罗琳在圣米歇尔学校的时候从来没学过。在罗琳的书里,斯内普教授这个人物身上带有不少人的影子,罗琳直言这位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罗恩和赫敏对斯内普教授的畏惧和仇恨也许就是罗琳这一段生活的一部分缩影。

为了让那位老师改变对自己的印象,罗琳在数学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夫,结果很快被调到“聪明”的行列,但这是以牺牲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换来的。罗琳承认自己在11岁的时候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赫敏一样,觉得功课远比友谊重要。

这期间,罗琳依然对读书有着极大的热情,阅读了安娜·西韦尔的《黑美人》——她曾为书中的故事苦得特别伤心、路易莎·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她承认至少有几个月她把自己想象成了乔·马奇,还有她特别喜欢的伊丽莎白·古吉的《古堡里的月亮公主》——她说这本书给“哈利·波特”带来的直接影响比别的书都多,这一点直接反映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生所吃的食物、罗恩的宠物老鼠斑斑、赫敏的宠物猫克鲁克山以及对独角兽的描写上。另外,她还阅读了C.S.路易斯的《纳尼亚纪事》、詹姆斯·邦德小说、伊恩·弗莱明的《霹雳》等。

1976年的秋天,十一岁的罗琳进入了离家两英里远的瓦伊迪安综合中学。这时的罗琳像“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赫敏:总想用自己的聪明和分数给人留下好印象,在学校里自命不凡,上课时第一个举手发言,等等。但是后来,她不再一味追求学习上高人一等,而是交了很多朋友。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对阅读的热爱,阅读了《指环王》三部曲、《傲慢与偏见》、《心爱的人与反叛者》、《爱玛》、《名利场》等等成人作品。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或者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曾因其出众的智慧或反叛而独立的个性深深地打动过她,后来她甚至用《心爱的人和反叛者》一书的作者杰西卡·密特福德的名字用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

在罗琳的中学生活中,有一位老师对她的影响非常大,那就是英语老师谢泼德小姐。她十分严厉,有时甚至挺苛刻的,但很认真负责。罗琳很敬重她,因为这位老师很聪明,在教学时充满了热情,是一个独特的女性。谢泼德小姐非常精通文章的结构和布局,在写作结构和步骤方面,罗琳得到了她的精心指导。罗琳坦言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还和她保持着联系。

但是,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罗琳十二岁那年,她的母亲染上了一种使人慢慢衰弱的慢性病——多发性硬化症,原本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笼罩着一层无法穿透的阴郁和压抑。父亲悉心照顾着母亲,关心着孩子,但是对孩子们来说,父亲永远代替不了母亲,她们无限怀恋母亲健康时和她们在一起的日子。罗琳开始抽烟,沉湎于自己喜爱的音乐、素描和学习当中,借以消除自己内心的伤痛。

在上高中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走进了罗琳的生活,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活力,而且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人就是转学来男生谢安·哈里斯,他成了罗琳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哈利·波特与密室》就是题献给他的。谢安有一辆青绿色的福特-安格里亚车,对两个年轻人来说,有车意味着自由。所以读者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在“哈里·波特”系列中援救哈利和罗恩,送他们去霍格沃茨的只能是一辆青绿色的福特-安格里亚车了,而且罗恩确实跟谢安很相像。

1983年,也就是罗琳中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对罗琳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这一年的4月23日,她那年仅38岁的母亲立下了遗嘱;另外一件让罗琳极度失望的事情则是:她因在学校的表现优秀,被学校推荐去参加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结果却被不公平地拒绝了。

几个月后,罗琳选择了埃克塞特大学,打点行装,远离了母亲的疾病和压抑的生活。也许是因为她对上第二志愿的大学的不满,也许是对迫于父母的愿望所选择的法语专业没有兴趣,也许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到了埃克塞特的罗琳和以前判若两人。她经常旷课,丢失学习资料,迟交或根本不交作业,把社交视为比学业更加重要的活动。她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没有给教授们留下任何印象,甚至连考试都难以通过。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她例行去法国学习,这给她平淡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丝新鲜的气息。她在法国一边学习法语一边教英语,还读了狄更斯的《双城记》,并为小说的悲惨而凄美的结局而伤心得泪流满面。

回到埃克塞特之后,罗琳过着的依然是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的校园生活。1987年春天,罗琳用法语完成了3000千字的毕业论文,勉强通过了毕业考试,以平均2.2分的成绩毕业了——满分是4.0分,等待她的将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三、踏入社会

毕业后,罗琳来到伦敦西南部的克拉珀姆,与大学里的几个女友一起租了一套公寓,在父母的督促下开始进修双语文秘课程。但是罗琳说:“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绝对不适合这种工作。让我来当文秘?那一定是你最可怕的噩梦。”不过在文秘学校里,她还是学会了打字,速度达到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准,这为她以后打小说稿提供很大的方便。

培训结束后,她在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大赦国际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上了一名法语非洲侵犯人权研究助手。这一份工作至少一开始在她看来是很值得去做的,因为她和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在一起工作,运用她所学到的法语和英语,研究非洲地区的侵犯人权案件。但她很快对繁琐的文秘工作失去了热情,而且与同事也相处不善。每到午餐时间,她不是与同事结伴去酒吧就餐,而是独自前往咖啡馆或其他安静的地方去写成人小说。她的同事根本不知罗琳的鸿鹄之志,只是取笑她,说她一定是在咖啡馆有了恋情。

罗琳坚持不懈地创作着两本成人小说,这不仅磨练了她的意志,锻炼了她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她学会了怎样利用一点一滴的零散时间进行写作的方法。

每到周末,罗琳便奔波于伦敦和苏格兰的曼彻斯特之间,因为她的男友住在那里,那是一段250公里的枯燥的火车之旅。1990年6月的一天,罗琳在她乘坐的一趟返回伦敦的列车上迸发了她创作生涯中最富创造性的灵感。哈利·波特这一后来举世皆知的人物和她一起登上了列车,并彻底改变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

J.K.罗琳和“哈利·波特”现象 jk罗琳续写哈利波特
也就在这一年,罗琳最终勉强同意了她男友的建议,搬到了曼彻斯特。她一开始在曼彻斯特商会找到了一份秘书工作,后来又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但这份工作同样令她感到苦恼不已。
这一年的圣诞节,他回到了图希尔,见到了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母亲,过了两天就又回到了曼彻斯特。新年前夕的那天上午,她接到了母亲去世的噩耗。在任何时候,失去母亲都是一种无比悲痛的创伤,而这种思念之痛在失去亲人后一开的始的那段空白的日子里往往会与日俱增。罗琳的母亲应该说是她走向文学殿堂的最初的领路人,而后来母亲长期疾病缠身也是促使罗琳写作的一个重要元素。为了逃避母亲的疾病,寻找自己情感的出口,罗琳只有沉湎于写作,而那份博大深沉的母爱在罗琳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让读者忍不住潸然泪下。
母亲的去世让罗琳本不平静的生活变得更加纷乱,然而令她更加痛苦的是,母亲去世后不久,她居住的公寓遭到了抢劫,母亲留给她的几件珍贵纪念品也在劫难逃。这件事对罗琳的打击实在太大了,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在曼彻斯特,她与男友的感情又出现了危机,他们经常发生争吵。一天晚上,在和男友发生了争吵之后,罗琳只身一人离开了家,住进了一家宾馆。幸运的是,也就在这一天晚上,她想出了“哈利·波特”系列中最经典游戏——魁地奇球。
罗琳离开了曼彻斯特,来到了葡萄牙的波尔图,在一所英语学校应聘了教职。可喜的是,她很快和同居一室的两位同事吉尔·普莱维特和艾妮·基利打成了一片,心中的伤痛稍稍得到了排解。此间课程并不紧张,所以她很快恢复了在咖啡馆里写作的习惯,全身心地投入了“哈利·波特”系列的恶创作,以此进一步排遣她心中的失落之痛。
波尔图的气候非常宜人,罗琳慢慢从痛苦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遇到了对她一见钟情的新闻系学生乔治·阿兰特斯。两人对书本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的感情很快开始升温。可是遗憾的是,两人之间频频爆发的激烈争吵和随之而来的浪漫和好也许从一开始就预示了他们未来婚姻的不幸。
1992年10月16日,罗琳第一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有趣的是,婚礼当天罗琳穿的却是一袭黑色的长袍,也许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征兆。在人们今天看到的结婚照上,与乔治一起站在亲友们中间的罗琳脸上似乎看不到一丝微笑。
婚后不久,罗琳怀孕了,但和乔治的关系依然非常紧张。她独自一人品尝着或与吉尔、艾妮分享着怀孕的喜悦。
1993年6月27日,女儿杰西卡出生了。罗琳承认,在他与乔治走过的那段日子里,这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一件事,也是她生命中最快乐的瞬间。
可是,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对罗琳夫妇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感情无疑是雪上加霜。照顾孩子的繁琐、经济上的拮据——家庭收入主要是来自罗琳,因为乔治尚在服兵役、孩子的生病、激烈的争吵、家庭暴力变成了罗琳难以面对的现实。1993年11月7日,罗琳被孤零零地赶出了家门。流浪街头、一无所有的罗琳终于知道她的这段婚姻结束了,但她深知她必须得到杰西卡。于是罗琳给艾妮和吉尔,还有警察打了电话,向他们求助。
两周后,罗琳带着杰西卡,还有“哈利·波特”的手稿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波尔图,来到了苏格兰的爱丁堡,她的妹妹收留了她。尽管有了容身之地,但罗琳还是陷入了困境:她没有工作,带着一个6个月大孩子,而其时英国政府和社会风气普遍对单身父母持有漠视而无情的态度。
罗琳很喜欢爱丁堡这个城市,决定在这里找一个安身之所和一份教职。她想到了向政府寻求帮助,但对她这样一个具有大学学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28岁年轻女子来说,觉得政府的资助实在是一种耻辱。他先向朋友借了一点钱,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最终还是政府的资助暂时缓解了她的困境。她租到了一套一居室的毛坯公寓,开始了独立抚养杰西卡的艰辛而无望的沮丧生活。杰西卡和哈利·波特成了她生命的支柱,成了她创作的灵魂,她在这里最终完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
1994年夏天,罗琳渐渐地从绝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她的妹夫罗杰买下了一家叫尼科尔森的咖啡馆,距罗琳居住的公寓不远,这也是亲人对她的良苦用心。罗琳重新开始了在咖啡馆里写作的日子:她先把女儿放在婴儿车里,带着她一起散步,等女儿睡着了,再推着她走进咖啡馆,叫上一杯咖啡,然后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开始写作。因为她和咖啡馆主人的特殊关系,没有人会去打扰她。8月10日,她向乔治提出了离婚,并于次年6月26日最终获得了对杰西卡的永久监护权。
接下来的一年,罗琳是在写作、照顾孩子、教学实习和寻找工作中度过的。1995年的夏天,罗琳得到了几方面的援助,让她的生活步入了正轨。一位匿名人士为她提供了资金上的帮助,杰西卡得以托送到专门的保育机构,而她也能再次回到学校教课以便获得她梦寐以求的教师资格。
1996年2月,她最终将她的《魔法石》的手稿交给了代理商克里斯托弗·利特尔。
同年6月,罗琳终于获得了教师资格,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她认真教学,但同时并没有放弃写作。那时,她曾为自己没有在教学之余去做一些比较务实的挣钱工作来保障自己和女儿的生活而感到愧疚。但是哈利·波特的故事在鞭策着,她觉得实在无法停下自己手里的笔。幸运的是,这时她从苏格兰艺术委员会获得了一笔12000美元的作家基金,这笔钱无疑是雪中送炭,让她得以继续安心创作并出版她的第一部作品。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终于由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了,尽管首印只有500册。但是对罗琳来说,看到这本书的出版,觉得只有女儿出生时带来的喜悦才能和她那一刻的心情相提并论。三天后,罗琳又接到代理商的电话,告知她美国版权正在拍卖。
7年前,在那趟从曼彻斯特开往伦敦的火车上的枯燥旅途中,那个不经意间闯入他脑海的小巫师终于坐上他的魔法扫帚开始了席卷世界的旅行,而他产生的的影响连罗琳自己也始料不及。
全新的生活在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单身母亲面前如万花筒般地展开了,金钱、名誉、赞扬、非议,还有婚姻,接踵而来。
四、“哈利·波特”:被施了魔法的魔法故事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J.K.罗琳生命中的一个撼世的奇迹,那么究竟这一奇迹是如何诞生的呢?下面是一段罗琳自己的描述,还原了当时这一灵感来临的瞬间、她对这套系列作品的最初构想以及一些具体的写作细节:

……就在一次返回伦敦的旅途中,哈利·波特出现了。以前我从来没这么激动过。我马上意识到这个故事写起来一定非常有意思。当时我没有想到这本书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我只知道自己已经想到了这个男孩——哈利。在旅途中我还发现了罗恩、差点没头的尼克、海格和皮皮鬼。这些从未有过的念头在我脑子里飞快地打着转儿,可我当时却没有一支能用的笔——我去任何地方都要带上笔和笔记本。所以既然没办法写下来,那就只好思考了。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件大好事。我被一大堆细节弄得应接不暇,如果某个细节在旅途结束后就被忘掉了,那它也许就不值得记下来。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我用心考虑的首要问题。我设想那个地方应该井井有条,同时充满了危险,那里的孩子本领比老师还高强。从逻辑上讲,这所学校应该位于一个隐秘的地方,我心里很快就选定了苏格兰。我觉得自己是在不知不觉地纪念父母结婚的地方。人们一直在讲,他们知道我是以某个地方作为霍格沃茨的原型的——可他们都错了。我从来没见过哪座城堡和自己想象中的霍格沃茨是一模一样的。

那天晚上一回到公寓,我就动笔把这些想法全都写在一个很小的廉价笔记本上。我列出了所有的学习科目,我知道这必须用七年时间才能学完。首先出现的是那些人物,然后我必须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名字。吉德罗·洛哈特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我很清楚,他的名字必须叫起来非常响亮悦耳。我翻查了《成语寓言大辞典》,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名字,偶然间我看到了“吉德罗”,那是一位英俊的苏格兰盗贼,正好是我想要的。然后我在一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里发现了“洛哈特”。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就把我对这个人物的所有设想都表达出来了。

从灵感来临的瞬间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终完稿后寄到克里斯托弗·利特尔文学作品代理公司,其间历时近六年,无论生活如何艰辛,罗琳不断做笔记、写作、摸索和完善故事及人物的性格、修改、打字定稿,从没有中断对这套倾注了她无数心血的作品的热情。

稿子到了代理商手里之后,其时刚从学校毕业的布里昂妮·埃文斯打开了信封——其中包括罗琳寄去的三章手稿,只匆匆扫了一眼,就把它扔到了退稿箱里。一开始布里昂妮以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而当时这家代理商并不代理儿童图书。之后,布里昂妮出于习惯,在寄出退稿通知前又整理了一遍那些需要退回的稿子。这时,罗琳手稿的黑色文件夹以及稿子上的手绘草图吸引了她的主意,于是她仔细读了一遍稿子。布里昂妮一口气读完了,感觉很好,便把稿子推荐给一位在办公室里的自由撰稿人弗勒尔·哈沃尔。弗勒尔也一口气读完了稿子,然后和布里昂妮一致同意应该征求老总克里斯托弗·利特尔的意见,是否把作者其余的手稿要过来。老总同意了,于是布里昂妮代表她的老总给罗琳去了一封索稿信。

罗琳收到信后欣喜异常,在简陋的屋子乐得手舞足蹈,一连将信读了七八遍。

剩余的稿子很快寄到了布里昂妮的手里,她又一口气读完了稿子,然后鼎立向老总推荐。老总把稿子带回家,连夜读完了。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对书稿提出了意见,连同布里昂妮的意见一起寄给了罗琳。经过几番交流和稍许改动之后,他们和罗琳签订了一份代理合同,代理公司抽取15%的代理费,然后由代理商将手稿准备好,寄给出版社。在连遭十二家出版商的拒绝之后,最终布卢姆斯伯里以1500英镑的价格买断了该书的首版出版权。

现在罗琳面临着一个在作品上署名的问题:出版社觉得乔安尼·罗琳这个名字在以男孩子为目标读者的市场上可能不太合适,因为男孩子可能不太认可一部女作家的作品。出版社问她是否介意用她的教名和中名的首字母。此时的罗琳正处在图书即将出版的兴奋和紧张之中,所以也无暇顾及封面的署名。但是她一直没有中名,这时她想起了令她尊敬的祖母凯瑟琳;再者,她也喜欢J后面跟着K时读起来的顺畅感觉。于是,J.K.罗琳这个响遍世界的名字就这么诞生了。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了,尽管首印只有500本,而且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只是在《苏格兰人》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上赢得了一点不错的评论。

《魔法石》在英国出版后的第三天,克里斯托弗·利特尔从纽约打来电话,美国学者出版公司最终以10.5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美国版权。不到十天,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最终以1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电影改编权。

罗琳成功了,她的苦难终于结束了,一切都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

与此同时,罗琳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并在第一部出版两周后交给了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1998年的夏天,《密室》一上市,立刻成为抢手的畅销书。

数月后,罗琳辞去教职,其间除陪女儿和为图书的促销不得不做一些巡回旅行外,开始了专职写作,并相继于1999年10月推出了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0年7月,推出了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3年6月推出了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销售势头一次高过一次,形成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哈利·波特”飓风,被视为出版界的一个奇迹,而“哈利·波特现象”遂也成了众多专家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出版后发生的一些生活片段,这样也许我们对罗琳所创作的这套系列小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影响。
1999年10月,罗琳应书店邀请,在波士顿一家书店为读者签名售书。当她的车向书店开去的时候,看见周围几个街区之外聚集了很多排队的人,她便问陪同她的学者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员是不是附近有特卖。这时罗琳才知道:人们排那么长的队只是为了来看她一眼,希望得到她的签名。她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一天之内为哈迷在自己的1400本书上签了名。
2000年7月,在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精心组织了一次推广活动:4天时间里,她乘坐者一辆已有57年历史的火车从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出发去见几千名大喊大叫着想得到她的签名的狂热哈迷。原定她每到一站就停留一下,然后给哈迷们签名,但由于哈迷太多,最后为了安全起见,罗琳不得不遵照保安人员的安排留在了车上,只是向人群挥手致意。看到火车慢慢驶出了站台,很多孩子的脸上显出失望的表情,有些甚至号啕大哭起来,罗琳为此感到异常难过。
也是在这一年7月,罗琳应邀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天穹体育馆为12000名观众朗读了自己的作品。
24小时后,她又在温哥华的“国际作家和读者节”上为10000名观众再次朗读了自己的作品。
同年,她又在美国《今日秀》和《拉瑞·津现场秀》等等著名电视节目中现身亮相,然后一连几天向几百万的观众反复播放。
2001年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接见罗琳,并授予她由英国王室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
2001年秋,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根据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首映打破纪录,当天票房3130美元,首映三天为9030万美元。
2004年,《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影片攫取了927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并再次创下了续集电影的首映记录。
……
所有这一切,令举世瞩目,人们被汹涌的“波特症”或“哈利·波特现象”的包围着,文学评论家和通俗文化的学者,包括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正在纷纷议论和探讨她的作品,一些大学教授给学生们专门开设了“哈利·波特讲座”,试图探究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广泛意义。但这种现象还在延续着,要想得出结论,现在还恐怕为时过早。
其实,盛名之下的罗琳获得的不仅仅是掌声和喝彩,也有来自各方面的怀疑和指责,甚至责难。
首先,罗琳作品的原创性受到了怀疑。2000年,一位叫南茜·斯托弗的女作家指责罗琳抄袭其作品《拉与马格尔斯的传奇》,并与罗琳对簿公堂。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得到了公正的解决,2002年9月,法院判罗琳胜诉。
此外,对罗琳的指责主要是因其作品讲述的是魔法故事,宣扬虚幻和邪恶。人们认为这样的图书应该被禁止,至少应该让孩子们远离它们。在美国的一些学校,“哈里·波特”系列不仅被禁止带进教室,图书馆也禁止收藏,甚至发展到了焚书事件。2001年12月,正值美国假期,也恰逢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公映,新墨西哥州的基督社区教堂的创办人及牧师杰克·布洛克领着一批反对“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人一边唱着圣歌一边把图书扔向火堆。
也有一些批评者认为,罗琳的写作风格平庸,故事内容重复拖沓。但罗琳自己说,她写这些书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她并没有说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世界文学的巅峰,她只是用一种她喜欢的方式——一种综合了幽默、冒险、神话、语言等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情感。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热销和“哈利·波特现象”的形成在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不太了解作品的人看来完全是一种商业炒作的结果。虽然,我们承认后来日渐明显和多样化的商业手段,特别是电影造成的商业化,对其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意义恐怕在于“哈利·波特”的文本本身。这里不妨对文本的主题做一点尝试性归纳,以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其畅销的潜质。
一切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要想为它的受众所认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必须能够让它的受众引起共鸣,同时还必须有一个能很好地表现其内容的形式。从这两方面来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无疑做得非常成功。
我们还是看看它的内容吧,该系列作品其实在很多地方与我们以往读过的一些优秀作品有很多相似或共同的因素以及表达的主题。
1、侦探小说的因素:悬念重重。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论是刚刚开始认知世界的儿童,还是自以为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已经有所了解的成人,其实都有一种“解谜”和“探究”的天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依赖于人类的这种探究的天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开篇走的就是这一套路,哈利的身世之谜,此后便疑迷不断,让读者欲罢不能。
2、幻想小说的因素:奇思妙想。幻想是人类的另一个天性,人类从蛮荒时代开始,就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也正因为如此,科技才得以进步:飞机飞上了蓝天,人类登上了月球。“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为我们虚构了似真还假魔法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一切时间符合逻辑地发展着,一切人物鲜活地生活着,然而很多事情和人物又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渴望得到或拥有却有无法得到或拥有的,这给读者希望、憧憬和寄托,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可以让他们于其中自由地驰骋。
3、校园小说的因素:成长的期待。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成长恐怕都离不开校园,正是在校园里,我们拥有了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一道道通行令。校园是人们最初接触的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的孩子,不论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恐怕都要走进校园,都会有自己的校园生活经历,校园生活是一段无法回避的记忆。在“哈里·波特”系列中,罗琳没有忘记自己的记忆,苦心设置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所有的故事基本围绕着学校的背景展开,描写的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同学友谊、与老师和作业的冲突,还有对校园内外暴力事件,等等。
4、青春文学的因素:成长的烦恼。青春文学讲述的正是主人公从童年到青年的历程,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博学。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往往与烦恼不可分离,因为这时一个人走过懵懂稚嫩的孩提时代,思想更加成熟,然而却又没有成熟到应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的程度,于是自然就有了无尽的烦恼。“成长的烦恼”是每一个时代的孩子或者从孩子时代已经走过来的成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不断思索的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所表达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在系列小说的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表现得最为彻底。
5、神话故事:神化诞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是人类蒙昧时代的产物,但是奇怪的是,随着的文明的发展,人类并没有泯灭对早期人类所创造的神话的热情,而总是以一种的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和诠释,于是就有了众多关于神话的作品的问世。罗琳所处的西方世界是一个神话体系比较完整的社会,神话的意义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所以她没有忽视这一现实,而是将其置于其作品之中,这一点西方的读者可能比东方的读者更有认同感。
6、英雄崇拜:每一个时代人的都在呼唤英雄,不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是一个庸常无为的时代,而且人们总是不缺乏对英雄的热情和崇拜。也许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确缺少了英雄,也许是现代社会的英雄已经走下了高高的圣坛,走到了我们身边,便也失去了往日英雄的神秘的光环,不再表现得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总之,现代社会的孩子对英雄的渴望似乎已经变得无所倚着,那么虚幻的英雄毕竟也是英雄,于是那个虚幻的小男孩哈利·波特以其足智多谋而勇敢顽强的形象而成了数百万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7、正邪之争:正与邪,善与恶,总是相伴而生。对正义的讴歌,对邪恶的批判,似乎是世世代代不绝于耳的声音。然而不论我们如何尽情讴歌一方如何竭力批判一方,似乎正以和邪恶永远站在一杆基本平衡的天平上。于是人类永远在不断地讴歌,不断地批判,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虽然人类社会的历史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但邪恶总是存在。人类只有将这一讴歌和批判的狂想曲进行到底,而且总是不乏听众。罗琳也不例外,正义和邪恶的对决是她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8、爱的永恒:即便是在被我们视为低我们一等的动物世界中,爱都是不乏其内容的,更何况在万物之灵的人类之中。人类社会之中的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同盟之谊,爱之种种,不一而足,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这些源自人之常情的爱却似乎失去了其原有的本色,或者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或背景之中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人类向呼唤英雄一样呼唤着爱,像讴歌正义一样讴歌着爱。爱是“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是罗琳自己反复申明其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
9、游戏:游戏是一种与人类社会一样悠久的活动,人类对游戏的痴迷,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挑战的渴望,是一种征服欲的表现,是一种实现自我英雄化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缓解或释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罗琳没有放弃这一会让读者激动和痴迷的内容,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设计了魁地奇球这一完整的魔法游戏,为其作品增色多多。
10、 幽默:幽默因其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特质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如同一帖灵丹妙药,给人们带来会心的微笑,让人们在会心一笑中看清事物的本质、领悟到问题的实质。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种认识事物和剖析问题的手段。幽默的运用是罗琳作品的一大显著特色,特别是在其人物的塑造上,更显出罗琳观察力的敏锐和笔锋的犀利。当初布里昂妮·埃文斯能一口气读完她的手稿,也正是被她作品开篇中那独具一格的幽默所深深吸引。
以上这些主题或手段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并不鲜见,但凡哪部作品在某一方面做得成功了,往往就会伸手读者喜爱。而它们到了罗琳的笔下,她似乎是真的有她自己的魔法一般,用一个情节紧凑、结构严谨、逻辑合理的故事将其包容在一起,将它们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她的故事中和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一步步把故事推向高潮,牵引着喜欢各个主体或手段的读者跟着故事的发展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她所精心设计的那个世界。
小结:没有结束的故事
“哈利·波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仍在创作之中,而故事的结局除了罗琳本人,恐怕无人知晓。罗琳的故事也没有结束,她正值盛年,声名如日中天,她的未来,不像她笔下的故事,恐怕连她自己也无法知晓。一切都没有结束,现在谁也无法给她的作品,还有她的人一个最后的结论,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现在,我们只知道在2001年圣诞节次日的节礼日,罗琳与麻醉医师尼尔·默里在苏格兰的新居携手再度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3年3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戴维,2005年1月,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麦肯齐也来到了这个家庭。如今,罗琳与丈夫以及三个孩子幸福而低调地生活在爱丁堡,在哈迷的期待中继续着她的“哈利·波特”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1326.html

更多阅读

阿拉斯加和哈士奇的区别 阿拉斯加犬多少钱一只

阿拉斯加和哈士奇都属于雪橇犬,它们的长相和毛色都很相似,不懂它们的朋友都分不清楚哪个是阿拉斯加哪个是哈士奇,现在我给大家分享一下,阿拉斯加和哈士奇的区别阿拉斯加和哈士奇的区别——区别阿拉斯加和哈士奇的区别 1、眼睛:哈士奇——

电影《健和梅利》杀青 张磊主演电影杀青

胡兵搭档日本著名男演员竹中直人讲述温情故事的电影《健和梅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结束拍摄大段的公路场景,极具中国特色的卡车“小龙”,特色鲜明的“公路电影”在近几年的亚洲电影中并不多见,曾以《入殓师》收获国际声誉的亚洲著名影

二年级狼和小羊续写 狼和小羊的故事续写,短

【导读】《狼和小羊》续写原文: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本文《《狼和小羊》续写200字》由读后感范文 整理,仅供参考。《狼和小羊》续写原文:狼来到

安恩和奶牛续写 安恩和奶牛续写600字

安恩和奶牛(续写)老太婆安恩就这样牵着她那不卖的奶牛回家,“看来去集市也不是个好办法!”她垂头丧气地想着,手重重地拍在奶牛背上,可一触到它柔软干净的皮毛,她又改变了主意,轻轻地抚着它的背,手从颈部缓缓滑到臀部,让奶牛高兴地把头拱到她

续写《巨人的花园》:巨人和巫师花园的诞生

《巨人的花园》续写巨人和巫师花园的诞生文:史昀卿巨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花园依然满园春色,孩子们依然喜欢下午到这里嬉笑打闹玩耍,一切都和从前一样。有一天村子里突然搬来一个巫师,他就住在了巨人花

声明:《J.K.罗琳和“哈利·波特”现象 jk罗琳续写哈利波特》为网友小眼睛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