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雪豹 猫科动物实力排名

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雪豹 猫科动物实力排名
雪豹(学名:Panthera uncia )是一种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是促进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舰,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显著象征,是促进跨国界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建立的环境大使,是健康的山地生态系统的指示器。因为它的活动路线较为固定,易捕获,加之豹骨与豹皮价格昂贵, 人类不断的捕杀雪豹,使雪豹的数量急剧下降。人类的活动给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没有人确切知道野外现存多少只雪豹,估计种群数量仅有几千只。孤寂的雪豹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目前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



雪豹特征

雪豹因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和皮毛雪白而得名,又名草豹、艾叶豹。头小而圆,尾粗长,略短或等于体长,尾毛长而柔。体长110~130cm;尾长80~90cm,成年雪豹体重可达80kg,体长1.3m左右,尾长近1m,雄兽个体略大于雌兽。幼雪豹绒毛散乱,身上黑环不明显。似黑斑状。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边缘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须颜色黑白相间,颈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及尾下均为乳白色,与平原豹不同的是,它前掌比较发达,因为其是一种崖生性动物,前肢主要用于攀爬。冬夏体毛密度及毛色差别不大。雪豹周身长着细软厚密的白毛,上面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圆环,外形似虎,尾巴甚至比身子还长。   似豹而略小。全身呈灰白色,遍体布满黑色斑点和黑环。毛长密而柔软,丰厚。尾粗大,毛蓬松。

眼虹膜呈黄绿色,强光照射下,瞳孔所为圆状。舌面长有许多端部为角质化的倒刺,舌尖和舌缘的刺形成许多肉状小突。前足5趾、后4趾。前足比后足宽大,趾端具角质化硬爪、略弯,尖端锋利。

雪豹(14张)均具有较浓而长的粗毛。腹下有3对乳头。肛门部有一对乳腺孔。   全身灰白色。头部毛短。鼻端裸露呈肉色或黑褐色,颊髭(胡须)较长硬,色黑白相间。幼体颊髭(胡须)白色。鼻端被毛短,没有黑色斑点。两颊有稀疏的小黑点。眼间和颊部中央密布细小的黑点。而颊部两侧黑点较稀,也逐渐增大。耳壳内白色,耳背大部为黑色。颈背部的黑斑点大而疏,似成5纵行排列。肩部和前肢的上部黑色斑成半环形。背部,体侧也隐约有少量黑斑。四肢的下端。足背皆有较清晰的黑色环纹,如植物的叶,固俗称“艾叶豹”。在胸部、腹部和四肢内侧也隐约有少量黑斑。四肢的下端,足背皆有小黑点斑。臀部上方中央相连着5个黑点,纵列为一黑条纹。尾背面有十余个黑环。尾端黑色。   幼兽通体带有浅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环斑轮廓不清、黑灰相杂。   颅形稍宽而圆近于形。脑室较大。额骨宽突与眶后颧骨眶均较长且尖锐。鼻骨短宽,其前端尤为宽大。颧弓粗大。上颌骨额突呈三角形,且超过鼻骨的后端。眶间较宽。成兽的人字嵴高耸 雪豹,尤老体更为显著。异状骨的突起向后伸出,尖而细直。鼓室扁而低,副枕突较长,在下方超出听泡。下颌骨骨体宽厚,下缘平直(骨头图44,雪豹)   牙齿:上、下门齿均呈一横列,中央的一对门齿较小,外侧门齿最大。犬齿发达,其内侧刃部锐利。上颌前臼齿左右各3枚第二枚前臼齿形小,仅具一个齿尖。第三枚前臼齿侧扁,呈三角形,在主尖之后有一不甚明显的低尖。上裂齿外侧具4个齿尖。第二尖峰(前尖)最大,高而尖,内缘前端仅具一个低小齿尖(原尖)。臼齿形小似横列。下前臼齿左右仅具2枚,第一、二前臼齿缺如,第三四前臼齿均发达,第三前臼齿侧扁呈山字形,主尖位中央,前后各有一小齿尖。第四下前臼齿主尖高大,位于中央,前有一小齿尖,后有二小齿尖。下臼齿形大。后齿尖峰略高于前尖峰。齿式为:3×1×3×1/3×1×2×1=30。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的动物。常栖于海拔2500~5000m高山上 。夏季可在3000~6000m的高山上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的迁徙而下降至2000~3500m。但有的雪豹在冬季仍生活在5000m的高山上,在珠穆朗玛峰北坡考察时,曾在海拔5300m高山营地的附近见到过一只雪豹。

雪豹并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或是山上,内蒙古包头以西约10km的乌拉山(最高仅2185m)一带的雪豹常年是在1000m左右的环境中生活。也有居住在600~1500m高的草原地带。  雪豹一般栖居在空旷多岩石的地方。在祁连山4500m以下至4100m以上的山顶脊部,在珠穆朗玛峰北坡5400m高的雪地上曾见雪豹的足迹,雪豹经常在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带的环境中活动。由于它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互动,故名“雪豹”。它全身长毛之下又有着浓密的底绒,能够抵御严凛的风寒。足垫和垫间的丛毛可以在冰雪地上防滑抗冻,当夏季高山酷暑、阳光辐射在岩石上又可以隔热挡灼烫。它很少到林丛或灌木林中,虽然曾在芦苇丛中捕获到一只雪豹,但这是极个别现象。

生活习性居住巢穴

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由于毛色和花纹同周围环境特别协调,形成良好的隐蔽色彩,很难被发。

活动时间

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独居,夜行性,晨昏活跃。

活动路线

雪豹猎食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 个地区,需要许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白天很少出来,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在黄昏或黎明时候最为活跃,上下山有一定路线,多走山脊和溪谷。不愿行灌丛杂林,也不喜走旷阔的山坡和松软的雪层,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

活动特点  雪豹感官敏锐,性机警,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由于其粗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跃起时可在空中转弯,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强。性情凶猛异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动攻击人。雪豹因为全身被有厚厚的绒毛,所以很耐严寒,即使气温在零下20多度时,也能在野外活动。叫声类似于嘶嚎,不同于狮、虎那样的大吼。

捕食习惯

以猫科动物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捕食山羊、岩羊、斑羚、鹿,兼食黄鼠、野兔等小型动物或以旱獭充饥。有时也袭击牦牛群进而咬倒掉队的牛犊。有相对固定居住地点,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黄昏时,岩羊开始离开岩石到草地觅食,雪豹则随岩羊群活动,常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雪豹勇猛异常,善于在山岩上跳跃。它们把身体蜷缩起来隐藏在岩石之间,当猎物路过时,它们突然跃起来袭击。冬天寻不到食物时,它们就跑到低山区偷食人类的家畜和家禽。雪豹性凶猛而机警。嗅觉、听觉较敏锐。行动隐缓而灵巧,善于跳跃;五米左右宽的沟一跃而过。从地上可以纵跃到二、三米高的岩石上。雪豹猎食时,往往采取伏击或偷袭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动的地区或途径附近隐藏,由于它身上的花纹色彩与裸岩块斑相似,野羊很难辨别出来,待羊走近时,它突然跃起,以其矫健灵活的躯体接连跳几下便可扑到猎物。一般先食腹部、内脏,然后再吃肌肉,最后食头。食时像小猫一样蹲着用前爪抓着肉,以臼齿撕裂咬食。   在寒冷贫瘠的山区,雪豹所擢取的食物以北山羊、岩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它也寻猎一些小型种,如兔、旱獭或鼠类,也喜食高山的雪鸡,马鸡和红雉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潜至村舍或牧场附近盗食家畜、家禽。1960年6月22日在内蒙古乌拉山,一只雪豹窜到正在放牧的羊群中,拖走一只羊,后X贴踩铗将它捕获。另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铁杆里克附近捉到的一只雪豹也是因为它伤害了多只家羊。雪豹在非常饥饿时也敢袭击大型家畜,在甘肃曾有一只雪豹偷袭群牛。冬季时,由于食物缺乏,而移至较低的山上活动,活动领域相当大。它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一个地区。有时需要数日才能返回栖息地。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雪豹分布范围

雪豹是中亚高原上的特产,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的中亚各国,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以及我国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的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天山、帕米尔、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乌拉山等等。这些地方大多为没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仅生长着极少的高山垫状植被。

  雪豹除在发情、育仔外,一般都是单独活动。与固定的巢穴。巢穴设在岩石洞中或乱石凹处、石缝里。白天在巢穴中睡眠休息,巢内常发现有雪豹身上脱落下的毛。1955年在四川省宝兴县金梵山上发现的雪豹巢窝面积约有一平方米,地上有15~20mm厚的毛层,由于经常睡卧在地上,毛层已成毡状,巢内很暖。雪豹外出寻找食物,不可能每天都居住在自己的巢穴中。有时,也可以在灌木林。碎石地上发现雪豹临时休息的地方。

也曾在雪豹的巢穴周围看到过许多吃剩下的动物骨头。

配偶期

雪豹的配偶期多在冬末1~3月。此时,它们的食欲不振,经常嘶叫相互寻找,若两只雄兽相遇必有一番恶 斗。雌兽的发情期每次都将持续5~7天,它们每次交配约十余次,每次时间都较短。仅数秒或十余秒。交配姿态与虎、豹相同。交配时,雄豹发出特有的呜叫声。若没有怀孕,雌兽则过一、二月后再继续发情。配偶期过后,

雌性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域。妊娠期98~103天,一般在4月中旬或6月初产仔,每胎3~5仔,大多在清晨生产。刚出生的幼仔体重300~700g,体质很弱,叫声似小猪。闭着眼睛,到7~9天才睁眼。10天后开始爬。前半个月雌豹

精心护理哺育它的幼崽,很少离开。一个月后幼崽体重可达1~1.5kg,一个半月后幼兽能开始吃一点碎肉。幼兽2个月时体重可达4kg,体长800mm,可以跟随母豹外出活动。1955年夏季在四川宝兴县发现一只雪豹巢中有一只小

雪豹,体重为1.35kg。1960年6月在内蒙古乌拉山的一只雪豹尚带领2只小雪豹。被捕到的母豹乳房里尚有乳液,估计幼兽在过3、4月时就可以跟随母豹参加捕食。3个月的幼兽体重可达6.5kg,体长1000mm左右,乳齿式为:3·

1·2·0/3·1·2·0=24.   雪豹2~3岁性成熟。野外寿命12年左右。   在自然环境中曾见有雪豹患秃毛癣症,还发现有蛀牙。

致危因素

1、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致使其生境缩小,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作为雪豹食物资源的有蹄类数量显著下降。   2、非法偷猎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如1990年,青海省湟中县5位农民用携带的45套铁踩夹,捕猎雪豹14只。70~80年代,青海仅报道偷猎雪豹的数量就达60只。1972~1984年间,青海省天峻县12名矿工,共偷猎雪豹28只。1983年春,青海都兰县少数民族8人,2~5月间偷猎了19只雪豹。

3、动物园从野外的活捕,对种群下降也不可忽视。1968年到1984年,仅西宁市动物园在青海5州11县就收购雪豹73只。仅1982—1984年西宁动物园从天峻县疏勒硫磺前后沟收购到21只雪豹,多数是成体。但是,很少见到在动物园中成功繁殖的统计报道。可以肯定,繁殖的数量远远少于野外捕得的数量。   4、非法贸易业曾经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雪豹骨代替虎骨入药,以及雪豹皮毛本身作为昂贵的裘皮制品,其价格高昂。80年代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外蒙都曾有过销售,现在已基本不见公开出售。

保护措施

    雪豹邮票

濒危物种公约(CITES)将雪豹列为附录I物种,禁止其进入国际贸易。1980年,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将雪豹列为二类保护动物,至1988年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为I级保护对象。近年相继在有雪豹分布的地区建立或筹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东大山保护区(甘肃)、塔什库尔干保护区(新疆)。1992年,中国承办了第七届国际雪豹学术讨论会,对我国保护和科学研究雪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护建议

1、严厉打击偷猎及非法贸易活动。   2、严格限制动物园和其他饲养设施等从野外捕捉雪豹;动物园要进行协调,在有条件的动物园建立自我维持的繁殖种群,确保对动物园的供应。   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羌塘自然保护区作为主要的雪豹保护区要加强有效管理和学报野生种群的监测。

自然保护区

在以下自然保护区内有雪豹生活:   吉德拉尔国家公园,位于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   荷米斯国家公园,在印度拉达克的查谟-克什米尔邦。   红其拉甫国家公园,位于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北阿坎德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藏。   吐鲁番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新疆天山。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青海。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青海。   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位于尼泊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花谷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北安查尔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希-佛克桑多国家公园,位于尼泊尔德尔帕。   多尔帕坦禁猎保护区,位于尼泊尔巴格隆。   安娜普娜保护区,位于尼泊尔西部。   晋美多吉国家公园,位于不丹。   葛凡赛汗国家公园,位于蒙古。   Ubsunur Hollow保护区,位于蒙古和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的领土边界。   迪邦野生动物保护区

,位于印度阿尼尼。   Aksu-Djabagly自然保护区,位于哈萨克斯坦。   sarychat Ertash国家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尔吉斯斯坦。   卡通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俄罗斯。   Kibber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印度。

针谷国家公园,位于印度。   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位于印度。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极危 CR A1cd   依据标准:生境严酷和脆弱、人类的过度干扰和放牧、食物资源下降、存在偷猎

及非法贸易   中国红皮书等级:濒危   中国红皮书等级生效年代:1996   CITES附录:附录I   CITES附录生效年代:1997   国家保护级别生效年代:1989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际濒危动物编辑本段考察和

研究考察和研究

在开展一系列保护行动的同时,一些关于雪豹的考察和研究也在开展。了解这种神秘动物的分布与习性有助于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保护。   “新疆雪豹研究”是中国的一次较为重要的雪豹研究活动,由新疆自然保育基金(简称XCF)于2004年启动,得到了国际雪豹基金会(ISLT)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在2004年的秋冬季节,马鸣率领的考察小组曾两次深入到新疆阿勒泰山、东天山、北塔山以及托木尔峰地区展开雪豹调查,

通过对雪豹的各种痕迹进行分析调查来评估雪豹当前存在的数量及面临的威胁。“新疆雪豹栖息地调查及生存环境野外考察”是“新疆雪豹研究”自2004年开始以来的第四次联合考察。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和英国等的专家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共持续半年多时间。考察内容包括应用红外线自动相机开展野外动物拍摄,记录雪豹昼夜活动规律、个体特征、数量以及对雪豹食物资源的调查及保护宣传工作。   目前,雪豹的考察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一些新的雪豹栖息地被陆续发现,雪豹的影像资料也更为丰富。这使得人类对雪豹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也为雪豹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主要事件有:   雪豹已能成功进行人工繁殖。其通常一胎

会生出两到三只幼仔,但有时甚至能生出七只。   2011年7月,一个“健康得令人惊讶”的雪豹种群在阿富汗东北部与世隔绝的瓦罕走廊被发现,这个发现给当地野生雪豹的生存带来了希望。   2012年6月,中国科学家通过红外线自动相机在海拔约4600米的青海玉树地区首次拍摄到雪豹影像。随着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雪豹这一濒危种群的数量已有缓慢回升的迹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1566.html

更多阅读

正确而帅气的投篮方式科比模版 2k14科比投篮姿势

正确而帅气的投篮方式(科比模版)——简介投篮有很多种方式,但本人觉得科比的投篮是最帅气的,这里介绍科比动作的各个细节,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提高投篮水平,顺便有一个飘逸炸场的投篮动作。正确而帅气的投篮方式(科比模版)——工具/原料篮筐、

昙花:短暂的美丽、瞬间的永恒!

昙花:短暂的美丽、瞬间的永恒!我面前的昙花越开越恣意,也越来越芳香。我用相机拍下这一动人的时刻,这一刻将永远定格在心中。昙花灌木状主茎圆筒形,木质。分枝呈扁平叶状,多具2棱,少具3翅,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刺毛

我的美丽新娘 我的美丽新娘实际结局

我的美丽新娘我的美丽新娘,她个头不是很高,身材匀称苗条,清秀淡雅,美丽可人,一张可爱的笑脸上,两个酒窝格外显眼,总是甜甜的笑容挂在嘴边。一双明亮清澈水汪汪的大眼睛,美丽闪烁,炯炯有神,充满着活力和朝气。一头飘逸的长发乌黑亮泽,光彩照人,

声明:《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雪豹 猫科动物实力排名》为网友憤丗惡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