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凝传》古诗文阅读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特训

李疑传

作者:宋 濂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①之,弗舍。杖踵②疑门,告曰:“我不幸被③疾矣,人莫我舍④。闻君义甚高,能假⑤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⑥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⑦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⑧。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⑨见颜面⑩。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⑾邸,原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⒀?”景淳曰:“君脱⒁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⒂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⒃弗受,反赆⒄以货,遣归。人用⒅是多⒆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妁妁⒇愿(21)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22)义勇(23)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24)。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

[注释]

①殆:同“怠”。②踵:走到。③被:遭受。④人莫我舍:人们不收留我。舍:安置住下。⑤假:借。⑥除:收拾,整理。⑦置:同“执”。⑧亲戚:内外亲属,亲人。⑨少:稍微。⑩颜面:神情,此处指厌烦的神情。⑾逆旅:旅店。⑿原:同“愿”,希望。⒀何以报为:还要回报干什么?⒁脱:假如。⒂籍:记录。⒃却:推辞。⒄赆:赠送的财物、路费。⒅用:因为。⒆多:称赞。⒇姁姁(xǔ xǔ):(书)安乐、温和的样子。(21)愿:老实。(22)古:真挚淳朴。(23)义勇:偏义复词,偏指“义”,道义。(24)见:同“现”,显现。

[简析]

本文记述了李疑乐于助人、救人急难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个一心助人、轻财好义、有古道热肠的君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重利轻义庸俗世风的忧虑,和对世风好转的殷切期待。文章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尤其传神。

[译文]

李疑因为崇尚道义闻名当时,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吗?”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迅速收拾出明亮舒适的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如同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这怎么可以凭借外貌判断人的道德品质呢?《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 轼

元丰六年①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念③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④。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⑤,水中藻荇交横⑥,盖⑦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⑧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①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②户:本指门,这里指居室。

③念:想。

④承天寺:寺名,在今湖北黄冈县南。张怀民,名梦得,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官黄州,初到时寓居承天寺。

⑤积水空明:形容月光如透明的积水。

⑥藻荇交横:水藻、荇菜纵横交错。藻,水藻。荇,荇菜。

⑦盖:承接上文的助词。

⑧闲人:这里指不为功名利禄而困身的人。苏轼与张梦得当时都贬官黄州。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名无实的职务。

一首清冷的月光曲

文章写好不易;文章写得短而好更不容易。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八十余字,字字珠玑,增一字则为赘,减一字则为憾,实在是一篇绝妙的精品。

苏轼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释放后被贬黄州;后又以“元佑党人”一再遭贬,被放逐琼州(今海南岛)。然而他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以凄清寒冷的笔调,寄托了自己寂寞幽楚的情怀。

这篇短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文中记写了在月光皎洁的晚上,作者约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的情景。说是夜游,其实不过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由于作者在黄州的困苦境遇和当时的清冷月色,使本文表现出一种凄楚寂寞,而又急需自我排遣的独特心理感受。在这种情绪支配下,苏轼抒写了一首清冷的月光曲。

这篇短文没写奇景,没绘幽胜,然而却描写了一个玲珑剔透,冰清.玉洁的银辉世界:“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两句高度传神之笔集中写了夜月的透明。前一句写大片月光泻地,清辉透澈,明净无比;后一句写月色穿透竹柏,星星点点,碎银一般,楚楚动人。这种明月如洗,夜光清幽的美丽画面,真使人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文章最后点出月常有,松柏亦常有,而少两个这样赏月的“闲人”。这一句感叹虽表示得含蓄,但作者惆怅与悲凉之情还是掩饰不住的。

这篇短小而精粹的游记小品,历来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几十个字,在叙事、写景和表达心境方面都写得曲折有致,意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练习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文学这个领域,自由对散文的恩惠比任何文体都多。它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写,又可以行云流水最无定式,散的体式先天地拒绝规则。散文的精髓是自由,(志摩,来自丰子恺还是周作人。)假若说散文是天国,这里却不存在一体遵从的(神圣)。

散文可以这样写,可以那样写,也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唯一不要的是大家都这么写。一旦散文创作出现了一种或几种范式,散文的灾难便不可避免。

文体的自由意味着写作的并不自由。正因为散文创作可以各行其是,它也潜伏着不得其门而人的危机。无规则可循的创作好比是海上的冲浪运动,那里的每一个浪头都可能是陷阱,也都可能是机会。散文的品味有雅俗,境界有高低,意韵有深浅,却没有告知你如何登堂人室。散文臻于佳境有赖于独特的风格和成熟的技巧,但这并非散文所独然。对散文而言,决定胜负的还有比这更具(实质的因素)。

这是一种面对自身的文体,它的近于纯粹个人化的性质,使它比任何文体都更重视诚实而摈弃虚假。散文的第一主人公是作家自己,第一读者也是作家自己,它往往是作家心灵的私语和倾诉,因此它厌恶并弃绝矫情——人不能对自己都不真实。

散文总是从我说起,它感兴趣的是与我有关的事件、经历、情绪的感觉。但这不是说散文与世隔绝,它和世界的联系有它的特殊通道。好的散女必然融进了作家独有的人生感悟和思索,它抒写一己的欢愉和悲哀并非有意地而是自然而然地感动他人。在文学诸文体中唯有散文(也许还有诗)被允许通过这个个人心灵的“窄径”到达社会。这样,作家的品格、情操、文化积蕴,甚至是个人的性格魅力,便成为重要的因素,决定着文体运作的成败。

1、以下属于文中“神圣”一词特定的含义的一项是

A.品格境界

B.风格范式

C.主宰、上帝 D.崇高地位

2、对文中第1自然段加括号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等散文大家给散文写作规范了几种模式。

B.朱自清等散文大家的作品虽然都各具风格,但其风格也应有变化,不能形成规范。

C.朱自清等散文大家的作品风格独特,技巧高超,使后来者难以超越,只能遵从。

D.散文创作一旦出现了一种或几种范式,散文的灾难便不可避免。

3、对文中所说的“实质的因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诚实而摈弃虚假。

B.它往往是作家心灵的私语和倾诉,因此它厌恶并弃绝矫情。

C.作家独有的人生感悟和思索。

D,作家的品格、情操、文化积蕴,甚至是个人的性格魅力。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体式先天地拒绝一种或几种范式。

B.散文写作的成败全在于散文家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成熟的技巧。

C.散文创作没有现成的入门方法。

D.好的散文能以个人独有的人生感悟和思索感动他人。

(二)

随便找个自己的座位

天底下,你活着,总会有你一个位置。无论这个位置是大是小,是重要还是平凡,(你总有一个位置)①。(甲)

你失去社会的位置,失去职业的位置,或是失去爱情的位置,但最终还会剩下——一个大自然赋予你的位置。

只是当你最终离开人世,属于你的位置才消失。(乙)

在人的一生中,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终生奋斗的目标,甚至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刚从原始的动物状态进化出来,位置的问题,也就毫不留情地摆在生存的空间之上。

某种位置代表着权力,也是利益上及精神上的满足。

在位置的争夺中,演出了多少或残酷或惊险或诡异或奇丽或悲壮或忧伤或英武或卑琐的故事,所有的历史也为此而形成,所有的艺术为此而丰满,人类故而光怪陆离,不可理解而又能演绎得头头是道。

而另一种争夺则如水下的暗涌,表面亦如晴朗的天空,一汪平静的湖,那是精神领域中的角逐。一部书的诞生,一项科技的孕育,一种表演技巧的攀登,都在不断地变换着人与人的位置。

还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位置。也许,它属于天然的成分更多一些,但也不尽然,往往也充满了戏剧性的痛苦和残忍。

总之,争夺充满了人生各个层面,大至总统、议员,小至一个科长的位置,也莫不有幕内幕外的故事,东西方皆如是。

中国人对位置看得更重,更偏狭,甚至座位座次都斤斤计较。《水浒传》里的卢俊义未上梁山之前,第二把交椅只能空着;中国人吃饭,座席也分主次,马虎不得。这种观念,渗透至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毛孔。

位置的问题,使我们本来就不轻松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累度。

作为一个人,我们存在了,就有存在的权力,也就有占一个位置的权力。但是,我总在思索,怎么才能更轻松更和谐地生活。(丙)

其实,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支点,找到内心平衡的支点。这就是说,重视自己,发展自己,但不去争夺什么位置。只要你自己感到舒畅,什么位置都是可爱的。你上班八小时有自己的位置,八小时外你有一个更宽阔、更随意的位置。这不是号召退归山林,与世无争,而是真正认识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向。当我们的自身价值发挥出来时,(我们总会有一个位置②),尽管我们并非渴求什么。我们会活得很充实、很轻松。(我决定这样去生活)。(丁)

漫长的人生岁月使我愈来愈懂得,重要的是减轻身上的负载,包括心灵上的负载。

悄悄地让出多余的位置,

为心灵轻松而宁愿远离。

这是两年前写的一首诗的其中两行。这种心态帮助我逐步走向真正的人生,悄悄走进人生的露天剧场,虽然为时晚了一些。

环顾诺大的中心舞台,随意穿过圆形看台,在剩下的空位中,我只是随意为自己找一个座位……如果没有空座,那我就在后排和过道中站着……

1、“当然,这么去理解是非常消极的。”一句是从文中抽出的,应还原至(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位置的争夺充满了人生的各个层面,这三个方面是(每个方面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水浒传》以及中国人吃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我决定这样去生活”是作者在思索后作出的抉择,作者打算这样去生活?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30字)

5.最后一段的深刻寓意是什么?请用简洁语言表述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原意的是(不止一项)( )

A如果没有位置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会很轻松。

B文中①②处句子中“位置”的内涵是不同的。

C在人的一生中,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一般人终生奋斗的目标。

D生活中重要的是减轻身上的负载,包括心灵上的负载。

E文中的“随便”“随意”等词隐约透露出作者生活态度的消极的一面。

(江苏 唐惠忠)

(三)

一、阅读《岁暮到家》诗,完成下列各题: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二句通过_________方法抒发了自己在外飘泊,未能尽到承欢膝下,尽到照顾和安慰母亲的责任,十分惭愧的心情。

2.这道诗在风格上清新自然,运用________表现手法,语言明快,不饰雕琢。

3.诗中“家信”的寄发者是__________。

4.这道诗明显受到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游子吟》诗的影响,完成下面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甲.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乙.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甲诗“寒雨连江夜人吴”进行了环境描写,渲染了________气氛。

2.甲诗“平明送客楚山孤”句中________词(字)表现力最好,试做简要分析

3.分析这两首诗写景抒情上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甲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乙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天山雪后海风寒”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___________,描写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笛遍吹《行路难》”句中__________词最富吸表现力,请简略分析其作用____________。

3.分析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

试分析这首诗写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严光宇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緟,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日:“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以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日:“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于北军

舍:住宿

B乃张目(熟)视 熟:仔细

C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屈:屈服

《李凝传》古诗文阅读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特训
D何至相(迫)乎 迫:逼迫

2.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B阿谀顺旨(要领)绝

C帝(从容)问光曰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①遣使聘(之)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B①是(以)不获 ②(以)是人多以书借余

C①(乃)张目熟视曰 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D①(乃)耕于富春山 ②权起更衣,肃追(于)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光狂傲不羁、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

①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②(帝)备安车玄緟,遣使聘之③车驾幸其馆,光卧不起④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⑤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⑥除为谏议大夫,不屈。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武称帝后,曾和刘秀是同学的严光不仅不去攀附,反而改名换姓,隐而不见。后虽然勉强来到京师,仍然是狂傲如故。

B侯霸是严光的旧交,想邀请他来家中叙谈,严光不去,请使者捎信给侯霸:一味阿谀奉承皇帝的旨意,就会走上绝路。

C对光武亲自来访,严光“卧不起”“眠不应”“并且以足加帝腹上”,因不喜欢光武帝逼迫太紧,才下决心隐居,表现出对皇帝权势的藐视。

D严光淡泊名利,始终不肯接受光武帝的封官,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后人把他曾经垂钓过的地方叫作严陵濑。

6.翻译下列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竟不能下汝邪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为谏议大夫,不屈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B 2.D 3.D 4.B(决定胜负的还有比这更具实质性的因素)

(二)

1.B 2.权力位置的争夺;精神领域的角逐;情感位置的争夺。3.中国人对位置看得更重,便偏狭。4.重视自己,认识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向,发挥自身的价值,而不执意于追求位置。5.在人生之旅中,要减轻身上的负载,重视、发展自己,不要刻意去争夺什么位置,这样容易活得轻松而充实。6.AD(A项与文章第12段的意思不一致)

(三)

一、1.直抒胸臆2.白描3.诗人寄给母亲。4.唐朝、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1.离别的凄寒黯淡气氛

2.孤,清晨送友人登舟离别,遥望隔江去路,但见楚山孤峙,行者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3.都是先铺垫写景,情随景显,最后直接议论抒情。或即景抒情,情蕴其中。

三、1.描写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雪后的天山一片雪白,高高低低,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景物雄阔苍凉。

有力烘托了行军的艰苦环境。

2.“遍”字是“都”、“普遍”的意思,表现范围之广,思乡之情深,或写出了征人皆有的无尽的哀怨与愁思。

3.甲先铺垫写景,情随景显,最后直接议论抒情。

乙寓情于景。

四、1.远近相移(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2.动静相成。

(四)

1.C(委屈、屈驾)2.C(在此文中,A“语言”指叙话;B“要领”指就会遭到;D“特征”指特意召见)3.A(两个“之”都是代词,前代“他”(严光),后代“我”,第一人称;B中“以”介词,“因为”、“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C中“乃”副词,才;D中“于”介词,在。)4.B(②④两句写皇上聘光的做法,⑤句写皇上与严光同床共卧。)5.C(严光在光武帝即位后就隐居不仕,“表现出对皇帝权势的藐视”错误,应为表现了严光狂傲不羁、淡泊名利的性格。)6.①我终究不能让你屈就我吗?②(严光)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但他不肯答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175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 劳伦斯斯特恩

原文地址: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作者:张朴之- 一意寻求主题的读者在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的这部著名奇书《项狄传》之后,一定会摸不着头脑:作者洋洋洒洒究竟想表达什么?似乎不是给项狄立传,因为作品直到结束,项狄还是个婴儿嘛。书

聊聊济公和《济公传》各版本 济公传之活佛登基

八十年代游本昌先生的一部《济公》红遍大江南北,至今是许多人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大学时代是在杭州度过的,济公修道的灵隐和净慈寺都曾经去过多次,与这位高僧,算得上有缘。这两天闲暇时听了郭德纲的《济公传》,开心之余,随便聊几句。济

声明:《《李凝传》古诗文阅读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特训》为网友撩亇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