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二中的精神塔楼 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

杭二中的精神塔楼

3月26日上午,我们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班学员一行52人到江浙考察学习的第一站是江南四大名校之一的杭州第二中学,首先是叶翠微校长的介绍学校情况和作题为《名校的三个思考》的讲座。叶校长在报告中曾十多次提到“精神”这个词,短短半天时间的考察,也真真切切地让我对“杭二中精神”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一、体育运动

叶校长介绍说,杭二中将体育放在最高位置,配备充足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课时补贴最高,打造杭二中的体育文化,采取多种形式让师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简单的表述就足以看出叶校长首倡体育健身的办学理念,在杭二中的体育俱乐部也写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标语。由于我们去的那天上午刚好烟雨迷蒙,学生虽然不能到操场上运动,但课间操却通过学校的闭路电视播放室内广播体操,第二节课一下课,学生马上会打开教室里的大屏幕,然后音乐想起,学生便很自然、整齐、集体的开始做操。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在好天气时运动场上学生那生龙活虎的场面……据了解,杭二中有十几个体育俱乐部,每一个体育俱乐部都极具人气,每到下午运动时间,几百名学生兴致勃勃地奔向各自“效力”的俱乐部,开始他们为时差不多整个下午的体育锻炼或其他活动。

叶校长还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间学校是由五个足球场围着一幢教学楼这样构成的,足可见其对体育运动重视。的确,体育是生命之本。一个没有健康体魄的人,一切都是空的!

二、传承坚守

杭二中早已是江南乃至全国的品牌学校,可谓深厚与伟大。说她深厚,因为她已有了110多年的历史;说他伟大,因为她和竺可祯、苏步青、冯仲云、郁达夫、艾青等大家有着很深的渊源。校名是苏步青先生题写的,面向校园的大理石碑上镌刻着对杭二中人有着深远影响的竺可祯的三句话:立志、努力、为公。这三句话是既是杭二中的校训,又是师生的行为准则,更是杭二中的教学指导思想。杭二中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演绎着梦幻般的发展历程。且不说这厚重的历史积淀,单就如今杭二中为“满足功利”需要的高考重点升学率超过94%及其被剑桥、清华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国名校保送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的这些数据,他们早就可以“歌功颂德”,甚至像某些学校那样热炒一番,吸引周边生源以打造所谓教育经济链,吸引外地教育工作者参观来收取高额门票以创造教育经济效益了。但叶校长引领下的杭二中并没有沉睡在功德簿上忘乎所以,没有在经济大潮中迷失自我,反而对那些以成绩标榜自我的“功利学校”嗤之以鼻,始终不争名、不走神、不浮躁,传承精神、坚守良知、甘于恬静,致力建立一所让学生回归健康和快乐、使教师保持纯净与从容的“本色学校”。高屋建瓴的领导风范,使杭二中的校风更纯,教风更正,学风更拼,学校的品格更雅致磅礴,前进之路越来越平坦和广阔。杭二中是在恬静中发展的,校史纪念碑上的话“从淳佑桥的蕙兰、湄江百鸟的骊歌,到之江碧空的塔影,我校光荣历程的的每一个篇章,都跳动着为振兴中华而发愤的赤子之心……”正是其传承与坚守的写照。

三、自由包容

叶翠微校长的治校理念可以归结为三句话:给学生以人性,还教师以自由,塑学校以品格。

叶校长推崇“人性教育”,其内涵为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做人,让学生成人。他说:“一个高中学生在学校纵然犯了弥天大错,上帝也会原谅的”,因此,他给学生有适度的自由以保持精神的高贵——倡导学生充分而自由地去写诗、唱歌;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场”,将体育元素、音乐元素、信息元素注入校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卓越的潜质;让学生在学校那个可以俯瞰校园的“精神塔楼”随意涂鸦,甚至骂某某教师……我走进教室与错峰吃饭的住校学生交流,从言语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高中学生本该有的青春活力;我询问如何上“精神塔楼”,学生热情大方地给我们指路;我看了“精神塔楼”上学生涂鸦,稚嫩的精神释放让人觉得保护孩子的天性弥足珍贵。我相信如叶校长说的那样“学生的这种适度自由,在他们进入大学经过四年乃至以后的发展,一定会使他们出类拔萃。”

叶校长力导教师应该生活得优雅从容,对教师的管理,从不苛刻和死板,从不希望教师被管得战战兢兢。他说:“当一个老师带着紧张的情绪走进课堂,他还能有愉悦、平和的情感吗?”因此,他让教师有足够的休闲时间——课堂上的他们,更加自信从容,更加神采飞扬,只有这样,学校才有足够的魅力,教师们才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年轻的李莳春老师上小说鉴赏课《在桥边》时实实在在地彰显了自主发挥,注重思辨的特点,她没有把课堂当作一个死板的程序去演绎,也没把课堂当作未知的容器去灌输,更没把有陌生老师听课的课堂当作舞台去作秀,引导学生由文本解读到生活感悟、从主旨探究到思想深化,一切的自然迸发均是教师淡定从容的诠释。我更相信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教师一定也是出类拔萃的!

叶校长认为“学校”二字不只是一个概念,她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和风采。鉴于此,叶校长在“思想解放、行为规范”的办学思路下,讲宽松、宽容、宽厚,讲开明、开放、开化,讲人性、理性、灵性,以此推动学校的现代转型,给学校塑以精神品格。

四、人文关怀

杭二中校园内小桥、水池交错,树木成荫,非常养眼。从体育馆到游泳馆,从办公楼到教学楼,从音乐厅到实验室,从食堂到宿舍,从教学区到运动区……我转了个遍,初春时节那些令人心喜的绿,在明净的教室外、在校园的小路旁、在广阔的操场边、在宿舍的窗台旁、甚至在卫生间的洗手台……无处不在。置身其中,你感受不到浮躁与喧嚣,有的只是宁静中的潜修与蓄积;你体会不到功名与诱惑,有的只是浓烈的人文理念与关怀。最让我鲜活地感受到这种人文关怀的有两处:一是“教师餐厅”,自助餐摆设,温馨而洁净,教师每个月可以享受一天学校提供的免费饭菜,当我们和杭二中的老师一起共进午餐时,大家都是静静的,在这里吃完饭还可以看书、备课……二是停车场旁边那如吧座一样的长廊,我想象着冬季在那里晒着暖阳,喝杯热茶,看一份报纸是多么的惬意……

难怪叶校长说“十多年来,我杭二中的学生没多一个,也没少一个!十多年来,我杭二中的教师都不愿意离开!”

杭二中在“满足功利”与“理念实施”的矛盾困惑中找到了平衡点,她的精神远不止这些,我读到的就足以让我觉得她是一座屹立于当下教育领域的丰碑,就像那座高高矗立在校园的“精神塔楼”!

真诚希望有机会再去杭二中!


【附:杭州二中简介——杭州二中历史悠久,前身为私立蕙兰中学(1899年创办)和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40年创办),1951年8月,两校在“蕙兰”合并,改称杭州第二中学,1953年,列为杭州市重点中学,1963年,成为浙江省教育厅直属实验中学,1978年,被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首批办好的浙江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经省教委考核评估,被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目前,杭州第二中学跨江发展,已成为拥有两个校区和三间附属学校的教育集团。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优秀的育人传统,从“蕙兰”的校训“诚、勤、爱”,到竺可桢的训词“立志、努力、为公”,杭二中从精神层面上认准了追求的方向:“高”(高目标,高境界)、“正”(树正气、走正道)、“实”(说实话、做实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261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杭二中的精神塔楼 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为网友屌丝肿木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