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拜占庭式建筑和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4、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古代教堂建筑除长方形会堂外,还出现过为数不多的中心式教堂。这种形式的教堂以垂直轴代替长方形会堂的水平轴,其平面呈圆、八角或希腊式十字架形,重心在建筑物中央,祭坛暴露在会众中间。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数百年中,中、西欧文化发展缓慢,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保存下来的甚少。

典型实例:威尼斯圣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

圣马可教堂原是作为基督教传说中的圣徒马可的墓葬教堂的。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奉为护城神,其坐骑是狮子,当威尼斯摆脱拜占庭的控制,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后,元老院决定圣马可为城市的新守护神,以代替狄奥多尔,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狮子抱着福音书。

圣马可教堂为纪念耶酥十二圣徒和收藏战利品而建,始建于829年公元9世纪,其后遭遇大火,重建于1043~1071年,以后时有增修成现今的规模。今天,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它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教堂建筑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它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它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

从外观上,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顶部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与花形图案。

  中间大门的穹顶阳台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下,三角楣内的展翅雄狮正是圣马可的象征。入口处的上部有4座青铜马像(复制品),真品现在收藏在教堂内,这是公元前四世纪的青铜驷马,威尼斯人在1204年掠夺自君士坦丁堡。

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是陆续完成于十七世纪,在入口的拱门半月楣上方则是五幅描述圣马可事绩的马赛克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丁堡偷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神话礼赞”、“圣马可进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设计师主题,金碧辉煌非常的耀眼。最受注目的是描述威尼斯商人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偷运圣人遗体故事的马赛克。教堂的中央大拱门装饰着繁复的浮雕,描绘一年之中不同月份之各种行业。

教堂内厅平面是希腊十字架形,主要呈巴西里卡式(即长矩形)。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嵌画作,其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

教堂的精华是位于教堂内殿中间最后的黄金祭坛,祭坛之下是圣徒马可的坟墓。祭坛后方置有高1. 4米、宽3. 48米的金色围屏(Palad'Oro),屏面上有80多幅描绘耶稣、圣母、门徒马可行事的瓷片,在这个画面上共有2500多颗钻石、红绿宝石、珍珠、黄玉、祖母绿和紫水晶等珠宝来装饰;中央的圆顶是一幅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优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纪所完成的。这座伟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

在圣坛的上一层,有一道石砌的栏杆,上面是一排使徒的圆雕像。下层即是教堂的主祭坛,装饰极其华丽。一只镶有金银宝石的重十字架垂饰,从殿内正中央的圆顶上吊挂下来,给人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位于教堂右侧的珍宝馆收藏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品。从1075年起,所有从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须缴交一件珍贵的礼物,用来装饰这间“圣马可之家”。馆内还陈列有1204年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战利品。

 

圣马可教堂自建造以后,在威尼斯城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礼拜场所,人们瞻仰它的内部装修,欣赏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这座教堂的身价已不同于一般,它保存着的历史文物,具有博物馆的性质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2862.html

更多阅读

巴洛克建筑和巴洛克音乐 德国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和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是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艺术中居统治地位的风格和流派。“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英语为baroque),原义是不规则的、有缺陷的珍珠。后作为术语进入艺

40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不同的地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为适应表演、竞赛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编制了《40式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期间,国家体委为方便各流派综合锻炼、同场竞技,又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其他流派太极拳一些特点和练法,编制了《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哥特式建筑和文化 哥特式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百科名片哥德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

拜占庭式建筑和文化 广州拜占庭式建筑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史呈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

声明:《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拜占庭式建筑和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为网友藍色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