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之六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行(之六)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是由中宣部、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的外形就像依山而建的一片上下三层的窑洞,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陈列共分“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延安时期的党报与报人、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陈列大量运用场景复原、影像合成等展示,并配合以声、光、电等现代化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业绩,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的生动课堂。

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延安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老一辈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党中央领导下,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战斗号令、抗日前线的胜利捷报等喜讯就是通过清凉山的红色电波和一张张报纸,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传向大洋彼岸的。

我父亲缪海稜自1939年起就开始在新华社工作,曾任新华社通讯科科长,延安《解放日报》特派记者、采访通讯部副主任,新华社第二野战军总分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社长、新华社东北总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部主任、新华社副社长兼新闻研究部主任。直到1996年去世,58年的时间,始终战斗在新闻战线,基本没有离开过新华社,堪称老新闻工作者、老新华社了,他把毕生都献给了党和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延安清凉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当年父亲发表了大量反映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战斗生活的新闻、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我对延安清凉山自然多了一份感情,对延安新闻纪念馆自然多了一份关注。我这次的延安行,就是要追寻父辈的足迹,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自然也成了我此行的重点之一。


延安新闻纪念馆外观

张闻天(左)1936年5月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负责人,博古(右)1942年3月任中央党报委员会负责人

廖承志(左)1937年4月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徐冰(右)1937年11月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

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组织机构

下图从左至右: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红中社负责人王观澜(左)、杨尚昆(右)

红中社负责人任质斌、向仲华、李一氓




延安行(之六)----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
新华社组织机构(1939年6月)

我父亲缪海稜(右一)和刘祖春(右二)、蓝钰(右三)、田方(右四)、张潮(右五)在清凉山窑洞前的合影。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就看到过这张照片,当我再次驻足在这张照片前,不由凝视良久,感慨万端。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总分社一览表

新华社副社长陈克寒与中原总分社部分记者合影。

前排左起:谢冰岩、陈克寒、熊复;后排左起:李普、张铁夫、华青禾、陈笑雨、莫循。




新华社华东野战分社部分记者合影。左起:康矛召、沈定一、戴邦、邓岗、丁九、庄重、季音。

毛泽东对新华社1940年工作总结的批示


战地摄影记者为毛泽东拍照



当年廖承志等照片和新中华报的照片

建国初期新闻总署和新华社的大门

解放日报第一任社长博古(左)、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右)


解放日报社组织机构(1942年3月)


解放日报社组织机构(1946年5月)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


解放日报1947年3月27日终刊


清凉山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


当年的印刷机

新华书店也诞生在清凉山

中央印刷厂也设在清凉山

林伯渠(左下)时任中华苏维埃西北财政部长;

贺子珍(右下)时任财政印刷厂(亦称印钞所)厂长。


清凉山也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摇篮


新华广播电台的转移

当年的窑洞


在窑洞中发报


在窑洞中广播

附录:

延安新闻出版纪念馆诞生记

特约撰稿人银笙

  我走过延安清凉山,望着巍峨的新闻纪念馆,心中常涌起一阵又

一阵波澜。

  豆油灯下双双熬红的眼睛,北京城里满怀深情的回忆,千里迢迢

寻根探源的老记,还有我们这些与清凉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后来者

……

  清凉山,党报的发祥地,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山!

  时光太匆忙了,不觉又走过25年。然而,时光也最有记忆,常常

拽我与那些前辈交谈。越谈,越觉得肩头的担子沉重:继承、传递、

弘扬……作为延安的新闻工作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我们决定重

新修订25年前编辑的《万众瞩目清凉山》时,淡远的往事又历历在目。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日渐强劲时,延安地委为发展延安经济,

在北京召开了汇报会,期望争取投资项目。可惜,我因外出未能参加。

回延后,看到各单位都磨拳擦掌,自己也有些着急。没几天,地委书

记郝延寿找我谈话,介绍了汇报会的盛况,并说地委要求每个部门和

单位都要有新项目,作为延安地委的喉舌——延安报社也应落实。根

据郝书记的指示,编委会认真进行研究。《延安报》是从清凉山走出

来的,是清凉山这棵大树上抽出的一根小枝。追根溯源,《边区群众

报》是她的母亲。恢复清凉山旧址,建设新闻出版纪念馆我们责无旁

贷。同时也把建设报社胶印流水线作为附带项目,争取得到北京方面

的支持。11月底,我带队赴京,同去的有苏若望、冯金川、李淑梅、

赵卫东、张彦平、高登雄等。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我们一伙风

尘仆仆,兵分两路,一路跑国家经委,一路跑中宣部。

  报社胶印生产线的项目没费多少事。国家经委副主任李瑞山是延

长人,与李淑梅是同村,他又在陕西当过省委书记,对家乡有很深的

感情。我和李淑梅向他汇报后,他很快召集会议研究,并上报国务院,

几经周折,很快确定由财政贴息拨付120万元贷款,这一项目完成后,

延安报社成为陕西省首家告别铅与火的地市报社。

  可是清凉山新闻纪念馆项目开始极不顺利,有关部门对此事很冷

淡。我们几乎绝望了,一帮人窝在人民日报社招待所,真是坐卧不安。

我突然想到李延风。她原是我报记者,后调到中宣部工作,找找她,

说不定有一线希望。风风火火的李延风一接电话,非常热情,极力支

持,并答应给陆定一同志通报情况。

  可是,陆定一同志有病住院,一时定不下来。当时真有些灰心了,

有人开玩笑说,咱们不多领一分钱,还得自掏腰包,整天像个叫花子,

到底图得啥!能就此收兵吗?不行!我们肩负着延安人民和报社职工

的期望,临走时,地委书记郝延寿的“一定要为延安争取一个项目,

为延安办一件事”的深情嘱托,不时响在耳边。社会上虽流传着没有

关系办不成事的说法,但我觉得,延安就是一个大名片、大关系。从

此,我们就专门找那些喝过延河水的,中宣部、全国记协、新华社、

广播电视部、《人民日报》……

  那天,我们到中宣部新闻局,接待我们的是李野同志。这是一位

女同志,又是退居二线的,我们觉得没多大把握。谁知,李野是个老

新闻,听说要办清凉山新闻纪念馆,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并说这事由

她亲自请示主持工作的副部长郁文,让我们过几天再去。按约定时间

到中宣部时,李野已办好批件,给我们一份复印件,说原件已转全国

记协。原来,李延风到医院找了陆定一同志,他指示郁文落实这件事。

郁文也是老清凉山,他批示说这是一件好事,要求由全国记协常务副

主席王揖牵头,召开新闻界老同志研究。这一下事情有着落了,大家

心花怒放。随后,我们又找王揖同志,由他出面向陆定一、吴冷西同

志正式汇报,最后决定12月25日召开一次汇报会。这天,会议很隆重,

也很热闹。中国新闻界的名流、当年在清凉山工作过的人来了不少,

郁文、丁玲、马海德、林默涵、温济泽、王揖、李平、丁济沧、缪海

棱、金照、舒群、廖盖隆、张沛、杨家祥、李千峰、杨兆麟、阮若琳、

陈明、王晨、丁翔起等都来了。当我汇报了恢复旧址和建设纪念馆的

初步构想后,大家兴致勃勃,各抒己见,一致认为清凉山是中国党的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建设纪念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

老一代清凉山人的愿望。延安报社提出这个构想,是对中国新闻事业

的贡献,并要求首都几家新闻单位提供资金。

  事情初步决定后就剩下落实资金了。我们先去广播电视部找副部

长金照同志。这位和善的老人说,这事应该办,只是清凉山主要是新

华社,新华社带个头,他们出多少钱,广播电视部也出多少钱。我们

一行又去新华社找主持工作的副社长郭超人同志。他原在陕西分社工

作,是我的新闻老师和朋友。可老郭出国不在。等了几天,终于见到

他了。他很慷慨,一口答应新华社给30万元,随后,广电部拨款30万

元,国家出版局由副局长王子野同志作工作,给了20万元。1985年元

旦,我们是在北京度过的。元旦之夜,虽然远离亲人和故土,但事情

有了眉目,大家心里异常高兴。那天晚上,我们几个人买了几瓶罐头

和两瓶酒,拉了一把椅子当餐桌,举杯欢庆新年。新年新收获,又有

新起步,对饮许久,连平日不喝酒的苏若望也灌下去一瓶葡萄酒,竟

然醉了。

  新年过后,又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小组会,确定了初步方案,恢复

《解放日报》编辑部旧址,展馆的展出内容由北京各单位提供,延安

报社负责土建。回来后,正式立项,审批土地,设计图纸,编委会确

定苏若望负责筹建工作,张彦平等负责施工。

  在此期间,我们受领导小组委托,决定编辑清凉山的回忆录——

—《万众瞩目清凉山》。消息传出,许多老同志奔走相告,纷纷挥毫,

不顾炎夏酷暑,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篇章,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清凉山如

火如荼的生活。这本书由苏若望担任主编,张彦平为责任编辑,很快,

一本48万字的回忆录编好了,看着那滚烫的文字,我在书前面写了《祝

贺与感谢》贺词,为了保留那一份激情,请允许我将不长的文章抄录

于下:

  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了。与此同时,《万众

瞩目清凉山》也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

延安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可喜可贺!

  清凉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

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

印刷厂和边区群众报社、西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当年,他们在

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直接领导下,传播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

大贡献,为发展党的无产阶级新闻出版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

也为新一代新闻出版工作者培育了优良的工作作风,也可称“清凉山

作风”。这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新闻出版界的传家宝。因此,恢复清

凉山革命旧址,宣传清凉山的精神和征集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工作的文

史资料,既是对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进行新

闻出版工作改革的需要。

  从1970年起,延安地委曾两次派员到北京汇报恢复清凉山旧址的

有关事宜,都因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未能如愿。1984年12月,

我社受地委委托,第三次上京汇报,受到中宣部的重视和支持。郁文

同志为此作了重要批示,陆定一同志题写了纪念馆的馆名,并很快成

立了以王揖同志为组长、王子野同志为副组长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

革命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许多新闻出版单位,闻风而动,解囊相助,

给予热情支援。新华社、广播电视部各赞助30万元,国家出版局赞助

20万元;人民日报社、北京外文印刷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

播学院、四川万县日报社,以及全国其它新闻出版单位,也都给予了

大力支援。值此开馆之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清凉山上,革命的老一辈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艰苦的斗争生

活磨练出一代坚强的新闻出版战士,他们现在都成为这条战线上的中

坚。为了使前辈们开创的业绩发扬光大,使清凉山作风代代相传,我们

受领导小组委托,确定编辑清凉山的回忆录——《万众瞩目清凉山》

。消息传出,许多老同志奔走相告,纷纷挥毫,不顾炎夏酷暑,写下

了感人肺腑的篇章,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清凉山如火如荼的生活。我们

相信,她将成为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激励人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开拓

向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施工过程中王揖、丁济沧、李平同志还专程来延检查。不幸的

是,就在开馆前夕,王揖同志患病逝世,他亲手参与创办的纪念馆虽

然屹立在清凉山上,可他未亲眼看到。老作家丁玲、新华社副社长杨

家祥也已谢世,但他们生前的愿望已经实现。

  1986年10月24日是清凉山新闻纪念馆揭幕的日子。当年在清凉山

工作过的赵毅敏、高扬文、马庆雄、缪海棱、王志野、温济泽、王益、

李平、丁济沧、张映吾、涂国林、陈适五、陈坦、莫艾、臧剑秋、向

叔保等几十位老同志在中国记协的赵义军女士陪同下来了,重回故地,

一个个心潮汹涌。陕西省和延安地区高度重视,时任省委副书记牟玲

生和省委宣传部领导专程赶来欢迎。延安地委书记白恩培主持了开馆

典礼,中顾委委员赵毅敏代表老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清凉山

的事业已成历史的一页,但清凉山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愿清凉山的

革命传统发扬光大,党的新闻出版事业兴旺发达。”时任陕西省委副

书记牟玲生热烈祝贺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专业纪念馆落成开馆,表示

要使它成为学习和宣传革命传统的阵地,使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工作者

的精神代代相传。《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延安报》等报刊

突出报道了这一盛况,我报记者杨捷以《正是落英缤纷时》记述了老

新闻出版工作者重返延安的侧记。事后,张彦平又撰写了《延安中央

印刷厂编年纪事》,得到老同志和同行们的称赞。

  1988年,在纪念延安电影团成立50周年时,吴印咸、徐肖冰、吴

本立、侯波等一批摄影大家来到延安。他们向我提出,电影团是中国

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也是延安新闻出版系统的一个分支,应在馆

里有所展示。经请示中宣部,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在馆内又增加了电

影团的内容。

  由于山体滑坡,导致纪念馆展室裂缝无法接待游客。中宣部十分

重视,拨专款在山下重新修建了窑洞式的三层展馆。2004年4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亲自为该馆揭牌,

9月30日建成,并更名为延安新闻纪念馆。

  岁月匆匆。转眼又过了25年。曾经回忆清凉山生活的一代新闻人

不少已经作古,以至今天重新修订时无法再进行联系,原有的作者小

照只能省去,有些作者简介一时收集不全,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有

幸的是,除保留原书中的所有文章外,又增加了一些篇章,有陕西人

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延安记者》和《陕西日报》出版的《延安时期

新闻出版工作者回忆录》中的一些内容,也有少量新写的文章,但未

及与作者一一联系,敬请谅解。聊以自慰的是,毕竟为新闻界和社会

留下当年的一些踪迹,也为延安精神研究和新闻学研究以及学习前辈

的革命精神和职业品格提供了真实的资料。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算我们这些新闻界的普通一兵为她献上的一份小礼。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清凉山精神永存!

  2011年岁首于西安枫林绿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166.html

更多阅读

股市实战经验漫谈之六:盯盘是散户的死穴

股市实战经验漫谈之六盯盘是散户的死穴笔者有个朋友在一家私募基金做操盘手,响亮的名号和优越的待遇让人艳羡。但是前两天碰面的时候他却向我诉苦了,他说他的工作单调乏味而且又昧良心。我笑说,昧点良心是有点,但操纵股票那多威风啊!怎么

福州三坊七巷之林则徐纪念馆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之林则徐纪念馆  在三坊七巷东奔西跑,我们终于走近了林则徐纪念馆,怀着对先贤的无比景仰。三坊七巷内,与林则徐有关的主要古建筑有六座:林则徐故居、林则徐祠堂、林则徐母亲家、林则徐儿子林聪彝故居、林则徐女婿沈葆桢

瞎子摸象之六十日柱(二 瞎子摸象之六十日柱

瞎子摸象之六十日柱(2010-04-29 19:05:19) 转载▼标签: 杂谈命理干支特性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分类: 学习与思考最近事多,还有好些既定任务没完成,博客好久没更新了,有人在催。再说节日到了,总得拿点东西

新加坡自由行之排屋小区 新加坡民丹岛自由行

新加坡自由行之排屋小区在新加坡10多天,就吃住在学生于丽群的家中。她的家座落在一个英文叫SHAUGHNFSSY的小区(见下图)。新加坡明明是一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现在来旅游的中国人又占绝大多数,却偏偏将英语英文放在绝对的首位,马路上

令人困绕的黑人问题――南非游之六 南非黑人多还是白人多

令人困绕的黑人问题(南非游之六)到了南非,黑人问题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飞机抵达南非的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一进入海关大厅,立刻满目皆“黑”,所有的工作人员,从验证职员到清洁工人,全都是黑人。在南非的日子里,酒店、商场、餐厅等

声明:《延安行之六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为网友逢亻低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