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循行图及对应病症 足少阳胆经穴位视频

足少阳胆经 子时 23-1时

(勿熬夜)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端;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





点击全屏观看

足少阳胆经循行语音解说



本经一侧44穴(左右两侧共88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热性病、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胆主决断,帮人决断谋虑,使人心情舒畅。

本经穴位: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足窍阴(井)。

[交会穴] 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足少阳胆经穴位(44穴)

(1) 瞳子髎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在鱼尾纹旁边。

[主治]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

[配伍]配合谷、临泣、睛明治目生内障;配少泽治妇人乳肿;配养老、肝俞、光明、太冲、治疗视物昏花。

[刺灸法]向后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2) 听会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喎斜,面痛,头痛。

[配伍]配颊车、地仓治中风口眼歪斜;配迎香治耳聋气痞;配耳门、听宫治下颌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5寸;可灸。

(3) 上关

[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

[配伍]配肾俞、翳风、太溪、听会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配耳门、合谷、颊车治下颌关节炎、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4) 颔厌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

[配伍]配悬颅治偏头痛;透悬颅、悬厘,配外关、风池治眩晕。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附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5) 悬颅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

[配伍]配颔厌、治偏头痛;配曲池、合谷治热病头痛。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6) 悬厘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配伍]配鸠尾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配束骨治癫痫。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7) 曲鬓

[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配伍]配风池、太冲治目赤肿痛;配下关、合谷、太冲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8) 率谷

[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主治]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配伍]配印堂、太冲、合谷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配合谷、足三里治流行性腮腺炎。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9) 天冲

[定位]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

[主治]头痛,齿龈肿痛,癫痫,惊恐,瘿气。

[配伍]配目窗、风池治头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10) 浮白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齿痛,瘰疬,瘿气,臂痛不举,足痿不行。

[配伍]配风池、行间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配听会、中渚治耳鸣、耳聋;配肾俞、太溪、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11) 头窍阴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

[配伍]配强间治头痛;配只支沟、太冲、风池治肝胆火盛之偏头痛或巅顶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12) 完骨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配伍]配风池、大杼治疟疾;配风池治癫疾僵仆;配风池、合谷治风热上犯喉痹、齿痛、痄腮、口歪。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13) 本神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颈项强痛,胸胁痛,半身不遂。

[配伍]配前顶、囟会、天柱治小儿惊痫;配水沟、太阳、合谷、大椎、天柱、百会治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14) 阳白

[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

[配伍]配太阳、睛明、鱼腰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15) 头临泣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配伍]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16) 目窗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

[配伍]配关冲、风池治头疼;配陷谷治面目浮肿。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17) 正营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配伍]配阳白、太冲、风池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18) 承灵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头晕,眩晕,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

[配伍]配风池、风门、后溪治鼻衄。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19) 脑空

[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配伍]配大椎、照海、申脉治癫狂痫证;配风池、印堂、太冲治头痛、目眩;配悬钟、后溪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20) 风池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配伍]配合谷、丝竹空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玉枕、风府、上星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太冲、水沟、足三里、十宣治中风。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21) 肩井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22) 渊腋

[定位]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主治]胸满,肋痛,腋下肿,臂痛不举。

[配伍]配大包、支沟治胸肋痛、肋间神经痛。配条口透承山、天宗、臑俞治肩关节周围炎。

[刺灸法]斜刺0.5-0.8寸。

(23) 辄筋

[定位]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主治]胸肋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配伍]配肺俞、定喘治胸闷喘息不得卧;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足少阳胆经穴位图、循行图及对应病症 足少阳胆经穴位视频

(24) 日月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配伍]配胆俞治胆虚;配内关、中脘治呕吐、纳呆;配期门、阳陵泉治胆石症;配支沟、丘墟治胁胀痛;配胆俞、腕骨治黄疸。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阴、少阳之会。胆经募穴。

(25) 京门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是肾经的发源地。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腰胁痛。刺激京门穴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配伍]配行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缩、命门治脊强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募穴。

(26) 带脉

[定位]手贴脸部,肘尖下3寸。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治疗妇女肥胖,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配伍]配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治赤白带下;配关元、足三里、肾俞、京门、次髎治肾气虚带下;配中极、次髎、行间、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带下。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27) 五枢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配伍]五枢透维道、气海俞、阳陵泉对子宫全切术针麻。

[刺灸法]直刺0.8-1.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28) 维道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主治]腰胯痛,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

[刺灸法]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29) 居髎

[定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腰腿痹痛,瘫痪,足痿,疝气。

[配伍]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配腰夹脊穴L 1-2 、L 3-5 、环跳、跳跃、风市、阳陵泉、条口、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1.5-2寸;可灸。

[附注]阳跷、足少阳之会。

(30) 环跳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配伍]配风市治风痹;配太白、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飞扬治下肢水潴留、静脉炎;配风市、膝阳关、阳陵泉、丘墟治胆经型坐骨神经痛;配居髎、风市、中渎治股外侧皮神经炎;配髀关、伏兔、风市、犊鼻、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治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

[刺灸法]直刺2-2.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31) 风市

[定位]站立起来中指点的地方。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用拳头的指节来敲打它。是一个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要穴。对风症(如吃海鲜引起的疹子),拘挛有缓解作用。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皮肤搔痒等皮肤病。

[配伍]配风池、大杼、大椎、命门、关元、腰阳关、十七椎治中心型类风湿。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2) 中渎

[定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配伍]配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足三里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3) 膝阳关

[定位]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主治]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配伍]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配血海、膝关、犊鼻、丰隆、曲池、合谷治膝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

(34) 阳陵泉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拨动它。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等筋病有治疗作用。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

[配伍]配曲池治半身不遂;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配足三里、上廉治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35) 阳交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面肿,惊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支沟、相应节段夹脊穴治带状疱疹之神经痛;配阳辅、绝骨、行间、昆仑、丘墟治两足麻木;配环跳、秩边、风市、伏兔、昆仑治风湿性腰腿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阳维脉郄穴。

(36) 外丘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主治]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疾,小儿龟胸。

[配伍]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治癫痫;配环跳、伏兔、阳陵泉、阳交治下肢痿、痹、瘫;配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治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郄穴。

(37) 光明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主治]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防治眼疾,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配伍]配肝俞、肾俞、风池、目窗、睛明、行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络穴。

(38) 阳辅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配伍]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胆经经穴。

(39) 悬钟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配伍]配内庭治心腹胀满;配昆仑、合谷、肩髃、曲池、足三里治中风、半身不遂;配后溪、列缺治项强、落枕。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八会穴--髓会。

(40) 丘墟

[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可治疗和预防腿抽筋、经常崴脚的症状。对治疗肢体和腑脏的各种炎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眼睛发炎,中耳炎)胆经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节来敲。从上往下敲。

[配伍]配昆仑、绝骨治踝跟足痛;配中渎治胁痛;配大敦、阴市、照海治卒疝;配日月、期门、肝俞、胆俞、阳陵泉、腕骨治黄疸、胆道疾患。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原穴。

(41) 足临泣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

[配伍]配三阴交治痹证;配三阴交、中极治月事不利。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42) 地五会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主治]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配伍]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43) 侠溪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配伍]配太阳、太冲、阳白、风池、头临泣治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胆经荥穴。

(44) 足窍阴

[定位]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

[配伍]配太冲、太溪、内关、太阳、风池、百会治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等;配阳陵泉、期门、支沟、太冲治胆道疾患;配水沟、太冲、中冲、百会、风池急救中风昏迷。

[刺灸法]直刺0.1-0.2寸;可灸。

[附注]胆经经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692.html

更多阅读

怎样用PS抠图及PS的技巧讲解 ps抠图技巧视频教程

开网店的淘友都清楚一件事,做网店想做好的话一定要涉及到图片处理,即使花银子请专业的设计师,可自己也难免要多多少少懂得一点图片处理的知识,才能应对的来繁巨的网店图片处理工作;而在这其中,抠图又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良好的抠图技巧可以

声明:《足少阳胆经穴位图、循行图及对应病症 足少阳胆经穴位视频》为网友浅笑轻吟梦一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