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游记 2014年5月20日游白石口关倒马关狼牙口关记略 北京到白石山一日游

【长城游记】2014年5月20游白石口关倒马关狼牙口关记略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411245317

5月20日,虫虫、子闲、黄金叶等三人密谋要去倒马关拓碑和探路,我和鱼哥也有幸陪同,一起前往。

清晨六时,虫虫驾车搭载我等几人驶离北京城,在易县加油站和鱼哥汇合后一同奔河北涞源而去,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涞源南边易县的白马关乡政府大院中去拓那里堆存的几块石碑,顺便再去涞源的狼牙口、独山城、插箭岭西段长城探探路。

车行顺利,两个来小时就从涞源南下高速驶向目的地,途中虫虫建议车拐一小弯,去往白石口关瞧瞧。

白石口关位于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口村,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建于明嘉靖三十年。白石口关原有三道城门,经过天灾人祸,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座南门,南侧门洞之上匾额为阴刻“云谷重关”四个大字,匾头题“万历丙戍春三月吉旦”,匾尾署“钦差白石守备都指挥韦邦臣立”。

白石口关三道关墙皆存残迹,从北向南在下银线公路两侧从金山口村至白石口村间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内从北向南三道关墙,最北侧为主墙,向西并向南一直延展,在白石山北侧一带展布,经插箭岭后继续向西伸展。而金山口村东侧的城墙也在山中蜿蜒前行,断断续续一直向东伸展,影像图中可见数公里长印迹。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西侧完整且敌楼众多的墙体外沿还有一段附墙,也即形成双墙结构。而二道关墙西段最终基本与头道关墙相连,三道关墙也是向着头道关墙方向延伸,所以这里是大复式的城墙组合。

前两处关城皆失,第三道关城仅余一城门洞,因非堡城或瓮城,难言其为南门。

“云谷重关”四字,大气,白石口关关隘重重,担当得起重关威名。















从白石口关出来,继续沿207国道南驶,在走马驿驶上332省道,向南偏东的倒马关驶去,一路畅快,结果虫虫领队一忘形,驶过了头,过七八公里后才发觉不对,遂掉头回返,害的我们多掏十多公里油钱。

倒马关、紫荆关和居庸关并称内三关,当有相应地位。从网上查找资料如下:

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倒马关最初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原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为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外以沟壕环绕,南面依山,北临唐河,城垣上列敌楼台7座。关城有东、西、北三个城门,东门称“居仁”,西门称“由羲”,北门称“宣威”。东西门外各设瓮城,东瓮城设有南北二门。西瓮城仅设南门一座,出南门往西约百米处唐河岸边设水关战台楼一座,楼下设有关门,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惟一通道。北门外原设战台楼一座,民国二十八年被洪水冲毁。城内正街宽12米,十字街正中原来建有两层的阅兵楼,楼上设有十字通道,楼北为官署所在地,有大堂、二堂、三堂。

倒马关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

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东汉北部边境,东汉政府迁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于常山关(倒马关)、居庸关以东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倒马关的屏障作用。

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治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

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

现今倒马关西门北门皆不见踪影,西门位置有豁口,南端有新近砖砌墙台。东门城门城洞皆毁,仅残余城门楼两端台基和瓮城北门。唐河岸边北墙残余部分墙体残迹。

东西两门之间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在乡村中这么宽大的道路极为罕见。倒马关乡政府位于东城门内道旁,院内一角平摞了两堆十余块各式石碑。乡政府工作人员非常通情达理,得知我们从北京来,为收集长城资料专程来此拓碑,马上应允,还将我们热情地引到乡长那里介绍了一番。

但碑石是被摞起叠放在一起的,沉重的非我等几个城里闲散之人所能搬抬起来的,只得尝试拓面上的两块,但其不是真正的建城碑,而是建庙之类的碑记,且字迹比较模糊。

前两年,涞源县文物部门在三普中曾来此拓碑。乡政府大院和附近山中碑石不少,最著名的的当属“六郎碑”,只是无缘得见。

在众人准备拓碑之时,我在村中随意转转。

虽是乡政府驻地,但也显得比较残破、落寂,除了东西一条大街宽大有通衢大道的感觉外,还有就是街巷皆有名称,有小城镇的感觉,东西为路、南北为巷,且一些街巷名称透着历史深蕴的味道,像明城路、总督巷、玉皇庙巷、校场路等等。虽然村南侧是省道,车来车往,但整个村镇中寂静无声,人员稀少,除了乡政府附近有家小商品店外,几乎就见不到任何店铺,更谈不上有饭馆酒肆。虽间杂有新建建筑,但绝大多数都是老屋旧宅,甚至还有完全是干打垒砌筑的房屋、院墙,见不到任何水泥灰浆。

此地虽有古意,但颓败景象明显。

尝试许久,拓碑行动不成,但这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大家的情绪,登车驶往下一处计划中的地点——狼牙口。














































狼牙口关是明长城真保镇关隘,明代所筑,位于山西省灵丘县龙须台村和河北省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处,因建在海拔1700余米的狼牙山口而得名。此关口居两座山峰间的一段平缓山梁上。关两侧建有石砌城墙,今多较好。关门尚存石砌券门,今仍为南北通道。城墙由狼牙口向东至狼牙山主峰半腰止。关口门洞内外各嵌一方石匾。外侧匾阴刻横书“狼牙口”,没有年号。内侧刻“狼牙险道”,匾头题有“钦差整饬井陉等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乔严”,匾尾署“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中秋吉旦立”。

狼牙口西的长城多因高山险阻未筑城墙。只有空心敌楼横开列障,个别地方或筑简易墙体。这一带的空心敌楼门额上嵌匾。

狼牙口处为茨字贰号台和壹号台。在“茨字壹号台’上有一石碑,碑体完整,字迹清楚,为明“万历肆年春防阅视蓟辽、保定边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吏汪道昆”巡边至此所立。

上述整段文字为网上资料。

狼牙口村需回返至走马驿后沿207国道向西行驶20余公里,小山村近旁207国道,隔河与国道对望,2004年建成一座大桥,方便了狼牙口村和沿沟溪的诸多山村村民的出行难题,从影像图上很明显地看出,聚集在大桥旁的村落建筑多为新建,而远离大桥的则为旧有。

车停在小村中,遂向村民打听前往狼牙口关之途,村民告知到关口还需七八公里简易公路,然后下车后尚需爬山3里,关口处除有关隘门匾外,尚有一块碑。闻听此言,虫虫子闲等人双眼冒光,恨不得立马奔赴山口,只是路途遥远且方位难断让我们踌躇。和村民商议请其为我们雇请一辆面包,载我们前往。

期间,我在小山村中转悠,此村虽小,但似乎比倒马关更有人气似的,也难怪,毕竟这里山高路远,进出不便,经济状况更差,村中自然闲散困顿人员更多呗。








不多久,一辆小面开来,大家上车向山中驶去。一出村,水泥路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其简易的泥石状乡村道,部分地段虽曾是水泥或石子路,但都被拉石拉沙拉矿的重车碾坏,一路颠簸,还不时要涉水过涧。看来还是虫虫常跑这种地方,很清楚前方道路的险峻和艰难,所以及早就很英明地雇车前往。

小面在山沟中转来转去,不断上升,行走在河北和山西两省之间,一会进到山西,一会退回河北,两省之间山区内的小村一点差别也没有。

一拐弯处,旁侧山脊之上傲然挺立一敌楼,厚重挺拔,威风凛凛,大家齐呼停车。

站在山下,仰望敌楼,心中一阵激动,在如此荒僻之处,有这么一个如此雄伟的孤楼,那真有一种孤胆英雄、大义凌然的感觉。

继续前行,转弯无数,早已晕头转向,连开车的小伙也没有去过、也没有见过狼牙口关,下车问过一位山中放羊人后再行数弯,最后停在一处弯道处。

下车,放眼向上,山坡漫漫,哪里有关城的影子?

向山中爬去,漫无目标,这时老驴们的经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鱼哥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并且以我难以理解的方式选择了向右方一处垭口爬去,不久就听见了欢呼的声音。

登上垭口,眼前景象让我们激动不已,山顶绿莹莹的,像是铺上了一层绿色毛绒绒的地毯,坡上松树林茂密,在蓝天碧云的衬托下愈发显得青翠。两山脊上分列两挺拔的敌楼,城墙环绕形成一处比较完整的关城。

此地此景,不就是一处山顶草原、高原草甸吗?




















如此巨大的关城所拱卫的关口却比较狭小,似乎和雄伟壮观的关城完全不相匹配。

狼牙口关,险峻和出名不在关口,而在环绕其的关城上。

山上一放羊老农,不畏艰辛,天天独自放羊至此,难得一见有外人至此,也很兴奋,并热情相告山沟中石碑的位置,而鱼哥也极其友善地为其添水解渴。

关口西南侧敌楼,4*4规制,门洞位于东西两侧偏南位置,南端1箭窗,北端2箭窗;南北两侧各4箭窗;西侧塌毁大半;顶部全失;顶层北侧两出水龙嘴;楼内空敞,有一精致巨大的柱础石;东侧墙面多条裂隙。

关口东南侧敌楼,3*4规制,门洞位于北侧正中,两端各1箭窗;东南西三侧各4箭窗;门洞上有台匾,上刻“茨字贰号台”;顶部垛墙完整,各侧面六垛墙五垛口,中部四垛墙下部各一射孔;顶层南侧和北侧各两出水龙嘴;楼内空敞,顶部分失。




















狼牙口关,门洞不大,关南门洞上匾额上书“狼牙口”,关北门洞上匾额上书“狼牙险道”。因地处深山,故此关城、匾额、敌楼等均保存相对完好。

要不是我们看管的紧,虫虫这厮真有可能撬下一匾扛回家去。








狼牙口关地处一垭口之处,南北通联之处,在此建关设卡,可有效阻敌。

此地风景如画,人迹罕至,高歌猛吼,惊的山羊乱串。









【长城游记】2014年5月20日游白石口关倒马关狼牙口关记略 北京到白石山一日游

























山坡沟涧处,寻得石碑,抓紧时间开始拓碑,几经折腾,勉强成一,效果极不理想,最后虫虫和子闲两位第二天下午再寻到此地,二次拓碑,那是后话。

狼牙口长城施工阅视碑文内容如下:

万历元年秋阅视蓟辽保定边务兵部右侍郎 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歙县 汪道昆

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 兼理粮饷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兼兵部右侍郎 潍县 刘应节

巡抚保定等府地方 兼提督紫荆等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富平 孙丕杨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 屯留 暴孟奇

整饬井陉等处兵备 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 高陵 刘世昌

镇守保定地方总兵官都督佥事 延绥 傅韦

分守倒马关地方参将 大梁 刘世恩

真定府管倒马龙固关通判 泽州 郭志仁

监工原任守备 保定 刘松

监工原任守备 定州 杨国卿

狼牙口把总 真定 张思明

领操管工 定州百户 赵汝廉

百户 李麒

鼎建

曲阳县石匠 杨进广 符世强 等








天将黑,风渐起,雨将至,赶紧收拾家伙走人,一路恋恋不舍,不知今生今世还能有否机会再来此地,再见此景。

回程,再遇半道之上的孤楼,大家下车爬山,趋到近前祥端。

茨字三号台,完整。门洞位于东侧中部,两端各1箭窗。南西北三侧各4箭窗。门洞上有匾。










当夜宿涞源县白泉路万悦大酒店,新开张不久的酒店,满屋木香味。

小城寂静,夜晚外面无声无息,软床香被中昏昏然睡去,梦境中我爬过了一个有一个的关城,总有进不来的感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896.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9月20日广东省乡镇公务员面试题粤东西北 2016广东省粤东西北

2014年9月20日广东省乡镇公务员面试题(粤东西北)有纸笔,无题本1、企业生产,在我镇引发安全隐患,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政府准备开展整顿,对此你认为工作的重点是什么?2、年轻人大多数人外出打工,离家甚远,不能经常回家看父母,就有人购买服

e友分享 2014年5月2日福州时代中学面试题 汉克时代面试题

[经验交流] 【e友分享】2014年5月2日福州时代中学面试题 [复制链接]只看该作者 楼主八刻 私信 等级:e度管理员 3220 2014-5-2 10:37 查看: 2562 回复: 49电梯直达:2014年5月1日福州时代中学面试题家长分享: 两天的题目特点:第一从结构来

声明:《长城游记 2014年5月20日游白石口关倒马关狼牙口关记略 北京到白石山一日游》为网友搬砖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