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文化------旦字的演变过程 太阳演变

大众网首页>首页>各地资讯>日照

中国日照太阳文化节开幕仪式 太阳文化在这里诞生

2014-07-17 10:18:00来源:大众网作者:我要评论分享到:

日照市的本土文化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所共知的东夷文化和太阳文化。日照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东夷人在这里始创了太阳文化,太阳文化成为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景区优惠门票预订尽在大众网周游齐鲁预订平台[点击]

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会长丁再献 在中国日照太阳文化节开幕仪式上的致词

2011年11月17日,日照市旅游文化研究会成立,我曾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即席发言以示祝贺。那时我曾经说:日照市旅游文化应在原来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与日照市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好本土文化。日照市的本土文化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所共知的东夷文化和太阳文化。日照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东夷人在这里始创了太阳文化,太阳文化成为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叫太阳城的不少,例如印度、埃及、玛雅、古希腊都称为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那些太阳城只是一些传说,没有充分地考古证明。真正称得上太阳文化之源的只有日照。近几年来,我通过东夷文化和骨刻文字的研究论证,大汶口文化中后期中华文明正式形成,最重要的就是文字初创。实际上,是5000年前的日照东夷人初创了文字和太阳文化,最早记录了太阳从这里升起,莒县陵阳河出土的陶尊上的“”和“”等20多个符号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而这一“”和“”符号就是最早的“旦”字,这些符号就是上下五千年分水岭的重要标志。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讲了多少年,证据就在眼前,我们自己视而不见,你看这些符号证据是何等重要!

一、陵阳河陶器大口尊符号记录了太阳文化

1960年在莒县陵阳河出土发现了一批古陶器,俗称陶器大口尊。就文字学领域而言,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为:其成型时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约4800~5000年左右。是一种图像符号,是汉字的远祖,是我国早期的文字。

当代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说过:“大汶口文化陶文要比其他史前文化的陶器符号更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但是多少年来,关于陶器符号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常听到的传说有:日、月、山说,日、火、山说,日、鸟、山说,还有生殖崇拜说。

“日、月、山”说。“”符号最上边的圆,一般认为是太阳的象征,中间的弯月形,有的解释为月亮,有的解释为祭天的火焰,有的则解释为云气,各有依据;而最下面隆起的山形,专家们则意见一致,认定这座相接日月的高山,就是雄踞天东的泰山。这一神秘的符号,昭示着早在上古之时,泰山崇拜就在东夷族中诞生。

“日、火、山”说。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中解释为:“‘日、火、山’纹饰为‘旦’字,认为是由日形、云气和山形这‘三个偏傍构成的会意字’。”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这是古人在山顶点燃柴禾,举行祭祀太阳的仪式。它反映了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

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它们是文字,因为这种符号整齐规则,已经规格化,更重要的是已经有简体字,这足以说明他们是已经进步的文字,是商周时代文字的远祖。唐兰认为“”是“日、火、山”,而“”可能是简化字,具体解释为:“上面刻画着太阳,太阳下面画出三火,下面是山,而另一个字只在日下画出火形,把山形省略,因此,跟后来的‘炅’字完全一样。”

古代汉语文字研究专家丁再斌认为:以仓颉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人所创造的汉字,都是通过生活、劳作实践及对事物的认真观察而提炼出来的。例如众人的“众”字,在骨刻文中是四个人共同扛一段横木,而在甲骨文中就精简到三个人,在“日”下面,后来一横或“日”也去掉了。众字的演变说明古人对这个字本义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四个人扛木头,表示人多,三个人在太阳底下干活,同样表示人多,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呢?意思仍然没有变化,因此,最后三个人就表示“众”了。由众字的演变,我们可以联想到陵阳河图形符号的演变。那么,以上各说有哪些符合古人对事物的客观认知呢?

我认为:“日、月、山”的解释,较欠科学依据。日月同辉现象经常出现,但太阳、月牙与山不可能上下叠成一条直线。即便是日食现象人们看到的只是按照地球转动规律,月球一侧边缘刚刚同太阳一侧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而不可能同时可以看到月牙托着太阳的景象;至于认定这座相接日月的高山,就是雄踞天东的泰山,这仅是形容泰山的高耸雄伟,似乎与这个符号没有必然的联系。

“日、火、山”的解释为纹饰为‘火旦’字,认为是由日形、云气和山形这‘三个偏傍构成的会意字’”。但是“旦”字即没有山的偏旁,也没有火的偏旁,而且火与云气与山怎么能划等号?

有人说“”、“”似甲骨文“旦”的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意思是: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这就更加切近。但并未说明理由。

我认为:这并非“日、月、山”,也非“日、火、山” ,更不是“生殖崇拜”说,确切的说“”和“”是一个“旦”字,而“”是最早的繁体字,“”是最早的简化字。

我的《蒙山观日出》、《泰山观日出》、《荣成石岛观日出》几幅照片足以说明其中的道理。前两幅照片均是在高山上观日出,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被大海托住,形成一个巨大的金盘,烘托着太阳,大海之滨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山峰又像是托起大海,十分美丽而壮观。红日,大海,山峰,这一画面,恰如陵阳河“”的图像。而《荣成石岛观日出》又恰如《蒙山观日出》的上部,极像“”的符号。“月本无今古”,太阳难道不也是如此?今人看大海上的日出,与古人看大海的日出,感受理应相同。一组日出东方的照片,足可以揭开陵阳河符号的谜底。

旦字表示日出,不管太阳是从哪里升起,从海上,从山峰上,或是从地平线上,都是日出。所以,下面的山后来被省略了。既然水平线上的日出与地平线上的日出都是日出,一横书写起来更加方便,因此,“”的符号进一步简化,大海上的水光波纹被一横取代。由甲骨文可知,为了书写的方便,甲骨文的旦字下面已经改成了口字,改成一字就更便于书写。

汉字从东夷骨刻文到殷墟甲骨文、金文的演变,联系对日出的观察与摄影,成为解开陵阳河神秘符号之谜的金钥匙。文化研究需要讲科学,特别是太阳文化更要有科学的解释,不能靠神话传说,不能人云亦云,要用科学的考古证据去论证。

二、关于东夷文化

东夷文化从10000年前后萌生,经历了后李文和西河文化(距今约8500年)、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这些大型文化遗址证明,都属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郭沫若、王献唐等众多著名考古学家论定,东夷文化发源于山东,核心地区特指山东半岛。我在《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一书中用19个篇章进行了系统论证,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源头。东夷文化是中国诸多古代发明的产生地,有最早的文字、当时最先进的渔猎技术和天文知识,是古代弓、矢、舟、车、弓箭等器物的发明地,为世界五大太阳文化的核心分布区,文化构成庞大而独成体系。其中我们的人文始祖们带领一批批东夷民族率先走出东夷地区,分别去向江浙、中原、两湖、两广、云贵、山西、陕西、河北、内蒙东三省,逐渐遍布全国,还有一部分走向日韩。

三、关于东夷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指事、象形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我从媒体得知,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

约在4600~3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

骨刻文字演变过程五体

陶文演变过程七体

隶书篆书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陶(简)陶(繁)

多年。自2010年9月底,我慕名拜访了刘凤君教授,从此与骨刻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刘教授的引导下,我开始研究骨刻文字,并成功系统逐渐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论证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字依据。从东夷骨刻文“旦”字与陵阳河大口尊“旦”字对比基本相同,而大口尊上的“”和“”等符号比骨刻文字的上线还要早二三百年,正是大汶口文化的中后期,也正是东夷文化的成熟期,标志着中华文明正式形成,这应是上下五千年的分界线。

关于东夷文化和骨刻文字研究的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与家兄丁再斌经过艰苦的努力已破译出400余字。2013年3月28日,山东省社科联会议期间,省委宣传部孙守刚部长听取了我的汇报;2013年3月20日,山东省政府季缃绮副省长到省旅游局调研,最后听取了东夷文化研究与骨刻文破译专题汇报。2013年6月,通过了“东夷骨刻文字研发与利用”重大课题立项;山东省文化厅将东夷文化列为重大文化传承项目,今年1月正式决定“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

四、一点感受

目前,日照市研究、挖掘和开发太阳文化的思路很好,完全符合东夷文化的特点!2012年“好客山东贺年会”迎接第一缕阳光主题活动,日照市万人拔太阳的活动很有创意,日照市太阳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四届,而每届都具特色,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日照是东夷文化重要发源地,五千年前的日照人创造了太阳文化并传承至今。因此建议:日照应以山东“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重大决策为契机,以东夷文化溯源与中华文明传承为重点,以陵阳河“”文字符号研究为主体,做足、做大太阳文化这篇文章,同时做好与旅游的结合,让太阳文化在这里大放异彩。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太阳文化------旦字的演变过程 太阳演变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7262.html

更多阅读

试论现代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七个方面 核心价值观文化墙

来源:集团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19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相适应的,且与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的,也

在兴盛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的致辞 校园招聘宣讲会致辞

在兴盛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的致辞(兴盛中学校长 姜凤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艺术放飞梦想,追求承载希望。今天,我们的脸上挂满笑容,心中充满热情;今天,校园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飘荡着欢乐的笑声——因为大家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 很实用的巧记形声字

【内容提要】从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来看,一般认为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从汉字演变的结果入手对汉字进行静态的观察和描写,与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汉字进行动

声明:《太阳文化------旦字的演变过程 太阳演变》为网友乄帅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