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与评析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实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实录

王玲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与人品。
  3.品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在事件与感受中整体感知 (多媒体出示: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肖复兴)

师:一起轻轻读——(生读)

师:轻声读的好处就是能边读边想。“偶”“遇”改变终生,你们相信吗?

师:写这句话的人是——

生:肖复兴

师: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偶遇——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活动一
  1.在组内读读生词,相互提醒难读或难理解的词语。
  2.讨论: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每一件事“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师:初读课题,文章似乎是写景状物的。课文到底写了什么呢?来,拿出预习单,四人一组,完成“活动一”。

(出示:推荐 删掉 余晖 黄昏 融洽 眼帘 动词 楷模 摇曳 曲线)
  师:哪个组把你们认为难读或难理解的词语指出来,给同学们提个醒。
  (一生带读)
  师:一起字字咬准地读,注意把字形读到你的眼里、心里。
  (齐读词语)
  师:作者回忆了我和叶圣陶爷爷之间的哪几件事?每一件事分别有什么感受?
  生:批改作业和做客交流。
  师:每一件事有什么感受呢?哪个小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生:叶老为我批改作业,我的感受是“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把这个长句读成一个四字词语,就叫做——
  生:春风拂面。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春风拂面”吗?
  生:春天的风吹到脸上。
  师:这个“拂”,指的是轻轻地擦过。春天来了,柔柔的春风轻轻吹过脸庞,有什么感觉?
  生:很柔和。
  生:很清爽。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清爽、舒适。第二件事的感受?
  生:叶老要我做客,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一生读,齐读)
  师: 也把这句话读成一个四字词,就是——
  生:堪称楷模。
  师:给“楷模”换一个近义词
  生:榜样。
  师:观察两个字的偏旁,猜猜楷模这个词和什么有关?
  生:“楷”和“模”最早指的都是“树”。
  师:“楷树”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孔子的弟子就曾经从卫国把楷树移到孔子墓前。
  生:相传模树树叶色泽纯正,是各种树的榜样,最早在周公墓前。
  师:后人把这两个字放到一起,把高风亮节、有表率作用的人,叫做——
  生:楷模。
  师:竖着看板书,你们发现了吗,左边写的是——
  生:事情
  师:右边写的是
  生:感受。
  师:一件事,一次深刻的感受;一件事,一次深刻的感受。每一件事里都写了感受,我们就联系事情,体会感受。
  ——在深入地体会中品读  师:拿出我们的共学单,完成活动二。
   

 活动二
  1.任选一件事读一读,哪些词句打动了你,圈画下来。
  2. 小组讨论:透过这些词句,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读书、交流,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先来谈谈。
  (小组初交流,4组)
  师:你们知不知道叶老为什么要给我批改作文?
  生:作文要印成书。
  师:从中你看出叶老的什么?
  生:认真。
  师:我们一起去细看被叶老批改的那篇作文,打开本子---------
  生:“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放下手中的课文,自由地读读,读到哪个词会提起你的心,让你感受到认真、春风拂面?
  生1:密密麻麻,说明很认真。
  师:这就是语词的感觉,送进去读读。
  (生1读句子)
  师:每个人关注的词语不一样,还有?
  生2:到处,看出批改的非常多。
  师:那就把你的感受送进去——
  (生2读句子)
  师:到处、密密麻麻,这密密麻麻联系上文,指的是——
  生: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
  师:密密麻麻,联系下文,指的是——
  生:是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孩子们,这就是叶老批改的文章,共有160多处的修改呢。
  (生诧异)
  师:平常哪些同学修改过自己的作文?
王玲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与评析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实录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随机采访一下,你每一处是随便圈画的吗?
  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要认真想。
  师:你呢?
  生:都是仔细琢磨出来的。
  师:难怪作者透过这160多处仔细琢磨的圈圈画画,感受到—(引读)
  生:我虽然未见……
  师:当我回到家,仔细看了几遍叶老的修改——
  生: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师:就一个字,一个词,好像也说得过去呀,叶老有必要这样改吗?
  生:改了就更准确。
  生:句子更干净。
  师:一个字都不能马虎啊,这让我想起叶老的一句话——
  生: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师:叶老认为读文章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对要发表的作文,他也用这个要求一字一词地批改。
  师:不仅如此,作文后面还有一则评语呢。
  (一生读)
  师:不对呀,叶老不是修改了160多处吗?他的评语应当是:用字不够准确,句子不够干净。文中的一些长句子变成短句子,意思更明确。
  生:叶老为了保护我的自信心。
  师: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带给我温暖。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生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为肖复兴批改作文的叶圣陶老爷爷。当时,他68岁的高龄了,担任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是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白天,他日复一日有做不完的工作;晚上,他拿起20篇作文,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批改。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很感动。
  生:叶圣陶老爷爷很辛苦。
  师:这春风哪里仅仅是吹到了脸上,它还吹到了我们的——
  生:心里。
  师:所以,我,你,在座的每一个同学,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指生1读)
  师:吹到心里了吗?谁再读?
  (指生2读)
  (齐读)
  师:刚才,我们在联系事情的基础上,借助叶老的资料,深入体会了感受,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继续用这两种方法,交流我第一次见到叶老先生的感受,你们找到哪些语句?
  生:叶老见了我,像会见……
  师:叶老为什么要邀“我”做客?
  说说。
  生: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出示句子)交谈中有两个带融字的词语(“融洽”和“融化”变红)读读这两个词。
  生:选第二个解释,调和,和谐。
  师:那融洽就是——
  生:感情和谐,关系亲密
  师:再看看融化的融应该选哪个解释?
  生:选第一个固体受热变软和化为流体。
  师:我们常说冰雪融化,而文中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应该是把我小小的心感动了。
  生:叶老的关爱把我感动了。
  生: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师:请你通过读感动传达出来。
  生读。
  师:(出示插图)你们看,这是叶老和肖复兴,一位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一个是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一个是70岁的老人,一个是15岁的少年,他们才第一次见面,交谈却得那么融洽,透过这个“融洽”,你感受到叶老的什么?
  生:我感受到叶老很和蔼。
  生:叶老很平和。
  生:叶老非常平易近人。
  生:叶老很真诚地对待我。
  师:是呀,所以作者第一次见作家就有这样的感受——
  生:(读句子二)
  师:想知道他们当时谈了些什么吗?来看看肖复兴在原文中写到的(出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原文》,指名朗读)瞧,在那次交谈中,叶老告诉他(学生读“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这是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他鼓励作者(学生读“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这是叶老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呀。
  师:在看课文插图的时候,你们关注到书房挂着的对联了吗?(出示插图,对联放大)
  生:“得失赛翁马,襟怀孺子牛”。
  师:叶老从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像孺子牛那样勤恳,踏实,胸襟广阔。这幅对联不就是叶老人品的真实写照吗?所以我非常庆幸——
  生:(读句子二)
  师:15岁的那年,我还仅仅是模模糊糊懂得了,刚才你问得好,能给模模糊糊找一个反义词吗?
  生:清清楚楚
  师:是呀,15岁的时候,我的感受还没有那么深刻,那么清晰,只能是——
  生:模模糊糊的。
  师:联系事件,联系资料,我们的感受更深刻了。两次感受与事情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发现,第一次感受是放在事情的中间,第二次事情在前,感受——
  生:在后。
  师:其实还有一种顺序,叫感受在前,
  生:事情在后
  活动三:
  小组讨论:你们组最欣赏哪一种顺序,为什么?
  1.感受在前,事情在后。
2.事情在前,感受在后。
3.感受在事情叙述的中间。
  我们组选择第种写法。理由是

  ——在表达的赏析中美读  师:学到这,我们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这爬山虎和事情到底是什么关系?
拿起共学单,继续来研究。

活动四
  先划出三处写爬山虎的句子,再小组讨论:“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爬山虎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出示: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师:这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爬山虎?
  生:刚进里院。
  师:我第一次见大作家,心情呢?
  生:紧张。
  师:看到绿葱葱的爬山虎,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好多了。
  师:表面上写爬山虎,其实写出了作者的心情,这叫——
  生:以景写情。
  师:第二处爬山虎的句子,哪组来展示?
  生读。
  师:这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
  生:交谈得很融洽。
  师:屋内人和人很融洽,屋外的爬山虎也与我们的谈话很融洽,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老师读屋内,你们推荐一位同学读屋外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屋内、屋外,融为一体。这就叫做——
  生:情景交融。
  师:第三处呢?一起读。
  生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师:有了前两句的基础,你们觉得总是那么绿着的,仅仅是爬山虎吗?
  生:不是。
  师:这个绿着的也许是哪件事情,也许是深刻的感受,也许是叶老的教导,也许还有一言一行……请以“在“我”的脑海里,总是“绿”着的是,也是”的句式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配乐,生练笔。)
  生:总是绿着的是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情景,也是邀请我到他家做客的情景。
  师:成长途中的两件事,铭刻在心。
  生:总是绿着的是批改的圈圈钩钩,也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
  师:堪称楷模的作品,他忘不了。
  生:总是绿着的是叶老与他握手的情景,也是交谈时的融洽。
  师:在我眼前绿着的,不仅是那虎虎生机的爬山虎,还有叶老那堪称楷模的人品和作品。爬山虎已不单单是景,还凝聚着浓厚的情。所以,课题叫做——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怎样的爬山虎?
  生:绿绿的
  师:还是模模糊糊的吗?
  生:茂盛的
  师:印在心里,清晰、深刻的。那片,和“那”相对的字是——
  生:“这”
  师:如果爬山虎就在你的眼前,可以说——
  生:这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读到“那片”,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爬山虎不在眼前,离得很远
  师:爬山虎距离作者很远,时间相隔很久,暗示浓浓的回忆呀。再读题——
  ——在情感的升华中延读  师:肖复兴遇到了叶老先生,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了著名的主编肖复兴也常常帮别人修改作文,知道吗?我们手上用的语文课文,很多就是经他的手修改后,编进语文书的。好些课文,还是我们学过的呢。
生读:去年的树、卡罗纳、白鹅、触摸春天、巨人的花园
  师:在修改这些作家的文章时,他写下了这些修改意见:
  生:把每一个句子写好;要避免重复;语言的规范和生动;注意细微的地方;去掉多余的连词……
  师:这些话熟悉吗?好像谁说的?
  生:叶圣陶
  师:叶老先生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所以肖复兴会这样深情地说——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这句话就是肖复兴原文中的第一句话。其实原文还有一个副标题,读——
  生:怀念叶圣陶先生
  师:每当作者眼前展现爬山虎的时候,就会深情地怀念起——
  生:叶圣陶先生
  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眼前总会展现——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那绿绿的爬山虎中到底还藏着多少需要探究的秘密呢?据说,叶圣陶家的小院里还有芳香的桂树、火红的枫叶,为什么肖复兴只见到爬山虎,偏偏用爬山虎来怀念叶老呢?如果你也有这些问题,甚至还有更多的问题,请课后阅读这本书《肖复兴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到书中去找答案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8975.html

更多阅读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杭州文海教育集团 刘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实录张龙特等奖 张龙最后一头战象ppt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实录张龙特等奖  张龙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区学科带头人。2009年参加北京市第七届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同年,参加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曾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区优秀

《浮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浮力的教学设计

《 浮 力 》教学设计与反思西安市78中学 祝宝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方向②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③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课本几幅插图受力分析,引入浮力概念(2)实验观察,认识浮力

声明:《王玲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与评析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实录》为网友看懂你的多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