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秦始皇 秦始皇生死观

当代历史小说作家王文中先生,倾尽家财,访遍战国七雄古战场,历经8年,用笔(而不是用电脑)写下了洋洋200万言的人物大传《秦始皇》。他用“霸道”二字形容秦始皇,他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男人。他霸道地书写山河!他霸道地挥霍皇权!他霸道地享乐粉黛!他霸道地索要来生!”当然,“霸道”二字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秦始皇13岁时代立为秦王,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开始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此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他还大行暴政,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制造陵墓,妄求长生。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秦始皇?

(一) 身世之谜

提到秦始皇的身世,人们津津乐道的可能是他的“私生子”身份。我觉得“私生子”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特别是在娱乐圈中,人们往往会拿“私生子”大做文章,很是无聊。说实话,品读历史上这样一位风云人物,讨论他是不是私生子的问题,是对古人的不恭,也很无聊。但是,要想给读者一个交待,还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秦始皇姓嬴氏赵名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时候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姓是族号,氏是姓的一个分支。秦人为嬴姓,其族人造父被周缪王封于赵城,所以以赵为氏。秦始皇生于正月,所以叫嬴正,古代“正”与“政”相通,所以称秦始皇为嬴政。

那他怎么会与“私生子”刮上边呢?其来源主要是《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吕不韦娶了邯郸美女为小妾,让她有了身孕。子楚,就是秦始皇的老爸秦庄襄王看见赵姬后,动了心思,便向吕不韦索要。吕不韦当然不乐意,但是考虑到以后的事,也只好违心答应了。从这段记载看,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无疑,至少,不是子楚亲生的儿子。认为秦始皇是私生子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此。

但是也有人提出怀疑,主要依据是《史记》之前的史书《战国策》中并没有这段记载,如果事先有孕在身,嫁给子楚后应该早产才对,可史书上说她怀孕时间长达12个月,这似乎也说不过去。赵姬怀孕12个月之说依据是《史记》中“至大期时,生子政”的记载。有人认为“大期”就是指一年;还有人认为,秦始皇对吕不韦毫无父子情意,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吕不韦绝不是秦始皇之生父。有的认为,这是吕不韦为达到目的,当时故意造谣;还有的人认为,是司马迁有意“恶搞”等等。

我觉得争论这个没有任何必要,只要知道《史记》中的记载就可以了。但是,吕不韦对于秦朝和秦始皇来说,确实是个重要角色。弄清他的来历及思想脉络,比争论秦始皇是不是私生子更为重要。

(二)举足轻重的吕不韦

提到秦始皇,不能不说说吕不韦。这个人可不一般,至少有三个身份。第一,是文学家,《吕氏春秋》的总编辑。有一个成语典故叫作“一字千金”就与吕不韦有关。吕不韦当上相国之后,招集全国各地的文人、辩士,让他们著书立说,最后总编而成《吕氏春秋》。写完之后,将书稿悬挂在咸阳城门上,书稿下准备了千金,声明有谁能对书稿增减一字,千金就归其所有。第二是大商人。他本是战国末期阳翟人,靠着投机取巧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商。但是,他最成功的一笔买卖并不在珠宝生意上,而是钓到了子楚这条“大鱼”。第三,是政治家。靠着子楚当上了相国,连秦始皇都尊其为“仲父”。

三个身份中,最数第三个身份显赫。秦昭王的太子不幸早逝,于是立他的二儿子安国君为太子。但是,安国君最宠爱的人是华阳夫人,后来成了“正房”。美中不足的是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华阳夫人生的。安国君有一个儿子叫子楚,他的母亲是夏姬,安国君不喜欢她,就把子楚当作人质送到赵国。虽然有了人质,但并没有阻止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这位外交大使少不了冷遇。在国内,子楚不是秦昭王的亲孙子,母亲又不得宠;在赵国,人家也不拿他当人待,可怜子楚只能怏怏不乐地混日子。吕不韦经商到了邯郸,见到子楚,不愧为大商人,他觉得见到了“宝物”,这比什么珠宝可都能增值呀!当时就想。为什么会这种想法呢?

这就是商人的精明之处。其实,见到子楚前,吕不韦对他的遭遇及家世了解得一清二楚。秦昭王老了,用不了几年就要一命归西,太子安国君继位顺理成章。安国君早晚也要立太子,华阳夫人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可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要想保住她的位子,她必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认作亲子,然后立其为太子。如果能取得华阳公主的信任,自然就有机会立为太子。而子楚虽然处于穷困之中,但绝不会是池中之物。如果帮助子楚立为太子,日后,岂不是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认识到这一点,吕不韦决定帮助子楚实现梦想。

此后,吕不韦拿出家中巨额财产,一方面周济子楚,一方面亲自带着金银细软到秦国,通过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得以与华阳夫人接上头。并最终博得华阳夫人的好感,安国君私下里答应立子楚为太子。同时,让吕不韦回到赵国当子楚的老师,好好培养,等待时机。在此期间,子楚看上了吕不韦的小妾,于是才有了后来“私生子”的闲话。秦昭王死后,安国君立为秦王,立子楚为太子。一年后,安国君病逝,子楚代立为王即庄襄王。此时的子楚也没有食言,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

从这点看吕不韦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不过,他为此付出的成本也太大了。第一,他本是有名的大商人,家里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用不完的金银财宝,享受不尽的美女佳人,可是,因为子楚,不得不散尽家财,以至于家道中落。其实,他完全可以做他的生意,继续赚他的钱,过他的好日子。第二,他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安国君立为秦昭王太子是在秦昭王42年,即公元前265年。秦昭王死的时候是在56年即公元前251年。子楚从这里候才回到秦国。这一等就是14年。等的时间够长的了,可是真正享受子楚的恩泽却很短。子楚继位后3年就去世了。真有点难为吕大商人了!第三,嬴政当上秦王后,虽然仍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但是,10年后,秦王免去了吕不韦相国之职,又过了一年多,秦王以赐书指责,吕不韦自杀而死。没有善终,实在可惜!第四,为了讨好子楚,不惜把自己喜爱的小妾拱手送人,自己给自己戴上绿帽子不说,后来还与其私通,落得个不干不净的骂名。不值呀!

大概是造化弄人,吕不韦侍候子楚用了14年,当上相国直至被逼自杀身亡也是14年,难道是巧合吗?

(三)颇有主见的一代帝王

秦始皇是个办事果断、有主见、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又不刚愎自用的人。何以见得?从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

第一,议帝号、除谥法。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历数几十年来的战斗业绩后,决定重新议定帝号,以颂扬自己的功业,传扬于后世。议一个什么样的帝号呢?这个时候,他事先早就有了准备,但是,他并没有武断地决定,而是让大臣们商议。“看看到底称什么帝号为好,大家议一议。”大家认为,在五帝之前中国有三位尊长分别叫做“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于是有大臣提出王称作“泰皇”,王对臣下发话称为“制”,王发布法令、文告等称为“诏”。秦王听后说,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就称作“皇帝”。其他,就按照大家说的办吧。

周朝时推行一种谥法,就是皇帝或者大臣死后,朝廷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和德行,给他们追加一种封号,多数都是溢美之词。有大臣向秦始皇建议,按照先前的规矩,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秦始皇认为,子议父、臣议君,很不可取,于是没有采取臣下的建议,同时取消了谥法。

第二,拒绝分封诸王。有大臣建议分封子弟为王,到燕、齐、楚等原来六国的属地管理百姓、征收赋税。新君即位,分封子弟功臣做王,建立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秦始皇是怎么看的呢?他同样没有着急下结论,而是让大家议一议。不少大臣认为理当如此。可是时任廷尉(中央最高司法长官)的李斯却令有看法,他说周文王、周武五时期,封了不少同姓子弟做王,他们的后代关系却日渐疏远,有的甚至互相攻击,形同仇敌,以至于周朝的天子都不能控制局面。现在,现在天下统一了,全国都是秦国的天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赏赐子弟、功臣,封王不好。

秦始皇听甚以为是。他说,天下刚刚平定,分封诸侯就等于树立兵戈,必将引起新的战争,如果发生战争,重新平息起来就会很难,还是李廷尉说的对。正因为如此,影响中国历史的郡县制才得以实施。

第三,焚百家之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大摆宴席,有个叫淳于越的人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未所闻也。”他要“师古”什么呢?就是学习商、周,分封子弟做王。当时,全国已经实行了郡县制,在这个时候淳于越提出这个观点,无疑是不识时务的。但是,就算这样,秦始皇也没有勃然大怒。同样是让大家评议。这时候的李斯已经升为丞相,他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为什么?因为时代不同了,情况有变化。过去了这么多年,还学习那些“老黄历”,实在愚蠢!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大小法令都由皇帝一人制定,老百姓在家就应该好好务农,士人就应该好好学习法令,现在一些读书人不学习现在的法令制度,却在这说三道四,在老百姓之间造成混乱,实在可恶呀。建议皇帝焚烧百家之书,只留下医药、算命、种树之类的书,免得他们妖言惑众!李斯的建议正合秦始皇本意,于是,才有了“焚书”的事儿。这一建议虽然太过,文化事业受到摧残,但是,对于加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治,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秦始皇与后来的项羽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并不独断专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他都能够主动向臣子征求意见,同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采取的措施也基本符合自身统治的需要。

(四)意识形态建设的高手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最善于统治百姓思想的人之一。首先,建立了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那就是“终始五德之传”。战国时期邹衍等人把五行说用于人事,并创立了“终始五德”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生克导致万物生长与灭亡。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朝代更替也是如此。黄帝为土德,夏为木德,周为火德,代周者必为水德。秦恰好是水德,所以,秦统一六国符合五德的理论。这样,就为秦的建立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五德理论,水德为阴,阴主刑杀,所以秦应当以刑杀为主,不能讲究仁爱和道义。这样同样为秦实施暴政找到了理论依据。

其次,焚书坑儒,进一步统一天下百姓的思想。如何让老百姓认可“五德理论”,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焚书坑儒。你不是思想活跃,胡乱说话吗,我要把诸子百家的书全部烧光,让你们无书可读。久而久之,你的思想就会呆滞、单一,自然就会回到统治者没好的“局”中来;你不是愿意私下里议论吗,那好,我就让你到阴间去议论,460名儒生被活埋,看你们谁还敢说三道四。焚书坑儒后,全国各地的思想空气骤然紧张,纵然有反抗的烈焰,也只能深藏在心底。

第三,巡游四方,刻石铭功。从公元前218年起,秦始皇开始四处巡游,每到一处都请大臣撰写歌功颂德的文字,刻在石碑上。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五)大事解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人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像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大诗人李白笔下的秦始皇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这是诗人《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对秦始皇统一六国所做的功绩和他的个人才能给予高度评价。但是,他用更多的笔触讽刺了秦始皇求长生的事。

这里有个背景: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国富民安,深得人民称赞,可是到了晚年却任用奸佞之臣,宠幸杨贵妃,以致于朝政荒废。而且,他还“尊道教”、“慕长生”,受道士王玄翼的蛊惑,命令刑部尚书张均去宝仙洞寻找所谓的妙宝真符。他的经历与秦始皇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诗人借古讽今,写下了这首诗。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追寻一下秦始皇由一代英主到昏庸帝王的轨迹吧。

① 挥剑决浮云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逐渐强大起来,成为诸侯国中的强者。这一大好形势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父亲这一代。秦始皇在13岁立为秦王时,秦国四处攻城略地,取得了大片土地。但由于年龄尚小,国家大事都委托国中大臣办理。此后的几年间,秦始皇内用吕不韦、李斯,外用蒙骜、王 、麃公等大将,不断地向六国进攻,一点点地蚕食六国的土地。

秦始皇22岁的时候亲自主政不久,便于工作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粉碎了嫪集团阴谋叛乱,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吕不韦当上相国后,时常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私通,考虑到秦始皇年龄一年比一年大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于已不利,吕不韦就想找一个人替代自己。于是,采取瞒天过海的办法,让嫪以假宦官的身份进宫。嫪后来事发,便想趁机作乱。结果被吕不韦等发兵缴灭。第二年,吕不韦受牵连被免去相国之位。

第二件事是处理水工郑国事件。秦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从事间谍活动被发觉,秦始皇认为各国游士来秦国活动不利于秦国,于是下了“逐客令”,凡是在秦国做官的秦国以外的人,一律要离开秦国。后来,李斯写了《谏逐客书》,秦始皇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这一命令。

公元前230年,秦灭掉六国中的第一个国家韩国。此后便以势如破竹之势,分别灭掉了赵、魏、楚、燕,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中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经秦始皇之手成立了。

统一之初,秦始皇让群臣议定国家政体,确立了郡县制,以五德理论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把天下的富豪12万户迁到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还修建通往全国各重要地区的大道,改善交通条件。这些措施,无以不体现出秦始皇的雄图与大略。

②虚筑防胡万里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等将统一前秦国修筑的长城与赵、燕两国修筑的长城进行重新修缮并连接起来,以构筑一道完整的军事防线。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7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齐、楚、魏、燕、赵、秦、中山等国都建有长城。秦统一六国后,主要的外来威胁是北方的匈奴。蒙恬率领30万大军在秦国与匈奴边境地区守卫,修建连接长城的任务自然就交到了他的手中。这座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依阴山,东至辽东,号称“万里长城”。
近观秦始皇 秦始皇生死观

修建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个重要的举措。长城既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秦朝统治者滥用民力的历史见证。对于修建长城这一举措,唐代以后的诗人多有吟咏。

唐朝诗人胡曾《长城》诗这样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其观点十分鲜明:像上古仁德之君舜和尧那样施行仁政,自然会国泰民安,何必要让老百姓受尽苦累去修筑长城呢。其实,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历史上许多事变都是由内部引起,以至于亡国灭种的,要是不解决好根本问题,修筑了长城又有什么用呢。

总结历史可以看出,秦始皇“祸起萧墙”的原因正在于他的“苦苍生”,那么,“苦苍生”的就是修筑长城一事吗?当然不是。秦始皇模仿六国宫殿在咸阳重造,动用七十万刑徒修建阿房宫及陵墓,焚书坑儒、殉葬、连坐族诛等,哪一样不让老百姓叫苦连天呢?所以说,“苦苍生”的是秦始皇的暴政。正是因为他的暴政,才使得天下百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修筑长城抵御外患固然重要,可是因为实施了暴政,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连国家机器都动摇了,修筑长城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首诗虽然以《长城》为题,实际上修筑长城不过是诗人选取的证明秦始皇施暴政、苦苍生的一个典型事例。胡曾在他的咏史诗里曾多次表达类似的观点。如《阿房宫》诗:“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章华台》诗:“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台土未干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

明代诗人刘绩《古筑城词》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力限秦与胡,筑城为疆界。那知楚汉兵,不在长城外。”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有一次刘邦与大臣陆贾有过一次对话,陆贾说:“秦始皇因为施行严刑峻法,最终自食其果。如果在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能够施行仁政,效仿先圣,那么,陛下你怎么能得到天下呀!”此后,贾谊在《过秦论》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对于修筑长城的态度,清康熙帝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有两首诗说得很明白。一首题为《古北口》:“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古北口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地势十分险要,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康熙三十年(1691年),古北口总兵蔡元上书说:“古北口一带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

对于蔡元的这封奏折,康熙帝作了重要批示:“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可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兴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广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蔡元见未及此,其言甚属无益。”

从康熙帝的批示看,对蔡元是相当的不满。守国之道,在于修德安民,怎么能为了修理长城而役使老百姓呢?

另一首诗题为《蒙恬所筑长城》,诗是这样说的:“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爱浮夸。当年用尽民生力,天下何曾属尔家?”对秦始皇滥用民力修建长城提出批评。在《入居庸关》一诗中,康熙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须识成城唯众志,称雄不独恃群山。”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一代帝王能有这种观点,并驳回了臣子修理长城的上书,实在难能可贵。唐代诗人朱庆余《长城》诗中说:“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汪遵《长城》诗说:“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都强调统治者施行德政、仁政的重要性,而曲折地对秦始皇修建长城一事提出批评。

当然,也有人对秦始皇修建长城给予正面评价。清代史学家赵翼有一首《读史》诗把秦始皇修建长城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两件事相提并论,认为这两项工程虽然给当时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后世带来无穷的好处。其诗这样说的:

秦皇筑长城,万里恢边墙。西起临洮郡,东至辽海旁。

隋帝发兵夫,开渠自汴梁。通淮达扬子,由江达余杭。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周防巩区夏,利涉通舟航。

作者虽大愚,贻休实无疆。如何千载下,徒知詈骄荒?

清朝另一位诗人杨鸾《长城》诗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当时重设险,已有赵与魏。何以后世人,独罪始皇帝?

虐用其民,虏使其吏,仁义不施,方欲帝万世。

岂知李斯能亡秦,玺书一发长城隤。

吁嗟秦皇乃为万世戒。

真个是成也长城败也长城,实在令人深思呀。

③坑灰未冷山东乱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唐朝诗人章碣《焚书坑》诗中的句子。在这首诗里,章碣一针见血在指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带来的严重后果。

那一本本代表中国灿烂文化的典籍随着坞的烈火化为灰尘而去,这对于天下士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劫难,对于统治者来说同样得不偿失。烈火可以焚烧书籍,却不能焚烧人的灵魂和思想。焚书的火焰熄灭了,人民群众反抗暴政的火焰却在心底升腾而起,封建王朝的千秋大业在那缥缈的尘烟中逐渐消逝。

秦始皇焚书是在公元前214年,坑儒在公元前213年,距离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不过四五年时间,最后,被项羽和刘邦推翻政权。史书上记载,刘邦年轻时不事劳动,是个好吃、懒做、好色的市井无赖,项羽更是不爱读书,可是,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恰恰是被这些不爱读书的下层人民推翻的,可见,就像修筑长城不能巩固政权一样,焚书、坑儒只能加速人民群众的反抗,对统治者的统治并无益处。还是要以人为本,以德服人,以仁治人,这才是上上策。

那么,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但是秦王朝内部在思想上仍然有很大分歧。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大摆宴招待群臣,当时有个顾问官淳于越说:“做事不学习古人却能够长久的,我没听说过。如今,我们统一了天下,应该像先朝那样分封子弟和功臣做王,这样,一旦有事,也可相互照应。”

秦始皇让大家议论淳于越的建议。李斯:“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度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正是李斯这段话,使秦始皇下定决心,焚烧了除秦纪以外的所有史书,及诸子百家之书,只留下医药、卜筮、种树的书。这是秦王朝采取的遇民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就是要让天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秦始皇的声音,以此来达到政令的统一,维护政令的威严。

焚书之举实际上已经注定了儒生的命运,460名儒生不过是给“猴”们看的鸡罢了。书是儒生们写的,自然也是他们在传阅、议论的,焚书目的是不让大家著述、传阅、议论。书焚了,消灭了传阅的载体,震慑了著述违禁书目的行为,剩下的就是要堵住士人的嘴了。怎么堵?不可能将天下士人全杀光,最有效的办法是杀一儆百。

统治者在找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名正言顺杀鸡给猴看的机会。秦始皇让卢生、侯生、徐福等方士炼丹求长生药。卢生、侯生认为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吏狱,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不敢尽忠。议论一番后,越说越觉得不能久留,于是两个人逃之夭夭了。这还了得,找还找不着这样的反面典型呢。秦始皇大怒,命令监察官对私下里好议论的儒生进行调查。可怜这些读书人,哪里见过这阵势。大家你揭发我,我揭发你,全没有了读书人的体面。不知造就了多少冤案,总之,460名儒生成了秦王朝箝制人们思想的第一批牺牲品。

这里有一点值得说明,在焚书之后、坑儒之前,秦始皇网罗了大量文学和方士,一方面要他们为秦所用、歌功颂德,另一方面让他们炼丹求药,公元前219年,徐巿等人上书,谎称东海中有仙山、仙人,自告奋勇去求仙药。秦始皇便让他们带着500童男和500童女以及大量金银财宝去海上求仙,结果是杳无音讯。公元前215年又派韩终、侯公、石生等人求仙人取不死之药,皆无果而终。卢生采取欺骗手段多次糊弄秦始皇,最后,在事发前竟然公然诽谤秦始皇,尔后逃跑。这种行为让秦始皇大为恼火,正因为如此,他才大动干戈,杀了460个儒生。所以说,从这某种程度上看,方士们的欺骗举动害了天下儒生。

对于秦始皇的做法,他的大公子扶苏曾劝谏过。可是,秦始皇根本不听,一怒之下把扶苏派到北部边境地区,作了蒙恬将军的监军。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箝制了人们的思想。《陈书·儒林传序》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六学自此缺矣。”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明清时期许多诗人对此提出批评。

明袁宏道《经下邳》诗:“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纲目疏。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张良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后,曾经隐姓埋名藏匿在下邳。并在那里得到黄石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正是靠着这个兵法,张良成为一代王者之师,辅佐刘邦成就帝王大业。清陈恭尹《读秦纪》:“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清陆次云《咏史》:“儒冠儒服委丘墟,文采风流化土苴。尚有陆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刘邦少时“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书本更与他无缘,所以章碣说“刘项原来不读书”。

刘邦得天下以后,儒学的倡导者陆贾时常在他面前谈论《诗》、《书》,刘邦很生气,有一次当众大骂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立即回击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接着,他又以商汤、周武王和吴王夫差、智伯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明以仁治于下的重要。指出,如果秦始皇能够“行仁义、法先圣”,那么秦朝就不会如此短命。刘邦最后被说服了,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始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事实证明,靠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种希望通过修筑长城来抵抗侵略,靠焚书坑儒来愚弄人民,靠收天下兵器来防止人民反抗的做法,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④三山空觅草长生

秦始皇在议定帝号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要长生不老。否刚,他就不应该叫始皇帝,而应该叫“永皇”——永远的皇帝。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之三中用了多一半的篇幅诉说了秦始皇求长生一事,后世对这事多有吟咏。如胡曾《沙丘》诗:“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另有《东海》诗:“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对秦始皇求长生一事提出委婉的批评与讽刺。

是什么让秦始皇走上了求长生之路?无疑与他自身贪权、贪生有关,但是,还有两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是与当时道教的炼丹崇拜有关。二是与方士的蛊惑有关。当时道教之所以盛行,与他所追求的求仙长生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在焚书以后,秦始皇招集许多方士,给他们足够的“科研”经费,甚至连“童男童女”这样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满足他们。

方士们比谁都清楚秦始皇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琅邪台,站在昔日越王勾践修筑的琅邪台,眺望波涛汹涌的大海,秦始皇豪情万丈,突发奇想,这么好的江山,要是能永远长生不老、世代由他统治那该多好呀!

此时,来自齐地的方士徐巿等似乎洞悉了秦始皇的心事,便趁机上书说,东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那上面住着仙人,如果带上童男童女为见面礼,一定会找到他们求得仙药。徐巿却了以后,秦始皇继续巡游。然而并没有因为徐巿的入海求仙而带来福音。相反却屡遭遇“不幸”。

从琅邪台往回走,路过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西周时原来有九只鼎,是国家机器的象征。后来被秦昭王所得,但有一只却沉没在泗水中。泗水是淮河的支流,流经彭城。秦始皇路过这里,想将这只沉没的鼎打捞上来,结果示能如愿。渡过淮河后,到洞庭湖一带,在渡河过程中遇到大风,几乎无法渡船。一怒之下派3000多刑徒将洞庭湖附近湘山上的树都砍光了。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游到阳武县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南)一带,遇到张良与另一位大力士行刺,所幸没有被击中。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在咸阳城微服私访,只带了四名武士,不巧碰上了盗贼,受到威胁。虽无大碍,却也心中不快。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游到碣石(今河北昌黎),又派燕人卢生寻访碣石山上的两个仙人。结果均无果而终。

这些方士为了不让秦始皇失望,往往编造各种谎言,欺骗秦始皇。当谎言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便逃之夭夭。曾叱咤风云的秦始皇不能看不出其中的虚妄与欺骗,最终在盛怒之下杀了460个儒生。而在沙丘巡游过程中,在患病之际,并没有企盼徐巿之流的长生药能挽救他的生命,而是早早地立下遗嘱,让人捎信给大公子扶苏。

所以说,天下成败与皇帝关系固然重大,但是,缺少尽忠报国之臣,不能不说是秦王朝短命的原因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9376.html

更多阅读

解离的真实——秦始皇 解离的真实在线阅读

解离的真实——秦始皇最近因为一部小说,对秦始皇观感大变。百度了一下秦始皇的生平,崇拜不已。如此有作为的千古一帝,在司马迁非古厚今的《史记》中,居然成了一个形象阴鸷、残虐不堪的暴君。世人非议秦始皇无非拿统一六国的杀戮、大

秦始皇兵马俑一日游攻略 兵马俑旅游攻略

秦始皇兵马俑一日游攻略——简介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

★★秦始皇死前发生的三件怪事 新疆库尔勒市发生怪事

秦始皇在39岁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尽享万世之尊,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却在49岁进行第五次大巡游时,暴毙身亡,蹊跷地死在了巡游途中。秦始皇身亡时前,发生过三大怪事……通过焚烧

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堂兄弟 堂兄弟

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堂兄弟(神仙湾老宋观点)附:王立群论子婴上一讲我们讲到赵高成功地杀掉了秦二世,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是也就在赵高杀掉秦二世不久,赵高自己本人也被人杀掉了,而且杀赵高这件事,杀得是干脆利索,一点悬念都没有。那么我们就

声明:《近观秦始皇 秦始皇生死观》为网友缱倦旧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