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炮兵诞生和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隐藏 快速浏览

★信息频道——人事任免、人物逝世、机构区划变更人事任免 人物逝世 机构区划 过往任免 媒体勘误

★ 资料频道——机构、人物相关的名录图片人物简历 领导名录 逝世资料 中央机构 影像图片 中国大学 军政文学

★人物志——中国军政名人个人简历分省归类资料库华北区 东北区 华东区 中南区 西南区 西北区 台港澳 未明地籍

★ 研究频道——军政历史、人物、机构研究原创研究 人物研究 历史研究 军史纵横 职衔研究 区划研究

★ 专栏频道——军政知名会员军政研究专栏中华廉政网交流区 重歼战略 东方政经 梦涯哲思 成成纪事 七零八落 钟馗专栏 孟侯研史 荣芳专栏 鸣鸥原创

★ 会员频道——会员交流的平台会员沙龙 真我风采 原创文学 文化驿站

★ 管理中心——网站和社区管理中心社区事务 举报投诉 规章制度 网站管理

百酒园



高级

版主招募 门户 论坛 我的空间 网站章程 友情链接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银行 社区服务

博客

勋章中心

朋友圈 会员列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搜索 道具中心 帮助

  军政在线网 » 军史纵横 » 军队沿革 » 人民炮兵诞生和发展 (转到动态网页)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 帖 投 票

主题 : 人民炮兵诞生和发展 使用道具 |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鸿翔116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长

      

UID: 22678

精华: 1

发帖: 18579

积分: 91228

金钱: 492

在线时间: 3036(时)

注册时间: 2006-03-31

最后登录: 2010-01-29

0 发表于: 2008-03-04 19:52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人民炮兵诞生和发展

管理提醒: (? ? (?

人民炮兵是和人民军队同时诞生的。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贺龙同志率领的第20军编有一个炮兵团,装备日式山炮7门;叶挺同志率领的第11军亦编有炮兵。在起义当中又缴获各种火炮30余门。后来部队向潮州、汕头进军的过程中,火炮大部分损失了。 .P <3+

N;`/>R4|I

1928年4月中旬,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先后率部到达宁冈砻市,两支革命军队胜利会师。同年5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编制有一个迫击炮连,但弹药奇少。1928年夏,当敌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部署在要路口的追击炮只用几发炮弹就协同步兵击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1930年7月,彭德怀同志率领的红3军团攻克湖南长沙时,缴获敌人克鲁伯山炮一门和迫击炮6门。3军团即在江西平江县长寿街组建一个山炮连和两个迫击炮连。同年8月,将这3个连合编成炮兵团,并增编1个警卫连;同月,3军团第二次进攻长沙时,山炮连直属军团部,迫击炮连分别配备给第5、第8军,在此以后炮兵团建制撤消。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原有追击炮1门。1930年春,红1军在湖北孝感花园战斗中缴获追击炮4门,遂成立了1个迫击炮连。同年夏,红1军和红15军合编成红4军团,原红1军迫击炮连归红4军团第10师建制。人民炮兵诞生后,即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下浴血奋战,损失较严重。到1930年夏,全军尚存1个山炮连,装备l门山炮和4个以上追击炮连。这就是人民炮兵最早、最宝贵的基础。 =EYWiK77a

j4<K0-?

1930年12月至1934年,蒋介石拼凑大量兵力,向工农红军进行了五次“围剿”。红军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反“围剿”斗争,红军炮兵亦积极地参加了作战。1930年12月,蒋介石纠集10万军队,分进合击,向仅有4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发起第一次“围剿”。12月27日战役开始,l、3军团各军所属炮兵,首先在龙冈地区协同主力歼敌张辉瓒之整编第18师,尔后在追击中再歼敌谭道源部半个师,粉碎了敌人的首次“围剿”。 2t4L 3

ua)jGif

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于1931年5月,又集中20万部队,四路挺进,向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5月16日战役开始,当敌王金钰部由富田向东固进犯至中洞时,3军团炮兵配合主力,出敌不意,猛击敌28师,歼其大部。接着,4军迫击炮又协同主力在白沙、沙溪攻击郭宗发的43师,缴获山炮2门。尔后,该连又参加广昌战斗,歼敌1个团。到5月30日战役结束,共歼敌3万余人,并缴获2门山炮和大批追击炮。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以3军团炮兵连为基础,在江西陂头成立军委炮兵团,辖3个山炮连。炮兵团组建伊始,即协同步兵攻打兴国县的赖村据点。同年5、6月间,1军团各师利用缴获的火炮组成追击炮连,翌年5月,合编成2个大连,红3军迫击炮连装备追击炮10门;红军迫击炮连装备迫击炮10门、平射炮2门。同一时期,3军团各师也有了迫击炮。 oOLey!uZw

lm6hFvEZ

1931年7月,蒋介石动员30万人,亲任总司令,分兵三路,向中央苏区进行了第三次“围剿”。8月,3、4军炮兵协同主力在黄陵地区歼毛炳文师2个团。9月,乘敌退却之际,3军炮兵配合7,9师在老营盘歼灭蒋鼎文的独立旅。此役中,炮兵趁夜暗伴随步兵隐蔽进入距敌百余米的河边,迅速占领发射阵地,突然向敌开火,致敌阵大乱,伤亡惨重,我步兵顺势发起勇猛冲击,全歼敌人。以后,1军团炮兵又在方石岭一带支援步兵歼灭了韩德勤的52师。 f4 qVUU

*E *oWb]H

1932年1月,3、5军团炮兵参加了进攻赣州的战斗。4月,1、5军团炮兵参加进攻漳州的战斗,消灭张贞师一部,缴获3门山炮和8门平射炮。7月,1、3、5军团会合,炮兵协同主力攻打水口,给陈济棠部以沉重打击。1932年上半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采取守势,集中兵力向鄂豫皖及洪湖区进攻。1月,四方面军炮兵协同10师围苏家埠,配合73师打青山镇,支援11师打韩摆渡,以火力有力地保障了步兵作战。以后,四方面军挥师北上,在河南潢州、商城地区,歼张钫部3个旅。迫击炮连协同11师在双柳村、草庙集一带战斗中,集中6门火炮,摧毁敌火力发射点。在此之后,该连又参加了阎家河、中馆驿、麻城等战斗,在阎家河缴获山炮2门,即组建了方面军炮兵连。此时,11、12、73师也成立了迫击炮连,每连编制迫击炮2门。 EJ>&Iq

8L,=Eap

1932年7月,蒋介石不顾前三次“围剿”的惨败,又发起了第四吹“围剿”。四方面军在七里坪一战,击溃敌主力。战斗中炮兵曾准确命中敌一指挥所。此役,我军出于军事路线的错误,最终未能打破敌之“围剿”,遂于10月间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向川北转移。转移途中,丢失了大部分火炮,只有10师迫击炮连,随军跨越秦岭、翻过巴山,历尽艰险,于12月到达川北。四方面军西进后,贺龙同志领导的红2军团退出洪湖地区,南渡长江,转移到湘鄂西和四川东南部、贵州东部活动。2军团在与敌作战中缴获一些迫击炮,部分的军、师先后建立了迫击炮连。 ,sIC=V +

P`ou:M{8

蒋军进攻鄂豫皖和洪湖地区后,自以为企图得逞,旋即以数十万兵力南来,准备消灭中央红军。1932年6月,从红军学校炮兵队抽调部分人员、火炮,组成炮兵连,配合1、3军团作战,先后参加了宜黄、乐安、南城等战斗。乐安之战,炮兵以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城墙上的重机枪,掩护步兵顺利登城。9月,返回宁都,协同步兵消灭了黄土寨、赤面寨和赖村等“白点”。1933年4月回到瑞金,与原红军学校炮兵队合编为红校特科营。秋季,又以特科营为基础,组建了特科学校,炮兵队扩编为一个营,下辖两个山炮队、1个迫击炮队。1933年1月,1军团炮2营协同3军、4军于大、小龙坪地区伏击敌第52、59两师。当步兵将敌割裂后,敌阵脚大乱。此时,雾浓雨酣,炮兵观察目标困难,但为抓住有利战机,我两个连共18门追击炮分别向大、小龙坪之敌实施密集射击,予敌重大杀伤,配合步兵歼敌两个师,敌52师师长李明遭炮弹命中至重伤后毙命,59师师长陈时骥被俘。随后,1军团2炮营又转战东陂、黄陂地区,协同步兵进攻肖乾之11师。战斗发起前,敌控制着草台岗制高点,该地域地形狭窄,敌队形十分拥挤,形成便于炮火杀伤的态势。于是,我炮兵营乘隙制敌,首先集中炮火,摧毁了敌前沿工事。步兵发起冲击后,迅即延伸火力,打击岗后集结之敌,掩护步兵顺利攻占草台岗,歼敌11师。同年同月,四方面军到达川北:,一路上打垮四川军阀田颂尧、刘存厚和杨森的部队,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四方面军在战斗中,缴获敌迫击炮百余门,先后成立5个迫击炮连,分归各军建制。同年9月,在四川双河场附近将这5个连合编成方面军炮兵营。 Z4EmRa30 p

WFiX=@SS

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失败后,纠集100万军队,于1933年10月开始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1934年3月,从特科学校抽出一个山炮连配属3军团作战。7月,该连和军团迫击炮连等合编为3军团炮兵营,辖一个山炮连和1个辎重连。同年秋,炮兵营改为红星炮兵营,辖3个迫击炮连直接由军委指挥。 VJ=>2' I

fO$){(]^

1933年10月,1军团炮兵营协同第1、2师进攻新丰街。俟敌退却时,炮兵对新丰桥进行火力封锁¨绐敌巨大杀伤。当敌进击中央苏区北面门户广昌时,炮兵以抵近射击阻止敌人修筑工事,支援步兵实施短促的反冲击,迟滞了敌人推进。1934年7月,3军团炮兵营协同步兵进行了著名的高虎脑防御战斗,以准确、猛烈的火力,配合步兵打退敌人第一次冲击后,为了更好地发扬火力,遂把山炮推出工事进行射击。一天内,掩护步兵连续击退了敌人7次集团冲击。激战3日,我耗山炮弹200余发,迫击炮弹500余发,大量地杀伤了敌有生力量,与步兵协同作战使敌6个主力师失去进攻能力。这是反“围剿”斗争中炮兵作战耗弹最多、效果最好的一次。1934年8月,1军团炮兵营支援步兵打下温坊后,炮兵集中火力向敌射击,有效地掩护了步兵反复数次的反冲击,敌伤亡惨重。虽然在历次战斗中,步、炮协同作战给敌以较大杀伤,但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对红军的错误指挥,战争长达一年之久,终未在江西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央红军为了挫败蒋介石的“围剿”,争取新的胜利,被迫撤离苏区,于1934年10月,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v&|65[<

{Q3OT

从1927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炮兵诞生之日起,到1934年10月的七年间,南昌起义的炮兵,在艰苦的行军和作战中大部损失了;以后工农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敌人火炮,又建设了炮兵。到红军进行长征时,全军炮兵已发展到5个营又数十个迫击炮连。这就是人民炮兵早期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建设成就。http://www.bocaiit.com/Article/jindai/200612/24.html

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而高翔

From:Unknown 顶端 回复 引用 收藏 分享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96

积分: 32781

金钱: 19766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1 发表于: 2008-01-25 23:15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毛泽东与人民炮兵的创建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支曾让我国军民欢欣鼓舞而让国内外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她就是被誉为“战争之神”的人民炮兵。 MJ JC6:

5p#0K@`n/

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自我军拥有自己的火炮那时起,便对她的“操作者们”(还不能称其为严格意义上的“人民炮兵”)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重视。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人民炮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人民军队的历史增添了许多新的光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不朽功勋! k+9F;p7

^*}D*=>

(一)作为一个新的技术兵种,中国人民炮兵虽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创建的,但是早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时,起义部队里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山炮和迫击炮,并在贺龙同志的指挥下参加过战斗,为南昌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这时候的炮兵力量还非常有限,而且没有正式编制,以后也常常因为服从游击战的需要而被精简或压缩,因此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人民炮兵”。 ,/?J!W @m

1928年4、5月间,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随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红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这时才在我军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迫击炮连。 5nx*D"

}k VC ]+

这年8月下旬,湘赣两省军阀乘红军主力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会剿”,其突破口就选在井冈山的黄洋界。当时,毛泽东不在山上。但他临下山前便估计到敌人会乘井冈山兵力空虚之机发动进攻,于是特意指示红军留守部队坚守井冈山。毛泽东告诉大家:“井冈山地势好……是我们的依托……如果失掉了井冈山,我们就会‘虎落平川被犬欺’了。”红军留守部队指战员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与前来“会剿”的敌人展开了保卫井冈山的战斗……战斗中,我红军第31团1营官兵将南昌起义时用过的1门迫击炮和仅有的3发炮弹抬上山打击进攻之敌。在营长陈毅安的指挥下,第一发炮弹装填、发射,结果没有打响;接着发射第二发,仍然是“哑炮”。炮手心急火燎,陈营长急中生智,一声令下:“不打登山的敌人,把最后一发炮弹瞄准敌人山下指挥部!”接着,一声“放”的口令,只听“轰”的一声,炮弹不仅响了,而且正中敌人指挥部。刹那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等连成一片…… rN&fFI

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误以为主力红军杀上山来,于是连滚带爬收兵下山。 U2A-ub>7

~!({U nt+'

黄洋界保卫战打的非常漂亮。关键时刻,我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战斗我方军民无一伤亡,却杀伤了不少敌人,缴获了大批物资,胜利的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q]="ek&_

wrkw,H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听了陈毅安营长的汇报后,十分高兴,当夜便填词一首: :$G^TD/n

《西江月.井冈山》 NuO@N r

山下旌旗在望, NN7KwVg

山头鼓角相闻, @g[ijs

敌军围困万千重, !'w>y7

我自岿然不动。 '{,JuX"n

w?D=

早已森严壁垒, :30daKo

更加众志成城, 9+(b7L

黄洋界上炮声隆, x<t ?Yc9

报道敌军宵遁! /fR6|tJ

此后,毛泽东便认识到了炮兵的重要性,开始对炮兵刮目相看了。 .P8m%$'N

h/5V~ :)

FpB3SJ6 B

(二)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袖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从此中国革命开始看到新曙光。 E.C=VfBW

* r4FOA%P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5月到达了大渡河畔。 >uJu!+#

C^?/9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条支流,两岸雄峰峭立,河流异常湍急,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长江天堑”。当年石达开曾率12万太平军,企图渡河入川,被曾国藩率领的清兵一网打尽,石达开被迫拔剑自刎。而此时,蒋介石正坐镇贵阳,调集几十万大军,企图南攻北堵、东西夹击,将3万红军围歼在大渡河畔。蒋介石叫嚣:“共匪兵临绝境,实乃上天助我,……各路兵马应齐心合力,前后夹击,务必将共匪全歼于大渡河畔,使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我红军部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团长杨得志的指挥下,红1军团炮兵营营长赵章成亲自操作迫击炮,用仅有的31发炮弹,掩护我17勇士单舟抢渡大渡河取得成功,最后又以仅有的4发炮弹支援17勇士登岸歼敌,并击退了对岸200多名敌人的反冲击,占领了河对岸的工事阵地,保证了我后续部队渡河的顺利和安全,创造了我军迫击炮战史上的奇迹。 M3eSj`c3

>8NUji2I

在这次强渡大渡河、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关键战斗中,迫击炮再次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赵章成亲自操作、弹不虚发,功不可没,毛泽东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光荣称号。 7iy2V ;}

fG?a"6~

炮兵在历次事关我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屡建功勋,受到党中央、毛泽东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因此,当1938年1月抗日烽火正浓之际,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正规炮兵团——“八路军炮兵团”宣告成立。2月份,该炮兵团便奉命开赴洛川,实施整训。当炮兵团的同志们途经延安时,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炮兵团的领导同志,并勉励他们:炮兵团要像母鸡下蛋一样,为今后炮兵部队的建设培养骨干;应该建设更多的炮兵团,以适应革命的需要。 Nn0j}ZI)1

i1{)/f3

1939年1月,炮兵团迎来了她1周岁生日。毛泽东主席一直关注着炮兵团的建设和发展,这天他高兴地为炮兵团题词,勉励他们“造成抗日战争中的有力兵团,达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目的,为民族争光荣,为八路军争模范!”使我八路军炮兵团及全体炮兵官兵深受鼓舞。 '0Q/oU

pgUjje>#

这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炮兵营在黄土岭战斗中,一鸣惊人,创造了9发炮弹两次齐射,直接击毙日军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的战绩,从此这位深得日军赞誉的“名将之花”,便永远凋谢在了太行山上。黄土岭战斗的胜利,震动了日本朝野上下,也轰动了整个中国,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毛泽东主席闻讯后,非常高兴,专门从延安给聂荣臻司令员发来了贺电,并要求对有功部队和人员予以嘉奖。随后,晋察冀军区通令嘉奖了第一军分区炮兵营,聂司令员还专程来到该炮兵营看望大家,以示鼓励。 6 {`J I

PTQN.[bBh

ZKS]BbMZa

(三)在抗日战争中,火炮和迫击炮对于八路军来说,算得上是最为先进的武器了。因此,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日军,准备对日发起反攻,以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1944年秋季,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在“八路军炮兵团”的基础上创建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炮兵学校,开学第一期就培训出了1000多名炮兵专业干部。它的创建,揭开了我军炮兵历史的崭新一页,为人民炮兵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 xgsEe3|

oB<!U%BN

此后,我八路军、新四军又先后购置、缴获了一批包括各种大炮在内的武器装备,我炮兵阵容日益壮大,人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战斗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3@S`2r

%xX b5aY

1947年,我刘邓大军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率12万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0月,我华北晋察冀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在发起保定以南“清风店战役”后不久,准备发起石家庄战役。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城市攻坚战”,需要炮兵支援,对此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高度重视。 H-% B<7

X4k|k>

当时,晋察冀军区仅有一个炮兵旅,下辖三个团和一个教导团,且处于初创时期,在技术、装备上,显然不能和用美制装备武装的蒋军相比。为了顺利拿下石家庄,朱德总司令亲自深入炮兵旅住地,强调“集中用炮”的重要性。他说:“炮不打,口不开。打开缺口,步兵才能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为指导,把各种类型的炮,集中起来,集中以后还要集中,给敌人来个‘大合奏’……”结果,仅仅经过7天激战,日本和蒋军苦心经营了10余年、被敌称为“不可攻破”的石门防线,便土崩瓦解。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北作战开创了良好局面。其中,炮兵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R2Q1Rk#

*]Eyf")

之后,随着我军的节节胜利,炮兵部队也不断发展壮大。至“三大战役”打响前,我们已经创建了70多个炮兵团、1000多个炮兵连。在解放全中国的历次作战中,人民炮兵显示出了空前强大的战斗威力。她配合我军陆战部队,以雷鸣般的震撼力和摧枯拉朽之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次次扭转战争战局,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元旦献辞中指出:“自从人民解放军形成了超过国民党的炮兵和工兵以后,国民党的防御体系,连同他们的飞机和坦克就显得渺小了。”为此,在建国前夕,他曾由衷地为原东北军区朱瑞炮校写下题词:“人民的炮兵万岁!” x45F-w{

5p7i9"tgn

(四)炮兵,曾被斯大林称为“战争之神”,并被拿破仑称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武器”。由于她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极端重视。 ?%T]V+40

~'Korxa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炮兵还相当的落后,还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炮兵”。当时,我们的炮战武器主要是来自战争缴获,不仅数量少、品牌杂,而且性能落后。如,我们装备的火炮,分别产自日、美、英、法等9个国家,有70多个型号,20多种口径。这种情况,既不利于作战指挥、战时供应及平时的管理训练,也不利于开展正规化建设。为此,刚刚建国,党中央和毛泽东便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的战略决策,决定组建军委的兵种领导机关,以促进各军兵种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0.~s>xXp

T|--ZRYn

在此背景下,1950年4月25日,毛泽东签署命令,任命年仅35岁的陈锡联为炮兵司令员。后经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炮兵司令部于8月1日在北京成立。自此,作为一个军兵种的人民炮兵正式诞生,进入到一个历史发展新阶段。 -;YhQxxC}L

=>e> r~cW

人民炮兵创建之时,正是朝鲜大战在即。这年9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7万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并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及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随后成立不久的人民炮兵部队便以我军主要的火力突击力量,随陆军一道担负起了神圣使命。 H96|{q=

f5*hOzKG6

在抗美援朝的历次战役中,我炮兵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炮兵的身影”——她和空军一道,粉碎了美军以破坏铁路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空中绞杀战”;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防御战役”中,她以强大的火力支援和掩护步兵作战,打退了敌人的数百次冲击,先后毁伤敌机数百架、火炮百余门以及坦克、车辆等大量技术兵器;1953年六七月间,为配合朝鲜停战谈判,在金城战役中,曾千余门火炮齐声轰鸣,将敌人据守的25公里防线变成火海……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 d-I&--"ju

AZ. j>+0xx

据统计,在两年零九个月的作战中,人民炮兵共毙伤敌军15万余人,毁伤敌火炮570余门,坦克、汽车1600余辆,击落敌机2300余架、击伤7500余架…… i@ehD@.dH

xE6hE'rh.O

毛泽东主席在分析1952年战局时曾经说过:“今年秋季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致胜的要素。”这最后一句,无疑是对炮兵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评价。 >%c>R'~h

dSE"G>l8

N}'2GBqfU4

(五)抗美援朝胜利后,人民炮兵进入到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在毛泽东“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的号召下,人民炮兵开始迈出向现代化、正规化进军的新步伐。 cJ'OqV F

Lr*LP6jx3

早在人民炮兵司令部成立不久,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便确定了“大量发展新的炮兵,同时加强提高老的炮兵”的方针。炮兵领导机关根据这一建军方针,制定了建设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的发展规划,并采取优先发展预备炮兵,逐步充实步兵师以下队属炮兵的步骤,使炮兵部队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当时,在两年多时间里,便组建了包括榴弹炮师、火箭炮师和反坦克炮师在内的15个地面炮兵师,共55个炮兵团;另组建、扩建了6个高射炮兵师和74个独立高炮营。至抗美援朝结束不久,除部分地、高炮营划归各军建制外,全军预备炮兵达到23个师88个团又22个独立营;加上队属炮兵建设,步兵军、师共组建炮兵团100多个,战防炮营、高炮营数十个……人民炮兵数量,已十分可观。 ufocj1IU

zCmx1Djz

在抗美援朝中及其胜利后,人民炮兵走正规化、现代化道路,大大加快了炮兵学校建设步伐。炮兵司令部成立时,我们仅有3所炮校。至1953年底,我8所炮校、3所军械技术学校和1个炮兵短训基地,共培养炮兵干部3.5万人。1954年,我军各种炮兵学校达到23所,教学队伍、教学设施和教学培训方法等也得到很大提高。 a-NicjV#

9[:TWvd

1955年7月,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批准,炮兵司令陈锡联进入全军最高学府——军事学院战役系深造、学习。毕业后,即1957年7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成立炮兵学院,以培养炮兵营、团职军事干部和参谋人员、教员,并任命陈锡联为该院院长。 Fm[3Btn

mpd?F 'V

1958年10月,陈锡联和炮兵政委邱创成向军委建议,筹建导弹部队学校。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迅速采纳这一建议,于1959年成立了武威炮兵学校和西安炮兵特种技术学校,使我国地面导弹部队有了稳定的培训基地。 vywpX^KPv

M]SeNYDy

一系列炮兵院校的成立,大大加强了人民炮兵的质量建设,炮兵战斗力迅速提高,并在其后的援越抗美、炮击金门和历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一鸣惊人、威镇敌胆,为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领空、领海的安全和促进祖国统一事业,屡建功勋!共取得毙伤敌人22万余人,毁伤敌火炮1400余门、飞机近万架的辉煌战果,打出了国威军威,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的亲切接见、嘉奖和表彰。 4-oaq'//BT

A}(o1wuw

,OFNV|S$

(六)改革开放以后,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一支强大炮兵”的夙愿得到了充分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军各军兵种的广泛运用,人民炮兵的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崭新步伐。 _7'5IA

ZWQ/BgKB

1981年,我军第一代炮兵专用射击诸元计算器研制成功;接着,我国第二代地炮射击诸元计算器又相继问世。从此,人民炮兵射击诸元计算,结束了手工作业的历史,正式进入到电子计算机时代。 x kdC -S

/ |isRh|

进入九十年代,全军炮兵的“快速反应训练”得到了基本普及,人民炮兵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命中率极大提高。1990年6月,刘华清、迟浩田等军委和总部首长及北京军区、海军、空军、国防大学等大单位领导,专程到华北某炮兵靶场,参观我地面炮兵营连、群(团)和高炮群(团)三套指挥系统的汇报表演和实弹射击。这次表演和实弹射击,共发射炮弹246发,平均火力反应时间为35秒,命中率达100%,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i<Z< <c>

~EU\;1Rmq

1997年秋,总参兵种部在北京地区组织了炮兵、防空兵、装甲兵进行了数字化实兵演示,并取得成功,以此为标志,揭开了人民炮兵的数字化建设序幕。炮兵的数字化建设,将使我军炮兵的作战指挥系统的性能极大提高,基本实现从侦察目标到末端火炮射击的全程一体化、数字化和自动化,使在发现目标的同时实施火力打击成为现实。 z, n[}Q#u

8#/y`ul

目前,人民炮兵正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炮兵的差距。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人民炮兵作为陆军重要的作战兵种,作为我军军事斗争准备中一支重要的威慑力量,作为战役战斗中一支重要的火力“拳头”,不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刘炳峰) d0;?GQYn:

(ricky436 2006-09-07 00:33 )

From:福建省福州市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96

积分: 32781

金钱: 19766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2 发表于: 2008-01-25 23:16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战神雄风——中国炮兵 Sa kew

N1B$z3E *

在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3周年之际,我们满怀喜悦地打开了新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壮丽画卷。于是,一支让人民欢欣鼓舞、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映入眼帘。她就是有着“战争之神”美誉的人民炮兵。 $sS~hy*

" m13HS

“没有炮兵便没有胜利” >##Z}auY

9bspf {

“没有炮兵便没有胜利”,这是毛泽东主席在解放战争初期曾讲过的一句话,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炮兵的发展壮大与中国革命战争胜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s^K2,D]P

6)7cw8^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了炮兵。当时,贺龙指挥起义部队中的山炮和迫击炮进行战斗。次年5月,南昌起义部队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并在红军中建立了第一个迫击炮连。之后,在井冈山保卫战中,红军第31团1营利用南昌起义时带上山的1门迫击炮,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此,毛泽东主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壮丽诗篇。 }>d

Q$v00z]f*

在1935年5月红军大渡河的长征途中,红1军团炮兵营营长赵章成用28发炮弹掩护17勇士单舟渡河成功,最后又以仅有的3发炮弹支援这17勇士,击溃了对岸的200多名敌人的反冲击,巩固了渡河口岸阵地,保证了后续部队安全渡河成功,使红军避免了“石达开第二”的命运,创造了我军迫击炮战史上的奇迹。 D:f=Z?L)>

x~vNUyEN)

1938年1月,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炮兵团———八路军炮兵团。1939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炮兵连在黄土岭战斗中,9发炮弹两次齐射,直接击毙日军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使“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1944年秋,党中央为准备反攻,迎接胜利,决定以八路军炮兵团为基础,成立我军历史上第一所炮兵学院———延安炮兵学校。第一期培训班就训练了1000多名炮兵干部,为我军炮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K{8- t

-Ep#q&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炮兵也不断壮大,已建立了70多个炮兵团、1000多个炮兵连,东北野战军还专门成立了炮兵司令部,人民炮兵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领导者朱瑞担任炮兵司令员。在辽沈、淮海、平津以及渡江等战役中,人民炮兵显示了空前强大的威力,配合其它兵种,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正如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元旦献辞中所指出的那样:“自从人民解放军形成了超过国民党的炮兵和工兵以后,国民党的防御体系,连同他们的飞机和坦克就显得渺小了。”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人民炮兵那隆隆的炮声,彻底敲响了旧世界的丧钟,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bd~m'cob>

zX4RqI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炮兵在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炮击金门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威镇敌胆,战无不胜,取得了毙伤敌22万余人,毁伤敌火炮1400余门、飞机近万架的辉煌战果,打出了国威军威。 pCA`OP);=

$`55 E(

共和国领袖情系人民炮兵 C5Q!_x(

; B yt'S

在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生前,人们都喊他“万岁”,但很少有人见他说“万岁”、写“万岁”。然而,毛泽东却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破例为原东北军区朱瑞炮校写下了“人民的炮兵万岁”的题词,并永久地留在了当时学校为学员颁发的毕业证书上。这说明人民炮兵在领袖们的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更说明领袖们特别关爱人民炮兵。 UZ2_FP

t4[q :[1

的确,没有领袖们的亲切关怀,就不可能有今天强大的人民炮兵。1938年2月,刚刚成立不久的炮兵团奉命开赴洛川整训,在途经延安时,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炮兵团的领导干部。他在讲话中说,炮兵团要像母鸡下蛋一样,为今后炮兵部队的建设培养骨干,建设更多的炮兵团,以适应革命的需要。在炮兵团成立1周年之际,毛泽东又亲笔为炮兵团题词:“八路军炮兵团成立已一周年,盼望你们努力政治军事学科术科之学习,造成抗日战争中的有力兵团,达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目的,为民族争光荣,为八路军争模范!”部队在洛川整训期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从武汉买回炮队镜和测远机各1架送给炮兵团。这是当时八路军炮兵部队唯一的新装备。朱总司令更是对炮兵团关爱有加,不仅亲自住到炮兵团检查部队的整训工作,细心观看部队的兵器操作和演习,而且还给团里办的报纸题写报头:“骨干”。他号召大家努力提高本领,加强炮兵建设,使炮兵真正成为我军的火力骨干。 2&>t, ;v@

} &B6

人民炮兵诞生和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组建军委兵种领导机关,以促进各军兵种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军委炮兵司令部于1950年8月1日在北京成立。从此,人民炮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特别是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防御战役中,我志愿军炮兵以强大的火力支援掩护步兵作战,打退敌人数百次冲击,毁伤敌机数百架,火炮百余门,以及坦克、车辆等大量技术兵器。对此,毛泽东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秋季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力为致胜的要素。” 3Iv^

&hq$

改革,为“战争之神”插上腾飞翅膀 LhbdvJAk@

A}(]J!rc

火炮,作为一种常规兵器,我军现有装备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别并不明显,而主要差别就在于我军射击指挥手段单一落后。因此,火力反应时间慢、射击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我军炮兵战斗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势在必行。 f7~dn#<@

J W@6m

从70年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关注和探索着炮兵射击方法和指挥作业器材的革新问题,但始终没能摆脱传统的手工计算作业这样一种桎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古老的炮兵焕发了生机。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我军炮兵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1981年,我军第一代炮兵专用射击诸元计算器研制成功,紧接着第二代地炮射击诸元计算器又相继问世,这标志着我军炮兵射击诸元计算结束了手工作业的历史,正式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随着光电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我军科研单位又研制成功了地炮激光测距仪,解决了炮兵射击由双观交会转向单观测定的问题。沈阳军区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我军炮兵第一代射击指挥系统,为炮兵快速反应训练改革起了先导作用。 $G9LaD#;M

e"%TU

1984年,一个以开展火力快速反应为核心的炮兵快速反应训练,像一股强劲的东风迅速吹遍全军各个炮兵部队。各部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大力协助下,用较短的时间研制出了一批地炮营连简易射击指挥系统、炮兵群(团)简易指挥系统和高炮群(团)简易情报指挥系统,并指定一些部队进行试点。这些简易的指挥系统,利用激光、电子、通信等先进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通过接口装置,连结炮侦察、通信、终端显示和其它辅助器材,集情报、指挥、通信控制于一体,实现了从认定目标到火炮显示装定诸元的全过程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火力反应时间由原来的5-6分钟,缩小到1分钟以内。试点部队的改革成果,为全军炮兵“快反”改革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1986年6月,全军炮兵快速反应训练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大连召开,充分展示了炮兵训练改革的成果和现代化指挥作业手段发展的广阔前景。这次会议,被称之为炮兵训练改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cZNcplt8

5MB`yRVv

到1989年底,全军炮兵基本上普及了“快反”训练。广州军区师属以上炮兵营普及“快反”率达100%,走在了全军的前列。1990年6月,刘华清、迟浩田等军委和总部首长及北京军区、海军、空军、国防大学等大单位的领导,专程到华北某炮兵靶场,参观了地面炮兵营连、群(团)和高炮群(团)三套指挥系统的汇报表演和实弹射击,给予了高度评价。实弹射击共射炮弹246发,平均火力反应时间为35秒,命中率达100%,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炮兵的差距。 :}zyd;Rc

:@[(:

在世界军事革命的挑战面前,中国炮兵将走向何方?以1997年秋,总参兵种部在北京地区组织的炮兵、防空兵、装甲兵数字化实兵演示为标志,揭开了当代中国炮兵数字化建设的序幕。毫无疑问,数字化炮兵将领导21世纪中国炮兵建设的新潮流。 )OV0YfO

g %f5hy

那么,10年前的炮兵“快反”改革与今天的炮兵“数字化”系统建设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广州军区某炮师,比较详细地了解到了目前中国炮兵数字化建设的一些基本情况。 iQgg[ )

1P !)4W

据介绍,炮兵“快反”训练改革,主要包括组织战斗快、兵力机动快、展开撤出快、战斗保障快、火力反应快和打得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所谓“五快一准”。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过去“快反”实际上只解决了“火力反应快和打得准”的问题,而其它“四快”则进展不大。就拿战斗保障来说,还存在各侦察要素相互独立、通信装备性能比较差等问题。而建设集目标侦察、情报处理、辅助决策、战场定位、信息传输和火炮自动控制于一体的炮兵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就是为了从整体上提高炮兵快速反应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炮兵数字化就是炮兵“快反”的一个继续和深化。 u[b |QR=5

Ik0g(-d

担任炮兵数字化建设试验任务的部队,采取一般项目自主开发、重点项目联合攻关的办法,先后邀请20多家军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和工厂的教授、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参与项目攻关,经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使我军炮兵作战指挥系统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基本上实现了从侦察目标到末端火炮射击的全程一体化、数字化、自动化,使在发现目标的同时实施火力打击成为现实。这一成果,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军炮兵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我军立足现有装备,提高部队战斗力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U)&6#v

'[ {<a Eo

不言而喻,是科技的进步使古老的炮兵焕发了青春,是改革的春风为“战争之神”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我军炮兵作为陆军重要的作战兵种,作为军事斗争准备中一支重要的威慑力量,作为战役战斗中一支重要的火力“拳头”,不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科技日报) 'Zu S

]u|fLK.|

' P?h?w^T

(由细雨织轻纱提供 zslqlq)

From:福建省福州市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96

积分: 32781

金钱: 19766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3 发表于: 2008-01-28 13: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四野炮兵

当东野百万大军挥师入关之际,一支支金戈铁马的雄壮炮队,穿插行进在百万大军之中。华北沿途的老百姓从未见过这么神气的解放军队伍。那些用美国十轮大卡车拖着的美式155重型榴弹炮,炮筒子竟比路旁的电线杆子还粗,直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咱们这儿的解放军队伍,咋就没见到过这么粗,这么多的大炮?” 沿途群众自然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这些“土八路”也是由这条道出的关。不过那会儿,他们除了步机枪之外,最多还有几门扛在肩上的小迫击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紧随其后出关的“国军”,飞机、大炮、坦克装备齐全,又是何等的气派!当时东北的老百姓,即使是同情共产党的,也不敢相信:就凭他们这点儿队伍,能打过国民党?但共产党就是神了!几乎是赤手空拳出关的炮兵干部们,入关时带回的则是一支五大野战军中最强大的特种兵纵队。 CvoFt=c$jE

o:Fq|?/e

Y sM*d

东北野战军的炮兵部队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这里面凝聚着以朱瑞为首的炮兵创始人的不少心血。自1945年8月起,我军开始陆续进入东北。当年10月,东总用第一批到手的日军火炮,成立了一个炮兵旅。该旅下辖两个团,一团为山炮团,共5个连,15门山炮;二团为野炮团,共3个连,17门野炮。虽然号称1个旅,全部家当却只有32门小炮。除此之外,就是进入东北的各部队所携带的少量迫击炮了。虽然东野总部也曾要求下面部队努力收集火炮,但各部队对于所收集到的火炮,既无暇修理整顿,也因炮兵专业干部及兵源极度缺乏,而无力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当时也有个别部队为了剿匪作战的需要,利用俘虏的伪满官兵成立过三两个炮兵连。但剿匪任务完成后,嫌火炮拖带不便,也就又放到了一边。所以在那个时期,各部队的炮兵始终未能有多大发展。 9bM (s/

WMB%?30

5;a*Xf%V

东北炮兵部队走上正轨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起于朱瑞来到东北之后。 1945年9月25日,为落实党中央创建东北大后方的战略意图,延安炮校的大部分人员在朱瑞校长的率领下,挺进东北。党中央又从各解放区抽调了大批干部,同时前往东北。于是朱瑞就一路走,一路会合,到达东北时已有千余人了。 朱瑞算得上是老炮兵了。1925年,刚满20岁的朱瑞被党送到苏联学习,先后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克拉辛炮兵学校。1930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军事工作。1945年夏,从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结束后,朱瑞又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校长。朱瑞是爽快人,于起工作来大刀阔斧,说干就干。一到东北,他就把带来的炮兵专业干部一分为二:少部留炮校工作,培养新学员;大量的则被分派到各军区和各部队,协助下面建立炮兵部队。朱瑞将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育思想具体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炮校拥兵二千五——变学校为部队,部队训练新兵——拿部队当学校”的口号。到1946年7月,炮校完成了扩兵任务,并在原有的炮兵旅的基础上,充实了炮二团及战车大队,新组建了炮兵第三团。为了解决火炮不足的问题,他一面要求下到部队的炮校干部们,广泛收集日伪军遗弃的火炮,一面亲自带领炮校人员漫山遍野地“捡洋落”。日军丢弃的各种火炮大都残缺不全,就几门凑成一门炮。截止到1946年6月,全东北收集到的各种火炮就已达700余门。除炮校拥有的两个炮团及一个战车团外,加上各军区的炮团,总数已达6个乙种炮团、4个丙种团、6个炮兵营另20个炮兵连,总计80个炮兵连。仅仅半年时间,东野的炮兵连增长了十倍!火炮增长了20倍! QQ(}71U

HlGSt$woX

^hIdmTf6

四平撤退,炮校也随之搬迁。朱瑞把手中这些五花八门的火炮视作命根子。爬犁拖,大车拉,好歹把他的这些家当全部从通化搬到了牡丹江。三下江南战役之前和之后,只要作战任务不紧张,炮校的主要任务还是收集军火。1947年5月初,老百姓来报告,日本关东军在投降前夕,曾把不少重武器就近深埋在镜泊湖、穆棱、孙吴、黑河等地,还说“20年后再回来”。朱瑞听后大喜,决定趁当时作战空闲之际,掀起一个搜集武器运动。炮三、炮四团全部及炮一、炮二团各一个营,被派往当年日军防线的各深山荒野中去寻访挖“宝”,并大有收获。炮校警卫连副连长周天才一人就搜集到20多门炮,被命名为“搜炮英雄”。就这样,朱瑞带领部队大“捡洋落” 大“发洋财”,迅速地壮大了东野炮兵部队。 2JfSi2T

@>2pY_

I?e5h@uE

在朱瑞的极力筹划下,东野为解决下面部队存在的炮兵编制各异、指挥极不统一的问题,四平保卫战后期(1946年6月),决定设立炮兵处,专司调整之责。但由于战事紧张,接着便是四平保卫战失利后主力部队的大踏步后撤,这一决定暂被搁置下来。直到7月,东北局及东总转移到哈尔滨后,才下发了“炮字第一号命令”。该命令在充分肯定了炮兵在战争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在部队建设上,应使炮兵成为我军的一个兵种;在具体作法上,炮兵应以“广泛普遍的发展与适当的集中整编使用”为方针。在这一正确方针的指导下,11月份,5个基干炮兵团大体装备就绪,其中一部并于11月初参加了作战。 1946年11月中旬,东总以炮兵调整处与炮兵学校一部,组建成立了炮兵司令部,统一东北全军炮兵的指挥及装备、训练事宜。朱瑞任司令员,邱创成任政治委员,匡裕民(兼参谋长)、贾陶任副司令员,刘澄瀛任政治部主任。炮司下辖炮兵学校,校长、政委、副校长均由朱瑞、邱创成、贾陶兼任。炮司下辖炮一、炮二、炮三、炮四团,战车大队,高射炮大队,迫击炮教导大队,炮兵学校及后勤等单位。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便是由炮司所辖的这些部队发展而来的。 hOj{y2sc

.biq)L e

}9fa]D-a?

炮兵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东北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形成独立的兵种。由于分散的炮兵部队得到了炮司统一的行政管理和教育,因而不论是野司直属的基干炮团还是各师、旅、纵队的炮兵部队,在短期内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到1947年3月,南满炮兵部队已拥有27个山炮连,北满部队则更为可观,山炮连已达73个(其中包括3个战车连及2个高炮连),再加上南满、北满部队的60个步迫炮连和步迫炮混合连,总计达160个炮兵连。 4V+bE$Wu

Ca2r<|uA

}%wd1`l7

北满炮兵部队干1946年11初开始参加战斗。炮兵的参战程度不同地改变了我军单靠人送炸药爆破的原始作战方法。由于炮兵部队尚处于初创阶段,因此难度较大的间接射击技术还不能熟练掌握。三下江南作战时,一些部队的炮兵实施远距离间接射击,炮弹落到自己阵地上的事时有发生,有的纵队司令员直气得破口大骂:“娘××的,不打敌人打老子,炮兵有特务!” 除此之外,在炮兵使用战术上,各部队也有个逐渐摸索的过程。1947年1月,在一下江南的德惠攻坚战中,北满部队投入了四个炮兵团(30个炮连)参战。这是我军炮兵在黑土地上的第一次大亮相!步兵弟兄们为庞大的炮兵部队的参战而欢呼雀跃,炮兵部队也自豪地认为——光用大炮轰也把德惠城轰平了。然而实战中,在兵力部署上却出现了平均使用兵力的问题。参战的四个步兵师东西南北各一个,四个炮兵团也不偏不倚每师分一个,各师再把分到手的炮连分到各团、各营,甚至分到尖刀连。结果打起来后,炮兵部队各自为战,乱打一气。等到发起总攻时,炮弹已经打光了。为此,战后受到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的严厉批评:“你们以为这是发衣服,一人一件呀?就是发衣服也不能乱穿一气呀!”“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作战结束后,东北野战军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反攻,东野炮兵建设也步入了第二阶段。 xT HD_?d

1NZ"9=U

5zl+M`

1947年3月,炮兵司令部为总结一年来炮兵建军与作战,在双城召开了第一次炮兵会议。会议提出:炮兵部队的作战,应以直接射击及近战为主,以“快”、“准”、“猛”为准则;炮兵部队的整训,军事上以提高技术为主,政治教育以整顿纪律为主。东北野战军的夏季攻势开始后, 5月22日,朱瑞亲率东野炮兵主力南下,配合六纵发起的拉(法)吉(林)战役。先是在老爷岭山下歼灭了国民党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随后又渡过松花江,攻取华甸。 6月中、下旬,炮司部队又参加了第一次四平攻坚战,共计集中使用了47门野榴炮。这是东野直属炮兵部队,继德惠攻坚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城垣突破作战。正是通过这次作战,东野炮兵部队初步掌握了步炮协同战术。 1947年夏季攻势后,东野炮兵基本走上了正规。 d ^bSV4

iN;Pg _Kq

jy;~ V

冬季攻势开始后,步兵部队一改过去“炮兵帮倒忙”的看法,见到自己的炮队开过来,远远地就欢呼起来。行军中遇到交通堵塞,无论自己的任务多急,也都赶紧给炮兵让路。历来靠血肉之躯冒死爆破的我军步兵,恐怕是世界上对炮兵重要性体会最深的部队了。朱瑞非常重视实战经验的总结,每仗之后都要组织部队展开“战评”及“想办法”运动,从而使得炮兵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仗仗都有提高。继参加彰武、新立屯等一系列作战后,直属炮兵部队又先后通过参加公主屯、辽阳、鞍山、四平等战役,对于攻坚作战已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初步掌握了“快”、“准”、“猛”的要诀。由于炮兵在上述攻坚作战中的突出表现,博得了步兵的赞扬和受到了东总的嘉奖。 dY1t3@E

h]4xS?6O

iq&3S0

1948年4月,炮兵司令部又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二次炮兵会议。会议主要总结了一年来的作战,研究了步炮协同与炮兵使用等问题。据这次会议上的详细统计,整个东北野战军共拥有143个重型山炮连,12个步炮连,7个战防炮连,43个混合炮连,70个迫击炮连,总计275个连。全军山、野、重炮572门(其中包括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和加农炮79门), 步、迫、战防炮863门,小炮掷弹筒3083门,总计4518门。炮司炮工处亦通过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建起了三个炮械修理厂,工人已达近千人,先后装修火炮600余门,生产炮弹10万余发。 1948年8月1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纵队成立,隶属炮兵司令部。 苏静兼任司令员,邱创成兼任政委,匡裕民兼任副司令员及参谋长,刘澄瀛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骡马化野榴炮团、二个摩托化重炮团、二个摩托化高射炮团、一个重迫击炮团、一个战车团、一个工兵营。除此之外,东野的12个野战军中,军有炮团,师有炮营。 'HA{6v,y

_"8n&=+

`PWKA;W$0

1948年9月,东北战略大决战——辽沈战役的序幕拉开了。正当炮兵部队满怀豪情地投入大决战之时,第四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创始人朱瑞司令员,却不幸于1948年10月5日,牺牲在义县城垣下。 1948年10月1日,为先扫清锦州外围,发起了义县攻坚战。作为炮兵司令员的朱瑞,对这次攻坚作战极为重视。并且亲临前线指挥。 当时,炮纵为更好地配合步兵部队攻坚作战,采用了一种新战术——抵近射击。即把大炮抵进到尽可能靠近城墙和敌工事的前方,直接平射,轰击敌目标。实践证明,这个“大炮上刺刀”的办法,对于从敌人坚固防线上迅速、准确地打开缺口效果颇佳。朱瑞及时总结了来自下层的经验,并在攻打义县的战斗中,指挥炮兵部队第一次比较集中地采用了这种战术。朱瑞是把义县攻城作战看作是锦州攻坚战的预演。义县城垣刚刚突破,纵深战斗还在进行,他便冒着残敌稀落的枪炮射击,亲自赶到突破口去观察“抵近射击”的效果,以便为攻锦作战收集更精确的射击参数。但他却不幸踏上残留的地雷,壮烈牺牲。攻打义县只是攻克锦州的外围作战,东北野战军在大战之初便折了一员大将。朱瑞是整个解放战争期间,第四野战军牺牲的唯一高级将领。10月3日,中央军委决定将东野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校”(即今沈阳炮兵学院前身),以纪念这位对人民解放军炮兵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将领。朱瑞虽然牺牲了,炮兵之魂却存。 #xI g(nG

DB vM.'b$

{oQs*`=l>

1948年10月中旬,东野炮纵几乎全部投入了锦州攻坚作战。14日上午10时10分总攻打响,数百门大炮齐声怒吼,呼啸的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向锦州城垣,射向敌守备要点。在炮纵的有力支援下,攻锦部队仅用了32个小时,就将敌军号称“固若金汤”的锦州城,全部解放。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通过锦州、辽西大捷和长春、沈阳的解放,国民党军东北精锐遭到全歼(其中包括全部美械装备的“五大王牌”中的新一军、新六军),第四野战军共缴获各种火炮171门,其中包括美式155毫米重榴炮36门,日式150毫米重榴炮36门,美式105毫米重榴炮34门,各种高射炮69门,坦克47辆,装甲车131辆。第四野战军的特种兵部队从此得到了空前的壮大。炮兵司令部利用缴获的装备和解放战士迅速扩充部队,人员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扩大了一倍多,机械化部队亦大大增多。出于作战指挥的需要,特司曾设立了三个临时指挥所:由热河炮兵旅部改编为第一指挥所,指挥三个骡马炮兵团;以辽北军区司政后大部人员成立第二指挥所,指挥三摩托化炮团;以松江前线机关一部成立战车指挥所,指挥坦克、装甲车部队。 !0{SVsc)

8Km&3nCv$Q

&PMQ]B

11月29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野战军可编特种兵纵队,统率全军的炮兵、坦克兵、工兵等部队的命令,东北野战炮兵司令部改为特种兵司令部,萧华任司令员(不久由万毅继任),钟赤兵任政治委员,苏静、贾陶、匡裕 民(兼参谋长)任副司令员,邱创成任副政治委员,唐凯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由临时指挥所及其所辖部队组编的三个炮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炮一师(骡马师)师长彭景文,政治委员刘澄瀛,炮二师(重炮师)师长沙克,政治委员王枫梧,炮三师(战车师)师长曾克林,政治委员杨永松,骑兵师师长何能彬,政治委员林茂元。 N[{rsUBd

@Wv{0a(

% km <+F=~

1948年12月,特种兵纵队特司除少数留沈外,大部随四野主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天津攻坚战特种兵纵队再显神威。主攻部队在特纵炮火和坦克的掩护下,只用了29小时,便将敌自称坚守一个月不成问题的天津城全部拿下,从而极大地震撼了傅作义,提前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后,特纵又接收了傅作义第九十四军军部、战车第三团、空军高炮第三团、工兵第二十团。其余装备及人员则补入各野战军。补充后的四野特种兵纵队编制为:二个炮兵师(共七个重炮团),一个战车师(辖一个战车团、一个装甲车团、一个战车教导团),一个高射炮指挥所(辖三个高炮团),一个工兵指挥所(辖二个工兵团),成为了五大野战军中最为强大的特种兵纵队。三大战役结束后,特种兵纵队一部随四野向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进军,一部留驻华北。 J0sD?V|{1~

-H?c4? 5

%'=Y/yP

1949年4月18日,四野的两个炮兵师,按照中央军委颁布的《全军特种兵部队番号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师;七个炮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二十五团至第三十一团;三个高炮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团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三个战车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四团,第五团、第六团。 V,r~%p

A 3 V

V^7.@BeT

<勇士部队>(zslqlq 2006-09-02 12:43 转发)

From:福建省福州市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96

积分: 32781

金钱: 19766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4 发表于: 2008-01-28 13:27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majun 2006-10-08 17:52 发言: %`]+sg[i

2师参加过太原战役。听老人们说,闫锡山的炮兵比共军的厉害,天一亮,共军的炮兵就隐蔽,城里的炮火猛。2师一来,力量大增。(小时候看过2师轰塌的太原城墙。)老西的炮兵差太远,技战术水平没法和2师比。 '5h` ="

15ailA&(Qm

+bumWOQ'

linxuan : 2006-10-11 21:19 发言: uj.i(U s

当时四野装备最好了当然战斗力也最强 kj6:P$tH

/8Gd Cac

;,bgJgK

亡日灭美 2006-10-12 12:02 发言: N{%7OG

呵呵,能奢侈到用坦克填护城河的地步的也就四野一家了! `2Pa{g- .

d]DV*v

Znb={hh

日后再说2006-12-06 16:00 发言: HLWffO/

朱瑞英年早逝 本应该是建国后炮兵司令员的不二人选。 S= 4o@3%$

TUfjd,

{s8c@-'

紫电双瞳 2007-02-03 01:13 发言: g~DuK|+

炮兵2师可惜了还不如跟了54j呢 =Dn <DV

IR-n: z

I[? Or

第88师2007-02-03 09:07 发言: H$%MIBz>$

可惜什么呢,跟了54军就不缩编为旅了?早晚的事。

From:福建省福州市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96

积分: 32781

金钱: 19766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5 发表于: 2008-01-28 13:55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抗美援朝时的喀秋莎火箭炮兵师

中国人民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兵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战绩辉煌,威震敌胆,可说是广为人知,但又充满神奇色彩,深知者寥寥。笔者近日在北京,专访了当年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兵第21师政委吕琳同志。拂去历史尘封,该师的辉煌战史得以再现。 xX&B&"]5

>/n]; fl>8

军委命名董存瑞等4人为“全国战斗英雄”、军委命令步兵师改装火箭炮兵师,可谓“双喜临门” Wep^He:

k{2Gq1S{

炮兵第21师是我军入朝参战的惟一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兵师,其前身是四野第48军143师。这是一支英勇善战、作风顽强、英雄辈出的部队。建国初期电影《董存瑞》、《翠岗红旗》、《战火中的青春》三部战斗故事片的原型,均出自这个师。 YYT;a$GTo

1950年9月,军委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第143师董存瑞的战友、特等战斗英雄郅顺义,全军惟一的女战斗英雄、“新时代花木兰”郭俊卿,独胆英雄杨世南等3人,光荣地出席并被命名为“全国战斗英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牺牲的班长董存瑞,也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一个师出4个“全国战斗英雄”,这在全军是少有的,是全师的莫大光荣。10月底,该师奉军委命令,立即北上,改编为火箭炮兵师,准备赴朝参战。接受这样一个重大任务,是更大的光荣。这两件大事对143师来说,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T+`(

11月,刚刚结束在赣南粤北剿匪作战的第143师,由广东曲江车运北上,到达辽宁阜新集结,改编为火箭炮兵第21师,师长吴荣正、政委刘禄长、副政委吕琳、参谋长刘义荣、政治部副主任薄能贵。 x'L=p01

火箭炮团是两营6连制,这个师原辖的第427、428、429团等3个步兵团,改编为5个炮兵团,即火箭炮兵第201、202、203、207、208团。 `W x| 4

刚改装时,全师万余人,仅有几个干部懂得山、野炮技术,对火箭炮兵的技战术一无所知。为此,师里立即抽调387名军事干部到沈阳炮校进行40天的短期培训,以应改装急需。 ^os_j39N9

炮兵21师装备的火炮是苏联造M-13火箭炮。炮兵连是4门制,每营12门,每团24门,全师120门。 AGFA;X

1951年2月14日,全师以团为单位举行隆重的授炮典礼,接受刚从苏联运来的火炮。 0)|Z 7c&

M-13火箭炮是一种多轨式轮式自行火炮,弹径为132毫米,每辆炮车有一座8联装轨式火箭发射架,每条滑轨上下各装挂1枚火箭弹,每炮共装16枚,最大射程8500米,发射为电气点火,数秒钟内即可全部发射完毕。这种火箭炮弹径大、弹群密集、发射速度快、杀伤破坏力大、战场机动性能好。作战时,以团(或营)为单位齐放射击,一个团一次齐放发射384枚火箭弹。因其弹群覆盖面积很大,故M-13火箭炮部队主要被用于对大面积集群目标射击。 % UI^+:C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M-13火箭炮兵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发挥了巨大威力,屡屡给德军予重创。为此,苏军战士用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姑娘的化身———“喀秋莎”来赞美、称呼M-13火箭炮。后来,“喀秋莎”也就成为人们对这种火箭炮的通称,它的正式名称反倒鲜为人知了。 p<r^{y

军情紧急,只经28天改装训练、14天动员教育,我们便入朝参战了。 0PkX-.

1951年2月初,第四次战役打响后,为适应作战需要,中央军委于2月7日决定实行轮番作战锻炼部队的方针,并决定加速完成国内火箭炮团等各炮种部队的扩充和训练。 'u.Dt*.Uq

2月中旬,军委炮司命炮兵第21师迅速完成改装训练,做好入朝参战准备,并提出了“短期的、重点的、速成的”训练方针。随即又给师里派来了由有丰富的火箭炮作战和训练经验的苏联将军、军官和军士组成的专家组,帮助指导各团的军事训练。 k<1i.rh

正常情况下,一个步兵团改装火箭炮团,从组成到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那时部队指战员文化程度很低,大都是文盲、半文盲,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训练任务投入作战,难度非常大。 vN(~}gOd

师党委认真讨论了军委炮司关于改装训练的方针和要求,确定了各团训练必须坚持“先技术、后战术”、“专业为主,一般为辅,操作为重点”、“急用先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并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制定了“由单个教练开始,经过班、排、连、营教练,尔后团综合教练,最后进行战术演习和实弹射击”的训练计划。 ;?{^LiD+F

2月20日,各团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开始了热火朝天的28天突击大练兵。 <Z.`X7]Uk

改装训练是在苏联专家指导帮助下进行的。师、团尊重专家的意见,但又不完全依赖专家。专家负责拟定训练计划、编写教材、指导教学,但训练的组织领导、训练计划的实施,则全部由师、团司令部负责。 t0f7dU3e;L

3月19日,全师各团全部完成了改装训练任务,迅速掌握了火箭炮兵的基本技术、战术。军事训练刚结束,全师又立即开展14天的动员教育。 %fF,Fnf2

当时,部队中主要有两个思想问题,一是少数指战员认为美军飞机、坦克、大炮多,还有原子弹,产生怯战思想;二是部分辽宁籍战士想家、想回家“享受土改胜利果实”,有些人甚至开了“小差”。 %ap]o$^4

针对这种思想现状,各团深入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仇视、鄙视、蔑视美帝”的动员教育;师党委还提出了“打响第一炮,为祖国人民争光”、“向董存瑞、郭俊卿学习,英勇杀敌,争立国际功”的口号和“边打边练,以战教战”的要求。动员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了敢打必胜的信心,纷纷上书师、团党委,表示要坚决抗美援朝,杀敌立功。炮兵203团董存瑞生前所在的6连,还上书毛主席、朱总司令,请求早日赴朝参战。 F9LKO3Rh#u

1951年4月初,炮兵第21师奉军委令,分批入朝参战。师长吴荣正、副参谋长王亚夫(后任参谋长)奉命组织师前进指挥所,立即率火箭炮第201团、203团第一批入朝;副政委吕琳(后任政委)、参谋长刘义荣等随后入朝。 -o~zb-E

抗美援朝期间,军委共组建两个喀秋莎火箭炮兵师,另一个师是留在国内的炮兵第22师。该师所属的喀秋莎火箭炮兵第205团、第209团,则于1952年后相继入朝,编入炮兵第21师战斗序列。同时编入的,还有军委炮司直属的6管火箭炮兵第210团和高射炮兵第19营。因此,炮兵第21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作战实力为8个火箭炮团、1个高炮营。

From:福建省福州市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96

积分: 32781

金钱: 19766

在线时间: 1962(时)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6 发表于: 2008-01-28 18:0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蒙古族炮兵

炮兵210团,前身为敖汉旗支队,以敖汉旗和原翁牛特左旗蒙古族组建,1947年扩编为蒙古骑兵第六团,人数约1000人,团长李海涛,政委赵居谦,归冀察热辽军区兼热河军区热东军分区建制。1950年改编为东北军区炮兵第一团,年底入朝鲜作战,番号改为炮兵210团,是我军第一代火箭炮兵团之一。 C:Gx4K

:g$"Xc8Zn

PW@ :fM:q

1950年10月,美军在仁川登陆,战火不久就燃到鸭绿江畔,严重威胁我国安全。我骑兵团全体指战员纷纷写信请战。 ,l AZ4

.}F 39TS2

qy?$t:*pp

1951年4月,经上级批准,骑兵团由赤峰乘马行军到北票换乘火车,到沈阳文官屯。随后被改编成为东北军区直属炮兵第1团,开始参加研究和改进当时最新式武器---506式火箭炮。我们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克服了语言,文字以及改换兵种等困难,迅速熟练地掌握了火箭炮的战术性能,设计方法以及射击指挥,成为第一个用国产最新式武器装备的炮兵团---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210团。于1951年10月12日,分三个梯队承火车赶往丹东。次日,这支以蒙古族为骨干的炮兵部队,以战马挽拉着新式火箭炮,向朝鲜开进,连续行军596公里,按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  1951年12月,为了摸索如何在实战中充份发挥506式火箭炮的威力,由2营营长伊翔臣同志率领5连参加反击281。2高低的战斗。战斗中,我们打垮了敌人两个连和迫击炮阵地,为以后的战斗摸索出了经验。 >]_6|Wfl

zATOFV

#<Y3*^~5d

1952年5月23日,我炮团配属38军进行防御。6月19日,敌人以两个连的兵力,偷袭我395。8高地,被我炮1营1连消灭,当场歼敌70余名。 mK TF@DED

"E7<S5 cr

0X99D2c

1952年10月6日,我步兵38军按照志司的意图,确定对394。8和281。2高地进行反击,首先打垮伪9师,然后在反复争夺中打垮美3师和美40师。在总攻的炮火准备阶段,我团先后对394。8高地进行5次火力急袭,对281。2高地进行2次火力急袭,将敌防御设施如地雷,照明雷,铁丝网和悬垂手榴弹等予以70%的破坏,并摧毁了敌8号碉堡群。8日在伪反扑时,我团又先后进行了14次火力反击,第一次齐射就消灭了敌人一个连,后又支援我步兵向东,西360高地冲击,当即完成了任务。9日,敌人向360高地,394。8高地进行反扑,我团1,2,5连集中火力向4至16号目标进行火力袭击,3连于前进阵地压制敌火力点,摧毁了敌人11个掩体,敌28连队被彻底打垮。11日,敌又分多路向我394。8高地重新进行进攻,先后侵占周围高地,对我形成半包围,我军坚守主峰阵地的步兵伤亡较大,仅有9名同志坚持战斗。这时为了保证消灭敌人,又需保证我9名同志的安全,我们根据射弹散步的法则,在地图上算出了平均弹着点和最近弹着点,1营迅速集中火力连续打了两个齐射,然后想南部地域主动进行火力打击,以切断敌人后路。经过激战,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OE[7fDe'

#5y+gdN

7Z +Fjy-B

这一天的战斗特别进展激烈,我们用密码联系来不及,就干脆用蒙古语来大体密码联系指挥部队作战。结果事后敌人造谣说“外蒙古军队也来参战了。。。” @Wd (>*"zw

e`a4Gr

4D 5Wse

1953年5月9日,我团到中线参加夏季攻势。6月10日,我团配合步兵72师进行反击,在步兵的配合下,我团击退了敌人11次疯狂反扑。 ~9@527m<',

V4u4{wU]

fb0)("_V

7月上旬,在著名的金城进攻战役中,我团于7月13日21时向伪首都师,伪9师,美7师进行突击。我团在敌人炮火严密封锁下,往返机动作战,多次变换阵地,对敌人15个目标进行了压制袭击。当敌人以反斜面逆袭我冲锋部队时,我炮6连以7门火炮向敌人30多门迫击炮和334,346。6高地敌火力点进行猛烈攻击,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阵地,并俘虏美军17人。 {B#w9> 'b

bCTN^

kDJqT

在朝鲜战争中,该团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全军通报表扬,部队先后涌现出11个集体功臣单位,133名个人英雄模范,24军授予该团1营集体功臣单位的荣誉称号  1953年11月炮团回国后,又于1954年2月,由团政委率领一个营建制的干部,携带506式火箭炮到越南参加援越抗法战争。由该团干部培训的越军炮手,在该团干部的指挥下,参加了奠边府战役。任务胜利完成后,于同年8月回国。 _"H,7E

IuFr:3(

(海鹰 2007-03-01 19:00 )

From:福建省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laumoch 离线

军政研究院候补院士



级别: 高级会员

    

UID: 47163

精华: 2

发帖: 5720

积分: 31111

金钱: 1539

在线时间: 2227(时)

注册时间: 2006-09-19

最后登录: 2010-01-29

7 发表于: 2009-03-21 13:46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标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wpNb/U

英文: Artillery of the CPLA 5ff5M=M

}lq$Fi/

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火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的兵种。包括地面炮兵、高射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分)队。 .345%j

bx7hQzoX=b

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就有炮兵分队。1928年5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地区会师后,建立的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中即编有1个迫击炮连。1930~1932年,红军学校中有炮兵队;红军各军和一些主力师一般都编有炮兵连。至1934年10月,红军已有4个炮兵营、21个炮兵连。红军炮兵在粉碎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围剿”中屡建战功。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到陕北会师时还剩4个炮兵连。 ,>kXn1 ,

ne[H`7c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红军炮兵改编为1个山炮连(归总部特务团建制)、5个迫击炮连,分别配属各旅、团作战。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省临汾地区正式成立,武亭任团长,邱创成任政治委员。1940年以后,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根据地也相继建立了炮兵营(连)。炮兵在配合开展游击战,粉碎日伪军“扫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1944年12月,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为基础成立延安炮兵学校,郭化若任校长(后朱瑞代理),邱创成任政治委员。仅半年时间就培训了1000余名干部,为炮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O|9Nl*rXz

>Fe=PRs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炮兵日益发展壮大。1945年9月~1946年6月,各战略区利用缴获和收集到的火炮扩充炮兵,很快发展到14个团、17个营又38个连,并组建了炮兵旅、高射炮兵大队。1946年7月~1947年6月,全军有2所炮兵学校,炮兵部队发展到21个团、47个营,其中预备炮兵有1个旅、11个团。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华东野战军分别成立了炮兵司令部和以炮兵为主的特种兵纵队,晋察冀军区设立了炮兵室,晋冀鲁豫军区在军政大学中设立了炮兵科,统一领导各炮兵部队的作战和建设。各战略区还分别召开炮兵会议,总结交流炮兵作战经验。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47年7月以后,纵队(军)编有炮兵团、营,师(旅)有炮兵营、连,团有迫击炮连;预备炮兵先后组成6个师(旅)。1949年春全军统一整编后,第二野战军成立了炮兵特种兵纵队,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成立了特种兵司令部。人民解放军炮兵在各个战场上开始形成相对优势,在各次较大规模作战中,特别是城市攻坚战中都发挥了火力骨干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军炮兵有3所学校、4个师部、80个团,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战斗兵种。 y#O/Xw

S4E@wLi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正式成立,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随后,各大军区也先后成立炮兵机关;陆军军、师设立炮兵办公室(1954年改为军、师炮兵司令部)。 ~PN[ #e]

GIK.+kn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大量发展新的炮兵,同时加强老的炮兵”的总方针,炮兵学校、部队得到迅速发展。炮兵学校增至15所(含干部短训基地1、文化学校6),先后抽调16个步兵师改编和扩建成炮兵师;突击组训独立高炮营,配属步兵执行作战任务;将原有的和新建的26个高炮团和2个高炮师师部拨归新成立的防空司令部;调整和加强步兵师炮兵,逐步使师有炮兵团、高炮营和防坦克炮营,团有炮兵营,营有炮兵连。1953年底,全军炮兵共有18所学校、23个师部(含火箭炮师2、高炮师6)和197个团。炮兵在解放沿海岛屿和抗美援朝作战中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 Fy)+<

'Rv.6>xqc

1955年,根据在朝鲜作战的经验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预备炮兵进行组织调整,调整后的炮兵有11个榴弹炮兵师、3个加农炮兵师、3个防坦克炮兵师、6个高射炮兵师。1956年,开始大量组建军属炮兵,并继续加强师以下炮兵。1957年以后,逐步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成立炮兵学院、炮兵工程学院。1960年成立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1965年以后,随着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又新建了一批炮兵师。1967年,将战略导弹部队、院校和研究所调归第二炮兵建制。至1970年,陆军军、师属炮兵团、高炮营均按编制配备齐全,有的军、师还恢复组建了高炮团,使各级炮兵火力得到新的加强。 1aUu:#c

Ax4;[KQ

1975年,陆军军的高炮营改为高炮团,师属炮兵团的迫击炮营改为火箭炮营,增强了队属炮兵的防空和压制火力。1976年,为减少指挥层次,预备炮兵将地面炮兵统一整编为加榴炮兵师,每师有加农炮、加榴炮和火箭炮,有利于战时编组使用;高炮师所辖的团均按两种口径的高炮进行混编,增加了火力层次,实现了平战结合。1979年,炮兵院校由“文化大革命”中减到的1所增至7所(含训练基地)。 On@p5YRwW

D]V&1n

1982年9月,军委炮兵领导机关改为总参谋部炮兵部,军区炮兵机关缩编为军区司令部炮兵部,部队大部分下放由集团军或省军区领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炮兵装备科研有了新的发展,多种新型火炮、导弹以及侦察、射击指挥系统陆续装备部队,炮兵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A.!3{pAb

Sh<A936/E

炮兵历任司令员:陈锡联、邱创成、吴克华、张达志、宋承志;历任政治委员:邱创成、陈仁麒、兰文兆、王平、张池明、金如柏。 !:D,|km

(李忠杰) iz`ys.Fu

}sfv zw_

出处:《军事历史》

俯仰人间资笑谈

From:北京市海淀区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laumoch 离线

军政研究院候补院士



级别: 高级会员

    

UID: 47163

精华: 2

发帖: 5720

积分: 31111

金钱: 1539

在线时间: 2227(时)

注册时间: 2006-09-19

最后登录: 2010-01-29

8 发表于: 2009-03-21 14:09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炮兵 $2^V#GWo

I@ch 5vl4

http://blog.163.com/hanshujun_2008/blog/static/1070117620088231304572/ M)#R_(Q5{

XQk9 U

抗日战争进入1940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妄图迅速实现其吞并中国的野心,一方面对国民党采取政治上诱降、军事上逼降;一方面对八路军和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封锁和隔断我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企图把我敌后抗日军民消灭在“囚笼”之中。国际上,英美等国忙于应付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对日寇采取妥协政策,国际形势逆转,大有远东“慕尼黑”的危机。悲观失望情绪,笼罩着国民党统治区;由于日寇的诱降,国民党内部投降、妥协空气极为严重。为影响时局,击破敌进犯西安之企图,粉碎日寇分割封锁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振奋全国人民抗日信心,我八路军在朱德、彭德怀正副总司令的指挥下,集中105个团的兵力,于8月20日20时起,对华北各主要交通线上之敌发动了历时三个半月的大规模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八路军总部炮兵团、120师炮兵营以及各团属迫击炮连光荣地参加了此次作战,充分发挥了“战争之神”的威力,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S{z%Q

+gOCl*L

5jg^ 12EP

{61NLFH

八路军炮兵的编成概况 lE[LdmwDrb

,KIa+&vJW@

$;+B)#

U;6~]0^K

八路军炮兵部队系由原中国工农红军炮兵部队发展而来。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1936年春组建的山炮连直属八路军总部;一方面军迫击炮连编入第115师第343旅;二方面军迫击炮连编入第120师;四方面军迫击炮连编入129师。随着我军火炮在战斗中不断增多,1937年10月,在原山炮连基础上组建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下辖1、9连及观测队。原总部作战科科长武亭任团长,原特务团政委邱创成任政委,匡裕民任参谋长,袁光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1月28日,炮兵团在山西临汾刘村正式成立,下辖6个炮兵连和一个观测队。同年6月,在洛川成立两个营部,1、2、3连为第1营,匡裕民兼任营长,侯昌久任政治教导员;7、8、9连为第3营,赵章成任营长,刘登瀛任政治教导员。1938年3月,第120师在山西岚县邓草沟成立炮兵连,下辖2个山炮排、1个机关炮排和1个观测班,后机关炮排扩编为连。1940年7月,第120师炮兵营在静乐县马家庄成立(该营成立后当即拨归第358旅指挥,也称358旅炮兵营),下辖在山炮连和机关炮连各一。董仕兴任营长,薛长义任政委。除了这两支主力部队外,各步兵团均编有迫击炮连。 GbT^!d j

FWdSpaas Q

{T dK S

f<WnPoV

拔点露锋芒 t22BO@gt74

,h5.Si>

ss,t[`AV{

yi# Nrc5B

1940年7月22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参谋长签发了上报中央军委,同时下发有关作战部队的《战役预备命令》,规定第一阶段以彻底破坏正太路,截断该交通线为目的。正太路西起太原,东至河北正定,全长249公里,横跨我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敌人的重要战略交通线,也是对我根据地进行破坏的重要封锁线之一。敌人在沿线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均设有据点,筑有坚固碉堡。根据朱、彭首长命令,总部炮兵团在战役中归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率领的第129师指挥。 aiw~4ix

Ps<)?q6(

8月8日,总部发出《战役行动命令》,部署第129师担负阳泉至榆次段的破袭作战。刘、邓首长根据上级意图决心:将参战部队分为3个纵队,右翼纵队担负阳泉、寿阳之间的破袭任务;左翼纵队担负寿阳、榆次之间的破袭任务;中央纵队以一部兵力拔除正太路附近若干敌人据点,担负牵制任务,主力隐蔽集结,作为预备队。炮兵团3营9连配属右翼纵队新10旅,教导营1连配属中央纵队。主要任务是交通总破袭战,重点在正太路沿线。 '|4/aHU

N iNZh;

炮兵团受领任务后,立即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战前准备工作。3营营长张福臣率领9连的干部同新10旅侦察分队一道,进入敌占区现地侦察了作战路段的敌情、地势、涵洞、桥梁、车站、碉堡、通讯设施等。与此同时,炮兵团参战连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战斗动员,指战员们抓紧时间认真检查了火炮、弹药和装具等,很快做好了战斗准备。 +VDl"Hx

IDE@{Dy

新10旅旅长范子侠根据本部担负的破袭任务,决定战役发起后,首先摧毁正太路上的桑掌桥。该桥位于阳泉以西,长达300米,是正太路上最长的石桥。敌人在桥东筑有坚固据点守备。为了确保首战胜利,炮兵团3营9连长赵大满带领1名观察员和2名侦察员连夜赶到桑掌桥侦察地形、敌情。并经过反复做工作,争取了的当地维持会长,从而获得了该据点敌人兵力、装备和碉堡的详细情报。 $./JA) `

s.C-II?e

8月20日晚,部队以隐蔽迅速的动作到达桑掌桥后按预定部署立即展开。范旅长亲自带领赵连长选择炮兵阵地。最开始把阵地选在河滩上,因天太黑,看不清敌人碉堡,判定不出炮目距离,山炮无法装定表尺瞄准。他们继续向敌人据点摸索前进,一直摸到了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外边,当即决定把发射阵地选在铁丝网外距离敌人不到百米的一块豆角地里。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炮手们将火炮拆开肩扛着部件步行400余米,迅速占领了阵地。此时,日寇亦有所察觉,用机枪向我阵地疯狂扫射。范子侠旅长立即发出步炮协同攻击命令,山炮第一次发射,就打哑了敌堡里的机枪。接着三发,发发命中敌褒。范旅长高喊着“炮兵打中了,冲啊!”步兵以迅猛果敢的动作冲进敌人据点,很快,数十名敌人被我干净利落的彻底消灭了。战斗结束后,被俘日军士兵由衷地感叹我军炮兵抵进射击的勇气和技术,说“八路军的大炮上了刺刀!”。攻克据点的同时,工兵彻底炸毁了桑掌桥,我军首战告捷! !&SUoa

YZpF*E;6t

次日,右翼纵队乘胜西指,攻打距离桑掌桥7.5公里的坡头车站。该据点四周有石围墙,由敌人一个中队守备。范旅长决心兵分三路,合击敌人车站据点,并规定以炮兵开炮为攻击信号。炮兵9连冒着大雨涉水渡河,于午后赶到破头车站。赵大满连长决定在车站对面一个有围墙的果树园里设置阵地,距敌约400米。 -Q 6W`*8

c4L5"_#`x-

黄昏时分,赵连长考虑到天黑后火炮瞄准困难,会影响射击效果,便主动建议步兵营长和教导员,抓紧时机发起攻击。并说:“我保证炮弹击中车站,你们带部队冲上去,一定能把车站拿下来”。征得步兵指挥员的同意后,赵连长下令开始射击。第一发炮弹落在票房后院里,修正方向距离后,第二发准确命中站房。又连续4发,均命中目标。敌人在我猛烈炮击下,顿时乱作一团,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我步兵按照预先规定的信号,在炮声、枪声、手榴弹声中三路合击,很快全歼守敌,占领了车站,取得了第二仗的胜利。 79:x>i=

X[NsdD?w1+

8月23日,新10旅继续进攻坡头车站以西位于山边的狼峪车站。在车站上方半山腰处有一座高达七、八米的大碉堡,有两层射击孔,居高临下瞰制着车站。范旅长和赵连长经过现地勘察,决定把炮阵地设在敌堡西边1200米处。敌人龟缩在车站和碉堡里悄无声息,不知道在搞什么鬼名堂。为了探清虚实,引敌出洞,足智多谋的范旅长心生一计。他命令部队隐蔽待命,看他的旗号行动。自己换上一身日本军服,拿着面太阳旗,沉着地向敌据点走去,一边走一边晃动旗帜。守敌发现范旅长的动作时,还以为是救兵到了。纷纷从碉堡中出来窥视,有的拿着旗帜朝范旅长走过来,有的站在碉堡外面等候。双方越走越近,就在敌人快要察觉事态不对时,范旅长果断挥旗下令发起进攻。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我各种武器一起开火。炮9连以准确猛烈的射击摧毁了碉堡,车站票房也中弹起火。步兵部队以猛虎扑羊的气势迅速攻入车站,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c 0!bn b

oc rQ?

我炮兵发紧密配合右翼纵队,三战皆胜,阳泉至寿阳段的敌人据点相继被我攻克,扫清了破路的障碍。接着部队、民工昼夜奋战,把这段长3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桥梁、车站等破坏殆尽。 /o8`I m

`j4ukOnG

与此同时,配属中央纵队的总部炮兵团教导营第1连,在团长武亭和营长姜彩斌的率领下,经过长距离行军到达平定以西地区。战役发起后,他们首先配合第386旅第772团作战,攻打平定县西南的敌重要据点冶西村。22日晨7时,772团以两个连进行强袭,因敌工事坚固、加之地形于我不利,激战终日未能奏效,于黄昏撤出战斗。25日16时,772团第1营再次强袭,两门山炮向敌碉堡、工事发射27发炮弹,大部命中,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实施近战,歼敌30余名,仅10余敌狼狈向平定方向逃去。至此,除段延、芦家庄外,寿阳以西,榆次以东之正太路,已完全为我控制。 ]Z<{ ~

S 5m1~fz

紧接着,炮1连又跟随385旅陈锡联旅长攻打落摩寺。陈旅长亲自带领连队进至落摩寺敌人据点北面近处,这时步兵还没有到达。遂隐蔽在一块距离敌人大约200米的玉米地里。炮连只有4支自卫步枪,陈旅长认为时机难得,不顾自身安危当即命令炮兵射击敌碉堡,首发命中,又连射两发,碉堡被轰跨。步兵听到炮声后立即加快行军速度,15分钟后到达战场投入战斗,很快拔除了这个据点,歼敌30余名,缴获架退式山炮一门。 _k5KJKvr

z?j~ 2K<4

至9月10日,历时20天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在这一阶段中,八路军总部炮兵团9连和教导营1连先后5次配合步兵作战,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步兵部队首长多次表扬:“这次有你们炮兵配合作战,对提高步兵的战斗情绪和完成作战任务都起了积极作用。”并赠送炮兵若干慰问品以示表彰和关怀。 v8 6ls[lzu

Uy_`=JZ

在晋西北战场,刚刚诞生不久的第120师炮兵营也经受了实战的锻炼。8月底,营山炮连2排奉命配属第716团攻打丰润村敌据点。战前侦察了地形,认清了目标,将发射阵地设在距敌碉堡500米处。攻击发起后后,前三发炮弹擦碉堡边穿过,第四、第五发炮弹把地堡打塌,将守敌全部压在里面。步兵乘爆烟冲入据点迅速解决了战斗,歼敌一个小队。 ;EF s2-{K

x0Tb7y`

C@]Z&H;

y3;G<9K2c]

攻坚显神威 v,+2CVdW

n]9y Cr

!8l4H c8

O^U{I?gQ

从9月20日至9月底百团大战转入第二阶段,主要是作战形式是攻坚战,重点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拔除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根据地的日寇据点,进一步破坏敌人交通线。炮兵团3营8连配属386旅和385旅作战,参加了榆辽战役;358旅炮兵营配属716团参加了攻打宁武头马营据点。 I"T _<

*QAK9mc

榆辽公路是日寇深入我抗日根据地的前锋段。敌企图由榆社再向西延伸,经武乡与白晋路相接,以达到既能分割我太北区,又能灵活调动正太、白晋线兵力之目的。故对该段非常重视,共设榆社、管头、沿华、石匣等7个据点,由片山旅团板津大队驻守。其工事构筑、兵力兵器配备较正太路据点强。其中尤以榆社、管头据点为最强,各有一个加强中队守备。 s=U_tfpH

@BW~A@8

9月21日,第129师刘、邓首长在榆社以南的宋家庄召集团以上干部总结第一阶段战役,并根据总部指示部署榆辽战役,同时进行战斗动员。炮兵团3营教导员丁本淳、副营长朱光和迫击炮主任赵章成参加了会议。会上刘、邓首长均作了重要指示。会议决定陈赓指挥的386旅和决死一纵25、38两个团组成左集团,陈锡联指挥的385旅和32团组成右集团,于9月23日23时向榆辽公路全线发起进攻。炮兵团3营8连1排携1门山炮由丁本淳率领,配属386旅主力16团、772团进攻榆社;8连2排携1门山炮由朱光率领,配属385旅主力13团、772团进攻管头、石匣;赵章成到13团指挥团属迫击炮连作战。丁、朱、赵三人受领任务后当即率部分别跟随部队行动。 gfih;i.pY

q ,}W.

次日,第386旅参谋长周希汉率领各团团长和炮兵指挥员到榆社县城附近进行现地侦察,结合敌情通报得知:驻守榆社的敌人是板津大队藤本中队,除分遣约70人驻防王景、沿华外,城内尚有220余人,伪军60余人。该敌以东门附近的榆社中学为核心,构筑有大小碉堡8个,形成相互支援的交叉火力网,配备架退式山炮2门、掷弹筒4具、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城内囤积有充足的弹药、粮秣。其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北门没有城关,有些小沟和坟堆;东门为通向辽县的公路,敌筑有高大的母碉堡以控制全城,是其重点防御地带;南门有外壕,城墙外有一小高地,设有一哨所;西门城关较大,房屋离城墙较近,便于隐蔽和接近,但敌人防守甚严。根据地形、敌情,386旅首长决定以772团经西关攻东城门母碉堡,以16团攻榆社中学,炮排随772团行动。 (zgXhx_!D

p1G!-l

23日晚23时,按照师的统一号令,第386旅主力对榆社城展开攻击。丁本淳带领炮排绕道西门进入城内。部队在城内运动引起狗叫,惊动了敌人。但敌人以为是游击队袭扰,躲在大碉堡里没有露头,只是用机枪和掷弹筒一阵乱打。炮兵阵地选在距离敌碉堡约300米的一座钟鼓楼上。火炮分解进入,用炮膛直接瞄准,作好了射击准备。丁本淳一声令下,2炮手毛文堡猛拉火绳,第一发偏高,穿过碉堡的左角在东关中学敌人营房里爆炸了。敌人乱作一团,机枪、掷弹筒、山炮毫无目的的射击,炮弹落在我阵地1000米的山上爆炸,他们根本想不到八路军的炮阵地竟然会设在离他们的乌龟壳不远的的钟鼓楼上。我炮兵修正后又发射了两发,虽然都命中敌堡,但因地形限制,不易击中要害。此时天已渐亮,再战于我不利。周希汉参谋长下令攻击部队就地构筑工事,以小部队监视敌人,主力疏散隐蔽,待命再攻。 j>?c]h{-

g%RL9-z

第一次攻击未能奏效,丁本淳和连排干部根据旅首长的指示,进一步分析情况、研究打法。认为前一次攻击未果的原因在于对城内情况不熟,临时选定的阵地受到地形条件限制,影响了射击的效果。于是丁本淳和8连长带着观察员再一次进城,冒着敌人的炮火靠近敌母堡进行了仔细侦察。最终将阵地选在了距离敌人300米左右,既便于发扬火力,又便于隐蔽的原县政府的院子里。 <A"}Krq?

7gLk:

24日12时,炮排直接从南门进城占领阵地。弹药、马匹均隐蔽得很好,敌人飞机虽在低空侦察扫射,终未发现我炮兵踪迹。陈赓旅长和郭国言团长亲自来到炮兵阵地检查准备工作,叮嘱大家注意隐蔽,小心敌人的掷弹筒。并命令下午5时,以炮兵射击作为总攻击信号。下午5时,攻击时间到了,火炮首发命中。我攻击部队按照预先组织好的火力分工,各种武器一齐开火,轻重机枪和特等射手准确压制敌火力点和射击孔。敌人这时才发现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我炮阵地,子弹扫射过来,一炮手胸部负伤。四炮手陈清源挺身而出,一面装填一面发射,发发命中。敌人赖以保命的大碉堡倒塌了!炮兵继续射击,打哑了敌人的机枪。步兵在冲锋号的激励下奋勇冲杀,攻占了敌主要阵地,守敌大部被歼,东关为我占领。碉堡里的残敌退到文庙顽抗,并施放毒气,致使我攻击部队和亲临前沿的陈赓旅长全部中毒。另一路攻打榆社中学的16团2个营突破围墙后遭敌火力封锁,难以前进。部队再度停止攻击,召开敌前“诸葛亮会”,集思广益研究打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386旅首长决定采取坑道近迫作业,用炸药彻底摧毁敌残存阵地。25日下午4时45分,坑道作业完成,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工事飞上了天。我突击队乘烟雾弥漫之际勇猛突入敌核心阵地,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藤本本人及守军大部被歼。最后只剩下23名残敌,他们割掉藤本的脑袋狼狈东窜,我攻击分队跟踪追击,追至15里左右将其彻底歼灭。我军激战两天,全歼日寇一个加强中队,缴获架退式山炮2门和大批军用物资,榆社县城宣告解放。 m./lrz

P) GBuW

第386旅鏖战方酣之际,第385旅攻取辽县附近管头、石匣据点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 7c4'dt#

obaJT"1

管头是榆辽公路上一个重要据点,有一个加强中队守备。炮兵团3营副营长朱光带领8连2排,炮兵团迫击炮主任赵章成指挥该385旅13团迫击炮连参加了作战。9月23日23时战役发起后,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2排发射炮弹数发,全部命中目标,配合步兵占领了敌人一个碉堡。战斗中,我山炮也被敌人打坏了防护盾和瞄准具。攻击部队受地形限制,进展不快。于是385旅首长决定除留部分兵力围困管头外,主力部队改取石匣,得手后再回兵管头。2排随即配属第769团前往攻打石匣。 pS*vwYA

ddlLS

石匣位于辽县以西,离县城2.5公里,有日军一个中队驻守,除装备有轻重机枪外,还配有一门山炮。25日,朱光副营长带着一名观察员在距敌碉堡200米处观察敌情时,一门山炮突然映入眼帘。这个发现令他兴奋不已,选好阵地后。朱光立即返回炮排下达任务,说“我们的炮虽然在管头战斗中负了伤。但是可以用炮膛直接瞄准射击。这次我们要配合第769团坚决拿下石匣,那里有一门日本山炮正等着我们去缴获呢!我们的战斗口号是‘要用坏炮换新炮’!” 0I~xD9l9

e)7[weGN

下午4时,炮排在步兵发起攻击前进入阵地,用炮膛直接瞄准,第1发即正中敌堡。第2发刚刚发射出去,就飞来3架敌机低空扫射投弹,副班长杨才(送医院后牺牲)和一名通讯员负伤。然而不管飞机如何扫射,地面的火力如何猛烈。我英勇的炮兵健儿们仍坚持战斗,连续5发,碉堡全部倒塌。继之以火力转向交通壕追企图逃跑的击敌人。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勇猛冲进敌人据点,全歼守敌,俘虏11名日军,那门山炮也成了勇士们的战利品。炮排实现了“坏炮换新炮”的愿望! s{`r$:!

ykX}T6T

管头据点的敌人经我军23日的沉重打击后,一直处在第385旅第13团的围困之中。石匣被我攻克,管头之敌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但仍以坚固工事为依托,妄图负隅顽抗。我攻击部队开始从据点北面强攻未果。26日改由东面攻击。赵章成指挥第13团迫击炮连也转移到东面高地。这里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敌情。为了能把敌人从“乌龟壳”里赶出来便于消灭。赵章成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想出了一条绝妙的办法。他和通讯员万纪明把迫击炮弹内的炸药倒出一部分,填满辣椒面,再装上引信,一共制作了20发内装辣椒面的炮弹。为了提高射击效果,赵章成率领炮兵连把阵地推进到距敌150米处,表尺打到50度,实施抵进射击。他亲自进行瞄准试射,并规定了各炮的射击地段。攻击开始后,全连4门火炮一起发射,攻击部队各种武器也同时开火。炮弹在敌堡及其周围爆炸,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堡,熏呛得敌人难以忍受,以为我军打了“毒气弹”,连滚带爬纷纷弃堡出逃。我步兵趁势发起冲锋,一举占领据点,守敌大部被歼,少数向辽县方向逃窜之敌,也被我预伏部队歼灭。 U hb6{'+

&7|=8Z[o

至此,榆辽公路上日寇据点被我129师全部拔掉。炮兵团3营8连随即又奉命向辽县进发,准备配合大部队夺取该城。正当我兵临城下之际,武乡的敌人出援。刘邓首长根据战局的变化,命令386旅留少数部队围城,撤出主力部队预伏打援。丁本淳和朱光带领8连经一夜急行军到达榆社公路上的关地垴一带,配合步兵歼敌180余名后撤出战斗,转至讲堂以南地区休整总结。 dl(cYP8L

OHM.xw*?.

120师炮兵营山炮连、机关炮连各以1门炮配属第358旅第716团行动,攻打宁武县马头营据点。山炮发射30多发,机关炮和团属迫击炮也进行了射击,虽然将碉堡摧毁予敌重大杀伤,但由于敌人吸取了第一阶段丰润村据点被我攻克的教训,不再以大碉堡为坚守阵地,而在围墙和房子的要害处布置了明暗火力点。当我炮火准备完成,步兵突破其外壕或铁丝网时,即以轻重机枪向我猛烈射击,致使我攻击部队伤亡较大。战斗持续了一昼夜未获进展,我军遂撤出战斗,炮兵因所带炮弹基本消耗殆尽,乃奉命撤回临县窑头休整。 ,R ]]]7)+

V:F)m!

>vt#,8VAN

$PHKI B(

奋勇反“扫荡” mY#[D; mUe

&6r".; ^

0[);v/@Ho

lmQ!q>N

百团大战前两个阶段的作战,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寇的“囚笼”政策,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伪军政组织濒于崩溃,日军陷入一片混乱,不得不供认:“中共部队这次袭击是成功的,给华北方面军各部队以巨大打击”,“石太路被破坏之广,规模之大,比比皆是”。日寇恼羞成怒,纠集了10余万重兵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报复性“扫荡”,妄图消灭华北敌后抗日力量。我军奋起抗击。从10月6日起,百团大战遂进入第三阶段即反“扫荡” 阶段。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之迫击炮队参加了保卫黄烟洞的左会战斗,3营参加了著名的关家垴围攻战。 n M,m#"AI

P_,f

黄烟洞位于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西北,是我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所在地,是敌人对我进行报复“扫荡”的重要目标。日军为摧毁我兵工厂,于10月上旬分数路进攻。自洪水来犯之敌,被我129师阻击于黄烟洞以西左会附近。炮兵团迫击炮队指导员朱秉彝奉命带一个加强班配属步兵参加黄烟洞保卫战。进犯之敌遭到我防御部队顽强抗击,战斗十分激烈。朱秉彝指挥炮兵班英勇奋战,炮弹准确命中敌群,予敌重大杀伤,最后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战斗中,朱秉彝和另外4名炮兵战士光荣牺牲。 n"(n*Hf7b

%* vYX0W"

10月30日,由水腰窜犯左会之敌36师团岗崎大队400余人,在我军截击、追击下已陷于疲惫。当日被我129师第385旅、386旅、新10旅主力、决死一纵一部和总部特务团、炮兵团重重包围于武乡以东之柳树垴和关家垴一带。为了打击“扫荡”敌人的嚣张气焰,为根据地人民讨还血债,彭德怀副总司令、第129师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亲临前线指挥,决心歼灭该敌。 %:YON,1b=7

573wK~9oMh

炮兵团第3营于28日上午在行军途中接到命令,到总部所在砖壁总部受领任务。部队到达砖壁后,左权副参谋长向丁本淳等几位营干部询问了部队情况,指令在附近一个村庄待命。不一会,总部作战科科长王政柱前来传达了左副参谋长的命令:明天拂晓出发,到关家垴彭总指挥所受领任务。并带来了地图和一名向导。午夜刚过12点, 3营在向导的带领下从总部驻地出发,于29日拂晓顺利到达关家垴附近东侧的山上。张福臣立即命令部队就地待命,自己跑步前往300米外的指挥所请示任务。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向张营长下达命令,在关家垴东南方向距敌1000米处左右占领阵地,任务是以准确、猛烈的炮火支援步兵歼灭关家垴的敌人。 TM[Z~n(wt

"|.>pD#0&

按团长武亭的部署,参战炮兵配置在关家垴周围三个方向上:3营(欠1个排)4门日造41式山炮和1阎(锡山)造山炮位于东南方向,直接受彭总指挥;7连1排由副营长朱光和指导员谢英带领,位于北面;迫击炮队由迫击炮主任赵章成带领,位于西面我步兵进攻正面。 m:/nw,

@@'zMV%

30日凌晨4时,彭德怀下达总攻命令。炮兵根据彭总电话指示的目标,经过准确瞄准,首先对敌前沿阵地进行猛烈射击。步兵在炮火掩护下迅即发起攻击。岗崎大队在4架飞机的配合下,依托阵地进行顽抗。敌机轮番向我攻击部队低空扫射,并不断空袭我炮阵地。敌机飞离后,步兵再次发动猛攻,与敌短兵相接,反复冲杀,展开了惨烈了肉搏战。3营在彭总指挥下继续射击,摧毁了敌部分前沿工事,支援步兵突破了阵地,占领了几处敌筑有工事的高地。7连1排在武团长指挥下,也多次对敌实施火力袭击,支援步兵作战。迫击炮队在赵章成指挥下,将阵地配置在第385旅第769团第一梯队攻击出发地,距敌只有200米,进行抵近射击。各炮以最快的发射速度,在一分钟内打出25发炮弹,霎时间形成一片密集火网。步兵乘我炮火覆盖敌人阵地时猛冲上去,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了敌人阵地。著名的神炮手赵章成在战斗中再次大显身手。他亲自指挥一门82迫击炮,由队长韩峻作炮手,用88.5度的高射角从山下向山上射击,以每分钟40发的速度向敌人阵地猛烈射击,发发命中目标,摧毁了敌机枪阵地,有力地掩护了步兵攻击。战斗结束后,陈锡联旅长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夸他“打得好!” -Z4J?b

i8Yl1nF

激战一天,炮兵团共发射山炮弹、迫击炮弹200余发,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有力地支援了各部队的攻击,将冈崎大队大部歼灭。剩下几十人龟缩在山顶的几个窑洞里,坚守待援。临近傍晚,丁本淳奉命前去彭总指挥所报告情况。当他跑步赶到时,看到指挥所只是一个简易的野战工事,周围插了一些麻秆略加伪装。彭总身穿皮夹克,打着整齐的绑腿,手持望远镜,站在工事里,上身露在外面,正昂首注视着前方战场的情况。丁本淳这样回忆他当时的感受:“在这硝烟弥漫、子弹纷飞的战场上,彭总横刀立马、指挥若定的光辉形象,令我肃然起敬,永生难忘。”战地记者徐肖冰从侧面按动快门,拍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几十年后,著名作家权延赤曾就这张照片专门采访了徐肖冰,徐肖冰说:“你再看这幅照片。这是1940年彭总在关家垴指挥战斗。我的快门按下来时,正有两颗子弹从彭老总耳边擦过,可你看他的神态,有一点受惊的样子吗?你看他举着望远镜,一脚蹬在壕边的土块上,你仔细看,看清了吧?土块上有几个弹眼?少说四五个!子弹就往脚底下钻。子弹钻土是噗噗的声音,彭老总却毫不理会。”彭德怀听取了丁本淳的报告后,关切地说“天快黑了,你们炮兵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撤出战斗,下去休息。”当炮兵团撤离战场时,关家垴的战斗仍在继续。31日中午,残敌60余人在飞机掩护和自辽县出援的1500多日军的接应下,遗尸280余具和三大堆尸灰侥幸逃脱。 aVO5zR./)

j K$4G.x

1940年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公布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战绩: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俘伪军18407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火车站、桥梁和隧洞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支和一批军用物资。这次战役给敌伪以很大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八路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的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百团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增调兵力来华北,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D 7 [n^WtL

zVGjXuNa

炮兵部队在各个阶段战斗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夺取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经受了锻炼,提高了技术战术水平,丰富了实战经验,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在百团大战胜利的基础上,炮兵发展壮大了。例如1940年9月晋察冀部队攻占孟县上社与兴道据点,缴获92式步兵炮和汉阳造苏罗通机关炮各1门,连同以前缴获的火炮成立了炮兵营(营长张志毅政委宋培文);反扫荡后期,三分区部队于阜平王林口战斗中缴获41式山炮一门;冀中17团在平汉线上定县以南宣村,伏击敌军用列车,缴获崭新的94式山炮2门,都装备了炮兵营。晋东南榆社、石匣战斗,缴获3门山炮,补充了炮兵团。 +T"kx<

&:S_ewJK7

~Rs|W;

GWM2l?zOP

作战基本总结 (W5EhjJ

OcQ_PE5

mkk74NY

f0IljY!.

在百团大战中,炮兵的主要任务是支援步兵攻占敌人坚守的据点和城镇,射击任务主要是摧毁以碉堡为主的防御工事以及野战工事,压制敌人火力。 $Y,,e3R3

k]qZOO}

由于我炮兵数量少,装备不良,弹药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威力,各级首长对炮兵的使用均十分慎重。只有在重要方向作战且有能够充分保证炮兵安全的主力部队,才能得到炮兵的加强。第129师刘伯承师长多次向各旅长交待:“一定要人在炮在,炮不在人也不能回来”。在整个战役进行过程中,炮兵积极支援步兵奋勇作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尤其在拔除敌人据点的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了如下作战特点: o!q9pt

79s6U^vv"

一、抵近射击:炮兵敢于近战、夜战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的主要方法。炮兵阵地通常选择在距敌前沿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地方,一般是利用夜晚和能见度不良的时机进入阵地,以达成隐蔽的目的。抵近直瞄射击战法出敌意外,能够充分发扬火力。这是由我炮兵技术和装备条件决定的。只有抵进射击,才能弥补数量有限、技术低、器材不精和弹药不足的缺陷,发挥人民军队英勇顽强的长处。由于距敌较近,能够直接看到目标,有的火炮没有瞄准具即用炮膛瞄准,在300米左右,用炮膛直瞄射击,命中率很高。 |Mo# +{~c

6zRJ5uI,/

二、射击准确:由于弹药主要靠战场缴获,自给能力尚低,不能浪费一发炮弹。在平时训练中即要求百发百中,只有命中准确,才能发挥炮兵的威力,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通过平时的严格训练,炮兵在战中能以数发炮弹摧毁目标,从而保障战斗的胜利。 ,^26.p$

JV36@DVQ

三、干部亲自动手:我炮少弹缺,故而在战斗中不轻易使用炮兵。每次战斗,营、连长均在阵地检查操作,以确保万无一失。有重要射击任务时,干部均能以身作则,亲自使炮射击。但也减少了战士的锻炼机会,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XMx}a

~e 6yaX8S

/nv1 .c)k

Jgtv ia

人物简介 ;f= :~go

n 8AND0a1C

d2.n^Q"?3

Y0s^9?*

武亭(1905-1952)朝鲜咸镜北道镜城郡人,朝鲜族。1923年为寻求复国途径来到中国东北。入北方军官学校(一说东北讲武堂)学习炮兵专业,参加了南口之战和天津之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参加彭德怀领导的红3军团,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战役。历任红军学校炮兵队队长、特科营营长、中央军委直属红星炮兵营营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战略学和党建工作。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总部作战科科长。1937年10月,升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团长。率领炮兵团(欠1营)参加了晋东南作战和百团大战。1941年6月,炮兵团奉命返回延安,武亭率领所部开进南泥湾屯垦,掀开了开辟南泥湾的序幕。1942年7月11日,华北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成立。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和义勇军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朝鲜,任北朝鲜五道行政局副委员长、人民保安干部学校炮兵教务长、第二人民保安干部学校校长。1948年2月,朝鲜人民军成立,任炮兵总司令,中将军衔。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被任命为民族保卫省副相,仍兼任人民军炮兵司令。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7月10日接替金光侠任第二军团军团长,指挥部队取得了东线的一系列胜利。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后,人民军被迫全线后撤。武亭凭借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将所部主力顺利撤回北方。调任第七军团军团长。1950年12月21-23日朝鲜劳动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武亭被指责在战争中犯了“严重错误”而遭受处分。在满浦驻防时,因不满一名医生的“傲慢”态度将其枪杀,立即被解除指挥权、后来又被开除军职。1952年底因胃溃疡不治逝世。 PO&xi9_

LaN4%[;X1-

/ sH*if

B1nb23SY T

赵章成(1905-1969)河南省洛阳市人,汉族。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炮训队队长,第9师炮兵连连长,红1军团炮兵营营长,红军学校教员,参加了长征。第四次反“围剿”中因炮击龙坪百发百中而扬名全军;以31发炮弹成功掩护18勇士强渡大渡河更是神来之笔,中革军委授予他“神炮手”荣誉称号,以表彰其不朽功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3营营长、迫击炮兵主任,129师司令部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今部炮兵主任。在百团大战中再次大显身手,指挥迫击炮队掩护步兵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在他的主持下,经过技术改造,使82迫击炮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2野战军炮兵第3师师长,第2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第3基地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QldZba

nJ*NI)

De>pIN;B>

NA/+bgyuT>

丁本淳(1911-1996)陕西省澄城县人,汉族。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在陕西省从事共青团工作,在陕西第二师范学校担任党支部书记。 1937年参加红军。10月,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9连指导员,不久升任该团3营教导员。1939年,炮兵团结束整训,除1营外均奉命开赴晋东南,在朱德和彭德怀指挥下,多次配合步兵作战。在百团大战中,丁本淳指挥3营参加了正太路破袭战、榆社攻坚战、关家垴围攻战,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1年炮兵团返回延安,开进南泥湾屯垦。1944年延安成立炮兵学校时,任政治部组干科科长。解放战争中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炮3团政委、四野炮2师副政委。1950年,率部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炮2师政委,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回国后,历任炮兵干部部副部长、高射炮兵学校副政委、炮兵干部部副部长、部长、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俯仰人间资笑谈

From:北京市海淀区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ytsheu 离线

理事局常务副主席



级别: 管理员

          

UID: 3838

精华: 4

发帖: 28908

积分: 300043

金钱: 9103

在线时间: 12231(时)

注册时间: 2005-02-23

最后登录: 2010-01-29

9 发表于: 2009-08-15 17:08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炮兵的建设历程

苏振兰 魏如成党史纵览 2009年7期 w>!KUT

icnp^2P

毛泽东点将“小钢炮” lJKU^?4S8

k'S/nF A

1950年初,中央军委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我军面临的任务,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的决策,并决定组建军兵种领导机关,相应的炮兵领导机构也在筹建中。谁来掌舵炮兵呢?毛泽东幽默地发话:“红四方面军有个陈锡联,外号叫‘小钢炮’,搞炮兵当然是内行!” J[<:-$E

当时,陈锡联是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川东军区司令员。战争年代,他以作战勇敢著称,老领导李先念称赞他“打仗数第一”,被战友们誉为“小钢炮”。1950年4月,毛泽东正式任命陈锡联为中央军委炮兵司令员。 X#p E!mT

在陈锡联到任之前,中央军委已抽调四野特种兵司令部副司令员苏进到北京筹建炮兵领导机关,并担任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8月1日,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构宣布正式成立。10月初,第一次炮兵会议召开,各军区炮兵负责人参加会议,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大力发展新的炮兵,同时加强提高老的炮兵”的指示,会议着重讨论了全军炮兵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当前炮兵建设的方针和任务。 O-mP{

1951年初,炮兵机关成立了炮兵政治部、炮兵干部管理部、炮兵后勤部、炮兵军械部、军委马政局等部门。与此同时,在华东、东北、西北军区也建立了各级炮兵领导机构。 Rr:,'cXGi

同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炮兵领导班子成员:彭嘉庆为第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贾陶为参谋长,苏进改兼军械部长。5月9日,中共炮兵委员会正式成立,陈锡联担任书记,彭嘉庆为副书记。6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在步兵军、师两级设立炮兵主任,至此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炮兵领导体制,炮兵部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b~ZpUL!

Blf;_e~=[j

扩建炮兵部队提升武器装备 /tV)8pEj

J;G+6C$:

人民炮兵创建之时,正是朝鲜战争在即之日。 p5Y"W(5_

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之间,志愿军在朝预备炮兵只有3个师部、14个团又3个营,战场压力很大。经陈锡联等请求,中央军委迅速从西北、西南、中南等军区抽调给军委炮兵8个“有良好的军政素质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步兵师,用以改建新的炮兵部队。 CB6<Vng}C

为使部队迅速掌握炮兵技术,陈锡联等先后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4省迅速组建了8个训练基地,采取了“紧张的、短期突击的、战时的训练方法”进行改装训练。首先,按照炮兵的组织编制进行整编,各级干部到位;而后,将各级军事干部集中到军委炮校和防空学校短训,掌握急需的炮兵战术技术,其他人员则留在基地,由从老炮兵部队抽调的干部和技术骨干担任教练,学习火炮、器材的操作使用及有关知识;最后,干部从炮校和防空学校结业回到基地后,再和部队进行必要的合练。这些完成改装、训练任务的部队,很快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抗美援朝前线战场。到1953年底,全军预备炮兵已达23个师(含火箭炮2个师、高炮6个师)88个团和22个独立营;共组建军、师属炮兵团109个,战防炮营、高炮营各数十个,加上团、营属炮兵分队及机关、院校,全部兵力共计30余万人,为1950年初的3倍多。 uE+]]ir

在部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炮兵武器装备也有了质的飞跃。 Rsqb<+7

抗美援朝初期,我军炮兵武器装备的计划和调配工作,由军委炮兵军械部负责,由苏进兼部长。1951年秋冬,中央军委决定将总后勤部军械部与炮兵军械部合并,改为军委军械部(曾经是中央军委八总部之一),由陈锡联兼任部长,负责全军各军兵种通用火炮、枪械、弹药等的计划、调配和管理工作。在陈锡联统筹下,从1950年到1953年7月,军械部订购接收了苏式火炮数千门,以及相应的运输、牵引工具和观察、通信等配套装备。这些火炮中,有相当部分是大口径远射程的加农榴弹炮,还有压制集团目标的火箭炮和对付空中目标的高射炮,这些技术性能良好的火炮被有步骤地装备了82个炮兵团又177个炮兵营。同时,又对堪用的旧式杂式火炮进行维修,按炮种、性能进行调整。最终使预备炮兵的火炮总数翻了一番,其中,仅苏式火炮就达70%以上,摩托化炮兵团增加了8倍。通过短短一两年的努力,炮兵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实现了由多国杂式装备向主要使用苏式装备、以骡马炮兵为主向摩托化炮兵为主的转变,我军炮兵基本形成了一支既可与其他军兵种协同作战,又可单独遂行火力任务的战斗兵种。 `|Tr"xavf

MSsboSxA

扬威朝鲜战场威震台湾海峡 =3l%ZL/

Oe*emUX7

随着炮兵部队源源不断地投入朝鲜战场,装备上敌优我劣的差距逐渐缩小,战场面貌大为改观。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防御战役中,志愿军炮兵以强大的火力支援掩护步兵作战,打退敌数百次进攻,毁伤敌机数百架,火炮百余门,以及坦克、车辆等大量技术兵器,毙伤敌2.5万余人,其中,被志愿军炮火毙伤者达一半以上。 @)|62Dv /

1953年7月,志愿军发动金城反击战役。志愿军集中了上千余门火炮,在主要进攻地段,形成了每公里百门以上的火炮密度,对敌实施火力突击,半小时内就将敌苦心经营的坚固工事大部摧毁。志愿军步兵占领敌阵地后,“联合国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猖狂向志愿军反扑。此时,志愿军炮兵大显神勇,一面积极以火力支援步兵巩固阵地,一面直接大量杀伤敌人。有的敌人正向志愿军阵地前沿运动或刚刚集结时,即被志愿军炮火击退或歼灭。在争夺一个高地时,我军打退敌73次反冲击,其中有56次是被我炮火直接击溃的。 9>s81^

在进行地面争夺的同时,志愿军炮兵与敌人展开空中争夺。敌人依仗其“空中优势”,对志愿军后方交通线狂轰滥炸。为此,志愿军与敌人展开了10个月的“反绞杀战”。期间,我高射炮兵共击落敌机264架,击伤1070架,粉碎了敌妄图通过空中封锁,切断我前方供应的战略企图。当时,美军哀叹:“敌之高射炮火稠密猛烈,几乎难以完成轰炸任务”,“美国飞机在朝鲜通行无阻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X.bNU

在著名的“炮轰金门”过程中,陈锡联领导的炮兵更是威震台湾海峡! 9:IVSD&"Rf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民党军不断炮击福建沿海村镇,疯狂叫嚣“反攻大陆”。为打击其嚣张气焰,并牵制美帝在中东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决定对盘踞在大、小金门的国民党军进行惩罚性炮击。炮兵部队担任了重要角色。 > QDmSy*&

炮兵参战部队有2个炮兵群和2个高炮群。炮兵群的主要任务是,摧毁金门岛国民党军防御指挥部,歼灭和压制其炮兵阵地,击毁主要仓库,封锁机场和海上运输交通线,杀伤其有生力量;同时,压制小金门、大担、二担岛上的敌炮兵阵地,杀伤其有生力量。高炮群的主要任务是,掩护我地面炮兵战斗队形和集美海堤、厦门市区。 |Fm(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炮兵部队近500门大炮一起开火,开始炮击金门。在准确、猛烈的炮击下,金门岛国民党军防卫部和2个师部、2个团部及炮兵阵地、料罗湾舰艇目标均被我击中。次日,进行第二次炮击,使金门机场、料罗湾海空运输基本中断。 9v8{JaI3

炮击之后,参战炮兵部队做了调整,增调了一些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将2个炮兵群分编为10个炮兵分群,进一步加强了炮击兵力。 j"9bt GX

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9月7日,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声明,公然派军舰为国民党军舰护航,侵入中国领海。8日,福建前线炮兵进行第三次炮击,重点打击料罗湾靠岸的敌舰和金门岛主要目标,击毁击伤敌舰各1艘,迫使美舰迅速离开,停泊到料罗湾12海里之外。 7q^o sOj"

从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福建前线炮兵共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炮击和100余次中、小规模的炮击,发射各种炮弹37万余发,毙伤敌6000余人,毁伤敌军舰24艘,击落飞机18架,击伤19架,摧毁敌大批防御工事,达到了惩罚国民党军、警告美军的战略目的。 k$j>_U? P

炮兵院校的建设 {'Nd N+_C

n&jfJgD&g

炮兵既是个战斗兵种,又是个技术兵种。培养造就干部,提高干部的战术技术水平,是提高炮兵部队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军委炮兵机关成立后,司令员陈锡联着力把干部成长的主要途径转变到院校培养方面来。 mw-0n

1951年2月,西北军区成立了解放军第一炮兵学校;1951年3月,西南军区成立了解放军第二炮兵学校,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孔从洲兼任校长;1950年12月,华东军区成立了解放军第三炮兵学校,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陈锐霆兼任校长;1951年5月,以炮兵第五师师部为基础,在郑州组成解放军第四炮兵学校;1951年8月,以炮兵第三十二师为基础,在沈阳成立解放军第五炮兵学校,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宋承志兼任校长;1951年2月,华北军区成立了解放军第六炮兵学校;1952年7月,军委炮兵学校改称军委高级炮兵学校,主要培养中、高级指挥人才。 =c"`>Vi@d

1956年5月,军委炮兵机关根据中央军委组建兵种学院的指示,成立了炮兵学院筹备委员会,陈锡联指定由炮兵副司令员苏进领导筹委会工作。次年7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在河北宣化正式宣告成立,学院隶属军委炮兵领导,陈锡联兼任院长,贾陶、高存信任副院长,下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和高级速成系、地面炮兵系、高射炮兵系,主要任务是培养全军团以上军事指挥员和参谋、教员及外国留学生。 vT#zc )j

1958年3月1日,炮兵学院举行了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空军副司令员刘震等出席了开学典礼。陈锡联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他在讲话中要求:“炮兵学院除了担负培训干部的任务以外,还要把开展炮兵科学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学院必须以最新的军事科学技术成就作为教学内容,要在研究和发展炮兵学术方面成为全军炮兵的中心。” & gnE"

/'ccFm2

勘察导弹综合试验靶场 (sHqzWh

cah1'Y

1956年5月,周恩来在中央军委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党中央关于发展导弹武器的决定,同时批准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五院,随后开始了导弹研制工作。1957年下半年,为了使导弹研制和导弹试验工作同步发展,中央军委决定筹建导弹试验靶场(基地),并成立了靶场筹建委员会。 jCa%(2~iQ7

炮兵部队担负起了勘选靶场场址和组建靶场机构的任务。当时,在炮兵大院专门让出一幢办公楼,内部叫导弹试验靶场筹备处,对外称“炮兵营房工程建筑部”。 B&ItA76

1958年春,苏联专家组牵头对东北、华北等地区进行了空中勘察后,认为上述地区不宜建设靶场。陈锡联向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报告了勘察组的意见,并提出重点勘察西北地区的建议,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 TPH`{

1958年1月18日,陈锡联一行50余人组成导弹试验靶场勘察队(对外称炮兵营房建筑场地勘察队),乘伊尔—14飞机从北京飞到兰州。到兰州后,勘察队分别到银川以西、甘肃民勤以北几个地方看了看。考虑到甘肃酒泉有个飞机场,而且这一带是陈锡联原计划勘察的重点地区,他们即沿着河西走廊到了酒泉。他们在酒泉周围进行了几天的空中勘察,随后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了这一带的社会环境、交通条件、自然资源、气候气象、电力供应、通讯联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还在酒泉以东、以北的戈壁、沙漠和周围几个县都转了转。经过勘察,陈锡联得出了初步结论,准备把场址定在酒泉。 $O9Nprf

初步确定了靶场的选区,陈锡联一行乘飞机向西沿着将来导弹试验航区到了乌鲁木齐,准备在南疆一带选择弹着区。他们在南疆的一些地区勘察了几天,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勘察的基本情况,经过全面衡量比较,最终确定了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场址。 Vf9PHHH|

回到北京后,陈锡联将勘察报告直接送交了彭德怀。 Y&!M#7/'J3

2月14日,中央军委在京专门听取了陈锡联等的汇报。中央军委同意后,又将勘察报告呈送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不久,经毛泽东批示,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5 0uYU[W

v10p]=HmO

走独立自主的路 yV[9 (

+aR.t@D+"Y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促进我军正规化建设,中央军委聘请了几批苏联专家到各军兵种担任顾问,炮兵也来了一些苏联专家。 A(zF[{]

当时,炮兵部队每个连队都编有计算员(当时还是手工计算),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炮兵的战士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不高,不少还是文盲,计算员确实不好找。苏联专家提出,要在征兵时多征一些高中生。当时,海军、空军对兵员的文化要求也很高,高中生优先保障了他们。苏联专家对此很恼火,要陈锡联到中央军委那里争名额,他们甚至偏执地说:“海军、空军的技术不如我们炮兵高级,一个飞行员其实就是一个汽车驾驶员,炮兵才是真正的技术兵种,要优先保障我们。”对此,陈锡联没有严词拒绝,而是耐心向他们解释:我们国家刚解放不久,有文化的青年不多。我们把高中生都征来,海、空军就没有了。全军是一个整体,炮兵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搞本位主义。战士们文化低,可以办学校,自己培养中学生。谈话中,他还诚恳地对苏联专家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放牛娃,没有进过学堂,到了部队后才学的文化。 g S xK9P

1959年春天,炮兵机关编写炮兵战斗条令时,苏联专家提议:继续使用苏联炮兵战斗条令,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炮兵都用这个战斗条令。陈锡联坚决不同意,他明确提出:过去炮兵使用的战斗条令是苏军根据二战经验编的,已不适应现实情况;新的战斗条令,一定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为依据,总结我军作战经验,特别是抗美援朝作战经验,借鉴和吸收苏联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把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指导炮兵战斗实践。最终,陈锡联的意见得到采纳。炮兵战斗条令的编写与颁发,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军炮兵的建设已摆脱苏军的影响,走上了一条具有我军炮兵特色的建设发展道路。 U+:oy:mz

从1950年10月到1959年10月,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炮兵大规模发展、大幅度提高、大踏步前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人民炮兵无论建设规模、部队素质还是正规化程度,都比解放战争时期迈出了一大步,并在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对敌斗争中,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保家卫国的伟大任务,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From:江苏省盐城市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军政在线网 » 军队沿革

http://www.ourzg.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威望: 描述: 附件:

快速回复 顶端

内容

HTML 代码不可用

使用签名

Wind Code自动转换

字数检查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表情

[更多][个性表情]



军政在线网 清除Cookies 联系我们 无图版 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苏ICP备07503148号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057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都军区空军 成都军区空军机关医院

(三)军区空军(续)(七)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空军成都军区空军 (Air Force of theChengdu Military Area Comman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战役军团。隶属空军,受空军和成都军区双重领导。主要担负本区国土防空和协同陆军作战任务。成都军

转载 敬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刘季幸院长

原文地址:敬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刘季幸院长作者:老白干刑事申诉书申诉人:张文胜(以下称我),男,64岁,汉族,河北省景县人,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干部。联系方式: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二炮大学社区18-1-2号,邮编:710025;E-mall:baowang_88@yeah.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2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前身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兰州三爱堂医院)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军区中心医院,1939年创建干革命圣地延安,著名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等大夫曾在医院工作过。医院现有螺旋CT、

转载 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原文地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作者:态度决定一切1985年7月31日,中央军委[1985]军字第21号命令,颁发《总后勤部机关编制表》,“增设军委审计局,编制干部29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设办公室、装备财务审计处、工薪事业审计处、工程企业

声明:《人民炮兵诞生和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为网友继续半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