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农业热线 中央电视台热线电话

2月21日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李荣桦走进“农业热线”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

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

2012年2月21日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李荣桦。非常高兴能够通过今天的热线节目,向大家宣传一下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今年1号文件,文件主题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主要政策包括:粮食生产、“菜篮子”供应、农业投入补贴、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土地政策、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人才培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农村生态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等方面。农业科技是始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主持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为什么锁定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供给保障上呢?

解 读:今年中央把一号文件主题,确定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供给保障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形势变化看,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第二,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中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也就是说,要长期稳定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如果继续靠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第三,我国农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中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种依赖进口。

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等等,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专业化和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谁来养鱼”,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因此,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主持人: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解 读:

中央指出,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2012年中央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我们兴化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第十届十一次会议部署要求,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省创一流、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农业强市。

主持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框架和亮点有哪些?

解 读:

在文件框架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化“三大支撑”。第一部分强调了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第二三四部分集中讲农业科技支撑,第五部分讲基础设施支撑,第六部分讲市场流通支撑。

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文件明确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二是在“三农”投入上,文件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三是在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上,文件集中推出“三条政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四是在新型农民培养上,文件主要采取“三大举措”,即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对到农村基层工作并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并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总的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主持人:农业科技进步,重点要解决好哪两大问题?

解 读:

中央一号文件鲜明地提出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导向和政策指向,强调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同时要完善体制机制,为科技进步提供配套措施。实际上,农业科技进步,着重就是要解决好体制和投入两大问题

从体制角度来看,要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当然体制不光是在科研方面,推广方面也有很多体制问题。

投入方面,我国研发资金投入占GDP的比重本身就比较低,而农业研发投入的比重更低,所以这次文件着眼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但是增加了投入,钱怎么用?还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一套有效的推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解决了体制和投入问题之后,还有注意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让他们能够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真正的主人,因为农业技术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之中,要靠广大的农民群众运用科技,发展生产。

主持人:加快推进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解 读: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最重要是“三加快”。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着力解决制高点的问题。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包括现代农民培训,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主持人:怎样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解 读:

中央一号文件尤其突出了农业技术推广。指出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线断、人散”的问题前些年确实非常突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基层的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出要求之后,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过改革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能力,让基层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今年将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场),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工作经费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将覆盖全部的乡镇,主要是改善办公条件,如房屋、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同时,文件还强调要转换机制,增强活力。要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的条件,落实岗位责任等,不是说你在这个岗位上可以端铁饭碗,推广的效果和条件怎么样,也不像以前主管部门说了算,需要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来考评。

主持人:如何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解 答:

一是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实施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生育和示范项目,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高产创建,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二是要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三是要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①农业投入“三个持续一确保”: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②农业补贴: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适时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③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四是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五是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①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②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③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宅基地、建设用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④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⑤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主持人: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解 读:

第一,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首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目标: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基本要求: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作,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进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第二,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第三,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第四,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搭建创新平台。

第五,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提高种子市场准入门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完善品种审定、保护和退出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主持人:我市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上有哪些工作部署和要求。

解 读:最近,市委、市政府正在紧张的筹备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重点就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正在征求多方面的意见,这个文件将作为我市今年和今后几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指导性文件。基础工作思路是:第一、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第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潜力;第三、改善设施装备条件,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第四、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第五、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持续改善农村民生。

总之,我们要举全社会之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突出抓好“三农”投入政策落实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农民收入倍增、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向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0878.html

更多阅读

解读国税发2009 31号文件 国税发2009年31号

2010-04-29 08:42:06|分类: 税法 |字号订阅为了加强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的纳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

数字精灵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解读 驱动精灵2012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解读2012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此次蓝皮书发布得到了诸多教育专家、学者、关心高等

声明:《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农业热线 中央电视台热线电话》为网友獨行蒗子會擁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