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博物院参观记 四川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2009年新馆落成,占地80余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里西有著名的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东为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附近还有一个蜀绣博物馆,文化氛围十分浓郁。


四川省博物院的外观现代感十足,门前三层宽阔的台阶。甬道两侧绿化的非常好,可惜我去的时候还早,树还光秃秃的。


博物馆中间为环形天井,走廊的四周为展厅,顶部是高高的玻璃钢穹顶,给人以宽敞明亮的感觉。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展览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艺术、汉代陶石艺术等十个基本陈列,全面地反映了四川巴蜀文化的辉煌历史,展品众多,精品迭出,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展厅分布图。


作为中国青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巴蜀青铜器在与夏商周青铜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征的青铜文化。在青铜馆中展出了各个时期出土的巴蜀青铜器,数量颇多,或大气磅礴或精雕细琢,无一不透着浓浓的巴蜀文化气息。


这件西周时期的兽面象首纹铜罍,通高69.4厘米,口径21.8厘米。铜罍器身的肩部、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头耳(耳,即把手),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自颈部至圈足,由四道高耸的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等份,其间分别铸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夔为一种变形的小龙);腹部为浓眉大眼的夔龙、张口蜷身,独足四趾;腹下饰牛纹一周。三段皆以云雷纹为地。盖部顶端装饰有四道与器体相对应的鸟形扉棱,扉棱之间装饰有卷身夔龙,以扉棱为鼻,云雷纹为地。


这件铜罍的造型和纹饰,以浮雕和圆雕的手法突出主纹和装饰器物的某些特殊部位,对称布置,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具特色,带有民族原生时代的强悍、粗犷和勃勃生机。整个铜罍通体碧绿晶莹,似有古玉的光泽,因造型大方,铸造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堪称四川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战国虎纹中胡铜戈,长援中胡,长方形内。近栏处有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饰半浮雕虎头,张口吐舌,口中一穿;虎身阴刻,延于内上,内中一穿。戈的一面浮铸一椎髻、跻地、腰悬宝刀之人,另一面饰巴蜀兵器上常见的纹饰。援脊下两面均饰滴水纹,其中一面阴刻巴蜀文字符号。为国家一级文物。


汉代陶石艺术以画像石、画像砖和陶塑艺术为代表,安定富庶的四川是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汉初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其画像风格极具地方特点。


东汉翁仲石俑,翁仲是传说中的秦朝大将阮翁仲,身高丈三,勇猛异常。他受秦始皇之命出征匈奴,屡有战功,死后人们铸其铜人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对陵墓前的铜人像、石人像常称其为“翁仲”。


东汉“王孝渊碑”,亦称“永建三年碑”,刻于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此碑四面均刻有浮雕图案或人物鸟兽。


碑正面上部为图案,刻男女立像及跽式女像,顶部刻朱雀一只。下为隶书文字,共十三行。碑文记述了墓主王孝渊生平及刊石立碑之时日,文中还详细记载了建造工匠的姓名,此碑书法质朴率意,风格奇逸。这种有准确纪年、记事的汉碑实属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汉陶说唱俑,泥质灰陶,模制。头顶作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两臂上耸,左臂戴环饰。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欲击。上身赤裸,鼓腹,臀部后翘,宽肥的长裤垂落至臀,看来芙蓉姐姐的S形身段,以及现在流行的低腰裤,实在是两千年前古人玩剩下的东西了。


东汉西王母画像砖,近正方形,模制。画面正中部瓶形龛内西王母笼袖坐于龙虎座上,周围分别有直立而舞的蟾蜍、九尾狐、持灵芝的玉兔、执戟的“大行百”、三足鸟及拜谒的人像等。



四川省博物院参观记 四川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四川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川博收藏的藏传佛教文物十分丰富。现展出200余件文物,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它们除了让人对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赞叹外,还将带来美的享受。


明代喜金刚(局部),欢喜金刚是藏传佛教密宗修习观想的五大本尊之一。藏语称为“杰巴多结”,又被叫作“饮血金刚”或“欢喜佛”,“欢喜”的更深意思是通过修行所获得的大自在、大自由和大解脱,也就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大欢喜境界。


供案上的酥油灯盏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卷轴画,它的绘制相传始于吐蕃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唐卡的题材十分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天文、立法、医学等各个领域。唐卡的制作工艺分为绘画、缂丝、刺绣、织锦和堆绣等,绘画风格为工笔重彩。它的尺寸差别很大,小的数十公分,大则可达数百平方米。唐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浓郁宗教色彩和独特工艺技巧的绘画艺术。


万佛寺位于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公元158—167)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从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间,香火连绵不断。明末毁于兵乱。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以来,陆续出土残佛像佛头、菩萨像、伎乐天像、须弥座等约200余件,现均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石刻造像纪年从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至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等。其出土的南朝梁(公元420年—589年)造像刻有明确的纪年,是研究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朝·梁佛头像,红砂石,头着螺髻,眼为半睁状,高鼻梁面部丰满。


南朝·梁普通四年,背屏式造像,青砂石,圆雕小龛。正面浮雕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天王。座下一排伎乐,背面上部浮雕礼佛图和经变故事图,下部为长方形碑状题记,题记为竖11行65字。龛的两面镌刻有天王像和力士像。


唐代菩萨坐像,红砂石,圆雕。菩萨坐在束腰高方座上,足踏莲花。菩萨头辨四束,戴三株冠,身着纱衫。


巴蜀的陶瓷发展从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她虽没有官窑瓷器的精美华贵,但却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筒形彩陶瓶,高17.7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8.3厘米。泥质陶胎,似竹筒状,腰部略内弧收。卷沿唇口,平底器身上部彩绘,黑彩平行纹和绳索。器表施有一层红陶衣。川博里面有很多重庆出土的重量级文物,看来成渝分家后,重庆没能把这些宝贝要回去,所以,导致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馆藏明显比川博要低一个档次。


唐代邛窑三彩提梁壶,壶身修胎工整,饰四道弦纹。通身用黄、绿、褐三色作近似风卷残云状的抽象纹饰。彩绘图案有深有浅,釉汁表面布满百圾碎。造型美观实用,不是大方,像这样带提梁、配短注的釉下三彩壶在锅内其他窑口极为少见。邛窑广布邛崃境内,创烧于南朝,盛于唐、五代,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是四川古窑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品种最多,影响最深,稍早时间最床的一座民间瓷窑。


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瓶小口,短颈,斜圆宽肩,鼓腹,下腹至底渐收,凹足。造型优美,器型规整,挺秀而落落大方。胎骨极薄,洁白而富透明感,釉色温润如玉。通体釉下刻花,缀以缠枝四季花卉纹饰,花纹布局稀疏而均称,线条纤细而流畅。该梅瓶的形体之大,在同类器物中出类拔萃。


川博展出的工艺美术精品,时间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初,包括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刺绣等门类。其造型独特、色彩绚丽、雕饰华美,它们不仅是艺术瑰宝,也是生活中的实用之物,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芙蓉花莲瓣纹金碗,敞口,深腹下部稍敛,圈足,器为芙蓉花瓣纹,无款。国家一级文物。


蜀锦机是我国古代制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属提花机的一种,可织造多种图样花纹。制造时上下两人配合,一人拉花,一人踏杆,引纬织造。


蜀锦的织机在汉唐时期以多综多蹑织机为主,唐宋以来使用束综提花的花楼织机,现代蜀锦采用的是分条整经的方式,适宜于牵彩条经。四川博物院所藏蜀锦机为清同治年间造。


川博版的白菜,不过这个的材质不是翡翠,而是象牙,嘿嘿,真的是惟妙惟肖啊。


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以,除了白菜,萝卜也一并奉上,同样是象牙雕刻的哦。


川博最具特色,称雄一方的经典,当推“大风堂”张大千作品陈列馆,该馆收藏、展出有众多张大千先生的敦煌临摹画,尺幅巨大,栩栩如生,使人充分领略到敦煌壁画的魅力。


敦煌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上千年,直到张大千风尘仆仆而来,才使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源脉,正是在敦煌,大千先生不仅精心绘制了多幅临摹作品,而且也促使了他的画风转变。


唐代早期南无观世音菩萨,纸本,纵212.5厘米,横85厘米。临摹于莫高窟66窟(张大千编号第73窟)西壁龛南侧。此尊菩萨双手持莲茎,平望前方,神态怡然。此画与壁画在细微处有所不同。


盛唐观无量寿经变,布本。经变是指根据佛经故事而坐的绘画、雕塑、说唱文字等,以此来说明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该画庙会的是幻想中的“极乐世界”。


唐代晚期十一面观音像,纸本,该图临摹于敦煌何窟不详。观音双目微闭下视,璎珞等装饰物严饰其身,下着朱红罗裙,立于莲花座上。是大千先生临摹敦煌壁画中的代表作之一。


唐代晚期劳度叉斗圣变,布本。劳度叉是一名能知幻术、常做恶事的外道人物。这幅画是依据《降魔变文》绘制的。变文里说舍卫国的大臣须达为请释迦说法,想用重金买下太子的祗陀园来建造说法道场。六师外道在国王的支持下极力反对,并约定与释迦的弟子舍利弗斗法,双方商定:如果舍利弗取胜,外道就皈依佛门;若外道取胜,不但不能建造道场,太子和须达还得“受诛”。在斗法中劳度叉先后变化出了高山、水牛、宝池、毒龙、黄头鬼、大树等,但都被舍利弗变化的金刚力士、狮子、大象、金翅鸟、毗沙门天王、大风所击败。最后以外道皈依而告终。这种突出佛法取胜的佛画是敦煌晚唐壁画的代表。摹本还原了壁画庞大的场景和丰富的细部,华美炫目,令人震撼。


由于快要闭馆,书画馆和少数民族文物馆没有时间看了,等以后有机会再到成都的时候,一定抽出功夫过来欣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2109.html

更多阅读

四川省博物院参观记 四川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2009年新馆落成,占地80余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里西有著名的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东为川西第一道观—

绝世宝瓷发现记 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扬州博物馆附件宾馆

扬州博物馆有一间国宝馆,在 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这样的宝物,在中国的所有博物馆内绝无仅有。那国宝馆内整个色调为低暗的灰蓝色,显得空旷、安静,一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展厅中,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视线一定会投射

魅力潮州之——中国瓷都陈列馆图 陈列馆建筑设计规范

中国瓷都陈列馆位于潮州枫溪区,里面收藏了唐宋以来潮州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精品6000多件(套)。一楼大厅展示的世界上最大的《清明上河图》陶瓷浮雕壁画,长62米,宽2.9米,由1352块瓷板拼成,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一楼大厅展示的这对花瓶是目前国

声明:《四川省博物院参观记 四川省博物院镇馆之宝》为网友大龄男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