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及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二十 四 节 气 歌 及 传 统 含 义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二十四节气歌及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二十四节气

秋分

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80度时为秋分节气。

"秋分"的意思是秋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越过赤道,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22℃以下,先后进入凉爽的秋季,北方冷气团势力不断增强,活动开始频繁,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迅速南退,被北方的冷空气填补,因此,人们就有一夜冷一夜的感觉。

秋分时节,秋雨期已基本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旬平均降水量约20多毫米,比中旬减少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上海9月下旬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8.3毫米,比中旬的68.2毫米减少49.9毫米,开始出现"秋燥"的气候,所以,此时需要预防秋季干燥。

秋分以后,秋高气爽,蟹肥菊黄,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分棉花吐絮,晚稻开始成熟,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

寒露

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书中说,"九月半,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此时空气的温度比白露节气时的温度更低,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寒露时节,我国南岭及以北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不断向南方侵袭,有些年份冷空气特别强,使江南地区气温降到16℃以下,形成"寒露风",寒露风对南方的双季晚稻危害很大,造成空瘪粒而粮食大幅度减产。因此,要经常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预防"寒露风"的危害。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寒露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白天暖夜里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所以此时,要趁晴好天气,抓紧采收棉花,实现丰收到手。

降霜

降霜是表征气温下降、促使近地面水汽开始冻结成霜的节气。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肌集解》书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可见,降霜是开始见霜的意思。

"秋后北风紧,夜静有白霜。"霜降时节,气温已降得比较低了,此时,只要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气温将急剧下降,当地表面温度降到0℃或以下时,贴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将达饱和并凝华为细小的冰晶,形成白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降霜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北方的黑龙江、内蒙一带在9月中下旬就进入初霜期,南方的南岭以南地区要到12月才出现初霜。上海地区出现初霜一般在11月中旬,早的年份在10月下旬,终霜日一般要到次年3月下旬。

霜的出现表明地面最低温度已降到0℃以下,对农作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霜出现越早,对作物的危害越大,因为植株不但吸收不到外界的水分,连本身所含的水分也冻结成冰,这就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降霜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旱,降水已明显减少,空气比较干燥,容易引发火灾,因此,要十分重视防火工作。

"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霜降时节,晚稻已成熟,要抓紧收割,否则,遭雀害和落粒的影响,粮食会减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民间习惯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肌集解》书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其实,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的话,那么,"立冬为冬季开始"的说法只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上海11月份前5个候的平均气温也都在10℃以上,最后一候才降到10℃以下,因此上海的冬季要到11月最后一候才开始。

立冬时节,尽管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但由于夏半年地表储存的热量还有一定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天气晴朗无云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可此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天气。因此,立冬时节,天气时冷时暖,冷暖交替频繁,对人们的生活、人体健康以及农业生产都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多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调节衣服,确保健康,对农作物采取防冻措施,防止发生冻害。

民间有"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淋"、"立冬若遇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的说法,这说明立冬天气对以后的气候有很大影响,需引起注意。

小雪

每年11月22日前,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节气。小雪意为降雪开始,而雪还不是很大之意。《月令七十二候肌集解》书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时节,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初雪,而长江流域的初雪日要比黄河流域推迟一个月左右。上海平均初雪日在1月初,但早的年份可在12月份,最早的一场初雪出现在11月2日。

当近地层空气温度低于0℃,云内的小冰晶下降时就会以雪花的形式飘落到地面,所以,近地层气温低于或接近0℃是降雪的一个重要条件。这表明,小雪节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活动多以冷空气占优势,而且强度也较强。如上海11月下旬的平均气温为9.6℃,到12月上旬,仅相差10天时间,平均气温就下降2.2℃。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一般始于"惊蛰",止于"立冬"或"小雪"。实际上,在小雪以后的隆冬季节,不但越冬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要进行施肥等田间管理,即使是多年生的副热带果树,也要采取防寒保暖等措施。

瑞雪兆丰年,霜重见晴天。小雪节气以后的降雪是应时的好雪,俗称瑞雪。瑞雪不仅有利于粮食丰收,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要比普通水所含的重水少四分之一,如果长期饮用雪水,便可增强体质,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大雪

每年12月7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55度时为大雪节气。"大雪"意为天气降雪比"小雪"节气时更大更多,气温也更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时节,黄河流域开始有积雪出现,降雪次数也显著增加。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低于零下10℃,北方大地已披上了冬日盛装。长江流域一般要过大雪节以后才频见初雪。今年11月21日,北京已下了一场大雪,平均降雪达7毫米,最低气温零下8℃,积雪几天不化,这在北京90年代同期还是少有的。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冬雪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因为,雪的导热性只有土壤的1%,雪盖在地面上,外面的冷空气不易渗进土壤,土中的热量也不易散出,象盖了一条被子,所以,积雪覆盖农田,一,可保持地面及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潮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雪花的温度在冰点以下,可冻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三,积雪象一座天然水库,融化时可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四,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

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较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出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雾灾发生。

冬至

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70度时为冬至节气。《月令七十二候肌集解》书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是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之一。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越向高纬白天越短而黑夜越长,到北极圈以内,则终日为夜。过了冬至,太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北半球移动,所以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加长,黑夜逐渐缩短。而南半球则相反。

俗话说:"不过冬至不冷",这句话很有道理。冬至日,北半球虽然日照时间最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少,但由于夏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所以这时的气温还不是最低的时候,冬至过后,虽然北半球日照逐渐增多,但地面吸收的热量还是比失散的少,入不敷出,气温在一段时间内仍继续下降,大约过近一个月,地面吸收到的热量与失去的热量才逐渐平衡,之后,气温便慢慢回升。因此,我国民间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并编成"冬九九歌"来描述冬至后的气候变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把冬至日作为数九的第一天,之后共描述了九九八十一天的天气由冷到最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及物候现象。从九九歌中可看出,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期,故民间有"冷在三九""或三九严寒"的说法。上海地区的气候看,最冷的时期是在1月上中旬,与九九歌基本吻合。

二、冬至之后“数九寒天”

腊月从冬至起就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了。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或者讲话时,常常用到“三九严寒”、“数九寒天”这些成语。那么,“三九”和“数九”是什么意思呢?这还得从“数九”说起。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

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顾禄《清嘉录》上记载有一首“数九歌”,十分风趣地描写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缩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寒风刮在篱笆头上,像吹

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窝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样);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穷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

(透露出一点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在古代社会里,穷人过冬尤其受罪。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着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三、“九九”和“三伏”

1、谈谈“九九”

我国古代有用“九”分别表示一年中最“寒”和最“热”的时期。又对特别“热”的时期还用“伏”来表示。虽然“九”和“伏”均不在二十四节气之中,但它却与人们生活、生产又密切相关,所以历年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弄清其来历,对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寒“九”:指从“冬至”开始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个九,计81天。这预示着从“冬至”这天起,人们将要度过八十一天的寒冷日子。通常以第三个九为最冷。以“节气”的概念推之,其所处的位置多在“大寒”节气前后,而“大寒”所在的月份(阳历)正好在一月下旬,此时正是第三个九,正所谓“冷在三九”。“九”里天,天气总的特点是冷和干,即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小。天文历法规定,从“冬至”起,第四十五或第四十六天便是“打春”日子,即“立春”的节气,这是固定不变的。俗语说: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这就是说,即使打(立)了春,气温虽处于逐渐回升时期,但“天”仍处在“九”的阶段,正是春寒料峭。过了这四十天,即出了“九”,气温有明显的上升。整个“九”里天是从“冬至”至翌年“惊蛰”后的第六天(即多在上年12月21日至当年的3月11日)。“九”里天虽然很冷,但对于某些需要春化处理的作物以及为人们的生活也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如,冬小麦经过低温春化处理可以抽穗结实,食品不易霉变等。在以前日历不太普及的农村,为了对“九”的进度有所掌握,往往采用物候观测法。如“三九、四九”冰上走,九尽杨花开。然而,更有文人学士推出了富有诗意的每字九笔的九个字,即: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注]。(因本文全是简化字,故风也没打繁体字,用黑体字代替。)当进入“九”后,每天逐字抹掉一笔,当最后一字的最后一笔抹掉后,即出“九”了。在北京故宫的懋勤殿里,有一幅“‘管城春满’消寒图”,图上就有这九个字的双勾空心体字。从“冬至”日起,宫中嫔妃们就在这空心字体上每天描上一笔,以打发那寒冷寂寞的冬时岁月。

2、话说“三伏”

“小暑”起天气渐趋炎热,到了“大暑”天气最热。前面已经谈到,我国古代有将“伏”表示天气热的意思。每年北半球“伏”天的开始多是在小暑后大暑前。天文历法规定,“伏”天为“三伏”,分别叫“头伏”、“中伏”、“末伏”(又叫一伏、二伏、三伏),总计30或40天。总的来说,“伏”的开始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决定的。按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规定,“头伏”始日必须是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一庚为10天),即常言“夏至三庚便是伏”。第三个带“庚”的日即为“头伏”开始之日,如1997年7月17日,经天干、地支配合排至该日时,为“庚申”日,恰好是第三个庚日开始,亦即“头伏”开始之日。在此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天干、地支的配合纪日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开始了,且以此循环,当排至1997年阳历7月17日时恰为“庚申”日,并非当年临时现配合。通常每年“夏至”往往在6月21-22日,个别年份在6月23日。以此推之,历年的“头伏”(又称初伏)开始在7月中旬。干支纪年法规定“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之日。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之日,即末伏是以“立秋”这个节气为起算点的,因此中伏到末伏就不一定是10天。干支纪年法同时还规定,“头伏”和“末伏”各10天固定不变。如有变动,就只有在“中伏”的天数上发生变动。“中伏”不是10天就是20天,绝对不允许出现中伏11天或12天或13天等等这样“带零头”的天数。因此,每年中伏天的天数不是30天就是40天。

因公历纪日与农历纪日不同(农历以天干、地支配合记载某日),所以“夏至”这天就不一定恰是带“庚”的日,更难凑巧又恰是某一“庚”的开始,只能说,“夏至”这天离下一个某一带“庚”的日可能近,或可能远。因此,就农历来说,很难寻其规律。但总的来说,按天文历法规定,通常在阳历7月28日前交“中伏”者,“中伏”为20天,当年的伏天便是40天。在7月29日以后交“中伏”者,则“中伏”为10天,当年伏天即为30天。现以1990-2017年的伏天情况说明之。(此事为天文历法中的推算,较为难繁,非常人所能为之)。总之,至于每年具体入伏时间,主要取决于“夏至”日所在的“日序”,如某年“夏至”日正好为带“庚”的日(如2000年、2002年分别为庚戌和庚申日),则这年入伏就早,但最早于7月11日交“初伏”,如某年“夏至”日为辛日,则入“伏”较晚,但最迟于7月22日交“初伏”(如2006年为辛巳日),其余则都在7月11-22日间交“初伏”。现仍以1990─2017年这28年的情况为例,仅有8年伏天为30天,有20年的伏天为40天。再,如从1898-2017年这120年历中情况来看,伏天为40天的有85年,30天的有35年。其中1910-1919年、1931-1940年、1952-1961年、1973-1982年,以及1994-2003年都是连续10年伏天为40天的。就二十世纪内这100年中,伏天为40天的有72年,30天的有28年。所以说,就通常而言,多数年份三伏为40天,少数为30天。

天文历法除规定“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之日外,还规定,“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之日。由于“中伏”正处在“大暑”后至“立秋”前后的阶段,这时期又正是地面接受阳光最强的时段,地面接收到的热量大于散失的,所以这一时期天气最热,故有热在“中伏”之说。“中伏”天气最显著的特点是湿热,即气温高、空气湿度大,人们即使不从事劳作,整日亦汗津津的。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调节工作时间,防止中暑。“末伏”由于处在“立秋”后的时段上,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虽为“伏天”,但其热的程度已远不及“中伏”了。今后几年伏天等情况见1990-2017年伏天情况表五。

3、夏至“九九”歌

在前面“九九”一节开始时,曾述及我国古代有将“九”表示冷和热的意思。前面已述及以“九”示冷,这里着重介绍以“九”示热的情况。应当说,不管以“九”表示冷还是热,都是意味着大气中热量高低的变化规律。

夏至 “九九” 歌,是指自“夏至”之日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个“九”,计81天,标志着人们将度过八十一天的炎热天气。从“一九”至“九九”反映了天气炎热的逐步增强又逐渐变为凉爽的过程。据报载,湖北老河口市原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就有一首用松墨草书的《夏至“九九”歌》。其文曰:“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入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此外,还有一首适宜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夏日数九歌》,原文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梢轻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其实,“夏九九”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特别是黄河流域。因为,我国南、北的温差冬季大,夏季小。冬季时,北国冰封,南方翠被,哈尔滨与广州相比,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7℃和13.4℃,两地相差达33.1℃;夏季时,南起海南岛,北至大、小兴安岭都是群山披绿,处处生机盎然,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哈尔滨和广州分别为22.7℃、28.3℃,两地仅相差5.6℃,所以,“夏九九”的适用范围更广。这种口诀颇有点与表示“冷”的“九”的歌诀相似。如表示冷时,则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流),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犁牛遍地走(也有的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

4、一年内气温的变化及意义

(1)概要:总的来说,一年中两头冷、中间热,最热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7月25日-8月5日),最冷在一月份,即1月10-25日。这两个时段分别是“中伏”和“三九”所处时间。

(2)气温变化的意义:气温的高低标志着大气中热量的多少,不同的“节气”所反映的气温和热量也不同。对农业来说,常有争时间、抢季节之说,实际上是为了保证某一作物有足够的光和热。赶不上季节,即意味着达不到对光、热的需求,自然不会有好收成。尤其是秋作物当年能否得到收成,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有一定温度和持续足够的时间,即达到作物对积温的要求。例如,生长期在百余天的玉米品种,为何要实行套种,其原因即在于此。夏谷如麦收后种得过晚,到秋种时仍然发青不熟,虽天数到了,但不能收割,其原因即是进入9月份后气温低了,积温已不能达到作物的需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3187.html

更多阅读

祭孔仪规——释奠礼流程 祭孔礼

[转贴]《儒家学子及传统文化同仁祭奠至圣先师孔子释奠礼仪程指导推荐方案简编》(征求意见稿)总 述《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东汉郑玄注曰:“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据《说文解字》,“奠”即“置祭也

新丁克族 被丁克

2012年4月27日在中国,生儿育女历来是头等大事。如今,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然到了婚育年龄,然而社会竞争激烈与崇尚个人空间的观念使得不少年轻人选择了“丁克”生活。但是,在父母的催促及传统观念的压力下,大多数人开始生儿育女,可他们却

浅析西藏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

浅析西藏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韶关学院09汉语言文学一班 陈婷指导教师:温阜敏摘要:藏族天葬习俗是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的折射,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藏族天葬是也是人民最

常用海运提单的英文表示法及中文含义 海运提单查询

海运提单(Ocean Bill of Lading)[编辑]什么是海运提单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B/L)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应托运人的要求所签发的货物收据(RECEIPT OF GOODS),在将货物收归其照管后签发,证明已收到提单上所列明的货物;也是承运人所签署的运输

中国东方美伶组合简介MRCHINA 珠海外伶仃岛简介

中国东方美伶组合简介MR CHINA(2011-04-2515:17:45)[编辑][删除]标签:杂谈中国东方美伶组合简介中国东方美伶组合是目前欧美最为流行的演唱方式,即POPERA形式——它揉合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与音乐剧及传统歌剧唱法,去诠释时尚流

声明:《二十四节气歌及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歌》为网友叮咯咙咚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