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本电子白板资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众所周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就不可能实现课程的目标。因此,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特别是在农村可供开发的物质资源缺乏,致使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落后于城市等发达地区。但是我们农村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却很丰富。这里有广阔的田野、高高的群山、幽静的林荫小路、清澈的溪水……以及农村所特有的一切,都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现以开发和利用“校园的燕窝”这一校本课程资源为例,谈谈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这首儿歌不知伴随着多少少年儿童度过了幸福美好的童年。又是一年春草绿,成群的燕子照例飞回北方繁衍生息,燕子的到来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新的生命又开始了。燕子在校园上空飞呀、唱呀!与同学们一起嬉戏,他们在欢乐中成长。在这欢乐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燕子飞进了我们的教学楼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五月里,学校的教学楼正在装修,燕子在校园上空飞来飞去,寻找安家繁衍的好地方,其中两只燕子飞进教学楼并在楼的正厅上方筑起一个粗糙的窝。与装修一新的环境极不和谐。校长看到后,怕将来会影响整体环境,所以提出要拆除它。当时装修工人说了一句笑谈:“这个燕窝不能拆,燕子是喜鸟,会给学校带来吉祥的。”部分教师也说出了有关的建议。这时校长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课程资源,要充分的利用它,于是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题为“这个燕窝该不该拆”的大讨论。并将这一课题做为校本课程列入《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进一步深刻体会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从这一教学案例中,我更加认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课程资源要源于生活。

杜威认为: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应该是一对统一整体,学科知识仅仅是探索问题的一种工具。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

“燕子、燕窝”农村孩子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东西,同时学生还学习过有关燕子的课文。这样学生在谈论这一话题的时候,就有说不完的话。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在“科学”课上,通过这一话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加清楚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及燕窝的搭建过程。在“口语交际”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知道了燕子筑窝的艰辛、母爱的伟大、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课程资源随处可见。诸如:捉鱼的乐趣、一粒种子的自述、寻找春天等等,这些课程资源都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生活、社会中回味知识。

二、教育者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

“燕子、燕窝”在农村非常多见,但它已经不引人注意了。可它却成了一个课程资源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这说明课程资源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教育者勤于观察,善于捕捉。在农村由于办学条件较差,学校自身可提供的课程资源的确较少。但我们每个教育者只要细心观察,都会从中捕捉到教育契机,把校园内及身边的事物做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例如:我们学校新建成的厕所,在投入使用不久,发现雪白的墙壁上多了一些小脚印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脚印的启示”为课程资源在全校展开讨论,部分班级把它引入主题班、队会课,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结果小脚印偷偷地“飞走了”,从而使学生受到了热爱学校、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体现自身特色。

每所学校所处环境及自身条件都不相同。在校本课程资源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同时,每一所学校及它周围的环境也都蕴涵着丰富的隐性的校本课程资源。这种具有独特性和隐含性的特点,决定了每所学校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挖掘校本资源的意识。立足本校实际,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潜在的校内外校本课程资源,变成现实的能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发展的校本课程资源。基于上述观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具有自身特色,才能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燕子、燕窝”在农村相当普遍,但燕子飞到了学校,飞进了教学楼,又在楼内的楼道处筑起了燕窝,这就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把校园的燕窝这一独特课程资源,纳入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中,并在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做现场观摩。这一教学案例获第二届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从而使这一课程资源焕发了勃勃生机。另外,我们还结合本地满族儿童居多这一特点将满族文化中的“珍珠球”、“抓嘎拉哈”、“跑马城”、“跳骆驼”、“翻花线”及满族的音乐、舞蹈、剪纸艺术等作为课程资源纳入体育、艺术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辽宁卫视台曾以《满族文化进校园》为题报道了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实践证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有具有自身特色,才能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使其生根、开花、结果。

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引发学生兴趣。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关键,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校园的燕窝”这一课程资源开发之初是以“这个燕窝该不该拆?”为题进行讨论,结果这一话题一出,引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分别以班内讨论、给校长写信等方式参与这项活动。后又作为语文课的“口语交际”、“作文”;自然课、科学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课程资源被广为运用。又如:“健身器材的诉说”、“儿童乐园里的悄悄话”两个课程资源都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们分别以编写童话故事、绘制漫画、撰写广告词等形式参与此项活动,教育同学们如何保护学校的基础设施。使学生们受到了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我们还巧妙地运用了植树活动这一课程资源,开展“领养”活动,建立了“领养人”制度,学生们积极踊跃报名参加。他们自制了精美的卡片,为每棵树起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并写上一句温馨的寄语,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孩子们每天呵护着小树,和小树一起茁壮成长。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本电子白板资源

实践证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时候存在着一种弊端,往往局限于把教材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使得课程资源单一,不能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使得更多的可供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教师的视野,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堵塞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多渠道。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勤于捕捉,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并以极大的热情充分利用现有校本课程资源和不断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5758.html

更多阅读

浅谈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电子白板 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控制,方便地呈现、处理和存储各种数字化的教学材料:白板提供即时书写和绘制图形的功能,并可根据讲课需求自由板书;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可以录制保存当前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回顾与讨论 小学生阶段回顾

[推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回顾与讨论 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回顾与讨论2005年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实录时间:   2005年2月23日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9520议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竹炭纤维及其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功能性纤维材料

竹炭纤维及其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日趋多元化、时尚化、健康化。针织服装以其适体性和休闲性深受青睐。北京铜牛股份有限公司的“铜牛”名牌产品早已深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公司联手北京

车体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法术痕迹鉴定科

第三节 车体痕迹的鉴定与利用车体痕迹是车辆在事故中与其他车辆、物体、人体碰撞而形成并遗留在车体的印痕。最常见的车体痕迹有:刮擦痕、撞击痕、撞折痕、分离痕迹、刺沟痕迹等。车体痕迹是交通事故鉴定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森林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森林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是以永续、均衡收获单一木材为中心目标的法正林理论和技术体系,基本上不涉及对其他森林功能和产品的收获、利用,更不考虑社会因素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经过世界各国

声明:《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本电子白板资源》为网友长腿欧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