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耳机及噪声污染的危害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耳机可以起到不打扰他人的作用,而且方便携带。但是使用耳机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当然,如果使用音箱,也不要开得太大,因为对人听力与音箱都会造成损耗,对身体与财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过大的声音属于环境中的噪声污染。

3.3日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

戴着耳机听音乐是许多青少年的爱好,但专家指出,使用耳机时要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百分之六十,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对听力的损伤比耳塞式耳机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至9分贝。

使用手机不当,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由于手机在通话过程中离耳朵最近,耳朵接收的辐射也是最强的。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记忆力下降等。因此,要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者改用调到适当音量的手机耳机接听电话。

噪声以及噪声的危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

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

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噪声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和声致痉挛 实验证明,动物在噪声场中会失去行为控制能力,不但烦躁不安而且失却常态。如在165分贝噪声场中,大白鼠会疯狂窜跳、互相撕咬和抽搐,然后就僵直地躺倒。  声致痉挛是声刺激在动物体(特别是啮齿类动物体)上诱发的一种生理-肌肉的失调现象,是声音引起的生理性癫痫。它与人类的癫痫和可能伴随发生的各种病征有类似之处。  噪声对动物听觉和视觉的影响 豚鼠暴露在150~160分贝的强噪声场中,它的耳廓对声音的反射能力便会下降甚至消失,强噪声场中反射能力的衰减值约为50分贝。在噪声暴露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噪声声压级增高,耳廓反射能力明显减小或消失,而听力损失程度也越严重。实验表明,暴露在150分贝噪声下的豚鼠耳廓反射能力经过24小时以后基本恢复,这是暂时性的阈移;而暴露在156分贝或162分贝噪声场中的豚鼠的耳廓反射能力的下降和消失很难恢复,这可能是一种永久性的损伤。对在强噪声场中暴露后的豚鼠的中耳进行解剖表明,豚鼠的中耳和卵圆窗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可以观察到鼓膜轻度出血和裂缝状损伤。在更强噪声的作用下,豚鼠鼓膜甚至会穿孔和出现槌骨柄损伤。  动物暴露在150分贝以上的低频噪声场中,会引起眼部振动,造成视觉模糊。  噪声引起动物的病变 豚鼠在强噪声场中体温会升高,心电图和脑电图明显异常。心电图有类似心律衰竭现象。在强噪声场中脏器严重损伤的豚鼠在死亡前记录的脑电图表现为波律变慢,波幅趋于低平。  经强噪声作用后,豚鼠外观正常,皮下和四肢并无异常状况,但通过解剖检查却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受到损伤。两肺各叶均有大面积瘀血、出血和瘀血性水肿。在胃底和胃部有大片瘀斑,严重的呈弥漫性出血甚至胃粘膜破裂,更严重的则是胃部大面积破裂。盲肠有斑片状或弥漫性瘀血和出血,整段盲肠呈紫褐色。其他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和出血现象。  噪声引起动物死亡 大量实验表明,强噪声场能引起动物死亡。噪声声压级越高,使动物死亡的时间越短。例如,170分贝噪声大约6分钟就可能使半数受试的豚鼠致死。对于豚鼠,噪声声压级增加3分贝,半数致死时间相应减少一半。

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实验研究表明,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设备失效。噪声对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噪声强度、频率以及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与安装方式等因素有关。当噪声级超过150dB时,会严重损坏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当特强噪声作用于火箭、宇航器等机械结构时,由于受声频交变负载的反复作用,会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这种现象叫做声疲劳。  一般的噪声对建筑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噪声级超过140dB时,对轻型建筑开始有破坏作用。例如,当超声速飞机在低空掠过时,在飞机头部和尾部会产生压力和密度突变,经地面反射后形成N形冲击波,传到地面时听起来像爆炸声,这种特殊的噪声叫做轰声。在轰声的作用下,建筑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出现门窗损伤、玻璃破碎、墙壁开裂、抹灰震落、烟囱倒塌等现象。由于轰声衰减较慢,因此传播较远,影响范围较广。此外,在建筑物附近使用空气锤、打桩或爆破,也会导致建筑物的损伤。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从心理声学的角度来说,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它是一种由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简言之,噪音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从社会和心理意义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叫噪音。如流水声、敲打声、沙沙声,机器轰鸣声等,都是噪音。它的测量单位是分贝。零分贝是可听见音的最低强度。  噪声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人长期在9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约有29%的会丧失听力;

即使噪声只有85分贝人,也有10%的人会发生耳聋;120~130分贝的噪声,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会使听觉器官受到损害。在神经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倦怠、失眠、情绪不安、记忆力减退等症候群,脑电图慢波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等。总之,强噪音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有人曾对在噪音达95分贝的环境中工作的202人进行过调查,头晕的占39%,失眠的占32%,头痛的占27%,胃痛的占27%,心慌的占27%,记忆力衰退的占27%,心烦的占22%,食欲不佳的占18%,高血压的占12%。所以,我们不能对强噪音等闲视之,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止。当然,人们对噪音比较敏感,各个体之间是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对噪音比较敏感,有的人对噪音有较强的适应性,也与人的需要、情绪等心理因素有关。不管人们之间的差异如何,对强噪音总是需要加以防止的。  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编辑本段防治噪声污染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1)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75~90分贝。  (2)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45~60分贝。  (3)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35~50分贝。  噪声对人的影响和危害跟噪声的强弱程度有直接关系。在建筑物中,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隔声和吸声。隔声就是将声源隔离,防止声源产生的噪声向室内传播。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总之,对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与不同持续时间的噪音,应有一定的区别。  【防治噪声污染的一些办法】  :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同。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热能等。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青少年耳疾多发戴耳机不当是主因

一、听力常见问题

  在这里您查看有关保护听力和导致听力损伤和听力损失的危害等常见问题的解答:

  怎样可能会导致听力损失?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人耳结构图:



人耳朵示意图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锤骨、镫骨和砧骨三块小骨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这样声音的信息就传到了大脑。

  有限的听觉范围

  我们人类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声波由赫兹来度量。人讲话的频率范围为500~3000赫兹。人的听力范围为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比狗和蝙蝠的听觉范围要小得多。人的听力范围到中年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多数听力会下降。

但是如果耳机佩戴不当或耳机品质不好,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疼痛等,长期积累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损伤。

听力损失如何影响生活质量?

在听力损失的潜伏期,可能会对日常交流、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人际关系造成影响。若不积极治疗,听力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自闭和抑郁。由于长期处于嘈杂环境而引起的听力损失不但开始难以觉察,而且所造成的伤害通常是永久性的。

那么到底多少分贝才算过高?

一般情况下,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那随身听音量有多大呢?

以下是常见声压级的基本参考图:

实际上,任何高于85分贝的声音都能造成听力损伤,因为这种伤害不仅取决于音响的大小,而且要看我们接触它的时间的长度。每日8个小时90分贝,足以造成逐步和不可逆转的听力损伤。

通过上面的音量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我们过于大声的听随身听的时候,对听力是伤害很大的。再加上许多听随身听的人都喜欢常时间的听,这样就对听力的伤害更大了!105分贝以上的音响可永久损害听觉,但市面上不少随身听机的最大音量却高达120分贝,相当于救护车的警报器。机构建议“60.60”指标,即音量尽量不要超出随身听最高音量的6成,也不要连续听超过60分钟。




声音分贝举例

 

一些厂商随身听厂商开发了音量自动控制技术,并将应用到下一代随身听中。届时,这些设备可以自动计算用户听音乐的时间和音量,并且在计算之后逐步减小音量。

“那些质量较差、不能有效屏蔽噪音的耳机通常会使人无意中调高音量,进而对听力造成长期影响。”而使用假冒耳机引发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除了音质效果差、寿命短、做工低劣以外,做工极其低劣。大量的毛刺和接缝,使消费者感觉极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出现耳朵疼痛,发炎肿胀等病理反应,严重危害了身体的健康。另外,假冒产品还存在人身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例如有些劣质耳塞的发音面漏电,极大地影响了佩带感觉,且静电反应对耳膜的损伤也可能是永久性的。

在市场中,还有不少耳机为了追求强劲低频,现在一些厂家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偏好,推出了所谓的“特重低音”耳塞,用一个凸型的薄膜集中了声音能量对准耳孔,以增加低频效果。使用这些耳塞,无疑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听力丧失的过程非常缓慢,需要10年左右时间才能显现。

二、听力保护提示

我们需要在长途旅行、上班途中欣赏音乐,来体验移动音乐生活带来的快乐,我们只要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既然如此,该怎样做来保护听力呢?

目前的耳机降噪技术可以分为两种:被动式降噪和主动式降噪。被动式降噪是通过入耳式耳机的人体工学设计搭配不同尺寸的塑胶垫巧妙的将人耳与耳塞严密的贴合在一起,这种产品从而产生隔音功能。

而主动式降噪则是通过耳机上内置的麦克风监测到周围噪音后,降噪系统生成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以次消除外界的噪音干扰。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海涛对记者说,目前市场上耳机大致有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头戴式耳机听音效果好,耳塞式耳机携带方便,但两种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其实都是一样的。用耳机听音乐,由于耳膜与耳机振动片距离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刺激比较大,易引起耳朵发炎、头晕、耳鸣、重听等。如果连续听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还可能出现突发性耳聋。此外,戴耳机的时间过长,精神会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也不利于健康。

宋医生说,有的耳塞式耳机在外面有一层海绵套,很多人认为会减少对耳朵的伤害。这个海绵套确实会对外耳道起到保护作用,但对耳膜的伤害和没有海绵套的耳机是同等的。

头戴式耳机也一样,虽然不是把耳机塞在耳朵里,而是在耳朵外面完全扣住,但这样只是为了听音的效果更好,对耳膜的伤害并没有减轻。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耳机呢?宋医生说,在选择耳机的时候,要挑品质好的,劣质耳机过滤声音的能力差,会发出过于尖锐的高音,很容易在瞬间使听力过度疲劳。如果听了10—15分钟左右,耳朵有胀痛感,头晕晕的,伴有轻微恶心,这样的耳机千万不要用。他最后提醒,用耳机听音乐时不要将低音开的过低,因为过于厚重而缺乏细节的低音很容易使耳朵酸痛,头部有满涨感,慢慢就会降低听力水平。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同时,切不可长时间听,最好每次不超过1小时。另外,别在睡觉的时候听,否则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耳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听着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来源:黄河新闻网3月4日)

耳机的保养:

1、最好不要在睡觉时配带耳机。一般人绝对不可能一夜不动,时间长了,耳机线不是缠绕在脖子上就是两根线像麻花似的拧在一起,有的大耳机甚至外壳被压坏了。100、200的横梁初也是比较脆弱的地方!如果有的朋说我不听歌我睡不着,那么最好是把耳机吊起来,就是在你的头上方,用一根皮筋拴耳机线挂在床头。睡着时一歪头耳机就会被“拉”下来,无论你则么翻身都不会压到!用皮筋的好处就是在拉耳机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2、使用耳机后要把耳机线上的汗水等擦掉。这些人体分泌出来的东西,含有油脂什么的,使
线材的隐形杀手,比如e2c在耳朵折弯处。时间久了,线材就会老化,最后导致开缝、断裂。
3、在使用耳机时最好不要吸烟。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无论是耳机外壳、耳机线烫了,成百上千大洋你能不心疼???另外烟灰会进入到耳机外壳里粘在震膜上,时间久了声音就不对了。
4、使用前一定关小音量。如果你的输出设备的音量过大,不仅震耳朵,轻者震膜褶皱。重者把耳机的音圈烧毁。
5、耳机远离强磁。单元的磁体磁性会下降,久而久之灵敏度就会下降!
6、耳机远离潮湿。耳机单元内的焊盘会上锈,电阻增大,你的耳机就会偏音。
7、插头部分。有的朋友喜欢把mp3什么的放在裤兜里,插头出线部分很容易折,时间久了就会断线。
8、不要拆卸。好奇心太强了,就弄开看看。有的耳机很难拆开的,mx500不用特殊的方法是弄不开的,就是你弄开80%也坏了。小2弄开没准就把外壳弄坏,或者出现偏音,888和808那样的还可以,比较好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6644.html

更多阅读

玻璃胶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玻璃胶使用注意事项

嘉鑫辉提醒业主:玻璃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装修后因为玻璃胶质量不好或者是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的家庭不在少数,在这里提醒您使用玻璃胶时要注意以下内容:????其实,家装平常用的玻璃胶按性能分为两种:酸性玻璃胶和中性玻璃胶。很

教你正确使用万能充电器 手机充电器的正确使用

教你正确使用万能充电器——简介选购万能充电器也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你是非正确使用了。要是使用不当的会使万能充电器的寿命简短。现在我来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教你正确使用万能充电器——方法/步骤

香水正确使用方法 精 淡香水的正确使用方法

香水正确使用方法 精——简介适当的香水可以给人放松的感觉。而不同的香水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那么怎么用香水最为合适呢?下面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香水正确使用方法 精——方法/步骤香水正确使用方法 精 1、喷雾法首先,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车灯 悦达起亚车灯调法图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车灯——简介汽车灯光的使用与安全行车有着直接的关系,了解和正确使用车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据我了解,在今年5月份广州交警查乱用灯光的活动中,交警发现很多车主竟然不会调节远近光。面对交警的询问,车主的回答也是五

打蛋器怎么用?打蛋器正确使用方法 打蛋器的使用方法

打蛋器怎么用?打蛋器正确使用方法——简介打蛋器是家庭厨房常用工具,有手动打蛋器和电动打蛋器两种。手动打蛋器如何使用更省力?电动打蛋器使用的正确步骤是什么?打蛋器怎么用?打蛋器正确使用方法——手动打蛋器:手动打蛋器一般用来打发

声明:《正确使用耳机及噪声污染的危害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网友廡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