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

河南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河南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
主要流行区域:黄河、淮河流域

代表曲目:《穆桂英挂帅》《程婴救孤》等

发源地:河南开封及周边地区

文化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豫剧名家: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等

简介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21世纪后全 豫剧

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鼎盛时期,全国包括西藏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几乎都有专业豫剧团,超过三百个,业余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直到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被官方正式更名为“豫剧”。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安徽、青海、四川、江苏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豫剧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 ;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 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调”,又称“现代戏流派”。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名称的由来

1924年,河南王义成的《豫剧通论》,发表于《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当时他写的文章,不是专指河 豫剧《李清照》剧照

南梆子,而是指河南的所有剧种。直到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的民间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豫剧之名的正式由来,还得从建国以后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在省内,而且在沿边省份传播。

1950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发展戏剧事业,曾派人到郑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员到武汉,组成了以王若瑜(即陈素真)、王魁元、黄忠祥为首的“群众河南梆子剧团”。

1951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在武汉举行春节联欢会,群众河南梆子剧团的演员李景萼等演出了《拷红》。演出结束后,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李景萼等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同年8月间,该剧团到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前,将河南梆子更名为豫剧,“群众河南梆子剧团”改名为“武汉市群众豫剧团”。河南梆子公开打出了豫剧的旗号。1952年l2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香玉剧社的河南梆子剧参加了会演,在这一次会演中,官方改河南梆子称呼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此后,我国各地纷纷成立豫剧职业团体,迎来了豫剧的大繁荣时代。

发展历程

起源

豫剧的起源原来有三种说法,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二说:由 宋代观看演出的场所--勾栏

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三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论证,结论为河南梆子最早的诞生地是在河南开封和开封周围各县。

豫剧诞生在开封,绝非偶然。这得益于开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乐舞活动。特别是宋代,开封作为首都,勾栏瓦舍遍布全城,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有明确记载,当时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个勾栏棚可容数千观众之多。当时在开封已经演出了大型杂剧《目连救母》。从干梆子到土梆子再到河南梆子最后演变为豫剧,就是现代豫剧发展衍变的整个脉络。

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河南的“内十处”和“外八处”在明清时期就流行“河南讴”。据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收徒办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义成班,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杞县的"六班"、"捕班"(县衙办的)以及马、武、郑、郝、刘、常六姓联办的"六姓家班"等,均为辛亥革命后的著名班社,演员水成、一阵会、田苟、何运、金成等,均为当时名角。 清朝时期

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在河南存在。

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当时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 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因而活跃一时。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在农村,则每逢迎神赛会必演戏,在一些地区,所演多属河南梆子。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改永乐舞台为豫声剧院,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创作的《凌云志》、《义烈风》、《霄壤恨》、《涤耻血》、《三拂袖》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采"醒狮怒"之意,改学社为狮吼剧团。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班社到开封,演出于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镇南编写的《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古装戏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剧演编现代戏的开始。与此同时,永安舞台的王润枝、马双枝、彭海豹、杨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传统剧目。名角云集,促进了豫东调、豫西调的合流,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团体和演员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河南梆子的影响和流行地区。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前,西安也出现了不少河南梆子团体,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为首的香玉剧社,毛兰花为首的凤麟剧团,崔兰田为首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原西藏豫剧团前身)等。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大陆相继成立,新编曲目、剧目大量出现。国家摄制了大量的舞台 艺术纪录电影片、电视片,保存纪录了许多艺术家和剧团的表演艺术。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成立,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决定在年底召开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12月举行的观摩大会上,共有23个剧种参加演出,豫剧剧目几乎占演出剧目的一半。1950年代中期,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职业演出团体,使豫剧已成为中国境内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1957年,随着反右斗争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有一批豫剧工作者如阎立品、陈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口号中,豫剧同其他戏曲团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还有许多豫剧演员遭到批斗,如常香玉被剥夺演出权,《河南日报》对她进行批判,称之为“大戏霸”。同时,包括河南豫剧院在内的一些豫剧团被撤销或合并,在全国大力普及样板戏的形势下,豫剧工作者为豫剧移植样板戏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适合演样板戏的演员被迫改行。从1966年到1972年这段文革时期,豫剧除了移植样板戏外,几乎没有新创做的剧目。

文革结束后,一些传统的豫剧剧目重新走上舞台,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这一时期,豫剧创作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到1983年,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新剧目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从艺术实践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实验。

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汇演有着重大意义,从艺术和影响力上确立了常香玉为首的、常陈崔马阎五大旦角流派。

进入1990年代,河南电视台自1994年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广泛好评。《梨园春》栏目组在中国大陆、台湾甚至国外各地巡回演出,使豫剧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 台湾豫剧

国民党为表现其文化正统性而提出“弘扬中原文化”的主张,豫剧做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台湾得到大力发扬,但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豫剧环境受到影响。1950年陆军政战文工体系在高雄凤山排出台湾第1批豫剧公演。在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豫台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2008年08月,河南省决定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目前,台湾豫剧团是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台湾传统艺术总处的国家级公立豫剧表演团体。 蒋氏父子与豫剧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国军将领黄杰率领近四万官兵撤往越南富国岛,这些官兵多为苏 、鲁、皖、豫诸省人,部队中有一军官李久涛,其太太张岫云原是唱豫剧的红角。大家号召张岫云成立剧团(后命名为“中州豫剧团”),专门为官兵们表演,以慰藉乡情。1953年,黄杰的部队迁台,划为台湾海军陆战队,驻地高雄。迁台后的“中州豫剧团”在时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关心和时任职参谋长于豪章的支持下,改组为“飞马豫剧队”。同年4月初的一天,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的介寿堂观看了一场豫剧,在演出过程中,蒋介石连声称好,谢幕后,他脱去军帽,频频向台上招手,并对在座的政府要员说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在1969年4月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晚会上,蒋介石指明要看豫剧,并看完新编历史名剧《杨金花》上下全场,盛赞豫剧具有教忠教孝的意义。1974年,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豫剧电影《秦良玉》,呈献蒋介石,甚获赞赏,并令颁三军观赏。

受父亲影响,蒋经国对豫剧亦情有独钟,在他担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期间,就过观赏过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剧,并向严家淦和何应钦等人推荐。1965年在飞马豫剧队要奉命解编之际,蒋经国在高雄听取了海军和陆战队的长官们的意见后,下令保留飞马豫剧队,蒋经国还想办法解决了豫剧队的经费问题。在1978年的台湾军队第14届文艺金奖会演上,总统蒋经国亲临观赏,并颁发给飞马豫剧队奖金四万元新台币。 台湾豫剧发展史

1951年中华民国空军成立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大鹏豫剧队)。

中华民国空军业余豫剧团开办了台湾史上第1个豫剧科班:中华民国空军业余豫剧团学生班(大鹏豫剧队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

中华民国陆军有黄龙豫剧队、虎贲豫剧队、捷豹豫剧队,1962年整并成立陆光豫剧队。 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有飞马豫剧队;联勤有四四豫剧团。

1959年开办的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学生班是台湾史上维持最久的豫剧科班(后来改成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豫剧科),停办前共培养出9期学生。

台湾第3个豫剧科班是还没有培养出毕业生就随剧队停办的中华民国陆军陆光豫剧队学生班(在读生转到飞马豫剧队学生班)。

1965年起台湾军方政战体系开始逐个解散各军种的豫剧团队,空军业余豫剧团1966年在屏东走进历史(联勤四四豫剧团已先散班),1971年陆光豫剧队解散,只有1965年获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蒋经国下令特别照顾(时任副队长张岫云越级向小蒋力争,小蒋定调后,张在1968年退休)的飞马豫剧队留下。

1973年台湾最后1个民营豫剧团:凤麟豫剧团散班(此前还有1个民营的捷音豫曲团已经先散了),从此台湾只有公营的飞马豫剧队1个豫剧戏班,1990年代中期,台湾军方决定不再经营戏曲剧队,1996年1月1日飞马豫剧队从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移到中华民国教育部下,改成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它就是现在的国营台湾豫剧团(2008年3月6日脱离国光剧团独立,同在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国立台湾传统艺术总处筹备处下)。

豫剧艺术

豫剧以唱见长,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质朴通俗、本色自然,更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另外,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吐字清晰,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情戏。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被观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音乐结构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 马金凤大师演出《穆桂英挂帅》

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今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第一句(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第二句(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乐器与曲牌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亦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中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1]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

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另外,河南在节日时都会唱豫剧。 角色行当

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马上红脸)、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豫剧〈新白蛇传〉剧照

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豫剧流派

豫剧流派可分为因流传地域、语音不同形成的区域性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家表演、唱腔风格、弟子传承不同形成的风格流派。 音乐和地域流派

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 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符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

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 对豫剧传统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度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流派”,又称现代戏流派。

"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这两大腔系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而“现代唱腔流派”,是杨兰春在传统豫剧唱腔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以专业的音乐创作方法为依据、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准则、以色彩丰富的音响为前提、以表现内容、塑造形象、刻画人物为目标、以完整的舞台艺术为原则、以突出豫剧艺术那种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朴实的生活气息为宗旨,丰富、发展、健全丁豫剧音乐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和唱腔风格,它打破了豫剧的地域限制,在豫剧的改革和创新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豫剧五大音乐流派

1.祥符调 风格是粗狂、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代表人物:陈素真,阎立品、桑振君、宋桂玲、王秀兰。

2.豫西调(西府调)。音味略带秦腔,优美悦耳动听,吐字清晰,字字入耳;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常香玉、崔兰田、王二顺、李树建。

3.豫东调。慷慨、激昂。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特点,男声则挺拔、昂奋。代表人物:“红脸王”唐玉成、赵义庭、马金凤、李斯忠、刘忠河。

4.沙河调。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梁振起、刘发印、唐喜成、安金凤。

5.现代调。建国后,杨兰春整合豫剧其他声腔,形成的新唱腔。通俗易懂、类似民族音乐,欢畅明快。代表剧目:豫剧绝对经典现代戏《朝阳沟》。 艺术家风格流派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以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五大名旦为代表的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古朴典雅、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阎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其他旦角及生、净、丑行的卓越艺术家也开创了不同风格的流派。

编辑本段豫剧名家

从民国十六年(1927)起,京剧界首先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 豫剧名家

当作流派的标记,正象征着个人的表演风格已经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无论是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来说有正面的激励意义, 每一类派别的表演特色都是直接促进豫剧成长的重要因素。上述几派分叙于下: 豫剧名旦六大家

常香玉(1922.09.15 -2004.06.01),“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

豫剧六大名旦(6张)

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开创了豫剧旦角真假声结合唱法的先河。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培养的弟子有韩玉生,高玉秋,孙玉菊,王希玲,虎美玲,小香玉,王惠,李金枝,汪荃真,朱巧云、范军等一大批优秀演员,成为当代豫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陈素真(1918.4.30 -1994.3.29),原名王若瑜,16岁就被誉为 “河南梅兰芳”、17岁又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在西安又荣获“梆子大王”的美誉。豫剧自陈素真起,格局一新。开创了豫剧雅致化一个新时代。唱念做打影响其后旦角行当。从艺66年,积一身绝技,文武生旦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唱腔古朴典雅,含蓄俏丽,表演细腻传神,规范讲究,身段优美、行动如飘,被专家称为“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代表剧目《宇宙锋》、《三上轿》、《梵王宫》、《春秋配》、《拾玉镯》、《凌云志》、《涤耻血》、《霄壤恨》、《三拂袖》、《义烈风》、《女贞花》、《柳绿云》、《克敌荣归》、《伉俪箭》、《巾帼侠》。先后有邹少和、程砚秋、田汉、曹禺等因敬服陈素真而题词。

崔兰田(1926 -2003),崔兰用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在“豫剧十八兰”当中,其成就和影响为最大。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对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动鲜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她的表演,庄重大气,做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崔兰田所扮演的悲剧人物,其唱其表,无不渗透着她对妇女命运的观察和体悟、理解和同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苍桑感。

马金凤,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

阎立品(1920 -1996),她的表演体现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传神,运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艺术风格。在行腔上追求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常常为扩展音域,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代表名剧有《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坠》、《碧玉簪》、《盘夫索夫》、《西厢记》等等。

桑振君(1929-2004),自幼学习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 桑振君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派别的演唱传统,而且擅长从各种表演流派以及多种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而后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她在豫剧声腔中,将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吸收到豫剧之中,豫剧的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她把河南坠子的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她的声腔甜润娟丽,旋律变化有致,尤以“口伶齿俐、韵乖字巧”出名。 其他流派名家

除上述豫剧六大名旦外,豫剧旦角还有五个流派:“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徐艳琴的徐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小生四大流派: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刘法印,代表四大风格小生流派;须生五大流派: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和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黑脸两大流派:李斯忠的李派、吴心平的吴派;丑角两大流派:牛得草的牛派、高兴旺的高派。介绍如下。

张岫云(1928-) ,旦行女演员,艺名“万里云”。河南省临颍县人。她8岁时曾受教于豫剧名旦“玻璃脆”,一年后入“万家班”学艺,之后又曾拜豫剧名家杨金玉门下学艺,工青衣、闺门旦。 张岫云(右一)、马金凤、王海玲

还曾拜师于豫剧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师多,学的行当、剧目多,因此在她16岁后演出于豫东及界首等地时就以能文能武有了较大影响。张岫云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往越南,1953年又随军赴台,先后在越南参加了军中康乐组织新生剧团、中州剧团。到台湾后,以其为首成立了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开豫剧入台之先河。飞马豫剧队成立后初次公演就轰动了台湾。张岫云也从此在台湾一举成名。1954年,张峭云曾率“飞马”进行了环岛巡演,所到之处好评如潮,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太后”。

宋桂玲(1933-1999),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开封人,国家一级演员。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唱豫剧,专攻刀马、花旦。曾师从豫剧老艺人赵清和,后又曾随京剧艺人金丝猴学练武功,12岁便以“文武双全”之誉担任主演。她性情刚烈,学艺刻苦,勤于钻研。从艺57年,积一身绝技。宋桂玲一生演出了近150部戏,不仅以花旦、闺门旦著称,而且能翻能打,是豫剧女演员中少有的“文武全能”。1952年,年仅19岁的宋桂玲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会演,以一折《投衙》竟与“豫剧皇后”陈素真获同等奖励。之后,又赴朝鲜前线参加了“抗美援朝”慰问演出,20岁时已闻名遐尔。她的《秦香莲》、《桃花庵》、《穆桂英下山》等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尤其是经她精心修改的传统剧目《香囊记》(修改后名为《抬花轿》),精彩至极,轰动一时。1982年4月在北京演出时,国际剧协英国中心主任米歇尔、朱里安特意拜访宋老师,十分推崇她的表演、演唱。著名导演谢添也非常喜爱此剧,要为宋老师拍电影。时至今日,《抬花轿》的剧名已经代替了以前的《香囊记》、《文武换亲》,每逢欢庆时刻,“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的唱段还都是必唱的曲目。此剧已经成为了豫剧花旦行当的看家戏。

唐玉成(1895-1973),豫剧须生,河南虞城人。1904年入玩友班,攻花脸、红脸。1906年入夏邑罗家班学艺,师从况凤仙(艺名科马,旦角)。1920年又拜师冯垛,赐名玉成,他虚心学习冯垛的演唱技巧,技艺提高,名声大震。 唐玉成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他不仅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而且唱腔不同一般,别具风采。在演唱时,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一般由C调升到E降调),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采。他演出的代表剧目还有《反徐州》、《杨河堂》、《白玉杯》、《李渊跑宫》、《闯幽州》、《困南屯》、《刘公案》等。1949年,他参加了虞城县人民剧团,还先后演出过现代戏《小女婿》、《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传枪》等。

徐艳琴,豫剧旦角。原名杨玉枝。河南夏邑人。 9岁随父母讨饭到新密市后,拜师学戏。12岁登台演出,受到观众欢迎,被誉为“十二岁红”。14岁在巩义市搭周银聚戏班演唱,先后主演了《玉虎坠》、《红月娥背刀》、《老征东》、《樊梨花征西》等。20世纪30年代到开封搭班永安舞台,与著名演员马双枝、王润枝等曾一度同台演出,主演了《二龙山》、《兴汉图》、《春秋配》、《杭州打擂》、《胭脂》等多出戏。其唱腔优雅,高低自如,刚柔相济,缓急有致,刻画人物声情并茂,扣人心弦,喜、怒、哀、乐,声声入耳,唱出人物性格恰到好处。她基本功扎实,武打精湛,身姿矫健敏捷,跌扑摔打,舞枪弄刀,样样身手不凡。她表演眉目传神,神形兼备,一招一式皆能从人物性格出发,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无论是刀马旦、帅旦,还是青衣、花旦,都得心应手,演的惟妙惟肖。

高兴旺 (1917-1983),豫剧丑角。河南省鄢陵县高庄村人。12岁跟班学戏。在漯河、许昌等地流动演出。1949年3月参加开封工人剧团,1953年开封工人剧团改名开封市实验豫剧团,1956年合组为开封市豫剧一团。期间,高兴旺一直是“祥符调”当家丑角演员。1959年调河南豫剧院一团,任主要演员。代表剧目有《卷席筒》(饰张仓)、《推磨》(饰李红信)、《喝面叶》(饰王士驼)、《刘二楞卖烧饼》(饰刘二楞)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表演一等奖。生前系河南省剧协理事。《豫剧经典收藏》有高兴旺老师的(一拿三),演的是《春秋配》中“检柴”一折,一人兼唱三个角色:小旦、老旦、小生。演得惟妙惟肖,充分表现了高老师的精彩演技和唱工。 高兴旺表演细腻,善于体验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把生活中的真切感受融入到舞台表演中,充分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他主演的现代戏,贴近现实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唱腔淳朴自然,憨厚流畅,而且情绪饱满,分寸适度,不温不火,亦庄亦谐,具备一种“平民化”的情怀。他主演的《推磨》,使他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而且具有鲜明的美学品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赵义庭(1915-1992),豫剧生角。山东曹县人。他学戏时师从李建才,擅长“豫东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是河南梆子著名文武小生,井于1935年灌制了豫剧的第一张生行唱片。曾先后与陈素真、常香玉长期合作,同台演出,观众评为“珠联壁合,相得益彰”。代表剧目有《南阳关》(饰伍云召)、《八郎探母》(饰杨八郎)、《提寇》(饰寇准)、《黄鹤楼》(饰周瑜)、《贩马记》(饰赵宠)、《白蛇传》(饰许仙)等。

唐喜成(1924—1993),河南尉氏人,是著名的豫剧“二本腔”(假声)演员。他幼年唱男旦,17岁嗓音失润,遂苦练武功,改演武生和花脸,同时悉心钻研假声唱法,终于练出了很好的二本腔,成为唱做俱佳的生角演员,人称“响八县,一拿三”(即生、旦、浄三者皆能)。唐喜成的演唱虽以假声为主,但音域并不窄,而且声音洪亮,高低音衔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别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悦耳,这在梆子戏二本腔演员中是很难得的。在五十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他创造性的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细腻、真实的表演,塑造了众多正直、廉明、潇洒的生角形象。代表剧目有《南阳关》、《辕门斩子》、《三哭殿》等。

王素君(1933一 ),豫剧 文小生表演泰斗。生旦兼工,河南开封人。 王素君〈陈妙常〉剧照

王素君5岁从艺,7岁登台。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苏三、祝英台、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以及小二姐,均属上乘佳品。1953年,自在《陈妙常》一剧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轰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剧界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代表作《王金豆借粮》、《小二姐做梦》、《必正与妙常》等。

李斯忠(1921~1996),男,豫剧净角。河南宁陵人。7岁时学唱民歌,12岁拜王家玉为师,17岁出科,因嗓音洪亮绰号“八里嗡”。他主演的《司马茅告状》1956年获河南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8年与崔兰田合作,为周恩来总理演出《见皇姑》一折。先后演出数十个剧目,演出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建国30周年献礼一等奖。他的唱腔以豫东调为主,豪迈奔放,嗓音洪亮。

王秀兰,女,1925年6月21日出生,河南民权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秀兰开始享誉艺坛,1940年她同常香玉在西安同台演出《西湘记》、《二度梅》、《桃花庵》、《秦雪梅》等剧目,豫西、祥符风格相得益彰,斐声豫陕。王秀兰表演风格端庄大方,温文尔雅,行腔正宫大调,音色甜润,表演稳健洒脱,不枝不蔓,在古城开封艺坛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敬先、王素君一起联袂演出,珠联璧合,“汴京三王”传为佳话。主要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风雪配》《刘金定下南唐》。

安金凤(1933年8月生)豫剧旦角,沙河调名家。又名齐小凤。1949年,在郑州老坟岗拜豫剧名旦阎彩云为师,专工青衣花旦。她扮演的秦香莲、窦氏、周凤莲、胡凤莲、白莲花、花木兰、麻风女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演现代人物江姐、阿庆嫂、李奶奶等也较成功。安金凤嗓音圆润、做戏稳健、扮相干净。其代表剧目主要有《白莲花》、《铡美案》、《香囊记》、《洛阳桥》、《斩岳云》、《打春桃》等。

刘发印,文武小生。上蔡人。他主攻文武小生,身段干净利落,声腔沉稳耐听。是豫剧界唱腔,武功俱佳的极少数人之一,为许多各种豫剧流派所称羡。80年参加全省名老艺人汇演,被录音录象,上海音像出版社为其出版了盒磁带发行全国。

牛得草(1933—1998),男,著名豫剧丑角。河南省开封市人,原名牛俊国。他10岁学艺专攻文丑,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后期主要演出《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唐知县审诰命》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其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脍炙人口。

吴心平(1937年2月生),豫剧老生、黑头。宁陵县人。从艺56年来,先后在《社长的女儿》、《屈原》、《包青天》、《桃园喜》、《睢阳忠烈》、《岳飞》等100多部戏曲、电影、电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特别是1963年出演《社长的女儿》社长一角在全国引起轰动,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李先念、陶铸、习仲勋、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9年,他在河南影业公司与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电影戏曲片《包青天》中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赢得了豫剧“活包公”的赞誉。他既攻老生,又演黑脸,工于传统戏,擅演现代戏,在艺术上形成了唱腔浑厚、吐字清晰、表演朴素大方的风格。

刘忠河(1943年)红脸王代表,被称作为豫剧“马连良”,他唱腔古朴、豪放、大方独特自成一派,他弟子众多、戏迷遍布全国、为弘扬豫东红脸艺术常年工作在一线、下乡演出,把戏曲艺术挥洒在华夏每一片土地上。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清风亭》等。流派弟子众多,有魏建新、刘示河、石 贵、王振强、张发仁、盛建成、寇传信、金万民、王洪生、景福仓、张连忠、焦道峰、付青松、张新民、宋惠民、张秀云、李素莲、张 珍、闫蔻云、杨松慧等。

刘新民(1937--2003.8.24)又名刘孚,虞城县人,红脸王代表。他嗓音特别高亢明亮,唱腔特点突出,做戏非常认真,登上舞台,便容光焕发,劲头十足。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刘新民先生创造了很多受观众欢迎的人物形象,享誉豫东、皖西北、鲁西南、江苏等地,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所演《刘公案》、《地塘板》等戏被录成盒带,行销于豫、皖、苏、鲁各省。

王二顺 (1920一1977年) 河南省登封县郜城镇人。幼年学吹琐呐,拉胡琴。12岁进科班学戏。豫西调大腔大口唱腔的杰出代表,有着本嗓下五音行腔,嗓音宏亮,音域宽厚,刚柔结合,行腔自然,优美动听, 到老声誉不哀。主攻武生,兼演须生、花脸,文武兼备,人称:“五把叉”,享有“压塌洛阳”之称。先后师承豫西戏篓子李留住,名小生徐双槐,名须生张同庆,花脸韩小丹等。功底坚实,技艺娴熟,功架稳健,有“变脸”、“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刚柔相济,独树一帜。所饰《杨金花夺印》中的寇准,《打金枝》中的唐王,《长板坡》中的赵云,《下燕京》中的赵匡胤,《投衙》中的田云山及现代戏《向阳商店》中的经理等,其主要唱段均灌制成唱片或被电台录音,深受欢迎。

王希玲(1944年2月12日生)豫剧小生,祖籍山东胜县。以"传人物之神"为最高境界。不拘泥程式的束缚,努力探寻程式与人物,程式与生活,古典戏曲与现代美的契合点,代程式为人物服务。她的创作方法和经验受到戏剧专家关注,并给同仁以启迪。由她主演的《风流才子》唱响城乡,轰动京城,风靡海内外,演出超千场。王希玲还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前南联盟,法国、意大利等地区、国家演出。她耻踪尘俗,大胆革新,团结同仁,追求豫剧的"真、深、新、美"。她以《风流才子》、《情断状 元楼》、《春秋出个姜小白》、《金殿抗婚》、《陆逊拜帅》等为代表,形成了"自然淳雅、清新明秀、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以小生领衔主演,第一次把豫剧小生提到了与旦角齐肩的地位,使豫剧小生行当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李树建(1962年4月生)豫剧须生,汝州人。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剧协主席。经长期走访和专研豫西调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顺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声韵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悲壮苍凉。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马连良“衰派”的散淡优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苍凉悲壮。他主演的《程婴救孤》,在海内外反响太大了,为当代豫剧的杰出代表。《程》剧中,他简约了程式化的表演,使唱、念、身段更加生活化,特别是剧中的“失子”和“十六年”两大段唱,兼用“轻声”、“气声”,实为哭唱,前者哭别人,后者哭自己,悲痛欲绝却未见号啕,不胜凄苦却没有声嘶力竭,把无限的悲情化作干涩的雨与颤抖的风,点滴撕扯着、浸润着观众的心。主演代表作有豫剧《清风亭》、《程婴救孤》、《大登殿》、《鞭打芦花》和现代戏《乡村警官》、《试用丈夫》、《儿大不由爹》等。 其他人物

1993年评选出“93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张宝英(河南)、汪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牛淑贤(河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等。豫剧梅花奖获得者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剧团

王红丽(二度梅)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章 兰(二度梅)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李树建(二度梅)河南省三门峡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二团

汤玉英河南省豫剧三团

汪清芬 河南省豫剧二团

牛淑贤(梅花榜首)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虎美玲河南省郑州豫剧院

胡小凤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李喜华湖北省襄樊豫剧团

李金枝河南省豫剧一团

谷秀荣河南省豫剧一团

陈淑敏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小香玉(梅花奖榜首)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朱巧云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周 桦甘肃省兰州豫剧团

张春玲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朱桂芹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颜永江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金不换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苗文华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

贾文龙(梅花奖榜首)河南省豫剧三团

李新花 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杨红霞河南省豫剧三团

王 惠 河南省豫剧一团

刘晓燕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田 敏河南省豫剧二团

郭英丽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陈新琴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徐俊霞河南省豫剧一团

楚淑珍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张虹江苏省梆子剧团

燕凌江苏省梆子剧团

张晓东安徽省梆剧

著名剧作家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中国豫剧作家。被后人称作“现代豫剧之父”。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学生时代经常出入戏院和票房,与艺人交往,并粉墨登场。1934年创办豫声剧院,自任团长、编剧和导演,改革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及化妆。1935年开始编写剧本,在20余年中创作、改编剧本58 部,他的剧作思想内容健康、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剧作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手法新颖。代表作有《叶含嫣》、《涤耻血》、《红珠女》等。他还是一位勤奋的戏曲导演,一生排戏60多部,以细致、深刻见长。

樊粹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为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剧本37个,改编剧 樊粹庭

本20个,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四大喜剧《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为导演艺术家,他是豫剧的第一位专业导演,既是学者型又是专家型,敢于借鉴,勇于创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双美。“樊戏”的风格,“樊戏”的美,也可以说是“樊派”豫剧特色,从他所导演的数百部戏中就十分鲜明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为戏剧教育家、剧团管理家,也是硕果累累,成就卓著。从1934年的开封豫声剧院,到1941年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再到解放初期的狮吼剧团新生部,先后办训练班八次,培养出优秀人才数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名家执教,这在当时的一般剧团是很难做到的。从樊先生的戏剧思想和一系列的戏剧实践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一切为了豫剧改革,他的最有戏曲文化史意义的贡献就在于对豫剧的改革。正是由于改革,使豫剧由艺人豫剧向文人艺人结合型方面转换,为豫剧开创出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由于改革,使豫剧结束了只有表演没有剧本的时代;由于改革,使传统豫剧向现代豫剧转换,为豫剧开创了第二传统;由于改革,使豫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地方戏中狮吼而起,独树一帜。没有樊先生的豫剧改革,不知豫剧要落后其他地方戏多少年。总之,樊粹庭、“樊戏”、狮吼剧团,给豫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给河南和陕西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戏曲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部宝贵的“樊戏学”。

杨兰春,男,豫剧编剧、导演。直隶(今河北)武安人。1952年到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学习。1953年毕业。在学习期间,和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

1956年起,先后任河南豫剧院艺术室副主任、后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共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组成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兰春先后改编和创作(有的是与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如《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

豫剧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风雪配》等几十部均摄制成影片。

进入21世纪,豫剧又涌现出了许多新作品,如《铡刀下的红梅》、《常香玉》、《新白蛇传》、《村官李天成》、《程缨救孤》、《清风厅上》、《香魂女》等。



河北省

东省

青海省

安徽省

江苏省

上海市

浙江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7290.html

更多阅读

韩宝仪 韩宝仪经典歌曲100首

联系QQ912994024韩宝仪恰恰醉心集①01. 回娘家02. 梦03. 亲爱的巴比多04. 杭州姑娘05. 三朵花06. 陪我去买菜07. 情人恰恰08. 好预兆09. 唱不完的他10. 秋夜11. 夜上海12. 陋巷之春13. 送君14.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5. 人生就是戏

秦腔mp3下载300首二 秦腔经典唱段300首

秦腔mp3下载300首(二)曹斌锋0101:张兰秦《斩单童》全折(甘肃音像出版社1996年出版)(编号:GX-134):http://115.com/file/dnhzgfs10102:丁良生王荣华《斩经堂》全折(陕西音像出版社1996年出版)(编号:XX-9613):http://115.com/file/bhd7q7p70103:沈和

经典欧美组合五 『10首』 欧美经典歌曲100首

【我的音乐合辑】经典欧美组合(五)『10首』2009年05月02日 21:18:57 作者: flysofarawayAce Of Base《Everytime It Rains》下载地址《Everytime It Rains》无疑是Ace Of Base迄今为止最美丽的抒情歌曲。这首歌由姐姐linn单独演唱,温情

红色歌曲视频 红色经典歌曲100首

毛主席影像声音主席诗词朗诵,联唱国际歌红色乐曲革命文艺青少年歌曲毛主席颂歌毛主席语录歌联唱革命歌曲老电影插曲老歌唱家专辑纪念周总理永远高唱红色歌曲奋勇前进!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视频在线观看(电影WMV格式)1965年版序

声明:《豫剧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为网友暮然回首脖子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