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剧情深度评析 宰相刘罗锅剧情介绍

[转载]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剧情深度评析 宰相刘罗锅剧情介绍
原文地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剧情深度评析作者:花落莫相离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时代演变,朝代更迭,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传说深为广大群众所熟悉所喜爱,其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基础,而据此拍摄而成的影视作品也容易受到人们欢迎。另一方面,历史故事经历了千百年的提炼加工,故事性很强,很适应于用电视剧形式去表现,同时又不受多种现实因素的约束,从而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近年来荧屏古装历史剧盛行的重要原因,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则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佳作之一。1996年播出的《宰相刘罗锅》,曾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收视热潮。从经济效益上讲,全剧耗资700万,不到两个月便收回2000万(不算海外),这样的丰收盛况,于当时的中国电视剧中堪称空前。《宰相刘罗锅》缘何有如此引人的魅力呢?说到底,在于创作者用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趣味盎然而又人人喜闻乐见的故事。1.平民化的叙事方式看过《宰相刘罗锅》的观众大概都还记得那首片尾曲《故事里的事》,其中有两句歌词:“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其实这正体现了创作者对该剧整体风格的把握。与以往的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宰相刘罗锅》主创人员以民间传说为创作基础而没有一味去追求严格的历史真实,从而获得了更多更广的创作自由空间,赋予了全剧一种平民化,生活化特色,更加贴近于普通观众的欣赏层次,在短期内得以迅速风靡。《宰相刘罗锅》与史实是两码事,历史上的刘镛有些政绩,但决没有剧中那些逸闻趣事,历史上的和坤虽是著名的大贪官,但毕竟是大学士,决不似剧中那样庸碌无能。可是如果真的要完全尊重历史,就势必会失去观众。所以,《宰相刘罗锅》从一开始就在每集的片头打上“不是历史”的字样,而是“民间故事”。正因为立足于这样一个视角,《宰相刘罗锅》才能够解除许多古装剧由于拘泥于历史带来的种种束缚。过去总说中国人太正统,其实是我们的影视作品中缺乏应有的幽默感。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当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譬如说流传已久的阿凡提的故事。刘罗锅可说是宫廷中的阿凡提形象,所以老百姓最喜欢看。以往我们看到的一些古装剧,无论是文绉绉的台词还是充满作戏味道的表演,看上去都会产生某种距离感。而按民间传说拍摄而成的《宰相刘罗锅》,反让人觉得亲切可信,好像几百年前的清朝人就是那么生活的。譬如剧中假乾隆到苏州街与妓女厮混,竟然招来一大群痴情女子每日如今天追星般苦苦守候,只为一睹皇帝风采。这些当然都是编导的艺术夸张,但却更具生活意趣。《宰相刘罗锅》无疑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但创作者不是靠低级趣味的喙头,不近情理的夸张和形态丑化来逗乐,而是通过情节逻辑合理的荒谬,貌似正经的荒唐和充满睿智的语言,在庄与谐构成的强烈反差之中,触动观众的笑神经,使他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某种令人深思的内涵。如刘镛虽然身怀经天纬地的旷世奇才,却因身形委琐其貌不扬而屡遭奸臣的唾骂排斥,官场中连遇降职罢官;和坤胸无点墨,只因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却颇得皇上青睐,屡得提拔重用,权倾一时,这些情节不都有深刻的现实反讽意味吗?《宰相刘罗锅》亦庄亦谐,二者结合得自然巧妙,因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最终目标。在此之前出现的“戏说”之类,也曾调侃历史和历史人物,轻松恣肆是做到了,却未免过于离谱,而且多喜围绕帝王的风流韵事做文章,现实意义失之乌有或寡淡。《宰相刘罗锅》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宰相刘罗锅》当成单纯的历史剧来拍,而是赋予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行贿受贿现象,枉法徇私现象,在《宰相刘罗锅》中都有影射。普通百姓痛恨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但是凭借自身力量无法得到改变,这种压抑的情绪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宣泄。刘镛的所作所为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编导者让刘镛去惩恶扬善,去为民请命,让刘镛去努力作成百姓希望但又难以实现的事情,从而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观众渴望在电视剧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宰相刘罗锅》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刘镛一角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宰相刘罗锅》虽也“戏说”,却并不猎奇和无聊,而是更多融入了民间故事特有的“人民性”,处处闪耀着民间故事独具的机智与幽默,充分表达了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在全剧的结尾,乾隆驾崩,和坤领旨自缢,刘罗锅告老还乡,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这样的结局可说是“合了天意”,同时也顺了民愿。当刘罗锅老迈的身影又回到老百姓的队伍中去,观众会意识到,其实他本来就是属于老百姓的。2.帝王戏的新情结
大凡古装历史剧,所着力表现的人物无外乎三种人,一是才子佳人,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二是文人侠士,如《七侠五义》,《扬州八怪》;三是帝王将相,如《大唐名相》《杨家将》《唐明皇》《努尔哈赤》等。其中帝王戏在历史剧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上到秦始皇,下到末代皇帝溥仪,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在影视剧中都亮过相。《宰相刘罗锅》中乾隆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编导者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历史上这位圣主名君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宰相刘罗锅》也可以说是一部帝王戏。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帝王更迭改朝换代的历史。帝王是历史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人物,如果把历史比作一篇精彩文章,那么帝王可以说就是文章的标点符号。帝王的深宫大殿很容易挑起人们的好奇感,所以无论大陆还是港台,帝王戏都是影视古装戏的热门选材。然而对于帝王戏的风格定位,大陆与港台则截然不同。以拍历史剧见长的著名导演陈家林曾拍过两部以皇帝为主角的电视剧,一部是《努尔哈赤》,另一部是《唐明皇》。但无论是前者的以人写史,还是后者的以史写人,陈家林都在极力用史诗般的风格,颂扬帝王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把帝王推到一个只能仰视的地位。我们在电视中看到了这些皇帝的所作所为,我们的感觉是崇敬佩服,但对角色本身却无论如何喜爱不起来,总有某种很强的距离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既是社会的政治首脑,又是民众的精神领袖,圣主名君一句话,可救万民于水火。皇帝集众望于一身,传统观念下的百姓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皇帝亦人”。不管是否愿意承认,皇帝至高无上的观念已深深地渗透于人们头脑当中,包括我们的影视创作者,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强烈影响。在以往的帝王戏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意识的存在。多少年来,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领域精益求精,务求准确考证历史。这种做法对影视创作者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每逢拍摄历史剧。必请专家反复考证,生怕别人说剧作不真实。大陆历史剧多根据正史制作,但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编撰的正史中,皇帝永远都是个好皇帝,即使有错,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依照正史脉络拍摄而成的帝王戏,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境地中去。港台基本上是一种西化的文化体系,思想开放自由,这一点在文艺作品中充分得到体现。同是写皇帝,《戏说乾隆》中的皇帝并没有显得多么高不可攀,因而极与观众投缘。编导者可以把任何情节都安排在皇帝身上,可以根据野史片言传说结合现代人口味编出个精彩的故事,只求把戏作得让观众喜欢看为最终目的。电视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中国面临的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文化的转型。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其电视剧创作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宰相刘罗锅》的风格定位无疑受了港台戏说的影响,在大陆的帝王戏中,《宰相刘罗锅》第一次把高高在上的皇帝拉下龙庭,作为普通观众的消遣娱乐对象。第一次以一个平视的角度,以喜剧的方式,给皇上开出一个个大大的玩笑。我们的影视创作者们,到底该站在何种角度关照历史?《宰相刘罗锅》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新的突破,尽管皇帝依然生杀大权在握,但却被作为臣子的刘镛屡次捉弄。从君臣关系落笔去写帝王,是《宰相刘罗锅》的独特之处。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很单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子对君王是绝对的服从关系。现在却出了个刘镛,敢给皇帝挑刺,胆大包天地戏耍皇帝,这在以前的影视作品中是从没有过的。刘镛形象的出现,实质上是民众意识形态的代表,反映了人们历史观的进步,即皇帝不再被当作受命于天的偶像去崇拜,历史不再仅仅是皇家的历史,而是立足于民本意识上的人民的历史。电视剧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因而必须考虑收视率的存在。通过电视剧去了解或讲述严格的历史,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电视剧本身只是一种娱乐工具,它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服务于观众娱乐休闲任务。近年来,影视工作者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电视剧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宰相刘罗锅》轻松诙谐的叙事风格,正是国内历史剧通俗化的有益尝试,这一尝试更贴近于电视剧的娱乐本性。3.人物形象的设置在电视剧中,人物设置是至观重要的,它关系到全剧的风格定位,同时也是构置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的基础。《宰相刘罗锅》能够受到普遍欢迎,在某种原因上是因为塑造了一台人们喜爱并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之所以受人欢迎,则是因为剧中较好地体现了他们性格的多重属性,和鲜明个性。该剧讲述的是君,臣,老百姓三者的关系,而立足点是老百姓。所以观众觉得剧中的角色,无论是皇上还是大臣,都很生活化,极具观众亲和力。以刘罗锅为例,表现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封建制度下一个忠臣廉臣能达到的极限他几乎都做到了,与以往的一些清官形象相比,比如包拯、海瑞等,每日三本事无巨细都躬亲问理的刘罗锅更完整地反映了老百姓对一个清官好官的冀望与期待。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刘镛做人做臣做得着实不易,有时简直是在提着脑袋维护一种人民认可的为官价值规范。当然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也有认识上的幼稚可笑,甚至认为洋人的不肯下跪是因为膝盖少了两根骨头。这是他为“官”的一面。至于刘罗锅为“人”的一面,创作者是把他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喜剧形象来塑造的。刘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他有凡人的七情六欲,有为官的假模假式,是一个活在民间传说中的生动形象。剧中有一段写皇上迷恋妃子不上朝了。刘罗锅给他念祖训,弄得他无可奈何。故事并未就此打住,乾隆反过来又派两名妃子去引诱罗锅。刘镛毕竟不是神仙,在女人面前犯了错误。当刘罗锅去参见皇上时,自觉无地自容,始终用手挡着脸,乾隆与和坤狠很地嘲笑了他一通。观众看到这儿,会觉得刘镛很可爱。刘罗锅不是一个概念化的清官,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此外,创作者还用了很大篇幅写刘的家事,并赋予刘罗锅一个“惧内”的毛病。在“纳妾”一场戏里,大度的妻子极力劝刘纳妾,刘心里愿意当着妻子却死活不敢承认,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喜剧效果。这无疑是编导的杜撰之笔,但却不失为一个非常大众化的喜剧章节,这种民间性则使罗锅形象显得更真实可信,更可亲可敬了。刘的性格中也具备着农民式的狡猾幽默,而没有知识分子浓重的书卷气,不像那些大智大慧的哲人一样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剧中有一段写刘镛背后称乾隆为“老头子”,却正好被皇上听到。乾隆要罗锅作解。刘镛解释“老”意为长寿,“头”为首领,“子”为有学问的人,既捧了皇上又保全了自己,头脑中透着智慧表面上却像让人总感觉有些油滑,让人佩服却不太由衷。剧中的刘罗锅嗜酒,悲则大哭,喜则大笑,很生活化,并非一本正经,这种处理更对广大观众的胃口。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物。不同类型的人在一起就容易产生冲突,性格对比越鲜明人物之间冲突也越激烈。《宰相刘罗锅》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刘罗锅设置了一个有力的对立面和坤的形象。戏中若抽取和坤一角,则全剧结构必将解体且刘镛形象也难以着落。全剧正是在对和坤的讽刺批驳过程中完成刘镛的正面形象塑造的。是故,有了刘罗锅的忠直,倔强,清廉,宽容,智慧,便相应有了和坤的奸佞,油滑,贪婪,恶毒,愚蠢,对上竭尽阿谀谄媚之能事,对下盛气凌人,对刘镛则睚眦必报,针锋相对。和坤是作为一个喜剧漫画式人物进入审美视野的,所以虽是全剧中最大的反派,但并不是让人恨得咬牙,而是步步可笑可掬。编导把和坤这个人物写得很“坦白”,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工于心计老奸巨滑,虽然也处心积虑地与刘罗锅作对,但总是技逊一筹。当刘镛设圈套讹走他那么多金砖时,观众甚至会觉得他有些可怜。在全剧的最后,和坤事发下狱,刘镛牢房探监。刘,和二人有一场发人深省的对话。对话能够最明显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时此刻,牢内的和坤面临处死,牢外的刘镛业已白发苍苍,二人都已不再是官,斗了一生一世,作为人,作为民,还是第一次交流。当和坤大口嚼着刘镛送来的煎饼时,观众在鄙夷憎恶他的同时,会或多或少萌生出某种同情因素。如果和坤不是一有机会就要拼命往上爬,一旦大权在手就要与好人过不去并大肆侵吞财富,被权力金钱异化得太严重以至不可救药,此人原来也是可以只削职为民而不杀的。
刘镛与和坤构成了《宰相刘罗锅》故事的两大支点,全剧自始至终主要情节都是围绕两个人“斗法”层层展开的。既是二虎相争,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个评判,亦或调节人。这个角色自非乾隆莫属。乾隆帝风流潇洒,他既要有和坤奉承拍马,又要有不怕杀头的刘罗锅据理力争,总是在两人之间和稀泥,抬此打彼,调和两方。乾隆作为封建王权的典型代表,决定着刘和冲突双方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乾隆就没有刘罗锅与和坤的故事。
尽管全剧故事真假杂糅,但是乾隆作为一朝天子其性格上具有的多面性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仅就剧中的具体刻画而论,写乾隆开明大度的一面,他可以甘心接受刘罗锅每日三本无休止的“参劾”,不分大事小情的为君王“挑刺”,甚至允许刘镛口口声声直呼其名;写乾隆的勤于政事,爱惜百姓的一面,他可以不畏艰险只带罗锅数人微服出行考察民情,惩治贪官决不手软;写乾隆荒唐糊涂的一面,他甚至可以用周庆书顶替自己坐朝听政而自己偷偷溜去妓院嫖娼宿妓,沉溺于后宫女色不理朝政;写他喜怒无常的一面,他可以一会儿把罗锅连降数品直降为城门官,一会儿又把罗锅一拔到顶加封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写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威严的一面,他可以轻描淡写地赐大臣于死地,大兴文字狱让千万人蒙受莫名之祸;写乾隆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可以与大臣争风斗气,一较高下。一方面他晓得保社稷江山得依靠忠臣贤臣但又不满于他们的逆耳直言,另一方面他知道谄媚之臣没有安邦治国的真实本领但却从感情上喜欢他们。处于这样一种矛盾心态,以外在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屏幕上的万岁爷便忽为雷霆,忽为煦日,忽而高高在上,忽而平易慈和。《宰相刘罗锅》把这位中国历史上坐了六十年江山创建了“康乾盛世”但又制造了累累冤狱耗费了大量国库白银的一朝人君,刻画得既有深度又有厚度。4.表演应该说,《宰相刘罗锅》的人物塑造是相当成功的,这一方面来自于编导人员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也得力于李保田、王刚等演员深厚的表演功力。喜剧是“把丑恶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演员们没有像传统古装戏中那样循规蹈矩,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作灵感,随心所欲地表演出彼时彼地特定角色的举止神韵。主演刘镛的著名演员李保田,不愧是浑身是戏,他的表演很适合这个人物。刘罗锅为观众喜爱,是因为他的幽默。这种幽默不是滑稽暴笑的热幽默,而是一种冷幽默,喜剧形式下蕴涵着冷峻。李保田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所有的东西都藏在一种看似笨拙的叙事风格里面,角色的智慧不是直白地表现出来,而是随着剧情的展开,一点一点渗透进来,从而加深了角色印象。请王刚扮演和坤,单就扁圆头形,鼓眼睛而言,表现贪吝正合适。王刚不负众望,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弄臣”形象,他的眼神和对白处理很有表现力,或阿谀奉承,逢迎拍马,或踌躇满志,得意忘形,或咬牙切齿,恨恨于怀,或死到临头,惊慌绝望,都能通过他的眼睛和台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除去一正一反两大对立角色外,剧中的其他角色,无论是张国立扮演的风流潇洒、时明时昧的乾隆皇帝,还是邓捷扮演的秀外慧中、貌美心善的刘夫人,还是李丁扮演的世故圆滑、装聋作哑的六王爷,甚至是刘镛那两位忠心耿耿的仆人张成刘安,其表演都颇具可圈可点之处。在第十六届“大众金鹰奖”评选当中,《宰相刘罗锅》一举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三个奖项,对其表演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5.情节与冲突《宰相刘罗锅》取材于民间故事,单并不囿于民间故事“原版”的局限,而是从原版比较芜杂的故事中,选取一个最具现实意义的主题,以此为纲,或去或取,或改或补,从故事演绎到叙事结构,都进行了成功的再创作,使改编独树机杼。全剧洋洋洒洒40集,几乎写了刘镛、和坤与乾隆在朝中为伍的一生。支撑全剧的正是这三人形成的三脚架结构。乾隆作为封建皇权的代表在上,下面是刘、和两个对立面的冲突。于是凡有这三人在场或刘和相斗的戏便好看,而刘镛单独行动的章节,就显得很单薄。因为观众的欣赏定势从一开始就已非常明确,他们要看刘镛如何凭其智慧战胜和坤并逃离一系列危险困境,如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化险为夷;也正是刘镛与和坤的命运悬念把观众牢牢地拴在电视机前。在电视剧中,“戏”(即情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观众有可能忽视作品的主题意念和形象塑造,却决不会忽视故事的情节。没有“戏”,也就无所谓电视剧。全剧的思想表达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剧中人物内在外在的冲突表现出来的。刘罗锅的最初出场是作为一名赶考举子出现的。他出身于普通百姓,他了解民间的诸多疾苦,他的思想立足点是属于大众的。而高中状元后,成为君王之臣,则须尽臣子之道,报效君主。这两个基本规定性既构成了刘罗锅沉沉浮浮,如履薄冰的仕宦之路,也构成了他的内心冲突。剧中的很多情节就是围绕这一冲突设置的。剧中有一段写广西每年要向皇上进贡荔浦芋头,劳民伤财。刘镛不能直接劝阻,他以做染料用的薯莨代替芋头,作成专筵请皇上品尝。乾隆吃了难以下咽,便下令免去此项进贡。君王百姓,孰清孰重?这杆秤到底如何平衡?刘镛心中自有一定之规,“那秤砣是老百姓”。戏演到这一层,《宰相刘罗锅》已不再是简单的喜剧搞笑,而增加了深刻的现实意义。中秋节,刘镛提着一桶小山一样的鲜姜作为贡品,惹得群臣一片讥笑。刘镛解释此为“一统江山”,皇上只能一笑了之。看到这里,我们会体会到罗锅多么不易,既要为老百姓着想,想方设法进谏,又要讨皇上欢欣,保全他的威严。刘镛的这种两难处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角色间的冲突对抗是戏剧的最本质要素,戏剧性冲突是情节产生的基础和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情节。通过正反两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形式时而有利于这一方,时而又有利于另一方,彼此持续不断的对抗,这样的故事才更有看头。《宰相刘罗锅》中刘镛与和坤人物关系的设置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两人在思想,性格,心态上格格不入,人物之间拉开了巨大的距离,另一方面两个人又同殿称臣,共同辅佐乾隆,使两人之间又贴得很近。这就产生了某种类似弹簧的张力效应,在推远和拉近的同时强化了冲突的必然性。《宰相刘罗锅》中,一会儿是和坤中计上当,颜面扫地,一会儿则是刘镛被罢官还乡,削职为民。情节便在冲突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推进。如果是任何一方常居不败之地,故事便少了许多趣味性东西。作为正面主人公的刘罗锅,始终是观众情感悬系所在,因为他代表了老百姓的意愿。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清官,在全剧中从头至尾一直没有太平日子,屡遭凶险。每一段故事开始不久,罗锅立遇险地,进京赶考与乾隆下棋获胜险遭杀戮,任江宁知府却误把皇上抓进大牢,寻友反被强行剃头被皇上发现几被问斩,任吏部侍郎被陷害贬为庶民,罢官还乡又遭和坤拦截,替民女申冤反遇毒打,真是命运多舛。刘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呢?很明显,编导者在想方设法吸引观众感情介入。如果刘罗锅过得舒舒服服,好是好,又会有多少观众去关心剧情的发展呢?就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不经八十一难难以取回真经,刘镛不陷入困境又怎能显示他的聪明才智呢?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请神佛帮忙,菩萨一到,妖魔逃跑,而刘镛一切只能靠自己。菩萨胜得太过容易,看得多了索然无味,刘罗锅则是生死悬于一线,胜负自己全无把握,而在皇上一句话。即使刘罗锅化险为夷,观众仍为他捏了一把汗。40集看完,观众跟着提心吊胆,高兴大笑,自然会大呼过瘾。6.结构与悬念如果说情节是电视剧的血和肉,那么结构应是支撑血肉的骨架。洋洋洒洒40集的连续剧,从头至尾赖以演绎情节的红线只有一条,即刘罗锅与和坤之间忠与奸,善与恶,正与邪的斗争,这条红线不仅将关于刘罗锅的众多故事传奇有机地串连了起来,而且将这些故事放置到乾隆时代绵延几十年的历史背景之上,将这一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兴文字狱,编纂《四库全书》,平定边疆叛乱等巧妙地糅合在刘和斗智的情节中,从而引导观众在感受忠奸善恶斗争的紧张激烈同时,还能领略到数百年前那段清王朝的盛世风采。这种单线结构情节的方式虽说简单,却也有效避免了线索过多带来的情节冗赘,繁琐等毛病,显得轻快精巧,引人入胜。《西游记》的故事之所以为人耳熟能详,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作品的脉络明显,更易于普通观众理解记忆。一部电视剧的结构要素应包括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部分一般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宰相刘罗锅》的开端相当精彩,可说是先声夺人。不出半小时,贯穿全剧的几大主要角色纷纷亮相登场,而且各具风采。在“对弈择婿”一场中,刘镛棋艺高超,且大胆取胜皇上,倔强而有才华,和坤极力怂恿皇上立斩罗锅,谄媚而又凶狠,乾隆输棋面不变色,不杀刘镛,大度而又威严,刘夫人摆擂招夫,聪明而有主见,六王爷装耳背应付皇上,表面糊涂实具大智。在这场戏中,刘镛出场不久即遭生死大劫,乾隆、和坤、罗锅首次冲突便扣人心弦,一下子挑起了观众胃口。故事继续发展,刘镛一次次身处绝境,一次次迎接挑战,一次次克服困难,刘和二人互有胜负,故事在冲突中渐入高潮。生死大结局,对峙局面打破,和坤身死,刘镛重回民间。结局与开端呼应,罗锅来之于民,归之于民。《宰相刘罗锅》是部连续剧,但有点像系列剧,几个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串起几段可独立成章的故事,每个故事又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很精彩的故事,需要有富于戏剧性的编排,要使观众始终关注,就必须挑起他们的好奇心,但又不能让其猜到剧情进一步的发展,这就需要引入悬念。悬念的设计并不单纯取决于情节本身的秘密,还取决于情节中包含的心理素材。我们结合“泥砖换金砖”一段分析一下作者编排结构的技巧。故事一开始,写刘镛冒死进谏,金殿之上被罢官。罗锅回府大哭,伤心的是皇上置江南水患于不顾。观众对刘寄予了无限同情。回乡之前的刘镛,命人订制了20只大箱。和坤派人暗中探听,看到箱中全是金砖。编导在此设置了一个悬念。金砖从何而来?刘镛是贪是廉?和坤知道后会作何行动?观众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和坤半路设伏,截获金砖,并禀报皇上得知。情绪骤然紧张起来,刘和之间的摩擦冲突是全剧最大的卖点,这一次刘镛被削职为民,形势上更是处于劣势,又被和坤抓住了把柄,他又如何取胜于咄咄逼人的和坤呢?金殿对质,是本段故事的最高潮,也是冲突最激烈阶段。编导设置了三个环节以情绪的三次起落把包袱一层层抖开,故事悬念迭起,观众始终猜不透刘罗锅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第一个环节,和坤奉旨开箱查验,发现满箱的黄金,大为得意,刘镛极力申辩,说是家传遗产,带去救济灾民,并说每块金砖上都刻有“救民扬善”四个字。观众也不知事情原委,箱子里既然搜出了金砖,以刘镛的清廉何来这多财富呢?观众在跟着纳闷。情节继续发展到第二环,和坤发现金砖上无字,更加理直气壮,刘镛争执间摔破金砖,证实为泥砖。观众一方面恍然大悟,本来刘罗锅就不大可能有那么多钱,另一方面,又不明白刘镛此举何意?直至编导者揭开谜底,刘镛反告和坤私昧金砖,和坤有口难辩。观众这才哑然失笑,深深佩服刘罗锅的计策高明。故事的结局,和坤害人反害己,哭丧着脸赔出20箱金子,恶有恶报,喜剧的常规结局。整段故事情绪强度越来越强,冲突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金殿之上三起三落,和坤由原告转眼成为被告,充满了喜剧效果。7.喜剧氛围的营造喜剧来自于笑,笑则来自于矛盾,有了矛盾才构成喜剧冲突。我国的很多喜剧作品,一个基本的手法就是通过误会来制造冲突,造成人物与环境的错位,从而产生喜剧效果。譬如《瞧这一家子》中老胡把张岚错当成儿子的女友,成龙的《双龙会》玩命与马友互被认错,再如近来的《还珠格格》民女小燕子被错当作格格。这种手法相对思路比较简单,靠人物自身存在的性格张力即可延展出新环境下的情节。当然也有不偷懒的,譬如《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盗书,诸葛亮草船借箭,南屏山设坛借风,人物并非喜剧人物,但诸葛亮、周瑜、曹操彼此的斗智过程却颇具喜剧效果。《宰相刘罗锅》中两种手法都有运用,前者如“真假皇上”一节,市井无赖高高坐于金殿,真皇上反成为妓院的嫖客,这是一个明显的错位。《宰相刘罗锅》中运用更多的是后者。刘镛、和坤、乾隆的三角结构与诸葛亮、周瑜、曹操的三者关系颇有相似之处。《宰相刘罗锅》更多的通过人物内在幽默潜质发掘,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其聪明才智以营造喜剧氛围。这种方式无论对编导人员还是演员要求都是相当高的。譬如“杀葵海”一节,刘镛养伤在床,乾隆和坤前来探视。罗锅床头连奏三本,先奏请皇上嘉奖和坤,讨乾隆高兴,给和坤下套。第二本揭发知府陈继善,皇上已不耐烦。多亏刘夫人劝止,才没有拂袖离去。第三本奏请杀葵海,皇上与和坤被刘镛言语挤兑得难以申辩,终于被罗锅抓住时机,借乾隆口误杀了葵海。故事到此并未结束,皇上大怒,赐刘镛投河。罗锅却假借屈原的名义大大吹捧了乾隆一番,乾隆明知是瞎话但十分爱听,终究赦免了刘镛。这段戏台词相当精彩,刘镛句句话击中要害,且先行设套,一步步诱导对方中计。刘镛的智慧背后其实蕴藏着编导者的苦思冥想。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揭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宰相刘罗锅》的编导者充分运用了人物充满睿智的幽默语言,以烘托出强烈的喜剧效果,这一点在刘镛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刘镛语言的幽默性,并非是通过一些平庸的插科,打诨,调侃,贫嘴,而是处处透出人物的机智。我们分析一下,不难看出,刘镛语言的喜剧性,大体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达成的。第一种可概括为“自相矛盾”。大凡刘镛要参劾别人,先言其它以使对手松懈戒备,乘机引出对方的观点,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抓住对方的话茬步步进逼。比如剧中有一集写刘镛斗胆要参劾皇上,首先大谈国家法度,待到乾隆说出“偷坟掘墓者,斩立决”后,反借此指出皇上拆明陵修皇宫的过失,让乾隆无路可退。第二种可概括为“自圆其说”。罗锅总喜欢找别人话中的漏洞,却也经常被别人抓住自己的漏洞。没有办法,只有给看似荒唐无计可施的局面找个合理的说法。每每观众看到刘镛被人抓住把柄,却总是意想不到的编出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在叹服罗锅聪明才智的同时,会发出会心的笑意。多层次多侧面的对比手法的应用,是该剧营造喜剧氛围的又一法宝。通过对比产生的心理反差,在无形中制造出某种喜剧效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刘镛与和坤的对比贯穿了整个《宰相刘罗锅》。和坤的自作聪明与刘镛的老谋深算对比,和坤的暴跳如雷与刘镛的镇定自若对比,和坤的垂头丧气与刘镛的稳操胜券对比,观众料到罗锅最终会取胜,却乐得“幸灾乐祸”,看一下和坤在这一过程中的情绪落差,以获得娱乐心理的满足。是以在情节的安排上,和坤每一次都自以为得计,洋洋得意,而每回的结果都是愁眉苦脸,一脸的颓丧。这种前后反差越大,故事的喜剧意味越强。刘镛的喜剧形象,也是通过对比完成的。机智多谋,广有才华的刘镛,却偏偏身材五短,还是个罗锅,形貌委琐。初到京城以斗笠藏丑,中状元后夸冠连马也上不去。外在的丑陋与内在的才学形成鲜明对比。在皇上与和坤面前,刘镛慷慨陈词,计谋层出不穷,而在夫人面前,夫人一喝,马上下跪,无计可施。让观众觉得罗锅可敬又可笑。全剧在几段主要故事之外,还设置了一些君臣斗智的细节片段。这些片段与主要情节无关,但穿插其间,使全剧结构显得有张有弛。譬如乾隆让刘镛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万个字。刘镛作答,“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这些都是典型的民间故事传说,包括前面提及到的刘镛作解“老头子”,还有巧接《咏花》诗。这些细节的安排,一方面更好地反映出人物个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剧情,极大地增加了剧情的可视性。《宰相刘罗锅》的成功,从根本上在于作品不俗的文化定位和上乘的艺术表现。尽管刻薄理论起来,这部连续剧仍然有许多可商榷之处,但“七分成绩,三分缺点”,相比过去一些古装剧相比,这部剧是一出很难得的好戏,在广大观众心中已早有定论了。如果您喜欢宰相刘罗锅剧情,请关注花落莫相离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hlmxls还有更多影视节目的赏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7871.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前妻的车站》挺有意思 前妻的车站优酷

最近每晚,我和老公一起看北京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前妻的车站》,这是由江珊、周小斌联袂演绎的家庭情感伦理大戏,从离婚、再婚这一热点社会话题切入,围绕离异家庭的纷扰展开,挺有意思的。刘小站与周勇,各自离异后走在一起的夫妻,他们用善良和

声明:《转载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剧情深度评析 宰相刘罗锅剧情介绍》为网友银海属于我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