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北航附中男排 难以忘怀的一件事

难以忘怀的北航附中男排 难以忘怀的一件事



魏成钢 (weigc2005@yahoo.com)北航附中75届4班,现住美国圣地亚哥市,从事新药研发中的数理统计应用

我身为北航子弟从上北航幼儿园到毕业于北航附中算得上是个纯北航制造的。自1982年来美国深造后,一住下来就是28年。尽管住美国的年头超过了我在故乡的时光但我内心中总是有一股北航附中人的自豪。从同学那里听说今年母校50年校庆,脑子里又不停的做起了和老同学重逢的梦。之所以叫它梦也是确感和当年青梅竹马的少年朋友们见面的机会随年逐减了。时空挡不住心声,怀着一颗华夏子孙恋乡之心,我给母校献上一段回忆。

在学校网站上读了牛传银老师写的关于母校当年的体育发展后非常感慨,我也从这儿下笔吧。1971年我们从北航附小跨入了北航附中。通过选拔我和几个附小篮球队友加入了北航附中男篮。其中有我的好朋友,体育全能的毛弟(贾国庆),还有外校来的壮小伙杨光伟。那时的男篮中高年级队友的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比我大一两岁的有袁子能,陈伟国,周文良,周永宁(大头),张继中,黄衡,傅正翔,周继,杨光,等等。当时附中也有女篮,能记住的高年级的只有贾晋苏(毛弟的姐姐),程远航,再加上我们同年级的余淳琳,韩敏捷,程学敏,焦毅,刘杨,等等。牛老师是男女篮的教练。当时因为我们岁数小,除非比分悬殊,一般和外校比赛时很少上场。当时男篮的主力中有能左右手上篮的前锋袁子能,嘻嘻哈哈的控球后卫陈伟国,歪把子机枪远投手大头,满场飞的小傅,擅长勾手抹篮的长臂周文良,话特多的帅哥中锋杨光,还有一位能以飞快的小碎步变线突破的高年级队长,可惜我把他的名字给忘了。谈点打球以外的琐事,在70年代初小孩子们一般都没有运动服装,就是在校运动会上也常看到参赛学生穿着日常生活中的长袖长裤赛跑,脚上穿的大部分都是解放球鞋。而那时的大人打球时也只穿所谓的秋衣秋裤而已。当时我们最向往的服装就是专业队穿的那种天蓝色的球衣球裤和白回力鞋。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女篮中的一位家境较好的队员首次穿出那身天蓝色的球衣,令人十分惊叹和羡慕。不久后她们一个个的都穿上了。回头想想看,那不乏美女的附中女篮在那黄土灰砖的背景上形成了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线。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她们又首次穿短裤登场了,在那第一天里,女篮的姑娘们陶醉在自己羞涩的微笑和在男同学们青涩的目光中。

第一次见到牛老师时印象不咋地。作为体育老师的他个子偏矮不说还带点罗锅。更什么是他还老绷着脸,偶尔笑一下也像苦笑。别人偷偷告诉我们牛老师的脸有点歪是由于患鼻窦炎开过刀。好像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当过体院手球队大门。每天一下课球队便开始在食堂前的两个土地篮球场上训练,如果天气不好就在食堂里练点别的。牛老师平时挺严肃,对我们要求很高,很少夸奖人。记得一天训练结束后我主动留下来在黑暗中反复练一个过人加上篮的连续动作,不料牛老师临走时丢了一句“这是走步“,弄得我真扫兴。还有一次当我和高年级队友练球中从底线投中一球,他立刻喊了声,“平时比赛没这种机会!“。初一的篮球生涯就这样度过了。初二开学后附中成立了男排。由于不长个了,我对我的篮球前途开始动摇。而我一看男排大部分队员都是我同年级的哥们儿,我在其中还不算矮,这让我非常动心。从此我每天去排球队串门,跟着他们一起练扣球,时间长了这些都让牛老师看在了眼里。一天在南操场边牛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看出来你喜欢排球,咱们还是人尽其才,你转去排球队吧“。就这样我初二那年成了附中男排的副攻手。那时队中的主攻手是罗怡名,孙昀山,副攻还有王小弟,陈浥,二传有张方方,冯小朋,高体文,队中还有我的好友韩卫平。由于场地不够用,牛老师带着我们开辟了食堂后面的一块地作为新的排球场。当我们好不容易用铁锹和小推车一点点把地铺平了后,牛老师这时下了一道圣旨,说是场地必须用水浇透才行。这一个‘透‘字不要紧,害得我们起码从后面小河沟里用脸盆舀了几百盆来浇场子,然后拖着大铁碾子又压了几十趟。那时条件艰苦,我们很多的球除了旧以外还不圆,球网缝缝补补,退色的红短袖队服只能比赛时穿。可排球是咱们北航的传统骄傲,刘向翊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加上球队的人容易升高中,弄好了还能去专业队呢。牛老师为我们聘请了从北京工人队下来的王教练来教我们。我们一年四季在酷暑和寒风中苦练,泥土地上翻滚。凭借着我们的冷杀手队长罗怡名,左撇子炮手孙昀山和王小弟,配上我的中路快攻,陈四的重扣,杨力的高吊高打,在张方方,冯小朋,高体文一记记的妙传下我们打遍了整个海淀区,两度获得区亚军。在这期间还有两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一件事是罗马尼亚的蒂纳摩队来京访问,依仗内部关系附中男排捞到了在比赛中擦地板和捡球的差事。这意味着我们能近距离见到中国国家队成员,还能上电视和免费看球,这让我们无比兴奋。记得那天我们在赛前休息室里见到了袁伟民,邓若曾、祝嘉铭等中国一代名将,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赛后我们在国家队的浴室里洗了个热水澡,吃了苹果,还发了我们一人五毛钱。夜里骑车从工体回家路经鼓楼时我们把钱凑起来一人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馄饨。还有一次是我们邀请了体院女排来北航比赛,地点是北航职工体育馆,许多北航员工家属都闻讯前来观战。赛前我们信心十足,誓将来者杀个落花流水。谁知比赛开始没多久情况就不妙了,明明是女网我们反而扣不过去,拦网时只觉得的球从空当中一个个飞过,最终惨败,非常丢份。庆幸的是终场双方握手时我是和对方主攻手杨希握手,只觉她满手除了胶布就是老茧。杨希后来成为国家队美女主攻手,名誉世界排坛。

当年始终未能打出海淀区是一大遗憾,感到对不起牛老师和王教练的心血。但看到牛老师把我们男排的那点成绩写入了他离世前的回忆录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打排球给我们在那政治运动重重的中学年代留下了一缕美好的回忆,给附中争来一点荣誉,给一生怀才不遇的牛老师一份快慰。我告诉您牛老师,离开附中后我一直打排球,从国内大学队打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队,以至于上班后的公司队,最后退役于当地的中文学校排球队。要问为何球运如此长远,道理很简单- 谁让咱是您的学生和当年北航附中排球队的呢?

写于2010年10月21日,美国,圣地亚哥市(若有笔误或不当之处请原谅)

续:我父亲魏佑海原是北航发动机系的教师,母亲李慧真是原北大生物系教师(不幸英年早逝)。记得我夏天练完球到家后又累又渴,什麽都吃不下。为此他们每天散步前煮好一锅绿豆稀饭,冰在凉水里,我到家后一口气把一锅喝下去。有一次爸爸把没用完的显影药水倒在一个茶杯里就出去散步了,我冲进家门后举起杯子就把药水当酸梅汤灌下肚了。害得我那天晚上在俱乐部看电影的时候胃里发烫,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在那四年中爸爸妈妈好像只分别来看过我的一两场比赛。爸爸的一次是我们大战立新中学,我发挥极佳,赛后队友们都开我玩笑。妈妈的那次是在东操场,我打得很紧张,当在人群中惊讶得看到了母亲后让我有点更放不开。那年头的政治运动和生活条件让大人们没那麽多时间和心情看孩子打球,我能理解。希望现在的父母多去看看孩子们的活动,他们会一直记得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9923.html

更多阅读

《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讲评 暑假里发生的趣事作文

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亮点1.开头点题在今年暑假里,我经历过许许多多有趣的事。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学游泳。(吕佳梦)2.篇末写出了心灵的触动点上游泳班的第一课,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敢于尝试,才能成功。(吕佳梦)爬泰山真好,我悟出

转载 三年级第二学期作文指导:寒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

原文地址:三年级第二学期作文指导:寒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放烟花作者:方育龙三年级第二学期作文指导:寒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放烟花作者:方育龙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初步明白,记叙一件事,要写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熟悉人的一件事三年级

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先想一想打葬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重点:从名人

男人最不能承受的一件事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010-08-25 00:02:57) 标签: 情感男人最不能承受的一件事,女人千万别以为是失去了自己,正因为某些女人的自作多情,或许才造成了不论什么货色的男人,都以为天涯处处有芳草。失去一个爱自己的女人男人不会在乎,而失去一个自己爱的女人

声明:《难以忘怀的北航附中男排 难以忘怀的一件事》为网友能打就别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