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游记九曲溪篇 武夷山九曲溪的作文

从虎啸岩下来,我们进入了九曲溪,开始顺流而下的竹筏漂流。

等候上筏的人群在入口处排起了长龙,还未到进口,更不用说登上竹排了,就拉开了九曲十八湾的序幕,弯弯绕绕地人群一步一弯地向前移动着,六人一组,我们一行十三人,划分了三组,我们和三位新疆大姐成了一组,两个一米左右宽的竹排并在一起,每张竹筏由六七根毛竹拼成,竹筏上摆上6张竹椅,游人坐其上,显得古朴轻巧,舒畅宜人。两个舵工一前一后,按照要求,重的坐后面,轻的坐前面。

游览九曲溪的的竹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靠坐竹筏游览一方如诗如画的山水,除了武夷的九曲溪恐怕难以再找到这样一处胜地。

我们跳上竹筏,穿上橘红色的救生衣,坐稳之后,舵工轻轻一撑竹篙,竹排便离开岸,悠悠地进入溪的中央。阳光扑洒在碧波粼粼的水面上,折射出点点金光。放眼望向四面,只见垂柳依依,翠竹漪漪,墨绿,深绿,鲜绿,给岸边的山峰披上一身焕发蓬勃朝气的春装,雪白,粉红,大红,浅紫的杜鹃花不时点缀其间,在沉寂中透出了一丝活泼。崖上不知名的野花盛开着,在渐渐的微风中轻轻地摇曳。队友返回身来为我拍了留念照,我融入了九曲溪上的一段风景。

竹筏在漂流中,艄公向我们介绍了九曲溪的由来,传说在武夷山的幔顶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那时,武夷山洪水泛滥成灾,逼得老百姓只能躲到山上,老人知道后,就带领老百姓开山治水,彭老的行为感动了玉帝,便在彭老880岁的时候把他找上天成仙了,彭老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挖呀挖,一共挖了360天,挖出了九曲十八弯,终于治住了咆哮的洪水,形成了现在秀色的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武夷山风景区的绝大部分风景点分布在九曲溪两岸。溪水澄沏清莹,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全长约9.5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我们乘坐竹筏,从九曲向一曲击浪而下,在领略有惊无险的情趣的同时,欣赏四面的山景,脚下的水色,侧耳倾听溪声。每一曲的入口处,在溪边的岩石上都刻有朱熹《九曲棹歌》诗。更增添了九曲溪的诗情画意。

水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竹排也就顺着水势时而向东,时而朝西。就在这移行换位不同的角度中,两岸美不胜收的景色让我们目不暇接。崖壁上不时冒出古代名人大家的留诗题字,朱熹、辛弃疾、戚继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九曲溪记载着一段段历史。青山衬碧水,碧水映青山。山的阳刚,水的阴柔,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最突出的特色,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钱其琛副总理游览武夷山后感慨万千欣然留下“三峡雄伟壁立,漓江清碧秀丽,武夷山水,两者皆备,尽在其中”的赞叹。

九曲溪每曲自成异境,浅的成滩,深的成潭,两岸千峰竞秀,万木争荣,水碧山丹,风景如画,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景色最优美的地方,古人吟咏:“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声欲静三三水,无势不奇六六峰”;“别具山水理,曲曲皆幽奇”。

我坐在筏头尽情的欣赏着每一处奇景,同一山峰处在不同曲水的视点下,往往变幻为不同的景观,而峰名也因之而异,形成了这个景区最大的特色。我已融入神话般的境界,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令人心旷神怡。

竹筏飘到了上、下水龟石的地方,这里流传着动人的故事:传说南宋年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隐岩下的茶洞旁著书讲学。一天黄昏,朱熹正对着满天的晚霞吟诗作赋,忽听门外传来:“先生,先生。”的呼唤。朱熹出门一看,只见茶洞外正笑吟吟走来一位相貌端庄的姑娘,便问:“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五曲河对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您为师。”朱熹见女子端庄识礼,又求学心切,就收留了她。从此,丽娘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来到朱熹的书房。她读遍了四书五经,替朱熹眷写了大量的诗文。丽娘的才学、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温暖与欢乐。

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摆渡的乌老头两口子。乌老头对朱熹说:“看你气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书房的女子是谁吗?她就是武夷山的狐狸精。想谋你的才学,夺你祖传的玉碗!”“啊!”朱熹不禁大吃一惊,心里直纳闷:好端端一个正经女子,怎会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着时,看看有没有双玉筷从她的鼻孔里伸出。”

回家以后,朱熹心如乱麻,一连两个夜晚不能入眠,丽娘温存地相陪着。到了第三个夜晚,丽娘实在困极了,就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四更天时,朱熹打个瞌睡醒来,顿时被眼前一片光亮惊呆了。果然,一双碧绿透明的玉筷从丽娘的鼻孔伸了出来。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闪出了一只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

丽娘醒来,顿觉天悬地转,痛苦地说:“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炼千年的狐狸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来陪伴。不料平林摆渡佬,那一对害人的乌龟精,想谋先生玉碗和丽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输了,被贬在那儿摆渡。他们就恶语中伤,拨弄是非,迫使我俩分离。先生啊!如今丽娘玉筷离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该到南螟靖里长眠去了。”说完,泪水涟涟,与朱熹难舍难分。忽然空中轰隆滚过一阵闷雷,在一阵旋风里闪过一对黑影,丽娘忙指着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们毁了丽娘,拆散我们之间的情谊呀!”

朱熹气得咬牙切齿,浑身打打颤,抄起朱笔就往窗外扔去,只见朱笔就像一只燃烧的箭直向这一对黑影刺去。两个摆渡佬立时现出乌龟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狮旁,就再也爬不动了,变成了一对石龟。

你们看前方的山峰,向什么?“小孩的饮料,女人的骄傲,男人的爱好是什么?”。猜出来了吧?这叫双乳峰,由于形状象女人的双乳又经过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就把这两座山峰取名为双乳峰。

我们的年轻队友跳下竹筏,拍照留念。

看见那两座山峰了吗?!粗壮的是“酒坛峰”,苗条的是“醋瓶峰”,饶舌的舵工自然又是一番渲染,引来阵阵欢笑声。

酒坛、醋瓶峰

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块如刀切斧劈的岩壁,就是晒布岩。神话传说是赤脚大仙晾晒帛绵的,晒布岩又高又阔,又平又险,似一张巨大的屏风,在其岩壁中间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长度超过一丈的有数十行,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故晒布岩又称“仙掌峰”。晒布岩由于流水长年冲刷,岩壁上布满了数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轨迹。每当西斜的阳光照在壁上,更见条缕分明。俯视溪中,影浸水底,随波晃漾,慌如无数条游动的黑蛇白蛇,从溪底直往上窜。若逢雨天,雨水从岩顶顺着直溜溜的轨迹飞泻直下,仿佛素练悬天,万千银龙飞舞,堪称奇景。

关于晒布岩和仙掌峰的由来,听导游介绍,很早以前,天宫的织女每天都要背着锦囊,唱着歌去采集五彩云锦配上一缕缕金丝银丝,织成匹匹绫罗绸缎,献给王母娘娘。一天清晨,负责运送的挑担大脚仙,挑着织女织好的一担帛锦,踏着云路途径武夷山云窝时,往下一看,被“碧水丹山”的奇景迷住了。便放下锦担去游玩。等他听到天宫击鼓,才想起锦担,一看,糟啦,绫罗绸缎已被晨露打湿,他怕王母娘娘责怪,就把一匹匹帛锦抖开,晒在大岩壁上,可是锦缎太长,直垂到六曲溪边,皱巴巴的不平整,他又扯又拉,直到把一担绫缎抚得平平整整。几番辛劳,大脚仙困顿不堪,寻阴凉处呼呼大睡。一觉醒来,日已西斜。他起身一瞧,眼前一片金辉,光芒四射。原来这是绫缎在夕阳下闪闪发亮,衬得碧水丹山更加妖娆。大脚仙用手一摸,岩壁上烫热炙人,急忙收布。然而,那一条条绫缎已熔进了光滑的石壁中,连大脚仙按布的手掌印也永远嵌进了岩壁。“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青葱积绿苔。”说的就是仙掌峰的景致。

九曲溪上,几乎随处可见铺在溪底的鹅卵石。溪水最浅处只有一两寸,最深处可达36米,有些岩洞更是深不可测。在滩险流急,迂回曲折的九曲溪中,小舟都难以航行,只有竹筏能运行自如。坐在竹筏上,一路上听筏工风趣幽默的解说,不愧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山是绿的,水是绿。两旁的山峰,形状各异,有像骆驼、大象鼻、蛤蟆、猿人头、将士头盔……每一处均栩栩如生。有些山峰随着角度的转换,形状也在不断变化。

武夷山游记(九曲溪篇) 武夷山九曲溪的作文

镜台

草莓汉堡

泼墨写意画卷

当竹筏撑至四曲时,筏工指着前面大藏峰上的悬崖说:“看,前上方的洞中就是船棺。”我们放眼望去果然见峭壁中有一口大洞,洞口处有散落的棺木板洞口,上下各有数百米。这是古代武夷山人的棺材,就是传说的悬棺,至于怎么放进去的,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船棺,又称架壑船,还称仙舟、仙槎,棺形如船。据南朝文献记载:“建安武夷山有仙人葬处。”而宋朝朱熹则认为,船棺应为棺柩,是夷族部落首领的葬处,这一说法似乎更为科学。公元1179年,陆游途中入武夷,泛舟九曲溪时适逢大雨,得船木数寸,坚硬如石,诗人有感赋诗:“断崖幽洞白云深,缥纱仙槎无古今,飞下一峰相劳苦,却疑天外有知音。”船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呢?有人认为是古代潮水上涨漂搁上去的,也有人认为是用藤索吊上去的。

前面这座形状如柱,兀立挺拔数丈的山峰,就是玉女峰。武夷的山山水水,每一处景物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最动人的莫过于玉女峰与大王峰的传说了。天上玉女下凡到武夷山,与武夷山勤劳勇敢的大王相爱。这事被在武夷山修炼的铁板怪知道了,就向玉皇大帝打了小报告。玉皇大帝亲到武夷山劝玉女返回天庭,但玉女誓死要留在人间,与大王长相厮守。玉帝无奈把玉女和大王都点化为石,这就是大王峰和玉女峰。他俩互赠的信物大王印和香梳也落入水中化为石。为了防止他们相聚,玉帝盛怒之下又把铁板怪点化为石,间隔在大王峰和玉女峰之间,就是面目狰狞的铁板嶂。玉女与大王只有通过“镜台”下的潭水看到各自的身影。山的灵气在于水,九曲水,也拜倒在玉女的石榴裙下,九曲水在玉女峰下缓缓地打了个回旋,慷慨地留下一泓清潭,再潺潺地转向东方。著名作家刘白羽在《武夷颂》中写道:“我曾仰望长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怅,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诗玛而慨叹,但我以为武夷山东的玉女峰的确是美得惊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飘逸,当我们的竹筏已浮游而过,我还屡屡回顾,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罗浮宫中默默观赏维纳斯那一时刻我心中所升起的亲切、喜悦、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庄严的向往。”

正在恍然间,一个转弯,又好象进入了亚马逊河一般,两边芦苇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溪水湍流,犹如水底的鳄鱼会随时攻击我们一样,充满了霸气!九曲十八弯,每一弯都让人细细回味,这山林本身就是一座城,有它的快乐和悲伤,细致和粗犷,更有它的情与爱!我只能说,它真美!有多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画,因为在画中有我们各自的身影,也有我们各自的寄托!当我们踏上岸边,我不自觉地回头再望,这千万年不曾停过的溪水,就这样义无反顾的,欢乐的、不知疲倦的流向远方,永远年轻着,永远美丽着,也永远动人着!我会记住它,不仅仅因为它的美丽!一回头,就是一幅碧水丹山的画卷,抬头是一幅,低头是一幅一转弯又是一幅,应接不暇。

竹筏在溪中,人在画中的感觉,立刻身临其境地领悟了出来。一些放肆的欢乐,在山水中漾荡开来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们势如破竹的弥漫。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最真的笑容。

走下竹筏,我们仿佛从仙境回到了人间。武夷山水美,每个角度都可以入诗入画,使人如痴如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2332.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描写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描写朋友的故事的作文

  关于我和书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不知从哪个时候,书就悄悄地进入我的世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细胞。  巴罗曾经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于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着者。

月考作文《身边的感动》开头和结尾 感动的作文开头结尾

一次月考,改完后,我翻看了一下作文,发现也有些学生的作文写得很不错。现特挑选几篇写的好的开头与结尾供大家看看。欢迎点评或灌水!1.开头:①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真挚的友谊,比比皆是;英勇的事迹,电视台百播不厌。可是,唯有那最真实的感动,才

有关学会感恩的作文 学会感恩作文演讲稿

这篇文章起源初中作文,新一年的新欲望,我也要发表作文学会感恩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走在人生的途径,你感到你快活无比。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你性命,你,我的友人。我感恩父母,是他们抚育咱们成长,母爱 

武夷山游记九曲溪篇 武夷山九曲溪的作文

从虎啸岩下来,我们进入了九曲溪,开始顺流而下的竹筏漂流。等候上筏的人群在入口处排起了长龙,还未到进口,更不用说登上竹排了,就拉开了九曲十八湾的序幕,弯弯绕绕地人群一步一弯地向前移动着,六人一组,我们一行十三人,划分了三组,我们和三

关于时间顺序的作文 写按时间顺序的作文150

第二次作业布置大家写按时间顺序组织的作文,抽查了部分同学的,不太满意,文章大多数都比较简单,而且错误也很多,可见大家写作还并未中学毕业,所以必须要努力呀!建议大家多找一些四级范文来背诵或者熟读!在这里给大家挂上两篇同学的文章,大家

声明:《武夷山游记九曲溪篇 武夷山九曲溪的作文》为网友哒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