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水利厅林旭钿停职

水文化

来源:百度  2011-10-06 【字体:大 中 小】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大多起源在大河流域,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

基本信息

基本介绍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 ,水文化与人类的渊源:现代西方哲人卡西尔说:"人都是依赖于他的自然环境的"。在他看来,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这位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学者,事实上揭示了一个令人醒目的文化现象:世界与人同源。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明显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造就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相关诗歌

搜寻中国的文化典藉,几乎所有史实文献,都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的内容,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也一如那些被视为“永恒”的题材,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一部中国文学史,倘从“水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说它是渗透着“水”的精髓的人类文化史卷,亦绝非是一种牵强之谈。《山海经》载"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口传文学所述,远古洪荒,洪水滔天的传说,于今看来虽是一种"神话的感知",但这种"原初层"的原始智力所独具的文化体认,仍可使我们感悟到"水文化"的内涵。及至《诗经》时代,无论是《周南》里的《关雎》、《汉广》,《秦风》中的《蒹葭》,还是《魏风》中的《伐檀》,《卫风》里的《河广》,其写爱情、描现实、言思乡,已明显是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遂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至于其后的《庄子》、《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风宋韵、明清小说,也莫不在描情写意上,因水得势,借水言志,以水传情,假水取韵。卡西尔在《人论》中曾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却不去时时努力地表达他的生活。这种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但它们全都证实了同样的基本倾向"。以这一论断去推论"水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水,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产生,在文化进程中演绎出丰姿多彩的面貌,而且随着历史的演替,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阐释的一个"对象主体",并使这一文化体系生发出一种特异的艺术光彩。

中国圣贤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山水形胜,古代圣贤亦难免动容,一个"智"字,既反映了先哲对"水"的认知,又破译出"水"所蕴藏的无尽的文化内涵。自然界中,草木无言,山水无知,自古长江东逝,黄河奔流,其势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其成为视觉的范畴,无知无觉的水便会化作"文化精灵",超越千年历史时空,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审美载体。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水作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人类的心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气质、人格、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认同乃至意识与哲理的升华,甚而包括人生所特有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古往今来皆曾以"水"为载体而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表达的是生命易逝、年华不再的慨叹心理。唐李白不满现实所发出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表露的显然是如水流般的长恨情绪,而此情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笔下又化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浩叹。至于以水诉相思,写怨女,描柔情,抒胸臆,思乡怀古,描绘战争之作,古今之例,不胜枚举。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告子在论及"性无善无不善"时曾巧妙地以水作比:"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荀子"劝学"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魏征"议政"则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前贤警策,亦常与后人言"载舟覆舟"之说。

凡此说明,"水"为"智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智者"亦开发了"水"无穷的文化矿藏,正因为如此,"水文化"的源流才生生不息、百川汇海,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居特殊地位并进而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国学与水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孕育着思想内容丰富的水文化。国学精粹中,各家都在自身所主崇的思想基调上形成了内容各异的水文化。在水景观的营造中,适当融入国学精粹中不同思想学派的水文化,能为景观注入鲜活的气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营造水景观时,充分了解这些不同思想学派所感悟出的水文化。当然,这些国学中的水文化必须与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才有生命力。

易学

易学中有关水文化的论述,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阴阳五行说了。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初步思想因素,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其中的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三命通会》中也对五行之水有相关论述,指出“水之性润下,顺则有容”、“水不绝源,仗金生而流远”等特点。

此外,易学中与水有关的记述还涉及到河图洛书的典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后人也多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易学中认为,河图最初出于龙马背上,而洛书处于神龟壳上;龙马出于孟河,而神龟则出于洛河。可见,河图洛书的诞生都是与水紧密关联的。

虽然易学中有关水的记录和论述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点,但可以总结出的是:易学只是对水这一物质形态本身有所探究,而对水文化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没有将水性上升到一种学派思想的高度。

儒家思想

儒家认为,水代表了德,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君子应该像水那样不断流动和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

水文化 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水利厅林旭钿停职
水为孔孟思想中重要的意象及哲学思想表达的隐喻。就意象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而言,水思想并非独立于孔孟哲思之外,而是与孔孟思想紧密联结。孔孟思想以尚水之动为主轴,流贯其中,呈现出日进不懈、自强不息的直线流动模式。《论语》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作中较多地提到了尚动之水与行仁、为政和心性等的关系。《论语·雍也》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述了水与行仁的关系。《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论述了水与为政的关系。《孟子》借水喻人性的精辟论述更是对后人影响尤深:“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

由以上内容可知,孔孟之水思维除前人所论之政治、心性及治水等范畴之外,更与孔孟理想境界有关。孔孟水思维具有从宗教仪式转化为理性道德的发展脉络。就时间之现在、过去与未来三种面向来说,孔孟所关心的是对“现在”的执著与体悟。尚动之水与孔孟思想关系论述中,可以发现日进不止之水与孔孟自强不息、及时奋斗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

道家思想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无为”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质还是一种有为,这一点,与水之“以柔克刚”、“柔中见刚”的社会性情极为相似。道家以水象征道在流变,比喻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天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可见,道家思想与水,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以柔克刚”、“柔而隐则于内”本质的共同展现。

道家《老子》、《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等作品中都有关于水性的深刻阐述。《老子》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都与水有关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在《老子》书中,“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学升华,二者如影之与形,关系十分密切。《太一生水》承袭了老子的尚水思想。“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这体现了在宇宙演化中,太一生成天地之先,水起了关键的作用,“太一生水”说是对老子“尚水”思想的承袭与发挥。《管子·水地》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学说。它发挥了老子尚水的思想,强调了水的作用。

道家有关水的论述体现了“道”柔而不争的无为之道的德性,它与茶性、人性可以说是一体的。可见水的性质水动不息,静则保在其中。所以水被老子喻为上善。它随着自然的运行与变化而存在。它在方为方,在圆为圆,顺自然而成行。世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它总是向低处流。它的特性构成了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

其他学派

水文化不仅仅存在于以上三大思想派别中,它在兵家、墨家等诸多思想派别中广泛存在。

兵家的孙子汲取他人对“水”的思辨认识,借助了古代中国盛行的象形思维方式,从水的自然特性体悟到了兵家以弱胜强的战略发展观和以柔克刚的战术策略观。《孙子兵法》一书就有15处提到水,一是使用“水”字的本义,主要见于《行军篇》和《火攻篇》;二是采用明喻类比的方式,辩证地以水喻兵,借水的形象阐述自己对战争规律的认识,主要见于《形》、《势篇》和《虚实篇》。如《孙子兵法·虚实篇》就认为“兵”、“水”同形:“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困地而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墨家则出现了专门针对水攻的专著,如《墨子·备水》。墨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极力反对侵略战争,力主并实践防御,即用防御战争来反对战争,实现“武装和平”。《备水》篇中就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对付水攻的措施。

科学之水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以及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等。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水道同时也解决了运输问题。现代工业农业更是大量需要用水。因此水的分布对经济布局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人类也通过水路运输来载运旅客和货物,发展经济。

人类对水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水本身,而且也对水能进行利用,水电站就是把水能转变为电能的工程设施。另一方面,水涝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对人类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人类修建水利,保护自身的安全并利用水为自己服务。

在保健上,人类通过水疗以防病治病。

由于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因此形成了一些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

水力学: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水静力学

水动力学

水弹性力学:把液体和固体弹性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动力系统来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水文科学: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的学科。 水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性质、形态特征、变化和时程分配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和水文科学的交叉学科。

水文气象学:研究水文循环和水分平衡中同降水、蒸发有关问题的学科。气象学与水文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各种元素在水中迁移的学科。

还有一些与水有关的工程学科:

水处理:利用人工方式强化水的自然洁净过程,提高水的自净效率,使水的循环效率提高,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要 给水处理为达到人类可以使用的标准而对水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生产废水处理

宗教与水

由于水有洗净的功能,因此在宗教之中,水往往被认为能洗净人身体及灵魂上的罪恶。基督宗教之中,在旧约圣经记载,创世之初上帝为了人类的罪恶以洪水灭世,在新约之中,耶稣本身受过洗者若翰的洗礼,后来基督徒是经由受洗礼圣事进入教会,福音中记载耶稣行过许多与水有关的奇迹,在加纳的一场婚宴中,他将水变成酒,此外还在水面上行走。天主教的圣水被认为能涤净罪愆,某些圣地的泉水被认为可以治病。

在东方宗教之中,印度教的传统是人的一生中必须到瓦拉纳西以恒河之水沐浴一次,洗净一身的罪恶。在更东方的中国,大乘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手托柳枝净瓶,普施甘霖;道教之中,则有以符灰泡水供人饮用以治病的习俗;风水之术则认为一切物体方位对于运势均有影响,水就是影响环境的因素之一。

人文之水

由于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以及它的独特特性,在文学、神话、艺术等文化的各个领域中,经常会出现带有特殊寓义的水的形象和借代。

水与艺术

雕塑方面:冰雕、雪雕。

绘画方面: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山水画

建筑方面:水舞、亲水公园、中国园林理水方式

舞蹈与戏剧方面:现代舞蹈表演剧团云门舞集的作品:水月,九歌 (舞剧)。

音乐方面:韩得尔著名的交响乐作品水上音乐

水与文学

文学方面:由于具有澄澈、柔弱、纯洁的外表,水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女性。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神话:大禹治水、河伯娶妻

鬼神 印度的水神阿婆姆那婆特Apam napat

中国的洛神、龙(海龙王)、水鬼

书:山海经、水经注、水浒传、马塞尔·普鲁斯特写的追忆逝水年华、尚·多明尼克·鲍比写的潜水钟与蝴蝶、徐四金写的香水_(小说)、张曼娟写的海水正蓝。

水上运动

人类虽然天生不能在水中生活,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学会游泳以及驾驶船只。由此也逐渐衍生出许多水上运动,主要有:

游泳 - 跳水 - 水球 - 花样游泳 - 划船 - 赛艇 - 皮划艇 - 帆板运动 - 摩托艇运动 - 水橇运动 -滑水板 - 冲浪 - 潜水运动 - 蹼泳 - 水下定向 - 水中狩猎 - 水下摄影

相关论坛

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2009年11月13日在山东济南举行。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先进文化支撑(全文另发)。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致辞。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董力宣布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论文评选结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英出席并讲话。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主持交流发言。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水利部总规划师、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等出席论坛。

相关文集

作者: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编

ISBN:10位[7807343419]13位[9787807343417]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内容提要

这本《水文化文集》是第五次全国水文化研讨会的论文汇编,也是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推出的第三本水文化文集。

此次研讨会受到水利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的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文协主席、原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同志到会发表了题为《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作了《文化视野里的中国水资源问题》的学术报告;北京、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水利厅(局)的代表应邀介绍了当地传承水文化、贯彻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的实践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目录介绍

前言

文献

加强水文化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分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致中国水利文协第五次全国水文化研讨会的贺词

打开视野 深入实践——第五次全国水文化征文评选综述

占据制高点 掌握主动权 以先进的水文化引领

经验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促进人水和谐

传承中华水文化 打造风光引江河

坚持人水和谐 传承发水文化 建设卓越秀美江北水城

绍兴城市水利的继承和发展

总理故乡水奇观 人水和谐谋发展

论文

文化视野里的中国水资源问题

“利水水利”——水利发展高级阶段的理性思维模式

珍水万世焉——千古传承的都江堰可持续发展之道

“亲水”休闲与水文化

书摘介绍

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分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文协主席 敬正书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分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化研讨会。我国的水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各级水利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水文化分会全体工作人员、业余水文化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这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得到了北京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水务局的领导十分重视,组成了以局领导王真琛同志为首的专门工作班子,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会议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水务局张寿全副局长又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2006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11月召开的中国文联第八次、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封面信息

 



这本《水文化文集》是第五次全国水文化研讨会的论文汇编,也是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推出的第三本水文化文集。

相关节日

泼水节:4月13日至4月16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国际航海日:3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水资源危机

地球上水总储量约为1.36×10m,但除去海洋等咸水资源外,只有2.5%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势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仅占世界总淡水的0.3%。

世界气象组织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估计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对于水资源稀少的地区来说,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战略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稀有性,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水战争主要是因为河川上流国家在河川上建立水坝,或是更改河川流向,造成河川下流国家无水可用所引起。国际河川中,印度河、约旦河、尼罗河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由于水资源由数国共用,均被认为可能引起水战争。其中孕育三大宗教的约旦河最是争议不断,四次中东战争都与它有关。1967年的以阿战争,以色列占领了被称为“中东水塔”的戈兰高地-约旦河发源地,以“土地换水源”成了叙利亚跟以色列谈判中的重要策略。目前约旦河主权和分配仍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谈判的五大难题之一。此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二河流域的发源国土耳其与下游国也常为水资源分配而生龃龉;尼罗河上游国苏丹则因水资源与下游国埃及不睦。

为让全世界都关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许多国家也制定了水法,通过政府来调整水的开发利用。

网络水文化

源自于论坛文化,论坛一直以来是网络交流的一个很实用的,用户量很大的平台,由于网友们的对论坛的不同需求而到最后产生的一种宣泄自己情绪,发表人生感慨,聊天打屁唠嗑的一块区域,这便是水区,而水区这种无忧无虑式的水区文化就成了一种特有的论坛水文化。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联系方式|关于本站|版权声明|网址域名|浏览建议|网站地图|隐私保护|法律责任

   主办单位:广东省水利厅

承办单位:广东省水利厅政务服务中心技术支持:广东省防汛抢险技术保障中心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16号电话:020-38356100网站邮箱:http://www.360doc.com/mailto:master@gdwater.gov.cn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及建立镜像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粤ICP备05140350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2448.html

更多阅读

振兴生化(000403):广东双林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振兴生化(000403)的互动平台或许是深市最有特色的互动平台:对大多数投资者问题避而不答,答复投资者提问时间非常随意,给投资者的多数答复也是敷衍而已并且错字频频。。。。。。这反应出公司的治理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有时瑕疵就是机会,

水浒传人物简介之——林冲 水浒传林冲简介

大家看了《水浒传》以后,豹子头·林冲--大家对林教头都很熟悉了,他武艺高强,上山比晁盖、吴用、公孙胜这些梁山元老还要早,他也是梁山王伦时代的终结者、晁盖时代的开创者,他为梁山立下汗马功劳,战功煊赫,威望极高,林冲在梁山的显赫地位是

声明:《水文化 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水利厅林旭钿停职》为网友黎夕旧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