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转}_Givas 从诸葛亮死后说起

三国从220年开始,280年结束,234年诸葛亮爷爷就挂了,后边还有46年的悠久岁月,这些日子有很多可以说的事情,咱们就从诸葛亮爷爷挂的前6年,就是第一次北伐开始说吧

关于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说法很多。

有的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刘备太衰,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在夷陵赔了70万大军,所以诸葛亮是神仙也没办法了,于是现在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人是亮迷的同时,却是刘黑,很多亮迷喜欢大骂刘备,说我们家丞相瞎了眼,怎么就保了刘备这么个废物,要是跟了曹操,早就……
实际上,夷陵之战,刘备的军队,最多不会超过8万,陆逊5万,这是一场差不多势均力敌的战争,刘备在这场战争中,最后损失的军队,大概在3-5万,虽然是惨败,但对于蜀国,不能算是毁灭性打击。

有的人认为,是刘禅太傻,多次在诸葛亮快得胜时召回诸葛亮这又是演义内容,实际上刘禅在后边老实着呢,诸葛亮不是岳飞这样的武将,刘禅也没宋高宗的权利,当时的情况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在蜀国属于首相兼三军司令,在前边打仗打的欢呢,刘禅就是连下12道金牌催诸葛亮回来,诸葛亮也未必会理他

不谈演义的话,总之就是蜀国太弱,司马懿太强这俩原因
黑诸葛亮的,把原因归结为诸葛亮本人是个水货,根本不会打仗,或者诸葛亮胆小如鼠,不敢用我们家魏延大将军的“子午谷奇谋”,要不早赢了

而要问是问一个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他会告诉你:因为一场雨这个说法,来源于三国演义,最后诸葛亮本来已经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里进行烧烤,结果司马懿大笑一声“天命?哈哈哈哈!”用“鬼才”技能改了天气,天降大雨,司马懿逃了,诸葛亮吐血了,“难道真是天命难违?”

很多研究历史的同学就笑了,你演义看多了吧?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火烧上方谷”。

在这里,本人觉得,诸葛亮的失败,确实是因为一场雨只不过,不是三国演义虚构出来的上方谷那场雨,而是——

子午谷的一场雨。
子午谷?不对呀,诸葛亮根本没有采纳过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子午谷下不下雨还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呢?

诸葛亮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但是,有一个人用了。

他就是诸葛亮最大的对手——曹真。

在历史上,诸葛亮和魏军一共交手了6次,前4次都是和曹真交手,最后2次才是司马懿。曹真才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对手,可能罗贯中觉得曹真这种凡人怎么配跟诸葛亮这样的神交手?

跟诸葛亮这种天神级人物交手的起码得是人间的帝王级人物吧?于是就把前4次一直在打酱油的未来的晋宣帝司马懿调来跟曹真抢戏。
曹真,他本来不是曹家的人,他本来姓秦,他的父叫秦邵,是曹操的好朋友。曹操和袁术打仗时候,一次带着几个人轻身前往前线勘察敌情,这时候袁术的军队突然杀到,秦邵毅然抢过曹操的头盔冒充曹操,用自己的命换了曹操一命。

曹操对此感动的不能说话,都说曹操多疑,但此事之后,曹操就把秦邵的儿子秦真收养了过来,改名曹真,从此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以至于曹睿即位后,也把曹真就当成了自己的亲叔叔,放心把大兵团交给他来带,秦邵知道的话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诸葛亮前两次北伐,第一次据说坏事在马谡身上,在此战中,诸葛亮命令用赵云在箕谷做疑兵,成功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诸葛亮则乘机攻克了三郡,眼看就要继续乘胜进军,结果你马谡偏偏“违亮调度”,结果被张颌破了,蜀军粮道被断,被迫撤退。关于马谡失街亭,几乎所有人的人在骂马谡,你怎么就不听丞相的话啊,你听了不就没事了么?
然而,让我们仔细想想马谡是什么人?

一个从没打过仗的书呆子,之前唯一的亮点就是说了一句“攻心为上”

……没了。

张颌是什么人?马谡吃奶的时候,张颌已经和麴义在界桥全歼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名扬天下了。

马谡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说我要是守不住你就杀我全家一类的话,史书对于马谡挂帅的记载是“亮违众拔谡”,马谡基本就是在诸葛亮的力挺下硬着头皮挂帅的。

叫书呆子马谡带着3万人,阻击一个带着5万人的身经百战的名将张颌。就算马谡全听诸葛亮的,只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第一次北伐吃了瘪以后,到了冬天,诸葛亮再次迫不及待带着数万人出兵北伐,这次曹真“料敌先机”,早就先在陈仓让守城狂人郝昭提前带着1000多人守在那了。

在陈仓之战中,诸葛亮展现了蜀国强大的科技力量,摆出了云梯冲车井阑等等先进的新式武器。

但是任你千般变化,我有一定之规,最后这些先进武器全被郝昭一把火烧了,攻城器械被火烧了,诸葛亮只能用挖地道,打算从地下钻进城里去,郝昭会用火也会用水,直接往地道里灌水,让地道里的蜀军喝个水饱,在郝昭“水火两重天”的强大魔法威慑之下,诸葛亮影压三炮没一炮压中对方,魔法却耗光了,只能36计走为上

曹真一看小胜一场,想扩大战果,急忙派部将王双去追,王双追着半截一看诸葛亮军队突然停了,原来是回魔完毕了,只见诸葛亮回过头三个影压,王双连吃C,X两炮,刚冲到诸葛亮跟前就被Z炮压死了。

诸葛亮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曹真:老子进攻不行,打反击战还是没问题的!
干掉王双以后,诸葛亮第二年春天立刻卷土重来,先派陈式去打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赶来救援,诸葛亮一看亲自率大军,郭淮一看BOSS来了打不过,算了,撤吧,自此二郡就长期归蜀国管了,这是诸葛亮6次北伐最大的实质性成果。

现在大家要说了,诸葛亮这3次北伐,到底都干了些什么?损兵折将,耗费巨大国力,结果就拿下来俩郡?诸葛亮要的到底是什么呢?不久之后,蜀国得到了一个消息,举国震恐。原来曹真打防守打腻了,他要进攻了。也是啊,堂堂大魏国,老打防守这算什么事,说出去多丢人。

曹真跟魏明帝曹睿说“诸葛亮这人太烦人了,跟蚊子一样,天天在耳边嗡嗡,虽然没啥大威胁,还是拍死了舒服。(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对于这位不是亲叔叔却胜似亲叔叔的人,曹睿有着深深的信任与依赖,他自然满口答应,于是组了一套豪华阵容——

曹真走子午谷,张颌走斜谷,司马懿走汉水,另外还有郭淮费曜等人也一并出军

曹真张颌司马懿郭淮费曜,三国到了这个时期,这已经是一套超级豪华的天王级阵容了这次,曹真是动真格的了。

之所以要急切发动这场战争,是由于他知道,自己的天命将尽。连年征战,曹真的体力和心力在极速耗尽,他付出的辛苦并不比诸葛亮少多少,随时可能会被上天所召唤。

也许某个晚上,曹真也发现自己的将星正在逐渐暗淡,转瞬即将熄灭吧。

天命既知,已无迷惘。

此时此刻,曹真也许能够理解,父亲秦邵当年毫不犹豫代替曹操去死时的心情。

因为那个他要保护的人——承载着他的梦想。

曹睿,也承载着曹真的梦想。

得知曹真出兵的消息,诸葛亮的干枯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我要的,就是这个。”
一直以来,“曹真伐蜀”都是一场被忽略的战争,不论是演义,还是历史,对此都是一笔带过。

然而,在我看来,这是诸葛亮,打败魏国,最好的一次机会,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诸葛亮曾经在后出师表中坦言:“曹操用兵,仿若孙吴。”对于曹操这位霸主,除了政治辞令上的辱骂,也许诸葛亮一直是怀着学习的态度。

面对与魏国国力的巨大差距,诸葛亮多次在脑海中搜索中战胜魏国的方法。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战胜魏国,就要知道,魏国曾是如何战胜别人的,也要知道,魏国曾是如何被别人战胜的。

也许诸葛亮,想到了,官渡之战。也许,诸葛亮,还想到了赤壁之战。

他在脑袋中抽离翻滚着对这两场战争的记忆,他发现了解开以弱胜强密码的最终关键——

要让强势一方主动来进攻。
不论是曹操,还是周瑜,这两位三国时代创造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的两位最伟大的统帅,
他们打败比自己强大的势力的过程,有着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始终是一样的,他们两个,打的都是防守反击战。

防守反击战,是弱者获胜最大的筹码。

要让强者的锋锐在防守中消耗殆尽,而后弱者的尖刀就能直接割碎他的喉咙。

当年曹操在白马斩杀颜良,又在撤退途中斩杀文丑,取得了这两场胜利后,曹操选择的不是乘胜进击,而是——立刻撤退。

而恼羞成怒的袁绍在失去两员大将后,终于带着全部精锐来攻了,于是,曹操取得了防守的地位,赢得了打防守反击战的机会。周瑜不需要惹怒曹操,因为骄傲的曹操直接给了周瑜这个机会。

不只在中国,不只在古代,在近代,在外国,也是一样的。

公元1558年,称雄于海上的霸王西班牙,是派出无敌舰队是去主动进攻英国的,结果全军覆没,西班牙自此衰落。

公元1870年,狂妄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率军攻入普鲁士境内,结果被普鲁士一路反推到巴黎近郊,他本人也被活捉了。

此时的诸葛亮,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一场防守反击战的机会。

如果这场战役能够顺利进行……
通过之前诸葛亮几次作战,我们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并不擅长进攻,但非常擅长反杀,这在之后诸葛亮的作战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诸葛亮的反杀经历。

第二次北伐,王双追击诸葛亮,被反杀了。
曹真伐蜀,魏将费曜进攻失败,被诸葛亮反杀了。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派出军队挑衅诸葛亮,被反杀了。
第四次北伐,张颌追击诸葛亮,被反杀了。

诸葛亮,很擅长反杀,这也是一种本事,这代表诸葛亮颇有打防守反击战的经验。同时,诸葛亮也非常擅长防御,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除了曹真,魏军再也没有来主动打过一次的原因。

可以说,现在诸葛亮掌握着天下最精锐的盾牌,以及隐藏在盾牌下的匕首。诸葛亮的战术就是,先用盾牌挡住敌人最锋利的进攻,当敌人进攻失败,破绽尽出的时候,那隐藏在盾牌下的匕首,就可以——

一击毙命!
现在,再来说说曹真。曹真当然不是想来给诸葛亮送经验的,他是想来把诸葛亮送进地狱的。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怀揣着伟大的梦想。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是为了刘备的嘱托,诸葛亮想要一统天下,这是毫无疑问的。

曹真想为曹睿永远解决诸葛亮这个威胁。因为他爱这个侄子,这是一种长辈的爱,要在自己死前,为自己的后辈除掉最后的威胁,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这是最无私的亲情。

这份亲情,不是用血缘换来的,而是用友情换来的。当秦邵毫不犹豫用自己的命去换曹操的命时,这份友情,就已经比血缘更深刻,比血缘更执著。秦邵曹真父子,这种人是最值得交朋友的,因为他们的生命即将达到终点前,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因为那个“别人”,是他的朋友,是他梦想的延续,因此在他们心中,胜过了自己。

客观来说,以曹真的军事水平,诸葛亮的“防守反击”能不能成功,这肯定是说不准的,诸葛亮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曹真杀死诸葛亮,诸葛亮杀死曹真,几率都晚上50%这是两个为了梦想的男人,堵上性命的生死一斗,他们都是伟人。

可悲的是……

上天,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子午谷的这场雨,来的不早不晚。

他毁灭了诸葛亮的梦想,也毁灭了曹真的梦想。

这场雨,毁灭了三国后期可能最激动人心的一场大决战。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完了,就这么完了。

这要一场大战,就这么完了,还没开打,就完了。

可笑吧?真的可笑

他们两个,最终谁也没打败谁,却统统败在了大自然手下。

诸葛亮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出他的老朋友魏延追击(对,你没看错,魏延是诸葛亮的老朋友,为什么,后边会说),魏延也不负众望,孤军深入,一直杀到羌中,把费曜杀的落花流水,这一战魏延的军事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叹服。

而曹真能做的,就是回到了洛阳,在这场大战中,曹真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明明天降大雨,这个男人依然固执的冒雨前进,他一心要求这一场决战,忘却了自己本来已经支撑不住的身体,直到曹睿担心他,才下诏叫他回去,最终他垮掉了。

回到洛阳不久,曹真走完了他的一生。
《三国演义》里,曹真那个不知兵法,不通军事的草包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高希希的《新版三国》里,这个号称为曹操平反的电视剧里,却再一次更加狠毒地丑化了曹真,把他彻底拍成了一个小丑。

然而,英雄无悔,英雄无名。

已经长眠的曹真不会知道后人对他无情的诋毁,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曹睿还守在他的身边,这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花费自己一生守护的这个实际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终于不会令他失望。

在以后的岁月里,曹睿亲临前线,击退了吴国陆逊的入侵。又派人刺杀了北方最为强大的鲜卑之王轲比能,借助大破鲜卑,令鲜卑臣服于中原王朝。

守护的梦想,最终得以绽放,夫复何求!!!

曹真,瞑目矣!!!

曹真去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但对于还活着的诸葛亮来说,接下来的日子简直就是煎熬。

唯一的一次希望,唯一一次灭魏国希望破灭了!!!

哀莫大于心死!!!

之后诸葛亮虽然又进行了两次北伐,但这已经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尝试了。

曹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侠客。

而司马懿,不是。

司马懿只是一个政客,彻底的政客,他冷眼旁观一切,早就已经对诸葛亮的作战意图洞若观火。

想引大军决战?诸葛亮,永远不要想了。

从现在起,我来指挥与你的作战,我不会再给你任何一次机会,再也不会……给你任何一次机会。

【第一话 完】
【第二话诸葛亮和魏延:一对老朋友】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叛变分子,也是无间道的祖师

从投刘备前,魏延就已经先叛蔡瑁,又叛韩玄

最后诸葛亮死后,他又想造反,结果终于被诸葛亮“遗计斩魏延”

而在历史上,魏延在投刘备前,不但没有投过什么蔡瑁韩玄,相反,魏延自己还是一个小老板

史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

投奔刘备前,魏延曾是一个拥有自己私兵武装的带头大哥

俗话说,宁为凤尾,不做鸡头

自己当小老板虽然痛快,但终究不会有什么前途,于是魏延主动找到刘备,并希望刘备收购自己的公司,刘备也欣然同意,于是自然魏延当了刘备手下的部门经理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刚刚见了刘备,诸葛亮就莫名其妙地跳了出来冲着刘备喊道:“魏延脑袋后边那块儿骨头有点突出,以后肯定会反我们,还是把他宰了吧。”

如果三国演义这段历史记载是历史真事的话,那不得不说,诸葛亮不是脑子有毛病,就是做人有问题

试想你去一家公司面试,刚一见老板,你跟老板说着半截话,这时候一个公司的同事突然跳出来,指着你说“老板,我会相面,这个人看着就不是好人,日后一定会背叛我们公司,出卖我们的机密,快点赶走他吧!”

这个时候,你上去直接给他一巴掌,老板也不会拦着你,而且这个人,最终也许会被老板以脑子有问题为理由辞退

在历史上,对于魏延加入刘备,诸葛亮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平白无故害人干啥呢?
投奔刘备以后,魏延立刻展开了自己如火如荼的事业,跟随刘备入蜀进攻,而诸葛亮则在后边管理军需粮草问题,二人一前一后,功劳都不小,战后魏延升迁为牙门将军

占领四川之后,曹操赶在刘备之前打败张鲁夺取了汉中,接着刘晔和司马懿都劝说曹操乘刘备立足未稳继续进兵,可惜曹操人老了,雄心大减,自己前几年写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诗也忘了,直接一句“既得陇,不望蜀”拒绝了

曹操不要四川,刘备却要汉中,稳定了四川局势以后,刘备立刻带着法正黄忠来夺汉中

关于汉中之战,大家都认为是刘备赢了,实际上,这次刘备又被曹操给玩了

曹操深知刘备占领蜀中,气候已成,想速灭刘备,自己有生之年怕是办不到了,但是,战争讲究的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讲究一城一地得失,早在2000年前的三国时代,曹操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于是,曹操策划了一场令刘备被人卖了还以为自己赚了钱的阴谋。
首先,曹操叫夏侯渊和张颌去狙击刘备,刘备先找张颌的晦气,乘着半夜急攻张颌,结果攻
不下。

但刘备毕竟也是一个老兵痞子了,虽然谋略比曹操差一些,但用兵能力却着实不低,曾经虐过夏侯惇和蜀中诸将,攻势那是相当凌厉,张颌吃不住,只能求援夏侯渊,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颌。

刘备打不下张颌,转而去袭击夏侯渊,本来刘备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是到了夏侯渊那
,刘备揉了揉眼睛,终于发现一个令他做梦都不敢相信的场景

“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

夏侯渊居然带着400士兵在修鹿角!!!

那还说什么啊,发现野生夏侯渊一只,刘备扔出一个精灵球,上吧,黄忠兽!

“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干掉夏侯渊,是曹操意料之外的悲惨事件,也是刘备意料之外的巨大收获。

得知消息以后,曹操痛心疾首,叹息道“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

尚不能亲战,况补鹿角乎!”

堂堂领军大将修什么鹿角啊,简直是扯淡。

看似是对夏侯渊的辱骂,实际是痛惜,一个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将料子,刚平了西凉,就
这么因为轻身修鹿角挂了,真是让人想撞墙啊。

夏侯渊挂了以后,张颌紧急挂帅,并迅速稳住了局势。而曹操也知道夏侯渊一死,事情玩大
了,于是只能亲自带兵来跟刘备玩。

刘备一看曹操来了,玩起了龟壳战术,躲着不跟曹操交战,曹操则做出了大兵压境,要跟刘
备决一死战的架势,结果是“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

刘备心里这个美啊,你曹操不是NB么?不是一直在打败我么?怎么样,这次终于尝到被我刘
备打败的滋味了吧?
打到夏天,曹操走了,刘备进驻了汉中。

进了汉中以后,眼前的景象让刘备胸闷气短,几乎昏厥于地。

别说人了,连鸡啊狗啊什么的,曹操都没给他留下。

原来,之前的什么大战张颌夏侯渊,什么汉中大战,全部都是个幌子,早在刘备跟张颌夏侯
渊玩的时候,曹操已经开始成立搬家公司开始进行汉中大拆迁活动了,成果丰硕。

汉中8万户汉人居民,5万户羌族氐族居民,以及汉中的物资财务,被曹操彻底搬空,当刘备
进入汉中以后,他得到的是一座彻底的空城

13万人口,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经过几十年的修养,蜀国灭亡时候,只有90万人口,在
当时刘备刚刚入蜀的情况下,13万人口,只怕相当于蜀中人口的5分之1了。

而取得这座空城的代价,则是

“蜀中疲敝”“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已经搞到全民皆兵的地步。

彻底被曹操耍了。
在刘备被耍之前,早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

“先主定蜀,署群儒林校尉。先主欲与曹公争汉中,问群,群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
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谏先
主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先主竟不用裕言,果得地而不得民也。”

之前就已经有两个人劝过刘备了,刘备统统没听。

然而,战败之后,刘备回到汉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劝说他的张裕给杀掉了,理由是“
先主常衔其不逊”

打从入主四川以后,刘备几乎变了一个人,从前那个礼贤下士,纳谏如流的刘备,变得有点
陌生了。

虽然刘备脾气变得暴躁了,变得开始杀大臣了,变得不太愿意听别人的意见了,但取而代之
的是,刘备变得更有主见了。

入蜀后,刘备成功地完成了由王者向霸者的转变,现在的刘备和曹操,除了能力上不如曹操
外,本质上是一样的人。
汉中之战,表面是刘备赢了,实际是曹操赢了,所以现在,蜀中危险之极。

必须找一个人,来守中蜀国的门户,就是刚刚夺取的汉中,这关系到蜀国的命运。

如果等一段时间曹操修养好了,来夺汉中,汉中如果完了,那么现在疲敝的蜀国根本就挡不
住曹操的铁骑。

必须要找一个足够强大,强大到令能力已入化境的曹操也感到投鼠忌器的人。

这个人是谁?

大家都觉得,是张飞。

张飞自己也觉得,肯定是他。

道理很简单,二弟关羽,三弟张飞。

一个守荆州,另一个守汉中,这顺理成章嘛。

但是,刘备说:“魏延来守。”

史称:“一军皆惊。”
刘备不愧是个大英雄。

之所以说曹操是个大英雄,并不是因为曹操剿灭二袁吕布,统一北方,也不是因为曹操歼灭
了多少军队。

而是因为,曹操超越了这个时代,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让一切出身低微,和君主
没有亲戚关系的人都能一展其才,像乐进张辽于禁徐晃这样平民出身的人能凭借战功做到镇
守一方的大将,这在曹操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刘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唯才是举”,但他确实这么做了,他没有提拔自己的亲信张
飞,却提拔了魏延。

在宴会上,刘备敬给魏延一杯酒。

“老魏啊,这个汉中太守的位置就给你了,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魏延说出了一句千载之下,依然令人心动不已的豪言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壮哉我大魏延!
在这之后,不论是蜀中疲敝,魏国虎视眈眈的时刻,还是关羽水淹七军,蜀汉达到鼎盛的
时刻,还是刘备兵败夷陵,蜀汉濒临绝境的时刻,甚至直到诸葛亮带着大军跑到缅甸去追杀孟获的时候

魏延一直都在守卫汉中,整整9年,魏延都在守卫汉中。

外部局势对他没有丝毫影响,当那位最信任他的皇帝刘备去世时,魏延也只是暗自抹了一把泪,而后继续开始他的事业——他构建了一整套完备的汉中防御体系。

在这套防御体系的威慑下,整整9年,不论蜀国变得如何衰败,只要看这固若金汤的汉中孤城
,曹魏再也没有一个人有进攻的心气与勇气。

只要有我魏延在,就绝对没有任何一个敌人敢来汉中,大家什么都不用怕,只要有我在!

这就是魏延的前半生,在魏延的前半生,和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直到第一次北伐开始

9年之后,魏延终于交出了汉中太守职务,汉中作为北伐的基地被诸葛亮管理,而诸葛亮对魏延怎么样呢?

相当不错

“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前部都督,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这些全是诸葛亮给魏延加的官,远远超过了刘备给魏延的待遇

曹真伐蜀失败后,诸葛亮又委魏延以重任,让魏延孤军深入,一直率军杀到羌中,打的魏将费曜落花流水,此战后,诸葛亮又加魏延为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

诸葛亮对魏延,其实是非常好
诸葛亮对魏延非常好

可是

在历史记载中,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句话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诸葛亮已经对魏延很好,也给了魏延领兵机会了,为什么魏延还要恨诸葛亮呢?

说一千遍,一万遍,绕不开那个“子午谷奇谋”

所谓“子午谷奇谋”,大概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魏延想做韩信,叫诸葛亮带数万大军与魏军主力相持,自己则带领1万军队走子午谷,出其不意偷袭长安,如果长安被攻下,那么西凉和中原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而后诸葛亮就能乘机打下整个雍凉地区,而后再以长安为根据地,那么蜀国的状况就会大大好转,统一天下不是梦想了

“子午谷奇谋”成功的可能性高不高呢?

答:非常高

那诸葛亮知道不知道子午谷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答:很可能知道

那诸葛亮会用么?

答:不会
以魏延那种犀利的军事才能,加上当时守长安的夏侯茂是一个声色犬马的无能之辈

只要魏延不像曹真那么点背,进军半截下大雨冲毁栈道

那么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起码在60%以上

成功率这么高,而且就算输了,也顶多赔1万人,干嘛不用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个胆小鬼么?

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40%的失败率摆在那,赔1万军队没事,把魏延赔了怎么办?

失去一个夏侯渊,比失去汉中让曹操痛心100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讨厌魏延,相反诸葛亮是舍不得魏延的。

第二点是根本原因。

诸葛亮,他有自己的战略。

而这个战略,和魏延的战略,根本就是背道而驰的。
在第一话我们已经说过了,诸葛亮最擅长的不是进攻,而是反杀

这点诸葛亮自己是最清楚的

所以诸葛亮多次北伐,一直都在试图挑衅魏军,激怒魏军,以求魏军率领主力来进攻蜀国,然后蜀国就可以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反杀魏军,然后一路平推到洛阳了

后来诸葛亮已经成功激怒了曹真,曹真也带领军队来攻了,但是一场大雨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

本来诸葛亮可以预想的场景是,曹真进攻,诸葛亮防守成功,魏国损兵折将,而后成功反杀曹真,魏国精锐尽丧,接着诸葛亮出兵一路连克长安洛阳

然而,最终,这个梦想破灭了

在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的时候,诸葛亮还是沉浸在打防守反击战的梦想里的,所以自然对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是不会理会的

而曹真死后,诸葛亮的计划彻底失败,在接下来的两次出兵,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
首先,情况不一样了。

守长安的人,已经不是夏侯茂了。

而且,司马懿比曹真要谨慎的多,要偷袭子午谷,司马懿很可能会有防备。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子午谷计划,诸葛亮始终,是不愿意去实施的。

固然,子午谷奇谋,有其成功的可能性,而且不低。

但是,请问,就算打下了长安,能怎么样呢?

甚至,打下了雍凉,能怎么样?

这一片地区,本来就是人口稀少的地区,全打下来,也弥补不了蜀国和魏国人口的巨大差距。

韩信出四川伐中原,之所以能成功,除了韩信本人的军事能力极为变态外,关中诸侯各怀异心,不是铁板一块,所以韩信能各个击破,这也是重大原因。

而诸葛亮面对的,不是各怀异心的关中诸侯,而是铁板一块的魏国。

面对大魏国,诸葛亮打下多少地,夺下多少地盘,意义都根本不大。

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基本没有什么用,重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曹操彻底铲除袁氏,是以他以魔王之魄力在官渡之战后一口气坑杀了8万袁军,彻底毁灭了袁氏精锐为前提,而不是打下了袁绍多少地盘为前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就算子午谷计划成功,长安和雍凉落到了诸葛亮手里。

情况,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这样只是夺取了魏国的城市,而没有伤到魏国的根本。

相反,夺下长安以后,诸葛亮的军队会集结到长安地区,而蜀国就失去了蜀中的地利,面对反扑的魏军,蜀国会把精锐全部葬送于此,最终亡国。

只有毁灭魏国的精锐,才能废掉魏国的元气,而打下雍凉,打下长安,毫无用处,诸葛亮对此认识非常深刻。

李世民在评价司马懿时,曾经说道“秦蜀之人,勇懦非敌。”

前面我们一直说,诸葛亮并不擅长进攻,这不仅是诸葛亮自身的问题,也有蜀军本来战斗力就弱的问题,这不是一支擅攻的军队。

只有防守反击,灭掉魏国精锐,才有胜利的可能。

所以说,对于魏延的计划,诸葛亮只能说一句

抱歉了啊,兄弟!魏延是一个军事家兼冒险家,眼光看的并不会太远。

而诸葛亮看的比较远,想的比较深。

不能说诸葛亮和魏延谁对谁错,只能说他们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

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子午谷以外,诸葛亮和魏延之间,没有其他的矛盾。

相反,诸葛亮对待魏延甚厚,一直给他加官进爵。

而魏延也没有因此诸葛亮不用子午谷计谋,就跟诸葛亮唱反调,掣肘诸葛亮,相反,在诸葛亮部署任务以后,魏延立刻就去做了,而且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两个虽然意见有分歧,但是绝对不是仇人的关系。

他们就是彼此恨对方,又彼此依赖对方的老朋友关系吧。

子午谷被搁浅了,但是仗还要继续打下去。

诸葛亮在231年第四次出兵北伐,这次,迎击他的人,已经换成了

未来的晋宣帝——司马懿。
晋宣帝司马懿霸气出场,负责对抗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就是靠一个字“守”拖死了诸葛亮

但是,初次交锋,司马懿不但不守,反而要跟诸葛亮拼命

拦都拦不住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来了,也亲自率领主力军队来找司马懿

司马懿先派郭淮费曜去找诸葛亮的麻烦

诸葛亮是要找司马懿拼命的,对郭淮费曜没啥兴趣,放了两炮打跑了他们,然后乘机割了熟麦补充军粮

不久真的就遇到了司马懿

本来魏将们以为司马大都督要跟诸葛亮来一场旷世大决战了,没想到司马懿的反应是“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玩起了龟壳战术,不肯交战

这不是找骂么?哦,你跟大家说好了,要跟诸葛亮拼命,结果见了人家,又不打了?

对此,老将张颌出来说话了

现在张颌的官职已经是左将军了,打从官渡投降开始,混了这么多年了,张颌觉得自己在魏国怎么也是有分量的人了,于是他给司马懿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都督啊,不能这么玩,诸葛亮就是来找咱们晦气玩的,你要么就蹲在家里守着别出来,这样观众也不会太怪你,要么你就跟他痛痛快快打一仗,你别这样玩命出去找人家,碰上了又不敢打,太对不起观众了。”

从收视率角度分析了情况之后,张颌又从战术角度开始指导司马懿

“诸葛亮粮食少,打不了太久,咱们不如派出小股奇兵,绕到诸葛亮背后,断他粮道,毁他运输路,他腹背受敌,支持不了多久,自然就退了。”

非常精彩的演讲,和当年官渡之战时候劝说袁绍派兵救援乌巢时的话一样精彩。

然而,当年袁绍没听,这次结果也是一样的。

司马懿表示:不听

“懿不从,故寻亮。”

司马懿像吃了枪药一样,一定要跟诸葛亮决战,于是他再次开始了对诸葛亮的跨省行动,找了一圈,终于再次找打了诸葛亮。

这下魏将们沸腾了,终于又找到诸葛亮了,之前张颌将军说了那么一大段你都不听,这下终于找到了诸葛亮,该跟诸葛亮决战了吧?

然而,接下来司马懿又做了一件让魏将们大跌眼镜的事情——

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

他妈的,又不打!!!

当乌龟还上瘾了啊你?

守又不守,打又不打,你到底想干嘛???

魏军将领贾栩(不是贾诩),魏平终于忍不住开始骂街了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司马懿是个病猫了,把诸葛亮当老虎一样!!!”(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骂街的跟我站出来!!!”司马懿怒了

魏将们一下子全站了出来。

“好了,好了,我知道大家都很想作战,不过现在天气太冷,等天热了再说吧,到时候作战正好多出汗运动身体。”

转眼到了夏天,司马懿派张颌去执行其他任务,而后自己带着众将再次对诸葛亮展开跨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又找到了诸葛亮。

“上次骂街的给我出来,你们不是想打仗么?行,这次我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魏将集体欢呼,于是上次骂街的魏平贾栩带着军队就向诸葛亮展开了进攻。

诸葛亮打开精灵球,放出魏延,逆击魏军

一场恶战,魏军大败,被杀了几千人,蜀军缴获铠甲3000多具,魏平和贾栩自此消失了在历史书中,估计都被魏延砍了
虽然取得了一场不小的胜利,但此战之后,司马懿就不再出战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到了6月,蜀军粮食快没了,只能又撤了

司马懿前边三次跨省诸葛亮已经上了瘾,这次第四次他却懒得自己去了,而是叫张颌去追

张颌于是又发表了他人生中最简短,最精辟,也是最后一次的演讲

“归军勿追,追军难归!”

司马懿很厚道的表示:不听

张颌无奈之下只得带兵去追杀诸葛亮

诸葛亮的反杀技术已入化境,张颌自然也逃不了宿命,刚追到木门道,蜀军早埋伏好了,直接万箭齐发,在混战中,张颌膝盖中了一箭(“飞矢中郃膝”)

如果年轻20岁,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是如今的他,已经英雄暮年,是一个60多的老人了,年老血衰的他,终于没有熬过去这次,也许是在战场上当场阵亡,也许是回营以后才抢救不治身亡,总之,张颌就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

“归军勿追”

张颌已经去了,然而他的三句演讲依然萦绕在耳边

纵观张颌一生,他曾经多次发表精彩的演讲,而事实证明,每次演讲都切中要害,最后事情都朝着张颌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可悲的是,每一次他的上司都没有听过他的话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

这大概就是对张颌这位“巧变”名将最恰当的评价了吧

愿来生,他能找到一个听从他演讲的上司
在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的表现,可谓令人冷齿

先是“畏蜀如虎”,又被诸葛亮“获甲三千”,最后还逼死了张颌

难道这真的是司马懿的真正实力么?

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毫无还手之力?

不然,在司马懿出丑的同时,诸葛亮的进攻路数,已经被他看的清清楚楚了

损失几千军队,对魏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而损失张颌,对于司马懿来说,也跟他毫无关系

张颌的死活,他根本不在意,因为他不是魏国的老板,他没想过要对魏国负责

现在司马懿想的,只是通过这场北伐,彻底搞清楚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军事家,他的进攻套路,逃跑套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这一切,他都已经搞懂了

于是,他决定了,要在第五次北伐,给予诸葛亮——

彻底的绝望
【第三话绝望之战】

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并且大获成功,击沉了美国4艘战列舰,2000多架飞机,并杀伤美军4000多人。

当日本全国陷入欢腾的时候,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却感到了深深的窒息

因为他没有看日本取得的战果,而是在看美国人的反应

他看到美国人积极输血救援被炸伤的美军,他看到了美国人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他看到了美国的工厂开始疯狂生产航母和战斗机,他看到了美国人纷纷报名参军,纷纷捐款

看了美国人的反应以后,山本五十六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这下完了。”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可谓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杀死了数千魏军,还射死了名将张颌

当蜀军陷入一片欢腾,觉得司马懿是个软蛋,蜀国北伐终于有希望的时候

诸葛亮此时的心情,可以这样形容——

冷如冰窖。

和司马懿交手以后,诸葛亮感到了彻底的绝望。
现在,该是来比较一下曹真和司马懿这两位统帅的时候了。

从足球的角度说。如果曹真是德国队或者荷兰队的话,那么司马懿就是西班牙队。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国队的表现令人感到无比惊艳尤其是对阿根廷的那一场,德国队打进四球,把阿根廷轰杀至渣,让马拉多纳几乎泣不成声。从那一刻起,这届德国队拥有了无数的粉丝,叫好又叫座,当大家都觉得这届德国战车肯定夺冠的时候。

在半决赛,德国战车被西班斗牛士报废了。

接下来的决赛,荷兰队也被西班牙拿下了。

单从观赏性的角度来说,西班牙队打的不怎么样,打败德国荷兰,都只进一个球,而且都是最后关头才进的绝杀,看着有点无聊。

在对荷兰的那场比赛里,进攻猛烈,让人叫绝的是荷兰队,单刀杀人,威震球场的是荷兰球员罗本,但是,最后的胜利者依然是西班牙。

为什么?

因为整场比赛,足球有大部分时间,都被西班牙人踩在脚下。

西班牙之所以能得胜,得益于一个词:“控球率”。德国队,荷兰队的进攻是精彩的,令人感到热血沸腾的,然而,他们的破绽也都很大,尤其是荷兰队,“全攻全守”是荷兰队的标志,进攻极为精彩,破绽也极大。一旦“全攻”失败了,后防线就空虚了,一场防守反击下来,很可能就丢球了,因此即使在1974年荷兰队无限强大的“全攻全守”巅峰期,令人为荷兰队心旷神怡的时期,依然在决赛里输给了德国队,遗憾只拿到了亚军。

反观西班牙队,2010年的世界杯,2012年的欧洲杯,他捧得了这两次的奖杯。进攻不犀利,没关系,打得不精彩,没关系。球大部分时间在西班牙人脚下,想什么时候进,就什么时候进,想射多少次,就射多少次,你进攻再犀利,也没办法。因为球大部分时间都在人家的脚下。

在战场上,“控球率”就是“主动权”。
在和曹真的对决中,表面上看,诸葛亮吃了很多亏。街亭丢了,损失了3万大军。打陈仓,被曹真“料敌先机”,提前派人在那守着,进攻吃瘪了。最后曹真更是主动来进攻,好像一直把诸葛亮压制的死死的。

而事实上,在和曹真对决中,诸葛亮的心一直是暖烘烘的,一直兴高采烈的。

因为,在曹真的对决中,主动权一直是在变化,一会儿在诸葛亮手里,一会儿在曹真手里。第一次北伐,曹真没多想,就直扑诸葛亮的疑兵——赵云部队去了。在这一刻,主动权是曹真的,曹真在箕谷一顿猛攻,赵云和邓芝只能“敛众固守”,才“不至大败”,总之是被曹真虐了。

然而,此刻的诸葛亮,却已经攻下三郡,准备继续进发了,这时候,主公权已经到了诸葛亮的手里。

直到张颌办掉了马谡,主动权才又回到了曹真手里。

在第二次北伐,曹真“料敌先机”,提前在陈仓布防,掌握了主动权。而后派王双追杀诸葛亮,主动权又到了诸葛亮手里。

后来,曹真更是主动率领大军来讨伐诸葛亮,把打防守反击的主动权完全送给诸葛亮。

和曹真这样美式豪华型打法的刚猛型统率对打,诸葛亮虽然吃了很多亏,但诸葛亮有的是机会,只要抓住一次,就能反败为胜,取得主动权。
而和司马懿对打的时候,表面上,诸葛亮斩杀魏军数千,又射杀了张颌。

好像是诸葛亮虐了司马懿。然而,实际上,主动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司马懿手里,从未到过诸葛亮身上。

让我们好好看看第四次北伐的过程吧。

在这次北伐中,司马懿想找诸葛亮,就找诸葛亮。

司马懿想不打,就可以不打。 “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

司马懿想打,就可以打。 “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

虽然诸葛亮赢了,但是这个机会,是司马懿给他的。

接下来,司马懿就不给他了,诸葛亮怎么挑衅,司马懿理都不理。

对此,诸葛亮毫无办法。诸葛亮只有应战的权利,毫无宣战的权利。

战场的主动权,完完全全,从始至终,都牢牢被司马懿掌握在手里。

换句话说,球一直在司马懿的脚下,诸葛亮只能在旁边跑。

因此,司马懿,比曹真可怕的多,也更强的多。
从商战的角度说。如果曹真是福特或者通用汽车公司的话,那么司马懿就是微软公司。

在日本丰田公司刚刚进入美国汽车市场时候,通用福特绝对是美国汽车市场的霸主。丰田试着生产了几种轿车,来跟福特通用去拼,结果毫无悬念的败阵了。

通用和福特公司继续加大豪华轿车的生产力度,力图很快压死丰田,把他们看不起的日本“小黄种人”赶出美国汽车市场去。然而,在通用和福特全力进攻的时候,丰田公司已经不动声色地对美国普通百姓进行了调查,最终他们得知,美国普通百姓对于通用福特的大排量豪华汽车颇有微词,觉得太费油了,养不起。

知道了这个讯息以后,丰田公司立刻抓住了通用和福特公司的破绽,即刻开始生产小排量汽车,结果在美国大受欢迎,一举打垮了福特和通用,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最大份额。

蜀国是小公司,魏国是大公司。小公司想打倒大公司,那是一定要抓住大公司的破绽,打出一波犀利进攻的,然后依靠防守反击战,彻底打垮大公司。无数的大企业,在感到小企业威胁的时候,企图用压低价格的方式,和处于萌芽期间的小企业血拼,最终有很多小企业被击垮了。

也有很多小企业,利用创新,巧妙的弥补了价格优势,打出了漂亮的防守反击,反而一举击垮了大公司,成为了行业新的霸主。

很多大企业被小企业用这种防守反击,奇兵制胜的办法弄垮了,然而,微软公司,始终不倒。

因为,微软,从来没有给对手留下过任何破绽。

微软的所谓破绽,就是系统漏洞,但那都是微软故意留给他自己的,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通过不断发布新系统取代老系统来赚钱,然而,他始终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被一击而毙的破绽。

之前在蜀汉小公司和曹魏大公司的血拼,蜀汉CEO诸葛亮成功制造了多次机会,虽然最终都没有抓住,但是他依然信心勃勃,总有一次能抓住机会弄垮魏国。

然而,这次魏国换了CEO,从通用变身为微软了。

诸葛亮彻底失去了机会。
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个神仙。他不会借东风,也不能点灯续命,甚至空城计也不是他发明的。

诸葛亮也没有孙武,白起,韩信,吴起那样逆天的进攻能力,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军事水平,不靠防守反击,不靠对方的破绽,完完全全靠进攻来以少胜多灭对方主力,那样的人5000年里也没几个,在三国里,曹操周瑜也未必做得到,他们战胜最大对手也是靠防守反击做到的。

如果让司马懿带着1万人,跟诸葛亮带着1万人,在平原上对打,谁胜谁负尚不好说。

然而现在,司马懿掌握着比诸葛亮更强的多的资源和更精锐的军队,而且还是防守。所以,这胜负,是没有多大悬念的。

对于“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来说,他对此肯定是知道的。然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诸葛亮最大的特点。

让我们看看北伐的年表。

一伐:228年 春
二伐:228年 冬
三伐:229年 春
防御曹真:230年 秋
四伐:231年 春

五伐:

………………

234年 春

你看出了什么?

前五次与魏军作战,诸葛亮是年年都打一场,有时候一年打两场。

然而,四伐以后,诸葛亮居然沉寂了整整3年。

唯一的解释是,他的心冷了。
北伐,已经不可能成功了。诸葛亮心里跟明镜一样。

但是,234年他又再次踏上了北伐的道路。曹真知道自己的将星将落,诸葛亮也会知道。

这一次北伐,大概就再也回不来了吧。打了这么多年仗,治了这么多年的政治,他从没过过一天舒服日子。

“政无巨细,咸决于亮。” “杖二十以后亲决。”

他不只在打仗,整个蜀国的内政,他也在管。

他首次设了堰官,开了设水利官管理都江堰的先河,他还在都江堰设了一个石标尺,直到1980年才被新的尺子换下。

他改良了蜀锦,并鼓励种植桑树,还经常亲自做一些针线活,改良一下蜀锦款式,带动一下潮流风尚。

真的是什么都在管。他管的事情是常人的5倍,吃的却是常人的一半。

“食少烦多,安能久乎?”

活不长了,他自己比谁都清楚。

然而,和梦想比起来,活多久,活多长,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命可以断,但梦想不可以断。

叫诸葛亮停止工作,停止北伐,可以救活他的生命,却等于宣判了他心灵的死刑。

大魏国,承载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也埋葬着无数魏国英烈的尸骨。

然而,诸葛亮依然要不计一切地毁灭他。

因为,蜀汉,也承载着他自己一生的梦想,也埋葬着无数蜀国英烈的尸骨。

不论是魏国,蜀国,吴国。没有正统之分,也没有什么奸邪之分。在三国这场乱世,几乎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斗。

没有对错,只有胜负。

所有的英雄们,洒下的都是鲜血,点燃的都是心灵。

“唯才是举”的梦想未能实现,曹操去了。
“二分天下”的梦想未能实现,周瑜去了。

“复兴汉室”是一句空话,一个政治幌子,但是“一统天下,建立诸葛亮心中理想的世界”却是实实在在的梦想。是诸葛亮一生的梦想,一生的追求。

诸葛亮和曹操的梦想一样,他也想建立一个唯才是举的世界,建立一个依法治国的世界。

在蜀汉的日子,他一直在做一件事。打压贵族,依法治国。

这才是他理想中的世界。

有人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一个愚忠之辈,被刘备欺骗的愚蠢的忠臣。

然而,在诸葛亮执政的日子里,刘禅一直没什么权利,诸葛亮把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为了什么刘禅,也不是为了什么汉室,他一直是为了自己的梦想。

诸葛亮,他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比演义里的诸葛亮要更伟大。

演义里的诸葛亮,仅仅是一个效忠刘备的忠臣,他仅仅对一个人尽忠。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在对自己的梦想尽忠,对一个崭新的天下尽忠。

打从辅佐刘备开始,诸葛亮都把所谓“复兴汉室”当做是一句口号而已而建立一个可以人尽其才,依法治国的世界,才是他奋斗的动力,也是他一生的梦想,为此,他不惜燃尽自己的一切,直到死亡。

把生命就这样轰轰烈烈在工作和战争中燃尽,才是英雄一生最大的追求。

曹操如此,周瑜如此,曹真如此,诸葛亮也如此。

这天,诸葛亮好跟往常一样,最后看了一眼成都,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婆孩子,与他们做了告别。

这一别,就是永远。
诸葛亮如果有胆子,就出武功山向东进攻,不过那家伙太谨慎了,我觉得诸葛亮这次一定会上五丈原。”

司马懿做出了他的判断。

经过上次的交锋,对于诸葛亮的进军套路,司马懿已经彻底了如指掌。

过了不久,诸葛亮果然上了五丈原。

主动权,再一次从一开始就被司马懿牢牢掌握在手里。

之前被诸葛亮虐了两次的郭淮,在这一刻也终于显示出了他名将的睿智与风采。

“大都督,北原必须确保!”

郭淮接着阐述他的看法:

“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字字是金。

司马懿听了以后,立刻派兵进驻北原。

不久,诸葛亮赶来北原,魏军已经在此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了。

战场的主动权,再一次被司马懿牢牢控制在手里。

他真的是给予了诸葛亮彻底的绝望。

诸葛亮抱着必死的信念的北伐,居然迎来了如此残酷的现实

司马懿真的一点机会也不给他。

他真想大哭一场。

真的好苦!!!!

诸葛亮不是神,只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

他不像演义里那样料敌如神,也不像演义里那样万事都在掌握之中。

他只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命奋斗的小公司的CEO

残酷的司马懿,终于掐断了他最后的希望
诸葛亮最怕的就是对峙状态

因为蜀汉拖不起,然后司马懿就是吃准了这一点

两次军事行动都被司马懿“料敌先机”,这下真的是彻底完了

对峙状态已经不可避免了

然而,诸葛亮还有最后的希望

这一次,他的盟友吴国,终于派出了军队来帮助他,从魏国南方开始进攻

而且,军队数量也不少,10万!!!

如果吴军进展顺利,司马懿也许会被迫去防守吴军

那么诸葛亮还有最后一线希望

然而,就在诸葛亮对吴军满怀希望的时候

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就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吴军大败
自从吴国立国以后,有一个规律。

防守,百战百胜。

进攻,百战百败。

除了最后杜预灭吴的一战,吴国防守取得了全胜。

刘备,曹丕,曹休,司马师统统倒在了进攻吴国的路上。

而相应的,孙权,陆逊,诸葛恪却统统倒在了进攻魏国的路上。

这次进攻,孙权亲自带领大军攻打魏国,还有诸葛瑾和陆逊各带1万军队攻打魏国其他城市。

被曹真寄予厚望的魏明帝曹睿不会令他失望。

得知吴军进攻以后,曹睿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亲自率领大军赶来对付孙权。

也许是忘了被张辽“800破10万”的伤痛了,这次孙权又带了10万人进攻合肥新城。

合肥,这里终将成为孙权一辈子最大的伤心之地。

这次守将不是张辽,而是张颖。

张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但是都姓张,张辽做的到的事情,张颖没理由做不到。孙权打不过张辽,也打不过张颖,攻城终不能克。

然而,吴军人多,这么下去也不是事情。

在各路援军纷纷赶来的时刻,有一名将军实在等不及了,只带几十个人赶来了新城。

然而,就是这几十个人,终将改变整个战局。
这名将军,名叫满宠。

满宠是一名武将。

在此战之前,满宠已经参加了多次大战。

在官渡之战,袁绍煽动曹操后方自己的门生故吏捣乱时候,满宠招募500人,攻下二十多个壁垒,设计诱杀首领十余人,俘虏士兵2000多人,解决了曹操的后顾之忧。

在襄樊之战,他协助曹仁守城,防住了关羽的进攻。

此后,满宠就开始专门负责对吴国的作战。

在此战之前,满宠已经接连四次料敌如神,击退了孙权和其他吴军将领的入侵,对付孙权,满宠已经得心应手,因此,这次他居然只带了几十个人就来了。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满宠带着这数十名勇士,对10万吴军展开了突袭。

数十名勇士如有神助,在大军之中他们如入无人之境,吴军被惊呆了,他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眼前这数十个人,到底是不是人?还是鬼?居然敢冲击10万大军。

当年张辽800人冲击10万人,他们已经很惊骇了,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比张辽更不要命的人!

数十勇士顺风放了一把火,吴军四散逃命,攻城器械全部被烧毁,孙权的侄子孙泰也在乱军之中被射死,办完了事以后,数十勇士全身而退。

孙权彻底懵了。
被数十人这么一吓,又加上瘟疫,吴军病倒一片。

正在孙权焦头烂额的时候,孙权又得到了一个消息曹睿率领的大军马上就要迫近了!!!

对于打了败仗以后怎么办,孙权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他果断下令:跑!

孙权跑了陆逊觉得这么回去太丢人了,于是跟孙权说您先别跑,咱们俩合并出军,干他一炮再走

但是不幸的是,送信的人又被魏军抓住了陆逊的夹攻计划失败了,诸葛瑾得知以后大为恐慌,写信问陆逊该怎么办

然而,陆逊没有搭理他此刻,陆逊悠闲的在和诸将射箭,下棋,搞了一场小型运动会诸葛瑾知道以后,反而放心了

“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于是他也来参加陆逊的运动会来了,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商量今后该怎么办

陆逊和周瑜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真正的儒将

所谓儒将,就是长着书生脸的杀人狂

当其他将领身先士卒,冲杀在战场中的时候周瑜和陆逊却在唱歌,弹琴,过了一会儿,手下来报告:“禀告都督,您的战术大获成功,对方已经全军覆没了。”

这就是儒将。
陆逊说:“魏军知道咱们的陛下又跑了,于是这下全都准备弄我了,所以现在我不能做出要撤退的架势,否则肯定会被魏军追杀,所以唯有四字——以进为退。”

于是,陆逊按照原来的计划,自己率领陆军,诸葛瑾率领水军向襄阳进攻。

所谓人性是弹簧,你软他就强。

魏军看来陆逊主动攻来了,吓得全回城了。

陆逊很风趣向魏军地表示自己只是来打猎的,不必害怕。在打猎的同时,陆逊却暗中派出军队横扫了魏国海岸线上4个城市。

在陆逊的兵威下,魏军纷纷逃入城中,逃的人太多,城门都关不上了,逼的魏军自杀其民,才关上了门。

就这样,在这场大败中,唯独陆逊一个人潇洒的为吴国挣回了最后这点面子。
陆逊之所以活的这么潇洒,活的这么淡定,是因为,陆逊的理想就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吴国能够不被魏国灭掉就够了。

理想越容易实现,人就会越快乐。

因此,陆逊活的很轻松。

而曹操,周瑜和诸葛亮活的很累。他们的理想都是一统天下。

蜘蛛侠里有一句说:“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我说:“理想越大,脑袋也就越大,”

曹操最后因为头疼疼死了。周瑜36岁就病死了。诸葛亮也快了。

在陆逊淡定的弹琴唱歌时候,诸葛亮正在军营里默默叹气。

他今年只有54岁。在古代,诸葛亮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如果好好吃喝,好好休养,活个七八十岁没啥问题。然而,此刻的他,已经被理想和现实折磨的瘦骨嶙峋,几乎崩溃了。他过度透支的身体,马上就要垮掉了,现在只差最后一根稻草了。

吴军溃败,最后的希望被掐灭了。诸葛亮已经近乎要走到极限了,如果不是还有蜀军在支撑着他,只怕他已经立刻吐血身亡了。

诸葛亮这一辈子,真的是太苦了。

虽然现在前路被堵住了,外援也败退了,诸葛亮已经失去了全部指望。但是还有这么多的将士在看着他。

他咬着牙死撑着,不让自己倒下。他要做最后一搏。

在诸葛亮咬牙死撑的时候,司马懿正在军营里吃香喝辣,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唱歌跳舞。小日子过的美着呢。

现在他就等着诸葛亮粮食没了,然后被迫撤退呢。然后自己就可以追杀了。

诸葛亮已经没什么办法了,最后,他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送了一套女装给司马懿。

诸葛亮心里存了万一的指望,如果司马懿看了以后暴跳如雷,立刻出战呢…… 如果是袁术,或许有这个可能。但是司马懿,没这个可能。

司马懿笑了笑,在蜀军使者面前把女装穿上了。

蜀使看呆了。

“怎么?被本都督的美丽迷住了么?”

蜀使傻了:“大都督真是……非常美丽。”

司马懿娇媚的笑了笑,继续说道 “我心中时常挂念孔明哥哥,不知道他现在天天怎么样,吃得好么?睡得好么?”

蜀使被司马懿的美丽迷住了,支支吾吾说道:“一天只吃三四升吧。”

“那怎么行?你回去可得劝孔明哥哥多吃点啊,他累坏了身子怎么办?”

蜀使的眼圈红了,想不到司马懿这么关心诸葛亮他哭着说:“哎,我也心疼丞相啊,他太苦了,打20以上板子都自己管,天天又吃这么点,呜呜呜……”

一番安慰之后,司马懿送走了蜀者蜀使走了

司马懿心中暗笑道:“孔明,终于,你快走到极限了。”
俗话说的号,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司马懿一点不生气,手下将领可火了。

一再要求要跟诸葛亮决战。 “行啊,要打可以,不过我得求个圣旨来。” 于是演了一出“千里请战”的好戏。

曹睿是什么人啊?名字都带个“睿”字,还能不知道你司马懿什么小99?不就是想借我平息众将怒火么?行,帮你一把。

曹睿派辛毗带着自己的命令来找司马懿,明确告诉诸将:不许打!

有了皇帝的命令,所有人都老实了。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派兵来挑战了。辛毗来了,司马懿反而来劲了。“不行,我受不了侮辱了,必须打!诸葛亮,我要跟你拼命”

然后司马懿带着兵就要往外冲,辛毗拦腰抱住司马懿 “都督,你要镇静,要镇静!!!” 司马懿这才极“不甘心”的回到了大营。

影帝,真不愧是影帝。如果古代有奥斯卡影帝奖的话,非司马懿莫属。
司马懿被辛毗拦截,不能出战的事情传到蜀军大营以后,此刻还是个小屁孩的姜维(虽然姜维是本作的主角之一,但目前处于龙套地位,以后再从头开始说他吧)义愤填膺,大骂辛毗

“丞相,可恶啊,都是辛毗这个混蛋坏事,要不咱们就成功了!”

诸葛亮淡然一笑,小屁孩懂个毛

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司马懿根本不想打,说白了就是拿皇帝压着那些武将罢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要是真的想打,早就自己打出来了,还管什么君命。”

虽然看透了司马懿的内心,但是诸葛亮对此毫无办法。
人家就是这么玩,你有辄不?

诸葛亮只能分兵种地,准备打持久战。

过了不久,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给司马懿写了封信问问战况如何

司马懿说了一句黑诸葛亮的话: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2000年以后,这句话成了亮黑和别人辩论时候一定要引用的经典语句。

关于这句话说的对不对,等我们总结诸葛亮一生的时候再说吧。
天晚上,司马懿夜观天象。忽然看见一颗星星,“叟”地那么一下就落下来了。

是流星么?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天象啊。据说对着流星可以许愿。

“让诸葛亮快点去死吧。”司马懿对着流星许愿道。

然而,司马懿不知道,这不是流星,而是诸葛亮的将星。无须许愿,当这枚星星降落的那一刻,诸葛亮已经去了。

在诸葛亮死前几天刘禅派来一个叫李福的人来问问诸葛亮,你死了以后,谁能替你?

李福他不好意思,也不忍问

对一个将死之人,问他,你死了以后谁能代替你?

这有点混蛋。

于是,李福跟诸葛亮唠唠叨叨了一堆废话,然后走了。

然而,刘禅的命令,他必须遵守。于是,过了几天,他终于还是回来了。

所谓“五十而知天命” 此刻的诸葛亮,心中已如明镜一般透亮。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死后,让蒋琬替我吧。” 李福默然,想问什么人家都知道了……干脆一口问个痛快吧 “蒋琬死了以后呢?” “费祎。”“费祎以后呢?”

诸葛亮没有回答。他心里想的也许是两个字——“呵呵”

你能活到费祎死的那天么?真是庸人空自扰。

诸葛亮不知道日后费祎会被人刺杀而非正常死亡,如果他知道的话,也许他会回答李福吧。

总之,诸葛亮没有提到让姜维接替

现在有人要问了?现在诸葛亮是不是该把马岱叫来,吩咐一下杀魏延的事情了?关于魏延,历史上,诸葛亮确实留下了一条遗嘱

但不是叫人杀魏延,而是“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叫魏延断后,但是如果魏延不断后,就不管他了。这是什么话?不管魏延了?这什么意思?先不管他了,在下一话交代魏延的最终结局时,再说吧。

现在,我们只需要说一个人——诸葛亮。

23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心血耗尽的诸葛亮走完了他的一生。

自208年出山以来,诸葛亮做了很多事情,一言难尽。

“诸葛亮”死了,然而“诸葛亮”却永生了。

逝者,不逝。

死去的是肉体,活下来的确是诸葛亮的精神。

再过几千年,甚至永远,诸葛亮依然不会被人们所忘记。

中国人记住了诸葛亮,日本人记住了诸葛亮,韩国人记住了诸葛亮,甚至很多西方人也记住了诸葛亮。不管是崇拜他,赞扬他,鄙视他,嘲笑他唯有一点不可否认,他在中国人的心目,乃至很多外国人心目中,永远的活了下去。

没有一个人能抹掉诸葛亮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印记。

诸葛亮的死亡,对于三国历史,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是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然而,对于诸葛亮本人来说,对于诸葛亮的传奇,确是真正的结束。

这不是一段历史的结束,而是一段传奇的结束。

让我们,来给这段传奇划上一个句号吧。

该是对诸葛亮做一个全面评价的时刻了。
该是对诸葛亮做一个全面评价的时刻了。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并不属于人类范畴。所谓“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是也。正因为如此,超脱了人类的诸葛亮,把人界的一切佼佼者玩弄于鼓掌之中。

官渡大战,一统北方的霸王曹操,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毫无还手之力。

赤壁大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周瑜,被诸葛亮气了三次一命呜呼。

北伐中原,王朗被诸葛亮一顿唾沫骂死了,曹真看了诸葛亮一封信气死了,司马懿被诸葛**的躲在大帐里当乌龟,一步不敢出,最后还差点被诸葛亮烧死。

烧博望坡,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一件接一件让人眼花缭乱。

这就是演义里的诸葛亮他能借东风,能点灯续命,能呼风唤雨,能把人界的一切统统掌握在手里,人界根本没人是他的对手,他想弄死谁就弄死谁,想玩死谁就玩死谁。

没人是他的对手,独孤求败诸葛亮,彻底寂寞。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半妖,一个神仙,最终却败了。

令人感到哭笑不得。

败的原因,是因为天看不惯他了,天要收他。

因此,有许多人,借此将诸葛亮奉若神明,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半点缺点的神仙,不论是军事,内政,还有道德,以及一切的一切,都是三国第一,甚至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然而,粉过即黑,捧过即杀,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真正的历史以后,很多人开始对诸葛亮产生了怀疑,乃至鄙视。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会借东风,也不会点灯续命,不能呼风唤雨,空城计是曹操用过的,草船借箭是孙权干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干的。

甚至,招牌隆中对里的“三分天下论”,也被人发现,鲁肃在之前就提出过。

当曹操大破袁绍,称雄北方的时候,诸葛亮在老家种地。

在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楼船一扫空的时候,诸葛亮在管后勤。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多次谈到曹操也曾经多次战败国,来为自己开脱,意思是连曹操这么堪比孙武吴起一样的人物都败过,更何况是我呢?意思明白,他承认自己打仗根本不如曹操。

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以后,很快就跑去南郡和曹仁对殴,打赢曹仁以后又立刻去伐蜀,结果半路病卒,他的死,根本诸葛亮一样半分钱关系都没有,说句寒碜的话,当时的诸葛亮,一个管后勤的,凭什么气吴国三军总司令周瑜?周瑜不过来气他就不错了。

王朗是在家中颐养天年的,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和曹真对峙的时候,诸葛亮一样没有什么碾压之势,相反还多次被曹真占了便宜。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诸葛亮更是次次行动都被司马懿料敌先机,从五丈原一口气跑到北原,处处都有司马懿布置的兵力提前守着,给了他一个彻底的透心凉。

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司马懿说他:“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被刘禅喊一声,放下大好局势就回朝,结果错失了北伐良机。

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甲仗百人入殿”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但不会听刘禅一句话就立刻赶回朝,相反,朝政一直控制在诸葛亮手上。

诸葛亮死后二十多年,刘禅也不愿意给他立庙。

于是,很多人据此认为,如果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那么诸葛亮什么都不是

他把持朝政,甲士上殿,让刘禅当了10多年憋气皇帝,谈何忠心?

他不能玩弄曹操,不能气死周瑜,不能吓死司马,谈何能力?

甚至,他曾经进言刘备处死彭羕,自己执政时又贬谪廖立,谈何人品?

这样看来,如果脱离了三国演义,诸葛亮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然而,令人奇异的是,杜甫,王安石,李白,白居易,陆游,杨慎这些没看过《三国演义》的唐朝人,宋朝人,却纷纷挥笔写下了赞颂诸葛亮的诗篇。

赞颂诸葛亮的名篇,全部出现于《三国演义》问世之前。

这是为什么?

让我们冷静的想一想……历史上的诸葛亮,远不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厉害,也不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完美。

但最终,我得出的结论却是——

历史上的诸葛亮,远比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更伟大的多。

如果联系起来前边的话,这个结论听起来,简直令人感到有些滑稽了。

然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场充满悖论的游戏。

因此,越是悖论,等你搞懂了他以后,反而觉得,他比真理更像真理。

让我们来搞清楚,这个关于诸葛亮的悖论,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解释悖论,是一个很有意思过程。

关于诸葛亮的悖论就是:为什么在三国演义出版前,历史上那个远不如演义里厉害的诸葛亮,得到的只有鲜花。

而如今,经过三国演义大捧特捧以后的诸葛亮,得到的却是鲜花和鸡蛋?

要解释这个悖论,需要搞懂一个关键词:落差

落差,就是差距,然而,为什么叫落差?因为,这个差距,不是客观的差距,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因此,他不是顺理成章可以接受的差距,而是要以“坠落”的速度来形容的差距。

打个比方,你有一个同事A,他每天很老实地工作赚钱,然后回家以后把钱交给老婆,在公司,他极为普通,一点都不出彩,但是和同事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这样的情况,你对A,完全是不会产生什么看法的,也不会对他产生一种“鄙视”的感情,更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垃圾。

然而,有一天,老板突然夸赞A,说他是个这个公司里最有激情,最有能力的人,是公司的支柱。

这个时候,也许你的本能反应是:就他?他也配?他不过是个—— 垃圾。

A,还是A。被老板夸奖前的A,和被老板夸奖后的A,完全是一个人,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老板夸奖后的A,在你的心里,却成了—— 垃圾。

三国演义问世前,三国演义问世后,诸葛亮本人的事迹,都白纸黑字写在历史书里,没有任何改变。

诸葛亮本身,没有任何改变。

在没有《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就是诸葛亮。杜甫,李白等人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因此不会产生一种名为“落差”的幻觉,因此他们据三国历史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扬。

在《三国演义》问世后,诸葛亮,还是诸葛亮。

然而,在人们的心目,诸葛亮,却已不再是诸葛亮。

从前,有一名叫忒修斯的雅典国王。

他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也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着:“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麽时候不是的?”

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有一个叫郭冲的人,列出了一个著名的“郭冲五事”,里边详细描述了诸葛亮一些“不为人知”的事迹,比如“空城计”,比如诸葛亮曾经率领8万人击败了司马懿30万大军,并阵斩了张颌。

之后,无数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杂记评书,开始充斥着人们的视野。

诸葛亮的事迹,被一条一条的冲刷,一条一条的换下,不断补充,不断替换。

直到《三国演义》的问世。

人们发现,这个诸葛亮……他真的还是诸葛亮么?

那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诸葛亮了呢?

你平时所嘲笑,所辱骂的人,真的是诸葛亮吗?

还是…………根本就不是诸葛亮?
真实的诸葛亮,是没有什么可嘲笑的。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不是神,而是一个人。

一个人,办不了神才能办到的事情,这太正常了。真正被人们所嘲笑的,不是诸葛亮本人。而是一个被脸谱化了,被异化了的躯壳。

当人们最终发现,这具躯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思考,制作了这具躯壳的人,到底是要做什么?

相反的,很多人,是去嘲笑,那具躯壳下,埋藏着的活生生的实体。

尽管,这实体,根本没有过错。

究竟为什么要制作“诸葛亮”这样一座躯壳,以及,究竟是什么人,需要“诸葛亮”这样一具躯壳?

是诸葛亮本人么?

当“诸葛亮”成为了一具“躯壳”的时候,诸葛亮本人早已长眠地下数百年。

要诸葛亮从一个人,变成一具“躯壳”的人,他并不真的敬佩诸葛亮。

他只知道,这样,对他,有用。

诸葛亮,他根本不会知道这些。

现在,我已经不想去研究,为什么有人要把诸葛亮变成一具被异化的“躯壳”了。

我想告诉大家,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杜甫挥笔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绝句的时候,杜甫脑海中浮现的,是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不是那个神仙诸葛亮,而是一个真正的人——诸葛亮。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让我们从头来看看诸葛亮在历史上走过的一步步脚印。

当曹操在官渡的烈火中狂笑的时刻,当曹操纵兵千里溃乌桓,彻底一平北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时刻。诸葛亮在家里种田。此刻的诸葛亮已经明白,曹操的力量,已不可挡。然而当刘备来找他以后,他依然加入了刘备。

不久,曹操南下了。

这个时候,面对纵横沙场数十年的曹操以及他手下的精兵悍将,诸葛亮的选择是——跟随刘备逃跑,而不是——设下几场精彩的计谋,让曹操吃大亏,让曹军被耍得团团转。

因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他是一个人。

一个出山前一直读书种地的年轻人,刚一出山,就要戏耍一个纵横沙场20多年,灭二袁扫吕布的盖世大英雄。

那是扯淡。

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戏耍曹操,而是跟随刘备逃跑。

不是因为诸葛亮是垃圾,而是因为诸葛亮——是人。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没有借东风

因为诸葛亮,是人。

人是不会找天借东风的。

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因为诸葛亮比罗贯中聪明,他知道,在大雾天靠近敌营,有作战经验的曹操会放果断火箭——既有杀伤力,还能顺便照明。

赤壁之战结束后,身为刚出道的低调年轻人诸葛亮没有去三气打败曹操,威震天下的吴国三军总司令周瑜,大出风头。

因此诸葛亮是人。

此刻的诸葛亮,知道刘备最需要什么,因此他默默在管理军需粮草,筹备内政,帮刘备接下来的蜀中征伐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魏延加入以后,诸葛亮没有谈什么“反骨论”,没有“预知未来”一口咬定魏延一定会造反,没有盛气凌人叫刘备斩杀魏延,相反,在日后与魏延接触后,他与魏延一文一武,虽有意见不同,但始终肝胆相照,绝不因私废公,在诸葛亮魏延的配合下,打出了深入羌中大破费曜,以及逆战司马懿斩魏军数千的精彩战例。

因为,诸葛亮是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诸葛亮,也有讨厌的人,也有看不顺眼的人。

他看不顺眼彭羕,于是叫刘备杀了他。他看不顺眼廖立,以后他主政时候贬了他。

因为诸葛亮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好恶,也有自己的脾气,也会整死自己不顺眼的人。

然而,我们不该忘记,当蜀国的内政好手刘巴得罪刘备以后,诸葛亮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劝说刘巴小心,一次次地向刘备求情,一次次在刘备发怒的时候保住刘巴。

我们也不该忘记,面对心胸狭隘,瑕疵必报的“谋主”法正,诸葛亮没有借机参他一本,消灭这个对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反而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宽容了法正。

诸葛亮的眼里,也揉的下沙子,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真正的人才。

当刘备去世,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没有对刘禅“悉听遵命”,反而以“相父”的身份把大权抓了过来,代替刘禅治理政务,出兵北伐。

因为,诸葛亮也是人。

他不是封建史家宣传的“忠君典范”,他不是被很多人误会的“愚忠之辈”。

相反,他是一个懂得变通,懂得权变的人。

他知道,皇帝不若贤,大臣就当先行代政。

诸葛亮办了许许多多的事。

“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他首次设立了保护都江堰的“堰官”,这个规则从此延续了2000年。

他亲自制定了保护都江堰的政令法则,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1980年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

诸葛亮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整整2000多年,一直在实行。

他改良蜀锦,鼓励种桑,直到今天,蜀锦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教导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织布,种茶,到了今天,那里成了茶叶的重要产地

当三国乱世最终被鲜血冲刷干净后,当三国乱世最终结束后,魏蜀吴皆已成尘土,然而诸葛亮的这些政治举措却永远的留了下来,一直陪伴着四川,千年万载。
在四川的日子,诸葛亮一直在做一件事。

打压贵族,以法治国,唯才是举,人尽其用。

当后世的人们以为诸葛亮脑子想的都是“复兴汉室”的时候。

很少有人知道,建立一个人尽其才,依法治国的天下,才是诸葛亮一生真正的梦想。

诸葛亮不是一个大军事家,不是一个神机妙算的BUG,一个用计必中,晕人晕一片的变态。他擅防守,擅反杀,却不擅进攻。

蜀国国力弱小,北伐希望渺茫。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能力远不如演义里的诸葛亮,因此北伐成功的希望,更比演义里要小无数倍。

然而,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诸葛亮,才更比演义里的诸葛亮伟大无数倍。

他不停地出兵,他制造着机会,他成功制造了一次曹真伐蜀的机会,制造了一次防守反击的决战机会,却被被一场大雨浇灭。

他不服输,明知道司马懿不会给他机会,他依然咬着牙,硬撑着继续北伐,明知道不会有结果,他依然不后悔,依然全力去做。

为了梦想,本来不是一个神的诸葛亮,终生在挑战神才能做得到的事。

他,终究不是神。

他,终究只是一个人—— 人。

一个有脾气,有好恶,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懂得变通,不愚忠,充满梦想的人。

最终人类诸葛亮,在追梦的道路下,心血耗尽,彻底倒下。

他倒下了,但他比演义里那个神,伟大无数倍。

因为一个神,挑战天,并不伟大。

而一个人,挑战天,才真的伟大。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永别了,诸葛亮。

【第三话 完】
【第四话魏延的疯狂】

第五次北伐之前,魏延曾经找人给自己占了一卦。

之所以要找人占这一卦,是因为他做了一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一个犄角。

他找了一个叫赵直的人,这个人并非江湖骗子,而是一个职业占卜师。

赵直,是蜀汉官方的占梦者,大概就是蜀汉的佛洛依德。

“老赵,你帮我看看,我梦见头上长了个犄角,这是咋回事?”

赵直想了想。

“哦,大概是这样吧,将军你平时打仗是不用角的,而麒麟有角也是不用的,这就说明,将军您这次打仗将化身麒麟,敌人会畏惧您而不战自破呀!”

魏延很高兴地给了他一些小费,然后走了。

望着魏延远去的背影,赵直的脸上闪过一丝阴霾。

“角的构成,是刀子头下边一个用字……头上用刀……魏延,这次你怕是回不来了。”
第五次北伐最终以彻底的绝望告终,打不通道路,诸葛亮也走完了他的一生。

然而,诸葛亮的去世,终究不是结束。现在,该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先来说说魏延吧。

诸葛亮死后,魏延心情复杂。

有悲,毕竟是共事好几年的老同事了,虽然不采纳自己的意见,但对自己始终不错,悲伤还是应该的。

有叹,叹诸葛亮已去,北伐大业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没啥太大进展,当年诸葛亮北伐前种的桑树,估计已经高了吧?

忧愁风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亦有喜。

诸葛亮死了,现在自己功劳最大,能力最强,怎么也该出头了吧?

正当着魏延想入非非的关口,一个人找他来了。

他叫费祎。

诸葛亮临死前,跟李福说,叫蒋琬替他,蒋琬死后叫费祎替他。可见费祎这哥们应该相当有能力,不是个简单人物。

“是杨仪派我来的。”

“杨仪!!!???”

听到这个名字,魏延立即怒火中烧,什么粗话都想爆出来了。
杨仪跟魏延,关于他们俩的关系,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不死不休。

杨仪本来是荆州人,跟着关羽混,后来关羽北伐的时候,叫杨仪去赵找刘备汇报工作,杨仪当然不肯错失这个留在中央工作的大好机会,于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跟刘备大谈军国政务,听的刘备高潮迭起,立刻提拔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并留在中央。

刘备称王以后,又封他为尚书。当上尚书以后,杨仪人性中的致命弱点就开始暴露了出来——

“偏执”

“偏执”,咋听起来,怎么都像是形容魏延的,然而,对于魏延和杨仪这对处处做对,处处不合拍的冤家来说,“偏执”就是他们两个人唯一的共同点。

面对自己的上司尚书令刘巴,杨仪毫不忌讳的表现出了自己的偏执,处处跟刘巴作对,最后刘巴烦了,把他赶到地方当弘农太守去了。

一般都说,性格一样的人好相处,其实这是错的。性格一样,不行。两个人都是温和的性格,那确实是可以相处好。两个“偏执”的二杆子,性格确实是一样的,但碰一起整天就剩打架了。

很不幸的,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二杆子,就这么碰到一块儿。

虽然得罪了刘巴,但杨仪运气不错,后来跟诸葛亮混到了一起。

杨仪这人,也是真有本事的,很快被诸葛亮看上,封为长史,加绥军将军。关于杨仪的能力,史书上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毫无疑问,杨仪是一个管理军队调度以及军需内务的天才。

后方有杨仪管理军需内务,前方有魏延冲锋陷阵,诸葛亮的日子才能过的稍微舒服点,要不估计连54都活不到。

魏延和杨仪,本来应该是一对绝配,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打起仗来那应该是得心应手。

然而,可惜的是,开公司不是打游戏,属下不能像游戏里的机器人一样服从老板的命令。人性的缺憾,最终导致了两个绝配,走向了绝对对立的道路。
魏延和杨仪之所以会闹到绝对的对立面,原因很简单,也很令人感到哭笑不得。

在魏延的性格里,除了偏执以外,还有很大的“傲娇”成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魏延不过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在蜀汉公司里,魏延仗着自己能力强,性气高,平时为公司增加的收益最多,觉得谁都应该让着他,宠着他,于是在公司里,形成了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

除了诸葛亮,其他人,平时在公司里走着,看见了魏延,都得给魏延鞠个躬,喊声:“魏哥好!”然后魏延拍拍那个人的脑袋,“小伙子,干得不错嘛!”

魏延觉得挺美。

然而,有一个人,他觉得不怎么美。

这个人就是杨仪。一天,杨仪在走道里碰见魏延。看都没看魏延,直接就过去了,魏延感到很奇怪,回头叫住了杨仪。“老杨,你咋回事,见了我怎么不鞠躬,怎么不管我叫哥?”

杨仪冷笑一声:“你算什么玩意啊,给你鞠躬,管你叫哥,下辈子吧!”

魏延彻底出离愤怒了。

于是,就因为如此可笑的理由,从此二人就势如水火,不死不休了。

魏延和杨仪的纠纷让吴国君臣都知道了。

一次费祎出使吴国,孙权拉着他喝酒,喝了一会儿,孙权醉了,对着费祎开始撒酒疯“小费啊,哥跟你说,你们这帮糊涂蛋啊,怎么就搞不懂啊,魏延杨仪这俩孙子都不是省油的灯,虽然你看他们俩给公司赚的钱,挣的效益都挺高,回头等诸葛亮挂了,你们谁还管的住他们?不如乘早全弄死得了。”

我觉得,渣权自己本来也不是什么君子,骂魏延杨仪是小人,听着有点可笑。

不过费祎这个人还是比较厚道的,平时魏延杨仪吵架时候他没少劝架,于是他跟孙权说道

“老哥,不能这么说啊,他们俩毕竟就是私怨,也不是英布韩信那样能踹翻天的主,现在是用人之计,他们虽然性格有缺陷,不过能忍就忍了吧。”
现在,孙权说的话实现了,诸葛亮死了。孙权的话,即将应验。

诸葛亮死前,让杨仪,费祎负责保护军队撤退,魏延和姜维负责断后。

并且,他留下了一条遗嘱 “若延或不从,军便自发。”

这条遗嘱相当重要。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后边会说。

不管诸葛亮的真实意思如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杨仪,掌握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魏延,包括费祎,包括姜维,甚至包括整个蜀汉。

此刻的杨仪,心中生出了一个魔鬼。

“亮深惜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废也。”

关于历史上魏延和杨仪,诸葛亮就是这样处理的。看似很公平,很合理,然而,仇恨的种子,却被埋的越来越深。

对于一个偏执的二杆子而言,他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恰恰就是—— “公平”

公平?扯淡!!!

老子最恨的就是所谓的公平!明明我的能力比他强得多,凭什么就得让着他,就得跟他平起平坐,我才应该是最强的!永远是最强的!

这就是现在杨仪的想法。

杨仪开始回想起过去军中的种种事情。

每当杨仪在军中埋头苦干处理着杂乱的军需内政时,魏延却在前方冲锋陷阵,出尽了风头。当战争取得了胜利以后,所有人的鲜花,所有人的掌声,统统都抛给了魏延。而他,已经被遗忘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当魏延哈哈大笑地接受众人的祝贺的时候,杨仪此刻,却依然埋头在一堆账本里苦苦算账。

当大家纷纷让着魏延,宠着魏延的时候,只有他不肯屈服,只有他硬撑着与魏延对着干。然而,没有人支持他。所有人见了魏延,依然管魏延叫哥,依然给魏延鞠躬。然而,从没有人给他鞠躬,从没有人管他叫哥。

诸葛亮所谓的“不忍有所偏废”,在杨仪眼里,却是对魏延彻底的偏袒。

想到这些,杨仪心中的黑暗终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团黑暗,开始彻底燃烧起来,恨不能燃尽整个世界。

魏延,我要你死,要你死无葬之地!不……不能只要魏延死……我不只要魏延死!我要夺取诸葛亮的地位,夺取他的一切,诸葛亮,明明我比魏延强得多,凭什么你就一直向着他,哼,说什么所谓的公平?哈哈哈哈!扯淡,你明明就是向着他的!

诸葛亮,我恨你!我恨所有人,我恨这个世界!

我要掌握最高的权力,让你们所有人跪在我的脚下听我的训斥!

“在回国之前,尽可能的,搞死所有可能会威胁到我地位的人。”

我不是最强的,现在,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去超越所有比我强大的人。

因此,要站在权利的最高峰,只剩下一条路—— 搞死了所有比我强的人!

当他们统统下了地狱,我终将加冕为王!

现在,该是盘算一下,怎么搞死所有人了。

好,第一个人,费祎。

“费祎,听着,现在,我命令你,立刻去见魏延,告诉他丞相命令他断后的命令”!

好一招借刀杀人。

以魏延那火爆的脾气,一旦知道自己没有得到军队的指挥权,反而被命令断后,一定会暴跳如雷,那么费祎多半就性命难保了。

费祎岂会不知?然而,现在杨仪高他一头,没有办法,只能遵命。

然而,费祎之所以敢去,是因为费祎拥有一个保命的法宝——

三寸不烂之舌。

这根舌头,孙权曾经领教过它的威力。

一次孙权设宴宽款待费祎。孙权这个人,非常喜欢搞恶作剧,在费祎到来之前,他先命令群臣“等费祎来的时,都给我闷头吃饭,别起来,嘿嘿……”

一会儿费祎来了,孙权放下筷子迎接,然而东吴群臣却依旧埋头狼吞虎咽。

费祎知道孙权是刁难他的啊,于是就不客气,笑道“凤凰飞来了,麒麟懂得吐掉嘴巴里的食物,可是驴子骡马却不知道,依旧狼吞虎咽啊!”

一句话,说的孙权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下不来台

多亏同样有三寸不烂之舌的诸葛恪在旁边帮孙权接口道:“我们种植梧桐,本欲等待凤凰,现下一些甚么燕雀,竟也自称来翔?我们何不弹而射之,让它返回故乡!”

费祎听了,不再反驳,拿过笔,下笔成文,一会儿就写了一篇麦赋。

诸葛恪也拿来笔,一会儿写了一篇磨赋。

二人针锋相对,都是相当有才,因此哈哈大笑,抿了恩仇。

这就是费祎,舌头和文笔都是相当了得。

能跟诸葛恪斗嘴不分胜负,哄骗魏延这种大老粗那更是跟玩一样了。
是杨仪派我来的。”

“杨仪!!!???”

听到这个名字,魏延立即怒火中烧,什么粗话都想爆出来了。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杨仪那个魂淡叫你来干啥?”

“是这样的,那个……丞相死了,现在只能撤退了是吧?丞相留下遗言,说请魏将军您和姜维将军一起断后。”

听到这句话,魏延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哎……诸葛亮啊,到底,你依然不肯把军队的统帅权交给我……我……好恨……为什么你就是不肯放心把军权交给我啊……我真的可以做到,我真的可以啊!

为什么你就是不肯相信我的能力,为什么……

伤心了片刻,魏延说了一句令费祎震惊不已的话。

“丞相死了,但我还在,现在,正应该继续进军!”

什么?现在正应该继续进军?这句话真是令人震惊!

诸葛亮死了,按照所有正常人的想法,现在除了撤军,已经没有别的道路。

然而,魏延居然说应该继续进军?

他疯了么?不,没有疯,不但没疯,他清醒的很。

没错,以常规思维来思考,诸葛亮死了,只有撤军一途。

然而,以逆向思维来思考,

“诸葛亮死了,只有撤军一途”

恰恰也是司马懿的想法!

司马懿,做梦也想不到,诸葛亮死了,蜀军还会继续进击!

试着想想,当司马懿和魏军得知诸葛亮的死讯后,一定会兴高采烈收拾铺盖卷准备回家,如果这个时候,魏延突然率领大军杀入!那会怎么样?

结果不敢想象!

很可能,司马懿会被当场击毙,魏军会全军覆没。

接下来,一切都会全部逆转。

这就是魏延,永远不按常理出牌,永远不按常理思考。

如果军事界也有梵高,毫无疑问,就是魏延。

然而,此刻的费祎,已经没有心情来琢磨这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的绝世狂想了,他现在需要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命。
“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废了天下的事!杨仪算个屁,也配命令我?听着,费祎,现在,找一些人带着丞相的遗体回去安葬,然后你跟我一起带着军队与司马懿决一死战,我一定会杀了他!我要了了丞相的心愿,费祎,你相信我么?”

魏延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相信我吧……费祎……我真的可以!

费祎已经被魏延吓住了,他根本不知道魏延是在渴求他,现在他以为魏延就是想杀他。

看到费祎那痴呆的表情,魏延以为费祎被自己的奇思妙想震撼了,顿时大喜,他急忙拿过来一张纸,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叫费祎也签了字。

“现在好了,拿着这张纸,告诉诸将,你我要联手统率大军,克复中原,指日可待!”

费祎定了定神,终于决定开始动用他的绝密武器—— 三寸不烂之舌。

“好,文长,听着,我相信你,现在,我立刻回去跟长史大人(杨仪)商量,他不懂军事,肯定不会不听你的话。”

“好好,费祎啊,我太感动了,这个世界上终于有理解我魏延的人了!”

费祎出了大帐,骑上马飞一样的逃走了。

……………………

费祎逃了没一会儿,魏延从迷梦中清醒了过来。

“……真的是跟我一条心,会去跟杨仪商量么?明明就是……骗我……骗我的……”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都不相信我可以…… 我真的可以……真的……

两行热泪,从魏延的眼角滚滚而下。
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军便自发。”

现在,该是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时候,这是解开一切谜底的最终密码。

有人说,诸葛亮,就是想弄死魏延。

为什么?因为诸葛亮叫魏延断后,其实就是想弄死魏延,借司马懿之手杀了魏延。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什么?很简单,断后的不只是魏延,还有姜维。

姜维和魏延,是一起断后的。

如果说诸葛亮是记恨魏延,想弄死他,那么不可能叫姜维一起陪魏延送死。

从三国志的记载中,可以明确看出,诸葛亮对姜维是非常欣赏喜欢的,多次说姜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即使诸葛亮没有让姜维掌握蜀国大权的意思,然而,诸葛亮认为姜维可以成为蜀国未来的一名骨干将领,这是肯定的。

为了借司马懿的手除掉魏延,把一名年轻的蜀军未来的骨干将军一起赔在这里?

除非诸葛亮脑子抽了。

叫魏延断后,是因为诸葛亮信任魏延。

要知道,魏军的追杀,一直都不是很犀利。

王双追,王双死了。张颌追,张颌死了。

可见魏军的追击,其实是没什么威慑力的。

以魏延的才能,全身而退没什么大问题。
那么,“若延或不从,军便自发。”

关键就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把这句话想的很复杂。

比如什么,是诸葛亮想要魏延情绪失控,从而做出不可原谅的事情,借此害死魏延。也有人说是诸葛亮想把魏延扔在这,让司马懿追杀他什么的。其实,这些都是臆想之词。

如果诸葛亮真的想弄死魏延,何必如此麻烦。直接来一句“若延或不从命,军便杀之。” 简单快捷,还不兜圈子,多好?

诸葛亮的意思,其实非常简单。

他只不过是给魏延出了一道展开式选择题:现在,摆在魏延面前的选项有两个。

A 断后 B 不断后

如果魏延选了A,那么谁也不能把魏延怎么样。

如果魏延选了B,那么恭喜魏延,现在魏延又有了3项选择。

C 带领自己的军队直接回成都去,反正诸葛亮没说魏延不断后便有罪,回去以后顶多处罚一下,没什么大事。

D 率领自己少的可怜的军队去追杀司马懿,除非魏延脑子抽了,不然不会干

E 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司马懿,从此吃香喝辣,没准还能带领军队反攻蜀国,做个灭蜀英雄

在诸葛亮看来,魏延多半会选C。如果魏延选了D,那属于魏延自己脑子抽了。

如果魏延选E,那么对蜀国是一个巨大威胁。然而,诸葛亮依然给了魏延选E的机会。为什么要给魏延这个机会?这是纯粹是出于,一个老上司,对在自己手下拼了半辈子的命一个部属最后的补偿。

现在,我就把诸葛亮最后的这句遗言,写为一封书信,展示给大家看吧。

《给魏文长的最后一封信》

文长啊,我诸葛亮谨小慎微,理解不了你那天才一般的军事想法。

没错啊,如果按你的想法,我们确实有可能巨大成功。如果我听了你的子午谷奇谋,很有可能我们会夺取长安,但是,我深知,歼灭魏军主力才是取胜的唯一之道,夺取了长安,境况不会有根本改变,所以委屈了你,我没用。

你想率领军队突杀司马懿……是啊,一旦成功了就彻底逆转了局势……但对不起,我依然不能用,确实,如果成功了,我们就赢了。但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司马懿的能力鬼神莫测,他被你突杀的几率只有40%,这个险真的不敢冒,万一败了,蜀国就彻底完了。所以,文长啊,想来想去,我真的对不起你,现在,就把这个机会给你,如果你真的选了E,我也不恨你,不怨你。文长,选你想选的,为你自己活一次吧!

——诸葛亮 绝笔

现在,魏延,你可以选了。诸葛亮在天上看着,看魏延要选什么。

………………

如果魏延从CDE里选了一个,那么他就不是魏延了。魏延做事,永远不会按照常理!

永远不会。

魏延果断选了—— F

当杨仪大军开拔以后,他立刻派人去调查魏延的动向。

然而他得知的消息是—— 魏延消失了!

杨仪陷入了沉思……魏延,去追杀司马懿了?不对,他不是这种匹夫……去投靠司马懿了?不对,这厮虽然讨厌,但节操还是满满的。

莫非……你真的如我所料,选了F?

如果这样,魏延……那神也救不了你了!
时间回到费祎逃离魏延大营的那一天。

虽然杨仪想搞死他,但现在他只能忍耐,他依然选择了回去报告杨仪。

看到费祎回来了,杨仪觉得略微有些丧气。

没搞死这家伙,真是个遗憾…… 嗯,不过也算了,费祎这种货色根本不配和我争权,只要搞死魏延,就没人能阻止我取代诸葛亮了。

“禀告长史大人,文长不愿意断后。”

“嗯……知道了……”

杨仪脸上瞬间掠过一丝喜色…… 魏延不愿意断后,那么就是抗命了……去杀了他?

可是那家伙实在太强,自己如果现在去讨伐他,即使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多半也打不过,而且师出无名,诸葛亮没有下过魏延不从命就杀之的命令,士兵们也可能不会服从他,怎么办呢?

“若延或不从,军便自发。”

他想起了诸葛亮的遗言。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军便自发……军便自发……

就是说,让我自己带着军队走喽?那么魏延……就这么不管他了?

杨仪聪明绝顶,不会不知道诸葛亮留下这条遗嘱,是想让魏延自己做出选择,无论如何,这句话是诸葛亮给魏延的生路。

然而,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仇人。

杨仪对于魏延的了解,也超越了一般人,也超越了诸葛亮。

他略一思考,笑容顿时浮现在了脸上。

诸葛亮,你以为魏延会选择你规划好的道路么?你太不了解魏延了。

“好,不管魏延,传令三军,立刻回成都!”

在魏延在自己的营中叹气的时候,杨仪已经传令三军统统开拔了。

杨仪确信,魏延,一定会选F,一定会自觉走上那条不归之路
现在,一切都在杨仪的谋划之中。

看到大军开拔以后,魏延果断选择了F,并且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而大军也果然听从他的命令,走上了归国的道路。接下来,只要抓住机会,搞死魏延,就可以……杨仪在美滋滋的想着……

然而,在他搞这些搞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却已经忘记了另一个潜在的威胁——

司马懿

当地百姓看见蜀军撤退了。他们立刻报告了司马懿。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奇怪,蜀汉是“正统”啊,百姓怎么可能出卖蜀军,帮助司马懿?

我想告诉你的是,“正统”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后人强加的,在当时的百姓来看,谁当皇帝,谁做主都是一样的,什么蜀汉曹魏在他们看来也没啥太大差别。

诸葛亮为了梦想而北伐,曹睿为了梦想而守卫魏国,都是为了梦想而战,都值得尊敬,本来也都没什么错,至于究竟谁更好,那也是没有定论的。

诸葛亮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北伐,为了想建立一个他眼中美好的世界而北伐,可是这个世界太遥远,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魏国百姓也不知道,何况曹睿也是一代明君,曹睿建立的世界也是很好的,所以现在他们选择报告司马懿来领赏,以补贴家用。

现在,蜀军撤退了,但是摆在司马懿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

蜀军为什么要撤退? 蜀军撤退,本来是没什么稀奇的,之前已经撤退了很多次了,都是因为没粮食嘛。

但是,这一次,却是稀奇了。

因为这一次,诸葛亮已经打算长期驻扎,都已经开始种地了。

“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这一次诸葛亮是下了决心死扛到底了,已经开始分兵种地了,而且安抚魏国百姓,把他们当成蜀国百姓一样看待,决心扎在这里不走了。

事情已经搞到这种地步了,如今突然撤退,似乎只有一个可能了——

诸葛亮死了。

做出这种合理的推断,对于智商很高的司马懿来说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这次司马懿选择了亲自率军追击。

现在有朋友要问了,司马懿不是野心勃勃,要留着蜀汉来保全自己么,那么他为什么去追杀蜀军呢?灭了蜀汉他怎么办?

现在,我想要解释这个问题了。

现在的司马懿,并没有吞天之野心。
为什么说现在的司马懿没有吞天的野心,很简单。

想有,也有不了。

魏明帝曹睿,他的谋略与才识,在整个三国的君主里,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哪怕放到整个中国历史,曹睿也绝对算的是响当当的明君。

说曹睿是“小曹操”,一点也不为过。

论起能力,曹睿固然远比不上曹操,但比起他的父亲曹丕,却可以说是胜过一筹,比起曹丕,曹睿更为沉稳,也更睿智,曹丕即位以后迫不及待讨伐吴国,结果大败。而曹睿呢?对付吴国,曹睿一直采取稳稳的防守反击政策,结果是——吴军多次进攻,次次损兵折将,损耗极为严重,魏国面对吴国开始逐渐占据巨大优势。

曹睿重用了出身贫寒的科学家马钧,给魏国带来了一场不小的技术革新,在马钧的指导下,魏国对于耕地,灌溉,织布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尤其是“新式织绫机”的发明,把织布效率提高了几倍,极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大发展,说是一场古代生产力的革新,也不为过。

在文学上,曹睿虽然比不过曹操曹丕曹植,但是成就也是很高的,留下了诸多诗篇。

诸葛亮北伐之所以会失败,除了要看到魏蜀巨大的国力差距,也不要只看到曹真和司马懿这两位统帅的强大,更要看到,曹睿的英明睿智,在中国古代诸多皇帝里,属于绝对的上等水平。

一般来说,要打败一个强国,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就是这个国家的皇帝昏庸,而面对曹睿这样的明君,无怪乎诸葛亮北伐的成功率会大大扣减。

面对曹睿这样的皇帝,司马懿想要篡位,那可能性几乎为0。司马懿后来之所以能得到机会,是因为曹睿只活了36岁。天不佑魏,2代皇帝全都英年早逝,才给了司马懿机会。现在的司马懿,他不知道曹睿会早逝,所以他是没什么机会的,所以他选择了去追击蜀国。

你要问我,司马懿之前为什么消极怠工?因为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谋略家,他虽然没有篡位的野心,但绝对也不是什么公忠体国的大忠臣,要他去跟诸葛亮硬拼,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输了就把自己搭上了,所以他才选择了用稳妥保险的防守政策,这样完全不露破绽,也彻底断了诸葛亮的机会。

至于弄死张颌,我前边说了,张颌是膝盖中箭死的,如果没有这一箭,张颌不一定会死,司马懿也不知道张颌一定会膝盖中箭,所以只能说司马懿不关心张颌的死活,但也不是故意弄死张颌。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司马懿现在确实是没有吞天的野心,所以他现在选择了追杀蜀军。
在杨仪盘算着怎么把他的政敌全部搞死的时候,司马懿的铁骑突然出现了蜀军的背后。

杨仪懵了。

杨仪,这个偏执的二杆子,现在他把自己的心中黑暗彻底释放出来,意图毁天灭地之时,然而,一个突然杀出来的外敌,却令他手足无措,几乎束手待毙。

然而,杨仪懵了,在蜀军中却依然有清醒的人存在—— 姜维

这位日后屡次北伐,与已经被司马氏篡夺的“魏国”血战不解,为了梦想而燃尽了自己一生的大将军,此刻的他,将要第一次展现自己的非凡能力

“停止进军!回头!”

姜维对着杨仪吼道。

史书上出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

不可一世,自认为是三军首脑的杨仪,此刻却被一个小小的护军呼来喝去,真是滑稽

此刻的杨仪已经失魂落魄,他顾不得计较姜维的不逊,立刻按照姜维的做法去做了

于是,司马懿遇到和王双的一样的情况眼看快要追到蜀军了,却发现蜀军突然停下了,而且正对着自己

……………………

怎么……莫非杨仪得了诸葛影魔的真传,准备连发3个影压把自己压死?

想到王双的悲惨下场,司马懿心里不禁一紧,对于蜀军的反杀能力,他绝对是心有余悸的。

怎么办……司马懿低下头默然开始想对策。

想着想着,不觉出神再一抬头,蜀军已经无影无踪。

妈的,这货不是影魔,是敌法师,会闪烁啊!
杨仪捡得一条性命,大呼过瘾,慌忙带着军队飞一样逃入荒谷之中,就在这里,蜀军为诸葛亮举行了一个草率的葬礼,而后继续进发。

司马懿率军回归途中,听到一句有意思的谚语

“死诸葛走生仲达。”

这些百姓应该庆幸,如果他们是这样来形容秦始皇的,那么这一片只怕会被屠杀的寸草不生。

然而,司马懿听了以后,对此的反应却是—— 笑了。

“哈哈,说的也是嘛,吾能料生,不便料死呀。”

虽然追杀没成功,但是司马懿心情很好,他带着军队来到了诸葛亮扎营的地方旅游参观。

看到诸葛亮部署的防御井然有序,固若金汤,司马懿不禁心生爱慕。

“啊,孔明哥哥真的好厉害呢。”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想起自己过去黑诸葛亮的这句话,司马懿不由得觉得有些脸红。

这一次,司马懿由衷赞叹道:“孔明真天下奇才!”
司马懿想着要是能跟孔明一块儿喝酒下棋多美好啊,哎,咱俩当世奇才,无出其右。若是联手,天下谁可敌之?可惜可惜

突然,司马懿发现蜀军军营中,各种军书密计,还有兵马谷子扔了一地他一拍脑袋,立刻下令继续追击

辛毗感到有些发懵

“诸葛亮是死是活还不知道,现在不好继续追击吧。”

司马懿发表了一场精彩演讲

“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

于是魏军开始继续追杀蜀军。

追着追着,突然有士兵惨叫一声,跪倒在地。原来这一片地区有一大堆的蒺藜(一种植物),踩上了扎脚,这可怎么办?

动画《七龙珠》里,小悟空大战黑缎带军团的高手隐身人紫曹长的时候,曾经跟他一起赛跑,紫曹长跑不过孙悟空,于是扔了一地飞镖扎小悟空的脚,小悟空急中生智,穿上木屐,这玩意不怕扎,于是追上了紫曹长。

司马懿智商不比孙悟空低,也想出了这主意,于是他叫3000名士兵穿着木屐在前边走着,把蒺藜全刺到了木屐上,这下大军就能通过啦然而毕竟耽误了不少时间,追到赤岸,蜀军早已不见了踪影。

司马懿想起了郭嘉的——“妙计定河北”

在历史上,“郭嘉遗计定辽东”是演义的虚构,但“妙计定河北”却是郭嘉的智计。

当年曹操官渡大胜后,攻打河北,但袁谭袁尚太过团结,攻不下来。于是,郭嘉建议曹操先退兵,让袁谭袁尚觉得外敌的威胁没了,然后自己就会相互砍杀,然后就能乘虚而入,定了河北了。

曹操采纳了意见,果然袁谭袁尚一看曹操走了立刻开始互相残杀,结果全被曹操搞掉了。

现在,也不好逼蜀军太紧……

让他们自相残杀吧。

司马懿退兵了。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现在好戏,才刚刚开始。

逃过了司马懿的追杀后,杨仪的头脑再次恢复了清醒。

很好,外患暂时没了,现在,只需要一心想着怎么把碍事的人除掉就行了。那么,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知道魏延到底去了哪。

很快,杨仪就发现不用找了。

在前方探路的蜀军带回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前方的栈道居然全部被烧毁了!

杨仪的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微笑。

呵呵呵呵……魏延,果然不出我所料,你果然选了F,自蹈死地,现在神也救不了你了。

想想现在该怎么办吧,好,先告他一状。

杨仪写了一封奏章,奏明刘禅:魏延叛变了他有把握,这封奏章,刘禅一定会受理

为什么?

原因有两个:

1魏延人缘太差,平时光得罪人了,过去还有诸葛亮保着他,现在诸葛亮死了,想弄死魏延的人多数都数不清,只要这封奏章一送上去,那满朝文武的吐沫星子也能把魏延淹死

2现在,不要忘了,现在军队的指挥权在杨仪手里,如果朝廷贸然不理杨仪,宣判魏延无罪,那么一定会激怒杨仪,到时候万一杨仪不计后果做出什么事情,该怎么办?

有这两条原因,魏延的谋反罪就坐实了。

接下来,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在杨仪写奏章弹劾魏延的同时,魏延居然也写了一封奏章弹劾杨仪,这两封奏章最终几乎同时被送到了刘禅手里。

不论理由如何,烧了栈道,阻挠大军前进,都已经是犯了重罪,此时此刻的魏延居然还有心情告杨仪一状。

魏延,你真可爱。
此时此刻,在诸葛亮的阴影下打了11年酱油的刘禅终于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

刚一掌权,刘禅就要面对如此恶性的窝里斗事件,考验他执政能力的时刻到了。

断罪者刘禅将作出他的抉择。

刘禅首先选择了询问蒋琬,董允等重臣的意见。果然不出杨仪所料,包括蒋琬董允在内的重臣们纷纷表达了对魏延的不满以及对杨仪的支持。

按照一般人的印象,刘禅属于长坂坡上先被赵云捂在怀里导致大脑缺氧,然后又被刘备摔了一下导致后天性痴呆的脑残儿童,现在肯定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先不谈刘备摔孩子买人心是三国演义的虚构,且看刘禅现在的表现。

此刻的刘禅,表现出了一个老辣的政治家应当具备的素质——自主的决断力

面对满朝文武认定魏延造反,杨仪无辜的情况下,刘禅做出的选择却是——

不对此事件定性

同时,他命令蒋琬带领宿卫诸营赶往事发地点。

刘禅这样做,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不对此事件定性,就是最好的定性。

眼下的情况下,杨仪掌握大军,而魏延是军事天才。一个掌握大军的军事白痴,对上一个掌握少数军队的军事天才,谁输谁赢,确实是不好说。

不管刘禅断定谁有罪,万一被他断定有罪的一方赢了,那麻烦就大了。

而如果不断罪呢?谁也不得罪,杨仪魏延都没法说什么,然后他们两个就会自相残杀,不管谁赢,刘禅都谁也不得罪,获胜的一方依然会继续效忠刘禅。

同时,刘禅派蒋琬带着宿卫诸营赶往前线,则可以便宜行事,预防万一,不管谁输谁赢,赢的一方想怎么样,局势都会被刘禅牢牢掌控在手里。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刘禅仅仅做了两个决断,就成为了真正的局势掌控者。

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刘禅,一个深不可测的政治家。
现在的魏延,不是一个忠臣,也不是一个叛逆现在的魏延,仅仅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意志的勇者!

魏延是一个纯粹的勇者,他不懂做人,也不会巴结别人,他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让其他人去佩服他,却永远不能让别人去服从他。

魏延的全部计划,统统都是危险性极大的计划,如果成功了能够逆转一切,如果失败了那么就会失去了一切。

诸葛亮没有用他的计划,诸葛亮不是一个赌徒,诸葛亮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力量让魏延能够生存下去。

现在,诸葛亮已经去世,没有最后的保护,也就丢掉了一切迷惘。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如果回去了成都,就再也没有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对于魏延这样一个赌徒来说,只要能够实现自己赌一把的梦想,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烧毁栈道,阻挠大军前进,会带来什么结果?即使他杀死了杨仪,大军就会听他的么?魏延心中知道,他的人缘很差,大军根本不会听从他的指挥。

但是此刻的他,依然不顾一切的做了这些事,把自己推向了悬崖的边缘。

结果如何,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现在他要的,只是这个过程。

要让所有人知道,魏延,曾经抗争过!要让上天知道,2000年前,有一个叫魏延的人,曾经以血肉之躯,对抗过天意,对抗过命运!

30年后,裹着毯子,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不顾一切地滚下悬崖的邓艾,心中所想,与魏延一般无二。

这个世上,有一种人,就叫赌徒!常人无法理解他们,常人不能读懂他们,甚至觉得他们是疯子

没错,他们就是疯子因为,领先时代半步的人是圣人,领先时代一步的人是疯子!

既然这个世界已无人能理解自己,那么就干脆一错到底吧!

日暮穷途,何不倒行逆施?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何不遗臭万年?
虽然杨仪昼夜兼程,但依然落在了魏延的后边。魏延的军队人数少的可怜,根本无法对抗杨仪的数万大军。然而现在已经做了,就要把一切做到最好,哪怕最终的结局依然是失败,有这个完美的过程,也已经足够了。

魏延抢在杨仪之前,占据了南谷口。地利到了魏延这边,现在的该怎么做?防守么?魏延直接选择了——逆击杨仪

在绝对的人数差距面前,做多余的事情已经没用了,魏延并没有想要赢,他想要的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决心展现给别人看,所以他选择了直接攻击。

杨仪,好好看着,我魏延人生中最后一次表演吧!

虽然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但杨仪依然不敢直接面对魏延,一旦决定杀死一个人,只要这个人还活着一天,你对他的恐惧就会一日胜过一天。

好在,这里有一个强大的将军可以供杨仪驱使—— 王平

王平,字子均,哥们斗大的字不识一筐(“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打仗却是相当了得,以后会有上佳表现。

王平很快遇到了魏延的先锋队。王平虽然不认字,但是口齿却相当伶俐,他直接采取了一招“大喝”

“丞相尸骨未寒,你们这帮混淡想干嘛!”

接下来的一切,对魏延很残酷。

“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皆散。”

全都散了。

魏延堵上性命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就这样以这样滑稽的结局结束了。

打都没打,就结束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恐怕魏延也早就预料到了。

寂寞的天才,永远会有他的舞台,然而这个舞台很窄,最终只能容下他一个人。

其他人站不上去,也不愿意陪他表演。

这就是悲哀。

魏延逃走了。

然而杨仪不会放过他,虽然刘禅没有下达对魏延的杀令,但是杨仪必须要他的命,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魏延一天不死,杨仪一天不得安枕!

“马岱,事情交给你了,我要魏延的命!”
魏延开始他的逃亡生涯。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当魏延逃到汉中以后,他停下了。

他不再逃了。

汉中,这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也将是他梦结束的地方。这就是宿命。

摸着汉中城墙上的每一块的石头,摸着这每一块儿渗透着他的心血的石头,他思潮迭起。

“老魏啊,这个汉中太守的位置就给你了,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他想起了当年酒宴上,刘备给他敬酒时问他的话。

他想起了自己那千载之下依然令人心动不已的回答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哈哈哈,那个时候,真是愉快啊!

他想起了在汉中时候的生活,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当其他人都已入睡,他却点灯熬油一遍遍的看着汉中的地形图,想着怎么才能布置好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每想到出一个好点子,他就高兴地哈哈大笑,那刺耳的声音震的不知道多少人从睡梦中惊醒。

他想起了和汉中的民工们一起扛砖头,修防御工事时的惬意生活。

“把那块儿砖头递给我!”

“对,这地方得这么修!对,对!哈哈哈!”

哈哈哈哈……好怀念…… 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10年后,在一场大战中,魏延奠定的汉中防御体系,终将展现他骇人的威力,让世人为之震撼。

然而,魏延已经再也不可能看到了。
他想起了和诸葛亮并肩作战的那6年。

也许,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魏延能够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肯用他的赌徒式的计谋了吧。

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高处不胜寒。

魏延,诸葛亮他何尝不羡慕你哪!

如果他处于和你一样的地位,他也会放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一个个惊世之举,谋划出一个个令人震撼的计划。

可是……他不能。他身上背负着蜀汉的命运,从那一刻起,他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他的每一步行动都牵动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终究,不能和你一样,像一个赌徒一样肆意的挥洒着自己的创意了!

想到这些,魏延他释然了。

哈哈,错的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我魏延。

我本来就不该做一个军事家,我本来就不该踏入军国政治场。

背负着这么多人的命运,这已经超过了一个赌徒的极限,超过一个冒险家所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本来,我只适合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冒险家。

苍天啊……愿来生,不要让我再踏入军国政治场。

当我再转生的时候,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是不是这样,也许他已经变得我都不认识了吧!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已经可以走向大海,走向宇宙了吧?

如果那样,请让我做一个真正的冒险家。

我愿意驾驶着生命的风帆,开辟一条人类未知的新航路。

我愿意驾驶着无悔的飞船,创造一个人类未知的新宇宙。

我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延续人类探索的永恒。

天空突然变得好亮……我仿佛看到了一条从没见过的路。

那是一条通往苍天的航路!

公元234年,魏延在汉中被前来追杀他的马岱斩下了首级。

杨仪踏着魏延的头颅狂笑道:“庸奴,复能作恶不?”

遂诛灭魏延三族。

身死族灭,孑然一身。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四话 完】【第五话 远东的主宰】

当司马懿得知魏延被杨仪所杀后,他立刻向魏明帝提出——
现在应立即伐蜀

魏明帝拒绝了。

关于司马懿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1
司马懿算准魏明帝不会同意伐蜀,所以故意提出伐蜀以表忠心,让魏明帝信任他

2
司马懿已经56了,魏明帝才32,他知道自己没啥希望篡位了,所以想着立点大功光宗耀祖

3
司马懿想要亲手毁灭诸葛亮一生的心血不管是因为什么,总之魏明帝拒绝了。为什么拒绝了?

他累了。

从26岁开始,这个年轻的皇帝为了对付西蜀和东吴的进攻绞尽脑汁,甚至御驾亲征,忙了整整6年。

现在,该是好好玩会儿的时候了。

然而,现在还不是彻底放松心情的时候,北方还有敌人需要他去应付。

在一般人的眼里,所谓三国就是魏蜀吴的一场内斗,然而事实远不如是如此。

事实上,三国是一个盘根错节,极其复杂的战争时代。

在魏蜀吴互相斗殴的同时,他们同时还都在与周边的外族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战斗。

面对外族,最轻松的当属于东吴,东吴面对的外族,就是一个——山越

所谓山越,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百越民族。

秦始皇灭掉六国以后,派出30万大军强行征服了百越。

论及性质,这是一场侵略战争。

然而,不要以为侵略就是贬义词,在古代和近代,侵略是不受到谴责的。

任何国家的领土,一开始都是芝麻一样小,之所以会扩大,都是靠对对其他民族的征服与掠夺而获得的。

所谓“侵略不合法”,那是在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以后的事情了。

在古代和近代这两个鲜血横流,万物为刍狗的时代,不好战,不侵略的民族是没法生存下去的。

尤其是古代史,古代史从来就是一场武力强大民族征服弱小民族,不断进行民族兼并与领土兼并的血淋淋的杀戮史,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统统都是如此。

秦始皇,汉武大帝,大流士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等等所谓“大帝”,他们都是将自己的武功建立在其他民族的哀嚎之上,这就是历史血淋淋的真相。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只能做到尽量避免以后再有战争,但是不能因此就回避古代这些血淋淋的战争,因为,只有以史为鉴,才能知道战争的残酷。

秦始皇通过武力征服的手段,将大陆最南方的土地纳入了秦帝国的领土。

而百越民族则大多数向南逃亡,后来,这些逃亡的百越人被西方人称为“南岛人”,他们成为了近代惨遭西方殖民者奴役的牺牲品。

他们的足迹遍布东南亚,非洲,南美,大洋洲。换句话说,秦始皇的侵略行为制造了许多遍布非洲大洋洲以及拉美的土著人,为西方人的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然而,依然有一部分百越人躲进了深山里,继续与秦帝国做斗争。


40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统治者已经变成了东吴,然而他们依然在进行着斗争。同时,许多不能忍受暴政的农民,也逃入了山里,与百越人融合了,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的名字——山越

对付山越,东吴的将领们非但没有感到不满,反而兴高采烈。

因为,东吴的军队,与曹魏和蜀汉有着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归属问题

在曹魏和蜀汉,都已经实现了“军队国家化”,军队属于国家拥有,而将领仅仅是领工资打仗,叫你打,你就去打,死多少人没关系,只要你赢了,就给你加官进爵,所以蜀汉和曹魏的将领战斗热情普遍非常高,基本不管士兵死活。

而曹魏和蜀汉的小兵们为了摆脱被将领们驱使的命运,也拼命打仗以求立功升职,因此这两国军队打起仗来非常凶狠。

而东吴则不同了,在东吴,军队都是将领的“部曲”,即所谓的“私兵”,部队都是将领自己的,而且父死子袭。

于是在东吴,军队统统成了“一家之兵”,而非“国家之兵”,打仗硬拼的话,死的是你自己家的兵,那就太心痛了。

这就是为什么,东吴军队守城必成功,进攻却必失败的根本原因。

然而,进攻山越,这就不同了。

面对全副武装,装备先进的东吴军队,山越人完全成了他们刷经验的必备工具,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之力,往往就能一次性搞定几万山越人,而这些被俘虏的山越人,则统统被编入了东吴将领的私兵,成为了他们战斗力得以不断补充的源泉。

因此,东吴将领各个玩了命去打山越。

在对付山越的战争中,贺齐,陆逊,诸葛恪等人的表现最为抢眼。这三个人一出手,往往杀死俘虏山越数万人,而后精壮者冲入军队,羸弱者则被东吴改造为农民。在东吴残酷的征服下,到了南北朝时期,山越这个民族终于被彻底被同化掉了。

然而,被强迫出山,接受教育,并且获得田地供作,这对于躲在深山里不见天日的山越民族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东吴对付山越是轻松加愉快,而蜀汉对付南蛮,则不这么轻松了。

南蛮的战斗力,要远在山越之上。

而且南蛮,并不是像一般人想的那样是只是在云南地区呆着,在三国时期,南蛮的势力从云南,贵州,一直扩展到东南亚的缅甸地区,是一个庞大的势力。

在北伐前,诸葛亮曾经亲自南征,对付南蛮。

关于这次作战的记载,当然没有三国演义里记载的那么丰富,在三国志里,他只介绍了诸葛亮平定了南蛮,对于过程只字未提。而,真要说到外族能够达到“外患”的程度,那必然是非曹魏莫属了。

一直以来,最强大的外族势力,都是来自北方,从土生土长的北亚民族狄族,匈奴,鲜卑,柔然,到西亚来的黄白混血人突厥人,一直到近代的翻山越岭跑来侵略中国的纯种白人俄国人,一直都是中原最大的威胁。

自从汉武帝消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国力(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才终于打败了北方最强大的匈奴人以后,此后几十年后,匈奴分裂,北匈奴远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南匈奴则留在草原地区依附汉朝,汉朝的强者地位基本保持了近300年。

在东汉末年,汉室四分五裂时,匈奴人似乎看到了报仇雪恨的一丝曙光,于是他们开始疯狂杀入中原地区烧杀抢掠,著名的大美女兼才女蔡文姬小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匈奴人给抓走的。

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绝好的报仇雪恨的机会,匈奴人却遇到了一个强度令他们无法想象的人——曹操。

公元191年,黑山贼首领于毒,白绕,睦固率领10万大军率领10万大军进攻东郡,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一看时机不错,也带领匈奴铁骑前来分一杯羹。

东郡太守王肱哪见过这阵势,直接吓尿裤了,赶紧张贴布告:小人无德无能,哪位英雄能来帮小人赶走这帮煞星,这东郡就给你了

机不可失,曹操率领自己的军队来到了东郡看到曹操的兵力撑死超不过3万,居然敢来对付10万黑山大军和自己的匈奴铁骑,於夫罗笑抽了,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找死来了?

然而,很快他得知,白绕大败,他笑的有点苦涩了。
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转}_Givas 从诸葛亮死后说起

接着,他又得到消息,于毒也败了,他笑不出来了。

不久,他又得到了一个消息,睦固也败了,黑山贼全玩完了,他的表情僵硬了。

很快,曹操带着军队找他来了,他直接尿裤了。

内黄一战,於夫罗大败,自此之后再也不敢来中原串门了。

3年后,於夫罗伙同黑山贼又跟着袁术来找曹操晦气,一战下来,袁术兵黑山贼匈奴兵全部玩完,於夫罗绝望了,他终于彻底投降了曹操,南匈奴汗国就这么被曹操调教成了曹操的仆从国

於夫罗憋屈而死后,老弟呼厨泉即位。

202年曹操跑去收拾袁绍那几个不成器的笨儿子,呼厨泉一看时机来了,联合袁尚手下的河东太守郭援乘机袭击曹操后方。

然而,匈奴人的运气实在太差,好不容易抓住曹操不在的机会,此刻却有两个人在河东当客将,这两个人的名字叫—— 马超,庞德。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人打死也想不到马超会当过曹操的手下,然而,事实就是如此,马超不但当过曹操的手下,还帮曹操立了一次大功。

历史上的马腾,非但不是一个汉室忠臣,相反还是一个在西部割据叛乱的老流氓,跟着他狐朋狗友韩遂一起反叛朝廷,后来俩人崩了,互相砍起来,乱战中马腾的老婆被韩遂砍死,马腾一看在西凉这块混不下去了,干脆宣誓效忠曹操,还派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去给曹操干活。

此刻的马超和庞德,正好就在河东这里帮曹操手下的镇守关中的钟繇打工。

钟繇是谁,问10个人,9个人都不知道。然而,只要你用过WORD,就不会不知道有一种字体叫楷体,这个楷体,就是钟繇创的。

另外,他还有一个著名的儿子——钟会。

钟繇,是一个与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家,合称“钟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写字的人,还是一个政治家,外带还能打两仗。

孙子兵法中曾经有过一句名言:兵半渡而击之

郭援是个大傻,估计没看过孙子兵法,直接带兵渡河,钟繇一看这货不是正经的孙子兵法反面教材么?

直接叫马超和庞德出击“击之半渡”,马超和庞德奋勇争先,混战中箭如雨下,马超脚上中了一箭,抽出一块破布裹在脚上接着冲杀,袁军都惊呆了,杀一个人赚五毛啊你这么拼命?马超不要命,庞德更不含糊,直接照着郭援就冲杀过去,手起一刀了了帐,袁军大败而逃。

杀散了袁军,马超和庞德还不过瘾,直接冲着呼厨泉就杀过去了,呼厨泉心中那“汉人儒雅,不擅征战”的刻板印象被彻底击碎了,交兵没一会儿,匈奴兵死伤惨重,呼厨泉丢下武器再次投降。

马超和庞德兴匆匆拿着郭援的脑袋来找钟繇,见了钟繇就大呼道:“老钟啊,看啊,我们把敌军主将砍啦!”

却见钟繇叹了一口气:“其实郭援是我的亲外甥。”

“啊???”

庞德呆住了。

“没关系,虽然他的我的外甥,但是他勾结匈奴人侵犯中原,他就是国家的罪人,我不怪你。”

送走庞德后,望着郭援的首级,钟繇放声大哭

虽然南匈奴再次投降,但曹操对于他们翻来覆去一会儿反一会儿降,把反叛当艺术的行为实在感到厌恶,老子还要统一天下呢,哪有功夫陪你们这帮吃饱了撑的2货玩?

于是干脆在呼厨泉来朝见他的时候直接把他扣为人质,然后把南匈奴肢解为五部,至此南匈奴就这么灭亡了。
自汉武帝以来和汉朝对着干了几百年的匈奴就这么被曹操给肢解了,然而这还不是曹操最为
神奇的时刻,他还有更惊人的战绩。

乌桓成了曹操展现自己变态实力的靶子。

乌桓,曾经是强大的东胡联盟里的一个部落,后来,匈奴的一代雄主冒顿单于大破东胡,东胡自此衰落。

其后逃入鲜卑山的一支东胡部落成了后来的鲜卑族,而逃入乌桓山的一支部落则成了乌桓族


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匈奴被卫青和霍去病血虐,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乌桓终于得到
了报仇雪恨的机会,并且把匈奴爆出了屎

“乌丸遂盛,钞击匈奴,匈奴转徙千里,漠南地空。”

经过休养后,乌桓实力的强大,已经盖过了匈奴,将匈奴赶走,并且夺取了漠南之地

汉朝末年,三郡乌桓成了乌桓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支,乌桓王蹋顿雄心勃勃准备开展自己的事


公孙瓒对付外族态度强硬,蹋顿还找不到下手机会

结果不久等到袁绍来了,袁绍认为和乌桓属于民族矛盾,和公孙瓒属于内部矛盾,内部矛盾
高于民族矛盾,攘外必先安内,所以果断联合蹋顿和匈奴单于等人一起对付公孙瓒

搞死了公孙瓒以后,蹋顿跟袁绍说:“哥们,报酬我自己拿了,不用找钱了。”

于是乎“破幽州,略(掠走)有汉民合十馀万户”

袁绍说这点报酬哪够啊,咱再也做个儿女亲家呗,于是又把女儿嫁给乌桓部落,亲上加亲嘛

曹操在官渡爆死袁绍,5年后又把袁绍的俩笨儿子袁尚袁熙赶出了河北

这俩笨儿子一合计,老爹生前不是跟乌桓王蹋顿关系挺铁的么,得,咱投奔他去得了

袁尚袁熙求蹋顿帮他们出兵搞死曹操,好重返河北,至于许诺了啥好处就不知道了

曹操当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了,等着别人来侵略不是曹操的作风,侵略别人才是曹操的作


于是曹操带着大军直接跑去找蹋顿去了

蹋顿一看,我靠,咋还有这样的事,自己送上门来了?

那就打吧!只要能杀死曹操这个家伙

我蹋顿就是远东的主宰!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后,南蛮从此再也没有反叛。

然而历史证明,这不过是一个臆想。

事实上,在诸葛亮回国以后,南蛮不但没有“不复反也”,相反是“一反再反”。

我们上学的时候曾经学过《出师表》,里边曾经提到过一句话“将军向宠,性行淑均,畅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因为这句话,在今天这个人快餐时代,向宠在一些没看过三国历史,没看过三国演义,完全不懂三国的人眼里,名气甚至盖过了黄忠马超张辽吕布等名将,仅次于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华佗等少数人尽皆知的三国人物。

然而,就是这位“畅晓军事”的向宠,后来却在讨伐南蛮的过程中,被南蛮人打的大败,他本人也挂了。

南蛮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好在蜀汉还有两位值得信赖的将军,他们叫马忠,张嶷。此马忠不是那个擒获关羽的马忠,而是蜀汉将领马忠。

在马忠和张嶷的通力合作,亲密配合下,他们成功挫败了南蛮多次的反叛,让蜀汉拥有了一个稳固的后方以及资源采集地,能够专门北伐。

同时,由于打通了南蛮的通道,经过诸葛亮改良款式并且大力推广的蜀锦,一度成功贩卖到了东南亚以及西亚等地区,大大填补了蜀国的财政收入。

在“重农抑商”的古代,诸葛亮能够做到如此重视商业,甚至将东西想方设法贩卖到外国,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印象,北方草原民族战斗力远比汉军强,打不过汉军都是因为人少

至少在三国时期,至少在曹操手里,不是这样

在攻打乌桓前,曹操尚有一些顾虑,不如刘表会不会乘他北征乌桓时捣乱?虽然刘备是个怂货,可是现在刘备在刘表手下,刘备不可能看不出这个捣乱的好机会

于是郭嘉说话了

“表,坐谈客尔,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好,一句话就这么解决了

接着,郭嘉又提出一个天才创想“兵贵神速,千里袭人”,这就是闪电战的雏形,在1800年前,郭嘉居然就已经得到了闪电战的要领,真是了不得

“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郭嘉所创“千里袭人”一词现今被三国杀采用,成了夏侯渊的台词),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于是这场闪电战的好戏开始了

曹操率领精锐虎豹骑千里急袭乌桓人,道路上却遇到大雨,道路泥泞,无法通行,好在遇到一位隐居的向导田畴的帮忙,找到了一条小路

为了感谢田畴,曹操遂将田畴隐居的无终山改名为“田盘山”,后简称盘山

到了今天,盘山已经成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曹操扔下辎重和大部队,只带着少量虎豹骑沿着这条小路如同闪电般冲杀了过去

这一战颇得后世闪电战的精要,当曹操冲到白狼山附近,蹋顿才知道曹操来了,他慌忙筹集
了数万铁骑,逆击曹操,而曹操则赶在蹋顿之前控制了白狼山,抢占了这个有利地形——高


孙子曰:居高临下,兵之所至,如激水之疾、鸷鸟之疾!

史书没有记载此刻曹操的兵力,但是肯定是比蹋顿少几倍,经过推断,也许只有数千人

“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现在肯定得36计走为上了

可是曹操不走,不但不走,还要直接打

因为“(张)辽气甚奋,劝太祖战”

连自己的手下都不怕,曹操怎么能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啊,便如同那清晨附在叶子上的露水一般,转瞬即逝……

那还怕个屁!不就是一条命么,大不了送在这!
望着山下人强马壮,如同风一般冲来的数万乌桓铁骑

曹操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

呵呵…………

高手杀人,永远只需要一招。

因为这一招,承载着最细致入微的观察。

曹操锐利的眼睛死死盯着蹋顿的铁骑的移动轨迹。

一秒……两秒……三秒……

找到了……破绽洞开!

“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

蹋顿……你已经死了。

在乌桓铁骑阵型露出巨大破绽的那一瞬间,曹操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

张辽一马当先冲杀出去,虎豹骑在首领曹纯的带领下随之呼啸而出,猛地冲进了乌桓铁骑阵势最薄弱的地方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这是孙子兵法里对军事家规定的六层最高境界,好似神雕侠侣里金轮法王修炼的龙象般若功,修炼的层数越高就越难以匹敌!

千古以来,无数军事家都在朝着这六层境界拼命努力修炼,然而大多数人至多只能练到三层,四层就已经到了极限

然而此刻的曹操,已经完全具备了这六个境界,他的神功已经练到了六层,彻底进入了化境!

兵贵神速,千里袭人,此可谓其疾如风!

遭遇大雨,行军不乱,此可谓其徐如林!

虎豹铁骑,无人能挡,此可谓侵掠如火!

强敌突至,岿然不动,此可谓不动如山!

小路偷袭,敌酋惊魂,此可谓难知如阴!

洞察破绽,果断出击,此可谓动如雷霆!

神功已成,天下无敌!

数万乌桓铁骑被数千虎豹骑从中间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刹那间血肉横飞,人仰马翻
,白虹贯日,彗星袭月,气壮山河!虎豹骑竟就这样把乌桓铁骑硬生生地打了一个对穿!

目标只有一个,蹋顿!

望着自己的精锐骑兵居然被冲开一个大口子,蹋顿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然而,已经没有给他震惊的时间了,看着如同鬼魅一般朝着自己冲来的虎豹骑,蹋顿那惊恐的眼球中留下的最后一个影像就是张辽砍来的那柄大刀

张辽斩杀了蹋顿,张辽斩杀了蹋顿!!!

“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
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

斩杀蹋顿,俘虏乌桓人二十余万,乌桓被曹操彻底征服,并救出被掠走的汉人居民十多万人

闻听曹操大破乌桓,鲜卑王轲比能立刻表示臣服曹操

破匈奴,战官渡,平北方,凌乌桓,服鲜卑

此刻的曹操,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巅峰,站在了整个远东的巅峰

曹操跺一跺脚,整个远东都要颤抖

曹操咳嗽一声,整个远东都要感冒

在回师途中,曹操登上碣石,望着雄浑的沧海

豪气顿生,赋诗一首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曹操是如何处理这20万被俘虏的乌桓人的呢?

在东方和西方,很多残酷的征服者,在征服一个民族后,他们的选择都是——

把老弱病残留下来做奴隶,把精壮者全部杀光

人类历史上,本来有许多民族,然而就是在这样残酷和灭绝人性的征服杀戮下,大部分民族都被灭绝了,如今这个世界上能留下来的民族,不管他们生活境况如何,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各个都是打不死的小强民族

乌桓人会面临这个悲惨的命运么?

曹操的选择是——

把乌桓的老弱被回中原地区,给予田地,编入户籍,改造为农民

而乌桓的精壮呢?

“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

乌桓人,他们被曹操虐了,被曹操打败了

却成了“天下名骑”

这不是个笑话么?

这不是个笑话。

唯才是举,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指道德问题

在曹操的眼里,不管你是天天扶起摔倒老人的道德楷模,还是制作熊猫烧香病毒的社会渣滓,只要有才,他统统都用

甚至,制作熊猫病毒的那个人,他的用处,要高于很多道德高尚的人,不是么?

恶者,只要在强迫性的引导下,他就不得不做善事。

跨越了道德的用人手段,尚不足以显示先进性,在那个封闭的年代,跨越了种族的用人,才是真的不可思议。

然而曹操就做到了。

在曹操眼里,不管你是汉人,还是乌桓人,还是匈奴人,哪怕你不是人,只要你有才,我统统照单全收!

于是,这个奇异的事情出现了,在蹋顿手下无法发挥出战斗力的乌桓铁骑,背井离乡,以被征服者的身份服从于曹操,反而发挥了他们如同鬼神一般真正的战斗力,纵横于大江南北,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价值。

征服的最终目的,不是杀戮,而是整合。

建立一个国家,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统统都可以在这个国家里发挥他们应有的价值吧

曹操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然而,1500年后,终于有一个国家实现了这个梦想。

他的名字叫——

美利坚合众国。
虽然击败了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外族乌桓,取得了称霸远东的决定性胜利,但曹操却永远失去了郭嘉。

在回军途中,由于天气恶劣道路泥泞,郭嘉本来就虚弱的身体终于垮掉了,他就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年仅38岁。

这一生虽然短暂,虽然苦涩,但却最终没有对不起自己。

能够在自己最欣赏的主公麾下,出尽阴谋阳谋,横扫强敌外寇,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的?

哈哈哈,快哉!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我郭嘉,从来也不是什么圣人,不是什么圣贤,也不需要后人追忆什么“伟人”之称,我宁愿只做一个放荡的酒鬼,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我永远的印迹,足够了!

这就是轰轰烈烈的一生!!!

不要以为只有曹操郭嘉配合才能对付的了外族,魏国对付外族的人才那是相当的多。

比如他的儿子曹彰,一般年轻人的偶像都是什么歌星,作家什么的,可是曹彰这哥们的偶像不是某某歌星作家,而是霍去病。

后来曹彰和田豫率领军队征讨代郡乌桓,曹彰这哥们太过生猛,只带了1000多骑兵就深入大漠,结果被乌桓数千骑兵包围。

打不过就守吧,乌桓人攻不破曹彰的防御,只能退走

这时候弹簧效应就出现了,你退我进啊,乌桓人一跑,曹彰就在后边追,曹彰偶像是霍去病,箭术却堪比李广,一边追一边射箭,箭无虚发,应弦而倒,哗哗射死一边,1000人就这么打败了几千人。

打败了怎么办?继续追啊!

曹彰带着人马在后边玩命追杀乌桓骑兵,乱战中曹彰身中数箭,但是恐怖的曹彰觉得这点小伤不过是挠痒痒,于是他创可贴也不贴,箭也不拔,浑身带着箭活像个刺猬一样继续追杀乌桓骑兵,追杀了整整一天一夜,斩杀俘虏乌桓骑兵数千,自此乌桓一蹶不振。

有生猛的勇将,还得有善谋的智将,比如田予。

之前曹彰被乌桓骑兵包围,就是他提议先固守,然后再追杀的。

早在田予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人看上他了。

这个人就是刘备。

刘备似乎有一种特异功能,看人极准。他看出魏延是个人物,果断重用,结果果然守汉中9年无人敢犯。他看出马谡不堪大用了,结果诸葛亮一用马谡,果然立刻掉链子,守个街亭守了9天左右就完了。

田予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曾经跟过,后来刘备当豫州刺史的时候,田予不知道怎么想的以母亲年老为理由提出要离开刘备。

刘备挽留不住后,居然流下了泪水,说了一句极其辛酸的话

“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一代枭雄,居然为一个小屁孩要离开他流下泪水,这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事实证明,刘备的特异功能再一次得到了验证,这个田予后来果然成了大魏帝国的北方屏障,他以自己的谋略独占乌桓鲜卑,几乎取得了全胜,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保住了大魏国北方的边陲几十年无事。

如果田予当年跟了刘备,那对刘备该是多么大的一个帮助啊,只怕地位不会逊于关羽张飞。
田予离开刘备后,投奔了公孙瓒,并上演了一出一嗓子喝退1万大军的好戏。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操83万属于罗贯中为了寒碜曹操虚构的,而田予喝退1万大军却是真正的历史。

田予当东州县令的时候,公孙瓒的一个部下王门,率领一万大军来攻,一个小县能有几百人的军队就不错了,县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七舅老爷们统统吓尿了,纷纷收拾铺盖卷准备逃跑。

但是这时候,田予潇洒地走上城楼,望着王门的1万大军,他朗声喝道:“你这个无情无义的魂淡!枉公孙瓒将军对你这么好,居然敢背叛他,一个普通人哪怕只有提瓶打水的才能,也知道保护自己的瓶子,现在这座县城就是我的瓶子,要拿就来吧!”

这一番话义正言辞,最重要的是抓住了叛臣们最薄弱的心理防线——“理亏”

一个脸皮厚的背叛者是枭雄,一个脸皮薄的背叛者注定只能是个小丑。一句话,既然做了坏人,就要做到底,连坏人都做不到底的人,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王门这个小丑最终因为田予这一句大喝就捂着脸跑了。

公孙瓒死后,公孙瓒手下的鲜于辅还带着残兵败将死撑着,田予果断劝说他投降曹操

这个劝说,与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投降曹操,是最好的时机,此刻公孙瓒刚刚败亡,袁绍势力极盛,投靠袁绍属于锦上添花,人家袁绍说不定都懒得搭理你,而曹操刚刚办掉吕布,还是穷困潦倒不能跟袁绍抗衡,这个时候投靠曹操,等于给曹操雪中送炭啊,果然鲜于辅投降曹操以后受到了重用和优待

而田予则先后担任了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职务,那里都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可谓是有能耐的人干啥都行,说打仗就打仗,说搞内政就搞内政,全能啊。
曹丕即位后,田予主导了一场极其精彩的北方大战。

虽然匈奴和乌桓都被曹操打残了,当另一个新的外族却崛起,他就是鲜卑族后来慕容复哭着喊着要复兴什么大燕,最后还把自己逼疯了。这个大燕就是指后来鲜卑乘五胡乱华时候在中原建立的政权。

古代,游牧部落之所以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不统一,本来人口就少,还分为几十个部落,还怎么跟人打仗?然而此刻在鲜卑部落中,出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名字叫轲比能。

轲比能意识到了必须统一鲜卑诸部,然后才能凝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魏国对抗,因此他开始对鲜卑诸部落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说我们跟魏国苦大仇深,不能为了贪图小利就跟魏国做买卖,从现在开始要团结起来抵治魏货,不买魏国的东西,也不能卖给魏国东西。

但是少了魏国的瓷器,时装,书画,美食等先进文化产品的日子实在难熬,终于有一个部落的首领素利受不了了,又开始跟魏国做买卖了。

轲比能知道后大怒,好,攘外必先安内,你敢不听老子的,就办掉你,于是率领大军来攻素利,素利吃不住,慌忙向田予求教。

田予知道以后率领少数精锐士兵(估计也就一两千人那意思)前来救援,轲比能一看田予这条大鱼来了,杀了田予等于断了魏国北方的长城,自然扔了素利不管,联合鲜卑诸部数万大军前来追杀田予。

田予不慌不忙,就地扎营,然后他开始收集粪便,充当临时掏粪工人。

敌人迫近却田予却掏粪,这么做是想干嘛呢?

原来收集粪便是烧给鲜卑人看的,田予一边指挥烧粪,一边带领军队偷偷撤走了。

鲜卑人看到燃起的浓烟,还以为田予的军队在做饭(吃屎么……)

于是就这不着急进攻了…… 等了一会儿,才发现被骗了,妈的,追!
一口气追到马城,终于将田予包围了起来。

田予依旧不慌不忙,指挥若定,先叫自己的替身率领少量军队出南门突围,把鲜卑军队全部吸引到了南门,田予自己却率领军队从北门杀了出来。

当轲比能在那跟替身纠缠的时候,田予突然从后边杀出来了,直接给轲比能来了个菊爆,鲜卑军队立刻崩溃而逃。

好,又一个弹簧效应,那还怕毛,追啊!

一口气追了20里,杀的鲜卑军队“僵尸遍地”,田予完成了由逃命者向追杀者的成功转变。

后来田予越打越疯,有个叫骨进的乌桓首领不服从魏国,于是田予带着几百个兄弟深入大漠,到了帐篷门口,直接叫骨进出来,骨进还不知道咋回事呢,田予直接上去砍了他的脑袋,然后坐上马带着几百个兄弟一溜烟跑了。

在田予的保护下,北方得以安宁数十年,魏国牢牢坐稳了远东霸主的宝座。
有人做过统计,曹魏和外族34战,32胜1败1平,胜率约为94%。

然而,那一败一平,全是一个人造成,他就是轲比能。

虽然北方大战中,轲比能惨遭田予菊爆,但是后来轲比能也在田予初战获胜以后,成功把田予包围住了一次,逼的魏国派出名将牵招救援才赶走轲比能把田予救出来,此可谓一平。

至于那次败的就更惨了,说的有一次并州刺史毕轨派遣手下将军董尚、苏弼去找轲比能晦气,结果这俩人被轲比能打了个全军覆没,他们本人也全挂了。

在曹魏对外几乎百战百胜的强势威胁下,轲比能居然还能取得一平一胜的战绩,那是相当了不得。

本话开头所说的,曹睿还不能安心享受的这个北方强敌,就是轲比能

怎么办呢?

对此,曹魏想了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弄死他

于是找了个刺客,叫韩龙的。

韩龙深入大漠,找到轲比能,一刀了帐,而后全身而退。

由于游牧民族没有明确的政治体制,因此失去一个领袖往往就是致命打击,虐遍欧洲无敌手,被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帝国,就因为领袖阿提拉被罗马派人刺杀了,结果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彻底崩溃了。

失去了轲比能这位强大的领袖,鲜卑人也完了。

轲比能一死,“鲜卑部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

后世提到刺客的时候,往往想到的都是荆轲。

然而,实际上古代成功的刺客多的是,荆轲在古代刺客,实在是个反面典型,好多比荆轲困难多的是任务人家不少刺客都完成了,而荆轲拿着可以断金的毒匕首,与秦始皇近在咫尺,拿着匕首围着柱子追了秦始皇好几圈,周围没一个人上来帮忙,最后秦始皇拔出剑跟荆轲单挑,荆轲还偏偏就挂了,还害的燕国也被灭了。

有人说,要是换成秦始皇刺杀荆轲,估计早就成功了。

国人往往太过于重视所谓悲剧情节,对于一些悲剧的失败者大加歌颂,而一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成功者却被扔进历史堆里,没人提及。

对于这个,我觉得应该改改。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这是曹植写下的名句。

用这句话来形容曹魏帝国的对外战绩,可谓恰如其分。

曹魏帝国仅以半壁江山,几乎每次都用比外族少几倍的兵力,还几乎次次都主动进攻,却能打的匈奴乌桓鲜卑纷纷求饶。

反观唐朝明朝后期,坐拥比外族多几倍的兵力,结果被人家揍成什么样我就不说了。

究其原因,恐怕要用一句孟子的名言概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魏帝国面积并不大,只有200万平方公里出头,而且被蜀汉,孙吴以及北方草原民族三面包夹,随时有亡国的危险,就是这样险恶的国际环境,忧患意识造就了魏军极强的战斗力

不拼命,就有灭亡的危险,怎么能懈怠?

除了战斗力方面的强悍外,而曹魏兵制也进行了改革,军队国家化,小兵拼命死战,以及建立了大量特种兵部队,比如虎豹骑,青州兵,霸府兵

除了军制改革外,曹魏的武器也是极其先进,配备了大量西域和北方草原民族那里买来的的好马,拥有着最为强大的骑兵。除了骑兵外,魏国还有着一堆领先世界的先进武器,比如曹操时代就开发霹雳车,可谓是最早的大炮,而大科学家马钧也在观看诸葛连弩后,制造出了比诸葛连弩还要强大的连弩炮

拥有忧患意识,强大军制以及先进武器的曹魏军队,真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连鬼碰上了魏军估计都要哭泣

历史上的魏军,比《三国演义》里的魏军强大了1万倍都不止,放眼当时全世界,估计除了罗马帝国能跟魏军打打看,就只有蜀汉军队还能跟曹魏军队在很多情况下打平手了,而东吴和魏国交兵,除了守城以外基本就是完败了

所以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北伐没成功丢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没成功确实不丢人

在三国时期,曹魏可谓是真真正正,名副其实的远东霸主,谁不服弄死谁,那是没话说。

然而,除了诸葛亮,除了蜀汉外,还有一个人,他敢于用自己那不大的国土,不多的军队,去对抗这雄霸远东,令鬼神为之哭泣的曹魏,他究竟是谁呢?

请看一下话

【第五话 完】
【第六话
乱麻东北亚】

诸葛亮去世,魏延被杀害后第二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又派韩龙刺杀了鲜卑之王轲比能,而后鲜卑也迎来了崩溃。

孟子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将应验

外患暂时都解除后,此刻32岁的曹睿开始变得疯狂起来。

他开始疯狂做一件事——盖楼

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曹睿到底盖了多少楼了


“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馀丈”

光数得出的名字的宫殿就有好几个

而盖楼的后果也很显著


“力役不已,农桑失业”

搞的整个国家濒临破产

除了盖楼外,曹睿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把妹

曹睿从民间疯狂选美女入宫,把后宫都塞满了,人渣胜过伊藤诚,安逸胜过春日野悠

然而比起诚哥和悠哥,曹睿更添了一分残忍与变态

有一次曹睿带着一大堆新把的妹子游玩,最低级的才人也带了,就是不带他的皇后毛小姐,并且传令周围的人都不许泄密

然而毛小姐不知道怎么的还是知道了,于是他看到曹睿以后抱怨了一句

“陛下玩的爽么?”

谁知道,就是这一句话,却送了包括她自己在内的10多条人命

曹睿听后大怒,立刻把周围10多个侍从全部杀掉,而后又叫小姐自杀了

又是盖楼,又是把妹,又是杀人,玩的实在够HIGH

当然,玩也不是全无坏处,曹睿也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有一次有人人给曹睿进贡了一批精巧的木偶娃娃,曹睿很是喜欢,可是这些娃娃都是死的,不能动,曹睿玩了几下就觉得没意思了

哎!要是能动起来多好呀!

对了,咱大魏国不是有那位制造了新式织绫机,制作指南车,发明新式排水灌溉系统,改良诸葛亮连弩,无所不能的大科学家马钧么?

对,找他来。

“马博士,你能让这些木偶动起来么?”

马钧说小意思啊,于是开始制造起机器人来。

最后马钧则成功地创造了“水转百戏”。

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通过传动机构。

结果,木偶们真的都动了起来,这些木偶们有的击鼓,有的吹萧,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变化无穷,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团体机器人表演。

在中国古代思想是很开放的,汉武帝时期虽然独尊儒术,但是三国乱世又把儒家的思想垄断打破了,各种怪异人才又都出现了,马钧这位大科学家就是一个真正的奇葩,水转百戏玩没体现了他的物理学思想,除了物理学上造诣很深外,他还会配置药物,化学技术也很了不得。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乱世出英才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乱世时候君主对思想的控制力度没有那么重,曹魏对于各种人才都是重用的,包括马钧这样被后来的清朝所贬斥的“奇技淫巧”之人。
曹睿开开心心玩了3年以后,终于出事了。

蜀汉的顶梁柱塌了,鲜卑死了伟大领袖,东吴进攻毫无威胁,本来他以为,这个世界上,已经再也没有人敢跟魏国对抗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2533.html

更多阅读

2100年的世界什么样? 2100年世界人口

今日要闻国际新闻综合新闻科技改变生活软科学摄影科报视点科技话题科技评论前沿人物科技之谜技术解读共享科学专家论坛政策解读维权说法教育观察医药健康国外技术前沿创意产业创新周刊中国园区国际大视野区域周刊现代企业科技北京科

绿卡的代价:美国餐馆打工8年的故事1-40

看了这篇文章感慨许多,希望大家想出国的好好看看,感谢原作者把打工经历写出来。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2000年我也成为无数去美国淘金者的一员,踏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开始了我长达8年的餐馆工作,从服务员,收银员,接外卖,到经理,多

转载中国电子词典十年风雨漫谈之一:从文曲星PC220开始讲起

来源:快译典点点论坛作者:激光菜鸟序一大家好!眼见论坛日益凋敝,人迹罕至,觉得应该多拍拍砖增强一下快易典的竞争力。虽然我没有买过快易典的产品(爆),因为前几年一直在留学,看到快易典的好东西买不了。我还是很喜欢快易典的,技术上价格上都

我与染者无疆的故事 感染幸存者故事国服

接触染整无疆是08年的时候,那时一个亲人无意之中说此论坛不错,所以抱着试试看得的心态就来了,不过,进入之后,确实里面的内容让我很吃惊。虽然我也是学染整的,但是,自愧知道的知识太少,很少有自己能拿的出手的东西给别人,只有虚心向论坛里面的

声明:《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转}_Givas 从诸葛亮死后说起》为网友你不在身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