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联系与区别

新课程的改革必然引起学习方式的变革,仅仅沿用原来“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用 “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具备探求态度和具有批判、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但是近几年来各种报刊资料报到的有关文章几乎将“探究性学习”等同于“研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虽然有许多共同点,但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

下面先来看一它们的定义。要知道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先来了解一下探究的含义。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下面是“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点: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联系与区别

1、 是来源相同: “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都是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的,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出现,在学校教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各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如“专题式学习(Project Learning)”“任务式学习(Task-based Learning)”等,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学校学习的重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上海开始了第一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出现了研(探)究型课程的初始状态。

2、 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3、 都是解决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问题为目的,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显性、隐性知识。

4、 都具有开放性,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上社会。

5、 注重探究的过程,体现尊重个性发展和适应合作学习的需要,强调结果但更强调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探究的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区别:

1、教师作用的差别: “探究性学习”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

2、 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在“探究性学习”课题的是教师选定,结果是预知的,教师对学习过程是可操纵的,对学习成绩的评定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在“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教师对学习过程、结果无法事先预料,也就谈不上对过程操纵了。对学习成绩的评定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

3、 “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实践过程、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性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 总体说来,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2802.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张彦彬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

排比,层递的联系和区别及修辞效果 排比修辞

层递和排比的区别层递和排比往往都由三项以上构成,各句之间往往都有共同的词语,两种修辞方式十分相似。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1、二者的表达内容不同。层递叙述或者说明的各项事物,在内容的排列上时逐层递升或递降的,各

浅谈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海盐教育网)

浅谈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周雪平(海盐县实验小学)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从国外的实例看也有其可行性;具体操作时,可按问题的提出、过程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评价四环节进行实

声明:《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联系与区别》为网友纯纯的记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