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谈谈孔子的《论语》(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论语 为政》

什么是仁?这一直是孔子思想研究的中心。仁之一字对于孔子来说就如同道之一字对于老子来说是一样的。大道泱泱,浩如烟海。而仁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仁爱,它的含义远比爱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将仁理解为爱是韩愈的观点。韩愈说:博爱之谓仁。于是后世多把仁爱放在一起,以为是孔子的观点。而最先提出仁就是爱的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宰相的公孙弘。韩愈只是正式将仁做了一个定义。

先贤圣哲势必有他们的考量。但是下定义实在是一件太过于困难的事,以至于先师孔子都无法用一种解释来完全的阐述他的思想。孔子对于仁说的最著名的话除了我引出的这一句,还有一句:“仁以爱人”。我以为,仁之所以无法被完美的阐释是因为它本身就包含了无数含义,汪洋恣肆,无边无垠。它是儒家思想的大成,是一种人类超脱于人类本身的最高境界。所有的真善美,所有的修身养性都集中于一点,这就是仁;所有的品行都被概括与总结,所有的克己复礼都被概括,这个如宇宙一样的东西就是仁。所以我说,仁者,近道矣。

再回到这句话。孔子说:克己复礼就是仁。什么叫克己呢?克己就是对自身的克制。南怀瑾大师对它有一个更好的解释:“心灵的净化”。人活着总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用佛家的话来说一切皆由欲望而起。说的也很是在理。克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和烦恼,克制因欲望和烦恼而产生的冲动与更多的欲望。比如说一个人有什么事情不如意,就会冲动,就会犯错。就会想要是这一切都不发生多好啊,或者是要是上天现在给我五十万多好啊。这就是因为欲望而产生的更多的欲望。这些都应该被克服。

为什么呢?我小时候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所有的经典和名著都叫我们克制作为人的天性。为什么不能随着我们的心灵呢?现在渐渐明白了,人类的天性和惰性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在于对于生活过于美好的追求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之间。追求美好是人类得以进化的重要原因,对于现实的认识也是人类进化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他们之间会有矛盾和落差呢?原因在于度。请原谅我暂时先谈谈《中庸》吧。

度是中庸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中庸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握为人处世的度。这个度应该不偏不倚,不要太激进,也不要太消极,处于一种中间的状态,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很典型的中国式思维,而且经过了几千年的验证,它也自然而然的被视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那么中庸跟孔子的克己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二者源自一家,都是对仁的一种阐述,而且都是针对自身而不是他人的。克己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克制自己超出度外的言行举止,荡涤自己的心灵,修养自己的德行。

那么怎样克己呢?这就要说到复礼了。复礼的字面意思就是跟从礼教的约束。既然欲望是人类的天性,克制欲望自然难上加难,那么用什么去说服自己呢?孔子说了:用礼教。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挣扎徘徊的时候心里好像有两个人在交战似的,一个人说好吧,另一个人说不好。所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很重要。孔子的思想之所以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是因为他不仅告诉人们如何修身养性,有用于国家,还告诉人们做人的准则。孔子认为只有用礼教才能遏制并驾驭人们的欲望。由此一来,克己复礼顺理成章。而克己复礼所带来的修身养性也就是达到“仁”这个境界的必经之路。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361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昆明神医陈本善:双手号脉,双倍仁心

原文地址:昆明神医陈本善:双手号脉,双倍仁心作者:昆明陈本善陈本善,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院长,武警大校警衔。曾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9次,荣获全国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特别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云南省十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

各位学友我们继续研读论语,请看论语讲要第十一页,这章经我念一下。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两句话,曾子,前面讲过了是孔子的大弟子。他求学,用功的方法,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下功夫,后来他学问成就了。在这里讲,他说慎终追远,慎终

声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网友云自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