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尴尬、自嘲与心灵独白 心灵独白

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尴尬、自嘲与心灵独白--------儒家精神之探源(完整版)

晨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子曰:“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1)

世人论及孔子一生时,总忘不了冠之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从中提炼微言大义,以彰显圣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悲壮的人文精神。然而我总是怀疑,当一个人明知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完成的可能性,譬如一定要水中捞月,一定要竹篮打水,一定要缘木求鱼,这样的人究竟是高尚还是低能?是悲壮还是顽固?这与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什么区别?莫非一个寓言中的笑料,放到现实中竟会变的伟大而有意义了吗?

幸亏孔子自己没有承认,那只是晨门所言。(晨门:守城门的人)原文很简单: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译: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这个“晨门”,居然被后世有些注家认为是一个修养极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我实在喷饭,是有一个看大门的自己修炼成了隐士,还是有哪个隐士一定要去做看大门的?晨门就是晨门,就是一个看守城门的底层劳动者。这个底层劳动人民了解、听说了一些孔子的经历之后,会以他的平民视角、思维方式来认识孔子、界定孔子:这个没落贵族后裔,命可真够好了,居有定所,位在朝堂,每日能吃上肉、喝上酒、有一份清闲的劳心而非劳力的工作,怎么那么不知足?哪像我,一个看大门的,无论冬夏早晚还是雨雪风霜,每天早晚必须按时开门、关门,虽然单调而无聊,但也得逆来而顺受,否则老娘、老婆、孩子只有喝西北风,拿着微薄的薪水,看人鄙夷的眼神,忍受清贫的生活。即便这样,我已经很满足,比起那些在城外,完全靠土地吃饭的农人,我觉得自己就相当不错了。而你孔子却要蔑视什么权贵,高谈什么仁义,恢复什么礼乐。权贵可以蔑视吗?仁义有什么用?礼乐的崩溃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你非要恢复它有什么意义?放着好好的日子不安分守己,搞得那些王公贵族都讨厌你、排斥你?不得已而背井离乡: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困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你这样的行为不自量力,就像驴一样,愚蠢而执着啊!简直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就像今天的人不理解文革时的遇罗克、张志新为真理而放言,为自由之言说,付生命之代价;不理解像央视名嘴崔永元、人民日报副刊主编徐怀谦等白领、精英,怎么也会抑郁乃至自杀。普通底层由于自己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人生境界的限制,站在自己的高度、立场,难以理解白领、精英的人生价值取向,一个晨门,又怎么可能理解圣人的胸襟呢?

其实,也正是由于语出晨门,“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对孔子的评价,才具有了更广博的生命力,因为这样的话语逻辑、思维方式,更接近于市井底层、普通百姓的思维方式,才切合燕雀之人对有鸿鹄之志者的普罗大众式看法。

我不否认“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认识孔子的一个视角,而且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视角,然而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每一个外在的视角都不足以涵盖大象的全貌,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来定义孔子就成了一种偏执的认识。

听到子路转述晨门的话语,章节戛然而止,孔子没有做任何解答,完全不像子贡转述郑人描述孔子“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之后的快意自嘲。听到有人说自己如“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大意: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外,郑国的人有的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就不到禹的三寸,像一只走离了家的狗。子贡把这些话如实说给了孔子,孔子高兴地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然而说像无家可归的狗,真是这样呀!真是这样呀!)

“丧家之狗”居然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令孔子欣然?看来孔子真的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评价不以为然,之所以录入《论语》,也许更多是展示一种世人对他的看法,更是要表达自己对这种看法的看法,此处沉默不语不是等于默认,而是对如此鄙俗的认识表达否认,但不予理睬而已。

对于孔子一生的评价,孔子的内心独白在《论语 微子》中,他自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2)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评价不论对错与否,谈论的还是人;“丧家之狗”则毫无疑义的指向非人,一种动物----狗。孔子却有欣然之态,难道在孔子的精神世界里,非人的一条狗抑或比一个人更高贵、更睿智、更有尊严?非也,孔子绝不是厚犬薄人,而是,孔子的人文价值取向中,“知人”远远高于“己知”。世人对孔子“不己知”,孔子根本无所谓,孔子更关心的是对周围人的了解。亦即孔子所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论语 学而》)“知人”高于“不己知”,而高于“知人”的是“可知”,正如孔子所言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不必担心有没有自己的地位,应该担心凭什么来占在这个地位上。不必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从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追求能够被别人了解就可以了。”《论语 里仁》)这里的“患所以立”、“ 求为可知”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言“自知”,正如道家所言“自知者明”的含义相同。“自知” 才是圣人求道的最高目的,这才是圣人推己及人后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自知”高于“知人”,“知人”高于“己知”。

“己知”、“知人”、“自知”也应当是每个人一生无以回避的人生命题。

大师南怀瑾曾玩笑说:人的一生不过被人骗、骗别人、骗自己。大师的人生戏谑与做人的“己知、知人、自知”三个层次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正话反说了。

“己知”犹如知己。世间人都希望得到知己,希望周围人都是自己的“知己”,以达到“己知” 的效果,即周围人都了解自己,然而世间人大多只希望别人了解自己,而不屑于了解他人,只会当倾诉者,不愿当倾听者,如此一来,又有几人会成为你的知己?正因为真正的知己稀缺,因而才会留下伯牙子期、管鲍之交的美谈。“己知”难求,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性的自私与脆弱。另外,“己知”有时候也太被动。《后汉书·张衡传》中有“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意思是说:倚靠知心人而使自己繁盛芳华,除此之外,即使是杜鹃鸟啼,我也不会开花”。当遇不到“己知”就不愿展示自己的美好才华,这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一种方式,然而这样的怀才不遇,这样一味地等待“己知”,这样心胸未免狭隘。

“己知”有些自私,有些被动,故而被圣人“不患”。

“知人”则反应出为人的睿智,老子也言“知人者智”。孔子非常看重“知人”,因为善于知人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孔子对他的学生们多有恰当贴切的点评,知人方面也有独到的方式,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为政》)成为传统识人、知人的方式。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也成为大智之人知人而善任的佳话。可见“知人”极具主动性,开拓性,远高于“己知”。

“知人”高于“己知”,但若是卑劣小人善于知人,则会玩人丧德。自古奸臣、小人往往以“知人”之智,施展阴谋诡计,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间,以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知人”极具智慧,但极易失之于狡诈。

“知人”、“己知”一个内敛,一个主动。要超越这两种做人的境界,并保持一种中道,唯有“自知”。

中国自古有“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在“知人者智”后就有“自知者明”。“自知”是站在“知人”、“己知”的高度之上,对自己做出的客观、理智的审视,是对自己严格深刻的内省。孔子在《论语》中没有“自知”出现,但是,他的“患所以立”、“求为可知”正是要求自己“自知”的具体体现,其他诸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中的“患其不能”(《论语 宪政》)、“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都反映出孔子一生都十分重视“自知”。

内以自知,外以接物待人。“自知”可以说反映出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最高境界。

唯有了解了“己知、知人、自知”的不同境界,我们才会明白孔子为何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对“丧家之狗”的评价竟会说“然哉,然哉。”欣然大笑。

(3)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评价无异于言人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唯有自大而无知之人才会如此,这样的人一般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但是又都自我感觉良好,其结果只会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对于这样的人,不要说圣明、贤达感到不可救药、无可奈何,即便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也瞧不起,对这样的人大多报以隔岸光火、袖手旁观,甚至是见死不救、幸灾乐祸的心态。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评价界定胸怀天下的圣人孔子,孔子当然不予理睬,也无法理睬。这样的评价与其说孔子是自不量力,不如说孔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和自己内心世界,都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的痴人,如同说他的《论语》不是什么圣典,而是痴人说梦;他的一生不是修身养性,而是白日做梦。然而,孔子不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食古不化之徒,“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表明他是一个追求存在于当下时空的智者。孔子著述《春秋》,微言有大义,奸臣贼子惧;孔子的一生,被誉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说孔子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世人认识孔子太浅,孔子太易被歪曲,试想,在同时代,孔子都有被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误读,那后世的被曲解、绑架、利用、耻笑、谩骂还有什么不难理解的呢?

梵高、布鲁诺不是也有类似的被误读吗?

希腊古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抬头仰望星空,满天星斗,但他预言第二天会下雨,正在他预言会下雨时,掉进一个坑里摔了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把我救起来,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就有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但是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说,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雄鹰有时候飞的比母鸡还低,但母鸡永远达不到雄鹰的高度。雄鹰在俯冲时偶尔的失败,对于母鸡的讥笑,雄鹰又怎么会在意呢?

“背井离乡,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困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是孔子的落入深井,然而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即便他落入深井,但依然目光如炬,仰望星空。

对自己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没有回应,这对孔子而言只不过是“己知”与否。毕竟那只是浅陋之人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孔子还能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并保有一份“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之风。

(4)

最终,孔子只是欣然而乐,快意接收下“丧家之狗”的称谓,但没有去主动找寻那个如此称谓他的郑人。虽然郑人在对孔子“丧家之狗”的界定时,提前奠定了圣人的基石,但依旧无法完全打开孔子广博深邃的心扉。

孔子不是没有敞开自己的胸怀,只是他的胸怀太过浩瀚无涯,让那些自以为接近孔子的人们,往往就像摸象的盲人,执其一端而弃其余,却又固执己见。于是夫子不由得感叹道:“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宪问》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晨门以鄙薄而嘲讽的眼光认识孔子,郑人以赞叹又悲悯的口吻叹息孔子。孔子或“人不知而不愠”,或欣然自嘲,人生境界中的“己知”、“知人”不过如此,距离做人最高境界------“自知”,孔子还没有找到可以平视、愿意交流的对象,这对于孔子才是真正的尴尬、寂寞与伤感。也无怪乎孔子仰天长叹“知我者其天乎”了。

对晨门的讥讽不愠不应,对郑人的慨叹应而不和,泱泱天下,孔子真的找不到一个知己,找不到可以理解自己,一诉衷肠、激情唱和的人吗?

遇到过。

然而,孔子与真正的知己最终是萍水相逢,又擦肩而过。

孔子回避甚至是逃避了俗人(晨门)、世人(郑人)、贼人(季恒子)、小人(阳货),在《论语 微子》中,孔子遇到了能够与他比肩高度、视野旷远的一类人------隐者。

隐者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孔子心灵最深处的神经末梢,如一把天然契合的符印触动着孔子的心扉,然而隐者们只是轻轻地试加触碰,感觉有所吻合时,却戛然而止,抽身而退,待到孔子渴望开启心门,有所交流时,隐者们早已如闲云野鹤,不知去向。

惟留下孔子“(孔子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就像隐者其实非常理解孔子一样,面对隐者的敬而远之,孔子也深深了然,对于隐者的离去,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隐者留给孔子的是更多的惆怅与遗憾。

失去具有高度的受众,孔子惟有自表其心,心灵独白。

(5)

没有“己知”,可以不愠;即便“知人”,难以找到对等的心灵高度,惟有自嘲。因为,孔子是一个 “自知”之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古言:人贵有自知之明。孔子既不是别人思想的影子,更不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茫茫春秋中,他观察时空演变、洞悉人事更迭、探究天地一理,这一关照过程中,孔子也不断自我升华,他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自己。他知道自己是谁,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孔子有高贵的灵魂、清洁的精神,但正因如此,他才感到在那个时空无以抒怀,于是,在走到十八章《微子》篇,《论语》即将落幕时,孔子尽情释放,独抒性灵,向世人敞开最真实的心灵深处。

孔子首先列举了几位真正“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著名例子。微子、箕子、比干尽忠商纣王,其后果则分别为“去之”、“为之奴”、“谏而死”;柳下惠在《论语》中不是坐怀不乱,是“直道而事人”,却被“三黜(多次被罢免)”,这些以仁义、正道侍奉君主的良臣最终各个事与愿违,甚至不得善终。在这里,孔子客观陈述了他们的仁义、正直,但对他们如此高尚的行为并没有表示认可、赞同。

佛家讲求福慧双修,一个人不但要修福,而且还要修慧。修福就是要为人善良,善良是一个人幸福的底座,但是除了善良,人还要有相应的智慧,否则,善良成了懦弱、愚昧的代名词。山羊、麋鹿善良,只能成为虎狼的盘中餐而已。孔子在教化人们仁义、正直的同时,也在强调做人要懂得灵活、权变,否则将会成为仁义、正直的牺牲品。譬如在《子罕》篇中,孔子就曾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译:可以与人一同学习,未必就能与人一同得道;能够与人一同学到道,未必能够与人一样坚守道;能够与人一样坚守道,未必能够跟人一样权衡轻重,随机应变。)历来,人们只把这句话当作孔子对学习层次的认识。其实,这何尝不是孔子对做人境界的箴言,或者说,孔子是由读书说到了做人。读书要读进去,更要读出来,否则就成了人们所谓的“书呆子”。做事亦然。只懂得一味仁义、正直,不看对象,不懂得修慧,不懂得权变,那善良、仁义、正直又何尝不会是羊入虎口的理由呢?这样的善良、仁义、正直价值又有几何?这样的善良、仁义、正直与邪恶、懦弱、愚蠢又有何区别呢?这样的善良、仁义、正直是不是更接近那位晨门的“明知不可而为之”呢?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更加简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然而天下有几人能读懂,又能做到呢?

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尴尬、自嘲与心灵独白 心灵独白
对比微子、箕子、比干、柳下惠等人,孔子表达了自己尊敬而不认同的态度。

然后,孔子以自己对齐景公、季桓子的实例,表达了自己遇到以上忠臣所处情形时的态度与方式,那就是“孔子行。”(译:孔子立即愤然离去。《微子》第三、四节中最后一句均为“孔子行”)

对于庸君、弄臣,孔子保持着必要的距离以及回避的态度。这既有做人为善的基础,又不失自保的智慧。

(6)

遭遇世俗的嘲弄与误解,孔子保持了圣人君子固有的淡定。然而,当他真正遇到有着同等思想高度的大德时,孔子还是表现出渴望有所表达的心愿。是的,每一个灵魂都渴望表白,只是每个人对其期许表达的对象有所选择。但是,高人大德最终没有给孔子这样一个机会。这也是孔子人生尴尬的一种,比之晨门的讥讽,大德们的拒绝与回避让孔子情何以堪?孔子唯有独抒性灵、内心独白,以张其人生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了。

孔子直接、间接遇到的隐士大德分别为接舆、长沮与桀溺、荷蓧丈人。他们或暗示、或策反、或戏谑,以游戏、玩笑的方式与孔子交流。

接舆早不歌,晚不歌,偏偏在经过孔子车旁,朗声放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要危亡了!”)孔子闻声,知道高人在旁,于是“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译: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接舆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另,这一段在《庄子人间世》中也有记录。)

这一节中,孔子的“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成为后世嘲弄、贬低孔子的极佳佐证。甚至李白也有诗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借自比接舆,来彰显自己的飘逸洒脱。更有甚者,有卖弄学究的后世学者,自以为是的臆断孔子“欲与之言”的内容,一定是向接舆请教天下大势。其实,孔子打算所言内容的答案就在本章当中,只是有些学者大概不习惯“以经注经”的解读方式。

相反,倒是接舆主动出现,欲语还休、欲取故予的方式显得突兀了一些。好在,道家、隐士自古惯有这样的行为艺术,倒也见怪不怪。

长沮与桀溺两位著名隐士以农夫的形象出现.当孔子派学生子路“问津”(渡口在哪里?)时,两位隐士却以双关的方式回答“是知津矣。”(译:他早已知道渡口在哪里了。)

“渡口”是此路不适宜继续行走,需要踏上另一条道路,必须越过河流用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关键环节。孔子问的是现实中的河流渡口,否则不会派学生问路,长沮与桀溺却用人生的道路上的渡口对答。他们赞赏孔子思想的视野高度,他们相信孔子对天下大势、生命个体的“渡口”所在早已了然于心,一句“是知津矣”,是道家隐士对孔子的肯定、认可。

道家隐士与大儒孔子一样,早已洞悉时代衰微,逝者如斯。只是道家认为,没有必要为当时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再寻找出路,就如同即便是神医,也没有必要对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再继续努力医治的必要,一切不妨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而儒家则宅心仁厚,即便明知患者行将就木,即便明知无法妙手回春,也要尽量让患者减少痛苦,因而正心诚意、力挽狂澜。可以说,儒、道宗师对于预知结果的大智慧上没有分歧,只是在最后面对结果时的方式、态度有所差异。

道家隐士知道无法劝动孔子,像他们一样归隐山林、纵情无为,于是拿孔子的学生开起玩笑:“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译:天下已乱,好像滔滔的洪水,到处都是这样,谁能改变得了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躲避坏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这就好比生活中,好友之间,自己的好意无法说服对方,无可奈何,于是拿朋友的孩子打趣,“你爸爸一定劳而无功,你爸爸是个傻瓜,干脆跟叔叔走吧。”

这是圣人之间的一种幽默、一种戏谑、一种友谊。

这样的戏谑令夫子怅然若失(夫子抚然),夫子何尝不知道“而谁以易之?”然而,既然胸怀天下,又怎能忍心天下飘摇动荡呢?

孔子叹息:“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译: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来从事改革了。”)孔子矢志不渝。无论患者(天下)是怎样的江河日下,他都希望尽心竭力。当然,这绝不等同于“明知不可而为之”。而此处,“鸟兽”也绝不是孔子对道家隐士的破口大骂,而是对道家隐士天高任鸟飞,林深兽出没的自由比喻。

对于患者(天下),道家、儒家都早已有过提醒,但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之君只有傲慢与偏执,哪曾将这些警示放在心中。当真的有一天“天塌下来”时,道家飘然而去,儒家砥柱中流。

道家放弃、儒家担当,无所谓谁对谁错,因为,相比凡夫俗子的患得患失,无论是纯粹的放下,还是完全的担当,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拥有无上的勇气与智慧。

(7)

第三位出场的荷蓧丈人与孔子干脆丝毫没有碰面。

荷蓧丈人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世把这一句看做是道家隐者对儒家的批评,我倒认为,与其说这是道家隐者对儒家孔子的批评,不如说这是对儒家提出的方向性规劝。

“四体、五谷”为人的生存基本必要,比之孔子倡导、恢复的仁、义、礼、乐,在战国时代,对天下百姓的需要更实际一些。道家看来,仁、义、礼、乐在当时是不是太奢侈了呢?“四体五谷”与“仁义礼乐”之别,何尝不是道家儒家出世与入世的另一种解读呢?儒家欲恢复仁义礼乐关照的是天下的“用”,道家无为而治斟酌的是天下的“体”, 体、用本来就难以一统,何况在那个末法的时代。

惟其如此,才好理解隐者对孔子学生子路的尊重。(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译:老者留子路在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并让他的两个儿子来见子路。)更好理解荷蓧丈人此次不期而遇的发言,依旧可以理解成为一次行为艺术,因为,当孔子让子路回访他时,荷蓧丈人已然人间蒸发了。(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道家隐者的这次出场,令子路深深的慨叹:“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慨叹的理由因为隐者们“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只想洁身自好,却乱了君臣间大的伦理关系。)如此一来,正心诚意的高端人士归隐山林,维护自己的阳春白雪。留下的或是觊觎天下,唯恐天下不乱,好浑水摸鱼;或是蒙昧无知,轮回于兴衰更迭、身不由己。儒家一支入世世间,孤掌难行。

并非唯有子路看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在《中庸》中就有“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译: 中庸的道理之所以不能够行,我已知道它的原因了:聪明的人过于明白,以为不足行,而笨拙的人又根本不懂,不知道怎样去行。中庸的道理之所以不能显明,我已知道它的原因了:有才智的人做过分了,而没有才智的人却又做不到。犹之乎人们没有不饮不食的,但是很少有人能知道它的滋味)。

然而,子路与孔子所言之“道”还是有很大差别。子路之“道”是具体的仁义礼乐之道;而老师将其升华为中庸之道。

无论礼乐之道,还是中庸之道,战国时代,孔子都看到“道之不行”的结局。

于是接下来,孔子列举了七位著名隐士: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借对隐士们的点评,孔子终于有机会抒发自己的情怀,把没有机会对隐士们说的话以独白的方式释放出来:“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译:我与他们不同,只要符合道理,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孔子的心语震耳发聩“无可无不可。”

比之他人强加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丧家之狗”,哪一个更大气、更淡定、更洒脱?

哪一个更接近于圣人的睿智?

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

佛家言“容容虚空,适得其中。”

儒家没有“无可无不可”胸襟,又怎能与佛道两家比肩,被尊为三圣?

孔子多次欲言还休,终于只好心灵独白:“无可无不可”。

积极而不极端偏执,用世而又内敛灵活。圣人之心其谁可知?

(8)

“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听上去,简直可以当做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中圆滑世故的绝佳注解。莫非孔子教化天下人学习老奸巨猾?非也,如同“仁义礼智信”的发展及曲解,“无可无不可”也更多的被后人重新理解与演绎(详见本人拙作《“仁义礼智信”的真实指向性及其演变》)。然而,孔子绝非不讲原则,“无可无不可”的思想在《论语 里仁》篇里曾有所表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译: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无适也,无莫也”是“无可无不可”,但是,“无可”与“无不可”之间有其标准与原则,那就是“义之与比”,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义者,宜也。行事之标准也。在主要谈“仁”的《论语 里仁》篇中,孔子道出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无论是“无可”,还是“无不可”,都要符合道义。只是,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义”的标准、原则,往往由于时空转换、人事变化,具体操作时有些难以把握,同样令人感到茫然、不解。有时,同样的人和事,可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有时,同样的人和事,不可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有时,不一样的人和事,可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有时,不一样的人和事,不可用同样的方法解决。

佛家有一句话,“世间法,法无定法,方知非法法也”。孔子一句“无可无不可”,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圣人的哲思留下太多智慧,需要我们慢慢体悟。没想到,我们却干脆将它搁置一边,错把顽石当美玉,拾起晨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来,自作解人,自误误人。完全忘了孔子对于那些真正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愚蠢行为,给予了明确的批评与拒绝。《论语 述而》中,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译:那种空手搏虎,赤足过河,即使死了都不会悔悟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孔子追求的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译:遇事格外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后再做决定的人。”)

舍孔子之“无可无不可”,树晨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夫子在天有灵,不知会做如何感叹。

其实,除了奔走宣讲仁义、力图恢复礼乐的圣贤面孔,孔子也有其浪漫、可爱的一面。这一面潜藏着孔子心灵深处美好的生命体验。在这一面,孔子卸下信仰、抛却思想、赤身条条,坦荡自然。这一面的孔子也渴望释放情怀,但最终,这一次的心灵独白,孔子借学生之口来倾诉,让我们看到圣人的平凡、亲近、童趣。

某一次,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侍坐:陪孔子坐着)。孔子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子路率先表达,渴望在千乘大国中,展示自己文韬武略、内政外交的政治抱负,(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给与冷冷一笑(夫子哂之);冉有谨慎回答,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帮助一个小国,使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夫子没有给予点评,转而询问公西华;公西华更加谦卑,娴于辞令。表示若能允许自己担任诸侯、祖庙祭祀时的司仪,就非常满足。(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志向越来越低,能力越来越差,得不到老师的正面评价,孔子学生们在理想的退而求其次中,愈发找不到方向。

在一旁鼓瑟的曾晳停止弹奏,站起身来,袒露自己的情怀,出言便表示异于三位师兄弟的志向(异乎三子者之撰)。此时此刻的曾皙,是孔子的传声筒、代言人,他把孔子搁置在内心世界深处未曾表达的心迹唯美的展示出来,他所展示的画面,是孔子作为生命个体的完美世界,这种完美世界看似与孔子终日宣扬的仁义礼乐大相径庭,而事实上,孔子所致力的仁义礼乐,只是手段、方法,而其最终目的,正是曾皙畅谈的生活情怀。惟有当一个国家、社会拥有并维护了夫子倡导的仁义礼乐,每一个生命个体才会赢来曾皙畅想的暮春时节。

伟人英雄、将相王侯的雄才大略,抱负才华,若失去仁义教化、礼乐约束的的前提,与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的自由、尊严、幸福无关。

孔子关注的是天下苍生黎民,不是天子帝王贵胄。

那是一个阳春三月的午后,褪下厚重笨拙的冬装,任由宽大舒展的衣袂,在春风中随同柳枝一起飘扬。携五、六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读书讨论交流后,来到沂河边。宽衣解带,赤诚相见。沂水河春水融融,舞雩台春风习习。随行的六、七个或书童、或顽童,更是按耐不住,一会捕捕鱼虾、一会打打水仗。随性、惬意、恬适、逍遥。有关经卷中的疑惑、争论,早就伴着由衷爽朗的笑声抛到九霄云外。日薄崦嵫,晚风渐凉,穿好衣裳,你唱着高歌、我哼着小曲,趁着斜阳,各自归家。(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先进》)

听完曾皙的心灵独白,孔子感到说不出的畅快。仿佛内心的积郁一扫而空。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我欣赏曾点的情趣。)

两千五百年后,当我们登曲阜孔庙凭吊圣人时,当我们在沂水畔缅怀圣人时,不知可否借着浩浩齐鲁古风,传来两千五百年前一位老人的内心抒怀--------“无可无不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5701.html

更多阅读

知其不可而不为 知其不可而不为之

知其不可而不为如果生命将到了尽头,我们不能害怕死去,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不为”之,去做另外一件事,就在你正做此事时,不益而到的收获,正是你“知其不为而为之”的化身!生命也亦如此!

半枝莲的功效、作用与常用配方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半枝莲的功效、作用与常用配方——简介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黄

铁路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的形成、表现与危害 垄断的危害

铁路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的形成、表现与危害——《中国行政性垄断的原因、行为与破除》报告节选之六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本文转载自中评网一、铁路行政性垄断的形成与演变铁道部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军委铁

历史研究中的分类、解释与比较 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历史研究中的分类、解释与比较刘良华我只认三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我建议教育硕士或中小学老师只做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我建议全日志的教育学原理的研究生只做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的总体特征是对历史事件或历

声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尴尬、自嘲与心灵独白 心灵独白》为网友梦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