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唐书》百名董氏名人录 新旧唐书区别

《新旧唐书》百名董氏名人录

广西贺州董全吉

编者按:依据广西贺州董全吉的研究(散见于多篇文章论述):董姓部落是最早的部落,董也,正也,督也。监督、管理、深藏、统率、督导、主持、督察、古老、正也是“董”。董姓部落是最早专门从事取火和管理火种的部落,该董姓部落也被赋予这样的崇高使命,具有监督管理火的职能,保管和利用薡蕫等取火物质,保持火种的延续,具有保护、监督、管理和深藏的职责,最后,逐步扩大到管理火以外的工作。人类从湖南洞庭湖和九嶷山一带迁徙,从广西、云南、四川、陕西,也有从江西、浙江、安徽、山东等地迁徙,后两支会合在山西、河南、山东、浙江一带,而迁徙中留有南方部落,保留董姓,之后,黄帝与蚩尤三苗部落联盟大战,祝融三苗部落的南迁,成为三苗。依然留着传统的董姓。从中原之外的各地,现在称呼为少数民族聚居地,都有董姓部落。一些姓氏源流,把少数民族改姓董,我觉得是与人类部落迁徙是不符合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董国,依然是董姓部落,是在祝融八姓分化之后,依然保存其部落的生命力。从《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 西南蛮》可知,而南蛮、西南蛮的迁徙历史,见于很多考古研究者和古代历史研究者的论述。而我先前对历史学家他们为何百思不得其解的,我通过古代婚姻的入赘婚,断定鬼方(魁方)属于夏商时期对董姓部落沿袭祭拜火的仪式的另外称呼,装成像鬼而身材魁梧者,而祝融三苗部落联盟南迁,从《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大酋俭弥于、鬼主董朴濒水为栅,以轻骑逆战。孝祖击斩弥于、秃磨蒲、鬼主十馀级,会大雪,皲冻死者略尽。……东谢南有西赵蛮,东距夷子,西属昆明,南西洱河也。山穴阻深,莫知道里。南北十八日行,东西二十三日行,户万馀,俗与东谢同,赵氏世为酋长。夷子渠帅姓季氏,与西赵皆南蛮别种,胜兵各万人。自古未尝通中国,黔州豪帅田康讽之,故贞观中皆遣使入朝。西赵首领赵酋摩率所部万余户内附,以其地为明州,授酋摩刺史。松外蛮尚数十百部,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凡数十姓,赵、杨、李、董为贵族,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长。有城郭、文字,颇知阴阳历数。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之裔。有稻、麦、粟、豆、丝、麻、薤、蒜、桃、李。以十二月为岁首。布幅广七寸”。该记载也间接证明。也间接证明董姓是最早的部落。

1、董纯:《旧唐书。本纪第一高祖》丁亥,诏曰:“隋太常卿高颎、上柱国贺若弼,并抗节不阿,矫枉无挠;司隶大夫薛道衡、刑部尚书宇文弼、左翊卫将军董纯,并怀忠抱义,以陷极刑:宜从褒饰,以慰泉壤。颎可赠上柱国、郯国公,弼赠上柱国、杞国公,各令有司加谥;道衡赠上开府、临河县公,赠上开府、平昌县公,纯赠柱国、狄道县公。”又诏曰:“隋右骁卫大将军李金才、左光禄大夫李敏,并鼎族高门,元功世胄,横受屠杀,朝野称冤。

2、董热:《旧唐书。本纪第七中宗睿宗》:辛卯,幸安乐公主宅。三月丙子,吐蕃赞普遣大臣悉董热献方物。是春,自京师至山东疾疫,民死者众。河北、河南大旱。夏四月辛巳,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

3~6、文昱→玄奖→神峤→董秦:旧唐书。《本纪第十肃宗》:庚寅,大举讨安庆绪于相州。命朔方节度郭子仪、河东节度李光弼、关内潞州节度使王思礼、淮西襄阳节度鲁炅、兴平节度李奂、滑濮节度许叔冀、平卢兵马使董秦、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等九节度之师,步骑二十万,以开府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丁亥,上御宣政殿试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乃以汝州刺史刘展为滑州刺史,以平卢军节度都知兵马使董秦为濮州刺史。六月乙未朔,以右仆射裴冕为御史大夫、成都尹,持节充剑南节度副大使、本道观察使;以邠州刺史房琯为太子宾客;以饶州刺史颜真卿为升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节度使。《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初,光弼次汴州,闻思明悉众且至,谓许叔冀曰:“大夫能守此城浃旬,我必将兵来救。”叔冀曰:“诺。”光弼还东京,思明至汴,叔冀与战不利,遂与董秦、梁浦、刘从谏率众降思明。……《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九月,奉诏大举,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北庭行营节度李嗣业、襄邓节度使鲁炅、荆南节度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滑濮节度许叔冀、平卢兵马使董秦等九节度之师讨安庆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一》:朝廷大骇,诏遣郭子仪屯泾阳,浑日进、白元光屯奉天,李光时进屯云阳,马璘、郝廷玉屯中渭桥,董秦屯东渭桥,骆奉先、李日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杜冕屯同州。……《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李忠臣传》:董秦:李忠臣,本姓董,名秦,平卢人也,世家于幽州蓟县。自云曾祖文昱,棣州刺史;祖玄奖,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父神峤,河内府折冲。……《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古之名将,以阴谋怨望,鲜全其族者。董秦始奋忠义,多长者言,宜其显赫,及失意挟邪,俄被淮阴之戮,惜哉!……《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叛臣下》:李忠臣,本董秦也,幽州蓟人。少籍军,以材力奋,事节度使薛楚玉、张守邦、安禄山等集》五卷,《伊川先生文集》八卷,《伊川易传》四卷,《经,甄劳至折冲郎将。平卢军先锋使刘正臣杀伪节度吕知晦,擢秦兵马使,攻长杨,战独山,袭榆关、北平,杀贼将申子贡、荣先钦,执周钊送京师。从正臣赴难,复败李归仁、李咸、白秀芝等。潼关失守,秦整军北还。奚王阿笃孤初引众与正臣合,已而绐约皆攻范阳,至后城,夜乘间袭秦。秦接战,败之,追奔至温泉山,禽首领阿布离,斩以衅鼓。至德二载,节度使王玄志使秦率兵三千自雍奴桴苇绝海,击贼将石帝廷、乌承洽,转战累日,拔鲁城、河间、景城,收粮赀以实军。又与田神功下平原、乐安,禽伪刺史以献。于是防河招讨使李铣承制假秦德州刺史。

7、董统,《旧唐书。本纪第十二德宗上》:八月甲午,振武军使张光晟杀领蕃回纥首领突董统等千人,收驼马千余、缯锦十万匹。乃征光晟归朝,以彭令芳代之。

8、董晋,《旧唐书。本纪第十二德宗上》:癸酉,以中书侍郎、平章事关播为刑部尚书,司封郎中杜黄裳为给事中。命给事中孔巢父淄青宣慰,华州刺史董晋河北宣慰。……辛卯,以左金吾卫大将军韦皋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以国子祭酒董晋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己巳,以金吾大将军董晋为尚书右丞。庚辰,右散骑常侍蒋沇卒。丙戌,吐蕃寇泾、陇、邠、宁,诸镇守闭壁自固,京师戒严。遣河中节度骆元光镇咸阳。……《旧唐书。本纪第十三德宗下》:冬十月,诏中书门下选常参官曾为牧宰有理行者以名闻。宰臣奏于颀、董晋等十二人前任有治迹,诏颀等于左右丞各言政要,左右丞条奏,上乃御宣政殿亲试其言而后用之。……庚子,以大理卿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御史中丞窦参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兼转运使;以户部尚书,依前度支转运副使。……丙戌,以门下侍郎、平章事董晋为礼部尚书,罢知政事。……戊申,以兵部尚书董晋充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东畿汝州都防御使。……七月乙未,以东都留守、兵部尚书董晋检校左仆射、同中书目门下平章事、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颍观察使。……时李万荣病,万荣子乃自署为兵马使,军人又逐乃,汴州乱,故命董晋帅之。以太子宾客为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东畿汝都防御使。……二月,罢中和节宴会,年凶故也。丁丑,宣武军节度使、检校左仆射、平章事、汴州刺史董晋卒。……《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九》:尚书左丞董晋谓宰臣刘滋、齐映曰:“元左丞忽有贬责,未知罪名,用刑一滥,谁不危惧?假有权臣骋志,相公何不奏请三司详断之。去年关辅用兵,时方蝗旱,琇总国计,夙夜忧勤,以赡给师旅,不增一赋,军国皆济,斯可谓之劳臣也。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窃为相公痛惜之。”滋、映但引过而已。……《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五》:后华州刺史董晋辟为防御判官;黜陟使荐其能,调授太常博士。……《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二》:诏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董晋、中使王进杰,自行在至恆州宣命,授武俊检校兵部尚书、成德军节度使。三月,加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卢龙两道节度使、琅邪郡王。……《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四》:德宗居奉天,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州走;……《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董晋传》:及董晋卒,兵乱,杀陆长源,监军俱文珍与大将密召逸准赴汴州,令知留后。……史臣曰:治乱,势也,势乱不能卒治。长源以法绳骄军,祸不旋踵;则董公之宽柔不无谓。……《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帝渐知虚诞,乃以礼部尚书董晋代为东都留守,召亚还京师。……《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九》:及董晋为太常卿,德宗谓之曰:“皇太子所行周服,非朕本意,有谏官横论之。今熟计之,即礼官请依魏、晋故事,斯甚折衷。”明年冬,上以太子久在丧,合至正月晦受吉服,欲以其年十一月释衰麻,以及新正称庆。有司皆论不可,乃止。

9,董溪,董晋的次子,《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权德舆传》:运粮使董溪、于皋谟盗用官钱,诏流岭南。行至湖外,密令中使皆杀之。他日,德舆上疏曰:窃以董溪等,当陛下忧山东用兵时,领粮料供军重务,圣心委付,不比寻常;敢负恩私,恣其赃犯,使之万死,不足塞责。弘宽大之典,流窜太轻,陛下合改正罪名,兼责臣等疏略。但诏令已下,四方闻知,不书明刑,有此处分,窃观众情,有所未喻。伏自陛下临御已来,每事以诚,实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同符,万方之人,沐浴皇泽。至如于、董所犯,合正典章,明下诏书,与众同弃,即人各惧法,人各谨身。……《新唐书。列传第九十 三郑高权崔》:董溪、于皋谟以运粮使盗军兴,流岭南,帝悔其轻,诏中使半道杀之。德舆谏:“溪等方山东用兵,乾没库财,死不偿责。陛下以流斥太轻,当责臣等缪误,审正其罪,明下诏书,与众同弃,则人人惧法。臣知已事不诤,然异时或有此比,要须有司论报,罚一劝百,孰不甘心。”帝深然之。

10~18,(原旧唐书列入的董晋,董溪,不再此计算列入)仁琬→大礼→伯良→(晋)→全道;(溪);全素;澥;(溪→居中、从直、居敬);《新唐书。卷六十二‧宰相表中》:789,五年己巳,二月庚子,御史大夫窦参为中书侍郎,大理卿董晋为门下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卷七十五下‧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董氏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飂叔安,生董父,舜赐姓董氏。裔孙辛有,辛有子孙分适晋,有董孤。裔孙翳,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子孙遂居陇西。汉江都相仲舒少子之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仁琬,梁州博士。→大礼→伯良,新浦主簿。→晋字混成,相德宗。→全道,殿中少监;溪,商州刺史(商州刺史→居中、从直、居敬);全素,太子中舍人;澥,太常寺太祝。董氏宰相一人:晋。

19---20,董卧庭,董避和:《旧唐书。本纪第十三德宗下》:始诏令旬日秉笔,后诏每日更秉笔。剑南西山羌女国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邓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六国君王,自来朝贡。六国初附吐蕃,韦皋击西山讨吐蕃,故六蛮内附,各授官秩遣之。……《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 西南蛮》:贞元九年七月,其王汤立悉与哥邻国王董卧庭、白狗国王罗陀忽、逋租国王弟邓吉知、南水国王侄薛尚悉曩、弱水国王董辟和。

21、董镇,《旧唐书。本纪第十三德宗下》:九月辛未朔,以袁州刺史董镇为邕管经略使。戊子,赐百僚九日宴,上赋诗赐之。

22、太上皇德妃董氏,《旧唐书。本纪第十四顺宗 宪宗上》:国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纪元之庆,用覃在宥之泽。宜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自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减一等。”诰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良媛董氏为太上皇德妃。……辛巳,夏州兵马使张承金斩惠琳,传首以献。壬辰,大行太上皇德妃董氏卒。

23、董叔经,《旧唐书。本纪第十四顺宗 宪宗上》:戊辰,以秘书监董叔经为京兆尹。壬午,谏议大夫去左、右字,只置四员。……壬午,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癸未,京兆尹董叔经卒。

24、董昌(847年-896年),《旧唐书。本纪第十五宪宗(李纯778--820)下》:丁卯,贼郾城守将邓怀金与县令董昌以郾城降。甲戌,渭南雨雹,中人有死者。丙子,诏权罢河北行营,专讨淮、蔡。……《旧唐书。本纪第十九下僖宗》:杭州刺史董昌大败刘汉宏之众,进攻越、婺、台、明等州,下之。遂以昌为越州刺史、镇东军节度、浙江东道观察等使,以杭州大将钱镠为杭州刺史。……《旧唐书。本纪第二十上昭宗》:三月,制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节度、晋绛慈隰观察处置等使。浙东节度使董昌僭号称罗平国,年称大圣,用婺州刺史蒋瑰为宰相,仍伪署官员。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请以本军进讨,从之。……四月壬午朔,湖南军乱,杀其帅刘建锋,三军立其部将权知邵州刺史马殷为兵马留后。镇海军节度使钱镠攻越州,下之,斩董昌,平浙东。……《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四》:贞元(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三年,自邠州至京师,有市人董昌者,通导广弘,舍于资敬寺尼智因之室。智因本宫人。董昌以酒食结殿前射生将韩钦绪、李政谏、南珍霞,神策将魏修、李傪,前越州参军刘昉、陆缓、陆绛、陆充、徐纲等,同谋为逆。……详细见《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逆臣下。董昌传》

25,董重质,《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上敬宗 文宗上,》:壬子,贬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为韶州刺史。遣中使杨文端赍诏赐南蛮王蒙丰佑。蛮军陷邛、雅等州。戊午,以右领军卫大将军董重质充神策西川行营都知兵马使。西川奏蛮军陷成都府。东川奏蛮军入梓州西郭门下营。又诏促诸镇兵救援西川。……《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文宗下》:壬申,以神策行营节度使董重质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八月己卯朔,右龙武统军董重质卒。……《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三》:愬计元济犹望董重质来救,乃令访重质家安恤之,使其家人持书召重质。重质单骑而归愬,白衣泥首,愬以客礼待之。……时蔡将董重质贬春州司户,愬上表请恕重质赐之,堪于军前驱使,即诏征还送武宁军,愬乃署为牙将。……《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时裴度为宣抚使,尝观兵于沱口,贼将董重质领骁骑遽至,布以二百骑突出沟中击之;……《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其邸吏无何妄传董重质已杀元济,并屠其家;……李光颜亦拔贼郾城。元济始惧,尽发左右及守城卒,属董重质以抗光颜、重胤。……其将赵昌洪、凌朝江、董重质等各权兵外寇。……《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董重质传》:董重质,本淮西牙将,吴少诚之子婿也。……又详细见《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

26,董赓,《旧唐书。本纪第十九上懿宗》:二月,制以御史中丞徐商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高璩罢知政事。以吏部尚书崔慎由、吏部侍郎郑从谠、吏部侍郎王铎、兵部员外郎崔谨张彦远等考宏词选人;金部员外郎张乂思、大理少卿董赓试拔萃选人。以给事中杨严为工部侍郎,寻召为翰林学士。

27,董涛,《旧唐书。本纪第十九上懿宗》:又以将军李邵为徐州南路行营招讨都虞候;以将军史忠用为颍州行营都知兵马使;将军马澹为徐州行营都知兵马使;将军董涛充卢州行营都知兵马使;将军戴可师充曹州行营招讨使;将军硃邪赤心充太原行营招讨使、沙陀三部落等军使;将军王建充淮泗行营招讨使;将军曹翔充兗海节度行营招讨使;将军马举为扬州都督府司马,充淮南行营招讨使;将军高罗锐为楚州刺史,本州行营招讨使;将军秦匡谟为濠州刺吏,本州行营如讨使,李播为宿州刺史,赴卢州行营招讨使;以将军孟彪为太仆卿,充都粮料使。

28,董貔貅,《旧唐书。本纪第二十上昭宗》:岂忠义不切疚怀,而道途或有阻滞?今则专令亲信,恳托勋贤,故遣延王戒丕、丹王允与供奉官王鲁纡等宣示。卿宜便董貔貅,径临邠凤,荡平妖穴,以拯阽危,是所望也。

29,董彦弼,《旧唐书。本纪第二十上昭宗》:时硃全忠在定州行营,崔胤与前左仆射张浚告难于全忠,请以兵问罪,全忠自行营还大梁。十二月乙卯朔。癸未夜。护驾盐州都将孙德昭、周承诲、董彦弼以兵攻刘季述、王仲先,杀仲先,携其首诣东宫门,呼曰:“逆贼王仲先已斩首讫,请陛下出宫慰谕兵士。”宫人破钥,帝与皇后方得出。……庚寅,制以孙德昭为安南节度、检校太保。以周承诲为邕州刺史、邕管节度经略使,以董彦弼为容州刺史、容管节度等使,并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杀神策军使李师虔、徐彦回。……董彦弼,《新唐书。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五月癸未,杨行密陷苏州,执刺史成及;陷光州,刺史刘存死之。庚寅,成汭陷黔州,武泰军节度使王建肇奔于成都。乙未,董昌伏诛。……天复元年正月乙酉,左神策军将孙德昭、董彦弼、周承诲以兵讨乱,皇帝复于位。董从实,《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是时季述欲尽诛百官,乃弑帝,挟太子令天下。都将孙德昭、董从实盗没钱五千缗,仲先众辱之,督其偿,株连甚众。(附注:董彦弼,《旧五代史。梁书十五列传五》:《通鉴》:德昭常惋不平,崔允闻之,遣判官石戬与之游。德昭每酒酣必泣,戬知其诚,乃密以允意说之。德昭感慨,乃与本军孙承诲、董从实三人,奋发应命,誓图返正,崔又割衣手笔以通其志。…天复初,德昭与孙承诲、董从实以返正功,时人呼为「三使相」,恩泽俱冠世。及承诲至凤翔,易名继诲,从实改名彦弼,皆为李茂贞所养。后阉官之败,俱戮于京师。惟德昭克全终始,有所称云。),

30,董峻,《旧唐书。志第十二历一》:高齐天保中,六月日当蚀朔,文宣先期问候官蚀何时,张孟宾言蚀申,郑元伟、董峻言蚀辰,宋景业言蚀巳。是日蚀于申酉之间,言皆不中时。

31,董屈占,《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贞观元年,羌叛,州县俱罢。二年,生羌首领董屈占者,请吏复立维州,移治于姜维城东,始属茂州,为羁縻州。……三年,左上封生羌酋董屈占等,举族内附,复置维州及二县。……贞观元年,羌叛,州县俱罢。

32,董弄,《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三年,左上封生羌酋董屈占等,举族内附,复置维州及二县。薛城,在州西南二百步也小封。咸亨二年,剌史董弄招慰生羌置也。

33,董凋贞,《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彻州下 贞观五年,西羌首领董凋贞归化置。领县三,与州同置。

34,董和那蓬,《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贞观二十年,松州首领董和那蓬固守松府,特敕于通轨县置当州,以蓬为刺史。显庆元年,蓬嫡子屈宁袭继为刺史。又置和利、谷利、平康三县也

35,董系比射,《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显庆元年,生羌首领董系比射内附,乃于地置悉州,在悉唐川故也。以董系比射为刺史,领左封、归城二县。载初元年,又移州理东南五十里匪平川置也。归诚 垂拱二年,分左封置。

36-37,董晏,董嘉俊:《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开元二十八年,置奉州,以董晏立为刺史。领定廉一县。天宝元年,改为云山郡。八载,移治所于天保军,乃改为天保郡。乾元元年二月,西山子弟兵马使嗣归诚王董嘉俊以西山管内天保郡归附,乃为保州,以嘉俊为刺史。领县三,户一千二百四十五,口四千五百三十六。至京师二千九百四十里,至东都三千七百九十里。东至维州风流镇四十五里也。

附注:《旧唐书。志第二十六经籍上》:《春秋繁露》十七卷董仲舒撰。……又十卷董遇注。……《春秋左氏经传章句》三十卷董遇注。…《问礼俗》十卷董勋撰。……《舆服志》一卷董巴撰。《志第二十七经籍下》:《董子》二卷董无心撰。……《春秋决狱》十卷董仲舒撰。……《三等数》一卷董泉撰,甄鸾注。……《董仲舒集》二卷《李陵集》二卷……董卓迁都,载舟西上,因罹寇盗,沉之于河,存者数船而已。…………《列传第二十七》:《书》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臣恐因循,流近致远,积小为大,累微起高。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又赏罚之典,纪纲不谬,天秩有礼,君爵有功,不可因怒以妄罚,不可因喜以妄赏。伏见尚医奉御彭君庆,以邪巫小道,超授三品,奈何轻用名器,加非其才?昔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今圣朝私爱,赏及憸人。董狐不亡,岂有所隐?《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张公经略,有天然才度,务穑劝分,董和成绩,惜哉中寿,其才未尽。《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七 刘吴韦蒋柳沈》:萧瑀谏无伐辽,出为河池郡守。董纯谏无幸江都,就狱赐死。

38,董智,《旧唐书。列传第三。李密》:世充因薄其城下,密简锐卒数百人以邀之,世充大溃,争趣浮桥,溺死者数万。虎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举、刘长恭、梁德、董智皆没于阵,世充仅而获免。其夜,大雨雪,士卒冻死者殆尽。密乘胜陷偃师,于是修金墉城居之,有众三十余万。

39,董浚,《旧唐书。列传第四。王世充》:世充黄门侍郎薛德音以文檄不逊,先诛之,次收世充党与段达、杨注、单雄信、杨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硃粲等十余人,皆戮于洛渚之上。……《新唐书,列传第十。王窦》:初,杀文都,欲诡众取信,乃请事侗母刘太后为假子,至是加号圣感太后。散骑常侍崔德本曰:“此王莽文母何异乎?”后食侗前,得呕疾,疑见毒,遂不复朝。以将张绩、董浚卫宫城。……其黄门侍郎薛德音以移檄嫚逆,崔弘丹造弩多伤士,前诛之;又收段达、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硃粲、王德仁等斩洛渚上。

40,董众,《旧唐书。列传第四。王世充》:十二年,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来讨士达。士达自以智略不及建德,乃进为军司马,咸以兵授焉。建德既初董众,欲立奇功以威群贼,请士达守辎重,自简精兵七千人以拒绚,诈为与士达有隙而叛之。

41,董康买,《旧唐书。列传第五》:会高祖征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等将赴长安,愿等相与谋曰:“王世充以洛阳降,其下骁将公卿、单雄信之徒皆被夷灭,我辈若至长安,必无保全之理。……五年正月,黑闼至相州,僭称汉东王,建元为天造。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又引建德时文武悉复本位,都于洺州。……七月,至定州,其旧将曹湛、董康买先亡在鲜虞,复聚兵以应黑闼。……《新唐书。列传第十一 薛李二刘高徐》:武德四年,建德败,还匿漳南,杜门不出。会高祖召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将用之。…五年,黑闼陷相州,号汉东王,建元天造,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左领军,…黑闼藉突厥兵复入寇,攻定州。旧将曹湛、董康买先逃鲜虞,聚兵应之。

42,董景珍,《旧唐书。列传第六》: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瓚、徐德基、郭华,沔州人张绣等同谋叛隋。郡县官属众欲推景珍为主,景珍曰:“吾素寒贱,虽假名号,众必不从。今若推主,当从众望。……义宁二年,僭称皇帝,署置百官,一准梁故事。伪谥其从父琮为孝靖帝,祖岩为河间忠烈王,父璇为文宪王。封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瓚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其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伪将军,怨铣放其兵,遂谋为乱,事泄,为铣所诛。时景珍出镇长沙,铣下书赦之,召还江陵,景珍惧,遣间使诣孝恭送款。铣遣其齐王张绣攻之,景珍谓绣曰:“‘前年醢彭越,往年杀韩信’,卿岂不见之乎?奈何今日相攻!”绣不答,进兵围之。景珍溃围而走,为其麾下所杀。……《旧唐书。列传第九》:爰自荆门,驰心绛阙,绥怀士庶,纠合宾僚,逾越江山,远申诚款。览此忠至,弥以慰怀。”及萧铣将董景珍以长沙来降,命绍率兵应之。

43,董玄寂,《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太宗诸子》:有堂邑丞董玄寂为冲统帅兵仗,及冲击武水,玄寂曰:“琅邪王与国家交战,此乃反也。”冲闻之,斩玄寂以徇。兵众惧而散入草泽,不可禁止,惟有家僮左右不过数十而已。乃却走入博州城,为守门者所杀。

44,董戎,《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仁杰曰:“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从,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光辅不能诘,心甚衔之。……《列传第九十六》:史臣曰:薛播温敏有文,鲍防董戎无术,李、严太原之政,可谓美矣。

45,董延光,《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六载,会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忠嗣僶俯而从,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危之,遽而入告。将及于庭,忠嗣曰:“李将军有何事乎?”光弼进而言曰:“请议军。”忠嗣曰:“何也?”对曰:“向者大夫以士卒为心,有拒董延光之色,虽曰受诏,实夺其谋。

46,董庭兰,《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一》:当主忧臣辱之际,此时琯为宰相,略无匪懈之意,但与庶子刘秩、谏议李揖、何忌等高谈虚论,说释氏因果、老子虚无而已。此外,则听董庭兰弹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朝官往往因庭兰以见琯,自是亦大招纳货贿,奸赃颇甚。颜真卿时为大夫,弹何忌不孝,琯既党何忌,遽托以酒醉入朝,贬为西平郡司马。……宪司又奏弹董庭兰招纳货贿,琯入朝自诉,上叱出之,因归私第,不敢预人事。

47,董秀,《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八》:广德元年,与宰臣刘晏、裴遵庆同扈从至陕。及舆驾还宫,遵庆皆罢所任,载恩宠弥盛。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委主书卓英倩潜通密旨。……是日,宦官左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董秀与载同恶,先载于禁中杖杀之。……中使董秀、主书卓英倩、李待荣及阴阳人李季连,以载之故,皆处极法。……忠翼,宦官也,本名清潭,与董秀皆有宠于代宗。……《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六》:其年,除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少游以岭徼遐远,欲规求近郡。时中官董秀掌枢密用事,少游乃宿于其里,候其下直,际晚谒之,……详细见《新唐书。列传第七十 元王黎杨严窦》

48,董星,《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二》:贞元四年九月,吐蕃将尚志董星、论莽罗等寇宁州,献甫率众御之,斩首百余级,吐蕃遁边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九月,吐蕃将尚悉董星、论莽罗等寇宁州,节度使张献甫率众御之,斩首百余级,贼转寇麟坊等州,纵掠而去。

49,董梅录,《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七》:建中元年,回纥突董梅录领众并杂种胡等自京师还国,舆载金帛,相属于道。光晟讶其装橐颇多,潜令驿吏以长锥刺之,则皆辇归所诱致京师妇人也。遂给突董及所领徒悉令赴宴,酒酣,光晟伏甲尽拘而杀之,死者千余人,唯留二胡归国复命。遂部其妇人,给粮还京,收其金帛,赏赉军士。后回纥遣使来诉,上不欲甚阻蕃情,征拜右金吾将军。……休既职久,与郢亲善,炎怒之,奏令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奉使回纥。休至振武,军使张光晟已杀回纥突董等,上初欲遂绝其使,令休还,待命于太原。久之方遣,仍令休归其突董、翳密施大小梅录等四尸。突董者,即武义可汗之叔父也。尸既至,可汗令宰臣已下具彩服车马来迎。其宰相颉于思迦坐大帐,立休等于帐外雪中,诘杀突董等故。休曰:“突董等自与张光晟忿斗而死,非天子命也。”又问:“使者背唐国,负罪当死,不能自戮耶?不然,何假手于我杀之也?”凡将杀者数矣,言颇悖慢,乃引去,供饩甚薄,留之五十余日,乃得还。可汗使谓休曰:“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汙益甚尔。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50,董勔,《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九年,朝廷筑盐州城,虑为吐蕃掩袭,诏皋出兵牵维之。乃命大将董勔、张芬出西山及南道,破峨和城、通鹤军。吐蕃南道元帅论莽热率众来援,又破之,杀伤数千人,焚定廉城。凡平堡栅五十余所,以功进位检校右仆射。…………《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初,将城盐州,上命皋出师以分吐蕃之兵,皋遣大将董勔、张芬出西山及南道,破俄和城、通鹤军。

51,董振,《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德宗遣使至成都府,令皋出兵深入蕃界。皋乃令镇静军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威戎军使崔尧臣兵千人出龙溪石门路南,维保二州兵马使仇冕、保霸二州刺史董振等兵二千趋吐蕃维州城中,北路兵马使邢玼等四千趋吐蕃栖鸡、老翁城,都将高倜、王英俊兵二千趋故松州,陇东兵马使元膺兵八千人出南道雅、邛、黎、巂路。……《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皋遂命镇静军兵马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威戎军使崔尧臣率兵一千出龙溪石门路南,维保二州兵马使仇冕、保霸两州刺史董振等,率兵二千进逼吐蕃维州城中。

52,董稹,《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一》:孝忠然之,乃遣衙官随雄报滔,又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授孝忠检校工部尚书、恆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成德军节度使,便令与滔合兵攻惟岳,仍赐实封二百户。…《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三 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孝忠然之,遣将程华报滔连和,遣易州录事参军事董稹入朝。

53,董竭忠,《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忠臣与董竭忠退之,转战累日,遂收鲁城、河间、景城等,大获资粮,以赴本军。

54,董待名,《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又遣逆党董待名、韩霜露、刘敬宗、陈质、翟晖等四人伺外,侵抄州县,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度张伯仪全军覆没。……《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中。逆臣中》:希烈遣董待名、韩霜露、刘敬宗、陈质、翟崇晖分掠州县,官军数奔。曜复取汝州,希烈遣周曾、吕从贲、康琳拒曜,次襄城,与王玢、姚詹、韦清合谋袭希烈,不克,皆死,清奔刘洽。

55,董定,或董子定,《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七。子定传》:定,幼聪警绝伦,年七岁时,读《尚书·汤誓》,问郢曰:“奈何以臣伐君?”郢曰:“应天顺人,不为非道。”又问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是顺人乎?”父不能对。仕至京兆参军。小字董二,人以幼慧,多以字称之。尤精《王氏易》,尝为《易图》,合入出以画八卦,上圆下方,合则重,转则演,七转而六十四卦六甲八节备焉。著《易外传》二十二卷。(附注:古时候称呼有时候在名字前加子字,因此,也称董定)

56,董昌龄,《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一》:初,邓怀金以官军围青陵城,绝其归路,怀金惧,谋于郾城令董昌龄。昌龄母素诫其子令降,昌龄因此劝怀金归款于光颜,且曰:“城中之人,父母妻子皆质于蔡州,如不屈而降,则家尽屠矣。请来攻城,我则举烽求救。救兵将至,官军逆击之必败,此时当以城降。”光颜从之,贼果败走。于是昌龄执印,帅吏列于门外,怀金与诸将素服倒戈列于门内;光颜受降,乃入罗城,其城自坏五十余步。……《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前邕管经略使董昌龄枉杀录事参军衡方厚,坐贬溆州司户。至是量移硖州刺史,抃上疏论之曰:“王者施涣汗之恩以赦有罪,唯故意杀人无赦。昌龄比者录以微效,授之方隅,不能祗慎宠光,恣其狂暴,无辜专杀,事迹显彰。妻孥衔冤,万里披诉。及按鞫伏罪,贷以微生,中外议论,以为屈法。今若授之牧守,以理疲人,则杀人者拔擢,而冤苦者何伸?交紊宪章,有乘至理。”疏奏,乃改为洪州别驾。

57,董昌龄母杨氏,,《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列女》:董昌龄母杨氏。昌龄常为泗州长史,世居于蔡。少孤,受训于母。累事吴少诚、少阳,至元济时,为吴房令。杨氏潜诫曰:“逆顺之理,成败可知,汝宜图之。”昌龄志未果,元济又署为郾城令。杨氏复诫曰:“逆党欺天,天所不福。汝当速降,无以前败为虑,无以老母为念。汝为忠臣,吾虽殁无恨矣!”及王师逼郾城,昌龄乃以城降,且说贼将邓怀金归款于李光颜。宪宗闻之喜,急召昌龄至阙,直授郾城令、兼监察御史,仍赐绯鱼。昌龄泣谢曰:“此皆老母之训。”宪宗嗟叹良久。元济囚杨氏,欲杀之,而止者数矣。蔡平,杨氏幸无恙。元和十五年,陈许节度使李逊疏杨氏之强明节义以闻,乃封北平郡太君。……衡方厚妻程氏。方厚,太和中任邕州都督府录事参军,为招讨使董昌龄诬枉杀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 列女》:董昌龄母杨,世居蔡。昌龄更事吴少阳,至元济时,为吴房令。母常密戒曰:“逆顺成败,儿可图之。”昌龄未决,徒郾城,杨复曰:“逆贼欺天,神所不福。当逆降,无以我累。儿为忠臣,吾死不慊。”会王师逼郾城,昌龄乃降。宪宗喜,即拜郾城令兼监察御史,昌龄谢曰:“母之训也,臣何能!”帝嗟叹。元济囚杨,欲杀者屡矣。蔡平而母在,陈许节度李逊表之,封北平郡太君。

58,董汉宏,《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四》:铎闻系败,令部将董汉宏守江陵,自率兵万余会襄阳之师。江陵竟陷于贼。天子不之责。罢相,守太子太师。

59,董兹,《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由是遥听鼓鼙,更张琴瑟,烦我台席,董兹戎旃。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飞骑尉、赐紫金鱼袋裴度,为时降生,协朕梦卜,精辨宣力,坚明纳忠。

《新旧唐书》百名董氏名人录 新旧唐书区别

60,董勃义,《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六年,吐蕃遣使论董勃义入朝修好。俄而西川节度李德裕奏,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以城降。德裕又上利害云:“若以生羌三千,出戎不意,烧十三桥,捣戎之腹心,可以得志矣。”上惑其事,下尚书省议,众状请如德裕之策。僧孺奏曰:“此议非也。吐蕃疆土,四面万里,失一维州,无损其势。况论董勃义才还,刘元鼎未到,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应敌次之,今一朝失信,戎丑得以为词。

61,董玄质,《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下》:初,知謇为房州时,中宗以庐陵王安置房州,制约甚急。知謇与董玄质、崔敬嗣相次为刺史,皆保护,供拟丰赡,中宗德之。

62,董秦海:《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下》:安禄山反,遂从兵马使董秦海转收沧、棣等州,轻师远斗,贼不能支。史思明反,复陷于贼。脱身投山南节度使来瑱,奏授试金吾卫将军。

63,董思恭,《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上》:行功前后预撰《晋书》及《文思博要》等。同时又有孟利贞、董思恭、元思敬等,并以文藻知名。……受诏与少师许敬宗、崇贤馆学士郭瑜、顾胤、董思恭等撰《瑶山玉彩》五百卷。龙朔二年奏上之,高宗称善,加级赐物有差。……《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上。董思恭传》:董思恭者,苏州吴人。所著篇咏,甚为时人所重。初为右史,知考功举事,坐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

64,董承宴,《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二十八年春,兼琼密与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及维州别驾董承宴等通谋。都局等遂翻城归款,因引官军入城,尽杀吐蕃将士,使监察御史许远率兵镇守。

65:董怀愕:《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皋遂命镇静军兵马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威戎军使崔尧臣率兵一千出龙溪石门路南,维保二州兵马使仇冕、保霸两州刺史董振等,率兵二千进逼吐蕃维州城中,北路兵马使邢玼并诸州刺史董怀愕等率兵四千进攻栖鸡、老翁等城,都将高倜、王英俊等率兵二千进逼故松州,陇东路兵马使元膺并诸将郝宗等复分兵八千出南道雅、邛、黎、巂等路。

66~69,董藐蓬、董卧卿、董梦葱,董辟忽,《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 西南蛮》:贞元九年七月,其王汤立悉与哥邻国王董卧庭、白狗国王罗陀忽、逋租国王弟邓吉知、南水国王侄薛尚悉曩、弱水国王董辟和、悉董国王汤息赞、清远国王苏唐磨、咄霸国王董藐蓬,各率其种落诣剑南西川内附。其哥邻国等,皆散居山川。弱水王即国初女国之弱水部落。其悉董国,在弱水西,故亦谓之弱水西悉董王。旧皆分隶边郡,祖、父例授将军、中郎、果毅等官,自中原多故,皆为吐蕃所役属。其部落,大者不过三二千户,各置县令十数人理之。土有丝絮,岁输于吐蕃。至是悉与之同盟,相率献款,兼赍天宝中国家所赐官诰共三十九通以进。西川节度使韦皋处其众于维、霸、保等州,给以种粮耕牛,咸乐生业。立悉等数国王自来朝,召见于麟德殿。授立悉银青光禄大夫、归化州刺史;邓吉知试太府少卿兼丹州长史;薛尚悉曩试少府少监兼霸州长史;董卧庭行至绵州卒,赠武德州刺史,命其子利啰为保守都督府长史,袭哥邻王。立悉妹乞悉漫颇有才智,从其兄来朝,封和义郡夫人。其大首领董卧卿等,皆授以官。俄又授女国王兄汤厥银青光禄大夫、试太府卿;清远王弟苏历颠银青光禄大夫、试卫尉卿;南水国王薛莫庭及汤息赞、董藐蓬,女国唱后汤拂庭、美玉钵、南郎唐,并授银青光禄大夫、试太仆卿。其年,西山松州生羌等二万余户,相继内附。其粘信部落主董梦葱,龙诺部落主董辟忽,皆授试卫尉卿。立悉等并赴明年元会讫,锡以金帛,各遣还。寻诏加韦皋统押近界羌、蛮及西山八国使。其部落代袭刺史等官,然亦潜通吐蕃,故谓之“两面羌”。

70,董希芝,《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泚左右韩旻、薛纶、高幽嵓、武震、硃进卿、董希芝共斩泚,使宋膺传首以献。泚死时年四十三。……《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中。逆臣中》:廷芬与泚腹心硃惟孝夜射泚,坠窖中,韩旻、薛纶、高幽岩、武震、硃进卿、董希芝共斩泚,使宋膺传首以献。泚死年四十三。令言走泾州,休、子平走凤翔,皆斩首。

71~73,董阿兴、董灯明、董该以:《新唐书。本纪第一 高祖》:己丑,车骑将军董阿兴反于陇州,伏诛。……癸卯,毛州人董灯明杀其刺史赵元恺。……贝州人董该以定州叛附于黑闼。74,董岳,《新唐书。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石门蛮向瑰陷澧州,权知州事吕自牧死之。桂阳贼陈彦谦陷郴州,刺史董岳死之。广明元年正月乙卯,改元。……十二月,忠武军将鹿晏弘逐兴元节度使牛勖,自称留后。是岁,天平军将曹存实克郓州。石镜镇将董昌逐杭州刺史路审中。…四年正月,婺州将王镇执其刺史黄碣,叛附于董昌。…丙辰,杭州刺史董昌攻越州,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奔于台州。是月,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卒,其子仲方自称留后。神策行营先锋使满存克兴、凤二州。感义军节度使杨晟陷文州。武宁军将张雄陷苏州。十一月庚子,秦宗权郑州。十二月,魏州地震。丙午,台州刺史杜雄执刘汉宏,降于董昌。昌自称浙东观察使。丙辰,硃玫伏诛。

75,董芳仪,《新唐书。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广宁公主,董芳仪所生。下嫁程昌胤,又嫁苏克贞。薨大历时。

76,董仲质,《新唐书。列传第十六 温皇甫二李姜崔》:兴元军乱,杀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帝虑其劳费,造曰:“臣计诸道戍蛮之兵方还,愿得密诏受约束,用此足矣。”许之。命神策将董仲质、河中将温德彝、郃阳将刘士和从造。

,77,董秀槃,《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五 五王》:元载辅政,与中官董秀槃结固宠,涣疾之,因进见,慨然论载奸。代宗曰:“载虽非重慎,然协和中外无间然,能臣也。”对曰:“和之为贵者,由礼节也,不节之以礼,焉得和?今干戈甫定,品物思乂。载为宰相,宜明制度,易海内耳目。而怙权树党,毁法为通,鬻恩为恕,附下苟容,乃幽国卑主术,臣所未喻。”

78,董畹,《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三 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帝以布大臣子,或有罪,且挠法,弘正请以董畹代,而士卒爱布愿留,帝乃止。凡十八战,破凌云栅,下郾城,以功授御史中丞。裴度轻出观兵沱口,贼将董重质以奇兵掩击,布伏骑数百突出薄之,诸军继至,贼惊引还。

,79,董汉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郑二王韦张》:弟镣,累官汝州刺史。乾符中,王仙芝来攻,镣拒之,自督勇士与别将董汉勋守南、北门。城陷,汉勋力战死,镣贬韶州司马。终太子宾客。

80,董南史,《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忠义中》:始,肃宗诏中书侍郎张镐代进明节度河南,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掎角救睢阳,巡亡三日而镐至,十日而广平王收东京。镐命中书舍人萧昕诔其行。时议者或谓: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于是张澹、李纾、董南史、张建封、樊晁、硃巨川、李翰咸谓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

81~87,董相、董文海、董敬直(虞乡人),董允恭,董思宠,董永,董堂礼:《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 孝友》:唐受命二百八十八年,以孝悌名通朝廷者,多闾巷刺草之民,皆得书于史官。万年王世贵,长安严待封,泾阳田伯明,华原韩难陀,华州王瞿昙,郑县辛法汪、郭士举、张长、郭士度、郑迪、柳仁忠、能君德、刘崇、甘元爽、韩子尚、韩思约,下邽张万彻,朝邑申屠思恭、吕昂,鹑觚张元亮,灵台孙智和,新平冯猛将,宜川司马芬,洛交周崇俊,洛川何善宜,博陵崔定仁,冀州燕遗倩,贝州马衡,沧州郑士才,清池孙楚信、刘贤,渤海边凤举,瀛州硃宝积,乐陵苏伏念,邯郸章征,鸡泽冯仁海、郭守素,文安董相,武邑王达多、张丘感、张艺朗暨孙师才、张义节,沙河赵君惠,南乐谷感德,魏县毛仁,武城茹智达,历亭王师威、李肆仁,临河李文绸,汤阴后斥奴,鼓城彭思义、陈屺、田堤岳,太原卢遗仁、王知道,蒲州贾孝才,解县卫玄表,南岳张利见,安邑曹文行、孙怀应、相里志降、杨王操、邵玄同、张衡、曹存勋、李文褒、董文海、李文秀、张仙儿、张公宪,虞乡董敬直,河东张金城、吕神通、吕云、吕志挺、吕元光、赵举、张祐、姚炽、张师德、冯巨源、杜山藏,河西郭文政,伊阙任仲济、源荣璧,汴州张士岩,陈留家师谅、董允恭,尉氏杨思贞,中牟潘良瑗暨子季通,阳武时惠珣,封丘杨嵩珪,许田李颐道,胙城蔡洪、石善雄暨孙彦威,朗山胡君才,徐州皇甫恒,彭城尹务荣,荆州刘宝,长寿史抟,益州焦怀肃、郭景华,郪县曹少微,涪城赵烟,资阳赵光寓、黄昪,梓潼马冬王、秦举、王兴嗣,依政樊漪,巴西韦士宗、文博荧暨子诠,南郑李贞古,巢县张进昭,万载廖洪,南陵苏仲方,鄱阳张讠赞,乐平谢惟勤、沈普、姜崌,上饶鲍嘉福、虞熔真,句容张常洧,弋阳张球、李营暨子凝孙楚,贵溪黄舟,建昌熊士赡,临江袁鸣,赣县谢俊,余杭何公弁、章成缅、方宗,建德何起门,桐庐祝希进,诸暨张万和,萧山李渭、许伯会、戴恭、俞仅,信安徐知新、徐惠諲,东阳应先、唐君祐,睦州许利川,建阳刘常,邵武黄亘、张巨篯、吴海,泉山黄嘉猷,永泰王奭,皆事亲居丧著至行者。万年宋兴贵,奉先张郛,澧阳张仁兴,栎阳董思宠,湖城阎旻,高平雍仙高,湖城阎酆,正平周思艺、张子英,曲沃张君密、秦德方、马玄操、李君则,太平赵德俨,陇西陈嗣,北海吕元简,经城宋洸之,单父刘九江,无棣徐文亮,乐陵吴正表,河间刘宣、董永,安邑任君义、卫开,龙门梁神义、贺见涉、张奇异,郑县王元绪、寇元童,舒城徐行周,睦州方良琨,桐庐戴元益,高安宋练,泾县万晏,弋阳李植,繁昌王丕,皆数世同居者。天子皆旌表门闾,赐粟帛,州县存问,复赋税,有授以官者。……张琇,河中解人。父审素,为巂州都督,有陈纂仁者,诬其冒战级、私庸兵。玄宗疑之,诏监察御史杨汪即按。纂仁复告审素与总管董堂礼谋反。于是汪收审素系雅州狱,驰至巂州按反状。堂礼不胜忿,杀纂仁,以兵七百围汪,胁使露章雪审素罪。既而吏共斩堂礼,汪得出,遂当审素实反,斩之,没其家。

,88,贾直言妻董,《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 列女》: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及汤沐,发堕无馀。

89,董可武,《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中人欲直入,武德等户之,中人恐有变,趋出,贶馈百万。后使者继往,为知从谏已死者,未至数舍,众惧,武德与将董可武出兵万人迎劳,至牙门,不得前。…稹闻三州降,大惧。大将郭谊与王协始议图稹,使董可武诱稹至北第,置酒,饮酣,即斩首,悉取从谏子在襁褓者二十馀,并从子积、匡周等杀之。……雄至潞,缚谊及王协、刘公直、安全庆、李道德、李佐尧、刘武德、董可武等送京师,并殊死。

90,董摩,《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其后有君长曰瘕悉董摩,董摩生佗土度,佗土生揭利失若,揭利生勃弄若,勃弄生讵素若,讵素生论赞索,论赞生弃宗弄赞,亦名弃苏农,亦号弗夜氏。其为人慷慨才雄,常驱野马、〓牛,驰刺之以为乐,西域诸国共臣之。太宗贞观八年,始遣使者来朝,帝遣行人冯德遐下书临抚。

91,董热固,《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又使大臣悉董热固求昏,未报。会监察御史李知古建讨姚州蛮,削吐蕃向导,诏发剑南募士击之。蛮酋以情输虏,杀知古,尸以祭天,进攻蜀汉。

92,董成,《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南蛮中》:初,酋龙遣清平官董成等十九人诣成都,节度使李福将廷见之,成辞曰:“皇帝奉天命改正朔,请以敌国礼见。”福不许。…而酋龙自双流徐行,内欲报董成之辱,因绐耽请上介至军议事。

93,董朴,《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大酋俭弥于、鬼主董朴濒水为栅,以轻骑逆战。孝祖击斩弥于、秃磨蒲、鬼主十馀级,会大雪,皲冻死者略尽。……东谢南有西赵蛮,东距夷子,西属昆明,南西洱河也。山穴阻深,莫知道里。南北十八日行,东西二十三日行,户万馀,俗与东谢同,赵氏世为酋长。夷子渠帅姓季氏,与西赵皆南蛮别种,胜兵各万人。自古未尝通中国,黔州豪帅田康讽之,故贞观中皆遣使入朝。西赵首领赵酋摩率所部万余户内附,以其地为明州,授酋摩刺史。松外蛮尚数十百部,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凡数十姓,赵、杨、李、董为贵族,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长。有城郭、文字,颇知阴阳历数。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之裔。有稻、麦、粟、豆、丝、麻、薤、蒜、桃、李。以十二月为岁首。布幅广七寸。

94,董嘉庆,《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戎州管内有驯、骋、浪三州大鬼主董嘉庆,累世内附,以忠谨称,封归义郡王。,

95,董期,《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姚州境有永昌蛮,居古永昌郡地。咸亨五年叛,高宗以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讨平之。武后天授中,遣御史裴怀古招怀。至长寿时,大首领董期率部落二万内属。其西有扑子蛮,趫悍,以青娑罗为通身裤,善用竹弓,入林射飞鼠无不中。

96,董仅,《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叛臣下》:以郑杞、董仅、吴迈为腹心,骈之亲信皆偪使附己,政事未尝关决骈。骈内悔,欲收其权,不能也。用之问计于杞、仅,谋请骈斋于其第,密缢之,绐为升天,事不克。

97,董庠,《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逆臣下》:昌得郡王,咤曰:“朝廷负我,吾奉金帛不赀,何惜越王不吾与?吾当自取之!”下厌其虐,乃劝为帝。近县举狂畐讠虖请,昌令曰:“时至,我当应天顺人。”其属吴繇、秦昌裕、卢勤、硃瓚、董庠、李畅、薛辽与妖人应智、王温、巫韩媪皆赞之。昌益兵城四县自防。

2014年12月3日15:34荷香月暖作于贺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653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新旧唐书》百名董氏名人录 新旧唐书区别》为网友爷霸占你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