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行社成员山东吕剧《墙头记》欣赏与感悟 吕剧墙头记

2013年1月22日,受山东淄博吕剧团路晓荣团长邀请,中国知行社成员及家属一共65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一起欣赏了山东吕剧著名曲目《墙头记》。

山东吕剧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艺术之一,其中,古装派喜剧《墙头记》是山东省吕剧院的看家戏目,几十年来久演不衰。这部喜剧多年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欢笑,然而,欢笑之余,其深刻的故事内涵在看似简单的剧情中极度发人深醒。故事的主人公—张木匠作为84岁的花甲老人,在其劳碌一生,含辛茹苦将2儿子拉扯成人后,却面对着无尽的2个儿子虐待的晚年生活,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社会里又有多少类似的悲情故事同样的上演呢?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赡养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近,国家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对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权益及生活问题给予了关注,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尊老爱幼本是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不想这个作为人就该知道的道理,却沦落为必须依靠法律强制的要求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去孝顺父母,一方面说明我们国家正在向法治化进程迈进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的道德滑坡程度的倒退,可喜又可悲哉!

中国知行社是由广大博士(后)为主,团结社会各界爱心知识分子自发建立的民间教育公益慈善组织,主要关1老问题——心老年弱势群体、1小问题——那些曾我们一样走在艰难求学道路上的学子。

今天你正当年,你可曾忘记你年少的迷茫困苦?

今天你正当年,你可曾知道你年老的岁月艰难?

今天我们风光独好,可否愿意分享?为我们的明天储存爱的财富?


中国知行社成员山东吕剧《墙头记》欣赏与感悟 吕剧墙头记
知行社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不孝之子,张二怪与妻子

王银匠设计解围张木匠被遗弃

误以为张木匠有大量银子,2个儿子和妻子开始抢着赡养老父

不孝2子争父



为了钱财,不孝2子,跪求王银匠

















大儿子与其父算经济账。


附故事梗概:

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他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他的妻子李氏刁泼狠毒,对张木匠冷酷无情。次子二乖粗通文墨,为人虚伪、狡猾。其妻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对此十分得意。但二乖也不愿奉养父亲,常常怨恨"老爹爹今年八十五,何不死在圣贤年。"张木匠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可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但又毫无办法,只好立下字据,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一天,大乖"照章"送爹到二乖门口,二乖夫妇恼于大乖又占了便宜,便装聋作哑,任凭大乖叫骂,就是不开门。大乖无奈,又不肯把爹爹再领回家,于是逼着老爹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并对爹说:"你要掉往墙里掉,掉到墙外可没人管饭。"遂拔腿躲走。张铁匠年轻时的好朋友王银匠,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这天,他挑着银匠挑子走街串巷,忽见张木匠昏倒在墙上,就将他救了下来。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遇十分同情,他计上心头,要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让他们养活老父,同时也趁机整他们一下。于是,王银匠从怀里掏出一个苞米面饼给张木匠,让他找个地方晒太阳,等着儿子来找他。王银匠先到大乖家,接着又到二乖家,都以要账为名,叙说当年张木匠怎样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大乖、二乖夫妇听后又惊又喜,各自都想先把爹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一场"争爹战"开始了。最后,还是张木匠提出的仍"照章"办事,以半月为期轮流养老,这场"争爹战"方告结束。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这两年中,大乖和二乖争相对爹大献殷勤,都希望爹能把藏银给自己。张木匠表面上生活是好多了,但内心痛苦却加重了。因为他没有银子,不愿在欺骗中生活,不久抑郁而死。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想到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认为这里一定有文章,于是他们又争着去找王银匠。王银匠得知老友病故,十分难过。大乖、二乖争相表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得齐全,王银匠听后也就放心了,哀悼一番准备回去。谁知,他们夫妻四人却苦苦缠住不放,一定让王银匠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被压在墙下,受到了惩罚。

附博友感悟:

知行社观吕剧《墙头记》有感

1月21日,中国知行社60余人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山东吕剧的著名剧目——《墙头记》,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警醒,体会到中国艺人的深厚功底。《墙头记》通过艺术传承文化,引发了社员讨论,启发了听众的思考。

首先,吕剧的艺术魅力仍在延续。吕剧与京剧一样,是一个地方戏,是一门传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唱,一念,一板,一眼,都要讲究火候,都要讲求功底。戏剧是真功夫,没有十余年的功底,是练不出好嗓子,是演不出好门道的。《墙头记》是吕剧的重要剧目,经久不衰。今天晚上剧院里虽不是座无虚席,但是保有相当高的上座率,有老人,也不乏许多年轻人。这说明吕剧,乃至中国的戏曲,作为一种艺术不会过时,不会消失。随着,部分戏曲进入课堂,中国的戏剧观众也会越来越多。

其次,道德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不朽文化素材。艺术是文化传统的工具和外衣,文化传统是艺术表达的核心和重点。道德宣扬作为价值观培养的重心,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形式。《墙头记》讲述了,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大乖和小乖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而两儿子不孝,把满是白发的老父亲在大冬天推上墙头,均不想赡养老人,而王银匠设巧计使贪财的两儿子争相养老的故事。它深深地了鞭挞了亲儿不孝的扭曲心灵,贬斥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贪图富贵的人性,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讲究孝道,不要财迷心窍、丧失天良,不要迷失人性和道德。

再次,养老与敬老问题至今仍需要得到重视。在《墙头记》中只反映出了对老人的吃饱穿暖问题,只看到了对待老人的生理需要和外在表现,而没有照顾到老人的内在心理需要和感受。其实,老人在剧中相当压抑,内心感觉无处表达,无处诉说,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当然,在古代能解决温饱已经不错,但放到今天,它的教育意义更加深远。在吃不愁、穿不愁的今天,老人的孤独感会更加强烈,老人的精神需要慰藉,需要疏导,需要诉说和表达。今天的孝,不仅是吃好、穿好,而且是倾听老人的心声,常回家看看。

艺术是表达,带来的是深沉思考。吕剧《墙头记》作为一种具体艺术表达,带来的是我们对道德的考量,对社会的警示。

人民大学博士,房风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687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公输》原文与译文 公输九年级原文及翻译

原文地址:《公输》原文与译文作者:紫善 原文 《公输》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公

转载 比特币本地钱包《Bitcoin-qt》-付款与收款 bitcoin钱包

原文地址:比特币本地钱包《Bitcoin-qt》-付款与收款作者:Hmads【付款与收款】这是最后一篇了,付款与收款及介绍各个的基本功能。在比特币交易当中收款和付款都需要比特币地址。先说说什么是付款和收款,简单来说付款就是给钱别人而收款

舒婷诗《致橡树》欣赏 致橡树 舒婷ppt

舒婷诗《致橡树》欣赏制作:麦瑞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

声明:《中国知行社成员山东吕剧《墙头记》欣赏与感悟 吕剧墙头记》为网友七色彩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