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五大名旦—阎立品 豫剧五大名旦唱腔欣赏

品清玉立、德艺双馨

阎立品先生是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她把豫剧闺门旦这一行当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形成委婉典雅的豫剧“阎派”唱腔。她虽然去世多年,但由她主演的《秦雪梅》、《藏舟》、《盘夫索夫》、《西厢记》等剧目至今令人百听不厌。

一.“品清玉立”的一生:

豫剧五大名旦—阎立品 豫剧五大名旦唱腔欣赏

阎立品,1921年2月7日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蔡寨村,原名阎桂荣,父亲阎彩云是清末民初豫剧祥符调著名男旦演员。1932年阎桂荣入开封永安舞台义成班学戏,拜师杨金玉、马双枝学艺3年。次年,阎桂荣初次登台演出《打金枝》,由于个头小、扮相美、奶腔优美动听,观众送她“小闺女”的昵称!1936年4月,阎桂荣随父亲到太康民醒社搭班,接受家传技艺,父亲的拿手剧目、文武绝活亲手传授给她,对她的艺术成长影响很大。特别是父亲教她的艺术训言:“戏贵一角独,技贵一招绝。”这成为她艺术创新的一贯追求。

1938年太康县沦陷,阎桂荣削发明志,女扮男装,流落偏僻农村,宁肯忍饥挨饿,艰苦度日,也不给日寇、汉奸演戏,表现了一个艺人可贵的民族气节。年底逃离沦陷区,渡黄河到扶沟县搭四街班。1939年秋,她离开扶沟时,士绅送她一块匾额,上书“品清艺精”4字。到许昌搭“一道辙”戏班,阎桂荣改名阎立品,借以砥砺自己,要立人品、立艺品。在许昌、漯河一带演出,为抵制社会恶习、维护艺人尊严,阎立品拒绝达官贵人宴请,宣布“吃素”,不唱堂会,不为豪门、官邸清唱,搭班不拜客,坚持粉戏不唱、脏词不唱。许昌各界送给阎立品匾额“品艺兼精”和对联“立身不使白玉玷,品高当与青云齐”赞誉她。在许昌,阎立品接触的一些爱国人士给她写剧本《守湖州》、《江油恨》,排演《克敌荣归》、《柳绿云》等。

1943年初夏,阎立品到安徽界首演出。在排演新剧目《冷雪雁》时,阎立品请京剧演员郝效莲(男旦)教她表演身段。郝老师又给阎立品排演京剧荀派剧目《红娘》、《元宵谜》,把京剧唱腔融入豫剧。从此阎立品跨入京剧艺术之门,化妆、表演、发声、用气、唱字技巧等向前跨出一大步,为日后形成独具一格的“阎派”艺术打下基础。阎立品还请音乐教师高启俊教发声、学音律。高帮阎立品修改加工《观文》、《训女》、《别府》、《吊孝》等折子戏,使情节完整的《秦雪梅》初具雏形。界首成为阎立品艺术成长的第二故乡,界首商会送她匾额“品清玉立”。阎立品拒绝给当地警备司令做二房,被人誉为“艳阳桃李之姿,风霜冰雪之操”。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立品在开封、郑州、许昌等地演出。许昌5群众团体联合赠送阎立品匾额“品端艺精”。1948年秋阎立品到安徽蚌埠演出,观众送她对联“立身飘逸云中鹤,品曲悠扬叶底莺”。

1950年,阎立品在开封先后参加河南省政治协商代表会和开封第二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接触政治活动,切身感受到艺人翻身解放的喜悦。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她艺术上的一次飞跃。1950年夏,阎立品的第二稿《秦雪梅》在武汉上演,首演现代戏《刘胡兰》。1951年,在河北邯郸成立立品剧社,排演新戏《红发记》,移植《柳荫记》,改编《对绣鞋》易名《姐妹告状》,排演现代戏《刘巧儿》和《柳树井》,整理传统戏《小韩国》、《胭脂》。1953年冬,阎立品参加商丘人民豫剧团,到上海演出。得到梅兰芳的秘书许源来赏识和举荐,阎立品去天津拜望梅兰芳先生,梅先生提出收阎立品为徒。1954年1月,阎立品与评剧演员新凤霞一起在天津拜梅兰芳为师,谨遵师训,专攻闺门旦。1954年2月,阎立品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获“解放军渡江纪念奖章”。在上海灌制唱片《游龟山》,是为一稿《藏舟》第一次录音资料。然后,在杭州、南京演出。1954年春,加入山东济宁专区豫剧团,谨遵师训改编《西厢记》。1955年,阎立品赴京参加梅兰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活动,梅兰芳送她新点翠凤冠做纪念。1956年阎立品加入洛阳歌剧团(后改为洛阳豫剧团),移植《碧玉簪》、《盘夫索夫》,加工《西厢记》,整理《桃花扇》,吸收豫西调唱腔。同年秋著名导演崔嵬为她整理加工排演《藏舟》,12月,《藏舟》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获演出一等奖和演员一等奖。

1958年6月,阎立品在洛阳被打成“右派”,10月调到信阳专区豫剧团进行劳动改造,1959年9月摘掉“右派”帽子恢复演出,1962年5月平反。她以“大水冲了龙王庙”淡化自己受的委屈,连补发的工资也没有领。恢复演出后,再加工《秦雪梅》、《碧玉簪》、《盘夫索夫》、《西厢记》等剧。1964年调河南省豫剧一团。“文革”爆发阎立品同样受到冲击迫害,被抄家焚书、被毁行头、被搜走剧本剧照,梅兰芳赠送的凤冠被砸碎,母女生离死别。1967年阎立品被下放西华黄泛区农场,停止舞台演出活动。这一时期虽身处逆境仍不放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她读书充实自己,研究唱腔,构思修改剧本,在坎坷的路途中,仍执着探讨豫剧艺术。

1976年阎立品调到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风雪配》,恢复《藏舟》,重新加工《秦雪梅》。1980年3月,阎立品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大会,演出《秦雪梅》,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此豫剧“阎派”艺术确立,位列豫剧“六大名旦”之一。1984年2月退休,但阎立品对豫剧艺术的追求探索并没有停止,她仍然在不停地修改、加工、打磨自己的代表剧目,精益求精;到各地剧团、戏校传艺讲学、发挥余热;著书立说总结艺术经验。阎立品“四十年磨一剑”、倾其毕生心血加工而成的代表剧目《秦雪梅》已经成为豫剧经典,成为众多豫剧院团、艺术院校学习的典范,成为戏迷百听不厌的绝唱。

1996年8月11日21时45分,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先生病逝于家乡封丘县,她一生坎坷,终身未嫁,把自己的整个身心和生命献给了豫剧艺术。她的临终遗愿是回到家乡,永远陪伴为她操劳一生的母亲。……

正如有人所说:“烛灭清辉在,形去神长存!”阎立品先生虽然远去了,但她“品清玉立”的一生,她对豫剧艺术的执着探求,她历经坎坷而矢志不移的品格,她的让观众百听不厌的“阎派”绝唱,这一切使她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二.四十年磨一剑:豫剧经典《秦雪梅》

(一)主题的改写与升华:

《秦雪梅》是豫剧传统剧目,又名《秦雪梅吊孝》,阎立品根据《观文》、《吊孝》等折子戏改编。原剧取材于明《三元记》传奇,写秦雪梅许商林为婚,商家败落,商林就读秦府;一日雪梅至商林书馆观文,被商林回来撞见,商欲留宿,为丫鬟解围;商林回府后得相思病,其母以丫鬟爱玉代雪梅与商同居,商知后气死;雪梅孝服商府祭灵,见爱玉怀孕则同守节;爱玉生子名路儿,雪梅训子读书、教子成名,得中状元后削发为尼,父母、公婆、爱玉去请,不归;路儿荣归祭祖,跪在庵门不起,雪梅坐门楼上,讲述守节教子之苦辛,勉儿报效国家,并将削发交儿带在身边以励其志。另有一说:秦雪梅与商林在书馆承欢怀孕生下一子,为避人耳目,佯作爱玉所生,取名路儿。

阎立品对此剧做了很大改动:改折子戏为全场本戏,删除色情表演;改商母令使女爱玉代雪梅冲喜为秦国政令丫鬟春花冒充雪梅冲喜;改雪梅、爱玉双守望门寡为雪梅哭灵昏死等。这样,一个曾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戏被救活了,主题得到改写与升华:原剧宣扬封建礼教,如一夫多妻、夫死妻守节等在今天看来明显是陈腐的伦理道德观念;修改后的主题变为歌颂真挚爱情、控诉封建家长制对青年人自由感情的扼杀、摧残,从而成为一个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阎立品对此戏的整理改编中,先后得到高启俊、王文龙、陶群的协助。定稿本于1961年由信阳地区豫剧团演出,阎立品饰秦雪梅,鲁英饰商林。

(二)脱俗入雅的艺术品位:

阎立品虽然幼时只上过2年小学,但她终其一生特别重视思想境界、艺术修养的提升。她十分注意向知识分子求教补习文化,而且经常研习诗词歌赋,欣赏临摹书画,切磋琢磨,吸收多种营养,从中领悟高雅、精细、通神变化之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素养。阎立品不但戏唱得好,还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这在豫剧老一代艺术家中是不多见的。

豫剧《秦雪梅》之所以成为豫剧经典,阎立品出色的演唱与表演是一方面,唱词的典雅、精致也是重要原因。实事求是地说,豫剧中的好多戏大都是以唱功取胜,而台词多流于“土、俗、白”,包括一些名家名段,听着很好,拿起唱词一看就有些索然寡味。但是阎立品的《秦雪梅》却是个例外,这个戏不但唱得好,词也写得非常典雅、精致、有文采,这是阎立品“四十年磨一剑”、倾其毕生心血反复修改、打磨而成的精品。

《秦雪梅》中的许多唱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诗词的美和感染力量。如第一场“观文”中秦雪梅奉劝商林的那段唱:“我劝你刻苦读书图强发奋,切不可荒嬉戏虚度光阴。你时时要想到处境艰困,莫忘贫莫忘耻莫忘婚姻。继日又复夜努力求上进,学而习习而学月异日新。大比年登金榜琼林宴饮,一声雷平地响远近皆闻。……林兄啊!莫怨天莫怨地莫怨命运,莫垂头莫丧气莫要灰心。人定胜天有古训,成败利钝在于人。”充满关切、鼓励与一片痴情。第七场“哭灵”中秦雪梅的唱段运用了许多排比句把一种阴阳两隔的极度痛苦与哀伤演绎得淋漓尽致:“你应知为君死死得其所,你应知为民死重如泰岳,你应知报国死千载受祚,你应知卫土死万古不磨。像你这狭量人哪有几个?看性命如淡水难收好泼。商郎啊,你不想前不想后就不想想我?不念名不念利你就不念娇娥?你可见那春日柳梢燕飞过?你可见那冬阳檐下舞双鹊?你可见那绿水池边鸳鸯卧?你可见那青山崖前白鹭落?是飞鸟他还知不离伴伙,商郎啊,你怎忍心把妹妹一旦舍割。”

不仅如此,《秦雪梅》唱词中还融入许多典故。第一场“观文”中商林唱“好妹妹莫非一时把我忘,可记得孩童时戏瓦弄璋”,“戏瓦弄璋”典故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第七场“哭灵”中秦雪梅唱“你说是中状元名登金榜,窈窕女歌于归出嫁状元郎”后一句融合了《诗经·周南》中的《关雎》与《桃夭》两首诗中的句子,分别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词典故的加入无疑提升了唱词的艺术品位。

《秦雪梅》唱词中还嵌入许多诗词、骈文,充满古典、高雅的气息。如第一场“观文”中秦雪梅朗诵商林所写七言律诗《咏梅》:“一梅忽作两重芳,红白看来觉异常。认作红颜晓白色,疑为白面透霞光。莫非浅醉添微晕,敢是初醒薄晓妆。红梅雪衬凌寒放,雪梅丽质倾商郎。”第三场“送信”中秦雪梅写给商林的书信:“自兄痛别后,致我顿失神。万事皆憎厌,五味不知辛。点点抛情泪,滴滴穿郎身。三更梦同梦,两地魂交魂。”而第七场“哭灵”一大段唱中间加入那篇40多句的四六句骈体祭文即便放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毫不逊色。

(三)端庄含蓄、细腻传神的表演,婉约清丽、甜润娇美的唱腔:

阎立品饰演的秦雪梅是相府千金、大家闺秀,言谈举止都显得端庄娴静、温柔含蓄。“观文”一场,秦雪梅读到商林的文章“待来年蟾宫折桂日,衣锦荣归迎梅娘”时,秦雪梅手做微托下颌状,抬头,微笑,继而低头,手掩脸,一系列动作非常传神地表达出一位大家闺秀的柔情、幸福与羞涩。当商林半开玩笑要在书馆内拜花堂时,秦雪梅轻轻拂袖,一声娇嗔:“婚姻事怎能够这样荒唐。”表达出秦雪梅虽然爱慕商林,但相府千金的身份还是使她及时婉拒了商林稍显轻薄的举动,表现出大家闺秀的端庄文静与自爱自尊。

《秦雪梅》最为人称道的是演唱,阎立品的祥符调闺门旦唱腔自成一家,婉约清丽、甜润娇美,是“阎派”唱腔特有的韵味儿。《秦雪梅》中大段大段优美唱段让人百听不厌,尤其是第七唱“哭灵”,长达40多句的骈体祭文韵白夹在近80句的大段唱腔之中,阎立品的演唱可以说是凄艳哀绝、荡气回肠、催人泪下,韵白也是字字情、声声泪、感人肺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力。

《秦雪梅》成为“阎派”代表剧目,成为豫剧绝唱,成为豫、鄂、皖、苏、鲁、冀、晋等省许多豫剧院团学习的经典,至今盛演不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8012.html

更多阅读

豫剧大师常香玉与《桃花庵》附主要唱词 豫剧常香玉专辑

豫剧《桃花庵》是出传统老戏,它最早流传于豫西一带,后来因剧情吸引人,特别是包含了几段优美的唱腔,便逐渐在全省乃至周边省份推广开来,成为豫剧中最有影响的一出戏。豫剧演员中只要是唱青衣的没有不会唱的(大部分没有演过全出),六大名旦常香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21028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时:课内外学时共72(其中授课54,实践18)使用教材:《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教材:《语文教育学引》 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中

“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的轮回

  飒露紫(现存宾大博物馆)拳毛騧(现存宾大博物馆)  白蹄乌特勤骠  青稚什伐赤唐代六匹骏马(什伐赤、青骓、特勒骠,飒露紫、拳毛A、白蹄乌)浮雕石刻。原列于昭陵北阙。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武功,将征战所骑上述六匹战马雕刻上石,陈列于醴

淘电影95(刘德华专辑) 刘德华专辑百度云下载

高清 02:05:561、赌神高进在跟赌魔决战前夕,因在主演:周润发 刘德华 王祖贤 杨玉梅 上官玉 王晶 龙方 成奎安 张敏 吴孟达 鲍汉琳 陈立品 周文健 西协美智子 黄斌 向华类型:喜剧 剧情评分:8.6搜狐视频PPTV网络电视高清 02:11:002、新少

声明:《豫剧五大名旦—阎立品 豫剧五大名旦唱腔欣赏》为网友尘事太揪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