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会忘记——泸州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

人民不会忘记

——泸州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曹孟德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在赤壁被烧得干干净净;石达开太平军北渡长江不得,在大渡河安顺场全军覆灭。长江天堑,拦断过古今多少英雄!321国道[1]在泸州跨过气势如虹、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交通枢纽的长江大桥,穿过贵州而从广西出海,形成四川省最近的出海南通道。

泸州长江大桥是四川人民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也是当时长江上最长的公路大桥。这座沟通重庆和西南三省的的的大桥,来之不易!

天上,牛郎织女鹊桥会;人间,泸州城隔山容易隔水难

进出黔北、滇东北的各类商品、物资,历来在泸州转口,每年几百万吨。抗日战争时期,海外交通断绝,盟国援华物资运到昆明后,全部由321国道(当时叫川滇东路)运到泸州大江南岸的蓝田坝再进行中转。

像武汉三镇一样,泸州城被长、沱两江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江上没有桥梁,汽车候渡,一候就是几天。解放后, 321国道线进一步成为滇黔物资进出的主要通道,蓝田坝渡口虽然增加了几艘大马力渡轮,仍然远远满足不了汽车渡江的需要。候渡汽车“长蛇阵”,一排就是几公里。1974年援越抗美,运送援越物资的军车候渡,同样从三岩脑一直排到永丰桥。银河上,牛郎织女尚有鹊桥可渡,泸州城下,要是有桥就好了。但是,建桥要钱,小小县级泸州[2],钱在哪里?

张黎群和徐明国在泸天化向赵紫阳恳切陈词。渡口堵车两小时,赵紫阳松口了。但是,他的钱不够

20世纪70年代,国家对泸天化、四川维尼龙厂等三家化工企业进行扩建。中共四川省委组织了以何郝炬为组长的“三化领导组”直接进行指挥。1974年,泸天化30万吨合成氨和48万吨尿素工程上马,几十万吨器材、特大型笨重装置设备要从泸州过渡。非常困难。

当时,原中共绵阳地委书记张黎群被何郝炬要到泸天化建设工地现场“协助工作”。张黎群后来回忆:“来到蓝田坝的‘泸天化工地’,从泸州市一来一往,要过‘长江渡’。每次到达这里,但见各种车辆排成一字长蛇阵,排个几公里,是平常事。我坐小汽车有点特权,也得等上一两个小时。遇上洪水雾天,渡船停了,那就耐心等上天把两天吧。我多么盼望有一座桥啊!”

1975年,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到泸天化视察,看到张黎群,问他有什么打算。这位文化大革命中横遭迫害、当时还未正式“解放”的领导干部,没有提出任何个人请求,只以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和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革委副主任徐明国一起向赵紫阳报告:“加快兴建泸州长江大桥,这是发展泸州和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地区经济的生命线。”赵紫阳摇头说:“我的钱不够,先修重庆的长江大桥。”张黎群说:“泸州渡口一天压车几百辆,不快修不得了。”赵仍然摇头。说“重庆一天压车几千辆过不了江!先修重庆的桥。”徐明国急了,说:“我们有干劲,有钱,有力量,双管齐下。”赵紫阳口气缓和了些,说:“不管。你修也不能影响重庆的事。”返回泸州,车到蓝田渡口,候渡汽车密密麻麻,一直排到蓝田镇大街上,堵了两个小时才得过江。回到市委招待所,徐明国再次恳切陈词,赵紫阳终于松口,说“早晚要修这座桥。”

何郝炬锦囊妙计。徐明国进京“公关”,康世恩同意拨款。万事俱备,国家计委说:桥不建了

徐明国立即向四川省计委主任何郝炬报告。何郝炬清醒地认识到:泸州是四川省天然气田的中心,川南和川滇黔三省接合部物资的集散地和重要港口,通往云南和贵州的交通要道,是西南地区军事战略要地。渡船过江问题,已经成为泸州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当即表态说“天生重庆,铁打泸州。这座桥越早修越好。”当时,国家正在组织实施“川气出川工程”,泸州是这项工程的重点。国家建委主任韩光到泸州检查进展情况,过渡堵了两个多小时,小汽车的保险杠也撞坏了。同行的何郝炬问他:“你看这里是不是该修一座大桥?”韩光说:“该修,该修。渡江这么难。”何郝炬说:“四川没有钱,请国家建委支持,把泸州长江大桥纳入川汉输气工程项目进行建设。”韩问:“要多少钱?”何说:“4000万。”韩问:“你出多少?”何说:“请你给一半。”韩光说:“可以。你们马上作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何郝炬回到成都以后,召开四川省计委办公会议,指示省计委和三化领导组的办事机构把泸州长江大桥作为“川汉输气工程”建设项目,向国家计委报请立项。同时要求四川省交通厅和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探设计院,立即选址钻探,开展设计。

“川汉输气工程”归由燃料化学工业部主管,康世恩部长不同意为修建泸州长江大桥出钱。徐明国和四川省三化领导组办公室主任袁一飞几上北京,费尽种种周折,康世恩终于同意转报国家计委立项。1975年底,国家计委原则同意批准建设泸州长江大桥,所需建设资金由燃化部拨发800万元,其余由四川省自筹解决。

1976年10月,成立了由省、地、市及驻泸中央、省属厂矿参加的“川汉输气管道工程泸州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年底,初步设计完成,1977年元月10日得到省建委批复同意。正要破土兴工,国家计委副主任李文俊在昆明召开的西南片区计划会议上,发现四川正在重庆和泸州同时建设两座长江大桥。为了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李文俊只同意四川修建一座,亲自给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打电话,问赵“停建哪一座?”赵紫阳顶不过,只好说泸州长江大桥停建,并将这一情况向何郝炬紧急通报。

何郝炬召见徐明国,四川省自筹资金。人民大桥人民建,四面八方来支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何郝炬连夜召见徐明国,责成他再向省里其它领导同志汇报,争取由四川省自筹资金建设。泸州市当即照办,争取到了省上党政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理解和支持。何郝炬和省建委主任杨乐斋多次找省交通厅何宗明厅长、杨克副厅长研究,泸州长江大桥终于被列为四川省公路建设的重点工程,自筹资金,包括燃化部拨来的800万元在内,总计投资4800万元进行建设。重新组建了以徐明国为党委书记,交通厅黄渭泉工程师为指挥长,泸州市革委会副主任李先志、车有荣和交通局长张淮江为副指挥长的建桥指挥部,1977年10月5日,正式破土兴工。

建桥工程包括主桥、引桥、引道和桥头堡4个部分,其中主桥720米,有4个跨度170米的深水桥墩;南北两岸引桥共长535.2米,全桥13孔,是当时长江江上最长的公路大桥。引道全长7147米,其中正线5669米,支岔线1478米;中桥1座;小桥2座;改建石拱桥1座;涵洞30道;防护工程37处。桥头堡设计在南岸5号墩处,半敞开式结构,35.82米高的螺旋式扶梯。

黄渭泉指挥长只管技术施工,其它全由泸州市办理。主桥和引桥由交通厅施工队修建。其余工程、设备加工以及地方材料采集,由泸州市负责组织力量施工。省上的建桥施工队来了,八百多人,生龙活虎,意气风发。但是,他们没有修建过这样大的桥,而且没有起码的机具设备,全靠人力手工操作,连一台简易的起重扒竿都没有。进入现场,泸州市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们赶制简易的“少先吊”起重机。

泸州市调集了上千民工投入长江大桥建设,还从全市党政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抽调了两百多名干部到建桥指挥部工作,工资由原单位发放,从一天24小时蹲在桥上坐镇指挥的副指挥长李先志、车有荣、张淮江到全体同志,每人每天只发两毛钱的生活补助费。

泸州长江大桥基础施工水深,流急,上下部构造多样,技术复杂,要求又高,任务艰巨,四川省从来没有修建过这样大的大桥。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深水作业经验,一开始就遇到若干没有想到的严重困难。江心4个桥墩,需要进行水下作业,潜水员下到几十米的深水里,出水没有减压仓减压,立即昏倒,醒来后在医院痛得死去活来,半个多月才康复。要继续施工,非要有减压仓不可。减压仓,泸州没有,找遍全川,也没有。怎么办?刘为民同志有个亲戚在海军司令部,徐明国说:“你去找。”刘为民到北京向海军司令部请求支援。听说工程摊子已经铺开,洪水到来之前搞不好就会前功尽弃,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海军领导爽快批准,5万元半卖半送,支持一座有效面积20平方米的潜水员减压仓。怕泸州人不会用,还派出3名技术军官,要他们手把手把操作人员教会了再回去。刘为民无法表达泸州人民和他本人由衷的感激之情,送上了两瓶他带去准备自己喝的泸州大曲酒。修桥墩要下钢围堰,要大锚链,要用很多万能杆件搭脚手架,泸州没有。借,人家不给。求人不如求己,指挥部气壮山河地号召:“人民大桥人民建,我为大桥作贡献。”自己制造,自己解决。四川省物资局孟薇同志,热心地问遍全国,为泸州换回一批制造这些设备所需的钢材。但是,钢材仍然不够。这时,张黎群已经调任四川维尼龙厂的一把手,听说泸州建桥需要,立即调运400吨前来支持。有了钢材,泸州市的机械工人,连日连夜把直径20米,当时只有重庆才能制造的特大型多锯齿双壁钢围堰赶制了出来,把万能杠件和其它设备赶制了出来。深水桥墩采用高桩承台基础,冲孔成桩工艺,直径两米的特大冲锤的钻头,磨损特别厉害,长江挖掘机厂主动负责制造。指挥部调集了全市最好的电焊工等在岸边,钻头磨损,立即堆焊。三天两天,又送回长挖厂加工。当时,电力供应不足,为了保证大桥桥墩在第二年洪水到来以前全部浇铸完成,泸州供电局一天也没有拉过长挖的闸,满负荷保证供应。

1978年,国家计委正式通知:“批准泸州长江大桥为国家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工期5年。”由于投资主体改变,指挥部更名为“四川省泸州长江公路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吃在桥上,住在桥上,成百上千的民工,全市上下,都行动起来了!

人民不会忘记——泸州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

泸州长江大桥是群策群力修起来的。桥修到3号墩,地质水文情况极其复杂,工程师们为难,华罗庚的研究生、泸州高中毕业的计雷同志奉命回乡,指导指挥部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科学组织施工,保证了桥墩基础工程按时上马,按时完成任务。桥修到4号墩,深水冲击成孔作业过程中,孔壁钢铁套管垮塌,钢铁管片掉在孔里,取不出来。冲击钻头钻不下去,被迫停工。指挥部开会研究,会上,曾思鲁同志蓦然想起,石油队钻井,钻头掉在井里了怎么办,总有个解决办法吧!徐明国说:“好。你马上到川南矿区去请教。”在川南矿区介绍下,指挥部派员连夜驱车300里,从设在资阳县的四川省石油钻探研究所请来专家指挥操作,使用他带来的水压内割器,切碎了破损的管片,处理好了这场事故。指挥部大搞技术革新,全面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先后推广和采用了挖孔桩、喷射砼壁护基、墩身液压滑模施工等26项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的进展。

歌如潮,人如海,1982年,泸州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人民不会忘记,建设者业绩永照汗青

1982年10月1日,泸州长江大桥竣工建成。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剪彩通车仪式。

歌如潮,人如海,长江两岸,锣鼓喧天。一百多辆彩车,满载大会代表和来宾,18辆摩托车开道,从北向南缓缓通过大桥。《人民日报》报道:“泸州市广大军民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新建的长江公路大桥,显得格外宏伟壮丽。宽阔的长江江面,各种船只来往穿梭,桥上彩旗招展,五彩缤纷的氢气球悬挂巨幅标语迎风飘扬。北桥头汇集着来自各条战线的代表,南北两岸的山坡和公路上,人山人海。”国家交通部、计委、建委、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解放军成都部队和省上有关部门领导和宜宾地区的党政军负责人一起,参加了泸州人民的这场盛典。

泸州长江大桥是四川省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兴建的。这座大桥的胜利建成,为四川桥梁建设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桥的建成通车,是我国公路桥梁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为我国深水大跨径桥梁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1984年,以副省长何郝炬、省交通厅长杨乐斋和泸州市市长曹锡森为首的验收委员会31位委员,代表国家对泸州长江大桥进行了验收,确认“泸州长江大桥符合国家验收标准,同意验收。”

1992年,已经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何郝炬再次来到泸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每天几千辆汽车在桥上穿梭往来,他高兴地笑了。

泸州长江大桥垂光简册,建设者业绩亘古照汗青!




[1]2002年,隆昌至纳溪的高速公路通车后,泸州长江大桥不再列入321国道。

[2]1959年宜泸合并,泸州专区奉命撤销。1983年,重建为由省直辖的地级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8479.html

更多阅读

以色列不会忘记的中国人——何凤山 取以色列妻子的中国人

何凤山 字久经,1901年 9 月 10日出生于湖南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1 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1938年奥地利被纳

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 2个月鹦鹉会不会飞

这大鸟-鸮鹦鹉或猫头鹰鹦鹉,(Strigopshabroptilus)-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忘记了如何飞行的唯一鹦鹉。他只生活在西南部南岛(新西兰),它在森林茂密的树丛里隐藏的。正是在那里,树木的树根下,这种鹦鹉适合自己一个洞。在书中,他花了整整一天的太阳

声明:《人民不会忘记——泸州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为网友如若梦似彩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