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空间的概念及理论

17世纪社会哲学家笛卡尔创立了空间概念,笛卡尔结束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两千年的时间里将空间和时间作为范畴以便于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分类和命名的传统,奠定了数学在空间认知中的地位,创立了成熟的空间概念。同时,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也为以后基于二元论的空间理论及建筑认知奠定了基础。

20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提出了一种关于空间的社会生产的理论,其核心就是社会生产和生产行为的空间化,即(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品。他认为物质(自然)空间正在消失,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特有的空间。社会空间包含着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包含着劳动力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并赋予这些关系以合适的空间场所。空间的生产的核心知识是对社会生产过程的解读与揭示。它包含三个方面:空间的表象(Representationsof Space)、表象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Space)和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存在空间”。他将建筑空间定义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并提出了至少可以分辨出来的五种空间概念: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space);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space);环境方面人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space);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cognitivespace);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space)。“存在空间”概念的内涵在于将建筑研究同人的存在属性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他在《场所精神》(GENIUSLOCI)——书中,重新定义了“存在空间”,就是指环境方面人为形成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形象”(image)。[3]

2、城市空间的概念及理论

1957年,情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居伊·德波(6uyDebord)与艺术家阿斯杰·乔恩(AsgerJorn)一起,通过将巴黎城市地图的碎片、手持军刀的士兵、邮票和文字拼贴在一起,完成了名为“裸露的城市”的心理认知地图,试图通过这种蒙太奇方式的运用来展示巴黎某些现存区域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倡导一种对环境的新的感知方式--认知地图。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并提出了五大城市意象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由情境感知的研究方法上升到理论层面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空间句法(SpaceSyntax)理论的产生,由比尔·希利尔(BillHillier)及其领导的小组首次提出并使用。1984年,比尔·希利尔和朱丽安·汉森在其著作《空间的社会逻辑》(((Thesociallogicofspace)))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建筑与居民点空间组织的句法理论。

空间句法理论认为,建筑及城镇的空间布局会对人类活动、社会交往的方式及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建筑、聚落、城市、景观等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直觉体验的空间构成理论和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方法,其研究重点是:回归到空间本身,以空间作为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其与建筑、社会、认知等领域之间的关系。所谓量化描述,是指空间句法在基于关系图解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拓扑计算的形态变量,来定量地描述构形。其中最基本的参数有五个,即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集成度和可理解度。

交通方式是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空间重要因素。施益尔弗(Schaeffet。1975)和斯科勒(Sclat,1975)认为,城市形态的演变经历了由最初的“步行城市”到后来的“铺轨城市”直至最终的“依赖汽车轮胎的城市”的过程。由于交通方式的简单和交通工具的匮乏,人们不得不聚集在一起,从而有了最初的城市形态;同样在“依赖汽车轮胎的城市”时代到来之前,城市形态必然是紧凑的。随着主导交通方式的日益现代化,城市人口空问将不断向外扩展并呈现环状或星状的分布规律.城市空间是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各种“城市流”来反映的,而交通通道正是人流、物流的物质载体。[7]

 产业与人口的理论研究散见于新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克鲁格曼(Krugman,1991)根据工业生产的分布,提出了“核心-边缘地区”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工业区位的选择依次取决于运输成本、劳动成本和聚集经济三个因子。

在西方国家,20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问题。经济区位理论深入地分析了各种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对城市土地开发的影响,并模拟了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或城市土地再开发的最佳时机和强度。认为系统性留置城内土地而不予开发如蛙跃式发展、蔓延式开发等,可能是城市土地利用市场高效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土地投机可能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贡献,D.Capozza和R.w.ttelsley发现城市增长对土地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将士地经济地租理论用于城市地域形态的研究,在引入交通线路、贫富聚集、重工业影响、市郊住宅区等因素之后,出现了“同心环模式的交通影响变形”、霍伊特的“扇型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等模式。[11]

3、城市空间制度层面研究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经历了从直觉形态到制度层面分析(张京详等,2007)。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零售业重心向郊区转移之后,从1992年至1997年,作为城市集散功能主要体现的批发业在郊区的增长速度也比城市中心要快6倍。美国经济学家和城市学家安东尼.当斯(AnthonyDowns)在其《美国大城市地区最新增长模式》(New Visions for MetropolitanAmerica)一书中提出了城市蔓延(UrbanSprawl)理论,其主要含义为1)中心城市以外地区人口的增长;是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它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2)低密度的在城镇边缘地区的发展;其特点是低劣的用地规划,消耗土地,依赖于小汽车交通,建筑设计不顾周围环境。

为解决城市蔓延的问题,之后出现了以戈登、理查森(GordongandRichardson,1997)为代表提出的“紧凑城市”理论,紧凑城市是高密度的、功能混用的城市形态。

90年代初,(geoffAnderson,1998,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Institute,2003)提出了精明增长,即是一项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的政策,促进更加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选择,通过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将居住、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布置在一起,并将开敞空间和环境设施的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4、发展动态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手段,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作为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机理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正在成为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变化研究的新动向。国外的主要模拟方法根据DawnC.Parker(2003)划分为基于数理方程的建模、系统动力学模型、统计分析模型、专家模型、进化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综合模型和基于主体的模型8种类型,目前常用的主要模型有CLUE模型、EuClueScanner模型以及Metronamica模型等。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历史相对国外来说较短,在理论研究方面则与国外显然有着本质的不同。80年代初期至末期,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历程、模式和特征等方面的归纳和总结上。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地理学者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武进的《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

变》(1990)和胡俊的《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1994)这两部著作最具代表性,分别从纵横两个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从形态、特征到演化机制的问题。此外,胡华颖的《城市、空间、发展---广州市城市内部空间分析》一书,堪称国内第一本以单个城市为对象进行的内部结构实证研究成果。1994年以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领域:城市空间动力机制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述评:

国外的城市发展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城市化仅用了60多年就完成了国外200多年才完成的规模。然而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中国必须看到中国的资源限制,中国人口近年来爆增,接近14亿人口,占全世界70亿总人口的20%。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中国来说,城市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之前的数十年,中国因为地大物博,由此建空城、先建后拆的浪费工程、交通拥堵,形象工程追求GDP等现象导致高房价、雾霾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城市不再是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面对着资源、环境、民生等诸多因系的管理问题。

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发展速度是呈n型,其人口结构有着极其严密的发展标准和管理,而国内的人口正呈老年化和出生负增长趋势,相较于国外的人口密度,国内的城市发展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所以国外的理论可以参考,但绝不能照搬,但国外所用的模型工具是可以借助研究环保低碳、公共资源均衡化、宜居、宜业、均衡化的新城镇承载力。

国内在这方面研究也缺乏有利的数据模型和国产自主的研究软件,由此选取上海这座有代表性的城市,按照其城镇发展的动态数据,寻求相关的函数关系、发展变量,并找到合理的城镇空间承载力,使中国城市化发展走向一个良性循环具有深刻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8753.html

更多阅读

外军工程装备现状及发展 国防军工行业发展现状

外军工程装备现状及发展http://arm.cpst.net.cn/gfbk/2011_04/303971638.html杨俊欣 2011年04月28日 14:13  我要说两句  武器装备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战斗力的生成,对于工程兵来说工程装备就是遂行工程保障任务的重要手段。武器装

数字城市深度研究(荐股) 深度学习研究院

申银万国:数字城市深度研究(荐股)  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而信息化进程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相信,正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样,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将为信息产业带来新的推动力,也为

分布式能源发展动态 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

分布式能源发展动态李年君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分布式供电到集中式供电,又到分布式能源的演变。这种现象不仅仅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而且也是集中式供电方式自身所固有的缺陷造成的。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产业

中国邮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发展历程

邮政源于人们通信的需要,是历史上起源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邮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邮政企业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邮政服务的重要职能。中国邮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邮政作为对社会普遍开放的、以传递信函为主

声明:《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网友落花随流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