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死在美人怀里的古代枭雄 古代枭雄

不愿意死在美人怀里的古代枭雄 古代枭雄

在我孤陋寡闻的记忆里,历史上的内蒙古就是一个草肥水美牛强马壮的地方,自古人烟稀少,所以英雄百分之百与此地无关,谁知道乱七八糟的史书看多了,这种认识渐渐被淘汰,其实历史上产自内蒙古的能人何止成千上百,过去的匈奴就不说了,仅仅从五胡十六国开始,到南北朝以至到后来的隋唐一直到元明清,历史上内蒙古的英雄或枭雄类的人物犹如天上的繁星,一直在熠熠生辉。

今天我这里要说的这位人物距今至少有一千五百年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曹操,他就是东魏王朝的主要建立者,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

高欢的祖先也基本是历代为官,到了他爷爷这一代,已经是北魏时期了,一不小心犯了罪被流放到了“北方六镇”中的怀朔镇,即现在的内蒙古包头的固阳县一带,可以说高欢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内蒙人。

高欢的父亲自小就养成了官二代的习性,面对突然沦落的家道,一点应付能力都没有,仍改不了狗吃屎的本性,继续过那种吊儿郎当的生活,其家境可想而知,可以说高欢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贫苦人家子弟。但是什么让高欢走向后来的飞黄腾达呢?应该说让高欢开始改变命运的契机是他被未来的妻子一眼看中的那个时候。

据史书记载高欢“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少有人杰表。深沉有大度,轻财重士,广结士人,为豪侠所宗。”这绝对是英雄的外貌,所以尽管那时他很贫困,但还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和一个鲜卑族的富家女娄昭君相识了,娄昭君认定高欢不是等闲之辈,毅然决然地委身下嫁给了这个破落户子弟。从此之后,高欢的生活才有了起色。他利用岳父所陪妻子嫁妆中的一匹马开始混迹于军队中,并且混了一个队主的下级军官,开始了结识到各式各样的社会人物。之后又跳槽讨了一个邮递员的差事,专管从怀朔镇往洛阳都城送公文。为此还结识了地方大军阀尔朱荣。有一次他从洛阳归来后,把全部的家产拿出来,结交朋友。亲朋们莫名奇妙地问他何故?他说:“京师洛阳的羽林军,火领军张彝的住宅,朝廷怕乱而不敢过问。为政如此,其它事情岂能办好?”

后来,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起义,北魏政权乱成一团,高欢自然也被卷入。破六韩拔陵被歼灭后,他先后投靠杜洛周和葛荣等起义军,后脱离义军投奔尔朱荣。他向尔朱荣提出以“清君侧”为名,讨伐胡太后的亲信郑俨、徐纥,从而成就霸业的方针,因此受到尔朱荣的赏识,并被提拔为尔朱荣手下的都督。后来他又利用过去与义军中的关系,混进义军队伍,说降义军中七个称王的将领及二十余万余人归降尔朱荣。彻底消灭了起义军后尔朱荣对他大加赞誉,说他“堪当大任”,升迁晋州刺史。

尔朱荣被魏孝庄帝诱杀于洛阳时,高欢乘尔朱氏混乱之机,说动当年被尔朱荣兼并的六镇起义军二十余万众军民归顺自己,并把他们带往河北,摆脱尔朱荣侄儿尔朱兆的控制。

在此途中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久为流传,据说曾经投降了尔朱荣的二十多万起义军将士,自始自终不被尔朱氏相信,所以屡屡受到凌辱甚至杀死,因而也多次激起他们的反抗,尔朱荣死后,他的侄子尔朱兆很是头疼,特地向叔父的心腹高欢咨询意见。高欢回答:“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不能每次都杀掉大批的兵士。”尔朱兆觉得建议很好,就问谁能去当统领。一席饮酒的贺拨允不知是计,当即在旁建议,让高欢去统领六镇降兵。高欢佯装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门牙落地,骂道:“太原王(尔朱荣)活着的时候,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听大王(指尔朱兆)的,你是什么东西,大王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很感动,觉得高欢忠心耿耿,就趁酒劲宣布高欢为六镇降兵的统帅。高欢心中大喜过望。一直以来在尔朱氏手下混事,缺的就是自己能直接指挥的军队,天假其便,出了贺拨允这个大傻冒给自己提名,尔朱兆又喝酒过量,发出这么一个命令。他恐怕尔朱兆酒醒后后悔,走出大营后马上宣令:“我受命统管六镇降兵,都到汾东受我号令。”吩咐完毕,立刻驰马而去。等尔朱兆醒来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二十多万之众的六镇军民,遂成为日后高欢起家的政治资本和军事力量。

之后,早已经怀揣野心的高欢和尔朱氏反目,利用三年的时间把尔朱氏一族消灭殆尽。自己就当了北魏的丞相,成为了北魏政权实实在在的控制者。当权后的高欢自己住在晋阳,把大儿子高澄留在邺城辅政,别看高澄年纪不大,自认为当朝天下是自己父亲的,根本不把天子当回事,甚至以老拳相对皇帝,皇帝实在忍无可忍,于是看中一个机会一溜烟跑到长安投奔另一个和高欢不和的大臣宇文泰(西魏政权的建立者,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去了,高欢只好另立一个皇帝,从此以后北魏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东魏和西魏。

至此后东西魏战争连年,攻伐不休。为了能够安心地对付西魏,高欢必须得稳固南北边疆,他派出侯景经营江南,对付萧梁政权,那北方的柔然怎么办呢?他思来想去那就采用“和亲”的办法吧,他为此派使节去柔然给自己的大儿子高澄提亲,谁知柔然可汗不答应,说自己的女儿要嫁也得嫁给东魏丞相高欢,为了能够换取北部边疆的安稳,全力对付西魏,已经五十出头的高欢没办法迎娶柔然公主为正室,把自己的结发妻子、生命中的贵人娄氏徙居别处。

柔然公主嫁给高欢时,仅是一个年方二八的妙龄少女,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还是一个到处乱跑的疯丫头,对所谓的夫妻恩爱大概感觉也不是很深。所以高欢还有足够的时间往娄夫人那里跑,几天不见公主。可公主的父亲却很有心计,特意派出公主的弟弟秃突佳来监督姐姐,并特意叮嘱,一定得姐姐生下孩子后他的使命才算结束,才可以回归草原。这个秃突佳别看年纪更小,一来大概是有父亲的嘱托在先,二来是自己也过不惯汉人的生活,想快点回到草原。每天想着法子让这个老姐夫和姐姐行房事,他一旦发觉高欢不在姐姐那里,就提着刀到处寻找高欢,寻到之后,拿着刀比比划划,耷拉着个铁青的小驴脸,破口乱骂个没完。即使高欢得了重病,几乎不能出门。只要听见外面大骂,也得赶紧起身穿上衣服,到柔然公主那边去侍候。

可以说自从高欢迎娶了柔然公主后,这位久经沙场的一代大枭雄活罪真是遭大了,既征服不了二八妙龄佳妻,也难敌小舅子的责骂,简直成了世界上最窝囊的人。

此时,正好从前线传来了战事吃紧的消息,这成为了高欢摆脱妻子柔然公主和小舅子纠缠的最好办法。

最终他以此为借口,亲率十万大军围攻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重要据点玉壁(今山西稷县)。在高欢认为战场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才能如鱼得水,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手竟然是西魏名将韦孝宽。在此次围城大战中,高欢的军队最后病死战死七万多人,也未能攻下西魏的城池。

城池久功未下,又死了这么多人,高欢忧愤发病,一卧不起。被迫中途撤军,回到晋阳家中不久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不但继承了父亲在东魏朝廷的一切大权,也把父亲难以消化的柔然公主顺利消化,后来还为他生下一个女儿。高澄后来被厨师杀死。其弟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丑陋小伙子可谓一鸣惊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齐国,史称北齐。后来一直传至高纬,被西魏的宇文泰子孙所灭。

2013年1月3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8933.html

更多阅读

盘点那些不作死就不会死 的古今名人最新最全加强版 作死

【不作死就不会死】大概指的是那些本身死不了,但使出浑身解数,逆天般能力创造作死机会的人吧。说来历史上还真有那么群人,生动诠释着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精髓。1.朱高煦明朝永乐皇帝次子,汉王朱高煦,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擅长作死的

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 赏析星星变奏曲句子的

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东方时空做怀念罗京专题的时候,用罗京朗诵的江河的这句诗做结尾,令人唏嘘。谁不愿意每一天都是一首诗?这是个反问句,很简单,换成陈述就是——谁都愿意。冒出一个想法来,每一位癌症患者,当医生告诉他还有几个月

声明:《不愿意死在美人怀里的古代枭雄 古代枭雄》为网友墨锦倾城染白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