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迢寄锦书来六位文化参赞致信祖国 公使衔参赞


致读者

  锦书传情,遥寄中国。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赓续绵延的文化基因。汉字里,“国”与“家”连在一起,于是构成了“国家”。诗词中,千秋家国梦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如今,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中国人的家国故事正在不断书写。生发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热土上的精彩,不仅属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也为世界瞩目和共享。

  临近新中国成立65周年,我们特辟三个整版的篇幅。本期“云中迢寄锦书来”专版,邀请我国驻外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讲述他们的思乡情怀。此后,笔墨情深的美术家、美术理论家,以及享誉世界的海外学者,也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深情礼敬。这些讲述或深长浑厚,或细水漫流,或扣人心弦,无一不深深勾连着我们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朵保加利亚玫瑰

尹亚利(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

我的祖国:

  保加利亚是美丽的玫瑰之国,玫瑰是当地人最美好的祝福的象征。在这个美丽的日子,我从巴尔干山采下一朵玫瑰,它的芬芳带去我的祝福:伟大的祖国永远美丽富饶、繁荣昌盛!

  今年是我在国外度过的第十八个国庆节。几天前,我接受保加利亚国家电台的专访,主题是关于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以及中保建交65周年。主持人问:在曾工作过的国家里,您最喜欢哪一个?我的回答是:我爱工作过的每个国家,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我的心里话。因为我的背后是伟大的祖国,我的工作是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我把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为对当地文化的喜爱。

  我第一次常驻国外是1988年。那时,中国打开封闭多年的国门不久,国际上对中国的了解还很少。在一座小城,一个孩子告诉我:他们从没见过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的中国男人脑袋后都有一条大辫子,还用大辫子作为武器。我忍不住笑了,心里却是酸酸的。这种酸楚的滋味,我终生难忘。那时我还年轻,还未懂得这误解源自祖国的“软实力”不够强大。但我发誓要努力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演讲时讲道:“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现在的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已深入世界各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我去瞻仰他的遗容。从沉睡的曼德拉身边走过时,我用英文对曼德拉的家人表示哀悼,听到的却是一句中文:“谢谢你来向曼德拉告别”。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陌生的保加利亚姑娘会突然用中文同我打招呼“你好”。原来她们都是中学生,学校已经开设了汉语课。

  当年的酸楚早已消散,我为日渐强盛的祖国感到自豪。亲爱的祖国,请允许我送上一朵保加利亚的玫瑰,用它的芬芳,传递来自巴尔干之巅、黑海之滨的祝福!

     

大河无水小河干

吴光(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

亲爱的妈妈:

  老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当您步入花甲之年,我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对这句话的感悟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女儿两岁时,我在苏联进修俄语,一年后回国,女儿说:“阿姨你到我家干吗?”尽管过去了近30年,每次这句话在耳畔响起,我的泪水仍会夺眶而出。当我结束在南斯拉夫、俄罗斯、乌克兰的常驻工作,女儿也一天天长大,我们之间经常发生争吵,令我最伤心的一句话是:“你配做我的妈妈吗?”工作30年,几乎一多半的时间在外常驻。作为女儿,我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作为妻子,在丈夫生病住院时,我不能照顾;作为母亲,对女儿的陪伴和教育很少,让我无比愧疚。

  我打心底里感谢亲人的理解与包容,但同样感谢这份工作带来的光荣与历练。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没有了“大家”的兴旺又何谈“小家”的幸福?我热爱文化交流工作,因为这是增进了解与友谊的千秋大业,能成就“大家”的兴旺繁荣,也让更多的“小家”幸福安康。

  最近,远在乌克兰的朋友一家的遭遇,更坚定了我的这一信念。1998年在乌克兰工作期间,我与费多尔·费多尔罗维奇一家结识。离开基辅16年,我们一直保持通信来往,时常回忆一起品尝乌克兰美食、学习打太极拳的时光。哪怕在乌克兰硝烟弥漫的时刻,他们也不忘给我发来春暖花开时的照片。前不久,他们收到了我寄去的《24式太极拳》等音像制品和中国结,一家人高兴得不知怎么好,竟然把中国结戴到了耳朵上。这些远方发来的照片让我感慨万分:乌克兰人民是多么热爱生活啊!一个小小的举动,能给身处战乱中的人们带来多大的安慰啊!

  谁也不愿意看到兄弟相残,谁都向往和平幸福的生活。每个人的命运都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从未像今天这样领悟到我的工作的使命与意义,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与祖国母亲的心贴得这么近。

  亲爱的妈妈,在您的65岁生日之际,女儿祝您生日快乐!愿您安定繁荣!这是我的心声,相信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愿。

    

中国使者萨赫拉

石岳文(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

远方的祖国:

  一转眼又要到国庆节了,现在使馆上下都在筹备庆祝活动,而我思念的情绪也渐渐浓厚起来。我来这里工作已是第三个年头,回首往事,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每当我路过中国承建的耗资10亿欧元的阿尔及尔大清真寺工地时,心情就会格外激动;每当我在遥远的非洲舞台听到祖国乐曲时,眼圈就会渐渐湿润;每当我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活跃在国际舞台时,内心就会无比自豪。

  细数这3年,中阿文化交流出现了不少个“第一次”:阿尔及尔国际交响乐节第一次有中国乐团的身影,第一次有国内的现代舞团来阿巡演,第一次有中国书商来阿参展,第一次有中阿作家的互访……我为自己积极促成中阿之间这些文化“拓荒之旅”而兴奋,也为能亲身参与书写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而自豪。阿尔及利亚国家交响乐团团长、阿尔及尔国际交响乐节主席阿卜杜拉·卡迪尔不只一次说:“真主给人类派来了使者穆罕默德,中国给我派来使者萨赫拉(我的阿文名字)。”这句话让我备感欣慰。

  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面积第一的大国,人口3000多万,世界第十二大石油出口国,第三大液化气出口国,经济总量在非洲名列第二。这里山清水秀,碧海蓝天,气候怡人,景色万千,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黑色10年”恐怖袭击,让这个美丽国度变得一蹶不振,用百废待兴来描述眼下的阿尔及利亚再恰当不过了。身在遥远的阿尔及利亚,亲身体会到这里与国内不仅仅相隔万里,而且在政体上、管理上、文化上、思维上乃至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里的条件较为艰苦,因此开展每项工作都倍加艰辛、劳累。

  每每遇到这些难处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国内欣欣向荣的气象,感叹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唉,说一千道一万,国家的安定发展才是一切的前提。在祖国65岁生日到来之际,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健康,永葆青春!

    

好梦,亲爱的母亲

佘明远(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文化参赞)

亲爱的母亲:

  7年前,我带着您的重托,飞越万水千山,踏上了遥远的国度——塞内加尔。这里地处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曾是法属西非殖民地的首府。中塞断交10年,作为复交后的首任文化参赞,行前我已预感完成使命的艰巨和困难。然而,初来此地的一切,依然让我深感震惊:感受不到传统的友好情谊,迎来的是人们惊奇而异样的目光,以及媒体上对于中国的负面报道。

  面对恶劣的舆论环境和生疏淡漠的民众,我感到巨大的工作压力。通过大家的奋力拼搏和开拓创新,如春风化雨一般,今天的中塞关系终于焕然一新。如今,无论是首都达喀尔的大街小巷,还是边远的山村小镇,久违的友好笑容重新展现在民众的脸上,人们又可以随处听到“你好”的热情问候,举国上下还掀起举办“中国文化日”的热潮。每当此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浓浓的自豪感:儿子无愧您的信任与嘱托!

  今年2月,“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塞内加尔等西非各国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下。在抗击“埃博拉”的艰难时刻,是您派出三个公共卫生专家组帮助他们防控日益蔓延的疫情,并提供了总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在海外儿女抗击“埃博拉”的时刻,也是您第一时间送来关怀,紧急空运各种防疫物资和药品……这一切,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后盾的力量。这力量就像黑夜里的火炬,消除了心中的惧怕,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应毫不畏惧,即使是直面死亡。这是一名外交官的神圣使命,也是儿子报答母亲最好的方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身居海外,历史的记忆才愈加明晰,胸中的情感才愈加澎湃:65年前,在亚细亚的版图上,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65载,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一路硕果累累、举世瞩目。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儿子感到自豪、感到荣耀。在您65岁的生日之际,远在海外的儿女真诚地祝福您:好梦,亲爱的母亲!

    

美哉,中国

杨晓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文化处主任)

65岁的新中国:

  您好!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65岁已是从“耳顺”走向“古稀”之年。但对于新中国,65岁的您却丝毫没有年老的意味,有的只是岁月的荣光和青春的华彩。我们叫您“祖国母亲”,因为这是血脉相连的亲情。我们又习惯说“新中国”,把您视为少年,因为心中激情飞扬的梦想。

  中荷虽然分踞欧亚大陆的两端,两国人民的友谊却跨越千山万水、历久弥新。4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就把中荷人民联系在一起,茶叶、丝绸、瓷器就是通过荷兰传入欧洲的。荷兰国宝“代尔夫特蓝”,就是源自荷兰能工巧匠对中国青瓷的模仿,成为丝路两端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荷兰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荷兰人称自己是“欧洲的中国人”。在荷兰的许多城市,都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的印记。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唐人街,鹿特丹河道的龙舟赛,乌得勒支中文学校的琅琅书声,小城芬洛的中国园林……近年来,中荷人文交流日趋活跃,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日益深厚,“荷兰好声音”成为“中国好声音”,而中国春节也成为荷兰的亮丽文化风景。

  就在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时动情地说:“荷兰是欧洲的门户,我选择从荷兰推开欧洲的大门。”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让我为之动容,肩头也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寸草春晖,亲恩难报。唯有通过荷兰加强东西方的文明对话,让世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祖国、爱上祖国,让饱经沧桑的祖国在新的时代焕发青春耀眼的活力与光芒,才是做儿女的职责与本分。

  一个世纪以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喊出心声:“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今天,我也要对65岁的新中国说:“美哉,中国!”

        

“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陈中林(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文化专员)

亲爱的祖国:

  今夜,具有7000年历史的腓尼基古城遗址被景观灯映照得通体发亮,古城遗址边的舞台中央,青年钢琴家郎朗在黎巴嫩爱乐交响乐团伴奏下,激情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当最后一个音符从他的指尖滑落,全场3000余名观众起立欢呼,掌声经久不息。

  这是黎巴嫩比布鲁斯艺术节的开幕演出。近一年来,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出现。雪松之国黎巴嫩拥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比布鲁斯老城、巴勒贝克酒神庙、提尔古罗马竞技场……深厚的历史积淀铸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种文明并存、多元文化交融的氛围。谁能说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与“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数次,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黎巴嫩湛蓝的天空下高高飘扬,听到庄严的中国国歌在黎巴嫩的学校雄壮地响起时,都禁不住眼眶湿润。无数次,当我看到伟大中国的美丽故事正春风化雨般融入当地朋友的心中,看到日益强大的祖国正在赢得世界更多的尊重,一种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然而,我深深知道,在这个国土面积只有北京面积2/3的黎巴嫩能够接二连三地刮起炫丽的中国风,绝不仅仅是因为我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因为经过3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中国正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作为文化外交官的我,理应尽自己所能把这些美丽的中国故事介绍给世界,为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尽一份微薄之力。

  我敬仰的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亲爱的祖国,如此宽广的视野和伟岸的胸襟,何尝不是我的梦想,又何尝不是我们今天一切努力的方向?

(转自9月25日《人民日报》24版副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9093.html

更多阅读

云中飞点评新疆地税败诉案例:

一个非常值得税务稽查人员反思的案例云中飞点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与新疆瑞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税务行政处罚二审行政判决书云中飞点评:前段时间,新疆地税的败诉案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云中飞曾经给新疆地税的稽查

那200句:但使龙城飞将在,comeonbabydontbeshy

问世间情为何物,what the fuck can I do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Hey,how do you do。云中谁寄锦书来?super high ,suck guy!人生得意须尽欢,be a man,use your hand身无彩凤双飞翼,Get away from me!天生我材必有用,I can play football..春

东巴文化研究之父的《云中孤旅》 云中孤旅 下载

这两天看了中央九套的纪录片《云中孤旅》,其精彩令我几近痴迷。最近陆陆续续看过的《家园》《世界最后的净土》《动力地球》都出自于九套。据网友说,这些高质量的记录片是花钱从国外买来的,这些片子在我们面前既展现了文明历史的恢弘,又

声明:《云中迢寄锦书来六位文化参赞致信祖国 公使衔参赞》为网友锋刀易伤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