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针对中班幼儿语言特点家长须知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

1.不要嫌烦

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

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

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

此外,在母亲为晚餐忙碌时,由父亲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父亲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

2.内外的差异

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

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3.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话

4岁儿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这时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

当4岁儿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总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育儿知识——针对中班幼儿语言特点家长须知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

摘自《育儿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9605.html

更多阅读

相声艺术讲座——语言特点于万海王决 岳云鹏相声特点

相声艺术讲座——语言特点于万海 王决  相声的语言,诙谐风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一听就感到亲切、悦耳。有些印象深刻的人物、情节或“包袱儿”常使人久久难忘。如《买猴儿》中的“马大哈”,已成为对工作极不负责任的人的专用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来源:山西钢新幼教中心大地幼儿园时间:2011年10月09日点击率:62字号:大中小孩子进入了中班,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会有新的进步,但是家长的困惑和烦恼也会增加。这正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而引起的。(一)年龄特点1、在集体生活中行为的有意性

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点及语用功能分析 郭德纲单口相声

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点及语用功能分析台湾路小学刘娜[中文摘要]:相声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深究相声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就会发现,相声的内容是以民俗主义和民族主义为背景,语言是大众化、易于接受的,具有一般语言特点的通俗语言。本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

一、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㈠、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

声明:《育儿知识——针对中班幼儿语言特点家长须知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为网友醉酒鞭名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