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下 试卷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下)

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002235
[分数]:78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正确
错误
2、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个是底子薄,第二个是人口多,耕地少。
正确
错误
3、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
正确
错误
4、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分两步走的设想中,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正确
错误
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正确
错误
6、毛泽东给我们指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国情出发,去确定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正确
错误
7、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正确
错误
8、邓小平指出: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正确
错误
9、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可以逾越的阶段。
正确
错误
10、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正确
错误
1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对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的总概括。
正确
错误
12、我们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非都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
正确
错误
13、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还不发达的实际,必须依据这个实际来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针。
正确
错误
14、生产力是可以逾越的。
正确
错误
15、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
正确
错误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
错误
17、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正确
错误
18、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正确
错误
19、2011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27:70.1。
正确
错误
20、“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指因发展不平衡而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区(或四个世界)。
正确
错误
21、“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是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这句话出自马克思。
正确
错误
22、“第二世界”是占全国人口2.2%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地。
正确
错误
23、“第一世界”是上中等收入地区,如占全国人口21.8%的广东、浙江、江苏、辽宁。
正确
错误
24、“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如占全国人口26.0%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一些地区。
正确
错误
25、“第四世界”是占全国人口50%的中西部地区。
正确
错误
26、企业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正确
错误
27、北京时间(2012年)3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6日,美国导演兼探险家詹姆斯·卡梅隆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对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考察之旅,结束考察之后它只花了70分钟便从将近11公里深的洋底上浮至海面,时间是北京时间26日上午10点左右。
正确
错误
2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正确
错误
29、目前,我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近一半的人口还在农村。
正确
错误
30、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是人的发展。
正确
错误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4、党的()报告强调“三个没有变”。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十八大
35、党的()报告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十八大
36、()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通常叫社会主义。
马克思
列宁
恩格斯
斯大林
37、“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这句话出自:()。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论联合政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8、“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这句话出自:()。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论联合政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9、()会议上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八七
瓦窑堡
遵义
1958年8月北戴河
40、“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段话出自:()。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59年12月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1962年元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1、“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这段话出自:()。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59年12月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1962年元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2、“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段话出自:()。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59年12月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1962年元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3、“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这句话出自:()。
马克思
列宁
恩格斯
斯大林
44、“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这句话出自:()。
马克思
列宁
恩格斯
斯大林
45、“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这句话出自:()。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
胡锦涛
46、1982年1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阐述农村双包到户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国有
集体
农业
私营
47、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经济”。
市场
商品
国有
集体
48、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在()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公有制
私有制
国有制
集体制
49、()指出: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82年1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62年元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0、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发展战略
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
发展观
51、()提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
1979年9月国庆三十年
1981年6月《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十二届六中全会
52、()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79年9月国庆三十年
1981年6月《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十二届六中全会
53、()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1979年9月国庆三十年
1981年6月《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十二届六中全会
54、()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979年9月国庆三十年
1981年6月《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十二届六中全会
55、党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56、党的()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5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为中心。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58、()曾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毛泽东
斯大林
马克思
恩格斯
5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老三步走战略是()提出来的。
毛泽东
邓小平
斯大林
马克思
60、“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句话出自:()。
毛泽东
邓小平
斯大林
马克思
61、“三个没有变”是指()。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62、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下)试卷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
高级阶段
6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特征是()。
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
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
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着消失
64、以下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的特征是()。
个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65、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揭示了三个问题:()。
共产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注重生产力的发展
注重生产关系的发展
建设未来新社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66、列宁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
第一阶段
低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67、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是()。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分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
社会主义“建立”和“建成”的区分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区分
68、毛泽东将社会主义划分为()。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69、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分两步走的设想中,第二步,使我国的工业走向前列,全面实现()现代化。
农业
工业
国防
科学技术
7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背景是()。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列宁学说的指导
时代的发展和邓小平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全面改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产物
7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坚持科学发展观
7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基本生态纲领
基本经济纲领
基本政治纲领
基本文化纲领
7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步走”战略步骤是()。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到建国100周年(2050年左右)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7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三步走战略是()。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建党100周年(2020年左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到建国100周年(2050年左右)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75、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表现在()等。
底子薄
人口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后列
我国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76、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
大学未设置相应课程
政府不鼓励自主创新
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低
77、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就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
78、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的重要意义包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是对我国最大的实际、基本国情释疑解惑,是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南
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79、我国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

一产基础不稳
二产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产比重不高
三产核心竞争力不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2012-12-20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以创新的视野,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规划了整体布局,规定了基本任务,做了科学全面的总体战略部署。

一、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战略策略的基本出发点,是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成功地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认识中国国情实际开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到底,就是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国情,并以这个实际为总依据,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我们党是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各国包括我国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作出当代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的主要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任何时期都不能离开这个实际、超越阶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制度、基本纲领的系统论述,全面拓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这些都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断深化。

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制定路线政策,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是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为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前提、依据和出发点,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内容;又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系统科学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特征与30年前比有很大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判断。经济实力虽然大大提升,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生产率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还存在着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尽管具体国情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抓住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二、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方向,明确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和奋斗目标。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同时对总体布局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不断完善。1986年9月,我们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明确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系列提法的基础上,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论述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提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科学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大理论创新亮点。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说到底就是发展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为基本保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坚定了我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明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和承担的历史责任,激励着我们不断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伟大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绩,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也就是说,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成功之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潮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时代要求。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要回答“中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在60多年的建设实践中科学解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现代化首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雄辩证明,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照搬“西化”或者其他“模式”都是无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1956年,毛泽东同志率先提出并初步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明确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还提出国防现代化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亲自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在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强调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工农并举的工业化道路。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深化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性质和道路问题,提出要搞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问题,把实现现代化提高到关系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国家的安全以及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政治保证和基本条件问题,强调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强大动力是改革开放,政治保证和基本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基本路线,保持稳定和谐;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最终目标和运行模式问题,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运行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这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现代化的实现目标:“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告诫全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奋斗几十年,要始终保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只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总体要求,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人的平均收入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就是指因发展不平衡而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区(或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占全国人口2.2%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地,这些地方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第二世界是上中等收入地区,如占全国人口21.8%的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就是上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如占全国人口26.0%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一些地区;第四世界是占全国人口50%的中西部地区,它相当于世界的低收入地区。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显示,按人均购买力评价(PPP)国际美金(现价)计算,1978年中国人均总国民收入为340美金,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3.6%。到1995年上升为2650美金,开始进入到下中等收入国家,到2000年上升为3920美金,在世界排名第24位,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3%。中国的人均收入与世界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由7.3倍缩小为1.9倍。中国还有一半人口仍处在低收入水平,仍属于“第四世界”的国家。还需要花几十年中国才能进入到所谓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

根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统计,1999年上海、北京和天津人类发展指标已经高于0.8,已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在世界的排位分别为第32位、第33位和第48位,广东、辽宁、浙江和江苏已高于0.75,都在世界前70位;而中西部地区还在世界第100位之后。

按照世界银行计算的实际购买力平价人均GDP国际美金计算,中国人均GDP在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7位,已属于下中等收入水平。按世界银行划分的四类人均收入,即低收入组(2000年人均GDP国际美金值为1980美金)、下中等收入组(4600美金)、上中等收入组(9210美金)、高收入组(27770美金)的标准来看,目前中国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GDP)比2000年翻两番,有可能超越法国、英国、德国,位列世界第三,这就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GDP)必须从8.9万多亿增长到35万亿,按目前汇率折算,将超过4万亿美金,大体相当于目前日本的水平;这就意味着人均GDP必须从800美金发展到超过3000美金,大体相当于1973年的日本水平、1987年的韩国水平,接近目前中下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GDP必须保持年均增长7.2%的速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975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特色的排比句! 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

中国特色的排比句!1、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2、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5、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中国社会问题的总根源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589一.文字是人类历史上除了语言之外的另一项最伟大的发明,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彻底摆脱了语言和思维的原始状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深度认知和思维为特征的时代。如果说是语言使人类

声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下 试卷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为网友沙漠楿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