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

中国建筑作为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体系,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传承积累,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载体,不仅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其平面和外观上也最能给人们以生动而具体的美感,在世界建筑史的画卷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这种独特的建筑体系最迟在公元前15世纪基本形成,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用简单的方式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那就是:“三段式”的里面构图;以“间”为平面单元的建筑单体的围绕院落或天井布置的群体艺术;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法;斗拱的结构和装饰性;大屋顶的举折或举架;富丽的建筑装饰和鲜明的建筑色彩。

“三段式”的平面构图,即台基、屋身、和屋顶的有机结合。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防水、防腐,同时它的厚实又增加了古建筑的稳定感。位于最外层的柱,通常为独立的檐廊柱,四边空透,给人以凌虚的视觉效果,屋顶较为硕大,与空透的檐廊柱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出檐深远的特点使之具有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因此丝毫不显的沉闷和压迫。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曲线,历来被视为特异、神秘的代表性作品,其实它的设计和构图并没有超出力学原则和矫揉造作的地方,而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其“建筑文化形象之尤为感人者,当推中华大屋顶的反宇飞檐”当为此说。上部的巍然高耸,檐部的如翼轻展,檐口悬挑造成的大片有韵律感的阴影、斗拱梁枋上的冷色调彩画、窗牖上通透的隔栅,使整个建筑造型呈现出一种虚实对比的可亲性,这种设计和造型完美的体现出了与自然关系的调和。如“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所形容,凸显出其极富神韵和表现力,轻巧美观而又实用。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三段式”的平面构图也是敬重祖宗、恪守祖制的一种思想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建筑,其本身的特点就是简明、真实。平面以“间”为单位的特点,使人们只需观察柱网布置就可以大致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为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便利。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组合有其共同的规律性,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一般为长方形,单纯而规整),然后根据各类建筑不同的功能需要,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建筑群体。

斗拱是我国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向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大面积的荷载传递到柱子上。斗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斗栱是为了减少立柱和横梁之间交接点上的剪力,用弓形的短木块和两层弓木之间相垫的方木块拼合装配而成的特有构件(弓形短木称“栱”,方木形如“斗”)。斗栱既用于梁头之下,也用于檐下。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可以减少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用在檐下可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子和椽子,使挑出的屋檐伸出屋身之外,使用的斗栱层数决定着屋檐挑出的深度。在大屋顶建筑结构中,比例匀称的外檐斗栱是不可缺少的特有构件,它不仅使体形雄巨的房屋得以承托,而且在建筑外观上起着很大的装饰作用,使人感到庞大的屋顶在横向的逶迤中收束在稳定、持重、安逸、欢快的建筑形象之中,给人以美的深刻印象。但是,中国古建筑因为等级制度的关系,只有宫殿、寺庙和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栱。因此,斗栱的作用不仅起着结构、装饰功能作用,还象征着建筑物及其主人的地位,往往用使用斗栱层数的多少来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所以,斗拱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僵住的尺度衡量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中国的宫殿建筑是集大成者,也是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西方建筑多以教堂、寺庙作为主体形成西方的建筑艺术史,而中国则多以宫殿而主体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差别的出现与东西方的历史文化原因不无联系,毕竟中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而能体现出封建社会王权自尊无上的“道具”,也只有宫殿。

不论是西方的宫殿建筑艺术,还是中国的宫殿建筑风格,在形象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渲染建筑雄伟壮丽的效果,以表达王权的至尊和永恒。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西方皇宫更多强调的是某一单体压倒一切的磅礴大气,凸显“盛气凌人”的逼人气势,而中国宫殿的风格则更加的注重主题建筑序列的艺术构思,体现出和谐与“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特点。其中,门与亭的交替设计,使得中国宫殿呈现出音乐般的节奏和诗意,在统一的格局中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有机图案,代表了中国特有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建筑之“大”及其功能的丰富多彩,一般不是在于建筑单体的向高空发展,而是表现在它的群体组合上,在地面上向四面作横向有序的铺开,在群体组合中作出回旋与往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要的也就是建筑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壮观,一切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各类建筑莫不如此。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观念上,不同于西方的注重建筑单体的个性和审美效果的一个显著特征。

例如故宫,在故宫一系列在建筑上已经区分出来的空间,每一个空间在设计上又是相互贯通的,完美的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有机排列的艺术构思,而凡尔赛宫则不然,它的所有视点都被集中在一座单独的建筑物上,宫殿作为一座艺术品,完全与另外的一切事物甚至整个城市分割开来。由于中国在宫殿建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大批量的建筑群体,在一个建筑构图上有数以百计的建筑物,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风格的定位上更加的倾向于各个建筑物的有机结合,统一于主建筑物的同时又能体现出群体性错落有致的观感。

与中国宫殿建筑不同,居民建筑作为一种能够直接反映出特定时代、特定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俗的一个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的最为紧密,所以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居民型制根据当地不同的资源以及自然条件,在自然生态、环境利用、建材选择以及经济适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民居的形象方面呈现出个性鲜明、各有特色的风格。

在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中,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传统居民的典型代表。其风格亲切宁静,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营造出和谐的生活情趣。事实上,格律谨严的北京四合院做显现出的向心凝聚的气氛,正是中国大多数民居性格的典型体现。院落对外封闭同时对内敞开的格局,可以说是两种矛盾心智的相互融合,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封建家庭可以同时也需要保持与外部世界的某种隔绝,以避免遭受自然和社会的不测;另一方面,根源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深刻心态,又使得中国人特别乐于亲近大自然,愿意在家中时时看到天、地、花、木等自然景观。

相对于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民居形式,天井民居是南方居民的主要民居代表。由于南方炎热潮湿,多丘陵,而且人稠地少,受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南方民居布局紧凑,密集而多楼房,重视防晒通风等。天井民居以横长方形为核心,四面或左右三面围以楼房。堂屋朝向天井,完全敞开,各屋都向天井排水,这就是风水学上所称的“四水归堂”,即“财不外流”的意思。其实,无论是北方民居代表的北京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天井民居,或者其他地域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民居,其表现方式一般都可以说成是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强调地域性文化的今天,对我国各个地方传统民居的研究以及保护成为当今刻不容缓的要务。

总之,在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史上,因为中华民族的长期团结和统一,也因为中华民族所有的东方文化情调和哲学伦理观念,加之自古以来中国建筑以土木为材,以木架构为主要结构方式,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在社会历史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成熟为自成体系,独有东方特色的一面旗帜。研究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平面外观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建筑与民族精神,更好的吸收外来建筑优点,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搞好现代建筑,必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008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刘卿学语文】【网络综合+原创整理】书信:不见面的礼仪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之风俗礼仪篇 古代礼仪制度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风俗礼仪篇【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

近代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命运及其文化传承 钱币中国近代机制币

百年回顾:近代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命运及其文化传承机制币(用现代机器冲压制造的各种金属货币)于1949年退出流通领域仅仅30年后,从1980年前后开始,它再次引起了全国人民关注。这次的关注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的:收藏品。这时的机制币已经不再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2010-11-14 19:26:26|分类: 【文化教育】 |字号订阅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中国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中国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中国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汉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女珍藏版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女(珍藏版)1、娥皇娥皇,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中的一个,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2、女英传

声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为网友霸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