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陈欣》上 陈欣建

画面资料:CCTV-2《经济与法》节目片段

画面字幕:2009年5月26日播出

解说词:2009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与法》栏目播出了《秘方之争》。节目的拍摄源于昆明市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与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进行的一场法律诉讼。药监局执法大队认为,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使用陈欣的秘方中药治疗癌症,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先后两此对其进行没收罚款的处罚。而院方和陈欣则坚持认为药的使用符合相关程序,处罚没有道理。终于在又一次处罚下达之后,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将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了法庭。官司尚未了结,央视的节目恰在此时播出。我们即将进行的对民间中医陈欣的探秘,将会捕捉到些什么呢?

陈欣简介:陈欣,原名冷崇坏。1952年出生于癌症高发区云南宣威来宾镇。当过13年的民办教师。后苦研中国古医药丛书结合实践,用中草药治疗癌症取得成效。著有《挑战死神—云南中草药治疗癌症专辑》,并发表约20篇论文。受到著名中医邓铁涛、王雪苔的赞赏。

解说词: 5月31日,我们飞抵昆明。陈欣的儿子在机场接到我们后,便驱车直奔医院。

人名字幕:云南民间医陈欣的儿子 小冷

实 况:

记 者:这个是病人来的电话吗?

小 冷:对。

记 者:我看了二套的那个节目了。节目播了以后你们觉得有压力吗?

小 冷:这个,应该压力还是有。现在这个事情吧也比较尴尬,就能治病,但是又没有办法合法化。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尴尬的情况。

记 者:那现在还有病人来吗?

小 冷:现在病人应该是,就报了以后还特多吧。挺多的。

画面字幕:昆明市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

解说词:上午十点左右,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不太宽敞的门厅里挤满了人。一间挂着第一诊室牌子的房间里,陈欣正在接待患者。一旁桌子上的手提电脑里,正在重复地播放着央视播出的节目。

在这家医院里,繁忙与冷清是如此的鲜明。陈欣诊室的忙碌几乎持续整个工作时间。

实 况:

患者家属:前天晚上看了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经济与法》栏目以后,感觉你这里治疗(癌症)可能还有一些作用。所以我们昨天晚上乘飞机赶到这里。请陈医生认真地给我(亲属)看一下,看看能不能治。

人名字幕:云南中草药民间医 陈欣

陈 欣:希望你们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密切的配合。药的见效时间我估计大概,如果说认真地用药,它的见效时间不会超过七天。

患者家属:多少啊?

陈 欣:七天。脑部也有感觉了吧。

患者家属:没感觉。那人家(癌症患者)好像是判了死刑的人,现在有一种药可以治疗他,而且副作用还没这么大,为什么不去选择呢。西医只能是治表面的,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国家对中医这方面,如果再不重视也确实不行了。是不是啊,中医它是治根本的嘛。西医你要是救命的话,要快的话就用西医。你真的要治病的话只能用中医去治疗。

患者家属:这个是二千六百块。

记 者:怎么服用?

患者家属:服用的话,这个早餐晚餐一号,它是第一天吃一号,早餐晚餐吃。第二号是第二天吃这一包,也是早餐晚餐,适量。这一包是第三天就是这样轮流吃,第三天吃这个药。

陈 欣:把每一个可能利用的条件,都要利用起来。

解说词:各种查处仍在进行。就在节目开拍后的第四天,卫生局的执法人员来到医院。远远地,我们仍能听见院长罗小明为民间医据理力争的喊声。

实况:

解说词:罗小明,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是个不错的眼科大夫。残疾人康复治疗属公益性质,罗小明苦苦撑着这个不起眼的小医院。她必须为医院找到维持下去的出路。对于陈欣来说,这个爽直果敢的女院长对他有着知遇之恩。是她为陈欣走出民间打开了希望之门。

人名字幕:昆明市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院长 罗小明

罗小明:这个事情是这样的,04年我们医院招聘医生,招聘医生的时候他(自己)就毛遂自荐。当时我就问过他,我说是你有没有证,执业医师证,他说他没有。我就跟他说,没证你来应聘什么。他说我是民间的中草药医,搞民间的中草药治病。我治的病呢都是你们治不了的病。当时我一听我就觉得很诧异,我说你能治什么病?他说比方说癌症吧。我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我说你能治疗癌症,我根本不相信他。我说你要能治疗癌症你就到卫生部去了,就不会在昆明呆着,也不会来找我。他说是,但是没人相信我。我就是民间的搞中草药的。我当时就问他那你能不能治,他说确实能治,因为我是(云南)宣威来宾的人,我们那儿癌症是高发区。

解说词:罗小明并不相信陈欣的信誓旦旦,正巧有位晚期癌症病人需要治疗,这为陈欣提供了一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机会。

罗小明:当时我也想陈欣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对不对。他说了那么多,咱们也不大相信。我就问陈欣,陈欣说我保证让他马上缓解症状,那么我们俩就一块去了。当时去的时候那个病人躺在床上不能动,特别难受。然后他就给号了脉,号了脉以后他就给弄药。那药,那么大的小碗半碗药哎,我说你这药是什么东西,都是些草,弄的这些面(草药粉),他说没关系。拿点开水,温开水,温度不能高的水,这么调一调,一点一点地喂他(病人)。当时我去的时候我还抓了一下病人的脉搏,我们不会号脉,但是知道数数脉搏。他已经不行了,我数数脉搏看怎么样。当时数了一下,那脉搏一百四十多次一分钟,跳得当当当的。就是说不是有效的,跳得非常快嘛。然后呢病人吃了药以后,吃完药以后病人就躺在那儿了,他就跟我说你出去吧,别在这儿看着,我观察他一下。那我就和病人家属出去了。出去两个多小时回来,回来以后我再一抓病人的脉搏,就九十次了。病人的呼吸也就很均匀了,我感觉挺好的。那天病人特高兴,非得留着我们吃晚饭。还杀了一只鸡。

实 况:

罗小明: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林老师,林玲兰,副主任医师。是陈欣的老师。

解说词:林玲兰,六十年代毕业于昆明中医学院。退休前是昆明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林玲兰执着于中医事业,多次到东南亚讲学。她拥有多项中医外治的发明专利。

实 况:我这儿又是仓库又是书房又是卧室。

记 者:医师资格证书。云南省卫生厅发的。都是中医治疗的专利吧。

林玲兰:用中医经络外治法。就叫敷药拔罐器。

记 者:您作为陈欣的老师,现在也跟他在一块这么多年,您怎么看陈欣现在所做的这个事情。

人名字幕:中医副主任医师 林玲兰

林玲兰:我觉得他这个人呢,首先一点勇于牺牲自我。这个品质相当高贵。他用自己的身体亲自来试药,就中毒了二十几次。我来跟他工作的时候,他曾经中毒了二三次,还在试药,把脚都搞肿了。治疗这些情况我都亲自看见,因为他的药我自己也吃了嘛。就说他的药来讲,已经走出了我们中医传统治疗癌症这种方法了。那么他这个药呢,通过我们做的这个T淋巴细胞反映试验证明,的确可以激活免疫细胞,激活免疫细胞以后来消灭癌细胞。这个一般得癌症的人,他免疫细胞都处于被抑制的状态,通过激活以后呢,机体本身免疫细胞去消灭癌细胞。从整体来起作用的,而不是作为靶向治疗。药物不直接针对癌病灶,我觉得这一点是相当好的。所以的话,正因为他的药从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激活免疫细胞,因此的话对任何癌症他都可以治疗。所以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共同讨论探讨了以后,有关中医诊治肿瘤免疫疗法。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还有一个就是说关于中医诊治肿瘤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一个探索,我们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嘛。那么这个从战略上来讲,对中医诊治肿瘤的推广来讲,是相当有意义的。

解说词:2004年,陈欣离开家乡宣威来宾镇,来到省城昆明。五年间他只在每年的清明节回去为亲人上坟祭扫。三百公里外的家乡,见证了他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和奋斗挣扎,是他无法舍弃的根。

实 况:

画面字幕:赴陈欣老家云南宣威来宾镇

人名字幕:陈欣妻子

记 者:咱们出城到现在也就二十分钟吧,你接了多少个电话了?

解说词:陈欣父子的手机不停歇的响,都是外地患者打来的。短短二十多分钟,父子俩就接了几十个电话。陈欣的家乡宣威有两样东西是出了名的,一个是宣威的火腿,另一个是高发的癌症。青山连绵,田舍星罗,家乡的气息总是让人亲切。陈欣显得有些兴奋,对着路边的野草野果如数家珍。

陈 欣:一到摘茶栽秧这个季节呢,孩子们拿它当果子吃。我们中医用它做什么呢,我们中医用它的根可以治疗糖尿病。这是杨梅,你们在北京买的话梅。

记 者:你接触草药时有多大,比他大还是比他小。

陈 欣:差不多吧,是这个年龄。那时候我得风湿病,就跟着三伯父上山去采药。他帮我治。就是这么说吧,爱好草药实际上就是我自己的风湿病带来的。因为风湿治好了兴趣也有了,以后就丢不掉了。总共我现在认识的药呢大概七百多种。七百多种其中大部分是草本上来的。虽然草本上说了,它说了性味,说了功能,自己毕竟是从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中间有个过程。我得核实它草本上说的对不对,那我就要尝它。那么说有毒无毒呢,实际上草本上已经把这个知识介绍了,一般来说不存在什么风险。另外呢就是由于长期在民间,贵州啊、广西啊、四川呐,和我们云南植物生长比较繁茂的地区我都会去。当地少数民族介绍的药书上不一定有,打个比方今天到了罗平县,说这个地方某一个治病比较有本事,我就会去拜访他。如果说我们都能心心相印呢,我的长处可以告诉他一些,他的长处也会告诉我一些。那么到了现场既然是交心,我就得把我的药,先带他到山上去採来交给他。他再把他的东西交给我。这种药是在本草上失传的,原来本草上古人叫它石兰叶。从这个本草上介绍它是补肝肾强筋骨,实际我们在临床中运用呢,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没有健脾胃的作用大。如果这两天没精神吃不下饭,口味不好,只要熬了它,熬上两碗吃下去马上就见效。

记 者:这个药你尝过吗?

陈 欣:尝过。本来我也不知道它叫石兰叶,后来在常用之后在草本上发现的。它有个特点就是这个叶子很臭,碾破之后凑在鼻子上屁臭屁臭的。这种草药在草药书上叫它小丁香,叫小叶枝(音)。草药书上对它的说法,它的功效是安神定志。实际我们在临床中来使用它,它对良性肿瘤(治疗)效果好。它能消肿瘤。

记 者:这些结论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陈 欣:这些结论前者说它能安神定志是书上说的结果。说能消肿瘤是民间拜师师傅教的。我们出身是这种也就不讲究了,就像这么搓搓抹抹,就放嘴里边了。

记 者:你在山上弄到的药也就这么尝吗?

陈 欣:是啊。如果说是知道的,像这些是知道的药,我就不会去尝它。但是如果我对它的生长形态,和一些地形产生一些想法呢,假设说它根本没入药,没人告诉我是药,书上也没说是药,而我怀疑它可能是药,我就会採起来尝。

记 者:像这些地方你都走过吗?

陈 欣:都走过。就是说方方圆圆,就是连我们宣威城对门的东山,到东山上我为了找一种特殊的菌子,我每年算准时间我要去几次。

记 者:除了云南还到别的地区吗?

陈 欣:在云南(西双)版纳那边我到过,会泽这边我到过。罗平这边我到过,这是在云南而言。再出去广西十万大山我到过。

陈 欣:每一种生物它都有特定的生长环境,生存条件。那么癌症呢,既然号称是新生物, 它也有它一定的生活条件。离了一定的条件它不能生存。从尝百草当中,根据天地日月运行的规律,生物生长的规律,去寻找阴阳、偏阴偏阳的偏重和阴阳之间的平衡。从这个点位我去思考,什么样的药偏阴,什么样的药偏阳,什么样的药偏沉,什么样的药偏生,什么样的药能达到中和,我就顺着这个思路我去研究。没上草本的,民间医生没传授的 ,也就是说没根可寻的一些新药,我对自己生活环境范围内的,亲戚朋友阿隔壁邻居啊,伤风感冒啊肠胃病啊,一些疑难病啊,我都是免费送药。我是不收一分钱的。我的目的不是说通过在做草药赚些钱,而是说通过对草药的使用,来研究我要寻找的东西。

实 况:

画面字幕:云南宣威来宾镇农村

解说词:陈欣的研究在乡里乡亲的眼里就等同于不务正业。没有人相信一个农民能研究出什么名堂,充其量也不就是多认识几棵草药而已。研究总是要花些钱的,在农村一个男人不给家里挣钱还净往外捣鼓,多半是要遭非议的。尽管陈欣给不少人治好了病没收过一分钱,但对他的非议仍然多于肯定。经济的拮据加上舆论的压力,陈家人在村里的日子过的颇有些艰辛。据说陈欣的父亲也不理解儿子近乎疯狂的执着。但老人还是用微薄的退休金负担起三个孙儿的学费,直到他离开人世。这是陈欣的老屋,一家人搬去昆明后,这里借给了亲戚居住。

画面字幕:陈欣农村老屋

人名字幕:陈欣妻子

陈欣妻子:实际上那个时候是最困难,我都活不了了。都要靠(养猪)挣钱,卖了以后赚钱。

陈 欣:当年的艰苦是说不清啊。如果说不是我父亲帮我撑着孩子们,不是她在家喂的猪,用我们宣威的话说叫勤耕苦做呢,我们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这个石臼(的底)呢原来是到这个位置上的。现在经过前些年研究(捣药)呢,差不多现在一锤下去就通了。

记 者:用了多少年了?

陈 欣:几十年了。用药从我一开始研究,从(19)71年开始才到这个位置上,用到我去昆明之前,用到2004年,下面基本上差不多要通了。

记 者:在这个房子里面你一共弄过多少药?

陈 欣:前些年研究期间,因为毕竟是研究用量不大。一年也就是百把二百公斤。这些年量是不大的,品种是多的。因为研究品种几乎是八百多种。

解说词:在村里陈欣算是个文化人,他做了13年的村小学民办教师。几年前政府拨款改了新学校。昔日村头书声朗朗的小学校,如今已是残墙烂瓦的破败院落。

画面字幕:陈欣早年任教的小学校

记 者:你在哪个教室上过课?

陈 欣:我就在这个教室。13年间就是在这个教室里度过的。

记 者:民办教师?

陈 欣:是民办。

记 者:那工资应该也不高。

陈 欣:(每月)二十块钱。刚才她说三十都说多了。学校的事政府已经安排了,可能我不需要(去做)了。只是说真正的发财呢,说唯心的话呢,我许过一个心愿,我真能实现征服癌症的梦想,我们后面叫观音山,我就在这儿盖观音寺,塑菩萨的金身。

解说词:重塑金身,修墓立碑,是中国人功成名就后首先想到的事情。几年前陈欣花钱重修了祖父母的坟,而他的父母则依然是乱草丛生的小土堆。老父亲直到去世都放心不下这个大儿子,陈欣发下重誓,要干出名堂再为父母修坟。

实 况:

陈 欣:现在我按照您的要求,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走出来。

陈欣妻子:你做出事业来报答他就行了。让爸保护保佑你。

陈 欣:我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继续把我的工作做得更好,提到更高的层次。为百姓们的健康多出些力。

画面字幕:走访云南曲靖市癌症病人

记 者:是您吧,陈老师治好的就是您吧。

癌症患者:哎。

记 者:那你现在身体好吗?
《探秘陈欣》(上) 陈欣建

癌症患者:好,现在就是好。

解说词:曲靖市的李桂芬是陈欣2004年治好的病人。这些年陈欣与她丈夫一直保持着联系。由于李桂芬并不清楚自己当年的病情,她的丈夫将我们领出了门,他不想让妻子知道已经过去了的噩梦。

人名字幕:癌症患者家属

记 者:您家属当时是怎么回事?

患者家属:当时是(癌症)做了手术4年以后。

记 者:因为什么做手术?

患者家属:就是肺癌嘛,肺癌做手术。做了化疗然后医了4年,4年就出现在脑上,眼睛看不见,走路要人扶着。

记 者:脑转移。

患者家属:对。通过CT诊断说转移到脑上。然后我们去昆明做伽马刀(手术),到昆明做伽马刀呢,做了以后我就想可能西医没有用,没有办法。然后我才想起我家小姨妹吃他的中药,然后打电话让她带着去找陈欣。从吃他的药以后呢,身体就一天比一天好。现在都五年了,一天爬山、做饭、买菜、带孩子,带娃娃都是这样的。

记 者:吃了多长时间的药。

患者家属:当时吃了一个多月吧,就有效了。

记 者:你怎么相信他的呢?怎么相信陈欣?

患者家属:哎,主要是那个药如果起作用,你就要相信他。不起作用就不相信。

字 幕:请继续收看《探秘陈欣》第二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0222.html

更多阅读

《探秘陈欣》上 陈欣建

画面资料:CCTV-2《经济与法》节目片段画面字幕:2009年5月26日播出解说词:2009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与法》栏目播出了《秘方之争》。节目的拍摄源于昆明市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与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进行的一场法

《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 燃烧吧大脑 主持人

《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蒋昌建,1965年生于厦门,1993年带领复旦大学队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折桂,获“最佳辩手”。2001-2005担任《杨澜访谈录》总策划。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担当主持江苏卫视科学真人

声明:《《探秘陈欣》上 陈欣建》为网友白衣牛仔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