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龙的资料 火龙果的资料

龙的资料

心魔,2007-03-19 04:33:02

龙的诞生地

龙的种类

通天巫术中的龙

道教和佛教中的龙

祈雨巫术中的龙

龙神的确立

龙的实质

龙的早期形象

龙崇拜的主要形式

龙与帝王的年号

飞龙在天 [/SIZE]

心魔,2007-03-19 04:33:27

龙的诞生地

来源:

从较早的原始龙来看,辽宁、内蒙古、河南、湖北均有龙崇拜现象,这表明龙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已十分普遍,同时也表明当时的龙崇拜已不是图腾崇拜,而且龙神崇拜了。因为图腾崇拜有地域性,主要为某一氏族或部落所崇奉,或为某一地区的若干部落所崇奉。从龙的原始造型来看,也说明龙崇拜在五六千年前已相当盛行。显然,从原始龙的出土地探讨龙的诞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新石器时代,部落迁徙是十分频繁的。难以断定新石器时代某一地的出土文物属哪一个原始部落所创造。我们只有借助历史传说和记载,探讨最早崇奉龙的部落。

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住着许多部落,其中最著名的黄河中、上游和渭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黄河下游的少皋部落,江淮流域的太皋部落。史称炎帝"人身牛首",故有些学者认为炎帝是属于以牛为图腾的,史载"黄帝有熊氏",大概黄帝出自熊氏族。少皋部落以鸟图腾,这是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太皋部落以什么为图腾呢?从一此资料来看,龙是太皋部落的图腾。

其一:史载太皋部落以龙命官。《左传》记:"太皋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又《通鉴外纪》记太皋部落的官号有飞龙、潜龙、居龙、降龙、土龙、水龙、青龙、赤龙、白龙、黑龙、黄龙等。这些不同的龙,既是官号,也是部落内各氏族的图腾名称。据此,太皋部落无疑是一个龙部落,并以各种不同的龙作为各氏族的图腾,以与其他部落相区别。

其二:史载"太皋帝伏羲氏"史学界一般把太皋与伏羲等同起来,以为太皋即伏羲或以为太皋为伏羲之号。但又有人认为"太皋帝伏羲氏"应理解为"太皋帝伏羲氏族之人"或"太皋帝出自伏羲氏族"。太皋,少皋,黄帝,炎帝等名称,都不是远古时代具体的人物名称,而是部落首领名称。一般情况下,部落首领的氏族图腾往往成为部落的图腾,或者在该氏族图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图腾。太皋部落的首领出自伏羲族,则伏羲氏族的图腾就是太皋部落最早的图腾。

史载伏羲氏"蛇身人首",意即伏羲氏族的图腾标志或图腾祖先为"蛇身人首"形象,亦即其氏族图腾为蛇。又传说华胥"感蛇而孕"而生伏羲,意即伏羲氏族的始祖母华胥因蛇而孕生下一子,其后裔后来繁衍成一大氏族即伏羲氏族。太皋部落的首领由伏羲氏族之人担任,那么,伏羲氏族的图腾----蛇也就自然成为部落的图腾。后来,太皋部落把蛇图腾神化,成为龙。

伏羲氏族的图腾为蛇,但不知道是什么蛇。不过,从一些蛛丝马迹来看,伏羲氏族的图腾很可能就是蟒蛇。

太皋部落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这一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很多,蛇也很多,其中必有蟒蛇。蟒蛇为蛇中之王,且又无毒,能与人共处,伏羲氏族奉之为图腾是毫不奇怪的。江南许多地区至今仍称一种无毒蛇为"家蛇"、"苍龙"等,奉之为神,定期祭祀。

另外,"伏羲"一名既是氏族的名称,同时也是图腾祖先的名称。传说伏羲"画八卦"、"制嫁衣",这是该氏族部落把这一切归功于图腾祖先的反映,并不是真有其人。所以,伏羲既是太皋部落最重要的氏族名称,同时也是该部落的图腾祖先。

如前所述,伏羲氏族的图腾为蛇,则"伏羲"一名当是一种蛇的名称。在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集团大融合,太皋部落的一部分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则南迁至沿海一带。闽和蛮大概就是南迁的太皋部落的两个分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闽族、蛮族、,而他们仍然袭用原来的氏族部落图腾与名号,故古籍均称他们是"蛇种"。若下不误,也可说明伏羲氏族是以蟒蛇为图腾的。

由上可见,伏羲氏族的图腾为蛇,而且可能就是蟒蛇。后来,它成为太皋部落的图腾,并被神化,成为龙。所以,龙的诞生地就是太皋部落。

心魔,2007-03-19 04:33:56

龙的种类

数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众多的龙,有各种颜色的龙,有形状不同的龙,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五色龙、有角龙与无角龙、有足龙与无足龙、有翼龙与无翼龙、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五色龙

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为主的龙形象:即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等。按照五行观念,青龙居东方,白龙居西方,赤龙居南方,黑龙居北方,黄龙居中央。

最为明确地记述五色龙的是《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它对先秦时代人们采用颜色不同的龙进行求雨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汉代大儒董促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也详细记述了汉代时以五色龙求雨的习俗;《河图》亦有五色龙之称,不过该书则称黑龙为玄龙(古这玄即黑色之意)。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龙最为尊贵,是真龙,其它名色龙都不是真龙。古代帝王都是真龙天子,所以都穿黄龙袍。百官和平民百姓均不许穿,否则有杀身之祸。其次为青龙,青龙或称苍龙,传说夏朝崇拜青龙,在《太平御览》和《宋书》中都有对青龙的详细记载。

五色龙在上古时代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先秦史籍就有不少杀龙或射龙的记载。如《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这种'杀龙'方式当是古代一种巫术,所杀之龙当是塑造之龙,其目的是以此激起天上真龙的愤怒,从面降下甘雨消除旱灾。

有角龙与无角龙

一般认为龙的原形是蛇,也有认为是鳄鱼等动物的,无论是蛇或鳄鱼,均无角。但历史上的龙形象,大多有角,少数也有无角的。在龙头上加角,是为了显示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神圣的动物。龙角,古又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为什么要在龙身上加角?不少史学家都曾作过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台湾学者袁德星提出的看法较为特殊,他认为,在龙头上加角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结果。他认为,龙头上的角形符号,是男性生殖器,和原始的且字造型相同。这种生殖器崇拜物,自史前至商代前期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商代后期安阳遗址,抱歉有出土物发现,大部分是陶制的,也有大理石雕成的,其形状与龙头上的角和凤头上的冠,完全相同。不过,这一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角崇拜所致。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的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的角,因而角不但是雄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的标志。在龙头上加角,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龙增加神性。

在古代传说的龙中,有不少是无角龙,如烛龙,古籍均未言其有角,只称其身长千里。再如螭龙,虬,夔,也都为传说中的无角龙。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龙,多为两只角,也有一只角的,即所谓的"独角龙"。《艺文类聚》卷九六引郭璞《山海经图赞》有记:"龙鱼一角,似鲤陵居。候时而出,神对攸乘。飞骛九域,乘云上升。"

罗二虎根据大量的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认为西汉时的龙分有角和无角两种。一种是有双耳双角的龙,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另一种为有翼无角的龙。东汉时期的龙都有角,到东汉晚期,角的下半部开始分叉,出现几个突起的棱,顶端向前卷曲,由近似牛角逐渐开始向近似鹿角的方向转变。唐代时的龙角则有变化,出现明显的分叉鹿角。角在唐代出现很长的分叉,酷似鹿角。在五代时增多,到宋代时已基本上都似鹿角了。不过,前期略似鹿角的龙仍存在。

有角龙与无角龙,都是古人所创造的艺术中的形象,不过,从有角龙和无角龙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的变迁。

有足龙与无足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有的有足,有的无足。在神话龙中,烛龙是无足的。烛龙又称烛阴,《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记:"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据目前所见资料,最早的有足龙为两足龙,为河南仰韶蚌壳龙,只有两只足。神化传说中的龙则有一足龙,如夔龙,《说文》称:夔,如龙一足。

除了一足龙和二足龙之外,还有三足龙。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1942年出土一条木质龙,该龙是一条"三脚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足鸟",但未见过"三足龙"的神话记载。如若确是三足龙,则属罕见。

从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来看,西汉时的龙一般四条腿粗短,形同兽腿,足为鹰爪,有三趾,但也出土过一些西汉无腿、足和爪的龙。东汉的龙形象足较长,足亦分兽足、鹰爪两种。东汉末至东晋时期的龙身体四肢变得细长,同时也发现过一些此时的无足之龙。南北朝至隋的龙,四肢上有很长的兽毛飘起,足以为三趾鹰爪。唐宋时期的龙,腿为兽腿,足为鹰爪,一般三趾。与唐宋之前不同的是,宋代已出现四趾龙。

有翼龙与无翼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大多为有翼,无翼的较少。 最早传说中的有翼龙为应龙。《广雅。释鱼》中记载:"有翼龙曰应龙。"所谓"应龙",大概就是"翼龙"之音转、或"翼龙"之异名。由于原始时代的人们认为雷电主宰雨水,而雷电是龙蛇的化身,是龙蛇飞上天空支。能升天之龙蛇,不是一般的龙蛇,应是有翼的龙蛇。故人们想象那些能升天的龙蛇是有翼的龙蛇。

有的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龙,均无翼,而西汉以后的龙大多数有翼。在西汉的墓葬出土物中,有翼龙和无翼龙均存在。西汉时期的交龙(或称结龙)均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盘绕在一起,构成双龙或多龙相交的形象。这种龙既无腿和足,亦无翼,除有角外,整个身躯与蛇大体相同。东汉时期的普通龙都有双翼,交龙则无翼。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的龙大多数有双翼,少数龙无翼。南北朝至隋的龙,有的龙翼已变成细长的飘带形,有的龙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余,腹下鳞红皆绵文,一头有口眼,一头似蛇而无口眼,云两头俱能进退,谬也。翼由三根细长的飘带组成,但也有个别的龙无翼。唐宋时期的龙,翼全都为一根或两根飘带。

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在中国龙文化中,既有一身双首龙,也有一首两身龙。一身双首龙即两关均有首,亦即两头龙。一首两身龙即两条龙身相连,两身共一首。

双首龙或两头龙当源于两头蛇。古人认为确有两头蛇,并有两种。一种是《尔雅。释地》所记之两头蛇:"北方有枳首蛇焉。"另一种是唐刘洵《岭表录异》卷下所记的两头蛇:"两头蛇,岭外多此类。"

据说,两头蛇确实在自然界存在。本世纪70年代,台湾中华日报记者刘中兴在宜羊兰发现了一条两头蛇,并拍下了照片,作了报道。笔者在广东农村老家时,也听说过两头蛇,但未亲眼见过。

由于两关蛇较少见,因而视之为神物,具有变化的神性。雨过天晴,彩虹出现,彩虹弯弯,两头相似,遂被附会为两头蛇变化而来。因而甲骨文中的"虹"字,多作两头龙形状,铜器和石刻中的虹神也多作两头龙形象。

与两头龙关系的还有《山海经》所记载的人面蛇身、左右有首或多首的神灵。

一首两身龙在自然界中却未见。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发现有一些一首两身的龙形象。如二里头文化遗址第二期堆积中出土有龙纹陶片,其龙为一首二身,龙头近圆形,吻短而尖,眼作目字状,额上有菱纹。龙身似蛇,满饰链状鳞纹。头无角,两身作八字形分开。

一首两身龙,当源于一首两身蛇的传说。《山海经。北山经》记有一首两身的肥遗蛇:"浑夕之山,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心魔,2007-03-19 04:34:25

通天巫术中的龙

通过对龙的形成及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龙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龙的含义与应用从未完全脱离过宗教的樊篱。

距今5000多年前分布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一种原始宗教十分发达的文化,良渚先民的宗教观念及宗教艺术对商王朝影响至深。良渚文化的玉琮多为四角饰“神人兽面纹”,规格较高的玉琮(如“琮王”)饰有面向八方的纹饰,这其中显然具有祭祀四面八方的含义。商代的青铜礼器也多表现出同样的宗教思想。如河南郑州张寨前街出土的商代前期的青铜方鼎,鼎腹饰有面向八方的带状兽面纹。有些方鼎腹部兽面纹面向四方,而四足上的兽面纹则面向鼎之四角,总体纹饰仍为面向八方。看来,以各种动物祭祀八方,是商代祭祀巫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龙”则是这些动物中的主角。

商代青铜卣上的牛首纹(古父已卣腹部纹饰·殷墟晚期)

商代巫术中的祭祀八方,并不仅仅是依赖青铜礼器上遍布的动物纹饰去发挥动物助巫通神的作用,而且还使用自然界中的动物实体。在祭祀巫术中使用猛兽的作法源于史前。我们知道,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漳河流域仰韶文化墓葬就出现了墓主人两侧分置鳄、虎蚌塑的现象。这种葬式表现了墓主人与鳄、虎的亲密关系,这很可能正是当时巫术的真实写照。无独有偶,在距今5000年前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盛行的“神人兽面纹”,表现的是一位头戴大羽冠的巫师乘坐于趴伏着的虎背上的正面形象,这种造像的来源不会是完全出于想象,它很可能也是当时通天巫术形式的真实写照。

商代青铜器中,人类形象较为少见。在数量有限的几例中,人形均与兽形以怪异的组合形式出现,这种组合绝大多数是在表现“兽口吞噬人首”的主题。较为典型的青铜器造型见于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商代晚期的“鸟兽纹觥”,该器后部为一曲折角龙头,龙口大张正在吞噬作为器足怪异人形。人形头生短发,口眼俱张,表情轻松,其双手搭放胸前,双臂刻有★形花纹,人躯下部被蛇所缠,蛇头上扬至人之肩部。此外上岭村虢国1705号墓的车★,亦有龙噬人首的造型,但该墓时代约为西周晚期。李学勤先生还介绍过一件商代玉饰,该器左侧为一向外蹲踞、双手微举的人形,人形背后伏有一祖角之龙,张口正对人之头顶。

“人兽母题”广泛出现于宗庙礼器之上,上古礼器的基本功能就是祭天祀祖,因此礼器纹饰的含义也必与祭祀有关。当时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将猛兽视作巫师通天助手的,如龙、虎纹饰,不仅广泛出现于礼器上,还常单独成为礼器的造型(如商晚期的龙纹觥、西周的虎尊等),这些单独出现的龙、虎含义与“人兽母题”中龙、虎的含义应是一致的。再看“人兽母题”中的人形,其发式与衣着说明他们绝非奴隶、鬼魅,而有着特定的身份与较高的地位;他们与龙、虎相伴时的动作有较大的相似性,似乎是在依从某种程式规定;他们在龙、虎的口下动作自然,表情轻松坦荡,有些还似带笑容,绝无即将被噬的惊慌挣扎之态。这种特意刻划的形象,必有它特殊的意义,不是一种简单命题的表现方式。据此,我们认为“人兽母题”中的人(一些纹饰中只表现为人头)应为祭祀巫术中的巫师,至于他们是否具有特定的族属,目前还缺乏有力的证据。“人兽母题”的含义为巫师以猛兽为助手进行祭祀活动,至于其纹像的设计,并非是作者依凭想象对抽象的宗教观念所作的图解,而是对当时通天巫术形式的写实。

上古巫师为什么要在祭祀巫术中做这类驯兽表演呢?其根源还是当时以猛兽为神之使者的原始宗教观念。在祭祀巫术中,巫师与虎有着相同的身份,它们都是天地、人神之间的使者,他们之间的亲密举动表现了二者的特殊关系;另一方面,人虎的表演极大地渲染了巫术的神秘感,突出了巫师的神通,以达到使先民畏服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断,我国上古“人兽母题”的艺术形象均来源于祭祀巫术的具体场面,其含义是在表现沟通天地的主题。沟通天地也是礼器的根本用途,礼器上反映巫术形式会提高本身的神性,以便极大限度地满足祭祀巫术的需要。我们说过,商人的原始宗教观念吸取了诸方国宗教文化的营养,商王朝的祭祀巫术形式也被诸方国所接受,这也就是“人兽母题”的艺术形象出现于不同方国的礼器之上的原因。

上古时代,在祭祀中驯驭猛兽者,皆为首领兼大巫师一类人物,因而史籍中的上古首领亦多有此本领。《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氏“教熊罴貅犭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以往学术界多将六兽释作以这些猛兽为图腾的六个氏族集团,其实轩辕氏驭使自然界中的猛兽参加祭祀、征伐正是当时的习俗。《山海经》中所载诸神,多以上古巫术中的作法巫师为原型,其中以驯象著称的舜(帝俊)的子孙亦多能驭使猛兽。如:“有蒍国(舜之居地),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等等,不一而足。《尚书·尧典》则载有舜任命益为管理山川草木鸟兽的虞官,益“让于朱、虎、熊、罴”之事,益当为能驭使四种猛兽并得到它们协力的虞神。直到汉代,尚有《东海黄公》戏剧,言原以驯虎为能的巫师黄公年老嗜酒后终被虎杀的故事。该剧的题材,当采自上古史实。看来,上古巫师确实是驭使驯服的猛兽参加祭祀巫术的。

《山海经》中所载诸神,除驭使猛兽者外,还多有以蛇为饰、乘两龙之神,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山海经》对夏后开的记载:“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大荒西经》)上古流行的诸神弄蛇及乘龙的观念更可能直接来源于当时的巫术形式。1978年,江苏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刻纹青铜礼器,器上刻有繁缛复杂的山林、禽兽、巫师以及怪异的神、兽等形象,这些纹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与上古巫术有关的图象资料。纹饰中刻划的弄蛇巫师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九种:1、巫师发式为两簇分立,两耳珥蛇,双臂展开呈奔跑状;2、巫师发式作极高的直立柱状,很可能是在模仿通天神树,发柱上端左右饰两蛇,两耳珥蛇,双手分执两蛇,开口微笑作行走状;3、巫师发式及饰蛇、珥蛇情况下与“2”相同,唯双手似分执两鸟;4、巫师头上无发,头顶饰交缠的两蛇,双耳珥蛇,双手执蛇,呈站立状;5、巫师发式为两簇分立,双手各执一蛇,呈蹲踞状,其姿式与“虎食人”纹中之巫师大体相同;6、巫师发式为两簇分立,左手执一蛇,右手执一斧,呈行走状;7、巫师发式呈三尖状,两耳珥蛇,双手各执一鹿的鹿角;8、巫师头顶无发,头顶饰两飞鸟,两耳珥蛇,双手各执一兽尾部,双足各踏一蛇;9、巫师头戴三尖形冠,身着长衫,双手叉于腰间,两耳珥蛇,两足分踏一种大型四足爬行动物的尾部。(图26)。据古生物资料可知,中国大陆自古以来生存的大型四足爬行动物只有鳄类,因而图象中巫师所踏为鳄无疑。我们说过,上古巫术中的鳄多以龙的身份出现,那么踏两鳄也就是文献中所说的“乘两龙”。由此看来,这位珥蛇踏鳄的巫师形象与《山海经》中所记夏后开的形象完全相同。上古巫师在巫术中“乘两龙”的作法与“乘虎”的意义相同,都是以猛兽为助手以达到通天的目的。

心魔,2007-03-19 04:34:48

道教和佛教中的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巫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及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于一身,并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一门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逐小形成 办有教理、教义、教规的一种人为宗教形式。道教自形成之初,便与龙崇拜有不解之缘。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洲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

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

传说有法力道行的天师、真君还能召龙、驱龙。《酉阳杂俎。怪术》称:在一个名叫云安的地主,江边有十五是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瘦代天师翟乾佑念商旅之劳,结坛作法,召来群龙,共14条,均化作老人。翟天师让它们夷平险滩,以利舟行。群龙领命而去,一夜之间,风雷震击,十四里险滩都变成平潭,惟独剩一里依旧如故。翟天师一看便知是一条龙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坛作法,严敕神吏召它前来。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女子来到,原来是一条雌龙。好申辩说:乘船过这条江的,都有是富商大贾,给他们拉纤的,都是云安的贫穷百姓,他们一向靠拉纤过活。倘若险滩没了,舟船通行无阻,他们靠什么吃穿呢?宁可要险滩以赡纤夫,不愿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师听后连连点头,于是又召诸龙一切恢复原样。

在道教中,龙并不是自然之龙,而是蛇化成的龙。〈黄白篇〉有:"蛇之成龙,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缘由,皆自然之感致。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龙王信仰也随之传入。道教亦引进佛教龙王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龙王信仰,称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等。后来,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均有龙王,职司该地水旱丰歉。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成为中国龙崇拜的重要一部分。

龙与佛教

中国龙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除了后来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和道教学说完全继承并极力宣扬龙的信仰,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之外,还与外来的佛教中的"龙宫"和"龙王"有关。

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学者一般认为,龙土、龙宫信仰是源于印度,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引进的。

在佛经中,龙王名目繁多,如〈妙不莲花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

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与佛教中的龙王崇拜孰抚孰后?两者的关系如何?是一方传给另一方,还是各自产生的?

从一些迹象来看,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随着佛教的东传,龙王崇拜也随之传入中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龙王信仰也得到迅速流传。其理由有七。

其一,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 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第四是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

其二,据目前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 ,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西藏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龙文化传达室入西藏,然后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训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此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是城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

其五,古印度本来没有龙的观念,梵文中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象"合用一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象"的词又来表示"龙"了。

其六,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

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展开的有三五个或七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

中国本土的龙具有马、牛、鱼、鹿、蛇等动物特征;佛教中的龙王也相似,具有象、蛇、马、鱼、虾等多动物的特性,据上,有理由认为,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入的。

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动物崇拜中,龙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特别是在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神。而印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尚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 ,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

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启亦乘龙往来。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大神乘骑的是金翅鸟,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湿奴常骑在金翅鸟上飞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乘的是狮子或坐白莲台;普贤菩萨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莲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印度人虽然封龙为"王",给龙造"宫",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龙王的种类繁多,各水域都有龙王、龙宫,说明龙只不过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从以上差异来看,龙文化传入印度在秦汉之前,因为龙在秦汉开始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龙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龙王也一样,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龙崇拜传入印度之后,经过再创造,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龙文化。

佛教产生后,龙文化又与佛教结合在一起。随着佛教东传,佛教中的龙文化又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我国原有的龙文化融为一体,从而使中国的龙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说法颇多。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图经〉,当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据〈史记〉载:大月氏原在甘肃敦煌、祁连山一带游牧,汉文帝时,为匈奴所迫,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不久又遭匈和乌孙的联合攻击,遂迁至今锡尔河、阿姆河之间,建王庭于阿姆河这北。约在公元前130年前后,越阿姆河,攻占大夏,据有其国。因大夏当时已崇奉佛教,故亦改信佛教。汉武帝元朔元年,汉使张骞至其国。公元一世纪中叶,建贵霜王国。其后国力渐强,破安息,灭天竺等国,国势鼎盛,佛教发达。

由于大月氏国原在中国,因而与中国有特殊的感情,相互来往频繁,他们在传播佛教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 由中国传入并经过印度化而纳入佛教体系的龙王崇拜,随着佛教的东传又反馈到中国。在龙王信仰传入之前,中国本土只有海神、水神、河神或河伯信仰。先秦时期的神仙家和早期道教,都不讲龙王。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龙王信仰也一样,自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再创造,后来中国的龙王已不同于印度的,成为中国化的龙王。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龙王信仰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草药各地的龙王一般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印度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中国龙形象也有较大的影响。从汉晋到唐宋时期,龙的形象在演变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北魏壁画上的龙,其动态是在奔腾,却给人以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造型显然来源于同时代佛教中的飞天。印度佛教中的狮子对中国龙形象的演变影响也很大,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象。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江西江宁南唐要升墓中壁画上的龙,不但头部像狮子,就连整个身体也有点近似于狮子。龙吸收狮子形象,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龙珠也是佛教东传以后才有的。在佛教中,有一种宝珠,又叫摩尼珠、如意珠。我国唐宋以后,龙戏珠的出现,当与佛教有着渊源关系。

心魔,2007-03-19 04:35:12

祈雨巫术中的龙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天气的阴晴旱涝直接控制着农作物的生长,而农作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命运。因此,自远古以来,祈雨就是巫术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古人的观念中,龙是一种能影响云雨流布的神兽,于是龙也就成了祈雨巫术中的主角。我们曾谈到过商代流行的龙形玉雕“珑”,许慎注:“祷旱玉也”。由此可知,珑可能是祈雨巫术中巫师所用的一种礼器。

上古时代遇到严重旱灾的时候,也是当地居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于是就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祈雨巫术。这种巫术的主要内容,一是焚人祭天,二是用龙参加祭祀。祈雨巫术中所焚对象主要是巫与尪这两种人。巫是上天的使者,沟通天地是他们的本职,用火焚巫是令其升天亲自向上天禀告人间的旱情,乞天降雨。尪是一种有病的残疾人。古人将尪视为能导致旱灾的不祥之人,故用火焚之;上天既然“哀其病”而致旱,当然也会怜其被焚而降雨。商代祈雨巫术在焚巫、尪的同时,又使用“龙”。《淮南子·地形训》也载:“土龙致雨”,高诱注:“汤遭旱,作土龙以像龙,云从龙,故致雨也。”

初春万物萌发之际,农作物最需要雨水。因而自周以后,每逢龙星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国家都要举行以祈雨为中心内容的雩祭。这就是《左传·桓公五年》记述的:“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据虔注云:“大雩,夏祭天名。雩,远也;远为百谷求膏雨也。龙见而雩。龙、角、亢也。谓四月昬龙星体见,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东周时代,由于文明的发展,残酷的焚烧巫、尪的祈雨方式改成了曝晒。

汉代求雨巫术内容的重点已转至“用龙”方面,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记载了汉代祈雨巫术的具体方式,这是研究当时宗教、习俗,尤其是用龙巫术十分珍贵的资料,故原文抄录于下:

“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祷社稷山川,家人祀。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蛇八日。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方八尺,植苍缯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鱼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祝斋三日,服苍衣,先再拜乃陈,陈已,复再拜,乃起。祝曰:‘昊天生五谷以养人,今五谷病旱,恐不成实,敬进酒膊脯,再拜请雨,雨幸大澎即奉牲祷。’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向,其间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田啬夫亦斋三日,服青衣而立之。凿社通之于闾外之沟,取五蛤蟆,错置社之中。池方八尺、深一尺,置水蛤蟆焉。具清酒膊脯,祝斋三日,服苍衣,跪陈祝如初。取三岁雄鸡与三岁貑猪,皆燔之于四通神宇。令民阖邑里南门,置水其外;开邑里北门,具老貑猪一置之于里。北门之外市中亦置貑猪一,闻鼓声皆烧貑猪尾。取死人骨埋之。开山渊积薪而燔之,通道桥之壅塞不行者决渎之。幸而得雨,报以豚一,酒、盐、黍、财足,以茅为席,毋断。夏求雨,……以丙丁日为大赤龙一,长七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六,各长三丈五尺,于南方皆南向,其间相去七尺。壮者七人皆斋三日,服赤衣而舞之;司空啬夫亦斋三日,服赤衣而立之。……季夏祷山陵以助之。……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五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四,各长二丈五尺,于南方皆南向,其间相去五尺。丈夫五人皆斋三日,服黄衣而舞之。老者五人亦斋三日,衣黄衣而立之。……秋暴巫尪至九日,无举火事,无煎金器……以庚辛日为大白龙一,长九丈,居中央;为小龙八,各长四丈五尺,于西方皆西向,相去九尺。鳏者九人皆斋三日,服白衣而舞之;司马亦斋三日,衣白衣而立之。……冬舞龙六日,祷于名川以助之。……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皆北向,其间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斋三日,衣黑衣而舞之;尉亦斋三日,服黑衣而立之。……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龙成而发之。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大体丈夫藏匿、女子欲和而乐。”

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汉代祈雨巫术虽延用了远古祈雨巫术的主要礼仪,但已将其纳入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之内。关于汉人以土龙祈雨的观念,汉王充也说:“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土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论衡·乱龙篇》)由此可知,汉代设土龙是用它来招雨,这与商人用龙通神乞雨的观念有着质的不同。1972年,山东沂水县韩家曲出土了一块汉画像石,现藏沂水县图书馆。该石纵82、横183厘米;画面呈半月形,最上部为一条双头龙呈弧形横亘于天顶,两端龙头张口喷水,龙头下各有一汉装披发之人长跪顶器接水;龙体之下有执芝草羽人与凤鸟等象征天境的图像。我们怀疑这画的就是汉代巫觋求雨的景象,综观该画像石的总体内容,作者所画的求雨内容是为了以此来表现天地纟因縕、阴阳交合风调雨顺、万物繁盛的吉祥含义。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建立、发展,两教均以各自的宗教形式积极介入祈雨活动。此后史籍亦多载僧、道祈雨之事,而朝廷所采用的仍为传统的祈雨方式。此时,大规模的曝晒巫、尪的方式已基本绝迹,但造土龙祈雨的方式却延续了下来。唐代祈雨基本延用了隋代的祈雨方式。此时,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于是又出现了画龙祈雨法。据郑处海《明室杂录》载:“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阙雨尤甚。亟命大臣遍祷于山泽间而无感应。上于龙池新胁一殿,因召少府监冯绍正,令四壁各画一龙。绍正乃先于西壁画素龙,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上及从官于壁下观之,鳞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帘庑间出,入于池中,波涌涛汹,雷电随起。侍御数百人皆见白龙自波际乘之气而上,俄顷阴雨四布,风雨暴作。不终日,而甘露遍于畿内。”这一故事在今天看来,即使不是完全出于虚构,也只是一种巧合;然而这种故事的出现是有其宗教思想基础的,“画龙致雨”只不过是古老的“作土龙致雨”巫术的变形而已。

唐代还流行“晰蜴求雨法”。“晰蜴求雨法”序云:“唐时求雨法,以土实巨瓮,作木晰蜴;小童操青竹、衣青衣以舞,歌云云。”其歌云:“晰蜴晰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沱,放汝归去。”

唐代的“晰蜴求雨法”也是商代用龙、汉代用土龙祈雨巫术的一种变种,而其中用小童起舞的作法也明显带有古老巫术的色彩。唐代民间还有用虎头骨祈雨之术。北宋李昉辑《太平广记》载唐代李绰《尚书故实》所记:“南中旱,即以长绳系虎头骨,投有龙处。入水,即数人牵制不定。俄顷,云起潭中,雨亦随降。”这种巫术显然来源于以龙虎相斗来表示阴阳交合的传统观念,是民间百姓将这一观念庸俗化、实用化的产物。以虎头骨祈雨的巫术是延续到了宋代的。中国百姓自己创造的掌管河泽云雨之神“龙王”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宋太祖、太宗时,凡京师遇到较大旱灾,即令撤乐、减膳、进蔬馔,并派遣官吏到天齐、五龙城隍、祆神四庙和大相国、开宝、报慈、乾明、崇夏五寺及建隆观祈祷求雨。与此同时,宋代官方仍保留了造土龙、画龙这两种祈雨形式。宋代流行的这两种祈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土龙法中,竟不允巫觋参加,仪式中也不采用巫术中必用的音乐,而刻意强调庄重、肃穆的气氛,这说明此时巫觋的地位与巫术的影响较前代明显下降;二是画龙法中,对龙图内容作了严格规定,不再象前代由画家施展画技即兴发挥,而其画面尤如符咒,不再强调其艺术性。

唐宋以后,祭祀求雨与巫术祈雨分道扬镳。官方祈雨一般只采取祭祀形式,而祈雨巫术主要流行于民间。元代不行雩礼,遇到旱涝灾害,只是派遣官员祈祷或请僧人作法;然而民间仍在流行着祈雨巫术。扬州文物商店藏有一件元釉里红开光祈雨图大罐,罐高48厘米,罐腹壁画四个菱花形开光,开光内画旱灾、祈雨至天龙降雨四幅连环画,这应为元代民间祈雨巫术的写实。其中天龙降雨画面的左侧画有祈雨高坛,坛上张设两层伞盖,坛上、坛下皆有人在进行祈雨仪式,而空中乌云密布,有飞龙自画面右侧乘云而来,口吐甘霖。我们推测该罐很可能就是元代民间实行祈雨巫术时所用的法器。明清两代,朝廷祈雨止旱只是祭祀、祈祷宗庙、社稷、山川、龙神等,不再见有采用祈雨巫术的记录。当然,民间的祈雨巫术是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的,然而也已进入消亡前的最后阶段了。

心魔,2007-03-19 04:35:34

龙神的确立

在中国的传统宗教观念中,龙一直是通天、降雨的神兽,那么它又是怎样被人格化,出任龙王的呢?究其根源,中国龙王的形成与佛教的传入、道教的附会有关。

大约在我国的西汉时期,中原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开通,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使得佛教势力得以通过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国传入中国地区。佛教徒初入西域,为了寻求立足之地,其活动吸取了大量的民间习见的巫术形式,而这类巫术又大多离不开龙。北宋李昉《太平广记》引晋代葛洪《抱朴子》载:“秦使者甘宗所奏西域事云:外国方士能神况者,临川禹步吹气,龙即浮出。初出,及长数十丈;方士吹之,一吹则龙辄一综,至长数寸,乃取置壶中,以少水养之。外国常苦旱灾,于是方士闻有旱处,便赍龙往,出卖之。一龙值金数十觔,举国令敛以顾之。值毕,乃发壶出龙,置渊中,复禹步吹之,长数十丈,须臾雨四集矣。”(《甘宗》)此处所说的西域“外国方士”,当指印度等地的佛教徒;当时人们既称其为“方士”,足见是把僧与巫觋等同了起来。再看西域僧人玩弄的这套祈雨幻术,连动作(禹步)都与中原巫师的巫术类似。

佛教中的龙是佛法的护卫者。《过去现在因果经》也说:“难陀龙王、优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天龙八部亦于空中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这一佛传故事在中国又演变为九龙吐香水浴佛。由此可见,自悉达多太子一降生,佛教中的龙就在为佛服务。中国文物中多有以“浴佛”为主题的图像,早期者如北魏三年石造像背光背面的佛传浮雕,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太子于摩耶夫人右胁降生情景;下层右侧为太子指天地作狮子吼情景,左侧为九龙浴佛情景。《法华经·序品》云,龙中有八大龙王;难陀龙王(Nanda);跋难陀龙王(Upananda);娑加罗龙王(Sāgara);和修吉龙王(Vāsnki);德叉迦龙王(Taks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pta)、摩那斯龙王(Mansvln)、优钵罗龙王(Utpalaka),每位龙王都有百千眷属。我们从宋代画家张胜温所作《大理国梵像卷》(后称《法界源流图》)中,可看到其中六位龙王的画像(缺摩那斯、优钵罗两位龙王)。西晋竺法护译《海龙王经·请佛品》还载有龙王请佛入海龙宫中说法的故事:“一时佛在灵鹫山,无量之众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绀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璎珞七座为槛木盾,极为广大。又自海边涌金银琉璃三道宝阶,使至于龙宫,以请世尊及大众。世尊乃率无量之大众至龙宫,坐大殿之师子座,更说妙法,以化龙属。”佛经中关于海龙王的记载,对中国龙王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文学中所言龙王、龙宫之事,可以说全是受到佛经故事的启发而杜撰的。

由于龙王在佛教中的地位较低,中国诸多佛教寺庙中,很少有供奉龙王的。在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中,龙仅处于装饰陪衬地位,而其形象也都与中国龙相同。北魏是佛教石窟艺术的兴盛时期,以石窟中佛龛的装饰为例,北魏初期的佛龛装饰以火焰、唐草、飞天、供养者、佛像等形象为主,不见有龙纹出现;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石窟艺术进一步汉化,龙纹才逐渐多了一些。如建于景明、正始年间(500——508年)的洛阳龙门古阳洞右壁的尖木共龛,龛内主纹为莲上化佛十二尊,佛上方为飞天、力士,佛龛下缘以龙纹为饰,两龙双尾相对,龙头翘起,回望诸佛,这使得极端图案化了的佛龛造型有了生气。隋唐以后,中国流行的佛教均已强烈汉化,于是中国龙纹在佛教艺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上海博物馆宋代扒村窑黑地白龙正八梅瓶,就是当时佛教庙宇中的用品。“八正”上方的白色龙纹,则是典型的中国龙的形象,龙纹规整而呆板,完全以图案面目出现,其作用虽然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迎合中国百姓的口味,以争取更多的信徒。

道徒是中国传统的宗教。它形成的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叶,与佛教传入中原的时代差不多。道教直接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鬼神思想和巫术观念,因而道教中的龙的观念与中国龙形成以来的传统观念基本一致。中国上古的原始宗教观念以龙、虎等猛兽为通天神兽,传说中的天神、人主多乘猛兽;道教中的神仙亦多以龙、虎为坐骑。东晋葛洪(约283——343)年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焉。”(卷四《金丹》)道教的神仙法术中,则有“乘蹻”之术。

“乘蹻”,即以神兽为脚力,腾空飞遁,高下任意,远行不极之道,来往于鬼神之间。很明显,供神仙驭使乘骑,是道教中龙的基本职责之一。(图27)然而当佛教中的龙王在大众中引起反响以后,道教也就迫不急待地效法佛教,编造出自己的龙王来。道教创造的龙王主要有东、西、南、北四海龙王和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五方龙王,除此之外,尚有名数繁多的各种龙王。

中国百姓崇信龙王,主要是向其祈雨。道教抓住了大众的这一心理特点,大肆宣扬道教能召遣龙王降雨消灾的法术。《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中记述了道家的祈雨论著以及道教中龙王在祈雨中的作用,在道教经典中极具代表性,现抄录于下,以供参考:“尔时月光真人又白天尊言:‘天下及诸方外国时遭炎旱,如此苦恼,作何法事,即得雨水调和,五谷会得丰熟,人民饱满?’天尊语月光真人曰:‘子受吾教于阎浮之内,或在聚落、或在高山、或在水岸、或在洞穴、或在清净之处建立坛场,安置尊像,挂诸幡盖,烧香燃灯,香汤沐浴,著新净衣服;转读此经,广为众生设诸花果、名香,随时供养;广设斋馔,上献方十无量天尊、三十六天帝君、天功父母及诸神仙、一切龙神及诸灵圣,作大利益。天帝当遣八部大龙王,云、雷、雨师,兴动云雾,施绕世间。须臾之顷,即令江河溪涧、上下四畴令得霶霈,草木丛林、一切花果五谷之类,悉皆生成枝叶茂盛。’更为有趣的是,道教中的龙还负责安坟。据《太上召诸神龙安镇坟墓经》所言,如果谁家安置先人坟墓犯了“天星地禁”,子孙就会遭祸,诵经召请神龙王安坟墓,即可使“门户光辉、子孙繁衍”。与佛教龙王相比,道教龙王更具有中国色彩,其职责也与百姓的需求联系紧密。

中国道观建筑多以龙纹为饰,这些龙的身份都是协助神仙通天、供神仙驭使的神兽,不属于龙王。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是我国现存的早期道教建筑之一。其中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的圣母殿,大殿前檐柱上蟠饰着八条金龙。

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古国,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就是风调雨顺,因而自古以来,民间对能影响晴雨旱涝的龙的尊崇一直没有中断过。当佛、道两道广泛传播之后,人们受其启发,即将传统的神龙尊奉为龙王。于是中国大地上江、河、湖、海、渊、潭、溏、井,凡有水处莫不驻有龙王。这类龙王距佛教龙王较远,距道教龙王较近;但严格地说起来,他们既非佛教龙王,也非道教龙王,只属于民间俗神。

百姓为了生存求助于龙神,封建帝王为了江山稳固也要求助于龙神。据《文献通考·郊社》二十三《杂祠淫祠》载:唐玄宗“开元二年诏祠龙池。右拾遗蔡孚献龙池篇,公卿以下一百三十篇,诏太常寺考其词合音律者为龙池乐章十首。又诏置坛及祠堂,每仲春将祭则奏之。”开元十八年(730年),玄宗又以“有龙见于兴庆池”为名大肆祭祀。封建帝王最早将民间龙神正式封王的是宋徽宗赵佶。《宋会要辑·礼四之一九》载:“京城东春明坊五龙祠,太祖建隆三年自元武门徙于此。国朝缘唐祭五龙之制,春秋常得其祀。先是熙宁十年八月信州有五龙庙,祷雨有应,赐额曰‘会应’。自是五龙庙皆以此名额云。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皇帝的封赐表明朝廷对民俗龙王正统地位的承认,这不仅抬高了民俗龙王的地位,又进一步刺激了民间龙王庙的发展,终于使龙王形成了一种能与佛、道两教诸神抗衡的独立神祗。

心魔,2007-03-19 04:35:52

龙的实质

提起龙,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龙的实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楚。在学术界,有的人说龙是图腾;有的认为龙不是图腾,而是水神;有人则说龙是动物神或通天神兽。龙究竟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阐明的问题。

人们把龙看作什么?直接关系到人们对龙的态度和对龙的崇拜,它在龙崇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整个龙文化的发展变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元素都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龙的观念也毫不例外,只有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龙,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究,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根据目前的资料,龙文化自产生以来,人们对龙的观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图腾的阶段,二是神的阶段。在狩猎采集阶段,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把龙当作自己的亲属和祖先。农牧业形成之后,神灵观念开始产生,人们又把龙奉为神。神灵观念包含三种形式:自然神观念、保护神观念和神兽观念。这三种观念既互相关联,又各有差异。与龙有关的图腾观念和神灵观念先后产生,但两者并不是简单地更替,而是相互整合。神灵观念产生之后,虽然作为图腾的一些文化元素由于在社会中失去作用而逐渐消失,但仍具有功能的文化元素(如图腾名称、标志和象征等)被保留下来,并与后来产生的各种文化元素并存,因而形成龙文化的双重性,即龙既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又有神灵的一般特性。

那么,龙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古今学者说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龙为神异动物,为四灵之一。《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其二,龙是善于变化的动物,为鳞虫之长。《说文》卷十一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其三,龙为五方帝的神兽之一。〈淮南子。天文训〉:"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

其四,龙为图腾。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说:"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并且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的一种综合体。

其五,龙是掌管雨水的动物神。朱天顺说:"龙是掌管雨水的动物神。〈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雩,祭雨神的祭名。这里说的龙,可能指星名,但从迷信思想上分析,可断定龙神是被当作具有降雨神性的神来祭礼的。又如〈山海经〉提到的应经和烛龙,也都具有执风雨的神性。

其六,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台湾学者袁德星先生说:"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凡有中国人的地方,或凡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地方,都有龙的踪迹。龙的活动区域也就是中文化覆盖的区域,因龙是一种人文动物,而非自然动物。

综上,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看,龙是由图腾演化的神。龙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程。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现象所固有的特征之一。从时间上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变动不居,并且是息息不停的。不管它自身是创造的还是采自他族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现象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生质或量、内容或结构的变化,一成不变的文化是不丰硕存在的。试看古往今来,风俗殊异,礼仪屡迁,没有一种文化不在流转变动。龙的实质也一样,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迁的。

之所以说龙是由图腾演化的神,是因为龙具有图腾的主要特征。

传说中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第一,远古时代有以龙命名的社会组织;第二,存在图腾祖先信仰;第三,以龙作为标志和象征;第四,存在图腾生育信仰;第五,存在图腾化身信仰。总之,龙具有图腾的内涵和特征,龙无疑是远古时代的一个重要图腾。

传说中龙与图腾还有不少不同之处。第一,龙有上天入水,变化无常的特性,而图腾一般无此神性;第二,传说龙主宰雨水,有行云播雨的神性,而图腾无此神职;第三,图腾一般是自然界的在生物或无生物,而龙却不是,它蛤们创造的动物形象,第四,大多数中华民族都有崇拜龙,而通常一种图腾只为一个或若干个氏族部落所崇奉,凡此种种,表明龙与图腾有别,具有神的其本特性。

然而,神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早期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不发达,各氏族、各部落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所崇拜的主要是各自的图腾,在这种情况下,各区族部落共同崇拜的具有神性的神职的神也就不可能产生了。 世界上不少学者认为,最早的有体系的宗教形式是图腾崇拜,神的产生与图腾有密切关系。

世界各民族中,有不少神是由图腾演化而来的。从一些资料来看,龙也是由图腾演化神。在图腾崇拜盛行的远古时代,龙是某一部落的图腾,仅仅具有图腾的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成为主要经济生产部门,形成于游猎时代的图腾崇拜逐渐衰落,自然崇拜逐渐成为主要的信仰之一,而龙在新的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意义,逐渐由图腾演化为主宰雨水的神灵,并超越图腾的地域界限,为许多地方和部落的人们所崇奉。随着专制制度的形成,龙又为政治服务,兼有帝王的神灵和象征意义。

心魔,2007-03-19 04:36:10

龙的早期形象

据现有资料,较早的龙形象主要有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和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

(一) 辽宁查海石块龙

据现有资料,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1994、1995年第7次发掘时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这条龙帮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雕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 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在龙的南侧还发现有排列紧密的墓葬和祭祀坑。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龙形象。其在聚落中的分布特点,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年前,龙在当时的社会中就具有特殊的涵义。

(二)河南西水坡蚌壳龙

曾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蚌壳龙是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从所发掘的资料来看,西水坡遗址可分为七个地层堆积。第一层属唐宋时期,第二层属东周时期,第三层属龙山文化时期。从抽发掘的出土文物看,仰韶文化的遗存又可分为两大的发展阶段,即第四、五层为仰韶文化的第二阶段,亦即晚期阶段;第六、七层为仰韶文化第一阶段,亦即早期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早晚现期。

一共发现三组蚌壳雕塑的动物图案。第一组蚌壳动物图案位于第四层下打破第五层,其造型有龙和虎,在M445号墓中发现。在墓室中部墓主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雕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

第二组蚌壳动物图案雕塑于M445号墓南面20为处,图案中有龙虎,鹿和蜘蛛等。其龙头朝南,背朝北;其虎头朝北,面朝西,背朝东,龙虎相联为一体。其鹿卧于虎的背上,很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雕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子朝北。另外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把精致的石斧。

第三组蚌壳动物图案位于第二组动物图案的南面的一条灰沟中,两者相距约定25。灰土上有人骑龙和虎等动物的图案。人骑龙雕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一人,也是用蚌壳雕塑,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似在回首观望。虎雕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背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

三组动物图案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自南向北一字排开,无疑与此45号墓主密切相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三组动物图案的年代距今5800+/-11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6400+/-135年。

(三)湖北焦墩卵石龙

据《考古学年鉴》(1994)倪婉文介绍,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梅县白湖终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距今5000--6000年远古先民用卵石雕塑的一条巨龙。龙昂首直身,曲颈卷尾,背部有三鳍,腹下伸三足,长颈曲折弯卷,独用上扬,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据《中国文物报》1993年8 月22日陈树祥介绍"龙头朝正西,尾向正东,反映了古人精确的方位概念。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宗。色彩各异的河卵石造成龙鳞闪闪的效果。龙背上方,发现三推陈出新用卵石摆成的图案,与龙角形成一直线,东南向排列,专家初步认为其与古代天文有关,可能是星座。这条龙雕塑的年代与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壳龙的时代相当。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成熟龙,也是同时代最大者。对于研究鄂东乃至长江流域原始宗教、原始天文、原始艺术以及古人对龙的崇拜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内蒙古红山文化玉龙

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冈造林是,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出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龙。此件玉龙是一整块玉龙的圆雕,运用浮雕,浅雕雕成,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为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列缺,体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正面近椭圆形,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龙体横截而略呈椭圆形,龙背有对穿的单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该平龙在红山文化遗址内发现,故被认为属红山文化文物。孙守道认为,三星他拉玉龙属红山文化晚期,距今年代不晚于5000年。

1988年,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第二件龙形玉,时代比第一条龙略早。其造型基本上与前者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鼻端不是一个平面,鼻孔也不是圆的而是两短线。这条"龙"的背脊部也有一孔,"值得注意的是圆孔边缘靠近背处磨痕十分明显"。这进一步说明此类玉龙是用来悬挂的。

上述四条龙,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龙,可称之为"原始龙"。有的学者把距今7000余年渭河流域的鱼纹、距今5500年前的渭水流域的鲵纹等也说成是龙的早期形象"原龙纹"

心魔,2007-03-19 04:36:32

龙崇拜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龙崇拜得以长期延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自然崇拜。数千年来,中国以农立国,作为主宰雨水之神的龙备受尊崇。

龙崇拜是怎样由图腾崇拜演化为自然崇拜的呢?古人为什么把龙奉为雷神、雨神、虹神和星神形象来崇拜呢?

(一) 龙图腾--龙神

图腾的基本特征是人与图腾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把图腾视为氏族、部落或家庭和个人的标志和象征,以图腾作为社会组织的名称,相信人和图腾之间可能互相转化等到。此外,图腾没有神睡和神职。而自然神的特征却不同,人们往信视神为某种自然力、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主宰,如日神、月神、雷神、水神、火神等。

图腾和自然神虽有差别,但也有联系。如前所述,图腾观念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图腾崇拜开始演化。而神的观念的产生较图腾观念蟓得多。至新石器时代,务种具有神性和神职的神,才开始形成,如被认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美洲印第安人中,已有了日、月、水、火 、土、风等自然神的雏形。

神崇拜形成之前,人们主要崇拜图腾。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两者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大量资料表明,最原始 、最古朴的神是由图腾演化的。神灵观念产生之后,一些重要的氏族部落图腾被赋予神性和神职,成为某种事物的主宰者,受到不同氏族部落人们的共同崇拜。图腾的神化,是神形成 的一条主要途径。中国的龙之所以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神的特性,就是因为后来它由图腾演化为神。

为什么龙由图腾演化为自然神呢?这不是历史上的偶然现象,它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生产的变革,另一是人类思维的发展。

1. 社会生产的变革:采集、渔猎--原始农牧业 学术界普遍认为,图腾发生的社会基础是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在氏族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资料完全靠大自然界的恩赐。这备战社会生产是攫取性的是人类从动物界遗传下来的本能的生产活动。不少学者认为,由旧石器中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社会生产主要是狩猎和采集,与这种生产相适应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巫术,自然崇拜尚未形成。而我们知道,龙的诞生地是太皋部落,伏羲氏族图腾--蟒蛇是龙的原形。而伏羲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时代,是渔猎时代还是农业时代?据古籍记载,传说伏羲时代仍是渔猎时代。而旧石器时代晚期仍是主要以渔猎为主的时期,至新石器时代才出现农业,据此,则伏羲时代尚处于旧石器时代。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发生的关键是发明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即学术界被称为"产食革命"的阶段。人类倘若不会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将永远处于渔猎采集的原始状态,文明也就无从产生。一般认为,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发生在新石器时代。大量的中外考古资料说明,农业、畜牧业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 ,攫取性的社会生产开始过渡到生产性的经济生产,居住方式也开始由游徙过渡到定居,从而逐步抛弃从动物界遗传达下来的本能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方式。从一些资料来看,中国的炎帝时代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阶段。

辽宁兴隆洼的石块龙、河南濮阳的蚌壳龙和湖北焦墩的卵石龙均是在5000--7000年前左右,属新石器时代。如前所述学术界一般认为,图腾崇拜发生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即距今5万年前便已存在,旧石器时代即距今1--5万年,是图腾崇拜的繁荣时期。新石器时代是图腾崇拜的演变时期。上述三条原始龙均属新石器时代,都不能说它们是图腾,而是由图腾演化的神。从与三条龙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来看,也表明当时已进入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生产阶段。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墓出土不少陶器,也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到较高的阶段。这些都说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龙,较上述三条原始龙为早,可能还处于图腾阶段,还没有进入神的阶段。

由此可见,社会生产的变革是龙由图腾演化为神的社会根源。

2. 原始思维的发展: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

社会生产由采集、狩猎为主转变为以种植业为主,是图胍崇拜演化为自然崇拜的外因,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那么其内因是什么呢?

人类思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思维样式将与没的社会类型相符合。图腾崇拜产生基于人类早期的低级思维,这种思维的总规律是相互交织的"混沌律"。主观和客观混同为一,纪想和现实不加区分,这是混沌律师的基本特点,也是图腾观念产生的思维基础。首先,旧石器时代 的人们不能区分为类社会与自然界,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动物群体混同起来。因此,人可以与周围的某种动物结成友好联盟。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原始时代的人们只可能把这种联盟的性质解释为血缘亲属关系。其次,相互交织的混沌律师还表现在把人与动物相混同。原始时代的人们之所以把某种动物当作自己人的血缘亲属,一坚固耐用为人在形体上,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近似;二是因为人和动物都有鲜血。

简单地说,由于采集、渔猎经济所反映的关系主要是人类与动物及植物的关系,因而人们经常观察、思考的是人与动物及植物之间的关系,各种动物的习性有什么不同?各种动物的栖息特点有什么不同?对不同动物应采用哪些不同的狩猎方法?等等,都是当时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因而当时人类的思维结构主要是"人--动植物"的二元结构。

如前所述,至新石器时代,原始的以采集、渔猎为主的攫取性的经济,开始过渡到以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为主的经就是。这种产食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革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飞跃,其意义不亚于后来的工业革命。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和宗教观念的变化。

随着产食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人类思考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种植的作物,到了一定时期便有收成;饲养的牲畜,每年都会繁殖幼畜。但是,种植的作物并不是每年都一样能取得好收成,有时好,有时不好,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当作物快要收获之时,如果发生洪涝,或刮风暴,将会颗粒无民;倘若风调雨顺,则将会获得较好的收成。饲养的牲畜也一样,如果冬季天气特别寒冷,将会冻死牲畜;如果天气较暖和,则牲畜能较安全地渡过冬天。此外 ,洪水会把饲养的牲畜淹死或冲走,狂风也会把牲畜刮到远处。所有这些,都将使人拉终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会之东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观察、思考 人与动物园和植物的关系,而且观察、思考自然现象与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反地上的动植物与天上的自然现象分开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这样,人们的思维基本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从"人类--动植物"的二元结构发展到三无结构,即:"人类--动植物--自然现象"的三元结构。

新石器产食革命的发生和原始思维的变革,引起社会意识和宗教观念的变化。原始农牧业经济与自然现象的变化关系密切,庄稼收成的好与坏,牲畜头数的增与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但是,远古时代的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在自然力面前软弱无力,束手无策,于是便把各种自然力和自然现象神化,虔诚崇拜

(二) 雷神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关,鼓其腹,在吴西。"多种史籍均载雷神为龙身人头,说明历史上龙曾被奉为雷神。

雷神的形成与早期农牧业生产密不可分。首先,古代人们以为雷与农作物和牧划的发芽、生长、结果有关。当他们发现,春雷响后,万物复苏,因而误以为雷有催生万物的功能 。
[转帖]龙的资料 火龙果的资料

自春分到秋分这期间,是雷电活动的时期。秋分以后,天气渐凉,一般不会再有雷电,而此时万物也逐渐枯黄、衰落。古人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他们说:"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出则万物亦出,此其常经也。"这种现象自然会使古人以为万物生长、枯黄与雷的出没有必然的联系,进而误以为雷主宰万物生长 ,是农牧业的保护 神。其次,雷电往往与雨水相伴随,春、夏、秋之际,雷鸣电闪之后往往就有一场大雨。古人不明了雷电和雨水的关系,误以为雨水是雷电带来的,雷主宰雨水。由于雨水是农牧业的命脉,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人们自然会祈求主宰雨水的雷神保佑。

雷神观念产生之后,人们便开始塑造雷神形象。龙可能是另历史上最早的雷神形象,史籍贯中对此有不少的记载 。在民族调查资料中,有不少民族人为雷电是龙。纳西族认为雷神"木古"即龙王。鄂温克族认为,雷神是龙。传说天上有一条龙,龙身上的每一个鳞片,都盛有一百担水,它身上有数不尽的鳞片,下雨就是神龙鳞片洒下的水滴。在国外一此民族中,也有视龙蛇为雷神的,如非洲的达荷美人认为大蛇是掌管雷电的神。

为什么古人把雷电、雷审视为龙蛇?其一是基于原始时代人们的二元的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在许多民族中,往往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万事万物联系起来,认为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相互转换的关系。例如,许多民族都翅日与鸟、月与兔联系起来,以为两者是相互转换的。其二,原始时代的图腾化身信仰也是促使人们把雷电、雷神形象想象为龙蛇的原因之一。所谓图腾化身信仰,即相信图腾和人可以互相转化,来人死后化身为图腾及巫师化身为图腾的种种信仰。

由于原始时代普遍存在二元对立和互相转换及图腾化身信仰,当自然神观念产生之后,原始时代的人们很自然地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万物联系起来。当雷鸣电闪之时,闪光一伸一曲,犹如蜿蜒奔驰的大蛇,使人们很自然地把雷电与大蛇嫡系起来,并进而认为雷电是大蛇的化身。另外,当雷鸣电闪之时,常常会伴随下雨,所以人们往往把雷电与水泽和住在水泽中的大蛇联系在一起。以为水泽和水泽中的大蛇与天上的雷电有必然的联系。还有,闪电时,会发出强弱琐的"隆隆"响声。这种咯声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说是龙身人头的雷神鼓其腹发出来的。这种联想是古人直观观察的结果。大蛇不仅常住在水泽之中,而且还会鸣叫。雷电 、雨水多的地方,蛇也很多,雷电、雨水少的地主,蛇也较少。而且,雷电出现时,龙蛇出从冬眠状态中复苏过来,雷电最多的时期,也是龙蛇最多、最活跃的时期。秋分之后,天气渐凉,雨水较少,一般不会再有雷电,而龙蛇与一样,天气转凉之后便进入 冬眠状态。

上述种种,都会使原始时代的人们错误地把天上的雷电与地上的龙蛇联系起来,以为雷电就是龙蛇的化身。由此可见,龙后来由图腾演化为自然神之一--雷神。

(三) 雨神

雨神,古籍多称雨师。雨神观念的产生较雷神为晚。最初,人们以为雷神主宰雨水,雨水是由闪电带来的,后来,人们又观察到雷电与雨水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雷电时也会下雨。二是人们相信有一个单独的雨水神主宰雨水,这样便产生了雨水神观念。

雨神观念产生之后,人们便开始塑雨神形象。历晚上的雨师形象有多种,但最早的是龙的形象,前已述及,龙由图腾演化为雷神的象征 ,当雨神独立之后,不仅从雷神手中夺走了主宰雨水的大权,而且把雷神最初的形象--龙也窃为己有,这说明书人们已普遍把龙视为雨水神的形象。 神话传说中的应龙,具有呼风唤雨的神性,当是较早的雨神。据传说,黄帝时无能为力门派人豢养龙,养龙之池称为龙池。每逢旱灾,便祀龙请雨。此说明黄帝时代 的雨神为应龙的形象。

禹的雨神也是应龙,古人称其为黄龙或神龙。传说"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传说神农时亦祀龙求雨。〈神农求雨书〉就有关于人们如何求雨的具体描述。〈神农求雨书〉当是后人所作,但塑造龙形象求雨的方式也许地早在神农时代便存在。传说中的神农时代与塑蚌壳龙形象化的时代可能不会相距太遥远。这说明神农时代塑龙形象的习俗在事实上是存在的,从而也说明龙也是神农的雨神。

最早称龙为雨师的记载,是严明人葛洪所撰〈抱朴子。登涉〉:'辰日称雨师者,龙也。'而最早人形化的雨师,当是赤松子了。那么,作为十师的赤松了其形象化是怎样地呢?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一称:神农时,赤松了"形容古怪,言语癫狂,上披草领,下第系皮裙,蓬头跣足,甲长如利爪,遍身黄色复盖。

人们奉龙为雨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信天降雨水与地上的水有关。天空为什么会降雨,雨水是从哪里来的?在古人看来,天空为弧形,是倒挂的,不可能盛有水,只有湖,海和江河帮有大量的水,天下雨当是某种动物把地上的水输送到天上,再从天上洒下来,而输送雨水 的动物便是龙。鄂伦春族仍残留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雨是由于 龙神下到池子里用龙鳞沾水上天后帮形成的。他们还说,看到龙时不能说它上不了天,否则就要真的上不去,只能说快上去吧,并要手持木棍做出往上抬起姿势,还要喊出"嘿哟嘿"的调子,意思是赶快让它上去。

由于人们相信龙能致雨,自远古至近代,祭龙求雨的习俗十分普遍。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把龙当作最主要的雨神来崇拜。龙崇拜之所以数千年不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雨水 对于以农为主的中国人来说,影响十分重大。

(四) 虹神

虹霓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系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上或雾幕是的圆弧。但是,古代人们无法解释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象,以为它是龙在喝水,如吴越地区的人民过去认为,"雨后有虹,是龙在吸水,不可用手指,否则手指会变成像一条龙似的'蛇形指'。"国外一些民族也认为虹是龙蛇。例如,澳大利亚为普遍存在"虹--蛇"观念,南洋一带的原始民族把是看作是一条灵蛇,东亚日本、韩国,也有以虹为龙或为蛇的信仰,澳洲的原始民反虹当作巨蛇图腾,印度阿撒姆一带称是工业区地蛇,他们相信是划守护大地的巨蛇,每当雨停之后,巨蛇的影子投映到天空,就是虹。可见,龙蛇又曾作为虹神而受人崇拜。

考古学资料也可进一步说明龙在古代曾被奉为虹神。在甲骨文中,"虹"字多处出现,像龙蛇一类的动物,龙身形如弓,如虹状,两端有两个龙头。周代青铜器花纹中,有与甲骨文"虹"字十分相似的纹样,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虹霓纹,其两端作龙首,身作弓形。这说明周代亦视虹为龙。

虹神观念的产生与雷神和雨神观念有密切的关系。第一个原因是认为虹出现是龙下江河吸水或饮水。如前所述,龙曾被子奉为雷神和雨神,龙身上有数不戽的鳞片,每一个鳞片都有盛有大量的水,下雨便是龙鳞片洒下的雨滴。而雷神过后,云消雾散,往往出现彩虹。古代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有雷电时没有彩虹,而彩虹出现时没有雷电?这又引起人们的猜测和幻想,以为雷电与虹有内在的联系,以为虹是由天上的龙变化而来的,是龙从天上下来的化身。为什么龙从天上下来?是因为龙鳞上的水洒完了,需要到江河湖海中去吸水,让鳞甲装满水,准备下次降雨时用。在〈论衡。道虚篇〉中就有此记载:"龙起云雨,因乘而行。云散雨止,降复入渊。"也就是说,龙居住在深潭里,天下雨是龙飞到天上去洒雨,雨停云散之后,龙双从天上下来回到深潭中支蓄水。

第二个原因是虹似龙蛇弯曲状。〈初学记〉卷二载:"五月二十九日有黑气坠温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腾起奋迅,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宛似龙。"

第三个原因是虹出没的时间与龙蛇和雷电出没的时间相近,龙蛇及雷电活跃时期,虹霓也较多见,龙蛇冬蛰时期,不会有雷电,虹霓也不出现。龙蛇复苏之日即龙抬头节,在阴历二月初二日。雷电开始出现一般在春分日(多在阴历二月),龙蛇冬蛰和雷电不出现的时间则南北有异,但一般在秋分至小雪之间。虹出没的时间与雷电出没的时间大致相同这一事实,自然会使原始时代的人们把虹和龙及雷电联系起来,以为打雷下雨是龙蛇飞向天空,雨方块字天晴,虹霓出现,是龙蛇从天上下来吸水,从而支虹视为龙蛇的化身。

上述种种,说明古代中国人把龙当作虹神的象征来崇拜。

(五) 星神

古代中国人除了把龙与雷神、雨神、水神和虹神联系之外,还把龙与星神联系起来。其中有两座星宿被古人认为与龙有关。

其一为轩辕星。〈史记。天官书〉:"轩辕,黄龙体。"众所周知,史载黄帝别号轩辕。《太平御览》卷一引《春秋合诚图》:"轩辕,主雷雨之神。"〈艺文类聚〉卷二引〈河图帝纪通〉:"黄帝以雷精起。"可知黄帝以雷神自居。如上所述,古人以龙作为雷神的象征,而"轩辕"一名很可能是龙的别称,因此,轩辕星也就是龙星。

其二为苍龙七宿,又称龙星,亦即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区,并根据每宿星象的出没和中天的时刻判断季节。中国古代又把二十八宿分作四组,每组七宿。苍龙七宿的名称分别是:角宿、亢宿、氏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河南南阳市蒲山阮店堂出土有东汉"苍龙星座"画像石,画面下刻苍龙星座及龙形,不方为一圆月,月中有玉兔、蟾蜍。

东方七宿统称之为苍龙,可能是较晚时期时候的说法。龙星出现之时,必须祭天,古籍有不少关于祭龙星的记载。例如,〈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解释为"龙见,建已三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时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等等

为什么古代人们把星与龙联系起来呢?在古代人们看来,天上众星如人类居住的地球一样,仍是自然实体,但是,古代人们对神秘的星空茫然无知,产生许多猜测和幻想,以为星辰是地上的万物之精华上升天空而形成的。〈说文〉有记:"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东汉天文文学家张衡也说:"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名有所属,在野象物,在人象事。"可见,古代人们把龙奉为星神,与奉龙为雷神、雨神、虹神一样,是古代人们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万物联系的结果,是天一的龙星与地上的龙蛇相联系的结果。

为什么古代人们既把龙奉为雷神、雨神和虹神,又把龙奉为星神呢?这无疑是古代人们观察星空的结果。当人们观察到轩辕 十七星蜿蜒弯曲,如同龙蛇,于是就把星与龙蛇联系起来。所以古代人们均说轩辕星如黄龙体。在他们看来,这些星是天上的龙,打雷和闪电是轩辕 星所发出的,故云"震为雷,激为电"。雨过天晴,出现虹霓,古代人们又以为轩辕星所致。所以,轩辕 十七星主要因为其形状像龙蛇而引起联想,因而把它想象成地上的龙蛇的神化,是天上的神龙。

东方苍龙七宿的形状并不像龙蛇形,为什么也称之为龙呢?据考究,此是因为其在天空出现的时间与龙蛇出没时间相似。所以,尽管东方苍龙七宿的形状并不类似于龙蛇,但古代人们不是把它们与龙蛇联系起来。

然而,在两组星宿中,人们最早把哪一组星宿营与龙联系起来的?是轩辕还是苍龙星?看来是轩辕星为早。国灰轩辕星形状如黄龙体,很容易使人们把轩辕星与龙蛇联系起来。至于苍龙七宿,当是农业较发达的时期才与龙蛇联系在一起的。农业与气候变化十分密切,因而古代人们十分关注季节气候的变化。当他们发现苍龙星从地平线升起时,便是一年春天之开始时,如同龙蛇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一样,也是庄稼开始耕种之时;至秋分时节,苍龙星又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而龙蛇与从此开始冬眠,同时也是庄稼收割之时。因而他们一旦观察到龙星出现,就开始收割。无疑是在较发达的农业社会人才会这样仔细的观察气候的变化。

心魔,2007-03-19 04:36:49

龙与帝王的年号

龙观念对政治渗透还表现在年号上。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汉武帝之前,记年用甲子,帝王抱歉无年号。自武帝之前,纪年用甲子,帝王均无年号。自武帝即位称建军元元年,始有年号。之后新君即位,例于次年改用新号纪年,称改元。此制历代相传,延续至清。许多帝王在位期间,往往多次更改年号,亦称改元。明清行一帝一元制,其间皆不改元。

古代帝王的年号多取吉祥之词。由于受到上神--天神或上帝观念的影响,历史上带有"天"字的年号最多,共有60多个,如天保、天安等。其次是带有"永"字和"大"字的年号,各为29个,如永平,永东,永安等。这些年号,意义甚明,使用权人一望而知。有些年号甚至为数个帝王所袭用,如"永兴"这个年号最早为汉桓帝年用,后晋惠帝、魏冉闵、前秦苻坚、北魏明元帝、北魏孝武帝均曾袭击用此年号。

龙既是古代中国各族的主宰雨水之神,同时又是吉祥神和保护神,因而一些帝王、地方割据政权及农民起义所建立的临时政权,都曾以龙为年号。帝王以龙为年号,旨在于希望龙神显灵,一统天下,成为真龙天子。因此,历史上带有"龙"字的年号也不少,共有14个:黄龙、青龙、白龙、神龙、景龙、见龙、龙兴、龙飞、龙升、龙凤、龙纪、龙启、龙朔、龙德。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一) 黄龙

"黄龙"是古代真龙天子的象征,同时又是五方帝中中央黄帝的象征兽。在五色龙中,黄龙最为尊崇。汉宣帝是最早使用"黄龙"这一年号,同时也是最早使用带有"龙"字年号的。汉宣帝先后使用过7个年号,即"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和"黄龙"。"黄龙"为汉宣帝最后一个年号,时间在公元前49年。为什么要以"黄龙"为年号?据说是因为当时黄龙出现,视为吉祥,因而改元。然而,汉宣帝使用这个拈民并不吉祥,改元这一年,汉宣帝即驾崩。吴大帝孙权也曾使用权"黄龙"为年号,他改用"黄龙"为年号也是因为黄龙出现。吴大帝曾使用过6个年号,"黄龙"为其第二个年号,时间性在公元229--231年。不过,吴大学使用权这个年号后大概也不太吉祥,三年后便改元"嘉禾"。"黄龙"也是唐代段子璋的年号,公元761年四月,唐梓州刺史段子璋趁字史之乱反唐,自立为王,称梁王,并以"黄龙"为年号,以绵州为龙安府,希望成为真龙天子,然而事与愿违,同年五月即被平。

(二) 青龙

"青龙"是五方龙中之东方龙。传说夏朝建立之时有"龙瑞",有"青龙止于郊",故古代一些帝王以"青龙"为年号。以"青龙"为年号的有三国魏明帝曹睿,时间在233--236年,改元原因是因为青龙屡现。魏明帝以"青龙"为年号似与吴大帝以"黄龙"为年号有关。当时三国鼎立,战争频繁,相互征战,都有想一统天下,成为真龙天子。两位帝王使用的龙年号都为第二个年号,之所以改元,想必都是想成为统一全国的帝王吧。以"青龙"为年号的还有十六国时期的后赵义阳王石鉴。石鉴为羯族,后赵主石虎之子,公元349年即帝位,改元"青龙"。第二年因石闵擅专朝政,石鉴使石苍、李松等诛石闵,因事泄,被杀,使用"青龙"年号仅一年。看来,石鉴采用"青龙"年号亦不吉。

(三) 白龙

"白龙"是五方龙中之西方龙。"白龙"系五代十国的南汉创建刘亨的第二个年号。据《五国故事》里所记,刘亨改年号也是因为见到白龙,可是他是一个十足的龙迷,不仅改元"白龙",而且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带有"龙"字的名称。

(四) 龙朔

"龙朔"是唐高宗李治的14个年号中的第3 个。改元"龙朔",也是因为"龙见",以为祥瑞。何谓"龙朔"?"朔"古有多义,其一,古称阴初一为朔是或朔;其二指平坦或者天明时;其三意为初、开始;其四意为生、出现;其五指北方。《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所上《广成颂》:"大明生东,月朔西陂。"注云:"朔,生也。《礼记》曰:'大明,日也。'言池水广大,日月出没其中也。"故"龙朔"即龙见、龙现之意。不过,唐高宗"龙朔"这一年号也只用了三年,便改元为"麟德"。

(五) 神龙

"神龙"为武则天称帝后使用权的十三个年号中的最后一个年号。此年号当出自《帝五世纪》所载女登感社龙首而生炎帝的传说。唐中宗继承武则天的帝位之后,沿用"神龙"年号。武则天之的年何以改元"神龙",中史无明载。女皇以"神龙"为年号,除了希望吉祥平安之外,尚有其他隐意。当时武则天已83岁,大概是希望自己像神龙一样,永生不老,或者希望 像黄帝一样,乘龙上天成仙。中是事与愿违,如汉宣帝一样,改元当年即驾崩。

(六) 景龙

"景龙"为唐中宗李显的第二个年号。此年号当出自《宋书。符瑞志。上》:"燧人氏没,宓牺代之,受龙图,画八卦 。所谓何图者,有景龙之瑞。"所以,景龙即祥龙之意。唐宗宗在位六年,使用的两个的年号,一为"神龙",二为"景龙"。可见肆显也是个龙迷。只是龙不呈祥,景龙四年,肆显被韦后及其同党谋害毒死。

(七) 龙纪

"龙纪"为唐昭宗李晔的7个年号中的第一个年号。公元889年,唐昭宗即帝位时,沿用僖宗"文德"年号。据《大唐杂记》所载,改元"龙纪"的原因,亦是因为龙见:"唐昭宗文德二年正朔,御武德殿有紫气于昭德殿东隅,令大内留后司寻其所出,得金龙子一枚,长五寸许,群臣称贺。"但此年号亦只用了一年,次年即改元"大顺"。

(八) 龙飞

"龙飞"为东晋十六国后凉的建立者凉太祖国统一吕光的下号之一。所谓龙飞,比喻皇帝的兴起或即位。《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三位。"吕光为氏族,字世明,略阳人。初为前秦长城坚将领,率兵攻西域,破龟兹等国。还军时,趁淝水战后中原大乱的机会割据凉州。公元396年,自称天王,改元"龙飞"。以"龙飞"为年号,表明吕不志气不小,意在一统天下。

(九) 龙兴

"龙兴"喻新王朝的兴起。汉孔安国《尚书序》:"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言龙兴者,以《易》龙能变化,故比之圣人九五飞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历史上曾最早以"龙兴"为年号的为东汉公孙述。公孙述原为蜀郡太守,当刘汉与新莽在中原混战之际,欲自立为帝。为了使百姓相信自己是天帝,自己是龙的化身,便让人制造舆论说:"有龙其府殿中,夜有光耀。"其意即公孙述是龙的化身。于是公孙述说这是上天降下符瑞,让自己称帝,在自己掌上刻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色尚白。建元曰龙兴元年。以"龙兴"为年号的还有:其一为十六国时期的侯子光。晋成帝咸康三年七月,安定侯子光称佛太子,聚众杜县,称大皇帝,建元"龙兴",但龙并不保佑他,不久,被子石虎部将击杀。其二为唐代南诏第八世王劝龙晟。劝龙晟又名龙蒙盛,乌蛮人,元和四年受瘦封袭南诏王,五年改元"龙兴"。在位期间,数遣使唐朝进贡。因淫虐失道,上下怨疾,于龙兴七年被杀。其三为段正兴。又名段义长,今云南大理人,系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之子。段正严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子段正兴继位。

(十) 龙凤

"龙凤"为元末韩林儿和宋代田九成的年号。韩林儿父为直矗韩山童,元顺帝到正十二年,韩山童起义失败,韩林儿随母至武安山中,至正十五年,随时其父起义 的红巾军领袖之齐福通迎至毫州,立为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田九成系吸初沔县人,明洪武十三年,田九成、王金刚奴等在沔县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 ,田九成自称"汉明皇帝",建元"龙凤"。名称 ,口号都与元末红巾军相同,后为明将耿炳文所镇压。韩林儿和田九成都是起义军首领,之所以用"龙凤"年号,当是使人们相信起义首领有帝王之相,起义必能成功。

(十一)见龙

"见龙"为唐代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的年号。异牟寻系乌蛮人,知书,有才智,善抚众。他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即王位,次年建元"见龙"。他曾联吐蕃攻唐,为唐将李晟所破。后行弃蕃归唐政策,与唐联合大败吐蕃受唐册封为诏王。异牟寻所用"见龙"年号,四年后改元"上元"。异牟寻所建"见龙"和"上元"年号,当是效仿唐代年号。唐代有四个带有"元"字的年号:开元、乾元、上元、负元。

(十二) 龙德

"龙德"为后梁末帝朱友贞的第三个年号,并且是最后一个年号。《旧五代史。梁末帝纪》记其为梁大祖第四子,而《新五代史。梁末帝纪》则称创梁大祖第三子。史称其"为人美容貌,沉厚寡言,雅好儒士"。梁末帝之所以改元"龙德",未见有记载。不过,厅神并不护佑他,龙德三年,国被唐所灭。

(十三) 龙启

"龙启"为五代十国闽惠帝王延钧的第一个年号。王延钧系闽王王审知次子,天成三年受后唐封为闽王。长兴四年称帝,建闽国第一个年号"龙启",并改名麟。二年后又必元"永和"。永和元年被子王昶及皇城使所杀。

(十四) 龙升

"龙升"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创建者夏世祖赫连勃勃的第一个年号。赫连勃勃系铁弗匈奴人,原在后秦供安北将军等职,镇朔方。公元407年,"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其境内,建元曰'龙升'署置百官。处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匈奴崇敬龙俗当源夏后氏,故其以"龙升"为年号也不足怪。

心魔,2007-03-19 04:37:18

飞龙在天

自远古以来,广袤无际的天空一直是人们幻想驰骋的场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洁,朝阳的灿烂,云霞的瑰丽,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把天上视为人间无法比拟的美境;而斗转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来的四时变迁,电闪雷鸣、雨雪霜冻、洪水飓风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又引起人们巨大的惊惧,认为上天存在着无限的权能,既可对人佑护,又可对人惩罚的神抵.这些神居住在美妙无比的仙境之中,注视着地上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以威力来表达他们的喜怒。于是先民们产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传》的记述,天分为三,昆仑之上有凉风之水,称为下天,人登上可以长寿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称为悬圃,是无风无雨的灵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为首的诸神的居住之所。这里有春山之泽,有清水之泉,温和无风,飞鸟翔而百兽戏。

古人对仙境的设想并不是一个模式。除了西北高耸的昆仑外,东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样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列子》中这样描绘:在渤海东下知几万亿里的地方,有一条大山谷,实际上是个无底的沟壑,称为旧墟。天地间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山高下周围约3万里,山顶平坦之处9000里。山与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兽个个通体洁白如雪,又有丛生的珠玉之树,上结甘美异常的果实,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圣,不可胜数。一日之内即能飞翔往来。

我们知道,在原始宗教中,龙的摹写原本是用以祭神的若干动物。在祭祀中,这些动物同时也有了神圣性,成为人与神沟通的中介,也是巫砚联系天人的助手,这些动物形象被绘刻到礼器上、并逐渐演化为龙纹之后,它们沟通人禅的中介或助手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商周时代鼎器时尚一时,而且又多用龙纹来装饰,体现的正是这一点。这时,献祭牺牲的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作用已被鼎和鼎上的龙所承担。龙成了人神联系的使者。《史记》中记载了齐国术士所说的神话:“黄帝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成了鼎。鼎成后,有龙垂下胡须,迎黄帝上天。黄帝登上龙背,群臣后官相随而上者七十余人。龙这时盘旋升天,一些人抓住龙须下放,以致将龙须扯下,黄帝的弓也掉在了地上。百姓看着黄帝冉冉升天,都抱着弓与龙须号啕大哭。”

龙沟通天地,并能飞升上天的功能使龙在远古神话中被视为通天的工具,成了神仙们的坐骑或脚力。庄子在他的《追遥游》中写道:“藐姑射山上有神人居住,这些柳人肌肤如冰雪般洁自,行动飘迟有如美女。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能够驾驭龙,乘云气而遨游于四海之外。”《韩非子》中也引述过一段远古传说,说黄帝曾与许多神仙在泰山相会,黄帝驾象车、驭六龙,风神清路,雨神洒水,虎狼在前开道,鬼神在后护卫,下有腾蛇,上有凤凰,威风凛凛。除黄帝外,其他的远古圣人如瑞项、帝眷、夏禹等,部被描绘成能乘龙飞天的人物。楚国诗人屈原以炽热而浪漫的笔触将人乘龙的传说变成了瑰丽旖旎的诗句:

“龙驾兮帝服,聊翱翔游兮周章。”

(驾起龙车,穿上帝服,暂时邀游四方。)

“驾飞龙兮北征,遭吾通兮洞庭。”

(我驾着飞龙向北行,转道来到洞庭。)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神人驾起龙车,车声隆隆,向上驰骋,直达天庭。)

春秋后,驭龙升仙的思想兴盛一时,这是与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有密切联系的。春秋以降,周王室衰微,中国社会进入了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传统贵族逐渐失势,新兴地主阶级新贵族兴起,出现各国争霸的割据局面。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文化思想,各种救世思想萌生,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文化中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趋势增强,人与神的世界被拉近,神仙世界有了世俗的具象。如东海中的仙山方丈,传说有许多龙聚集在那里,有金玉琉璃的宫殿,不愿升天的众仙数十万人都在此安居,并且如人间农事一般种植灵芝仙草,还要按亩课税。另一仙山瀛洲长满奇花异草,有千丈高的玉石,还有甘醇的玉礼泉,喝了泉中之水就可长生,洲上仙家多处,风俗颇似中国的江南。

与此相应,升仙的思想弥漫于世,并且出现了许多自称有仙术的术士。他们四处游说君主寻仙访药。在术士的鼓动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人都曾派人入海寻仙,结果是泥牛入海,秦始皇对海外仙山更是深信不疑,派出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去海上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历史上留下了徐福东渡,传裔扶桑的一段佳话。

升仙思想由于道教的产生进一步光大。道家与上古的仙家方士有着渊源关系。道教在早期主要追求生命的永恒,长生不死。要达到这个目的,或通过修炼,死后灵魂升仙;或炼丹寻药,吃后长生;或灵魂与肉体一起升仙,即举形升仙,这一种被视为最高的境界:“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在举形升仙中,龙被当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仙云袅袅,龙车辚辚,就成了汉、魏时代的艺术主题。各种质地的绘画、画像砖石、随葬的器物包括棺木,都被饰以有升仙内容的画图,有的是以墓主升仙为主题,有的是以传说中的仙人世界为对象。这些图案纹饰里,龙那飘逸矫健的身影到处可见。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整个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下部是巨兽与力士承负着板状的大地,中部表现的是人间的情景,平台之上,有一老妪徐行,前有侍者举案跪迎,后有侍女拱手相随。两侧有两条巨龙,龙头高昂直达天门,龙尾相绕曳至地底。画的上部是天门之上的仙境,中有一天神人面蛇身,夭神两侧有日、月,其下是两条展翼欲翔的飞龙。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墓主在龙的接引下升天成仙的情形。这种驭龙升仙的思想,到了隋唐以后,才渐渐的淡化。

在上古时代,龙因其有通天的能力又被人们与天象联系在一起。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具有神力,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当统治者顺从天意、统治稳固、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百姓安乐之世,就会有龙出现于世,代表上天表示鼓励。这时的龙表示的是吉祥。“见龙”成了“瑞应”,即上天降下祥瑞以应人君的德政。

龙的吉祥瑞兽的地位在战国时期随着五行说的兴起而更为巩固,也更受人重视。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古人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由五行的不同组合而形成大千世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家为阴阳家,他们把五行说与阴阳说又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神神秘秘的“五德终始说”,并用来解释自然的变化与政治的变迁。所谓“五德终始”是说五行之间有一种相克的关系,即一种元素可以制胜、克服另一种元素,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如此循环下去。这种相克关系本来是古人对自然界观察得出的某种粗略的规律性认识,但古人同时又把它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去说明政权的更迭与变化。按这样的解释,每一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应的“德”,如周王朝为火德,秦王朝为水德,汉王朝为土德等等,五行的相克导致了五德的相克,于是水德胜火德,秦取代东周,而上德又胜水德,汉王朝又取代了秦王朝。汉代学者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套五行相生的理论,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是往复循环。这相生的理论也被用到了政治上,即一个王朝的德如果不再有生命力的话,就会有另一个代表德的新王朝来取代,如尧禅让给舜,就是火德生土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天与人世间存在着一种相应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感应”,天与人事能相通,无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一个朝代如果统治有失,天会降下灾害来警告,如果不能改正,天会降下怪异表示震怒,如果统治者冥顽不化,天就会降下祸咎以示惩罚,这种祸咎,就是按五行的循环来改朝换代。被上天选中的新的王朝或统治者因有德,上天往往要降下瑞符,作为新王朝有资格取代旧王朝的征兆,一个王朝如果统治得好,上天也会降瑞符以示赞同、鼓励,而龙是吉祥瑞兽,也就成了瑞符的首选。据《史记》记载,黄帝因是土德,所以有黄龙出现;夏代是木德,有青龙降于郊野;商代是金德,山中有银滥出;周代是火德,天降下赤鸟;秦是水德,秦文公狩猎时曾见一黑龙。汉王朝建立后,一段时间里没能弄清自己是五德中的哪一德。文帝时一位叫公孙臣的人上书,说汉应是土德,土德的瑞符是黄龙,他建议文帝改正朔、易服色,使用黄色,以与瑞符相应。但当时任丞相的张苍反对,张苍认为汉应是水德,于是公孙臣的上书被置之不同。但3年后,有人向朝廷报称在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有黄龙出现,于是公孙臣的话“应验”,时来运转,当上了博士,而张苍觉得无地自容,辞职回乡。其实这条黄龙很可能是当时北方已十分罕见的鳄之类的水兽,地方官员借机向朝廷报告得到瑞符,以图得到皇帝的赏识,而朝廷也顺水推舟,以龙的出现来纷饰太平。于是汉代土德就成了定说。

不但在王朝的更迭上龙被当作瑞符,有时某一地方官教化有方、治理成就突出时,也往往以龙作为瑞符,来向朝廷邀功。东汉建武年间,北地大守曹风治理地方政绩突出,感动了上天,有黄龙降于北地,于是皇帝赏曹风帛百匹,俸禄增加2000石。

汉代以后,龙作为吉祥瑞兽的一面越来越突出。除了在某些特定的建筑如墓室石刻、碑石等上的雕龙、刻龙仍有升仙的意旨外,绝大多数器皿、建筑上的龙图案已经纯粹是一种吉祥图案了。龙作为一种瑞符被使用得更为广泛,除了帝王外,还与圣贤甚至是普通人拉上了关系。《史记》记载孔子为“野合”而生,但在晋代,却被说成是有两条龙附在孔子母亲颜氏的房中,颜氏梦而生孔子,并且有神女以香露沐浴颜氏,天帝下令奏“钧天之乐”,孔子的出生在瑞符的装点下变得神圣起来。隋唐后的典籍中多有某人梦龙、见龙或类似的情节,往往预示着其人的仕进、前程的发达与富贵。这里仅举一例:

北宋翰林学士郑獬未显贵时,疾病缠身,困楚不堪。一日梦见来到一处状若宫殿的地方,有小吏毕恭毕敬地迎接他。他说:“我久病心烦体热,想洗一洗冷水浴。”小吏说:“早已为您准备好了。”说罢将他引到一间小屋内。屋中有一方形水池,池壁用明玉砌成,池水水光滟滟,清凉可爱。郑獬坐在池边,用手向身上撩水,但几捧水冲过,就见自己的冒上长出了白鳞,再看一眼水中自己的倒影,发现头上已长出了角。他大吃一惊,匆忙穿衣,逃出屋外。小吏追上来说:“这是玉龙池,您只是沾了点池水,实为可惜。如果入池洗浴,后日富贵不可言。但您是白龙翁,虽未入池,将来也能显贵,不过到不了一品。”这时郑獬梦醒,已通体大汗淋漓。后来郑獬科举登第,名列榜首。他忆起这一异梦,戏题一诗云:“文闱数载夺先声,变化需时自古同。霹雳一声从地起,到头原是白龙翁。”(宋·高似孙《纬略》)

龙的吉样瑞兽的性质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汉语。一些美好喜庆、吉祥欢乐的事物往往被与龙联系起来。东汉太尉桓焉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当时的名士孙伯、李膺,人称二女乘龙,意思是得婿如龙,从而留下了“乘龙快婿”这个成语。西晋清河内史陆云从小才智过人,6岁能文,言锋机敏,有人见到他,对他的才气十分惊奇,说:“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此后,“龙驹凤雏”就成了幼小却极有才智的人的代语。古代新君即位,所发的首次进士及第榜被称为龙飞榜,会试中选称为登龙虎榜。其它如用龙骧虎视喻志气高远、顾盼自雄,以龙跃凤鸣喻才华横溢,以龙盘凤逸喻非常之才却未为世所知,以藏龙卧虎喻人才众多,等等,不胜枚举。人们用龙来比喻豪杰英雄和非常之人,用龙来描人相貌的雄奇威猛、气势奔放与神采飞扬,用龙来形容人的品格刚直、亮节高风,用龙来隐示怀才不遇、隐忍待时或乘时得势。声音的宏亮、仪态的潇洒、山川的险峻、树木的苍劲、文章的华采也都可以用龙来比附。

把龙视为吉祥瑞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与良善的向往与追求。但是在封建政桔中,龙又成为封建官员奉承拍马,用以讨得皇帝宠信的工具,一些昏君暗主,也愿意借瑜符来欺蒙天下,粉饰太平,表明自己真正受命于天,是有道的真龙天子。于是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献瑞符的闹剧。例如明宜德六年(1432年),山西巡抚于忠肃向朝廷具奏,称山西忻州有龙马现世,这匹龙马鹿耳牛尾,玉面琼蹄,身有鳞状纹理,项骨隆然而中起,颈部骨节神奇,尾部茸毛光亮油润,非常驯良,不惊不扰。这位巡抚认为龙马的出现是“旷世之上瑞”,在奏表中说:“臣听说伏羲皇帝治理天下时,有龙马负载河图而出。我皇上特意颁布宽大仁慈的典章,以慰藉山西人民,皇上的诏旨发于京中,而瑞符遂出现在山西。龙马獐身而牛尾,姿态有如麒麟,凤胸龙鬃,体质远超过麒麟。是气运所聚集,风云所喜会。”其实,这至多不过是一匹长相特别的马罢了,这位巡抚为向皇帝邀宠,便指马为龙,说了一堆肉麻的奉承话。

当然,古人中也有对瑞符之类的把戏表示怀疑的。明人张翰就说过,“古今谈祥瑞的,以《礼记》为最详。历代的史家都因袭《礼记》的说法。实际上,有的本来没有什么有德的事,却出现了瑞符,有的出现的本是妖异,却被当作了瑞符。没有过见到瑞符而不向上歌功颂德的。宋人胡寅曾说过,‘秀丽怪异的草木,珍奇的禽兽,云雾星辰日月的变化,什么时候都会有,而是不是祥瑞,就在于喜好还是不喜好瑞符这种说法。如果把这些东西部看成是祥瑞,那么只要注意就会找到许多,就是麒麟与凤凰也可以人力得到,何况其它呢?只是在上位的人,对此没兴趣罢了,如果他想得到,那就会有四面八方都来报瑞符的情况。’欧阳修在《五代史》中也说过,‘麟、凤、龟、龙是王者的瑞符,但在五代之时,这些瑞符却多出现在前蜀。相信并好谈论瑞符的人,也不能不产生怀疑。看一下前蜀君主王建家族的兴亡成败,就可知瑞符之说是否真实了。’胡寅与欧阳修两个人的见解义正词严,难道还不足以破除千百年来人们对瑞符的迷信吗?”这段话里所说的王建,是前蜀政权的创造者,小时无赖,乡人称之为“贼王八”,长大投靠唐王朝的宦官田令孜为养子,得以发迹,后来杀了田令孜,占据西川,907年自称皇帝,国号为蜀,建都成都。他目不识了,极为腐败,荒淫无道,却极好瑞符的把戏,于是不断有见龙、见凤、见麟之类的奏告上来,他则深信不疑,改年号、给自己上尊号,忙个不亦乐乎。他在位12年死去,其子王衍继位,比乃父更为荒唐,结果7年后国亡。瑞符没能救得了前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龙作为封建统治的瑞符越来越没有了市场,但在民间,龙作为吉祥瑞兽仍然生机勃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1289.html

更多阅读

火龙果上火吗 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

火龙果上火吗——简介火龙果,英文Pitaya,本名青龙果、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火龙果树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中美洲,是热带

教你如何在百度贴吧转帖 贴吧转帖

在百度知道百度分类混过一段时间,看到很多人都问百度贴吧如何转帖,经常我们看到一个好的帖子喜欢把他放在自己的I贴吧里,在这里把自己会的方法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教你如何在百度贴吧转帖——以前的方法(如今改版)教你如何在百度贴

火龙果的坏处与食用禁忌 火龙果的功效与作用

? ? 火龙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集于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不但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很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都可以平般生长。因此,火龙果是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必定疗效的保健养分食品。它富含维生素B1、B2

火龙果的历史 火龙果可以去斑吗

火龙果百科名片火龙果火龙果,英文Pitaya,本名青龙果、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火龙果树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墨

转载 闹奶的有效揪痧治疗转帖tyuio888的美文 痧皇后揪痧的微博

原文地址:闹奶的有效揪痧治疗(转帖tyuio888的美文)作者:几字弯这天,刚好我还有前院的二丫等在三大娘家里玩过家家,玩得正高兴,德嫂来了,只见她手捧着胸部,眉头紧锁着来了,前面她的婆婆拉着她,走进了三大娘的家门。“哎呀,她三大娘,快给咱德媳妇

声明:《转帖 龙的资料 火龙果的资料》为网友亮邮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