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著述)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解



圆瑛法汇序一

圆瑛上人。吾闽产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养。颖悟绝人。甫成年。即受牒度。于石鼓山之涌泉寺。早参三昧。夙擅谭经。素以宏化利生为本愿。初主宁波接待寺。倡办宁波佛教孤儿院。次至泉州。重兴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孤露子弟。薰育者众。旋历内地。并南洋群岛。周流说法。于大乘教义。多所阐明。生平著作。编成法汇。近被推为宁波天童七塔。二大丛林及中国佛教会首席。去年天童寺不戒于火。上人则奔走四方。募化重修。规模闳敞。为四明道场之冠。间亦稍治生产。为发展化育基金。是皆躬行实践。以求达其利济宏愿。固不仅以舌粲莲花见称也。今秋上人。莅京说法。持示所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其所发挥演绎。皆切于护国爱人。旨趣之宏。足维风化。爰乐而为之序。

民国二十二年十月一日 闽侯林翔敬撰

圆瑛法汇序二

闽中山川磅礴。灵气所钟。高僧辈出。黄檗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圆瑛法师。籍隶古田。蚤岁脱俗。真参实学。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业。光明俊伟。与先哲同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三根普被。余今夏会诣天童。参承道席。是时方演讲楞严。缁素翕集。法师阐明义趣。机辩纵横。听者无不悦服。又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每反复诰诫而不已。信乎宗说兼通。行解相应。足为学者之模楷也。今海上佛学书局。以法师平生撰著。汇刻行世。征序于余。夫我佛设教。法门虽广。无非使人解黏脱缚。明心见性而已。学道之士。真积力久。有悟于第一义谛。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虽不立文字可也。其或明宗弘教。发为文辞。等身著作。亦可也。何以故。此心既空。则文字与实相。不相违异。故法师愿力宏毅。所至修废举坠。钜细靡遗。至于挺身卫道。处事变艰危之会。不怵不挠。尤为难能可贵。惟其真理既彻。应物无方。虽炽然有为。而不著有为之相。故观法师之文。即事即理。圆融无碍。而佛法之体用彰明。具可于言外得之。呜呼。魔说害教。鱼目混珍。大法之陵夷甚矣。有如法师言句。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是能灿真灯于既昏。续慧命于将坠者。余安得不为之往复赞叹也哉。

民国二十二年十月一日 闽侯林翔敬撰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序

王学仁序

夫佛法首重实证。非实证无以契真常。因一切众生。皆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盖妙理空寂。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即此义也。然众生之欲契入实相。必先假名言。以为助缘。此世尊所以苦口婆心。广说法要。冀众生因指见月。得心自在。而入三昧也。综观一代时教。闸明从凡至圣。而事理并重者。莫逾首楞严经。此经以阿难尊者误堕淫室。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是世尊。敷演洪文十卷。由性而相。由显而密。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彻终彻始。广度有情。

圆瑛法师者。今佛门之龙象也。慧性天生。辩才无碍。宏施法雨。中外咸沾。著作行世。十有余种。十二年前。曾撰楞严纲要一书。明灯普照。广被遐迩。迨年六十八。始行注释此经。以四十余年之钻研。究厥精微。编成讲义。大愿既偿。嘱为之序。窃念学佛信众。苟无南针。而欲深入经藏。譬靡管而窥大。弃蠡以测海。求能了解妙理。诚恐北辙南辕。

法师为当代大德。了知学人心理。以平淡言辞。演释甚深经义。方便善巧。尤能契合时机。而勘校经文。正其错简。巨眼如烛。有裨来学。经中破处之文有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一段。横隔其间。或因前人录刊倒置。致与前后文不相接续。法师指示此段应在请法之后。则问答相应。怡然理顺矣。抑其敷弘正道。诠行布不碍圆融。显示真常。离二边而趋空寂。正犹增辉于太阳。助深于巨壑。法施功德。沾溉靡穷。无缘慈悲。同无量矣。

辛卯孟春之望 菩萨戒优婆塞 王学仁谨序于香港

自序

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严经欤。何谓真心。即众生所具。不生灭之根性。名为如来藏。个个圆成。何谓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动摇之定体。号曰首楞严。人人具足。良由众生。迷真起妄。认识为心。则本有真心。不能解悟。天然性定。无从修证。故如来首告阿难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是知识心。乃大定之冤贼。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为圆通之正因。楞严实自性之本具。故阿难请示成佛大定。如来即为破识显根。破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犹属生死妄想。令人决定舍之。显根性。一精元明心体。以为涅槃妙门。令人决定用之。则欲令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也明矣。当知爱欲为禅定之障。故以多闻误堕为缘。发起大众。识心乃生死之根。故以见相发心为诘。探悉病源。由是备破三迷。极显一性。三重破识。全破其妄。十番显见。极显其真。向六根而指见性。令亲验乎不动之本真。会四科而示藏心。令自明常住之自体。复融七大。圆满十虚。阿难知心精之遍圆。赞大定之希有。讵非悟真心。而明性定耶。但倒想虽销。细惑未尽。迨满慈究三种生续之因。而如来答一念觉明为咎。复极于五大圆融。三藏备显。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然后知彻法底源之定体。本自圆成。究竟坚固之楞严。非由造作。所谓奢摩他。微密观照。发尽无余矣。回视强制识心之定。何啻天渊哉。然而定虽本有。未经如来明示。何由开解照了。自性天然本定。兹闻破识显根之教。初则真妄。决择分明。乃至普融圣凡十界。疑惑销除。心悟实相。知定体无亏。天然本妙。近具根中。远该万法。无如根结未开。大用不发。故当机喻如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此即大开图解之后。继请圆修。求佛不舍大悲。令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佛告云。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决定以因同果。旋妄还觉。得令五浊澄清。二决定从根解结。舍劣取胜。但向一门深入。不了根性真常。击钟验其不灭。别索结元所在。现佛证其无他。绾巾示结。六解一亡。冥授选根。耳门独妙。深入如来藏性。备发圆通大用。所谓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矣。至若清净明诲。四重律仪。建立道场。五会神咒。但是圆通加行。岂有异门者哉。由是修门既启。历位宜明。先示染缘起。而成十二类生。广明净缘起。上历六十圣位。束三渐为干慧。开初住为十信。十住。生佛家而为佛子。十行。广六度而作佛事。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十地。依中道而趣佛果。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所谓禅那修证圣位。但明其复还本体。出其本有家珍。非从外得也。阿难请定。列举三名。因不知佛定总名。但将平日。所闻三定别名。加一妙字以问曰。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如来一闻。便知阿难不悉佛定总名。故先答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此文横隔在第一番破处文中。前后文意。全无接续。今为审定。当在请定愿闻之后。初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克果。然后再逐答三名。初三卷半之文。即二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第一卷七处被破之后。文云。惟愿世尊。大悲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次三卷零之文。即三说三摩修法。令向耳根。一门深入。第四卷喻屋求门之后。文云。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后半卷多之文。即四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第八卷如来结答五名之后。文云。顿悟禅那。修证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一经问答。界线层次分明。具示妙定始终。如指诸掌。八卷中后半以去。复谈七趣。无非情想之升沈。判决邪正。以警淹留。是欲以戒助定而已。详示五魔。佥由三昧以招致。叮咛觉悟。以护堕落。是欲以慧助定而已。重明五阴。同是妄想成就。因果浅深。灭除顿渐。是以戒慧助定而已。斯经从始暨终。问定三。说定三。助定三。成就首楞严王三昧。为终实教意。圆顿法门。从上疏解。不一而足。可作南针。又何须重为注释。缘余年二十四。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乃于佛前发愿。仰叩慈光冥护。顿令恶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宏扬是经。著述讲义。用报佛恩。藉酬私愿。越日。见有化人。状如老媪者。来示余曰。云不要紧。以白杜鹃花炖冰糖。服之可愈。言讫回首。媪即不见。心窃异之。遂依言购服。三次血止。于是信愿益坚。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于经中疑义深奥难解之处。遂一一书条。贴于壁上。逐条静坐参究。既明白一条。即扯一条。如是者八年之久。一房疑义。扯尽无余。所著经论讲义。已出版流通者。十有余种。惟此经讲义。迟迟著述者。何也。以楞严妙义。丰富深藏。每讲一次。则有一次发明。多究一番。自有一番进步。意欲掩关。专著是疏。机缘未凑。致延时日。迨年六十有八。深感老病之躯。风前残烛。若不速偿斯愿。恐悔莫及。遂于圆明讲堂。创办愣严专宗学院。有欲造就僧才。续宏大教。谨择四月八日。开演斯经。日更躬亲授课。余时編著讲义。每夜辄至三更乃止。如是者久。辛劳过度。旋至次年二月初四。正讲演时。忽患中风之病。由徒明旸。急扶下座。入室遂已不省人事。经时七日始得转机。幸有良医黄钟郑葆湜二医师诊治。方告安然。至七十二岁。复思楞严著述未竣。大愿莫偿。于是乐慧斌居士劝余曰。从容編著。既有善愿。必获成功。于七十四岁夏告完。计二十四卷。装成五册。聊据管窥之见。以论性天。但凭蠡测之才。而探义海。质之深入楞严三昧者。未免要施当头一棒也。

佛历二千九百七十八年仲夏 圆瑛弘悟 序于上海圆明讲堂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著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今解此经。谨遵贤首十门解释。考诸贤宗诸疏。而十门次序名目。亦不尽同。或具足十门。或略取数门。皆先述一经大意。乃以总释名题。别解文义。两门列后。今则略为变更。提总释名题为第一。先释经题。继述纲要。后解经文。俾阅疏者。一开卷便知题中义理。闻经亦复如是。第一日即可听讲经题。此固一时之权变耳。以后科目。以天干地支标之。令易记忆。而便寻讨。即分为十。

甲初总释名题  二起教因缘  三藏乘摄属  四义理浅深  五能诠教体 六所被机宜  七宗趣通别  八说时前后  九历明传译  十别解文义

今初总释名题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题为全经之总。经乃一题之别。全经要义。萃于一题。欲识经中别义。须解法题总纲。凡释题者。当知经家。既以题目冠列经前。而释题者。自应据经而取其义。如密因了义等。即当说是何等法。经中何文即是。未可儱侗拈弄。而与经文毫不相涉。若陡事论量文体。不依解释文体。安能令文义双畅乎。此题。乃佛自命五名中。结集者。拣择重要。略取十九字。合成一题。前三字。分取第一题。中八字。全取第三题。后八字。分取第五题。名异诸经。故谓之别题。经之一字。凡是经藏。诸部同名为经。故谓之通题。今先约别题。依古判定。后合通别。逐句分释。

一切诸经。别名无量。按古德所判。不出七种立题。以人法喻三字。单字三种。双字三种。具足一种。一单人。如佛说阿弥陀。二单法。如大涅槃。三单喻。如梵网。四人法。如地藏菩萨本愿。五人喻。如如来师子吼。六法喻。如妙法莲华。七人法喻。如大方广佛华严。此经以人法为题。如来是果人。菩萨是因人。密因是理法。了义是教法。万行是行法。首楞严是果法。故以人法为题。亦可略兼于喻。以佛顶二字。非举相似之物。比类发明。乃举直称法体之佛顶。以表胜妙。故曰略兼于喻。此依古判定。下逐句分释。

大佛顶三字。为能赞能表。下之四法。为所赞所表。大者。称赞之词。赞下四法。犹言大矣哉是经也。则知密因为大因。得成菩提故。了义为大义。称实理说故。万行为大行。如实修行故。楞严为大定。王三昧故。具此诸大。是为大经。首标大者。意令受持是经者。当依大教解大理。称大理起大行。满大行证大果。故以赞之。佛顶表显之义。佛顶。则佛肉髻相上。无见顶相也。乃三十二相之第一相。肉髻在青螺绀发正中。周围红色。状如春山吐日。佛初生时。岚毗尼林神。为佛乳母。捧持谛观。不见其顶。又佛成道后。游化波罗奈国。东方应持菩萨。欲穷佛顶。上历恒沙佛土。终不能见。此不属于有。而能放光化佛。又不属于无。双离有无。是之谓妙。表下四法。犹言妙矣哉是教也。则知密因为妙因。因心果觉。二不别故。了义为妙义。一门深入。六根清净故。万行为妙行。称真如理。中中流入故。楞严为妙定。自性本具不假修成故。具此诸妙。是谓妙法。表以佛顶者。意令受持是经者。当依发妙耳门之妙教。悟如来藏性之妙理。从妙理起妙行。满妙行证妙果即妙觉极果。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故以表之。结集者。取此三字。冠于经题之首。令知所赞所表。必非权渐教也。

如来密因。如来。是诸佛通号。佛有十号。如来为第一号。乃仿同先德号。以佛佛道同。后佛如先佛之再来。故曰如来。此约普通解释。今按本经。终实教意。如为本觉。来为始觉。依本觉。不生灭之理性。起始觉。回光返照之观智。依妙智证妙理。始觉与本觉合一。名究竟觉。方成佛道。方称如来。更约三身释之。身者。积聚之义。一法身如来。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此积聚理法以为身。真如妙理。犹若虚空。遍一切处。经云。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即法身义。二报身如来。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此积聚智慧以为身。诸惑皆净。智慧圆满。经云。明极即如来。即报身义。三应身如来。千百亿化身。随机应现。此积聚机缘以为身。如有可度机缘。即现八相成道。经云。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即应身义。今连下密因二字。当属报应二身如来。

密因。拣非事相修行。显因可见者。而曰如来密因。即是十方如来。得成果觉。所依之因心。亦即一切众生。所具之根性。为菩提涅槃。本元清净之体。可为修证果觉之因地心。十方如来。皆依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众生人人本具。迷而不觉。未能依之修证。故诣之密。又。此不特是因性。亦即是果性。以如来虽证极果。不离正因。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问。既即果性。何复名因。答。须见此不生不灭之根性后。方是究竟果觉之因。更须依此圆湛不生灭性。成为因地心。称性起修。始获究竟果觉。即此一性。而能通因彻果。故如来破识显根。即显此密因也。

又。密因二字。遣五种人过。密之一字。遣凡夫外道权教小乘四种人过。以彼不达。密具不生灭之根性。即是成佛真因。反认意识为心。错乱修习。尘劫劬劳。终无实果。第一卷文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佛欲令人舍妄本。而依真本也。因之一字。遣利根狂慧人过。以彼未明所具不生灭之根性。但是正因佛性。须假了缘二因。正因方显。遂乃自恃天真。本来是佛。顿捐修证。不依方便进修。终无得证。如矿虽是金。不假锻炼。终久是矿。不能成金。

然此密因。即二种根本中真本。经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众生在迷。非失说失。实则人人本具。所应取为本修因者。十方如来。得成菩提。靡不依此因心。而成果觉。此之密因。即是寂常心性。奢摩他体。十番显见。显此密因。非惟近具根中。实则远该万法。会四科惟是本真。融七大无非藏性。明三种生续之因。示五大圆融之故。全彰三藏。不离一心。如来密因之旨。显发无遗矣。题中此一句。经中占三卷半之文。即答阿难所请三名中。妙奢摩他。第一卷阿难求示真心。文云。开示我等。奢摩他路。此三如来臧性。即自性本定。而能开解照了于此者。即奢摩他微密观照也。

修证了义。即称密因。所起之修证也。由阿难闻佛极显密因。天然本具。顿悟藏性。圆满周遍。喻如天王。赐与华屋。求门而入。而如来为答三摩提。妙修行路。分门以定二义。一决定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义。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顿证圆通义。击钟。验闻性真常不灭。现佛。证涅槃生死无他。绾巾。以示结解伦次。冥授。以选此方本根。盖必一门深入。逆彼无始。织妄业流。解六结而越三空。方为了义之修。获二胜而发三用。方为了义之证。

了义复含二意。与通常之解不同。一用根不用识。用识。则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等。故非了义。用根。则依不生灭。圆湛性成。然后圆成。果地修证。经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乃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故为了义。又特选耳根圆通。文殊白佛言。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更是了义中之了义耳。以其超诸圣而独妙。为三世之通轨。经中佛告富楼那云。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当知胜义。即修证之了义。耳根圆通。乃了义中真了义耳。

二称性不著相。著相之修。为事相之染修。著相之证。为新成之实证。未悟圆理。均非了义。称性之修。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但向一门深入。而得六根解脱。修则无修。称性之证。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乃发现其本有家珍。证亦无证。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方为了义。至若道场定慧。神咒利益。无非修证圆通加行。亦即了义也。题中此一句。经中占三卷半之文。即答阿难所请三名中妙三摩之问。第四卷佛云。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决定义。亦即了义。依此了义。修证自性本定。得耳根圆通。所谓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而修证了义之旨。更无余蕴矣。

诸菩萨万行。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方人有好略之习惯。简称菩萨。菩提译云觉。萨埵译云有情。乃大道心众生之称。今作三义释之。一已经觉悟我法二空之有情。二能觉法界。无量诸有情。三智悲并运。自他两利。运智。上求佛觉以自利。运悲。下度有情以利他。修诸波罗密。乃如来道前之号。自觉觉他。以求大圆满觉。而言诸者。通指五十五位也。

万行。即称圆通体。所起之无作妙行也。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双摄前奢摩他。即定之慧。三摩。即慧之定。定慧圆融。中中流入萨婆若海。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生佛家而为佛子。十行。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其行应有无量。今言万者。但明其多。非局定数也。要之。此行根柢于三如来藏性。归极于四无碍法界。请详十行。后五行自知。问。五十五位诸菩萨。应是证位。今以位为行。岂不屈证为修耶。答。诸位正是因行未满。深入真修之行位也。不是极果之位。若是修终。只有佛位。

问。此位为行则圆通了义之修。应不具万行。答。理具而非事造也。虽圆融胜解。念念具足诸度。以初心贵在精专。但反闻自性。不兼万行。故但称了义。问。了义之证。不摄诸位耶。答。此有二义。一但证圆通体。初发二胜用。是故不摄。二圆人所修。一证一切证。一位即摄一切位。初心究竟。二不别故。

又前言修证。推重圆通。此分阶级。对治狂慧。令知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究竟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题中此一句。经中占半卷之文。即答阿难所请三名中妙禅那之问。第八卷结经名后。阿难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证圣位。显是住持自性本定。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按定经文。问答相应。已尽正说全经。历收大定别目。故结经名。至七趣五魔。五阴妄想。自是经外余意。别详初心紧要。以戒慧助定而已。

首楞严者。大定之总名也。圆含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别名。而成一定全体。迥不同于常途。工夫引起之定。亦不同于起心对境之定。此自性定耳。涅槃经佛自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而古德即明其为彻法底源。无动无坏。经中自显见起。至四卷半。圆彰藏性止。极明一切事究竟坚固之理。会四科即性常住。融七大。即性周遍。即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也。

今释此定。二义料拣。一此是圆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乃统万法。悉皆本来不动。为一定体。即所谓日月经天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故称为圆。经云。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不然。何以为一切事究竞坚固之定哉。据此凡不兼万有。独制一心者。皆非圆定也。二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即所谓长安虽闹。我国安然。故称为妙。经中飞光亲验。双离动静。不然。何以为彻法底源。无动无坏之定哉。据此凡不即性。而别取工夫者。皆非妙定也。

合此圆妙二义。故为首楞严王三昧。自发解起行。直至历位成佛。从始洎终。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亦无出退。非常途之定。有入住出。入之则有。出之则无。在定纵经多劫。必以静而碍动。出定略涉须臾。必以动而碍静。皆非圆妙大定也。此经前自请定。后至结名。乃为正说。经中前半全谈藏性。所以开发圆通。后半全说圆通。所以修证藏性。始终不出一定耳。当知三定。不出三因佛性。奢摩他。全收四卷半前。所显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定体。了因慧心开发。当机承教解悟。朗然照体现前。即此照体。为了因佛性。名奢摩他微密观照。然解从性发。乃即定之慧也。三摩。亦取所显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定体。缘因善心开发。选根直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乃为出世善法。即缘因佛性。然行依解起。乃即慧之定也。

禅那。全取正因佛性。双兼了缘二因为定体。寂照双行。不浮不沈。不昏不散。即定慧均等。中中流入。妙庄严果海也。今合三定别名。成一大定总名。复摄大定总别。为一全部经题。共十九字。是别题。属所诠之法。

经之一字是通题。为能诠之文。即诠上四种实法。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又此方圣教称经。今译契经。显是西域圣教。具贯摄常法四义。贯则贯串所应知之义。令不散失故。摄则摄受所应度之机。令得解脱故。常则尽未来际。万古不能易其说。法则极十方界。众生所应遵其轨。此经亦具四义。贯串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所应知之义。摄受亲因。度脱阿难。及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常法二义。如圆通法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十方三世。共遵不易。岂非法常义耶。余义避繁不录。卷第一。古来经书。多取轴之制度。舒之可能读诵。卷之以便供奉。后人易制。未易其名。故仍称卷。而第一者。数之始也。十卷玄文。次序居首。一总释名题竟。

甲二起教因缘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岂无因缘耶。今明佛法因缘。有总有别。总约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或说大乘。或说小乘。或说顿教。或说渐教。无非显理度生。所显之理。即佛知见。众生等有。迷不自知。佛则乘机应世。为其开示。令得悟入。法华经云。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可见如来出世。即是一段度生之大因缘也。

一为开众生佛之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佛知见。乃众生六根中。所具见闻觉知之性。此性即是佛性。人人本具。无奈埋没于尘劳烦恼。垢染心中。虽有若无。几如宅中宝藏。佛为开其本有家珍。使得离垢清净故。

二为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佛之知见。众生咸认惟佛独有。而众生无分。不知人人皆有。故佛为指示。寻常日用中。眼根见色。耳根闻声。乃至意根知法。一一无非佛之知见。知见二字。包括六根中性。六性只是一性。故临济祖师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是也。

三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既经如来开示。而众生自当依教观心。依理起行。但肯回光返照。照顾二六时中。见色闻声。乃至知法。毕竟是谁。照到日久月深。自有豁然贯通。悟明本来是佛时节。方信圣凡不二。生佛平等。

四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众生心光外泄。则名为出。若肯时时反观内照。照到一心本源。则名为入。入无所入。即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到惑净智满。转八识成四智。是为入佛知见道故。此为如来出世一大事因缘。亦为诸教总因缘也。

别约本经因缘。交光法师开有十种。今则惟六。一恃多闻忽定力。二警狂慧护邪思。三指真心显根性。四示性定劝实证。五销倒想除细惑。六明二门利今后。

一恃多闻忽定力。大凡利根之士。好务多闻。不勤定力。于闻思修。偏重闻慧。少及思修。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故以阿难多闻。误堕淫室发起大教。观阿难归佛所。顶礼悲泣。自述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即定力。故殷勤启请。十方如来所修。得成菩提之大定。足见多闻无功。不逮修习。后责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又偈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佛为恃多闻忽定力。故说此经。

二警狂慧护邪思。世有大心凡夫。见理高妙。自恃天真。顿捐修证。玩留恶习。了不依佛方便之门。屈于欲魔。无力敌苦。如阿难为摩登伽邪咒所摄。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佛顶神咒。方得解脱。故自述见相发心。以佛相好。非欲爱所生为念。意显淫爱。为定门之冤贼。大定。为破欲之将军。偈云。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佛为警狂慧护邪思。故说此经。

三指真心显根性。一切众生。多皆错认肉团之心为心。此心在色身之内。状如倒挂莲花。是假非真。全无作用。人闻此言。必定诤辩不休。曰。此心能知。又能思虑分别。何以而说全无作用。当知此人。先认肉团心为真心。是一错也。今竟认妄想心之功能。当作肉团心之功能。又一错也。但肉团非真心易破。若说此心有作用。其心存在。应当皆有作用。何以其人方死。其心仍在。即不能思虑分别。即此可证非真。而妄想非真心难破。因众生迷执既深。迷根难拔。又非独泛泛凡夫如是。即权教小乘。亦皆认识为心。故阿难请说诸佛所修大定。佛即首告之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由是乃有二次征心。三番破识。十番显见。佛意欲修大定。须以真心为本修因。显真心。即大定之全体也。故应加征问。看阿难是否错认。

佛问阿难。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答言。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即征云。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此乃第一次征心。文似心目双征。佛意但是征心。目不过带言而已。如是阿难。历计七处。如来一一斥其咸非。此即三番破识中。首破妄识无处。有人指此文。为七处征心者。非也。征是征诘。经中如来只有二次征心。因阿难七计被破。不知心在之处。如来则直指真心。欲令阿难当下领悟。遂举手擎拳。且看阿难如何理会。此即同宗门玄示玄提。不落言语文字。如来因恐阿难。钝根不契。故加审问。汝今见不。阿难答言。见。又问。汝何所见。答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又问。汝将谁见。答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遂征云。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此即第二次征心。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此则分明认妄识为真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此即三番破识中。第二番破妄讥非心。阿难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则告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阿难闻佛。发明妄识非心。以为离此觉知。更无所有。遂生惊怖。佛以此心。离尘无体为答。令阿难自己勘验。若离尘有体。即真汝心。若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此即三番破识中。第三番破妄识无体。不特肉团无有作用。不是真心。即使妄想善能分别。亦非真心。又不特此心。三毒诸恶。思想当除。乃至五种胜善功能。亦复不取。

意识五种胜善功能。皆本经历述。一见佛相好。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二闻佛声教。忆持如来。秘密妙严。恒不忘失。三闻法领解。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四止散入寂。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五界外取证。得灭尽定。受想不行。成阿罗汉。此五种皆是意识。胜善功能。人所难舍。本经欲修佛定。务将意识铲除。以此心非菩提因故。

经中佛判真妄二本。告阿难言。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用攀缘心即意识。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即根性。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只因众生。遗真认妄。执妄为真。多依妄本而修。现前虽成九次第定。终无实果。第一卷三番破识。破尽无余。阿难方肯舍妄求真。求示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发妙明心即根性真本。开我道眼求开圆解。以后十番显见。即指根性为真心。古德云。显见即所以显心者是也。

先则十番。极显其真。一显见是心。二显见不动。三显见不灭。四显见不失。五显见无还。六显见不杂。七显见无碍。八显见不分。九显见超情。十显见离见。后则二见。略破其妄非同破识根本全妄。阿难既求示真心。如来不得不与指出。若向众生分上。指出纯真无妄之心。绝对无可指。故只得先带妄显真。后再与剖妄出真。交光法师。喻明此理甚妙。阿难认识为心。如愚人执石为玉。不肯放弃。佛为带妄显真。指见是心。如指璞说玉。璞虽是玉。尚有石皮未破。其玉不纯。故又为破同分别业二种妄见。如剖璞出玉。光莹焕发矣。佛为指真心显根性即如来密因。故说此经。

四示性定劝实证。凡夫外道小乘权宗。其所修行。各皆有定。而悉无究竟者。何也。以其徒慕真修。不谙真本。全用识心。错乱修习。如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斯则诸凡夫天。乐修禅而未决择者。所修八定宁能出此境界。又云。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则知一切外道。所修之定。亦同用缘影之心。又云。一切世间。诸修行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知。诸小乘人。所用之心。亦非真实心。又如来咄破识心之后。阿难云。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大众应摄权教菩萨。以始教权乘。全取第六识。作我法二空观。其所修之定。有入定住定出定。亦非究竟坚固之性定。

如上所述。终无实果。凡外定销。或降德贬堕。散入诸趣。或从无想外道天。因谤三宝。直入地狱。小虽不堕。了无进境。权虽略进。亦不远到。推其病源。皆由以生灭心。为本修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也。经中阿难请定。如来首先三番破识者。即是决定。令舍生灭识心。撤去大定之障碍。后乃广显见性。不生灭不动摇。决定令悟自性本定。依真常根性。成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四卷末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念销落。乃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五卷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皆指示凡外权小。令修真常性定。得证真实圆通也。

六卷文殊承命选择。偈答如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又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乃至结云。但以此根耳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以上诸文。皆是曲开巧修之门。指示性定。第八卷如来详列历证之位。皆欲导其深入。抵于实果而后已。佛为示性定劝实证。故说此经。

五销倒想除细惑。良以众生。元明失照。妄识纷乱。或迷心在身内。或认法居心外。或固执因缘。而系缚权宗。或谬执自然。而驰骋外计。皆为倒想。足障真修。斯经第九番显见超情。正遣因缘自然。二种妄情计执。约如来藏不变义。以破因缘。约如来藏随缘义。以破自然。会四科一一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双非因缘自然。融七大文中。一一责为世间无知。惑为因缘自然。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此皆销倒想之文也。

但倒想先销。细惑未尽。虽信诸法唯心。未彻唯心之本源。固知五大圆融。未了圆融之深故。仍能障乎性定。是故阿难希更审除。早登妙觉。由是满慈摄前以质二疑。一疑万法生续之因。问云。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二疑五大圆融之故。问云。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此二均属细惑。

如来逐答。以释二疑。先说不空藏。以示万法生续之因。因于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以为其咎。由是三细俄兴。六粗竞作。故有世界众生业果三种。始而忽生。终而相续。犹如捏目。乱华发生。后说空不空藏。以示五大圆融之故。喻明性相无碍。文云。譬如虚空。体非真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五大一一相妄性真。亦复如是。相妄。本无生灭。不倾夺则诸碍何成。性真。先非水火。能合融则万用齐妙。些二即是审除。

至满慈索妄因而拟进修。佛答妄元无因。譬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狂怖妄出。岂有因缘。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乃至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阿难摄佛语复执因缘。如来叠拂深情。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种种委细详示。方得疑惑销除。心悟实相。佛为销倒想除细惑。故说此经。

六明二门利今后。惟有圆实教家。方能二门双具。一平等门。一心万法。本原无差。平等一相。心为大总相法门体。世出世间。凡圣。染净。依正。因果。无不从心建立。以心为体。离心无有一法可得。即如经中所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心法虽有二名。其实一体一相。平等无差。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器虽成多。金原是一。离金则无器可得。心生万法。法法唯心。亦复如是。惟有一真是实。诸妄本空。所有凡圣。染净。依正。因果。一切差别之相。了不可得。此即圆实家。知真本有。达妄本空。非同拨无因果之邪见。二方便门。于诸法中。分真分妄。许破许显。乃有迷悟。修证。种种差别。良以真虽本有。而迷之已久。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而执之已深。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觉。纵了见分明。若不假方便。舍妄从真。则终不能入。此经乃圆实家。善巧方便。明知迷悟只一途。圣凡无二路。巧从方便门。拣择真妄。然后舍妄从真。及至深心。普融一味。知真本有。达妄本空。非同权宗。真妄条然。迷悟迥别也。

本经双具平等方便二门。当机启请即含此义。既请圆融大定。复恳最初方便。故佛逐答三名。或二门双用。或二门各用。在文可见。奢摩他中。先用方便门。决择真妄。于识则三番破其妄。令其决定舍之。于见则十番显其真。令其决定取之。了无平等之相。迨真妄既分。真体既露。阿难既肯舍妄从真。若局此真体。惟在根中。而不与万法普融。则何以明圆理。而开圆解。成著摩他微密观照乎。

故后用平等门。会四科即性常住。融七大即性周遍。三种生续。不出一心。五大圆融。全体法界。极于三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属平等门。无前门则真妄混淆。何以克体见真。无后门则真妄永隔。何以悟圆入妙。故示性定。必二门双具也。

三摩中。则专用方便。择从入之妙门。文云。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乃至圆成果地修证。又云。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且示结处。独指六根。选门时。更专一耳。拣择分明。全属方便。义显然也。禅那中。则专用平等。趣圆融之极果。三渐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十信之初。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十向以去。无非法法圆融。全归平等。义尤著也。

斯经。非特当时会众蒙益。犹作未来胜缘。二卷。破二颠倒分别见妄之前。如来即云。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七大之前。如来又云。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如是语类。在文非一。良以末法障重。悲念犹深。故文殊选圆。则曰。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如来辨魔。则曰。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传示末法。佛为明二门利今后。故说此经。二起教因缘竟。

甲三藏乘摄属

已知此经有大因缘。未审藏乘。何所摄属。藏有三藏。即戒定慧三学之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古德云。三藏从正不从兼。从多分不从少分。斯经阿难请定。如来答定。正诠定学。虽有少分戒慧。但是所兼。而为助定之戒慧而已。经中四重律仪。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三种渐次。首申戒品。毕护定心。即如备明七趣。示以三恶剧苦。令其慎恶因而勿犯。示以四善终沦。令其舍乐果而勿贪。无非以戒助定而已。及其详辨五魔。则警觉外魔窥伺。嘱其勿纵邪解。以招致也。阐扬内魔伏藏。嘱其勿起邪悟。以引发也。无非以慧助定而已。是知始终皆为大定。三藏中。属修多罗藏摄。

乘有二乘。即大小二乘。小乘人根机小。志愿小。但求利己。独善其身。速出三界。而了生死。喻如小车。祗能自度。不能度人。大乘人根机大。志愿大。能信大教。解大理。修大行。证大果。自行化他。勇猛精进。喻如大车。既能自度。复能度人。本经二乘中大乘所摄。以当机所请。纯是大乘菩萨行故。第四卷。阿难请求华屋之门。文云。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又如来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云。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故乘摄则正惟同教一乘。而兼属别教一乘。又不废小乘果法戒品。亦可傍兼。三藏乘摄属竟。

甲四义理浅深

已知此经。为大乘教法。未悉义理浅深。分齐如何。文之实曰义。事之主曰理。圣人之设教也。理以统之。义以析之。理者体也。本惟一体。随机则义有浅深。义者相也。虽有多相。归本则理无差别。若不悉心研究。何以知分齐之浅深乎。今按本经。先依宗判教。次约论辨义。后会通天台。依宗者。中国向有两大宗。南有天台。北有贤首。天台依法华而立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藏通别圆四教。贤首依华严而立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小始终顿圆五教。

今遵贤宗。先举五教。一小教。亦名愚法二乘教。随机施设。只有七十五法。但说人空。不明法空。惟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始教。说诸法皆空。即空宗。有遮遣也无表。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亦名分教。广谈法相。少说法性。即相宗。有成佛不成佛。说三种人无佛性。定性声闻。辟支及邪定聚。二种人有佛性。决定聚。与不定聚众生。故名为分。纵少说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三终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亦名实教。多谈法性。少及法相。纵说法相。亦会归性。以称实理。故无诤论。四顿教。不依地位渐次。亦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俱遣。呵教离念。绝相泯心。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故名为顿。五圆教。总一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身毛尘刹。互相涉入。重重无尽。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故名为圆。此但略引。广如贤首五教仪。

若据五教。显此经之分齐。经中多谈法性。少及法相。纵说法相。亦会归性。指四科惟是本真。融七大无非藏性。满慈究万法生续之因。如来答一念觉明为咎。又十二类生。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二乘同心。皆当作佛。大分正属终实之教。第四卷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势。肯綮修证。五卷孤起颂云。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则兼属顿教。第四卷云。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此四义。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此四相。四义交彻。四相无碍。三藏圆融。会归极则。不特理事无碍。乃至事事亦皆无碍。第十卷云。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诸位。入于如来妙庄严海。此则兼属圆教。若以五教摄经。后终顿圆三教摄此。若以经摄教。亦可全该。以不废小乘。果法戒品。兼存始教。八识三空故也。先依宗判教竟。

次约论辨义。依起信论。从本向末。亦有五重分属。亦同五教。但五教乃从浅向深。而论文则由深及浅。二者分别耳。论文初惟一心为本。能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此心即本经如来藏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能为一切法所依。不为一切法所染。法法唯心。体即法界。此圆教分齐。二依一心开二门。即该二教。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离名绝相。毕竟平等。惟是一心。即心郎佛。亦无渐次。此顿教分齐。始教空宗。亦密说此门。心生灭门。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如来藏本来不动。本不生灭。随无明缘。动成生灭。虽成生灭。体即不生不灭。此即藏心缘起。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正属终教分齐。始教相宗。亦密示此门。

生灭门中。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黎耶识。此识有觉不觉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即是平等法身。说名本觉。此始教空宗分齐。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所起不觉之相。不离本觉之性。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一业相。即自证分。二转相。即见分。三现相。即相分。乃属无明不觉生三细。此始教相宗分齐。依第三现相。即境界相。复生六种粗相。乃属境界为缘长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此二属七识。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此二属六识。此小教分齐。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此人天分齐。但亦略引。广如彼文。

若约论文。而明斯经义理浅深。经中所显根性。即是识精元明。体通如来藏性。又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等。大分正齐心生灭门。亦不违前终教分齐。若会妄归真。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与夫妙性圆明。离诸名相等。皆唯性无相。此兼齐心真如门。亦不违前兼属顿教。若妙极一心。四义交彻。四相圆融。历明三藏。不出一心。此兼齐一心本源。亦不违前兼属圆教。斯经实与华严圆觉。同条共贯。其为无上甚深之典。故以大佛顶表之。

若以论摄经。正齐心生灭门。兼齐心真如门。及一心本源。若以经摄论。经中偈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亦兼始教。大乘空宗。又经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业相自证分。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转相见分。无同异中。识然成异。现相相分。此齐三细。亦兼始教。大乘相宗。至若阿难。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进位于二果。魔登伽女。知历劫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此齐前四粗。至七趣情想。以论升沈。此齐后二粗。亦不废小乘人天。斯经具足十法界。摄法周备。超于余经。次约论辨义竟。

后会通天台。贤首五教与天台四教。二宗判教。虽有四五不同。应知名异义一。不过开合而已。天台开贤首之始教。而为通别二教。合贤首终顿圆三教。为一圆教。若会其义。一小教。但明人空。不说法空。即台宗藏教。贪著小乘三藏学者。但证我空之理。二始教有二。若约但明诸法皆空义。即台宗通教。当体即空。身心世界。犹如空华梦境。若约广谈诸法差别义。即台宗别教。三谛攸分。十界具足。三终教。明如来藏随缘。成一切法。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即台宗。圆教中双照义。四顿教。不说法相。唯辨真性。绝相泯心。一切寂灭。即台宗。圆教中双遮义。五圆教。性相圆融。体即法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即台宗圆教中遮照同时义。宗虽各立。义无差别。不可分河饮水。各存门户之见。若执自是他非。不但不明他宗。抑亦不彻自宗。四义理浅深竟。

甲五能诠教体

已知此经。义理甚深。未审何为教体。教体者。如来教法所依之体也。本经文殊答世尊偈云。我今启如来。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据此。则释迦以音声而作佛事。是以音声为教体。今依贤首疏起信论。略作四门以明教体。一随相门。谓声名句文。若徒有音声。而无名句文。亦不能成教体。必须声名句文四法。假实体用。互相资助。不可偏废。方成教体。如世间风声水声。无有名句文。不能诠理。不成教体。按佛在世。说法度生。是以音声含名句文。乃摄假从实。得成教体。如来灭后。纸墨之教。是为名句文。乃以体从用。亦得成教体。今当通取四法声名句文为教体。

二唯识门。唯遮外境。识表内心。此按万法唯识之旨。即一切教法。亦不离识。一本质教。乃是如来鉴机既定。应以何法得度。即从净识现起。为众生说。二影像教。即听者之识。托彼本质教上。而现文义之相。为己所缘。本质教。如石印石上之文字。影像教托彼所成。如石印所印之文字。二皆不离识。故以唯识为教体。

三归性门。性即真如。以上识心无体。唯是真如。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净名经云。无离文字。而说解脱亦此门意耳。此经五阴之色阴。十二处之眼色处耳声处。十八界之眼识界耳识界。一一皆归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声色二教。皆以归性为教体。

四无碍门。即前三门。心境理事。圆融无碍。交彻相摄。而成四无碍法界。随相门属境。声名句文属色声之境。唯识门属心。合之成心境无碍。又前二门属事。归性门属理。合之成理事无碍。又前二门事之与事。随相不碍唯识。唯识不碍随相。一尘剖出大千经卷。一尘如是。尘尘皆然。则属事事无碍。此经四义交彻。四相无碍。三藏圆融。得以无碍为教体。后二门与台宗明此经。以如来藏为体。亦相吻合。五能诠教体竟。

甲六所被机宜

已知此经。能诠之体。未悉所被何机。圣人设教。本是应机而说。故经称为契理契机之教。今按本经。应分通局。通。即普被群机。前判此经。正属终教。终实教意。明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净妙心。无二圆满。既然生佛无二。则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祈因迷此无二之体。故为众生。此经乃阿难请问。得成菩提之法。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何机不当被哉。局即拣择当机。以通中摄机虽广。受益难齐。但根深者。即得悟入。浅者只能信解。都无夙根者。不过结缘成种。论益则属远因缘。故当拣择。寻常拣去非机。此则拣择乎当机也。

此经既属终实教意。自是叹大褒圆。引小入大之教。经云。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又偈云。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皆意在接引小乘。趣入大乘也。又阿难当机。示居有学声闻之位。佛云。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皆回小向大之明证也。

先明小乘四类。一回心声闻。经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二并为缘觉。经云。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开无上乘。妙修行路。三并及有学。经云。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四兼为定性。经云。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以上四类。皆此教之当机众。

次明带病四类。一认识为心。以攀缘心为自性者。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二恃闻忽定。阿难白佛。自我出家。恃佛憍怜。求多闻故。未证无为。三求他加被。经云。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四恃性忘修。知真本有。达妄本空。自恃天真。顿捐修证。不知真虽本有。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觉。以上四类。寻常指为非机。皆拣其病而去之。今则亦拣列乎当机。其故何也。以此经乃对症之良药。正治此之四病。故以阿难发起。示居小位。示现诸病。引发如来。应机施教。故知阿难乃大权示现。既为发起众。又属当机众。正为众生作弄引耳。六所被机宜竟。

甲七宗趣通别

已知此经。被机之广。未悉何为宗趣。贤首云。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具通局二门。通指一代时教。局约本经。一代时教。不出权实。今以总意分之。权乘多重修成。动张因果。则因即宗。而果即趣。圆实多重性具。首明悟入。则悟即宗。而入即趣也。此经若就通中圆实。以取宗趣。则以悟明心地为宗。证入果地为趣。经中如来破识显根。显此根性不生不灭。即为楞严定体。要阿难彻底悟明此性。取以为因地心。依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摄解起行。证入果地也。

局约本经。亦分总别。总以圆定为宗。极果为趣。阿难所请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而如来所示三如来藏心。即性具圆融大定。讵非一经之所宗乎。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而世尊示以一门深入。圆修之法。中中流入。结示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十方佛究竟极果。讵非一经之所趣乎。若明别意。以定宗趣。依交光法师。根据本经。应有六对。谓破显。偏全。悟入。体用。行位。分满也。皆先宗后趣。又皆以前对之趣。作后对之宗。复起其趣也。

一破显对。征破识心为宗。显发根性为趣。文中备破三迷。一破妄识无处。二破妄识非心。三破妄识无体。不特破除缘虑分别。惑乱真性。且将意识。五种胜善功能。见前。悉举而破之。迨阿难悟妄求真之后。乃与显发根性。即约眼根十番审极显其真。二见别业同分略破其妄。显真处。如指璞说玉。破妄处。如剖璞出玉。意令其舍识用根也。

二偏全对。偏指根性为宗。全彰三藏为趣。此摄前所显根性。虽偏就眼根。以明见精圆妙。一根如是。根根皆然。根性无非藏性。若偏执藏性独在有情。则非圆妙。要知此性。情与无情。本同一体。故佛自近及远。全彰四科七大为空藏。十相。无明。三细。六粗。三续。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不断。为不空藏。四义三藏。为空不空藏。意令由偏及全也。

三悟入对。圆悟华屋为宗。求门深入为趣。此亦摄前所彰藏性。喻如华屋。必得其门而入。即阿难大开圆解之后。继请圆修也。

四体用对。证圆通体为宗。发自在用为趣。此亦摄前一门深入。解六结。动。静。根。觉。空。灭。而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即证圆通体。获二胜。上合诸佛慈力。下同众生悲仰。而发三用。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即发自在用。

五行位对。运圆定行为宗。历圆因位为趣。此亦摄前圆通大用。无非圆定行。即无作妙行也。能利众生。能取佛果。依此妙行。上历圆因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而趣妙庄严海。

六分满对。分证诸位为宗。圆满菩提为趣。此亦摄前圆因之位。必经历分证诸位。觉行圆满。始证大圆满觉。无上菩提。一经宗趣。由破而显。由显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极。行布分明。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及第十卷云。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又极圆融。正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七宗趣通别竟。

甲八说时前后

已知此经。宗趣圆极。未悉说自何时。诸家注疏判时不一。亦各有据。今先明贤首三时。后再审定。三时者。一日出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直显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别。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华严梵网会也。二日升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法轮。名方便教。令彼三类人等。转三成一。如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于此一时。照有三转。初转时。为下根众生。转小乘法轮。名隐实教。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如日升初转。照于黑山。即提胃阿含会也。中转时。为中根众生。传三乘法轮。名引摄教。令彼三乘人等。转小成大。如日升中转。照于高原。即方等深密会也。后转时。为上根众生。转大乘法轮。名融通教。令彼三乘人等。转权成实。如日升后转。普照大地。即妙智般若会也。三日没还照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开会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如日将没。还照高山。即法华涅槃会也。以上三时。共有五会。与天台五时。若合符节。

今按此经。义理因缘。通于前后。未能的指何时。若据弹斥经义。应属方等会。经云。汝等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又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此皆弹偏斥小。意令舍小入大之文。

若据匿王年龄。应属般若会。匿王与佛同年。经中匿王自述。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于今六十又过于二。佛六十二岁。正说般若之中。若据小乘求成佛道。诸圣各说本门。耶输已蒙受记。善星琉璃事迹。则此经应在法华之后。据上诸文。皆以本经为证。不得别判一时。须知说不一时。通前后际。结集者。类为一聚耳。何必强判。以滋诤论。如定欲判属。则应从多分之经义。判归中转时。方等会。八说时前后竟。

甲九历明传译分四 乙初主译人  二译语人  三证译人  四润文人  今初

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唐。是朝号。纪时也。按译经图记。此经翻译在唐朝。则天罢政。中宗嗣位。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此应是开始译经日。中天竺。是译主生处。天竺乃西域国之总名。译为月邦。有圣贤继化。如月照临。地当南阎浮提中心。即今之印度。有九万余里。分东西南北中五区。共七十余国。师乃中天竺人。未详何国。沙门。乃出家修道者之通称也。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是则沙门二字。故不易称。若不修戒定慧。未断贪嗔痴。一心本源未达者。皆愧称为沙门也。译主则堪当此称。又有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修行证果者。二说道沙门。宏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不持戒律。败坏佛门者。译主则属前三种。

般剌密谛。译主别名。此云极量。乃才智僧也。译者。易也。翻梵字为华文。翻梵音为华语。所以有翻字翻音之别。西域语字。与此全殊。若观梵本。音字俱不翻。非惟不知其语。兼亦不识其字。须先随其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为翻字。方可读之。但同密咒。翻字不翻音。仍不知其为何等语。必须兼通两国言音者。一一变梵音为华语。谓之音字俱翻如诸经文。可以识言词明义理也。

特科为主译者。乃译场之主也。此经藏于龙宫。因龙胜菩萨。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一经。披阅之下。叹为希有。特默诵而出。以利阎浮众生。录呈国家。亦视为希有之法宝。藏诸国库。禁传诸国。此经未来。盛名先至。因有梵僧。见智者大师。所立三观。谓与彼国楞严经意旨相符。由是智者西向拜求。天台山之拜经台仍在。一十八年终未得见。译主志益此方。初次匿经东来。被守边官吏查获。不许出国。而宏法之愿愈坚。精进愈力。乃用极细毡。书写此经。剖膊潜藏。迨疮口平复。再请出国。关吏搜查不著。乃得航海而来。于唐神龙元年达广州。适房相谪在广州。知南铨事。请于制止寺。剖膊出经。译成速回本国。以解边吏之难。因译主潜藏出国。国王罪责守边官吏。故速回。愿以自身承当其罪。夫译主冒禁艰苦。不惜身命。正所谓重法轻身。功莫大焉。我国众生。均沾法施。虽功成身退。未可忘其功。而泯其名。故宜首标。以重元勋也。

乙二译语人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乌苌国名。奘传名乌仗那。华言苑。即阿输迦王之苑囿也。旧称乌场。在北天竺。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译语。即翻音。将梵音变成华语。定言词成章句。厥功亦伟。故宜并列焉。

乙三证译人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古本有证译人名一行。今为加入。罗浮乃山名。在广东省。为名山之一。南楼寺迪师所住之处。迪者。进也。其师字以怀迪。取其常怀精进之意。证译者。谓于音字之中。总为参详校正。以师久习经论。备谙梵语。前二师虽兼美华文。以乍来此方。恐未尽善。经师证明。可谓尽美尽善。亦未可泯其功也。

乙四润文人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菩萨戒者。大乘戒法。十重四十八轻。通在家者受之。梵网经云。欲受国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房相遵之。以菩萨为兄。以佛为父。故称弟子。此法衔也。下乃世职。前者。先也。正议。史称正谏。乃言官之名。大夫者。大正风化。扶树人才。有维持世道。举荐贤能之责。

同中书门下。同者。兼也。中书门下。二俱内省。左右相府之名。中书省。多掌王言。门下省。多出政事。融乃权兼两相。故曰同。又僚佐非一。同预其事也。平章事者。平。均也。章。显也。书云。平章百姓。即均理政务。显彰法度。事。即政务法度之事。清河地名。房相梓里也。融子房琯。父子俱相。而融事略出琯之传文。

笔受者。秉笔确定文字。翻字翻音之后。委问华梵相当。然后下笔。亦译场分职专司之名。正脉科为润文人。以宰辅之才。润色斯经。使文义双美。故楞严语句文法。为诸经冠。房相与此经宿有因缘。初请译。次笔受。再润文。后则奏入内庭。虽未得即时颁布。后为神秀入内录出。复得家藏原本。卒致流通。盛行宇内。然融不特有功于此经。实大有功于此土众生。九历明传译竟。

甲十别解文义分三 乙初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此三分。始于道安法师。证于亲光菩萨佛地论。亦有三分之意。一起教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信受奉行分。与道安法师全同。故后代法师皆依之。

乙初分二 丙初证信序  二发起序

丙初又二 丁初先明五义  二广列听众  今初(先明五义者。即信。闻。时。主。处。五义。加听众。则六种成就。证明此法可信。故曰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如是乃指法之辞。我闻明授受之本。即指此经如是十卷玄文。乃我阿难亲从佛闻。由佛传授而我领受也。又如是者。信顺之辞。即信成就。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当时阿难结集经时。大众请云。如尊者所闻。当如是说。阿难答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皆信顺意。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诸佛因地。皆由信生解。依解立行。因行得证。无上道果。故信为佛道之根源。又信为五根之首。信根既具。一切功德。由信而生。故为功德母。一切善法。亦由信而得增长。故六种成就。以信为第一。是为信成就。我闻。即闻成就。我之一字。有四种不同。一凡夫妄执之我。二外道妄计神我。三菩萨随世假我。四如来法身真我。今阿难称我。乃随顺世间。假名称我也。闻者。从耳根发耳识。闻佛声教。由耳达心。故能记忆。佛以一切众生。咸认肉耳能闻。故不曰耳闻。而教称我闻者。有深意焉。我闻按本经如是闻性。是心非耳。由根中不生灭之闻性。托根闻法。肉耳实无闻法功能。故曰我闻。如是我闻。有四义。一断众疑。因阿难结集经藏之时。一升法座。相好同佛。众起三疑。一疑佛再来。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来。至阿难高唱。如是我闻。三疑顿息。二秉佛嘱。佛将入涅槃。阿那律陀教阿难。问佛四事。一佛在世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后我等依谁而住。二佛在世我等依佛为师。佛灭后我等依谁为师。三佛灭后结集经时一切经首。当安何语。四恶性比丘。佛灭后如何处之。佛答。一依四念处住。二以戒为师。三当来结集经时。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大众俱。四恶性比丘。默而摈之。三息诤论。以阿难位居初果。德业不及罗汉。何况上位。若不曰我闻。必滋诤论。今曰如是我闻。以如是之法。乃我从佛所闻。众知阿难多闻第一。由耳达心。永不忘失。故息诤论。四异外教。外道经首。皆安阿忧二字。阿者无也。忧者有也。以其有无不决。故安此二字。佛嘱安六缘成就。所以异也。以上皆就事解释。

今更约理解释。如是之法。按本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藏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动。一切事究竟坚固为是。是者无非之称。将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穷究。究到毕竟之处。即所谓彻法流之源底。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坚固不坏。无一物不是我心。无一法不是我体。

我闻。约理即以无我之真我。起不闻之真闻。闻如是之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唯一如来藏性。为此经之理体。是为闻成就。一时。即时成就。世事会合。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无嘉运。盖必假良时。方成法益。师资道合说听始终。谓之一时。不能定指何时。一以华夏印度。纪历不同故。二以楞严一经。通前后际故。是为时成就。

佛者。主成就。佛是说法主故。梵语佛陀。译为觉者。乃大觉悟之者。今按本经。终实教意释之。觉有三义。作二种解释。一本觉始觉究竟觉。谓依根中所俱。不生不灭之本觉理体。起始觉智照。回光返照。照到惑尽智满。始觉智与本觉理合。成究竟觉之极果。名之为佛。二自觉觉他觉满。谓自己觉悟。本来是佛。只因迷故。而为众生。犹幸虽迷。而佛性不失。而此生灭身中。自有不生不灭之佛性。既自觉已。以此大乘之理。辗转化他。觉悟一切有情。智悲双运。自他两利。三觉圆满。自觉慧满。觉他福满。福慧满足。万德具备。超九界以独尊。自觉异凡夫。则超六凡法界。觉他异小乘。则超二乘法界。觉满异分证。则超菩萨法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之为佛。佛是十种通号之一。乃指本土娑婆教主。即中天竺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号释迦牟尼。是为主成就。

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处成就。上句是所化处。下句为所住处。在者住也。佛有三身。一法身佛。无在无所不在。以法身无相。故无所在。以法身遍一切处。故无所不在。经云。清净法身。犹若虚空。亦无在无所不在。二报身佛。有无量相好庄严。在莲华藏世界。三应身佛。乃应众生之机。所示现之身。或在灵鹫山。或在竹林园。今在室罗筏城。祗园精舍。以示迹此处。无论久暂。去来行止。皆名为住。

室罗筏城。即侨萨罗国都城。因有二国同名。故以帝都见称。乃波斯匿王所都也。译为丰德。旧云国丰四德。五欲。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财宝。多闻。解脱。四皆丰足故。余以财宝五欲。不足称德。乃将丰德二字。分而释之。谓地多五欲财宝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故名丰德。祗者。具云祗陀。亦云逝多。译为战胜。乃匿王太子名。以其生时。适王战胜他国。奏凯回朝。赐以是名。以志喜也。桓即是林。精舍。乃须达多长者。为佛建立。以供众僧。精修梵行之舍。今连祗桓并称者。以林是太子布施。舍乃长者所建。存其功永留盛事。有他经。称祗树给孤独园。祗树。即祗陀林中诸树。给孤独。乃须达多长者之善名。长者家财大富。生平乐善布施。常以财物。周给孤独之人。故得是名。园本祗陀太子之花园。长者欲请佛说法。乃与商买。太子戏曰。卿财富无量。能以金砖布满园地。即算卿买。长者即毅然运金砖以铺之。太子止之曰。前乃戏言耳。长者曰。今日之殿下。他日之君王。君无戏言。讵可失信。迨金砖布满。太子曰。我当与卿。共成供养佛僧功德。长者不允。太子曰。园地金砖铺遍。自当属卿。而树根金砖铺不到。自当属我。长者只得承允。太子自起门楼。请佛出入。故曰祗树给孤独园。楞严大法得此胜地。可以宏宣。是为处成就。合上信闻时主处。初先明五义竟。

丁二广列听众分三  戊初声闻众  二缘觉众  三菩萨众

戊初分三  己初据迹标数  二显本叹德  三列上首名  今初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第六众成就。上先明五义证信。此引众证信。与者共也。结集者。谓如是之法。非我独闻。乃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同闻也。并有无量辟支。恒沙菩萨。亦所共闻。具足六种成就。证明是法可信。大比丘。大具三义。谓大多胜。大者拣非小德。天王大人。所敬仰故。多者拣非寡解。内外典籍。无不博通故。胜者拣非劣器。超出九十六种外道故。

比丘梵语。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以名含三义故。一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二破恶。粗破身口七支之非。细破三界见思界内烦恼也之恶。三怖魔。谓比丘登坛受具足戒。得三师七证作法。白四羯磨竟。名为得戒。成比丘性。入僧宝数。当时地行罗刹高声唱言。善哉。善哉。此处有正信男女。如法出家。受具足戒。当使人天增胜。修罗减损。于是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辗转赞美。声传第六天。魔王闻已。心生恐怖。以彼贪著尘劳。不舍生死。恐出家人众。则佛界增多。魔界减少。

众者。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二。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无为。二事和有六。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众乃四人以上之称。所以一比丘不名僧。二三比丘。亦不名僧。四比丘同住。方作一切如法僧事。惟除自恣授具出罪三种羯磨。若五比丘同住。即可自恣。亦可边方授具。若十比丘同住。皆可授具。若二十比丘同住。则一切羯磨可作。至此则举类皆是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标数也。先度鹿苑陈那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兼徒一千人。次度舍利目连师徒各一百人。次度耶舍等五十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去零数。此等皆先修异道。勤苦无获。遇佛得益。感恩常随。俱即不离也。初据迹标数竟。

己二显本叹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此显大比丘过去之本。佛子住持。至越诸尘累止。乃据本叹德。众皆内秘大心即菩萨之行。外现声闻闻声修道证果之阿罗汉之身。无漏大阿罗汉之名。虽同常途。下十二句所叹之德。实异二乘。今叹千二百五十五人。位位皆是不漏落于生死。故曰无漏。漏有三漏。谓欲漏欲界烦恼。有漏上二界烦恼。无明漏三界无明也。有此三漏生死之因。必漏落于三界。而受生死之果。今下句是大阿罗汉。则第三漏当并指界外无明。正脉云。二乘无漏。方超三有。即三界。菩萨无漏。更越三空。大阿罗汉。是前大比丘之果。亦含三义。曰应供杀贼无生。既曰大阿罗汉。三义亦与小乘不同。小乘应供。止于天上人间。大阿罗汉。则通世出世间。小乘杀贼。只断见思烦恼界内烦恼之贼。大阿罗汉则界外无明亦得分断。小乘无生。但出界内分段生死。大阿罗汉。则变易生死亦将垂尽。又小乘取证偏真。沉空滞寂。不肯回小向大。名定性阿罗汉。今大阿罗汉。迹虽同于二乘。本实在是菩萨。内秘外现。助扬佛道。故叹德皆约本叹。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此下十二句。叹实德回异二乘。显然菩萨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佛子。非指罗侯罗。乃指内秘外现。堪称佛子。即法华经所云。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有子义。得佛法分。堪绍佛种者。住持有二释。一住法王家。持秘密藏。二住首楞严三昧。持如实行修证。不变随缘。示入生死。不同定性。随缘不变。不染尘劳。不同凡夫。下三句即称性作用。善超者。不同二乘。断尽见思。灰身泯智。超出三界。不敢复入。如此虽超非善。今大阿罗汉。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即诸有而超诸有。即三界二十五有。不为诸有生缘所缚。来去自由。谓之善超。能于国土。土应读度字音。成就威仪者。承上善超故能。非同寻常小圣。入灭尽定。形如稿木。心似死灰。尚无运用之能。那有威仪之事。今显住楞严大定。从体起用。故能于同居国土。尘劳之内。三业无亏。六尘不染。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所谓即定而动。即动而定。此叹定德也。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八句。叹利他之德用。从佛转轮者。非徒随从佛之左右。执持巾瓶。乃是依从佛之轨辙。助转法轮也。法以轮称者。谓轮有摧碾之功。喻佛法能摧碾众生粗细烦恼。又轮有运载之义。喻佛法能运载众生。速出昏衢。直登觉地。妙堪遗嘱者。以智慧深妙。能代转法轮。助扬佛化。故堪受如来遗命。嘱累宏法利生事业。非若趣寂声闻。智悲并劣。如世老人。不堪遗嘱。此叹慧德也。

严净毗尼者。毗尼戒律之总名。此云善治。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严谓严紧。非但大戒当持。即小戒亦不得犯。如一星之火。能燎须弥之山。净谓清净。不仅诸恶能断。若有能断之心未忘。不足称净。必须断性亦无。方为净心。此则于事戒则严。于道戒则净也。又严则止诸恶。即摄律仪戒。净则作众善。即摄善法戒。弘范三界者。弘大也。范乃师范。涅槃经云。戒是汝等大师。又持戒清净。自行化他。能为三界人天之大师。即饶益有情戒。三聚无亏。三学具足。此叹戒德也。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四句。正明上之三学。不唯自度。实欲普度众生。以众生机多类广。其数无量。若欲度脱。应机示现之身。亦当无量。如观音菩萨。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随类现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普度众生。同出爱河。超登彼岸。即大菩萨。普现色身三昧。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以无遗。无作妙力。自在成就。此叹慈德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谓非特现在。分身尘刹。度脱众生。乃至尽未来际。皆以三学。拔济群苦。谓众生陷于见爱烦恼污泥。不能得出。则拔之令出。而置菩提正路。滞于分段生死此岸。不能得离。则济之使渡。而登涅槃彼岸。超越尘劳之羁累。出于五阴三界之牢狱。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得大解脱。此叹悲德也。二显本叹德竟。

己三列上首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婆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此列举常随众。上首六名梵语舍利弗。译为鹙子。鹙即鹙鹭。乃是鸟名。其母眼目明利。似彼鸟故。弗即子也。心经译舍利子。舍利是其母名。言舍利所生之子也。在胎即能寄辩母口。出胎甫七岁。即辩胜论师。深本已证金龙佛位。倒驾慈航。助扬法化。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为第一。故以大智称之。摩诃目犍连。摩诃此云大。目犍连此云采菽氐。姓也。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以命族采菽氐。从佛出家者多人。故加一大字以别之。本名拘律陀。此云无节树。父母无子。祷此树而生。即以名焉。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为第一。

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即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论议辄胜。自姊怀孕以来。论不及姊。知在胎必是智人。寄辩母口。自念若甥出世。为舅者论不及甥。岂不大愧。由是发愤。往南天竺。读十八经。四韦驮典。是名智书。无暇剪爪。世称长爪梵志。学毕回国。欲与甥辩。姊云。他已从佛出家。乃往佛所索甥。佛令立论。谓若辩胜。当还汝甥。彼心中暗喜。所学智书。今日正好在此一显本事。但自负心太胜。与佛立约云。若我辩屈。自愿斩头。佛即问曰。汝以何为宗。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佛曰。还受是见否。自思。若受是见。自宗相违。以自立不受为宗故。若不受是见。自宗则坏。自己还同众见。不应立不受宗。两头俱堕。理屈词穷。遂即逃走。走至中途。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自当践约。乃返佛所。谓言。请取刀来。斩我头去。佛曰。我法无如是事。即向佛谢罪。求度出家。阿含云。我佛法中。得四辩才。触问能答者。拘絺罗为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此云满愿。父名。弥多罗尼。此云慈女。母名。双兼父母为名。简称满慈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善能广说。分别义理者。满慈子为第一。

须菩提。此云空生。因生时。其家库藏财宝忽空。故以名焉。未几库藏复现。又名善现。其父往卜吉凶。卦占既善且吉。故又名善吉。常修无诤三昧。过去劫中。已证青龙佛位。深本难思。佛弟子中。解空第一。

优婆尼沙陀。此云尘性。因观尘性空。而得道果。本经自陈圆通云。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余众不能列举。以一等字该之。而为上首者。而为众中上座首领也。初声闻众竟。

戊二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复有。复字去声。不独声闻在座。更有无量辟支。云集而来。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故不翻。今简称辟支。一译缘觉。二译独觉。出有佛世。秉佛所说十二因缘教。缘断证真者。名为缘觉。出无佛世。乐独善寂。求自然慧。览物观化。觉悟无生者。名为独觉。若约佛世。应惟缘觉。今以他方云集。许有独觉。慈恩云。释尊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此出无佛世。住世侍佛者。仁王经云。八百万忆缘觉大仙。皆来集会。无学者。果满取证。真谛涅槃。而于界内。堪称无学。言无量者。极表其数之多也。

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并者并及。初心即初发心。或依因缘观。研真断惑。或寂居观化。求悟无生。诸有学人也。师来资随。师资道合。同来佛所。乃云集众。非同前之常随众也。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属者附属。此二句陈述辟支来意。为值遇休夏之时。要附属诸比丘。作自恣法耳。诸比丘。指常随众。辟支师资。外来参加。

休夏者。止夏也。又竟也。佛制比丘。结夏安居。九旬禁足。一为结制办道。一为护生避嫌。休夏。即九旬限满。结夏休止之时。亦为解夏。亦称解制。当此夏竟。佛制七月十五日解制。考劾九旬德业。作自恣法。孤山曰。自恣律开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恣者。自知己过。自行陈说。自不知过。恣任僧举。任他僧检举其过。对众白言。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举。哀愍语我。我当忏悔。故曰自恣。恐有瑕玼即玷清众。

此经虽为大乘了义之教。本科辟支初心。俱属当机之众。经云。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又云。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皆欲令其回小乘心。向大乘道也。二缘觉众竟。

戊三菩萨众分二  己初自恣先集众  二闻音后至众 今初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自恣之时。不仅辟支咸集。而十方菩萨。亦来预会。菩萨解见题中。咨谓咨问。决求决断。心疑即心中之疑。菩萨于大乘律仪。未能心无疑虑。故当休夏之期。而来咨问于佛。请求决断也。属诸比丘。休夏自恣二句。可以连上辟支。及此菩萨。皆云集而来。附属法会也。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者。上咨决心疑是一事。此将求密义。又是一事。钦奉。是钦承奉事。敬顺无违之义。乃表菩萨之心。慈严。是慈悲严肃。恩威并著之称。用显如来之德。将求。是欲求未求。存诸心。而未形于口也。密义。有二释。一即秘密之义。菩萨志在菩提。自是理趣冲深。故称密义。而曰将求者。待自咨法竟。乃行请求。二即密因了义。以为悟修之本。不可不求。而云将求者。正是心有所待也。此菩萨为密机。亦楞严发起之众。故经中如来鉴机施化。因阿难示堕。而与说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密应菩萨之求。正见感应道交之妙也。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此段有二释。一约自恣法会解释。即时者。即自恣时也。如来应时及节。自敷尼师坛具于座。宴者。恬然寂静之貌。安者。安处不动之仪。为诸自恣法会之中。常随云集大众。作自恣法会。羯磨之法。以除三乘圣贤之过罪心疑。即宣示深奥之义。法筵清众。筵者席也。谓法席海众。而曰清者。即三业无亏。六尘不染。过罪既除。心疑已释。各皆欢喜。得未曾有。

二约将求密义解释。即时者。即意请时也。如来应机施教。敷座宴安。为诸会中。一类密机。宣示甚深秘密奥妙之义。经中无文。例如佛未说法华之前。入于无量义处三昧。先说无量义经。法华经中。亦复无文。义则准此。初自恣先集众竟。

己二闻音后至众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迦陵。具云迦陵频伽。此云妙声。又称仙音。鸟名也。此鸟在壳出音。已踰众鸟。其音和雅。听者欢悦。有云迦陵频伽是仙禽。其音非众鸟所可及。如来法音微妙。超过一切音声。故以喻之。又佛名大觉金仙。故称仙音。遍十方界。佛之音声。称性周遍。但有缘者。皆可得闻。今欲召集诸圣。所以遍至十方世界。宝积经云。目连试佛音声。以神足力。飞过西方。恒沙国土。还同近闻。至一佛国。报身甚钜。饭钵围边。可当道路。目连振锡而游其上。彼诸弟子见已。问佛。何以此虫。竟人其头。佛告云。此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高足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未可轻视也。佛问目连。因何至此。答曰。欲穷佛音。彼佛语云。佛音无尽。非汝可穷。目连闻已。遂还本国。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恒即恒河。正音殑伽河。此云天堂来。恒河发源于雪山之顶。阿耨达池。状其来处之高。故曰天堂来。此河阔四十里。沙细如面。举此沙数。以喻菩萨之多。而菩萨心闻通达。故得闻音远集。来聚道场。道场乃自恣作法办道之场。即祗桓精舍也。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文殊师利亦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其德微妙。曾为七佛之师。又云妙吉祥。降生之时。有十种吉祥瑞相。又称妙首。以智德深妙恒居众首。在华严为根本智。在本经为择法眼。深本乃过去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为欢喜摩尼宝积如来。未来成佛。名曰普现。盖为影响大化。示居因门。为众上首。问。诸经听众。皆有八部。此经何以不列。答。诸经别序。各有不同。有列有不列。本经别序。发起在自恣之时。乃是考劾九旬德业。全属三乘僧事。是以不列。二广列听众竟。合上科初证信序竟。

丙二发起序

此经以阿难堕淫室为发起之端。以阿难过去空王佛所。与佛同时发心。其深本同前上首。非实有学人也。误堕淫室。但是大权示现。引发大教而已。且此经欲明恃多闻。而不勤定力。不能抵敌邪咒。而被摄入淫席。正劝多闻者。策力于大定耳。然必以阿难示堕者。有二意。一以多闻第一。力不胜邪。可证闻不足恃。必宜从闻思修。二以是佛堂弟。修不能代。亦见佛不足恃。必宜自己深修。此处以显阿难深本。至下文中。仍应据迹发挥。方能激引真实凡小。大凡深位。示现浅位。必能曲尽浅位情态。如执迷谬辩。感悟涕泣。皆所以尽其情态。旁发诸真实者之心曲。令生庆快解悟耳。不必处处回护阿难。

分四 丁初王臣设供  二佛僧赴请  三阿难示堕  四如来垂救  今初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以下发起序。为此经发起因缘。与诸经不同。又名别序。别在此经故。时。即众僧自恣之时。诸佛欢喜之日。供佛斋僧。功德倍胜。盂兰盆经。佛告目连。应于是日斋僧。以度亲灵。故王臣皆喜是日设供。波斯匿此云月光。与佛同时降生。其父王见诸光明。不知是佛生祥瑞。谓是太子福力所致。故命名月光。亦名胜军。以其军旅最胜。诸国无能敌故。过去龙光佛世。位登四地。与释迦同为地上菩萨。释迦当时居第八地。今来成佛。彼即大权示现。内秘菩萨行。外现国王身。以助扬法化也。

为其父王讳日营斋。为去声其父王。即匿王之先王。讳日乃亲丧之日。俗谓忌辰。人子而于是日隐讳而不敢言。言之即恸故。世教每岁兹辰。服食俱变。示恸如初。内教令人是日修斋。以资冥福。今匿王父王讳日。适当自恣之期。故营斋请佛宫掖。资荐亲灵。营办也。宫掖为王宫左右掖庭。谓请佛在王宫掖庭受斋。问。王以万乘之尊。而迓万德之佛。何以不请佛于内宫正殿。而请于掖庭之理乎。答。正殿原为施政重地。营斋亦非所宜也。自迎如来者。示崇敬之极。亲自迎接如来也。广设诊馐。珍馐是贵重食品。馐熟食也。无上妙味。具足色香美味。诸般俱备。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延亦迎请也。观文中匿王请佛。具有六种敬意。谓其处则内。其迎则亲。其设则广。其馐则珍。其味则妙。其伴则同。可谓敬之至也。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室罗筏城之中。复有长者居士。同受佛化。故亦同时饭僧。以自恣作福胜故。长者不独年高。应具十德。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居士乃居家守道之士。身处尘劳。心恒清净。有有德有位者。如此方苏东坡居士之类。有有德无位者。如此方庞居士之类。伫。候也。待也。伫佛来应者。作二解。一长者居士。不知佛受国王之请。则等待佛来应供。二已知佛受王请。则伫候佛派菩萨圣众。前来应供。初王臣设供竟。

丁二佛僧赴请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此明佛僧分赴。以应斋主。佛敕命文殊分派者。以文殊为众中上首。诸菩萨罗汉皆能信从故。二佛僧赴请竟。

丁三阿难示堕分二  戊初将堕之由  二正堕之事  今初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即不及也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此下叙将堕之由。厥有四端。一别请未还。唯独也有阿难一人。自恣之前。先受别请。远游未还。阿难具云阿难陀。译为庆喜。乃佛堂弟。白饭王之子。于佛成道日降生。王闻太子成道。一喜也。又白饭王入宫。报告生子。请王赐名。又一喜也。故字曰庆喜。而别请。是别种事缘所请。如忏罪施物等。自恣时到。理宜早归。远游未还二句。即别请处远。未克早还。所以不及分列众僧。应供班次。故有致堕之事。

二无侣独归。既无上座。及阿阇黎。上座有四种。一生年上座。年龄长故。二戒腊上座。受戒久故。三福德上座。福慧尊故。四法性上座。无为证故。阿阇黎。此云轨范师。堪为人师范故。共有五种。一出家阿阇黎。授沙弥十戒法者。二教授阿阇黎。于受具足时。屏处问遮难。教令乞戒者。三羯磨阿阇黎。为忏摩灭罪。受比丘戒时。当坛白四羯磨者。四依止阿阇黎。即从受依止。乃至一夜者。五教读阿阇黎。即从受经义。乃至四句偈者。律制一僧远出。侣须二人。一上座。二阿阇黎。所以严行止。防过失也。今阿难无侣独归。故有致堕之事。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三无供循乞。其日即自恣时。匿王请佛之日。众知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故无人送供。若有斋供。应无堕事。因其日无供。阿难不得已行乞。即于午前未食之时。执持应器钵也。梵语钵多罗。此云应法器。乃受食之具。体色量三。皆应法故。体则铁瓦二种。色则用竹烟杏仁。烘如鸠鸽之色。炎夏盛食不馊。量则应己食量多少而为。极大不过三升。至少亦容升半。于所游城。即平日所游室罗筏城也。次第循乞。循者顺也。不分净秽。挨户顺序。次第行乞。乃以小乘力薄。弱羽只可缠枝。阿难乃初果有学之人。欲学佛菩萨行履。故有致堕之事。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四欲行等慈。小乘乞食。向拣五家。一官。二唱。三屠。四沽。五淫舍。今次第循乞。阿难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檀即是施。谓檀施获福。能越贫穷苦海。最后云者。以王及长者居士。修供在先。为先前檀越。阿难心中。初求有发心施我者。乃最后檀越。以为我之斋主反显王及长者居士。为佛菩萨阿罗汉斋主矣。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此无问净秽。即次第循乞也。刹利具云刹帝利。此云王种。或译田主。为王家种族。乃四姓中尊。是为净家。旃陀罗此云杀者。谓屠杀为业。不许与良民共处。行走鸣铃持帜。与人异道而行。是为秽家。不问净家秽家。皆次第顺序而乞。方行等慈。不择微贱。此二句释上无问净秽之意。方者法也。因要效法佛菩萨。以平等之慈心。行平等之乞食。不拣择卑微下贱之家。而不乞也。等心乞食。有五义。一由内证平等理。外不见有贫富相。二心离贪慢。慈无偏利。三表威德。不惧恶象。沽酒淫女家。四息凡夫猜疑。五破二乘分别。是以阿难有欲取法。而行等慈。故不择微贱也。上虽云无问净秽。其意实在不择微贱耳。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发意即发心也。发大乘心。行平等乞。既不择微贱。令微贱者。亦可施食求福。故能圆满成就。一切净秽众生。无量功德。如小乘舍贱不乞。则此等众生。不得布施功德矣。

又平等行乞。无有拣择。免生疑谤。于食等者。于法亦等。功德亦等。故能圆成众生。无量功德。若令人疑谤。非特功德不得圆成。而反令人疑谤生罪。其大小乘之损益。为何如耶。然取法大乘。等心行乞。美则美矣。但宜审自己根器如何。力量如何。如阿难犹如婴儿。自应傍母。今顿忘自身根器力量。离佛无侣。取法大乘。而行等乞。故有致堕之事。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此下明等乞之由。由阿难于净名会上。早已知也。如来解见在前。世尊世字。含二种世间。佛具足十号。能为六凡有情世间。三乘正觉世间。九法界之所尊敬。故称世尊。诃者诃责。因须菩提。舍贫乞富。恐其福尽。与续善根。且无减克之难。大迦叶舍富乞贫。怜其久苦。令植乐因。且避趋富之议。二尊者。意虽善而心不平。故为净名居土所诃。文中说如来世尊诃者。净名为金粟如来后身。则知净名之诃。即世尊之诃。又释迦世尊。不以净名之诃为非。足知亦诃也。钦仰如来。开阐无遮。钦者敬也。仰者慕也。敬慕如来。开发阐明。无遮限之慈心。平等行乞。可以度诸疑谤。专乞贫必致疑。专乞富多招谤。既贫富无遮。慈无偏利。方合大乘之行。故可度脱众生之疑谤。诸乃助语辞。初将堕之由竟。

戊二正堕之事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此入城行乞之仪。经谓经历经过。彼指室罗筏城。隍者城外濠沟。无水为隍。郭门即护城之门。徐步者。行履端庄。犹如清风徐来。即要入城。则加倍矜持。端严整饬其威仪。肃穆敬恭其斋法。以期感化于人。岂知反以误己耶。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

尔时。即入城乞食时。因阿难欲学菩萨。等心乞食。次即次第循乞。经历淫女之室。遭遇大幻术。幻术者。寻常变化物像。虚幻咒术。今则迷惑于人。令人失性。被其咒力所摄。不觉随从而已。彼之幻咒。能移日月堕地。能咒梵天使下。知非其余幻术可比。故以大称。摩登伽。依戒因缘经。翻小家种。亦云下贱种。是其母名。女名钵吉蹄。此云本性。谓虽堕淫女。本性不失。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也。

以娑毗迦罗先梵。以用也。娑毗迦罗。此云黄发。亦云金头。以发黄如金故。苦行外道名。其咒称先梵天者。伪云。过去先梵天所授也。金头外道。传与摩登伽。其女因见阿难。具佛二十种相好。色白如银。心生爱染。因过去五百世。与阿难为夫妇。爱习未忘。一见则喜。故白其母。愿得为夫。母告以阿难从佛出家。舍离爱欲。莫作是念。女求其母。当满所愿。母不得已。乃咒巾覆食。瞩女送与阿难。而阿难心意恍惚。被其邪咒所摄。便至其家。身入淫席。即摩登伽女之寝席也。

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此戒体垂危。淫躬身也。抚摩者。乃指钵吉蹄。淫心炽盛。欲焰飞扬。将己身迫近阿难。抚之。摩之。阿难则如痴似醉。心虽明了。力不自由。将毁戒体者。戒体即受戒时。登坛白羯磨竟。所得妙善无漏色法。即是无作戒体。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次云。此是第二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于虚空中。如云如盖。覆汝顶上。三云。此是第三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从汝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是为戒体。

交光云。即护戒心。此将毁戒体句。作二义释之。一乃钵吉蹄。将欲毁阿难之戒体。以遂其欲。二幸阿难已证初果。有道共戒力。身虽近。而心不动。乃将毁而未毁。犹得保全戒体。然当此势迫情危。遂默祷世尊大慈。宁不救我。世尊他心悉知。故有下文。斋毕即归。说咒救脱也。三阿难示堕竟。

丁四如求垂救分二  戊初速归说咒  二遣往救脱  今初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如来知彼。彼指阿难。佛心真知。无所不知。知阿难为淫术所加。淫术。指邪咒为导淫之术。既被咒力所加。无力敌苦。故望佛垂救。佛常仪斋毕。皆为说法。今日速归。必有因缘。故王臣等。俱来随佛。愿闻大法心要之义。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于时。即佛归众随。阿难戒体将毁未毁之时。顶即肉髻顶相。表如来藏性。本觉理体。光明表始觉智用。光具百宝。表慈悲德用。有求必应。可以摄受群品。光具无畏。表威势力用。无恶不摧。可以折服众邪。从顶放光。表从体起用。依本觉理体。而起始觉智用也。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表因行。表摄解起行。谓依始觉智。而修大乘行也。

有佛化身。结跏跌坐。宣说神咒。上乃放光生莲。此则化佛说咒。戒环禅师云。无为心佛。无上心法是也。佛居佛顶。乃尊中之尊。所说神咒。即密中之密。佛顶。表诸佛极果。莲华。表如来密因。今华从顶出。显因心不离果觉。佛在华中。显果觉不离因心。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能成究竟觉佛。跏趺坐。乃叠足而坐。具详止观。本经共有五次放光。此第一次从顶。表依理起智。第二次从面门。表诸智将开。第三次从卍字。表因心显见。第四次从诸佛顶。表一多无碍。第五次从五体。表耳根圆通。总摄诸根。初速归说咒竟。

戊二遗往救脱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敕者敕令。人王法王。俱可称敕。佛为能敕人。文殊是所敕人。咒虽佛说。必假僧传。必敕文殊者。以阿难为邪术所魇。非大智莫能醒。登伽为痴爱所缚。非大智莫能解故。将咒往护者。文殊将佛所说神咒。持往登伽家中。救护阿难。以及登伽。神咒一至。恶咒消灭。如汤销冰。如日破暗。究竟邪不敌正。阿难如从梦觉。登伽欲焰顿息。提携奖劝。二人归来佛所。提对阿难。似醉初醒。精神未复。故须提携。奖对登伽。如痴不悟。未肯放归。故须奖劝。登伽见佛。承佛开导。顿证三果。亦机熟藉缘成益也。

经云。淫怒痴性。即戒定慧性。以登伽之事证之。即可断疑。善性恶性。喻如真金。真金本非善恶。能随善恶之缘。譬如两人。一以真金铸一佛像。一以真金铸一淫女。此善恶之分也。设有善友。劝彼铸淫女者曰。汝以贵重之真金。铸此淫女之相。令人动欲念。造罪业。何不以真金。铸成佛相。令人生敬心。求福报。其人闻言悔悟。即依其教。不必更换真金。别具炉韝。即得铸成佛像。淫怒痴人。不必更换其性。即可修成戒定慧。三无漏学。亦复如是。非但善恶之正因同。即善恶之缘了二因。未尝不同。只在善用而已。登伽一转淫机。顿证三果。圣凡立判。即其验矣。本科发起序竟。并上证信序。初序分竟。

乙二正宗分分二  丙初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二助道别详护定要法

丙初分三  丁初阿难请定  二如来答定  三当机获益

丁初分二  戊初悔闻请定 二会众愿闻  今初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此去至流通分以前诸文。皆属正宗分。乃一经真正宗要之义。即正说楞严性定宗旨。结名以前为正修。结名以后为助道。此则阿难悔多闻之无功。请成佛之大定。归来见佛。顶礼者。谢垂救之恩。悲泣者。伤循乞之失。恨无始来。恨即悔恨。无始来。言时之久也。一向多闻句。谓一味偏向多闻。不勤定力。未曾从闻思修。故所以未全道力。不敌邪咒。道力即定力也。此一恨字。正是阿难。返迷归悟。改过自新之心。儒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今有此一恨。正可改偏闻之辙。而趣正修之路矣。殷勤启请。诚恳请求也。十方如来为极证人。所成菩提。是极证果。梵语菩提。此云觉道。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成三菩提之道。一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二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三方便菩提。此以应机施教为道。真性菩提者。即真如自性。真如是理。此理为自心本觉之佛性。又即一真平等之性。生佛不二。众生迷此。诸佛证此。证极此理。法身显现。即法身德。实智菩提者。真实之智。穷彻一心本源。称真如理。所证之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此智照理。理无不彻。又名理智。亦名实智。以真实智。照本觉理。即般若德。方便菩提者。权巧方便。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从根本智。起后得智。现他受用报身。为大机说法。又应各种机。现应化身。成就度生。各种事业。又名事智。亦名权智。种种示现。自在无碍。即解脱德。佛证三德。具三身成就三菩提也。阿难既恨小乘无力敌魔。思修最上一乘之法。此即发回小向大之心。故有此请。

妙奢摩他。三去声摩禅那者。阿难不知。十方如来。因地所修之定名。乃举常途三种定之别名。加一妙字以拣之。妙字须贯下三名。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拣此定。非作意修习之定。乃天然本具之定。非独制识心之定。乃圆含万有之定。故以妙称之。

奢摩他等三。乃定之别名。首楞严为定之总名。旧注所云。此意极是。然更当知。奢摩他等三。乃定之共名。他经亦有故。首楞严为定之不共名。独局此经故。阿难既加一妙字以拣之。是克定请佛指示。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定。佛知阿难问意。已回小向大。发菩提心。故摩顶安慰。示之曰。有三去声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此首楞严王即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不共之定。此定圆含奢摩他等三种别名。成一佛定总名也。此一门超出。即一乘了义修证之法门。方能超出权小。而趣妙庄严路。佛既示总名之后。仍复按定信解修证次序。逐答三名。于正说全经文中。三段各有标出。界线分明。第一卷。佛破妄识无处之后。阿难即求世尊。开示我等。奢摩他路。当知此下。更破妄识非心。妄识无体。乃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以识心乃楞严大定之障碍。识心不去。大定不成。故此三名。不可用止观释之。以止观不能舍离识心。识心有生有灭。如以生灭心为因。决定不能发明不生灭性。故佛指示根中。不动摇。不生灭之见性。更与会四科。融七大。极于三如来藏。皆开奢摩他路也。要阿难开解照了。此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之定体。即为著摩他。依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佛性。微密观照。此观非同意识之作观。乃性具即定之慧。佛要阿难。生信发解。圆悟如来藏性。为首楞严定体。文有三卷半。即题中如来密因是也。

第四卷。阿难请示华屋之门。即是悟后请修。以此证知。前三卷半。乃说性。不说修。故独属奢摩他。开解照了。如来藏性。本具之定体。此四卷后半以去。佛答妙三摩。佛云。阿难。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决定以因同果。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此舍识也明矣。二决定从根解结。教以悟后起修。须于六根。选择一根下手。但从一门深入。此用根也。又明矣。行起解绝。自可入一无妄。一根返源。六根解脱。然后文珠特选耳根。从闻思修。即为妙三摩。依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佛性。从根修证。乃性具即慧之定。佛要阿难。多闻之人。仍向耳门。就路还家。文有三卷余。即题中修证了义是也。

第七卷末。佛答妙禅那。因阿难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指奢摩他显圆理之文。得正熏修。指三摩教圆修之文。身心快然。获大饶益。再请禅那修位。佛为说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迷悟凡圣之分。因众生一念妄动。故佛先对示染净缘起。示染缘起。从真起妄。则成十二类生。示净缘起。返妄归真。则成五十五位。由前三摩。证圆通体。则安住圆定。称体起用。万行繁兴。双摄前之定慧。中中流入萨婆若海。乃如来一切种智之海。文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住持本定。历位增进。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为妙禅那。依正因佛性。双兼缘了二因。乃性具圆融之定慧。阿难自云。顿悟禅那。修进圣位。文只半卷。即题中诸菩萨万行是也。此是自他两利。上求下化之行。合此三定别名。成一首楞严总号。即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定。请答相应。啐啄无违也。

最初方便者。即奢摩他。为首楞严定之最初方便也。以奢摩他中。破识非心。显见是心。令悟根性。不动摇。不生灭。即是天然本定。如来藏性。依此根性。不生不灭。为本修因。即为得成菩提之因地心。故为最初方便。三摩为初方便。以三摩中。如来问诸圣文云。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以此而观。悟理为最初方便。奢摩他悟圆理。修行为初方便。三摩修圆行。独选耳根。反闻入流。得证圆通。而登初住。而为初发心住之方便。故为初方便。禅那为方便。以禅那中。已得圆证。定慧均等。中中流入之行。为入萨婆若海之方便。论云。十地菩萨。满足方便。得成菩提。故以圆定行位为方便。正由如来巧答。乃见阿难之巧问也。佛教以方便为门。今奢摩他最初方便。是悟门。三摩初方便。是修门。悟修超出生死之门。禅那方便。是证门。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证入涅槃之门也。

又三种别定。各有最初方便。初方便。方便。妙奢摩他。以破识显根。为最初方便。会四科全事即理。说七大全相即性。为初方便。究三种生续之因。明五大圆融之故。为方便。是圆悟三如来藏理性之方便。妙三摩。以建立道场。加持神咒。为最初方便。佛嘱以不生灭之根性。为因地心。为初方便。文殊为选耳根。反闻自性。一门深入。为方便。乃圆修证入初住之方便。妙禅那。以三渐次为最初方便。由戒生定。干慧地。是合十信为干慧。为初方便。五十五位为方便。是证入妙觉之方便。从始至终。如分九品。行布昭然。方得圆满无上菩提。本经三定别名。仍存梵语者。即尊重不翻之例。此三名最重要。又最难解。余前云。此三名不可用止观释之。非谓天台止观之不善。余先习天台教观。十分敬佩。后见台宗。宏法人多。贤宗少人提倡。故复学贤首。二宗并重。绝无门户之见。实因研究本经正文。如来以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所以三番破识。全破其妄。十番显见。极显其真。二决定义。一决定以因同果。不可以生灭识心。为因地心。二决定从根解结。必宜取真常根性。入涅槃门。此皆如来金口所宣。学者未可抗违。天台止观固善。但以经旨不合。故不可以止观。解释三定别名。台宗先哲。解释本经。以如来藏为体。不生灭因果为宗。此解极好。若以止观释定名不特与经旨有违。与此体宗。亦复相背矣。初悔闻请定竟。

戊二会众愿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于时。即阿难请求佛定之时。而成佛之法。三乘共仰。故云复有恒沙菩萨罗汉辟支。以及天龙八部王臣等。俱愿乐去声闻者。常随云集之众。于此无上妙法。同愿乐闻。如华严云。如病思良药。如饥思美食。如渴思冷水。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退坐默然。承受圣旨者。请法必具礼仪。启请已毕。退归本位而坐。息虑虚心。默然静听。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承受圣旨。即钦承领受。法王圣教之旨意。初阿难请定竟。

丁二如来答定分二  戊初正说妙定始终  二通示全经名目

戊初分四  己初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克果  二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  三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四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今初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去声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此文现时流通本。皆不在此处。乃在破七处。第一番破执心在身内文中。举例辩定之后。佛问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下列此文。此下是即例反难之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细究此文。横隔在彼二段之中。与彼上下文。全无丝毫关系。反令割断文意。佛之说法。绝对不会在此问答未竟之中。突告定名。此其一也。

又阿难请佛。为说十方诸佛。得成菩提之定。以不知佛定。不共之名。但以寻常所知三种共定之名。加一妙字以拣之。拣非三乘所修之定。佛一闻便知阿难。不知佛定之名。故即先为告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此乃请答相应。先告以佛定总名。即总三定所成一定。随即许说诫听。后乃逐答三名。而问最初发心者。即密示最初方便也。若将此文。安在破执心在内文中。此则问答请许。不相接续。彼则上下文意。有所隔碍。此其二也。从上诸贤。未必无见于此。乃以尊经故。明知抄写之误。而不移动。余不避弥天大罪。只求经义文意之贯串。而知我罪我。一任具眼者之品评也。兹将文义讲解如下。

尔时。即阿难请说佛定之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佛全体阎浮檀金之色。故臂亦金色。摩阿难顶。以表慈悲摄受之意。阿难已能回小向大。发无上菩提之心。请求佛定。故即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此即佛定之总名。三摩提。又云三摩地。此云等持。等者。定慧均等。持者。任持自性。亦是定之总名。而佛定。则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总前奢摩他三摩禅那。三定别名。成此一定总名。又云三昧。译云正定。称真如正理。而起之定。不动摇。不生灭。彻法流之源底。为三昧中王。名大佛顶首楞严王。而能出生一切三昧。如如意宝王。能雨一切宝故。大佛顶首楞严。解见名题中。具足万行者。以首楞严王。不但具足一切三昧。乃至具足万行。以一真湛寂。具足六波罗密。所谓一乘寂灭场地。不贪不染不嗔不懈不动不昏。讵非具足六波罗密耶。既具六波罗密。则万行悉在其中矣。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者。文殊偈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斯门。即根性法门。又即妙耳门。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超出生死之门。此一门。即斯门也。又即阿难请入华屋之门。乃悟后之修门也。如来为开无上乘。妙修行路。此超出妙庄严路。即疾趣妙庄严果海。所经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以自性定慧。庄严自性。所以称妙。佛嘱阿难大众谛听。阿难顶礼。伏受如来。大慈心中流出法旨。上爱下则摩顶。下敬上则礼足。以至尊之头。顶礼如来至卑之足。谓之顶礼。上爱下敬。足见楞严会上。师资契合。堪为万古良箴。初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克果竟。

楞严经讲义第一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己二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分二  庚初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  二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庚初分二  辛初如来破妄显真  二阿难明心生信

辛初又分二  壬初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  二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

壬初又分三  癸初取心定判  二正与斥破  三终归其判

癸初又分二  子初问取见相发心  二普判众生误认  今初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同也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此科以阿难启请。最初方便。故如来审问最初发心。要知最初方便。即在最初发心。若明不生不灭之真心。依之为本修因。此即最初方便。然心有真妄之分。未知阿难。最初发心。是依真心耶。妄心耶。故有此问。一探便知。佛告阿难三句。先叙世情。阿难乃白饭王之子。四王八子之一。为佛堂弟。因同祖之气脉。故曰同气。世教父子兄弟。名为天合之伦。故告阿难曰。汝我既同一祖气脉。其至情即同天伦。犹言无异同胞手足也。当初下问发心。大凡发心出家。必有所见。故问阿难。当初发心出家。于我佛法之中。见何者胜相。而能顿舍世间父母之深恩。妻儿之重爱。若不见佛法殊胜。决不能割恩断爱。出家为僧。此处佛虽问所见何相。实欲探能见之心也。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此阿难据事直答。仰白佛言。我见如来三十二相。此相。是佛百福庄严相。因中修百福。果上成一相。始从肉髻相。终至足下平满相。详如三藏法数。胜妙殊绝者。轮王不及曰胜。相相明显曰妙。殊特绝伦。为胜妙至极之谓也。形貌体质。内外明透。故曰映彻。琉璃此云青色宝。内映外彻。佛身如之。故以为喻。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合也。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常自思惟。此思惟。即第六识。思想分别。便是妄心。所谓无始生死根本是也。阿难一向误认为真。常用此心。故曰常自思维。此相指佛三十二相。乃戒定慧熏修所成。故曰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下。即征释非是所以。欲气粗而且浊。腥臊交遘释粗义。脓血杂乱释浊义。所以不能发生。庄严佛相。清净之极曰胜净。光明无比曰妙明。全体阎浮檀金之色。金光晃耀。聚若金山。故曰紫金光聚。由是心生渴仰。从佛剃落须发。出家学道。此能发之心。即攀缘心也。下所破者。即是此心。不是破发心出家不好。乃破见相发心。如圆觉经所云。以爱舍爱。还滋爱本岂能尽善。又认此为心。不知别有真心。楞严大定何自而修。佛已探得阿难病源。故下文征而破之。正欲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耳。初问取见相发心境。

子二普判众生误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佛言善哉阿难。此赞善有二意。一喜得病源。可以施教。二欲加斥破。先示安慰。汝指阿难。等指大众。当知者。当以智知。不可以识知也。此段真妄双举。而判定者。是欲当机。取真舍妄。为最初方便也。一切去声众生。包括凡外权小。从无始无明妄动以来。依惑造业。依业受报。于果报身。再起惑造业。依业受报。生死死生。相续不断。其故何也。都由迷故。则生死不休。不知者。即迷也。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所迷之真。竖穷三际。不生不灭。曰常住。法界一相。无伪无妄。曰真心。性净者。其性由来清净无染。不是浣涤而后净。性明者。其性亘古灵明不昧。不假功用而后明。体。即真心本净本明之体。此心虽迷。体犹不失。

用诸妄想。诸字助语词。妄想即所执之意识妄心。亦即上文见相思维之心。下文缘尘分别影事。此想不真二句。下文佛告阿难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言其本非真心。错认为真。被其赚误。轮回流转。于生死苦海。浩劫莫出也。此中常住真心。即二种根本中真本。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用诸妄想。即二种根本中妄本。为无始生死根本是也。一切众生。迷真所以执妄。起妄惑。造妄业。受妄报。所以轮转不息。初取心定判竟。

癸二正与斥破分二 子初如来备破三迷  二大众知非无辩

子初又分三  丑初破妄识无处  二斥妄识非心  三推妄识无体

丑初又分四  寅初教以直心应征  二双征能见能爱  三征诘心目所在  四所执七处咸非  今初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此文是佛。欲斥其缘心虚妄。故先勉以直心酬答。研者求也。谓汝今有欲研求。无上菩提之道。必须真实发明。自己本具。不动摇不生灭之根性。则无上菩提。斯可希冀。发即开发。明即悟明。性即六根中性。亦即如来藏性。此性为楞严定体。若真发明。即开圆解。圆解不开。圆行不起。则圆定不证。圆满菩提之极果。安望其得成哉。此即如来密示定之最初方便也。又真实发明。根中妙性。不动摇。不生灭。具足如来藏。发明。即微密观照。开解照了。此性为天然定体。即奢摩他。摄解起行。一门深入。即三摩。定慧均等。中中流入。即禅那。三定不出一心。如果上根利智。观见如来胜相。不于所见。分别染净。而于能见。得个消息。不认妄识为心。则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矣。

应当直心。酬我所问者。佛以阿难。见相思惟。分染分净。于依他起性。更起遍计执性。全同凡夫情见。正属生死根本。故勉以应当直心酬答。欲令舍遍计执。而取圆成实也。

直心者。不隐讳。无虚假。直心正念真如。又直心是道场。故举十方如来。皆同一道为证。一道。即直心之道。故曰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直则言直。言者心之声也。心言直为直因。依因感果。因果相符。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以发心为始。究竟为终。中间经历诸位。皆中中流入。不著二边。故永无委曲相。即是直果。设或因地不真。难免果遭纡曲。初教以直心应征竟。

寅二双征能见能爱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去声

此处双征。能见能爱。即是如来。要审出阿难。以何者所以能见。是谁能生爱乐。审查既定。方可施破。所见二字。不可作色尘解。良以凡迷取舍。多皆颠倒。佥以肉眼为能见。爱乐为真心。观下阿难答处自知。此中将何者所以能见。是要阿难认真见。谁为能生爱乐。是要阿难明妄心。可惜阿难。不能领会。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被佛一审即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此二句心目浑答。下三句分解。由目观见如来胜相。此分明认见属眼。心生爱乐。此分明认识为心。全同凡迷颠倒。遗真取妄。劾验取舍已定。下文如来破识显根。一卷半之文。皆以此三句为张本。故我发心。愿舍生死者。因见相爱乐。发心出家。愿舍生死。其志愿可谓不错。而不知能爱之心。正生死本。即下文二种根本中之妄本。以攀缘心为自性者。

又根识难分。凡愚莫辨。目中能见之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体。在阿难日用中。放光动地。阿难终日承渠恩力。不知这个就是主人翁。就是真心。而反认见属目。终取爱乐为心。此即迷真认妄。执妄为真矣。二双征能见能爱竟。

寅三征诘心目所在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上科如来审问。都从向上一著提撕。曰将何所见。曰谁为爱乐。若能向能见处得个消息。则大事毕矣。无奈阿难未离常情。只知合尘。不知合觉。曰由目观见。心生爱乐。则心目双迷。辜负世尊甚矣。此科佛欲施破。先为按定其说曰。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则应知心目所在。下四句反言。若使不知心目所在。就不能降伏尘劳。尘有染污义。劳有扰乱义。尘劳即本末烦恼也。若不识知心目所在。此心即六识。此目即肉眼。肉眼乃无知色法。本来无见。众生多认见属眼。识心乃生死妄本。本来非心。众生多认识为心。阿难既执此为心目。佛欲索其处而破之。故下举喻国王讨贼。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国王喻本觉真性。贼喻六识妄心。目为贼媒。引识奔走。国贼谋叛。僭号称王。王被贼侵。妄心扰乱。混淆本真。真被妄覆。国被贼侵。发兵讨贼。是兵定要知贼所在。方可捣其巢穴。擒其贼首。国泰民安。若不知贼在之处。则徒费饷需。于事无济。兵喻始觉妙智。全仗始觉有功。方能降贼。昔有僧问善知识云。家贼难防时如何。答曰。知之不为冤。

又子湖枞禅师。乃于夜起大叫。有贼。有贼。其徒竟起逐之。枞把住一人曰。拿住了一个。其徒曰。不是。是某甲。枞托开曰。是则是。只是不肯承当。若承当得去。贼即是子。不能承当。子反成贼。恁么说话。却与国王讨贼。另是一审播弄。具眼者别之。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故直指生死根本。识为过咎。目亦带言者。以目为贼媒。媒贼相依。责须连带。此曰。使汝流转诸趣。生死长劫不休者。心目为咎也。此破意识。缘佛相好之胜善功能也。前双征见爱。如捉贼追赃。今则见赃。预备擒贼。故特征之曰。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此即第一次征心。下阿难转计。七处咸非。并非七处征心。乃是七番破处。此经只有二次征心之文。第二次在斥破妄识非心文中。佛举金色臂。擎拳验见之后。征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当面斥之曰。咄。阿难。此非汝心。

此处心目双征。有人以为佛既双征。下必双破。实则不然。心目媒贼相依。语须连带。佛之本意。但征其心。而目只带言而已。故下文三番破识之后。即是十番显见。显见即是显真。以见性即真心也。更有一解。阿难既认见属眼。爱乐为心。佛已双责。心目为咎。破心之后。定有破目。当知破心则毕竟。全破其妄。乃至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皆所不取。而破目但带破。与略破而已。或于破识中带破。文曰。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此皆破目之文。或于显见中破。第一番显见文云。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或于显见后破。十番显见之后。破别业同分二种见妄。于此诸文。带破与略破。不特令阿难。不认识为心。并不认见属眼矣。三征诘心目所在竟。

寅四所执七处咸非分七 卯初执心在身内  二执心在身外  三执心潜眼根  四执心分明暗  五执心则随有  六执心在中间  七执心乃无著

卯初分二  辰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  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此执心在身内。一闻征诘。便白拂言。先称呼佛为世尊。下叙执。则引十生同计。自己不负责任。一切去声世间。三界内六凡世间也。十种类也异生。于十二类众生中。除去空散销沈之无色。与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无想。此二种无心目之可言。其余十类。业报形体。各各差异。故曰异生。同将识得心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佛之眼目。清净修长也广。状若青莲。故以称焉。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浮根。即浮尘眼根。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非清净四大。所成之胜义根。胜义非天眼圣眼。则不能见故。阿难云。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与佛无异。如是识得我心。实居色身之内。与十类众生。亦无有异。正脉云。只此一计。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乃至三途苦形。自执妄认。受无量苦。展转不能自脱者。皆由此计。以为障之深根也。此执心在内。为本计。其余六处。但是因佛一时破夺。迫成转计耳。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竟。

辰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分五 巳初举例辩定  二仍存原文  三即例反难  四就例攻破  五正与结破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祗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祗陀林。实在堂外。

此段以上文。当机执心在内。乃引十生同计。自以为是。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现前所见能见中。一一举问阿难。令其据事直答。不知所以。文有三番问答。第一番。自佛告阿难下。至实在堂外。此例定内外之境也。第二番。自阿难汝今堂中下。至方瞩林园。此例定先后之见也。第三番。自阿难汝瞩下。至得远瞻见。此例定见外之由也。佛以能例之法既定。然后依例反难。无从伸辩。始知如来说法之巧。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密例心在身内。应同乎此。观祗陀林。今何所在。祗陀太子。所施之树林。分明在堂外。故意施问者。佛有深意存焉。要阿难自己说定。至施破时。无所逃遁。故阿难乃答世尊云。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层檐重叠。曰重阁。红尘不到。曰清净。世尊说法之处。标名为讲堂。

在给孤园者。园是给孤独长者。布金所买。故以命名。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之善名。以长者财富无量。乐善好施。生平周给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之人。故人以给孤独称之。堂在园中。密例身在室中。今祗陀林实在堂外。密例一切诸法。皆在身外。此就所见分内外也。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堂中先何所见。亦明知故问。令其自说。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密例心在身内。应先见心肝脾胃。次见爪生发长。筋转脉摇。如是由内及外。方瞩林园。密例心在身中。应最后。方见身外。此就能见分先后也。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通也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此定外见。因何而见。亦明知故问也。答以门户牖开通。故得瞻视也见。密例六根。窍穴通达。故得见外。初举例辩定竟。

巳二仍存原文

本科科名。因此段之文。现在流通本皆安置此处。以致上下文。被此段横隔于中。文意不得贯为一气。细究此段之文。是如来告示阿难。佛定总名。因阿难虽求佛定。不知佛定不共之名。乃以平日所闻。三定共名。加一妙字以拣之。佛闻悉。即示以佛定不共之名。亦理所固然。应在阿难求示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大众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之下。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已将此段。移置于前。为使前文。问答相应。本文不致隔碍。今仍存原文于此。以便后贤参考。二仍存原文竟。

巳三即例反难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此佛告阿难。前五句。是引前文。身在讲堂。例心在身内。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例由五根通达而知外境。中四句故问亦有众生在堂。例心在身内。不见如来。见堂外者。例心在内。竟不知内。而独知外也。后阿难答言下四句。阿难于能例法知谬。以在堂不见堂中如来。独见堂外林泉。决无此理。故曰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

此一句。如来即例反难。谓汝阿难所计。心在身内。竟不知内。而能见外者。亦如众生在堂。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无以异也。三即例反难竟。

巳四就例攻破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彼观外物。

心灵者。心为万物之灵。又心有灵知之用。凡心在之处。一切皆能分明了知也。若汝现前。所以能明了心。实实是在身内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之腑脏。颇有。犹言可有。此乃诘难。谓世间可有此一类众生。先见身中腑脏。后观外物万象耶。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上声。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此段纵夺兼施。上二句是纵。谓心肝脾胃。皆身内之物。应当有见。或因相处太近。而不能见。如眼不见眉睫。其说似乎近情。故纵许不见。纵后便夺。故云纵不能见心肝脾胃。而爪之生。发之长。筋之转。脉之摇。皆在内与心稍疏者。汝心诚合明了。如何亦不知耶。此夺也。下二句指谬。必定不能内知。心肝脾胃。又不能内知。爪生发长筋转脉摇。云何反能知外耶。四就例攻破竟。

巳五正与结破

是故应平声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是不能知内之故。应当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内。不知其内。断无是处。亦如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岂有是处耶。此一处。乃阿难本计。下之六处。皆属被迫转计。初执心在身内竟。

卯二执心在身外分二  辰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 二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  今初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阿难见处未真。不免随语生解。闻佛破内。即便计外。故稽首白佛。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即前云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悟知者。此悟非真悟。以不见身内。悟知不在身内。以了见身外。悟知必在身外。故决之曰。实居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此阿难自翻前执之非。引喻作证。先用异喻。首句征云。所以我说此心。实居身外者。何也。引喻云。譬如灯燃室中。此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照出。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以下。此用同喻。以一切众生。都不能见身中腑脏。独见身外诸法。此亦如灯居室外。照明外境。不能照及室内也。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此阿难自负。以灯光居在室外。以喻是心在身外之义。必定明白。将无所疑惑矣。同佛了义二句。其意以此义。同佛所说了义。未知是否吻合。故问得无同前之妄耶。此文观前二句。阿难计心在身外。似有十分把握。观末句耶字。心怀犹豫。还是脚跟不曾点地。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竟。

辰二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分三  巳初喻明无干  二验非无干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祗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此佛喻明。心若在外。则心有所知。身当不觉。犹如彼食。不能我饱。适才也。谓诸比丘。才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亦名段食。有形段可搏取而食者。此西域国风。以手抟食。一切众生。依四食住。更有触食。鬼神等触气而食。思食。色天等禅思为食。识食。空天等识想相续。此抟食拣异余三种食故。佛制比丘。行乞食法。为除贪心慢心故。乞食资身。随缘度日。不贪好食等。又向人求乞。可以折伏骄慢故。又乞食不事积蓄营办。免妨道业也。归祗陀林。我已宿止也斋。又斋毕也。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此故问阿难。令自审知。人分彼此。到底相关与不相关。阿难于喻不迷。答言不也。即一食不能众饱。世尊下征释所以。是诸比丘。虽证阿罗汉道。果缚尚存。须假饮食。各各身躯性命不同。自应各食各饱。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此以法合喻。辨明无干。觉了知见之心。即攀缘心。觉了同前明了。知见者。随六尘境。而起见闻觉知之用。如果此心。实在身外。而身心相外离也。心离于身。身离于心。彼此无干。则内心有所知。而身不能觉。觉在外身边际。而心不能知。如前比丘。彼食而我不饱。我食而彼不饱。如是方许心在身外。初喻明无干竟。

巳二验非无干

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此验心非外。佛云。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而汝之心生分别否。阿难答言。如是眼见心知也。佛告阿难。若身心相知者。则并不是无干。亦不相离。云何汝说心在身外。

兜罗此云细香。西域有此棉。极柔软色白如霜。佛手柔软似之。亦三十二相之一。今眼见佛手。而心即分别。知是兜罗棉手。眼属身分。心能分别。若心在身外。则是相离。自不相知。若是相知。云何可说心在身外。此正难破。二验非无干竟。

巳三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是身心相知之故。应知彼此不相离。则知汝言觉了此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二执心在外竟。

卯三执心潜眼根分二  辰初阿难以琉璃合眼为喻  二佛以法喻不齐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此转计心潜眼根。如佛所言。引上二科。佛所破之言。不见内之心肝脾胃故。不居身内。此破执心在内之言。身心相知。眼见佛手心即分别。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此破执心在外之言。前二既皆被破。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此二句。与真妄二心。皆不相应。真心不落思惟。妄心本无处所。今思惟知在一处者。即拣前内外。另计一处也。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首句佛征所在之处。阿难以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就此事实。思惟忖度。欲脱前二之过。遂计潜伏眼根里面。潜者藏也。如鱼潜于渊。伏者处也。如鸟伏于巢。根里即眼根之内。不见内者。因根相隔故。能见外者。有窍可通故。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此阿难恐复招难破。故设喻证明。琉璃此云青色宝。其质明彻。碗即眼镜。此以能合之琉璃碗。喻眼根。所合之眼根喻心。犹如有人。取眼镜合其两眼。虽然有物即琉璃碗合眼。而眼镜竟不留碍于眼。心潜眼根之内。如眼在眼镜之内。而眼根亦不留碍于心。故曰。彼根眼根也随见外物。而心随即分别。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瞻视也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此阿难法合。以脱前二。昧内知外之过。觉了能知。重举前心。此心不见内之心肝脾胃者。为在根中。不在身内之故。此脱昧内之过。而能分明瞻视外境。而无障碍者。因此心潜在根内。而根如琉璃碗。不相妨碍之故。此脱知外之过。任从阿难。自恃小慧。善喻善合。由不务真修。皆非自性中流出真知真见。后被如来。一语便破。初阿难以琉璃合眼为喻竟。

辰二如来以法喻不齐为破分三 巳初正办不齐  二双开两破  三正为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罩也眼。当见山河。见琉璃否。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此如来依喻问定。故云如汝所言。心潜根内。如琉璃笼眼之喻。法喻本不相齐。如来将欲施破。先为问定。彼人当用琉璃笼眼。琉璃固不碍眼根。当远见山河之时。还近见琉璃否。此故意问定。阿难据事直答。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远见山河时。实亦近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此正难法喻不齐。谓汝心潜伏眼根之里。若同琉璃合者。则是汝心同眼。汝眼同琉璃。喻中琉璃笼眼。当见山河之时。眼见琉璃。法中眼根笼心。当见山河之时。心不见眼。既不见眼。则法喻不齐。而所计潜根者。不极成矣。初正辨不齐竟。

巳二双开两破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此双开能见眼。不见眼两途。俱落非量。正所谓。平剖玉环施异饵。任渠左右上吾竿。若见山河时。能见眼者。则眼即同所对之境。非能对之根。则不得成随见。随即分别。此能见眼不极成矣。若见山河时。不能见眼者。则心非潜根。以不同琉璃笼眼故。责曰。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此不见眼。又不极成矣。阿难费尽心机。设立一喻。以期避免斥破。奈被如来。能见眼不见眼一问。则两头俱堕矣。二双开两破竟。

巳三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是能见眼不见眼两俱负堕之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同琉璃合眼者。无有是处矣。三执心潜根内竟。

卯四执心分明暗分二  辰初阿难以见明暗分内外  二如来以不成见内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此文虽双计内外。确论仍欲曲成。最初所执在内。以明不知内。而能见外之故。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在外身心相知固错。潜根不能见眼亦非。到底还是在内。然心在身内。何以不能见内。因是众生之身。腑脏在中。有藏则暗故。如何反见于外。因是众生之身。窍穴居外。有窍则明故。是众生身三字。双贯下两句。腑脏者。腑同府。即六府也。脏同藏。即五藏也。素问曰。其传化物而不藏者。曰府。能藏精气而不泄者。曰藏。

白虎通云。五脏。即肝心肺肾脾。六腑者。即五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府肺府。五脏者。肾为精藏。心为神藏。肝为魂藏。肺为魄藏。脾为志藏。腑脏皆身内之物。故曰在中。窍穴即七窍眼二耳二鼻二口一为七孔穴。皆面上所具。故曰居外。藏者包藏义。有藏则必暗。窍者通达义。有窍则必明。阿难思惟。此有藏则暗。可脱前昧内之过。有窍则明。可脱前知外之过。故下举事以证。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自释窍明藏暗。以对佛开眼。窍有故见明。名为见外。有时闭眼。有藏故见暗。名为见内。此还同第一番审在内之执。因已被破。未敢自决。故请决于佛曰。是义云何。观阿难此处语气。与前第二番云。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两相比较。其勇气又相去几何。初阿难以见明暗分内外竟。

辰二如来以不成见内为分三  巳初破所见非内  二破能见非实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眼对。

因阿难所执。还同在内。故佛独约见暗破。此就所计。双开对眼不对眼。下分破两途皆非。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何成在内。

此破闭眼见暗。名为见内。见暗之时。此暗境界。若与眼对。则暗在眼前。相对于眼。何成在内。名为见内耶。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执眼前之暗。成为见内者。则居暗室中。无有日月灯。三种光明。此室暗中境界。都成在内。皆汝之焦腑。岂有是理耶。焦是三焦。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之间。下焦在脐下。三焦为命府。乃六府之一。故曰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此防转计。对既被破。遂计不对。故并破云。若所见之暗。不与眼对。云何可以成见。凡见必定根境相对。此为世间共许。初破所见非内竟。

巳二破能见非实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此恐阿难救云。我开眼见明。乃直视对外。我闭眼见暗。乃返观对内。不取眼前暗室为焦腑。故先按定。设若汝之见暗。是离直视。对外之见。乃是返观。内对身中所成之见。下二句释此一句。合眼见暗。名为返观身中。则难之曰。合眼既能返观。开眼亦当返观。见是一个。开合理当一致。则开眼见明之时。何不返见自己之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室。何成在内。

此摄上。双破见面不见面。若开眼见明。不能反见自面。可证闭眼见暗。亦不能反见身中。则内对之义不成矣。下纵云。开眼见明。反见自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反见汝面。竟成心眼在空之过。何成在内耶。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心眼若在虚空。反见汝面。已离于汝。自非汝之自体。此两句下。应补足其意。汝若定执离体之见。不妨仍是汝体。下接云。即应如来。今离汝体。而见汝面。难道亦是汝身耶。如是则有认他成己过。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如若执如来之见。亦是汝身。则汝眼已知。汝身合当非觉。如是则有身成不觉过。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此恐更转救。眼虽在空。何妨身眼两觉。故破云必汝执言。身眼两皆有觉。则汝一人。应有二个知觉。人身知觉。即是佛性。既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岂有是理耶。二破能见非实竟。

巳三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是必不能见内之故。则应知汝言。闭眼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四执心分明暗竟。

卯五执心则随有分二  辰初阿难计心随合随有  二如来破其无体无定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此计心在随合之处。阿难既已四处被破。未敢再逞己见。故下三处。皆引昔教。以为把柄。无奈多闻人。率皆闻言昧义。殊不知昔说。心法互生者。以诸法本无。由心故有。心亦本无。因法故有。所以前二句。心生法生。明法不自生。从心而起。后二句。法生心生。明心不自生。由法而现。正显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俱无体。乃心法皆空之旨也。

此四句。通大小乘。故佛常说。阿难常闻。而小教指六识为心。六尘为法。灌顶云。由内心而攀缘外境。境随心起。故曰心生法生。由外境而激发内心。心逐境现。故曰法生心生。

大乘指第八识为心。根身器界种子为法。由业识动故。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使能见故。妄现境界相分。此则法随心生也。复由境界为缘故。起智分别。觉心相续。执取计名。生后七转识。此则心随法生也。正脉云。今阿难失旨。反证缘心有体有处。在彼心法偶合之处。可谓迷之甚矣。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此指体标处。以思惟体。认作真实心性。并不知思惟。即缘尘分别之妄想心。乃非真实心性。正下文所谓。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者。随所合何法。心则随何法而有。为心在之处。亦非内外中间三处。此句要总脱前过。第一番十生同计在内。第四审见暗名为见内。第二番实居身外。第三番潜在根中。今非此三处。当可总脱前过。岂知心与法合。法在外。而心亦应在外。何得谓非三处耶。初阿难计心随合随有竟。

辰二如来破其无体无定分三  巳初约无体破  二约有体破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前阿难所引昔教。心法互生四句。其意但取后二句。以前二句。心先有。不可说随合随有。故佛亦但牒后二句。既法生心生。是心本无体矣。无体则无所合。且根尘识三。必各有体。三六和合成十八界。若无体而能合者。则十八界外。另有一无体之十九界。六尘外。另有一无体之七尘。与他相合。岂有是理耶。故曰。是义不然。初约无体破竟。

巳二约有体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捏也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此下约无从来。以破随合。因前破无体。恐其转计有体。故复破云。若汝所知心。是有体者。此指心之体。汝且以手。自挃其体。此指身之体。挃者捏也。试看汝所以能知心。为复从内而出。为复从外而入。若从内出。是心在内。还应先见身中腑脏。若从外来。是心在外。现要入身。先合亲见汝面。今二俱不见。则是无所从来矣。既无从来之相。岂能随合耶。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因闻内出。还见身中。外来先合见面。阿难以心能觉了。但名为知。眼有照明。方称曰见。故言见是其眼。见是眼家之功能。心但能知而非眼。不可责心令见。故曰为见非义。不知眼不能见。因心有见。观佛喻破便知。此阿难认肉眼为见。更反劣于认识为心耳。一眼有坏故。少著灰沙。即不能见。不若识心。卒难破坏也。二眼有碍故。但隔一纸。即不能见。不若识心。驰思千里也。三眼有限。明前昧后。三分阙一。不若识心遍缘一切也。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知见本来。皆属于心。阿难妄分见属眼。知属心。反谓如来。责心令见为非义。佛言若有眼即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此佛用喻。显见唯心。以阿难喻心。以门喻眼。以室喻身。正脉云。喻中门虽通见。必有门内之人。而后有见。非人而门岂能见乎。法中眼虽通见。须有具眼之心。而后能见。非心而眼岂能见乎。则诸已死下。验明眼不能见。若眼能见。眼在皆当有见。故难曰。则诸助语辞世间已死之人。识已离体。尚有眼根存在。应皆见物。下二句恐阿难谬辩能见。又不好唤死人而问。见与不见。故曰若见物者。云何名为死人。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此下约无定体。以破随有。先开一多遍不遍四相。文中。共有五个体字。前三个是心之体。后两个是身之体。先要认清楚。一体者。四支共一心体。多体者。四支各有心体。此约数征。遍体者。一心遍满四支之体。不遍者。局在一处身体。此约量征。必有数量。方成有体之宗。下逐一分破。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此约一体破。若四支共一心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皆咸觉。恐阿难谬答咸觉。先辨云。若咸觉者挃应当无有一定所在。下申正破。若挃有所者。但觉一支有挃。则汝一体之义。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此约多体破。一人一体。世间共许。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阿难之体。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此约遍体。不遍体破。此遍体。是一心遍满四支之体。与前四支。共一心体。其义相似。故曰同前所挃。若不遍者。谓一心不遍于四支也。若是。则汝头足同时被触。若头有所觉。则心在头不在足。足应无知。文中影略两句。若足有所知。则心在足不在头。头应不觉。如是可云不遍。今汝不然。二约有体破竟。

巳三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是无从来。无定体之故。应知汝言。随所合处。既无从来。那能随合。又心则随有。既无定体。那能随有。故曰无有是处。五执心则随合竟。

卯六执心在中间分二  辰初阿难执心在根尘之中  二如来以兼二不兼为破

辰初分三  巳初引教泛计中间  二如来确定中相  三阿难别出己见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此当机泛计。心在中间。引教为证。全然不达佛之说意。佛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正显真心无相。既无相则无在。乃说无相之实相。故云。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法王子。是菩萨之别称。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菩萨能宏扬佛化。承绍佛位。为佛真子。故名法王子。谈实相时。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即吾人本有真心之名。实相有三。一曰无相之实相。即无一切虚妄之相。并非本体亦无也。二曰无不相之实相。即随缘显现一切妙色。并非完全无相也。三曰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若言其有。则绝相离名。本无一物。若言其无。则灵光不昧。应用自在。如摩尼宝珠。此云如意宝珠。能如人意。出生一切宝。其体清净本然。一尘不染。远离一切相。此无相之实相也。其用能随人意。自珠中出生一切宝。此无不相之实相也。正当雨宝珠时。其体本空。虽然体空。出生无尽。此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所谈实相。不在内不在外。乃谈真心清净本然。离一切相。此即第一种无相之实相也。既无相则无在。故不在内不在外。又真心圆满周遍。犹如虚空。无在无所不在。岂可说在内在外耶。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非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此当机人。引佛圆顿大教。不解真理。反用缘虑之心。思惟忖度。附会己意。故曰如据也我思惟。而内无所见。外非不相知。此阿难自知前失。初计内。而不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故曰无所见。次计外眼见佛手。心即分别。故曰非不相知。不字上旁补一非字。其义则不反矣。长水法师谓。外不相知。不字应是又字。其理极是。与下身心相知可合。今解但于不字上旁补一非字。于原文即不必改。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者。重申计内。不能知内。所以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者。重申计外。眼见佛手。心即有知。不相离故。计心在外。亦非其义。故检去前之内外而不用。拟同佛所言。心不在外。亦不在内。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者。此摄上内外不成之义。泛言中间。阿难意取根尘两楹中间。但未明言耳。初引教泛计中间竟。

巳二如来确定中相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上阿难泛言中间。此如来确定中相。故语阿难言。汝先言当在中间。中间之相。一定不迷。迷则不言。既言非无所在。今汝推度入声中相。毕竟何在。为复在于外境之处。为当在于内根之身。此虽双问。身下即双示不成中相。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身有中边。边即左右前后。如在边则属非中。在中则为同内。应见内矣。处即外境之处。外处既宽。欲立中相。故问为有表耶。为无表耶。若无所表。则同于无中。若有表。则亦无有一定中相。表是设立标竿。以表显也。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此征释无定。首句征云。何以故无定。下文释云。如人以能表之物。表显此处。为中位时。即此所表。本属无定。在东看时。则表在西。在南观时。则表成北。内影略二句。西看则东。北观成南。可以意会也。表体既混者。即能表之体。既四方混淆不定。汝心在中间。亦应不定。而杂乱矣。二如来确定中相竟。

巳三阿难别出己见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阿难言。我所说当在中间者。异佛现前所说。非此身处二种。乃同佛昔日所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引佛相宗。随顺世间所说。若根眼也不坏。境界色也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盖眼能发识。是增上缘。色能牵心。为所缘缘所缘之境。能为生识之缘。根境和合。识乃得生故。

大乘眼识九缘生。谓空。明。根。境。作意。分别。染净。种子。根本。缘具方生。耳识唯从八。除明缘。鼻舌身三七。除空明二缘。后三五三四。意识五缘。除空。明。根。分别。末那三缘。只有作意。种子根本。阿赖耶四缘。但具境。作意。染净。种子。此大乘生识。具缘多寡之分也。

眼有分别下四句。及阿难谬断。其意以眼有分别。属内身。色尘无知。属外境。内外各有定相。识生于眼色之中。历然不混。故曰。则为心在。乃在根尘中间也。

此处谓阿难谬断者何也。眼本无分别。以浮尘胜义二根。俱属色法。无有分别。识乃有别。纵指根性。但如镜照像。亦无分别。如下文云。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今云眼有分别。是根识不分之谬。

又如来前征云。唯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所计。五处皆非。此第六处。转计中间。当然还是意识。现在所云。眼色为缘。识生其中。此属眼识。是问答相乖之谬。此亦多闻人。循名昧义之故。初阿难执心在尘根之中竟。

辰二如来以兼二不兼为破分三  巳初双开两途  二两途俱非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心之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此双开兼与不兼两途。兼是连带义。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二者中间。则此之心体。为复兼带根尘二者。为不兼带根尘二者。初双开两途竟。

巳二两途俱非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此处当作二释。先就阿难谬解释。次顺大乘正理释。先就阿难。以眼有分别。则根属有知之体。色尘无知。则尘属无知之物。若兼二者。谓汝心若兼带根尘二者。则色尘无知之物。与眼根有知之体。夹杂混乱矣。下二句释杂乱义。以尘之外物。非是有知。根之自体。乃是有知。则知与非知。成为敌对。两相各立。如蜗牛之二角。汝心若兼二者。一半属有知。一半属无知。堕在二边。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即紧接上文。兼二既已不成。即应不兼二。若不兼二。则汝心既非同根之有知。又非同尘之不知。离此根尘二者。即无识之体性。汝说心在中间。何以为相。

次顺大乘正理。根亦色法。四大所成故。实无分别。则根尘皆属物。体即指识。若兼二者。则所兼根尘二物。与能兼识体。夹杂混乱矣。何以故。尘根二物无知。非同识体有知。知与无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承上双兼根尘二者。既不成立。即应不兼根尘二者。若不兼二。既非有知之识。双兼不知之根尘而生。即无识之体性可得。汝言识生其中。既无体性。则中何为相。二两途俱非竟。

巳三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是兼二不兼。心相不可得故。应知当在中间。亦无是处矣。六执心在中间竟。

卯七执心乃无著分二  辰初阿难以不著一切为心  二如来以心相有无为破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当机以六处计有。悉皆被破。至此乃计无著。复引昔教。附会己意。曰。我昔见佛。与四大弟子。学在师后曰弟。智从师生曰子。称以大者。为众中上首故。共转法轮者。领受佛敕。从佛转轮。故置共言。佛法能推辗无明烦恼。故以轮喻。觉知分别心性。即六识妄心。圆觉呼为六尘缘影。此经斥为虚妄相想。全无实体。佛与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此心。不在内外中间者。正明大乘无相实相之义。所谓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空。妄缘空处即菩提。无相光中常自在。阿难闻言昧义。己意推度释成。谓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虽己释成。不敢自决。又曰。则我无著。名为心否。实因阿难不了。觉知分别心性。随境生灭。原无实体。虽然至此。迫成无处。尚认有体。但不著一切而已。观佛下文破意自明。初阿难以不著一切为心竟。

辰二如来以心相有无为破分三  巳初双征有无  二双示不成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此佛欲破其计。先牒其语。谓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所在。一切无著者。当知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品类差殊。是诸所有物象。名为一切。汝言不著者。为汝之心。离诸一切物象。别有心之所在。但不去著一切耶。为汝之心。离一切物象。本无心之所在。名不著一切耶。初双征有无竟。

巳二双示不成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此对上为无二字说。如汝心离一切物象之外。本无所在。即并心相亦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但有其名。本来无体。云何还要说个不著。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此对上为在二字说。如汝心离一切物象之外。别有所在。但不著一切者。便不可名无著。下四句释上二句。果然无相。则同于龟毛兔角之本无。何必再说不著。如若非无。则当成有相。相既是有。则定有所在。在何处。即著何处。云何得说一切无著耶。二双示不成竟。

巳三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是双示不成无著之义故。应知汝言。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矣。以上七番。皆破妄识无处。并非七处征心。若论征心。祗有一次。佛云。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由是阿难执心在内在外。乃至无著。七处咸非。是佛欲破妄识。先破所依之处。如讨贼者。先捣其巢穴。则贼无所依。易于讨伐也。正脉云。七处皆非。则妄情已尽。而世人计心之住处。不出于此。至此则平日所恃以为心者。杳无住处可跟究矣。此七番中。确定成处者唯四处而已。谓。一内。二外。三根里。及六根尘之中是也。以第四还在内。第五乃无定处。第七并处亦无。又一引众同计。二三四己意推度入声。后三引教谬释。不可不辨也。初破妄识无处竟。

丑二斥妄识非心分二  寅初阿难责躬请教  二如来显发非心  今初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阿难所计七处。皆已被破。至此乃欲舍妄处。而求示真处。还是未达佛意。佛破无处。是欲其了悟。无体非心矣。今依旧求佛说处。足见仍然认识为心。认识有体。但自恨未知其处。故自责而请益耳。即从座起。以听法在座。请益故起。偏袒右肩。袒露肉也。我国以袒肉为慢。印度以袒肉为敬。故偏袒。但袒露右肩。右膝著地者。以右膝有力。跪能久安。又复易起。合掌。乃合十指爪。上属身业虔诚。恭敬者。严肃曰恭。尊重曰敬。属意业虔诚。而白佛言。是仰白于佛。属口业虔诚。此文是结集家。叙仪而置。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

阿难是四王八子中。年龄最小。故曰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悲爱念。虽然今已出家。犹恃憍怜。心中恃佛憍爱怜惜。所以徒事多闻。不勤定力。故未得无漏。须证四果罗汉。无欲漏。有漏。无明漏。方称无漏。阿难初果。未得无漏。定力不足。故不能拆伏娑毗罗咒。被邪咒所转。溺于淫舍。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真际者。真如实际之理地。即真心之异名。亦即本经之如来藏。为首楞严之定体。诣即在也。阿难所举真际之名似同。未悟所执之心非是。故仍呼为真际。虽前七处被破。此时尚欲求处。所诣。即所在之处。但以己不知。求佛示其处耳。意以不能降伏邪咒者。当由不知此心所在也。阿难还是认识为心。错误非小。故佛下文。斥其非心。推其无体。令得舍妄求真也。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此求佛别说真处。以不知心处。大定无路可修。故愿佛发大慈心。哀怜愍念我等。久处迷途。开示我等。奢摩他路。奢摩他即所请三名中之第一名。为首楞严定。所依之体。即是本觉理体。天然本定。不生灭不动摇。而能开解照了此体。是为奢摩他。微密观照。观照即是始觉智用。依正因佛性。而起了因佛性。乃即定之慧也。路即修证之道路。未悟真如实际。则此路不通。

阿难欲知心处。正拟进修佛定。故急急求开奢摩他路。而不知前之征心破处。已是开奢摩他路。以所执之心非真。奢摩他路。竟被此心壅塞矣。佛下破妄识非心。破妄识无体。即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而指见显心。会事归理。会相归性。皆开奢摩他路也。

令诸阐提。隳弥戾车。涅槃经云。一阐提。云信不具。或云焚烧善根。即断善根众生。隳者毁也。坏也。弥戾车。此云乐垢秽。亦云恶知见。此等全不信佛法。即边邪不正知见也。阿难求示真际。求开奢摩他路。其意中。以从前不知此路。未成定力。故被邪咒所摄。溺于淫舍。若如来即为我等。开示奢摩他路。不仅可令我等。得成定力。而能降魔制外。即彼魔外阐提闻之。亦将破恶生善。故曰令诸信不具之众生。亦得毁灭恶知见。而得正知正见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此亦结集家叙仪。五体者。首及两手两足。叙其不独稽首。而竟五体投地。表诚恳之至。及诸大众。倾心渴望。翘诚伫待。如渴思饮。如鸟待哺。钦敬也。敬闻开示教诲。初阿难自责请教竟。

寅二如来显发非心分三  卯初光表破显诸相  二发明真妄二本  三正斥妄识非心  今初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

此佛放光。以表破妄显真诸相。良以破妄。实为显真。以妄不破。而真不显。故佛从面门放光。以施无言之教。令得触境会心。面门。为五根都聚之处众生面门。亦终日放光。无奈迷而不识。阿难迷晦即无明。终日背觉合尘。认物为己。是以七计咸非。如来发明便解脱。终日背尘合觉。融妄即真。所以六根皆是。此正欲破六种攀缘妄识。显六根现量真性。故先从面门放光。以表显也。

其光晃曜。如百千日者。其字。指面门诸根。光从此放。乃显示本觉妙理。始觉妙智。不离根中。其光晃曜。光明极盛貌。喻如百千日光。一日在空。光照无遗。况百千日耶。以表自性光明。辉天鉴地。此光非佛独有。一切众生皆有。迷之似失。悟之显露。临济义玄禅师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诸人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可谓深得如来面门放光的旨也。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普佛世界。即普遍十方。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动起涌。此三属形。震吼击。此三属声。正表六处妄识将破也。微尘是空中之尘。以喻国土之多。六识未破。缘尘自蔽。常处暗暝。无量智境。皆不能现。今表六识将破。弃生灭。守真常。常光现前。故微尘国土。一时开现。此事人或怀疑。且以爱克司光镜比之。虽隔衣服。皮肤身中。五脏六腑。无不悉见。何疑之有。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为有妄识。执我执法。分自分他。一切世界。悉成隔越。今仗佛威神之力。破识显根。会相归性。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遂融合为一矣。即一真法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诸大菩萨。住持本地风光。而得全体照用。故得心闻洞开。遍周沙界。正显根性尘性。一切诸法。皆是不动周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一切众生。皆具此光。昧而不知。迷真执妄。内为六根所局。外为六尘所障。中为六识所锢。故于众生世间生缠缚。器世间不能超越。自他隔碍。见闻功劣。若肯舍识用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自可与诸大菩萨。把手共行。同一鼻孔出气矣。初光表破显诸相竟。

卯二发明真妄二本分二  辰初举过出由喻显  二征释二本名体  今初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此因当机。请奢摩他路。欲诣真际。故示二本。以指真心实际。此一经之要旨也。一切众生。通指泛尔凡夫。不知修行者。自从无始。根本不觉而来。迷真执妄。背觉合尘。无我计我。非法计法。于我法种种颠倒分别。此属惑道。依惑造业。熏成种子。名为业种。为将来因。种即因也。此属业道。自然二字。乃依惑业因。自然感生死果。乃一定之理。不可改移。译人字略。自然下。意含定招苦果。此属苦道。惑业苦三。不相舍离。喻如恶叉聚。西域果名。灌顶云。此云线贯珠。一蒂三果。同聚而生。惑业苦三道似之。故以喻焉。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诸修行人。别指依识心为因。错乱修习者。凡夫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固是可怜。纵令有志修行。果遭纡曲。亦为可愍。果由因感。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故曰。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菩提。此云觉道。三乘皆有。唯佛无上。即究竟果觉之佛道也。乃至别成声闻缘觉。乃至超略菩萨。犹言非但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而复不能得成实教菩萨。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解见在前。小乘也。但破我执。而证我空之理。虽别成乎此。犹是出世小圣。已断分段生死。也有小益。不至堕落。

更有误之甚者。迷自本真。游心道外。而成外道者。生无想外道天。报尽必招堕狱之苦。或修有漏戒善。及四无量心。世间禅定。厌染欣净。与厌有取空者。谓之诸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或耽著欲境。而恼害正修者。谓之魔罗。此云杀者。能杀害众生。法身慧命故。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中下皆魔眷属。报尽必堕。三途苦趣。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此总出其由。以上泛泛凡夫。无知造业者。固不必论矣。而诸修行人。本期得道得果。而乃中途或滞化城。或生天界。甚至误入魔外。求升反堕。其故何也。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故也。二本。即真妄二本。不知者。一妄心。本无而错认。非心似心。此属妄本。即本科所云。无始生死根本。上文普判误认科中。所名妄想。下文所谓前尘虚妄相想是也。二真心。本有而迷背。非失似失。此指真本。即本科所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上文所指。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下文所谓。妙精明心。错乱修习者。由迷真认妄。以妄为真。独修于妄也。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此喻错乱修习。依识心妄本。而不谙根性真本。识心非菩提因。喻如煮沙。欲成嘉馔好饭也。沙非饭本。纵经尘劫。煮之。只名热沙。终不成饭。错用因心。亦复如是。纵经尘劫修之。终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也。初举过出由喻显竟。

辰二征释二本名体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初句总征。下别释二本名体。先释妄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此出妄本名。谓从无始无明妄动以来。浩劫轮回。生死之根本。此本非他。就是汝现今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此指妄本体。乃无体之妄体。攀缘心即第六意识心。妄攀所缘诸尘之境。妄起分别。妄生憎爱取舍。时起时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虚妄无体。本非真心。亦非自性。一切众生。皆迷认妄执。以为心性。阿难亦然。前云。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后云。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今已分明指出。是生死本。阿难后犹不觉。仍认为心。亦可悲矣。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次释真本。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出真本名。真妄二本。俱称无始者。如金与矿。二俱无始。不可分谁先谁后。菩提译云觉道有三。一曰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也。即众生本觉。法身之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乃是妙真如性。故曰真性。二曰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也。即众生始觉。根本之智。照彻心源。无明皆尽。所得真实之智。故曰实智。三曰方便菩提。此以透机施教为道也。即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以后得智。观机施教。广开方便之门。故曰方便。

涅槃译不生灭亦三。一曰性净涅槃。自性清净。一尘不染。故曰性净。二曰圆净涅槃。真无不圆。妄无不净。故曰圆净。三曰方便净涅槃。随缘方便。示现生灭。故曰方便净。

此三菩提三涅槃。前一皆属因。是性具。后二皆属果。是修成。此真本。取众生本具觉性。如如理。与如如智。应属真性菩提。与性净涅槃耳。菩提属智。涅槃属理。元清净体者。清净有二。曰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此属自性本元清净之体。并非澄之使清。本来离烦恼浊故。即显为真性菩提。亦非治之使净。本来离生死染故。即显为性净涅槃。此体一切众生。本来元具。不假造作。不待修成。故曰元本来也清净体。此体无他。即汝现今根中所具。圆湛不生灭之性。名为识精。元是妙明之心。并非磨之使明。乃本来自明。虽处长夜昏暗之中。其性不昏。故曰元明。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身觉触。在意知法。虽分六和合。元是一精明。此为真本。修行当取为因地心者。

又识精者。第八识精明之体。此体虽带少分之妄。究竟全体是真。如捏目所见第二月。全体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放手全真。在众生现前身中。舍此则无真可显。故阿难求索真心之后。如来十番显见。即显此也。请修之后。所指入门。亦指此也。五卷诸佛证云。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验知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决指根中。见闻等精。识精为总。六精为别。六精本是一精也。

如来首显见精者。即示真本也。文殊独选耳根者。即用真本也。须知此经宗要。即是舍识用根。前普判误认科中。首明之。此中再明之。第四卷末。若弃生灭。守于真常。生灭者。识心也。真常者。根性也。复重明之。此皆出自如来本意。有以此处。见其名为识精。便不敢认为真者。误矣。岂不观元明。元清净之语乎。

能生诸缘者。以识精即第八阿黎耶识。本具精明之体。由此识体即如来藏。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故曰能生也。诸缘指能缘所缘。有二种。一八识能生。见相二分。见分为能缘。相分为所缘。见分乃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要缘八识本体自证分。八识由无明力。晦昧真空。而成顽空。本无可见。见分定欲见之。于是空晦暗中。结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带起相分。为见分所缘之境。而本生识海。还是缘不到。故曰缘所遗者。二即七转识。由第八识。相分境界而生。论云。境界为缘长六粗。长即生义。前四粗。即是七转识。各有能缘功用。而六识能缘之力最胜。所缘即一切万法。皆从识生。而为所缘之境。故曰诸缘。

缘所遗者。此一缘字。作二解。一以转识能遍缘一切。而不能反缘。本生识海。如眼有见。能遍见一切。而不能反见自眼。既不能缘本识。则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非失似失。故曰缘所遗者。二缘者。由也。由诸众生。迷此识精元明之体。迷则虽有不知。非遗失等于遗失。是谓缘所遗者。问。第七识能缘第八见分。岂不能反缘耶。答。七识虽然能缘第八见分。因执之为我。故落于非量。必遗元明之体。正是缘所遗者。非同如如智。缘如如理。现量昭然可比。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结归指过。通结一切众生皆然。故曰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本明即元明也。此承上文反缘识精元明缘不到。由缘不到。毕竟不见。非遗似遗。故曰遗此本明。即是迷却真本也。

虽然终日。承渠功能力用。行即用也。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知法。无非本明照用。而不自觉。即日用不知能见能闻者是谁。既已迷却真本。自必全用妄本。攀缘六尘。依之起惑造业。随业受报。

枉入诸趣。即舍生趣生。趣向六道。轮回不息。枉入者。不当入而入。众生本具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依之修证。成佛有分。今反入诸趣。即是系珠乞丐。岂不枉屈乎。二发明真妄二本竟。

卯三正斥妄识非心分三  辰初如来重征直呵  二阿难惊索名目  三如来指名出过  今初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正脉云。奢摩他路。问答意别。阿难以求知心处为奢摩他路。如来则以了此妄识。无体无处。而别觅真心。为奢摩他路。佛以阿难请示奢摩他路。故为说二种根本。令知真妄。庶可舍妄求真。圆悟真心。以为修习佛定之最初方便。此下更试验一番。且看阿难如何荐取。先征能见。后斥妄心。以示奢摩他路。故曰。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如汝甘受生死。不求奢摩他路。则亦无庸问矣。今既求开奢摩他路。不得不决择真妄二本。舍妄依真。方免错乱修习也。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

即时如来。先以无言说法。举拳验见。佛身全体黄金色。故臂亦金色。屈五轮指。佛之指端。有千幅轮相。指屈成拳。举示阿难。此如来欲以向上一著。接引阿难。阿难果能于金拳举处。当下回光返照。识得本明。则可谓机教相扣。不负如来矣。无奈钝根不契。还要费尽如来苦心。于无言说中。再施言教。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此处是非未定。见尘也是见。见性也是见。未知阿难是见尘耶。是见性耶。

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以阿难答见。见尘见性未分。故问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照耀我之心目。此见尘也。如果见性。自可忘尘。则合真性。今既见尘。自然迷性。正属妄本。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已知阿难。但见尘不见性。尚不肯放舍。仍复亲切提撕。深锥重劄。正见婆心太切。复问汝将谁见。若能在这里。回光返照。尚属未晚。无奈阿难。迷执太深。如来重重显示。阿难头头错过。仍答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前见是其眼。早被佛破。至此依然不悟。还答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若是。则辜负世尊甚矣。佛举拳以示。正欲阿难向眼根中。识取真见。以为奢摩他。出生死入涅槃之正路也。可惜阿难。但知循尘。不知返本。遗却识精。故认肉眼为能见。此即上文所云。缘所遗者。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前来世尊。步步迫拶。当机阿难。寸步不移。故只得再征妄心。而直破之。前文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吻合此处。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只是两次征心。有谓楞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不知前七番。乃破处非征心。复未尽破妄之文。后八还虽辨见为真心。岂全收显真之旨。经中实系三番破识。十番显见。请试思之。

世尊举手擎拳。原欲以无言之道。向上一著。接引阿难。令向见色。闻声处。亲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奈阿难直指不会。只得再加曲指。重行审问。汝何所见一审也。汝将谁见二审也。世尊则循循善诱。阿难则处处胶著。不能认见为心。而反认见属眼。世尊见其始终不悟。只得落草盘根。更征之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此三审也。正属二次征心。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上来如来三审。全是宗乘语气。其如当机。熟处难忘。不知转身。犹曰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用也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此认妄本也。能推之心。即攀缘心也。正是阿难尘相未除。依旧认贼为子。此第二次征心。又自呈妄心也。

佛言咄。此非汝心。佛到此。见其迷情深固。非大力不能破。故奋起踞地师子之威。直与一喝曰。咄。此非汝心。此一喝正如金刚王宝剑。擒贼斩首。向其命根不断处。猛下一剑。佛举手擎拳。要阿难向眼根见处。回光返照。识取真心。无奈阿难。只知合尘。不知合觉。如是如来。换一方针。以阿难惯用耳根。遂乃振威一喝。欲令向耳根荐取。能闻闻性。果能于此。妄心死得了。自然可许法身活得来。阿难非特妄心不死。下文反与如来。争辩不休。初如来重征直呵竟。

辰二阿难惊索名目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阿难被喝惊起。矍然。惊惧不安之貌。故以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能推者。既非我心。应当名为何等。可见阿难一向唯知此心。今说非心。如人执石为玉。认为至宝。今闻说非玉。失其至宝。无怪其惊惧不安。故欲索其名。二阿难惊索名目竟。

辰三如来指名出过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如来先指妄名。后责错认。此能推心也是现前尘境。虚妄相上。所起之分别想心。诸尘境界。于妙明心中。虚妄显现。如空中华。梦中境。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故曰虚妄相。从此相上。所起之想。则妄上加妄。当名妄想。乃是尘影。尘有则有。尘无则无。随尘生灭。但此心功用颇大。而能惑乱汝之真性。由汝无始劫来。至于今生。都认此妄想为真心。譬如认贼为子。反弃真子而不寻觅。既经认妄。自必遗真。故云。失汝元常。元者本也。常者常住真心。此心迷时。非失说失。完全不知。都是妄想用事。依之起惑造业。依业感报。而受轮回六道。流转生死之苦。前云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故有轮转是也。二斥妄识非心竟。

丑三推妄识无体分二  寅初阿难述怖求示  二如来安慰显发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此因闻非心之斥。乃述怖求示也。历叙生平。皆用此心。先云我是佛之宠重爱也弟。心爱佛故者。因见佛之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心生爱乐。令我发心出家。是用此心。 我心何独供养如来。谓我何止为佛执侍巾瓶。供养于佛。若从此回小向大。乃至遍历恒沙国土。供养一切诸佛。如普贤行愿。劝请诸佛。转大法轮。久住世间。以为众生作大依怙。及诸善知识。善字双贯知识二字。善知众生根性。善识方便法门。具正知见。能为人天眼目者。亦皆一一承事之。

发大勇猛者。竖精进幢。披忍辱铠。破魔兵众。上求佛道。下度众生。行诸一切难行法事。悍劳忍苦。不惜身命。皆用此心。上历叙作善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此设言作恶心。谓纵令谤大乘经。断学般若。成一阐提。永退善根。亦因此心。此心为善恶司令。一身之主。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若此能推之心。如佛发明。是虚妄相上。所起一种妄想。不是心者。则我便成无心。岂不同土塑木雕之偶像耶。我今离此觉知。更无所有。阿难岂知即此觉知。何尝是有。此觉知者。乃是尘影耳。尘有则有。尘无则无。

阿难果能悟得。觉知之心。本无所有。如二祖求初祖安心。初祖伸手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即时。求觅自心。乃答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曰。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阿难若能如是。即可千了百当。免得许多葛藤。云何如来。说此非心。云何怪问意。说此妄觉非心。我闻之下。实生惊疑怖畏。兼此大众。指小乘一类之机。但知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闻此非心。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我等未悟。初阿难述怖求示竟。

寅二如来安慰显发分四  卯初标垂教深意  二示常说妙心  三况真心有体 四显妄识无体  今初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此许示真心有体。以慰无心之惊疑。乃先安慰。而后开导。欲令悟见性为真心。得入无生法忍。若证此忍。于三界内六凡法界。三界外四圣法界。不见有少法生。有少法灭。于一一法。当体如如。而忍可于心。惟证相应。怀之于心。亦不能向人吐露。其谓无生法忍。

问。现有十界诸法。何以不见少法生灭。答。都缘眼中有翳。妄见空华之十界。若悟空华。即无少法生灭。翳眼见空华。华实不曾生。生既不生。灭何所灭。众生虽见十界。实则涅槃生死等空华。那有生灭之相可得。故不见有少法生灭。即一切事究竟坚固。首楞严大定也。观世音菩萨。生灭既灭。寂现灭前。即入此忍。众生所以不入者。正妄识障之也。今将破生灭识心。显发无生法忍。故先标焉。初标垂教深意竟。

卯二示常说妙心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此欲示妙心。先为安慰。于者在也。师子座。并非以师子为座。亦非座有师子之像。乃是我佛说法无畏。喻如师子王。故其座称师子座。佛在座上。舒金色臂。摩阿难顶。一示安慰意。二表将授以最胜顶法。而告之言。在上语下谓之告。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者。如来说大乘性宗。常说一切诸法。并非别有所生。唯一真心之所现起。如起信论所云。心为一大总相法门体。一切十界正报。凡圣。染净。因果。与依报大之世界。小之微尘。一一皆是因心成体。古德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吾一体。正此意也。二示常说妙心竟。

卯三况真心有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

承上唯心所现之世界。山河大地。万象森罗。一切所有。乃至微细之一草。一叶。一缕丝线。一结。追诘其根本元由。咸有体性。纵令至大之虚空。亦有名貌。虚空是名。通达无碍为貌。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何况反显意。清净者。即下文带妄所显之见精。体本无垢。由来清净故。妙净明心。妙字双贯净明。曰妙净妙明之心。指剖妄所出之真心。出障离染。曰。妙净。寂照含空。曰。妙明。

性一切心者。性即体性。此性平等。能为一切法所依。不为一切法所变。下文四科七大。一切诸法。皆依此心为体。而自无体句。与何况二字相照应。正是反显。真心所现之物。尚皆有体。而能现之心。岂反自无体耶。即是言真心决定有体。为汝执此妄心。所以迷彼真体。岂真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乎。三况真心有体竟。

卯四显妄识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此佛先为按定。故曰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云云。执谓固执。妄识为心。吝为吝惜。不肯放舍。分别觉观。即心之功能。对境起念曰分别。内守幽闲曰觉观。粗缘虑名觉。细心静住名观。所了知性者。即所以能了知之性。正属妄本。不是真心。必定要认他为真心者。此心即应当离尘有体。一切色香味触。六尘但举四种。声法二尘。摄在诸尘之中。事业者。营业之初曰事。事办之后曰业。即六尘事业。如果真心。即应平声离却诸尘事业。别有完全体性。此乃就理而论。必当如是。下乃就事以验。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此举闻法之心。以例见色。嗅香。尝味。觉触。知法。诸心。皆属对境起念。不能离尘有体。如汝现今。承听我说法。此心则因有所分别之声。才有能分别之性。离尘毕竟无体。此断执吝分别者非也。即破意识缘佛声教之胜善功能也。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纵灭二字。承前。纵使能把前五识。及同时意识。不缘外面五尘境界。灭其见闻觉知之用。但由定中独头意识。内守幽闲。寂静之境。此境即凡外在定所守之境。取为所证法性者。不知此非法性。犹为法尘。即能守境之觉观。虽离外尘分别。亦非真心。犹属定中独头意识。微细分别耳。影事者。以法尘乃前五尘落卸影子。意识分别。亦属缘影之心。即此内守幽闲。定中独头意识。犹是微细法尘。分别缘影之事。岂可认之为真乎。此断定执吝觉观者亦非。即破意识。止散入寂之胜善功能也。

然此中根尘识三。差别之处。应辨析明白。庶免疑误。一见闻觉知。有根性识性之分。二法尘境界。有生尘。灭尘之异。三第六意识。有明了独头之别。 唯识云。愚者难分识与根。因根识同有见闻觉知之用。见单属眼。闻兼耳鼻。觉单属身。知兼舌意。须知六根对境。如镜照像。本无分别。六识缘境。则有分别。即此有分别无分别。为根识之分。

古德有云。见闻觉知。无非妄想。此约六识言。又僧问善知识。如何是佛性。答曰。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此约六根言。识性虚妄。故名妄想。根性真常。故称佛性。古来宗门祖师。多从六根门头。接引学人。擎拳竖指。令向眼根能见处荐取。振威一喝。令向耳根能闻处荐取。木樨香否。令向鼻根能嗅处荐取。这个滋味如何。令向舌根能尝处荐取。当头一棒。令向身根觉痛处荐取。不思善不思恶。令向意根正恁么时荐取。这等见闻觉知。即本经所显的。为如来密因。亦即二根本中真本。亦即四科七大中。如来藏妙真如性。所应取为本修因者。

此中所灭之见闻觉知。即前五识之任运分别。及与前五识。同时而起。明了意识之随念分别。尘有则有。尘无则无。凡外权小。诸修行人。亦知这个散动。有欲修定。必须止之归静。成一种内守幽闲之境。不知犹是独头意识。法尘分别影事。正二根本中妄本。凡外所修之定。宁能出此境界。法尘境界。有生灭之异者。法尘无别体。即五根对境。五识起时。有明了意识。与其同时而起。缘五尘性境。接归意地。合五尘落卸影子。成为法尘之境。如照像之摄影焉。故为影事。有一分生尘。散位独头意识所缘。起计度分别者。有一分灭尘。即此内守幽闲之境。定中独头意识所缘者。亦全托分别。而后分明。一不分别。境即沉没。此之分别甚细。如无波之流。望如恬静。流急不住。非实无流。故曰。法尘分别影事。

意识有明了独头之别者。明了意识。缘境明了。亲得法之自体。故以为名。亦名五俱意。与前五识。俱时起故。亦名同时意识。独头意识。复有四种。一散位独头。缘独影境。二狂乱独头。缘病中狂乱所发境。三梦中独头。缘虚妄梦境。四定中独头。缘定中所住境。此中幽闲之境。即属定境。定中独头所缘者。因有守境之心。所守之境。故为法尘分别影事。此破意识。止散入寂之胜善功能也。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此纵其离尘有体。许为真心。故曰。我非强制敕令也汝。一定执此缘尘分别。以为非心。但汝于自心中。微细研究揣摩。汝所执吝不舍之心。若离前尘。有分别之体性。即许真是汝心。此暂纵也。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此随夺。若能分别之性。离尘无自体者。此则前尘分别影事耳。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尘非常住不生灭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托之尘。若变灭时。则此能托影事之心。亦应与之俱灭。此心则同龟毛兔角。但有其名。全无其体。则汝法身。同于断灭者。以阿难认缘影为真心。心即法身。属性具。依之修习。证无生忍。属修得。今此心随尘变灭。故难曰。则汝法身。同于断灭。以同龟毛兔角之本无故。其谁更来修因。而证无生法忍之果乎。三推妄识无体竟。并前二科。初如来备破三迷竟。

子二大众知非无辩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即时。推破妄识无体之时。阿难与诸大众。已闻妄识无体。既不知何者为真。又不敢依旧认妄。至此辞穷。默然无语。自觉若失。如贾人失其所宝也。并前一科。二正与斥破竟。

癸三结归其判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此结归。前取心定判之判辞。前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自定判之后。备破三迷已竟。到此仍结归其判。

一切诸修学人。统该凡外权小。错用妄本而修者。九次第定。由一定一定。次第而入。故名九次第定。前八即四禅四空八定。凡位所修。后一灭尽定。圣位所成。若但灭六识。名无心定。兼灭七识。名灭尽定。又能令染末那相应之受想。伏而不行。亦名灭受想定。既得此定。于小乘法中。已为漏尽。即是罗汉。

今云现前虽成此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者。正脉云。当知彼所谓无漏圣位。皆一时权许。诱进而已。法华破云。汝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既非真涅槃。岂名真漏尽乎。故长水谓。十地为漏尽罗汉。余谓不得漏尽。此与前文。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句。相照应。意谓依识心修。纵成九次第定。超出三界。沉滞化城为止。不能成佛也。

皆由执此生死妄想第六识误为真实常住真心。此执妄为真。故枉受轮回之苦。即破第六识。界外取证之胜善功能也。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者。小教许四果皆圣。今阿难位居初果。而谓非圣者。以九次第定。尚非漏尽罗汉。而初果安得成圣耶。初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竟。

楞严经讲义第二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三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壬二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分二  癸初阿难舍妄求真  二如来极显真体

癸初分二  子初悲感痛悔  二表迷求示  今初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身虽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上文阿难执妄为真。如来极破而令舍。此下阿难悟妄求真。如来极显而令用。真原本有。近具根中。远该万法。无奈迷之已久。非遗似遗。若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此即二根本中真本。前妄本既破。今真本当显。即显平日所遗之真性。始自眼根显出。复为融会四科七大。同归如来藏体。阿难因闻。入灭受想定。心尚非真。则寻常所用之攀缘识心。自不待言矣。所以重复悲泪礼佛。追述痛悔。凡人悟之深者。心必有悲。或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此悟所执识心全妄。而真心未悟。故悲悔耳。

本文悔恃如来。不修大定。乃曰自我从佛出家。恃佛之威德神力。常自思惟即妄想心。无劳我自己修行。将谓我是如来最小之弟。情同天伦。如来必能惠恩赐也我三昧。不知彼此身心。本不可相代。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不能替代我行也。

失我本心者。本心即本有真心。从无始来。迷不自觉。如醉汉衣里之珠。迷则非失似失。既是遗真。自必执妄。所以身虽出家。心不入道。

出家有三。一出世俗家。即割恩断爱。依止佛门。二出三界家。即证无漏道。不受轮回。三出烦恼家。断尽诸惑。一心清净。今阿难但出第一种家。所以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阿难迷真。自喻穷子。遗失本有家珍。背觉合尘。如舍父逃逝。父喻本觉。子喻妄觉。从真起妄。背觉合尘。故如舍父逃逝。由是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转诸趣。备受痛苦。故此悲悔。观此即佛不足恃。但求加被。不自修行者。可以警矣。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此悔恃多闻。终无实得。今日乃知。因悟方知。虽有多闻善根。若不依教修行。与不闻相等。犹如有人。口说美食。说而不食。肚中终不能饱。虽有多闻。不肯从闻思修。三慧并进。徒闻无益。亦复如是。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观此即闻不足恃。徒攻文字。而不实修者。可以警矣。初悲感痛悔竟。

子二表迷求示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二障者。一烦恼障。属我执所起。有分别俱生粗细之异。粗乃作意分别之惑。如起身边等见。细乃任运俱生之惑。如起贪嗔等心。总是昏烦之法。恼乱有情身心。续诸生死。能障涅槃。故名烦恼障。又名事障。能障人天胜妙好事。二所知障。属法执所起。亦有分别俱生粗细之异。粗乃心外取境。不达外境唯心。分别心外实有。有所希取。细乃自生法爱。不达修证性空。任运而生爱著。不能舍离。所知二字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智境。碍正知见。即能障菩提。故名所知障。又名理障。能障所证法空之理。

圆觉经云。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二乘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则入如来大圆觉海。又二障。据天台宗所分。烦恼障即界内见思。见乃分别所起惑。思乃任运所起惑。所知障。即界外尘沙无明。尘沙谓于外境。不达唯心。遇事生执。无明谓于所修证。不达性空。随分起爱。阿难初果之人。但破我执分别。我执俱生仍在。是尚为烦恼障所缠。而所知障全未解脱。故曰。二障所缠。然障缠必有所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即其因也。良犹诚也。寂者不动摇。常者无生灭。此之心性。即是真心实性。具在众生根中。心性二字。若单用一字。则体用双兼。若双用二字。则体用当分。以灵知谓之心。以不变谓之性。诚由迷此真心实性。所以认彼妄识。而为二障所缠矣。

阿难已觉妄识。摇动不寂。生灭无常。故责己不知寂常心性。意欲舍妄求真。与前所求真际所诣。迥然不同。前仍认识为心。但责己不知真处。今闻妄识无体。乃责己不知真心。惟愿如来。哀愍穷露。无有法财曰穷。无所栖藏曰露。即贫穷孤露。无有华屋。可以安身立命也。发妙明心者。即本妙元明之心。妙是寂义。明是照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若言其寂。一段光明。照天照地。若言其照。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如云栖大师所云。寂湛常恒。灵明洞彻者是也。此心虽是众生本有。迷不自知。故求如来。而启发之。以期破除二障也。 开我道眼者。即求开见道之眼。属智眼心眼非浮尘眼根。与胜义眼根可比。阿难至此。已知认见属眼。与认识为心。同一错谬。故求开道眼。可以辨明奢摩他路。而起微密观照。照见楞严定体。下文如来十番显见。会四科融七大。皆为发妙明心。开道眼。应其所求也。初阿难舍妄求真竟。

癸二如来极显真体分二  子初光表许说  二正显即真  今初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宝镜云。此佛先以光相显示。而后许说也。前放光表破妄之相。今放光表显真之相也。卍字者。表无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谓有此相。必受安乐。然按华严音义卍字本非是字。因武周长寿二年。则天权制此字。安于天枢。以佛胸前有纹如此。名吉祥海云相。此相为吉祥万德之所集成。今制此字。安于天枢。冀获吉祥故。

光表智慧。从胸卍字涌出。表根本正智。从如如理体而发。后文如来自谓。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此是妙觉明。下是圆照法界。其光晃昱。光明盛貌。有百千色者。表体含万德。用遍恒沙。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者。此即表智光。圆照法界。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者。表上齐诸佛。旋至阿难。及诸大众者。表下等众生。正显此光。生佛一如。无所欠阙。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幢。表摧邪立正。大法幢。即大佛顶首楞严王。最胜之法。可以摧伏邪妄。建立正因。获妙二字。双贯下二句。当云获妙微密性。获妙净明心。性言微密者。谓幽微秘密。即识精元明之体。人人本具。虽终日行。而不自觉也。乃属如如之理。如宅中宝藏。非指示而莫晓。故曰。微密。心曰净明者。谓清净圆明。即本觉照体独立。个个现成。由妄识障蔽。而不能发也。如摩尼珠王。自具照体。必随方而现色。故曰净明。

得清净眼者。此属如如智。与上二句。乃理智对举。此称理之智。即微密观照。远离分别。诸尘不干。故曰清净。称理而周法界。即后大开圆解之智慧眼也。又阿难求寂常心性。而佛许以获妙微密性。求妙明心。而佛许以获净明心。求开道眼。而佛许以得清净眼。一一悉皆如愿以偿。由佛具乐说无碍辩。故能请答相应如是。

昔沩山问仰山。妙净明心。汝作么生会。仰山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沩山曰。汝只得其事。仰山曰。和尚适来问甚么。沩山曰。妙净明心。仰山曰。唤作事得么。沩山曰。如是。如是。只缘仰山会妙净明心。得清净眼。初光表许说竟。

子二正显即真分三  丑初克就根性直指真心  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  三圆彰七大即性周遍

丑初又分二  寅初带妄显真  二剖妄出真  今初

阿难既已舍妄求真。而如来许以显真。若就众生分上。指出纯真无妄之心。即使如来。亦所不能。何以故。纯真之心。清净本然。未涉事用。并无众生之名。既为众生。则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则真堕妄中。故只得带妄显真。所显之真。即是八识精明之体。前二种根本中所云识精元明。后第五显见中。喻如第二月。识精本是妙明真体。因最初一念。无明妄动。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全体是真。不过略带无明之妄。如第二月。亦全体是真。略带捏目之妄。此之识精。即是众生根性。处染不染。随缘不变。众生日用之中。承渠恩力。迷不自觉。故佛向阿难眼中指出。即指根性为真心。欲令阿难及诸大众。舍彼识心用此根性。若不先为极显其真。何能使阿难取此新悟。舍彼旧执乎。明知体带二种颠倒见妄。姑且带之。而不急破。直待十番显见之后。真理即明。真体亦露。再为破坏同分别业二妄。正如脱衣露体也。

寅初带妄显真分十 卯初显见是心  二显见不动  三显见不灭  四显见不失  五显见无还  六显见不杂  七显见无碍  八显见不分  九显见超情  十显见离见

卯初显见是心分五  辰初双举法喻现前  二双陈法喻令审  三辨明无眼有见  四辨明瞩暗成见  五辨定眼见是心  今初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此摄前拳相。以验当机。毕竟取何为见。如来即为建大法幢。许令开发真心道眼。于彼见解。不得不加勘验。故连三问。一问。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二问。云何成拳。三问。汝将谁见。问虽有三。意则在一。要阿难参究见者是谁。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宗门下教人看话头。即本此旨。岂可谓此经完全教意耶。此经乃有字之宗。宗门即无字之教。又此经双兼宗教。阿难不领能见是心。故如来不得已。举例设喻以显之。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金光赤焰也如宝山。阎浮檀此云胜金。须弥山南面有洲。多此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又传此金方寸。置暗室中。照曜如昼。佛身金色如之。赩如宝山。金光赤焰。犹如一座宝山。清净所生。即前云。非是欲爱所生。故有光明。此答第一问。我实眼观。答第三问。佛问阿难。汝将谁见。正要阿难悟见是心。今者阿难于识虽知是妄。于见仍认属眼。不知眼根乃是色法。为眼识所依。见性所托。能见并不是眼也。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此答第二问。初双举法喻现前竟。

辰二双陈法喻令审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世尊见当机。仍然认眼为见。更反劣于前认识为心。略说眼见不及识心有三。一眼有形。易可破坏。触之即伤。不若识心无形。卒难损坏。二眼有限。只能明前。不能见后。不若识心。前后左右。皆能遍缘。三眼有碍。但见障内如墙壁为障。障内可见之色。不见障外。不若识心。远隔千山。皆能缘到。因此之故。众生皆认识为心。迷却本有真心。今认眼为见。迷却眼中见性。故如来巧示。无眼有见。令知此见非眼。见性常住。全不系属眼根之有无。有眼有见。无眼亦有见。若能悟此见性为真心。则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无边妙义。悉皆得显。方能迥超识心。令决取舍。故辨无眼有见。告阿难言。我今不与汝谈玄说妙。但就现前实事。与汝言之。法若不显。再以喻明之。诸有智者。指中根。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若上智之人。一闻便悟。不须譬喻。无智之者。喻亦难明。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同也否。

无手无拳。无眼无见。迷观似同。悟见实异。今佛以见例拳。用手例眼。故问之曰。以汝阿难眼根之见。比例我手之拳。此种事相。与义理均同否。正勘阿难。为迷为悟耳。此中眼根。即眼所成之见。但举能成。略却所成。拳理。即手所成之拳。但标所成。略却能成。须善会之。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所成见。例如来手所成拳。事义相类。

当机只知顺水行舟。不知看风使舵。遂即应声。答曰。唯然。世尊。唯然是应诺之词。既无我眼。不成我见等语。全同凡情见解。究竟不悟见不属眼之理。乃曰。以我眼根所成见。无眼即无见。例如来手所成拳。无手即无拳。若事相若义理。两者比例。正属相类。类者似也。同也。二双陈法喻令审竟。

辰三辨明无眼有见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初三句。总斥引例不齐。告阿难曰。汝言无眼无见。引例无手无拳相类。是义实则不然。汝殊欠审察。何以故下。征辨不相类之义。如无手人。手无则拳相毕竟是灭。以手外无拳故。彼无眼者。眼坏而见性仍然不坏。以眼见各体故。

彼无眼者。指盲人。非见全无。以仍能见暗故。全无二字按体用作二释。一约用释。盲人无眼。既能见暗。但阙一分见明之用。非见暗之用而全无也。二约体释。盲人无眼。但是眼无。并非能见之全体亦无。以见体整个。完全无有亏损。亦非半无也。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惟见黑暗。更无他瞩。

此令其询验。重征所以无眼有见者。何也。汝若不信。试于途中。询问盲人。自可验知。以无眼有见。非盲人无以证也。汝何所见。是告以询问之词。彼诸盲人。必来对答于汝。我今眼前。惟独也见黑暗。除暗之外。更无他物可瞩。瞩即看也。此则揣其答词。

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前尘指眼前尘境。依本经眼根所对。有明暗二尘。以是义观者。以盲人瞩暗之义。观察起来。眼前尘境。自有一分暗尘。盲人既能瞩暗。则能见体性。有何亏损。所以汝言相类。我谓不然者。此也。此佛就无位真人赤肉团上。指出一只金刚正眼。正所谓无明窟里。有个大光明藏也。上无眼有见。显能见之性。不假眼缘。是脱根也。下瞩暗成见。显能见之性。不假明缘。是脱尘也。而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岂同妄心离尘无体者乎。

昔相国崔公群。见如会禅师问曰。师以何得。会曰。以见性得。会方病眼。崔讥曰。既云见性。其奈眼何。会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崔稽首谢之。后法眼禅师别云。是相公眼。岂以会之所答。犹涉教意乎。三辨明无眼有见竟。

辰四辨明瞩暗成见

阿难言。诸盲眼前。惟睹见也黑暗。云何成见。

当机不达。瞩暗成见之义。反难云。诸盲眼前。一无所见。惟独睹见黑暗之境。云何成见。良以众生迷己为物。认见属眼。但知眼见。不知性明。又世人不但无眼。即谓无见。乃至无明。亦谓无见。故此上科示内不依根。此科示外不循尘。较上随尘生灭之识心。其真妄何难立判也。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惟睹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上科阿难意以见明为见。人所共许。睹暗成见。世间相违。故诤以唯睹黑暗。云何成见。此科佛立例令审。无眼见黑。有眼处暗。约根有异。论境实同。故问有别无别。令其自审。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较量。曾无有异。

当机则曰。如是世尊。此暗中人。有眼见暗。与彼群盲。无眼见暗。二者所见黑暗。比较筹量。曾无有异。既知所见。二黑无异。当知能见。二见亦同。汝谓无眼见暗。为无见。岂此有眼见暗。亦无见耶。以是义观。无有明相。亦复有见。显彼见性历然。自有离尘之体。全不系尘而为有无。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明暗相倾。见无所碍。正所谓。青山常不动。白云任去来。四辨明瞩暗成见竟。

辰五辨定眼见是心分二  巳初例明眼见之谬  二结申心见正义  今初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此下辨明。见乃是心。此心离缘独立。不藉根。不托尘。本科先例明眼见之谬。上六句。就阿难意按定。下六句。例破其谬。以无眼得眼而后见。既名眼见者。则无灯得灯而后见。应名灯见也。盖灯不名见。人所共知。眼不名见。人所共迷。故用灯反难。令知眼见之谬。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若谓是灯见者。灯是无情。而能有见。自不名为灯。既名为灯。自无能见之功。又则灯纵能观见。自是灯观。何关于汝之事。则灯不名见也明矣。眼不名见。例此可知。初例明眼见之谬竟。

巳二结申心见正义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是辗转成谬之故。当知自有正义可申。此正明见性是心非眼。非但不藉明尘。兼亦离彼肉眼。故以灯为能例。眼为所例。有眼得灯。此但借灯以显色。如是见者。是眼而非灯。此事人所共知。以此例明。无眼得眼。亦但借眼以显色。如是见者。是心而非眼。此事人所不觉。如来如是显发。可谓婆心特切。闻者急宜省悟。认取见性为心矣。观佛前呵妄识非心。此显见性是心。前后照应。即所以应阿难真心之求也。

昔枯木祖元禅师。依大慧于云门庵。夜坐次。见僧剔灯。始彻证。有偈曰。剔起灯来是火。历劫无明照破。归堂撞见圣僧。几乎当面蹉过。不蹉过。是甚么。十五年前奇特。依旧只是这个。慧以偈赠曰。万仞崖头解放身。起来依旧却惺惺。饥餐渴饮浑无事。那论昔人非昔人。夫剔灯何与本分事。乃即悟去。如世尊云。如是见者。是眼非灯。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此科以见性。脱根脱尘。迥然灵光独耀。于四义中。是妙明义。初显见是心竟。

卯二显见不动分四  辰初叙众望示  二辨定客尘  三正显不动  四普责迷认  今初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此文乃结前起后。上四句是结前。下四句是起后。是言。即是心非眼之言。默然。乃静默无语。稍有解悟。始觉向日之非。正脉云。一者。一向但知。有眼方为有见。无眼即为无见。今验盲人睹暗。始知无眼亦有见。而此见与眼。殊不相干。二者。一向但知。见明方可成见。见暗不得成见。今例有眼暗中。所见之暗。同于无眼。日中所见之暗无异。始知见暗之时。诚亦是见。三者。一向但知。见惟是眼。不名为心。今观有眼得灯。无眼得眼。但皆显色。始知见乃是心。而此见精。离彼肉眼。别有自体。诚异前心离尘无体矣。默然之中。反覆研味此意而已。心未开悟者。不是完全未悟。但未大开悟耳。前已觉缘心不寂不常。非妙非明。故别求寂常妙明之心。今佛示我此见为心。灵光独耀。已具妙明之义。未审此心。亦具寂常义否。此正结前。下乃起后。

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冀者望也。如来法音。皆从大慈悲心中流出。故曰慈音。宣示即希望宣扬指示。见性是心之心。亦具寂常妙明诸义否。佛则应其所请。下九番显见。以及四科皆显诸义。第二显见不动。是寂常二义。第三显见不灭。第四显见不失。第五显见无还。皆属常义。第六显见不杂。第七显见无碍。第八显见不分。皆妙明义。第九显见超情。乃属妙义。第十显见离见。乃属常妙二义。四科之前。佛示诸法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于此四义。加周圆一义。显见之中。如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诸科。皆含有周圆之义。此心即是如来藏心。岂同缘心生灭。昏扰。动摇。随尘有无耶。初叙众望示竟。

辰二辨定客尘分二  巳初如来询究原悟  二陈那详答佛印  今初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此佛询究原悟。欲借昔之客尘。显今身境。昔之主空。显今见性。尔时世尊。即望慈音宣示之时。佛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舒者伸也。佛前以手擎拳示阿难。现则伸手开拳。要引阿难大众。见性现前。兜罗绵柔软。佛手似之。佛五轮指端。皆有缦网之相。且有金光。故曰。网相光手。诲敕阿难及诸大众者。乃诲以见性不动。如主如空。敕令勿更错认。客尘动摇之身境。我初成道。于鹿园中者。佛在雪山。苦行六年之后。诣菩提场。腊月八夕。睹星出现。忽然大悟。得成无上佛道。即以自所证之道。转无上根本法轮。说华严圆满修多罗教。小机在座。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不得已依本起末。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为五比丘说法。

鹿园即鹿苑。在波罗柰国境。为古帝王苑囿。又为帝王养鹿之园。其因缘。昔有国王游猎。无数兵士。各持利器。作一猎围。围内众生。必难幸免。时有二群鹿。各五百只。其鹿王。一释迦过去示生畜类。行菩萨道。一为提婆达多。时释迦鹿王。与达多鹿王言。今国王围猎。我等以及一切禽兽。身命难保。我与汝当向王请愿。救彼身命。汝我二群轮流。每日进贡一鹿。请王解围。达多鹿王从其意。遂至王所。士兵见欲杀之。鹿王能作人语云。勿杀我。我与王请愿。鹿能人语。人皆奇之。又云请愿更奇。乃报告于王。有鹿能作人语。与王请愿。王闻亦奇之。即许入。行礼讫。跪奏云。大王今日游猎。小鹿大胆启奏。求王下令解围。我等当每日进贡一鹿。王可日食鲜味。终身食之不尽。若尽行围猎。众鹿必死。王食不及。以后无鹿可食。王因奇其事。遂允解围。一日轮达多鹿群进贡。派一母鹿。身怀有孕。再二日即产。乃求王先派他鹿。待子生后。再往进贡。王怒不许。曰。汝欲后死。谁愿先死耶。该母鹿即到释迦鹿王处。哀求为派一鹿。代其今日进贡。俟子生后。即往进贡。可以保全其子。释迦鹿王。心中一想。若派其他。殊难开口。若不设法。又负所求。乃令母鹿。在此群中。自往代之。至国王所。王问。子来何为。曰。进贡与王充膳。王曰。难道汝二群之鹿。皆食尽耶。要轮汝自己进贡。对曰。二群之鹿。只有增加。王日食一鹿。统计所生。一日不只一鹿。曰。何为子来耶。乃告以母鹿请愿之事。不得不以身代之。王为感悟。畜生中是有菩萨。乃说偈曰。汝是鹿头人。我是人头鹿。我从今日后。不食众生肉。遂将群鹿养于苑囿。禁人加害。故称鹿苑。此处乃钟灵之地。多有仙人在此修行得道。又名仙苑。

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者。五比丘。佛初出家时。净饭王遣五位大臣。往劝太子回宫。父族三人。一阿鞞。此云马胜。二跋提。此云小贤。三拘利。华言未详。有云即摩诃男。母族二人。一阿若多。此云解本际。又云最初解。二十力迦叶。此云饮光。寻到太子。劝请回宫。太子乃曰。不成佛道。不回本国。五人因太子不回。不得回朝复命。乃随从太子游方五载。而至雪山。同修苦行六年。三人不堪苦行者。乃往鹿园。别修异道。后二人见太子受牧女乳糜之供。亦复舍去。而至鹿园。

佛演大华严。虽称本怀。不契时机。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事。亦欲开方便门。说小乘法。乃思。谁应先度。悲二仙之已逝。喜五人之犹在。乃至鹿园。为五比丘等。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一示相转。二劝修转。三作证转。示集谛之相。即见思烦恼。见惑粗如客。思惑细如尘。此在鹿园。所说客尘之义。

及汝四众言一句。当指阿含会上四众。佛对之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即不能成就。无上正觉菩提之道。及阿罗汉者解见在前。其故何也。皆由客尘烦恼所误。客尘喻粗细烦恼。我执分别。行相不停如客。我执俱生。行相微细如尘。我执即天台宗。所谓见思二惑。客尘为三乘人通惑。大小共断。不断罗汉尚不能成。况无上菩提乎。故曰。皆由所误。当时所说客尘。乃喻集谛烦恼。反显主空。乃喻灭谛耳。今但取能比之喻。不取所喻之法。以客尘二皆属动。而喻身境。及缘身境之心。以主空二皆不动。俱喻见性耳。佛问汝等当时。闻说客尘二字。因何开悟。今成圣果。故问因何开悟。欲今详叙客尘主空。可以例显身境。及缘心与见性。动不动之义。初如来询究原悟竟。

巳二陈那详答佛印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此憍陈那自陈得悟。他经有云憍陈如。即阿若多之姓也。此云火器。以先世事火命族故。我今长老者。因佛在鹿园说法。阿若多最初称解。成阿罗汉。为法性长老。独得解名者。阿若多。此云解本际。名也。因悟客尘二字之理。得成圣果。此从集谛入也。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此述所解。先解客字。次解尘字。佛以客尘喻集谛烦恼。即见思二惑。见惑缘境分别。背觉合尘。粗动不定。譬如行客。投寄旅亭。久缘如宿。暂缘如食。而或之云者。久暂不定也。此境分别已定。复缘他境。舍此趣彼。如客之宿食既毕。俶者整也。遑者暇也。即整顿行装。转向前途而去。不暇安心居住也。若实在主人。喻小乘偏真法性。自无所往。喻法性常住不动。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如是指上文。譬如行客。投寄旅亭等。如是思维。以见惑分别不住名客。以法性常住名主。是我当时开悟。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此解尘字。以思惑任运。摇动如尘。尘须有日光。照之可见。故曰。又如新霁。清旸升天。久雨初晴曰新霁。清旸者。早晨之日也。日从云中而出。喻已断见惑。得见道之智日。升于性天。其智微劣。于法性理。亦惟少分相应。故以光入隙中喻之。隙者。门壁缝障。若无日光。不了尘相。譬喻若无见道之智。不见思惑。若断见惑。有了智光。能觉思惑。于偏空法性理中。微细起灭如尘。而法性不动如空。故喻如日光。发明空中尘相。尘之体质是摇动。虚空乃寂然不动。相形而显也。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如是思惟。乃以见道之智。观察思惟。澄然寂静。名之为空。飞扬摇动。名之为尘。是我当时开悟。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赵州。一日扫地次。有僧问云。和尚是大善知识。为甚么扫地。州曰。尘从外来。僧曰。既是清净伽蓝。为甚么有尘。州曰。又一点也。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辨客尘义。析入秋毫。

佛言。如是。

此佛印可其说。佛意只要陈那说出客尘。主空。谁动谁静。令阿难闻已生信。识得眼中见性不动。身境与能缘识心。摇动而已。陈那分析。正合佛意。故印可之曰。如是。

更有二义当知。一此客尘之喻。有通有别。别者。如陈那所析。以见惑分别不住。取喻如客。去之犹易。以思惑任运摇动。取喻如尘。拂之实难。通者。实则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俱生二惑。随境生灭。非真常性。皆为客义。以此二障二惑。而能染污妙明。扰乱性空。皆为尘义。

二本科显见不动。以客尘皆喻动义。主空皆显不动义。佛问客尘。即密答阿难。寂常心性之求。以客乃不住。喻身境识心。而主人自无所去。喻心性常住之义。以尘乃摇动。亦喻身境识心。而虚空寂然不动。喻心性澄寂之义。二辨定客尘竟。

辰三正显不动分二  巳初对外境显不动  二对内身显不动  今初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此佛以手为阿难之外境。以显见性之不动。因上文陈那分析客尘。主空。则动静分明。要阿难即生灭之客尘。荐取不动主空之见性耳。故于众中。屈曲五轮指又成拳相。屈已复开。开已又屈。以表外境不住。引起阿难见性现前。令注意也。故问阿难。汝今何见。在佛之意。还是要阿难。向能见处亲见天然不动之本体。而阿难乃据事直答。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手掌中有千辐轮相。故称轮掌。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佛告阿难者。因其不悟。故呼而告之曰。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合耶。为是汝见。有开合耶。此佛更向亲切处提醒。要阿难于外境与见性。主客之义。定要分清。阿难言。世尊宝掌。在大众中。有开有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此因如来提醒之后。始觉佛手。开合如客。见性不动如主。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此佛见阿难所答。依稀似是。但未便儱侗放过。还须切实勘验始得。故即问云。谁动。谁静。要知动静。较前开合。更深一层。以开合易辨。动静难明。故问令答。且看当机。脚跟是否点地。阿难见佛手开合之时。佛手在阿难见性之中。不住如客。而阿难见性。无有开合如主。此动静分明。阿难已经领悟。故承问谁动谁静。应声答云。佛手开合不住。动也。而我见性。本来不动。但用况显之词。初学稍觉难解。尚无有静者。非言见性不静也。盖静必因动而显。先曾动过。后乃不动。方可说静。见性从本以来。不曾动过。未动不须说静。故曰尚无有静相可得。谁为无住。犹言何处有动耶。无住二字即动也。正显即性。非惟离动。而且动静双离。诚天然自性之本定。非由制伏摄念而成。凡欲求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定。决当以此见性。为因地心。佛但先显。不与明言。且待请修时。再与指出。必以根性为因心也。

佛言。如是。

阿难此时见解。陡然与前不同。已亲领见性不动之义。所分外境为动。见性不动。其理不谬。故佛印可之曰。如是。当知此中。以一佛手。为一切外境之例。既佛手开合。与见性无干。则凡一切万事万境。任其起灭纷飞。皆与见性无干矣。若人于动中。睹此不动之性。常恒不昧。自不至为境所夺矣。

此文双兼直曲二指。如果如来但屈指开合。不形审问。阿难即礼拜默领。不分动静。何异教外别传之旨。因有问有答。故曰双兼直曲二指。而宗门竖指伸拳。发明于人者。多本如来舒拳屈指之意。令人自见自悟也。

昔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一尼名实际。到庵直入。更不下笠。持锡绕禅床三匝云。道得即下笠。如是三问。俱胝无对。尼便去。俱胝曰。天势稍晚。且留一宿。尼云。道得即宿。胝又无对。尼便行。胝叹曰。我虽具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气。遂发愤要明此事。拟弃庵往诸方参学。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明日有肉身菩萨至。为和尚说法。次日天龙禅师到庵。胝乃迎礼。具陈前事。龙要胝作尼问。胝曰。道得即下笠。天龙竖一指。俱胝忽然大悟。后来道风大振。凡有所问。只竖一指。至临终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禅。直至于今用不尽。要会么。竖起指头便脱去。倘向指头上会。则千错万错。若能了知竖指属动。见性不动。则可亲见主人翁矣。初对外境显不动竟。

巳二对内身显不动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上科对外境。而分动静尚疏。此科就内身。而分动静则亲。以内身亲为自体。其兴见性。动静难分。佛要令阿难。更于自身中。亲见不动之体。故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令其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令其回首左盼。故问阿难。汝头今日因何摇动。要阿难说出。观光动头。方可辨于见性之动静耳。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上科阿难于外境见性。所分动静。已蒙印可。此科佛欲就内身勘验头见。谁动谁静。看阿难能否于摇动身中。亲见不动真体。正脉云。世人认见是眼。故头摇眼转。宛似见性亦动。今阿难因佛上文说破。见不属眼。已觉此见。离眼独立。湛然满前。自试头之摇。何干于见。是以直答。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静也。谁为摇动。即所谓而我见性。尚且无有静相可得。如何更有摇动。

头之与见。同在阿难当人分上。今于自身上。能分动静。自然较胜从前认眼为见多矣。阿难此时。能于摇动身境之中。分出不动之见性。由闻上科。彼无眼者。非见全无。又既能瞩暗。见何亏损。已领见性脱根脱尘。离缘独立。又闻陈那解说。客尘。主空之义。复明常住不动之义。故一经如来勘验。能于动摇身境之中。说出不动之见性。细究阿难。此时解悟。虽经如来印可。实属从外入者。不是从内发出。佛但以所答不谬而许之。何以见得。阿难不是从内发出。观下科意请如来。显出身心二者之中。发明何为虚妄生灭无常性。何为真实不生灭常住性。便知。

宗家多向根身。接引学人。昔无业禅师。初见马祖。问曰。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尝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祖曰。只未了的心即是。更无别物。业曰。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业才出。祖召云。大德。业回首。祖曰。是甚么。业便领悟。乃礼拜。祖曰。这钝汉。礼拜作么。

又五泄灵默禅师。远谒石头。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据坐不答。泄便行。头随后召云。阇黎。泄回首。头曰。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么。泄于言下大悟。乃拗折拄杖。而栖止焉。且道无业五泄二人。回头转脑。便尔悟去。较阿难相去几何。

佛言。如是。

眼中见性。湛然圆满。超然独立。不特与外境无干。而与内身亦不相干。又非但无有动相。并静相亦不可得。诚所谓这个见性。内脱根身。外遗世界。身境两不相干。动静二皆不属。若能亲见根中。不动摇之定体。即是奢摩他。微密观照。最初方便也。故佛复印可曰。如是。三正显不动竟。

辰四普责迷认分三  巳初取昔所悟客尘  二令观现前主空  三怪责自取流转  今初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如来普告。意在令众咸知。客尘主空之义。若复众生一句。上下当补足其意。于后四句。方易领会。乃曰。汝等已明客尘之义者。则不必说。若复有众生。未解客尘之义者。即当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不独头之摇动是尘。凡一切动相。皆属尘义。又不独佛手开合不住是客。凡一切不住。皆属客义。初取昔所悟客尘竟。

巳二令观现前主空

汝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此令众转观。恐其未解。常住不动。主空之义者。故令就阿难身境验之。乃曰。汝等倘未解主空之义。但观察阿难。头自摇动尘也。见无所动。空也。又汝观我。手自开合。客也。阿难见无舒卷。主也。而客尘。主空之义。岂不历历分明。若悟主空。自不被客尘烦恼所误矣。二令观现前主空竟。

巳三怪责自取流转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

云何是责怪之词。承上客尘。主空之义。明如指掌。应当舍客尘动摇之身境。而取主空不动之见性。云何汝等。仍以动者为实身。以动者为实境。犹故不舍客尘之身境。而取主空之见性。反乃从始洎终。于身妄执为实我。于境妄执为我所。此属我执。又执身境。心外实有。不了万法唯心。此属法执。念念随我法二执以生灭。岂不自误哉。念念即意识妄心。始终二字。远则无始为始。今世为终。近则生为始。而死为终。二皆可通。

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承上既已认妄。则必遗真。故曰遗失真性。颠倒者。认妄遗真。而真妄颠倒。此属惑。行事者。依颠倒之惑。而于妄身妄境。妄生取舍。此属业。既经依惑起业。而于本具寂常之性。妙明真心。竟失其真。反认内四大妄身为我。外四大妄境为我所。是所谓认物为己。随身口意。造种种业。轮回是中。即舍身受身。于妄身妄境之中。妄生缠缚。不得解脱。受生死苦。此依惑造业。依业受报。自作自受。实非天造地设。亦非人与。故曰。自取流转。流是迁流。转是轮转。生死死生。循环不失。亦寓深警之意。此科以见性。离身离境。凝然本不动摇。四义中是寂常义。二显见不动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一终

卯三显见不灭分四  辰初会众作意请  二启匿王出词别请  三如来征显不灭  四王等极为庆喜  今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

此文礼佛之前。乃经家所叙。愿闻之后。为会众意请。闻佛示诲。身心泰然者。前闻能推非心之斥。矍然惊怖。复闻离尘无体之验。默然自失。身心皆不自在。今者闻佛指示。盲人瞩暗。见性是心。训诲客尘主空。见性不动。了知见不属眼。性元不动。非同妄识之无体。故得身心泰然。安舒自得貌。

念无始来者。抚今追昔。追念最初一念。无始无明。妄动以来。转如来藏。而为识藏。虽具识精元明。缘所遗者。自缘不及非失似失。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故曰失却本有真心。既已迷真。势必认妄。认内摇外奔。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故曰妄认缘尘。分别影事。能缘尘境。而起随念计度。二种分别。随尘起灭。如尘之影。故曰缘尘分别影事。即第六意识。

今日开悟。即悟向之能推之心。离尘无体为影事。今之能见之性。离根脱尘为真心。真妄分明。借喻以明。悲庆之意。前者认妄。如失乳儿。身命将绝。何等可悲。今获见性。如遇慈母。慧命可续。曷胜庆幸。是以合掌礼佛。谢前请后。

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此乃意请。前既悟头动。见性不动。已于妄身中。悟明真性。复经如来印可。何以还要求佛。显出真妄虚实。因佛责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遂疑既具不动见性。何以复责遗失。故愿如来。向吾人身心之中。显出何者是虚妄。现前有生灭。何者是真实。现前不生灭。

二发明性。二即身心二者。以不动见性之真心。不离动摇四大之色身。则身心二者之中。一动一不动。一真一妄。一虚一实。一生灭一不生灭。求佛于身心二者之中。一一发挥证明。谁是虚妄生灭无常性。谁是真实不生灭常住性。令众决定取舍。以免遗失真性。颠倒行事也。初会众作念启请竟。

辰二匿王出词别请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毘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此王自陈断见邪疑。求示真常正理。故起立白佛。叙昔未承佛教。不谙佛理。见迦旃延。此云剪发。姓也。名迦罗鸠驮。此云牛领。即外道六师之第五也。邪计一切众生。是自在天所作。毗罗胝。此云不作。母名也。自名删奢夜。此云圆胜。亦云正胜。今从母立称。曰毗罗胝子。即六师之第三也。邪计苦乐等报。现在无因。未来无果。此二皆以断见为主。故咸言。此身死后断灭。无有后世。名为涅槃。梵语涅槃。虽有多译。乃以不生不灭为要义。今言死后断灭。身死性灭。名为涅槃。真邪说也。匿王先受此惑。今闻主空寂常。见性不动之义。触起心疑。故云。我虽值遇于佛。现今犹有狐疑。狐性多疑。人有疑者似之。故称狐疑。此方名教。亦言人死灵随气散。无复存者。又云。魂升于天。魄归于地。皆类断见。误人非浅。请研斯文。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此正别请。证知者。求佛举事发挥。现证令知也。佛遂就匿王生灭身中。显出不皱不变之见性即真心。证知此心。不生灭地。是向匿王自身发挥。令自验证而知。不至再生狐疑。又应会众意请。现前身中。何者是虚妄生灭无常性。何者是真实不生灭常住性。正是如来一点水墨。两处成龙也。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众中独指有漏者。以破除断见粗惑。似惟指界内凡夫。二乘有学。若辨见性真常。则三乘圣众。未明见性。真常之心。亦咸皆愿闻也。二匿王出词别请竟。

辰三如来征显不灭分二  巳初显身有迁变  二指见无生灭

己初分二  午初略彰变灭  二详叙变灭  今初

佛告大王。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此佛欲示。虚妄生灭无常身中。有个真实不生灭。常住心性。以应阿难匿王之求。先审其生灭。乃告大王。汝言彼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我且不问汝死后。但问汝生前。如孔子有言。未知生焉知死。故问汝此现在肉身。为是同于金刚世间最坚固之物常住世间。不朽坏耶。为复还是变坏耶。此处佛立二问。要匿王自己审答者。有二意。一就王老相。易示迁变。二显身无常。王者不免。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者。匿王答佛。称呼世尊。佛问匿王。称呼大王。彼此互相恭敬。我今此身。虽然存在。总属无常。终者。究竟义。从作归字解。究竟要归迁变坏灭。王因受断灭之教。惧其速灭。时时觉察。故此处以及下文。所答生灭之相。悉皆不谬。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人身之现在。但知年往。不觉形迁。匿王迥超常情。未必无因。故问汝未曾灭。云何预知必灭耶。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去声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此略举变相。决知必灭。谓我此无常变坏之身。此二句先以标定。此身因属无常。故不得常住世间。虽然未灭。决知当灭。我观下。即无常观。匿王虽受邪教。此篇所答。全是佛法。观字当是去声。乃智观。非眼观也。下数句。即是五阴中行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即谛观无常身中。念念迁谢者。后念生。前念则迁流代谢是灭义。再后念生。后念又复迁谢。念念如是。新新不住者。前念旧。后念新。再后念起。后念复旧。再后念乃新。新而又新。不得停住。此即刹那生灭。行阴之相。喻如香火成灰。灰落火新。少顷火复成灰。灰落而火又新。渐渐销磨殒灭。新新不住。殒亡不息止也。此一枝香。一定要灭尽。前五句是法。中三句是喻。后二句以法合喻。决定知此无常变坏之身。当归灭尽而后已。此匿王所答。具有三支比量。三支者。宗因喻也。应立量云。身是有法。无常为宗。因云。念念迁谢。新新不住故。同喻如香火。异喻如金刚。

佛言。如是。

因匿王说无常观。事理不谬。故佛印可其说。言如是。三支比量。全无犯过。如是者。言其极成也。匿王观察无常。竟观到刹那生灭。这种境界。凡夫不知。足证匿王为四地菩萨。助扬佛化而来。故未承诸佛诲敕。而能说此行阴微细之相。孔子昔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知者以为说水。其知者。即知孔子说行阴。念念迁流不住也。初略彰变灭竟。

午二详叙变灭分三  未初较量老少  二详叙变状  三总结必灭  今初

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此辨老少形容。佛曰。大王。汝今生龄年也已从衰老。七十曰衰。王年六十有二。故曰已从随也。衰老。其容颜形貌。比较童子十五曰童。未巾冠也之时。为何如。还是同耶。异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佛问老少。王加长成。从少叙起。我昔孩孺。肤腠润泽者。始生曰孩儿。始行曰孺子。肤是身之皮肤。腠是身之文理。幼时滋润光泽也。年至长成。二三十岁。长大成人。精神健康。血气充满。即气充血满。而今颓龄。即现时六十二岁。乃属颓败之年龄。迫近也于衰耄。不必定局岁数。但以迫近。衰朽老耄也。下二句。即释衰耄之相。形容颜色。枯稿憔悴。衰也。精采神气。昏暗晦昧。耄也。发白面皱。逮至也将不久。谓至此颓龄晚景。如日落西山。逮将不久于世。怎比壮年血气充盛即满也。亦旺也之时。壮尚不可比。何况童耶。老年者。安可恬不知惧耶。初较量老少竟。

未二详叙变状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此如来引说。问言大王。汝之形貌容颜。应当不是一旦顿朽。汝亦自觉否。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此下王答渐至。变化密移者。乃行阴迁变化理。密密推移。属幽隐妄想。凡夫心粗。当然莫辨。故曰。我诚真实也不觉。庄生喻如夜壑负舟。彼谓造化密移。岂知行阴所迁。寒暑迁流。渐至于此者。寒来暑往。一年一度。迁变流转。渐渐至此。诚非顿朽。

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何以故。征释渐至于此。非是顿朽。老少比较。人固易知。那知二十之年。已老十岁。三十又衰二十。于今六十二岁。反观五十之时。宛然强壮。此粗推也。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惟一纪二纪。实惟年变。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

初四句牒前文。谓我见变化。密密迁移。虽然如此殂落。其间迁流变易。且限十年指前二十衰于十岁。三十又衰于二十也。殂落者。尚书云。魂升于天。魄归于地。是谓殂落。乃死之别名。此同断灭之见。今者乃取变迁之义。殂者往也。谓壮色日销。同逝波之东去。落者下也。谓精神日损。如夕阳之西下。若复下细推。令我微细思惟。其迁变岂独一纪二纪。一纪十二年也。实在年年有变。岂唯年变。亦兼月月有化。此一月不及上一月。何直即何止也月化。兼又日日有迁。命光与时光共谢。若再沈其思虑。谛实观察。刹那刹那时之最短也。念念之间。不得停留暂住。仁王经云。一念中。具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刹那生灭。非智莫觉。古有偈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害实不安。此岂凡夫所能知耶。二详叙变状竟。

未三总结必灭

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因念念不得停住。故验知我身。究竟要归变灭。总属无常。佛引叙肉身迁谢之相。正欲王与会众。同明虚妄生灭。无常性也。初显身有迁变竟。

巳二指见无生灭分三  午初征定许说  二所见不变  三能见不灭  今初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此征定生灭身中。有不生灭性。而许说也。佛见匿王。详叙行阴。颇觉入细。可示以不生灭性。故问之曰。大王。汝见变化。迁移改易。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悟知汝身。必归灭尽。亦于念念刹那。生灭之时。汝知身中。还有不灭性耶。此正欲发挥证知。真实不生灭。常住之性。匿王合掌白佛。我实在不知。设若早知。岂受断灭之教。佛言汝既不知。我今指示汝。现前生灭身中之不生灭性。王前请求。云何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佛许示不生灭性。正请许相应也。初征定许说竟。

午二所见不变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此引叙观河。谒者参拜。耆婆天。此云长寿天。谒此天神。以求长寿也。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此欲彰所见之水无异。引显能见之性不变。文显易知。二所见不变竟。

午三能见不灭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此科正显能见之性不变。先以皱变对显。其面必定皱于童年者。因此不是本来面目。故有皱变。故问今时观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老少否。童即少。耄即老。不必定指九十岁曰耄。王答不也。世尊。即无老少之变异。

此中有一疑问。必须解释。问。世有年老。精神健康。聪明不衰者。可说不变。多有老眼昏暗。如何可说不变。答曰。自是眼暗。非关见性之事。若凡不信。我有一比例。世有老人。眼根昏暗。带著眼镜一看完全明白。如说见性有变。眼镜亦复无用。今一带眼镜则明。足验见性不变。自是眼昏。不是见性亦昏。如盲人眼根虽坏。见性无亏。眼镜但为助缘而已。实是性明。不是镜明。若定执镜明。未带眼上。何以不明。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

此因皱以分变与不变。而此见精性未曾皱。见精即第八识识精。性即元明之性。因在眼故曰见精。此见精之性。即本来面目。故无皱变。

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此因变以分灭与不灭。匿王既因身之衰变。而预知身之必灭。何不因见之不变。而预知此见。死后必不灭乎。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指见性。本来不生不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者。以见性既不与身同变。云何于汝身中。而同受生死耶。当知此身虽坏。真性常存。

而犹引彼末伽黎等四句。乃责留断见。末伽黎。此云不见道。字也。拘赊黎是其母名子。其人谓众生罪垢。无因无缘。即外道六师之第二。皆以断灭为宗。故云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能见不灭之文。既破匿王断灭之疑。巧答会众。意请诸义。此中面皱。见性不皱。身心之真妄判然矣。皱者为变。不皱非变。身心之虚实攸分矣。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身心生灭与不生灭。发明矣。此即向生灭身中。指出不生灭性。分明证验。前匿王在身上观察。故恐断灭。今世尊在见上发挥。故无生灭。所谓。不离花下路。引入洞中天。足见世尊说法之妙也。三如来征显不灭竟。

辰四王等极为庆喜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一切凡夫外道。多执断见。匿王本为除凡夫断见之惑。故示同凡情而问。今闻死后不灭。已破断见。故以生信发解。知即是解。此信知。与前狐疑相照应。信知此身。死后不至断灭。舍生趣生者。谓舍此生之现阴身。而受中阴身。再趣他生。而得后阴身。此即第八识。去后来先作主翁。依业受报也。王与他一类怀断见之机。断疑生信。闻法欢喜矣。

匿王本不求取真心。虽闻不变不灭。不以为喜。又匿王本不求出生死。虽闻受汝生死。不以为惊。惟闻不至全灭。显有后世。顿销断见之疑。故信解生喜。非余众无有信解欢喜也。权小闻说。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遂信生灭身中。元有不生灭性。解悟离识心外。别有此常住真心。自此修大定。成菩提。端有望矣。故亦踊跃欢喜。得未曾有也。此科以见性不灭论。尽未来际。究竟常住不灭。是四义中常义。三显见不灭竟。

卯四显见不失分三  辰初阿难因悟反疑前语  二如来发明因倒说失  三深责迷倒结合前喻  今初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此科显见不失。与上科显见不灭。俱属常义。上科显尽未来际。究竟常住不灭。此科显从无始来。虽然颠倒不失。阿难前问答客尘之义。以身境有动。如客如尘。见性不动。如主如空。佛已印可。复普告大众。当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摇动者名之为尘。后乃斥责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适闻上科佛云。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与不动之见性。丝毫不异。遂起疑问。谓若此见闻。必不生灭。即上文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此起疑之端也。

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此正所疑。阿难因后疑前。以为性有生灭。可说遗失。既是见性不灭不动。以何因缘。佛责遗失。但我等二障所缠。如染尘垢。愿佛兴大慈悲云。而降甘露雨。洗涤我之尘垢。故佛下文答意。以因颠倒而说遗失。非因断灭而说遗失也。可见非真遗失。本科全示。非失说失。失本不失之相。初阿难因悟反疑前语竟。

辰二如来发明因倒说失分二  巳初即臂倒无失为喻  二以心倒无失合喻

巳初分三  午初定臂之倒相  二定臂之正相  三明颠倒非失  今初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此云印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此即臂之正倒以喻不失。以显心之正倒。亦复不失。诸佛众生。真性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减尚不减。岂有失耶。只因颠倒。则非失说失耳。佛以心之正倒不失难知。故借臂之正倒易见。令其触类旁通。遂即垂金色臂。以千辐轮手。下指于地。示阿难言。汝见我手。为正为倒。当机因常遭如来当头棒喝。不敢以己意自答。乃引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犹言不知何者谓之正。何者谓之倒。初定臂之倒相竟。

午二定臂之正相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佛紧就其语而追之曰。若世间人。既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又将以何为正。阿难至此。不得不言。如来竖臂。以兜罗绵手。上指虚空。则名为正。二定臂之正相竟。

午三明颠倒非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

良以手臂。本无正倒之相。但阿难随顺世间。谓如来竖臂。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此句即告以颠倒之名。下句乃指其颠倒之义。但是将下垂之首。换作上竖之尾。首尾相换而已。纵说上竖为正。臂亦无增。下垂为倒。臂亦不失。诸世间人。不了手臂本无一定正倒。一迷也。定要执著下垂为倒。上竖为正。即是加一倍迷执之瞻视。即下结文。所谓迷中倍人。瞻视二字。与上汝今见我。母陀罗手。见字相照应。瞻为仰瞻。则看上竖之首。视为俯视。则看下垂之尾。但加一倍看法。无论说正说倒。皆不离此臂。虽说倒时。臂本不失。初臂倒无失为喻竟。

巳二以心倒无失合喻分三  午初标名合定  二身无正倒  三正倒从心今初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此以法合喻。举生身佛身之法。合上手臂倒正之喻。承上言。手臂下垂为倒。手臂上竖为正。无论倒正。皆不离此臂。由是即喻观法。则知汝阿难之身。与诸助语词如来清净法身。此是离垢清净。比类发明者。即生身佛身。比例形显。自可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身。了知心包万法。为正知。万法唯心为遍知。如手上竖为正。汝等之身。执心在身内。执法居心外。号性颠倒身。如手下垂为倒。此文不必在手臂上竖下垂。争正争倒。阿难说。世人以此下垂为倒。上竖为正。佛即顺彼之说。但取臂之虽倒不失。喻明心之虽迷不失也。

当知真心。本无迷悟。但为生佛迷悟所依。悟时名正遍知。虽悟亦无所得。迷时号性颠倒。虽迷亦本不失。不过多一分迷执而已。如手臂本无正倒。而为正倒所依。上竖说正。臂无所增。下垂说倒。臂亦无失。亦不过多一倍瞻视而已。初标名合定竟。

午二身无正倒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此佛明知身无正倒之相。故问阿难。令其观察。以手之颠倒。人所易知。心之颠倒。人皆莫解。若能观察。恍然自悟。则不至遗失真性耳。故曰。随汝谛审观察。汝此色身。与佛法身比较。汝身称颠倒者。既有名字。定有相状。何处号为颠倒。正要阿难循名核实。谛观身上何处。号为颠倒之相。分明指出。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被此一问。恰似木偶。不能开口。瞪瞢瞻佛。瞪双目直视。瞢昏闷不了。瞻仰于佛。目睛不瞬动也。不知身心。颠倒所在。望佛待教也。不知者。因有甚深义趣。所以不知。一颠倒名虽在身。义乃从心。由心起颠倒。故于身上。不知颠倒相之所在。二其相更不在心。义乃在执。由迷真起执。号为颠倒。而心实不依之真成颠倒。故于心上。亦不知颠倒相之所在。三非可相见。只可义求。因迷执而说颠倒。迷执亦非有相之物。岂能指其相之所在耶。故曰。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二身无正倒竟。

午三正倒从心分三  未初标如来慈悲告众  二引昔教以明正相  三责遗认以明正相  今初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佛兴慈悲。兴者发也。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不待请问。运无缘慈。与以正遍知乐。运同体悲。拔其性颠倒苦。哀愍者。因见阿难大众。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以目直视如来。昏瞢不了。实堪哀愍。海潮音。应不失时。阿难大众。殷殷待教。故不失其时。而遍告同会也。初标如来慈悲告众竟。

未二引昔教以明正相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佛引常说之教。以明正遍知义。此大乘了义。是佛常说。亦各随机解。如一切唯心造。凡小解为业造。权教解为识造。圆顿之机。直了真心所现。真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今约深义。重明昔教。色心诸缘。及心所使四句。明万法唯心所现。色即十一色法。心即八识心王。诸缘者。生心有四缘。谓亲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亦名次第缘。所缘缘。色法只有前二缘。不须后二缘故。及心所使者。即五十一心所法。遍行五法。别境五法。善十一法。根本烦恼六法。随烦恼二十法。不定四法。此五十一法。随心王所驱使。故名心所使。五十一心所法。八识所具多寡不同。第八识唯具五遍行心所。第七识具遍行五法。别境慧。根本四法。贪痴我见慢。大随烦恼八法。共十八心所。第六识。力用最强。具足五十一心所。前五识具遍行。别境各五法。善法十一。根本烦恼前三。中随二法。大随八法。共三十四心所。诸所缘法者。即二十四种不相应法。因不与心王心所。色法无为法相应。乃色心分位假立之法。 得及命根众同分。异生性与无想定。灭尽定及无想报。名身句身并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并势速。次第时方及与数。和合性不和合性。二十四种不相应是识所缘。及六种无为是智所缘。此中即百法五位。广如唯识百法论说。以上百法。即统一切法。惟是真心所现。真心如镜。诸法如镜中像而已。此文重一现字。见万法即心也。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此明万法常在心中。汝身指阿难根身。汝心指阿难识心。其余诸法。俱摄在皆字之中。此如来直指阿难现前身心。以明诸法所依本体。寂照不二。耀古腾今。曰妙明。性无妄染。纯一无杂。曰真精。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可思议。曰妙心。中即妙心之中。妙心为能现。诸法为所现。即阿难之身心。亦为妙心中所现之物。

此二段文中。有二种疑问。须加辨明。一问。诸所缘法。唯心所现。真如无为。亦在其中。何以真如亦为所现耶。答。本经乃圆实大教。是绝待。非对待也。以彼真如无为。是对有为而立。如下文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故也。又问。前显见性黎耶体。是为能现。今汝身汝心。皆是妙心所现之物。则此心外。另有真心耶。答。七转识。但为所现。真心独为能现。而黎耶通于能所。对纯真之心。则降为所现。对七转识。则升为能现。与真心非一非异。故本经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若悟上文。心包万法。万法唯心之旨。则为正真知。而非性颠倒矣。二引昔教以明正相竟。

未三责遗认以明正相分三  申初怪责遗真认妄  二法说认遗之相  三喻说遗认之相  今初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此责遗真认妄。前阿难问。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名我等辈。遗失真性。其意不知以何因缘。说为遗失。此科即其因缘也。由颠倒而说失。非失似失。虽不失而颠倒。无倒为倒。故责曰。云何汝等。遗失云云。本妙者。本来自妙。不假修为。非谓他法妙。即谓心性。本来自妙也。心性单举。体用自应双兼。今心性对举。体用不分而分。自其本觉而言谓之心。自其本寂而言谓之性。圆妙明心者。圆即本觉照用。圆融朗彻。乃从妙起明。寂而常照。此用妙也。如摩尼珠之光。宝明妙性者。宝即本性寂体。清净坚实。乃即明而妙。照而常寂。此体妙也。如摩尼珠之体。此心性。全体大用。原是自己本有家珍。如何遗失。

认悟中迷。此即遗失真性所以。认字即属颠倒执情。不当认而认也。悟者悟万法唯心。心包万法。迷者迷法皆心外。心在身中。众生应当反迷归悟。云何竟认悟中一点迷情。为己心性。此即是颠倒。即为遗失真性。一迷也。若更执所认迷情。以为真心极量。此即属认物为己。迷上加迷。倍迷也。即是颠倒之中。更加一倍颠倒也。

心之悟迷。与臂之正倒对论。其理易明。心本无悟迷。而说悟迷。如手本无正倒。而分正倒。其病皆在执之一字。执情若化。则为正遍知。执情不化。则为性颠倒。手之正倒。不离一臂。人之悟迷。不出一心。见虽迷执颠倒。而真心实不曾依之。而果成颠倒。如人迷东为西。东实不转为西。但一迷情妄执。东西颠倒。乃是不颠倒中。妄计颠倒。故曰认悟中迷。亦乃不迷中起迷。如第四卷所云。昔本无迷。似有迷觉也。初怪责遗真认妄竟。

申二法说认遗之相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妙明明妙之心性。本无迷悟世界身心等相。云何遗失本妙心性。而起迷认。乃由最初一念妄动。迷性明故。而成无明。故曰晦昧即无明也。由此无明。将灵明洞彻之真空。变为冥顽晦昧之虚空。故云为空。是为业相。此则从真起妄。即经云。迷妄有虚空也。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者。于此顽空。晦昧暗中。复依无明之力。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妄见。是为转相。于空晦暗中。欲有所见。而业相本无可见。瞪以发劳。故结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变起山河大地世界。依报外色。故曰结暗为色。是为现相。即经云。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也。合业转现三相。为三细。即阿赖耶识。以上色空等法。迷者误认虚空世界。心外实有。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色。即结暗所成。四大之色。妄想。即能成之心。复由妄心。抟取少分四大妄色。色心相杂。变起众生。正报内色。故曰。想相为身。想即妄心。相即妄色。色心和合。五蕴具备。而为五蕴之众生。即经云。知觉乃众生也。迷者误认四大假合之身。为自身相。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聚缘者。圆觉云。妄有缘气。于中积聚。积聚能缘气分。于妄身中。内缘五尘落卸影子。计度分别。摇动不休此即独头意识。内缘法尘之境。外缘五尘诸境之法。明了分别。奔逸不已此即五俱意识。外缘五尘之境。趣向外境。奔驰纵逸。故曰趣外奔逸。聚缘内摇故昏。趣外奔逸故扰。即此昏迷。扰攘之相。迷者不知。原是无明。展转粗动之相。由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再起四粗。误认妄识缘尘分别。为自心相。合色杂妄想。想相为身。即圆觉经所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即认物为己。颠倒之相。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自晦昧为空。从真起妄。悉皆认妄。已成颠倒。此处正属颠倒之中。更加颠倒。既一迷积聚缘气。以为自心。决定迷惑。心在色身之内。万法皆在心外。与正遍知见。敌对相反。以上皆认妄之相。

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不知。即迷执心在身内。并不知真心广大周遍。包含万象。即阿难内之色身四大之色法。和合所成。外洎及也山河。虚空大地之世界。咸皆也是妙明真心中。所现之物。此乃遗真之相。若知心包万法。法在心中。则成正遍知矣。因不知故。认物为己。乃成性颠倒也。二法说认遗之相竟。

申三喻说遗认之相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

以下设喻。澄清百千大海。譬如包罗虚空大地之广大真心。反遗弃之。此喻遗真也。惟认一浮沤体。惟独认海中一沤之体。譬如惟认悟中一点迷情。似在色身之内。此喻认妄也。

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此喻执妄为真。喻中惟认一沤。即目为全海之潮。穷尽大瀛小渤。法中认妄识为真心。执妄识穷尽真心极量。三喻说遗认之相竟。并前二如来发明因倒说失竟。

辰三迷倒结合前喻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上喻中弃海认沤。一迷也。目沤为海。乃是迷中倍迷之人。合法中遗广大之妙心。认缘影之妄心。一迷也。执此妄心即是真心全体。讵非加一倍之迷耶。如我垂手一样。不知手臂本无正倒。一迷也。今定执上竖为正。下垂为倒。亦迷中倍迷之人。故曰等无差别。

又不知真心本无迷悟。一迷也。反认悟中迷。亦迷中倍迷之人。心虽迷倒而不失。犹臂之虽倒而不失。等无差别也。前云遗失真性。正由颠倒。则非遗似遗。日用不知。则无失说失。怀珠乞丐。枉受困穷。名可怜愍。果能于此悟明。虽颠倒而不失。则不负本有。虽不失而颠倒。则不废修证。庶性修无碍矣。此科以真性不失而论。从无始来。虽然颠倒不失。亦四义中常义。以如来尽心吐露。可谓澈法底源。惜当机未能直下承当。似极显见性。妙明周圆之义。四显见不失竟。

楞严经讲义第三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四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五显见无还分四  辰初阿难求决取舍  二如来力为破显  三承前判决取舍  四结叹自述沦溺  今初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上科如来。尽心吐露。极显真心。可惜阿难未能领悟。而反起疑。故向佛求决取舍。悲救深诲者。承佛悲怜愍念。救拔性颠倒苦。深加训诲。而与正遍知乐。感伤真心不失。颠倒受沦。故致垂泣矣。我虽承佛如是妙音。如是指法之词。即指上三科妙音。乃指说法微妙音声。佛音具足众妙。乃总赞之曰。妙音。悟妙明心。即指领悟上三科。所显见性。阿难前求发妙明心。佛向阿难眼中指出。显见性即是妙明心。阿难领悟不动不灭不失之见性。元所圆满。指不失科中。包括虚空曰圆。周遍万法曰满。所显广大圆满之义。常指不灭科中。真常不灭之义。住舍不动科中安住不动之义。此述闻法虽悟本心。下乃归功意识。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而字转语词。悟佛法音。是犹但领其文。未谙其旨。观下未敢认取可知。阿难以闻解之功。全归重于听法缘心。故曰现以用也缘心。缘心即第六意识。缘虑分别之心。而能闻法领悟。有大功能。允所瞻仰者。允诚义。谓此缘心。是诚我所瞻依仰慕。而不能舍者。若舍此心。凭谁闻法领悟耶。

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此心。即妙明心。众生日用施为。一一无非承其恩力。咸皆迷而不知。故归功于缘心。阿难亦复如是。故曰。徒获此心。获者得也。其意徒得此心。而未敢认为本来圆满。元来无失。常住心地。其故何也。因不得其用。故未敢认也。

倘若认此。则必舍彼。却后将何承领佛法。纵不惜缘心。而独不重佛法乎。所以踌躇莫决。观此阿难则真妄双迷。倘无根性真心。岂能闻法。闻既不闻。则分别缘虑之心。何自而有。全承根性恩力。反疑不得其用。此迷真也。闻法领悟之心。离尘即无分别。尘有则生。尘无则灭。完全无体。不过妄有缘虑分别。执认不舍。此迷妄也。既是真妄双迷。何得称悟。直至三卷末。获本妙心。常住不灭。方敢认取此心。方是真悟。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圆音。即佛最胜口轮。但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圆音。即是一音。佛之音声。圆满普被。诸方异类。闻之皆同本音。一音具足一切音。故称圆音。一切音不出一音。故曰一音。佛音为众生作增上缘。随根差别。现众多声。犹如一雨所润。草木大小。随根受益。有缘隔远。如在一堂。

疑根者。谓致疑之端。乃疑自疑人疑法。三疑中疑法也。此疑根之于心。非大雄大力之世尊。莫能拔之。此即缘心真心。谁取谁舍。莫衷一是。如人惑于歧途。莫知所向。故求拔疑根。令到不疑之地。庶可归无上道。无上道。即不生不灭之果觉。须识不生灭之因心。庶可圆成矣。初阿难求决取舍竟。

辰二如来力为破显分二  巳初破缘心有还  二显见性无还

巳初分三  午初破所缘之法  二破能缘之心  三指各有所还  今初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上科阿难求决取舍。此科如来力为破显。破者破妄缘心也。显者显真见性也。此欲破缘心有还。先破所缘之法现说法音。阿难不舍缘心。为重于法。若破所缘非真。而能缘自舍矣。

汝等尚以缘心听法。谓以能缘之心。听我所说法音。则此法亦成所缘之尘。非得法性真理。以法音但是能诠。真理方是所诠。真理即众生之心。听法能悟真理。方不负我所说。故下喻说。听法自应观心。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上人字喻说教人。下二人字皆喻听教人。指喻佛之声教。月喻听教人之心。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喻佛以音声。而作佛事。说出声教。直指人心。告示听教之人。彼听教人。因教自当观心。犹因指自当看月也。若听教悟心。则因指见月矣。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此喻执教迷心。若复观指。以为是月之体。此人岂惟独也亡失月轮不能见。亦亡其所谓指也。何以故是征。下二句是释。即以所标之指。认为明月故。法合当云。若复执教为心。此听教人。岂惟不达真心。亦且不知教意。何以故。即以所缘声教。为真心故。

岂惟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明暗二字。喻中易知。法中难解。喻中不但亡指。并不识明暗。何以故句征。下释不识明暗之义。即以指体之暗性。认为月光之明性。自是明暗二性双迷。无所了知故。法中教合指喻。心合月喻。教以声名句文为体。无觉照之用。合暗喻。心以灵知不昧为性。有觉照之用。合明喻。学人不解依教观心。但认声教为真心。岂独迷心。亦迷其教。何以故。以所说教。认为真心故。又不但迷教。亦复不达有觉照。无觉照之用。何以故。即以声名句文。无觉照之教体。为灵知不昧。有觉照之心性。觉与不觉。二者无所了别故。谓汝以缘心听法。则我所说之法。亦成缘尘。汝则迷失法性。何异执指为月。不识明暗之人。故曰。汝亦如是。初破所缘之法竟。

午二破能缘之心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正拔不舍缘心之疑根。分别。指听法缘心。法音。即所听声教。上科先破所缘之法。此科乃破能缘之心。谓汝虽不以所分别声教为心。若以能分别法音。为汝真心者。此心自应离却所分别法音。有能分别自性。方许为真。此暂纵。下即夺。先喻说。后法合。此喻能缘心。离尘无性。譬如行客。寄宿旅亭。不过暂时止住便去。终不常住。而掌管也亭人。是为亭主。则无所去。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此以法合。亦复如是者。能缘心不住。缘境之时。暂缘便去。终不久缘。故喻如客。若真是汝心。则如亭主常住。并无所去。云何离却所分别声。无有能分别之自性。此破意识缘声之心也。

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此下广示有还。故云。斯则岂独缘声分别之心。离声无性。即能分别我三十二相之容貌。亦是相有则生。相无则灭。离诸所分别之色相。亦无能分别之自性。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如是二字。指上缘声色二尘。离尘无分别性。乃至二字。超略中间香味触尘。井法处所摄。半分生尘。而分别之性。亦复都无。此是六

识不缘六尘境界。五俱意亦皆不行。如是则能分别心。与所分别境。悉皆寂然。故曰。都无。唯留独头意识。缘法处半分灭尘。因法尘有生灭之分故。 非色非空。即内守幽闲。法处灭尘境界。已离六尘粗相。故非色。犹有寂静细境。故非空。参禅之士。到此境界。难免被他所误。又非同色界四禅天定。故非色。非同空处空无边处天定。故非空。如八定后三定。所缘境界相似。不但随尘起灭之见闻。缘心不行。即嗅尝觉知。亦复不起。此处犹非真心。切勿错认。

拘舍离等。此云牛舍。乃末伽黎母名。即拘舍离子。六师之一。等余外道。昧为冥谛者。昧即迷昧。不知此境非真。执为冥初主谛。智论云。外道通力。能观八万劫。八万劫外。冥然不知。谓为冥初。从此觉知初立。故名主谛。亦云世性。谓世间众生。由冥初而有此性。即世间本性也。离诸法缘。无分别性者。正脉云。纵使心之分别都无。亦但离于粗分别耳。微细流注。固所未觉。纵使境之色空都尽。亦但离于粗境耳。灭尘影事。固不能离。若离诸法尘。半分灭尘之缘。即无分别之性。与上之离声色。而无性者。同一例也。二破能缘之心竟。

午三指各有所还

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此心性。非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即缘尘分别之心性。亦即上文所谓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乃随尘生灭。各有所还。分别声者。从声尘来。还之于声。乃至分别冥谛者。从冥谛来。还之冥谛。如人影相似。从何人来。还随何人而去。有来有去。但是暂住之客。不是常住主人。故曰。云何为主。初破缘心有还竟。

巳二显见性无还分二  午初阿难求示无还  二如来详与显示  今初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本也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此当机闻说缘心有还。而求示无还也。还者归还。如世间之物。从谁借来。还之于谁。若是自己之物。则无可还。故问曰。若我能缘心性。如来现说。各有所还。而如来所说妙明元心。云何乃是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初阿难求示无还竟。

午二如来详与显示分四  未初指喻见精切真  二许示无还之旨  三备彰八相皆还  四独显见性无还  今初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佛欲示无还之旨。先明见性。切近真心。且就阿难日用之见。分明指示。故曰。且汝现前见我之时。此见即是八识精明之体。元者本也。故出其名曰。见精明元。即二根本中真本。识精元明是也。体即第八识见分。映在六根门头。在眼曰见精。在耳曰闻精。在鼻曰嗅精。在舌曰尝精。在身曰觉精。在意曰知精。本具精明之体。而有了境之用。但体受妄熏。而有二种颠倒。见妄未除。精明尚欠于妙。故曰。虽非妙精明心。虽非二字暂抑之。

而喻中。随即扬其切近于真。如捏目所见之第二月。虽非真月。而与真月原无别体。但多一捏而已。放手即真。非同水中月影。与真月有虚实之殊。天渊之隔。以第一月。喻纯真无妄之妙精明心。第二月喻见精明元。水中月影。喻缘尘分别之识心。佛欲令人舍彼妄识。取此见精。为本修因也。

问。阿难求索真心。佛何不指与纯真无妄之心。而乃指此带妄之见精耶。答。纯真之心。唯佛独证。等觉菩萨。犹有一分无明未破。真尚未纯。而况位居凡小。离此凭何指示乎。譬如指矿说金。求金之人。若舍于矿。岂有真金可求。十番正示。二见翻显。如销矿成金。其金一纯。则光明焕发矣。从上诸祖。皆本佛意。多于六根门头。接引学人。竖臂擎拳。一棒一喝。无非欲令学人。亲向自身中。识取本来面目。慎勿因此有虽非妙精明句。遂疑见精。以为全妄。不敢认取也。初指喻见精切真竟。

未二许示无还之旨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首句诫听。下乃许示。无所还地者。即本元妙明心地。前阿难所云。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既圆满。则无来无去。常住不动。安有所还。是为无所还地。二许示无还之旨竟。

未三备彰八相皆还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中夜黑月。云雾晦瞑。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此欲示无还之见。先列可还之相。佛意非有可还之相。莫显无还之见。故先列可还。共有八相四对。明暗。通塞。同异。清浊也。各有体相。如日轮是体。明曜是相。乃至澄霁是体。清净是相。其中惟六七体相颠倒。观还处自知。 大讲堂户牖洞然大开。内外通达。东方日轮升天。则全讲堂。皆有明曜之相。中夜即子夜。黑月谓一月之中。有分白月黑月。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因云雾晦冥掩蔽于空。则复现昏暗之相。昏者暗之始。暗者昏之极。此明暗一对。户牖空隙之处。则见通相。墙宇之间。四围曰墙。四檐曰宇。内外彼此不通。则复观壅塞之相。此通塞一对。分别之处。指眼前所分别之境。处即境也。如山地林泉等处。则复见缘。缘即尘缘差别。如山是高。地是平。林是密。泉是流。彼此之相不一。则复见差别之相。顽虚之中。遍是空性。应是空性之中。遍是顽虚。空性广大。同是冥顽无知。故曰遍是顽虚之相。此同异一对。郁孛之象。则纡昏尘。应是昏尘之象。则纡郁孛。象即境象。纡环绕也。地气屯聚曰郁。灰沙飞扬曰孛。昏尘境象。则纡绕郁孛之相。澄霁敛收也氛。雨后天晴为澄霁。所有尘氛。悉皆收敛。万里苍苍。一色清净。故又观清净之相。此清浊一对也。此八相。皆为见精所对之境。下明各有所还。对显见精无还。离尘别有全性。异前缘心。离尘无体也。

此大讲堂。喻妙明元心。不动不变之体。为大总相法门。八相。喻心体随缘。现一切别相。总言之。随迷悟二缘。而现染净诸相。明喻智慧。善能照了。暗喻无明。昏于长夜。通喻六根通达。触处洞然。壅喻二执障蔽。头头是碍。差别之缘。喻善恶。顽虚之状。喻无记。郁孛喻昏迷之性。清净喻澄湛之心。正显种种幻化。皆生当人妙明元心。此心不拒诸相发挥。能为诸相所依。若讲堂然。人人皆有此大讲堂。试深思之。昔报慈文遂禅师。尝究首楞严。谒于法眼。述己所业。深符经旨。眼曰。楞严岂不是有八还义。遂曰。是。眼曰。明还甚么。遂曰。明还日轮。眼又曰。日还甚么。遂懵然无对。自此服膺请益。是可知主中主。故非注疏所及。端师子颂曰。八还之教垂来久。自古宗师各分剖。直饶还得不还时。也是虾跳不出斗。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

能见是一。所见不一之相。咸在一见之中。故曰咸看此诸变化相。相以变化称者。自无而有。谓之变。虽有若无。谓之化。显其不实也。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以上八相。各有所因。本因何处而来。还之何处。

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上科云。诸相各有本因。此科征释本因。谓明相当还日轮。以日是明相本因。以是之故。还之于日。

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此中顽虚还空。郁孛还尘。足证前之体相颠倒。其余例上可知。以此八相类推。则诸世间。一切眼家所对之色尘。皆有可还。不出斯类。三备彰八相皆还竟。

未四独显见性无还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此正显见性无还。乃为真主人。谓汝能见八种之相。此见之精。即是妙明真性。无来无去。不生不灭。当欲从谁以俱还乎。谁字。即八相中随举那一相。何以故起。是征释。设若见精还于明相。已随明相而去。则不明时。应无复见暗。汝今不然。虽明去暗来。通去塞来。异灭同生。浊灭清生。所见之相。任从种种。千差万别。而能见之性。湛然盈满。如明镜当台。有物斯鉴。明来见明。乃至清来见清。昭然不昧。凝然不动。无差无别。无往无还。本科独显见性无还竟。并前二如来力为破显竟。

辰三承前判决取舍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首句。近指八相。远指六识。八相从缘而有。还之于缘。缘有则有。缘无则无。六识因尘而有。还之于尘。尘生则生。尘灭则灭。皆有可还。自然非汝常住不迁之真性。汝当决定弃舍。而不须执吝矣。云何汝先说。现以用也缘心。允所瞻仰。而犹恋恋不舍。今此见精明性。明来见明。暗来见暗。不由汝以可还者。自然属汝自己。非汝之真性。而是谁耶。汝当决定认取。而不可犹豫也。云何汝先言。未敢认为本元心地。而起爱妄疑真之心。今闻如是破显。其疑根当可自拔矣。三承前判决取舍竟。

辰四结叹自述沦溺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沦。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则知二字。承上无还而言。则知汝之见性真心。虽随缘而恒不变。本字贯下妙明净。此三义本来现具根中。即生灭门中之本觉心。众生日用。不离这个。不为诸相所迁。非同缘心之离尘无体。故曰。本妙。不为诸相所蔽。非同缘心之昏扰为性。故曰。本明。不为诸相所染。非同缘心之分别爱著。故曰。本净。迷闷者。执吝缘心。无智自解。具足本末不觉。由是丧失本妙明净之觉心。此非失似失也。法身流转于五道。枉受沦溺。于生死苦海之中。常被漂流沉溺。如怀珠乞丐。珠本不失。枉受贫穷。为可怜愍者。此科以见性无还而论。无往无还。挺物表而常住。亦四义中常义。五显见无还竟。

卯六显见不杂分二  辰初阿难以物见混杂疑自性  二如来以物见分明显自性  今初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虽闻见精无还。而领之未的。故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是虽知见性。不与诸相以俱还。云何分辨。可以得知是我真性。而不属于物也。观虽识二字阿难以见性。昭昭灵灵。盈满目前。物见混杂。仍是有疑莫决。不敢认见为心。故佛即以物见分明显自性也。初阿难以物见混杂疑自性竟。

辰二如来以物见分明显自性分四  巳初标定能所  二就中拣择  三物见分明  四责疑自性  今初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汝今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上科。当机疑物见混杂。此科佛欲显物见不杂。故先须列出。如何是能见之性。如何是所见之物。然后就中拣择。自然见是见。物是物。分明不杂。此先列能见。有声闻见菩萨见佛见凡夫见。故呼当机而告之曰。吾今问汝。汝现今未得四果无漏。清净慧眼。乃承佛神力加被。乃能见于初禅。得无遮障留碍。而阿那律。具足云阿那律陀。弥陀经云。阿冕楼陀此云无贫。亦云不灭。因昔日以稗饭。施供辟支佛。所以受福不灭。于九十一劫中。天上人间不受贫穷果报。过去劫中为农夫。远种山田。无暇回家吃饭。带饭而食。山中有一道人修行巳证辟支佛果。七日下山化缘一次。是年饥荒。米粮昂贵。一日下山募化。连化七家。竟无一家施供。空钵而回。该农夫见而问之曰大师今日乞食得否。答曰。无人布施。农夫闻言。心中动念。此大师七日化一次。每次化七家。无论多少。下七再化。今空钵而回。岂不是要饿七日。自愧无可供养。乃以所带稗饭一包。布施供养。辟支佛接而受之。乃为咒愿曰。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愿毕而去。十分感激。后农夫持刀割草。草中跳出一兔。其色纯黄。遂跳至农夫背上。伏而不动。农夫惊怪。奔回急唤其妻捉之。乃一金兔。自此无贫。九十一劫。受福不灭。故以名焉。此过去因缘也。

阿那律是佛堂弟。因听法之时。常好睡眠。被佛诃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遂生惭愧。发大精进。七日不寐。失其双目。佛愍而教之。授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遂得半头天眼。而证圆通。自述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维摩诘经阿那律答严净梵王亦云。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今言阎浮提者。以大千世界。有万亿阎浮提。举别显总也。故华严云。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者是矣。有云。此阎浮提三字。与下科此见周圆。遍娑婆国三字对换。则两皆不讹。此应见娑婆国。下科居日月宫。应只见阎浮提。此理不错。据愚见不必更换。两处但加字可也。此加万亿。或一切二字。于阎浮提之上。下科娑婆国下。加一四天下。南阎浮提即可。庵摩罗果。桃柰相似。生熟难分。此方所无。故不翻。上二是声闻见。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前二句菩萨见。中四句佛见。后二句凡夫见。百千界者。初地菩萨见百界二地见千界。乃至十地见无量世界。十方如来。见无限量。故曰。一穷尽微尘。喻其多不可数也。国土皆称清净者。佛眼等观。见秽同净。无所不瞻。即佛见周圆也。以上圣见。下为凡见。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作三意释之。一对胜显劣。谓众生洞明之见。较之佛圣不过分寸而已。二收尽含生。谓蜎蠕之属。见量狭窄。极其洞视明见也。不过分寸之地。三障碍失用。谓隔纸不见。此不过分也。隔板不见。此不过寸也。过作通过解。与上二不同。此中能见之文。具足十界五眼。凡夫肉眼。阿那律天眼。阿难仗承佛力慧眼。菩萨法眼。如来佛眼。

五眼颂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真谛。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同是如来藏。清净本然平等一相。圆明法界内。 无处不含容。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此列所见。独约当机。现量所亲见之境。谓言以上圣凡诸见。姑勿论耳。且就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在须弥山腰。离地四万二千由旬。东方持国天王。居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居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居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居水晶埵。而齐日月。

中间遍览者。忉利天之下。大地之上。周遍历览。有情之类。有水居陆处空行诸众生。无情之处。有山河大地虚空诸境界。虽有晦昧而昏暗者。晴霁而明朗者。种种形像。差殊不一。无非眼前尘境。所分别之相。种种滞留隔碍也。初标定能所竟。

巳二就中拣择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物见本来不杂。阿难先疑混杂。故佛欲令自己拣择。自验自知。自可不疑。应字平声。谓汝当于此能见所见之中。分别谁自谁他。自即见性。他指物象。

吾今将汝择于见中四句。吾是佛自称。将汝将字。文意稍难领会。今不作别解。谓现今吾将汝现前所见。要汝自己拣择。于能见所见之中。仔细分别。谁是我能见之见体。谁为我所见之物象。令能所分明不混。自然得知汝之真性矣。二就中拣择竟。

巳三物见分明分四  午初正明物不是见  二正明见不是物  三反辨见不是物  四反辨物不是见  今初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皆也物非汝。

上文佛令自拣物见。惜阿难无此智力。不能辨别分明。故佛此下。更以四番。展转发明也。此正明物不是见。极者尽也。见源即见性。如云尽汝见性能力。从日月宫。此最上所见是物。而非汝见性也。又至七金山。此山围绕须弥山之外。一重香水海。一重金山。共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其体皆金。一双持。二持轴。三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象鼻。七鱼嘴。周遍谛观者。用目循历。谛实观察。虽有种种光明。亦是物而非汝见性也。渐渐更观。自高而卑。自近而远。乃见云之腾。鸟之飞。风之动。尘之起。此皆空中所有。以至地上树木也。山川也。草芥菜类也。人畜也。亦咸是物。而非汝见性也。初正明物不是见竟。

午二正明见不是物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此正明见不是物。上明诸物非见。见性已经择出。阿难不解。故此承上重示云。阿难是汝所见。若近若远。若高若低。若大若小。所有物性。物是无情性。虽复种种状态。差别殊异。列在目前。同是汝之见精。一道清净。不起分别。圆明照了。瞩见也。

则诸物类。指所见一切物类。自有千差万别。而汝见性毕竟无殊。此精妙明者。即此见精。本妙本明。与物不杂故妙。遍见诸物故明。即此妙明真心。诚汝自己见性。物见分明。云何于诸物中。而不能拣择耶。此正酬上文。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问也。二正明见不是物竟。

午三反辨见不是物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此数节文。承上反辨。见不是物。上科已将物见分析明白。物有差别。见性无殊。则见当然不是物。反辨云。若汝执言。见即是物。即当有相。见若有相。则汝见有相。我见亦当有相。则汝亦可见吾之见。毕竟作何形相。试问我见之相。同于何物。为方圆耶。为大小耶。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前二句防谬。下三句难破。若谓汝我同见万物之时。我见在于物上。汝见此物时。即名为见吾之见者。下即难其当见不见。则吾收视不见物时。汝亦当见吾不见之处。现今吾不见物时。汝何以不能见吾不见之体。在于何处。既不能见吾不见之处。而说能见吾见物之见者。亦不足信也。譬如我手取物之时。伸在物上。为汝所见。吾不取物时。手在何处。汝亦应见。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摄前何不见吾不见之处。防阿难谬答能见。故分开若见若不见两途。俱反证见性非物。上二句。谓若能见我收视不见之处。自然是我能不见之见体。自然非彼所不见之物相。自然二字。即分明义。非彼不见之相六字。即非物二字。此句与第四句。自然非物四字同。乃译者润文之巧耳。此文欲求义理明白。须知彼字即指物言。当与我字对看。再用能所二字对释。我见为能见。彼物为所见。例如眼根见物。是我能见之见体。非彼所见之物相。今不见物。照上例云。自然是我能不见之见体。自然非彼所不见之物相此句。即自然。非物四字。不必过于搜索。愈晦本意。下二句。若不见吾不见之地。则吾之见。自然非物。何以故。若是物。收视不见时。必有所在之处。当然令汝可见。既不能见。当然非物。吾之见既非是物。汝之见亦应非物。故末句结曰。云何非汝真性。此云何非汝句。即答阿难前言。云何得知。是我真性相对。三反辨见不是物竟。

午四反辨物不是见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此反辨物不是见。当承上云。见若是物者。物亦当是见。则汝现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而物亦当见汝矣。体性纷杂者。则无情之物体。与有情之见性。纷然杂乱。而不可辨也。果然如是。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众生。有情之界。不成安立矣。何以故。物亦能见。物亦属有情。则有情无情杂乱。故不成安立。又有一解。则汝与我有情世间。并诸器世间。则不成安立矣。何以故。物亦能见。就无有无情之器世间。即坏器世间相。何成安立。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此转正意。言若汝见物见我之时。一定是汝见而非我见。汝我有情之与有情。尚不混滥。岂有情之与无情。而至杂乱耶。见性周遍者。谓汝现前。观四天王宫。以及水陆空行。皆属汝之见性周遍。此见总不属于物。亦不属于我。非汝真性。而是谁耶。物见分明。本不混杂。为何不敢认取。四辩见不是物竟。并上巳三物见分明竟。

巳四责疑自性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此承上物见分明不杂。见性是在汝。而不属于物。云何汝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者。此性本来是汝。本有家珍。反不敢认以为真。而取我言。以求证实。汝问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故我责汝。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也。此科以见性非物而论。不杂不乱。超象外以孤标。是四义中明义。六显见非物竟。

卯七显见无碍分二  辰初阿难因尘疑碍  二如来显性无碍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

此科因当机闻说见性周遍一语。遂生疑惑。以为真性。既是周遍。应当一定周遍。自应无碍。何乃动被物碍。故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见性下。当加本来周遍意。与下文语脉。方可连续。谓若此见性。本来周遍。必定是我真性。而非余物。则应当一定无碍。今何不然。

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祗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此述见性大小不定。云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此殿乃殊胜藏宝所成。故称胜藏宝殿。阿难随佛至彼。故与如来。同观日月宫。此宫亦在须弥山半。与天王宫殿齐。随至二宫。故曰居日月宫。灌顶云。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火摩尼宝所成。月宫四十九由旬。水摩尼宝所成。皆天人充满。日宫虽火摩尼宝所成。其清凉与月宫同。但光胜下注耳。犹如火镜。体质不热。光注成烧。起世经云。日月宫运行无滞。为五风所持。一持风令不坠。二住风令安住。三随顺风令顺行。四摄风令缓急。五将行风令得中也。

此见周圆。遍娑婆国者。自二宫远观。此见周遍圆满。遍娑婆国。据日月宫所见。不应遍娑婆国。有云。此处娑婆国三字。与上文阎浮提三字对换。两皆不讹。余意亦可不必换。但于娑婆国下。加一四天下南阎浮提便是。退归精舍只见伽蓝者。从四天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此云众园。清心户堂。谓讲堂。闻法能清净心地故。安处于户内堂中。不能远见。但瞻垂檐与廊庑。先大今小。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

此陈疑以请。意谓。见性既云周遍。自当一定常遍。自在无碍。此见今何如是大小不定。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忽然成小。唯满一室。

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此妄情计度。求决于佛。承上遍界之见。今满一室。为复此见。因室所局。缩一界广大之见。而为一室狭小之见耶。如身入卑门。必要鞠躬。为当墙宇夹断周遍整个之见。而成内外之二耶。如水筑长堤。则分彼此。为复为当二句。皆有不决之意。故求佛与决。曰。我今不知斯义所在。即大小缩断之义。还是缩大为小耶。还是夹令断绝耶。实未明了。愿垂弘大也慈。为我敷演斯义。一定所在。初阿难因尘疑碍竟。

辰二如来显性无碍分五  巳初明不定由尘  二教忘尘自遍  三以反显难谬  四出成碍之由  五教转物自在  今初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以下如来。显性无碍。此总示大略。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凡所有事相业用。该上下方圆等类。皆属前尘而有留碍。非关见性也。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者。舒缩意该断续。应知见性不变。不因境碍。而有缩有断。又见性随缘。在大见大。处小见小。亦非尘之所能碍也。而众生妄见。大小之迁。别有元由。下科自明。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此以喻明尘。大小不定。全由于尘。但得亡尘。自然无碍。今以见性譬虚空。尘相譬器皿。尘相有大小内外。而见性无舒缩断续。其犹器有方圆。空无定相。先举方器。中见方空。分开定方与不定方两义。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此明二义皆非。若言定方者。易以圆器。空应不圆。既随圆现圆。是不定方。若言不定者。则在方器中。应无方空之相。今既器方而方。是又定方矣。两应字。皆读平声。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汝先言。不知大小缩断之义所在。而见性大小之义。与定不定之性。如虚空者是也。虚空随器而现方圆之相。云何为有定在耶。初不定由尘竟。

巳二教亡尘自遍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此辗转解释。见性无碍。故谓阿难。汝今欲令虚空之入。无有方圆之相。但除器之方圆。空体本无一定方圆。不应说言。除器之方圆外。更除虚空方圆相之所在也。法合欲令见性无大小之相。但除尘界空色尘之相之大小。见性本无一定大小。不应说言。除尘之外。更除见性大小相之所在也。大小由尘。但得亡尘。而大小之相自泯。则见性廓周法界矣。二教亡尘自遍竟。

巳三以反难显谬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此之反难。要当机自审。以显其谬。若如汝先所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则汝仰观日时。岂能挽引长也见齐于日之面前耶。此乃令审。观日非舒。自知入室非缩矣。若筑墙宇。能夹汝见令断。则将墙宇穿为小窦孔穴也时。宁无接续之迹耶。此亦令审穿无续迹。自知夹无断痕矣。而疑缩疑断。俱非正义。故斥之曰。是义不然。三以反难显谬竟。

巳四出成碍之由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此出成碍之由。由于法执。众生法执未亡。执心外有法。动成有碍。法执一亡。自可同佛作用。惟妙觉明。圆融照了。无有少法可得。夫复何碍。一切众生。总该凡外权小而言。夫见本不可碍。而物亦不能碍。而凡外权小。毕竟成碍者。皆从无始无明住地而来。迷己真心。而为万物。不了万物皆己。遂失本来一体之真心。而执心外有实法。迷字即是法执。乃为成碍之由。不达万法唯心。遂有心物之分。非惟物不随心转。而心反被物碍矣。故于是中。即是于一体之中。观大观小。逐境迁移。动被物碍。又不仅观小。是为物转。即观大亦然。以界相尚在。尘相未亡。总成有碍。须知物本是心。迷之为物。则能碍心。亦如冰原是水。结之成冰。则能碍水。果能返迷。自可转物矣。转物者。即转万物为自己。如融冰为水。水自不至碍水也。四出成碍之由竟。

巳五教转物自在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转物之功。须凭妙智。悟圆理。破法执。悟明心外无法。法法唯心。转万物为自己。则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吾一体。此由事法界。而悟入理法界也。继起圆修。亡尘入性。以性融尘。则同如来。以妙明不生不灭之自性。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而证入理事无碍法界也。则同如来者。法身如来也。法身以理为身。圆融无碍。随举一法。体即法身。由理事无碍。然后身界无分。尘毛相即。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而证入事事无碍法界。即同如来。称性作用。一切自在矣。

昔僧问谷隐聪禅师。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万象是物。如何转得。聪曰。吃了饭。无些子意智。若有意智。为物转也。又僧问韶国师。如何是转物。即同如来。韶曰。汝唤甚么作物。曰。恁么则即同如来也。韶曰。莫作野干鸣。拟同如来。即千里万里。又此两节文。若按相宗解释。一切众生。从无始一念妄动以来。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识。此识有见相二分。不知见相二分。本来不离一心。以能见之见分。取所见之相分。如下文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此为迷己为物。既迷为物。则失本心将心认作物。不了是心。则非失似失矣。由是心物两分。见分恒被相分所转。逐物意移。故于相分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者。见相二分。如蜗牛二角。出则成双。收则归一。现要转物。相分即是物。必由见分去转他。如何转法。但要见分不取相分。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则无物可转矣。如性宗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则同如来矣。相既叵得。碍从何来。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此明体自在。属理事无碍法界。众生迷时。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则被四大留碍而不圆。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则被六尘障蔽而不明。即是认物为己。又妄认诸法。心外实有。即是迷己为物。所以动被物碍。今既转物。则身为法性身。圆照周遍。心为妙明心。灵明洞彻。万物身心。本来一体。即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身心即是法界。不动之道场矣。

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此明用自在。属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中。广狭自在无碍门也。亦即第四卷。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之义相。毛端即一毛头上。属正报之最小者。国土即佛利大千世界。属依报之最大者。毛端含国土。即以正摄依。国土在毛端。即以依入正。毛端看国。而国不小。即小中现大也。国外观毛。而毛不大。即大中现小也。如一尺之镜。而现千里之境。境在镜而不小。镜含境而有余。依正相涉。不相妨碍。小大相容。无不自在。即广狭自在无碍玄门也。

前文故于是中。观大观小。乃是正报被依报所碍。见性被境界所迁。此则非独不碍不迁。且能相即相入。而成无障碍之妙用矣。又较前亡尘境界。更是甚深。彼但圆照法界。而得理事无碍。此则大用自在。而得事事无碍。见性之妙。无以加矣。此科以见性无碍而论。观大观小。转物自在无碍。是四义中妙义。又兼具如来藏。不动周圆二义。七显见无碍竟。

卯八显见不分分二  辰初阿难疑身见各体  二如来明万法一体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

此领前义。以生疑难也。前佛要当机。认见为心。多与发明。见性超然独立。身境无干。无还科中云。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不杂科中云。此精妙明。诚汝见性。又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阿难遂从分别心中。变现一种昭昭灵灵光景。湛然盈满目前。唤作见性。似与身心。判而为二。阿难前疑见性。与万物混杂。此疑见性。与身心各体。故白佛言。世尊。若此现前周遍万物之见精。必定是我妙精明性者。今此妙性。现在我之眼前。则离我身矣。既然是我妙性。岂有反在身外耶。

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

此恐认见必遗身心。意谓湛然满前之见。必定是我真性。则我现今之身心。当然非我。究竟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 此约分别以起计。谓。现今身心。为能分别。有实在作用。彼在前之见。无有分别功能。来分辨我身。我身尚不能辨。况能辨万物耶。此正同世间凡夫情见。以有分别者为我。无分别者非我。不知恰堕意识窠臼。与前执缘心有用。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不得其用。故不敢认为本元心地。如出一辙。

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

此约能见以起计。谓在前之见。若实在是我真心。令我现今。此身反为所见。则见性在我之前。如同外物在前。若实在是我。而今此身竟成所见。反非是我矣。

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此解承上前一解。见性既已离我同物。反能见我身。即同物能见我。何殊异也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然物能见我。佛先不许。已斥其谬。惟愿再垂大慈。开导发明。令未悟者。可以得悟。认见何得不遗身心。见身何得不同物见也。总会前文。佛则谆谆责之。警其不可认妄为真。阿难则种种疑之。反恐认真遗妄。诚为颠倒之甚。良由不达认妄者。必至遗真。而识真者。自能融妄。何至有所遗哉。详佛答处。自见真妄遍融之旨趣矣。又见性灵明洞澈。身心世界。外物顽碍。岂具能见功用。物不是见。前已辨明。初阿难疑身见各体竟。

辰二如来明万法一体分六  巳初直斥妄拟  二正遣是见  三转遣非见  四众惧俯慰  五文殊启请六如来慈示  今初

佛告阿难。汝今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前阿难谬执。见性与身心各体。故有见性在前之疑。佛不即约身心见性。无有二体以释之。而独约万法一体以破者。中有二意。一者易于施破。见性如果在前。应同万物分明可指。既于万象中。竟无是见非见之可指。则是非双绝。了无前相。而见性万物。自成一体。以此例观。疏远之万物。与见尚属一体。而至亲之身心。与见岂复为二耶。

二者兼除二执。盖身心者。我执之亲依。万物者。法执之显境。阿难只恐认见。必遗身心。则我执正自炽然。而法执尚犹微隐。若但说见性身心一体。彼将更执见性身心。合为我体。而以万物为他体。非惟法执不能兼破。而二执益增上矣。故佛总对万法。悉显其无自无他。则二执荡然矣。如灸病者。须得其穴。阿难种种谬执。惟此见性在前。是其谬本。故佛首夺云。见在汝前。是义非实。初直斥妄拟竟。

巳二正遣是见分三  午初如来问  二阿难答  三佛印证  今初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先阿难妄拟见性在前。佛已直斥其非。此下辨无是见。与无非见。此科双用即物离物。而单遣是见也。如来问云。若此见精。实在汝之眼前。汝实实可以看见者。则此见精。一定有地方所在。既有方所。必有相状。非是无可指示。此决断定属可指。下方令对物指出。

且今与汝。坐祗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著。

此先以物皆可指为例。下令指见。且今我之与汝。坐此袛陀林。周遍观看。近处林渠水也河流之类。及与殿堂。高处上至日月宫。远处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但是目之可见。举手皆可指陈。是种种相。分别明白。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若草若树。纤细毫末。大小虽殊。但可以有形。无不可以指著也。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此教其指见。若必定见精。现在汝之眼前。汝应以手。确确实实指陈。何者是汝眼前之见。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此有两节文。乃佛立成格式。要阿难依此解答。不至混滥。先所谓双用即物离物。单遣是见。即在本科。此节格式。乃即物。须不坏物之本相。下节乃离物。须当显见之自体。

当知二字。要阿难注意著眼。何者是空。何者是物。此语莫作是见无空。是见无物解释。佛要阿难。依所定格式。物见双指。不坏物之本相。先约空说。若空是见。既已成见。须当不坏空之本相。何者仍旧是空。再约物说。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亦当不坏物之本相。何者仍旧是物。此种格式。譬如即壁成画。要须壁画双存。方成物见各体之义。此顺阿难迷执。见性与根身万物。各皆有体。故作斯解。若是见。即便无空无物。遂成一体。则与阿难语意相违。又既成一体。自不容更说是见。如下文我真文殊。无是文殊。此种解释。是正脉疏。交光法师。特出手眼。能见人见不到之处。能会佛立格本意。殊令人心悦诚服也。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上节即物索是见。此节离物索是见。乃离物须当显见之自体。故嘱阿难。汝可更加一番微细工夫。披剥万象。即剖开万象。分析出此见元。此即离物索是见也。精明净妙见元者。万象不能混曰精。万象不能敝曰明。万象不能染曰净。万象不能变曰妙。此四乃见元义相。即本觉所具性功德相。此曰。见元。上曰见精。有曰见性。名虽各出。乃随语便。同指众生识精元明。即二根本中真本。与物同体。如果物见各体。必须离物以显见之自体。同彼诸物。历历分明。无所疑惑。指陈示我。初如来问竟。

午二阿难答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音暨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此阿难答。即物无是见。谓举手所指得到。纵目即放眼所观见也得到。指者皆是物。不能不坏物之本相。更指出何者是见也。故曰。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此阿难答。离物无是见。如佛所说。即指上文佛立格云。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况我乃是有漏初学人。那能离物指出是见。即罗汉辟支佛。亦所不能。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象前。剖析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见之自性也。是离物亦无是见之可指矣。此双用即离。单遣是见也。二阿难答竟。

午三佛印证

佛言。如是如是。

此佛言印证。重言如是者。以阿难所答。即物无是见可指。离物亦无是见可指。二者皆是。故言。如是如是。良以见性。量括十方。体周万法。其与万法非即非离。惟其非即也。故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身界无干。生死不系。众生不达斯义。则混淆真妄。沉溺轮回。惟其非离也。故能尘刹普融。万物一体。用弥法界。色心不二。众生不达斯义。则沉空滞寂。中止化城。如来自指见是心以来。多约不即之义。分真析妄。以决择离尘独立之体。今此科合下无非见。乃约不离之义。泯妄合真。以显泄乎与物混融之妙。以释阿难身见各体之疑。二正遣是见竟。

巳三转遣非见分三  午初如来问  二阿难答  三佛印证  今初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

此显离见无物。以遣非见也。上科双用即物离物。单明无是见。此科单用即物。双明无非见无是见。佛恐当机。只知见性离一切相。不知见性即一切法也。故先述彼言。牒定其意。曰。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此牒上离物无是见也。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此牒上即物无是见也。此文双牒离物即物。皆无是见。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祗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此紧承上文。复告云。更观种种物象差殊。必定无有见精。可以受汝所指。如是则完全无是见。复承上文。既是完全无有是见。汝再向万象中。仔细发明。此诸物之中。何者非汝见耶。初如来问竟。

午二阿难答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祗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

此直答。我实遍见。一切万象。不知是万象之中。何者非我之见也。

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

此征释无非见之所以。上云单用即物。双明无非见。无是见。即在此节。以离物无凭。说于非见。故单用即物。承上征云。我说无非见者。何以故。下释云。若树非见。云何能见于树。若树即见是见也。则树既已成见。复云何犹名为树也。此文本明无非。带明无是者。恐闻无非。仍复堕是。故兼带双明。遮止矫乱也。如是遍历万象。指点将来。以至虚空。谓。若空非见。云何能见于空。若空即是见。则空即已成见。复云何犹名为空也。

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此结答无非见。再四思惟是万象之中。微细发明。见性朗见万物。无一物而非是见者。二阿难答竟。

午三佛印证

佛言。如是如是。

此佛印证。无一物而非见。斯言不谬。故重言如是以证之。本科惟明。一体不离之义。若有是非。何成一体。三转遣非见竟。

巳四众惧俯慰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众非无学。智力有限。故致茫然。是义即无是无非之二义。终者义之归趣。始者义之由来。两皆不知。下如来答中。本是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即义之所始也。既曰妄为。即无是非之可指。又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义之所终也。既是一体。安有是非之可言哉。又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则是非始起。繇是真精妙觉明性。则是非终息矣。后二句。正由不知。莫衷一是。故惊惶悚惧。失其所守。或是或非。无可把握。故曰。失守。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此佛慈安慰。知其即知阿难等。神魂惊变而不安。思虑忧慑而不定。佛心生起怜愍。而安慰阿难及诸大众曰。诸善男子。汝等不必惊疑怖畏。无上法王。是佛成无上道。为诸法之王。于法自在。是真语者无妄故。实语者不虚故。如所如说。如者依也。依佛所证。真如实理而说故。不诳者。无赚误也。

不妄者。无虚伪也。非同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末伽黎解在前。四种不死者。彼外道托言有不死天。一生不乱答人。死后当生彼天。立为四种矫乱论议。在十卷行阴中。谓。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皆指两可。终无决定。是为四种不死。矫乱论议。今无是见。无非见。是非双遣。岂同彼不死论议哉。此示以佛言可信。不必惊疑也。

汝谛思惟。无忝哀慕者。谛是谛实。思惟是八正道中正思惟。如来欲阿难从闻慧而入思慧。庶可为起修之本。非教以仍用识心。思量分别。故加一谛字拣之。忝者辜负也。可约自他二意释之。约自者。汝既已回小向大。哀求佛定。仰慕佛果。于此无是非之义。诚能谛实思惟。大开圆解。则悟明因心。自可圆成果觉。庶不负汝自己之哀慕矣。约他者。哀是佛哀。慕是众慕。谓此中二义。茫然不知。佛哀愍之。望其领悟。众仰慕之。望其启发。故嘱谛思。无负上下之望也。四众惧俯慰竟。

巳五文殊启讲分二  午初举疑代问  二拣过求示  今初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前是经家。叙述代问之仪。今世尊此诸大众起。至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止。是文殊代问之辞。先标众疑。不悟者。举其疑端。二种即是义与非是义。精见。即八识精明之见分。色空。总该诸物即相分。文殊意谓。大众所以惶悚失守者。祗因不悟如来两番审问。特为发明。精见即见精之与色空。是义与非是义两种。是义。即无非见之义。以无非曰是故。非是义。即无是见之义。义字双连上是与非是。成二义也。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

此述众疑。二应字。俱属平声。谓。若此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当有所指。云何无是见之可指。若非见者。应当无所瞩。云何又能见色见空。而今不知是义所归者。即无是见无非见二义。所归趣也。故有惊怖。初举疑代问竟。

午二拣过求示

非是畴昔。善根轻尠音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此代求佛示。谓此众虽然有漏。非同畴昔从前也。未曾回小向大。善根轻薄鲜少可比。元是何物句。正追究是义终始。诘本穷源之问也。愿佛大慈哀愍。发明物象之与见精。元是何物。于中即无是见。又无非是见。无字。双贯下是与非是。佛若发明。则大众既知是义所归。而惊怖自息矣。五文殊启请竟。

巳六如来慈示分二  午初晓以无是非之故  二教以出是非之法

午初分四  未初明一真无是非  二喻一真索是非  三答本真无二相  四总以法而合喻  今初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此佛酬答文殊之代问。故呼其名而告之。并及在会大众。文中正显真心。绝诸对待。惟是一真。以明无是非之故。若有是非。则非惟真。十方如来。已证极果之佛。并及大菩萨。有此大字一字。非但二乘绝分。即权教菩萨。亦所不能。显是佛及圆顿菩萨境界。自住三摩地中者。即是以自觉圣智。常住于首楞严大定也。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此三摩地。即同前佛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之三摩提相同。地。提。不过梵音清浊之异耳。又此定非同权小。有出有入之定。是以曰自住。即自住本地风光。不假修为造作也。

见与见缘四句。了妄无体。佛及大菩萨。住此定中。内脱身心。外遗世界。根尘识三。不能为碍。见与见缘。并所想相者。见。即能缘见分。见缘即所缘六尘相分。并者及也。想即六识妄想。相即六根身相。此三六十八界。一切诸法。凡外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万法为实法。具足我法二执。权小法执坚固。仍执实有身心世界。佛及圆顿菩萨。了知遍计六识本空。依他根尘如幻。喻如病目所见之空华。从缘无性。本无所有。非作故无。本性无故。非待病愈花灭才无。即正当病眼见空华时。华本无有。此即当体即空也。

又空华。病眼观之。非有似有。此喻凡外权小。见十八界。净眼观之。了不可得。此喻佛及圆顿菩萨。见一真法界。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又一解。见摄六识。见闻嗅尝觉知。见缘该六尘见等所缘之观境。想相指六根。想属心。相属色。心色和合。以成根身。前云。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故指六根。正脉云。此科全是诸圣圆观大定。行人切须究心。若能常住此境。念念不昧。成佛何疑。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此达妄即真。了达能见见分。及所缘相分。当体即真。缘字并摄根尘识三。根为能缘。尘为所缘。识从缘生。故以缘字。总该三六十八界。即身心世界。依正二报。上明万象皆妄。故喻空华。此明一性元真。故曰菩提。乃三菩提中。真性菩提。亦即三性中。圆成实性。元是二字。与前文殊所问。元是何物相照应。今顺前文答云。此能见之见精。及所缘之物象。所以无是非者。何也。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不假修为。本来自妙。不用洗涤。本来自净。不待揩磨。本来自明。妙即法身德。非有非空。净即解脱德。处染不变。明即般若德。灵光独耀。乃是三德秘藏之体。既是一体。迥绝是非。故反显之曰。云何更有是见之与非是见耶。此即无是非义之所终也。会诸相终归于一性。

正脉问云。佛初惟以见为性。而曲明其不与身心万物为侣。以谓见独真。而余皆妄。令人独依见性也。今乃论妄。则降见性同是空华。论真。则升诸法。同为真体。固是理极之论。其奈人之用心。将何所适从乎。今别答云。阿难自被破识心之后。便乃舍妄求真。如来欲示真心。特向眼根指出。意令阿难认见为心。故独显见性为真心也。然见性即陀那细识。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体虽元明。用终带妄。而众生舍此。别无纯真之心可指。既不可认为非真。亦不可认为全真。若认全真。无异执矿为金。若认非真。便同舍矿求金。二皆是迷。故前约元明。乃极显其为真心。今约带妄。乃同降而喻空华。而识心诸法。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惟妙觉明。既不可昧性而执相。亦不可拨相而求性。若欲舍诸法而求真心。何异离波而觅水也。前约相妄。故极令决择分明。今约性真。故识心亦升真体。如来为是理极之论者。欲令众生彻证而圆悟也。初明一相无是非竟。

未二喻一真索是非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此假文殊为喻。以明一真法界。本无是非二相。先喻一真索是非。文殊喻一真之体。更有文殊二句索是。喻何者是见。末句索非。喻何者非见。问云。如汝此身。本来一个真文殊。为是更有文殊。唤作是文殊者。为无有文殊耶。又无字即作非字解。于文亦顺。而详文殊答处。无字义长。二喻一真索是非竟。

未三答本真无二相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此喻一真无是非。文殊是大智慧。一闻便悟。领旨直答。如是。即领诺之辞。答曰。世尊。我本一个真文殊此喻一真之体。于我真文殊分上。并无那个唤作是文殊者此喻色空无是见也。何以故三句。征释无是所以。若更有一唤作是文殊者。则成二文殊。而一体自不能成。意显一体分上。更不容说是。此是字。非对非说是。即对本体说是。若说有是。则有对待。而非绝待矣。

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者。然转语词。承上转云。然我今日。真实文殊分上。非无有文殊此喻色空无非见也。此句若作无非文殊。其理更明。于中者。于真实文殊体中。实无从说是。及与说非。说既叵说。安有是非二相可得耶。此喻一真无是非。真如体中。不剩一法。不少一法。圆同太虚。无欠无余故也。合前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观二于中。佛与文殊。法喻虽然各说。彼此照应。如出一辙。

昔法眼同绍修法进三人。参地藏禅师。天寒落雪。附炉烘火次。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此句即同佛问阿难。何者是见。何者非见一样。眼云。别。藏竖起二指。眼曰。同。藏又竖起二指。便起去。雪霁三人辞去。藏至门前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前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眼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眼无以对。即放下包囊。依席下求请决。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藏曰。佛法不恁么。眼曰。某甲词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眼于言下大悟。

丰干欲游五台。问寒山拾得曰。汝共我去游五台。便是同流。若不共我去游五台。不是我同流。山曰。汝去五台作甚么。曰。礼文殊。山曰。汝不是我同流。干独入五台。逢一老人。便问。莫是文殊么。老人曰。岂有二文殊。干作礼未起。忽然不见。三答本真无二相竟。

未四总以法而合喻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

此见即能见见精。无始在缠。灵光不昧。故称妙明。与诸空尘。即指物象。物象虽多。空尘二字。足以该之。佛言此见精与物象。但惟一体。所以无是无非。亦复如文殊一样。但有一真文殊。无是文殊。与无文殊也。初晓以无是非之故竟。

午二教以出是非之法分三  未初曲显真妄二相  二别举真妄二喻  三以法各合二喻  今初

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上三句是所依真。下二句是所起妄。本是对前元是。各有用意。前究是义之所终。欲晓以无是非之故。乃合二妄成一真。明妄元是真。于一真总喻而总合。归真即无是非。今推是义之所始。欲教以出是非之法。乃从一真起二妄。明妄本依真。于真妄别喻而别合。悟真方出是非。准上文。亦有法喻合三节之文。推究见精物象之来由。元是何物。既无是。而又无非。乃曰。本来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此指所依真。不变随缘曰妙。寂而常照曰明。无上菩提。即第一义谛。真性菩提。为诸法之本源。无有何法。能在其上。故曰。无上。净者。清净本然。圆者。圆满周遍。真心。即人人本具一真心体。此心本来寸丝不挂。一尘不染。亦即六祖所云。本来无一物是也。

妄为色空。及与闻见者。此明从真起妄。妄为二字。对上本是而来。谓本是一真心体。由最初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转妙明而为无明。转真觉而成不觉。起为业识。诈现见相二分。色空即所现之相分。依报世界物象等。及与闻见。即所现之见分。正报六根身相等。皆属妄为。本非实有。虽非实有。宛现二相。则是非生焉。初曲显真妄二相竟。

未二别举真妄二喻

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此别举真妄二喻。上三句喻妄。有二月终堕是非。如字承上妄为二分。如捏目所见第二月。既有二轮。是非锋起。于中妄计。谁是真月。谁非真月。合上真心。妄为色空见相之二分。于中是非自生。此二月之喻。与前无还科中不同。前单喻见精。切近真心。此双喻见相二分。以为是非之端。下二句。不可作有何是月。有何非月解。若如是解。已成无是非。即错矣。当作谁是真月。又谁非真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者。此三句喻真以一月。方出是非。佛呼文殊。而告之曰。但识得一月为真。则惟一体。本无二轮。中间自无是月非月之可言。自可超出妄拟之戏论。二别举真妄二喻竟。

未三以法各合二喻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

是以二字。正承上文。乃谓是以上来所说法喻。研究起来。汝今观见与尘。任从种种发明。无非妄想。汝非指文殊。乃指阿难。观见即见精。尘即内之身心此心乃妄识属尘影。外之万物。承上汝今不悟妙明真心。故观见与尘。不了元是何物。任从汝种种发明。如对万象而言。云何知是我真性。对身心而言。见性实我。而身非我。说是说非。总属分别计度。名为妄想。于依他法上。起遍计执。纵饶说到驴年。亦不能于中超出是与非是。此合二月妄计是非之喻。

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由是返迷归悟。会妄归真。了知见之与尘。元是一真。则能超出是非之外。真精者。无妄离垢之体。妙觉明者。圆照法界之性。悟此体性。则能远离依他起性。及遍计执性。则根尘识三。无非圆成实性。悉无自他之别。安有是非可指耶。故能令汝。出指非指者。此指字。与前佛问阿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句相对。若悟一真法界。见相二分俱属空华。万物见性本来一体。故能令汝超出是非。岂复于万象中。谓何者是见可指。何者非见可指耶。亦如但知一月真。则妄计全消。此合识得真月。是非自息喻。可见迷悟真妄。惟在一念。若一念迷。则心境纷然。是非锋起。若一念悟。则妙觉湛然。岂容是非于其间哉。此科以见性不分而论。无是无非。见真妄情自息。是四义中妙义。卯八显见不分竟。

楞严经讲义第四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五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九显见超情分四  辰初正遣自然  二正遣因缘  三迭拂妄情  四责其滞情

辰初分二  巳初阿难约遍常义疑自然  二如来约随缘义以破之

巳初分三 午初领性遍常  二疑滥外计  三疑违自宗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此一大科。显见超情。以见性不变随缘故非自然。随缘不变故非因缘。自然因缘。皆是妄情计执。见性两皆不属。故曰超情。诚如法王所说。诚者实也。法王所说。指如来上文诸科。所说遍常之义。觉缘指见性。谓亲依觉性具有能缘之功能。故称觉缘。遍十方界者。乃称性周遍。不分科中。见性遍见一切。同体不分。不杂科中。见性周遍。非汝而谁。此二科俱成遍义。湛然者。如寒潭止水。湛然不动。领不动科中。身境动摇。见无所动。无碍科中。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之义。常住者。领无还科中。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不失科中。虽称颠倒。无始不遗之义。性非生灭者。领不灭科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之义。如上诸科。俱成常义。阿难摄之起疑。疑滥外宗。遂计自然。既破自然。复计因缘。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妄情用事耳。初领性遍常竟。

午二疑滥外计

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先梵志是古来梵志也。其人自谓。梵天苗裔。志生梵天。即婆罗门种。娑毗迦罗。解见序分中。冥谛。为冥初自谛。是外道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也。彼数论师。计冥性是常。能生大等二十三法。与现今所说。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义似有滥。及投灰等。诸外道种。投灰。亦云涂灰。有时以身投灰。有时以灰涂身。而修无益之苦行。等者等余拔发。熏鼻。卧刺。自饿。与持鸡戒。牛戒。诸外道种。此等皆心游道外。种者类也。说有真我。遍满十方。真我。或即二十五谛。末谛之神我。外道计我相有三。一大我。二小我。三不定我。此所说觉缘遍十方界。义似有滥大我。如来所说遍常。与外道有何差别。二疑滥外计竟。

午三疑违自宗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

此举昔日自宗。楞伽山名。此云不可往。非有神通者。不能到故。佛依此而说楞伽经。表法殊胜。非二乘所能及。大慧菩萨。是楞伽会上当机。等者等余众故。佛曾在楞伽山。为大慧等。广辩内教。与外道不同之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者。清凉云。无因论师。计一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如彼偈云。谁开河海堆山岳。谁削荆棘画兽禽。一切无有能生者。是故我说为自然。此则拨无因果。不立修证。佛说因缘以破之。故曰。我说因缘。非彼境界。如楞伽经颂云。我说唯钩锁。钩锁。即是因缘。取相连不断义。十二因缘。名十二钩锁。离诸外道过。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法者。是则无因论。彼坏钩锁义。又因谓种子亲因。缘谓资发助缘。内而三乘等性。须假宿生善根。种子为因。复假如来教法。以为外助之缘。方生诸乘所证之果。外而百谷等物。亦须种子为因。水土为缘。方生芽等。大异于彼外道所说。故曰非彼境界。

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离远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同也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首句判同外计。谓我今观此。觉缘见性。亦成自然。非生非灭三句。谬取如来所显见性之义。以证成之。非生者。由来本有。非灭者。究竟不坏。即不失不灭科义。若有动。有还。有杂。有碍。有分。俱属虚妄颠倒。前显不动。无还。不杂。无碍。不分。故云远离。此实大乘正理。迥超凡情外计。阿难不达。反取之以证自然。故曰似非因缘即自然。盖外道自然。佛昔所破。今佛所说同彼自然。此疑违昔宗。

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者。意谓佛之所说。与外道自然。或同或异。固所未谙。云何开示分明。令知拣择。不入群邪。顿获无戏论之真实心。而证妙觉明性之全体大用耶。初阿难约遍常义疑自然竟。

巳二如来约随缘义以破之分二  午初责惑索体  二详与诘破  今初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此破自然。先呼当机之名。而责之曰。我今前来八番。如是开示。费却许多唇舌。或直显旁通。或明彰曲示。种种权巧方便。无非将一真实相之道。告知于汝。汝犹未能悟见性为真本。反乃惑为自然。岂不辜负于我哉。

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若汝必定。以此觉缘周遍不动。性非生灭。以为是自然者。自当甄别明白。有一自然之体方可。初责惑索体竟。

午二详与诘破

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此就中诘问。谓妙明真见遍见诸缘。汝且观察。此妙明见中。以见何者为自然之体。此二句为总诘。此见为复下。约明暗空塞四缘。逐一别诘。以明为自者。谓以见明者为自然体。下三例知。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此难破。若以见明为自然体者。自然应当不变。既以明为自。只应见明。至于明去暗来。应不随缘。不能见暗。方成自然。以空为自等。例此可知。如是乃至。超略以塞为自。应不见空。诸暗等相者。子夜黑月。云雾晦瞑等。皆为暗相。既以暗为自然体。自应不随明缘。故难以则于明时暗灭。见性应当断灭。云何明时仍旧见明。既然明来见明。暗来见暗。乃是随缘。有何自然之义。初正遣自然竟。

辰二正遣因缘分二  巳初阿难翻自然而疑因缘  二如来约不变义以破之今初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当机闻佛难破自然。转疑因缘。故曰。必此妙明见性。非是自然。我今发明。必定是从因缘所生。此之发明。不是真智发明真理。乃是对待发明。故心犹未曾明悟。必须咨询问也如来。是前来各科。所说遍常之义。云何符合因缘性。诚是未明。今教不但不堕自然。兼亦不堕因缘。初阿难翻自然而疑因缘竟。

巳二如来约不变义以破之分二  午初约因破  二约缘破  今初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上段以真如随缘义。破其自然。此段以真如不变义。破其因缘。因是亲因。如种子。缘是助缘。如水土。故分而破之。此先约因破。佛对阿难言。汝言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吾再来问汝。汝今因见明暗空塞之境。见性乃得现前。但此性为复因明而有见耶。为复因暗而有见耶。若因明有。即是以明为生见之因。余可以此例知。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若见性因明而有。则明为生见之因。及至暗生明灭。则汝见性。应随明以俱灭。不应当再见暗。如因暗有。明暗相倾。明时无暗。则汝见性。应与暗以俱亡。不应当再见明。下因空因塞。与此相同。初约因破竟。

午二约缘破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此约缘破。复呼当机。谓汝此见性。于明暗空塞四种。究竟以何为发见之缘。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若见性缘空而有。则空为发见之缘。及塞时空灭。则汝见性。应随空以俱灭。不应再见于塞。如缘塞有。塞空相夺。塞时无空。则汝见性。应与塞以俱亡。不应再见于空。下缘明缘暗。与此相同。二正遣因缘竟。

辰三迭拂妄情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

当知者。应当起智观察。了知见性。离四句。绝百非。精觉妙明。即是见性。以不变之觉体。纯一无杂曰精觉。以随缘之妙用。灵明不昧曰妙明。此申其正义。体既不变。故非因缘。用既随缘。故非自然。此属第一重遣。

又一解。精觉者。见精之体。亲依本觉之性。从妙起明。即明而妙。寂照双具。故曰妙明。众生不达。即明而妙。不变之义。固执而为因缘。则属权宗。不达即妙而明。随缘之义。固执而为自然。竟成外计。故嘱以当知。如是精觉妙明。本如来藏。既非因缘。亦非自然。因缘自然。皆为戏论。古德云。非因缘非自然。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罗万象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上但反诘。此申正义。下更迭拂。

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

首句非不自然上。应有非不因缘一句。但是遗脱矣。非不之不字。即是上非因非缘。亦非自然之非字。以因缘自然。皆是妄情计度。故上以非字遣之。恐转计不因缘。不自然。仍旧未离戏论。故更以非字遣之。曰。非不因缘。非不自然即非非因缘。非非自然。此以非遣非。即遣上两句。此属第二重遣。

无非不非者。无字双贯。非与不非。此为摄遣。以一无字。摄遣前四句。应具四个无字。属第三重遣。合云。无非因缘。无非自然遣第一重。无不非因缘。无不非自然。即遣非不因缘。非不自然。与遣第二重。不非非不义同。

无是非是者。无字亦双贯。是与非是。此为对遣。防其对非计是。对是计非。或闻上文。诸非尽遣。仍然计是。故更以无字遣之。亦有四句。应具四个无字。属第四重遣。合云。无是因缘。无是自然。或闻是既不存。非仍成立。再以无非是因缘。无非是自然。非是二字。亦即非字。到此重重迭拂。妄情自尽。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此乃情尽法真。相非万法之自相。乃是妄情计度之心相。即执因缘自然等心。遣之又遣。诸情荡尽。法法元真。当知法本无差。情计成过。但用亡情。何劳坏相。六祖云。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但能离一切妄计之相。即一切诸法。无非全体法界。如唯识云。若离遍计执。当体即是圆成实。又此二句。即离妄即真四字。三迭拂妄情竟。

辰四责其滞情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祗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云何责怪词。谓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汝今云何于精觉妙明中。措心作意。用诸世间戏论名相。欲得分别妙明真性。此性离名绝相。岂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哉。世间戏论名相。因缘权乘所宗。则学者世间戏论。自然外道所宗。即非学者世间戏论。下文所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是也。

如以手掌。撮摩虚空。下喻明无益。只增自己劳苦。虚空云何随汝执捉乎。此以手掌撮摩喻戏论。虚空喻真性。虚空既不可措手。而真性又安可措心耶。此科以见性超情论。显其诸情不堕。越远外计权宗。即四义中。妙明之义。九显见超情竟。

卯十显见离见分四  辰初引教质问  二明昔是权  三辨今非缘  四正显离见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此科显见离见。不是常途所谓情见之见。乃指见精自体耳。见精自体。真妄和合。约义可分真妄二见。并非真妄各体。但约见精带妄时。则名妄见。离妄时。则名真见。如人在梦时。则名梦人。离梦时则名醒人。梦人醒人无二人。真见妄见无二见。今言离见者。即真见离自体中。一分妄见而已。故名为显见离见。即远离依他起。当下即是圆成实。

上科因缘自然二皆并遣。此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妙觉明性。不属外道自然则可。若谓非因非缘。似乎不可。以因缘是自宗。何得与自宗相违。必此见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昔日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耶。以目前不空不明。则不能见。无心无眼。更不待言。所以必因四种。方能成见。则见性自属因缘之义明矣。是义云何者。岂今是而昔非耶。抑或今昔相同。而我未达耶。

当机所引。乃眼根中眼识。如来所显是眼根中见性。正是根识不分。八识规矩颂云。愚者难分识与根。阿难即其人矣。前来世尊。乃托见精以显见性。欲令证入妙觉明性。而得全体大用。而反认见性为眼识。何异将彩凤为山鸡。视和璞为顽石。可不哀哉。

大乘眼识。九缘方生。所谓空。明。根。境。作意。遍行心所之一。分别。第六识。染净。第七识。种子。三类性境之一。根本。第八识。小乘法中略具四缘。缺一不可。即空明心眼四缘。为眼识得生之缘。并未曾说。四缘生妙觉性。良以此性。非生因之所生。乃了因之所了。今说从因缘生。误之甚矣。初引教质问竟。

辰二明昔是权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此明今昔权实不同。佛告阿难。我昔日说四缘生识者。乃一时权巧方便。说世间诸因缘相。引诱小乘学者。免中外道之毒。彼外道妄计自然。我说因缘以破之。非同今日所说第一义谛。修证了义之法。何得取彼而难此耶。二明昔是权竟。

辰三辨今非缘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此科辨今所说。非同昔日因缘。故问之曰。诸世间人。说我能见。是以我为能见。物为所见。此乃一切众生共执。今诘以云何名见。云何不见者。为探其藉缘不藉缘。答以因于日月灯三种光明。乃能有见。无光即无见。正述其必定藉缘。此虽单举明缘。以该空心眼三缘。缺一不见。此昔日之权。阿难所述固是。然今日所说。是第一义。如第一番显见。盲人瞩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所见无异。见性脱根脱尘。灵光独耀。又何藉明缘。此即权实不同也。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

此显无明不是无见。若如汝谓。无明时即谓无见者。应当并暗亦不见。方可谓之无见。但无明便谓无见。乃常情所执。故以应不见暗诘之。断无是理。若必见暗下。申其正理。谓若无明时。必能见暗者。此但是明无。而见不无。云何汝说无见。

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此明暗相例。以致二皆不见。岂不大谬。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此结申正义。上科但是因谬反显。决无二俱不见之理。故申以正义曰。若复明暗二相。自相侵陵倾夺。明来暗去。暗生明灭。明暗二相。时有时无。非汝见性。于中暂时或无。此句须著眼。明暗有生灭。见性非有无。明来见明。暗来见暗。非暂无即常有。正显见性常住。不生不灭。不藉因不托缘也。世间常情。惟许见明有见。不许见暗成见。权教亦须具足。空明心眼四缘。方能成见。此经为了义真诠。但取暗中有见。故曰如是则知。见明见暗。二俱名见。云何不见。是则暗中之见。尚不用眼。何假空明。及分别之心耶。是则显一暗中之见。则四缘俱破矣。三辨今非缘竟。

辰四正显离见分三  巳初先定离缘第一义  二例成离见第一义  三诘责劝勉善思惟  今初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

此显今教为第一义。然有浅深两重。先显离缘第一义。盖见性离缘之义。自盲人瞩暗。显见是心以来。不动。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诸科。不分前半。所显皆是离缘之见。此见即是见精。前文所云。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喻如第二月者。以其带妄之故。虽然带妄。自体离缘。已自超乎因缘宗矣。是故阿难汝今当知。是故二字。承上是明暗。二俱成见之故。汝今当知。见明之时。此之见精。非是因明所有。见暗之时。此之见精。亦非因暗所生。见空见塞。可以例知。则此见精。不属因缘明矣。初先定离缘第一义竟。

巳二例成离见第一义

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此例显离见第一义。即显妙精明见性。喻如天上真月。此节较上更深一层。四义成就者。即指上面见精。非明暗空塞四缘所有之义。已成就离缘第一义。此理极成。无能破者。尚有离见第一义。汝复应知。若但悟见体离缘。而未见见体。尚非圆悟。必见见体离见。乃真见见体矣。故以离缘为例焉。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者。一三见字。是纯真无妄。本体之真见。即妙精明心。如第一月。二四见字。是所带一分无明之妄见。即见精明元。如第二月。无始时来。此之真见。常堕妄见之中。不能见妄。如人落水。不见乎水。若观行力强。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则真见现前。即能彻见妄体。正当真见。忽见妄见之时。真见即离自体中一分妄见。而不堕在妄中。如人觉梦。梦便不在。即已离梦中矣。此之真见。非是带妄之见也。非是二字。即不堕之意。

又一解。四义成就者。以上四义。皆以能见之性。见于所见之境。而见性原非是境。以此成就。能例之法。例下能见之真见。见于所见之妄见。而真见非是妄见。令难知者。而成易知也。问。心见尚不许为二。今于见。何反言二耶。答。真非真恐迷。故不得不分也。但约真见带妄时。即名见精。见精离妄时。即名真见。非实有二体也。而真见之所以非妄。见精之所以为妄之义。待下详示妄因科中。佛自明之。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者。第一见字是真见。二三见字皆带妄之见精。言此真见。犹离于见精之自相。见精亦所不能及也。良以有妄见时。真见全隐。及至弃生灭。守真常。常光现前。即真见现前时。则妄见已空。故曰见精所不能及也。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者。此责其执吝昔宗。不肯放舍。今离见第一义。尚非离缘第一义所可及。况世间戏论因缘自然耶。及和合相。与因缘一类戏论。未应有与不和合一句。谅译者错漏耳。不和合。即自然一类。故以云何复说责之。此约见性离见论。显其自相亦离。转入纯真无妄。亦四义中。常住妙明之义。二例成离见第一义竟。

巳三结责劝勉善思惟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此佛责其滞小。勉其向大。声闻兼有学无学。谓汝等见狭志劣。无有广大殊胜之识。执诸法为实有。不了依他如幻。妄起遍计执情。迷于清净实相之理。故曰不能通达。实相者。即如来藏。清净本然。真实之相。寸丝不挂。一尘不染。故曰清净。实相有三。一如实空义。称真如实理。空诸虚妄染法。此为无相之实相。远离能所分别。万法本空。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如六祖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四科七大。一一双非因缘自然。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即此义也。二如实不空义。此为无不相之实相。以有自体。常恒不变。体虽不变。用能随缘。下忽生相续。不外清净本然。审除细惑。说不空如来藏。即此义也。 三如实空不空义。此为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诸妄皆空。纤尘不立。万境纷纭。一真不动。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下五大圆融。譬如虚空。体非群相。不拒诸相发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极显圆融。清净宝觉。说空不空藏。即此义也。

吾今诲汝下。如来欲阿难。悟明实相之理。故勖以三慧。诲汝者。有诲必闻。闻慧也。善思惟者。正念观察。非缘心思虑。思慧也。无得疲怠者。无得因循悠忽。自谓疲劳。遂生懈怠。必须精勤进趣。未可半途或废。修慧也。妙菩提路者。即佛所证。无上菩提之道路。乃从凡至圣。中间所经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正脉交师。总论十科文辞极妙。收摄得宜。因其字句长短。略为增易。初科显其脱根脱尘。迥然灵光独耀。二科显其离身离境。凝然本不动摇。三科显其尽未来际。究竟常住不灭。四科显其从无始来。虽然颠倒不失。五科显其无往无还。挺物表而常住。六科显其不杂不乱。超象外以孤标。七科显其观大观小。转物自在无碍。八科显其无是无非。见真妄情自息。九科显其诸情不堕。远越外计权宗。十科显其自相亦离。转入纯真无妄。显见至此。可谓显之至矣。

旧解总将如是显意。而悉为破见。此交师自称所以不得已。而重疏之一端也。特就众生迷位。而尚有二种见妄未除。故曰。带妄显真耳。二种见妄未除。如璞蕴玉。璞虽非玉。毕竟玉不离璞。前带妄显真。如指璞说玉。下文剖妄出真。如剖璞出玉。二见即见性所带。二种颠倒见妄。然真不离妄。如玉在璞。妄未除而真不纯。如璞未剖。而美玉之精莹。不能焕发矣。此下剖妄。虽似破而实显也。不可作破妄解。初带妄显真竟。

寅二剖妄出真分三  卯初述迷请示  二佛慈许宣  三分别开示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此述其迷闷。谓世尊为我等辈。于显见超情科中。宣说因缘及与自然。二者俱非之义。更加重重迭拂。是我已闻。而诸助语词和合相与不和合。是我未闻。心中犹未开通。心犹未开一句。别指和合与不和合。因先未闻。故心未开。欲望佛说。并无要佛重拂因缘自然之意。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者。因未闻和合不和合之义。已是迷闷。而今更闻。见见非见。此理不明。重增一重迷闷。急于求示。

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上述迷。此请示。弘者大也。施者赐也。伏愿如来。发大慈心。赐我大慧。此大慧目。即奢摩他。微密观照。称正因之理。所起了因之慧。开示我等觉心。令得明净。觉心即本觉真心。亦即根中见性。二妄未除。迷闷未释。则迷云闷雾。重重笼罩。觉天心地。不得明净。故求开示。使迷闷释。见妄除。则觉心即得明净矣。作是语已巳。悲泪顶礼。承受圣旨者。作是请示语已。悲伤流泪。心有感伤。伤已沉迷不悟。顶礼则求释迷闷。故凝神静虑。承受佛圣之法旨。初述迷请示竟。

卯二佛慈许宣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此经家叙佛。将示妙悟妙修。令得圆证。以当机闻说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故于尔时佛生怜愍。怜其智劣。愍其未悟。既然未开圆解。不能遽起妙修。曰将欲敷演者。是尚未敷扬演说。但先悬叙于此也。大陀罗尼。此云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多字陀罗尼。如楞严咒。尊胜咒等。少字陀罗尼。如六字大明王咒。一字陀罗尼。如唵字。吽字。无字陀罗尼之别。圭峰禅师疏圆觉经。不取多字一字。但取无字。即净圆觉心。今亦取无字。即如来密因之理。约因。即众生所具。圆湛不生灭之见性。总持诸法。即起信论所云。心为大总相法门。非特近具根中。实则远该万法。约果。即首楞严王大定。总持百千三昧。约因果同时。即自性天然本定。是名妙莲华。即三如来藏。圆融无碍之理。为大总持也。诸三摩提。乃摄解所起自利之行。即二十五圣圆通法门。妙修行路。乃依行所历之位。即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乃双摄定慧。所修两利之行。此则通指信解修证诸文。

正脉云。诸三摩提。总目二十五圆通。妙修行路。密指耳门。意言诸圆通中。妙耳门也。以此二句。释上陀罗尼。显修门中。耳根圆通。即大总持也。不依旧注。平派定慧止观等。按后阿难请入华屋。即有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之语。及佛许云。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又云。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语意全合。足征此处。是预指后之修门也。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今为汝。分别开示。

此寄责多闻。未开真智。告阿难言。汝虽有强记之力。但增益多闻而已。于奢摩他。自性本定之真理。所起微密观照。朗然照体之真智。心中犹未了悟。是则真智未开。不能遽示妙修。必先开圆解。为当务之急也。又微密观照。即称真理。所起之真智。开解照了。自性本定。非同识心分别觉观。粗浮显露。故曰。微密。乃是离妄绝相。照体独立。今之见见非见。即微密观照也。

阿难但知见性是真。而不知所以真。复闻见性是妄。而不知所以妄。宜乎迷闷。而心未了。观犹字。佛亦以迷闷是急。先为开示。令得广开圆解。方为起修之本矣。故警之曰。汝今自当谛实而听。依教观心。由言达理。吾当为汝分别真见妄见。开示奢摩他。微密观照之义。

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此兼益未来。承上佛为分别。见见非见。则真妄分明。依真智照真理。修微密观照。不特利益现会。亦令将来有漏凡夫。及有学二乘。依此奢摩他。微密观照之圆解。而起从根解结之圆修。得证圆满菩提。无上极果。有漏尚然。无漏可知。二佛慈许宣竟。

卯三分别开示分二  辰初释其迷闷  二开其未开

辰初分三  巳初双标二见  二各举易例  三进退合明  今初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此示上文所显。带妄之见精。乃有二种见妄。今阿难既肯认见为心。故佛呼当机。而告之曰。我先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者。以见精尚有二妄。不得不为详剖也。一切众生。不独六凡。亦兼小乘权教。轮回世间。但指依正二种世间。与二种见妄相合。而同分妄见。只是自惑所现之依正。不假业招。而别业妄见。不独惑现。亦兼业招。当处出生句。属同分。当业轮转句。属别业。应知生死大患。其故皆由二种见妄。由二颠倒者。即是迷真起妄。真妄颠倒。妄生二种。分别见妄。是谓二颠倒。一者。吾人现在身境。乃亲近之依正。本是惑业所现。自己别业之虚影。迷而不知。妄生分别。以为心外。实有同他共住同见之境。此为别业妄见。二者。所有众生世界。乃疏远之依正。本是自惑所现。与众同分之虚影。亦迷不知。妄生分别。以为心外实有。与己本身无干之境。此为同分妄见。如是迷执。故曰颠倒分别。同分乃任运微细分别。别业具粗细二种分别。而见妄体。即陀那细识。见分中和合一分深惑。下文诸佛。异口同音所称。俱生无明。生死结根是也。

当去声处发生者。不离本处发生也。本处即指真心。谓此见妄无别所依。亲依真起。一切妄境皆从妄见所现。妄不离真。如起信论所云。不了一法界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性。不离本觉。即当处发生。将全法界真理。遍成迷惑之境。现起世界众生。本非处而言处耳。下文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但惑现。未经业招。乃由根本无明。所现业识。相分境界。方是同分境现也。如见空华。不了自心虚妄显现。是同分妄见。当业轮转者。不离业而轮转也。即于惑境中。不了心现。妄执实有。依惑起业。依业受报。而成无边轮转。起信论所云。依业受报。不自在故。惟是自业幻成。更无别物。此不但惑现。并由业招。乃由枝末无明。造业受报。所感境界。即是别业境成也。如见梦境。迷执实有。妄生苦乐。是别业妄见。

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初句征问。下标列二妄之名。有谓别业约一人。同分约多人。义虽可通。理未周足。当约惑业。单双解释。单由惑现。不加业感。乃为同分妄见。双具惑业。既由惑现。再加业招。是为别业妄见。众生个个。都具惑业。而同别二见。亦复全具。别业者。业别别见。见其自所住持。现得受用。依正亲近之境。不惟惑现。更由业招。但自业发明。还自取著。颠倒分别。视为心外实有。与他同住共见之境。故曰别业妄见。同分者。惑同同见。见其他所住持。非己受用。世界疏远之境。虽非业招。亦由惑现。但与众惑同。还同众见。颠倒分别。视为心外实有。与己本身无干之境。故曰同分妄见。

又相宗所释。别业者。即不共业。所感之根身。不共众人所造之业。乃个人前生所造业因。今生所感正报根身之业果。从黎耶识。第八识中。不共种子生。以是自业所感。自所受用。故曰别业。同分者。即共业所感器界。与众人公共所造之业。依业感报。感受今生依报之器界。从黎耶识中。共种子所生。以由共业所感。众皆有分。故曰同分。本经别业。不独指正报。亦兼依报。同分并非由业感。只是惑现。与相宗稍别。初双标二见竟。

巳二各举易例分二  午初别业妄见  二同分妄见

午初分五  未初征陈所见 二审难即离  三详示妄因  四喻明所以  五以法合喻  今初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首句征问。阿难下陈其所见。如字举例之辞。世间人指凡外权小。目有赤眚。眼生红翳。例无明见病。夜指迷位。灯指藏性。五色圆影。例众生五蕴幻躯。世界五尘幻境。因众生有能见之妄见。故有所见之身心世界。见妄若除。身界叵得。赤眚不起。圆影何来。好眼例真智。灯例真理。以真智见真理。惟是一真法界。本无所有。此处眚影。与下灾象。皆不是喻。此举别业中之别业。易知之法。例彼别业难知之法。令难知者。亦易知也。有以目眚灾象。二皆为喻。以喻后之一处多处。则与后文。文理相背。后文明言。例汝今日。例阎浮提等文。皆是以易知例难知也。良以亲近之身境。虽为别业。实则与众同住共见。诚难觉其为别为虚也。故举眚见灯影。眚目别见。别中之别。虚上之虚。最易知其为别为虚者。以例之。故下文云。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大地。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妄所成。一人如是。彼彼皆然。即以一人例多人。同是别业妄见。所有亲近之依正。虽然彼此同住共见。与群翳观灯。所现圆影。虽然是同。其实各病。又以疏远之境。虽为同分。与己悬隔。受用不一。诚难觉其为同为妄也。故举瘴恶灾象。举国同见。同中之别。妄中之妄。尚可知其为同为妄者。以例之。故下文云。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一处如是。处处皆然。即以一处而例多处矣。

见性本来清净。从来无病。为无明所熏。黏湛发见。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妄见。此属根本见病。见精映色。结色成根。遂有胜义根浮尘根。赤眚依浮尘根而起。属枝末见病。众生聚见于眼。浮尘眼根。为见精所托之处。眚虽浮根之病。亦即见精之病。圆影为枝末见病之影。身界为根本见病之影。又眚见。双带本末二病。见精惟属根本见病。单复虽殊。其妄一也。下文云。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亦此意也。此以眚影为例者。有两重易知。一易知其为别业。以灯上圆影。为自己病眼独见故。二易知其为妄见。以五色圆影。虽然似境。毕竟非实故。初征陈所见竟。

未二审难即离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此双标审问。问曰。在汝之意。以为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即上文灯光所现圆影。下二句双审。即灯即见。试审察看。此夜灯光。所现五色圆影。为是即灯所有。为当即见所有。见约眚见。例众生迷位中。于真理上。所变现身心世界。为是真理实有之色法耶。为当妄见所成之色法耶。

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此破双即。谓此圆影。若即灯实有之色。则好眼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独眚人之观见。此约非眚不见。破即灯也。若是眚见所成之色。见已成圆影之色。不能以见见见。则彼目眚之人。见圆影之见。当名为何等物耶。此约见体不失。破即见也。此以例合法。

五色圆影。例五蕴根身。五尘境界。灯例真理。非眚人例诸佛并大菩萨。眚人例迷位之众生。眚见例妄见。谓此五蕴五尘之身界。非即真理所有。亦非即眚见之色。按文例云。此之身界。若是真理所有。则诸佛诸大菩萨。何以不见。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不见有少法可得。惟是一真法界。而此身界。惟有无明未破。妄见之众生所见。此约佛圣不见。破即真理所有也。若此身界。谓是妄见之色。见已成身界之色。则迷位众生。见身界之见。当名为何等物耶。此约见体不失。破即见之色也。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此破双离。谓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当也傍观围屏帐幔之上。几案筵席之间。皆有圆影出。今则傍观不见。岂离灯耶。若云离眚见别有者。眚见依眼根。离眚见。并离眼根。则此圆影。应非眼瞩。云何眚病之人。必假目见圆影。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例彼五蕴五尘之身界。若离真理别有。不合前云。当处发生。则合外道所计。时生。方生。梵天生。神我生。究竟实非时方梵天。神我而生。前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心外本来无法。岂离真理耶。

例彼身界。若离妄见别有。则此身界。应非妄见所见。云何必有妄见之众生。方见根身器界耶。起信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若离能见。则无境界。是则身界。岂离见耶。二审难即离竟。

未三详示妄因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此正示妄因。见病二字即妄因。是故者。承上非即灯即见。非离灯离见之故。当知者。应当起智观察。若以净眼观灯。只有光明。并无圆影。今此圆影。究从何来。观察之后。乃知因目有赤眚之故。则能见之见成病。致所见之光有影。色即五色实在于灯。非灯不现故。见因病为影。非病无影故。上句色实在灯。合上非离灯非即见。下句见病为影。合上非离见非即灯。究之此影虽不离灯。原非即灯之影。皆由见病所成。纵不离见。亦非即见之影。都缘眚翳为咎。 影见俱眚者。灯影与见病俱因目眚之故。非但所见灯影。是赤眚所生。即能见见病。亦赤眚所成。以见非眚而不病。灯非眚而无影。故合影与见。同是眚为过咎。故曰。影见俱眚。见眚非病者。此见是真见。不堕在眚妄之中。故能见于眚。既能见眚。即已离眚。如人既已觉梦。即已离梦。所以非病。正由有此无病见体。故前云。见见非见。

终不应平声言下。诫止之辞。诫人妄情计度。既惟病影。全体无实。不应执此圆影。即灯见生。离灯见有。说即说离。皆不中理。是非二字。即即离二字。合例真智照真理。惟是一真法界。本无所有。如好眼观灯。本无圆影也。因一念不觉妄动。遂转本有之智光。而为能见之见分。以有见分。遂有相分。乃成根身器界耳。故起信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所谓见病为影也。是则。不惟所见之根身器界。是无明之影。即能见见精。亦无明所起。所谓影见俱眚也。若能照破相见二分。皆是无明之所熏起。即是真智。亦即真见。离能离所脱根脱尘。本来无病。所谓见眚非病也。末四句。既知真见。离妄独立。无有身界可缘。说谁为即。说谁为离耶。三详示妄因竟。

未四喻明所以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此方是喻。足证前眚影。后灾象。皆非喻也。二月合上灯光圆影。非体者。此二月固非见体所有之色。合上非见色。非影者。此二月亦非真月本有之影。合上非灯色。何以故下。征释妄因。捏所成故。捏即妄因。捏之则有。不捏元无。合见病为影。此影乃眚病以为其咎。目病则有。不病本无也。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目之根本元因。所见第二月。谓是真月之形。非真月之形。离见非离见。离字双用。离见即非见。非离见即是见。捏目之根本元因。惟是一妄。若在妄上。更说是非。则妄上加妄。岂智者之所为耶。此合上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四喻明所以竟。

未五以法合显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此以法合显。二月非实。惟捏所成。圆影非实。惟眚所成。同一虚妄。无本可据。凭谁说即说离耶。总合眚与无明。皆如捏也。圆影与身界。皆如第二月也。此与前。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前后照应。二月从捏目生。见精因动心有。足知所有身界。无非妄影。若不了身界是妄。当观灯影。不了灯影。当观二月。即二月之非有。了灯影之无实。即灯影之无实。悟身界之虚妄。境既是妄。见亦非真。识此见精非真。是名见见。能见见者。自非是妄。故前云。见非是见。后云。觉非眚中。初别业妄见竟。

午二同分妄见分二  未初征陈所见  二了无其实  今初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初句是征。阿难下陈其所见。此阎浮提。是须弥山南面洲名。此洲多阎浮提树。故以立名。欧亚各洲。都属南洲。除大海水者。四大部洲。俱在碱水海之中。除大海水。中间平原广陆。为陆居众生所依止者。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乃阎浮提中心点。东西括量平声。略南北二字。含在其中。自东南徂西。由南及北。包括量计。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小国则不计也。其余小洲。皆布在大洲之外。亦在碱海之中。其间洲之大小不一。大者或有三百国。二百国。小者或一国二国。中者或三四五十不等。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惟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见也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

此灾象。亦不是喻。乃举同分中之别分。易知之法。例彼同分难知之法。令难知者。亦易知也。别举此阎浮提洲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以有两国。所见不同。方可验知。同分妄见。惟一国人。同感恶缘者。两国同洲。心行不同。惟独一国人。同感恶缘。注意感字。乃依因感果。感应不忒。由妄惑为能感之恶因。而灾象为所感之恶缘。故彼小洲。当土众生。依妄惑妄现。种种不祥境界。为与本国众生同见。邻国不见。故知乃由妄惑。妄现咎征。惟应此国。不应彼国。或见二日。或见两月者。儒云。天无二日。既见二日两月。自非吉祥之兆。如夏桀之亡。两日并照是也。其中乃至超略其余。恶气环匝曰晕。黑气薄蚀曰适。适昏也。白气在旁如衡璜曰佩。如半环曰玦。此日月之灾象也。如月晕七重。汉高祖在平城。有重围之难。彗孛飞流。负耳虹霓者。光芒遍指曰彗。俗呼扫帚星。芒气四出曰孛。绝迹横去曰飞。光相下注曰流。此皆星辰灾象。如宋襄公时。星陨如雨。秦始皇时。彗星遍出。

宋景公时。荧惑在心。景公惧。召子韦而问焉。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是宋之分野。祸当君身。虽然灾兆已现。可以移之宰相。景公曰。宰相所使之治国者。而移死焉不祥。寡人愿自当也。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将谁君乎。宁独死耳。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饥必死。为人君欲杀其民以自活。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矣。子无复言矣。子韦北面再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仁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星必徙舍。君延寿二十一岁。公曰。何以知之。对曰。君有三善。故三赏。星必三舍。舍行七星。星当一年。三七二十一。故知延寿二十一年。臣请伏于陛下以伺之。星不徙。臣请死之。公曰。可。其夜星三徙舍。如子韦之言。景公不忍损人利己。故得延寿。此诚为贤圣之君。实足为千古之模范也。负耳虹霓。种种恶相者。负耳乃阴阳之气。如弓之背日者名负。如玦之傍日者名耳。映日而晨出者为虹。对日而暮现见者为霓。又雄曰虹。雌曰霓。此皆阴阳之灾象。灾象尚多。总属恶缘感召之咎征。故以种种恶相该之。初征陈所见竟。

未二了无其实

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同一洲中。天原是一象。分有无。足知非实。前必取两国者。以一国不足以显妄。若两国同见。亦不足以显妄。故曰。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但者独也。又非特不见。并亦不闻。虽此国惑同同见。毕竟非实。此说妄处。比别业中。既略即离。复缺妄因。略者。准上可思。缺者。待下进退合明中例出。然此亦有两重易知。一者易知其为同分。以举国皆见故。二者易知其为妄见。以彼国不见故。是以取此为能例焉。二各举易例竟。

巳三进退合明分二  午初总标  二别明  今初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此总标例法。以即用也。二事乃眚影灾象之事。进退合明。按下三节之文。有分属进退合明。交互进退合明二义。若约例处。例汝例彼例阎浮提。三番进退合明。先进一人见眚影。别中之别。例阿难见身界别业之妄。是以一人例多人。属进别例别以合明。次退一国见灾象。同中之别。例彼一人见眚影。别业之妄。是以多人例一人。属退同例别以合明。后进一国所见灾象。同中之别。例彼十方依正。同分之同。是以一国例诸国。属进同例同以合明。此二进一退。分属合明也。

若约结处。皆是俱是同是。三番交互合明。先进眚影。别中之别。合明别业所见身界。别中之同。则此身界。固无始根本见病之影。与眚影同一例也。退后身界。别中之同。以合明前之眚影。别中之别。则此眚影。虽枝末见病之影。亦由无始根本见病而来。与身界同一例也。二者皆是无始见病所成。次退一国所见灾象。同中之别。合明一病目人。所见眚影别中之别。则此眚影。亦是一人瘴恶所起。与灾象同一例也。复进一病目人。所见眚影。合明一国。同见灾象。则此灾象。亦一国见病妄现。与眚影同一例也。二者俱是无始见妄所生。后进一国同见灾象。同中之别。合明十方依正。同分之同。则此依正。亦是众生瘴恶所起。与灾象同一例也。复退十方依正。同分之同。合一国所现灾象。同中之别。则此灾象亦是众生同分之惑所现。与十方依正同一例也。二者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虚妄病缘。此各具进退交互合明也。

释疑。此中第一番交互合明。以眚影合明身界。固是以易知例难知。以身界合明眚影。究属何意。当知。身界虚妄。固比眚影之难知。而目眚远因。皆是无始见病所成。更不易晓。第二番交互合明。以一人所见眚影。合明一国所见灾象。固是以易知例难知。以灾象合明眚影。究属何意。当知。灾象虚妄。固比妄眚之难知。而眚影远因。俱是无始见妄所生。更不易晓。第三番交互合明。以一国灾象。合明十方依正。固是以易知例难知。以十方依正。合明一国灾象。究属何意。当知。十方依正虚妄。固比灾象之难知。而灾象远因。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虚妄病缘。岂人所易晓耶。盖必交互合明者。要显本末见病。皆无始无明。以为其咎。此处预为发挥。到下文自易明了也。初总标竟。

午二别明分二  未初例明别业  二例明同分

未初又分三  申初举能例法牒定眚妄  二就所例法进别合别  三结见见即离释迷闷  今初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此例明别业。重举能例之法。牒定眚见。全体虚妄。观佛直呼前之眚影。为别业妄见。可以证知不是譬喻。要知灯原无影。眚见似有。故云。如彼众生。有了别业目有赤眚。故成妄见。见已成妄。故瞩看也灯光中。所以现出五色圆影。虽似现前境界。但是幻有。而非实有。其故何也。终彼见者指病目人。目眚所成故。终者究极之谓也。追究到底。实因别业众生。目有赤眚所成。合前文见病为影竟。

眚即见劳。非色所造。

首句。重申目眚所成之义。劳即圆影之劳相。谓目有眚病。即见如斯。妄发五色之劳相。不病则无见也。次句重申。虽似前境之义。色指灯上五色。谓此圆影之劳相。非灯上本有之色。亦非灯明所造之色。故曰。非色所造。但眚见似有。妄体本无也。是则所见之圆影。固是目眚所发之劳相。即能见之眚见。亦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合前影见俱眚。

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此明真见无病。然字转语之辞。见眚者。即能见此眚之真体。由来无病。终不堕眚病之中。故曰。终无见咎。咎即病也。以眚不能自见其眚。今既见眚。自体即离眚妄。如人堕水。一经见水。则身已离水。合前见眚非病。下文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又彼见真精。性非眚者。皆指真见之体。初举能例法牒定眚妄竟。

申二就所例法进别合别分二  酉初总成例意  二详应前文  今初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此举所例法。例者同一例也。若约三番。分属进退合明。此乃第一番。进以合明。进前眚目见圆影。易知之别业。例今好眼见身界。难知之别业。今日目观者。就今眼前。亲住亲见之近境。山河国土。及诸众生。即所见身界。皆是无始根本见病所成之影。与圆影枝末见病之影。同一例也。又皆是二字。有注家云。所见身界之相分。与能见之见分。皆是根本无明。动彼净心。而成业识。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于无相真理中。妄现所见之相分。故见相二分。皆是根本见病所成。即影见俱眚也。此解于文虽顺。于义未足。

结处须以见圆影。与见依正皆是无始见病所成。于义方足。此属交互进退合明。进圆影合明身界。则身界固无始见病所成。与眚见圆影。同一例虚妄也。退身界合明圆影。而圆影虽为枝末见病所成。亦不离根本见病。以末由本起。亦与身界同一例见妄也。初总成例意竟。

酉二详应前文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初二句。妄境似有。见即见分。合上以目观见。见缘即见所缘之相分。合上国土众生。此见相二分。依自证分而起。属依他起性。依他如幻。非有似有。故曰似现前境。诘其根本。元我真觉堕在妄明之中。以为其咎。觉明二字。亦即四卷中。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性觉即自性之觉体。本具妙明之德用。不假明而明之。设若必定加明于觉体之上。则此必明一念。即是妄为。不当为而为也。即转妙明为无明。性觉成妄觉。由此妄觉。遂起见相二分之妄。觉明乃为根本无明。诸妄总因。四卷三种忽生相续。无不因此而成。

见所缘眚者。见即转相之见分。所缘即现相之相分。皆由无明之力。转真见成妄见。此见即眚见。遂有所缘依正之眚影。合上见病为影。

觉见即眚者。接上句。谓非但所缘是眚。即觉明所发之能见。亦即是眚。以俱依无明而有。妄体本无。合上影见俱眚也。

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者。此明真体非病。上觉字指真体。下觉字指妙用。缘字双摄见分相分。能所二缘。谓本觉妙明真心。遍觉能所二缘皆妄。此觉体自不堕妄中。实非有眚妄见可比。故曰。非眚。合上见眚非病。

正脉云。此阿难所见身境。即有两重难知。一者难知其为别业。以与众同住。彼此不异也。二者难知其为妄见。以与众见同。信其实有也。故以前眚影。两重易知者例之。问。身境同见。何以类眚影之别见。答。众生依自心法界。而迷起梦境。法界唯心。梦境非有。故为别为妄。见同众人。不过业同同见耳。岂同外教共一而实有乎。譬如千灯一室。虽同处而各别光满。又如群翳观灯。似同轮而实各病。及其一人病愈。只消一人之轮。始知非共一。而非实有矣。二就所例法进退合明竟。

申三结见见即释离迷闷分二  酉初令取上义转释  二令对目前会释  今初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上来别业中种种发挥。结归觉缘非眚一句。正转释见见非见之迷闷也。首句即上觉缘见相二分二字。二句即上非眚二字。一三觉字是真体。所觉即能缘所缘。由无明所熏。知见妄发见分。发妄不息。劳见发尘相分。悉皆如眚。真觉未觉时。常堕眚中。一觉所觉是眚。则此真觉。即已离眚。非堕眚中矣。此牒前本觉明心。觉缘非眚。及前能见眚者。终无见咎。又见眚非病之义。亦如圆觉所云。知幻即离是也。

此实见见。此字即指上二句。实即见见非见之义。比显云。真觉觉于所觉是眚时。真觉不堕于眚中此上二句义。即前真见。见于见精带妄时。真见非堕于见精妄中。彼此意义相类。云何下责怪之辞。见性即是寂常心性。所应取为本修因者。云何复将此妙觉明性。名为觉闻知见。何异将连城之璧。唤作碔砆。岂不误哉。觉闻知见。即是六精。体同用异。元以一精明。分作六和合。觉知二字。各具二精。即带妄之见精也。众生既不可执妄为真。亦不可将真作妄。如只认见闻觉知为心。则被所覆。即不见精明本体矣。须知真心虽不离见闻觉知。本不属见闻觉知。方有超脱之一日也。初令取上义转释竟。

酉二令对目前会释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

此对境会释。真妄二见。见我即观佛相好。及汝即阿难自身。世间指虚空山河大地。十类众生。于十二类中。除无色无想。此举圣凡依正。此二见眚。字同义异。上谓见有眚。下谓能见眚。若自惑未除。纵观如来胜相。犹是见带眚病。古德云。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非能见眚者之真见。上判是妄非真。

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彼见即能见眚之见。已离于妄曰真。纯一无杂曰精。性非眚者。其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能为见相所依。不为见相所变。其性不堕于眚妄之中。故曰。非眚。既非是眚。故不应名见。此后二句。判真非妄。即上觉非眚中。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一切众生。不达所见身界。皆自心别业之妄影。本来无实。所以凡夫深生取著。二乘深生厌离。皆非解脱之道。若知惑业所现。妄体本空。不生执著。无可厌离。则终日对境。终日不被境转矣。初例明别业竟。

未二例明同分分三  申初举能例法退同合别  二就所例法进同合同  三结离见即觉教取证  今初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

此例明同分。文具能所二例。若对例阎浮提等。此为能例。若对例别业妄见。此为所例。问。前云举国同见灾象。易知其为同分。彼国众生不见。易知其为妄见。既有两重易知。即可例下十方依正。而更取例于别业者。何也。答。前见灾象文中。元缺详示妄因。故必取例别业之妄。令知同彼眚影。一例虚妄。则妄因成。方可以为能例之法。不得不退例别业也。故呼当机而告之曰。如彼一国众生。同分妄见。所见种种灾象。例彼目眚。别业妄见之一人。若约三番。分属进退合明。此乃第二番退以合明。退一国同分所见灾象之妄。例彼一人见眚影之别业。

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

此承前易知之同分。转取例于易知之别业。即牒定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此合明。例出妄因。彼别业所见圆影。既非即灯即见。亦非离灯离见。但由眚妄所生。此同分所见灾象。既非即空即见。亦非离空离见。同是见业中。瘴恶所起。与彼见圆影。无以异也。

同见业中。瘴恶所起者。由众生见分。妄起能见之业用。故有所见之妄相。而灾象乃瘴疠恶气。上应于天。故现种种不祥之象。但惟瘴恶。是其妄因。岂天象有实体哉。

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眚影灾象。同别虽殊。为妄则一。皆无实体。究其妄因。俱是无始无明。熏成见妄。所生之虚影。若约交互进退合明。进圆影以合明灾象。则灾象亦一国之眚妄。与圆影同一例也。退灾象以合明圆影。则圆影亦一人之恶缘。与灾象同一例也。二者虽为浮尘根所见之境。推末由本。俱是无始。真见堕在妄见中。所生之妄境。了无实体。初举能例法退同合别竟。

申二就所例法进同合同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

此举所例之法。进退合明。即以一国同见灾象为能例。若约分属进退合明。此属第三番进以合明。进一国所现灾象。合明十方依正之境。以灾象一国同见。易知其为同分。彼国不见。易知其为妄见。以此例阎浮提等。依正。净秽。苦乐不等。难知其为同分。无始恒然。非偶尔暂现。难知其为妄见。令难知者。与易知同一例也。三千洲。即阎浮一洲中。有三千洲。兼须弥四面。四大海中。一四天下。娑婆世界。即释迦所主。三千大千世界。并洎十方。诸佛刹土。此由近以及远也。

诸有漏国。及诸众生者。国与众生。均以有漏称。因皆依无明。而得建立也。下文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无非自心所现之惑境。岂得谓为无分。以因妄而有。故曰有漏。虽遐方异域。他所住持。非己受用之境。例同灾象。亦可易知。其为虚为妄也。

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此合明同妄。同是觉明。与上元我觉明不同。前是真觉而起妄明。此是本觉自具妙明。十方依正。有漏妄法。同依真起。乃依本觉妙明。无漏妙心。心以无漏称故妙。未起烦恼。无有生死。即本源真心。受无明本熏。业识资熏之力。起成见分。映在六根门头。故有见闻觉知。虚妄之病。合上瘴恶。缘字即所缘相分之妄境。指十方依正同分惑境。乃根本无明。见病之影。合上灾象。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者。以依正二报。总属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有生有灭。依报有成住坏空。正报有生老病死。皆由无明为因。业识为缘。因缘和合。于无生中。虚妄有生。此有乃为幻有。非实有所生。因缘别离。和合终尽。于无灭中。虚妄名灭。此灭但有其名。非实有所灭。死字应作灭字。方通无情。若约交互进退合明。进一国灾象。以合明十方依正。则依正亦同分之境。与灾象同一例也。退十方依正。以合明一国灾象。则灾象亦虚妄病缘。与依正同一例也。

问。十方依正。与己无干。何为同分。答。虽非业招。亦由惑现。自心无明一起。将全法界真心。遍成迷惑之境。于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相之世界。因异显同。复立同相之虚空。因同异发明。复立无同异之众生。未至发真归元。则空沤未灭。十方依正。皆自心无明。妄现之惑境。固属有分。何得曰非同分耶。二就所例法进同合同竟。

申三结离见即觉教取证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

此与上节。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正是敌体相翻。上节约从真起妄。妄有二种颠倒。分别见妄。为虚妄病。既有妄见。乃有所缘。缘即所缘依正身境。亦即总标中。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二妄惑业之境。和合生灭。此节约返妄归真。缘即别业同分所缘之境。不和合下。亦应有一缘字。和合缘即别业境。不但惑现。还加有业。和合而成。故曰和合缘。不和合缘。即同分境。但由惑现。并无有业。和合其中。故曰不和合缘。若能远离。即微密观照。离妄之功。妄离则真自复。谓修楞严大定者。若能了知同分别业。二所缘境。为虚为妄。不执实有。即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缘。不能离缘。便为物转。若能离缘。即可转物同如来矣。此二句离缘也。

则复灭除诸生死因。生死因即二种颠倒。分别见妄。为轮回之本。别业妄见。属事识。为分段生死因。同分妄见属业识。为变易生死因。但所缘同别二境既离。能缘本末二妄自息。即不起二种颠倒。分别见妄。故曰。则复灭除诸生死因。此句离见也。并上三句。即下文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文义相类。远离即不随也。又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如净琉璃。内悬明月。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此明即觉。合上离见即觉。如圆觉经离幻即觉。义相同。显言之。即离妄即真也。前二句圆满及性字。皆要双用。不生灭性。即是涅槃。谓妄见即离。真觉全显。即能圆满三菩提性。及圆满三涅槃性。承上能缘之妄见除。则转烦恼圆满菩提性。所缘之妄境离。则转生死圆满涅槃性。此即菩提涅槃。二转依果。

清净本心。本觉常住者。既已圆满智断二果。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本觉到此。方得出缠。常住不变。轮回从此永卸矣。此节文但能不取见缘。不随见妄。则终日对境。终日无境可对。能所不立。法法全真。是谓常住首楞严三昧。如起信论云。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即是真如常恒不变。净法满足也。初释其迷闷竟。

辰二开其未开分二  巳初摄前悟与未悟  二正破和合俱非  今初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此摄前文。当机述意。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而佛先其所急。与释迷闷。今了知真见见于见精之时。真见已离自体中一分妄。非是带妄之见矣。则迷闷已释。此当开其未开。谓阿难言。汝虽先前已悟。本觉妙明真心。双超妄情。分别计度。而非因缘性。非自然性。而犹未明下属未悟。以因缘自然。佛已开示。故得先悟。如是本觉妙心。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此理实犹未明。故不得不再为开示也。若说觉性。是和合生。则与离一切相相背。若说非和合有。则与即一切法相背。故下正明非和合。及非不和合之义。初摄前悟与未悟竟。

巳二正破和合俱非分二  午初先破和合  二破非和合

午初又分二  未初总举妄惑  二别为破斥  今初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前破因缘等。皆约前尘而破。以见离尘不显故。今破和合。亦以前尘为问。故佛云。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情计。疑见性为和合而有。此诚不当。观犹以二字。有责怪意。和合上加妄想二字。以真见本无和合。妄想情计。妄计和合。诸因缘性一句。以和合与因缘相关。故兼言之。自生疑惑。即是妄想。

证菩提心。和合起者。此二句按定错计。上句即指真见。以真见为能证菩提之因地心。此心为如来密因。由来不变。岂属和合起者。故不应自生疑惑。初总举妄惑竟。

未二别为破斥分二  申初破和  二破合  今初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此仍用见精者。以真见见精无别体故。因二妄既剖。故加妙净二字。以此见虽然处染。毕竟不染。其清净本体。由来不变。故曰。妙净。为与明和等。即以前尘为问也。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

首句牒定。下以名义体相四意破之。先约相破。杂即和也。凡言和者。必有二物。相投不分。方成和义。故难云。且汝观见明相。正当明相现前之时。何处杂和汝见耶。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者。见精属内心。明相属外境。如果杂和为一。亦应可辨。如朱与面粉二物杂和。则朱失其红。面失其白。成为非红非白之色。今见相二者杂和。究竟作何色相耶。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二约义破。凡言和者。必有二物。先相离而后相即。方成和义。难云。见与明相和后。毕竟还是见耶。非是见耶。若和后明相非是见者。应无所属。云何而能见明。此非离也。若和后明相即是见者。相既成见。应不能自见其相。若仍见其相。云何以见自见其见。此非即也。如是观察。则和义不成。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三约体破。凡言和者。必二体各不圆满。方可相和。难云。必其见性圆满。何处可以再和明相。若使明相圆满。不合更容见与之和。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四约名破。凡言和者。必二物不同。而后相和。既和当失本名。难云。若见性与明相。未杂之时。见是见。明是明。有情之见性。必异于无情之明相。杂和之后。则必失彼见性明相。本有之名字。而见当非见。明应非明。如水土相和。则失彼水土本名。转名为泥矣。杂和既失明相见性之本名。则说见性和明相者非义矣。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以明例余。彼暗与通塞。非和之义。亦复如是。初破和竟。

申二破合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此破合。凡言合者。如盖与函相合附。而不离也。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此正破明合。若与明合者。如圆盖合于圆函。附而不离。至于暗时。暗生明灭。见与明合。自必随明以俱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既不合暗。云何而能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者。恐防谬计。不必暗合。而能见暗。故破云。若见暗之时。不必定与暗合。依旧与明合。而能见暗者。则不合能见。合应不见。汝见与明合者。应当见暗。而非见明矣。

云何明合。了明非暗。此归正破。既与明合。应非见明。云何现前。与明合时。了知是明非暗也。明暗是二。见性是一。明暗有生灭。见性无去来。岂可说合耶。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此以上可以例知。故云亦复如是。初破和合竟。

午二破非和合分二  未初承示转惑  二别为破斥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当机闻说。证菩提心。不从和合起。遂转惑非和非合。离缘别有。此妄情计度。势所必至。观其问词曰。如我思惟。末句殿以耶字。是未敢自决。而请佛求决也。此妙觉元者。指此根中见性。乃本妙觉明。元清净体。具不变随缘二义。依不变义故非和合。依随缘义非不和合。性相互融。真俗无碍。此以剖妄之后。乃立斯名。

与诸缘尘。即明暗通塞。所缘尘境。及心念虑。即六处识心。以心为识体。念虑为识用。此正辩根性之与尘识。非则俱非也。初承示转惑竟。

未二别为破斥分二  申初破非和  二破非合  今初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此正破非和。以显非不和也。非和者两物异体。各不相入之谓也。佛言。汝今又言此妙觉元。非和合者。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应如砖石并砌。彼此各不相入。为与明暗通塞。四法之中。与何法非和耶。此中见精称妙者。亦二妄已剖故也。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此但约明破。若见非与明和。如砖石并砌。体不相入。则见之与明。必有边际界畔。此是必然之理。汝且现今谛实观察。何处是明相。何处是见精。在见精与明相二者之间。自何处为界畔耶。此先与索畔。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此摄成破意。谓言纵有边畔。亦如砖石之不相入。际者界限也。承上见精明相。各有界限。见中无明。明中无见。若明相界限中间。必无见者。则彼此不相及。自然不知明相所在之处。处尚不知。边畔从何分别。畔既不分。则非和之义不成矣。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此破一。自可例余。初破非和竟。

申二破非合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此破合可知。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首句牒定。若见不与明合者。则见与明。一属性。一属相。彼此乖违角立。各不相顺。此据理论。下以喻明。既然非合。应如耳根之与明相。了无关系。不相触合。触即合也。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此承上既不相合。纵见之亦不能见。见且不见。自然不知明相所在。如耳听明。听且不能听。岂知所在耶。知既不知。云何甄别明白。合与非合之理。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此例破。可知。后无结文者。因此科但释前超情科中余情。故不另结。文自阿难妄识破后。求示寂常妙明真心。而如来指与根中见性。十番极显其真。二见复剖其妄。克就当人分上。最亲切处。分明指出。会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妄不离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此中复明。本妙觉元。非和合与不和合。密示万法一体之旨。大科克就根性。直指真心已竟。自此以前但显理究竟坚固。若不知所指之心。不独近具根中。实则量周法界。则何以明事究竟坚固耶。故下会通四科。全事即理。圆彰七大。全相皆性。极于三如来藏。圆融无碍。说奢摩他。令悟一切事相。无非理性。乃统世界身心。为一定体。自此见性。转名如来藏性。以能遍为诸法实体。乃对万法而立名也。初克就根性直指真心竟。

楞严经讲义第五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六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丑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分二  寅初总标即妄即真  二别明即妄即真

寅初分二 卯初明幻化相即真  二会四科法即真  今初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此下会通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一诸法。观相生灭全妄。论性即妄皆真。上科无有结文者。正因上科所显。见精相妄性真。但约近具根中。实则量周法界。遍为诸法实体。故与会合融通。摄事归理。会相入性。以明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文乃一气贯下。是以不结。从此不复称见精见性之名。改称为如来藏。妙真如性。见性约一根是别。藏性摄六根是总。但是总别异称。实无异体耳。

此科紧承上文。不但见精相妄性真。乃至一切诸法。无不皆然。即一切幻化之相。亦复如是。因汝犹未明了。今当为汝示之。浮尘者虚浮不实之尘境。无而忽有曰幻。有而俶灭曰化。如空华镜像梦境等。当去声处出生。生无来处。随处灭尽。灭无去处。不过徒有幻妄名相而已。全无实体可得。称即名也。上明相妄。其性真为妙觉明体者。其字指一切浮尘之相。性即相中之性。相虽妄而性元真。此明性真。以浮尘幻化之相。相不离性。其性即是众生妙觉明体。无相而能现相。故谓之妙。虽现诸相。乃是本觉湛明之性。而为诸法所依之体。即此至虚幻之法。本来无体。今明无体之体。即是妙觉明真体。如虚空华。虽至虚妄。华体即是空体。举此至虚之法为能例。例明下文。阴入处界。似实有法。令其比类发明。令知一一相妄性真。即事即理也。初明幻化相即真竟。

卯二会四科法即真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如是指法之辞。紧承上文。如是至虚幻之法。尚且相妄性真。例显世间所有诸法。乃至阴入处界。皆如是也。诸经论中。多皆阴处界三科。惟此经加六入一科。因为圆通法门。推重根性故也。诸法虽多。四科之中。科科收无不尽。以一切诸法。总不出心色二法。因对机开合故。广略有异。一为迷心重迷色轻者。合色开心。合色法为色阴。开心法为受想行识四阴。乃说五阴。二为迷色重迷心轻者。合心开色。合心法为意根。开色法为五根六尘。说十二处。六入亦然。三为色心二迷俱重者。心色俱开。开心法为意根六识七种。开色法为五根六尘十一种。说十八界。四为心色二迷俱轻者。心色俱合。但说二法。皆可收尽一切诸法。此四科法。合上一切幻相。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者。即指四科心色诸法。不离因缘。先约心法释。夫真心绝待。寂湛常恒。不假因缘。而六种染心。虚妄生灭。必藉因缘。一以真如不守自性为因。无明风动为缘。因缘和合。于如来藏海。妄有三种不相应染心生。二以业识内熏为因。境界风动为缘。亦是因缘和合。于第八识海。妄有三种相应染心生。次约色法释。夫佛界真善妙色。性本清净。不假因缘。而九界依正。虚妄生灭。必藉因缘。一染法以种子为因。现行为缘。熏彼事识。妄有六凡法界。染色生。二净法以本觉内熏为因。圣教外熏为缘。熏彼业识。妄有三圣法界。净色生。

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者。亦先约心法。若众生依本觉内熏。发起始觉之智。于所缘境。不执实有。离一切法差别之相。则境风既息。识浪自澄。因缘别离。三种相应染心灭。若更了知一切心念。皆依无明而有。由无明不觉。生起三细。皆是不觉之相。无明不觉之相。不离本觉之性。则无明风息。觉海波澄。因缘别离。三种不相应染心灭。上之生灭心法。摄尽五阴中后四阴。六入中意入。十二处中意根处。十八界中意根及六识界。

次约色法释。若众生始觉有功。了知身心世界。无我我所。则观智现前。事识已转。因缘别离。六凡染色灭。若更了知。不但生死染色本空。即涅槃净色亦非实有。则无明梦破。业识还源。三圣净色亦灭。上之生灭色法。摄五阴中色阴。六入中前五入。十二处中前十一处。十八界中六尘及五根界。

总论心色诸法。唯心所现。本经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又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俱属依他起性。依他似有。观相元妄。于本无生灭中妄见生灭。合能例中。幻妄称相。若执实有。则成遍计执性。若能了知。依他起性如幻。遍计执性本空。则当下即是圆成实性矣。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上明相妄。此论性真。以身心世界。乃属依他起性。从缘生灭。虚妄无体。然当知妄不离真。全体即是圆成实性。按唯识三性解。依他起性如绳。圆成实性如麻。绳依麻有。故曰依他。离却麻即无绳可得。若于依他法上。不了如幻。更起遍计执性。如夜间见绳。认作是蛇。遍计执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相有性无。相有是幻有。性无乃本无。此明无性之性。即如来藏性。生灭去来。乃指心与器界。似有生灭之相。众生根身。似有去来之相。相依性起。不离当处。如空华镜像梦境。华性即是空性。像体即为镜体。梦人本属醒人。众生迷而不觉。故曰。殊不能知。身心世界。生灭去来之相。本即如来藏性也。

如来藏。即众生同具本觉性体。本觉者本有之佛性。众生迷位。本觉在缠。此性隐而不显。如来之性。含藏众生心中。故曰如来藏。又即不生不灭之真如心。一切如来。恒沙净德。无不含藏于此。故曰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即藏性德相。本无去来曰常住。不属迷悟曰妙明。本无生灭曰不动。无处不遍曰周圆。合此四德。为妙真如性。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以其全妄即真故。一切皆如故。无有一法不真。无有一法不如。合能例中。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法华所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也。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上明妄元是真。此明真本无妄。由不知万法唯心。宛见差殊。而有彼此去来。圣凡迷悟。始终生死等相。犹如翳眼。妄见空华。然既知相妄性真。于藏性真常之中。求其去来等相。了无所得。如梦行千里。一经醒寤。不离床枕。岂有去来之相可得哉。如迷东为西。忽然有人指示令悟。岂有迷悟之相可得哉。如梦生人间。自少而老。报尽命终。岂有生死之相可得哉。迷悟二字。约义乃在于心。约人即是圣凡。约法即生死涅槃。迷悟在人。理中实无迷悟。此合上能例中。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故无所得。此中数节之文。与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若合符节。其意会之自明。初总明即妄即真竟。

寅二别明即妄即真分四  卯初会五阴即藏性  二会六入即藏性  三会十二处即藏性  四会十八界即藏性

卯初分二  辰初总征  二别释  今初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上总以取例。下别为显示。先显示五阴。全妄即真。色受想行识五阴。本是世间有为之法。一旦许即藏性。故须征起。而释明耳。阴者盖覆义。盖覆真性故。新译为五蕴。蕴者积聚义。积聚有为故。今欲解释。须取二译。其义方足。谓积聚有为。盖覆真性。对下三科。此为迷心重。迷色轻者说也。本如来藏者。谓五阴之相虽妄。其性本真。如来藏即真心之别名。今再约义而解。如指真心不变之体。来指真心随缘之用。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故称如来藏。藏者含藏。五阴一一诸法。悉在其中。妙真如性者。不可思议曰妙。以一体具足万用。万用不离一体。如下文所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譬如一金能成众器。众器不离一金。一真一切真。五阴皆真。一如一切如。五阴皆如。全相皆性。故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初总征竟。

辰二别释分五  巳初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巳初分三  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此喻明色阴即藏性。乃就自法为喻。色即五根六尘。十一色法。清凉云。形质可缘曰色。变碍为义。刹那无常。终归变灭。现前形质。能为障碍。先举喻后法合。譬如世间有此一人。以清净无翳之眼目。观晴霁光明之虚空。惟一晴虚。迥然一无所有。此喻真本无妄。有人喻一念未动之本来人。清净眼喻无妄真智。晴明空喻湛寂真理。一念未动以前。以真智照真理。理智一如。惟是如来藏性。清净本然。纤尘不立。岂有九界依正可得。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

此喻从真起妄。其人无故。不动目睛。喻最初无端。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念起而有无明。瞪以发劳。瞪是直视貌。喻业识妄为明觉。劳即劳见。喻转相。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见分。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动则有见也。则于虚空。别见狂华者。空原无华。瞪目妄现。此即论中所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故曰。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别见即妄见也。虚空即业相。无同无异。晦昧空中。狂华即相分之境。于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此业识中之色阴成矣。

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者。上二句指细色。此二句指粗色。即虚妄身境。内外四大之色。内四大有生老病死。外四大有生住异灭。狂乱不定。毕竟皆空。故曰非相。非相即空相也。色空皆眼根所对之法。故四空天。舜若多神。乃至二乘涅槃。所证偏空。妄解色灭。如见非相也。

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此以法合喻。一切色阴虚妄。自当以此瞪目。所见华相。比类而知。此有二义当知。一者当知相妄。以狂华之相。乃依瞪目妄现。非实有也。二者当知性真。狂华依空而现。华体即是空体。故总合曰亦复如是。如空华本无所有也。初举喻合法竟。

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首句牒定狂华。诸字助语辞。辨此狂华。非从空中而来。以华非空来。喻身界内外之色。非无因。自然而生也。亦非从眼目而出。以此观察。身心世界。既如空华。无所从生。无所还灭。则当体虚妄明矣。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此破华从空来。来即出也。谓此华既从空而出。还应从空而入。若有出入。即有内外。既有内外。即不成虚空矣。空若非空。是有实体。自不容华相。在空中忽起忽灭。空若是实体。喻如阿难是实体。自不容阿难实体上。更有华相出入。此反显虚空。以容为义。由非实体。故容空华。既容空华。则是虚空。既是虚空。必无内外。既无内外。安有出入。云何说华从空而出。此之破法。名为倒破。犹破竹从梢也。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若从目出。有出必定有入。既然从目而出。还要从目而入。

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

此双约有见无见破。若谓此华。是从目而出者。目以能见为性。既从目出。合当有见。如世间有情所生。定属有情。若果有见者。出去既为华于空。旋归之时。合当见眼。若无见者下。谓此华性。虽从目出。体本无见。但能遮障。则出去时。既翳障于空。至旋归时。当翳障乎眼。以理推之。势所必然。

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此紧接上文出既翳空。又则目见华时。华既从目而出。目中应当无翳。而号清明眼。云何二句反难。云何现见华空。乃为翳眼。必见晴空。方号清明眼耶。有见无见。两者俱非。足征华非从目出矣。上以空华喻色阴。推究非从空生。非从目出。就喻顺解已竟。今约法而释。色阴非从空生。西域凡外。妄执色从空生。以将世界。七分七分。重重分析。析至邻虚尘。再析即入虚空。遂执色既可析入虚空。虚空定能出生色相。故执色从空生。此方儒道二教。皆谓虚以生气。气以成形。是万象固本于一气。而一气乃始于太虚。与西域凡外。旨趣相同。今本文法喻。皆是破色从空生。以空喻心中真理。真理不动。何尝有法可生。亦无内外出入等相。凡外都执色法从空而出。正脉云。世智不达。太虚何所从来。身界岂穷根本乎。色阴非从目出。法中以目喻真智。何尝有法可出。若谓色从真智出者。即此色法当合有知。出既为色于空。旋当知心。若无知者。出既障空。旋当障心。又迷者色出。心应无障。悟者色入。心应有障。云何一定要无有烦恼。所知二障。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方号为清净心乎。二就喻详辨竟。

午三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华相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之故。应当起智观察。即喻知法。所有一切色阴。无非业转之劳相。同彼狂华。由瞪目发劳。虚妄显现。无以异也。以本无生体曰虚。由循业伪现曰妄。当知是教悟意。上一句教悟相妄。下二句教悟性真。谓色阴之法。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若生若灭。皆不离当处。即不离自心。如狂华不离虚空。华体即空体也。由本如来藏。常住不动。体恒无变。故非因缘。本如来藏。妙明周圆。用恒随缘。故非自然。一一即妙真如性。果能善用其心。起智观察。亲见色阴根本。即此色阴。便可通达实相矣。初色阴竟。

已二受阴分三  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此显受阴即藏性。以下开一心法为四阴。受即遍行五心所中受心所。以领纳为义。领纳违苦境顺乐境俱非不苦不乐境相。而生苦乐舍。苦乐双舍。即不苦不乐也。三受。虽诸识中。皆有受心所。而前五识根境相对。受之用偏多。受之力最强。即以五识为受阴。此文就自法为喻。以身识领受触尘之境。但事出假设。又偏约身识。故得为喻耳。

譬如有人。即假设有此一人。手足宴然安静。百骸调和顺适。此喻真如不动。性德自如。忽如忘生者。忽然忘其有生。即不知有身之谓也。大凡人生。有苦有乐。觉得有身。而受苦乐之境。若无苦乐。即不知有身。忘生。亦可作忘身解。尚且不觉有身。而安知有受耶。违是苦受。顺是乐受。苦乐两无。并身亦忘。正属舍受。喻心体离念。无受阴故。以舍受难破。故下只约苦乐二受破。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者。无故即无端起妄。二手于空相摩。即根尘相对。亦可指生灭不生灭和合。三细俄兴。六粗竞作。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等触。即妄现受阴之相。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先举喻。此法合。一切受阴虚妄。自当比例而知。亦如摩掌。妄生觉受。此喻即自法。但能了喻之妄。便知受阴之妄也。藏性不动。本来无受。即喻中有人喻藏性。宴安调适喻不动。无故二掌摩空喻无端妄起无明。不生灭与生灭和合。妄生三细六粗。故有涩滑冷执诸相。涩喻三途苦受。滑喻人天乐受。冷喻二乘滞寂枯受。热喻权教事修等。触指乐受等。以上皆明从真起妄。初举喻合法竟。

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幻触。即身识所觉之触受。空中本来无物。但是二掌相摩妄生诸触。虚妄不实。故称为幻。上二句双标二途。究其来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此下详辨推破。先正破空来。身之外皆空。若从空来。既然能触于掌。何以不触于身。空无知觉。不应虚空。有所选择。喜来触掌。不喜触身也。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此正破掌出。约未合不出。既离不入。两途而破。二应字皆当念平声。初二句谓若此触受。是从掌中而出。未合之前。应当即出。应非待合之后方出。又掌出故下。合则掌知触出。有出必有入。离时则应知触入。如果有入。而手腕肘臂。以及骨髓。应当亦要觉知。此触入时踪迹。在于何处。必有觉心。知出知入。则此触受。自有一物。在人身中往来。尔时即可名之为触。何待合掌而知。要名为触耶。二就喻详辨竟。

午三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触受非从空来。非从掌出之故。当知举体虚妄。本无生体曰虚。循业伪现二掌相摩业也曰妄。此句结其相妄。下二句结显性真。谓观相元是虚妄。观性究系何物耶。曰本来是非因缘。非自然之妙真如性。此二句解见上科。二受阴竟。

已三想阴分三  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

此显想阴即藏性。想亦遍行心所之一。以缘虑为义。能安立自境分齐。诸识虽皆能安立自境。而意识偏强。以能缘虑三世境故。即以意识为想阴。此亦就自法为喻。单取意识之悬远想像。譬如有人。亦假设一人。谈说酢梅。以梅酸如酢。故以称之。口中自然水出。酢梅是所想之境。梅虽未食。但谈说悬想。即能令口中出水。故下文云。想阴是融通妄想。

昔日曹操出兵。兵行失路。口渴无水。乃下令曰。大家速行。过去不远有大梅林。梅子甚多。可以摘食。兵闻梅想梅。口中水出。操有权宜。知望梅可止渴。又谭子云。有言臭腐之状。则辄有所哕。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者。非妄而何也。思踏悬崖。足心酸涩者。悬崖未登。只思践踏。而足心酸涩。与酢梅未食但谈说。而口中水出。可以类推而知。同一例也。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此法合。前举二喻。皆自法为喻。都是意识悬想之境。举体虚妄。一切想阴。当知亦复如谈说酢梅。思踏悬崖。同一虚妄。一喻顺境之想。一喻逆境之想。初举喻合法竟。

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醋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酢说文字不足。应云酢梅之说。所引之水。不从酢梅而生。非从口入而出。此双开两途。以明想妄非实。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梅生口入。皆指水言。如是口中之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若谓此水从酢梅而生。则梅合当自谈。自出其水。何待人说而后口中水出耶。梅不谈。则此水不从梅生也。明矣。

若谓此水从口入而出者。则闻酢梅者。应合是口。何须更待耳闻。而后口中水出耶。口不闻。则此水非从口入也。明矣。若触耳闻酢梅。故有水出者。则此水何不从耳中流出。而转从口中流出耶。耳不出。则此水非耳所致也。又明矣。

想踏悬崖。与说相类。

思想自身。足踏万丈悬崖之上。足心酸涩。与口说酢梅相似。可以类推。若合上文如是崖想所生酸涩。不从崖生。非从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从足入。自合足想。何待心思。若独心思。此酸涩何不心中而出。若知此水与他酸涩。二处皆无所从来。则幻妄称相也。明矣。二就喻详辨竟。

午三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此结相妄性真。昔黄山赵文儒。亲觐圆通善国师。有省颂曰。妄想元来本自真。除时又起一重尘。言思动静承谁力。仔细看来无别人。三想阴竟。

巳四行阴分三  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

此显行阴即藏性。行即五遍行中思心所。能驱役自心。造作善不善等业。即是业行。于百法中。摄法最多。以造作迁流为义。虽八识皆有迁流。而第七末那识。恒审思量。念念相续不断。迁流最胜。即以七识为行阴。喻如暴流。波浪相续。即陀那细识。习气所成。念念生灭。各有分齐。前不落后。后不超前。故曰。前际后际。不相踰越即超越也。

此阴有粗有细。若究根心潜伏之本。乃比前受想为细。如本经十卷中云。乃同分生基。沉细纲纽是也。然内由此念。则外之造业趣果。无量粗相。似暴流之不可遏。故约迷位。则细隐而粗彰。约修位。则粗尽而细显。今约迷位。故喻暴流。

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此法合。诸行无常。念念迁流。相续不断。亦复如暴流相似。虽无间断。实则生灭不停。孔子一日在川上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幼时读书。但读其文。未谙其义。迨学佛之后。方知孔子。亦是叹诸行无常。如逝波之不可挽。庄子喻如夜壑负舟。即念念迁流不觉之意。初举喻合法竟。

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此双约空水即离破。谓如是暴流之性。不因空而生。亦不因水而有。亦非即水之本性。此标不即空水矣。亦非离空水外。有此暴流。此标不离空水矣。破意在下。空喻真如。水喻藏识。行阴非即真如藏识。非离真如藏识。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此非即空。若谓暴流因空而生者。则十方有无尽虚空。当成无尽暴流。如是则世界众生。自然都在水中。俱受飘沦沉溺之苦。今虚空无尽。暴流有尽。则知非因空生明矣。法合。空合真如。暴流合行阴。真如周遍常住。是无尽。而行阴若从真如生。亦应无尽。则佛菩萨俱应永受生灭。而不能破行阴。而今行阴生灭迁流是有尽。故非即真如。

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此非即水。若谓暴流。因水而有者。则此暴流之性。应非水之自性。何以故。暴流之性浑浊。水性澄清。水性为能有。流性为所有。能有所有二相。今应明白现在。方可说因水而有。喻行阴。若说因藏识有者。则行阴性应非识性。能有所有之相。应当现在。如树能生果。能生树。与所生果。分明可辨。今二相叵得。故非即藏识。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此非即水性。若说暴流即水性者。暴流浑浊。如即水性。则澄清时。浑浊已无。应非水之自体。喻行阴即是藏识。则行阴破后。应非藏识。何以必待行尽之时。藏识始现。故非即识性。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此非离空水。若谓暴流离空水者。水空圆满周遍。并非有外。岂能离空别有耶。水外亦复无流。岂能离水别有耶。喻真如圆遍。真乃无外。万法唯识。识外无法。行阴岂离真如藏识。而别有耶。既不即又不离。则行阴皆幻妄称相也。明矣。二就喻详辨竟。

午三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四行阴竟。

巳五识阴分三  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

此显识阴即藏性。识即阿赖耶识。以了别为义。能了别自分境故。以受想思三阴。已分配前七识。此当独指第八阿赖耶识。观本文之义。皆指第八识。以瓶外空喻藏性。瓶内空喻识性。只因迷执成二。观下解自知。人喻众生。瓶喻妄业。瓶以频伽名者。频伽此译妙音鸟。瓶形像鸟。故以名焉。众生由业牵识走。如瓶擎空行。瓶塞两孔。喻众生起我法二执。空分内外。瓶内空喻识性。瓶外空喻藏性。由二执障蔽二空真理。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如瓶擎空行。将藏性里入身中。而成识性。致使藏性识性。不隔而隔。究之内空外空。固无二空。藏性识性本来一性。

瓶擎空行一句。当约迷位修位。二种解释。先约迷位。业牵识走。舍身受身。轮回六道之家。有人喻三界内众生。依善恶不动禅定也三业。受苦乐等报。第八识为总报主。随业受生。业报身喻瓶。瓶内空喻识性。由惑业故。转藏性成识性。随业所牵轮回六道。本道为此国。余五道为他国。如擎空远饷也。饷者田野送饭曰饷。即馈送义。次约修位。瓶喻业识。塞其两孔。喻起二执。满中擎空。喻二执未破。识性受局。地水火风之中。千里远饷。喻佛道长远。发心修行趣向。当历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十地等觉诸位。犹如千里路程。他国喻常寂光土。开孔喻二执已断。二空已证。转八识成四智。则全识性是藏性。如瓶内空。即瓶外空。一空无二空也。

指掌问。此识去后来先。为受报之主。古德谓业牵识走。如瓶擎空行。舍身受身。如用饷他国。似甚有理。今约转有漏入无漏释之。而有何理可据。答。此识固为报之主。亦是成佛之源。故前文呼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而后文识阴尽处。则曰超诸位尽。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况此识即是六根中性。而是经所以独为推重者。正以其用为因地心。决定成佛故。是知此经。不取舍身受身之功。但取修因克果之力。为顺佛意。故作此配。下破悉照后义。

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以法合。孤山曰。瓶喻妄业。空喻妄识。业牵识走。如瓶擎空行。舍身受身。如用饷他国。

正脉云。愚谓但约现身。尤益日用。身即喻瓶。空乃喻识。千里万里。但是身之往来。识常不动。以总摄识性周遍矣。又曰。非破识阴无体无性。但破其无去无来耳。识阴无有去来。亦复如瓶空相似。初举喻合法竟。

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如是虚空。指已到他国之空。喻佛地无垢识。非彼方来者。非从凡夫同居土带来。非此方入者。非到佛地。始入无漏身中也。以识性周遍。本无去来。有何出入。但随缘异称。因位有赖耶异熟之名。果地擅无垢庵摩之号。其性一也。若向此处荐得亲切。则即识性。而悟藏性矣。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如是虚空。本无去来。若谓瓶内之空。从彼方擎来。则本置瓶之地即处也。瓶中既贮得一瓶虚空去。于本瓶所来之地。应少一瓶虚空。喻无漏识若从凡夫同居土带来。则同居土应少识性。则犯识性不周之过。不少。则非彼方来明矣。昔报恩慧明上座。有新到僧。问曰。近离何处来。僧曰。都城。明曰。上座离都城到此山。则都城欠上座。此山剩上座。剩则心外有法。欠则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不会即去。僧无语。与此同旨。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若谓空非彼方来。定从此方入。若从此方入者。则开孔例瓶时。应先见前空从瓶中而出。前既不出。知此空非此方入矣。喻无漏识。若到佛果。始入无漏身上。则破二执。转无漏时。应先见有漏识出。有漏既无出。无漏亦不入。只因二执有无。因果名异。实非识有出入也。昔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日渐长大。出瓶不得。今者不得毁瓶。不得损鹅。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便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二就喻详辨竟。

午三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虚空。非从彼来此入之故。自当即喻知法。了知识阴。相妄性真。上二句相妄。下一句性真。既知相妄。不捐修证之功。可有转识之日。既知性真。可起圆通之行。而入平等之门。因缘自然。皆成戏论。故俱非之。总明五阴虚妄。本无实体。其体即藏性。若以微密观照。照见五蕴皆空。则破五阴。而超五浊。自可顿入三摩地。与观音把手共行。故下阿难请示修门。如来第一义中。即教以澄浊就清。入涅槃义。然一切众生。名为五蕴众生。故以澄浊。为先务焉。又一念中。皆具五阴。一念执著。执则成碍。便是色阴。觉知苦乐。领纳在心。便是受阴。缘虑此境。于中想像。即是想阴。刹那变灭。不得停住。即是行阴。历历不昧。了了分明。即是识阴。据此则五阴举体即是一念。一念举体即是五阴。若能观无念者。便是破阴下手工夫也。又奢摩他。微密观照。照此五阴一一相妄。色阴如影像。受阴如阳焰。想阴如梦境。行阴如电光。识阴如幻事。不执实有。则本有如来藏性。不被五阴之所盖覆。自可亲见首楞严定体。不生不灭之妙真如性矣。初会五阴即藏性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二终

卯二会六入即藏性分二  辰初总征  二别释  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总征。梵语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入有二义。一为能入。以能入尘取境故。二为所入。以为尘入之处故。按本文吸此尘象。当以吸入为义。即吸入六尘之处。故又名处。他经色心开合无此科。本经以根中不生灭性。即首楞严定体。亦即如来成佛之密因。修证圆通。下手所依之处。故特加焉。

本如来藏者。本即根本。一切枝末。依之而起。今追究六入枝末之根本。元是如来藏。如即本有不变。真如之本体。来即真如随缘。遍周之妙用。藏者。含藏世出世间。一切善功德。无不具足。犹如宝故。

妙真如性者。即如来藏之性。此性即理即事。全妄全真。不滞一法。不舍一法故。所以称妙。非是此真而彼不真。此如而彼不如。若如是则有对待。则不圆满。今乃统万法惟是一心。一真一切真。无有那一法不真。一如一切如。无有那一法不如。即六入亦妙真如性也。初总标竟。

辰二别释分六  巳初眼入乃至六意入

巳初分四  午初举例显妄  二辨妄无体 三无所从来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举前色阴。瞪目发劳为能例。发明眼入同一虚妄也。即彼。乃就彼色阴所云。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因此见劳。遂见空华之劳相。兼目与劳。劳字指空华。谓不特空华是劳相。兼能见之目。与所见之劳相。同是真性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如前所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又如前所云。影见俱眚。眚与劳义同。能见之目是劳见。所见之相是劳相。

菩提是本有真心。真原无妄。由最初一念妄动。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由末推本。岂仅色阴虚妄。即眼入同是菩提心中。一念妄动之劳相。一念妄动。与无故瞪目。无以异也。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辨妄无体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前五句托尘妄现。后三句离尘无体。以此眼入。因有明暗二尘。黏湛然之体。发为劳见。居于浮胜二根之中。吸入此明暗二尘之象。如磁吸铁。名为能见之量。此即菩提瞪发劳相。乃属托尘妄现。倘若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有能入之体可得。是谓离尘无体。下文阿难疑根性断灭。亦由此也。正脉问。前取根性。离尘有体。异彼缘心。今云明暗双离。毕竟无体。何异缘心之无体乎。答。浅论之。前因众生离缘心。不见真心。乃就根中指性。令识真心。然自是心非眼之后。但唯显性不复论根。所以极表其离尘有体之真。今已领真性。尚执六根。别有体相。未融一性。更须令知。六入无自体相。所以极破其离尘无体之妄。虽说见性。乃根中局执之自性。非离眼廓周之见性也。前显是性。而此破相。所以异矣。更深究之。此之破相。亦欲其离相。即妙真如性耳。则显性之旨仍同。岂如缘心。直破其一定无体哉。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无所从来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此总标。据世人多谓见是其眼。从根是其正计。余二并破。极显其妄也。非明暗来不他生。非于根出不自生。不于空生。非无因生。于四性推检无生。但缺不共生。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前三字总征。此不从尘来。若说眼入从明尘而来。暗生明灭之时。见亦随灭。应不见暗。若从暗尘而来。明生暗灭之时。见亦随灭。应无见明。今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明暗有去来。见性不生灭。当知是见。非明暗来也。明矣。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此不从根来。若说眼入。从根而生。必无明暗二尘时。单根不能生见。故曰。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自性乃能入之自体。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此不从空来。若说眼入。从空而出。则以空为见之根。出来时。前瞩看也尘境万象。回归时。应当自见其根。当然不能见。纵使能见。乃空自观。何关汝眼入之事。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无实体。无从来之故。当知眼入虚妄。以无实体故虚。无从来故妄。但是幻妄称相。上句明相妄。下二句显性真。谓眼入之相虽妄。妄不离真。其性本来不变。非因缘性。又复随缘而非自然性耳。初眼入竟。

巳二耳入分四  午初举例显妄  二辨妄无体  三无所从来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亦自法为例。以塞耳成劳。易知之例。以例耳入。所闻一切音声。同一妄也。故呼阿难之名。而告之曰。譬如有人。此亦假设以显妄。以者用也。用两手指。急塞其耳。塞久成劳。以致头中发为虚响。故云。头中作声。

兼耳与劳三句。耳字。意取耳入闻性。以性不自显。寄根说故。劳字乃指头中作声。以劳虽妄发。因境显故。故曰兼。曰与。谓不特声是耳入之劳相。兼能闻之耳入。与所闻之劳相。同是真性菩提心中。瞪发劳相。比例发明。令知根尘同源。同一妄也。

指掌疏云。此三句有二义。一者比例信真。言耳中闻性。本于真性菩提。人或易信。塞耳所发劳相。亦本于真性菩提。人皆难明。故曰同是菩提。佛意以根性本真。例彼劳相亦本真也。二者比例知妄。言瞪发劳相。唯是虚妄无实。人皆易知。耳中能闻之性。亦惟是虚妄无实。人或难信。故曰同是瞪发。佛意以瞪劳虚妄。例彼见性。亦唯妄也。二义中。前义比例信真。亦可兼释总标中。浮尘诸幻化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之疑。以今瞪发劳相。与浮尘幻化无异。劳相本于菩提。重明幻化相。亦不离真也。又瞪字。前眼入取例瞪目发劳。而后五入。何以亦用瞪发劳相。当知目瞪发劳。妄见空华。菩提心瞪发劳。则六精俱发。故皆用瞪发劳相。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辨妄无体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前五句托尘妄尘。现以其动静不常。故称为妄。闻则托尘似有。岂属真实。此闻虽居耳根之中。吸入尘象。但名听闻性。亦显其唯是幻妄名相而已。下三句离尘无体。同前所解。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无所从来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此总以标列。下则征起逐破。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初句征起。下先破从尘来。若从静尘来。动生静灭。耳中闻性。即当随静尘以俱灭。应不能闻动。若从动尘来。亦复如是。二应字。俱读平声。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此破从根生。若谓此闻从根而生者。但有增上缘。必无动静所缘之尘。如是闻体。根也。本来亦无能入之自性。以单根不立之故。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此破从空而生。若谓此闻从虚空而出者。是空能有闻。亦得成为根性。既成根性。即非虚空。以闻属灵知。空乃顽碍故。又空纵有闻。乃空自闻。即同他闻。何预干也汝之耳入。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准上可知。二耳入竟。

巳三鼻入分四  午初毕例显妄  二辨妄无体  三无所从来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亦假设为例。譬如有人。急畜缩也其鼻。鼻息出入。自有常度。无故急缩。连缩既久。则反常成劳。即于鼻中。闻有冷触。此冷触由缩风所成。因有冷触。则分别通塞虚实。疏通呼吸之气为虚。闭塞出入之息名实。如是乃至。吸入各种香臭等气。同一妄耳。兼鼻与劳。劳字指冷触及香臭气。谓不特冷触。香臭气。是鼻入之劳相。兼能闻之鼻入。与所闻之劳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之劳相。以根尘同妄故。如第八番显见文云。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辨妄无体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然此鼻入。元无自性。但因浮胜二根。对彼通而有闻。塞而无闻。二种妄尘。黏湛发嗅。居于根中。吸入此尘象。名为嗅闻能入之性。此闻亦不过幻妄称相。离彼通塞二种妄尘。毕竟无有能入之自体。上五句托尘妄现。后三句离尘无体。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无所从来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此总以标列。下则征起别破。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初句征。下先破不从尘生。若谓嗅闻之性。从有闻之通而来。至无闻之塞时。此闻必随通而去。应不更闻于塞。云何又知塞而无闻。既能知塞。则不从通来也明矣。如因无闻之塞。而有鼻入之嗅性。则至有闻之通时。此闻则应随塞而灭。无有嗅闻之性。云何通时。又能发明香臭等气。来触于鼻耶。既闻香臭。应非从塞而有也。抑又明矣。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此破从根生。若谓鼻入嗅闻之性。从根而生者。则单根无尘。如是闻机根也离尘无体。本无能入之自性。以有所方有能。今既无所入之尘。安有能入之根。则不从根生也。抑又明矣。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此破从空来。若谓嗅闻之性。从鼻孔之空而来者。是空有闻。自当回返也嗅汝之鼻根。因有回嗅二字。故知是指鼻孔之空。非外空也。纵许能嗅。但是虚空。自己有闻。又何关汝阿难鼻入之事。是知不从空生也。抑又明矣。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三鼻入竟。

巳四舌入分四  午初举例显妄  二辨妄无体  三无所从来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亦自法为例。假设一事。譬如有人。以舌舐吻。舐即舔也。舌根无有外物可舐。但用舌入。自舐其唇吻。吻即口之两角。熟舐乃舐之既久。令舌发劳。其人若病。舐之则妄有苦味。无病之人。舐之微有甜触。由此熟舐。妄生甜苦。正显舌入之根不动。即不舐之时。淡性非甜非苦常在。甜苦与淡。乃舌入之劳相。以此为例。兼能尝之舌入。与甜苦淡之劳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前三科尘唯举二。此科有甜苦淡三字。甜苦乃有味之味。淡属无味之味。仍为二种。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辨妄无体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此辨舌入虚妄。舌入元无自性。但因舌动时之甜苦。及不动时之淡。二种妄尘。黏湛发知。居于根中。吸此尘象。托尘妄现。名为知味能入之性。然此舌入知性。离尘毕竟无体。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无所从来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此追究舌入无所从来。总标非尘非根非空。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初句征。下逐破。先破不从尘来。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此破不从根来。

若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此破不从空生。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四舌入竟。

巳五身入分四  午初举例显妄  二辨妄无体  三无所从来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举易知之身触。以为能例。显明身入虚妄。乃假设一人。用一只冷手。触合一只热手。两手皆属身根。与寻常有知之身。与无知之物。合则成触不同。若冷之势力多。则热者从冷而成冷。若热之功用胜。则冷者从热而成热矣。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下。如是指上四句。用此两手相合。觉知冷热之触。显于两手相离时。亦复有知触之用。以验身入所对触尘。有离合二种。彼此两手。冷热相涉之势若成。乃因两手相合。合久成劳。故现冷热相涉之触。兼身下三句。谓不但交相涉入。冷热之相。是身入之劳相。兼身入与冷热之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辨妄无体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此身入之知觉。乃托尘妄现其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觉精。居于浮胜二根之中。吸入此尘象。名为身入知觉之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有身入之自体可得。离合属二尘。违顺乃二相。苦触。则违背众生。厌苦求乐之心理。故曰违。乐触。则顺从众生。厌苦求乐之心理。故曰顺。离合各有违顺二相。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无所从来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此总标无从来。下则征破。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初句征。下先破从尘来。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四相。非指离合违顺为四。乃指离合二尘。各有违顺二相。则成四相。此破从根出。

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此破空生。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此中相妄性真之旨。如昔日僧问洞山曰。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山曰。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曰。如何是无寒暑处。山曰。寒时寒煞阇黎。热时热煞阇黎。此为达妄即真。处处总成华藏界矣。五身入竟。

巳六意入分四  午初举例显妄  二辨妄无体  三无所从来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亦举意入易知之例。以显虚妄。假设一人辛劳疲倦。精神不足。意根不对缘境。则妄现睡眠之相。睡眠既熟。精神恢复。意根不甘滞寂。则便现醒寤之相。此乃约忽寐忽觉而言。非指夜寐夙兴也。据此则劳倦睡熟。俱指意根。取此虚妄易知者。比例意入虚妄无体。览尘斯忆。失忆为忘者。以既寤之时。则历览前尘。而斯忆记也。欲睡之时。则失忆以为忘。又正睡之时。梦中独头。所缘览尘境。亦称记忆。既寤之后。则梦沉境寂。亦曰为忘。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者。以上忽眠忽寤。或忆或忘。皆属颠倒之相。生住异灭。对眠寤忆忘而说。初眠为生。正眠为住。将寤为异。寤已为灭。始忆为生。正忆为住。将忘为异。忘尽为灭。寤忘准此可知。

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者。谓意根能吸入现习。生住异灭四相。次第迁流。中归意地。前不落后。后不超前。不相踰越。称意入为能知之根焉。 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者。世人只知。眠寤忆忘。为意家之劳相。并不知兼意知根。与所缘劳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辨妄无体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取也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

此生灭。乃前五尘。落卸影子。有生灭二种法尘之别。意入因于生灭二尘。黏起湛然之体。集能知之性。居于意根之中。如幽室见。吸撮内尘。即吸取内之法尘。为己所缘。前五科向外。故云发见发闻等。今云集知者。以其但约缘内尘言。

见闻逆流。流不及地者。前五根缘五尘之境。见闻二字。该余三根。皆顺流外缘。倘若见闻等根。要逆流反缘。也缘不到。因五尘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为意根之所独缘。故曰见闻逆流。流不及地。此能缘性。名意入觉知之性。亦不过托尘妄现而已。

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然此觉知之性。既是因尘而有。离尘自应无体可得。正脉云。寤寐不同上眠寤。彼是假设。取于睡时。此是法尘。但约神思昏明而已。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无所从来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此总标。下征破。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初句征。此先破从尘来。若谓此觉知之意入。从寤而来者。至于寐时。此觉知必随寤而灭。又将何者而为寐乎。即今寐中。能做梦者。又是谁耶。若从寐来。类此可推。若谓此觉知。必从生尘有者。至于灭尘时。即应同生尘而无矣。又令谁领受灭尘。而内守幽闲寂静之境耶。若谓此觉知。从灭尘有者。至于生尘时。即应同灭尘而无矣。即今能觉知生尘。分别苦乐者。又是谁耶。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此破从根出。若谓此觉知。从意根出者。寤寐二种之相。乃随身根之内。肉团心开合而成。肉团心是肉质。状如倒挂莲华。寤则开。寐则合。离斯此也寤寐开合二体。此意入之觉知。同于空华。毕竟无有能入之性。是则根尚叵得。如何可说从根出也。

若从空出。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此破从空而出。若谓此觉知。从空出者。空性顽钝。根性灵知。虚空本属无知。纵然能有知觉。自是空之有知。何关于汝意入之事。以上追究。此觉知者。来处不可得。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此处正脉疏。交光法师。发明入处界三科。破法有三种差别。为千古独唱。一者约缘破。言不局本法。广破外缘也。如灭火不径扑火。但抽去其薪。火自灭矣。以火无自体也。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即须更互破之。如蛟水相依。两皆为患。除之者。驱蛟绝水之本。泄水破蛟之居也。三者从要破。此有两种。一者二法从要破。如两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边。二皆倒矣。二者三法从要破。如筋胶角三合为弓。而胶为其要。但除去其胶。则筋角皆不成弓矣。故此六入。全是约缘破。尘即其缘也。下十二处。兼更互破。及二法从要破也。眼色耳声四处。更互破也。余八处二法从要破也。又惟身触二处。独约根破。余六处独约尘破也。后十八界。全是三法从要破也。然文虽从要。意实并破。非同六入。正意在根也。详其结处。盖可见矣。卯二六入竟。

楞严经讲义第六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七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三会十二处即藏性分二  辰初总征  二别破  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总标十二处即藏性。处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权教相宗说。根一定在内。尘一定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内外各六处。故名十二处。亦名十二入。谓取境。则以根入尘。受境。则以尘入根。通为能入。亦通为所入。故名为入。六科中。前二眼色耳声四处。约根尘互破。身触二处。独约根破。余六处皆约尘破。循循善诱。巧为开发。一一显其相妄性真。全事即理也。本科十二处。为如来对迷色重迷心轻者。开色合心。开一色法。为六尘五根。合受想行识四阴心法为一意根。故说十二处。根尘互相依倚。下文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今为融归藏性者。正欲今发明也。初总征竟。

辰二别破分六  已初眼色处至六意法处

巳初分四 午初标举二处  二双以征起  三分文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且观此。祗陀树林。及诸泉池。

此标举眼色二处。观即眼处。余为尘处。

午二双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此约权宗。心法相生为问。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由心生故。种种法生。故征云。在汝之意以为如何。还是色尘生出眼见耶。还是眼根生出色相耶。双开两途为问。下乃分破。

午三分文难破分二  未初破眼见生色  二破色生眼见  今初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

此破眼生色相。故呼阿难。而告之曰。若复内之眼根。生出外之色相者。则眼具生色之性。设或见空之时。而非色相。是所生之色相既无。而能生之色性指眼见。应即销亡。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者。销字即能生之见销亡。而所生之色亦无。色相既无。空相亦复叵得。故曰显发一切都无。

色相既无。谁明显也空质者。言空色相形而显。色相既无。空应不显矣。反言无色。将谁显空。此二句。即解释显发一切都无之义。空亦如是者。例破眼生空相。空色俱为眼根所对之境。故须例破云。若复眼根生空相者。见色非空之时。空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空相既无。谁明色质。为避文繁。故总例之曰。空亦如是。

未二破色生眼见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此破色生眼见。若复外之色尘。能生内之眼见者。观空之时。而非色相。是能生见之色尘已灭。而所生之见。即应销亡。然见既销亡。则一切都无。既无能见。则将谁来明是空是色。故曰。谁明空色。则见与色空。一总都无矣。准上亦应有空亦如是句。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科结云。由是义故。应当起智观察。了知能见之眼根。与所见之色空。俱无定在之处所。以眼不生色。则色无处所。色不生眼。则见无处所。此且明其无内外二处耳。即色与见。二处虚妄者。即色尘与眼见。二处之体。亦属虚妄。以无体曰虚。伪现曰妄。前文云。见与见缘。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者。亦如前文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本非权乘所计之因缘性。及外道所计之自然性。以因缘自然。俱为戏论矣。初眼色处竟。

巳二耳声处分四  午初标举二处  二双以征起  三分文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更听此。祗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此标举耳声二处。听即耳。钟鼓为声。

午二双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闻非自然生。因声而闻。声非自然生。因闻有声。在汝之意。以为如何。为是声来耳边而闻耶。为是耳往声处而闻耶。边字即处也。声处下。应有为无来往一句。盖有来往。是凡小妄情。无来往是权宗所计。彼谓耳声二处。离中知故。今了义之教。故并破之。分破中有若无来往句。此应是缺漏。

午三分文难破分三  未初声来耳边  二耳往声处  三无来无往  今初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祗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此约声来耳处破。以声一耳多。不能遍至。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来乞食城中。林中则无。法中声来阿难耳处。余众则无。故曰。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下。反显一声众闻。同来食处。则计声来耳边者。妄也。

未二耳往声处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祗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种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此约耳往声处破。以闻一声多。不能遍往。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来归住林中。城里则无。法中耳往击鼓之处。钟处则无。故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他种种音响。而岂得闻耶。今能闻众声。则计耳往声处者。亦妄也。

未三无来无往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此恐防转计。因来往被破。则计无来无往。情所必至。故为此破。如无来往。则根尘两不相到。故曰。亦复无闻。今众声皆闻。则计无来往者。亦妄也。

问。此中耳声二处。既非有来有往。亦非无来无往。毕竟如何成闻。答。按本经。大乘了义。根尘俱周法界。如七大文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今以无线电可以证信。外国广播。按时收听。彼处一说。此处即闻。如同一室谈话。岂有来去之相。此即根性周遍。托缘便显。应知性本自遍。但托缘显。非藉缘生。尘性亦复如是。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有无来往俱非之故。应当悟明。耳根之听。与音声之尘。俱无内外定在之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自体。亦不可得。说谁来往。及不来往。亦不过虚妄名相而已。其性本即如来藏性。非因缘自然二种戏论矣。问。无来无往。与根尘俱遍法界同旨。离中知。即无来往。何亦被破。答。根尘俱遍。实属一体。同一如来藏。安可言离。若有离。则成二矣。今唯一性。故须并破。二耳声处竟。

巳三鼻香处分四  午初标举二处  二详以征起  三分文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此标举鼻香二处。嗅即鼻。旃檀香也。义翻与药。嗅之可以除病。亦云牛头旃檀。出北俱卢洲。牛头山中。法华经云。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是也。此乃异香。功用殊胜。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于一时。俱闻香气。律历志云。二十四铢为一两。每铢乃四分一厘。六毫六丝六忽。博物志云。汉武帝时。西国遣使。献异香四枚于朝。汉制香不满斤不得受。使乃将其香。取如大豆许。著在宫门上。香闻长安四十里。经月乃歇。帝乃受之。后长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请。焚香一枚。四十里间。民疫皆愈。此异香功用殊胜之明证也。

午二详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以上眼色耳声四处。乃更互破。此科乃二法从要破。故但征香尘。了无生处。如两木相倚。推倒一边。则两木皆倒矣。

午三分文难破分三  未初破从鼻生  二破从空生  三破从香生  今初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若谓此香。生于汝鼻。既称此香。是鼻所生。应当香气从鼻而出。方合生义。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此约体用相违破。鼻是肉体。而非旃檀香体。异体不能发用。云何肉鼻之中。而有发生旃檀气之用。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者。此约名义不符破。闻字是名。以入为义。称汝闻香。应当于汝鼻入。现鼻中生出香气。名义不符。故难曰。说闻非义。则香不从鼻生也。明矣。

未二破从空生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若谓此香。不从肉鼻所生。乃生于鼻孔中之空者。鼻孔之空。与世界之空无二。空性常恒不变。所生之香。亦应常在。一切得皆有香气。又何藉炉中。爇此枯木。然后有香。未爇无香。足显不从空生也。明矣。

未三破从香生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热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香生于木。常情共计。故破云。若生于木。则此香之木质。因爇成烟。乃可通于鼻中。若鼻得闻。合当蒙受烟气。今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足征非生于木明矣。故以云何已闻反难焉。未三破香从木生。合上二科。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香尘无从来之故。应当悟知。香尘与鼻根。指浮胜二根。及托根之嗅闻性。仍属根尘二处。非有三法也。俱无处所者。外尘之处。既已叵得。内根之处。亦复不立。故曰。俱无。即嗅闻与香尘二处之体。亦属虚妄。无体曰虚。伪现曰妄。但有虚妄名相。若究其源。不从根生木生。则非因缘所生法。又不从空生。则非自然性。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三鼻香二处竟。

巳四舌味二处分四  午初标举二虔  二详以征起  三分文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此标举舌味二处。而舌处寄遇字之中。常即寻常日用。二时乃早食午食时也。酥酪醍醐。皆从乳生。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其间或遇此等之味。名为上味。

午二详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午三分文难破分三  未初破从舌生  二破从味生  三破从空生  今初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此先破味从舌生。若复此味。生汝阿难之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亦只能生出一味。譬如果树。一树只能生一味之果。其舌尔时遇酥。已成酥味。或更遇黑石蜜时。自应不推变。不移易。不至再生甜味。善见律云。黑石蜜。即甘蔗糖。色黑质坚味甜。故名黑石蜜。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此分两途难破。舌以知味为义。承上云若不变迁移易。只知一味。则不名一舌能知众味。即失知味之义矣。倘若推变移易。一口只有一舌。舌非有多体。云何众多之味。只有一舌能知。如世间一树。能生多味之果。安有是理耶。

未二破从味生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知味。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此破味从食生。常情妄计。味生于食。故为此破。若言味生于食品。食品非有分别之识。乃属无知之物。若不假舌根。云何能知味耶。纵使能知。又属食品自知其味。何干汝舌之事。而名汝舌尝味之知也。如他人之食。岂可名汝舌尝味之知乎。

未三破从空生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鹹。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此破味从空生。因前从舌从食。皆已被破。势必转计从空而生。故此并破云。若言味生于虚空。则空必具味。故今啖虚空。当作何等之味。必其虚空下。按定一味。若空作咸味。虚性周遍。汝全身在虚空之中。既能咸汝舌。亦必咸汝面。及汝全身。则此世界人类。都在咸味之中。同于海鱼一样。既常受咸。无时不在咸中。自然了不知淡。而咸淡二味。相待以显。既常受咸味。曾不识知何者为淡。则应亦不觉所处是咸。以无待故无辨也。如是则必一无所知。云何又以酥酪醍醐。名为上味耶。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味尘无有生处之故。此亦二法从要破中。独约尘破。尘既叵得。根岂能有。因此当知。味尘舌根。与舌根尝性。能尝所尝。俱无定在处所。即能尝之根。与所尝之味亦无自体可得。推究其性不变。本非因缘。其用随缘。亦非自然。乃如来藏。妙真如性。四舌味二处竟。

巳五身触二处分四  午初标举二处  二约二触破  三约一触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此标举身触二处。触尘与诸尘不同。乃以有知之身。与无知之物。合则成触。如衣服未穿身上。但属色尘。待穿身上。觉知违顺。方名为触。夏天穿棉衣则违。穿纱衣则顺。触即身分之觉也。具有能知之用者为能触。而无知觉者为所触。是根尘能所合成。本科触尘。又与诸触不同。独以一身明触。头手皆身根。无外触尘。但假摩以成触相。根尘互不可分。无定处所。以例诸触。皆类此虚妄。此科乃二法从要破。独约根破也。

律中佛敕弟子。一日三摩其头。默诵偈曰。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此中无益之苦。指外道所修苦行。非是真因。不得实果。佛弟子中。多有外道归佛者。欲令舍邪从正。三摩其头。自觉落发出家。不忘为僧也。佛以阿难遵依佛敕。每日行之。故举为问焉。

午二约二触破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此双征云。在汝阿难之意云何。此摩头所生之知觉。手知所摩是头。头知是手来摩。二俱有知。头手二边。谁为能触者。谁为所触者。能触为在于手耶。为在于头耶。要阿难自审。触之为义。以有知者为能触。无知者为所触。能所相合。方成触义。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若言能触在于手。而手是有知。头则应属无知。现今头亦有知。头手皆为能知。无有所知。云何可以成触。以触必有知无知。能所相合之故。若言能触在于头。而头是有知。手则应无知触之用。现今手亦有知。头手二俱有知。云何得名为触耶。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一身一知。世间共许。若谓头之与手。各有一知。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午三约一触破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此翻前两触。转成一触。若言头与手一触所生。即头手共一知。则成一触也。若然。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果一体者。无能所。绝对待。触则无成。何以故。必有二体相合。方可成触。如衣与身合。方成触义。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此防转计二体。文中在能在所。能所二字。莫作能触所触解。当作能摩所摩。文义始畅。因上一体被破。防计二体乃破云。若头手二知。是为二体者。此二皆属有知。皆为能触。且道所触之尘。又谁为在。即又当谁属耶。若在能摩之手。即非在所摩之头。若在所摩之头。即非在能摩之手。现今头手二皆有知。二皆能触。无有所触之尘。乃诘之曰。不应当虚空。与汝成所触耶。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约二触。则一知二知了不可定。约一触。则一体二体。无所适从之故。当知所觉之触。与能觉之身。俱无真实处所。则身根与触尘。亦无体相。悉皆虚妄名相而已。若求其本。乃非因缘非自然。乃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五身触二处竟。

巳六意法二处分四  午初标举二处  二双以征起  三就法辨妄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

此标举意法二处。意中乃意根之中。所缘下为法尘。而法尘与前五尘不同。非有实性境。此唯意识之独影境。何谓独影境。由同时意识。与前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尘性境。吸入意根之中。名为五尘落卸影子。故为独影境。同时意识缘善境界。则意根中。有善性影子现起。缘恶境界。则意根中。有恶性影子现起。缘无记境界。则意根中。有无记性影子现起。无记境界。乃非善非恶之中庸境。于善恶二者。无可记别。故名无记性。此三性。乃生成法尘之定则。又一解。此三性。乃意根中。生成一定之法则。故名为性。

午二双以征起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此双征法尘。为复即汝意根之心所生乎。为当离汝意根之心。而别有法尘之方向所在耶。

午三就法辨妄分二  未初破即心所生  二破离心别有  今初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若此法尘。即意根之心所生者。能生之心有知。所生之法。亦当有知。如有情生有情。法尘既是有知。则应非尘。亦非心所缘之境。是心所缘。方成法处。反难既非心之所缘。云何可以成处也。

未二破离心别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此破离心。双开知与非知两途。若言法尘。是离意根之心。别有方向处所者。则法尘应有自性。试问法尘自性。为是有知耶。为非有知耶。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此先约有知破。若谓离心法尘。是有知者。则当名为心。不应名尘。异汝非尘。同他心量者。异作离字解。谓此法尘。既然离汝意根之心。而又有知。自应非是尘。乃另是一心也。岂不同他人之心量乎。他人之心。方是离汝有知也。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者。此三句防谬辩。若必执言。离心有知之法尘。亦即是汝。即汝之心量。非他人心量者。既是汝心。应不离汝。云何汝心。不与汝合而为一。更为二而离于汝耶。是则计法尘。离意根而有知者。谬矣。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此更约非知破。若谓此法尘。乃离意根之心。而非知者。前五尘离心非知。此法尘。既不是五尘。及虚空相。而征其定在何处也。离合冷暖。乃属触尘。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色即五尘色法。空即由色所显虚空。今在五尘虚空。都无可表显指示。汝之法尘。终不应言。人世之间。更有一个空外之处。为法尘所在。色容有外。空岂有外哉。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者。心指意根。所缘属法尘。谓此法尘。离心非知。自不是能缘之心。又复离根而处空外。亦非所缘之境。则法尘非心非境。处将从谁而立耶。三就法辨妄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即心离心。有知非知皆谬之故。当知法尘与意根之心。俱无一定处所。下二句。不特无处。亦复无体。则意根与法尘二处之体。亦但虚妄名相而已。如空中华。全无实体。推究无体之体。元是妙明真体。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乃如来藏。妙真如性。三会十二处即藏性竟。

卯四会十八界即藏性分二  辰初总征  二别释  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总征十八界即藏性。梵语驮都。此云界。界者界限。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界限。以内之能缘者。属根之界限。外之所缘者。属尘之界限。中间能了别者。属识之界限。三六十八。各有界限故。又界者因义。因即是依。以根尘识。互相依也。又界者种族义。以根尘识三。各有种子族类故。十八界。佛为心色二迷俱重者说。心色俱开。色法开为六尘五根。心法开为意根及六识。合成十八。此中破意。乃三法从要破根尘识三。识为其要。故独约识破。识界既破。则根尘二界。自不成立。如三间之屋。但拆去中间墙壁。左右二间之界。亦自不成矣。虽则独约识破。实则根尘兼破。但破其相妄。妄相既破。真性自显。故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初总征竟。

辰二别释分六  巳初眼色识界至六意法识界

巳初又分四  午初标举三界  二双以征起  三分合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此佛就阿难。昔闻因缘权教。所明者为问。眼根与色尘。根尘相对。互相为缘故。根为增上缘。尘为所缘缘。二缘相合。识生其中。故曰。生于眼识。而成三界矣。

午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根尘识三。惟征于识。即三法从要破也。识既被破。三界自无。承上征云。此识为复因眼根所生。即以眼为识之界。名为眼识界耶。为复因色尘所生。即以色为识之界。名为色识界耶。良以根尘各有别名。皆随自法为名。而识则无之。若不系以根尘。则无所分别。诸经多系属于根。曰眼识耳识等。今以权教。根尘皆能生识。故双约以征之。

午三分合难破分三  未初破因眼生  二破因色生  三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

此破识单从眼生。若谓此识单因眼根生。即以眼为界者。则不藉乎色空。既无色空。无有可分别之尘。单根则不能生识。纵使有能生汝之识。若无色空。汝识亦将何所施其用乎。识以了别尘境为用。无尘则不用识也。

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此承上汝眼根之见。无形无色。既无长短方圆之形。又非有青黄赤白之色。无所表示。汝根之相。前段无色空则尘无。此段无表示则根无。则中间之识。从何处可以立其界限乎。

未二破因色生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

此破识单从色生。若谓此识。单因色尘生。即以色为界者。至于见空无色之时。则色尘已灭。汝识应当随色而灭。识灭则无所识知。云何见空之时。又识知是虚空性耶。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此言色尘迁变之时。汝亦识其色相已经迁变。是汝识不随色迁变矣。一存一亡。无有对待。则识界从何可以成立耶。此与上段文。有二意。上乃从变不识空。此乃不变不成界。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此段上二句。因闻识不从色变。应不成界。乃转计识从色变。遂破云。若识从色变。则色与识。二俱变灭。界相自然无矣。此从变不成界。乃对上不变不成界。成为交互之文。

下四句。因闻识从色变。应不识空。乃转计识不从色变。亦破云。若识不从色变。则识性恒常。虽然恒常不变。此识既因色尘所生。自属无知。应当不能识知虚空所在。今能知空。足证识非从色生矣。此不变不识空。乃对上从变不识空。成为交互文。此种经文。是为交床法。两头俱到。文法极妙。

未三破和合生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此以上单根独尘。皆不能生识。转计和合而生。遂破云。若言兼眼根色尘二种。共生汝识者。且问还是眼色相合而生耶。还是眼色相离而生耶。此二句。上合离两字指眼色。下离合两字指眼识。若谓眼色。合并而生。则汝识半从根生。半从尘生。中间必有离缝。以不是整个生成。如二物相合。合处有离缝也。若谓眼色。离开而生。则汝识半是有知。半是无知。有知者合于眼。无知者合于色。遂成两合矣。体性杂乱者。指识之体性。杂对合则中离说。半从根半从尘。和杂而生故曰杂。乱对离则两合说。半合根半合尘。则成动乱故曰乱。既是杂乱。云何能成识之中界乎。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各生共生。俱不得成之故。应当了知。此知含二义。一者应当知妄。至三处都无止。结相之妄。二者应当知真。后四句归性之真。以上所言。眼色二种为缘。生于眼识者。现前推究。眼识既不从眼生。又不从色生。亦非双兼眼色共生。则中间所生眼识。既不成界。内外眼色。何得为缘。中界既无。内外叵得。故曰三处都无。又三处都无。处即界也。所谓眼色为缘生识。今眼色识三界。俱不可得。应知此是相宗权教。顺世之谈。都无实义。

则眼与色。及色界三。色界即色识界。系尘为名。此眼色识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乃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初眼色识界竟。

巳二耳声识界分四  午初标举三界  二双以征起  三分合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

午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午三分合难破分三  未初破因耳生  二破因声生  三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耳识本无生处可得。先破因耳生。呼阿难而告之曰。若谓耳识因耳根生者。动静二种声尘既不现前。耳根不成能知。必无所知之声尘。能知之耳根。尚且不得成。所生耳识毕竟作何形貌。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此文防谬。因闻上段必无所知。知尚无成。乃谬辩云。知属意根。耳根惟取能闻。今取耳闻生识。乃破之曰。若取耳闻。能生识者。无有动静二种声尘。则能闻之根。亦无所成。何能生识。能闻又复被破。转计有形之肉耳。为能生识。若谓但取肉耳能生识者。肉耳属身根之色相。身根所对惟触尘。故破曰。云何以肉耳。如新卷叶之形。杂于身根之色相。与身所对之触尘。名为能生耳识之界耶。则耳识界。既非闻根肉耳所生。复从谁而立界乎。

未二破因声生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此破耳识从声生。若谓耳识生于声尘者。是此识单从声尘而有。则不关耳闻之事。须知声必因闻而显。设若无闻。则亦亡失声相所在。声尚不可得。云何能生于识。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平声闻识。

此防转救。恐闻若无有闻。声亦不有。遂转救云。识固是从声而生。却许能生之声。亦必因闻而有声相。如是则声中有识。闻声之时。应当并闻于识。

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此下展转显谬。一不闻非界谬。倘但闻声。不复闻识。是则声中无识。而声则非生识之界矣。二闻则同声谬。倘若闻声之时。亦闻于识。是识则同于声。而被耳根所闻矣。三被闻无知谬。盖识以了知为用。而识已被耳根所闻。则无有识。又谁知闻声。并闻于识耶。四人同草木谬。若谓无有能知闻识者。则亦无有能知闻声者。果都无所知。则人岂不终如草木之无情乎。

未三破和合生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此破根尘和合共生。不应说言。声尘与闻根。和杂而成中界。杂则不分。无有中位。可以为缘生识也。中间识界。既已不成。则内根外尘之界相。复从何而得成耶。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由是义故。自当了知。所谓耳根与声尘两者为缘。而生耳识者。则内外中间三处界限。觅之都无。但幻妄称相而已。上结相妄。下显性真。则此耳之与声。及声识界三。本来非是因缘自然。二种世间戏论名相。其性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二耳声识界竟。

巳三鼻香识界分四  午初标举三界  二双以征起  三分合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午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午三分合难破分三  未初破因鼻生  二破因香生  三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首句按定。识因鼻生。下乃征定鼻根。则汝阿难心中。将以何者。为汝之鼻根。为是取脸上肉之形质。如双垂爪之相为鼻耶。为是取能发嗅知。动摇之性为鼻耶。此双开二句。下则详破。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若取脸上肉形。为汝鼻者。须知肉之体质。乃属身根。身之所知。即是触尘。既名身根。即非鼻根。既名触尘。即非香尘。鼻根之名。尚不可得。云何可说。识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若取根中嗅知之性。为汝鼻者。又汝阿难心中。将以何者为能知。若以鼻头之肉。为能知者。鼻肉体质。乃属身根。则肉之知。元是身根。知触之用。非是鼻根。嗅知之性。末二句。同上身知即触。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此以鼻肉为知被破。转计以空为知。亦破云。设若汝以鼻孔之空。为能嗅知者。空本无知。纵许有知。则是空自有知。汝鼻头之肉。应非觉矣。

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者。如是乃指上三句。鼻孔之空有知。若即是汝嗅知之性。以此类推。则一切虚空。皆应是汝。又鼻上之肉。既无知性。则汝全身之肉。皆应非知。以此而论。空若是汝。则虚空无在。今日阿难。亦应无所在矣。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此因肉知空知被破。转计以香为知。若谓以鼻中香。为嗅知性者。香本非有知。纵许香具鼻根之知。此知自属于香。何预于汝鼻知之事。此文但以香具鼻知。不可滥下香生鼻识。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

此文与上文。似不相接续。须补充转救之意。因上以香为知。遂招知自属香。何预于汝之破。遂转救云。知虽属香。香气却生于鼻。离鼻则无香气。何得谓为不预于我。故复破云。如是香气。生于汝鼻。臭气亦生汝鼻。若香臭二气。必定生于汝鼻者。则彼香臭二种流动之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矣。二物不来之时。汝自嗅汝鼻。还是为香耶。还是为臭耶。若是臭则非香。若是香应非臭。

指掌引观佛三昧经云。末利山中。有伊兰树。臭若胖尸。熏闻四十由旬。其花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而旃檀之树。亦发生伊兰丛中。未及长大。如阎浮洲竹笋。不能发香。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旃檀树。众人皆闻妙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鼻根是一。香臭为二。故上破曰。臭则非香。香则非臭。若谓香臭二气。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个鼻知。此句对上以香为知。自不能再以臭为知。一人一鼻。世间共许。若有二知。即有两鼻。如果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阿难真体。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此因闻既有二鼻。应有二身之破。遂转计云。我本来无二。鼻只是一个。不妨具足香臭二知。故此破云。若鼻是一。则香臭自应混而为一。而无二矣。臭既可以为香。则臭无自性。香复可成臭。则香无自性。以香臭互夺两亡。二种嗅知根性。既然不有。而鼻识之界。欲从谁而立耶。

未二破因香生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此文具法喻合三。若执鼻识。因香尘生者。此识乃因香而有知。此是法。喻如因眼所有之见。自不能返观其眼。此是喻。法合云。识因香有之故。应不自知其香。同见因眼有之故。应不自观其眼矣。

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首二句。知与不知。两途俱非。若能知香。此知即非从香所生。若不知香。又非可名能知之识。下五句。如果香非识知其有香。则香界自不成立。何故。盖香必以嗅知而后显故。香非嗅知则不有。香界何自而成。倘若识不知香。所言因香立识界者。则非从香建立。

未三破和合生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如上所破。鼻识不从根生。不从尘生。既无中间之识界可得。自不成内外根尘二界。如三进房屋。既无中间墙界。前后两进之界相。自然亦无。彼诸闻性。毕竟虚妄者。承上二句。既内外不成。则能共生者无实。既无中间。则所共生者非真。如是嗅闻之识。毕竟虚妄。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鼻识。不从根尘。各生共生之故。当知权教相宗所云。鼻香二者为缘。生于鼻识者。乃顺世之谈。非了义之教。今推究识界生处。了不可得。中界既无。内外二界。亦复叵得。故曰三处界也都无。以上结相妄。以下显性真。则鼻根与香尘。及香识界三。本非因缘性。及自然性。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三鼻香识界竟。

巳四舌味识界分四  午初标举三界  二双以征起  三分合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

午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午三分合难破分四  未初破因舌生  二破因味生  三破因空生  四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

此破识因舌生。若谓舌识。单因舌根所生。不藉味尘。自能了别其味。即以舌为识之界者。则诸助语辞世间。甘蔗甜味。乌梅酸味。黄连苦味。石盐咸味。细辛药名。生姜肉桂药品。此三种皆辣味。都成了无有味。倘无有此等味尘。来合汝舌。汝自尝其舌。到底还是为甜耶。还是为苦耶。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此明舌性。有味无味俱非。承上云。若自尝其舌。舌性是苦。谁来尝汝之舌。而知其苦也。苦字该甜等诸味。盖舌不能自尝其舌。如眼不能自见其眼。又熟谁字解为知觉。其舌是苦耶。若谓舌性非苦。即无有味。则味自然不生于汝之舌。云何可立识界耶。

未二破因味生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若言舌识。单因味尘而生者。识自然就是味。味不能自知其味。同于舌根。应不能自尝其舌。既不自尝。云何而能识知。是有味。而非有味耶。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又味尘类广。一切之味。元非一物所生。以能生之味尘。既从多物而生。而所生之识。自应从味亦有多体。如母多。子亦应多。此以味多。而破识一也。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

设若识体是一。其体必定因味生者。所生之识是一。能生之味应亦非多。如世间盐之咸。水之淡。蔗之甘。姜之辛辣也。亦该酸苦。是为六味总相。和合俱生变异。是六味别相。如豆面盐水。合而为酱。是为和合。如黄连生来便苦。其味与物。俱时而生。谓之俱生。如变生成熟。异其本味。如炮炙煎煮之类。皆名变异。种种诸味。皆当同为一味。亦应无有分别。如子一。母亦应一。此以识一。而破味多也。

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识以分别为用。承上诸味既合为一。则无咸淡甘苦酸辣之分别。能生之味。分别既无。所生之识。分别亦无。则不应名之为识。云何复名。舌味为缘。生汝中间舌识界耶。

未三破因空生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以上根生尘生。二俱不成。恐计从空而生。然空性顽钝。故曰。不应以无知之虚空。生汝有知之心识耶。

未四破和合生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若以舌根味尘二者。和合生汝舌识者。舌是有知。尘是无知。一经和合。体性纷杂。如世间水土和合。水失流动之自性。土失干燥之自性。故曰。元无自性能生根尘。自性既无。云何识界。可从而生。本科四性推检无生具足。不因舌生。是不自生。不因味生。是不他生。不因空生。是不无因生。不因舌味和合生。是不共生。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舌界。即舌识界。前三科系尘为名。曰色识界声识界香识界。此科并后二科。系根为名。曰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余同上可知。四舌味识界竟。

巳五身触识界分四  午初标举三界  二双以征起  三分合难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午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午三分合难破分三  未初破因身生  二破因触生  三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离合。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此破单根。不能生识。觉观二字。粗缘为觉。细缘曰观。有能觉观。与所觉观之别。又有离时觉观。合时觉观二种。若谓身识。单因身根而生。不藉触尘者。如是虽有身根。必定无有离合二种。所觉观之尘缘。则惟身无境。安能生识乎。此句又作一解。合离是触尘。觉观指识心。谓必定无有合离。二种触尘。为生觉观识心之助缘。何能生汝身识乎。纵许能生身识。无有触尘。将何所识耶。此计识因身生者。非也。

未二破因触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此破单尘。亦不能生识。若计身识。单因触尘而生。不藉身根者。必定无有汝身。惟尘无根。不成身触为缘之义。世间谁有非依于身。能知合离之触尘者。离却身根。则能生之触尘。尚不可得。则计识因触生者。亦非也。

未三破和合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此标触知之相。世间之物。不能自触而成知。必定与身相合。方知有触。此二句。为下正破共生之张本耳。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此下文分三段。正破身触和合生识。俱不成共生之义。此中首句知字。即上段身触合处。所显之知属识。身字属根。触字属尘。此文承上。物不能自触而成知。必与身合方知有触。遂计身触。和合共生。今以所生之识。无双兼根尘二相为破。文有四句。上二约双即。不得为共生。下二约双非。亦不得为共生。乃以所生之识。仔细审察。还是知身乎。还是知触乎。知身即触。知触即身者。若知于身。此识知。即从触所生。并不兼乎身。以身但为所知。若知于触。此识知即从身所生。并不兼乎触。以触亦但为所知。上句即触所生。下句即身所生。其识知。皆单属一边。何得为根尘共生耶。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者。即触即身。乃承上二句。即触即身之文。若此识知。即从触所生者。则非兼于身。惟单属于触之一边。若此识知。即从身所生者。则非兼于触。亦单属身之一边。何以为共生乎。另作一解。以便易知。四句中。以一三相连。二四相连。解曰。所生之识知。若知身根者。此知即是从触尘所生。接第三句。即是从触尘所生之识。当非兼属身根。何得为共生耶。第二句。所生之识知。若知触尘者。此知即从身根所生。接第四句。即是从身根所生之识。当非兼属触尘。亦何得为共生耶。交光法师所云。所生无兼相者是也。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

此段以能生根尘。无内外对立之相为破。以身根之与触尘二相。元本也无内外对立之处所。此二句标。下释云。以触合身。即与身为自体。合而不分。若触离身。即是虚空等相。等指色法。身外无非色空诸相。此明合离。皆无身触对立之相。何能共生身识耶。交师所云。能生无对相者是也。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此明根尘识三界。互不得成。上二句因能生根尘。内外二界不成。以致中间所生之识。亦何从而得安立。中二句。因中间所生识界。不复成立。致内外根尘之性亦空。末二句总结。不能共生。以上三界。皆不得成之故。则汝身识之生。毕竟从谁以立界耶。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五身触识界竟。

巳六意法识界分四  午初标举三界  二双以征起  三分文各破  四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

午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午三分文各破分二  未初破因意生  二破因法生  今初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此约根尘存亡破。故呼阿难。而告之曰。若谓意识。单因意根所生者。然汝意根之中。必有所思之法尘。方可发明汝能思之意根。以尘存则根存也。若无现前所思之法尘。则能思之意根。亦无所生。是尘亡则根亡也。离缘无形者。以意根离却所缘法尘。根亦无形可得。云何而能生识耶。若是根尘双泯。识将何用。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此约根识同异破。识心指意识。思量指意根。即第七识。恒审思量。为意所依之根。兼同也。破云。又汝意识之心。与诸思量之意根。同为能了别性。且道根识。为同耶。为异耶。

同意即意四句。意指意根。若识心同于意根。则识心即是意根。云何识心。又为意根所生。若识心异于意根。而不同者。则定同无知之尘。既是同尘。应无所识。若果无所识知。则非意根同类。云何名为意生之识。若有所识知。则识心与意根。同为了别性。云何可分此是意识之了别性耶。此是意根之了别性耶。唯同与异。二性无成者。承上结云。惟同与异。根识二性。悉皆无成。何以故。若同意根。则识即是意。根识唯一。二性无成。若异意根。则不名识。根识二性亦复无成。则此意识之界。云何可说从根而立耶。是则以意根。为生识之界者。非也。

未二破因法生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首句法字。指内法尘。余六个法字。皆指五尘实法。若谓意识。单从法尘所生者。然而世间所有诸法。不离色声香味触五尘。今汝且观。色等诸法。悉有相状分明。以对眼等五根。均非意根所摄之法。意根所缘法尘。乃前五尘落卸影子。五尘之法。决不能入于意根。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

上二句牒定。若汝识心。决定依于法尘生者。既有所生。必有形状。汝现今谛实观察。法尘之法。毕竟作何形状。上一法字。别指法尘。下一法字。同上五尘之法。此破内无自体也。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此中五尘。甜淡味尘。含在四尘之中。生灭即属法尘。此二字应连下解释。越字作离解。谓汝之法尘。全系五尘影子。有形方有影。若汝生灭法尘离却色空等前五尘。岂能别有自体耶。当如离形。其影终无所得。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等字作同字解。法尘生。则与色空五尘诸法同生。如形生影生。法尘灭。则与色空五尘诸法同灭。如形灭影灭。此破离外无体也。

所因之法尘。既无自体。因他生有之意识。又作何等形状相貌乎。既能生之法尘。相状不有。则意识之界。云何因法尘而生耶。是则以法尘为生识之界者。亦非也。此科无破根尘共生之文。以意根与法尘。皆无自相。意根乃七识。法尘为影事。况此文分破中。又极明根尘虚无。故无复共生之相可破。三分文各破竟。

午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交光法师云。此科可为理事无碍法界之由致。虽不全具彼之诸门。但悟此。而自可达彼诸门之义。故曰由致。良以凡夫著于事相。而全不见理。权教隔乎事理。而两不通融。故皆不能入理事无碍法界。今经且将事相。一一融归于理。即彼十门中。全事皆理门也。既达诸事即理。则众妙之门。自可相次而洞开矣。非彼由致而何哉。合上三科。丑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竟。

楞严经讲义第七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八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丑三圆彰七大即性周遍分二  寅初阿难转疑双非  二如来进示圆旨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此由阿难执权疑实。执昔日所闻因缘权教。疑现今所说了义实教。盖阿难因缘之执。于九番显见超情科中。佛已与自然而并破矣。阿难只知妙觉明性。非因缘和合。至于世间诸相。因缘和合之执如故。所以闻佛于四科世间法。一一皆云非因缘。及自然性。所以腾疑复问也。阿难仰白佛言。世尊。如来昔日常说。和合因缘。和合即因缘和合。故并称焉。佛初立教。以因缘为宗。对破外道自然。所以常说。但是如来一时权巧方便。以因缘正理而破外道邪说。非大乘了义之谈。今经为了义教。阿难不达斯旨。是以执权疑实也。

一切世间。种种变化四句。即举四科诸相。一切去声包括之词。世间乃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简言之即身心世界。五阴中色阴即器世间之外色。与有情世间之外身。受想行识四阴。即有情世间之内心。六入即有情世间身心。前五根属身。意根属心。十二处十八界十一色法。即器世间之世界。与有情世间之根身。意根与六识。即有情世间之内心。四科诸法乃世间有为之相。细分之。则千差万别。种种不一。无非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皆自本无。变化而有。故曰。皆因四大。和合发明。是则不出因缘矣。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

上段执昔权义。此文疑今实教。阿难曰。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者俱同排斥。而摈弃之。若单遣自然。原是外计。因无可疑。而并遣因缘。有违自宗。果系何意。而我现今不知。双非因缘自然。斯此也义之所归属。此句即言不知双非之旨。属于何宗何教。故下请佛开示。

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惟愿如来。垂慈哀愍。哀怜我等惑深。愍念我等智浅。不知非因缘非自然。斯义所属。今求开示。中道了义。无戏论法。此阿难所请之法。正是四科所说双非之法。因缘是学者世间戏论。自然是非学者世间戏论。非因缘非自然。即无戏论法。此法亦即中道了义。中道者不偏有无二边。谓之中道。非因缘。即妙性不滞于有为。非自然。即妙性不堕于无为。有无双遣。中道现前。正是大乘了义。真实之法。为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所请之法。即佛已说之法。迷而不知。更为疑请。故佛责以。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者此也。初阿难转疑双非竟。

寅二如来进示圆旨分三  卯初责迷许说  二总喻性相  三别详七大  今初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此如来述其应求施教之意。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昔日因缘之教。乃应求小乘者而说。汝自淫室归来。悔恨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妙定。是汝先已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回小向大。已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之佛道矣。

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即是应汝所求。而施汝大教。今时。即三番破识以后之时。十番显见。克就根性。直指真心。摄事归理。会通四科。即性常住。会相归性。真心者。第一义谛也。即事即理。全妄全真。非因非缘。亦非自然。即是中道了义第一义也。真如实相。无戏论之法。早为开示。何待更请。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如何是怪责意。此怪责阿难。吝惜旧闻。因缘权教。而不肯放舍。谓汝既厌离声闻小乘法。如何复将小乘学者。世间戏论之因缘法。自缠自绕。迄今犹不肯放舍。妄想与因缘相关。心思因缘。是谓妄想因缘。口说因缘。是为因缘戏论。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此怪责阿难。虽闻中道。第一义谛。不能识取。谓汝虽多闻第一。我今应汝所求。为汝说非因缘。非自然之了义。汝不能谙识。汝如说药之人。熟读本草。口虽能说药名。而未亲采。真药现前。不能分别是真。反疑弃之。真药喻如来已说第一义谛。不能识取。反生疑难。岂不真可怜愍哉。

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首句诫听。下则许说。已说真理。不能会悟。都缘徒闻。不肯谛实审察。故诫以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开示。非因缘非自然之了义。不独为汝。现会大众。亦令当来之世。修习大乘行者人也。皆得通达实相。共入如来藏海也。实相与如来藏。名异体同。本经佛与阿难释迷闷科中。即责其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则知十番显见。所显见性真心。即清净实相。复于四科。一一皆非因缘。非自然。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亦即清净实相。本科又标许。令现未修大乘者。通达实相。不过重明非因缘非自然之义。非离前法而别有也。如正脉所云。四科方谈其一一皆是性真。而未尝言其一一皆周法界。如指香柴煤炭。一一言其是火。而未及言一一皆可洞烧林野。此处标许下。别详七大。方谈其一一皆周法界。如方说出诸火。每一星之火。皆有洞烧林野之极量。四科但显法法当体真常。七大极显法法圆融周遍。前后两科。义理浅深。即在是矣。

实相有三。即三如来藏。一无相之实相。无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实相。即空如来藏。空诸一切。虚妄染法之相。并非本体而全无也。乃藏性不变之体。二无不相之实相。并非无相。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即不空如来藏。具足十界诸法。非无诸相也。乃藏性随缘之用。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若言其无。则不舍一法。若言其有。则不立一尘。即空不空如来藏。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乃藏性体用双彰。阿难默然。承受圣旨者。默然即凝神静虑。一心入于语义之中。钦承领受。我佛大圣之法旨。初责迷许说竟。

卯二总喻性相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此牒取阿难问词。呼阿难言。如汝前来所言。以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方能发明世间种种变化者。汝实不知。四大之性。本非和合。非不和合之故。今当以喻明之。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此以异喻别明。先明大性。非不和合。和合不和合。约性相论。文中法固反言。喻亦反显。大性指四大之性。即如来藏性也。诸大指四大之相。相从性起。相不离性。相即性中之相。性即相中之性。性相虽有二名。性相本来一体。此为正义。若谓彼四大之性。体即性体。如非和合者。只许性之不变。不许性能随缘。则不能与诸大之相杂和。犹如虚空之不和诸色也。此与真如随缘之用相反。回异虚空之不和诸色。故非不和合。此名异喻。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此明大性。非是和合。若谓四大之性。是和合者。只许性之随缘。不许性仍不变。则应同诸大之相。变易迁化。由始而终。因终复始。而始终相成也。从生至灭。既灭复生。而生灭相续也。此约无情世界而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者。因生有死。至死复生。而递互相成也。生而复生。死而再死。亦前后相续也。此约有情根身而说。是知内外四大。皆变化相。若大性如此。犹如旋火成轮。未有休息。此亦法固反言。喻亦反显。与真如不变之体相反。非同火轮之不息。故非是和合。此亦异喻。

此二段文。具宗因喻三支比量。以法喻皆与大性相反。落于非量。前量云。大性是有法。体非和合为宗。因云。不与诸大杂和故。喻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尔。则真如用不随缘。后量云。大性是有法。和合为宗。因云。同于变化故。喻如火轮不息。若尔。则真如体非不变。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此单喻显法。乃以同喻。翻前异喻。喻大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翻前二段。一则体非和合。则堕自然。而失随缘之义。一则和合。则堕因缘。而失不变之义。今以同喻。而显真如不变随缘二义。故重呼阿难之名。而告之曰。如水成冰。冰还复也成水。上句大性体虽不变。而用能随缘成相。既不如虚空不和诸相。当如何等乎。当如水能随缘成冰。无所和合。而能现和合之相。水不离冰。岂一定属于非和合耶。

下句大性用虽随缘成相。仍然不变本体。既不如火轮之不息。当如何等乎。当如冰还成水。但似和合。终无和合之实。岂一定属于和合耶。交光法师谓。还字当玩。足显不变。正因不变。故还为水。正于还为水处。见其非真和合。若真和合则变矣。如青黄和合。即变为缘。岂能还为青黄乎。

总立量云。诸大性相是有法。非不和合非和合为宗。因云。随缘不变故。同喻如水冰冰水。异喻如虚空火轮。此量与诸大性相相合。为真比量。其理极成。阿难前言。四大和合。发明诸相。如来所答。有二意应研究。一阿难但问四大之相。如来则双明性相。良以权宗。虽依性说相。性是密意。惟说法相。不说法性。阿难久习权宗。迷性执相。故有斯问。如来则性相双举。明相依性起。以性融相。以袪旧见。冀得新悟也。二阿难但执因缘和合。乃为自宗。因何排摈。如来则兼破和合及不和合。恐阿难和合被破。转计不和合。故此兼破。以杜转计也。二总喻性相竟。

卯三别详七大分七  辰初地大乃至七识大

辰初地大分四  巳初标性约析  二就析详辨  三结显体用  四变拂二计  今初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但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诸相。佛今广融七大者。以四大摄法未周。但摄五阴中色阴。十二处前之十一处。十八界五根六尘。而受想行识四阴。六入根性。十二处之意根。十八界中意根六识。及色阴之空。皆不能摄。故加空见识三大。则收尽有为诸法。此佛广谈七大之意也。意谓汝阿难。不达诸大之性。非和合非不和合。故教观地大。汝且观察。此地大之性。有粗有细。粗者为大地。细者为微尘。至邻虚尘。以微尘分析作七分。名极微尘。极微尘再分析作七分。名邻虚尘。故用一至字。

邻虚尘是析彼极微尘。七分所成。一极微尘。分作七个邻虚尘。此尘是色边际相。文中色边际相四字。当在七分所成之下。谅系抄写之误。若连上者。以极微尘。非是色边际相。因尚有邻虚尘故。自当易之。应作如是解。析彼极微尘七分所成之邻虚尘。即是色边际相。与虚空为邻。故名邻虚尘。不能更析。若更析邻虚。即归于空。实是空性。而非色性矣。

巳二就析详辨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此就析色归空。而定合空成色。谓若此邻虚尘。既可析成虚空。自当以此例知。虚空定能出生色相。空生色相。本无是理。佛故意为难。以破和合之计。并破此方儒宗所执。虚以生气。气以成形。而世间万物。皆从阴阳之气。所成等伪。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

此牒定和合因缘之执。

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平声邻虚。合成邻虚。

此要阿难自己审观。谓汝言世间诸法。和合发明。而邻虚尘。即色法之一。亦应由和合而有。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多虚空和合。而有此邻虚尘也。色空相异。色是有相。空是无相。佛明知空无数量。本不可合。故意举此。以破和合之计。而邻虚尘。色法之最小者。此尘之外。更无色法可和合。除非合空而成。故问用几虚空。和合而有。设若汝说和合。乃是合色成色。非言合空成色者。岂是邻虚。合成邻虚耶。倘说邻虚合成邻虚。则当有三过。一者合自成自过。盖唯有合他成自。未有合自成自者。二者合一成一过。盖唯有合多成一。未有合一成一者。三者合细成细过。盖唯有合细成粗。未有合细成细者。如是邻虚。既非合色所成。当是合空而有。故问其用几虚空。和合而有。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此如来以析入。而难合成。良以析色归空。是小乘之自教。诸法和合。是阿难之自语。今则顺彼自教。难以自语。故又曰。邻虚尘既可析入虚空者。当知色相出生虚空。究竟用几多色相即邻虚尘合成虚空。佛明知色非合空所成。空非析色而有。故作斯难。阿难不能施辩何也。以顺析入。则非和合。与自语诸法和合相违。以依和合。则非析入。与自宗析色归空相背。两处负堕。故默无辩。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此结申正义。若色法和合之时。合色只能成色。决非可以成空。而空无形相。本不可合。纵许虚空和合之时。合空亦只是成空。决非可以成色。此为一定之理。由是而观。色空俱非和合而有也。明矣。色犹可析。空云何合者。然又当知。色法犹可分析。观犹可二字。析色但自析色。实非析色可以成空。空终无和合之义。何以故。无形段故。无数量故。云何可说和合耶。佛意以空不可合。则邻虚非和合而有。邻虚既非和合而有。则世间种种诸法。执为因缘和合者。岂实义耶。此中但以空不可合。则诸法和合而有之执。破尽无余矣。

巳三结显体用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此明全体圆融。地大之色。体即法界。色空圆融无碍。本非和合。汝阿难固执因缘和合者。因无始觉妙智。元不知如来藏。本觉妙理之中。无法不具。无法不融者也。如来藏即真心之别名。乃依理立名。如来二字。即真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理。圆融无碍。含藏一切诸法。无一法不在里许。故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者。乃指如来藏中。性真色空。互相融即。此七大。科科皆曰如来藏中。是属理具之七大。当约藏中未发现者说。不同前四科。是属事造之七大。乃为藏中已发现者说也。

问。四科之法。何以亦目为七大。答。阴入处界。与七大无别。但横竖开合之不同耳。约竖论。则开色阴为前六大。合受想行识四阴为识大。约横论。则合六尘为五大。合六根为见大。合六识为识大。何尝离七大而别有哉。而如来先会四科即藏性。是将已发现七大。一一会归藏性。以明即事则理。故曰本如来藏。此科是说未发现七大。一一含具藏中。以明全性全相。故曰如来藏中。观中字即理具事造所由分也。问。本科原属地大。不言地大。而易以色字。其故何也。答。地大为色法所摄。易以色字。举其总也。色而称曰性色真色者。非指世间已发现之色。乃指藏中性具之色。真体之色。与空相融相即色空。本属对待。融之则性具之色。即是真体之空。岂同析色以归空也。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色。岂待合空以成色也。性则言其非相。亦即理而非事也。真则言其非俗。亦即体而非用也。有以理事体用合释者。非也。性真二字。即是理体。为色空之本。字别义同。今影互用之。若不影互应有四句。当曰性色真空。真空性色。性空真色。真色性空。总成色空融即。其义方足。

又性色真色。非但拣异于已发现。世间粗细之色。并不同乎般若观照。即空之色也。又性空真空。非但拣异于凡夫外道。顽断之空。并不同乎般若观照。即色之空也。此之色空。俱属全体。随心应量下。方显大用。清净本然者。指如来藏。自性清净。不假功用。并非澄之使清。涤之使净。乃本来清净。无有浊垢。藏中色空。唯性唯真。即同体清净也。

周遍法界者。上句约藏性。本具不变之体。此句约藏性。本具随缘之用。未经起用。但周遍于理法界。若从体起用。自可周遍于事法界矣。起用在下一段。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明大用无限。用从体起。事造不离理具也。仍本如来藏。不变之体。现起随缘之用。随九法界众生之缘。此众生。即九界众生。心以根性言。九界众生根性。有胜劣之不同。量以知识言。九界众生知量。有大小之不等。此皆从平等性中。已起差别之相。若众生。但以劣心小量致之。则所以应之以粗少之色者。固无不副其心。而无不满其量也。若众生。能以胜心大量致之。则所以应之以广妙之色者。亦无不副其心。而不满其量也。交师此解极好。并下段乃为千古独唱。无人能出其右者。

巳四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此循业发现句。不连接随心应量下。而列入此科者。因按照以下诸大之文。分属之本意也。又此句正是致下二惑之由。应入此科。盖业有染净之分。九界众生。依正二报之色。皆循随也业所感。而发现也。业为能发现。色为所发现。如谷应声。如影随形。岂唯迷位。必循染业。而后能发。即是悟人。亦须循净业。而后能现。交师云。此四字。双具两种不自在意。一者世出世间。一切净妙之色。若不循彼种种净业。虽欲发现。不可得也。二者三涂四恶。一切苦秽之色。若不戒彼种种染业。虽欲不发现。不可得也。盖不戒即是循也。故此四字。非但只表不循业。则不得发现。兼表循业。则不得不发现。而二俱无自由分矣。

世间无知。指有情世间。无有正智之众生。不了藏性。不变随缘二义。因循业发现。遂起因缘自然二惑。交师谓。良以业之起也。似有由藉。故世间浅智众生。执此生起之近由。而遂惑为因缘性。曾不达圆融不变之体。周遍法界。何所藉于因缘。业之成也。似难改移。故世间无智众生。执此难改之现量。而遂惑为自然性。曾不达无碍随缘之用。随心应量。何得泥于自然。是皆为一循业之所惑耳。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者。以因缘自然二惑。皆由第六意识妄心。妄生分别。周遍计度。即遍计执性。遍计本空。故曰。但有虚妄言说。都无真实义理。言说指因缘自然。二种戏论。和合与因缘相关。不和合与自然相关。摄在二惑中。故不别列。初地大竟。

辰二火大分四  巳初标性约求  二就求详辨  三结显体用  四双拂二计 今初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火大之性。无有自体。我即自体。寄托于钻木执镜击石等诸缘。而得显现。又日艾镜三者。为诸缘。温陵戒环法师所谓。火无体。寓物成形者是也。汝观下。要阿难就事以验。汝观看室罗筏城之中。未食之家。要炊爨时。手执阳燧。在于日前求火。以为炊爨熟食之用。阳燧是取火之镜。以此试验。火大是否和合而有。

阳燧。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如镜之状。照人则影倒。向日则火生。淮南子曰。阳燧火方诸也。王充论云。五月丙午日午时。烧炼五方石。圆如镜。中央洼。天晴向日。其光影注处即烧。引此一事。以为下文。破和合立难之本。

巳二就求详辨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此举和合之例反例火大。不同如是。凡言和合者。必先分而后合。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是为和合。众虽为一。若诘其和合之根本。各人有各人之身。皆有各人所生之姓氏种族名字不同。后合为一众。火大若是和合者。火大是一。若诘其根本。亦应各有体质种类名字不同。如可指出日来之火。艾生之火。镜出之火。今合为一。可说和合。若不尔者。和合之义。自不能成。

如舍利弗。婆罗门种。此云净裔。谓是梵净也天苗裔。又云净志。志生净天。印度智识阶级。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依此林修道故。依之立名。迦叶波种。此云龟氏。先人在此修道。感灵龟负图而应。以是命族。阿难瞿昙种姓。此云甘蔗种族。佛之始祖。日炙甘蔗而生。号瞿昙氐。又译日种。又译甘蔗。后四世改为释迦。此举众之所生。氐族名字也。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从艾出。为于日来。

此文前二句先牒定。下标征。若此火性。是因和合有者。彼人手执火镜。于在也日前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来。为从艾中而出来。为于日中而出来。先征后破。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此破火从日来。若谓火从日来。自能烧汝手中。所持之艾。是日中有火。来处所有山林树木。为日所照之处。皆应受焚。今既不焚。则知此火。非从日来矣。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屈也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此破火从镜出。若谓火从镜中而出。自能于镜中出来。然烧于艾。是镜中具火大。火能克金。镜何以不销镕。又镜中有火。定有热相。现纡屈汝手。执持此镜。尚无热相。镜云何而得融泮。融泮即化也。镜既不热。则知此火。非从镜出矣。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此破火从艾生。若谓火大出生于艾。艾当自燃。又何所藉日镜光明。与艾相接。然后火于艾生。不接不生。则知火大。非从艾生矣。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此要阿难。再谛实观察。镜日艾三者。各有从来。而火何所从来。而游历于艾乎。既无从来。当非和合。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凡言和合。须同处相杂相交。现日之与镜。一在天。一在地。相隔遥远。非有和合之相。后二句反难云。不应当火光。无因自然而有。从即因也。以上至非和非合止。先破因缘。后二句及自然。

巳三结显体用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此显全体圆融。犹者依旧也。不知由无真智。不达真理。如来藏。即是清净实相真理。火大是事。事不离理。由阿难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故责云。吾先为汝发明。地大即藏性。应当觉悟。何以汝依旧不了知。火大即藏性之中。本有之物。乃天真本具非和合不和合也。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亦互影言之。合四句为两句。谓性具之火。即是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火。即火即真。全相全性。圆融无碍。体本清净。离诸染垢。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周遍法界。即是体遍。用遍乃在下段。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与上科。体用攸分。上明藏性不变之体。此明藏性随缘之用。用元从体起。亦必随缘而兴。乃随九法界众生。胜劣之心。应其所知。大小之量。随缘显现其用。即事可以验知。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

此即事验知。一人一处。执镜求火。随一人之缘。一处火生。遍法界众生。执镜求火。随多人之缘。满世间都有火起。起遍世间。宁有一定方所。此约凡夫现境。尚见无限。而圣分上。更不待言。随心应量。于此可知矣。

巳四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循业发现。乃为因缘自然。二种妄计根本。此火大不独迷位。业障众生。必循染业而后能发。如饿鬼之道。饥火交然。顶发烟生。口吐火焰。纵是修位。大心之士。亦须循净业而后能现。如火头金刚。乌刍瑟摩。化多淫心。成智慧火。此皆循业发现之明证也。

世间无知者。谓权乘学者世间。无有真智。昧乎藏性不变之体。竟惑为因缘。外道非学者世间。无有正智。昧乎藏性随缘之用。竟惑为自然。此等皆是识心。妄想分别。周遍计度。于依他起性法中。不了当体。即是如来藏。圆成实性。妄起遍计执性。但有言说。但作凡解。凡有言说。如说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等。皆属戏论。都无真实之义。二火大竟。

辰三水大分四  巳初标性约求  二就求详辨  三结显体用  四双拂二计 今初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水大之性即藏性。体虽不变。用能随缘。所以不定。流息止也无恒常也。流无常流。随缘而息。如河水填之则息。息无常息。随缘而流。如池水决之则流。正显不定也。又此句。对下求太阴精解。求之则流。不求则息不流也。流与不流。无有恒常。是为不定。如室罗城下。举事以验。迦毗罗。此云。黄赤色。以其发黄兼赤也。斫迦罗。此云轮。以自执所见理圆。能摧他宗故。钵头摩。此云赤莲华。池名。近此住故。诃萨多。梵语之略。灌顶疏云。阿迦萨谟多罗。此云海水。近海而住。事水外道也。等者举此四人。以等其余。

诸大幻师。以其善用幻术。不仅能幻化人物。且能夺阴阳造化之工。故称大幻师。求太阴精。即月中水。用以和合幻药。为丸作饵。是诸幻师等。多皆如是。于白月昼。即在中夜。月白如昼之时。八月中秋等夜。手执方诸。承接月中水。即太阴精。方诸。即水精珠。许慎曰。方。石也。诸。珠也。王充论云。十一月子月壬子日。夜半子时。于北方壬癸水炼五方石为之。向月得津。淮南子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故诸幻师。以此求水。

巳二就求详辨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此标三处征起。下则逐破。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此破水大从月来。若说水从月来。此月尚能于隔远之处。令珠出水。则于所经过。近处之林木。皆应吐流。即出水也。此以远证近。当必流水。若必流。则随处皆可承月中水。又何待方诸所承而水出也。若林木不吐流。则分明此水。非从月中而降也。此破从月来者。非也。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平声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此破水大从珠出。若水从珠出。则不假藉他缘。珠中常应流水。随时皆可承之。又何待中宵即半夜。又何必月白如昼之时耶。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及也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此破水大从空生。若水从空而生者。虚空之性无边。则水亦应当无际。际即边也。如是下自人间。上及天宫。皆应同在滔滔大海之中。俱受沉溺之患。云何更有水居陆地空行之分。以上所征三处。悉已逐破。下令审观。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此更令谛审观察也。月从天陟。即月在天上行走。珠因手持。承珠水盘。盘以承水。珠安盘中。故曰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本人即幻师。上已说明。水不从月来。不从珠出。不于空生。此水究竟从何方流注于此盘中。是不得不加审察也。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此破和合不和合。二计俱非。若说月之与珠。和合而生水大。一月在天。一珠在地。相隔遥远。自非和合。和合必同处不离。方可说和说合。而月珠相远和合之计破矣。恐转计非和合。即破曰。不应当说言。此月中水。无所从来。自然而有也。此非和合之计又破矣。水精谓月中水。即水中之精也。

巳三结显体用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由汝一向蒙昧。尚且不知如来藏中。性具之水。全体即是真空。性具之空全体即是真水。性真二字。字异义一。即如来藏体。清净本然者。自性由来清净。寂湛常恒。不动不变。不变体中。本具随缘妙用。故曰周遍法界。此属理具。事造当在下段。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二句。即如来藏随缘之用。随九界众生。胜劣之心。大小之量。皆能应之。并上清净本然。即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故。下则举事验知。

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

此即举现前之事。验知水大随心应量。

巳四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首句循即随也。亦指迷位。及修位众生。皆随染净业。发现水大之相。如地狱众生。随恶业所感。则现镬汤油锅。血河灰河。洋铜灌吞诸事。月光童子。修习水观。入定之时。则现水满室中。童子投砾。激水作声等事。世间无知众生。不知水大唯心。惑为因缘自然二执。皆是识心。妄生分别计度。但有言说。虚妄名相。都无真实之义。三水大竟。

辰四风大分四  巳初标性约拂  二就拂详辨  三结显体用  四双拂二计  今初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风大之性。本无自体可得。时动时静。忽起忽灭。动非常动。有时而静。静非常静。有时而动。故曰。不常。汝常寻常也整理也衣。入于大众之中。

僧伽黎。即大衣。又名杂碎衣。二十五条。各四长一短。凡分卫乞食也入众。常披此衣。衣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且举此一事。验证风性无体。动静不常也。

巳二就拂详辨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此征问风所从来。下则逐破。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此破风大出袈裟角。袈裟此云坏色。义翻离尘服。若谓此风。出于袈裟角。是衣中有风。汝乃披风。风性属动。其衣飞摇。自应离汝身体。现衣不离体。是衣中无风。刚此风不出袈裟角。明矣。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我今之上。应补救词。文方接续。恐闻衣中无风。乃转救云。衣中有风。但是动衣风出。垂衣风藏。何得以飞摇离体为难。佛则以说法垂衣。风何所在。不应说言。衣中另有藏风地破之。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此破风大从空生。若风生于虚空。应不藉拂衣之缘。当汝衣不动之时。何因无风。拂彼人面。空性常住下。以风空性异为破。空性常住。风性生灭。若以风从空。风应常生。若以空从风。至无风之时。风灭空亦当灭。下二句明空无可灭。然灭风可见。灭空究作何状耶。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此以名义不符为破。若有生灭。不应名为虚空。空无生灭故。上二句破名不相当。名曰虚空。云何有风而出。空以无物为体故。此二句破义不相合。若有风出。则名义双失耳。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此破风大从彼面生。既从彼面而生。自当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彼面所生之风。仍倒拂于彼耶。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此令审观。整衣在汝。衣中无藏风地。面属彼人。彼面亦不生风。虚空寂然。不参曾也流动。自不生风。汝应审谛观察。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鼓即动也。以上三处。皆无风大生处。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上二句。风空体性隔异。一动一静。所以非和非合。此破因缘之执。下二句。不应当说此风性。无因自有。此破自然之执。从即因也。

巳三结显体用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此显全体圆融。全相全性。阿难虽曰多闻。宛然不知如来藏中。性具风大。本自真空。性具之空。亦本真风。其体清净本然。不假功用。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

此显大用无限。如汝下。即事验遍。

已四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所循之业。有漏无漏之别。所现之大。亦有染净不同。迷位众生现染。修位众生现净。一一无非随业所感。交光法师。假立问答。发挥循业之理甚详。而与学者。大有启发。问。悟人既须循业。佛循业否。答。在因位循之。却即菩萨。因满果发之后。但惟随心。尚无量之可应。何有业之可循。惟除示现。无实业也。故知称体作用。无不自在。惟佛能之。问。现见菩萨作用自在。何言惟佛能之。答。菩萨修行未毕。正由循业所发。故今非拣其不能作用自在。但拣其非是不循业耳。然惟圆实菩萨。所循大自在业。所发十玄妙用。与果人敌体相似。又所应之知。即解悟也。所循之业。则修行也。若惟务修行。而不求圆解。则三只六度。终无实果。正以知自局。而量自有限也。若但专务多闻。而不策圆修。则恒沙妙理。只益戏论。正以业不循。而果终不发也。以此而圆解圆修。不可不相应矣。世间浅智众生。见此循业发现之近由。遂惑为因缘。世间无智众生。昧此循业发现之根源。遂惑为自然。此等皆是识心分别计度。情有理无。故曰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四风大竟。

辰五空大分五  已初标性约凿  二就凿详辨  三合会警悟  四结显体用  五双拂二计  今初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此融空大即藏性。空性无形。此句指不变之体。性者体性。本无大小方圆之形段。有形则有变。无形则不变。因色显发。此句指随缘之用。因随色尘之缘。显现发明也。如显见无碍科。观一界之大则现大空。一室之小则现小空。方器则现方空。圆器则现圆空。虽随缘显发。空体不变。如下即事验证。如室罗城即舍卫国。去离也河遥远之处。诸刹利种。此云王种。亦云田主。及婆罗门。此云净志。亦云净行。以守道居正。洁净其行也。毗舍此云商贾。行商坐贾者是。首陀此云农夫。耕田种地者是。如此方四民。更有智愚二族。兼及颇罗堕。此云利根。即六艺百工之辈。旃陀罗。此云屠者。即屠儿魁脍之徒。亦云严帜。国法令其摇铃执帜。警人异路。良民不与同行。

新立安居下。要新立安身居住之家。因离河遥远。必须凿井求水。凿出土一尺深。在井中即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越略二至九之数。凿出土一丈深。井中还得一丈虚空。虚空之浅深。乃随凿出之土。多少而论。此即空性无形。因色显发之事实。

巳二就凿详辨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此征起。下逐破。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惟见大地。迥无通达。

此破空大无因生。若复此空。无因自然而生。未凿土前。即应无碍。何以不能无碍。惟见大地。迥然质碍。无有通达之相。凿土方见虚空。非无因而生也。西域外道。于空大多执自然。故首破之。以明非自然也。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

此破空大因土所出。以未凿土前。原不见空。因凿土出。而后成空。遂谓空因土出。则土凿出之时。应见虚空。从井内周围土中出来。入于井中。如井水。从井内土中出来可也。若土先出。无空入者。如何可说。虚空因土所出。

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原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此破空无出入。若谓空本在土中。无有从土出。从井入者。则应未凿土前。空之与土。本无各异之因。因者依也。同处相依。无异则是同体不分。则土出时。空何以不与土而俱出耶。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此破因凿不因凿。两者俱非。若谓此空。是因凿而出。则是凿出虚空。应非出土。而成空也。若谓此空。不因凿出。与凿无干者。则凿井之时。但自出土。应不成空。云何随凿。随见虚空耶。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此更教以审察谛观。井因凿出。凿从人手。随其方向。择地施工。运转而成。土因地中搬移而出。如是井内虚空。因何所出。以此空。上已辨明。既非无因自出。又非土出。又非凿出。毕竟从何所出耶。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凿体是实。空性是虚。一虚一实。不相为用。云何可说因缘和合而有。故曰非和非合。下二句翻上。既非和合。则不和合。故亦破云。不应说言。此空无所从来。自然而出。此即双破因缘自然二计。

巳三合会警悟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同也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佛意以此空大。合前四大。同名五大。会归藏性。诸经多惟说四大。此经点出空大。例彼四大。同名五大。当知非仅虚空。新得大名。兼显四大。昔日虽称为大。亦惟其据处处皆有。地水火风言之。而实未显互不相碍。非真大也。自今融以藏性。圆遍常住。方为真大。虽非新得大名。至今始得真大之实。若寻常谈空。虽说周遍。有色碍处。则不圆满。因色空二法。相倾相夺之故。今此空性。即是藏性。圆融无碍。圆满周遍。色空相即。乃是性圆周遍。此性寂然常住。本不动摇。与下无生灭同。

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者。此以空大。性圆周遍。本不生灭。例知现前地水火风。四大均等。四大平昔。虽称周遍。未经彰显。一一称性。圆融周遍。今会同空大。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者。即言诸大一一。唯性唯真。如前所云。性色真空。乃至性风真空等。以性融大。诸大全性。故曰皆如来藏。性真二字。即指藏性真心。诸大圆融无碍。无一而非如来藏。从本以来。元无生灭。即常住不动。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此警令观察空大。悟明四大。谓阿难言。汝心昏迷。无明障心故昏。真智不起故迷。执诸法皆因四大和合而有。是不悟四大。元是如来藏。非和非合。非不和合。故令观察虚空。自可便知。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者。教以应当观察虚空。即观凿井所见之空。为因凿土而出耶。为因移土而入耶。为土有出入。空非无也出入耶。若悟空大。非出非入。非不出入。即可悟明四大。一一性圆周遍。非和非合。非不和合矣。如前总喻云。如水成冰。岂可说一定不和合耶。如冰还成水。岂可说一定和合耶。

巳四结显体用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汝全不知。寓有深责之意。我如是为汝种种开示。中道了义。要汝观空得悟。汝竟全然不知。如来藏中。性具之觉。本是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觉。此二句。按前空大。变其文法。将前指性之空。换为觉字。空觉二字。皆指藏性。藏性具有寂照二义。空是寂义。觉是照义。又复颠倒其词。将本大性空之句放在下句。若不变其文。则双句皆是。性空真空。性空真空。无可分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准前可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上显全体圆融。此显大用无限。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

此即事以验。性圆周遍。如一处凿井。所见之空。空生一井。十方凿井。所现虚空。亦复如此。一井之空。非出非入者是也。虚空圆满。周遍十方。宁有一定方所。正由虚空。无所不遍。故成大义。非此有彼无。先无今有。不但具有大义。亦具常义。故前云。本不动摇。本无生灭也。

巳五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迷位众生。循其所造有漏之业。则发现染空。如第四禅天人。厌有趣空。则现空无边处。修位众生。循其所修无漏之业。则发现净空。如第四果罗汉。灰身泯智。则现偏空涅槃。前者既循有漏之业。要不发现染空不可得。后者不循无漏之业。虽欲发现净空。亦不可得也。世间无知。此指凡小外道。惑为空大。是因缘所生。或执空大。乃自然而有。皆是识心分别计度。遍计执性用事。但有言说。都无真实之义。五空大竟。

辰六见大分五  巳初标性约尘  二就尘详辨  三合会警悟  四结显体用 五双拂二计  今初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祗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此会见大即藏性。见大统指六根中。见闻嗅尝觉知之性。今单举见。以例余五耳。此属第八识见分。映在六根门头。缘彼现量六尘者。非取浮胜二根。故不言根。而言见也。

一切诸法。色心二字收无不尽。前五大属色法。后识大属心法。故诸经只明三科。无六入。见大即六入。本经立此大。有三义存焉。一收前文。前十番显见。显此见大是真。今更申明见闻等性。即如来藏。则显见是心之旨愈畅。二顺后文。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无他物。欲说根性法门。应立此大。三为圆通故。如六尘六根六识。前后六大。皆为诸圣圆通法门。若无根大。则大势至念佛圆通。都摄六根。何所依据。故须立此大。具足二十五数也。

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者。乃明见大即藏性。见觉即见性。是灵明洞澈之觉体。一段光明。寂而常照。不立能所。本来无有。能知所知。乃因色空。而有能知。及所知耳。此即下文。由尘发知之义。由有色空之尘。黏湛发见。始有能见之根。与所见之尘。而成能所二知。见觉无知。指不变之体。因色空有。指随缘之用。

如汝今者。在祗陀林。寻常所见。晨朝日出则明。傍晚日夕日落时便昏。此昼之明暗也。设居中宵半夜之时。逢白月夜。则有光明。逢黑月夜。即便昏暗。此夜之明暗也。则明暗等。因见分析者。等者等于色空。本科尘以明暗色空四字。互为隐显。如言色空。是合明暗之色以对空。单言明暗。是开色以摄空。如言见空。是以空摄色。而对见也。文中开摄不定。故先明之。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是开色以摄空。即因此尘境。而见始得以分析。是明是暗。乃是见托尘立。尘因见显。例知其余。五根五尘。莫不皆尔。即下文所谓。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如交芦。根尘皆无独立之自性。

巳二就尘详辨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此下就尘辨见。佛先征后破。征以根尘同异为征。共有四句。一同二异。三或同或异。四非同非异。以二或二非各成一句。与下文合。佛以二同二异。各成一句。非同即是或异。义无乖也。问阿难言。而此见大。为复与明暗相。此开色法。并太虚空之相。为是同一体耶。为非同一体耶。为或同非同耶。为或异非异耶。先标征。下逐破。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此破见大。与尘同一体。谓阿难言。此之见觉。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此开色对空。元是一体者。一体则合而不分。此牒征词。下约尘破。则明之与暗。二体更互相亡。暗时无有明。则明亡。明时无有暗。则暗亡。明暗相倾夺。故二体相亡。此见究竟与谁为一耶。

若与暗一下六句。正以显谬。此见若与暗为一体者。明生暗灭。则见应当与暗偕亡。云何又能见明。若必此见与明为一体者。暗生明灭。则见亦当与明以俱灭。云何又能见暗。后二句。则连上分解颇顺。倘欲另解灭字。当承上双约明暗。承一二两句。谓见既随暗而灭。当明现前。云何见明。承三四两句。谓见既随明而灭。当暗现前。云何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此三句。结成非一之义。以明来暗去。暗生明灭。明暗虽复差殊。见性本无生灭。一体之义。云何得成。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此破见大与尘非一体。见精见元。俱见性之别称。谓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则见当离尘。别有自体。下显不能离尘。若离明暗。及与虚空。开色对空。分析汝见元本体。究竟作何形相。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上四句明离尘。则见无体。同于龟毛兔角之本无。后三句结成非异之义。若明暗虚空三事俱异离也。无尘不能立见。如是云何可说。此见与尘非一体耶。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此破或同或异。此或同即一体。或异即非一体。悉本前义。明暗互夺两亡。是为相背。云何或同。离却明暗虚空三者。元无独立之见。云何或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此破非同非异。首句以空摄色。若谓见性。非同于尘。应可分析。各自有体。现今分析所见之空摄色。分析能见之见。本无空见。边际界畔可得。云何可说为非同乎。见暗见明开色摄空。明暗有互相倾夺。见性无迁变改易。一则生灭。一则常住。不得混同。云何可说为非异乎。辨见至此。可谓尽矣。故下阿难。而得明心生信之益。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上以四义。已破见大无和合相。再令审观生信。故谓汝更加细审。下二句即释细审之义。必令观察现境。穷极见源而后已。当观所见之明相。从于太阳。暗相随于黑月。通相属于虚空。壅相归于大地。各有从来。汝能见明暗通塞之见精。毕竟因何所出。既无所出。将何和合耶。

见觉空顽。以空摄色。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此破非因缘非自然。见精有知觉。虚空是顽钝。体性各异。非和非合。何得谓曰。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有。既非因缘。不应见精。无从因也自然而出。

巳三合会警悟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佛意以此见大。合前五大。同名六大。会归藏性。五大是无情。见大是有情。合会情与无情共一体。首句若见闻知。六精举三该六。性圆周遍。性即六精之性。本来圆满。周遍法界。非此有彼无。此无彼有。方是性圆周遍。本不动摇生灭。非先无今有。今有后无。乃是常住义。阿难后悟遍常二义。皆由此也。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与此见大均平。以其体性平等。可名六大。均字。上科作同义解。此科作平等解。义俱可通。

性真圆融三句。即会相归性。论六大之相元妄。非无彼此。观六大之性本真。莫不圆融。皆是如来藏性。从本以来。原无生灭动摇之相可得。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上段合无情之五大。与有情之见大。皆会归如来藏性。以五大是第八识相分。见大是第八识见分。见相皆依自证分。自证分是第八识本体。乃依证自证分即是真如。其中有两重难知难信。故须合会。一者见闻等是无形。说圆周遍。易知易信。地等是有形。说圆周遍。难知难信。二者见等是有情。说是藏心。易知易信。空等是无情。说是藏心。难知难信。今已合会。皆同藏性。此段警令觉悟。谓阿难言。汝之心性沉沦。溺于权见。无有真智。不悟汝之见闻嗅尝觉知六精。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汝当观察。此等见闻觉知闻摄鼻根知摄舌根之性。为是生灭耶。为非生灭耶。而与五大。为是同异耶。为非同异耶。

上科不悟者四大。当观者空大。令悟四大。与空大同体圆融。此科不悟者见大。当观者亦见大。生灭就自体言。同异对五大说。欲令阿难。悟明见等。非生灭同异。亦非不生灭不同异。若能悟此见大。性圆周遍。本无生灭。则生灭与不生灭。同异与非同异。俱为戏论。便知五大。亦本如来藏。非和非合非不和合矣。

巳四结显体用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此显全体圆融。曾不知。即一向未曾悟也。汝未悟如来藏中。性具之见。即是觉体本明。本觉之精。即是妙明真见。此中性见明见。同上性色真色。以性融大也。觉明觉精。同上性空真空。直指本体也。清净本然二句。谓见等体本清净。广大圆满。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

此显大用无限。随即随缘起用。能随九界众生。胜劣之心。大小之量。一一应之。下则举例以显。如一见根。称体周遍。以例诸根。耳之听。鼻之嗅。舌之尝触。味以合方知。故亦名触。身之觉触。意之觉知。此等诸根。即妙性之德用。清净光明。如玉之莹光皎洁。俱同见根。遍周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宁有一定方所。即无在无所不在也。四结显体用竟。

巳五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循九界众生之业。发现之见。各有不同。众生肉眼。不见障外之色。天眼视远惟明。慧眼见色了空。法眼遍观尘世。此皆循染净业。发现胜劣见。世间无知众生。惑为因缘自然。皆是意识妄心。妄生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真实之义。问。十番显见。已显见性即是真心。而为诸法总相。今则融入藏性。则见大乃为别相。未审其义云何。答。此经推重圆通。悟修证入。皆依六根。故前特显见性。以为全体。必须悟此不生灭性。为本修因。然后方可圆成。果地修证。

此七大普融万法。而如来藏当为总相。万法皆为别相。若约圆实教旨。法法皆可互为总别。如帝网千珠。一珠含多珠。多珠趣一珠。以一珠为总相。多珠为别相。珠珠皆然。即是互为总别。正脉云。良以前之开显。今之融入。俱有初后二相。前之初相。自根中荐出。及其后相。则会万法为一体。而根身器界。皆是其中幻影。当即是此中。如来藏也。今之初相。亦从目前明暗辨起。与前根中荐出无异。及其后相。则合会结显。性真圆融。周遍法界。当亦与前开显后相。无有异也。又此中七大。皆许同是圆融。又是依圆旨之万法互含也。而彼中见性。独许冠于万法。又是本经之别旨宗要也。当知前欲其巧于悟修。而此欲其圆于见解矣。具眼者辨之。六见大竟。

辰七识大分五  巳初标约根尘  二就根尘辨  三合会警悟  四结显体用  五双拂二计  今初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识性对下六种根尘。是指前六识。性即了别性。此性无有根源。下二句。即释无源之义。因于六种根尘为缘。虚妄显现。乃为尘影。尘有则有。尘无则无。是谓无源。汝今遍观。此楞严法会圣众。此单举眼根对色尘。以例余五。用目循历者。用眼目循序历览。其目周围巡视。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未起。正根中见性。取现量性境。但如镜中现像。元无妍媸美恶。差别之分析也。此拣明眼根之相也。

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此拣明识之相。即眼识及随眼识。同时而起之明了意识。此二者亦有拣别。但对色尘。初起第一念。不涉名言。即是眼识名随念分别。如起第二念。计执名字。即是随眼家。俱起之同时意识。名计度分别。分别名相。缘境之后。将外境摄入。交内之独头意识。于中次第标指者。于此圣众之中。次第与循历相照应。眼根循序而观。意识次第标名指相。此是文殊。译为妙德。此富楼那。译为满慈。此目犍连。译采菽氏。此须菩提。译为空生。此舍利弗。译为鹙子。此拣明眼识。与随眼意识之相。

巳二就根尘辨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此先征起。下则逐破。征问此识。能了别之知。为是生于见根。为是生于尘相。为是生于虚空。为无所因。突然忽然生出此识耶。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此破因根生。见即根也。离尘无根。从何发识。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视也。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此破因尘生。相即尘也。彼相亦即尘相。尘尚无有。识从何发。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此破因空生。若生于空。既非尘相。又非见根。若非见根。则无能辨之性。自然不能知于明暗色空。是离根无尘。若非尘相。则灭所缘之境。而见闻觉知无处安立。是离尘无根矣。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处此非相非见二非之中。能生之空。则几同于无。何以故。因非见无辨故。此空等同于无。何能生识耶。若说空是有。又非同于物。亦何能生识。纵然能生汝识。因非相已灭所缘之境。欲将何者为所分别耶。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此破无因生。若谓无因。突然而能生出汝识者。何不于白日之中。无有明月。突然特别生出汝识。以了知明月耶。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如前所说。非和合非不和合之义。汝可更加细详。微细详审句。即解释细详二字。能见之根。寄托于眼睛之内。所见之尘。推为现前之境。可有形状者。成为有相之色。不有形相者。成为无相之空。如是根尘色空之中。汝可微细审详。生识之缘。毕竟因依也何所出。于根尘色空。既无所出。则非和合明矣。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凡言和合。必体性相类。可说和合。现今识有分别属动。见无分别属澄。澄湛不动也。体性各异。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五根之性。亦复如是。均非因缘和合矣。不应诫止之词。不应说此识生缘。乃是无从因也自然而出耶。然必根尘相对而生。则又非不和合矣。

巳三合会警悟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此合前六大。会归藏性。谓如我前来所说。此之识心。本无所从。则非和合而有。当知此了别之识。与上见闻觉知之根。同是圆满湛然。其性非从缘所生。倘不圆满。可说从缘所生。今既圆满。此外无法。岂有缘之可从。兼彼无情之虚空。及地水火风悉皆均等。同名七大。此以识大。会通前之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者。七大一一皆性皆真。圆融无碍。如前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既唯性唯真。七大本非七大。故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常住不动也。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此警令悟明识大即藏性。谓阿难言。汝心粗浮。粗则不细。浮则不深。无有深细之慧。不能悟明。见闻等根即藏性。不发明能了知之识性。本如来藏者。不字双用。即不悟不发明根识。同是如来藏性。则教以应当起智观察。六处识心。为是同异乎。为是空有乎。为非同异乎。为非空有乎。若言是同。六用差别。若言是异。元一精明。此识岂可以同异言耶。若言是空。现有了别。若言是有。全无形相。此识岂可以空有言耶。若言非同。元本一体。若言非异。六处用殊。则知此识。又不可以非同非异言矣。若言非空。离于根尘。元无所有。若言非有。现能分别。诸尘境界。则知此识。又未可以空有言矣。若能悟明识大。同异非同异。空有非空有。则可悟明前之见大。与今之识大。非和合非不和合矣。

巳四结显体用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此结显识大之体。以识体即是如来藏体。由阿难无有真智。不悟真理。故曰。汝元不知如来藏性之中。性具之识。即是妙明真知。本觉之明。即是性真之识。以藏性识性。相融相即也。妙觉湛然。然周法界者。前云清净本然。约本元自性说。今此识大。体即妙本明觉。湛然凝然。故直称妙觉湛然。体中元具遍周法界之用。此亦但理具。而非事造。事造亦在下文。理具与事造之用。当云何分。理具者。全体具足大用。浑涵未发。虽然未发。其本有之力用。毫无欠缺。如火柴具足火之力用。虽然未发。具有焚烧林野之用。事造者。将此火柴一擦。一星之火。便可燎原。理具事造。亦复如是。

含吐十虚。宁有方所。

此明大用无限。此科无随心应量之文者。以心即识心。量亦识量。不复自随自应。故不列焉。但言识性。能含能吐。含即包藏义。吐即出生义。此即称性所起之大用。藏性能含裹十方。无际虚空。何况空中。所有世界众生耶。藏性能显现十方。无尽虚空。以及空中所有一切诸法。识亦如是。故相宗云。万法唯识也。

巳五双拂二计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循有漏无漏二种之业。发现六凡有情世间。三乘正觉世间。染净之识。凡外无有正知正见之众。迷惑为因缘和合而生。及自然不和合而生。此等皆妄想识心。分别计度。但有戏论之言说。都无真实之了义耳。正脉问。此经首先正破识心。如七处曲搜。三迷决了。名义皆妄。毕竟无体。乃至显见文中。又复旁兼相形而破。未尝少假宽容。何后于十八界。即已许为如来藏心。妙真如性。至此愈称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是即性之全体。而同彼开显见性之极量。何前乃妄之至。而后乃真之极乎。

答。前约初心悟修须从方便。决择真妄。舍生死根本。取涅槃妙心。则识须破尽。决定不用。后约圆解普融。无法不真。无法不如。乃至刹尘念劫。无非一真法界。何况识心。不融法界。悬示中双具二门。此意详尽。宜研味之。指掌云。识之所以为患者。要在不知是妄。良以不知是妄。必至认以为真。遂不复更求真本。因将如来藏心。日汨没于情尘之中。从迷积迷。浩劫不返。若果知是妄。不认为真。还须会归如来藏性。如不然者。必至全体灰泯。反将含吐十虚之妙觉明用。永沉幻果。尘劫莫升。所以妙成二智。断分于焦芽败种者。岂曰无故。是知前之所以正破旁破者。务令了识是妄。后之所以会相融性者。务令达妄即真。得旨忘筌。微智者不足与道也。丑三圆彰七大即性周遍竟。并上大科辛初如来破妄显真竟。

楞严经讲义第八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九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辛二阿难明心生信分三  壬初承示开悟  二赞谢获益  三发广大心

壬初分二  癸初叙承示  二叙开悟  今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

此结集经家。叙述阿难。悟明本有真心。发起大乘正信。先叙承示。以为开悟之大本也。尔时。乃如来破妄显真。已竟之时。微者隐微。昔日权宗。未曾显说。六识是生死根本。根性是涅槃正因。妙者奥妙。今日实教。广谈了义。直指生灭身中有佛性。一切诸法是真如。此即上三卷之微妙开示。正脉云。通承破妄显真科中。诸文为言。良以此大开解。功夫非近。今当总前。撮其大要。令知微妙之实。破妄心有三。一七破以密示无处。二重征以显呵非心。三纵夺以决指无体。是所以破妄心者。极微细而尽精妙矣。显真心文中亦三。一示见等。而克就根性。直指其实体。二示阴等。而广融诸相。以明其一体。三示地等。而极显圆融。以彰其全体。是所以显真心者。亦可谓极微细而尽精妙矣。

癸二叙开悟分二  子初叙心荡然  二叙身荡然  今初

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阿难开悟。即是已开见道之眼。自第一卷阿难认识为心。三迷被破。遂即舍妄求真。求如来为发妙明心。为开道眼。如来即为指见是心。显见不动。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超情。离见。经历十番。可谓发妙明心。而至微细矣。更为会四科。全事即理。融七大全相皆性。普融万法。可谓发妙明心。而极奥妙矣。由是阿难明心生信。顿开道眼。故有此悟。

身心荡然。得无挂碍者。当以二义释之。一达妄本空。昔在迷时。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乃为六根所局。六识所锢。皆成挂碍。今者了达妄身妄心。本自空寂。荡然如大水漂荡无存。故得无碍。解脱自在也。二知真本具。昔在迷时。将本有法性身。妙明心。埋没于尘劳烦恼之中。幻妄身心之内。今者知法身清净。遍一切处。则身荡然。妙心圆明。遍周法界。则心荡然。无形无相。荡然宽廓。得无挂碍。得大受用也。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者。以既蒙如来。微妙开示。不独当机阿难得悟。是诸同闻大众。亦多各各自知。自知即悟也。其中大众。位有浅深不同。悟有解证不等。所悟为何。乃悟真心。遍满十方。包含万法。较之昔日。认识为心。执心在身内。舍妄求真文云。不知寂常心性。不失科中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不杂科中则曰。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不分科中又谓。茫然不知。是义终始。四科总标文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此皆不自知也。

今闻四科。全事即理。七大全相皆性。到此云散月明。瓜熟蒂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虚空。乃依报世界之最大者。在真心中。如观手中。所持叶物。此则观大同小也。叶即贝叶。物如庵摩罗果。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此悟万法唯心。妙明元心。即如来藏心。一切包括之词。世间即情器二世间。身心世界是也。此皆领上显见科中。第四显见不失文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又领第八显见不分文云。此见及缘即身心世界。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领阴等四科。皆即如来藏性。而成此悟。至此则斥破妄心。显示真心之旨。方以极领。更不再认缘尘分别为心矣。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此悟心包万法。向者误认妄想为真心。惑在色身之内。身在界中。界在空中。重重含裹。遗真认妄。迷己为物。曾无超越。今者圆悟真心。惟精惟一。惟是一真法界。纯一无杂。周遍圆满。故曰。心精遍圆。含容万法。包裹十方。无往而非常住真心。无处不是性净明体。此则转小成大也。乃领上七大文中。性真圆融。皆如来藏。而成此悟。以上正叙心荡然。得无挂碍。

子二叙身荡然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

此悟正报法身。向者妄认四大假合。以为遍身。亦复认物为己。六根各局。四支质碍。处在空界之中。不能超越。今则悟明本有法身。虚廓旷荡。犹若太虚。反观父母所生血肉之身。高不过七尺。寿不上百年。总属幻妄不实。犹彼十方虚空之中。风吹所起一点微尘。至渺小。极幻妄。似有似无。太虚喻法身广大。微尘喻生身渺小。此身在法性空中。如草露风灯。虽然暂存。终非永存。故曰若存。又如幻事梦境。虽未即亡。终归灭亡。故曰若亡。此则转粗为细也。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向者误执此身坚实。今悟法性身。如湛然澄清不动之巨大也海。生身如海中所流一浮沤。倏起倏灭。起无所从来。灭无所从去。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乃属幻妄无常。此则转实为虚也。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者。此结身荡然也。前叙开悟之文。总标身心荡然。得无挂碍。身即法性身。心即妙明心。因悟法身妙心。故得荡然无碍。下则先叙心荡然。阿难与大众。自知妙心。遍满十方。万法唯心。心包万法。澈悟依报。法法全真。后叙身荡然。因悟法身广大。常住不灭。故反观父母所生之身。如空中一尘。海中一沤。是以结曰。了然自知。了然明白。纤毫不昧。亲证实到。自知自信。不由他悟也。获本妙心者。即得亲见。本觉妙心。本觉妙心。是本有法身。一向迷时。法身埋没在五蕴身中。今已开悟。亲见本来面目。虽然曰获。既属本有。实非新得。此身常无始终。住无去来。无始无终。无去无来。则永劫不灭。故曰常住不灭。此亦领前。不灭不失无还三科。及释迷闷科末。清净本心。本觉常住。会四科一一非因缘。非自然。融七大一一皆如来藏。本无生灭。诸微妙开示。而成此悟也。

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偈赞之前。特详叙此者。正以示奢摩他。秘奥观体。令行人于此著眼。盖通前三卷工夫。全为揭露。此至妙至密之观体也。良以众生常流转。权乘不究竟者。皆缘未见此体。犹如生盲故也。行人若能于斯所叙。心境一如。不犯思惟。物物头头。了然在目。浑是妙心自体。亦不费纤毫功力。身心本来。廓周沙界。但不驰散。积之岁月。而不心开者。未之有也。当知本惟一体。若语正因本性。即空如来藏。以一味真如。更无余物故。若兼了因。即奢摩他秘密观照。以亲见自心。非作意思惟故。若更不避弥天过犯。则西来直指。正法眼藏。即此而已。但彼直入无分别。此由方便分别。至此无分别处。其归一也。问。此似意尽无余。然奢摩他未竟。后二藏未谈。彼是何意。答。微密观照。此方了其密字。以体属秘奥故也。彼乃兼用。尽其精细。始属微字。宜酌分之。初承示开悟竟。

壬二赞谢获益分二  癸初赞谢佛法  二悟获法身  今初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此亦经家所叙。礼谢标偈。得未曾有者。向所未悟。今得妙悟。是为昔所未曾有。盖悟有解悟证悟之不同。位有深位浅位之不等。如阿难但解悟而已。是以仍居初果之位。今即以所悟之理。偈赞于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此赞谢佛法。上句赞佛。下句上四字赞法。下三字双赞佛法。标偈中只标赞佛。以法是佛所证。亦为佛所说。标佛即可摄法。阿难今以所悟之理。即佛所证所说之法。乃依之而赞佛法。上句依佛所证。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密之藏。圆成法报应三身。赞佛三身。是谓赞佛。乃顺序而赞。与诸家略有不同。妙湛赞佛法身。法身。为诸法所依之理体。在无情分中为法性。在有情分中为佛性。即众生本有之佛性。妙觉湛然。遍周法界。众生在迷。法身埋没于五蕴山中。我佛因中。悟此妙觉湛然之真心。即法身德。依此自性清净法身。不生不灭。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得证离垢妙极法身。是谓成佛。经云。微妙净法身。湛然映一切。故赞曰妙湛。

总持。赞佛报身。报身以智慧为身。此智即般若妙智。是般若德。人人本有。佛云。大地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即指般若德。众生迷此。全智成识。我佛因中悟此。依如如智。照如如理。回光返照。照彻心源。惑尽智圆。转识成智。得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此智总持一切智。是为一切智之根本。依根本智。复起后得智。成他受用报身。总持无量。相好庄严。能为众生。作外熏之缘。故赞曰总持。

不动。赞佛应身。应身乃应众生机。所示现之身。观察众生。应以胜应身得度者。即现胜应身。应以劣应身得度者。即现劣应身。应以树神身得度者。即现树神身。随机应现。不动本际。普应十方。自在解脱。任运无碍。即解脱德。如佛初说华严。以大教不契于小机。由是双垂两相。不动寂场。而游鹿苑。现丈六身。为五比丘说法。故赞曰不动。此以三德三身合释。以佛证三德成三身。故以赞之。尊字。由佛从因克果。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两足。九界称尊。为世间六凡。出世三乘。之所共尊故。

首楞严王。即阿难所请。世尊所证所说之法。阿难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定。前请说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乃定之别名。后佛告以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即三定之总名。今以总名赞之。首楞严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佛证此究竟坚固之定。前说四科七大。一切事相之法。一一会归如来藏性。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自性天然妙定。即首楞严定也。此定为定中之王。能统百千三昧。阿难闻此悟此。故以所悟之定名赞之。世希有三字。双赞佛法。难逢难遇。如法华经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譬如优昙花。时时乃一现。岂非世所希有耶。

癸二悟获法身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此明所获之益。上句断妄益。下句明真益。销者销除。亿劫即无量劫。非局定数。颠倒想者。迷真认妄。执妄为真。真妄颠倒。迷心在身内。惑法在心外。身心万法。各有自体。妄认身心为实我。万法为实法。我法二执颠倒重重锢蔽。将本有法身。迷不自知。则非失似失。若一旦开悟。亲见本来面目。则无得为得矣。今闻如来。循循善诱。破缘影之非心。指根中之佛性。十番正示。二见翻显。更会四科。则妄即真。复融七大。全相全性。将本有法身。和盘托出。如云开见日。冰化为水。亿劫颠倒妄想。一旦销除矣。而此销除之功。一由如来微妙开示。二由阿难悟明心性。如若不悟真心。安得销除妄惑。

不历僧祗获法身者。梵语阿僧祗劫。此云无数劫。劫者劫波。乃长时分。婆沙论云。三祗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因。然后获五分法身。唯识论云。地前历一僧祗。初地至七地。满二僧祗。八地至等觉。是三僧祗。然后究竟法身。今阿难自叙。不必经历三大阿僧祗劫。已获法身。以为致疑之端。致疑有三。一执婆沙唯识。权乘不了之义。疑今大乘圆实之旨。二阿难希除细惑。早登妙觉。是未获法身之明证。三阿难仍居初果。至如来说定已竟。方得进位于二果。何得遽云。不历僧祗获法身耶。以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今特详释。第一当究获字。获者得也。有悟得证得之不同。阿难烦恼障重。所知障轻。况已发大心。已求佛定。佛为重重开示。直指本有真心。以为菩提正因。此心不生灭。不动摇。即人人本具清净法身。昔被颠倒妄想之所覆盖。现倒想已销。如云开自当见日。则亲见本有佛性。而云悟获法身者。何过。第二当究权实教殊。权教多重事相。必假修成。实教则重性具。贵在了悟。未悟之先。法身本自现成。圆觉经云。一切众生。本成佛道。倘能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岂同权渐之教。必历僧祗。方获法身耶。第三当究圆实教旨。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此如正脉疏。交光法师云。按圆教教旨。则行布不碍圆融。故虽未及断惑究竟。不妨全获法身。全体即佛。如前开示。迷心于色身之中者。既名为性颠倒。至后开悟。见心于太虚之外者。岂不号为正遍知哉。正遍知。即成正觉。而获法身矣。然则执现果。而不许阿难获法身者。失旨之甚也。

又圆融不碍行布。故虽全获法身。不妨更除细惑。更历诸果。更成究竟宝王也。此经后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可为明证矣。如是则虽却后。更历僧祗。以成究竟佛果。当亦与此不历之前。先获法身。了不相碍也。何况圆顿悟后之修。念念是佛。虽进断通惑。亦与权渐修者。日劫相倍。至于住后。断别惑以去。一生有圆旷劫之果者矣。如是则虽谓其却更不历乎僧祗。亦无碍也。若更取于延促同时之玄旨。愈不可以长短拘矣。二赞谢获益竟。

壬三发广大心分五  癸初发愿报恩  二誓度众生  三求除细惑  四速成正觉  五申述不退  今初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阿难既已悟获法身。自知成佛有分。故发愿成佛度生。报佛开示之深恩。今字对前说。前悟获法身。但是理法身。今欲依悟起修。冀得究竟法身。故发愿自今以往。精进修持。早得菩提佛果。成就宝王。宝王即佛宝法王。于法自在也。此句乃运智。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句乃运悲。下度众生以利他。还字即表示不但自利。还要利他。度脱如是。恒河沙数之众生。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者。此字指上智悲二心。将此深心四字。双运二心。而束为深心。愿将此深心。回奉十方。微尘刹土。诸佛众生。于佛则常随受学。以求慧足。于生则广行济度。以求福足。庄严成佛国土。是则名为报答我佛。微妙开示之深恩也。此偈两句。亦即四弘誓愿。首句佛道无上誓愿成。兼摄烦恼无尽誓愿断。以断尽烦恼。方证菩提故。次句众生无边誓愿度。兼摄法门无量誓愿学。以必达法门。方能度生故。

癸二誓度众生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前偈发愿度生。是果后自觉已圆。然后觉他。此偈五浊誓入。是果前自未得度。先度人也。以愿重力微。故俯伏启请世尊。为作证明。实求慈光加被。令得不退。满斯弘愿。五浊恶世誓先入者。此急于救苦也。五浊。一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劫浊无别体。即下四浊交凑。是其相也。时当减劫。人寿减至二万岁。众生具下四浊。即名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为体。诸见炽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者。五种妄见。能使众生。造作诸业。能使众生。趣入生死。故名为使。而几微迅速。非比五钝使。故名为利。一者身见。执身为我。而起我身之见。妄生贪爱。不悟四大假合。总属无常。二者边见。执有执空。而起二边之见。一味偏执。不悟见解既偏。失乎中道。三者戒取。非因计因。而起我能持戒之见。修诸苦行。不悟蒸沙作饭。尘劫难成。四者见取。非果计果。而起自负所见之见。未证言证。不悟有漏界中。终非究竟。五者邪见。拨无因果。而起邪外断常之见。堕豁达空。不悟杂毒入心。自误误人。此五种妄见。昏昧汨没。浑浊自性。故名见浊。

三烦恼浊。五钝使为体。三灾感召。即其相也。五钝者。五种妄心。能使众生。造诸恶业。能使众生。趣入生死。故亦名使。比前五利。稍为钝滞。故名为钝。一者贪心。于顺情境上。起诸贪爱。二者嗔心。于违情境上。起诸嗔恨。三者痴心。于中庸境上。非违非顺。起诸痴迷。不能觉察。四者慢心。于诸众生。心起骄慢。不能谦逊。五者疑心。于诸善法。心起疑贰。不能决择。此五种妄心。烦动恼乱。浑浊自性。故名烦恼浊。四众生浊。揽五阴见慢为体。恶名秽称。即其相也。众生积聚五阴为身。故曰揽五阴。外身四大假合。属色阴。内心前五识。领受五尘境界。为受阴。虽诸识皆有受。惟五识受力偏强。故以属之。六识想像前尘。落卸影子。即想阴。虽诸识皆有想。惟六识想力最胜。故以属之。七识恒审思量。念念相续。如急流水。迁流不息。即行阴。虽诸识皆有思。惟七识思力偏重。故以属之。有以中间三阴。配受想思三心所。尚有四十八心所。收摄未尽。今以四阴。分属八识。则心王心所。摄无不尽。心所即摄诸识中矣。八识执持息暖寿三。一期往世。识在身中。乃有暖气。寿命未尽。识若离身。便生冷触。寿命断绝。执持此身。不至散坏者。即识阴。是谓揽五阴。见慢果报者。见是横计主宰。为见我。慢是俱生主宰。为慢我。前世所作业因。今世所受果报。以为其体。恶名秽称者。众生之名。鄙恶下贱。色心劣秽。生死轮回。备婴众苦。故名众生浊。

五命浊。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则其相也。色即地水火风之色法。心即见闻觉知之心法。人生揽地水火风四大为身。四大本无知之物。因有八识见分。旋令觉知。见分本一精之体。因四大色法。壅令留碍。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色心连属。执持不散。足为命根。故以为体。催年减寿者。以人生上寿。不过百年。修短无定。生死不测。故云命浊。是为五浊之世。人寿从二万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一百岁时。五浊炽盛。其苦转剧。名为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调难伏。我佛于此时候。出现于世。阿难亦誓愿。先入浊世度生。欲步本师之后尘也。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者。此广大心。与常时心也。誓愿度尽众生。如地藏菩萨。愿行坚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无二无别。取泥洹即取证涅槃。泥洹亦翻灭度。乃梵音楚夏之别。不取有二。一不取二乘独得涅槃。二不取诸佛究竟涅槃。即众生度尽。我愿方尽。亦即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也。

癸三求除细惑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上句赞佛德。下句求断惑。佛克备二严。具足万德。此略举而赞。以佛具智德。能破微细深惑。称大雄。能拔无明深根称大力。能与众生究竟之乐。称大慈。能拔众生生死之苦。称大悲。是以希求我佛。更为审除微细惑。此惑有二分别。一界内思惑。二界外无明。思惑是烦恼障细分。无明是所知障细分。阿难虽悟获法身。而此二惑俱在。故欲加功用行。求佛更为开示审除。第四卷佛答满慈。兼示阿难。即审除也。阿难悟后请修。至第八卷结经毕。方断根中。积生无始虚习。文云。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进位于二果。尚有七十五品未断。何况生住异灭。分剂头数。界外无明。是微而又微。细而又细也。

癸四速成正觉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此半偈。承上半偈。佛以大雄大力。除我细惑。自可令我早登无上之觉道。即佛果究竟觉。此仗佛大悲。拔二种生死之苦。得证无余涅槃。方登无上大觉之位。更望佛大慈。与福慧二严之乐。于十方世界。应机示现。现坐道场。说法利生也。

癸五申述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此云空。铄迦罗此云坚固。阿难已发上求下化。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四心并发。四弘深誓。结云。纵使空性。可以销亡。而我坚固之心。决无动转。即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也。从正宗至此。说法当为一周。名破妄显真周。庚初销倒想明妄真以现信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三终

庚二除细惑辨性相以开解分三  辛初满慈摄前以起二疑  二如来次第以除二惑 三大众领悟赞善谢益

辛初又分四  壬初赞叹如来妙示  二泛叙自他疑情  三确陈二种深疑  四望佛大慈开示  今初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此科与上科对映。上科佛为阿难。先用方便门。分别真妄。令其舍妄从真。后用平等门。会融真妄。令识万法唯心。四科七大。一一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说空如来藏。一真本体。令阿难明真生信。顿获法身。更求如来审除细惑。早得亲证妙极法身。登无上觉。尔时富楼那此云满是父名弥多罗尼此云慈母名尼女也子。连父母为名。即满慈子。在旁触动心疑。即从本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乃称赞佛为大威德世尊。佛有折伏之严。曰大威。有摄受之慈。曰大德。仗佛大威。阿难销除倒想。由佛大德。阿难悟获法身。

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者。能为阿难等。小机众生。循循善诱。自浅而深。由近而远。巧从花下路。引入洞中天。令销亿劫粗惑。悟获法身真理。是可谓善为也。若对小机说小法。不足称之善为。今为敷扬演说。如来自证第一义谛。向四科七大。直指如来藏心。使悟自心。圆融周遍。常住不灭。非佛善说法要。曷克臻此。

壬二泛叙自他疑情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满慈子自述。世尊常时推重。说法人中。我为第一。增一阿含云。善说诸法。广别义理。诸弟子中。满愿第一。有时云。种种因缘。譬喻说法。能利众生。楼那第一。故曰常推。满慈因旷劫来。有大辩才。分得如来四辩。故能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通指前三卷。十显直指真心。四科全事即理。七大圆融周遍。皆精微奥妙之法音。犹如聋耳之人。远逾百步之外。聆于蚊蚋之声。意谓聋人聆蚊蚋。即在近尚不能闻。况远逾百步之外乎。又聋人处远。即大声亦不得闻。况蚊纳之细声乎。彼蚊蚋之形。本所不能见。何况得闻其音声耶。

法合聋人喻二乘人。根小智劣。如华严会上。有耳如聋。不闻圆顿之教。逾百步外。喻小机与大教。程度隔远。蚊蚋微音。喻微妙法音。本所不见。喻如来藏性之理。本所不见。何况得闻。则闻如不闻。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此叙自疑。以小乘法执未亡。平日迷执万法心外实有。诸大互相陵夺。佛虽种种宣明。万法即心。诸大圆融。令我除疑。现今依旧未能详明。此等第一义谛。究竟而到不疑之地。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

此叙阿难。辈字兼诸有学。开悟。指阿难辈。闻佛妙示。顿悟妙心。周遍常住。意谓悟则虽悟。恐其非真。何以故。以阿难虽然顿忘法执分别。而于法空胜解。得以现前。尚希如来审除细惑。而我执俱生全在。习漏尚且未除。习漏二字分解。漏即我执俱生。台宗曰思惑。习即生住异灭。分剂头数。无明习气。此二惑丝毫未动。岂得谓为真悟耶。此满慈不达。深悟与浅证。二不相碍之理。

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此叙他疑。如我等辈。在会之中。已登四果之人。无欲漏有漏无明漏。已证无漏之位。虽尽诸漏。观虽字。所证亦非真实。以我空虽证。法执全在。今闻如来所说第一义谛。微妙法音。未能领悟。尚纡绕于疑悔之间。对今日所闻大乘而生疑。对昔日爱念小乘而生悔。

壬三确陈二种深疑分二  癸初疑万法生续之因  二疑五大圆融之故  今初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此于万法以起疑。前五句牒佛语。后五句举疑情。问云。世尊。若复世间。一切万法。此总举。下别列。根尘指十番显见。根尘对辨。阴处界等。等六入七大。总括上三卷之文。显见不分科中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如来藏。阴等四科。科科皆云。本如来藏。七大文中。一一皆云。如来藏。清净本然。因闻如上妙示。遂而起二疑。此于万法起生续疑。世间法是有为。如来藏是无为。既皆无为。应当无相。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此疑始之忽生。山河大地。属无情之世界。诸有为相。属有情之众生。及与业果。意谓既是如来藏。清净本然。以清净故。不应更有染法之相。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等。染法之相耶。

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者。此疑终之相续。次第上。若再加云何二字。其意更显。此次第迁流。即上世界众生业果等三。终而复始。即是相续之意。世界有成住坏空。空已复成。众生有生老病死。死后再生。是谓终而复始。以既是本然。故不应更有生灭之相。云何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耶。此问乃求佛为说。始生终续之详。非直怪问其不当生也。满慈但执空如来藏。不变之体。不达不空如来藏。随缘之用。故佛后分始生终续。说不空藏以答之。

癸二疑五大圆融之故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此于五大以起疑。先牒佛语。空大文云。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盖此之本性圆融。乃圆真实。即前之性圆。此之周遍法界。乃通真实。即前之周遍。此之湛然常住。乃常真实。即前之本不动摇。既均名五大。则地水火风。亦应具此三真实。何以现见。地水相陵。水火相克。地空相碍也。

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邻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

此述疑情。牒中惟四大。此加空大。互相影略。总疑五大。而不疑见大识大者。以其无相则无碍。故不疑也。首二句。疑地水相容。乃问。设若地性周遍。地是质碍。水是流动。云何地能容水。中六句。疑水火相容。乃问。设若水性周遍。火大则应当不生。以水火相克之故。复云何佛又发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彼此不相陵灭耶。后四句疑地空相容。世尊。地性属有形。乃障碍之义。空性属无形。为虚通之相。一通一碍。性不相循。云何地空二者。俱能周遍法界。而我浅智。不知是万法生续。五大圆融之义所归。攸往即所归也。

壬四望佛大慈开示

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此求佛释疑。惟愿如来发宣流布大慈风。扫开我等之迷云。令得慧日圆明。照彻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之义。而到究竟无疑惑地。作如是请法之语已。五体投拜于地。钦承渴仰如来。无上慈悲之教诲。初满慈摄前以起二疑竟。

辛二如来次第以除二惑分二  壬初令益许说  二正为宣说  今初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此标为满慈。一类之机。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

此明所为之机有三。一定性。二回心。三众等。如来自言普为者。即是以平等大慈。而说殊胜了义。不独为满慈一人而说也。胜义中真胜义性者。法相宗。胜义谛有四种。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集灭道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此经所云。如来藏。清净本然。即一真法界。不变之理体。能起随缘之事用。前阿难执和合因缘。是执权疑实。迷藏性不变之体。今满慈执清净本然。是执实难权。昧藏性随缘之用。故佛为说后二藏。以穷生妄之深源。成碍之幽本。答万法生续。不离性本二觉。答五大圆融。归极三藏一心。为胜义中。真胜义性。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下。示所被之机。定性声闻。指沉空滞寂。得少为足。钝根阿罗汉。声闻是阿罗汉之别名。以闻四谛声。入涅槃道故。不肯回小向大。涉俗利生。故名定性。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者。未得二空。是但证我空。未曾兼得法空。然虽未得法空。已能回小乘之心。向大乘之道。不甘永闭化城。愿趋宝所。是为回向最上一乘。大阿罗汉。等者等在会辟支。以及有学之众。

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先许说真胜义。此许得殊胜益。一乘即上乘。乃最上一佛乘也。即法华经之大白牛车。令在会皆获者。佛慈平等普益也。寂灭场地。即不生不灭之因地心。亦即如来密因。佛说奢摩他。令悟妙心本具圆理。十方如来。皆依此因心。而成果觉。入大寂灭海。即涅槃果海。上二句切勿作果地解。连三四两句皆是因心。真阿练若。有云阿兰若。译为无諠杂。即寂静处。无有喧哗杂闹。寂静可修行处。若但境静。非真寂灭场地。非真阿练若。必以本来不生灭不动摇之真心。方是寂灭场地。真阿练若。与境无干。此心即首楞严之定体。乃为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曰正修行处。下文所说。三如来藏心是也。若悟此心。是为开圆解。始可起圆修。得圆证矣。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者。佛嘱以谛实而听。望其勿再执理迷事。藏心体虽不变。用能随缘。随染缘则三种相续。五大相陵。随净缘。则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此科先说随染之用。富楼那等。钦仰佛之法音。默然承听。

壬二正为宣说分二  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癸初分二  子初先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  二说空不空藏以示圆融之故

子初又二  丑初正答初问  二兼释转难

丑初又五  寅初牒定所疑  二举真勘问  三审得其惑  四正明生续  五双关结答  今初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正脉云。此科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此对上空藏。彼约心真如门。会妄归真。以显藏心不变之体。此约心生灭门。从真起妄。以显藏心随缘之用。然用应有二。一随染缘起六凡用。二随净缘起四圣用。今为开迷成悟。故单取染用为言。而全用更在下空不空藏中。此牒定所疑科。乃是略牒。于满慈所述中。略去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但牒清净本然一句。于所问中。但牒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略去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三句。所牒之语虽略。意必具含。

寅二举真勘问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空藏说真如门。不空藏说生灭门。生灭门中。有觉不觉二义。觉义是真。不觉是妄。性觉本觉。即生灭门所依之真。起信论云。依本觉而有不觉。复由无明不觉。生起三细六粗。乃有世界众生业果三种。忽生相续。今佛举所依真觉。勘验满慈。是否错认。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是佛常与诸菩萨。宣说其义。满慈在座。自是常闻。故举以问云。汝常时岂不闻如来佛自称宣说耶。性觉本觉。原一真觉。性约一真理体之谓性。本表天然原具之谓本。不涉事用。不论修为。即万法之真源。妙明明妙。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妙是不变之体曰寂。明是随缘之用曰照。此明亦只是理具之照用。非事造也。佛举此二语。具有深意。一显无明万法。离此无依。二显寂照本具。岂假妄明。

富楼那答言。唯然世尊。唯然应诺之词。犹言是也。我常闻佛。宣说斯义。即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义。满慈闻虽常闻。但属闻言。并非闻义。观下自知。交师云。此问全似初问阿难。见何发心。是皆借旧见闻。以发开示之端。

寅三审得其惑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满慈说法第一。既已常闻斯义。定必常说。佛乃问言。汝称说觉明之时。究竟意中。如何解说。觉即性觉本觉。明即妙明明妙。为复下双举真妄。以审看满慈还是识真耶。还是认妄耶。问云。汝为复以性本自明。称名为觉。即本具灵明。不必加明耶。为是觉本不明。必须加明于觉。方称有明之觉耶。此中本具灵明。乃为真觉真明。必须加明。即是妄觉妄明。双举审问。以验取舍。全似征问阿难。心在何处。以何为心。皆欲逼出生平所误认者。而斥破之也。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此满慈竟取于妄。答言。若此觉体不更加明。名为觉者。则单名为觉。实无所明矣。观此词中。反排真觉。细察意中。深取妄觉。则属闻名昧义。首句不明二字。与上段不明不同。上是假说觉本不明。此乃承言不更加明。字同义异也。正脉云。此答全似。阿难与佛诤言。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皆被佛征出。素所迷执。而不觉其非者也。但阿难所执。六识妄心。满慈所执。根本无明。粗细浅深迥然有别。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首二句牒定满慈之言。下则施破。佛言如汝所说。若无所加明于觉。则无有明。单有觉者。在汝之意。必定有所加明于觉。方可双称明觉也。汝竟不知。一有加明。则觉明二义。皆双失矣。何以故。体外加明。则非本有之明。时生时灭。

有所非觉。无所非明二句。即说一有加明。则觉明二义双失之故。若起心有所加明时。则非本明之真觉。若失忆无所加明时。则此觉又非有明矣。以满慈未悟真觉。本具妙明。故必欲加明于觉。不知一经加明。则时有时无。不得常住矣。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者。以满慈必欲加明于觉。以致觉明二义双失。全堕无明。无明又非真觉即性本二觉湛然。妙明之性。妙明则常寂常照。岂时有时无耶。此中有所非觉。无所非明。其意稍难领会。今以喻明之。真觉本具妙明。如摩尼宝珠。本具光明照用。珠光不相舍离。则珠即光。不必更加明而明之。妄觉性本不明。如电灯泡。状若摩尼。必加电气以明之。有所非觉句。有所加明。则非真觉。如电灯泡。必加开关一开则明。明虽已明。非真摩尼珠。无所非明句。无所加明时。则非有明。如电灯泡。开关不开时。则无有明。此二句即觉明二义双失。咎在加明也。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此结成妄本。必明即是无明。无明乃为结妄根本。此必明二字。诸家多作必具真明解。今按上文。佛举真妄二觉。双审满慈。满慈以必须加明于觉。方可称为明觉。佛即直斥。加明之非。此二句则结归。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者。性觉则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并不假明而明之。汝意必定要加明于觉。方称明觉。此必定加明之一念。即是妄为。乃不当为而为也。遂将妙明转为无明。真觉变成妄觉矣。此必明必字。即下文知见立知立字。自心本具真知真见。无庸更立知见。故佛告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必明亦即无明本也。

正脉疏云。无明亲依真心本觉。独居九相三细六粗之先。别名独头生相。根本不觉。曰痴曰迷。及无住本。皆目此也。有二功能。一能隐真觉之体。二能发万有之相。下文自见。问。生相无明。等觉未了。今言加明于觉。意何浅近。答。此惑在三细之前。本非菩萨所知。惟佛现量亲见。如来有胜方便。能令初心。比量而知。借言加明于觉。即是其相。舍此方便。则如哑人见贼。叫唤不出矣。法王自在。岂如是耶。问。借言非真。宁不误人。答。岂止不误。仍有大益。如来亲见等觉菩萨。诸念皆尽。惟余此念。佛法不得现前。此念若尽。便入妙觉果海。故令顿根众生。但了法空心净。一念不生。遥契如来涅槃妙心。自具照体。不用重起照察。起照便同此中。加明于觉。永嘉云。倘顾还成能所。顾字便是明字。能所者。本惟一真本觉。妄成能明之明。所明之觉。而能所俱非真矣。佛祖一揆。若合符节。希顿入者。宜究心焉。

寅四正明生续分二  卯初初之忽生  二后之相续

卯初分二  辰初无明不觉生三细  二境界为缘长六粗  今初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此明依真起妄。无明为妄本。此乃生起三细前二细惑。下即细境。首句论真。二句起妄。觉即性本二觉。是所依之真。真觉非所明之境。以本具妙明。不落能所也。特因必欲加明之故。遂转妙明而成能明之无明。将真觉而立所明之妄觉。因明明字。即属无明。立所所字。即属业相。不可作境界解。境界在此四句之后。交师顺解三细。得佛意矣。此如起信论云。一以依本觉。故有不觉。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此文较论文更有发明。论言心动。未明何故心动。此则说出。因加明于本觉。而引此心动也。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上句即立所之业相。下句即转相。因业相之所。既已妄立。复由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生汝能见之妄见。即以业相为所见。妄能即能见相。即论云。以依动故能见。动即业相。业者起动义也。与下第五粗不同。此亦较论文更有发明。论中未明依动。何以即成能见。此中说出。业相之妄所既立。引起妄能耳。下文谓所妄既立。明理不踰是也。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此三细中后一。乃属细境。无同异中。即第八识业相之中。以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将整个如来藏真空。变成晦昧空境。空是同相。界是异相。世界之异相未成。虚空之同相莫显。以因异方可显同。今既无异。所以无同。炽然成异者。此成异之原因。乃在妄能。妄能即第二细。转相见分。既有能见。而诸法未成。无有所见。即以业相为所见。业相但一晦昧之空。无有一物可见。见分定欲见之。见之既久。现出境界相。此即显见不失科中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又即后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是也。如人瞪目观空。瞪久发劳。则见空华。炽然火光盛貌。既结暗而成四大之色。如火光起于夜暗之中。炽然显著。此境虽显。尚在本识之中。有人见此炽然。不敢定为细境。乃指六粗者。非是。论文释此现识即现相又曰相分境界相。则云。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又曰。随其五尘。对至即现。何异炽然之说。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第一异字是活字。不同也。下异字皆实字。即异相之境。谓异于彼炽然所成之异相境界。因对异相之界。而立同相之空。即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境界兼色与空。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此三句当指众生。承上虚空之同相。与世界之异相。一同一异。形显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众生之境。众生形貌各异。故曰无同。知觉本同。故曰无异。问。此中虚空世界众生。指为细境。与粗境何别。答。此惟在本识中。结暗所为之色。即三类性境。根身器界种子。与粗境作胚胎耳。此三细。如前二卷所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又如下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皆从真起妄。妄有空界众生。

正脉疏问。通上顺释三相。甚生次第。但释因明立所。则曰。因妄为能明。引起所明。以立业相。此虽经无能字。推意补之。亦通。次经明言。因所生能。予即释为业生转相。似亦自然之序。但妄明既以业相为所明。转相亦以业相为所见。此何别乎。又转相何不以境界为所见乎。答。汝言妄明。以业相为所明。此言非是。盖妄明最初依本觉起。妄以本觉为所明。本不期于业相。其奈本觉。元非可明之境。由是本觉。卒不可明。而徒以带出业相为所明耳。故佛言。觉非所明。因明立所。其旨显然。汝次又言。转相以业相为所见。斯言不差。盖转相依业相起。妄以业相为所见。本不期于境界。其奈业相。元非可见之相。由是业相卒不可见。而徒以带出境界为所见耳。故佛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等。其意更显。是故经文。所之一字。上下连带二能。而上隐下显。且上为生所之能。下是所生之能。如祖与孙。何言无别。能之一字。上下连带二所。而上显下隐。且上为生能之所。下是能生之所。亦如祖孙。岂得混同。

辰二境界为缘长六粗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如是指法之词。即指境界相。从无而有。因异立同。由是空界忽生。复因同异发明。而无同异之众生。亦相继而生。如是藏识海中。境风扰动也乱。相待者。互相对待。由妄境引起妄心。则为缘之意。以境界之相。为生七转识之像。 生劳。即引起第七识。创起慧心所。对境分别染净。执为心外实有。不了自心妄现。起智分别智即慧心所。转生劳虑。故曰生劳。即第一粗智相。属俱生法执。论云。依于境界。分别爱与不爱是也。问。前转识缘境界相。智相。亦缘此境。二者有何差别。答。转相缘境。是第八识见分。精明之体。但如明镜现像。不起分别。智相缘境。不了唯心所现。执有定性。分别染净。即属分别事识。

劳久。即第七识。恒审思量。相续不断。劳虑经久。故曰劳久。即第二粗相续相。属分别法执。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是也。 发尘。即第六识。周遍计度。取著转深。计我我所。发生染著尘念。故曰发尘。即第三粗执取相。属我执俱生。论云心起著故。起著与发尘义同。自相浑浊者。即第六识。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循名执相。颠倒特甚。以致心水浑浊不清。故曰。自相浑浊。则第四粗。计名字相我执分别。论云。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是也。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者。由是是字。远指无明三细四粗。从迷入迷。妄上加妄。近指计名字相。由此引起诸业。即第五粗。起业相。论云。依于名字。循名取著。造种种业是也。尘劳即是烦恼。烦恼有染污扰动二义。喻之如尘如劳。共有八万四千。约未起身口属惑。已起身口属业。今由惑引起身口。造一切业。业因既成。业果随至。无可幸免也。问。粗境未成。安得遽有身口。答。语虽约从初起次第而谈。理实无始。岂真未成粗境之前。而绝无身口哉。细境中既有根身。当有身口。且论亦约从初起。亦须于第六中。方成身口。疏释起业。明用身口。若必执第六方有身口。则前相凭何起业。而执取等。凭何计我我所哉。语虽有序。而意须圆活。不宜泥也。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此确答满慈所问。前四句。答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后二句。答诸有为相。即众生业果。从性觉必明起。乃展转叙其来源耳。由依性觉。妄起无明。因此无明。发生三细。复缘境界。而起尘劳。惑业妄因已成。依正苦果斯现。故云。起成有相处。则山河大地。而为世界。静而无相处。则空廓虚通。而为虚空。空不动摇。是故曰静。此依报之世界。本不离前之细境。言此虚空。即为前同相。所发之现行。此世界。即为前异相。所发之现行。汝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即由是而生也。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者。此答诸有为相。亦明不离前之细境。与上四句。文法不同。上是指后即前。此是取前显后。取彼细境中。同异互相形显。所发明无同无异之相。以成此众生业果。真有为法。此正报众生业果。亦前细相所发之现行。即第六粗业系苦相。论云。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为业系缚。而堕五阴三界二狱之中。无由出离。不得自在。汝问。云何忽生诸有为相。即由是而生也。交光法师云。但约万法初成一周。而说忽生矣。又约修时逆断。显此次第。权说初成次第。令观顺生之次第。易于开悟。而不至迷闷。了逆断之次第。易于修证。不至僭乱也。又当知经自无明。以至粗境。多用能所。上下连持者。令知能所。乃生万有之端。行人于真妄分明之后。一念顿绝能所。可以把定万有。坐还清净本然。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矣。初初之忽生竟。

卯二后之相续分三  辰初世界相续  二众生相续  三业果相续

辰初又分三 巳初生能成四大  二生所成四居  三结成种相续  今初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上依真觉。妄起无明。而成辗转虚妄之十相。此由无明妄力熏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世界虽由众生业感。推究根源。亦由无明妄心而起。四大依无明而有。世界由四大所成。故交师科为能成四大。此风大。觉明空昧者。乃由真觉之体。已起妄明。遂将真空变成顽空晦昧之相。相待成摇。即明昧相待。互为倾夺。而成摇动之风。世间诸风。不出妄心荡动所感。可见风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动相耳。

动荡不已。积而成轮。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而世界最下。全依风轮。而得住故。风力极大。而有执持之功能。如海上轮船。重而不沉者。因有风鼓之力所持故。俱舍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世界最下。依虚空。空轮之上。有风轮是也。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此地大。孤山法师曰。土与金皆坚性。俱属地大。因空生摇者。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巳生摇动之风。此牒风大。坚明立碍。乃属地大。此大由坚固执心所成。坚执妄明。欲明晦昧之空体。其奈空体。卒不可明。由执心故。遂乃结暗为色。而立地大坚碍之相。世间地大。不出妄心。坚执所感。可见地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坚相耳。

彼金宝者。又为地大之精。地性坚碍。莫过于金。明觉立坚者。则指依无明妄觉。所立坚碍之相。如痴情化石之类。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而世界一切国土。皆依金刚轮。而得住故。如密部所说。地大最下。有金刚际是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此火大。依前风金之所转生。坚觉宝成者。坚执妄觉。所立之金宝既成。此句牒前地大。摇明风出者。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复出。此句牒前风大。风金二大。则为生起火大之因。风金相摩者。风性属动。金性属坚。一动一坚。相摩相荡。故有火光之功能。而为变化之性质。变起世间。一切万有。世间诸火。不离妄心。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热相耳。火无持含之轮用。但有变化之功能。至后所成四居。功方显著。与前后三轮。相待转生。俱带无明妄心之相。应按本宗发明。勿取外教所说。反晦经旨。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此水大。依前金火之所转生。文虽不带心相。义亦无明。妄力所致。宝明生润者。金宝之体明净。明能生润。如五金之属。遇热气而出水也。火光上蒸者。即火大之光。上蒸于金。郁以成气。气以成水。如南风之天。万物多蒸而出水也。以宝明映以火光。蒸润为水。世间诸水。不离气积所感。可见水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中。金火二妄。蒸润所成耳。蒸润不息。积而成轮。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如华严经所明。诸世界刹种。皆依香水海住是也。

按本经。世界地大依水轮。水轮依金轮。金轮下有火轮。火轮下有风轮。风轮下有空轮。空轮依无明妄心。晦昧所成。无明依本觉。无明是不觉之相。究竟不离本觉之性。足见世界始于真妄和合之心。而识藏不离如来藏。若离如来藏。悉无自体故。前会四科。融七大。一一无非如来藏性。此四大。即为能成世界。万法之本。无明又为能成四大之本也。

巳二生所成四居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上文依无明而成四大。此科依四大而成四居。四大之性。虽各相违。实则相济。如火性本属上腾。水性本属下降。一腾一降交互发生。立诸坚碍。而成器界。卑湿之处。积水而为巨大也海。干燥之处。环水而为洲潬。盖海非独目于水。以注水之巨坎。为水居众生所依处。灌顶云。浮土可栖曰洲。聚沙堪住曰潬。即四大部洲。为陆居众生所依处。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首句以水陆二居。是水火交互发生之故。可以验其气分。彼大海本注水之处。不应有火。以不忘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彼洲潬本质碍之地。不应有水。以不忘水之气分。故江河常注流也。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此山居处。山亦水火交发之坚相。水势若劣于火势。火势若胜于水势。则水随火之力。结之而为高山。如熬水为盐。堆积如山。足证水亦可结。是高山亦水火所成之故。下亦验其气分。所以山石。击之则成火焰。不亡火之气分。融之则成为水。不忘水之气分。如炼五金之矿。悉皆成汁。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此林居处。林薮亦水土交互所成。土势劣于水。土随水而成润。抽拔而为草木。以是草木不忘水土气分故。林薮遇烧。便成灰土。因绞则成汁水。此即不忘水土气分之明证也。木多为林。草多曰薮。

已三结成种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此结成相续。交是交互。妄即妄心妄境。以心境互妄。辗转相生。初以妄明。而成空昧。明昧相倾。摇动而生风大。次以坚执妄明。而生地大。次以风金相摩。而生火大。再以金火相蒸。而生水大。故有能成四大。乃交妄发生也。 递相为种者。指所成四居。以水火既满。而为洲海之种。更降水势以从火。结为高山。而水火复为山石之种。复降土势以从水。抽为草木。而水土乃为草木之种。故有所成四居。乃递相为种也。

以是因缘者。即以是四大。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之因缘。则有依报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此之相续。即相续初上忽生。起为世界。静成虚空之粗境耳。一自忽生之后。辗转相续。若不破迷成悟。返妄归真。永无清净之日也。初世界相续竟。

辰二众生相续分三  已初六妄成就  二四生感应  三结成相续  今初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此先标妄本。于已说世界相续之后。重复次第告满慈云。欲明众生。亦从妄起。并非他物。此妄亦是性觉必明。以为过咎耳。因此妄觉妄明。乃为众妄根本。前之世界。后之业果。均由此忽生。由此相续也。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首句承上。因有觉明之无明。遂立业相之妄所。同前因明立所。所妄既立。明理不踰。同前生汝妄能。明即转相能见分。理犹体也。即业相之本体。以见分欲明业相本体。业相本不可见。见分定欲见之。终不能超越业相之范围。此二句俱属妄心。以见分所见。但是业相晦昧空。尚未涉境。以是因缘。是业相为因。转相为缘。以此因缘。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遂结暗为色。所听不出声尘。所见不超色尘。此二句即现相。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见听属心该觉知。即转相。声色属境该香等。即属现相。不出不超。俱是心被境局之相。此之声色。唯是惑现。尚非业招。犹是本识中境界相也。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色香味触。该摄声法。六种妄尘。成就粗境。不同上二句。声色之细境也。由是粗境已成。即法生故。种种心生。遂于一精明之体。分开见觉闻知该尝嗅二精六用。如下文所云。由明暗等。二种妄尘。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眼根。乃至第六。由生灭等。二种妄尘。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意根。故曰分开。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

巳二四生感应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此总标。由上根尘既具。引起四生系缚。温陵戒环法师曰。同业即胎卵类。因父母己三者业同。故相缠缚而有生。合离即湿化类。不因父母。但由己业。或合湿而成形。即蠢蠕也。或离旧而托化。如天狱等。成对合言。化对离说。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此于四生中。独详示胎生之人道者。欲令人知所从来也。又众生受生。而胎生欲爱偏显故。前六句举亲因。中二句明助缘。后三句结成胎。见明色发。明见想成者。合辙云。中阴身投胎时。其无缘处。大地如墨。惟于父母有缘处。见有一点明色发现。以妄心见妄境。故曰。见明色发。中阴身乘光趋赴。明见妄境。遂起妄惑。而欲想便成。故明见想成。

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者。男见父。女见母。皆为异见。则成憎。男见母。女见父。皆是同想。则成爱。流爱为种。纳想成胎者。流注此想爱。于父精母血之中。为受生种子。纳受此想爱。于赤白二滞之内。得成为胎。上属亲因。交遘合也发生。吸引同业。父母交合。乃为助缘。因缘和合。所以发生。吸引同业者。以父母之缘。吸引过去同业而入胎。如磁吸铁相似。交光法师云。上以己缠父母为同业。此以父母吸己为同业。故有因缘者。由投胎想爱为亲因。父母交遘为助缘之故。生羯罗蓝。遏蒲昙等。遂有胎相。前后差别。

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剌蓝。此云凝滑。父精母血。凝聚滑泽。二七名頞部昙。此云疱。犹如疮之形。未生肉故。三七名闭尸。此云软肉。凝结犹如软肉之形。四七名羯南。此云硬肉。肉渐坚硬。五七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亦云肢节。生诸根形。四肢骨节。此举二而略余三。大集经更有。六七名发毛爪齿。谓四种渐生。七七名具根位。谓诸根具足故。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此例示四生。首二句举果由因。胎卵湿化。皆所感之业果。情想合离。皆能感之业因。故胎卵湿化四生。各随其能感之业因。应之以业果。卵生惟以乱思不定之想。感而有生。胎生乃因亲爱迷恋之情。所以成有。湿生乃以闻香贪味。附合不离而感。化生即以厌故喜新。离此托彼而应。四生具缘。有多寡之不同。卵生具足四缘。父缘母缘自己业缘再加暖缘。胎生具父母己业三缘。湿生但业暖二缘。必假日光暖气之缘也。化生惟业缘矣。

巳三结成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情想合离。有情皆具。各从多分。而先受报。皆依业因感召。而应之以四生也。更相变易者。更字平声。或情变为想。或想变为情。要合易而为离。或离易而为合。互相更改。彼此变易。种种不定。

所有受业。逐其飞沉者。论四生所受业报。并非另有主宰。逐即随义。其指业因。皆随业因。所以应之业果。若善业则飞升。恶业则沉坠。情想合离。皆有善恶之分。是以升沉之果。必随善恶之因。末二句因缘有远近。远则无明为因。业识为缘。近则情想合离为因。父母己业。暖湿为缘。四生转换。三界升沉。生死长缚。轮转不休。故有众生相续。二众生相续竟。

辰三业果相续分三  已初业果指本  二业债酬偿  三结成相续  今初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此明业果。本于自心之贪。贪惑为烦恼领袖。亦即诸业根本。贪之范围虽广。以贪欲为最。吴兴曰。欲贪通乎四生。今正约胎生言之。又胎生复通。今多就人伦辨之。以其易见故也。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者。谓同想成爱。乃为结缚之因。何以故。由想爱既深。如胶似漆。不能舍离。所以深结生缘。则诸世间。父母子孙。递代相生不断。是等皆以欲贪为本。欲贪即指受生时之想爱。因同想则成爱。因爱则生欲。因欲则受身也。举世之人皆然。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由有贪爱。必有身命。既有身命。必同滋养。彼此皆欲滋养身命。所以贪不能止。但知滋养。不顾残忍。势必杀害生灵。食彼身肉。则诸世间四生之类。随其力量。以强欺弱。弱肉则为强食。大鸟吃小鸟。大兽吃小兽。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递相吞食者。如夏天蛇吃老鼠。冬天老鼠吃蛇之类。是等则以杀贪。为其根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温陵曰。不与而取。及阴取皆盗。故以人食羊。不与取也。羊死为人。互来相啖。阴取也。皆为盗贪。吴兴谓。杀贪未论酬偿先债。盗贪约过去于身命财。非理而取。故互来相啖。以责其盗也。以人食羊。承上贪求滋养。则以人食羊。羊岂甘心。为人食乎。而宿业既毕。则死而为人。食羊之人。人岂世世得为人乎。而恶业既成。则死而为羊。而人羊转换。征偿旧债。互来相食。所谓吃他八两。还他半觔。何独人之与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而复死。生而又生。展转报复。互来相啖。由斯恶业。与生俱生。冤对相值。穷未来际。报复不已。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正脉问。世教论杀。惟以忿争杀人为重。论盗。惟劫窃财命为重。而食肉不与焉。似得轻重之宜。今经何独论其轻。而反遗所重乎。一答。此有二义。一以轻况重义。盖此方世教。急于止乱。且图养民。故惟断现乱。而不禁食肉。今经欲绝生死。须断生缘。故极至食肉。皆并断焉。若悟轻者。尚为生死之缘。则重者不言可知。非反遗于重也。况真慈平等。均为夺命。有何轻重。且约现生食肉。似不为祸乱。若约隔生酬债。则祸乱亦均。更待下义详之。

二者绝本止末义。盖凡一切杀盗。究其深本。多起于食肉。如八万释种。遭琉璃之杀。世人但知近缘骂詈。不知远因。起于食鱼之冤。故此方不长太平。缘太平恣意食啖。人之享福者。福终祸起。畜之酬报者。报尽为人。皆带杀冤。遂成乱世。乃至杀人无量。故佛断食肉。乃圣智深远。拔本塞源之意。经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外教君子。未能信达者。勿轻非毁矣。

已二业债酬偿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上科明业果之本。此科论相续之因。首句约杀贪说。负者欠也。应有四句。汝欠我命。汝还我命。我欠汝命。我还汝命。二句约盗贪说。亦有四句。我欠汝债。我还汝债。汝欠我债。汝还我债。以是命债。惑业为因。现行为缘。虽经百千劫。怨对相遇。酬偿不已。由此相续。常在生死苦海。不能出离。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此约欲贪说。首二句影略。亦应有八句。汝爱我心。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怜亦爱也。上二彼此心好。下二彼此色美。更有四句。心好色美合论。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我爱汝心。汝怜我色。以是爱怜。惑业为因。现行为缘。经百千劫。想爱同结。誓不分离。由此相续。常在爱欲缠缚。不得解脱。

已三结成相续

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此承上。负还不休。常在生死。爱怜不舍。常在缠缚。并无他故。惟是杀盗淫三种贪习种子。以为根本。以是因缘。即种子为因。现行为缘。因缘相资。故有业果相续。若众生闻此。力除贪习。则根本既尽。枝末自枯。有何业果之可言哉。指掌问。业果相续。与众生相续。有何差别。答。业果相续。即依众生开出。但众生相续。惟约受生一念。业果相续。统约历劫积习。积习既深。而轮转莫停。一念之差。而变易无定。若果能顿绝一念。渐治积习。则变易可定。轮转可停矣。要知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为成两益。故各言之。合前众生相续。即是详明真有为法。三业果相续竟。并前四正明生续竟。

寅五双关结答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此文摄前三种相续。结答相续无别法。即续彼三种忽生。又摄前三种忽生。结答忽生无别法。即生此三种相续。意乃双关。但忽生中。先生虚空。次世界。后众生。未曾明言业果。乃合业果于众生中。具足三种。相续中明言世界众生业果。未曾明言虚空。乃合虚空于世界中。亦全无缺漏也。无论忽生相续。皆不出世界众生业果三法。

首二句牒上相续。次四句推究妄因。山河等五句。以明忽生相续之现行。佛呼满慈告言。如是前来所说。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乃是颠倒之相。从真起妄而有。故曰。皆是觉明。即于真觉而起妄明。明了知性。指妄明之无明。了知性即妄有了知之性。因此妄了之无明。发生业转现之三相。此明了知性二句。则无明不觉生三细是也。

从妄见生者。乃从细向粗。而成粗惑粗境。妄见即粗惑。山河下即粗境。生字双连上下。连上乃粗惑生。惑即事识见分。连下由惑生则境生。汝问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云何发生。即由是而生也。次第迁流者。世界则成住坏空。众生则更相变易。业果则彼此酬偿。亦皆因此虚妄。妄有相续。终而复始。循环往复。无有止息。因此虚妄。此字乃指觉明明了知性。意谓不独三种忽生。由是而生。即汝问云何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亦因此虚妄。而得相续也。初正答初问竟。

楞严经讲义第九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丑二兼释转难分二  寅初满慈执因疑果  二佛分真妄喻释  今初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当机执众生因性有始。疑如来果德有终。乃言。若此众生所具。妙明觉体。本来自妙。无有世界之碍。本来自觉。无有众生之迷。本来自明。无有业果之昏。与如来返本还元之心。平等一如。佛心比生心。并不增一丝毫。生心比佛心。亦不减一丝毫。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者。无状即无因无故也。众生最初无故。妄欲加明于觉。遂致从迷入迷。以妄成妄。由妄惑起妄业。依妄业招妄报。忽生山河大地。依报之世界。摄虚空。诸有为相。正报之众生。兼业果。是由本真之心。忽生种种妄法。

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上段执众生因性有始。此段疑如来果德有终。故难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妙空即妙性真空。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复其无物之本体。如摩尼珠。明觉即妙明本觉。虚灵朗鉴。洞彻法界。还其天然之照体。如大圆镜。与众生妙觉明。未生山河等法之前。无二无别。众生既从真起妄。而如来今者。返妄归真。山河大地之世界。有为相之众生。与习漏之业果积聚业习成有漏果。何时复当再生耶。此难全同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第三难。一曰一切众生。本成佛道。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二曰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复说本来成佛。三曰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难意全同。所异者彼约烦恼苦因。此约依正苦果。同是从真起妄也。初满慈执因疑果竟。

寅二佛分真妄喻释分二  卯初喻妄不复生  二喻真不复变

卯初分二  辰初无明本空  二万法现无  今初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

此举喻。迷人乃迷方之人。喻已起无明之众生。聚落乃人烟聚止之村落。喻如来藏。惑南方为北方。南方实不转为北方。喻迷时从真起妄。真体不变。真不成妄。妄性本空也。

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此辨定迷无所从。故问曰。此迷为复因迷而有耶。为复因悟而出耶。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之迷。亦不因迷有。又不因悟出。何以故下。自行征释。迷本无根者。此迷即指最初一念无明妄动。而为诸法之因。诸法皆因无明而有。而无明更无所因也。故曰无根。又复无体。自体尚不可得。云何可说。因迷而有。断无因自生自之理。此答因迷之难。悟非生迷者。悟迷敌体相翻。悟则非迷。迷则非悟。既相翻。自不相生。云何可说。因悟所出。如明暗相背。云何可说。暗因明生耶。此答因悟之难。问。法中妄从真起。喻中云何不许。迷因悟出。答。法中正不许真能起妄。但说妄依真起。如影依镜现。终非镜体自生也。此文满慈据喻而答。俨然不错。就法而言。足证满慈于法未彻。迷喻无明。悟喻本觉。无明不因无明而有。不因本觉而出。此为正理。迷本无根。云何因迷者。喻无明之先。本无无明。云何可说因无明有。悟非生迷。云何因悟者。喻本觉与无明。一真一妄。真妄相背。云何可说。因本觉出。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此辨无明不复起。佛言彼迷于聚落之人。正在迷南为北之时。倏忽也有悟人。辨明南北之人。指示分明。令得了悟。不至将南作北。故问满慈。在汝之意。以为云何。此迷人。纵使先迷于此聚落。既经指示令悟之后。更生迷不。答言。不也。世尊。佛欲令就喻知法。故作是问。法合。彼之迷人。合从真起妄。有无明之众生。正在迷位之时。忽遇于佛。悟人即大觉悟之佛。为之指示。令得开悟。悟明真本无妄。断尽无明。于是众生。返妄归真。永不复迷也。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

此法合。十方诸佛如来。三觉圆满。亦同悟后不复更迷也。

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此详尽前义。此迷无本。即无明无体。同前迷本无根之义。其性彻底元空。亦如迷方之迷。更无所因也。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者。不可作众生未妄之前。本无无明解。当作昔日在众生位中。本无无明。不过相似。有迷时妄觉而已。既曰相似。即非实有。以无明无体故。亦如迷方者。正在迷方之时。本来无迷可得。亦不过相似。有迷时妄觉。惑南为北也。觉迷迷灭。觉不生迷者。诸佛在因地之中。遇善知识开示。无明无体。起智观察。觉得无明是妄。常体即空。则心中无明即灭。以真觉性中。本无无明也。如下文所云。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既觉之后。永不再起无明。亦同迷方之人。倏有悟人。指示令悟。更不生迷也。上二句迷时似有。此二句悟后永无。言正当迷时。已即无迷可得。而况既觉之后。岂复生于迷乎。初无明本空竟。

辰二万法现无分二  已初举喻二辨定  三法合  今初

正脉云。据上文满慈于万法。问生续之详。如来答无明为生续之本。今佛于上科。先以喻明。所答无明本来常空。非研断始空。而此更以喻明。所问万法。现今即无。非先无后有。亦非今有后无。圆觉答难处。亦有此喻。却是翳比无明。华比万法。空比真体。彼文三节平浑。今经前有迷方喻无明。后有木金喻真体。故此空华。单喻万法耳。即前世界等三也。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

此举喻。如眼有翳病之人。见空中有华。空原无华。翳眼妄见。翳病若得除灭。华于空灭。不特见空华是妄见。即见华灭空。亦是妄见。何以故。翳眼见空华。华本不曾生。生既不生。灭何所灭。故见生见灭。同一妄也。忽有无智之愚人。于彼空华所灭虚空之处。等待空华。何时更生空华。

翳人喻有无明之众生。以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成能见之妄见。见真空法性之中。有世界众生业果。空喻真空。空华喻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无明一灭。万法皆空。当知万法本空。不待无明灭始空。即有无明。妄见之时。身心世界。何尝实有。亦如空华。不待翳愈华灭。正当翳眼。见空华时。当体即空。何尝有生。都缘有无明之众生。于本无之中。妄见似有而已。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众生在迷。尚非实有所生。如来既得妙空明觉。无明惑尽。真空理显。岂复更生耶。故喻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虚空之处。待华更生。满慈亦如是也。

巳二辨定

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此辨定。佛令满慈审观。待华更生之人。为愚耶。为慧耶。满慈答言。空元无华。由翳眼妄见生灭。喻真空法性之中。元无山河大地等法。第以无明妄见。迷时有生。悟时有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执著。敕令空华更出。斯人实属狂痴。喻若见诸法。灭妄归空。已是颠倒分别。问如来何时更生诸法。与待华更生者。何以异耶。

巳三法合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生也。山河大地。

此法合。满慈于喻。所答不谬。故佛即以反难。如汝所解。已知敕令空华更出。斯实狂痴。云何竟作如是问言。如来今得妙空明觉。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耶。妙觉明空。与前满慈所问。妙空明觉。其理无二。觉指本觉照体。属智德。空指真空寂体。属断德。悉皆双具妙明。故妙觉明觉。妙空明空。随称俱可。佛智德究竟。五住皆尽。断德究竟。二死永亡。方当此称。又空即如如理。觉即如如智。皆明皆妙也。初喻妄不复生竟。

卯二喻真不复变分二  辰初总举二喻  二总合二法  今初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上科二喻。喻妄因妄果。本自不生。非成佛始灭。此科二喻。喻真智真断。本来无变。非成佛始生。而众生虽在迷位之中。妄性本空。生本不生。况诸佛已证究竟之果。独妙真常。而反有变耶。上二喻。一喻无明妄因。一喻万法妄果。各喻各合。此二喻。总喻真智真断。总喻总合。金矿。以金在矿中。故曰金矿。杂者矿中杂有精金。其体精真不变。喻智体不变也。其金一纯者。加以开矿锻炼之功。渣滓既尽。其金惟一纯精。更不成杂。即一成精金体。不复重为矿也。喻智德有功。修行除惑。惑净智圆。无二无杂。智德成就。更不再起无明。故喻更不成杂也。

木喻烦恼。灰喻涅槃。木不能自成于灰。必假火烧。方成为灰。火喻智慧。烦恼不能便证涅槃。必假智慧。断除烦恼。出离生死。而证涅槃。断德成就。更不再生烦恼。故喻不重为木也。

辰二总合二法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此法合。十方一切。已证究竟果觉。诸佛如来。所证菩提智德。究竟无变。同于纯金不杂。既转烦恼。而成菩提。不复更有烦恼。亦同精金。不复重为矿也。诸佛如来。所证涅槃断德。究竟无生。同于烧木成灰。既转生死。而成涅槃。不复更受生死。亦同木灰。不复重为木也。故曰亦复如是。法合之文。另作总喻总合解。金喻菩提涅槃。虽非修生。要必修显。一成永成。不复更变。喻如精金。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纯永纯。不重为矿也。木喻烦恼生死。虽属如幻。以幻除幻。一灭永灭。不复再生。喻如木灰。以火烧木。木尽成灰。一尽永尽。不重为木也。此解前喻真不复变。后喻妄不复生。虽同前二喻。亦复无有碍。初先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竟。

子二说空不圣藏以示圆融之故分二  丑初正答次问  二兼释转难

丑初分二  寅初牒定五大以释疑  二圆彰三藏以劝修

寅初又五  卯初按定所疑  二喻明性相  三难释相妄  四以法合喻  五申义释疑  今初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上科已释。三种生续之疑。此科更示。五大圆融之故。上空藏中。一一会相归性。全事即理。事不碍理。固无可疑。而不空藏中。从性起相。相既宛然。则事与事。何得无碍。是以满慈。前有五大圆融之疑。故此空不空藏中。佛极显无碍之由。以销执相之问。故先牒问词。又汝问言。对先问生续。此问周遍。故置又字。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此犹是述佛自说。下牒满慈所疑。疑水火二性相克。云何不相陵灭耶。又征问也虚空。及诸助语辞大地。一碍一通。云何俱遍。而得相容耶。

卯二喻明性相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此喻空不空如来藏。空体无相。则空义。不拒诸相。即不空义。又合之即不变之体。能随众缘。究之用虽随缘。体元不变。虚空如故也。又此喻具足三谛。体非群相。不落有边。是真谛。不拒发挥。不落空边。是俗谛。双离空有。全归中道。是第一义谛。不拒。乃不拒绝不违碍。发挥。即发扬显现也。正脉云。若不申明诸教。性相迷悟分量。则不知满慈发疑之端。与佛释疑之妙。夫二无碍理。人天小乘。决定双迷。极至法相破相。亦均未彻。法相真不随缘。相不即性。破相。方谈相性二空。有遮无表。终未显谈即性。何能尽发无碍之旨。今斯圆旨。语四科。则全相皆性。语七大。则全性皆相。且一一遍周。无障无碍。是尚越大乘之始教。而满慈依小乘法执旧见。坚谓诸大。本来相碍。若如来藏空。可说无碍。今云备具诸大。即当相碍。岂有无碍之理。斯则岂惟不达已发之相为无碍。兼亦尚疑未发之性为有碍矣。而如来释疑。非但只释未发之性为无碍。而亦兼详释已发之相尚无碍。而况未发之性。何得有碍乎。故此科说性无碍。其文最少。释相无碍。其词最多。一以销难显易。一以发后圆修。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首句征释之词。即征问解释。太虚空不变随缘之义。彼太虚空。虚无空廓。无有诸相。喻如来藏不变之体。清净本然。空也。日照下。喻如来藏随缘之用。循业发现。不空也。合之即喻明。空不空如来藏也。日等是七缘。明等是七相。虚空体非明暗等群相。能随缘成相。不拒彼明等诸相发挥。日照之时。随日缘则现明相。云屯聚也之时。随云缘则现暗相。风摇之时。随风缘则现动相。霁澄之时。雨后天晴曰霁。尘坌收敛曰澄。随霁缘则现清相。地气凝聚之时。随气缘则现浊相。土积之时。随土缘则现霾相。山兽驰逐。尘土蔽空曰霾。又尘土纷飞。随风雨而下谓之霾。水澄之时。随澄缘则现映相。水澄湛生光。水中映现一切也。此七相。不必一一配合七大。但意喻七大耳。

卯三难释相妄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首句发难之词。上科双喻性相。未显相妄无有定实之意。故此发难。在汝之意。以为云何。七相为是从彼缘生耶。为是从空有耶。若缘生。则堕因缘。若空有。则堕自然。虚空喻藏性不变随缘。不堕于二计也。殊方。是同时异处。虚空之大。诸缘不一。所以现相不等。相以有为称者。从缘生故。是有为法。彼字指日等七缘。此总难。下则别举日难。以一例余。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首句承上总牒。且下别举。今姑且就日而辨。若谓日照之时。是日之明。则十方世界虚空。应当同为一日之色。方可谓是日明。云何虚空之中。更见团圆之日。团圆日外。何尝不是空体之明。何得独属日明乎。若谓日照之时。所有明相。乃是空明。空性常恒。明应常照。云何中宵半夜云雾之时。则见昏暗。不生光耀耶。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此释正义。当知明相。非定属于日。以空中更见圆日故。亦非定属于空。以中宵不生光耀故。汝又当知。明相不离于空。以日外皆空故。亦不离于日。以无日不明故。异即离也。非日非空。喻水火等。遍计非实。不异空日。喻五大依他似有。既知非实似有。自应圆融无碍。有何陵灭不陵灭。相容不相容耶。

卯四以法合喻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此文之前。经文中有观相元妄。观性元真二段。仔细研究。举喻之后。即应法合。此是如来说法常规。今将彼二段之文。横隔于举喻法合之间。殊觉割断文意。谅系当时翻译之后。抄写之误。交光法师。亦有见于此。将观相元妄二段。接续于宛转虚妄。无可凭据之下。法合之文。接举喻之后。两得其美。此则文意相连。无有隔碍。后则结申正义。收束得宜。故今乃将法合之文提前。不避弥天大罪。幸祈谅之。真妙觉明。即真如妙觉明心。又即真觉妙明之心。合彼太虚空之喻。亦复不变随缘。圆融无碍。如空随日等七缘。而现明等七相。真心元非五大。而能随缘现五大之相。合前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之喻。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此五句。各明各现。谓五大现不同处。或不同时也。后两句。俱明俱现。乃同处同时也。明字。交师谓。即是循业之意最善。业有染净。所现五大亦然。皆随惑而现也。汝字。虽指满慈。意该九界。汝以空明者。如菩萨循净空之业。即现虚空身。如阿罗汉。所证偏空涅槃等。凡夫循染空之业。即现空无边处等。如以地明。菩萨循净色之业。即现实报庄严土。凡夫循染色之业。即现有漏秽土。如以水火风明。罗汉则现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菩萨则现慈风遍拂。以除众生热恼。凡夫循有漏之业。则现水火风三灾。若俱发明。则有俱现者。如天人见水。如琉璃宝地。可以履之而行。人道见水是水。可取而为饮料。饿鬼见水是火。虽渴莫饮。一一无非循业所感。俱时而现也。此所现之相。非因缘生。非藏性有。亦不离因缘藏性。合前非日非空。不异空日喻。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上各明各现。依他似有。虽属是妄。未显宛转虚妄。俱明俱现。遍计非实。足表宛转虚妄。故再征释。以合相妄之喻。如一水中。现于日影。喻一如来藏性中。具足诸大之性。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喻众生各依藏性。各循各业不一。如两人东西各行。则各见有一日。随二人去。喻各循业感。所现大相不等。一东一西。先无准的者。一东行一西行。其日先无准定的实所现大相。无有定实。即相妄也。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此释出宛转虚妄。故嘱以不应难言。水中日影是一。云何各有一日随二人行。各行日影既双二也。云何水中惟现一日影。此即俱时而现。一二不定。宛转即辗转意。若说是一。各行有二。一乃虚妄。若说是二。水中惟一。二乃虚妄。左之右之。无非遍计虚妄。究无真理。可为凭据。此一二不定。即合前非日非空。不异空日。孤山曰。同观是一。知二是虚。各行既二。验一是妄。正脉云。此文当合前难释相妄之喻。观此诸大俱现。无可凭据如此。其与空日生明。无可指陈者。何以异乎。

卯五申义释疑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此结申诸大。相妄性真之正义。应在法合之后。故移置于此。先约相结。如前明相。非日非空。不异空日。如此例观。诸大之相。本来虚妄。各明各现。俱明俱现。无非循业发现。一一似有非实。无可指陈。如虚空华。本无所有。翳眼观之似有。好眼观之实无。若谓有可指陈。如执空华为实有。一迷也。若更诘其陵灭。是犹邀待也空华。更结空果。可谓迷中倍迷。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耶。 问。此说诸大相妄无碍。何以现见世间。水火相陵灭。地空地水不相容耶。答。约事而论。亦无陵灭。亦复相容。如世间油类。原属水大。各各皆具火大。一然即烧。地大之中。具有空大。掘土一尺。即现一尺虚空。出土一丈。即有一丈虚空。又五金之属。地性坚碍。莫过于金。镕之悉成为汁。有何陵灭不容耶。约理而言。现见诸大陵灭不容。皆由众生执心妄见。何尝是实。如云驶则见月运。舟行则见岸移。岂彼月岸。实有运移耶。若了五大本空。妄执妄见。一时俱破矣。

观性元真。惟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此约性结。承前虚空。体非群相。现观诸大之性。元是一真。本无诸相。惟一妙觉圆明真心。此心即如来藏心。先非水火者。本非地水火风空诸大。诸大尚无。说谁陵灭不相容乎。妙觉明心。本非诸大。能现诸大。犹如明镜。能现众像。本非众像也。寅初牒定五大以释疑竟。

寅二圆彰三藏以劝修分三  卯初极显圆融  二普责思议  三结喻推失

卯初分二  辰初依迷悟心对辨缘起  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辰初分二  巳初依染缘起执成有碍  二依净缘起融成无碍  今初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满慈因闻佛说。诸大圆融无碍。放前疑我等。何以现见有碍。此佛示以成碍之由。以销执相之问。汝以以字。即推其原由。由真如随染缘起之故。以者因也。因最初一念无明妄动。晦昧真性而成空。复因见分。结暗以成色。因此色空。倾夺于如来藏性之中。倾夺者因妄见。见有色处。则倾夺于空。见有空处。则倾夺于色。而如来藏随缘。与妄心相应。则起成粗境。周遍法界。众生不了是妄。执为实有。执则成碍。

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此承上。是执则成碍之故。于如来藏。本无诸相。一真法界之中。妄见风之动摇。空之澄寂。则动寂互异。日之光明。云之昏暗。则明暗交倾。略举此四。以该地空不容。水火相陵等。尘劳满目。众生迷闷下。重结成碍之由。迷闷者。昧于藏性真空之理。曰迷。起成三细四粗之相。曰闷。不通达诸相皆妄故。此二字属惑。背觉合尘者。于本有觉性。非背而背。于虚妄尘相。无合而合。造作诸业。此句属业。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者。则属苦果。以依惑造业之故。所以发现尘劳染法。有为世间诸相。此即藏性随染。循业发现也。

巳二依净缘起融成无碍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

此因当机。前疑如来。何以独得无碍。此佛示以无碍之由。故得自在之用。由真如随净缘之故。我是佛自称。以用也。乃用真觉妙明。不生灭之根性。为本修因。背尘劳妄法。合如来藏性。回光返照。脱尘旋根。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智光圆照。照见万相皆空。一真独露。而如来藏性。不为妄相所隐。竟能融彼妄相。全相皆性。全妄即真。惟是妙净本觉湛明之心。圆照一真法界。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复还清净本然之心。得其全体矣。下则发其大用。

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此下明大用。是故二字。承上是已得全体之故。便能于一真法界之中。称体起二无碍用。一理事无碍。二事事无碍。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此二义理事无碍也。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此二义事事无碍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者。一即一真法界之理。无量即十界差别之事。又一即一心。无量即万法。一心能生万法。是一为无量。万法惟是一心。是无量为一。儒云。始为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其义与此相同。一为无量。则依理成事。理不碍事。亦一不碍多也。无量为一。则即事显理。事不碍理。亦多不碍一也。而成理事无碍法界。十玄门中。一多相容门。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者。小即小相。大即大相。如一尺之镜。能现千里之境。镜子不必放大。境界不要缩小。以镜望境。小中能现大相。以境望镜。大中作处字解仍现小相。镜之与境。皆事相也。镜含境而有余。境在镜而如故。彼此不相妨碍。成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中。广陕自在门。

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上标四义。二无碍法界。此示四相。即示四义二无碍法界之相。前四句。示理事无碍之相。不动道场。即如来藏真如不动之理。如上文所云。一乘寂灭场地。亦即显见无碍科所云。身心圆明。不动道场。皆言一心之理。理能遍十方世界兼摄虚空。事相之法。横该一切佛刹。竖摄十法界。不动道场。是一理之全体。能遍十方界。一一事相之中。一一事相。无不是理。如一金能成众器。器器无不皆金。以不动道场。望十方界。是一为无量。属理不碍事。亦即一不碍多也。身含十方。无尽虚空者。身即法身。法身以理为身。身即理也。含者包含。十方无尽虚空兼摄世界。亦即事也。身亦是一理之全体。能含十方无尽虚空。即是总包一切事法而无外也。如春含众卉。万紫千红总是春。以十方空望一身。是无量为一。属事不碍理。亦即多不碍一也。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此下四句。示事事无碍之相。举依正二报之事相。交互相涉。以示无碍。一毛。乃正报之最小者。宝王刹。是佛宝法王之刹土。即三千大千一佛世界。乃依报之最大者。在一毛头上。能现一佛刹土。此以正摄依。以依入正。在毛端望佛刹。而佛刹不小。则小中现大。属事事无碍。亦即陕不碍广也。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者。微尘乃依报之最小者。转法轮。即现全身而说法。身是正报最大者。以全身坐在微尘之中。开法会转法轮。此以依摄正。以正入依。由身望尘。而尘包身相。而微尘不大。即大中现小。亦属事事无碍。亦即广不碍陕也。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此重结无碍之由。与众生敌体相翻。众生则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是以元真之性。转成元妄之相。所以不碍而碍。而我则灭尘合觉。灭虚妄之尘劳。故发真如。妙净本觉湛明之性。性字与相字对。众生迷闷。全真性成妄相。如来修证。融妄相即真性。事事即理。相相皆性。故得理事与事事。二无碍法界。有何诸大陵灭不相容者乎。初依迷悟心对辨缘起竟。

辰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分三  巳初圆彰空藏一切皆非  二彰不空藏一切皆即 三彰空不空即非圆融  今初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

此科与上科。所依如来藏心之体固同。而约义有异。上约随缘义。此约不变义。上依迷悟心。圣凡立判。此依本来心。生佛一如。惟是一真法界。具足十界。即非十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一心圆彰三藏。三藏不出一心。圆融极妙。无以复加矣。即佛许说。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如来之密因。实众生之佛性。此心本无迷悟。而为迷悟所依。约本无迷悟。安有圣凡。故十界俱非。而为空如来藏。约迷悟所依。攸分差别。故十界俱即。而为不空如来藏。约双遮双照。圆融极妙。而为空不空如来藏。

今先圆彰空藏。而字承接上文。转语之词。如云。藏性虽随染净二缘。却不为迷悟所变。而如来藏。依然本妙。妙即不变义。连圆心二字合解。则曰本来元妙。圆满清净之心。如摩尼宝珠。本来元妙。圆满清净也。此心不立一法。即六祖所云。本来无一物。故下十界俱非。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前三句非七大。非心。即非见大识大。见识二大。皆属心法故。非空及下二句非五大。五大属色法。其余诸句。非十八界。亦即非阴入处界四科。非五根六尘。即非色阴。非意根第七识为意所依之根。七识乃八识见分所成。非六识。即非受想行识四阴。又非眼等诸根。即非六入。并色等诸尘。即非十二处。并及六识。即非十八界。是谓非四科。据此则如来藏。非世间法矣。

此文与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名相全同。而非字与无字。意义稍异。彼以观照般若之功。照见真空实相之中。无有世间诸法。此以本来心。不假功用。空如来藏中与空中同。本非七大四科。有为诸法。如前妙觉明心。先非水火。非字义同。如摩尼宝珠。体本清净。非青黄赤白也。以上非世间法。即如来藏。非六凡染法矣。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此下非出世法。即如来藏。非四圣净法矣。四圣净法。亦佛常说。随净缘起所成者。今皆约本来心。未起事用时说。此先非缘觉法。十二因缘十二支。有流转还灭二门。先释名义。后解本文。此佛为缘觉人。所说小乘法。分三世因果。即惑业苦三道。迁流不息。轮转无穷。故曰流转门。还灭门者。即断十二支。复还真谛。灭诸生死。故曰还灭门。

十二支。一无明支。无所明了。不明我空之理。属惑。二行支。即依惑所造之业行。此为过去世二支因。三识支。即今世投胎时八识。四名色支。即投胎后。心色和合。名即是心无形相故。色即是父精母血。五六入支。即出胎后。六根为六尘所入处。六触支。即少时。六根触对六尘。未成欣戚时。七受支。即稍长。领受外境。能起欣戚时。自识至此。为现在世五支果。八爱支。即受境之后。心起爱憎。为现在世惑。九取支。由爱憎而起取舍。取舍即造业之初。与古解不同。十有支。即取舍既定。而业因已成。曰有。爱取有为现在世三支因。再感未来世二支果。十一生支。由现在世惑业因。感来世受生果。十二老死。指来世。从生而至老死也。此十二支。展转相因。连环钩锁。三世因果。流转不息。曰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也。

还灭门是修法。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辟支利根。一闻佛说。即知无明为生死之根。即从断无明下手。如砍树者。直砍其根。根断而树自倒。无明断。而生死自了矣。此文亦同心经。无字非字如上解。无明上多一明字。即性觉必明之明字。因必欲加明于觉。故成无明。此本来心。一念未动。故非明非无明。如是乃至非老非死。第一非字双用。又非明非无明尽即灭也。如是乃至。非老死尽。此将流转。还灭二门分开。各举因缘之头。直超因缘之尾。以便易知。如筷一双直排。现文乃是将二门。双举第一支因缘之头。双超中间十支。而至十二支因缘之尾。稍费思索。此中所云老死尽。但尽分段。未尽变易也。据此如来藏。非缘觉法矣。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次非声闻法。苦集灭道。四谛法门。是佛为小乘机所说。世间出世间。二种因果。皆是谛实。故称为谛。苦谛。是世间生死苦果。以逼迫为性。约人间。略说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欲合偏离。怨平声憎会苦。欲离偏遇。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前七为别。后一为总。约三界则分三苦。五趣众生为苦苦。乃苦中之苦。天趣众生。三禅以下为坏苦。福乐有尽。久必坏生。四禅以上为行苦。虽苦乐双亡。难免行阴迁流之苦。佛为说此是苦。汝当知。

集谛。是世间烦恼苦因。我执分别俱生。粗细烦恼。集聚众生心中。以招感为性。依烦恼惑。造善恶业。招感生死苦果。若无集谛烦恼苦因。当然不受生死苦果。佛为说此是集。汝当断。

灭谛。是出世间涅槃译不生不灭乐果。即二乘所证。方便有余土。偏真涅槃。拣异究竟无余涅槃。以可证为性。若能修道断集。自可灭尽诸苦。灭非真谛。因灭会真。故称灭谛。佛言此是灭。汝当证。

道谛。是出世间道品乐因。共有三十七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即五根增长成力。七觉支。八正道。以可修为性。四谛中。此谛最关紧要。若能修道。自然断烦恼苦因。灭生死苦果。证涅槃乐果。如大乘四弘誓愿。第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成则前后三愿。皆得圆满。佛云。此是道。汝当修。诸弟子闻佛四谛法声。修道证果。故称声闻。非智非得者。此文接于四谛之下。不必别作他说。依孤山作小乘所证智理。谓非有我空之智。与非得我空之理。当属声闻乘。此亦随净缘所成。本来心中。不但有为法当非。即无为法亦非。以藏心不属有为无为故。据此则如来藏。非声闻法矣。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刺若。非波罗密多。

此非菩萨法。他经所说檀波罗密等。乃理行因果并举。此文稍异。依孤山曰。非檀那等。先非能趋行。非波罗多者。总非所趋理也。此文全用梵语。前六即六度。后一即到彼岸。檀那此云布施。布施有三。一曰资生施。即以财物布施。资养生命。二曰法施。即以佛法布施。令续慧命。三曰无畏施。即以无畏力。布施于众生。令离怖畏。尸罗此云持戒。持戒亦三。一曰摄律仪戒。无恶不断也。二曰摄善法戒。无善不修也。三曰饶益有情戒。无众生不度也。此大乘戒。不独制身口。而能摄心也。毗梨耶此云精进。精勤不懈曰精。进趋不退曰进。乃普对诸度万行。悉皆勇往直前也。

羼提此云忍辱。辱者侮辱。或骂詈。或排斥。或殴打。或残害。一切逆境。皆谓之辱。忍者忍受。能含忍顺受。忍之一事。颇不容易。略说其相有六。一曰力忍。凡辱境之来。忍而不较。退一步。让三分。由他任他。二曰反忍。凡遇人加辱。不责人而反责己。总由过去辱他。故今辱我。作还报想。并不尤人。三曰忘忍。雅量宽洪。虽然受辱。毫不介意。处辱如无。此三尚未得理。谓之事忍。理忍亦三。一曰观忍。凡辱境当前。以智观察。我身本不有。人相复何存。人我双亡。辱境安在。二曰喜忍。逢人加辱。心生欢喜。以其能成就我之忍力。如力士逢人试力而喜也。三曰慈忍。对于加辱之人。怜彼愚痴。无有智慧。不知礼义。不明因果。竟起慈心。发愿度脱也。如释迦本师。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不生嗔恨。发愿成佛先度是也。

禅那此云静虑。此虑非思虑。即正思惟。初修静即是止。虑即是观。修成静即是定。虑即是慧。或称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上上禅。世间禅。凡夫四禅四空定。外道无心定。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出世上上禅。即十方诸佛。得成菩提之定。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是也。般刺若此云智慧。有文字般若。即一切经典。能诠义理。可以开人智慧。而世间文字。不足称焉。有观照般若。即起智观照。三空妙理。有实相般若。即本经。十番所显之妙净明心。四科七大所会之如来藏性。平等一如。真实之相。菩萨观照功深。所得契合真理之智。是为般若妙智。上六是趣果之行。属因。

波罗密多此云到彼岸。是所趣之理属果。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涅槃。即佛所证不生灭之果。实教菩萨。得以分证。若权教菩萨。所修诸行。但称六度。不称六波罗密。以所修不能离相。未得三轮体空。不到涅槃彼岸。此六波罗密。以般若为先导。必由般若。方能离相。方到彼岸也。此亦属净缘起。而本来心。不假修证。故皆非之。据此。如来藏非菩萨法矣。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此非如来法。如是指上所修。六波罗密行。乃能从因至果。非有超略。显前菩萨法。即如来之因也。非怛闼阿竭三句。非能证佛也。非大涅槃三句。非所证法也。怛闼阿竭。此云如来。有法报应三身。解见在前。阿罗诃。此云应供。能应九法界众生之供。三耶三菩。此云正遍知。正知。知心包万法。遍知。知万法唯心。又正知是实智照理。遍知是权智照事。此三即诸佛十号前三号。大涅槃。即佛所证大寂灭海。此云不生灭。二死永亡故。又云圆寂。真无不圆。妄无不寂也。此为佛果之总。下二句。即涅槃所具四德为别。

正脉云。常者。非惟二死永亡。无诸生灭。亦且世相常住。究竟坚固也。乐者。非惟远离诸生死苦。亦且得不思议解脱。受用无量法乐也。我者。非惟证真法身。犹若虚空。亦且山河大地。全露遮那也。净者。非惟妙净理体。无诸染著。亦且清净遍周。无染非净也。此文似但非涅槃断果。实亦非菩提智果。正遍知。即三菩提。权实二智也。佛为极果圣人。菩提涅槃是究竟果法。何亦俱非耶。金刚经所云。言佛法者。即非佛法。又圆觉经云。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此本来心。与妙圆觉心。无二无别。故佛法亦俱非也。据此则如来藏。又非佛法矣。统上则十界俱非。非六凡法界者。以明空如来藏。非染法之所能染。又非四圣法界者。以明空如来藏。亦非净法之所能净。是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如实空义也。初圆彰空藏一切皆非竟。

巳二彰不空藏一切皆即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上二句承上起下。世即六凡。出世即四圣。俱非者。以空如来藏。湛寂之体。清净本然。不立一法。方能成不空如来藏。俱即一切法之用。如摩尼珠。体非青黄赤白。故能随缘现色。此摄空藏。为不空藏之由。即如来藏。元明心妙。此举藏心。正由本妙寂体。遍非诸法。故能起元明照用。普即诸法也。元明。即本明照用。如摩尼珠。光涵照用。而曰心妙者。正显用乃体含。仍非滞有之用。是即妙之明。即寂之照也。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此下即十界。非但即于四圣。而且即于六凡。染净俱该。圣凡平等。七大十八界。皆即藏心。故二十五圣依之而修。各各皆证圆通。即证入如来藏心也。一切法相。皆同空藏。惟改非为即而已。此即世间法矣。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此即缘觉法。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此即声闻法。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

此即菩萨法。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此即如来法。以上十法界。不出一真法界。十界诸法。惟依藏心之体为体。离此心。而无片事可得。是谓尘尘混入。法法圆通。一真不动。应用无限。如摩尼珠。普现一切色。如实不空义也。二彰不空藏一切皆即竟。

巳三彰空不空即非圆融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上二句承上起下。以因也。是指不空如来藏。圆照之用。随缘普现。不舍一法。俱即世出世间。圣凡十界故。并摄上科。空如来藏。为空不空藏之由。即如来藏。妙明心元。此举藏心。妙明心元。乃摄前二藏。空藏曰本妙。重一妙字。不空藏曰元明。重一明字。此合之而为本妙本明。以此明妙。乃自心本具。故曰心元。元即本也。体用双彰。寂照不二。正显圆融中道。双遮双照。如摩尼珠。若言其有。一道清净。忏尘不立。若言其空。众相分明。遇缘普现。正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即妙而明。即明而妙。是为本来心也。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即中道。第一义谛。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上句离不空藏。即一切法。是离有。离空藏。非一切法。是离空。乃双遮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体。不滞于空有也。下句是即非即。是字。双贯即与非即解。其义自明。是即十界。照不空藏。是照有。是非即十界。照空藏。是照空。乃双照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用。互融于空有也。此经从阿难舍妄求真。求佛发妙明心。即显发此三藏一心也。佛始从眼根指出。十番极显其真。二见略剖其妄。复自根中。推而广之。普会四科。遍融七大。阿难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此悟次第空藏。已成顿意。而圆意犹未彰也。复由满慈。问三种生续之因。如来与答。性觉必明。以为其咎。以致世界众生业果。生续不断。显次第不空藏。斯则体用已备。圆意已露。犹未具彰也。复答满慈。五大圆融之难。以示性相二无碍理。且释有碍之疑。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妙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尚未极显也。迨依迷悟心。对辨二种缘起。依本来心。圆彰三种藏性。显理显到此处。可谓彻法流之底。穷性海之源。显之极矣。

然此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定。人人本具。迷不自觉。当起奢摩他。微密观照。方能圆悟。前三卷。佛为阿难大众。微妙开示。各各自知。此心遍满十方。常住不灭。得微密观照之功。此四卷。因满慈启问。佛为说三种生续之因。五大圆融之故。会归三藏。极于一心。即微密观照之功。照彻心源。一切事究竟坚固。方信首楞严。为自性天然本定。不假修成。但是了因之所了。而非生因之所生矣。初极显圆融竟。

卯二普责思议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音铎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如何怪责之词。世间三有众生。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则三界也。依因感果。因果不亡。谓之曰有。世间二字。指三有之有情世间。并及超出三界。正觉世间。声闻缘觉。即出世二乘。已觉悟我空之理者。合之为凡夫小乘。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者。以用也。用所有能知之意识妄心。欲推测筹度。如来所证无上菩提。三智圆觉之极果。此属修成。如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佛所证三藏一心也。此心非识所知。非心所测。只能以如如智。方可契合。岂可以所知之心。妄自测度哉。

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者。用世间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及互相陵灭。不合相容诸语言。欲入佛之知见。此佛知见。非指佛所得之三智五眼。乃指众生六根中所具。三藏一心也。上无上菩提约果言。此佛知见约因说。以显三藏一心。生佛平等。此因心。即如来密因。大开圆解。方能契入。岂可用世间语言。妄冀得入耶。此文即谓本妙觉心。三如来藏心。在本觉因中。在妙觉果上。皆不可思议。以所知心测度。用世语言求入。乃互影言之。实则此心。在因在果。均非拟议思量之所能及。古云。妙高顶上。从来不许商量。第二峰头。诸祖略容话会。问。佛知见。明标佛字。何以约众生因位耶。答。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第一为开众生佛之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足知佛之知见。乃众生本具六根中。不生灭性。即是佛知见也。古有问善知识。如何是佛。答曰。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是指根性。为佛知见。但举前后二根。以摄余四。众生虽然本具。皆各埋没于尘垢之中。故佛为开其本有佛之知见。使得清净也。

第二为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本经。佛向阿难眼根指示。不动不变。不失无还。乃至见见非见。此即示佛知见。第三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本经佛为阿难。始自根中指出。更为会通万法。净极一心三藏。令起奢摩他。微密观照。圆悟本有真心。第四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即本经。欲令阿难依圆解。起圆修。得圆证。直趣无上菩提。须知无上菩提。乃果中究竟佛知见。而佛知见。乃因中真性菩提也。佛知见。今指根性。不独我佛如是。十方诸佛皆然。下文第五卷。十方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今欲知。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此是结解。不离六根之理。阿难问佛。佛为释云。知见立知见。即无明本。知见无知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亦分明指根性。为佛知见。无足疑也。二普责思议竟。

卯三结喻推失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此举喻。琴者禁也。谓禁制邪淫。以归雅正。长三尺六寸。以象三百六十日。徽用十二。以象十二律。古止五弦。以明五音。所以帝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章。后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合君臣之德。今之所用七弦是也。瑟者萧瑟。谓其声箫箫然而清也。弦有二十五。古诗云。二十五弦弹夜月即此也。箜篌十四弦。乃师延所作。声自空出。琵琶四弦。用手前推为琵。后却为琶。取作时运指为名。此四种皆丝属之乐。喻凡夫外道声闻缘觉。各有一心三藏妙体。体中具足妙用。喻乐器虽具妙音。若无妙指善弹。终不能发音。喻凡小本有藏心。虽具妙用。若无妙智契理。妙用亦终不发矣。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此法合。首句指凡外二乘。亦复如前所喻者是也。宝觉真心。即如来藏心。此心性觉妙明。如同摩尼宝珠。其体本妙。其用本明。体用圆融。即体即用。是谓真心。凡外二乘。各各圆满具足三如来藏心。若有妙智。必发妙用。

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此佛以己为例。佛有妙智。证妙心之体。称体起用。故按指之时。海印三昧。便即发光。此是有妙指。即发妙音。喻中略而未备。海印三昧。乃佛心三昧。华严贤首品云。众生形像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是知定心澄湛。应物而形。犹如海水澄湛。万象皆印。故以名焉。

佛心海印三昧发光。大用现前。照破诸妄。复本心源。证极无上菩提。照见九界众生。同具佛之知见。汝暂举心。尘劳先起者。指满慈及凡外二乘。虽然同具藏心。含藏妙用。无有妙智。不发妙用。暂一举心。即随举一念。分别诸法。皆在心外。皆为实有。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起即发也。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此推究不发妙用。而发尘劳之因。由即因也。因发心之初。不发勤求无上菩提之心。梵语菩提。此翻觉道。大觉世尊。所证之佛道。但爱念小乘。易修易证。厌苦断集。慕灭修道。纵汝修成漏尽无学。具足六神通。而得一切智。但属化城伪宝。萤光小智。汝等便自得少为足。所以无妙智。不能发妙用。与琴瑟等。无妙指不能发妙音者。何以异也。初正答次问竟。

丑二兼释转难分二  寅初满慈索妄因而拟进修  二如来拂深情而示顿歇  今初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满慈闻前。万法生续。起于无明。故欲求索无明之因。而拟奋修以断之。不知诸妄尚可推究其因。惟此无明。为诸妄根本。更无所因。前于迷人。惑南为北文中。佛已与开示。此迷即无明无本。性毕竟空。满慈尚犹未了。再此询问。按满慈之意。因被佛责。由不勤求无上菩提。爱念小乘。得少为足。故今回小向大。欲索妄因。拔本塞源。以期究竟圣乘也。富楼那言。我与如来者。是就己与佛对论。真心平等。例知诸佛众生。亦复无二。宝觉圆明。真妙净心者。即前佛云宝觉真心。此加圆明妙净。四义而已。本觉真心。喻如摩尼宝珠。故称宝觉。其体圆满清净。一尘不染。仍属空藏。其用明照洞澈。一法不遗。仍属不空藏。妙则双照空有二边。净则双遮空有二边。仍属空不空藏。此一心三藏。我与如来。无二圆满。无高无下。不增不减。生佛平等也。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者。此叙久迷。昔指过去时。最初从真起妄。竟遭无始妄想所误。无始妄想。即无明也。以无明曰迷。亦曰痴。若言无始无明。即最初痴相。若言无始妄想。即迷中动相。满慈小乘。但知六识。安知无始无明妄想。因闻佛答忽生文中。说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由此妄明之无明。妄觉之妄想。即根本妄想。妄上加妄。故有世界众生业果之忽生。久在轮回。则领上众生业果二相续之文。以是因缘。众生相续。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今得圣乘。犹未究竟者。今生何幸。得逢如来。依法修学。而证圣乘。此即四果无学。有余涅槃。无明全在。犹未至无余涅槃。究竟果觉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者。诸妄指妄惑。妄业妄报。三障圆灭无余。即涅槃断果。独得妙觉真心。惑净智圆。真常不变。即菩提智果。此即与佛对论。论本。则宝觉真心。无二圆满。论迹。则有余究竟。相隔悬殊。无非无明细惑之所为障也。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此正索妄因。承上宝觉真心。生佛无二。敢问如来。十方一切众生。何因有此无始妄想。自蔽妙净圆明。三如来藏之真心。受此久在轮回之沦溺。竟与如来本来无二者。歧而为二耶。初满慈索妄因而拟进修竟。

寅二如来喻无因而示顿歇分四  卯初喻明无因  二以法合喻  三示令顿歇 四结喻非失  今初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汝虽除疑者。以满慈一疑万法生续之因。闻说不空藏。从真起妄。随染所成。其疑已除。二疑五大圆融之故。闻说空不空藏。譬如太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虚空为明暗所依。不为明暗所变。观相元妄。不倾夺。则诸碍何成。观性元真。能合融。则万用齐妙。其疑亦除。复知自己与佛。宝觉真心。无二圆满。则大疑已除。余惑未尽者。尚余妄因之惑未尽。不达妄元无因。故欲强索。而拟奋修以断也。佛欲拔其疑根。特引事为喻。令得即喻知法。故曰。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之中。乃举一事。今复问汝。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已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此举喻辨定。故问之曰。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有此一人。名演若达多。译云祠接。父母祷神祠而生。故以名焉。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反嗔自己之头。为何不见面目。以为是魑魅。是山泽之鬼。无状狂走。所引此事。但取此句为喻。以狂走喻无明。最初一念妄动。无故喻无明无因。故问满慈。在汝之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答曰。是人心狂。乃是自心无故发狂。更无其他事故。无状无故。即是无因。佛欲其自审自悟。即喻知法也。

卯二以法合喻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此以无明无因。合喻中无状狂走。故上解云。但取此句为喻。以法中并无他义。不必勉强配合。此段直标无因。前二句举所依真。妄依真起。真虽为妄所依。真本不生妄。妙觉圆明。本圆明妙者。觉即宝觉真心。具足妙明圆三义。亦即一心三藏。妙为寂体。不立一法。属空藏。明为照用。遍现诸法。属不空藏。圆为体用双彰。寂照互具。圆融无碍。属空不空藏。此三藏是本来心。故三义皆本然。曰本圆本明本妙。不假修为。本来无妄。既称为妄四句。既称名也为妄。自然非实。云何有因。若有所因。自然有体。云何名妄。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此明妄因无始不可说。自诸妄想。即指无始妄想。妄上加妄。展转相依。三细四粗。后后依于前前。因即依也。惟无始妄想则无因。从迷积迷。上一迷字。即无始无明。迷上加迷。重重相续。下迷字。亦三细四粗。此中有义当辨。无始无明。与无始妄想。是一是二。当知无始无明。为最初痴相即不觉迷也。无始妄想。为最初动相。非一非二。真心如海水。无明如风。妄想如水之动相。水本不动。因风而动。风相水相。不相舍离。无明不觉。不离本觉。风动水动。相形而显。水之动。因风而来。风之动。因水而见。故风动即水动。水动即风动。无明妄想。非一非二也。凡迷真处。即是无明。凡执似处。即是妄想。论云。不觉故心动。不觉。是无始无明。心动。是无始妄想。同在一时。二者俱无初相可得。谓之无始。以历尘劫者。正由妄想无明之惑。起业受报。故有六粗后二。由因感果。生死不休。经历微尘劫数。虽佛种种发明。生死长缚。由于三贪。业果相续。起自无明。无明乃由性觉必明。妄欲加明于觉体。以致从迷积迷。诸妄所因。因于无明。佛不能返推无明之因。何以故。以无明无因。故不可说。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此明妄体无生不可取。首句指法之词。谓如是迷因。因迷自有句。不可作因迷生迷解。迷不生迷。云何可说因迷自有。当连上句。谓如是妄因。正因迷惑。不了无因之故。常自成有。非是实有。但似有而已。如前文所云。昔本无迷。似有迷觉。昔日虽在迷之时。本来无迷可得。不过相似有一种。迷情妄觉也。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四句。若识得迷本无生因。则妄因本无。妄体亦空。故无所依。尚无有生妄之因可得。欲将何者。以为灭乎。此言众生在迷。迷本不生。诸佛修证。迷亦无灭。以妄体本空故也。

得菩提者。指诸佛已得无上菩提果者。长夜梦破。如醒梦寤时之人。说梦中事。其心纵然精明。能说梦中种种境界事物。欲将何者因缘。取梦中物以示人。以梦境本空。本无所有故。佛亦如是。五住梦破。如寤时人。三智具足。如心精明。为众生说无明妄想。如醒人说梦。说虽能说。欲何因缘。取妄体以示人耶。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况字取上梦喻。梦中之物。尚不能取。况复妄想本来无因。妄体本无所有。上句妄因本空。次句妄体亦空。欲索其因。岂可得乎。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此以无因。自生怖畏。失头狂走。合妄因本空。忽然狂歇。知头宛在。并非从外所得。纵使未曾歇狂。正在狂走觅头之时。其头亦何尝有所遗失耶。合妄体亦空。以头喻真。以狂喻妄。交光法师云。设使其头真有得失。不名为狂。以喻法中。妙觉真有得失。不名为妄。今乃歇非外得。未歇无失。以喻法中。悟非外得。迷非真失。可见妄体。本来无有也。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此明无明妄想之体性。本来如是。尚不可得。而欲更索其因。岂可得哉。故曰。因何为在。

卯三示令顿歇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满慈位登四果。我执虽破。法执犹存。执诸法心外实有。不了万法唯心。故前有万法生续。五大圆融二疑。佛为一一解答。皆由最初。一念无明为咎。故求索妄因。拟欲奋修以断之。佛复答以妄因本空。妄体亦空。何必苦求修断耶。乃告之曰。汝但不随分别即足矣。

不随分别。即修楞严大定。下手工夫。此分别。即能分别之妄心。乃属遍计执性。下世间等即所分别之妄境。乃属依他起性。依无明根本妄法。而得建立。依他如幻。其体本空。非但能依法空。即所依之无明。根本亦空。故但不随妄境。而起分别妄心。即是空诸遍计。摄心亡尘工夫。三种能缘之心既断。则现行不熏。而能生三种相续之因。亦复不生。则种子不发矣。如树倒根断。更不复生也。又如世间谷麦豆。三种种子为因。必假水土为缘。方能发生。今三缘断故。如无水土。虽有种子。亦无能生。故曰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前以演若达多。怖头狂走。喻无始无明。无明为一切妄法之因。既已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因缘俱绝。则汝心中。根本无明。狂性自歇息也。正脉云。歇字双含伏断二意。若约伏意。则十信满心。圆伏无明。若约断意。则等觉后心。永断无明也。歇即菩提四句。明妄灭真露。无证而证。得无所得。歇即菩提。观即字。则妄心息灭之时。即真心显露之时。如云散月明。本觉出缠。三智圆觉。胜净明心。即菩提果觉之体。殊胜无比。清净无染。光明遍照。本周法界。此心迷时非失似失。证时无得为得。乃是自己本有家珍。不从他得也。

此所得胜净明心。亦含发心究竟二义。对前圆伏圆断而言。圆伏无明。位在十信。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登初发心住。是为发心菩提。圆断无明。位在等觉后心。破四十二品无明尽。证妙觉极果。是为究竟菩提。若约大心凡夫。具顿根者。虽在观行位中。圆伏五住。亲见菩提胜净明心。与初心究竟二位所证。无二无别。祖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即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但由歇而始显。非由歇而始生。乃为本具之天真也。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者。此结责奋修之意。真心既属本有。无明又属本空。则无妄可断。无真可得。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肯綮出庄子养生篇。吴兴曰。骨间肉曰肯。筋肉结处曰綮。肯綮修证。即劳筋苦骨。勤勇修行之义。佛意但能达妄本空。妄空真显。何必求索妄因。劬劳修断。而冀证入耶。此段文乃是顿教法门。直指向上一著。无修无证。须善体会。不可错解。每有狂慧之徒。但执菩提本具。即心即佛。拨无修证。则将醍醐变作砒霜矣。当知佛本是而须修。惑元空而须断。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无修而修。修即无修。无断而断。断即无断。方合本经了义修证。不随分别。即无修之修。狂性自歇。即无断而断。胜净明心。本周法界。即无证而证矣。

卯四结喻非失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人喻凡夫小乘。衣喻本末无明。即上文三缘分别。三因细念。及狂性无明。如意珠喻菩提胜净明心。不自觉知者。真心被粗细烦恼。重重盖覆。迷不自知。非失似失。穷露他方。喻化城三界。穷者贫穷。无有法财。指二乘沉滞化城。不发自在妙用。露者暴露。无所栖藏。指凡夫沉溺三界。不得安身立命处。乞食驰走。乞有漏无漏之小益。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喻虽不发遍周法界之妙用。而菩提真心。不曾丧失。上四句。喻真虽本有而不觉。下四句喻真虽在迷而不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智者。喻佛。示珠喻佛说教指示真心。若能顿悟本心。称体起用。致大饶富。喻胜净明心。本周法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者。喻真虽已悟而无得。合喻中珠虽贫穷不曾失。既无失故无得。合法中不从人得。此示令顿歇之科。正圆顿教中。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但要歇狂无劳肯綮。即是无修之修。与耳根圆通。了义修证之法。歇狂之意全同。反闻自性。背尘合觉。即是不随分别世间。三缘顿断也。次第解除六结。自粗向细。由浅及深。尽闻不住。空觉极圆。生灭既灭。直至寂灭现前。即是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胜净明心。本周法界。称体作用。得大自在。合喻中衣里之珠宛在。所愿从心。致大饶富。同观音获二胜。而发三用也。

若约满慈。一类无学之机。虽破我执。未断法执。亦须从歇狂入手。先破法执分别。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缘断起。则法执俱生。三因方得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矣。不随二字。即歇狂之功。如来说修文中。弃生灭。守真常。亦此义也。本科子二说空不空。以示圆融之故竟。并上不空藏。癸初正答满慈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一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癸二兼示阿难分二  子初阿难摄佛语而执因缘  二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前四句经家叙仪。世尊下。阿难略牒佛语。现说杀盗淫业。此牒业果相续之文。以三贪为本。生死不了。则摄世界众生在内。究三种生续之因。因于无明。满慈求索妄因。意拟修断。佛示无因。何劳肯綮。即教以圆顿下手工夫。但不随妄心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能缘之心不起。即是三缘顿断。遍计执性既空。依他起性。亦不可得。现行不熏。种子不发。故三因亦复不生。 心中达多。狂性自歇者。由因缘俱断之故。而心中无明狂性。自然歇息。前从真起妄。则无明忽生。生本不曾生。今返妄归真。无明顿歇。歇亦无所歇。以无明本空故。又无明实性即佛性。故曰歇即菩提。妄空真露。乃现出本有家珍。不从人得也。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上二句。因闻佛对阿难。累排因缘。对满慈常说因缘。前云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以是因缘。众生相续。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今又言三缘断故。三因不生。阿难重执因缘。故曰。斯此也则因缘。皎然即明白也明白。下二句疑佛自语相违。上言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又言歇即菩提。何劳修证。云何如来。既说因缘。又顿弃因缘耶。此阿难第三次疑因缘也。第一于显见超情科中。疑见性不由因缘。第二于圆彰七大科前。疑万法不由因缘。今第三疑证果成道。有果必定有因。何以亦不属因缘。佛既久排因缘。而语中又带因缘。此是致疑之端也。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此叙昔教因缘之益。我阿难实从因缘之法。心得开悟。而入见道位。得成初果。世尊。此因缘之义。乃属正理。能令众生。返邪归正。何独我等年少。有学之人。闻佛因缘声教而得益。今此会中上首。大采菽氏。及鹙子空生等。诸长老皆从因缘。而得道果。从老梵志。别约舍利目连。先事沙然梵志学道。为上首弟子。沙然殁世之后。由闻因缘之教。发明心地。反邪归正。从佛出家。开悟四谛法门。依之断见思惑。得成无漏道。即阿罗汉所证之道。无欲漏有漏无明漏。三漏俱尽。得出三界。得证无生。则因缘之教。能令返邪归正。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岂不大有益乎。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唯垂大悲。开发迷闷。

此叙今教顿弃因缘。不唯有背自宗。兼恐反滥邪教。今说。即指现今所说。无明无因。其体本空。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修证。皆顿弃因缘也。若是则王舍城。拘舍梨外道等。所说八万劫后。自然成道。犹如缕丸。极处停止。不假修证者。翻成为第一义谛矣。即使如来今教。不落因缘一边。亦堕自然一边。如何得成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心实迷闷。惟愿大悲。开示发明。扫荡我迷云闷雾。令得朗耀性天也。初阿难摄佛语而执因缘竟。

子二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分六  丑初就喻拂情伸意  二迭拂诸情令尽  三直斥耽著戏论  四现证戏论无功  五正劝勤修无漏  六更举劣机激责 今初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如是。

即如。乃即就前喻。以推阿难所执。因缘自然之情。达多狂性。喻无明。以为能障菩提之因缘。若得除灭。合狂心若歇。不狂性。喻菩提。以狂性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合歇即菩提。在汝所谓因缘自然之理。研穷起来。必定如是。汝实未知。我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狂性因缘。若得除灭。此本非因缘。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此亦非自然。以下约头狂双拂。因缘自然二计皆非。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此约头拂自然。头喻菩提之真。前二句标定。头为自然。谓演若达多之头。若本来是自然。三四二句。本自其然。无然非自者。即是既本来自然。牒上句意。即应常时自然。无时而不自然也。末二句反难。以何因缘之故。忽怖无头。而狂走觅头耶。既然狂怖妄出。则头不得谓为自然矣。法合。谓众生真性。若本来自然。无有那一时。不是自然。何因缘故。复起无明。迷真逐妄。今欲返妄归真耶。既有无明妄动。则真性不得谓之自然矣。此中破自然。只破自然。不是以因缘。对破自然。若对破则成矫乱。何因缘故句。则何故也。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此约头拂因缘。文中虽有自然。及狂字。但惟带言而已。恐闻前喻。自然被破。转计因缘。故独约头辨。以明非因缘也。若自然本有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狂怖无头。下二句反难。何不以自然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遂真失耶。 法合。谓本来真性。由必欲加明因缘。故起无明。何不以本来真性。由无明因缘故。而遂真失耶。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此结明非因缘。申其正义。以本有之头。虽由照镜因缘狂走。其头依然不失。设有人。见达多之狂走。问云。何为狂走。答曰。我要觅头。彼人以手摩其头曰。这是甚么。达多始觉。头还不失。狂怖无端妄出。既狂之时。头原无失。歇狂之后。头亦无得。而狂起狂歇。不关本头之事。其头非但无失。曾无丝毫变易。则何所藉因缘耶。法合。真性常住不失。无明忽然妄起。无明虽起。真性不变。妄起之时。虽迷不失。妄灭之后。虽证无得。妄起妄灭。与真性本不相干。则真性亦不属因缘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此约狂拂自然。狂喻无明之妄。若谓本来狂是自然。即应本来常有狂怖。下二句难云。既是常有。而未发狂之际时也。其狂潜藏何处。难道身心之中。有潜狂所在耶。既无潜狂之所。则狂非自然矣。首句作狂本自然亦可。法合。无明若是自然。则本有无明。当一念未动之时。清净本然心中。无明何所潜藏。以真元无妄故。何得谓无明为自然。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此约狂拂因缘。首句反言。不是狂出于自然。即是翻成因缘。头本无妄者。谓狂怖之时。头本不失。即当常无狂怖。有何因缘。而狂走耶。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矣。首句作狂不自然亦可。法合。谓无明不是自然。是因缘者。毕竟以何为因。然真性宛在。不曾遗失。为何因缘。而背觉合尘耶。若真性有失。可说因缘。真性不失。则非因缘矣。以上喻明真性与无明。俱不属因缘自然矣。阿难一向溺于权宗。不知衣里神珠宛在。辗转他方求食。因缘之见。固不能忘也。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满慈执无明有因。阿难疑真性同自。皆由不悟本头不失。狂走无端。所以堕入因缘自然之二计。若悟本头。虽狂不失。则头非自然。依然宛在。则头非因缘。若知狂走。未狂元无。则狂非自然。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首二句约头约狂。皆双拂二计。上句知真本有。下句达妄本空。若明斯义。则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全无实义。此正销阿难之现疑。兼防满慈之又执。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是因缘自然。俱属戏论之故。我先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三种分别之缘断故。则菩提非自然。妄离真显。当下即是。则菩提非因缘矣。此佛重伸自己所说。歇即菩提之意。

丑二迭拂诸情令尽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承上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不可作菩提心生想。以菩提真心。元是本有。但由了因之所了。不是生因之所生。向被狂性所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故我前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上句三缘断故。亦不可作生灭心灭想。以无明狂性。乃属本空。三种能缘分别之心。是枝末无明。虽言断故。实无所灭。若说有菩提心生。有生灭心灭。此但是凡情生灭之见。非真菩提之心。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首句灭字。则生灭心灭。生字。即菩提心生。此但生灭。亦复俱灭。尽即灭也。而至无功用道。亦不可作自然想。若有自然。亦成对待。如是指上句。若如是有自然。则分明自然心生。对彼生灭心灭。即此自然。亦是生灭之心。非真无功用道。何以故。非绝待故。此中道理。更觉难明。故下以喻显之。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此喻显自然。亦是生灭之理。首二句牒上。无生灭者。即牒灭生俱尽。名为自然者。即牒无功用道。下喻自然亦非真。犹此世间。诸相杂和。药丸药饼之类。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喻生灭因缘法。对此和合。遂将非和合者。称即名也本然性。喻不生灭之真。此真乃对妄所立之真。非真菩提心。如下文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是知无真可立。将欲立真。已非真真如性耳。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此极拂妄情。妄尽真显。本然即自然。和合即因缘。首二句单遣。非即遣也。以非本然。遣本然。以非和合。遣和合。第三句。合然俱离。是双遣。离亦遣也。合字。兼和合与不和合。俱遣乃遣第二句。然字。兼本然非本然。俱遣乃遣第一句。俱离。与下俱非皆当双用。第四句离合俱非。离乃俱离之离。合非和合之合。乃是即字之义。即是不离也。离和合非和合。本然非本然。此双遮也。合即也和合非和合。本然非本然。此双照也。俱非。即遮照同时义。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此对第三句。遣之又遣。更无可遣。诸情皆尽。情尽法真。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丑三直斥耽著戏论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

阿难前云。不历僧祗获法身。此佛谓曰。菩提涅槃。尚在遥远。以阿难倒想虽销。细惑全在。故于无上菩提。无余涅槃。尚在遥远。断云。非汝历劫。辛勤劳苦。所能修证。如是与佛前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岂不有乖前后乎。当知前者。能舍戏论。何藉劬劳。何须历劫。今以阿难。戏论未捐。纵经尘劫。断定难成。下则明言以告之。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祗益戏论。

此出其难成极果之所以。虽复忆持下。以阿难多闻第一。非惟能闻。复能忆持不失。又非惟忆持我一佛所说。亦能忆持十方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即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部。小乘九部大唯三。清净妙理。指大乘三部。清净实相妙理。圆顿法门。如恒河沙。喻虽复闻持之多。不肯从闻思修。只是资益戏论。所以难成极果。

丑四现证戏论无功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前三句即只益戏论。博得多闻之名。虽积劫即历劫多闻熏习。非有真修。徒闻无功。所以不能免离摩登伽女。淫术所加之难。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此二段举事验证。何须即反显多闻无功。若多闻有功。何须待我楞严神咒之力。使摩登伽心中。淫火顿歇。使汝阿难。如从梦觉。方脱淫难。淫火者。淫欲属火。凡多淫之人。相火必旺。淫心一动。淫火便炽。摩登伽宿为淫女。淫火更旺。顿歇者。以正咒能破邪思。邪思顿息。故淫火顿歇。顿断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此云不来。再不还来欲界受生也。于我法中。成精进林者。在我佛法之中。成为精进林。林是喻其进速。而证之多也。不从初二果阶级。顿证三果。故以称焉。爱河干枯者。爱为生死本。因爱则有欲。因欲则受生。因生必有死。爱欲溺人。故喻如河。淫火顿歇。爱欲便断。得超欲界。故曰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淫难也。阿难固是大权示现。登伽亦是逢场作戏。一以见多闻之无功。一以显神咒之有力。而登伽淫火顿歇。显咒力能除障。得阿那含。显咒力能成益也。

丑五正劝勤修无漏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是戏论无功之故。阿难多闻。非是一生。故曰。汝虽经历多劫。有闻持之力。能忆持如来。秘密妙严。无上之法。非口所宣曰秘。非心所测曰密。此二字即不思议。清净妙理。庄严一乘。即法华之大白牛车。张设幰盖。众宝严饰。纵能忆持。人间只是称汝多闻第一。未全道力。汝所自知。

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者。此无漏业。不可作二乘所修解。当指圆顿修法。与前后文。要相照应。以多闻不及修习。故曰不如一日。狂心顿歇。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而起分别之心。此即背尘合觉。逆彼无始生死欲流。故得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憎爱是二种苦因。生死是二种苦果。憎爱不必别作他解。即是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若能不随分别。则尘既不缘。憎爱何自而生。苦因既断。苦果自离。此即修无漏业。示多闻人。就路还家之法。不出流而闻尘。但逆流而照性。即下文偈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正与此文相合也。

丑六更举劣机激责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咒神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此举登伽。以激阿难。宿为淫女。三障具足。淫心烦恼障也。宿世淫习业障也。现受女身报障也。由仗楞严神咒威力。销其爱欲。即淫火顿歇。爱河干枯。而烦恼障已除。法中者。在佛法之中。成精进林。而业障亦断。名性比丘尼。列僧宝数。则报障已转。此文具有四悉檀利益。亲闻神咒。驱邪归正。即世界悉檀。得欢喜益。法中为尼。精进修行。即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销其爱欲。即对治悉檀。得灭恶益。顿证阿那含。则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

与罗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罗侯罗。是佛之子。非是欲爱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云覆障。耶输陀罗译云名称。是女中有名称者。是佛之妻。佛为太子时。十七岁结婚。但是无情夫妻。并未同房。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耶输陀罗。同佛姨母。发心出家。性尼与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无非贪爱为苦。知女身之报。爱欲深重。历世以来。果报不胜。皆由贪爱为苦也。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此正激劝之旨。今性尼耶输二人。女身劣机。但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如何修法。即以悟历世因。贪爱为苦。但以一念止绝贪爱之水。不令向外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定力成就。下二句明果证。或得出缠。谓性尼爱河干枯。断五趣杂居地。九品思惑。得出欲界生死之缠缚。又谓耶输已证四果。所作已办。分段已离。得出三界生死之缠缚。或蒙授记。谓此二人。如能回小向大。捐舍声闻。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进趣菩提。则蒙佛授记。正未可量也。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者。此斥责之词。谓彼耶输女身。已为劣器。登伽淫女。更是下机。今尚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已得胜进。如何汝阿难。以堂堂丈夫之形。赫赫王家之种。徒守多闻。甘居下位。现见熏修有益。不肯进修。如何自欺自暴。尚留恋见闻即观听分别耶。即指见相发心。闻尘执吝。未免循尘。自取流转也。交光法师云。当知阿难。此审辨问。最有关要。良以前既排尽因缘。后复将谈修证。若一定有修有证。则违前自言。若一定非因非缘。则废后修证。此圣言宛似互违。不可不辨也。今明真本无变。犹夫头本无失。而何有实修实证。固非一向堕于因缘也。又明妄之现迷。犹夫狂之现起。而岂终无修无证。亦非一向堕于自然也。由是则知斯经。无修无证。固不碍于有修证。而有修有证。仍不碍于无修无证也。前后之文。无复矛盾之可议矣。其旨亦甚微妙也哉。壬二正为宣说竟。并上科辛二如来次第以除二惑竟。

辛三大众领悟赞善谢益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此文总结。正答满慈。兼示阿难两大科。以前答满慈之后。无有结文。故此并结。先叙领悟。必由开示。故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开示训诲。未叙满慈之名。摄在大众中。非单结阿难也。疑惑销除者。疑惑有五。满慈四。阿难一。此皆深疑细惑。满慈。一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三种相续。佛示以万法生续。起于一念无明。故有世间诸相。二疑五大性不相循。何得互遍无碍。佛示以全相即性。惟一不变妙体。故得随缘自在。三疑诸佛如来。何时复起其妄。佛示以妄本不生。如翳眼见空华。空华本不生。真终无变。如矿既销成金。不复重为矿。四疑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佛示以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阿难疑佛。顿弃因缘。恐滥自然。佛示以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则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因闻重重妙示。所以疑惑得以销除。

满慈执因疑果。又疑妄有因。阿难执吝昔宗。疑真滥自。二人皆耽著戏论。佛又诲以戏论无功。若不舍戏论。则历劫徒劳。终无实证。能舍戏论。则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语虽独对阿难。意则兼为满慈。可谓一点水墨。两处成龙矣。

故同得心悟实相。此实相。即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菩提胜净明心是也。空如来藏。前三卷已悟。故不指在内。第二卷。十番显见之末。佛责汝等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此第一次说实相。则后文剖妄所出之真。四科所会之性。皆实相也。第三卷。圆彰七大之前。许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此第二次说实相。则以下所谈七大遍周。及阿难大众。所悟遍常之心。皆实相也。第三次此处经家所叙。已悟实相。可以推知。前来佛说后二藏。正答满慈。兼示阿难。全是发挥实相也。身意轻安。得未曾有。意即心也。三卷末。阿难与大众。悟空如来藏。则曰。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悟空藏。则妄身妄心。荡然无存。故得无碍。真身真心。荡然宽廓。本无挂碍。今悟后二藏。则身心轻安。了达无明万法本空。无有身心粗重之见。故轻。自知菩提真心本有。不藉劬劳肯綮之功。故安。此皆昔日未曾得。而今得之。故曰得未曾有。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前四句叙仪。中三句赞善。后谢益。重复悲泪。此是阿难。第五次悲感垂泪。故曰重复。第一次因被邪术所禁。提奖归来。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第二次。三迷被破之后。重复悲泪。自述恃佛威神。不勤定力。所以虽身出家。心不入道。第三次。显见无还科中。垂泣叉手。而白佛言。虽承佛音。悟妙明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第四次。十番显见之后。剖妄出真之科。因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悲泪顶礼。求佛施大慧目。今乃第五次。信悟既深。愈觉佛恩难报。故悲泪顶礼。对上为谢前。望下为请后。长跪合掌。而白佛言。皆示敬也。无上大悲。清净宝王者。佛具同体大悲。是为无上大悲。观一切众生。与佛同体。今则沉沦苦海。故运至极之悲心。拔出于苦海。佛从因至果。复本心源。究竟清净。证离垢妙极法身。犹如摩尼宝王。不变随缘。随机施教。善能开发。我等惑妄重封。权宗固闭之心。今得豁然通达也。能以如是。种种因缘者。此举善能开发之所以。由佛能用如是种种因缘。如是乃指上文。演若迷头狂走。登伽顿销爱欲。耶输同悟宿因。种种因缘。透机之谈。善巧方便。提撕奖劝。或以向上一著提撕。则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却又不舍婆心奖劝。则云历劫忆持无功。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引诸沉冥。出于苦海者。接引凡小出离憎爱二苦海。又沉谓凡夫。沉沦分段生死苦海。冥谓二乘。冥滞变易生死苦海。若照本经。一乘了义说。接引凡外。出离二种生死苦海。而达菩提涅槃彼岸。亦所以启后修门矣。自满慈发问至此。复为一周。名无生无碍周。

正脉云。前周中。谈空如来藏。以直指自心。本具妙定之体。极显其常住周遍。此一周中。谈后二如来藏。乃至圆融三藏。以详发自心。本具妙定体用。极显其无碍圆融。此即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圆真心。不假修习。如如本定。三名中。即妙奢摩他。而悟彻此者。即微密观照也。又此心此定。一切众生。乃至权小。悉不测知。所以错乱修习。终无实果。故于经题四实法中。正属如来密因也。而旧注谓见道分者。亦齐于此。正宗至此。已二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竟。

己三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分二  庚初选根直入  二道场加行

庚初分三  辛初阿难说喻求门得入  二如来教令一门深入  三大众承示开悟证入

辛初又分二  壬初述领佛旨  二喻屋求门  今初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此为正宗第二大科。佛答阿难所请。三名中妙三摩。经题中修证了义。文中所说。名义皆相合也。于建立义门文中。佛亲命名。妙三摩提。通科之中。或称三摩提。或称三摩地。或称三摩。但是梵音小异耳。首二句承领法音。通指后二藏所说之法音。观虽承二字。乃是虽然领悟。已开圆解。须请圆修。方克证入。故下喻屋求门。即是求示修门也。知如来藏。知字即大开圆解。已悟三如来藏之圆理。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即一真法界之心。乃领悟空不空藏中。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之义。既悟心遍十方。故能含育。四圣六凡之十界。文中独约佛界说。九界虽不明列文言。可以推知。皆是妙觉明心。随缘显现耳。

含育如来。十方国土者。含育二字。双贯下两句。含是含容。育是生育。如来指化身佛。国土即变化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者。妙觉王指报身佛。刹即实报土。佛身具足宝相庄严。刹土广聚七宾庄严。身土悉皆清净。故曰清净宝严。妙觉王刹。此中但说报化二身。不说法身者。以法身即妙觉明心。为能含育。由法身垂现报化二身也。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上叙心开之相。此领劝修之旨。前如来云。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责多闻无功也。又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是责不逮及也修习也。

壬二喻屋求门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陆宿曰旅。水宿曰泊。阿难尚在有学。未返家乡。犹如旅泊之人。前佛告以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者。即因此也。天王者。左传称周天子为天王。佛乃法中之王。故以喻焉。华屋喻如来藏心。华屋文质相称。喻如来藏体用圆融。前蒙如来开示藏心。得开圆解。犹如忽蒙天王。赐与华屋。实出望外。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者。虽得蒙赐大宅。未得其门而入。犹如宫墙外望之人。安能受用。喻虽悟藏心。广大圆满。未得修门。不能证入。何由安住。故请修为当务之急也。华屋之门。即在六根门头。阿难未知。无由得入。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

此普求入大之法。若不蒙示。则涅槃无路可修。故惟愿如来。不舍无上大悲。指示在会诸蒙暗者。锢蔽权宗曰蒙。昏迷实理曰暗。此等即未入华屋。门外汉也。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者。令在会各各回小向大。不住化城。前趋宝所。捐弃也舍昔日修证小乘。有余涅槃。毕竟求得如来极果。无余涅槃。本发心路者。根本发心。下手起修之门路。此即求示因地心。若最初发心。能依二根本中真本。为因地心。则直趣菩提。自然不遭纡曲。即是正修行路。下文佛令从根解结。即本发心路也。

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此别为有学。正求初心方便。令有学者。即未得无学果位之人。从何方便。可以摄伏畴昔攀缘心。摄。是收摄而不放。伏。是降伏而不动。畴昔指过去。自从无始。以至今生。攀缘心。即意识心。攀所缘六尘之境。念念分别取舍。即二根本中妄本。为楞严大定之障碍。故佛前对阿难。首先破除此心。得陀罗尼。解见第三卷。剖妄出缠文中。彼佛云将欲敷演。是知前说次第三藏。圆融三藏。无不是敷演陀罗尼也。今欲必得。庶可入佛知见。佛之知见。众生本具。但迷时埋没。佛知见。成为众生知见。悟时显露。众生知见。无非佛之知见。由来生佛不二。只因迷悟成差。若欲入佛知见。但从根中入流。即使得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人众心一。伫候如来慈悲法旨。均欲奋发真修。以免错乱。

辛二如来教示一门深入分四  壬初分门以定  二义二验证以释二疑  三绾巾以示伦次  四冥授以选本根

壬初分二  癸初标开妙修行路  二教明二决定义  今初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此经家叙述佛意。正为现在回心之众。兼为当来大根之机。尔时即阿难请示修门之时。世尊哀愍现会之中。已经回小向大。缘觉声闻之众。于菩提心未自在者。今作二解。一此众于诸佛如来。修证无上菩提。秘密之因地心。即如来密因。三如来藏心。悟虽已悟。未得修门。不能证入。故其心未得自在。二此众于菩提因心。即妙觉明心。虽然与阿难满慈同悟。前三卷末。各各自知。真心遍常。后承佛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国土。难得圆解。未起真修。尚属不定性。难免遇缘便退。无自由分。不得自在故。佛勉以不生疲倦。示以二决定义。欲令不定性。而成决定性矣。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者。及者兼及并及。佛之悲心无尽。欲益现未。当来即未来。佛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变易早尽。分段亦离。而归涅槃。大寂灭海。灭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众生。根浅智劣。而能发菩提心。诚为难能可贵。开无上乘。妙修行路者。无上乘。即最上一佛乘。同教一乘。犹为有上。别教一乘。方称无上。是所趣之果。即上阿难所请之无余涅槃。下句是能趣之因。即上本发心路。此云妙修行路。密指耳根圆通。从闻性妙理。起反闻妙智。以妙智照妙理。闻思修证。上句开字。对下句路字。说根本发心。妙修行之路既开。而无余涅槃。无上菩提。斯可希冀矣。

癸二教明二决定义分二  子初宣示总征  二分判二义  今初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此先教明二决定义。宣示阿难。及诸现前大众。等未来众生。决定发求成无上菩提之心。不愿终止化城。有志前趋宝所。于佛如来。妙三摩提者。三摩提加一妙字。即阿难所请佛定。第二妙三摩是也。又即经题中。修证了义之功。又即观世音从闻思修。所入之三摩地。为诸佛共修之法。不生疲劳倦怠之心。美则美矣。应当先明了。发觉觉即菩提最初之因地心。还是真心耶。还是妄心耶。若依妄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犹如蒸沙。不能成饭。若依真心。则依不生不灭为因地心。然后可以圆成果地修证。故对二种决定义。不得不预先明了。二决定义。下文佛自解说。先总征。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子二分判二义分二  丑初决定以因同果澄浊入涅槃义  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入圆通义

丑初分三  寅初令审观因果  二示所除五浊  三明伏断证极  今初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此下别示二义。今先示第一义。决定以因心。要同果觉。乃可从真因。而克妙果。故呼阿难而告之曰。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愿乐也捐舍声闻小乘。不愿沉滞空寂。欲修菩萨大乘。智悲并运。求入佛之知见。前文已解。欲字双用。欲即是志愿。志愿舍小乘。志愿修大乘。求入佛之知见。即求成佛道。应当谛审观察。因地最初发心之心。与果地究竟取证之觉。同耶。异耶。因心若同果觉。如以空合空。因心若异果觉。如煮沙作饭。不得不加观察。以免因差果谬矣。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此明异相。阿难若于在也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此心即第六识攀缘心。妄根本也。以此心为本地修因之心。若求二乘小果则可。而求诸佛最上一乘。不生不灭。真常果觉。则不可。故曰无有是处。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

以是因果不同之义。汝当起智照察。照明器界世间。可作之法。即有为法。有为有生灭。故曰皆从迁变坏灭。恐其不信。故重呼其名。告以汝观察世间。可作有为之法。谁为不坏。要其自观自悟自信也。可作之法。例第六识。生灭无常之心。决定不可用为因地心。前佛与阿难。三番破妄识。即此意也。

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上例明异相。此例明同相。然字转语之词。终不闻烂坏虚空。虚空例根性。不生不灭。真实常住之心。故以不闻烂坏虚空例之。何以故下。释其所以。以虚空非可作有为法故。从始至终。其性真常。无坏灭故。决定可取为本修之因地心。前佛与阿难。十番显真心。即此意也。以上决定以因同果。是第一决定义之宗。下澄浊入涅槃。是此宗之趣。

寅二示所除五浊分三  卯初克示浊体  二总喻浊相  三别列浊名  今初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此克示五浊之体。本经与诸经。名同义异。但取圆湛心水。投以诸大之土。水失清洁。以致见等不圆不湛。便是浊体。交师云。外五大与内四大。虽均为浊体。而逼切生死。障绝涅槃。惟内四大为尤甚。故此文多论身中四大也。先释身中四大。则汝现身之中。坚硬之相。肌肉筋骨为地大。润湿之相。津液精血为水大。暖触之相。燥热温度为火大。动摇之相。气息运转为风大。由此四缠。即四大假合。互相缠结。组织成身。既有身相。妄有六根。分汝湛然圆遍。妙觉明真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识精元明。映在六根门头。为视。即眼根见精。为听。即耳根闻精。为觉。即鼻根嗅精。舌根尝精。身根觉精。为察。即意根根性照察。拣异意识分别了知。此即色心和合以为浊体。下文所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从始洎及也终。始于识阴。终于色阴。以生从识起故。五叠重也浑然不清。而成浊相。此结成名数。

卯二总喻浊相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砂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此喻总明五浊之相。首句征。下喻明。清水二句。喻纯真之心。清净本然。尘土灰砂喻四大。伦。类也。质体也。本质留碍。谓四大本体。是留滞隔碍。能障真性。二体即清水之体。与四大之体。法尔。即本来之义。一清洁。一留碍。性不相循。喻纯真之心与四大。一真一妄。其性各异。有世间人。喻迷位众生。取土投水。喻起妄乱真。以致真妄和合。色心交织。喻如土失留碍。水亡清洁。真妄不分。故曰。汩然。乃混沌昏扰之相。名之为浊。汝阿难心水。浊相五重。亦复如是。

卯三别列浊名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此下五段。别示五浊之名。由体相合而成名也。今先示劫浊。此浊依于色阴。内四大。外五大。俱属色阴。内六精之性。乃属心法。凡言浊者。以心水本湛。由诸大投以成浊。如上喻所明。此劫浊依色阴。外五大之空大。与六精之见精。交织而成。首句汝见虚空。举空以影地大等四。举见以影闻精等五。独举空见。以其两者。俱遍十方世界。妄织之相易明。空见不分者。同时俱遍。不能分出。何处是见之边涯。何者为空之界畔。此三句举劫浊体。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者。若但有空而无见。则空无体可得。即无见谁明空体。若但有见而无空。则见无有所觉。即无尘不能显根。相织妄成。以空见相织。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见空既尔。见色亦然。眼根既尔。余根亦然。根尘相对。浑浊真性。隐蔽妙明。遂成劫浊之相。此三句明劫浊相。后二句出劫浊名。是第一重。名为劫浊也。此浊居初。若按从真起妄解。汝见虚空。见当指能见见分。空当指晦昧空相。见相交织。而成劫浊也。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次示见浊。此浊依于受阴。以见闻觉知。与内四大。交织而成。六受用根。领纳诸境。汝身现抟四大为体。此二句举见浊体。谓汝今此身。抟取四大假合。以为自体。四大解见在前。既有身相。则有六根。由是分一精明。而成见闻觉知等六精。元是一精明。被地水火风四大所壅隔。既成六根。而分作六和合。本无留碍者。而成留碍矣。眼只能见。乃至意只能知。水火风土四大。本是无知之物。旋令觉知。旋者转也。为六精之性所旋转。转无知觉者。而成有知觉矣。相织妄成者。知与无知。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见浊之相。共有六十二见。以身见为首。虽针锋之微。亦有痛觉。末二句。出见浊名。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三示烦恼浊。此浊依于想阴。以前段六根既备。而对六尘。六想自成。即六识想像六尘之境。故曰。又汝心中。忆识诵习。谓六识妄想心中。忆念过去所缘境。牢记不忘。识取现在所缘境。爱著不舍。诵习未来所有境。预先计划。此二句举烦恼浊体。

性发知见。容现六尘者。性即能想六识之性。托于六根。发为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妄想。前五乃同时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者。知乃独头意识。知见二字。举二该六。容即所想六尘之相。现有六尘之境。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者。六识若离六尘境界。则所缘尘亡。能缘识泯。无有识相可得。六尘若离六识妄觉。则能取不生。所取亦空。无有尘性可得。相织妄成者。妄觉妄尘。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所以缘尘想念。贪恋不休。效成烦恼浊之相。末二句。出烦恼浊之名。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四示众生浊。此浊依于行阴。以前三段。既有世界。复有身心。世界身心既备。自有生灭。第七识为生灭根源。念念迁流。而成行阴。故曰又汝末那心中。从朝至夕。妄念相续。生住异灭。无暂停息。于是迁世界。续身心。遂有无边生死。此二句举众生浊体。知见每欲留于世间者。以凡夫无不贪生畏死。故依执我之知见。每欲常留住于世间。满了百岁。还想一百二十岁。此约心言。无奈行阴密移。业运常催。无自由分。舍生趣生。迁移国土。此约身说。相织妄成者。妄身妄心。常迁欲留。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众生浊之相。末二句。出众生浊名。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五示命浊。此浊依于识阴。指第八识。七识属行阴。六识属想阴。以第八识。在众生分上。去后来先作主翁。寿命与八识。有连带关系。人生八识未离。寿命未尽。八识离体。寿命即尽。故命浊依于识阴。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者。汝等见闻觉知此即根之见闻等精。非六识见闻等。元是一体。本无异性。众尘隔越者。众尘。指明暗动静等六尘。揽尘结根。各开门户。是以隔离一体。而为六精。无状异生。越即离也。此四句举命浊体。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者。然以性中而论。六用元是一体。事同一家。知觉相通。同而非异。若据用中而说。一体既成六用。不无彼此。互相违背。异而非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准定也。同非定同。异非定异。故曰同异失准。一同一异。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命浊之相。后二句。出命浊之名。是第五重名为命浊。交光法师云。通上论之。妙觉明心。惟一湛圆。尚无内外。岂有诸浊。因自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之后。则外被五大器界所浑。而为劫浊。稍内被四大身相所浑。而为见浊。更内被六尘缘影所浑。而为烦恼浊。由是断续身心。迁流国土。复被生死所浑。而为众生浊。约此四相。则内外通一浑浊。而全失湛义。又由是而众尘结滞。六根不复通融。而为命浊。约此一相。则全失圆义。故欲复本湛圆。须求澄浊之法。是以下文。方教澄浊也。

寅三明伏断证极分三  卯初决择取舍  二法喻伏断  三结证极果  今初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

上科明众生具足五浊。本有湛圆之性。所具四德。隐而不现。此科乃示。澄浊还清之法。其法先要决择真妄之因心。取真舍妄。下手起修。则浑浊可澄。湛圆可复也。故告阿难。汝今根中。所具见闻觉知之性。即本觉心。与十方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即究竟觉。本来一体。无二无别。本来湛然清净。本来圆满周遍。因有五浊。故失四德。

且以五浊四德对论。因有众生浊。则生死流转。故失真常。而成无常。因有烦恼浊。根随缠缚。则失真乐。而成苦恼。因有见浊命浊。根识和合。则失真我。而成妄我。因有劫浊。世间尘劳。则失真净。而成不净。此但约别义。若约通义。每一浊皆失四德。失非真失。如浊水则亡清洁。究之清水。仍在浊中。四德虽非真失。五浊现在未除。是以与佛果德。自觉悬殊。汝今欲令。具五浊之四性。远契如来之四德。非假澄浊之功不可。有志澄浊。非先择真因地心。亦不为功。故须决择取舍。

应平声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此即决择真妄二本。若决择不明。取舍颠倒。则五浊无由而清。涅槃无法可证。故佛特嘱以应当拣择。真因地心。死生根本。即第六意识攀缘心。佛前判二根本中。此为妄本。凡外权小。不达此心不是真因。悉取而错乱修习。不能得成无上菩提。故佛三番极破其妄。以是生灭之因。不契涅槃果德。故应先决择。舍而去之。

依不生灭。圆湛性成者。即根中所具。不生不灭。圆满周遍。湛然常住之本觉佛性。乃前佛判二根本中。此为真本。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佛十番极显其真。近具诸根。远该万法。凡外权小。悉皆昧之。日用不知。今当决定明白。取而用之。

上二句即舍识。下二句即用根。舍识用根。为楞严一经要旨。识心若不舍除。大定何自而修。根性若不取用。涅槃何得而证。故示阿难。请修之法。即示以舍识用根。下文若弃生灭。守于真常。亦此义也。成字。即依不生灭。圆湛根性。成为真因地心。因真则果证。故得圆成果地修证。即成果地觉。二成字相照应。

卯二法喻伏断分二  辰初法说  二喻明  今初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

上科成字。即成此因地心。以用也。湛即不生灭圆湛性。亦即如来十番所显之见性。亦即观耳门所用之闻性。下文击钟所验。常住本不生灭。见大所示。圆满本来周遍。飞光所显。湛然本不动摇。则以用也此不生灭。圆满湛然之根性。旋其虚妄灭生。旋转也。其指五浊。五浊总属虚妄生灭之法。不出身心世界。旋字。即下手工夫。将自己圆湛心中。提起一段心光。不外照根身器界。但内照本源心性。自可旋浊成清。旋妄复真矣。下喻静深不动。沙土自沉。伏还元觉者。伏。即脱黏内伏。还。即澄浊还清。元觉。即本有元明觉性。此句乃旋妄复真。下喻清水现前。得元来妙明本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此心与果地觉相同。自可远契如来果德。至此位当十信满心。以能双伏二障现行也。

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然后即承上先伏后断。断一品无明。登圆教初住。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圆成果地。真修满证。圆满无上菩提。下喻去泥纯水。

辰二喻明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此喻旋妄复真。即以前所举五浊。浊于圆湛之性。遍成虚妄。生灭之相。譬以尘土。投于清水之内。遍现浑浊之形。今欲旋妄。如以静器贮水。静器合根。不奔尘水。合圆湛不生灭性。静深不动。如观世音。从闻思修。反闻自性。渐次深入。合以湛旋其虚妄灭生。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合伏还元觉。得元明觉。为因地心。沙土自沉。即双伏二障现行。位当十信满心。故曰名为初伏客尘烦恼。此客尘非喻见思。乃指二障现行。生灭不停。如客如尘。今则已伏。正脉云。初伏客尘烦恼。应是信满。已断二惑。并伏无明者也。此喻伏成因地。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此喻断入果地。前之砂土虽沉。泥犹未去。合无明伏而未断。今去泥。合已断无明。前清水虽现。合伏还元觉未纯。斯则纯水。合圆成果地修证。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即最初生相无明。亦皆断尽。究竟净觉也。

卯三结证极果

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明相精纯。对法说中。圆成果地修证。妄无不尽。真无不圆。即是纯圆独妙。而证究竟极果。对喻说中。去泥纯水。尘土灰沙已去。惟一清水湛明之相现前。精纯而不杂乱。任从如何搅动。皆不复浊。佛证极果。倒驾慈航。示入生死苦海。变现一切身心世界。或顺行。或逆施。皆不为烦恼。而成妙用。不为四缠五浊之所碍。皆合涅槃清净妙德。转五浊而成四德。一一自在无碍也。初决定以因同果。澄浊入涅槃义竟。

丑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入圆通义分二  寅初教从根以解结  二示脱缠入圆通

寅初分五  卯初决发增上胜心  二法喻当知结处  三确实指根是结  四备显六根功德  五教其悟圆入一  今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首句牒名。上科拣择因心。此科承上拣择既定。则决定从根解结。以为此科之宗。方克脱缠。顿入圆通以为此科之趣。从根解结。是修楞严大定。下手工夫。前三卷半。佛开示真因地心。为最初方便。上科所拣之因心。即佛所示之因心。此科依此因心起修。为初方便。即入初发心住之方便。住前工夫。初学最关紧要。不得不详细发明。既教舍识用根。尚要示以选择圆根。文云。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较之从尘从识从大而修者。其迟速何可以算数计耶。此为至巧至速之法门。故题中称修证了义。此第二决定义。佛意汝等必欲发菩提心。必欲亦即决定义。菩提心。即大道心。求成无上佛道之心。又即最上乘心。不求声闻缘觉。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此属愿。于菩萨乘。生大勇猛者。即依愿起行。菩萨为大道心众生。是已发菩提心之人。而修最上一乘之菩提行。生大勇猛。精进不退之心。决定弃捐舍也。诸有为相。即舍权小。所用生灭心。为本修因者。有生灭。即是有为相。此文内具三种决定。一决定发菩提心。二决定修修菩萨乘。二决定舍有为相即决定舍识用根。此种愿行。实属可嘉。故下示以决定从根解结。方能依因克果也。

卯二法喻当知结处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此承上欲捐有为。须离烦恼。欲离烦恼。须绝根本。故教以应当审察详细。烦恼根本。烦恼是生死苦果之因。别则根随等二十六法。总则唯是六识。以六识对境分别。生诸烦恼。此属枝末无明。根本即最初生相无明。和合八识之中。结滞六根之内。六根见闻等性。皆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成能见之见分。能生枝末。故以根本称之。由是观之。生死根本是六识。佛判真妄二本中云。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烦恼根本即是六根。后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者。即审详此烦恼。自从无始以来。如何谓之发业无明。如何谓之润生无明。发业。即是造业之因。能发现行之业用。如十二因缘。过去之无明。润生是业之缘。三缘会合。能润今生以受生。如十二因缘之爱取。即中阴身投胎时。一念想爱是也。此二皆烦恼。谁作谁受。即推究根本。意显六根。自作自受。不言六根。而言谁者。即令审详。自审自悟也。 此文烦恼根本是六根。意隐难明。当知根即八识。由八识引起六识。起惑造业。依业受生。推末由本。是第八见分。映出去而成六识。为生死根本。六根复为六识根本。故令细推。发业润生。实是八识。自作自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此承上文。汝既决定发菩提心。修证无上菩提之道。必要断除烦恼。欲断烦恼。必先究其根本。故语之曰。设若不审详观察。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从何处而起颠倒。根指有情四大六根。尘指无情五大空界。此根尘本非实法。故曰。虚妄。乃因颠倒而有。颠倒即本末无明。此颠倒起处在根。佛不明言。但曰何处。要其自审。即究根本也。颠倒起处尚且不知。云何降伏烦恼。取证如来正位。此文与第一卷。佛语阿难。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但要断除烦恼。必先审得根本。为国王讨贼。必先捣其巢穴。除其首脑。使其无所依藏。则自离自散。自降自伏。反言若不知处所。云何降伏坐令太平耶。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上法说。此喻明。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断烦恼之众生。不见所以起结之元。喻不知烦恼根本。及虚妄根尘。何处颠倒。云何知解者。以不见所以起结之处。云何而能知解。喻处尚不知。云何降伏断除。而取如来位。此文为下文。绾巾示结之张本。亦即从根解结之伏线。众生根中有六结。六结即我法等烦恼。选根修证即解结。观世音耳根圆通。即解六结越三空破五阴除五浊。与此二种决定义。若合符节。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前四句喻妄。有结有解。须见结处。方能知解。此五句喻真。虚空喻真性。并不闻世间虚空。被汝隳音灰毁破裂。言从来无有此事。何以故。征其所以。下二句解释。以空无形相。本来无结。亦复无解。喻真性无相。安有结解之可言哉。此又对上上根人说。如前云。何藉劬劳。肯綮修证。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矣。

卯三确实指根是结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此指根是结。即示虚妄根尘。颠倒之处。则字紧承上文。欲知结处。则即也汝现前此身。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即意也。六精是也。此六精乃为钩通家贼之媒。媒贼钩通。自劫家宝。所以损法财。灭功德。皆由此也。有指六尘为贼。其义非是。以尘属无情。当指六识为贼。第一卷如来破妄识非心文中。问阿难云。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答曰。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问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佛分明指六识为贼。有人以六根为贼媒。六识为外贼。外字亦复不当。识本在内。云何说外。故今以六识为家贼。六根与之钩通。由六根对六尘。引发六识。起惑造业。故根有媒义。昔有僧问善知识。家贼难防时是如何。答曰。知之不为冤。斯言甚是。切勿认贼为子。自取其害。又保福禅师云。贼是家亲。以是而观。六识不可以外贼名。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此指六根即是结处。自从无始。最初一念妄动以来。从微至著。六根起结。故于众生有情世界。揽四大六根为自体。执此身以为实我。妄生缠缚。将广大圆满之心性。变局于四大之中。埋没于五阴之内。不能解脱。于外之五大六尘。器界世间。执此界以为心外实法。妄生挂碍。如鸟在笼。不能超越。即不能出三界。了生死也。我等真性。从真起妄。根结既成。遂于身心世界。皆不自在。迷者求出三界。悟者但除根结。根结若除。尘相自灭。不惟身得自在。即于世界。亦复无碍矣。

卯四备显六根功德分三  辰初征释众生世界  二涉成本有数量  三显示六根具缺  今初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此明六根数量缘起。上二句征问。下二句解释。此世界。乃指有情根身。非谓无情器界。世约时言。有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不住为义。界约处说。有前后左右上下。方位定在为义。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此世界即指根身。有过现未来。时时迁流不住为世。有前后左右上下。方位定在可分为界。如器界东西等。定位可明也。末二句结成。十方三世之数。

辰二涉成本有数量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一切众生之身。乃由四大六精。交相组织。虚妄而成。有情之根身。身本四大假合。四大属无知色法。由有见闻等精。旋彼无知。而成有知。故称有情众生世界。既有根身。即有世界。在根身之中。贸易迁流。如世行商。贸易诸货。迁流不停。界相则贸易不定。如转前为后。转左为右等。世相则迁流不停。如转现为过。转未为现等。世界相涉者。以世涉入界中。以界涉入世中。彼此交互相涉。为下叠成功德数量之基碍。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祗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

此先辨定界性。而此界性。设立方位。虽曰十方。观虽字。则十不定十。究其一定方位可明者。世间人。只目名也东西南北四方。上下无位。中无定方二句。释其只名四方之所以。以上下即四方之上下。离却四方。无别上下。故曰无位。中无定方者。中即四方交接。四隅之中。一隅乃合两方所成。亦无一定方位。

四数必明四句。惟取东西南北。四方之数。必定可以指明。与过现未来三世。互相涉入。三四四三。以三世涉入四方。三四成十二。以四方涉入三世。四三亦成十二。故曰宛转十二。左之右之。转来转去。无不是十二也。此为第一叠重也。为下二叠之本。

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流者从本流末。从一叠流至三叠。变者变少为多。由十二变为千二。一十二字。即是十。如世人称十为一十。百为一百。千为一千。三叠即上第一叠。以方涉世。三世各有四方。三四变成十二。第二叠。以世涉方。每方各有十世。变成一百二十。第三叠。每一世各具十方。变成一千二百。文中但言一十百千者。举整数略零数也。此约三四为第一叠。若以四三为第一叠。例此可知。蕅益大师另释三叠。第一叠。三四四三成十二也。第二叠。即四方中之三世。每世各具十法界。则十二成一百二十也。第三叠即界界各具十界。则百二十成一千二百也。故下文意根中云。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出世法。

总括始终者。一叠为始。三叠为终。括者包括。即总括从始至终。六根之中。功能德用。有一千二百。谓众生六种根性。各各周遍身心。身心既是世界相涉而成。已变成一千二百分剂。而六种根性。亦各各变成。一千二百功能德用也。指掌设问。此根性功德。与法华六根功德。为同为异。答。此约理具。谓性中自有。彼约事造。经功感现。彼若不仗经功。亦唯理具。此若既解根结。亦齐事造。是则即同而异。即异而同。不可言同。不可言异。思之。

辰三显示六根具缺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惟八百功德。

根性平等。根根功德亦等。本无可拣。因诸方众生。根有优劣。娑婆世界亦然。六根之中。三优三劣。以具千二百功德为优。八百功德为劣。三优之中。复以耳根为最优。故佛告曰。汝复于六根之中。克定孰优孰劣。如眼下。别示功德具缺。具者为优。缺者为劣。如眼观见。观见即眼根见性功德。身之前后左右。即南北东西。后暗。后北方不见为暗。前明。前南方能见为明。又云。前方全明。以正南。及东南西南二隅。完全能见。后方全暗。以正北。及东北西北。完全不见。左右旁观。以正东正西。左顾右盻。两旁观察。亦全能见。

三分之二者。言功德之分数。前方与前二隅为一分。左右两方为一分。后方与后两隅为一分。四方每方二百功德。共成八百。四隅每隅一百功德。共成四百。合成一千二百功德。眼根只得三分二。以后方全暗。缺了一分故。统论眼根。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论也功德。缺了北方及后二隅无功德。当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为劣。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近也遥远也。诤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耳根闻性功德。如耳周遍听闻。十方之声。无所遗漏。如下所云。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闻性周圆。此即圆真实。声有动静二尘。有声曰动。无声曰静。闻动之时。若有近远之分。若者似也。声尘虚妄。本非实有。故曰若有。但似有近远之声。近远皆闻无碍。此即通真实。闻静之时。寂静无声。闻性愈无边涯际畔。动静皆闻。一切时有。此即常真实。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为最优。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此明鼻根嗅性功德。如鼻嗅闻。能通出息与入息也。通出具四百功德。通入亦具四百功德。而阙少也中间交接之际。出入少停之时。功用不显。阙少四百功德。验于鼻根功德。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为劣。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舌根之性。惟取言说。不取尝味。以舌性具二功能。若取尝味则劣。以合中知故。而取言说则胜。能宣扬世间法。尽俗谛智慧。能宣出世间法。尽真谛智慧。言有方分。理无穷尽者。或局于方言。如印度法师至中国。不通语言。而所说佛理。无有穷尽。或限于分量。乃以一偈而摄无边妙义。又一解。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法华经云。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此能尽出世间智也。孔子听孺歌而警心。此能尽世间智也。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为优。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此明身根觉性功德。如身根对所觉之触尘。识知是违情之触。或顺情之触。违情如夏穿棉衣。冬著单衣。顺情如饥餐美食。渴饮甘露。但合时能觉违顺。离中即便不知。离是一分功德。合是双分功德。故曰。离一合双。每分四百功德。验于身根。三分功德。缺了一分。当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为劣。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意根知性功德。默容。即知性功德。口不言而心自知。谓之默。容者包容。十方三世下。举时处人法。以显包容之范围。约处则包容十方。即横遍义。约时。则包容三世。即竖穷义。此时处一对。一切世间。六凡染法。一切出世间。四圣净法。此人法一对。无有那一法不包容。若人若法。一一皆能尽其涯量边际。当知意根。圆照无遗。故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为优。四备显六根功德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一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二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卯五教其悟圆入一分二  辰初令验六悟圆  二令入一解六  今初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

此正示选根解结。初心下手修行。最切要处。上文已指。虚妄结处在根。复告六根优劣功德。正宜拣选圆根。解除结相。故先令验六根。悟取圆根。一门直入。此段原其能发增上胜心。上一欲字。即指发心乐去声欲。下一欲字。乃是五尘欲境。逆者不顺之意。流有二种。约因称欲流。即根性不流逸奔尘。不顺五尘欲境之流。法尘是五尘落谢之影。约果称生死流。即由根缘尘。识生分别。起惑造业。依因感果。流转生死。逆生死流。即旋根脱尘。根尘不偶。惑业苦三。无自而生。乃不循尘。自然不流转。合之能逆欲流。生死流自然不顺矣。

返穷流根。即返本穷源。穷生死流之根源。做逆流照性工夫。同观世音。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渐次深入。解六结破五阴。识阴一破。则返穷流根之功成。妄穷真露。至不生灭。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也。此种发心。即前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又即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至不生灭。则分证如来常乐我净。登圆教初住。得念不退。任运进修。自可圆成无上果觉也。

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当验二字。佛为叮嘱。因心不可不慎。欲求不生灭果。当依不生灭因。六根之性。虽不生灭。既有优劣之分。不得不慎拣选。有欲拣选。先当勘验。此等六受用根。以根能领受诸尘境界。发作见等功用。故名六受用根。谁字正令考察勘验。六根受用尘境。谁是合知。谁为离知。鼻舌身三根。为合中知。眼耳意三根。为离中知。合知难修。离知易入。就离知三根。再勘验谁是浅显易明。谁为深隐莫测。意根深隐难修。眼耳浅显易入。再就眼耳二根。勘验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圆通圆满义同。具千二百功德为圆通。八百功德即不圆满。照上三番勘验。求其离知浅显圆通。唯耳根当之。此文即如来密示耳根。为圆通根。不与阿难明言。令其自验自悟。悟圆之后。但一门深入。自可解结脱缠矣。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此文承接上段。若能于此六根之中。悟得圆通本根。但依一根。做逆流工夫。彼指根。即识精元明。无始以来。带一分妄。妄心与妄境。互相交织。则成业流。依业受报。流浪生死。故曰业流。果欲逆彼业流。须择圆根。循者顺也。得顺圆根而修。如风帆扬于顺水。与彼不圆之根修之。迟速不同。几有日劫相倍之势。下云弹指超无学者。即循圆根也。

辰二令入一解六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备显即全显。上四句指前。谓我现今已为汝完全显示。六根中本来各具一千二百功德。而在迷位中。为根所局。为境所限。不无优劣。又与汝全显。所有差别功德数量。如前文所说者是也。湛圆明。乃六根之义相。前云。分汝湛圆。妙觉明性。为视为听为觉为察。故知六根中性。即湛圆明性。随汝详细选择。六根之中。何根最圆。可为从入之门。而起修证者。吾当为汝发明。次第解结。渐次深入。令汝得以增进。此中其可入者。亦密指耳根。佛不与明言。但教详择。与前教悟同一用意。要阿难自悟自择。自修自证。悟之与择。不无分别。朗然无疑谓之悟。决定取用谓之择。下即明选择所以。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十方如来。因地发心。得圆自在慧。故于十八界。兼摄七大。六尘摄五大。空亦色法。为眼根所对。六根摄见大。六识摄识大。二十五门头头是道。一一依之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究竟极果。于十八界七大之中间。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亦无优劣之可分。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

此出拣选之由。上段诸佛根器超胜。诸法平等。故门门可入。但汝根器下劣。思惑尚在。未能于诸法之中。得圆融自在之慧。悟明法法唯心。本无优劣。故我宣扬。根有优劣。令汝验证分明。但择一最圆之根。做逆流解结工夫。一门深入。此正如来特为初机。别开方便。故交光法师。判前妙奢摩他科。悟圆理。为最初方便。本科妙三摩。起圆修。为初方便。下科妙禅那。得圆证。为方便。甚得佛之本意。

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此承上一门深入。即从一根。而解六结。入到一真无妄之地。不是横指六根为六结。乃是竖说根根有六结。此结。即从真所起之妄结。六结即是五阴。生则识阴先起。由微至著。一二三四五六。色阴具五六两结。解时从粗至细。六五。四三二一。色阴先破。深入即次第解结。如观世音菩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渐次深入。解除动结。静结。根结。觉结。空结。灭结。六结尽解。方入一真无妄之地。彼六知根。根根根结。随此所入之根。一解一切解。即下文所云。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故六根一时。俱得清净。六根清净。即六根开合。开一根作六根用。合六用在一根中。互用清净。亦即下偈所云。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以上由悟而修。依修得证。开示解结一周。初教从根以解结竟。

寅二示脱缠入圆通分二  卯初阿难摄佛语以请益  二如来就所问以重申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此阿难摄前。验六悟圆。入一解六。两科佛语。领解未彻。重申请问。问意有三。一前佛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毕竟云何逆流。二前佛云。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云何深入一门。三前佛云。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云何一根入流。能令六根一时清净。此中三义。皆领解未彻。故重申请问也。云何二字。贯下作三用。

卯二如来就所问以重申分五  辰初申惑结尚深  二申一六由妄  三 举喻法显明  四申根结由尘  五申尘亡根尽  今初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此佛就问重申前义。但令增加详明而已。一以阿难我执分别虽破。我执俱生全在。正随逐欲流。决当逆之。汝今五句。先扬见惑已灭。中间五句。抑其思惑未断。末后三句。况显无明分剂。佛告阿难。汝现今已得须陀洹果。即初果。梵语须陀洹。此云预流。初见真谛之理。初预圣人之流。入见道位。亦云入流。金刚经云。须陀洹名为入流。佛自释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背五尘欲境。法尘为五尘之影。不入诸尘。即不入欲流。而入法流也。上文云。欲逆生死欲流。阿难已灭三界之内。有情众生世间。见道位中。所断我执分别之惑。台宗谓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是能逆欲流。以思惑八十一品未断。不能逆分段生死流也。

中五句。即抑云。然犹未知。现前根中。积生无始虚习。积生即历生。无始指从最初一念妄动。由根本而成枝末。虚妄习气。即指我执俱生之惑。经历多生。与生俱生故。台宗谓三界九地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是也。彼习即指此惑。要因修道位中。所能断得也。

阿难位居初果。天上人间。尚要七返受生。方能断欲界九品思惑。上上品。经两生断此一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三生各断一品。中中品。中下品。一生断此二品。共经六生。断欲界六品思惑。证二果名斯陀含。此云一往来。天上人间。尚要一返受生。断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三品。证三果名阿那含。此云不来。欲界九品思惑断尽。无因不感果。出离欲界。不再还来欲界受生。寄居四禅天中。五不还天。进断上八地思惑。七十二品尽。成四果阿罗汉。阿难望阿罗汉位尚远。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者。此指法执分别俱生。与无明。台宗谓尘沙无明也。何况反显之词。以我执俱生。尚犹未知。何况法执无明耶。生住异灭。为四相无明。按起信论。三细中业相为生相。以不觉心动。最初生起故。转现二相。及六粗中智相相续相。皆为住相。以能所对待。法执坚住故。执取计名二相为异相。以执我我所。人我执异故。起业相为灭相。以周尽终极故。分剂。即四相分际剂限。头数。约细推之。四相中各有四相。头绪纷烦。数量无尽。故四弘中曰。烦恼无尽誓愿断也。此分剂头数。非二乘所知。本科即答。汝问云何逆流。汝所未断之我执俱生惑。及法执无明。即是分段变易。二生死流。汝所当逆断者也。

辰二申一六由妄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此下乃答阿难第二第三两问。云何于六根中。只选一门深入。云何入一无妄。能令六根俱净。此皆一六情见未亡。不能彻底明了。故佛令审观。现前六根。为定一耶。为定六耶。此先以双征。阿难下破计一是妄。故呼阿难。而告之曰。若言六根定一者。则用当相通。耳何以不见。目何以不闻。头奚亦何也为不履行。足奚为无语言。既不能互相为用。则知计一者非也。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此破计六是妄。若此六根。其体决定成六。即当用不相随。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即指本经了义教法。汝之六根。谁一根来领受。阿难答言。我用耳根。闻佛妙教。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之事。何以现见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既是彼此互通。则知计六者亦非也。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是一六二计俱妄之故。此承上义。应知非一则终六。终字毕竟义。既非是一则毕竟是六。自当用不相随。何以耳闻佛法。口来问义。下句既非是六。则毕竟是一。自当用乃相通。何以耳不能见。目不能闻。终不应言。汝之六根。本来是一。本来是六。元即本义。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此根。既不可说是一是六。又不可说非一非六。其故何也。当知是根未结以前。本无数量。故曰非一非六。正由非一非六。所以不许说一说六。由无始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是谓颠倒。依业受报。是谓沦替。沦溺苦海。生死交替。生而死。死而生。交替不已。既有受生。则有六根。故于圆满湛然。常无一六性中。而有一六义生。元依一精明。分为六和合。又不能说非一非六。汝须陀洹。谓阿难已证初果之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曰虽得六销。观虽得二字。但是六用不行。六尘脱离。非根结之体全销。故曰犹未亡一。依孤山法师释。执有涅槃是也。

辰三举喻法显明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此以喻明。上四句喻从一成六。下二句喻除六说一。虚空喻圆湛之性。群器喻六根之相。太虚空本来无相。不可说同说异。以参合群器之中。由器之形。有长短方圆大小。六种之异相。空亦随器而立名。立出方空圆空等异名。虚空虽随缘现相。体本不变。除异器之形以观空。说空为一。一者同也。不仅说异是妄。即说同亦何尝是真。乃对异立同。犹下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也。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此喻同异与真体无干。彼太虚空。除器时观同是一。参器时观不同是异是非一。安器除器。与虚空无干。故曰。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如是则见同见异不同也。已属妄见。何况更为安立名言。是一非一。岂不妄上加妄耶。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此则法合。则汝了了常知。六受用根。亦复如上所立之喻。根中圆湛不生灭性。合太虚空喻。根性本无一六。合虚空本无同异。由结滞为根。因根异故。则说性为六。合参合群器。乃名异空喻。解除根结。说性为一。合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喻。当知滞根说性为六固妄。解根说性为一。亦复非真。岂圆湛之性。为汝成一成六耶。合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喻。根性一六既不可说。岂可更说非一非六。合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喻。

辰四申根结由尘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此明揽尘结根。即明成六之由。前四句初成见精。于一根中。有三差别。一见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余五根同此。惟以见精见字。换闻嗅尝觉知也。此推眼根之由。乃由明暗等。二种色尘。互相形显。于妙觉圆湛性中。此性即真性。圆满湛然。由此明暗二尘相引。当知明暗之相。因无明妄动。将妙明真空。变成晦昧空。如日被云遮。虽暗不是全暗。明暗参杂。是为晦昧。即真妄和合。由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见精。属八识见分。见精映色。结色成根者。此四句成胜义眼根。由此见精。对映色尘。遂揽取色尘。结外色而成内四大之胜义眼根也。根元目名也为清净四大者。此根为浮尘根之本元。名为清净四大所成。以其相虽属四大。但极微细。圣眼天眼。方能见之。常眼所不能见也。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此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依胜义根。而成浮尘根。名为肉眼之体。形如蒲萄朵。即眼珠子。此浮根乃四尘所成。实则浮胜二根。皆地水火风四大。及色香味触四尘。八法所成。今胜义但言四大。浮尘但言四尘者。彼此互影也。流逸奔色者。以浮根既成。众生聚见于眼。见精托根而出。日与色尘相对。根随尘转。循色流转。纵逸无度。日奔驰于色尘之境。根为尘局。不能超越色尘。自此与耳等诸根。永成相背耳。前云由器形异。名之异空。即喻此也。流逸奔色。宝镜立三喻。流如怒涛之赴壑。逸若纵火之烧山。奔犹骏马之驰坡。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此推耳根之由。乃由动静等。二种声尘。互相攻击。以动击静则静亡。以静击动则动灭。在妙觉圆湛性中。引起湛然之体。发为闻精。此四句初成闻精也。闻精对映声尘。卷收摄也声成根。此根为浮尘根之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卷外声。而成内四大。胜义耳根也。因名耳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耳之体。如新卷荷叶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四大互影同前说。此根循尘流转。终日流逸。奔逐于声尘之境。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此推鼻根之由。乃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因通显其非塞。因塞显其非通。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嗅精。此四句初成嗅精也。嗅精对映香尘。纳吸取也香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纳外香。而成内四大。胜义鼻根也。

因名鼻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鼻之体。如双爪下垂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上四大互影耳。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此推舌根之由。乃由恬变等。恬指恬安也然无味。变指变迁苦去甜来有味。二种妄尘。互相参对。对恬知变。对变知恬。于妙觉圆湛性中。黏引湛然之体。发为尝精。此四句初成尝精也。尝精映对味尘。绞旋取也味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此四句绞外味。而成内四大。胜义舌根也。因名舌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舌之体。如初偃月之形。舌相圆形。同月初之月。半个圆形。此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合成。单言四尘者。与上胜义根。四大相互影耳。终日流逸。奔逐于味尘之境。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此推身根之由。乃由离合等。身根有离知合知。二种妄尘。相摩交际也。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觉精。此四句初成觉精也。觉精映触。抟取触尘。以成胜义身根。根元二字。以能为浮尘根之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身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身之体。如腰鼓颡之形。腰鼓俗名杖鼓。腰细以皮革瞒其两头。状如人身。颡鼓腔也。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触尘之境。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此推意根之由。乃由生灭等。二种妄尘。生而继以灭。灭复继以生。生灭相续。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知精。此四句初成知精也。知精映对法尘。揽取法尘。以成胜义意根。根元者。为浮尘之本源。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意思四句。成浮尘根。不云意体。而言意思。以意之浮尘根。即肉团心。孤山法师。引正法念经。状如莲华。昼开夜合。在人身中不可见。故用思字。以明有思量处。即意根所在也。如幽室见者。意根在内。如人在幽室中见物。意根内照法尘。亦复如是。浮根四尘同上解。终日流逸。奔逐于法尘之境。上乃别明。下则总结。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此总结根结由妄。仍指六根中性。阿难。如是六根之性。本来是真。由彼觉明。即性觉妙明。乃真觉真明。有明明觉。上一明字。即最初一念。于性觉必欲加明。因此一念妄动。转妙明而成无明。转性觉而为妄觉。明觉二字。即妄明妄觉。此二句。即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从真起妄。妄起真隐。故云失彼真精。了明之性。成此妄明。不得称为妙精明。即第八识见分。体虽本真。用终常妄。前如来十番显见。但显其真。二妄重剖。即破其妄。黏妄发光者。前黏湛发见等。是妄尘黏湛然真性。而发见等六精。此是真性黏妄尘。而发见分之光。元是一精明。复因揽尘结根。六根既成。分一精而为见等六用。即分成六和合也。此黏妄二字为成根之本也。

辰五申尘亡根尽分二  巳初正申解结以酬问  二兼成二妙以证验

巳初分二  午初统论离尘无结  二正教入一解六  今初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上科分论。揽尘结根。此科统论。离尘无结。皆上句离尘。下句无结。又上科正所逆之流。此科即能逆之法。良以奔尘。即为出流。亡尘正是逆流。是以汝今。若能双离明暗二尘。自然无有聚见于眼。结滞为根之妄体。此体因结色所成者。非是照用自在之常体。余五准此可知。元无听质。质亦体也。此文无体句。须研究明白透彻。真妄二体。以揽尘结根。聚见于眼是妄体。以元明照用。常光独耀是真体。免同阿难之错解谬难也。

午二正教入一解六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循者顺也。不循十二诸有为相。即不顺流奔尘。以动静二尘列首者。密示当用耳根也。此正教离尘工夫。必要从根解结。如何解法。汝但要旋根。自可离尘。此不循即前不随分别。世界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亦即欲逆生死欲流。逆字之义。亦即观世音菩萨。入流解结之功。至简要。最圆顿。乃为一乘修法。凡有志楞严者。于此不循二字。宜究心焉。此即华屋之门径。下文所选之耳根。即入华屋之正门也。

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

拔者选拔。即应前文。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随拔一根。即随汝选拔一根。要圆通根。但依此而修。不必六根齐修。脱黏内伏。伏归元真者。脱黏即离尘。内伏即照性。脱所黏之妄尘。回本有之常光。内伏反照照自性。但从一门。逆流深入。解结破阴。伏归本元一真之心。妄惑既尽。本明自发。故曰发本明耀。即所谓净极光通达矣。

又此段正从根解结。次第修证之功。提起自己本有心光。离尘照性。乃是无修之修。得入圆通。乃是无证之证。亦题中修证了义。今以观世音。从闻思修。初中后节次合之。脱黏即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解动静二结。破色阴。内伏即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解根结。破受阴。伏归元真。即尽闻不住。渐次深入。乃至生灭既灭。解觉空灭三结。破想行识三阴。发本明耀。即寂灭现前。发本有妙明光耀之性。此耀性一发明。通天彻地。耀古腾今。非外尘所能碍。内根所能局。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无一非寂灭真境。故诸余五根黏尘之妄。皆应随也响应也。此选拔之一根。圆满而齐脱矣。即答前但于一门深入。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亦即下文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巳二兼成二妙以证验分二  午初情界脱缠成互用妙  二器界超越成纯觉妙

午初分二  未初先以示妙  二证不循根  今初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此承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之相。亦即答前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之义。上科是明修法。此科是明证境。二妙即结解之后。所发自在用。一情界脱缠。二器界超越。因前佛哀愍会中。声闻缘觉。于菩提心未自在者。故示一门深入之法。令得六根清净。得大自在也。又释阿难伏疑。六根净后。有何利益。故示二妙。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者。明外不由尘。此脱尘也。前尘指现前。明暗等十二尘。知见举二。该括六精。众生聚见于眼。聚闻于耳。是由前尘。所起知见。乃属妄知妄见。今发本明耀。心光遍照。不假外尘。窥天鉴地。是不由前尘。所起知见。乃属真知真见。即众生本具之佛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者。明内不循根。此脱根也。今耀性发明。照用遍现。不用浮胜二根。但是寄托于根。而发照明之用。实不全由于根也。故佛菩萨不俯仰。不回转。圆见十方。可为明证。

由是六根。互相为用者。正由根尘双脱。灵光独耀。方成六根互用之妙。互用即根隔合开。自在成就。合见闻等六用。于一根中。如眼不独能见。亦具闻嗅尝觉知等六用也。开一根作六根之用。此即诸黏圆脱。六根清净。自在无碍之妙用。位当在信满入住。同观世音菩萨。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之境。正由选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方能有此妙用。有人以六根清净。指解第三根结。即能证此。余意非之。请俟高明审之。工夫至此。于众生世界有情世间。不复生缠缚矣。

未二证不循根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陀难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正脉云。此恐凡小。久执六用。必循六根。骤闻明不循根。疑而不信。故引现会以证。令得除疑。汝岂不知者。反问之词。今此楞严法会之中。阿那律陀。此云无贫。九十一劫。不受贫穷果报。白饭王之子。从佛出家。多好睡眠。被佛呵责。精进失目。佛怜而教之。令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遂得半头天眼。观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果。无目而见。此见不循眼。寄头明发。是一证也。他如跋陀难龙。此云善欢喜。护摩竭陀国。风雨以时。人民欢喜。故以名焉。它虽有耳而失聪不能闻声。乃用角而听。此听不循耳。寄角明发。殑伽神女。殑伽是河名。此云天堂来。发源于雪山之顶。阿耨达池。流出四河。此其一也。神女是主河神。非鼻而能闻香。骄梵钵提。此云牛司。食后恒司虚哨。异舌而能知味。舜若多神。此云虚空神。以历劫无身为苦。佛放拔苦光。映令暂现身触。乐不可言。其质如风。其体元无。无身亦能觉触。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者。灭尽定。亦云灭受想定。前五与第六识。受想皆不起现行。即第九次第定。前八属有漏。此一属无漏。得寂。寂即灭谛。得证灭谛涅槃。成阿罗汉。故曰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尊者。久灭意根。不特六识不起现行。即七识粗分亦灭。故曰久灭意根。而能圆明了知。一切诸法。不因第七第六之心念。今在鸡足山。待弥勒下生传衣。即入此定。孤山曰。以上六人。或是凡夫业报。或是小圣修得。斯皆妄力。尚不依根。何况圆脱。岂无互用。初情界脱缠。成互用妙竟。

午二器界超越成纯觉妙分二  未初先以示妙  二验不藉缘  今初

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此中一根返源。六根清净。情界脱缠。器界超越。同在一时。因言不顿彰。文分先后。故重牒曰。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即耀性发明。体净用现也。此拔字。不作选拔解。乃是脱义。如是浮尘至虚浮之尘境。如阳焰空华等。及器世界。似实有法。山河大地。万象森罗。诸变化相。无而忽有谓之变。有而倏无谓之化。 应念化成。无上知觉者。应念即随心之谓也。以一切诸法。染净苦乐等相。皆随心光之所镕化。还成本觉真体。如汤销冰。冰即成水。众生迷时。如水成冰。无碍而碍。遂成器世间诸相。今已修证。故如汤销冰。碍即无碍。汤喻心光。故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交光法师曰。夫山河大地。皆自心纯觉之体。则翻苦作乐。变秽为净。乃至大小互融。一多不碍。无所不可。如后观音三十二应等。得大自在也。是知六根未解。非惟器界。不得自在。虽根身亦不得自在。六根既解。非惟根身得大自在。虽器界亦得大自在矣。此学者。但当解根。无劳出界也。

未二验不藉缘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上科由不循根。为根身自在之本。故举人以证。不循根不无知见。此科由不藉缘。是器界自在之本。故即事以验。不藉缘不无知觉。故呼阿难之名。如彼世间之人。但聚见于眼。见性本来。廓周法界。只因众生。黏湛发见。结色成根。遂聚见必依于眼。离眼无别有见。

若令急合下。举事以验。若令世人。急合其眼。遂成暗相现前。设有一人。立于合眼人前。六根黯然莫辨。头之与足相类。无可分别。彼人以手。循体外绕者。彼合眼之人。以其手循所立之人身体。外绕一匝。即以手摸其全体。彼虽合眼。不见其形。头足一辨。摸头则知为头。摸足则知是足。此之知觉。同而不异。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

世人皆谓能缘之见。必因于明。有明方成有见。暗时即成无见。不明下。指前合眼之人。对彼前立之人。黯然不明。自然能发知觉。则诸暗相。永不能昏。谓虽灭明尘之缘。亦复何碍于见。此正验不藉缘。对彼凡小。过虑圆妙未发。先销根尘。恐致落空。故举此以验。令其进销无畏也。

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上科举验。凡夫根尘未销之人。见性尚不藉缘。况显进修之士。根尘既销。云何本觉胜净明心。而不成圆通妙用哉。根尘既销三句。合前文。根谓根身。即情世间。尘谓尘境。即器世间。既销者。即内莹发光。所有诸相。如汤销冰。云何觉明不成圆妙者。即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文从阿难请修至此。佛为说二决定义。前义略示因心须择。令圆成果地修证。后义详示初心方便。令切晓下手工夫。解根方法。发明详尽。但未显指何根。为证入华屋之门。佛虽密示。而学者于此。宜当反覆潜玩。庶几有得。初分门以定二义竟。

壬二验证以释二疑分二  癸初验释根性断灭疑  二证释别有结元疑

癸初分二 子初阿难错解佛语以谬难  二如来即事验常以释疑

子初又分三  丑初因果相违 二后先异说  三更求开示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如佛说言。指佛先所说。汝等决定。发菩提心。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此发觉初心即因地心。故曰因地觉心。欲求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即上文所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此分明说因地心。要与果位名目之义相应。不是名目皆同。必要其义相应。若以生灭心为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即义不相应也。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此引果常住。七果皆取如来果地所证。不取在缠因地所具。菩提。是究竟智德。离烦恼所知二障所成故。涅槃。是究竟断德。出分段变易二死所证故。真如者。天然性德。无妄曰真。一真一切真。无有一法不真。若真外有妄可遣。则非纯真。不异曰如。一如一切如。无有何法不如。若法中有如可立。则非本如。众生迷时若失。诸佛证后。称真如体。起自在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佛性。即本觉真心。本来是佛。众生皆具。但在迷位。佛性埋没于五蕴身中。诸佛修证。本觉出缠。即妙而明。即明而妙也。庵摩罗识。此云无垢识。亦云白净识。迷位之中。名阿赖那。佛果位中。号庵摩罗。善能分别一切诸法。而无染著。空如来藏。诸佛因中。返妄归真。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惟一真心。更无他物。大圆镜智。转第八识所成。与庵摩罗识。转阿赖耶所成无异。亦同照万法。八识规矩颂云。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二者有何分别。而无垢识。分别一切。而无染著。故名无垢。大圆镜智。圆照万法。而无分别。如圆镜照物。平等普照。不起分别。故称大圆镜智。问。此二与菩提智果。有何差别。答。此二惟照俗谛。一有分别。一无分别。而菩提智果。即一切种智。乃三谛圆照也。

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是七种佛之果德。名称虽别。体性无殊。本来清净。纤尘不立。本来圆满。万德具足。其体坚固。不可破坏。其性凝然。本不动摇。喻如金刚王宝。最为坚固。能坏一切。一切无能坏者。称之以王。表其最尊最胜。惟佛独证。喻上七种。同一常住。不生不灭。不变不坏。一成永成也。是知欲获常住果。必要常住之因。方能契合。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

前四句疑因断灭。后三句疑同妄识。若此见听。根惟举二摄六。若离明暗等。尘则举六以摄十二。阿难因闻佛说。离明离暗。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等。不知佛说。揽尘所结之根。离尘无有结体。并非无有性体。前喻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法合离尘无有结根之体。惟一精明之体。如除器观空。说空为一也。非言毕竟断灭。阿难错解佛语。疑根性为断灭。故曰。毕竟无体。仍复谬证。乃云犹如念心。即第六意识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此是佛第三番破识心无体。说识心乃前尘分别影事。离尘毕竟无体。阿难疑根性同念心。

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此谬疑因果相违。阿难以佛于第一决定义中。所示必定以因同果。若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故惊疑难问。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之根。以为本修因。欲获得如来果地。七种常住之果耶。此阿难因闻佛示。拣选圆根。一门深入。故起斯难。

丑二 后先异说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

此牒前语。指根同识。单举一根。例余五根。意言此根性。离尘无体。与佛所破识心。离尘无性。有何差别。

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进退循环者。进前而思。退后而想。前后反覆。循环不断。微细推求者。精微详细。推究研求。本来无我因心之体。及我因心所在之处。此二语。阿难以根性同念心。故作是语。即同第一卷。佛破识心无体无处也。根性既是无体无处。则将谁立真因。以求无上觉道。以根性既是断灭。同佛前云。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交师所云。既惑根性。全同识心。则全将前破识之意。而转以破根矣。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

此举佛前言。证以后先异说。前二句举显见之文。是佛先说。湛者湛然不动。即第二显见不动。精者精一不杂。则第六显见不杂。圆者圆满周遍。则第七显见无碍。第八显见不分。常者。常住不灭。则第三第四第五。显见不灭不失无还。今说离明离暗。无有见体。岂不违越背也诚信之言。终成戏论。即自语相违也。前佛说无上法王。是真实语。若此后先异说。云何如来。是真实语。

丑三更求开示

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阿难前虽疑因果相违。后先异说。终未能彻底明白。佛之所说。故更求开示。惟愿垂大慈悲。开发我之蒙吝。蒙者蒙昧。昏于后说。吝者执吝。泥于先闻。是非莫决。取舍无由。故不得不求示也。初阿难错解佛语以谬难竟。

子二如来即事验常以释疑分四  丑初许以除疑  二击钟验常  三引梦验常  四申迷教守  今初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

阿难疑根性为断灭。此佛许以即事验常。以除其疑。汝学多闻者。学乃笃志专求。偏于多闻。不勤定力。所以但断见惑。而思惑全在。故曰。未尽诸漏。心中徒知。徒者但也。但知颠倒所因。因于迷真执妄。号为颠倒。而真倒现前。实未能识。迷真执妄。固为颠倒。而疑常为断。乃真颠倒。以其执真同妄。颠倒更甚。汝实未识。亦如真药现前。不能分别也。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首二句。佛意以为我若直说。根性真常。不假方便。恐汝虽似信伏。未必出于诚真也心信伏。吾今试将尘俗之事。当除汝疑。击钟引梦。皆俗事也。以尘俗易晓之事。以验闻性不灭。当可断除汝疑。

丑二击钟验常分四  寅初两番问答  二责其矫乱  三破申正义  四责迷戒谬  今初

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此第一番问闻之有无。阿难即以闻之有无为答。文分三次致审。佛有深意存焉。若无第二次审。不足以见阿难之错谬。若无第三次审。不足以验闻性之真常。此审有闻。二闻字上。该加有字方显。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今下仍应加有字。不闻即无闻。钟歇但是无声。不是无闻。俱答无闻。错谬在此。若实无闻。谁知无声。乃是声于闻中。有生有灭。实非闻性。或有或无。此第二次审。已得其谬耳。

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前佛敕罗侯击钟。此第三次审。佛并未敕罗侯更击。此一声至关重要。足见罗侯与佛。合拍成令。有此一声。方验闻性。本不生灭。若闻性已灭。此声又何能闻。既又能闻。足显闻性真常。末句应是。俱言有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此佛与确定。有无属谁。要阿难大众。亲口说出。或有或无。但惟是声。音即声也。响者音之余也。闻性真常。不随缘起。岂彼声无。遂谓闻无也。

如来又敕罗侯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正脉云。汝今二字。不如今有二字为妙。此第二番问。亦分三次致审。此第一次审答声之有无。汝今声不。问以汝今有声不。欲令悟知有闻。方知有声。俱言有声者。但知有声。未悟有闻也。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少选即少顷。时之不久也。钟声已销。佛又问言。尔汝也今有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无声。此第二次审。但知无声。未悟有闻。

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有顷亦少时也。此第三次审。以验声有生灭。闻性真常。于声无之时。闻性非灭。今声有之时。闻性非生。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第二句。问以汝云何有声。此段亦是佛与确定。此声何以或有或无。令知从缘所生。闻性不属缘生。故不随声为有无也。

寅二责其矫乱

佛语去声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佛语阿难。以上告下谓之语。并及大众。汝现今云何自语矫乱。分明是声之有无。汝混答闻之有无。闻性本无生灭。岂属有无。汝混淆而答。讵非矫乱耶。大众阿难。心未信伏。俱时问佛。今我据实而答。声有则闻。声无无闻。又钟击有声。不击无声。并无乱答。云何名为矫乱。佛言。钟声一击。我问汝有闻不。汝答有闻。钟歇无声。我问汝有闻不。汝说无闻。钟声再击。我问汝有声不。汝答有声。少选声销。汝说无声。声闻虽复双审。有无只归一边。究竟还是有闻无闻。还是有声无声。报答无有一定。如是答话。云何不名矫乱。

寅三破申正义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

此破谬误之惑。以申正义。声尘生灭。闻性真常。乃为正义。此段取更击。以验闻性常存。声销无响。即上击久。音响双绝。此但无声。汝说无闻。若实在无闻。闻性已灭。即应同于枯木。无有知觉。钟声更击之时。应当不闻。汝云何更击之时。仍复有闻。而知有声耶。既更击仍闻。可以验知闻性常存。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此取知无以验不灭。此段共有五个无字。一二五皆约声说。三四约闻说。上三句明生灭惟声。不关闻性。知有声知无声。自是声尘在闻性之中。或时有或时无。即上钟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则名无声。岂彼闻性。为汝声之生灭。而成有闻无闻耶。闻性若无声之时。实在随声以俱无。是谁又知其无声乎。既知无声。则非无闻性者。明矣。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上破谬误。此申正义。断定尘有生灭。根无生灭。是故。是知无声。非无闻性之故。声尘在闻性之中。自现生灭之相。与闻性无干。非为汝之闻性。因声生声灭。能令汝之闻性。为或有或无也。闻性常存。一切时有。岂随声尘生灭。为有无哉。

寅四责迷戒谬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上四句责迷。下四句戒谬。尘性断灭。根性常住。断常纵使难辨。根尘自属易分。颠倒者。执常为断是颠倒。将尘作根亦是颠倒。故曰。汝尚且颠倒。惑此声尘之有无。以为即是闻性之有无。故前无声。问汝有闻否。汝答无闻。此即是根尘不分之颠倒。根尘尚且不能分别。何怪昏迷。断常莫辨。以常住之闻性。认为断灭。前言。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即汝断常莫辨之颠倒。 终不应言。戒止之词。动静指声尘。有声曰动。无声曰静。闭塞开通。指浮尘根肉耳。耳聋曰闭塞。耳聪曰开通。意谓闻性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不但声之有无。不关闻性之事。即耳之聋聪。亦不关闻性之事。汝终不应当作如是言。离却动静之声尘。离却闭塞开通之耳根。说无闻性。闻性是常住。圆满周遍。岂属断灭耶。二击钟验常竟。

丑三引梦验常分二  寅初验梦不昧  二决定性常  今初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此科与上科。同验闻性常住。意有差别。不可不知。上科有声验之于动。闻性不生。无声验之于静。闻性不灭。不生不灭。闻性常住。此科引梦为验。是动静双离。根尘并舍。较前更深。如重睡人。非轻睡者。眠熟即重睡。身依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眠熟时。捣练槌布也。舂米碓米也。其重睡人。闻舂米杵声。闻捣练砧声。梦中别作他物之声。或为击鼓声。或为撞钟声。此中能闻砧杵声。是闻性功能。别作他物。是梦中独头。分别梦外之境。误作钟鼓之声。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此亦梦中独头。展转计度。怪钟声为木响。杵也。怪鼓声为石响。砧也。分别错误。均属意识。不关闻性之事。

于时忽寤。遄知舂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忽寤。忽然梦醒。遄者速也。一醒即知是舂捣音。自告家人。我正在梦时。惑此舂捣声。将为钟鼓响。上梦中怪钟。醒时说鼓。语乃互影。故须双举。上验梦中。闻性不昧。下乃决定。根性常住。

寅二决定性常

阿难。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

是梦中重睡之人。在睡之时。岂忆想尘之动静耶。摇即动也。以睡梦之人。举身皆忘。又岂忆想肉耳之根。开闭通塞耶。是则根尘并舍。闻性常存。其形虽寐。闻性不昏。堪为明验。云何汝自疑闻性断灭。反谓我非实语耶。我前所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者。乃谓离却动静二尘。本无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听闻体质。但云无此聚闻于耳之听质。并非无有廓周法界之闻性。汝多闻之人。何乃循名昧义于此。

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此明岂独生前。梦中不昧。乃至死后。纵使汝形骸已经销灭。命光即是命根也迁谢。迁变代谢。其命已尽也。此之闻性。亦不为汝之形销命谢。便随之俱销俱谢也。云何二字。反显身灭。闻性不灭之义。正脉问云。既此根性。动静无关。生死不碍。如来何言。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耶。答云。我言离尘无听质者。为无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听质。此质若亡。则遍周法界之闻性。方以全彰。岂令翻成断灭乎。此方明出元无听质之故。显其自是阿难谬解。非佛自语相违也。不然则佛前言。离尘无质。后言离尘有体。终无以解自语相违之难矣。吴兴曰。前阿难通疑六根无体。如来所以别显闻性为常。诚欲发耳圆通之机也。故后偈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乃至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皆取于此也。

丑四申迷教守分二  寅初普申迷常故堕无常  二教令守常必成正觉  今初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

上四句明逐妄。下二句明迷真。以因也。因诸众生。从无始无明妄动以来。根尘对偶。随顺诸尘境界。举色声以摄余四。逐念分别。起憎爱惑。流转者。循尘出流。为物所转。流转勿作生死解。以此段但属于惑。下段流转。方是苦果。曾不开悟。性净妙常。性即六根之性。诸尘不染曰净。浮根不缚曰妙。生死不碍曰常。即上所验。根尘双脱。生死无干。因既逐妄。所以迷真。若能合觉。自可返妄归真也。

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此明迷真逐妄之失。不随顺所具。净妙常之根性。反随逐诸生灭识心。此指舍根用识。背觉合尘。内摇外奔。依惑造业。为生死因。由是妄因既成。妄果难脱。生生世世。在于六道。杂染法中。迁流转变。俄而天上人间。俄而地狱鬼畜。不言修罗者。以修罗四类受生。摄在天人鬼畜之内也。

寅二教令守常必成正觉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首句是舍识。识心生灭无常。是妄本。非菩提因。应当舍弃。二句是用根。根性真实常住。是真本。为楞严体。应当守之。守字即下手工夫。守住一根之门。不许出流缘尘。但令入流照性。即前文所谓。脱黏内伏。亦即观音圆通。入流亡所也。常光现前。即常住真心。本有大智慧光明发现。如临济祖师所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是也。亦即前文所谓。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根尘识心。应时销落者。谓常光既巳现前。遍融诸法。唯一真心。故根尘识心。三六十八界。应时销落。悉不可得。前文所谓。耀性发明。一切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不言识者。以识无自体故。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此处尘垢。乃指微细法执无明。以根尘识心。既已销落。则粗尘粗垢已除。此想相。即所想湛一之境。更是一种最细难除之尘。识情即能想湛一之心。仍属心境对待。即此能想之心。不舍湛一之境。即是法爱情念。更是一种难刮之细垢。若能如此二俱远离。则垢尽明生。则汝法眼。应时可以清明。当得六根清净。因六结已解。五浊已除。如观音圆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十方圆明。故曰法眼清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登圆教初住。入圣种性。从此进修。带果行因。中中流入。萨婆若海。云何不成。无上知觉。癸初验释根性断灭疑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四终

癸二证释别有结元疑分二  子初阿难别索结元  二如来证无他物

子初分三  丑初就喻索元  二引人合喻  三哀求指示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阿难仰白佛言。世尊。如来前虽说第二决定义门。要我等从根解结。不知根中。何者是结。从何名解。今观世间解结之人。必定要知其所结之根元。方能得解。设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虽欲解而究竟不能解。阿难意中妄拟。离此六根。别有结之本元也。

丑二引人合喻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此举有学。述其迷情。无学深位。不敢谓其不知。故曰我及在会之中。一类有学声闻。三果以下。皆称有学。亦复如解结之人。不知结元。终不能解也。从无始际即时也。与诸助语辞无明。即独头生相无明。起信论云。不觉心动时也。本经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时也。不生不灭之真心。与生灭妄心和合。真堕妄中。成阿赖耶识。此识具有能见见分。即六根中见闻嗅尝觉知。谓之一精明之体。与生俱生。与众生日用最亲切者。下文十方诸佛。异口同音。告知阿难。俱生无明即此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者。以阿难虽得历劫多闻。熏习之善根。今生依然多闻。但未及从闻思修。尚滞小果。不过名字出家而已。未得无学。未出三界之家。何况五住究尽。所出烦恼之家耶。喻如隔日疟。以得果时。暂似解脱。而入生死时。依然被缚。初果之人。天上人间。尚须七返受生。方断欲界九品思惑。故喻隔日疟。正脉云。理实不止有学。虽彼无学罗汉。不涉生死则已。涉则成缚。正由不达结处也。

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此求佛示以结元。令其知解。惟愿大圣真慈。哀怜愍念。我等沦溺。真心堕在无明之中。谓之沦溺。非佛安能拔济。前佛教我从根解结。不知今日现前身心即六根。何者是结。又是结所起。必有起结之元。不知结元。在于何处。要从何处下手。方得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四句。意谓若得如来明示。不惟现前有学。得免沦溺。亦将传示末法。能令未来苦难众生。既知结元。并识解结方法。不受缠缚。得免生死轮回。不落三有即三界六道矣。

丑三哀求指示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作如是请法语已。普及在会三乘大众。五体投地。表其殷勤恳切。雨泪翘诚。见其悲感诚敬。此从根解结。修证了义之法。不特有学二乘当求。即大乘菩萨亦所乐闻也。故伫待如来。无上开示。此即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称无上。

子二如来证无他物分三  丑初长行  二偈颂  三叙悟

丑初分二  寅初诸佛同证  二如来详释

寅初分三  卯初愍众摩顶感佛  二诸佛放光灌顶  三闻佛同音告示  今初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上阿难为有学。及末世众生。请示结元。及解结方法。佛以六根既是结缚之元。复为解脱之本。此法甚深难了。虽与显示。恐难确信。故垂怜愍念。阿难与会中有学。及末世众生。为示出世。修证一乘之因心。不至错乱修习。以作将来。修行大乘之眼目。自可有所遵循。此眼即见道之眼。得见华屋之门。则修证有凭。不至错入歧路矣。故摩顶动界。感现诸佛同以证信。

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先则摩顶安慰。表授无上顶法。即时十方诸佛世界。由佛威神所感。同时六种震动。形则动涌起。声则震吼击。以表六结将解。

卯二诸佛放光灌顶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

宝表圆湛不生灭心之体性。光表称体所起之妙用。即诸根圆拔。内莹发光。光从顶出。表最胜最妙之法。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祗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上三句。诸佛顶光。同在一时。于彼十方世界。来此祗陀林中。灌释迦如来之顶。表此顶法。诸佛共证。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是诸大众。于所表之法。虽复未明。于所现之瑞。亦复罕见。故曰得未曾有。

卯三闻佛同音告示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阿难大众。于大光明藏中。俱闻十方。微尘数如来。异口同音。即众口一词也。齐宣妙教。足可深信。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诸佛欲示难信难解之法。先赞善哉者。以阿难既开圆解。继请圆修。饶益今后。堪为诸佛共赞。谓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即是根结之元。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无始与俱。故曰俱生。由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见分。托根缘尘。顺流而出。引起六识。为烦恼根本。使汝轮转生死。而生死结之根元。唯是汝六根。更无他物。此证前所问。云何是结义也。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上言结唯六根。此言解唯六根。又曰汝复欲知。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此译为觉。即根中所具不生不灭。本觉真心。无有何法。能在其上。称为无上。不要作所证之果解说。此心为真因地心。依之澄浊解结。一门深入。自可令汝速证涅槃四德。安乐即乐德。解脱即我德。我以自在为义。解脱方能自在。寂静即净德。寂然宴静。清净无染。妙常即常德。亦汝六根。更无他物。若离六根。亦别无真元矣。此根是真妄和合之故。约妄边说。是生死结根。约真边说。是涅槃四德。下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结解唯根。岂有他物哉。此证前所问。从何名解义也。

寅二如来详释分二  卯初阿难未悟述问  二如来详释除疑  今初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如是法音。指上诸佛所说。闻虽亲闻。心未明了。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涅槃。同是六根。而尘识不预焉。

卯二如来详释除疑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著述)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解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此文详释伏疑。何以诸佛同言。结解惟在六根。佛告阿难。汝疑诸佛所说。结解惟指六根。不指尘识。又六根既为结缚之元。何以复为解脱之本。汝今当知。根尘二者。本是同源。而无异体。若以执相而观。似有内外之分。根为内之根身。而属有情。尘为外之尘境。而属无情。若在明理而谈。只是见相之别。根为八识见分。属心法。尘乃八识相分。属色法。相宗云。相见皆依自证起故。喻如蜗牛两角。出则成双。收则唯一。唯是一头。并无两角。根尘同一本源。举根即摄于尘。故不言尘。缚脱无二者。缚脱即是结解。六根若缚。六结重叠生起。则为凡夫。而受沦溺之苦。此六根即是结缚之元。故诸佛云。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六根若脱。六结次第解除。则成圣人。而得寂灭之乐。此六根即是解脱之本。故诸佛云。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故曰。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此佛复释诸佛惟指六根。为结解之要。而不言六识之故。识性是前尘虚妄相上。所起之妄想。全无实体。故曰虚妄。犹如眚眼。所见空华。眚观似有。究竟全无。诸佛乃以六尘既无别体。六识又极虚无。是以不言尘识。同言结解。惟是六根也。诸佛之言。如来上释。其义已尽。下更重释颂者。以其理隐微。标文简略。恐未彻了。故重释所标之文。欲令义理增明而已。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此重释根尘同源。根为能缘。尘为所缘。能所不相舍离。由有六尘。方发六根之知。是根要托尘立。因有六根。方显六尘之相。是尘要托根有。相见无性。同于交芦者。相即六尘之相。见即六根之见。首句说知。此句说见。乃互影言耳。六尘之相。离根固无独立之自性。六根之见。离尘亦无独立之自性。同于交芦。此芦异于常芦。生必二茎交并而立。二根盘结而连。单则扑地。不能自立。外实中虚。此喻有三义存焉。一喻相依。各无自立之性。二喻同源。本是一体不分。三喻根尘空有。二者俱非。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重释缚脱无二。是故者。是根尘一体之故。汝等今者。知见立知见。立字即是缚。知见指根性。即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真知真见也。不必更立知见。若一立知见。其犹性觉本明之上。再加明而明之。则妄为能明之无明。所明之妄觉。故曰即无明本。若了本具真知真见。无容更立知见。斯即清净本心。本觉常住。故曰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涅槃。此云不生不灭。一念不生曰无漏。一尘不染曰真净。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也。无字即是脱。是知缚脱。皆不离六根。云何于是结解之中。更容他物哉。

正脉云。是故二字。虽显承上言。根尘既无两体。是以缚脱但惟在根。然亦暗承空有俱非而来。更有意味。知见。则该六根之性。立知者。立空有二知也。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二乘晦六根之性为空。俱不达空有俱非之旨也。即无明本者。凡夫即具足五住。而长沦分段。皆迷有以为之本也。二乘尚余第五。而未出变易。皆晦空以为之本也。无见者。无空有二见也。凡夫于根性。除执有之见。二乘于根性。除执空之见也。涅槃。即翻上二种生死。无漏真净。即离上五住无明。斯即者。盖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余涅槃。无漏真净。二乘除第五住。究竟无余涅槃。无漏真净也。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即结归诸佛语也。是中。即结中与解中也。言结中惟是根结。更无他物。能为结元。解中惟是根解。更无他物。以为解元。此诸佛所以同言。更无他物也。丑初长行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二卷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丑二偈颂分二  寅初标颂  二正颂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如来详释长行已竟之时。世尊更欲重宣。此结解惟在六根之义。中有三意存焉。一长行义未尽故。二别为乐略机故。三乃为后来众故。而说偈颂。令其得益也。

寅二正颂分二  卯初祇夜颂前  二伽陀开后  今初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此超颂识性虚妄。犹如空华。唯识五位百法。前九十四种。是有为法。后六种是无为法。此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立。故今颂首标真性二字。是一切法所依之体。有为无为。皆依真性。此二字不可连有为解释。有说有为真性空。其义未当。细察如来说法。本经每大段。皆从所依之真说起。此颂亦复如是。真性者。真如自性也。其体绝待。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不属有为。不属无为。能为有为无为所依。如前喻太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有为空下。经意别指第六意识。有为无为。即六识有漏无漏。不独有为空。即无为亦复不实。此与掌珍论偈意全同。彼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因喻颠倒。此经不倒。下半偈。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彼偈不倒。此经宗因颠倒。此有二量。按立量格式。先标举有法。次立宗。再以因解释宗义。后设喻以显宗因。谓之宗因喻。三支比量。无论何法。皆可以比量智释明。如三支犯过。则成非量。三支无过。为真比量。

立量云。有为是有法。空为宗。因云缘生故。同喻如幻。异喻如虚空。有为之法。有生有灭。不但灭后空。实在当体即空。故空为宗。因即解释空之所以。云因缘所生之法故。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既曰虚妄。则空无自体。所以同喻如幻。异喻如虚空。正脉云。幻法从缘生。幻法空无性。有为从缘生。有为空无性。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立量云。无为是有法。不实宗。因云。无起灭故。同喻如空华。异喻如真如。无为之法。亦复不实为宗。因对有为法有起生也灭。立无为法无起灭故。若无有有为法。何得有无为法耶。所以同喻如空华。良以空华无有起。空华本不实。无为无起灭。无为亦不实。正脉云。末当结云。识之有为。与识之无为。二皆非实。我故曰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也。问。佛破识。何以知其并无为亦破。答。经初佛破识心。破至深处。则曰。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皆由执此妄想。误为真实。谁谓但破有为。不破无为乎。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此追颂根尘同源。上半偈答难。难云。权教小乘。率以有为为妄。无为为真。今何以并无为。亦斥其不实耶。答云。言有为是妄。以显无为是真。分明对妄立真。真外有妄可对。真固非真。故曰合妄与真。同为二妄矣。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足证此义。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此半偈况显。上一非字。双贯真与非真。非真即一妄字。真指无为。妄指有为。真性绝待。双非真妄。故曰犹非真与非真。云何是能见与所见耶。能见即根。举眼根以摄余五。所见即尘。举色尘以摄余五。又见即见分。所见即相分。见相同依自证。况显根尘见相。岂有异源乎。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此结定。根尘中间。无有各自独立。真实之性。是不能独立之故。势必互相依倚。有若交芦。虽有二相。实无二体。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此追颂缚脱无二。结解惟在六根。六根结缚。则为凡。六根解脱。而成圣。同所因。因即依也。若结若解。同依六根更无他物。无二路者。六根结则为凡。趣生死路。六结解则成圣。趣涅槃路。生死涅槃惟在六根。结解更无别路。故圣凡亦惟在六根。向背无二路也。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此重释根尘同源。谓汝且观察交芦中性。为有耶。为空耶。若言其空。芦相宛然。若言其有。中无实体。故曰空有二俱非。即非空非有也。根尘见相二分之性。亦复如是。若言其空。能所对待宛然。若言其有。实无自性可得。故曰空有二俱非。又当知根结。则非真空之涅槃。根解。则非有为之生死。若空若有。二者俱非矣。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此重释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迷即迷之为有。晦即晦之为空。此句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若立空有二种知见。即为迷晦。为结缚。为凡夫。为生死。发明便解脱。发明非有非空之理。此句乃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若不立空有二种知见。即是发明。是解脱。是圣人。是涅槃。因是之故。所以诸佛同言。生死结根。涅槃安乐。惟汝六根。更无他物。初祗夜颂前竟。

卯二伽陀开后分二  辰初正以开后  二别彰胜义  今初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前祇夜。是重颂前文。长行之义。此伽陀。是孤起颂。突然而起。以开后文之义。上二句。开后绾巾以示伦次科。下二句。开后冥授以选本根科。前来已示结元。说结解同所因。结之与解。同因六根。今欲解结。必因次第而解。以是结本次第结成。从真起妄。妄有六结。六结即是五阴。从微至著。识阴先起。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识。次成行阴。即第七识。次成想阴。即第六识。次成受阴。即前五识。次成色阴。即内之根身。外之世界。前四阴。每阴为一结。色阴有二结。喻如穿衣。从内向外。若欲解结。必须从粗向细。次第而解。六结解尽。五阴破除。五浊澄清矣。喻脱衣。从外向内。脱了第一件。方见第二件。故云因次第。六解一亦亡者。对结相之六。而说结元之一。六结既解。则六结之相不有。一巾之名。亦不复立。此正开后文。六解一亡之义。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者。解结当于六根之中。选择圆通本根。如前所云。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故须选择。但依一根下手。做入流工夫。不许出流。出流是背觉合尘。此根即结缚之本。入流是回光照性。此根即解脱之元。如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证入圆通。自可速成正觉。

辰二别彰胜义内具名体宗用教。五重胜义。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此彰显体胜。前示从根解结。根性即是识性。识性亲依如来藏。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此云含藏识。含藏根身器界种子。亦名阿陀那识。此云执持。以能执持一切染净种子。以及根身器界。令不散失。此识即如来藏。受无明熏。转如来藏。而成识藏。即第一卷。佛判二根本中之真本。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其体渊深莫测。微细难知。二乘不能究其源。等觉未能窥其际。故曰微细。习气成暴流者。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习气即无明种子。展转熏变。妄上加妄。渐起诸结。而成生死暴流。以习气种子熏变。能引生诸趣。生死流转。故如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者。因此识是真妄和合。其体全真。不过参杂无明习气之妄。如经初十番显见。极显其真。二见重剖。乃破其妄。若说是真。恐其迷妄为真。而起增上慢心。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若说是妄。恐其迷真为妄。反致向外驰求。骑牛枉自去寻牛。终日行之不自觉。故我于权小教中。不轻为人开示演说者此也。深密经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二经偈语。虽有五字七字之别。其义全同。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此彰显宗胜。宗具因果。即下手起修。由因至果。最简要。最巧妙。根性法门。但从一门深入。其修巧。其效速也。自心取自心者。良由一切众生。不悟见相二分。惟一自心。妄以能见之见分。妄取所见之相分。名曰自心取自心。取字即结缚之源。遂于本来无幻法中。妄成一切幻法。幻者虚幻不实。如现前身心世界。人相法相。纷然杂陈。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无有真实。苟能达此。则返妄归真。亦复无难。但要不取便是。不取二字。即是下手工夫。亦即解脱之本。不起能取之心。不取外尘之境。旋转六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非幻之法。尚且不生。一切幻法。云何而得安立耶。此中取字。即结缚之元。不取即解脱之本。

不取二字。即是最简要。最巧妙之下手工夫。亦即前文。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不随二字。圆顿修法。又即知见无见。无字工夫。又即欲逆生死欲流。逆流之功。又即下文观世音。入流照性方法。此不取工夫。即从根解结工夫。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非幻之境。尚且不生。而人相法相之幻法。岂能立乎。是则以不取为宗。以了幻为趣。简要巧妙。无复以加矣。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此彰显名胜。是字指根性法门。名为妙法门。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此圆顿法。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以此根性。为因地心。根性即本觉佛性。本来是佛。此即因该果海。无奈佛性。埋没在五阴妄法之中。今则旋根脱尘。返妄归真。证得妙觉极果。亦不过成此本来之佛。此即果彻因源。因果该彻。不可思议。喻如莲华。方华即果。因果不相舍离。又莲华出污泥而不染。根性随缘不变如之。此喻根性法身德。

金刚者。金中之刚也。最坚利。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他。喻此根性。无动无坏。灵光独露。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根境结惑。触之则销。无始无明。击之则破。断尽诸惑。圆成果地修证。此喻根性般若德。王者自在之义。处染不染。不落于有为。在净非净。不泥于无为。染净一如。空有不滞。此喻根性解脱德。宝觉。即真心之异名。前云宝觉圆明。真净妙心。此心即圆湛不生灭之根性。犹如摩尼宝珠。圆满湛然。寂照具足。乃自性天然之本定。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此彰显用胜。即修证之力用。三摩提此云等持。定慧平等任持。入流照性。全凭慧力。澄浊还清。乃由定力。又知真心本具。幻惑本空。此亦慧力。于本无修证。而起无修之幻修。无证之幻证。此亦定力。由此定慧等持。次第解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正所谓诸幻灭尽。觉心不动。证入圆通。得住首楞严三昧。弹指超无学者。即明修巧而效速也。亦即前文所云。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故能于弹指顷。超过无学之位。但解三结。已齐无学。何况寂灭现前。乃至得成无上知觉乎。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此彰显教胜。此字指根性法门。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谓此从根解结之教法。是最胜顶法。非其他教法所可比。十方薄伽梵。即十方诸佛。薄伽梵。有云婆伽梵。是佛之别称。具足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乃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一路者。三世诸佛。共由之妙修行路。涅槃独取。万德毕备。二死永亡。无余大般涅槃。此门字。但指修门。前第四卷。大开圆解。是悟门。此所示圆修。是修门。第八卷得成圆证。是证门。文殊拣选圆通偈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即指此一路之修门。彼则明指耳门。此则密示耳门。即一门深入之门也。二偈颂竟。

丑三叙性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此亦经家叙悟。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指十方诸佛。同言结解唯根。更无他物。如来指本师释迦。重为详释。皆是无上大慈心中。流出了义教诲。祗夜此云重颂。又云应颂。应长行而颂也。伽陀此云孤起颂。又云讽颂。讽美而颂也。入流成正觉。及彰显五胜之义。皆讽美意。杂糅精莹。妙理清彻。上句指能诠之偈。下句谓所诠之理。杂者和杂。糅者糅合。即应讽和合。前后照应。文回织锦。义走盘珠。精谓文华精彩。莹谓句法莹明。妙理者。圆湛不生灭之理性也。空有双非。真妄不立。缚脱无二。因果该彻。故谓之妙。其理清净。纤尘不染。如莲华。其用明彻。五阴顿破。如金刚。谛聆之下。心目开明。即心眼洞开。彻见根性。即如来藏性。依此根性修证。即是了义。已不复疑。以后但请示伦次。选择一门。以便起修。更无疑贰也。二验证以释二疑竟。

壬三绾巾以示伦次分二  癸初叙前请后  二如来巧示  今初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

此叙阿难谢前。合掌顶礼。仰白于佛。我今闻佛。以平等无遮大悲心。无遮有二。一人无遮。不弃下机。同施上法。二法无遮。不吝秘密。和盘托出。性净妙常者。性即根性。根性为众生本觉真性。此性不属于有为。不属于无为。离相清净。曰净。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其用微妙。曰妙。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法身常住。曰常。此约所诠言之。真实法句。乃指能诠。长行偈颂。皆是如来真语实语。所说妙法章句。此句与第四卷阿难谬疑根性断灭。反怪如来违越诚言。终成戏论。后经击钟引梦。以验其常。复经诸佛如来。宣释其义。始悉如来。一向皆真实语也。

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此承上。虽闻如来真实法句。心中犹未能通达。如何是六解一亡之义。如何是舒解也结伦次之义。伦者伦类。次者次第。以此二义。犹未彻底明了。惟愿如来。垂大慈悲。再愍现前斯会。及与将来众生。施以甘露法音。洗涤根中积生虚习。以及无明。深沉细垢。

癸二如来巧示分二  子初巧立喻本  二分答二问

子初分二  丑初元依一巾 二绾成六结  今初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

阿难求示六解一亡。舒结伦次二义。佛先答后义。举事辩答。言相并彰。善巧说法。令人易了。即时即阿难求示之时。如来在师子座。整理涅槃僧。此云里衣。敛者收也。僧伽梨。此云大衣。揽七宝几。此几有七宝所嵌。引手于几。取劫婆天。此云时分天。即夜摩天。所奉华巾。乃宝叠华。织成之巾。

丑二绾成六结

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叠华。西域贵重之物。织以成巾。价值无量。又为天人所奉。更足宝贵。佛以叠华。喻如来藏性。巾喻藏性随缘。成阿赖耶识。从真起妄。辗转相依。妄成六结。喻一巾绾成六结。一一结成。皆问阿难。要自审自答。自明结之伦次。虽同是结。不无次第。即伦类次序也。如前太虚空。由器形异。名之异空。此六结既是次第绾成。自是竖论六结。不是横喻六根。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织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祗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上段历问。以显次第。此段故问。以示结同。佛告阿难下。应将此叠华巾。先实一条。此二句提前。我初绾时。汝名为结。二句放后。再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文意相贯。谅系抄写之误。此段之文。似淡无味。正脉云。细详实有关要。按后圆通。所解六重结相。一动。二静。三闻。四觉。五空。六灭。由前而后。则疏亲有异。由后而前。则细粗不同。若不与之显示结同。初心者。或忽于疏。而始无入门。中途者。或住于细。而终无究竟。启示一六结同。正欲始终解尽矣。诚哉须信佛语深也。然不直说。而乃故意反问。以激阿难自说者。将使因喻以详法矣。

子二分答二问分二  丑初答六解一亡  二答舒结伦次

丑初分二  寅初喻从至同遂成至异  二喻除至异还成至同  今初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只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此宝华巾。未结之先。一之名尚不可得。岂得有六。是谓至同。既结之后。六之相已定。不复见一。是谓至异。佛令谛审观察。既知由同成异。自可除异还同。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前五句示有次第。后三句故意难问。令辨可否。谓吾今欲将第六名。首尾相换。成第一得否。佛意以性中相知。故诘其能互换否。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六结未解。次第分明。故第六终非第一。佛欲将六作一。问我定其可否。纵使我历生多闻。尽其聪明慧辩。如何能令有次第者。而成无次第。一六乱名也。阿难以用中相背。故答不能互换也。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此佛印证。六结次序不同。循者顺也。顺顾结之本因。元因一巾所成。欲令次序杂乱。终不得成。而一相岂能复见哉。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此法合。则汝六根。亦复如巾结者是也。根性本体。未结之先。一相尚不可得。何处有六。此毕竟同也。及其从真起妄。既结之后。六相分明。不可少乱。此毕竟异也。

寅二喻除至异还成至同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无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此复审明六解一亡。欲令当机自悟解结之法。故告之曰。我绾巾已成六结。汝必嫌此六结各异。不欲其成。愿乐一巾元同。依旧成一。复云何得。此句明明必须解结。故意设问。令其自悟。阿难言。此六结设若存在。彼此各有定位。一六亦有定名。若以六作一。则是非锋起。如刀兵相斗也。于中自然生起。此结非彼结。彼结非此结。彼此二字。即一六也。如来今日。若将六结。从六至一。总为解除。结全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者。尚不名一巾。何以故。一巾原对六结立名。六结既解。一亦不立。一既不立。六云何成。此即六解一亡义也。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此法合。佛言我先说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亦复如此巾结无异。根中六结。若总解除。真体自显。一亡二字。非真体亦亡。真体本来。非一非六。所亡者。乃对六说一之一。此一六俱妄。乃属对待法故可亡。真体绝待。故不可亡也。

丑二答舒结伦次分二  寅初示结之伦次  二示舒之伦次

寅初分三  卯初顺次成结  二更以喻明  三逆次合喻  今初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此先示从真起妄。妄成六结。从细向粗。由汝自从无始。心性狂乱。心即清净本心。性即妙真如性。狂指无明。一念妄动。犹演若达多。狂怖妄出。乱指三细。扰乱于真净心中。此第一结成。知见妄发者。即黏妄所发之知见。属智相。见境界相。不了心现。妄执心外实有。能所二俱成妄。妄上加妄。念念相续不断。故曰发妄不息。属相续相。此二属法执。第二第三两结成。劳见发尘者。劳虑转深。执取相计名字相。此二属我执。妄见我及我所。发现尘劳。有世间相。此即身心世界。属后三结成。六结伦次如此。历历可辨。次第相生也。

卯二更以喻明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劳目睛。譬如有人。以目直视虚空。瞪之既久。眼目发劳。为劳见。则有狂华为劳相。于澄湛空中。精明见中。无因乱起。能见所见。二俱成妄。能见指心法。所见指色法。劳目睛喻从真起妄。净眼喻妙心。发劳喻无明。狂华喻十界。生死涅槃染净境界。以涅槃生死等空华。湛精明喻真理真智。一念未动以前。唯真智照真理。本来无一物。一念既动。如六入文云。兼目与劳。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六结斯起。五阴具足。

卯三逆次合喻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前则顺次成结。从细至粗。法喻皆然。此则逆次合喻。由粗至细。前欲令明生起次第。此欲令识还元次第。一切世间。山河大地。即尘中六五两结。生死。有身根方有生死。此当第四根结。以上均属界内。人执范围。涅槃属界外。法执范围。此当第三第二两结。皆即狂劳。狂劳指无明业相。属第一结。此世出世间。皆是从真起妄。一念颠倒所起之华相。六结生起。乃从一至六。此约解除。乃从六至一。故科为逆次合喻。此虽逆于生起之伦次。而实顺于解结之伦次。

寅二示舒之伦次分二  卯初先授舒之方法  二后示舒之伦

次卯初分四  辰初阿难求解劳结  二如来就喻巧示  三示说不谬取信  四选根解结必证  今初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此劳。即指狂劳。颠倒所起之华相。由一至六。同名为结自当解除。同结二字。寓有伦类序次义。但未知云何是解除方法。

辰二如来就喻巧示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牵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此引悟二边不解。如来将所结巾。左右各牵。俱问阿难。如是解不。阿难俱答佛言。不也。世尊。左右喻空有二边。凡夫著有。长沦生死。固不能解除诸结。二乘滞空。永晦涅槃。又安能得证圆通。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此引悟中道方解。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且设想方便。云何可令解除成功。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之中心。一解即便分散。结心喻中道。须依中道了义之修法。六结可除也。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解除。当于结心。

此印证必用中道。正脉云。结心虽譬中道。然非兼彼空有。合成中道。亦非离彼空有。别立中道。乃是悟此根性。体自在而无系。本不属有。不迷为有而已。更不劳于观空破有也。达此根性。用遍现而互融。本不属空。不晦为空而已。更不劳于观有破空也。如后耳根圆通。既不执有。亦不观空。惟一反闻。亡尘顿入。由是三空渐证。妙体现而有自破也。俱空不生。大用起。而空自离也。是则反闻自性。即是结心。双超空有之中道也。前人不达。强以别安三观。其说支离。真蛇足也。又二边不解。合前知见立空有二知。即无明本。中道方解。合前知见无空有二见。斯即涅槃。以此双非空有之中道。故即无见之谓也。问。双非而不双即。恐非极中。答。佛既但言空有俱非。故当惟奉佛语。且体既非有。何尝不即空。用既非空。何尝不即有乎。

辰三示说不谬取信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以上我说。选拔圆根。一门深入。从根解结。直至成佛之法。此亦从因缘而生。惟是此种因缘。是微细因缘。但不循外境。返照内心。即以圆湛不生灭性为因。次第解结修证为缘。复本心源。究竟清净。非取世间。四大和合。发明诸变化相之粗因缘也。如来发明下。显佛语可信。世出世法。法字双用。世间六凡染法。出世间四圣净法。皆不出因缘。世间法以业识中。本具有漏种子为因。宿世所造善恶不动。业行为缘。出世法。以自性本具。无漏种子为因。今生所修。谛缘度等为缘。如来一一知其本有之因。各随所遇之缘。出生染净十界诸法。此即随心应量。循业发现也。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此文承上。不惟能知十界总相。如是乃至。情与无情。微细别相。即恒沙界外。甚远之处。天上所下。一滴一滴之雨。亦知若干头数即多少滴数。现前种种植物。松何以直。棘何以曲。举二该余。以及动物。鹄何以生来是白。鸟何以生来是玄黑也。一一皆了元由。即知其各命由绪。

辰四选根解结必证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是佛智圆照法界。无法不知之故。则所说解结之法。决不差谬。所许取证之事。决不赚误。随汝心中详察。选择六根。最圆之根。依之解结。以初心下手。心无二用。力当专一。故前敕选一根。但能于此一根中。六结若能尽除。则粗之尘相。自然先灭。即细之诸妄。亦自销亡。妄净真纯。惟一绝待真心。到此则彻法底源。一真一切真。无妄可对。不真即是妄。故曰不真何待。初先授舒之方法竟。

卯二后示舒之伦次分二  辰初故问引悟  二乘悟合明  今初

阿难。我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此如来故问阿难。引悟次第。以免后人迷误。佛问阿难。此巾六结现前存在。同时解萦。萦即结也。能得同时解除不。阿难言。不也。世尊。六结虽然同是一巾之体。结时乃有先后次第。不是同时。则此结欲解之时。亦须次第而解。云何可以同时而除。佛意原要阿难。悟明次第。所以故问。今者所答不谬。

辰二乘悟合明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此正显示根结俱解。当下即是自性真定。此定即大佛顶首楞严王。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者。今见阿难于喻。已知次第不可踰越。佛即印证之曰。喻既如是。次第解结可以还巾。六根解结之法。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者。此按逆流解结次第。于此根中。先解三结。尘亡根尽。根结已解。一根解除。其余五根。三结皆除。所谓一解一切解。解二结离尘。破我执分别。得与初果齐。解三结尽根。破我执俱生。与四果齐。得证我空之理。人空即我空也。三空之中。此空居前。故曰先得人空。即解前劳见发尘。根尘三结。而出分段生死。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者。此中含二结。以前虽得人空。尚未得法空。空性未臻圆明。法执未得解脱。若能先舍智爱。破法执分别。解一结。再舍理爱。破法执俱生。又解一结。则空性而得圆明。便成法解脱。反观涅槃。亦复如幻。此解前知见妄发。发妄不息。不住出世涅槃。解脱法己。俱空不生者。上句即已破法执。不为法缚。此法即所修证人法二空。涅槃之法。若住此法。名为顶堕细障。无量不思议妙境。不得现前。今既不住。名法解脱。解脱法已。依旧回光照性。俱空之境。亦复不生。解除最初生起之第一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即解前心性狂乱。而尽狂劳。颠倒华相。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此出所证之名。以上所说。从根解结修证。六结解尽。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即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者。是也。得无生忍。登圆教初住。即得此忍。于三界内外。不见有少法生灭之相。迷者见法实有。修证至此。根结尽解。三摩已入。妙心已悟。道眼已开。故见诸法无生。如显见不分科中所云。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不特生死染法。犹如空华。即涅槃净法。亦复如是。空华即喻无生之义。翳眼观之似有。好眼观之实无。空华本不生。一切诸法无生。亦复如是。如此之理。忍可印定于心。名得无生忍。三绾巾以示伦次竟。

壬四冥授以选本根分四  癸初阿难述悟礼谢  二请示圆通本根  三 佛敕诸圣各说  四更敕文殊选择  今初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阿难及在会大众。承蒙我佛。开导指示。选根逆流。六解一亡。舒结伦次。已得慧觉圆通。慧觉即照根性之妙智。圆通即证法忍之妙理。虽未真修亲证。今已决定明了。得无疑惑。

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

皎然。即心目开明。照了无疑。前佛说破妄显真周。叙悟则曰。身心荡然。说无生无碍周。叙悟则曰。身意轻安。今教从根解结。则曰。身心皎然。快得无碍。快者畅快。明白通达。故得无碍。

癸二请示圆通本根分三  子初未达本根  二庆遇如来  三冀佛冥授  今初

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前阿难答佛。解结之文。有云。若总解除。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已悟知。一六亡义。虽复二字。意以此义虽复悟知。然犹未能了达圆通本根。无从起修。虽知无益。

本根有二义。一对方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则耳根为此方本根。二对人说。阿难多闻。惯用耳根。文殊偈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是耳根又为阿难本根。如来前云。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阿难初果浅智。故不能了达何根是圆通本根。

子二庆遇如来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此庆幸遭遇如来。我辈是阿难指一类有学之机。飘流生死。零落诸趣。积劫孤露。谓过去历劫之久。舍父逃逝。犹如孤儿。无倚无靠。飘流生死。不得涅槃。何异露宿。无托无归。今得人身。未堕恶趣。已属可幸。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者。何敢心思。何敢念虑。与佛为兄弟。今则参预佛之天伦。实出望外。父子兄弟。以天合者。曰天伦。君臣朋友。以义合者。曰人伦。阿难为佛堂弟。得预佛之天伦。此更可庆幸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者。久在飘零。未沾法乳。以失乳之儿。命若悬丝。今已从佛出家。常随不离。饱尝法乳。则慧命可续。如遇慈母。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此文翻译润文时。文字太略。意义不显。上二句之意。意谓。若复因此。奇逢幸遇。师资际会。果能依教修习。菩提道果克成。可谓无忝所生。不负所遇耳。所得密言。即常不开演之法。佛为演说。今亦得闻。果能从闻思修。由根解结。则三摩可入。法忍可证。倘若还同昔日。本以文字会悟。徒守知解。不加行证。则徒闻无功。与未闻者。无有差别也。

子三冀佛冥授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惟愿如来。垂大悲心。惠施我等。秘密严净之法。此即求示圆通本根。秘严。密指耳根。如来不肯明言。是秘密。耳根逆流断惑。了义修证。非著相之染修。故严净。佛前但要阿难。心中详择。阿难无慧详择。求佛开示。佛肯分明指示。则成如来最后开示。最后者。即究竟开示之全功也。前示选根解结。六解一亡。舒结伦次。修证名目。虽皆备悉。若不知圆通本根。华屋之门。何自得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者。退即退归本位。藏者藏诸心。而不形于口。心中默祷。是谓密机。望佛冥授。亦不必显说。此属意请。而佛大智鉴机。应其密请。故不自说。遂敕二十五圣。各说法门。交师所云。大权施设之宜。师资簧鼓之意。于兹备见之矣。

癸三佛敕诸圣各说分三  子初佛问诸圣  二众说本因  三佛现瑞应  今初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尔时。即阿难意请之时。世尊知其但求冥授。故不显说。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已回心大阿罗汉。非定性声闻之众。佛语之曰。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佛法之中。是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在我佛法之中。得成无学之位。此无学。非独指罗汉。菩萨亦称无学。正脉云。正以地上。既通罗汉之名。菩萨岂避无学之号。菩萨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修即无修。永嘉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此即菩萨无学之明证也。吾今问汝。最初发心者。佛不问各人所证。但问最初发心者。以因地心。为起修之根本故。悟十八界。谁为圆通。而不言七大者。以地水火风空五大。合六尘中。见大合六根中。识大合六识中。则问十八界。二十五门。皆在其中。问谁为圆通。此是一意。又问从何法。为最初下手。起修之方便。然后得入三摩地。此又是一意。

初问。二十五门。谁为圆通。意以二十五门。遍该诸法。头头是道。法法皆通。故诸圣依之而修。皆证圆通。二问。从何方便。意以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必要诸圣各说。因地依修之法。亲证实到。并非空谈无验也。足显圣性无不通。非唯通一门也。我先要阿难。详择一根者。因对机故作是说耳。初佛问诸圣竟。

子二众说本因分二  丑初诸圣略说  二观音广陈

丑初分四  寅初六尘圆通  二五根圆通  三六识圆通  四七大圆通

寅初分六  卯初陈那声尘  二优波色尘  三香严香尘  四药王味尘  五跋陀触尘  六迦叶法尘  今初

时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陈那五比丘与鹿苑。解见第一卷。显见不动科中。鸡园智论云。昔因野火烧林。林中有雉鸡。以羽渍水。以救其焚。因是命名。其地钟灵。依此而修。道业易成。或五比丘。有在此修道。效与鹿苑并举之。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之后。说法度生。为我等三转四谛法轮。我于佛音声之中。悟明四谛之理。即悟苦是生死苦果。有迫逼性。集是烦恼苦因。是招感性。灭是涅槃乐果。为可证性。道是出世乐因。为可修性。佛借音声以作佛事。我于音声而得开解。六尘应以色尘为首。今以声尘居先。后以耳根殿后者。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也。又别对阿难之机。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此述悟圆得证。佛问比丘解不。我初称解。如来印证我。最初解。即命名为阿若多。此云最初解。我所解非他。即佛微妙法音。音之所以称妙者。悟声尘乃是缘生之法。其相虽妄。其性恒真。为妙觉明体。其体秘密。无形无相。其用周圆。遍照法界。我于音声。为本修因。悟明真理。得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此结答圆通。从声尘得证。即以音声为上。

卯二优波色尘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优波尼沙陀。此云色性空。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以遇佛之早故。观不净相。乃四念处之一。观身不净也。优波虽属利根。烦恼障重。性多贪欲。故佛教修不净观。以对治之。遂于此身。生大厌离。悟诸色性者。以其根利。修观之后。非但离障。且能悟性。以从不净。指此色身。以从种子不净。乃至死后。作九想观。一胖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分散想。八白骨想。九烧想。此中但云白骨微尘者。微尘即是烧想。烧骨成灰。化为微尘。微尘遇风。一吹即散。终归于空。即色不可得。无色不能显空。非但色无。并空亦无。故曰空色二无。因此得成无学之道。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如来印证我名色性空。尘色既尽。即上空色二无。妄相既尽。真性斯显。妙色。即是性色。全性成色。全色皆性。不必析色归空。色色皆如来藏。此理秘密曰密。周遍法界大用圆满曰圆。我从色相。为本修因。得成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证圆通。以观色尘为因地心。即此色尘为上。

卯三香严香尘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香严童子。观香尘而得道。以自性真香。庄严法身。童子者。童真入道。并非年龄幼稚也。起座礼佛。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谛观者。以智照观察。世间一切。有相有为之法。即因缘所生法也。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也。此所有相。皆是虚妄。非真实常住法。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我当时闻教辞佛。退而自修。宴晦者。宴然安处。晦迹韬光。清斋者。清净斋室。即斋心洁己。清修观行之室。今人宴居之室。亦多名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此香乃斫香树。著地经久。外朽心坚。置水则沉。故以名焉。华严云。阿耨达池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若烧一丸。普熏阎浮。据此则鼻不蒙烟可知。香气寂然者。无形无声。来入鼻中。我则即境修观。以香气为所观境。观此香气。非从木来。以徒木不烧。香气安能远达。亦非从空出。以空性常恒。香气不常有故。亦非从烟有。以寂然来入。其鼻并不蒙烟。亦非从火生。以世间诸火。本不出生香气。不闻之时。香气去无所著。正闻之时。香气来无所从。当体空寂。由是香既不缘。鼻无所偶。根尘双泯。意识亦销。根尘识空。发明无漏。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如来印证我。得香严号。尘气即香尘之气。倏然时之短也消灭。妙香者。自性真香。体不可见曰密。用乃遍现曰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证。以香尘为本修因。证入圆通。乃以香尘为上。

卯四药王味尘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碱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药王药上俱称法王子者。以能绍隆佛种。堪承法王家业故。若究远因。过去有佛。号琉璃光。比丘日藏。宣布正法。时有长者。名星宿光。闻说法故。将阿梨勒诸药。奉日藏大众。愿我来世能治众生身心两病。举世欢喜。立名药王。其弟名电光明。以醍醐上味之药。供养佛僧。立名药上。此得名之深因也。五百梵天。是其同行眷属。

我无始劫下。自陈夙因。为世良医。善识病源。善能治病。药到病除。方称良医。遍尝诸药。口中尝此娑婆世界。显尝药济众。即在此土。种种之药虽多。不出草木金石四类。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尽也知。何者为苦。何者为酢。乃至何者为辛等。并知孰为和合性。以多药共治一病。孰为俱生性。如甘草生来是甜。黄连生来便苦。一药可治一病。孰为变异。如修炼炮炙。方有功效。谁是冷性。能治热病。谁是热性。能治寒症。孰为有毒无毒。可用不可用。悉能遍知。如是则世无难医之病。人无不活之命。此善治身病也。至于善治心病。则宏宣佛法。化导人心。改恶迁善。返迷归悟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承事如来。即本师释迦。二法王子。久于此界。修大乘因。如来成佛以来。久经无量劫数。来此娑婆世界。已八千返。师资夙缘所在。故得承事。因宿习不忘之故。故仍以味尘为观。而能了知味性。非空有即离也。舌与药触。炽然味现。故非空。虽然味现。实无体性。故非有。此初起觉心。了其无体也。身心。即指舌根与舌识。诸药不来。舌之与识。不自现苦等诸味。故非即身心。舌与舌识不尝。诸药不能自知苦等诸味。故非离身心。此后观察。知其无从也。 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者。由是分别味尘之因。既无定体。又无从来。惟是幻妄名相。其相虽妄。其性恒真。从是开悟。味尘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观行已成。圆解又开。得蒙如来。印证我昆季兄弟也。药王药上二菩萨名。此乃如来鉴机。因其愿行。立其嘉号。菩萨是自他两利之人。解行相应之称。上指过去蒙佛。下指现在得果。今于如来法会之中。为法王真子。权乘是庶子。二乘乃外子。因味觉明者。因观味尘。从浅至深。圆悟本觉妙明之真性。摄解起行。由行而证。位登菩萨。此是真修实证也。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据我所修所证。以味尘为本修因。即此为上。

卯五跋陀触尘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跋陀婆罗。此云贤守。以贤德自守。此自利也。又云贤护。以贤德普护众生。此利他也。又名贤首。位居等觉。是众贤之首。并其同行道伴。十六开士。开士即菩萨异称。谓自能开悟。复能开悟众生之大士。同时起座。礼佛自陈圆通。

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我等等其同伴。先于过去。威音王佛之时。佛称威音王者。法华云。神智无量。将导一切。要解云。以大音声。普遍世界。为大法王。说法无畏也。准法华经。有二万亿威音王佛。相继出世。跋陀当在初佛像法之中。以与常不轻菩萨同时也。跋陀等初为慢众。常轻慢诽骂常不轻菩萨。后见不轻神力。自悔前非。又复信从。故得闻佛遗传教法。发心出世俗家也。文中直言。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此从略也。法华云。尔时常不轻菩萨者。则我身是。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今此会中。跋陀婆罗菩萨等是。

于浴僧时。随例入室者。佛制七众净浴律仪。半月僧众用浴一次。随例入于浴室。正浴之时。以水触身。觉有冷暖涩滑之触。由是穷究此水。还是因洗尘。而现触耶。还是因洗体。而现触耶。若谓洗尘而现。尘本无知。何能成触。若谓洗体而现。四大假合之体。本属无情。何能觉触。故忽悟水因。水为导悟之因。既不洗尘。又不洗体。根尘悉泯。能所双亡。中间安然。得无所有。欲觅触尘之相。了不可得。相尽性显。观行成就。

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宿习。即指过去观行熏习成种。在八识中。历劫无忘。按跋陀先于威音王佛。像法出家。因嗔恚意。轻贱不轻。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犹能宿习无忘。守护善根。乃至今时。从佛出家。此佛是本师。昔缘复遇。承教断惑。出三界之家。令得无学之道。此非小乘无学。乃是证于深位。彼佛命我之名。名曰跋陀婆罗。妙触宣明者。妙触对妄触而言。妄触有能触之根。与所触之尘。发生知觉。是名为触。今既不洗尘。亦不洗体。妄触既尽。妙触宣明。微妙触尘。非有非空。惟一藏性。随心应量。循业发现而已。宣明即发现也。成佛子住者。即证菩萨位。位居等觉。是佛真子。堪绍佛位也。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佛问我圆通。如我所证。乃以触尘为导悟之因。昔以触尘观行薰习。后得妙触宣明。故以触因为上。

卯六迦叶法尘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姓也。拣异余迦叶。又云大饮光。以尊者身光。映蔽余光故。本名毕钵罗。乃是树名。父母祷此树而生。故以名焉。紫金光比丘尼。即其妇也。同时发心出家。

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金光。涂佛形像。自尔以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此自述往因。我在往昔。于此娑婆世界之中。当时有佛。应机出现于世。名日月灯明佛。此佛以三智立名。日能照昼。令人作务。喻俗智照事。月能照夜。令人清凉。喻真智照理。灯能昼夜并照。真俗无碍。喻中智双照理事。佛三智圆具。故号日月灯明。我得亲近。为佛常随众。闻法修学。佛灭度后。感佛深恩。供养舍利。梵语舍利。此云灵骨。由佛大悲愿功。碎金刚不坏之身。而为舍利。流布天上人间。为世福田。令恭敬礼拜供养者。皆获福故。然灯续明者。然灯供养。以续日光之明。并以紫金光。涂佛形像。灌顶疏引付法藏云。毗婆尸佛灭后。塔像金坏。时有贫女。对像感伤。有欲修治。愧无资财。后丐得金钱。倩匠为薄。同成功德。金师欢喜。治莹佛毕。誓为夫妇。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爱乐。据此则紫金涂像。另一因缘。或翻译脱漏毗婆尸世之文。

自尔以来。即自尔时。涂像以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依因感果。不违所愿。此紫金光比丘尼。亦随愿感报。与迦叶为夫妇。故曰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有二意。一指过去同时发心。修治佛像。一指今生同时发心。从佛出家。

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子。故并言之。变坏者。法尘托意识而现。念念迁变坏灭。刹那刹那。不得停住。唯以空寂者。既变坏无常。当体空寂。修灭尽定。此定能灭六识。不起分别。能空法尘。故曰灭。能尽七识。半分染末那。亦复不起。故曰尽。唯留七识半分净末那。以持定故。入此定者。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一弹指顷。迦叶现在鸡足山中。待弥勒下生传衣。即入此定。

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我以空观。销灭法尘。即上我观六尘变坏。唯以空寂。此但结言而已。非另有别法也。法尘既销。根识亦尽。结使随断。故得成阿罗汉道。世尊说我。头陀为最。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以能抖擞法尘故。由我生灭法尘既灭。微妙法性现前。故能开悟法性。了明藏心。销灭诸漏。约罗汉之迹。只破我执。约证圆通。法执亦亡。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修所证无他。惟以法尘为本修因。最为其上。初六尘圆通竟。

寅二五根圆通分五  卯初那律眼根  二槃陀鼻根  三憍梵舌根  四毕陵身根  五空生意根  今初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

阿那律陀亦云阿(少/兔) 楼陀。或云阿泥楼豆。此云无贫。又译如意。过去劫以稗饭。供养辟支佛。感九十一劫。不受贫穷果报。得如意乐。是佛堂弟。起座礼佛。陈白本因。言我初出家时。每于听法之时。常乐睡眠。如来诃责我为畜生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2426.html

更多阅读

五阴破尽的状况自椤严经 椤严经圆瑛法师

一、破五阴 1、色阴: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

东方佛易道的博客 东方佛易道

加载中…加载中...http://blog.sina.com.cn/dongfangfoyidao[订阅][手机订阅]首页博文目录图片关于我个人资料 东方佛易道微博加好友 发纸条写留言 加关注分类大佛顶首楞严经自从一读楞严

旁生——正法念处经•畜生品 正法念处经讲解

旁生——正法念处经·畜生品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八 畜生品第五之一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如实观诸地狱。知业果报。一百三十六地狱中。众生寿命长短增减如实知已。观第二道无量饿鬼。略而说之。三十六种。及观业行。亦如实知。彼

楞严经的秘密2 楞严经白话文

楞严经的秘密》第一卷第五章阿难为什么出家?作者:宗萨利美瑜伽士贡绒埃萨电子邮箱:johnwunq@163.com《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

声明:《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著述)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解》为网友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