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医院

我眼中的镇海炼化

  美丽的宁波港,那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这种向往,发自于内心的敬仰。这种向往,更因为那里有一艘“石化航母”——镇海炼化。

  多少次,想走近它,一睹它的芳容。而这一次,中国石化报社给了我机会,让我能感受它的气息、感悟它的灵性。

  过去,我总是习惯于把茂名石化和镇海炼化进行对比。因为,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规模到地理位置,从市场优势到竞争能力,从加工的原油到企业愿景……

  如今,它们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正在向着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宏伟目标发起冲刺!加油,镇海炼化!加油,茂名石化!

第一印象:精干

  在从机场到镇海的高速路上,镇海炼化报社总编辑杜志炎和我聊了起来。杜志炎很热情,考虑到我第一次到这里,他首先给我介绍起宁波的风土人情。显然,我的兴趣不在这里。杜志炎话锋一转,开始介绍镇海炼化。

  一路上,杜志炎可谓滔滔不绝。他说,镇海炼化正在实施“三位一体”发展规划,争取经过10至15年的努力,在4100万吨/年炼油和220万吨/年乙烯规模下,将职工总数控制在3500人以内,实现“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炼化企业”。

  镇海炼化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全面完成向炼化一体化转型;第二步,到2015年,炼油、乙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水平实现较大幅度提升;第三步,通过10至15年努力,实现“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炼化企业”,成为中国石化“联合舰队”中的“旗舰”。

  杜志炎的介绍把我吓了一跳。镇海炼化现在是6300人,在我看来,以它目前这样的规模,已经是很精干了。而镇海炼化并没有满足,它以韩国SK石油公司为追标对象,实施“规模扩大一倍,人员减少一半”的大胆计划。

  没有来镇海之前,我脑海中想象着它会是什么模样。来到那栋毫不起眼的屋子前,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它们的办公大楼。在四楼那个简陋的会议室里,人教部部长俞勇锋告诉我,镇海炼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少的人管最大的炼化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在于,体制优化和机构优化,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现在,镇海炼化已经初步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明确机关、机构、基层的职能定位,解决“谁管谁”的问题。镇海炼化按照“行政管理集约化、技术管理专业化、运行管理现场化”的思路,优化调整,建立起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

  俞勇锋认为,精干高效是炼化企业创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镇海炼化锁定韩国SK石油公司作为追赶目标,这种追赶不仅仅体现在指标、效益和规模上,更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和效率上。在我们看来,镇海炼化的用人数量已经很先进了。可俞勇锋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炼化技术进步很快,只要持续不断优化,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减少。

  在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的办公室里,他谈得最多的就是“管理”。江正洪正在镇海导演一场变革,确切地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镇海炼化的“三位一体”,其中之一就是人力资源优化。

  谈起人力资源优化,江正洪说:“人力资源优化的原则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少进多出,循序渐进。镇海炼化正在优化劳动组织,把岗位数降下来。对现有镇海炼化的劳动组织进行了分析,对每个人进行了分析,对每年退休人员和自然减员,进行一次25年的测算。经过测算,用15年至20年的时间,用工数可以降到3000人,赶上韩国SK石油公司。”江正洪说话的声音可以用轻巧来形象,但他的眼睛里闪烁的是坚强、刚毅。

  在改革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江正洪,对国有企业的弊端可谓一清二楚。他深知改革的责任和压力。他说:“现在,我们镇海炼化身上还有‘小而全,大而全’的烙印,还有绿化队、电气仪表、行政后勤,甚至还有仓库,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分配不公。一些简单劳动,如绿化队,和社会劳动力价位相比,是偏高的。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些简单劳动的业务可以外包。”

  江正洪大胆地提出了下一步镇海炼化调整改革的一些设想。他说:“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解决人多的问题。比如罐区,现有员工800人,提高自动化程度后,100人都不要。还有化验分析,可以用先进的机器代替人,人员可以大幅减少。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改革,使任何一名职工受到伤害。”

  到底目前镇海炼化的用工水平怎么样呢?带着几分好奇,我们来到了炼油五部。主任施俊林介绍,炼油五部有9套装置,实行优化操作,现有员工260多人,管理人员只有5名,下面设置有区域管理。

  这么少的用人,怎样确保装置平稳优化运行呢?施俊林说: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只有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了,装置的安稳优运行就有了保证。而全方位的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的第一途径。

  在这里,人的才智和技术的力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施俊林介绍,炼油五部经常开展技术演练进班组活动,对装置的平稳生产有很大的作用。每套装置都建立了仿真系统,一旦出现波动,就在仿真系统上进行演练。每一次波动,都进行一次技术分析,分析的结果让大家共享。

  在这里,有一项人才成长规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施俊林介绍,炼油五部开辟了技师课堂,让经验和阅历都很丰富的技师写成教案,并上台讲课。每周五的下午,用三个小时开设技师课堂,从2009年开始,雷打不动,去年开设了47期,今年也是每周必开。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怎样培养复合型人才。施俊林接着说,对每一名职工来说,光会一个岗位、一个专业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搞工艺的要懂设备,设备人员也要懂工艺路线,炼油五部还利用业余时间,把工艺技术人员拉去学仪表控制,一学就是整整四个月。同时,设备人员除了掌握本装置,还不断进行装置之间的轮换,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二印象:精明

  都说江浙人很精明,过去,我还半信半疑,这回去了镇海炼化,我真的信了。

  镇海炼化的精明,首先表现在他们的企业发展规划和项目投资方面,他们把目光不仅仅是看到了今天,更加预测分析和准确地判断明天,甚至后天。

  胡江青是镇海炼化的副总工程师、计划部部长。见到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明。甚至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用“精确”来形容。他说话语气和缓,但显得底气很足。

  胡江青说:“企业的核心管理是战略管理,世界一流的企业的重点就是方向管理,方向搞对了,就会越跑越快。镇海炼化的目标是打造标志性炼化企业,打造百年老店,这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研制规划。”

  谈到企业规划,胡江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也许,他的得意之作正在于此吧。他说:“国际上所有大型企业的CEO,无不例外地高度重视企业发展规划。镇海炼化有一个智囊团,在计划部有一个团队,集中了镇海炼化的精英,有6个公司级的专家,可谓是真正的精锐部队,专门研究企业规划。”

  显然,胡江青是聪明的,“算盘”打得很准。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人受到启发。他说:“规划时首先考虑的是未来的市场。国内的石化企业发展动态,专门有人‘盯盘’、跟踪,并作为投资方向的参考。镇海炼化的诀窍就在于,投资一个项目,个个效益都非常好,有些比预判的还要好。”

  天上掉下一个大蛋糕,就一定要吃吗?胡江青给我们做出了令人惊奇的答案。他说:“即使是总部批下来的项目,我们也不一定要。我们要通过研判以后,才决定是否要上。行就上,不行就不上,主动放弃。对这一点,王天普总经理给予高度赞扬。”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研判呢?胡江青用了“鼻子要像警犬一样”来形容,恰到好处。他笑着说:“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规划也要不断修正。既要打好大算盘,也要打好小算盘。企业就是靠市场来支撑的,做规划一定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市场的变化。”

  坐在他面前,真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感觉他的鼻子特别灵。胡江青对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前景,似乎特别感兴趣。他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轿车会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汽油需求量会越来越多,而农用柴油的需求量相对会减少。中国航空工业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大宗油品中航煤的需求量是增长最快的,效益也是最好的,随着民用飞机的大众化,航煤今后会有更大的成长性空间。

  一个企业到底需要拥有些什么?胡江青的回答只有用两个字来形容,这就是:精彩。他说:“一个企业一定要有野心,占领市场的野心,提高效益的野心,打造一流的野心。”

  其实,在镇海炼化,把投资提升到战略高度的绝不仅仅是胡江青一个人。副总经理张玉明说:“投资是最重要的事情。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投资一定要精推细敲。投资好,会成为亮点。投资不好,就会成为包袱。”

  江正洪作为镇海炼化的“掌门人”,他的投资理念可谓言简意赅,观点十分鲜明,和胡江青如出一辙。他说:“投资一定要理性投资,科学投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印象:精细

  谁都知道,镇海炼化一直都是以精细管理而著称的。在业内很多人眼里,“精细”已经成为镇海炼化的代名词。

我眼中的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医院

  镇海炼化到底精细到什么程度?我真的好想打探出一个究竟。但时间不允许我这样做,只能从采访中去采摘一些他们的“小珍珠”。

  宣传部副部长黄仲文年轻气盛,说话的逻辑性很强,口才也很好。想不到,他的脑海里也装了一本“优化经”。从他的嘴里,我们了解到,“优化”是镇海炼化精细管理的一张王牌,它涵盖了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如今的镇海炼化,已经把“优化”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创造性地将“优化”从局部延伸到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台设备,都渗透了优化的细胞,展示了镇海炼化在管理、技术、人才、体制、机制上的全面优化。

  没来镇海炼化以前,就听说了他们的“分子炼油”,而这一次,真正领略了分子炼油的风采。黄仲文一提起“分子炼油”就特别来劲,他的介绍可谓深入浅出。

  黄仲文说,镇海炼化引入“分子炼油”,是从2008年开始的。当年,他们通过对碳五进行正异构分离,将异构碳五作为汽油调和组分,每年就增效近亿元。当时,乙烯建设正处在攻坚阶段,镇海炼化就提出了“分子管理”理念,以此全面推进炼化一体化优化。镇海炼化同步实施了投资油化一体化项目,从氢气、干气、碳一至碳六优化利用的角度,调整优化总流程,从而,全面实现“分子管理”,让“每一个分子价值最大化”。

  “分子管理”是一个创新,它所创出来的可是沉甸甸的效益。胡江青不仅算盘打得好,化学更是他的强项。他说:“以液化气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来源的液化气的分子组成,分别测算出每一路液化气进裂解炉的边际效益、产品收率、最佳操作点。”

  胡江青告诉我,袁晴棠院士曾经率集团公司调研咨询组到镇海调研,袁晴棠院士也认为,在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中,用分子管理思路认识各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尤其将低值资源转化为高价值的原料和产品,可以大大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效益明显。

  江正洪对企业的精细管理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说:“对于镇海炼化,最重要的是管理变革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企业的管理有进步,但没有质的变化。镇海炼化和国外先进企业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和韩国SK石油公司在规模上相差不多,但人家只有三千名员工。”从江正洪的讲话中,切身感受到,镇海炼化虽然很先进,但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追赶更加先的步伐,他们就是永不满足、永不停步。

  怎样加强管理呢?江正洪认为,必须做到管理经验“文本化” 提高制度竞争力。他说:“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把制度规范化、流程化、一体化,使业务流程越完善越好。制度建设是精简高效、精细管理的基础环节。”

  谈到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江正洪意犹未尽。他说:“人人必须明确责任。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法治来代替人治。人治容易出问题。”“职责划分要清晰,要以业务为核心划分职责。部门是横坐标,业务是纵坐标。”

  如今的镇海炼化,正在打造数字工厂和智能工厂。江正洪说:“信息化对加强管理至关重要。信息化不能太散,而是要系统化,要完整。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把数据库建好了,就可以在上面建高楼大厦了。”

  江正洪说:“今后三十年,企业不能简单地依靠规模扩张做强,而是要靠管理。这才是企业的命脉所在。管理的变革、优化、提升,可能是一时半会看不出成绩,但只要持续变革,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江正洪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两天的采访结束了。带着惊叹和喜悦回到茂名。也许该写点什么,也许这些笨拙的文字,会给人们带来一点点思考。

茂名和镇海,被人们形容为两艘“石化航母”,如今,都已经开启了打造一流的新航程。愿它们齐头并进,为中国的石化工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2585.html

更多阅读

我眼中的贝多芬 我眼中的武则天

我眼中的贝多芬聆听着《命运交响曲》,我们心潮澎湃;沐浴着《月光曲》的辉泽,我们心静如水。当我们的灵魂在接受这些世界不朽名曲的洗礼时,不由得会想起贝多芬——一个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伟人,他用全部的热情乃至生命投身于音乐创作,为世人

我眼中的周国平——张天雄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我眼中的周国平我眼中的周国平,他在迷茫中追寻,他说“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他孤独中升华,他说“在孤

声明:《我眼中的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医院》为网友得味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