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 欧拉旋转定理

问题2 七桥问题。

关于一笔画,曾有一个颇为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事情发生在18世纪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流从这个城市穿过,河中有两个小岛A、B,河上有七座桥连结两个小岛及河的两岸(参看图8-5),那里的居民在星期日有散步的习惯。有的人想,能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这个问题似乎不难,谁都想试一试,但谁也没有找到答案。后来有人写信请教著名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欧拉的头脑比较冷静,千百人的失败使他猜想:也许那样的走法根本就不存在。1936年他证明了自己的猜想。



欧拉解决七桥问题的方法独特,思想新颖,非常富有启发性。他用点表示小岛和两岸,用连结两点的线段表示连结相应两地的桥,得到由七条线段连结四个点而成的图形(参看图8-5(b))。这样七桥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一笔画问题:能不能一笔画出这个图形,并且最后返回起点?前面我们虽然通过对例1的分析归纳出了一个连通图是否能一笔画出来的三条结论,但并没有证明,没有说明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一个连通图能否一笔画成主要是与结点的边数(也称度数)有关。假定某个图能一笔画成,如果结点P不是起点或终点,而是中间点,那么P一定是个偶结点。因为无论何时通过一条边进入P,由于不能重复,必须从另一条边离开P,因此与P连结的边一定成对出现,所以P是偶结点。如果一个结点Q是奇结点,那么在一笔画中只能是起点或终点。由此可以看出,在一个一笔画中,奇结点个数至多只能有两个。

由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相应的图中有四个奇结点,所以不能一笔画成。也就是说,七桥问题无解,证实了欧拉的猜想。

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上述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1736年,欧拉在圣彼得堡科学院作了一次报告,公布了他关于七桥问题的研究成果。欧拉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学问题及思想方法,它标志着一门崭新的数学学科——图论的诞生。

对于一个连通图,通常把从某结点出发一笔画成所经过的路线叫做欧拉路。

例如,图8-6(a)中的图无奇结点,可以从A点出发,一笔画成回到A点,其路线为A→D→E→H→D→G→H→I→F→E→B→F→C→B→A。图8-6(b)中的图有两个奇结点C和E,可以从E出发一笔画成,到C结束。其路线为E→D→C→B→A→C。这两条路线都是欧拉路。应当注意:一个图如果存在欧拉路,那么不一定是唯一的。



人们又通常把一笔画成回到出发点的欧拉路叫做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叫做欧拉图。例如,图8-6(a)所表示的路线就是一条欧拉回路,因此相应的图就是一个欧拉图。

例3 图8-7是一公园的平面图,线段表示路径,要使游客走遍每条路且不重复,问出入口应设在哪里?
二、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 欧拉旋转定理



分析与解: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一笔画问题。图中只有两个奇结点C和E,因此,只要把出入口分别设在这两个奇结点处,游客就能由入口进入公园,不重复地走遍每条路,然后从出口处离开公园。

例4 能否一笔画出一条曲线,使它和图8-8中的八条线段都只相交一次(不准在端点处相交)?



分析与解:尝试几次后,会感到很难下结论。事实上,直接寻找答案并不容易。我们可从七桥问题得到启示。原图形把平面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用A、B、C、D、E五个点表示。两个点之间的连线正好用来表示与相应的线段相交一次,如图8-8(b)。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图8-8(b)中所表示的图能否一笔画成。因为图中A、B、C、D都是奇结点,因此,它不能一笔画成,即不存在符合题目要求的曲线。

例5 图8-9表示一个展览馆的平面图,其中共有五个展览室,每个展览室都有一个门通向室外。能否设计一条参观路线,一次不重复地穿过每一个门并能回到原地。



分析与解:如果用A、B、C、D、E表示展览室,用F表示室外,用连线表示相应的门,那么图8-9(a)就变成了图8-9(b)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判断图8-9(b)是否为欧拉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点C、D、E、F都是奇给点,因而图8-9(b)不具有欧拉回路。所以不是欧拉图。也就是说,不存在题中所要求的那种参观路线。

可以进一步考虑,关闭了哪两个门之后,就能设计出符合题中要求的参观路线了?为此,只要使图8-9(b)变为欧拉图,即使它的奇结点个数为O即可。例如抹去线段CD和EF后的图就没有奇结点了。也就是说,如果关闭C、D之间和E、F之间的两个门,就能设计出一条参观路线,一次不重复的穿过每一个门,并能回到原地。请你试一试,同时想一想,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答案,一共有几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4550.html

更多阅读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一、郡国并行。汉初既沿袭秦代郡县制,又实行分封诸侯制。前朝灭亡,后朝总会汲取经验教训。刘邦认为秦朝灭亡在于未行分封,无同姓王护驾。另外,在楚汉之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势力,

ι-卡拉胶和λ-卡拉胶的研究进展 世界脱发研究最新进展

刘亚丽胡国华华东理工大学 卡拉胶又称为鹿角菜胶或角叉菜胶,是从某些红藻的细胞壁中提取的多糖。 它的化学结构是以1,3-β-D 半乳糖和 1,4-α-D 半乳糖交替连接所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钠、钾、钙、铵盐,是非常重要的阴离子多糖。可

数学上著名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在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故乡——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现在的加里宁格勒)的普雷格尔河(Pregel)上架设着有7座桥。(如图)于是有人便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每座桥只通过一次的条件下如何将7座桥全都走遍?这就是著名的柯尼斯堡七桥问

格尼斯堡七桥问题:一笔画的条件_OpenV

七桥问题在离普莱格尔河流入波罗的海海口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哥尼斯堡。哥尼斯堡是条顿骑士团在1308年建立的,四百年中为日耳曼势力最前端的哨所,曾为东普鲁士的首府。二战后更名为加里宁格勒,成为前苏联的海军基地,现位于

声明:《二、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 欧拉旋转定理》为网友烛光透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