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读:宋襄公之仁

宋襄公 與楚人戰於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濟,右 司馬購強 趨而諫曰 :「 楚人眾而宋人寡,請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擊之,必敗 。」襄公曰:『寡人 聞 君子曰:不重傷,不擒二毛,不推人於險,不迫人於阨,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濟而擊之,害義。請使楚人畢涉成陣而後鼓士進之。」 右司馬曰 :「 君不愛宋民,腹心不完,特為義耳 。」 公曰 :「 不反列,且行法 。」右司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陣矣,公乃鼓之,宋人大敗,公傷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親仁義之禍。夫必恃人主之自躬親而後民聽從,是則將令人主耕以為上,服戰鴈行也民乃肯耕戰,則人主不泰。

宋襄公和楚國在涿谷打戰,宋軍已擺好陣勢,楚軍還在渡河,宋國右司馬購強對宋襄公說:「楚軍多,宋軍少,請趁楚軍還在渡河未排好陣勢時進擊,一定可以打敗他們。」

宋襄公:「我聽說:君子不加害受傷的人,不擄白髮老者,不向未擺好陣勢的軍隊挑戰。如今楚軍還未渡完河,就出擊他們,這有傷道義,還是等楚軍渡完河,再擊鼓進攻吧。」

購強:「君王這麼做,簡直是不愛惜宋國百姓,自己的心腹不能保全,只顧及一 個道義而已」

宋襄公:「住口!你再不回隊伍去,我就按軍法處罰你。」

宋襄公:「楚軍已擺好陣勢,擊鼓進攻吧。」

結果宋軍大敗,襄公傷了大腿,三天後就死了。

韓非子:「宋襄公不評估自己的條件,而一味的企慕行仁義,不知道權宜變通,結果惹來了禍害。」

  宋襄公 (?──前637年)春秋时宋国君。名兹父。

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他与楚争霸,一度为楚所拘。宋襄公十三年(前638年)伐郑,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涨水(在今河南朽城西北)。楚兵强大,他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这段出自《辞海》的简洁解释大致的为我们勾勒出宋襄公的形象:
   小国争霸——狂妄;
   对敌“仁义”——愚蠢;
   不听忠言——固执。
历史新读:宋襄公之仁
   毛***评价这位争霸不成的失败者是“蠢猪式的军事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6256.html

更多阅读

学记:古人为何把性生活称为周公之礼?

我们经常看古装影视剧,古装影视剧里的古人也不例外也是吃、喝、拉撒、睡,只要演到古代男女睡觉的时候,就会有有一个人说:“夫人(夫君)咱们趁早行“周公之礼”安歇了吧……”,“周公之礼”现在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为什么其会成为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宋楚泓之战(二)

3、楚国概况与楚成王的图霸方略楚国在齐桓公与宋襄公时代在位的是楚成王熊恽。楚的蓄意侵陵中原,自周夷王时(公元前894年至前879年)即已开始。当时楚君熊渠兴兵伐庸国(今湖北省竹山县)杨粤,到达鄂(今湖北省鄂城)。周宣王(公元前827年

宋襄公•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

宋襄公·妇人之仁陈永睿在上《鸿门宴》时,学生说项羽由主动变为被动的原因是“妇人之仁”,我接过学生这个话题,曰:“项羽失败缘于‘妇人之仁’,是司马迁的看法。其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比项羽还具有‘妇人之仁’的人,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

古文新读之《明成祖问讲官》 仿五官争功写古文

古文新读之《明成祖问讲官》顽石原文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则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

读水浒:不可思议的招安之路

读水浒:不可思议的招安之路话说108好汉到齐之后,宋江力主要招安。宋江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诸如正月十五闹东京,私会李师师,以武力逼迫朝廷招安,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促成“招安”。按照书上的描述,宋江一伙非常厉害,能征善战,两赢童贯,三

声明:《历史新读:宋襄公之仁》为网友人生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