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及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边缘地区政治格局

近期东亚局势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先后发生了几期受到全世界关注的事件。

1、中菲黄岩岛对峙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至今。截至4月25日,中菲双方在黄岩岛对峙事件已经进入第15天,目前,中国与菲律宾仍有3艘船只在该海域对峙。针对菲律宾外长对外宣称中国是许多南海国家的威胁这个言论,昨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丝毫无助于事态解决,菲方不要拉其他国家卷入。

2、朝鲜发射卫星失败

光明星三号卫星:4月13日07:39。火箭最高上升到离地120公里,之后第一和二节分离失败,火箭断成四块,碎片坠落在韩国西岸群山市对开约200公里海面。

一号:1998年8月31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1号”卫星,但其他国家均未探测到这颗卫星。[详细]

二号:2009年4月5日,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安理会随后声明谴责朝鲜违背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尽管朝鲜声称“光明星二号”发射取得成功,但美日韩三国都表示并未发现。

朝美2月29日宣布,朝鲜决定在朝美举行有效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铀浓缩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暂停铀浓缩活动实施监督。美国方面则同意向朝方提供食品,重申不再敌视朝鲜,并逐步改善美朝关系。

3、美菲联合军演

今年4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的这场演习是两国第28次军演。据悉,美军共派出了4500名士兵,比去年多出1500人,也是两国举行联合军演以来,美国出动的最大规模部队。据菲军方透露的日程表显示,此次联合军演将于4月27日结束,地点主要集中在菲律宾吕宋岛中部及西南隅的巴拉望省举行,而军演处面对的海域正是此次中菲出现对峙的南中国海。4月25日,美国与菲律宾“肩并肩2012”联合军演参演部队在菲律宾南部巴拉望省普林塞萨港市的阿鲁甘湾举行“两栖登陆”演练,美菲双方近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参加。美军与菲律宾在当天的联合军事演习中模拟突袭了中国南海上的一座岛屿。

4、中俄联合军演

4月22日至29日,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将上演一场气势宏大的海上练兵。中俄两国将在这里举行迄今规模最大的海上联合军演——“海上联合-2012”。演习期间,中俄海军将出动25艘舰艇组成混合编队,演练“海上联合防御和保卫交通线作战”。演习在兵力规模、舰船数量、种类和总吨位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演习期间,俄方舰载直升机飞行员表示,演习海区附近有多艘不明国藉的电子侦察船和电子侦察机逼近,俄方卡-27舰载直升机多次起飞进行警告驱逐。多位军事专家对《世界新闻报》指出,举行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海军联合演习,不仅意味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显示了两国海军共同应对美日等国海上挑战与威胁的决心。

5、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导弹

4月19日,印度成功试射了自主研发的“烈火-5型”洲际弹道导弹。印度声称,将由此跻身洲际弹道导弹俱乐部。它是印度射程最远、飞行速度最快的导弹。它的射程比目前印度最长程的烈火-3型导弹要超出1500公里,达到5000公里,攻击范围覆盖欧亚非三大洲,是印度第一种能够覆盖整个中国及大部份俄罗斯国土的导弹。对于印度试射导弹,中国政府没有即时发表评论,而中央电视台除了报道试射的消息,也引述专家的话,指出了“烈火-5型”的多个缺陷,包括重量高,要在固定地点发射,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实际上不会成为威胁。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指出,虽然印度拥有先进的导弹发展计划,但北约国家并不把印度视为导弹威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托纳呼吁所有核武国家作出相关发展时,必须采取克制的态度,但他同时指出,印度拥有良好的核不扩散纪录,一直与国际社会维持合作。

一、什么是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geopolitics),是瑞典地理学家鲁道夫?叶伦第一次提出的,主要强调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政治行为尤其是军事和外交行为的影响。

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主要从中国周边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战略形势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考虑到军事是政治手段的延伸,在这里把军事行动归为政治行为)。

二、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变迁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靠蒙古高原和西部利亚,南邻印度支那半岛,西接中亚和南亚,东临太平洋与日本隔海相望。数千年来中国的发展史几乎可以看做是中华与周边各游牧民族不断冲突与争夺的历史。时至现代,长久威胁着中原百姓甚至数度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仍然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但却更加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二战结束后,在国际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和第三世界国家三大政治力量之间的角逐主导着东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军事冲突是这一阶段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周边甚至中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地区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如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苏珍宝岛冲突,,三次印巴战争,越南战争,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入侵阿富汗等。

早有西方学者研判,以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为标志,世界冲突的中心正式从中东转移至亚洲东部地区,而亚洲东部地区的中心正是中国。亚洲东部地区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国际冲突最为集中的地区,各种争端和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既可以看到欧美国家插手东亚事务的影子,也显现出了东亚各国内部乃至国家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矛盾加剧的迹象,如日俄北方四岛争端,中印边境问题,南海问题,阿富汗问题,印巴争端,南海问题,中日东海争端,钓鱼岛问题,朝核问题,日韩竹岛争端,台湾问题等。在各个核大国核力量恐怖平衡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的时代背景下,大规模地区战争已失去了它生长的土壤,地缘政治博弈在允许小规模地区冲突的前提上回到了它原有的政治层面上。

总体来说,现阶段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是,在中俄“同盟”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框架下,北部和西北部的地缘政治环境较为稳定;在西南方向,中国“联巴制印”,在与印度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故次为稳定;在东部和东南部,内有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和朝核问题掣肘,外有美日同盟和美澳同盟的制衡以及美国“岛链政策”的封锁,再加上近年来美国军事力量的不断不断向西太平洋地区集结,压迫中国的战略空间,故形势最为紧张。

三、中国地缘政治形势分述

1、中国北部地缘政治形势和中俄关系

中国在北部与俄罗斯和蒙古接壤。蒙古奉行“周旋于各大国之间以寻求其利益最大化”的外交策略,故其在与俄罗斯保持亲密关系的情况下也不忘与美国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以加强美蒙合作。在与中国接壤的所有国家中,中蒙边境线最长,但中蒙关系却走得不远不近,当然也不至于出现较大的反复。

苏联解体后,北约乘机东扩,在东欧和南欧不断压缩俄罗斯的地缘空间。美国关系的蜜月期也随之结束,从“联中制苏”转而采取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在此背景下,中俄结成某种非正规意义上的“同盟”以对抗欧美的不断挤压,在国际上保持了较为一致的立场,中俄关系得到很大改善。俄罗斯在西方对中国武器禁运的情况下,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至今已成为中国军队中的主力装备。尤其随着中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俄合作关系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俄罗斯正式归还中国黑瞎子岛等领土以及俄向中国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贯通,进一步巩固了中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能源需求。

但是在“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的国际政治交往原则下,虽然中俄之间有诸多共同利益,但是在双方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免引起对方的猜忌和防范,毕竟中俄关系不是“同志加兄弟的友谊”的关系。比如俄罗斯在南亚的战略明显有遏制中国的意图,出口中国的军事技术俄罗斯有所保留,而且中国在俄罗斯的商人也时常受到俄罗斯的不公正待遇。而中国发展对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俄罗斯一向视中亚为自家后院)也会被俄罗斯解读为中国试图削弱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

2、中国西部地缘政治形势

中国西部从北到南比邻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中亚国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边界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往密切,既保障了中国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中亚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地区),也配合了中国对于“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打击,保障了中国西部边境的安全环境。

3、中国西南部地缘政治形势和阿富汗局势

大致以喜马拉雅山为界,中国在南亚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接壤。二战结束后,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独立后的印巴因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先后爆发三次大规模战争,最终巴基斯坦被印度肢解(东巴基斯坦独立,成立孟加拉国),双方由此结下世仇并为了相互威慑而先后拥有核武器,至今仍然龃龉不断,成为南亚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威胁到了中国在南亚的安全利益。

印度与中国也曾因为边境问题于1962年爆发过大规模边境冲突,至今边境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中国被印度占领的领土达12.5万平方公里之多,包括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和阿克赛钦地区等(这些地区现被印度实际控制)。印度一直在针对中国极力加强其军事实力,而中国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后,一对印度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慑。印度作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视中国为其称霸南亚的最大障碍(中国一直为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再加上边境曾经边境冲突中的失败和现实的领土争端,造成了中印之间“明和暗斗”的现状和印度民众对中国的普遍负面情绪。现在同为“金砖五国”的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事务尤其是个国际金融制度的改革上有诸多共同利益,但在双方的高层交往日益频繁之际,民间感情却大有不升反降之势。印度媒体常常有针对中国挑衅式的新闻报道,例如《印度斯坦时报》曾经报道“‘烈火3型’弹道导弹试射成功,射程达2500公里,可以覆盖北京”。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上台之后,中国与印度争相拉拢这个小国,以达成对对方的地缘优势。国际上,俄罗斯和美国也有扶植印度防止中国势力进入印度洋的战略意图。

由于印度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的利益威胁,中国在南亚的基本外交策略可以概括为“联巴制印”,同时加强中国与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防止印度在南亚做大,威胁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向南亚扩展中国的影响力,甚至为以后中国驻军印度洋做好先期准备。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两国均处在历史发展的机遇期,双方都不愿意过早摊牌,况且在国际上拥有诸多共同利益,在一定时期内中印关系也将继续维持在一定的合作水平上。

说到南亚,不得不提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国家——阿富汗。阿富汗从19世纪起就一直遭到别国的入侵。先有英国从印度侵入阿富汗,苦战无果的英国撤走后,80年代苏联为继承彼得大帝“南下印度洋从而控制世界”的遗志再次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战场在得到欧美和中国的军事支援下变成为了另一个越南,并最终拖垮了苏联。2001年,美国借口“911事件”军事占领阿富汗,但也无一例外地深陷其中。

弱小而贫瘠阿富汗之所以能够引起各个时代的超级大国的垂涎,正是由于他独一无二的地缘位置。曾有西方学者提出“世界中心”的概念,认为阿富汗位于世界大陆板块的中心,向北可威慑俄罗斯,向牵制击中国,向南可压迫印度并且南下印度洋控制世界航道,向西可入侵波斯湾掌握世界的能源命脉。所以有人又说,谁拥有了阿富汗谁就拥有了世界!虽然阿富汗对于处在战略发展期的中国并没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美国占领阿富汗之后,中国犹如芒刺在背,不可不防!

4、中国南部地缘政治形势和南海问题

中国在南亚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并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隔南海相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历史上曾经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往来关系,由于冷战时期的一系列国际局势剧烈变化以及南海问题的日益尖锐所带来的新的不确定因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展前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提到东南亚不得不先说越南,提到越南,中国人往往抱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二战结束后中国对于印度支那战争和以后的越南战争中对越南的大力支持所带来的越中友好的怀念,另一方则是对于此后越南在印度支那强力推行“印度支那联邦”政策(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企图吞并老挝和柬埔寨并建立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直至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愤恨。中国人总会很纠结,虽然越南人也许并不会这么想。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越南沿袭中国模式,经济迅速崛起,其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可与中国沿海地区想媲美,甚至在劳动力成本上更占优势。然而随着越南国力的上升,似乎历史又回到了中越武装冲突前的那段时期。虽然中越两党在越军从柬埔寨撤军之后关系逐步恢复正常,但是中越对于东南亚政治空间以及经济利益的争夺却愈发激烈,尤其在南海问题上。为了在军事上对中国形成“不对称优势”,越南积极扩充海军和空军。为了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越南大规模引进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非法开采南海石油,以达到削弱中国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随着中国海洋军事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对于能源需求的暴增,中越之间的南海争夺还将进一步激化。

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却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的国家——缅甸。中缅之间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缅甸军政府之所以能在西方世界的集体封锁下坚持数十年而岿然不倒,正是得力于中国的极力支持。一般认为缅甸把守着中国的南大门,一个亲中的军政府对于保障中国西南方向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时至今日,缅甸的战略价值有了新的定位。西方媒体曾一度大肆渲染中国在印度洋的“珍珠链计划”,而串成这条珍珠链的地区就包括缅甸的部分岛屿和港口(还有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众多岛屿和港口自东至西成链状分布,故称为“珍珠链”)。此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印度洋上中国“珍珠链”军事战略的实现,为中国以后驻军印度洋,北上遏制印度的发展,南下扼住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并保障自己的航道安全,构成先期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修建结束,来自波斯湾和非洲的石油即可不经过马六甲海峡而由缅甸直接经陆路输送到云南昆明。此举既可降低运输成本,还避免了西方国家扼住中国石油咽喉的危险,是中国以后向印度洋发展的战略之举。

自从东盟宪章获得通过之后,东盟政治经济一体化基本形成。东盟宪章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与他国缔结条约,原则上须获得其他成员国一致同意。这意味着东盟“一致对外”的外交策略使得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时面对的不是一个谈判对手,而是十个,从而使中国有陷入被动的不利地位。加上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扩军趋势愈发明显,美国有有意干涉南海事务,试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南海局势将会继续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国际争端解决原则似乎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有纵容之嫌。

南海是继波斯湾,北非和加勒比地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石油储存地,丰富的石油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东盟国家一面加紧扩充军备,一面积极引进数百家西方石油公司进入南海开采作业,意图是南海问题复杂化。南海上一千多口油井中中国自己的油井竟然一口也没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是否切实有效在此不做过多评论,现在是中国该认真审视自己的外交策略的时候了。

5、中国东部地缘政治形势和朝核问题

中国在东部与朝鲜接壤,关于朝鲜战争具体细节,在这里不做详细论述。结果就是美国驻军韩国,全面封锁制裁朝鲜;朝鲜为自保而秘密发展核武器,造成今天的朝核问题。说是朝核问题,其关键却不在于核问题,而是美日对中俄的地缘政治形势的打压,即美国借口朝核问题在东亚对中国及俄罗斯压迫中俄的地缘空间以及日本企图全面复兴的企图。

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对于处在战略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中国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一个和平的地缘政治环境。而这正是日美所不愿看到的。朝鲜半岛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周边安全挑战,不得不分心东顾朝鲜,在东北维持一定的军事力量,同时还面临这巨大个国际舆论压力(国际舆论认为朝鲜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是因为中国没有向朝鲜施加足够的压力),不利于中国的发展的战略。

而对于美国,朝核问题却为其驻军韩国和日本,并进一步加强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提供了法理基础。使其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入黄海军事演习,威慑中国。对于日本而言,朝核问题为其“国家正常化”提供了借口。日本常被嘲笑为“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由于和平宪法的限制,使得日本的军事力量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朝核问题正好为其借口自卫而大力扩充军备提供了口实,为其全面的军事复兴找到了法理基础。可以说,朝核问题不仅仅是核问题,更是各大国为各自利益而借地缘政治的角力。

东亚问题异常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自不需赘言。就现实问题而言,中日间钓鱼岛争端和黄海划界问题,争吵乃至小规模冲突不断,成为以后制约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中日之争不仅在于领土资源的实际利益冲突,更是东亚地区乃至乃至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之争。把今天的日本比作一战后的德国似乎有所不妥,但日本对于国家正常化,极力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谋求地区大国乃至世界大国。一旦美国为遏制中国而为日本“松绑”,面临着与日本可能爆发的冲突,中国不得有所不警惕。

总之,东亚局势是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中之重,是中国可能面临的冲突集中爆发地。由于东亚问题中已有中美俄等大国涉入,爆发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拥有应对紧急突发事态以及“代理人战争”的能力,并在东亚博弈中立于有利地位仍然至关重要。

6、台湾问题和美国的“岛链政策”

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根据地缘政治的定义并不在此讨论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其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故在此加以论述。

台湾问题是制约中国全面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突破美国封锁政策的关键所在。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想必每一中国人都略知一二。但就现状及其解决方案而言,无论是“武力统一论者”还是“和平统一论者”都缺乏清晰而理性的认识。笔者认为台湾问题在二十年之内难以解决,原因有二。

其一 ,从台湾内部情况看,不具备统一的民意基础。台湾多家机构的民意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人支持两岸统一,约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台湾独立,另外的三分之一则持保留态度。由此可见,和平统一缺乏足够的民意基础,台独则会激起台湾内外的巨大反对。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上台,为顾及各派选民的政治诉求,都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民进党执政时,虽常常抛出各种台独言论,却也未能轻易采取实质性台独措施;而现在国民党执政,虽然两岸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两岸“三通”初步实现,但国民党当局仍然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点。在台海局势缓和的情况下,台湾当局继续寻求向美国购买军事武器,意在安抚美国,使美国示意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虽在改善,却也不会将美国排除在外。以致马英九声称“我是中华民国在在台湾的总统,而不是台湾的总统”,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总之,一定时期内(各派选民之间的比例不会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上台,都不会急于改变现有局势,改变的只是台湾在中美这条连线上靠谁更近一些。

其二,从外部环境看,国际条件尚不成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从扶持转向遏制,维持台海地区“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现有局势,正是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举措。“不统不独”则不必担心一个统一的中国全面复兴而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不战不和”则不必担心台湾为寻求独立而与大陆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迫使陷入“介入则中美过早摊牌,放弃则其对华遏制政策彻底破产”的两难境地。可见维持现有台海局势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一方面可以继续牵制中国的大量军事力量,消耗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台湾作为美国“岛链封锁”的重要一环,严防中国势力进入太平洋,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一旦中国统一,中国便可以随时封锁台湾海峡掐断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同时在东海划界和钓鱼岛上形成对日优势。因而一向试图防止中国全面复兴的日本也在暗里支持台独势力,台独大佬李登辉就经常访问日本以寻求支持。

综上所述,台海局势在内外条件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一段时期内难以获得较大改观,由此带来的是美国的对华地缘封锁政策——“岛链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局势和未来发展。

所谓的“岛链政策”,就是美国为封堵中国和俄罗斯,以太平洋地区的岛屿为军事基地并将各个岛屿从北到南连成一线,构成军事围堵的封锁线,美国总共构筑了三条封锁岛链。以夏威夷为中心构筑为第三条岛链,作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活动的大本营和大后方;北起阿留申群岛,南下经小笠原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至关岛并以关岛为核心构筑其第二道岛链,作为其军事存在核心。北起日本,经韩国、台湾、菲律宾,至澳大利亚为其第三条岛链,作为前沿阵地。关岛拥有优良的军港和机场,可停泊航母并起飞战略轰炸机。近年来,美国为加强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将其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机、B2隐形战略轰炸机、“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多艘驱逐舰和巡洋舰派驻关岛。由于关岛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国的军事力量可在48小时内抵达台湾,为美国为应对“台海有事”的增加了军事筹码,同时起到了威慑中国的战略意义,可以说关岛是美国“岛链政策”的前沿核心节点。日本和澳大利亚则被称为美国的“北锚”和“南锚”。美国通过协调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和美澳同盟等双边关系,共同构筑起南北两个方向上围堵中国的坚强堡垒,而中间部位又有美国的关岛军事基地,从而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中间威慑”的有利态势。

美国的“岛链政策”是其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存在的核心,也是中国崛起的最大瓶颈,而突破美国岛链政策的关键正在与台湾问题的解决。从地图上看,从台湾以东的太平洋地区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一旦台湾统一,中国即可将第一条岛链从中斩断,使其首尾不得相顾,而使美国的第一条岛链彻底崩溃,进而以台湾为跳板威胁其关岛军事基地,从而形成对中国有利的地缘形势,为中国以后的向全球扩张势力扫清了道路。这当然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及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边缘地区政治格局
总之,台湾问题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也不会停止,为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全面复兴的地缘政治环境,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四、中国地缘政治形势发展趋势的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整体上不容乐观,各个地缘方向上的政治形势好坏不一。

在未来一定的时期,由于中俄之间的诸多共同利益的促使,在中俄双边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关系的合作框架下,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各个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仍将继续并朝着更深的方向向发展,北部和西北部的地缘政治形势基本维持在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水平上。

在西南地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准盟友”关系仍将继续维持,与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随着印度的进一步崛起,中印两个大国之间的摩擦会逐步增加,军备竞赛有升级的趋势。但考虑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中印在应对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时一致立场以及经济领域的共同利益,矛盾不至于公开化。总体来说,西南方向上的地缘政治形势总体稳定中还有存在诸多变数。

在东南亚方向,中缅、中柬之间的传统友谊继续维持,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往来将会进一步加大,但由于美国的进一步介入和南海问题逐步公开化,军备竞赛逐步升级。未来东南方向上的地缘政治形势不会获得较大改观,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鉴于美国对华的遏制战略,朝核问题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日本的军事逐步复兴和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东部的地缘政治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小规模军事冲突和突发性事件仍会时有发生。朝核问题和台湾问题是仍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巨大障碍。

那么,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最大的核心利益,就是保持内部的团结稳定,只有团结稳定,我们才能一心一意地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国防,改善民生,实现现代化,只有保持稳定,周边的列强才不敢对我们下手,所以,谁破坏团结稳定的局面,谁就是中华民族的敌人和罪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7460.html

更多阅读

俄罗斯最新石油资源数据解析及生产前景分析 俄罗斯发展前景

俄罗斯最新石油资源数据解析及生产前景分析摘要:俄罗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陆上和海域远景勘探面积约为1290万平方千米,石油总资源量为1114.72亿吨;累计石油产量为212.25亿吨,探明石油可采储量(ABC1级)为180.22亿吨,初步评价可采储量(C2级)为10

中国国家周边安全形势解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国家周边安全形势解析如果把中国周边地区从地理上大致分为东(东北亚和东南亚)、北(俄罗斯和蒙古两国)、西(中亚和南亚)三个部分来分析,我国当前的周边安全形势,总的可以概括为“东急、西重、北缓”。1、形势严峻的东部--I比患增多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和安全形势正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已经出现,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中国与所有邻国的关系得到全面改善,与一些曾经关系紧张的同家也逐渐建立起相互谅解和信任的正常关系,重新走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与思考 案例分析 系统思考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与思考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谈到多种模式,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幼儿园应十分注重对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因为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

公司业务发展思路及投入产出分析三 信用卡业务发展思路

公司业务发展思路及投入产出分析(三)申城老樊三、主营业务的盈亏平衡分析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么大的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效益,盈亏平衡点在哪里,实现盈亏平衡的关键是什么?这是我们所关心的。为了使盈亏平衡点的测算更逼近

声明:《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及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边缘地区政治格局》为网友掩饰场悲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